佛典選譯




導言

在此做一些解釋,可能會幫助現代的讀者;瞭解和體會這裡所選譯之原始巴利經典的風格。

佛陀般涅涅槃(逝世)三個月後,追隨他的親近弟子們舉行了一個會議;於此會議中,就他們記憶所及,將佛陀的教法、開示和戒律都透過念誦、確認後共分成五類,名叫五部(尼伽耶 Nikayas)。這些組成了三藏(Tipitaka (Triple Canon))(的一部分)。這些經典被託付給許多的長老和他們的傳承弟子口耳相傳下來,以期利益後代人們。

為了要長久地維持口耳相傳不斷絕和其真確,定期和有系統的念誦是必須的。特別要提及是,這些念誦不是個人的行為,而是團體進行的。這種集體念誦的方式是為了維護經典的完整:不受更動、修改和添加。假如某小組的一位成員忘記了一個字,其他人仍會記得;或者,假如有人修改、添加或刪改一字或一句,則其他的人會糾正它。他們希望透過這種方法去防止任何更動、修改、添加或刪減。由於這種方式未曾斷絕過;所以集體口傳下來的經典是被認為,比那些任何由單獨個人,在他師父死後多年所傳下來的教導記錄;來得可靠和真實。佛陀的教法首次被文字紀錄下來,是在西元一世紀——他過世後四百年在錫蘭舉行。在那個時候之前,全部三藏是由這種口耳相傳方式,不斷的一代一代的傳下來。

原始的經典是用巴利語說的;一種柔和、悠揚悅耳又流暢的語言。經典習以為常地依類別而重複的風格,不只幫助記憶也是口傳方式所必須的;它也給予這些經典一種詩的美感和吸引力。它用了詩的節奏、韻律,也完全有了詩的優雅。在熱帶樹林下或廟宇內的平靜氣氛中,用原本巴利語念誦這些經典,仍然會帶來美麗、和諧和安詳的效果。那響亮的巴利語音、壯麗莊嚴和那熟悉的的重複韻律,即使是在那些不明白其內容的人聽來,亦可以帶來莊嚴的感覺。這種保留著傳統韻律的念誦是那麼平靜和感人,以至有些傳說記載過,有些森林裡的神靈也受到它的吸引和覺得驚喜。

以下從原始三藏選取的經文中,在一些地方全面保留了它和重複語句,以便讓讀者對它的風格有點認識。在其他部分,那些重複的語句只用省略號(……)來代替。在不損及佛陀說話的語氣與感覺,同時希望能不違反現代英文的慣用法之原則下;我盡力嘗試著把這些巴利語原典,儘量貼切的譯成了英文。

羅睺羅


轉法輪經(初轉法輪經)

轉法輪經(初轉法輪經、法輪轉起經、如來所說之一;巴利大藏經/經藏/相應部/大篇/56. 諦相應/第二 法輪轉起品/第11經(SN 56. 11):巴利經名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ṃ 或 Tathāgatena vatta,英譯 Setting in Motion the Wheel of Truth 或 The First Sermon of the Buddha)(摘譯) [dhm-ck00]

(這是我所聽見的:)有一次 [dhm-ck01] ,世尊 [dhm-ck02] 住在波羅奈鹿野苑的仙人住處。在那裡,世尊對((那)群)五比丘 [dhm-ck03] 們說:「比丘們!有兩邊(極端),不應該被出家人從事的,是哪兩邊呢?一邊是專注於沉迷在感官的快樂中,這是低劣、粗俗、屬於凡夫、非聖者、無益的(行為)。另一邊是自我折磨、虐待的苦行,這是痛苦、非聖者、沒有意義的。比丘們,如來不落入這兩邊,覺悟了一條中道;這條中道使人生出眼、生出智 [dhm-ck04] ,帶來寧靜、無比智、正覺、涅槃。

比丘們,如來所覺悟了一條中道;······正覺、涅槃;那是什麼呢?就是這八正道 [dhm-ck05] ──正見、正思維 [dhm-ck06] 、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比丘們,這就是如來所覺悟的中道,這條中道可使人生出眼、生出智,可帶來寧靜、無比智、正覺、涅槃。

而,這是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悲、苦、憂、惱是苦 [dhm-ck07] ,與不愉快的人、事、物在一起是苦 [dhm-ck08] ,和愉快的人、事、物分離是苦 [dhm-ck09] ,求不得是苦;簡單的說,那由執著而生起的五種聚合(五取蘊 [dhm-ck10] )是苦的。 [dhm-ck11]

比丘們,這是苦集聖諦:欲愛 [dhm-ck12] 、有愛 [dhm-ck13] 、無有愛 [dhm-ck14] 是帶來後有的原因。這些渴愛和喜貪連在一起,使人對各種事物產生愛喜。

比丘們,這是苦滅聖諦:就是那渴愛的無餘褪去與滅盡 [dhm-ck15] 、捨棄、斷念 [dhm-ck16] 、解脫、不黏著 [dhm-ck17]

比丘們,這是苦滅之道聖諦 [dhm-ck18] :就是這八支聖道 [dhm-ck05] ,即:正見、正思維 [dhm-ck06] 、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比丘們!『這是苦聖諦』,我之前從沒聽過這種法義,我在這種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 [dhm-ck04] ,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dhm-ck19]

比丘們!『應去遍知 [dhm-ck20] 這苦聖諦』,我之前······,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這苦聖諦已被遍知』,我之前······,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這是苦集聖諦』,我之前······,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應去捨斷這苦集 [dhm-ck21] 』,我之前······,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這苦集已被捨斷』,我之前······,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這是苦滅聖諦』,我之前······,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應去證得這苦滅 [dhm-ck22] 』,我之前······,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這苦滅已被證得』,我之前······,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這是苦滅之道聖諦』,我之前······,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應去修習這苦滅之道 [dhm-ck23] 』,我之前······,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這苦滅之道已被修習』,我之前······,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如果我對四聖諦以如是三轉 [dhm-ck24] 、十二行相 [dhm-ck25] 之如實智見,尚未達悉皆清淨的話,便不會在這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 [dhm-ck26] 、婆羅門 [dhm-ck27] 、國王、眾人的世代 [dhm-ck28] 宣稱我是無上等正覺。

比丘們,然而我於此四聖諦,如是三轉十二行相之如實智見已達悉皆清淨後;我在這包括沙門、婆羅門、天、人的世代中,才宣稱『我是無上等正覺』。又,我的智與見 [dhm-ck29] 生起了:『我有不可動搖的(心)解脫;這是我最後的一生,從此不再受後有。』」 [dhm-ck30]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五比丘們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


燃燒經

燃燒經(巴利大藏經 / 經藏 / 相應部 / 六處篇 / 35. 六處相應 / 一切品 / SN 35. 28 Ādittasuttaṃ, The Fire Sermon) [as00]

有一次 [as01] ,世尊 [as02] 和一千位比丘 [as03] 一起住在伽耶城的象頭山 [as04]

在那裡,世尊召喚比丘們:

「比丘們!一切事物都在燃燒。 比丘們!什麼是一切事物都在燃燒呢?

比丘們,眼在燃燒,色在燃燒,眼識在燃燒,眼觸在燃燒,凡以這眼觸為緣 [as05] 所生起的樂、苦、不苦不樂受,也都在燃燒。以什麼來燃燒呢?我說,以貪欲之火、瞋恚之火、愚癡之火來燃燒,以生、老、死、愁、悲、苦、憂、惱 [dhm-ck07] 來燃燒。

比丘們,耳……聲……耳識……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起的樂、苦、不苦不樂受……
    鼻……香……鼻識……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起的樂、苦、不苦不樂受……
    舌……味……舌識……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起的樂、苦、不苦不樂受……
    身……觸……身識……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起的樂、苦、不苦不樂受……

比丘們,意在燃燒,法在燃燒,意識在燃燒,意觸在燃燒,意觸為緣所生起的樂、苦、不苦不樂受在燃燒。以什麼來燃燒呢?我說,以貪欲之火、瞋恚之火、愚癡之火來燃燒,以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來燃燒。

比丘們,一位多聞、已受教導法義的聖弟子 [as06] 這樣觀察的話,會對眼厭離,對色厭離,對眼識厭離,對眼觸厭離,對眼觸為緣所生起的樂、苦、不苦不樂受厭離。

……會對耳厭離,對聲厭離,對耳識厭離,對耳觸厭離,對耳觸為緣所生起的樂、苦、不苦不樂受厭離。
……會對鼻厭離,對香厭離,對鼻識厭離,對鼻觸厭離,對鼻觸為緣所生起的樂、苦、不苦不樂受厭離。
……會對舌厭離,對味厭離,對舌識厭離,對舌觸厭離,對舌觸為緣所生起的樂、苦、不苦不樂受厭離。
……會對身厭離,對觸厭離,對身識厭離,對身觸厭離,對身觸為緣所生起的樂、苦、不苦不樂受厭離。
……會對意厭離,對法厭離,對意識厭離,對意觸厭離,對意觸為緣所生起的樂、苦、不苦不樂受厭離。

因為厭離而有無欲 [as07] ,因無欲 [as08] 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 [as09] ,他知道:『生已經盡除 [as10] ,梵行已經達成 [as11] ,應要做的已經做完 [as12] ,從此不再受後有。 [as13] 。』」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比丘對世尊的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一千位比丘在這段解說中 [as14] ,內心沒有執取,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


慈經

《慈經》或稱《(應作)慈經》(Mettasuttaṃ, or Karaṇīyamettasuttam, 小部 / 5. 經集 / 第一品 蛇品 / 第八章 慈經,Universal Love, The Buddha's Words on Loving-Kindness, The Hymn of Universal Love, Loving-Kindness, The Discourse on Loving-kindness, Good Will) [mt00]

1. 一個希望內心安詳的人,應當熟練於培養這些特質:
(1)能幹 [mt01] 、(2)正直 [mt02] 、(3)坦誠 [mt03] 、(4)好教 [mt04] 、(5)柔軟、(6)不驕傲;

2. (7)知足、(8)容易被款待 [mt05] 、(9)少俗務、(10)生活簡樸;
(11)善護諸根 [mt06] 、(12)聰明 [mt07] 、(13)不粗魯 [mt08] 、(14)不貪戀眷屬 [mt09]

3. (15)不應該輕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小過失。
(他應該常發如下的善願:)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願他們的內心是滿足快樂的。 [mt10]

4. 無論那一類的眾生 [mt11] ,會驚慌的 [mt12] 或是穩固的 [mt13] ,沒有遺漏;
無論體型長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細的或者粗的,

5. 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的,離我們遙遠的或者在我們周圍的,
無論已生的或即將出生的眾生,願所有眾生,無一例外地,內心充滿喜與樂!

6. 願他不互相欺瞞,願他無論在任何地方,不輕視任何人,
願他不要因忿怒或反擊,而希望他人受任何苦。

7. 好像母親不顧自身安危,隨時保護與她相依為命的獨子一樣,
同樣地,願人們也能對眾生散發這樣無量的慈心。

8. 願他無量慈的心念充滿全世界:
無論上方、下方,及橫遍十方;沒有任何的障礙、沒有任何的仇恨及敵意。

9. 無論站著、走著、坐著或躺著,只要他沒睡著,
應當守住(慈)念,這就是所謂的「梵住」 (之心)── 此生中最高境界的心。 [mt14]

10. 一位已調伏 [mt15] 感官欲望的人,
不落入邪見 [mt16] ,,持戒 [mt17] 並且具有智見 [mt18] ;他必定不再進入母胎受生(不再輪迴)。

((((( (((((((( 願一切眾生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


吉祥經

吉祥經(Maṅgalasuttaṁ, 小部/ 5. 經集 / 第二品 小品/ 第四章 吉祥經) [mg00]

我是這麼地聽說的 [mg01]

有一次 [mg02] ,世尊 [mg03] 在舍衛城,給孤獨園的祇陀林精舍駐錫 [mg04]

有一位容貌絕妙的天人 [mg05] ,於後夜分 [mg06] ,身發燦爛的光輝,照遍了整個祇園精舍;他來到了 世尊的地方,到了跟前,向世尊頂禮畢 [mg07] ;(恭敬地)站在一邊 [mg08] 。站在一邊的天人,以偈頌向世尊請問說:

一  『許多天眾與人們,希求於幸福,思惟著(有關如何才能獲得) [mg09] 吉祥的事;懇請世尊慈悲教導,甚麼是最上吉祥的事!』

(世尊說:)

二  『遠避愚癡的人 [mg10] ;親近有智慧(的聖賢)者 [mg11] ;尊敬值得尊敬的人 [mg12] :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三  居住在適當的處所 [mg13] ;過去曾積善業 [mg14] ;(現在又)自修善德 [mg15] :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四  於眾多技藝能廣學多聞 [mg16] ;精進地學習、持守戒律 [mg17] (,使自己有高雅品行);說柔軟喜悅的話 [mg18] :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五  恭敬地侍奉父母 [mg19] ;好好照顧妻子兒女們 [mg20] ;從事正當和平的職業: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六  實行布施 [mg21] 及端正(如法)的行為 [mg22] ;濟助親屬們 [mg23] ;所作行為沒有可以受責難的 [mg24] :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七  能遠離 [mg25] 作惡的行為 [mg26] ;不要沾染致醉(及易上癮)的物品 [mg27] ;努力遵行正法 [mg28] :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八  虔誠恭敬 [mg29] 又謙遜 [mg30] ;知足 [mg31] 且常懷感恩心 [mg32] ;適時 [mg33] 聞正法: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九  忍辱 [mg34] 、恭順 [mg35] ,樂於親近(賢聖)沙門們 [mg36] ;適時參加正法的討論 [mg37] :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一0 行克己簡樸之生活 [mg38] ;修清淨梵行(,斷絕與異性的繭纏) [mg39] ;參悟四聖諦 [mg40] ;實證於涅槃 [mg41] :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一一 雖然身涉世間法 [mg42] ,但心卻不為所動;無憂 [mg43] ,無垢(離貪、無染) [mg44] ,安穩 [mg45]: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一二 誰能實行上述諸吉祥事,(則因無恐怖而)隨處不會被(他人、他事所)征服;如此,所到之處將會獲得安樂幸福:這些都是能給他們大吉祥的事。』


一切漏經

一切漏經(中部第2經,Sabbāsavasuttaṃ, 一切煩惱經,Getting rid of All Cares and Troubles, All the Taints, All the Fermentations, All Desires) [sba00]

這是我所聽見的: [sba01]

有一次 [sba02] ,世尊 [sba03] 住在舍衛城的祇樹林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 [sba04] 說: 「比丘們!」

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尊師!」 [sba05]

世尊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一切漏防護法門』 [sba06] 的法義。你們要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 [sba07] 我現在說了。」

那些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sba08]

世尊說:「比丘們!有知、有見可使漏得到盡除;無知、無見是不能使漏得到盡除的。什麼是有知、有見可使漏得到盡除呢?有如理思維 [sba09] 和不如理思維:如理思維的人可使還沒有生起的漏不會生起,可使已生起了的漏得到斷除;不如理思維的人則會使還沒有生起的漏生起,而使已生起了的漏得到增長。

比丘們,有些漏應該以見來斷除 [sba10] ,有些漏從防護 [sba11] 來斷除,有些漏則從受用供養物來斷除;有些漏以忍受來斷除,有些漏以迴避來斷除,有些漏以驅除來斷除,而有些漏則藉修習來斷除。

(應該以見來斷除諸漏)

比丘們!什麼是以見來斷除漏呢?未受教導法義的一般人 [sba12] 是不曾見過聖者的,不知聖法,不學聖法;不去看善人,不知善人法 [sba13] ,不學善人法。他不知什麼是應去思維的事物,什麼是不應去思維的事物;因此他思維那些不應去思維的事物,不思維那些應去思維的事物。

比丘們!哪些是不應去思維而他卻去思維的事物呢?比丘們!那就是一些在思維之後,使還沒有生起的欲漏得到生起、已生起了的欲漏得到增長;使還沒有生起的有漏得到生起、已生起了的有漏得到增長;使還沒有生起的無明漏得到生起、已生起了的無明漏得到增長。這些就是他不應去思維而卻去思維的事物了。

比丘們!哪些是應去思維而他卻不去思維的事物呢?比丘們!那就是一些在思維之後,使還沒有生起的欲漏不會生起、已生起了的欲漏得到斷除;使沒有還生起的有漏不會生起、已生起了的有漏得到斷除;使還沒有生起的無明漏不會生起、已生起了的無明漏得到斷除。這些就是他應去思維而卻不去思維的事物了。

因為他思維那些不應去思維的事物,不思維那些應去思維的事物;所以使得還沒有生起的漏得到生起,而卻使已生起了的漏得到了增長。

他這樣不如理思維:『我過去世存在嗎?我過去世不存在嗎?我過去世是什麼呢?我過去世的情形是如何呢?我過去世曾經是什麼,(後來)又變成什麼?我未來世存在嗎?我未來世不存在嗎?我未來世是什麼呢?我未來世的情形是如何呢?我未來世會是什麼,(以後)又變成什麼?』或者,他現在內心對現在世有疑惑:『現在有我嗎?現在沒有我嗎?現在的我是什麼呢?現在的我是怎麼樣的呢?這個眾生從哪裏到來現在呢?他來生又會去哪裏呢?』

因為不如理思維,他會生起六種見的其中之一,並視之為真諦而確立在心中:『我之中有一個我。 [sba14] 』、『我之中沒有我。』、『從我之中認知到有一個我。』、『從我之中認知到沒有我。』、『從沒有我之中認知到有一個我。』、『有一個我在說話,在受各種善惡業的果報;這個我是常恆、牢固、持久、不變、將如同永恆般屹立,長存下去的。』

比丘們!這被稱為:(惡)見 [sba15] 、見的密林、見的荒野、見的表演場所、見的角力場所 [sba16] 、見的結縛。比丘們!受見的結縛所束縛,未受教導不聞法義的凡夫不能從生、老、死、愁、悲、苦、憂、惱 [sba17] 之中解脫出來,不能解脫苦。

比丘們!已受教導多聞法義的聖弟子常去看聖者,知聖法,善學聖法;常去看善人,知善人法,善學善人法。他知道什麼是應去思維的事物,什麼是不應去思維的事物;因此他不思維那些不應去思維的事物,思維那些應去思維的事物。

比丘們!哪些是不應去思維的而他(也)不會去思維的事物呢?那就是一些在思維之後,使還沒有生起的欲漏得到生起、已生起了的欲漏得到增長;使還沒有生起的有漏得到生起、已生起了的有漏得到增長;使還沒有生起的無明漏得到生起、已生起了的無明漏得到增長。這些就是不應去思維,而他(也)不會去思維的事物了。

比丘們!哪些是應去思維而他(也)去思維的事物呢?比丘們!那就是一些在思維之後,使還沒有生起的欲漏不會生起、已生起了的欲漏得到斷除;使還沒有生起的有漏不會生起、已生起了的有漏得到斷除;使還沒有生起的無明漏不會生起、已生起了的無明漏得到斷除。這些就是他應去思維而他(也)去思維的事物了。

因為他不思維那些不應去思維的事物,思維那些應去思維的事物,所以使得還沒有生起的漏不會生起,而卻能使已生起了的漏得以斷除。

他這樣如理思維:『這是苦。』、 『這是苦集。』、『這是苦滅。』、『 這是苦滅之道。』

因為如理思維,他斷除了身見 [sba18] 、疑惑、戒禁取 [sba19] 三結。

比丘們!這些就是以見來斷除漏了。

(應由防護來斷除諸漏)

比丘們!什麼是應由防護來斷除諸漏呢?比丘們!在此,一位如理省察的比丘會時常守護眼根。他知道不防護眼根便會生起諸漏、惱害、熱惱,守護眼根便沒有諸漏、惱害、熱惱。

一位如理省察的比丘會時常守護耳根……
一位如理省察的比丘會時常守護鼻根……
一位如理省察的比丘會時常守護舌根……
一位如理省察的比丘會時常守護身根……

一位如理省察的比丘會時常守護意根。他知道不守護意根便會生起諸漏、惱害、熱惱,守護意根便沒有諸漏、惱害、熱惱。

比丘們!如果不守護,諸漏、惱害、熱惱便會生起;通過防護,便沒有諸漏、惱害、熱惱。比丘們!這就是通過防護來斷除諸漏了。

(應該從受用供養物來斷除諸漏)

比丘們!什麼是從受用供養物來斷除諸漏呢?比丘們!在此,一位如理省察的比丘受用衣服:只是為了防寒、防暑、防風、防熱、防虻、防蚊、防爬蟲,只是為了蔽體。

如理省察而受用食物 [sba20] :不是為了享樂、滿足自我、得到美麗的身段、得到美麗的外貌;而只是為了使身體持續下去、平息身體的苦困,因此有助修習梵行。他心想:『受用食物是要驅除舊病和不讓新病生起,這樣我將沒有病痛,能安穩地生活。』

如理省察而受用住處:只是為了防寒、防暑、防風、防熱、防虻、防蚊、防爬蟲、防惡劣氣候,只是為了樂於生活在靜處。 [sba21]

如理省察而受用醫藥用品:只是為了治療已生起的病痛和保持良好的健康。 [sba22]

比丘們!如果不受用這些供養物,諸漏、惱害、熱惱便會生起;藉由受用這些供養物,便沒有諸漏、惱害、熱惱。比丘們!這就是藉由受用供養物來斷除諸漏了。

(應該以忍受來斷除諸漏)

比丘們!什麼是以忍受來斷除諸漏呢?比丘們!在此,一位如理省察的比丘有耐忍心,能忍受寒、暑、風、熱、飢、渴、虻、蚊、爬蟲;能忍受難聽、不受歡迎的說話方式,能忍受身體的不快感受、不悅感受、強烈痛苦、能致命的感受。

比丘們!如果不忍受,諸漏、惱害、熱惱便會生起;經由忍受,便沒有諸漏、惱害、熱惱。比丘們!這就是經由忍受來斷除諸漏了。

(應以迴避來斷除諸漏)

比丘們!什麼是以迴避來斷除諸漏呢?比丘們!在此,一位如理省察的比丘迴避野象、野馬、野牛、野狗、毒蛇、殘樹幹、荊棘、坑洞、斷崖、溝池、污水池。坐在一個不適當的座位、行於不宜出入的處所、結交惡友的比丘,會被有智慧的同修視為一個惡行的比丘;因此他迴避不適當的座位、不適當的行處、惡友。

比丘們!如果不迴避,諸漏、惱害、熱惱便會生起;透過迴避,便沒有諸漏、惱害、熱惱。這就是透過迴避來斷除諸漏了。

(應以驅除來斷除諸漏)

比丘們!什麼是以驅除來斷除諸漏呢?比丘們!這裡,比丘不會容忍貪欲尋,他會把貪欲尋斷除、驅除、除掉,使它不存在;不會容忍瞋恚尋 [sba23] ,他會把瞋恚尋斷除、驅除、除掉,使它不存在;不會容忍加害尋,他會把加害尋斷除、驅除、除掉,使它不存在;不會容忍惡不善法,他會把惡不善法斷除、驅除、除掉,使它不存在。

比丘們!如果不驅除,諸漏、惱害、熱惱便會生起;藉由驅除,便沒有諸漏、惱害、熱惱。比丘們!這就是藉由驅除來斷除諸漏了。

(應以修習來斷除諸漏)

比丘們!什麼是藉修習來斷除諸漏呢?比丘們!這裡,比丘修習能帶來出離 [sba24] 、無欲、寂滅、放捨的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捨覺支。

比丘們!如果不修習,諸漏、惱害、熱惱便會生起;經由修習,便沒有諸漏、惱害、熱惱。這就是經由修習來斷除諸漏了。

比丘們!那些應以見來斷除的漏,比丘就用見來把它斷除;那些應以防護來斷除的漏,比丘就用防護來把它斷除;那些應以受用供養物來斷除的漏,比丘就用受用供養物來把它斷除;那些應以忍受來斷除的漏,比丘就用忍受來把它斷除;那些應以迴避來斷除的漏,比丘就用迴避來把它斷除;那些應以驅除來斷除的漏,比丘就用驅除來把它斷除;那些應以修習來斷除的漏,比丘就用修習來把它斷除。

比丘們!如果比丘這樣做的話,他就是一位已防護所有漏的比丘。他截斷渴愛、解除結縛、徹底看破我慢 [sba25] 、將苦了結 [sba26] 。」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比丘對世尊的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布喻經

布喻經(中部第7經,MN 7 Vatthūpamasuttaṃ (Vatthasuttaṃ), 衣服經, The Parable of the Piece of Cloth, The Simile of the Cloth)(摘譯) [vatthu00]

這是我所聽見的: [vatthu01]

有一次 [vatthu02] ,世尊 [vatthu03] 住在舍衛城的祇樹林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 [vatthu04] 說: 「比丘們!」

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尊師!」 [vatthu05]

世尊說:「比丘們!就正如一塊污染、帶有垢漬的布,無論染師拿來染藍色、黃色、紅色或粉紅色,都不能染得美麗的顏色,不能染得純淨的顏色。那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是因為這塊布不淨的緣故。同樣地,一顆污染的心會導致投生惡道。 [vatthu06]

比丘們!就正如一塊潔淨、明亮的布,無論染師拿來染藍色、黃色、紅色或粉紅色,都能染得美麗的顏色,能染得純淨的顏色。那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是因為這塊布潔淨的緣故。同樣地,一顆沒有污染的心應該會投生到善道。

比丘們!什麼是污染的心呢? [vatthu07] 貪婪——邪惡的貪婪是污染心,瞋恚是污染心,忿怒是污染心,敵意是污染心,怨恨是污染心,仇恨是污染心,嫉妒是污染心,吝嗇是污染心,虛偽是污染心,奸詐是污染心,固執是污染心,執拗是污染心,我慢是污染心,自大是污染心,散漫是污染心,放逸是污染心。

比丘們!一位比丘知道貪婪——邪惡的貪婪是污染心,他斷除貪婪——邪惡的貪婪這種污染心 [vatthu08] ……瞋恚……忿怒……敵意……怨恨……仇恨……嫉妒……吝嗇……虛偽……奸詐……固執……執拗……我慢……自大……散漫……一位比丘知道放逸是污染心,他斷除放逸這種污染心。 [vatthu09]

比丘們!當這位比丘知道這些污染心及斷除了這些污染心之後,他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 [vatthu10] ,他明白:『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他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他對僧團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受人合掌禮敬,是世間無上的福田。』他放下、吐出、解除、斷除、離棄所有的污染心。 [vatthu11]

當他想到自己『對佛具有不會壞失的淨信』時,他得到義的歡喜心、法的歡喜心,得到持法的歡悅 [vatthu12] 。當有歡悅時,喜便會生起;當內心有喜時,身體便會輕安;當身輕安時便會體驗樂;有樂的人,內心便會定下來。 [vatthu13]

當他想到自己『對法具有不會壞失的淨信』時,他得到義的歡喜心、……,內心便會定下來。

當他想到自己『對僧團具有不會壞失的淨信』時,他得到義的歡喜心、……,內心便會定下來。

當他想到自己放下、吐出、解除、斷除、離棄所有的污染心時,他得到義的歡喜心、……,內心便會定下來。

比丘們!一位比丘具有這樣的戒、這樣的法、這樣的慧 [vatthu14] ,如果他吃軟滑的白米、各種醬汁、各種咖喱也不會成為障礙 [vatthu15] 。比丘們!就正如清水使一塊污染、帶有垢漬的布變得潔淨、明亮;或鎔爐使金變得潔淨、明亮。同樣地,一位比丘具有這樣的戒、這樣的法、這樣的慧,如果他吃軟滑的白米、各種醬汁、各種咖喱也不會成為障礙。

他的內心帶著慈心 [vatthu16] ,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向四方擴散開去;向上方、下方、橫向擴散開去;向每個地方、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著慈心,心胸寬闊、廣大、不可限量,內心沒有怨恨、沒有瞋恚。

他的內心帶著悲心……
他的內心帶著喜心……
他的內心帶著捨心,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向四方擴散開去;向上方、下方、橫向擴散開去;向每個地方、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著捨心,心胸寬闊、廣大、不可限量,內心沒有怨恨、沒有瞋恚。

他知道:『什麼是低下的,什麼是高尚的 [vatthu17] ;他知道怎樣超越顛倒想,怎樣從顛倒想之中出離。 [vatthu18] 』當有了以上的知見時 [vatthu19] ,心便從欲漏、有漏、無明漏之中解脫出來 [vatthu20] 。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他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從此不再受後有。』比丘們!比丘能依以上所說的來沐浴自己的內心。」 [vatthu21]

當時,孫陀利迦.婆羅墮若婆羅門 [vatthu22] 坐在世尊附近。那時,孫陀利迦.婆羅墮若婆羅門對世尊說:「然而,喬答摩尊師曾經去過巴呼迦河沐浴嗎?」

「婆羅門,為什麼要提起巴呼迦河呢?去巴呼迦河有什麼用處呢?」

「喬答摩賢者,許多人視巴呼迦河為解脫,許多人視巴呼迦河為福德;巴呼迦河能洗去許多人的惡業。」

於是世尊對孫陀利迦.婆羅墮若婆羅門說這偈頌:

「於婆睺迦河,
阿提迦渡口,
或於伽耶池,
孫陀利迦河,
舍羅舍提河,
波耶迦渡口,
婆睺摩提河; [vatthu23]
在那裡,做了惡業的愚人,
可能每天都跳進水裡,但是永遠都得不到清淨。
那『孫陀利迦河』、『波耶伽渡口』或『巴呼迦河』會有甚麼些作用呢?
它們清洗不了一個有著仇恨和邪惡罪行的人啊!
對那些常清淨自心的人來說,
每一日都是吉祥的,每一日都是神聖的。 [vatthu24]
常清淨自心,常修習清淨行;他的戒德隨時都是完美的!
所以婆羅門!來這裡清洗吧: [vatthu25]
愛一切眾生,假如你不說謊,不殺生,不偷盜,具信不吝嗇;
為甚麼要去『伽耶池』呢?任何的水井就是『加耶池』了。」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孫陀利迦婆羅墮若婆羅門對世尊這麼說:

「太好了,可敬的喬答摩啊!太奇妙了,可敬的喬答摩啊!喬答摩先生啊!就好比(一個人)將翻倒(了的容器)扶將起來;把隱藏著東西發露出來;對迷路的旅客指示迷津;將燈光帶到暗處,使得有眼的人可以看得見物體的形色。可敬的喬答摩以種種方便宣揚法義。我要皈依世尊,皈依法,皈依僧。願我能在喬答摩尊師的座下出家,願我能受具足戒。」

孫陀利迦.婆羅墮若婆羅門在世尊座下出家,受具足戒。

受具足戒後不久,孫陀利迦.婆羅墮若尊者獨處、遠離、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不久便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義理,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就是為了在現生之中完滿梵行,達成這個無上的目標。他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從此不再受後有。」

尊者婆羅墮若成為另一位阿羅漢。

布喻經完


念處經

念處經(中部第10經,念住大經, MN 10: Satipatthana Sutta, The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The Presence of Mindfulness, The Discourse on the Arousing of Mindfulness, Frames of Reference, Establishing Mindfulness)(摘譯) [stpt00]

這是我所聽見的: [stpt01]

有一次 [stpt02] ,世尊 [stpt03] 住在俱盧國劍磨瑟曇鎮。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 [stpt04] 說: 「比丘們!」

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尊師!」 [stpt05]

世尊說:「比丘們!這是一條無岔路、直接之道: [stpt06] :能使眾生清淨,超越憂傷和悲歎,滅除苦惱,得正道,證涅槃。這就是四念處。 [stpt07]

四念處是什麼呢?比丘們!在此,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 [stpt08] ,是精勤的、正知的、具念的,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stpt09] ;如實觀察受,是精勤的、正知的、具念的,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是精勤的、正知的、具念的,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 [stpt10] ,是精勤的、正知的、具念的,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總說終了。)

(隨觀身‧入出息節) [stpt11]

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身呢? [stpt08]

比丘們!在此〔修法中〕,〔比丘〕到森林 [stpt13] 、樹下或靜室盤腿坐下來,豎直腰身,把念安放在前 [stpt14] ;對吸氣保持覺知 [stpt15] ;對吐氣保持覺知:當吸氣長的時候,他知道:『我吸氣長』;當呼氣長的時候,他知道:『我呼氣長』。當吸氣短的時候,他知道:『我吸氣短』;當呼氣短的時候,他知道:『我呼氣短』。他如此訓練:『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驗全(吸)息』;他如此訓練:『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驗全(呼)息』 [stpt16] 。他如此訓練:『我要在吸氣的時候,使身行輕安』;他如此訓練:『我要在呼氣的時候,使身行輕安』。 [stpt17] …… …… ……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身體,或如實觀察外部的身體,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部的身體;他安住於隨觀 [stpt18] 身體中生起的現象 [stpt19] ;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滅去的現象;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現象。『有個身體』 [stpt20] 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智和持續的念。 [stpt21] 而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身了。 (入出息節終了。)

(隨觀身‧舉止行為節)

再者,比丘們啊!

當行走時,他知道:『我正行走。』
當站立時,他知道:『我正站立著。』
當坐著時,他知道:『我正坐著。』
當躺臥的時候,他知道:『我正躺臥著。』

或者,無論身體做什麼樣的動作,都知道自己在做那些動作。

(重誦)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身體,……外部的……內在和外部的身體;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的現象;……滅去的……生起和滅去兩者的現象。『有個身體』的念,……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身了。 (舉止行為節終了。)

(隨觀身‧正知節)

再者,比丘們啊!

當向前進、後退時,他以正知而行。 [stpt22]
當向前看及向周圍觀望時,他以正知而行。
當彎曲及伸直他的肢體時,他以正知而行。
當穿袈裟、持外衣 [stpt23] 及持缽時,他以正知而行。
當吃、喝、咀嚼及嚐味時,他以正知而行。
當大便、小便時,他以正知而行。
當行走、站立、坐下、睡覺、醒來、說話、沉默時,他以正知而行。」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身體,…… …… …… 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身了。 (正知節終了。)

(隨觀身‧厭拒作意節)

再者,比丘們啊!他從頭頂至腳底審視這個身體,在皮膚之內包裹著各種不淨的東西。〔他檢視〕如下:『這身體內,有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腱、骨骼、骨髓、腎臟、心臟、肝臟、橫隔膜、脾臟、肺臟、腸、腸間膜、胃、糞便、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油脂、唾液、鼻涕、關節滑液和尿液。』

比丘們!就像一個兩端有開口的袋子,裝滿各種穀物,例如:山米、紅米、綠豆、豌豆、芝麻和白米。一個有好眼力的人如果打開袋子,而且檢視它。〔他檢視〕如下:

『這些是山米;這些是紅米。這些是綠豆;這些是豌豆。這些是芝麻;這些是白米。』

同樣的,比丘們!他從頭頂至腳底審視這個身體,…… …… 關節滑液和尿液。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身體,…… …… …… 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身了。 (厭拒作意節終了。)

(隨觀身‧四界作意節)

再者,比丘們啊!他這樣審視身體:不論身體如何被放置,如何被擺置 [stpt24] ,他都視為由諸界所組成 [stpt25] 。〔他檢視〕如下:『這身體內,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比丘們!就像熟練的屠夫或他的學徒,屠宰了牛隻,分開了牛的身體各部分,把它放在廣場,然後坐下來賣。

同樣地,他也他這樣審視身體: …… 『這身體內,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身體,…… …… …… 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身了。 (四界作意節終了。)

(隨觀身‧九墓地節)

再者,比丘們啊!就像他會去觀看被人丟棄在荒塚的屍體 [stpt26] ──已經死去一日、二日或三日,膨脹、烏青、流膿;就像他會去觀看……遭烏鴉、老鷹、禿鷹、狗、豺或各種蛆蟲所啄、咬食;就像他會去觀看……一具帶有血和肉、肌腱相連的骸骨;就像他會去觀看……殘留血跡、肌肉銷盡的骸骨,靠著筋腱相連;就像他會去觀看……毫無血跡和肌肉的骸骨,靠著筋腱相連;就像他會去觀看……到處散落著斷開的枯骨;就像他會去觀看…… 骨頭變白,像海螺殼的顏色;就像他會去觀看……過了一年多,枯骨堆積起來;就像他會去觀看……骨頭腐蝕且粉碎為塵土。

他將自己的身體,與那所見的死屍比較:這身體也具有同樣的特性,它將會像上述那樣,它是無法免除那樣的命運的。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身體,…… …… …… 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身了。 (九墓地節終了。) (十四隨觀身終了。)

(隨觀受)

再者,比丘們啊!什麼是如實觀察諸受呢?

比丘們!在此〔修法中〕,

當感覺到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樂受』;

當感覺到苦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苦受』;

當感覺到不苦不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不苦不樂受。』

當感覺到世俗的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世俗的樂受』; [stpt27]

當感覺到非世俗的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非世俗的樂受。』 [stpt28]

當感覺到世俗的苦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世俗的苦受』;

當感覺到非世俗的苦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非世俗的苦受。』

當感覺到世俗的不苦不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世俗的不苦不樂受』;

當感覺到非世俗的不苦不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非世俗的不苦不樂受。』

(重誦)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感受;……外部的……內在的和外部的……。

他安住於隨觀諸受中生起的現象;……滅去的……生起和滅去兩者……。

『有感受』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智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諸受了。 (隨觀受終了。)

(隨觀心)

再者,比丘們啊!什麼是如實觀察心呢?

比丘們!「在此〔修法中〕,

他知道:有貪的心是『貪的』;無貪的心是『無貪的』。

他知道:有瞋的心是『瞋的』;無瞋的心是『無瞋的』。

他知道:有痴的心是『痴的』;無痴的心是『無痴的』。

他知道:昏沈的心是『昏沈的』 [stpt29] ;散亂的心是『散亂的』。

他知道:廣大的心是『廣大的』;狹小的心是『狹小的』。

他知道:可被超越的心是『可被超越的』;無可被超越的心是『無可被超越的』。

他知道:得定的心是『得定的』;無定的心是『無定的』。

他知道:解脫的心是『已解脫的』;未解脫的心是『未解脫的』。

(重誦)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心;……外部的……內在的和外部的……。

他安住於隨觀心中生起的現象;……滅去的……生起和滅去兩者……。

『有個心』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智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心了。 (隨觀心終了。)

(隨觀法‧蓋節)

比丘們啊!什麼是如實觀察法呢?」

比丘們!在此〔修法中〕,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五蓋 [stpt30] 。然而,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五蓋呢?

比丘們!在此,如果貪欲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有貪欲』 [stpt31] ;如果貪欲未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沒有貪欲』;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貪欲怎樣會生起;知道已生起的貪欲怎樣可以斷除;以及知道如何防止已斷除了的貪欲將來再生起。

如果瞋恚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有瞋恚』;如果瞋恚未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沒有瞋恚』;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瞋恚怎樣會生起;知道已生起的瞋恚怎樣可以斷除;以及知道如何防止已斷除了的瞋恚將來再生起。

如果昏沉和嗜睡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有昏沉和嗜睡』;如果昏沉和嗜睡未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沒有昏沉和嗜睡』;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昏沉和嗜睡怎樣會生起;知道已生起的昏沉和嗜睡怎樣可以斷除;以及知道如何防止已斷除了的昏沉和嗜睡將來再生起。

如果焦躁不定和憂悔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有焦躁不定和憂悔』;如果焦躁不定和憂悔未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沒有焦躁不定和憂悔』;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焦躁不定和憂悔怎樣會生起;知道已生起的焦躁不定和憂悔怎樣可以斷除;以及知道如何防止已斷除了的焦躁不定和憂悔將來再生起。

如果疑惑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有疑惑』;如果疑惑未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沒有疑惑』;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疑惑怎樣會生起;知道已生起的疑惑怎樣可以斷除;以及知道如何防止已斷除了的疑惑將來再生起。

(重誦)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諸法;……外部的……內在的和外部的……。

他安住於隨觀諸法生起的現象;……滅去的……生起和滅去兩者……。

『有諸法』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智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五蓋了。 (蓋節終了。)

(隨觀法‧蘊節)

再者,比丘們啊!他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五取蘊 [stpt32] 。然而,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五取蘊呢?

比丘們!在此〔修法中〕,他知道: 『色是這樣;它的生起 [stpt33] 是這樣;它的滅去是這樣。

受是這樣;……
想是這樣;……
諸行是這樣;……

識是這樣;它的生起是這樣;它的滅去是這樣。』

(重誦)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諸法;……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五取蘊了。 (蘊節終了。)

(隨觀法‧處節)

再者,比丘們啊!他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內六處和外六處。然而,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內六處和外六處呢?

比丘們!在此〔修法中〕,他知道:眼;他知道:諸色;而且,他知道:依這兩者而生起的繫縛 [stpt34] 。而且,他也知道: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繫縛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繫縛在未來生起。

他知道:耳;他知道:諸聲;……
他知道:鼻;他知道:諸香;……
他知道:舌;他知道:諸味;……
他知道:身;他知道:諸觸;……

他知道:意;他知道:種種意的對象;而且,他知道:依這兩者而生起的繫縛。而且,他也知道: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繫縛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繫縛在未來生起。」

(重誦)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諸法;……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內六處和外六處了。 (處節終了。)

(隨觀法‧覺支節)

再者,比丘們啊!他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七覺支 [stpt35] 。然而,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七覺支呢?

比丘們!在此〔修法中〕:如果內心有念覺支時,他知道:『我內心有念覺支』 [stpt36] ;如果內心沒有念覺支時,他知道:『我內心沒有念覺支。』他知道:未生起的念覺支怎樣會生起;已生起的念覺支如何經由修習 [stpt37] 而圓滿。

比丘們,如果內心有擇法覺支時 ……。 [stpt38]
比丘們,如果內心有精進覺支時 ……。 [stpt39]
比丘們,如果內心有喜覺支時 ……。 [stpt40]
比丘們,如果內心有輕安覺支時 ……。 [stpt41]
比丘們,如果內心有定覺支時 ……。 [stpt42]

比丘們,如果內心有捨覺支時,他知道:『我內心有捨覺支』 [stpt43] ;如果內心沒有捨覺支時,他知道:『我內心沒有捨覺支。』他知道:未生起的捨覺支怎樣會生起;已生起的捨覺支如何經由修習而圓滿。

(重誦)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諸法;……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七覺支了。 (覺支節終了。)

(隨觀法‧諦節)

再者,比丘們啊!他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四聖諦。然而,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四聖諦呢?

比丘們!在此〔修法中〕:他如實知道:『這是苦。』

他如實知道:『這是苦的生起。』 [stpt44]

他如實知道:『這是苦的息滅。』 [stpt45]

他如實知道:『這是導致苦滅的道路。』 [stpt46]

(重誦)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諸法;……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四聖諦了。 (諦節終了。) (隨觀法終了。)

比丘們啊!如果任何人,以這樣的方式修習這些四念住七年,他會得到兩種果的其中之一:或當下證得究竟智 [stpt47] ;或者,如果還有絲毫的執著 [stpt48] ,則得不還果(阿那含) [stpt49] 。比丘們!不要說七年,任何人修習這個四念處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七個月……六個月……五個月……四個月……三個月……二個月……一個月……半個月……如果任何人,以這樣的方式發展這些四念住七天,他會得到兩種果的其中之一:或當下證得究竟智;或者,如果還有絲毫的執著,則得不還果(阿那含)。

比丘們啊!以上說的,就是一條無岔路、直接之道:能使眾生清淨,超越憂傷和悲歎,滅除苦惱,得正道,證涅槃。這就是四念處。」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比丘對世尊的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念處經完


教授尸伽羅經

教授尸伽羅經(長部第31經,教化仙伽邏經、辛額勒經、教授辛伽羅經、教授尸伽羅越經、教授濕伽羅經、對施嘉那的忠告,善生經 DN 31 Sigālovada Suttantaɱ, Sīgālasuttaṃ, Siṅgālasuttaṃ, Advice to Sigala, The Buddha's Advice to Sigalaka, The Discourse to Sigala, The Layperson's Code of Discipline, The Sigāla Homily, To Sigalaka: Advice to Lay People)(摘譯) [sgl00]

這是我所聽見的: [sgl01]

有一次 [sgl02] ,世尊 [sgl03] 住在王舍城 [sgl04] 附近名為「松鼠飼餵處 [sgl05] 」的竹園 [sgl06] 中。

當時,居士子 [sgl07] 濕伽羅 [sgl08] 清晨起床後,走到王舍城外(的河邊,沐浴 [sgl09] 以水澆灌、)浸濕頭髮及衣服,然後恭敬合掌 [sgl10] ;向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各個方向虔誠禮拜。

這時候,世尊在上午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王舍城托鉢化食 [sgl11] ,看見居士子濕伽羅向各個方向合掌禮拜,便對他說:「年輕的居士,你為什麼清晨起床後,走到王舍城外(的河邊,以水澆灌、)浸濕頭髮及衣服,然後向各個方向虔誠合掌禮拜呢?」

「大德 [sgl12] !我的父親在臨終時吩咐我: 『兒子!你應該禮拜各方。』大德!我恭敬、尊重父親的遺言,所以清晨起床後,走到王舍城外,像這樣地禮拜。」

「居士子!在聖者的律之中,不是這樣禮拜六方的。」

「那麼,大德!在聖者的律之中,應怎樣禮拜六方呢?如果世尊為我說法,解說在聖者的律之中怎樣禮拜六方,那就好了 [sgl13] !」

「既然這樣,居士子!你要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 [sgl14] !我現在說了。」

居士子濕伽羅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

「居士子!一位多聞聖弟子 [sgl15] 捨棄四種污染業 [sgl16] ,不做四種惡業的行為,不從事 [sgl17] 六種導致財物損失的事。這樣,當他遠離這十四種惡行時,便會成為一個能夠照顧六方的人;他在這一世和下一世兩世都得到勝利 [sgl18] ,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 [sgl19] 、天界之中。

(四種污染業)

「什麼是四種污染業呢?居士子!殺生是污染業,偷盜 [sgl20] 是污染業,邪淫 [sgl21] 是污染業,妄語 [sgl22] 是污染業。這就是他捨棄的四種污染業了。」

(四處)

「什麼是四種惡業的行為呢?居士子!趣向貪欲 [sgl23] 是做惡業的行為,趣向瞋恚是做惡業的行為,趣向愚癡是做惡業的行為,趣向恐懼是做惡業的行為。一位聖弟子不趣向貪欲,不趣向瞋恚,不趣向愚癡,不趣向恐懼,這就是他不做的四種惡業的行為了。」

(六種導致損耗錢財的事)(不涉及六種導致財物損失的途徑)

「什麼是六種導致損耗錢財的事呢?居士子!沉迷飲酒、迷醉、麻痺 [sgl24] 是導致損耗錢財的事,通宵達旦在街上遊蕩是導致損耗錢財的事,常到聲色遊樂場所是導致損耗錢財的事,沉迷賭博是導致損耗錢財的事,結交損友是導致損耗錢財的事,懶惰是導致損耗錢財的事。」

(飲酒、迷醉、麻痺的六個過患)

居士子!沉迷飲酒、迷醉、麻痺有這六種過患 [sgl25] :損失現有的金錢、引生爭吵、損害健康、帶來劣評、(沒有羞恥心地)失儀亂性、智慧軟弱。居士子!這就是沉迷飲酒、迷醉、麻痺的六種過患了。

(通宵達旦在街上遊蕩的六個過患)

居士子!通宵達旦在街上遊蕩有這六種過患:無法守護自己、無法保護妻兒、無法守護財物、遇有壞事常會遭人嫌疑、常受不實流言(打擊)、會遇上很多苦惱的事情。居士子!這就是通宵達旦在街上遊蕩的六種過患了。

(常到六種聲色遊樂場所)

居士子!常到聲色遊樂場所有這六種過患:(常想)哪裡有舞蹈、哪裡有歌唱、哪裡有奏樂、哪裡有說故事、哪裡有手鈴樂、哪裡有大鼓。居士子,這就是常到娛樂場所的六種過患了。

(沉迷賭博的六個過患)

居士子!沉迷賭博有這六種過患:贏時招致別人怨恨;輸時自己憂傷、損失現有的金錢、沒人信賴、受親友蔑視、若想成家找配偶,卻遭人嫌棄:『這個男子是賭徒,不足以扶養妻子。』居士子,這就是沉迷賭博的六種過患了。

(結交六種損友)

居士子!結交損友有這六種過患:凡賭徒、放蕩者、酗酒者、騙子、狡猾者、暴徒,那些都會成為他的朋友與夥伴。居士子!這就是結交損友的六種過患了。

(六種懶惰的過患)

居士子!懶惰有這六種過患:說太冷不工作 [sgl26] 、說太熱不工作、說太晚不工作、說太早不工作、說太餓不工作、說太飽不工作。由於太多不工作的藉口,所以賺取不到財物,已有的財物也會逐漸耗盡。居士子,這就是懶惰的六種過患了。

(假朋友)

居士子!應知有四種人像是朋友而實非朋友:什麼都要拿的人、花言巧語,光說不練的人、阿諛奉承的人、揮霍無度的人。

居士子!可從四方面認清一個什麼都要拿的人:他什麼都想取去、付出少而希求多、出於害怕才作事 [sgl27] 、只為自己著想。居士子,可從這四方面認清一個什麼都要拿的人,這種人像是朋友而實非朋友。

居士子!可從四方面 [sgl28] 認清一個花言巧語,光說不練的人:他說過去給人的恩惠 [sgl29] 、說將來給人的恩惠、只是空談而沒有實利、當需要付出的時候便借故推託 [sgl30] 。居士子,可從這四方面認清一個花言巧語的人,這種人像是朋友而實非朋友。

居士子!可從四方面認清一個阿諛奉承的人:無論惡行、善事,他都不加揀擇地附和著你 [sgl31] ;在人家面前時讚美人、於他背後卻貶斥人。居士子,可從這四方面認清一個阿諛奉承的人,這種人像是朋友而實非朋友。

居士子!可從四方面認清一個揮霍無度的人:他跟沉迷飲酒、迷醉、麻痺的人結伴,跟通宵達旦在街上遊蕩的人結伴,跟常到聲色遊樂場所的人結伴,跟沉迷賭博的人結伴。居士子,可從這四方面認清一個揮霍無度的人,這種人像是朋友而實非朋友。

(善心的朋友)

居士子!應知有四種人是善心的朋友:喜歡助人的人,能同甘共苦的人,能指出什麽是對你有益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

居士子!可從四方面認清一個喜歡助人的人:朋友碰到困難、無助時,他照顧朋友;朋友碰到困難、無助時他照顧朋友財物;朋友害怕時,是朋友的庇護處;他慷慨待人。居士子,可從這四方面認清一個喜歡助人的人,這種人是善心的朋友。

居士子!可從四方面認清一個能同甘共苦的人:他能對人說出自己的秘密、能保守別人的秘密、朋友不幸有災難時,不會離棄朋友、甚至會為人而犧牲自己的性命。居士子,可從這四方面認清一個能同甘共苦的人,這種人是善心的朋友。

居士子!可從四方面認清一個能指出什麽是對你有益的人:他阻止人行惡(違犯五戒、造十不善業等)、鼓勵人行善 [sgl32] 、使未聞善法的人聞法、教導朋友行善升天之道 [sgl33] 。居士子,可從這四方面認清一個說善利的人,這種人是善心的朋友。

居士子!可從四方面認清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他對別人的失敗不會幸災樂禍、對別人的成就會心生歡喜、阻止人說人壞話、讚嘆人讚美他人。居士子,可從這四方面認清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這種人是善心的朋友。

(六方保護章節)

居士子!什麼是一個能夠照顧六方的人呢?應知這六方:東方表示父母;南方表示師長;西方表示妻、子;北方表示親友、同事;下方表示僕人、傭人;上方表示沙門 [sgl34] 、婆羅門 [sgl35]

居士子!子女應從五方面來看待東方的父母:以供養回報養育之恩;以照顧回報照顧之恩;保存家族的美譽;繼承良好的家風;父母命終後,以他們的名義作布施。父母亦應從五方面來愛護子女:阻止行惡,鼓勵行善,(提供教育,)使有一技之長,安排婚配,適時讓兒子掌管繼承物。居士子,子女應從這五方面來看待東方的父母,父母亦應從這五方面來愛護子女,這樣的話,東方便能夠得到照顧,安穩而沒有怖畏了。

居士子!弟子應從五方面來看待南方的師長:起座禮敬、隨侍左右、主動希望學習、侍候師長、用心學習。師長亦應從五方面來看待弟子:善於教導、確認弟子已了解他們所了解的事、傾囊相授不保留、介紹善知識(以幫助弟子交朋友)、在各方面保護與關心弟子。居士子,弟子應從這五方面來看待南方的師長,師長亦應從這五方面來照顧弟子,這樣的話,南方便能夠得到照顧,安穩而沒有怖畏了。

居士子!丈夫應從五方面來看待西方的妻子:尊重、不輕蔑、不外遇、給予權力、贈送飾物。妻子亦應從五方面來看待丈夫:用心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用心照顧家裡所有的人、不對丈夫不忠、守護家裏的財物、勤勞與善巧地做所有工作。居士子,丈夫應從這五方面來看待西方的妻子,妻子亦應從這五方面來看待丈夫,這樣的話,西方便能夠得到照顧,安穩而沒有怖畏了。

居士子!族人 [sgl36] 應從五方面來看待北方的親友、同事:布施、善意、柔軟的言語、利益對方的行為,同甘共苦,守信 [sgl37] 。親友亦應從五方面來看待族人:族人碰到困難、無助時,親友、同事照顧他;族人碰到困難、無助時,親友、同事照顧族人財物;害怕時,是其庇護處;不幸有災難時,不會離棄不幸的族人;照顧族人的後裔。居士子,族人應從這五方面來看待北方的親友,親友亦應從這五方面來看待族人,這樣的話,北方便能夠得到照顧,安穩而沒有怖畏了。

居士子!主人應從五方面來看待下方的僕人、傭人 [sgl38] :應依能力安排工作((不使他們過勞);供給食物與薪資;照顧他們病痛;分享美食;適時讓他們休息。僕人、傭人亦應從五方面來看待主人:比主人早起、比主人晚睡、主人給的東西才拿、善盡職責,維護主人的名聲與讚美主人。居士子,主人應從這五方面來看待下方的僕人、傭人;僕人、傭人亦應從這五方面來看待主人,這樣的話,下方便能夠得到照顧,安穩而沒有怖畏了。

居士子!族人應從五方面來看待上方的沙門、婆羅門:以親切的行為(慈心作身業)來對他們、以親切的語言(慈口業)來對他們、以親切的心意(以慈意業)來對他們、不關門閉戶(拒諸門外)、供養物質所需。沙門婆羅門亦應從六方面來看待族人:阻止行惡、鼓勵行善、以善意慈愛對他們、使未聞教導的人得聞、使已聞教導的人更了解而常練習(以達淨化)、指示趣向天界之道。居士子,族人應從這五方面來看待上方的沙門婆羅門,沙門婆羅門亦應從這六方面來看待族人,這樣的話,上方便能夠得到照顧,安穩而沒有怖畏了。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居士子濕伽羅對世尊這麼說:

「太好了,大德啊!太奇妙了,大德啊!大德!就好比(一個人)將翻倒(了的容器)扶將起來;把隱藏著東西發露出來;對迷路的旅客指示迷津;將燈光帶到暗處,使得有眼的人可以看得見物體的形色。世尊以種種方便宣揚法義。我要皈依世尊,皈依法,皈依僧 [sgl39] 。願世尊接受我為優婆塞 [sgl40] ,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sgl41] !」


法句經選輯

《法句經》 (Dhammapada, 小部 / 2. 法句(經),英譯 The Words of Truth, The Buddha's Path of Wisdom, Inward Path, The Word of the Doctrine,《法句經》巴、漢、英文 多譯本對讀[dhp00]

第一 雙品 (1. Yamakavaggo; The Pairs; Dhp.1-20)

  • Dhp 1 (第一偈頌)
    • 一 諸法意先導 [dhp003] ,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 [dhp004] 。(了參 法師 譯,文言文版 [dhp001] )( 001 典故 ).
    • 諸法是意前導的、意為首領的、意所造的;如果有人以汙染的意而言行,痛苦就會跟著他,像車輪跟著(拉車的)牛足。(蘇錦坤 著,白話文版 2021) [dhp002]
  • Dhp 2 (第二偈頌)
    •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 [dhp001] ( 002 典故 ). [dhp005]
    • 諸法是意所前導的、心意為首領的、意所造的;如果有人以清淨的意而言行,幸福快樂就會跟隨著他,像永不離開的影子(跟隨著他)。(2) [dhp002]
  • Dhp 3 (第三偈頌)
    • 『彼罵我打我,敗我劫奪我』,若人懷此念,怨恨不能息。 [dhp001] ( 003-004 典故 ). [dhp003-4]
    • 「他詈罵我,打我、挫敗我、掠奪我」,存有這樣想法的人,怨恨不會消失。(3) [dhp002]
  • Dhp 5 (第三偈頌)
    • 在於世界中,從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聖常)法 [dhp006][dhp001] ( 005 典故 ). [dhp007]
    • 確實,在這世上永遠不能以怨恨令怨恨止息,只有無怨可以止息怨恨,這是自古以來的法則。(5) [dhp002]

第二 不放逸品 (2. Appamādavaggo; Heedfulness; Dhp.21-32)

  • Dhp 24 (第二十四偈頌)
    • 奮勉常正念,淨行能克己,如法而生活,無逸善名增。 [dhp001][dhp008]
    • 勤奮的、具念的、行為純淨的、行為審慎的、調御而依法謀生的、不放逸的人,他的名譽大增。(24) [dhp002]
  • Dhp 25 (第二十五偈頌)
    •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智者自作洲 [dhp009] ,不為洪水沒。 [dhp010][dhp001] ( 025 典故 ).
    • 藉由勤奮、不放逸、節制與調御自己,智者作為自己不被洪水淹沒的島。(25) [dhp002]
  • Dhp 26 (第二十六偈頌)
    • 暗鈍愚癡人,耽溺於放逸,智者不放逸,如富人護寶。 [dhp001]
    • 無知的愚人沉溺於放逸,智者保護不放逸如同他最珍貴的財寶。(26) [dhp002]
  • Dhp 27 (第二十七偈頌)
    • 莫耽溺放逸。莫嗜愛欲樂。警覺修定者,始得大安樂。 [dhp011][dhp001]
    • 不要沉溺於放逸,不要追求五欲歡樂,不放逸的禪修者獲得最大的安樂。(27) [dhp002]

第三 心品 (3. Cittavaggo; The Mind; Dhp.33-43)

  • Dhp 33
    • 輕動變易心,難護難制服,智者調直之,如匠搦箭直。 [dhp012][dhp001]
    • 智者調直顫抖、不穩定、難護、難調御(難禁)的心,像製箭者調直他的箭一樣。(33) [dhp002]
  • Dhp 35
    • 此心隨欲轉,輕躁難捉摸。善哉心調伏,心調得安樂。 [dhp001]
    • 難以調御、善變、隨欲游移的心,能調御此心極佳,調御此心能帶來快樂幸福。(35) [dhp002]
  • Dhp 38
    • 心若不安定,又不了正法,信心不堅者,智慧不成就。 [dhp001]
    • 心無住息的人、不了解正法的人、信心不堅定的人,他們無法成就圓滿的智慧。(38) [dhp002]
  • Dhp 42
    • 仇敵害仇敵,怨家對怨家 [dhp013] ,若心向邪行 [dhp014] ,惡業最為大。 [dhp001]
    • 仇敵對仇敵、冤家對冤家所作的事,向於邪惡的心對他所做的(傷害)比那更嚴重。(42) [dhp002]
  • Dhp 43
    • (善)非父母作,亦非他眷屬,若心向正行 [dhp015] ,善業最為大。 [dhp016][dhp001]
    • 導向正(法)的心所能替他作的(事)更為佳善,不是父母或其他親戚能替他作的事所能相比。(43) [dhp002]

第四 華品 (4. Pupphavaggo; 花品; Flower; Dhp.44-59)

  • Dhp 47
    • 採集諸花已 [dhp017] ,其人心愛著,死神捉將去,如瀑流睡村 [dhp018][dhp001]
    • 死亡帶走一個心神散亂的人,即使他只是在採摘花朵,就像洪水沖走正在沉睡的村莊一樣。(47) [dhp002]
  • Dhp 50
    • 不觀他人過,不觀作不作,但觀自身行,作也與未作。 [dhp019][dhp001]
    • 不是別人錯誤的行為,不是別人的已做、未做,(一個人)只應觀察自己所行的已做和未做。(50) [dhp002]
  • Dhp 51
    • 猶如鮮妙花,色美而無香,如是說善語,彼不行無果。 [dhp020][dhp001]
    • 說得動聽而未執行的語言是沒有結果的,就像美麗的花朵色彩繽紛,卻沒有花香。(51) [dhp002]

第五 愚品 (5. Bālavaggo; 愚人品; The Fool; Dhp.60-75)

  • Dhp 61
    • 不得勝我者為友,與我相等者亦無,寧可堅決獨行居,不與愚人作伴侶。 [dhp021][dhp001]
    • 如果旅行者找不到比自己優秀或等同自己者同行,他應堅決地獨行,不要和愚人同行。(61) [dhp002]
  • Dhp 62
    • 『此我子我財』愚人常為憂。我且無有我,何有子與財? [dhp001] ( 062 典故 ). [dhp022]
    • 愚者常憂慮:「我有子女,我有財富。」我且無有,何況子女財產?(62) [dhp002]
  • Dhp 64
    • 愚者雖終身,親近於智人,彼不了達摩,如匙嘗湯味。[dhp023][dhp001]
    • 假使愚者終身親近、承侍智者,他不知正法,就像湯勺(經常舀湯)而不知味。(64) [dhp002]
  • Dhp 67
    • 彼作不善業,作已生後悔,哭泣淚滿面,應得受異熟 [dhp024][dhp001]
    • 所作行為不善,這些行為導致懊悔,它的後果帶來淚流滿面與哭泣。(67) [dhp002]
  • Dhp 69
    • 惡業未成熟,愚人思如蜜;惡業成熟時,愚人必受苦。 [dhp025][dhp001]
    • 當惡業尚未成熟時,愚者認為所作如蜜一般甜,一旦惡(果)成熟,愚者就承受苦(報)。(69) [dhp002]

第六 智者品 (6. Paṇḍitavaggo; The Wise Man; Dhp.76-89)

  • Dhp 81
    • 猶如堅固巖,不為風所搖,毀謗與讚譽,智者不為動。 [dhp026][dhp001]
    • 就像一塊堅固的岩石不被風吹動一樣,如此,智者也不被毀譽所動。(81) [dhp002]
  • Dhp 82
    • 亦如一深池,清明而澄淨,智者聞法已,如是心清淨。 [dhp027][dhp001]
    • 就像一泓潔淨、清澈的深潭一樣,如此,聽聞了佛法之後,智者變得(更)明淨。(82) [dhp002]
  • Dhp 85
    • 於此人群中,達彼岸者少 [dhp028]。其餘諸人等,徘徊於此岸 [dhp029][dhp001]
    • 只有少數的人到達彼岸,然後,其餘的人都在此岸(生死輪迴)徘徊。(85) [dhp002]

第七 阿羅漢品 (7. Arahantavaggo; The Arahat; Dhp.90-99)

  • Dhp 90
    • 路行盡無憂 [dhp030] ,於一切解脫,斷一切繫縛 [dhp031] ,無有苦惱者。 [dhp001]
    • 已經完成旅程的人、斷離憂愁的人、各方面均已解脫的人,和捨斷所有束縛的人,他不再有苦惱。(90) [dhp002]
  • Dhp 94
    • 彼諸根寂靜,如御者調馬,離我慢無漏,為天人所慕。 [dhp032][dhp001]
    • 他的諸根寂靜,如被御者調伏的馬,捨斷我慢、已得漏盡,為天所敬欽羨。(94) [dhp002]
  • Dhp 96
    • 彼人心寂靜,語與業寂靜,正智而解脫,如是得安穩。 [dhp033][dhp001]
    • 這樣的依正智而解脫者、寂止者,他的身口意都已寂靜。(96) [dhp002]
  • Dhp 97
    • 無信知無為 [dhp034] ,斷繫因永謝 [dhp035] [dhp036] ,棄捨於貪欲,真實無上士。 [dhp037][dhp001]
    • 不盲信、知涅槃,斷除繫縛、斬斷一切未來有的因、斷除一切期望的人,他是至高無上的人。(97) [dhp002]

第八 千品 (8. Sahassavaggo; The Thousands; Dhp.100-115)

  • Dhp 103

    • 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 [dhp001] ( 102-3 典故 ). [dhp038]
    • 雖然有人能於戰鬥當中戰勝千萬個敵人,但是能戰勝單個自己的人才算是戰鬥中的最高勝利者。(103) [dhp002]
  • Dhp 104/105

    • [dhp039] 能克制自己,過於勝他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節制。
      天神乾闥婆 [dhp040] ,魔王並梵天 [dhp041] [dhp042] ,皆遭於敗北,不能勝彼人。 [dhp043][dhp001]
    • 戰勝自己強過戰勝他人,調伏自己的,總是自我調御的。(104)
      不是天,不是犍達婆,不是魔羅和梵天;能戰勝這樣調伏自己的,總是自我調御的人。(104)(105) [dhp002]

  • Dhp 111

    • 若人壽百歲──無慧無三昧,不如生一日──具慧修禪定。 [dhp044][dhp001]
    • 如果有人活了一百歲,無智慧、心志也不安定,不如只活了一日,卻有智慧而修禪的人。(111) [dhp002]

第九 惡品 (9. Pāpavaggo; Evil; Dhp.116-128)

  • Dhp 116
    • 應急速作善,制止罪惡心。怠慢作善者,心則喜於惡。 [dhp045][dhp001]
    • 你們應速作善行,你應防止心向惡,懈怠行善的人,他的心喜樂於惡。(116) [dhp002]
  • Dhp 119
    • 惡業未成熟,惡者以為樂。惡業成熟時,惡者方見惡。 [dhp046][dhp001]
    • 惡業尚未成熟時,惡人甚至認為是善,當惡業成熟時,他才見到惡報。(119) [dhp002]
  • Dhp 120
    • 善業未成熟,善人以為苦。善業成熟時,善人始見善。 [dhp046][dhp001]
    • 善業尚未成熟時,善人或見到是惡,當善業成熟時,他才見到善報。(120) [dhp002]
  • Dhp 121
    • 莫輕於小惡 [dhp047] !謂『我不招報』,須知滴水落,亦可滿水瓶,愚夫盈其惡,少許少許積。 [dhp048][dhp001]
    • 你們切勿輕視惡(報),(認為)它不會報應到我身上,即使以一滴一滴的水滴,也能盈滿水壺,即使以一點一點累積惡,愚人也會惡貫滿盈。(121) [dhp002]
  • Dhp 122
    • 莫輕於小善!謂『我不招報』,須知滴水落,亦可滿水瓶,智者完其善,少許少許積。 [dhp001] ( 122 典故 ). [dhp049]
    • 你們切勿輕視善(報),(認為)它不會報應到我身上,即使以一滴一滴的水滴,也能盈滿水壺,即使以一點一點累積善,智者也會善業盈滿。(122) [dhp002]
  • Dhp 125
    • 若犯無邪者,清淨無染者,罪惡向愚人,如逆風揚塵。 [dhp001] ( 125 典故 ). [dhp050]
    • 愚者攻擊無過失的人、值得信賴的、無可責難的人,就像逆風揚塵,惡會回到那個愚者身上。(125) [dhp002]

第十 刀杖品 (10. Daṇḍavaggo; Violence; Dhp.129-145)

  • Dhp 129
    • 一切懼刀杖,一切皆畏死,以自度(他情),莫殺教他殺。 [dhp051][dhp001]
    • 每個人都在刀杖處罰前顫抖,每個人都畏懼死亡,設身處地而想,不應傷害他人也不應殺害他人。(129) [dhp002]
  • Dhp 131
    • 於求樂有情,刀杖加惱害,但求自己樂,後世樂難得。 [dhp052][dhp001]
    • 他以刀杖加害冀求安樂的眾生,這樣的人以此自求安樂,他得不到後世的安樂。(131) [dhp002]

第十一 老品 (11. Jarāvaggo; Old Age; Dhp.146-156)

  • Dhp 152
    • 寡聞之(愚)人,生長如牡牛,唯增長筋肉,而不增智慧。 [dhp053][dhp001]
    • 不學的人如牛老去,只長肉而不長智慧。(152) [dhp002]
  • Dhp 155
    • 少壯不得財,並不修梵行,如池邊老鷺,無魚而萎滅。 [dhp054][dhp001]
    • 既不修習梵行,年輕時又未取得財富,他們像老鸕鶿守候著無魚的池沼。(155) [dhp002]

第十二 自己品 (12. Attavaggo; The Self; Dhp.157-166)

  • Dhp 159
    • 若欲誨他者,應如己所行(自)制乃制(他),克己實最難。 [dhp001] ( 159 典故 ). [dhp055]
    • 自己所教誨他人的,自己應同樣遵行,善於調御自己的人才能令他人自我調御,調御自己最困難。(159) [dhp002]
  • Dhp 160
    • 自為自依怙 [dhp056] ,他人何可依?自己善調御,證難得所依 [dhp057][dhp058][dhp001]
    • 自己是自己的救護者,他人怎麼能當你的救護者?能夠自我調御的人,就成為自己最難得的救護者。(160) [dhp002]
  • Dhp 165
    • 惡實由己作,染污亦由己;由己不作惡,清淨亦由己。淨不淨依己,他何能淨他? [dhp059][dhp001]
    • 惡確實由自己所作,染污亦是自己所為,不作惡實由自己所決定,清淨也是自己所為,淨與不淨由各人自己選擇,他人不能清淨別人。(165) [dhp002]

第十三 世品 (13. Lokavaggo; 世間品; The World; Dhp.167-178)

  • Dhp 167
    • 莫從卑劣法。莫住於放逸。莫隨於邪見。莫增長世俗 [dhp060][dhp001] ( 167 典故 ). [dhp061]
    • 不應親近卑劣的教法,不應住於放逸,不應親近邪見,不應增長對世間的繫著。(167) [dhp002]
  • Dhp 171
    • 來看這個世界,猶如莊嚴王車。愚人沈湎此中,智者毫無執著。 [dhp062][dhp001]
    • 你們來!看這個像國王艷麗寶車的世間(身體),智者不會(在此)有繫著,而愚者(在此)繫著沉淪。(171) [dhp002]
  • Dhp 178
    • 一統大地者,得生天上者,一切世界主,不及預流勝 [dhp063][dhp001] ( 178 典故 ). [dhp064]
    • 地上的唯一統治者,或者能昇天,或者是一切世界的主宰,這些都不如預流果。(178) [dhp002]

第十四 佛陀品 (14. Buddhavaggo; The Buddha; Dhp.179-196)

  • Dhp 183
    • 一切惡莫作,一切善應行,自調淨其意,是則諸佛教。 [dhp001] ( 183 研讀 ). [dhp065]
    • 諸惡莫作,具足善,自淨其意,這是諸佛的教法。(183) [dhp002]
  • Dhp 184
    • 諸佛說涅槃最上,忍辱為最高苦行。害他實非出家者,惱他不名為沙門。 [dhp065][dhp001]
    • 忍辱與寬恕是第一苦行,諸佛說涅槃是最高的(境界),出家為不害,沙門不傷害別人。(184) [dhp002]
  • Dhp 185
    • 不誹與不害,嚴持於戒律 [dhp066] ,飲食知節量,遠處而獨居,勤修增上定 [dhp067] ,是為諸佛教。 [dhp065][dhp001]
    • 不非難,不傷害,善防護戒律,飲食知量,獨坐臥於僻靜處,勤修禪定,此為諸佛的教導。(185)_ [dhp002]

第十五 樂品 (15. Sukhavaggo; Happiness; Dhp.197-208)

  • Dhp 197
    • 我等實樂生 [dhp068] ,憎怨中無憎。於憎怨人中,我等無憎住。 [dhp069][dhp001]
    • 在瞋恨之中,讓我們非常快樂地住於無瞋恨,在有瞋恨的眾人之中,讓我們住於無瞋恨。(197) [dhp002]
  • Dhp 201
    • 勝利生憎怨,敗者住苦惱。勝敗兩俱捨,和靜住安樂。 [dhp070][dhp001]
    • (勝利者)從勝利產生憎恨,失敗者則痛苦地睡臥,捨棄了勝負之後,寂靜者快樂地睡臥。(201) [dhp002]
  • Dhp 204
    • 無病最上利,知足最上財,信賴最上親,涅槃最上樂。 [dhp071][dhp001]
    • 無病是最大的利得,知足是最大的財富,可信賴者是最佳親友,涅槃是最高的快樂。(204) [dhp002]
  • Dhp 205
    • 已飲獨居味,以及寂靜味,喜飲於法味,離怖畏去惡。[dhp072][dhp001]
    • 已經飲用(與感受)了離群獨處與止息的滋味,飲用(而感受著)法味與法樂,他遠離了作惡與離苦。(205) [dhp002]

第十六 喜愛品 (16. Piyavaggo; Affection; Dhp.209~220)

  • Dhp 215
    • 從欲樂生憂,從欲樂生怖;離欲樂無憂,何處有恐怖。 [dhp073][dhp001]
    • 從五欲生憂愁,從五欲生恐懼,對已解脫者而言,從五欲產生的憂愁不存在,恐怖要從何處來?(215) [dhp002]

第十七 忿怒品 (17. Kodhavaggo; Anger; Dhp.221-234)

  • Dhp 222
    • 若能抑忿發,如止急行車,是名(善)御者,餘為執韁人 [dhp074][dhp075][dhp001]
    • 他能制止升起的忿怒,如同控制擺動而即將翻覆的馬車,我稱此人為真正的御者,其餘只是執著韁繩而已。(222) [dhp002]
  • Dhp 223
    • 以不忿勝忿。以善勝不善。以施勝慳吝。以實勝虛妄。 [dhp076][dhp001]
    • 他應以不怒戰勝忿怒,以善勝不善,他應以布施戰勝慳吝,他應以真諦戰勝邪見邪說。 [dhp002]
  • Dhp 231
    • 攝護身忿怒 [dhp077] ,調伏於身行。捨離身惡行,以身修善行。 [dhp078][dhp001]
    • 他應防護自身的忿怒,應調御自身,已捨斷了身惡行,應修習身善行。 [dhp002]
  • Dhp 232
    • 攝護語忿怒,調伏於語行。捨離語惡行,以語修善行。 [dhp078][dhp001]
    • 他應防護自身的怒語,應調御自己的言語,已捨斷了語惡行,應修習語善行。 [dhp002]
  • Dhp 233
    • 攝護意忿怒,調伏於意行。捨離意惡行,以意修善行。 [dhp078][dhp001]
    • 他應防護自身的怒意,應調御自己的意,已捨斷了意惡行,應修習意善行。 [dhp002]
  • Dhp 234
    • 智者身調伏,亦復語調伏,於意亦調伏,實一切調伏。 [dhp078][dhp001]
    • 身調御、語調御、意調御的智者,他們確實是完全善調御的。 [dhp002]

第十八 垢穢品 (18. Malavaggo; Impurity; Dhp.235-255)

  • Dhp 239
    • 剎那剎那間,智者分分除,漸拂自垢穢,如冶工鍛金。[dhp079][dhp001]
    • 智者應隨時(剎那剎那)少量少量地(清理)清除自己的垢穢,如同銀匠(依順序地去除銀的雜質)。 [dhp002]
  • Dhp 240
    • 如鐵自生鏽,生已自腐蝕,犯罪者亦爾,自業導惡趣。 [dhp080][dhp001]
    • 如同鐵鏽從鐵生起,生起之後卻吃掉鐵,過度的頭陀行者的行為將導入惡趣。 [dhp002]
  • Dhp 248
    • 如是汝應知:不制則為惡;莫貪與非法,自陷於永苦。 [dhp081][dhp001]
    • 親愛的朋友,你應知曉「惡法不易節制」,勿讓貪欲和非法導致他長時受苦。 [dhp002]
  • Dhp 251
    • 無火等於貪欲,無執著如瞋恚,無網等於愚癡,無河流如愛欲。 [dhp082][dhp001]
    • 沒有比得上欲貪的火,沒有比得上瞋怒的執取,沒有比得上愚痴的網,沒有比得上貪愛的河流。 [dhp002]
  • Dhp 252
    • 易見他人過,自見則為難。揚惡如颺糠,已過則覆匿,如彼狡博者,隱匿其格利。 [dhp083][dhp084][dhp001]
    • 容易見到別人的過錯,反而難以見到自己的過失。他曝曬、張揚別人的過錯如同(曝曬、張揚)米糠,他隱藏自己的過錯,如同詐賭的賭徒隱藏作弊的骰子。 [dhp002]

第十九 法住品 (19. Dhammaṭṭhavaggo; The Just; Dhp.256-272)

  • Dhp 267

    • 僅捨善與惡,修於梵行者,以知住此世 [dhp085],彼實名比丘。 [dhp086][dhp001]
    • 將好的與粗劣的(供養)不放在心上而修習梵行的人,他具知見地生活於此世間,確實可被稱為比丘。 [dhp002]
  • Dhp 268/269

    • [dhp087] 愚昧無知者,不以默然故,而名為牟尼。智者如權衡。 [dhp088]
      捨惡取其善,乃得為牟尼。彼知於兩界 [dhp089] ,故稱為牟尼。 [dhp090][dhp001]
    • 愚昧、無能的人,不因沉默不語而成為牟尼(聖者),智者取用最好的,如同執取磅秤(去挑選)。
      他遠離諸惡,以此他為牟尼;在此世間能知曉兩者的人,他以此被稱為牟尼。 [dhp002]

第二十 道品 (20. Maggavaggo; The Path; Dhp.273-289)

  • Dhp 273

    • 八支道中勝,四句諦中勝 [dhp091] ,離欲法中勝 [dhp092] ,具眼兩足勝。 [dhp093][dhp096][dhp001]

    • 八道支是最殊勝的,四句是真諦的,無欲是最殊勝的法,二足之中的具眼者最殊勝。(273)
      (八正道是最殊勝的道,四諦是最殊勝的真諦,無欲是最殊勝的法,二足之中的具眼者最殊勝。) [dhp002]

  • Dhp 274

    • 實唯此一道。無餘知見淨。汝等順此行。魔為之惑亂。 [dhp001]
    • 只有此道能達到清淨的知見,別無其他道;你們必需進入此道,此道能困惑魔羅。 [dhp002]
  • Dhp 275

    • 汝順此(道)行,使汝苦滅盡。知我所說道,得除去荊棘。 [dhp094][dhp001]
    • 進入此道,你將能到達苦的盡頭(滅盡眾苦),了解如何拔去愛箭,這是我所教導的法。 [dhp002]
  • Dhp 276

    • 汝當自努力!如來唯說者 [dhp095]。隨禪定行者,解脫魔繫縛。 [dhp096][dhp001]
    • 你們必須自行努力,如來只是教導者,已進入(此道)的禪修者將解脫魔羅的束縛。 [dhp002]
  • Dhp 277

    • 『一切行無常』 [dhp097] ,以慧觀照時 [dhp098] ,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dhp099][dhp001]
    • 當他以智慧見到『諸行無常』時,則他於苦厭離,這就是清淨之道。 [dhp002]
  • Dhp 278

    • 『一切行是苦』,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dhp100][dhp001]
    • 當他以智慧見到『諸行是苦』時,則他於苦厭離,這就是清淨之道。 [dhp002]
  • Dhp 279

    • 『一切法無我』,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dhp101][dhp001]
    • 當他以智慧見到『諸法無我』時,則他於苦厭離,這就是清淨之道。 [dhp002]
  • Dhp 280

    • 當努力時不努力,年雖少壯陷怠惰,意志消沈又懶弱,怠者不以智得道。 [dhp102][dhp001]
    • 怠惰的人在該精勤努力時不努力,在年輕力壯時怠惰,意志消沉而懶散,他將無法以智慧找到正道。 [dhp002]
  • Dhp 281

    • 慎語而制意,不以身作惡。淨此三業道,得聖所示道。 [dhp103][dhp001]
    • 應守護言語且調御自己的意念,他勿作不善行,他應令三業清淨,他應證得世尊所教導的道。 [dhp002]
第二十一 雜品 (21. Pakiṇṇakavaggo; Miscellaneous; Dhp.290-305)、
第二十二 地獄品 (22. Nirayavaggo; The State of Woe; Dhp.306-319)、
第二十三 象品 (23. Nāgavaggo; The Elephant; Dhp.320-333)、

第二十四 愛欲品 (24. Taṇhāvaggo; Craving; Dhp.334-359)

  • Dhp 334
    • 若住於放逸,愛增如蔓蘿。(此)生又(彼)生,如猿求林果。 [dhp104][dhp001]
    • 放逸的人增長貪欲,就像蔓藤滋長,他從此世到他世不停地漂流,猶如森林裡尋求果實的猴子。 [dhp002]
  • Dhp 335
    • 若於此世界,為惡欲纏縛,憂苦日增長,如毘羅得雨。 [dhp105][dhp001]
    • 在此世間被這卑劣的欲貪與渴愛征服的人,他的憂患日夜增長,猶如雨後的毘羅那(bīraṇa)草。 [dhp002]
  • Dhp 336
    • 若於此世界,降難降愛欲,憂苦自除落,如水滴蓮葉。 [dhp104][dhp001]
    • 在此世間能克服這卑劣的、難以克服的貪欲者,憂患從他身上墜落,像水珠從睡蓮墜落一樣。 [dhp002]
  • Dhp 338
    • 不傷深固根,雖伐樹還生。愛欲不斷根,苦生亦復爾。 [dhp106][dhp001]
    • 同樣地,像強壯的根未被破壞時,樹木即使被砍斷也會再生長,「貪欲隨使」未被摧毀時,這苦仍然會一次又一次再生。 [dhp002]
  • Dhp 343
    • 隨逐愛欲人,馳迴如網兔。比丘求無欲 [dhp107] ,故須自離欲。 [dhp106][dhp001]
    • 追隨愛欲的人像被繫縛的兔子到處爬行,因此,企盼自己離欲的比丘應移除渴愛。 [dhp002]
  • Dhp 348
    • [dhp108] 捨過現未來 [dhp109] ,而渡於彼岸。心解脫一切,不再受生老。 [dhp110][dhp001]
    • 預先地放開,事後地放開,中間地放開,當你渡到諸有彼岸,心解脫一切,你將不再有老死。 [dhp002]

第二十五 比丘品 (25. Bhikkhuvaggo; The Monk; Dhp.360-382)

  • Dhp 360
    • 善哉制於眼。善哉制於耳。善哉制於鼻。善哉制於舌。 [dhp111][dhp001]
    • 收攝眼根是良善的,收攝耳根是良善的,收攝鼻根是良善的,收攝舌根是良善的。 [dhp002]
  • Dhp 361
    • 善哉制於身。善哉制於語。善哉制於意。善哉制一切,制一切比丘,解脫一切苦。 [dhp111][dhp001]
    • 收攝身是良善的,收攝語良善的,收攝意是良善的,收攝於一切處都是良善的,於一切處善收攝的比丘可解脫眾苦。 [dhp002]
  • Dhp 362
    • 調御手足及言語,調御最高(之頭首),心喜於禪住於定,獨居知足名比丘。 [dhp112][dhp001]
    • 自我調御手、腳與語言者,致力於內與建立定的自我調御者,最上的自我調御者,獨居而知足的自我調御者,他被稱為比丘。 [dhp002]
  • Dhp 365
    • 莫輕自所得;莫羨他所得。比丘羨他(得),不證三摩地。 [dhp113][dhp001]
    • 他不應忽視自己的利益(解脫),他不應妒羨別人的利益,妒羨別人利益的比丘,他無法得定。 [dhp002]
  • Dhp 367
    • 若於名與色,不著我我所,非有故無憂,彼實稱比丘。 [dhp114][dhp001]
    • 徹底地不於名色起我執的人,不因不存在而憂傷的人,他被稱為「比丘」。 [dhp002]
  • Dhp 368
    • 住於慈悲比丘 [dhp115] ,喜悅佛陀教法,到達寂靜安樂,諸行解脫境界。 [dhp116][dhp001]
    • 住於慈且於佛陀教法有淨信的比丘,他將得到快樂、達到寂靜的境界與一切有為(法)的止息。 [dhp002]

第二十六 婆羅門品 (26. Brāhmaṇavaggo; The Holy Man; Dhp.383-423)

  • Dhp 385
    • 無彼岸此岸 [dhp117] ,兩岸悉皆無,離苦無繫縛 [dhp118] ,是謂婆羅門。 [dhp119][dhp001]
    • 他的此岸、彼岸或兩岸不存在的人,這樣的無恐懼且斷離繫著者,我稱他為婆羅門。 [dhp002]
  • Dhp 387
    • 日照晝兮月明夜,剎帝利武裝輝耀,婆羅門禪定光明,佛陀光普照晝夜。 [dhp120][dhp001]
    • 日照於白天,月照於夜晚,武裝的剎帝利閃耀,禪修的婆羅門光耀照人,佛陀以光輝每一日夜照耀(世間)。 [dhp002]
  • Dhp 420
    • 諸天乾闥婆及人,俱不知彼之所趣,煩惱漏盡阿羅漢──我稱彼為婆羅門。 [dhp121][dhp001]
    • 諸天、犍沓婆與眾人都不知他去處的人,已經是漏盡阿羅漢的人,我稱他為婆羅門。 [dhp002]
  • Dhp 423
    • 牟尼能知於前生 [dhp122] ,並且天界及惡趣,獲得除滅於再生,業已完成無上智,一切圓滿成就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dhp123][dhp001]
    • 已經知曉宿命,見天趣惡趣,達生已盡,成就神通、完成一切成就的牟尼,我稱他為婆羅門。 [dhp002]

佛陀最後的教誡

摘譯自: 大般涅槃經 (長部第16經, DN 16 Mahāparinibbānasuttaṃ, 般涅槃大經, 大般湼槃經, Advice to Sigala, The Buddha's Advice to Sigalaka, The Discourse to Sigala, The Layperson's Code of Discipline, The Sigāla Homily, To Sigalaka: Advice to Lay People) [mprnbn00]

如來最後的話

世尊 [mprnbn01] 對阿難尊者說:「阿難!你們可能會這麼想:『導師的說話已經成為過去,我們沒有導師了。』阿難!但是不要這樣想。阿難,當我離去後,我所宣說的法和律就是你們的導師了。

阿難,現在比丘之間以『賢友』這個稱謂來互相稱呼,在我離去之後便不應這樣了。阿難,長老比丘應以名字、族姓或賢友來稱呼年輕比丘;年輕比丘應以『大德』或『尊者』來稱呼長老比丘。

阿難!在我離去後,可按僧團的意願廢除細小的戒。 [mprnbn02]

阿難!在我離去後,應向車匿比丘施行梵罰。 [mprnbn03]
「大德,什麼是梵罰呢?」
「阿難!無論車匿比丘想要什麼,想說什麼,比丘都不和他說話,不給他指示,不對他教誡。」


經典參考資訊


  • 《燃燒經》參考資訊

    Tipiṭaka (Mūla) (巴利)大藏經 (The Pāḷi Canon) → 2. Sutta-piṭaka 經藏 → Saṃyuttanikāya 相應部 → Saḷāyatanavagga 六處篇 → 35. Saḷāyatana-saṃyuttaṃ 六處相應 (SN 35) → 3. Sabbavaggo 第三 一切品 → 6. Ādittasuttaṃ (SN 35. 28, SN35-28, 或其 鏡像站 ),燃燒經、燃燒

    • SN 35. 28, Ādittasuttaṃ 燃燒經 (莊春江) [2] ; 燃燒 (志蓮淨苑, 蕭式球)
    • 《釋迦的啓示》,羅睺羅博士著,顧法嚴譯,陳健忠(香港大學醫學院講師) 增訂補譯 ,(香港九龍)顯密佛學會,1991。
    • Burning (Translated by Bhikkhu Bodhi)
    • The Fire Sermon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Ñanamoli Thera © 1993)
    • Aflame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 1993)
    • In Flames! (Translated and condensed from the Pali by Michael Olds)
    • On Fire (Translated by F. L. Woodward, Edited by Mrs. Rhys Davids, Copyright: The Pali Text Society, PTS)


  • 《吉祥經》參考資訊
    • 《吉祥經》 (尊者 明法比丘譯,法雨道場);巴利大藏經 經藏 小部 Khuddakanikaaya / 經集 5. Suttanipāta (The Sutta Collection) / 第二品 小品 (2. Cūḷavaggo) / 第四章 吉祥經 4. Maṅgalasuttaṃ。或 大吉祥經CBETA 元亨寺版)。
    • 吉祥經 》, CBETA 元亨寺版(或《 吉祥經 》:巴利大藏經 經藏 小部 Khuddakanikaaya小誦 (1. Khuddakapāṭha, Khuddaka-paa.tha) (Abr.=Khp)(with Commentary PTS); (The short passages) / 5. 吉祥經 Maṅgalasuttaṃ)
    • 吉祥經 ;(民國) 法舫法師 譯(《大藏經補編》,第 7 冊,第 1 卷,No.0013,藍吉富 主編 / 台北:華宇出版社, 1985. CBETA
    • 大吉祥經 ,小部經集 II.4,坦尼沙羅尊者英譯,良稹中譯
    • 《釋迦的啓示》,羅睺羅博士著,顧法嚴譯,陳健忠(香港大學醫學院講師) 增訂補譯 ,(香港九龍)顯密佛學會,1991。
    • 吉祥經 及注釋, 法增比丘,馬來西亞,2005 年。
    • 英譯:
      • Khp 5. Maṅgala Sutta — Protection , translated from the Pāli Canon by Ven. Ṭhānissaro Bhikkhu thera, Khuddakapāṭha | Short Passages / Khp 5. Maṅgala Sutta — Protection
      • Sn 2:4 Protection . This sutta is identical with Khp 5. translated from the Pāli Canon by Ven. Ṭhānissaro Bhikkhu thera, Sutta Nipāta | The Discourse Group / II : The Lesser Chapter (Cūḷa Vagga).
      • Blessings (Narada Thera, 1994) | DISCOURSE ON BLESSINGS (Piyadassi Thera, 1999) | Blessings (Dr. R.L. Soni, 2006); Life's Highest Blessings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by Dr. R.L. Soni, revised by Bhikkhu Khantipalo) | Protection (Thanissaro Bhikkhu, 1994) ] (from AccessToInsight ).
    • Maṅgala is also translated as good omen, auspices or good fortune.

  • 《一切漏經》參考資訊

一切漏經(中部第2經,Sabbāsavasuttaṃ, 一切煩惱經,Getting rid of All Cares and Troubles, All the Taints, All the Fermentations, All Desires)


  • 《布喻經》參考資訊

布喻經(中部第7經,MN 7 Vatthūpamasuttaṃ (Vatthasuttaṃ), 衣服經, The Parable of the Piece of Cloth, The Simile of the Cloth)


  • 《念處經》參考資訊

念處經(中部第10經,念住大經, MN 10: Satipatthana Sutta, The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The Presence of Mindfulness, The Discourse on the Arousing of Mindfulness, Frames of Reference, Establishing Mindfulness)



  • 《法句經》參考資訊

    《法句經》 (Dhammapada, 小部 / 2. 法句(經),英譯 The Words of Truth, The Buddha's Path of Wisdom, Inward Path, The Word of the Doctrine,《法句經》巴、漢、英文 多譯本對讀



  • 佛典選譯( 簡易註解版
  • 佛典選譯(純經文,唱頌用)(編輯中)

佛陀的啟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 目錄
序言 前言 (自序) 佛陀傳略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態度 第二章 四聖諦 (第一聖諦:苦諦) 第三章 第二聖諦:集諦——苦之生起
第四章 第三聖諦:滅諦——苦的止息 第五章 第四聖諦:道諦 第六章 無我論
第七章 修習:心智的培育 第八章 佛的教誡與今日世界 佛典選譯
附錄 本書常見佛學名詞淺釋 張澄基序 (慧炬出版社) 整部: HTML

※※※ 建議初機學佛的讀者們:首先閱讀第一章,接著閱讀第五、七、八章;當基本概念較清楚與鮮明時,再回過頭來讀第二、三、四、六章。 〔取材自:原作者之 前言 (自序)〕


※※※ 請參考: 編譯弁言本書首頁 ) ※※※


註釋:

[dhm-ck00]另請參考 經典參考資訊 中之 轉法輪經參考資訊
[dhm-ck01](1, 2, 3, 4, 5, 6, 7) 「一時」,南傳作「有一次」(ekaṃ samayaṃ,逐字譯為「一-時」),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有一次」(On one occasion)。
[dhm-ck02](1, 2, 3, 4, 5, 6, 7, 8) 「世尊;眾祐」,南傳作「世尊」(bhagavā,音譯為「婆伽婆;婆伽梵;薄伽梵」,義譯為「有幸者」,古譯為「尊祐」),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幸福者」(the Blessed One)。請參看莊春江文《 學佛的基本認識 》〈世尊譯詞的探討〉。
[dhm-ck03](1, 2, 3, 4, 5) 「比丘」(bhikkhu,義譯為「乞食者」),女性音譯為「比丘尼」(bhikkhunī),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照錄不譯。按:「比丘」與「乞食者」(bhikkhaka)在通俗話語中是同義詞,但佛教中的「比丘」有其特定條件與意義,形成「比丘」是「乞食者」,但「乞食者」不一定都是「比丘」。另外,「比丘」的台語發音,與巴利原音幾乎等同,玄奘法師則音譯為「苾芻」。
[dhm-ck04](1, 2) 「成眼、成智(MA);眼生、智生(AA)」,南傳作「作眼、作智」(cakkhukaraṇ ī ñāṇ akaraṇ ī),智髻比丘長老英譯為「給予眼光,給予理解」(giving vision, giving knowledge, MN),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給予眼光立起,給予理解立起」(gives rise to vision, gives rise to knowledge, SN)。按:「作眼」,《顯揚真義》以「作慧眼」(Paññācakkhuṃ karotīti, SN.56.11),《破斥猶豫》以「他以諸諦之看見轉起看見為領導者」(Sā hi saccānaṃ dassanāya saṃ vattati dassanapariṇ āyakaṭ ṭ henāti, MN.3)解說,「作智」,《破斥猶豫》以「以諸諦之智轉起知道作的事 (作知)」(Saccānaṃ ñāṇ āya saṃ vattati viditakaraṇ aṭ ṭ henāti, MN.3)解說。
[dhm-ck05](1, 2) 「八聖道;八正道;八真行;八真直行;賢聖八道品;賢聖八品道」,南傳作「八支聖道」(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 Ariyañcaṭṭhaṅgikaṃ magg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八層的高潔之路」(Noble Eightfold Path)。
[dhm-ck06](1, 2) 正思惟、正志 sammāsaṅkappa, right thoughts or intentions。Saṅkappa,思惟,意圖,目的(thought,intention,purpose,plan)。
[dhm-ck07](1, 2, 3)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ā

古譯:
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可能;T01n0026_060 中阿含經 第60卷, (二一六)例品愛生經第五 (第五後誦)〕。
憂悲惱苦 ( T22n1421_015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第15卷 第三分初受戒法上 )。

近代另譯:
愁、悲、苦、憂、絕望;( 莊春江 ,台灣)
憂、悲、苦、惱、哀;( 蕭式球 ,香港)
憂、哀、痛、悲、慘苦;( 良稹 ,加拿大?)
愁、悲、苦、憂、傷心;( 明法 比丘 ,台灣)
苦惱、哀傷、痛苦、失落、絕望。( 陳健忠 ,香港)

Soka,傷心事,悲傷。愁,憂,悲痛;grief,sorrow,mourning. 請參考: soka - 定義與意義 - 巴利字典 | 巴利-英文,中文,日文,越南文,緬甸文 字典

Parideva,悲嘆(wailing),哀悼(lamentation),悲泣. 請參考: parideva - 定義與意義 - 巴利字典 | 巴利-英文,中文,日文,越南文,緬甸文 字典

Dukkha,苦,苦楚,痛苦,悲慘,極大的痛苦,不便之處。 'pain',painful feeling,which may be bodily and mental; unpleasant,painful,causing misery; Discomfort,suffering,ill,and trouble. 請參考: dukkha - 定義與意義 - 巴利字典 | 巴利-英文,中文,日文,越南文,緬甸文 字典

Domanassa,憂,憂戚,不愉快,憂鬱,傷心事,grief, distress,dejectedness,melancholy,grief,displeasure. 請參考: Domanassa - 定義與意義 - 巴利字典 | 巴利-英文,中文,日文,越南文,緬甸文 字典

Upāyāsa,惱,悶,傷心事,(a kind of) trouble,turbulence,tribulation,unrest,disturbance,unsettled condition,despair 絶望. 請參考: upāyāsa - 定義與意義 - 巴利字典 | 巴利-英文,中文,日文,越南文,緬甸文 字典
「惱(SA/AA/DA);懊惱(MA)」,南傳作「絕望」(upāyāsā,另譯為「惱,愁,悶,磨難,苦惱」),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絕望」(despair),Maurice Walshe先生英譯為「苦惱;苦難」(distress, DN)。按:《吉祥悅意》說,更強力的悲傷(憂愁)為「絕望」(Balavataraṃ āyāso upāyāso, DN.22)。 ( 相應部35相應28經/燃燒經(處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莊春江工作站
[dhm-ck08]appiyehi sampayogo 與不愉快的人、事、物在一起:一般譯「怨憎會」。
[dhm-ck09]piyehi vippayogopi 和愉快的人、事、物分離:一般譯「愛別離」。
[dhm-ck10]「五受陰;五盛陰」,南傳作「五取蘊」(pañcannaṃ upādānakkhandhānaṃ, pañcupādānakkhandhā),羅睺羅長老英譯為 the five aggregates of attachment「由執著而生起的五種聚合」; 菩提比丘長老則英譯為「所執著的五個集合體」(five aggregates subject to clinging),這裡漢譯的「受」顯然是「取;執取」(upādāna)的另譯。「陰」,漢譯另也譯為「蘊」、「犍度」(khandha),南傳作「蘊」(khandhe),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集合體」(aggregates)。
[dhm-ck11]詳細請參:長部22經 隨觀法 - 大念處經 多譯本對讀 DN22 Mahāsatipaṭṭhānasuttaṃ CSCD paranum 387 五取蘊
[dhm-ck12]「欲的渴愛」(kāmataṇhā,另譯為「欲愛」),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為求感官快樂的渴望」(craving for sensual pleasures)。
[dhm-ck13]「有的渴愛」(bhavataṇhā,另譯為「有愛;存在的渴愛」),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為求存在的渴望」(craving for existence)。「有」(bhava)即十二緣起的「有支」。
[dhm-ck14]「虛無的渴愛」(vibhavataṇhā,另譯為「無有愛;非有愛」),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為求根絕的渴望」(craving for extermination)。
[dhm-ck15]「無餘褪去與滅」(asesavirāganirodh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無殘餘褪去與終止」(the remainderless fading away and ceasing)。
[dhm-ck16]「斷念」(paṭinissagga, paṭinissajjati,另譯為「捨遣;捨離;定棄」),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對其斷念;死心」(relinquishing of it),並解說「斷念」主要用在毘婆舍那階段,對所有有為法經由洞察無常而積極消除雜染,發生在「安那般那念」的第十六階(參看《雜阿含803經》),「捨棄」則用在聖道成熟,可能意味著完全放棄所有執著的最後狀態,因此在意義上與涅槃緊接。
[dhm-ck17]「無依住」(anālaya,另譯為「無執著;非住;非阿賴耶」),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拒絕那同一個渴愛」(rejecting of that same craving)或「不依靠它」(non-reliance on it, SN.22.103)。
[dhm-ck18]「滅道跡(SA);滅道(MA)」,南傳作「導向滅道跡」(nirodhagāminiṃ paṭipad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導向其停止的路」(the way leading to its cessation)。
[dhm-ck19]

「生眼、智、明、覺(SA);生智、生眼、生覺、生明、生通、生慧、生證(DA);眼生、智生、明生、覺生、光生、慧生(AA)」,南傳作「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cakkhuṃ udapādi ñāṇaṃ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出現眼光、理解、智慧、真實的理解、光明」(arose vision, knowledge, wisdom, true knowledge, and light, SN),「眼」是「看清楚正法的觀察力」,「智」是「體證到正法」,「明」是「捨離了無明」,「覺」是「菩提;正覺;解脫的證悟」。經文中都用於證果時的場合。

鄭於中 譯本:對一些聞所未聞的事物的觀察力、知識、智慧、科學、真相。

cakkhu 眼:眼有智眼和肉眼。智眼有佛眼,法眼,普眼,天眼,慧眼。佛眼即排出隨眠之智,根的超越聽聞之智;那是來自——「以佛眼熟視世間」。法眼即低下的三道三果;那是來自——「遠塵,離垢,生起法眼淨」。普眼即一切知智;那是來自——(娑婆世界主之梵天勸請語)「願普眼升起歡喜」。天眼即以充滿光明而生起的智;那是來自——「以清凈的天眼」。慧眼即四聖諦的全尺度之智;那是來自——「生起天眼」。肉眼有兩種,有形的眼和眼凈色。(《巴漢詞典》明法尊者增訂,《相應部注》 35.1 Saṃyuttanikāya (aṭṭhakathā) / Saḷāyatanavagga-aṭṭhakathā / Saḷāyatanasaṃyuttaṃ / Saḷāyatanasaṃyuttaṃ / 1. Ajjhattāniccasuttavaṇṇanā

ñāṇa 智,智慧,洞察力(knowledge知識, 學識, 學問;intelligence理解力; 智能; 智慧;insight洞察力; 洞悉; 深刻的理解; 內觀;conviction 確信;recognition認出; 識別; 認識)。

paññā 慧,智慧,般若,知,知識,洞察力(intelligence, comprising all the higher faculties of cognition 包括所有高等認知能力)。

vijjā 明(較高的知識),科學。gnosis傳說中的靈知

āloka 光,明,光明
view觀察, 展望;
look外表, 樣子;
light光; 光線; 光亮, 見解, 觀點, 啟發, 顯露, 揭開;
(clear 清澈的, 透明的, 清楚的; 清晰的; 明瞭的; 明顯的; 頭腦清醒的; 銳利的; 無疑的, 確信的) sight視覺, 視力, 視界, 視域, 見解, 看法;
power of observation觀察力;
intuition 敏銳的洞察力; 直觀(能力), 直覺;
in combn. with vijjā knowledge與「明」一起組合;
splendour 光輝; 光彩; 壯麗; 壯觀; 輝煌)。
[dhm-ck20]「遍知」(parijānaṃ, pariñña, parijānā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完全地理解」(fully understanding),並解說在經典的使用中,只有解脫阿羅漢才適合說「遍知parijānāti」(完全地理解),而只有初果以上的聖者,才適合說「自證;證知(abhijānāti)」(親身體證的知)。
[dhm-ck21]

「苦集」又譯:苦因、苦的起因。

「捨斷」又譯:斷除、永斷、斷棄、拋棄。

pahātabba 應捨斷
pahīna: pajahati 的【過去分詞】—— 已被捨的,已斷的,已捨斷的;已排除,已拋棄,已消滅。abandoned, given up, left, eliminated, destroyed
[dhm-ck22]

「苦滅」又譯:苦的止息。

「證得」又譯:作證、證知、直證、證悟。

sacchikaroti 實現,親自經歷,作證,現證。
sacchikātabbanti = sacchikaraṇīya 應作證。be realized, be directly experienced
sacchikatanti = sacchikata: sacchikaroti 的【過去分詞】—— 已實現,已親自經歷,已作證,已現證
[dhm-ck23]

「苦滅之道」又譯:導向苦滅道跡、導至苦滅的道、趨向苦止息之道、達致苦的止息之道。This Path leading to the Cessation of suffering, the way of practice leading to the cessation of stress, the way leading to the cessation of suffering.

「修習」又譯:追隨 follow (cultivate)。

「修習」(bhāveti,原意為「使有;使存在」,名詞 bhāvanā,特別用在禪修的場合),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開發;發展」(develops, 名詞development),或「默想的開發;禪修」(meditative development, AN.8.36)。

bhāvanā: 增加,經由思考的發展,禪修(producing, dwelling on something,putting one’s thoughts to,application, developing by means of thought or meditation, cultivation by mind,culture)。

[dhm-ck24]「三轉」(tiparivaṭṭ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三階段」(three phases),即對四聖諦第一轉的「知」,第二轉的「應遍知/應斷/應修/應證」以及第三轉的「已遍知/已斷/已修/已證」。後來「慧遠」(523~592AD)在其《大乘起信論義疏》中,分別以「示轉」、「勸轉」、「證轉」稱之,也很貼切。
[dhm-ck25]

「十二行相」(dvādasākār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十二種情況」(twelve aspects),這就是四聖諦在每一轉時的內容。

可以由以上四段看到,每一聖諦有相應的三種知識層面:

1. 知道它是聖諦(sacca-ñāṇa 聖諦智、真理智)。
2. 知道有關這聖諦是有一種行為或功能要去完成(kicca-ñāṇa 應被作的智)。
3. 知道有關這聖諦的那種行為或功能已經完成了(kata-ñāṇa已實現的智)。
當這三個層面應用到四個聖諦上,便得到十二種情況。(莊春江譯為:「便得到十二種方法。」)
[dhm-ck26](1, 2) 「沙門」(samaṇa)是婆羅門以外的出家修道者之通稱,「沙門尼」(samaṇī)為女性沙門。
[dhm-ck27](1, 2) 「婆羅門」(brāhmaṇa,另譯為「梵志:以求往生梵天為志者」),為佛陀時代傳統宗教的宗教師,後來成為一個種姓階層,地位高於王族(剎帝利),但在阿含經中,其地位顯然已在王族之下。
[dhm-ck28]「世代」(pajāya),水野弘元《巴利語辭典》作「人人」(paj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這一世代」(this generation)。或譯「世間」。
[dhm-ck29]「智見;智與見」(ñāṇadassanaṃ, Ñāṇañca…dassan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理解與眼光」(the knowledge and vision)。按:此處的「見」(dassanaṃ)為名詞「看見」(動詞dassati),指義理的看見(認識到;領悟到),與觀念、見解的「見」(diṭṭhi)不同。 參 [as09]
[dhm-ck30]

natthidāni punabbhavo 從此不再受後有,另譯:沒有再有(未來的投生)、不再有再生了。Now there is no more rebecoming(rebirth).; There is now no further becoming.; Now there is no more re-becoming.

natthi 沒有,不,不呈現。
idāni 今,現在,當前。
punabbhava 再生 Renewed existence, re-birth,transmigration.
puna 再一次 again.
bhava 生存的狀態。
[as00]另請參考 經典參考資訊 中之 燃燒經參考資訊
[as01][dhm-ck01]
[as02][dhm-ck02]
[as03][dhm-ck03]
[as04]Gayāsīsa Gayāsīsa 象頭山 (山頂似象頭,故有此名)。古又譯:誐耶山、伽耶山、迦闍尸利沙、伽闍山、靈山。此山座落於中印度摩揭陀國伽耶城附近。即今伽耶巿(印度比哈爾邦巴特那巿西南九十六公里處)西南的婆羅門優尼山(Brahmayoni),高約400英呎。因形如象頭,又稱象頭山。伽耶山名早見於《摩訶婆羅多》及《往世書》。有二處,一在靈鷲山附近,一在菩提道場附近。( 地名規範資料庫
[as05]「緣」,南傳作「為緣;緣」(paccayā,另有「資具;必需品」之意),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為條件」(as condition),智髻比丘長老英譯為「由於」(because of, MN.31)。
[as06]「多聞聖弟子」、多聞法義的聖弟子,南傳作「已受教導的聖弟子」(sutavā ariyasāvak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已受教導之高潔的弟子」(the instructed noble disciple)。其中之「多聞」不只是「多聽」而已,應該含有受教導而實踐的意義,所以譯為「已受教導」。而「聖」(ariya,梵語ārya),與「雅利安人」(梵語aryans)之「雅利安」顯然同字,「雅利安人」為印歐族白種人,遷居入印度後,以高貴人種自居,也許是這個字的來源。在佛教中,「聖弟子」多指證入初果以上的聖者,但有時也泛指一般佛陀弟子。
[as07]「厭者離染」,原文為 virajjati:「離染」,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冷靜;不為情所動」(become dispassionate, dispassionate)。
[as08]「經由離貪而解脫」,原文為 virāga:南傳作「離貪;褪去」,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冷靜」(dispassion),或「褪去」(fading away)。按:virāga,vi-為接頭詞,「離;別;異;反」的意思,rāga有兩個意思:一為「貪瞋癡」的「貪」,二為「色彩」,所以virāga可以解讀為「離貪」,也可解讀為如色彩的「褪去」。在「厭者離染」的場合,《破斥猶豫》以「這裡,離貪為[聖]道」(ettha virāgoti maggo)解說;「經由離貪而解脫」則以「由離貪的[聖]道而說解脫果」(ettha virāgena maggena vimuccatīti phalaṃ kathitaṃ, MN.22)解說。雜阿含經譯為「離欲)」(例如:雜阿含27經)。
[as09](1, 2)

「解脫知見(SA/DA);便知解脫(MA);解脫見慧/解脫智(AA)」,南傳作(i)「有『[這是]解脫』之智」(vimuttamiti ñāṇaṃ ho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出現『這是已被釋放』的理解(智)」(there comes the knowledge:"It's liberated")。按:《破斥猶豫》以「省察智」(paccavekkhaṇañāṇaṃ, MN.4)解說。(ii)「解脫智見」(vimuttiñāṇadassan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釋放的理解與眼光」(the knowledge and vision of liberation, AN.10.1),智髻比丘長老英譯為「釋放的理解與眼光」(the knowledge and vision of deliverance, MN.32)。按:《顯揚真義》以「省察智」(paccavekkhaṇañāṇaṃ, SN.46.3)解說。顯然「有『[這是]解脫』之智」即「解脫智見」,是體驗解脫後的下一個心念(心路):知道自己已解脫了,亦即「無學正智」。

ㄓˋ:同「智」。

《論語·里仁》:「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禮記·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參考: 教育部萌典

ㄒㄧㄢˋ:同「現」。

《戰國策·燕策三》:「圖窮而匕首見。」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參考:教育部萌典)

[as10]「我生已盡(SA);生已盡(MA);生死已盡(DA/AA)」,南傳作「出生已盡」(khīṇā jā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已被破壞的是出生;出生已被破壞」(destroyed is birth)。
[as11]「梵行已立」,南傳作「梵行已完成」(vusitaṃ brahmacariy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清淨、)聖潔的(修道)生活已圓滿」(the holy life has been lived)。參考: 〈初期佛教梵行思想之研究〉 ,黃柏棋,正觀雜誌第四十二期/2007-09-25。
[as12]「所作已作(SA);所作已辦(GA/MA/AA/DA)」,南傳作「應該作的已作」(kataṃ karaṇīyaṃ, katakicco, Kataṃ kicc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所有必須作的已經做完」(what had to be done has been done),或「已經完成他的任務」(has done his task, AN.3.58),或「任務已經完成」(Done is the task, AN.4.4)。
[as13]

(1)「後有」,南傳作「再有」(ponobbhavik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帶來重新的生命」(brings renewed being)。「有」(bhava),同十二緣起支中的「有」支。

(2)「自知不受後有/不復轉還有(SA);不更受有(MA);不受後有/更不受有(DA);更不復受有/更不復受胎(AA)」,南傳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nāparaṃ itthattāy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不再有這生命的狀態」(there is no more for this state of being),含意相當於「不受後有;不受有」、「沒有再生;沒有再有」(natthi punabbhava)。

[as14]「說此法時/說是法時(SA);說此法時(MA/DA/AA)」,南傳作「而當這個解說被說時」(Imasmiñca pana veyyākaraṇasmiṃ bhaññamāne),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當這個講說被說時」(while this discourse was being spoken)。按:「被說時」(bhaññamāne),用的是被動動詞的「現在分詞」語態,明確表示是在說法進行當中的情況。
[mt00]另請參考 經典參考資訊 中之 慈經參考資訊
[mt01]sakka 能幹的(臺語:有才調u7 cai5 tiau7, 伉 khiàng, k‘iaŋʟ ㄎ一ㄤˋ ),可能的(able,possible)是有能力,精練、勝任之謂。具有此特質可精鍊於辦事,或精鍊於辦道。
[mt02]ujū 正直︰與「誠實」相關(ajjavayutto)。
[mt03]suhuju= sūjū 坦誠︰非常的正直、完全地正直。
[mt04]suvaco 好教(ㄐ一ㄠ):是於他,容易調教(sukhaṁ vaco tasminti)。另譯:易教、善順、恭順。meek, easily-speakable-to.
[mt05]subharo 是容易被扶養,好護持的人。臺語:好款待的人。
[mt06]善護諸根、寂靜諸根、攝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收斂,不耽溺於欲望。對感官欲樂有自制力。
[mt07]聰明(nipako;prudent)︰具有智慧的,審慎的;慎重不冒失。
[mt08]不粗魯:不粗暴,不急躁,不輕率,行為細膩,謹言慎行,語言圓融。
[mt09]kulesvananugiddho 不耽溺俗家、不貪戀眷屬:在家人不耽溺居住處(俗家);比丘則是不貪戀在家人的利養、住所,及攀緣在家人。
[mt10]內心是滿足快樂的。sukhitattā 自得其樂;having pleased self 是指「內心的(領略快樂)」(mānasena)。是「心裡快樂」(sukhitacittā)。
[mt11]無論那一類,原文為 ye keci pāṇabhūtatthī :無論什麼有呼吸的眾生。
[mt12]tasā 會驚慌的:即「會被驚嚇的」,與「有渴愛、有怖畏」是同義詞。
[mt13]thāvarā 穩固的︰即「穩定的」,與「斷諸渴愛、斷諸怖畏」的阿羅漢是同義詞。
[mt14]梵住(brahmavihāra)︰安住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mt15]調伏︰Vineti, I.(vi 離+√nī 引導) 直譯︰引導離開。vineyya 引導離開了,已調伏。
[mt16]邪見:錯誤的見解,可以造成自他的痛苦。惡見甚至有導致下一生投生於三惡道的潛在危機。
[mt17]持戒:在家眾受持五戒、八戒;比丘受持227戒。戒有「清涼」義,使身口意三業熱惱止息。
[mt18]智見:觀察身心現象的無常(沒有永恆)、苦(壓迫)、無我(沒有永遠不變的實體),行者需具備近行定的定力。
[mg00]另請參考 經典參考資訊 中之 吉祥經參考資訊
[mg01](1, 2, 3, 4, 5) 舊譯:「如是我聞(SA/DA);我聞如是(MA);聞如是(AA)」,南傳作「我聽到這樣」(Evaṃ me sutaṃ,直譯為「這樣被我聽聞」,忽略文法逐字譯則為「如是-我-聞」),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我聽到這樣」(Thus have I heard)。「如是我聞……歡喜奉行。」的經文格式,依印順法師的考定,應該是在《增一阿含》或《增支部》成立的時代才形成的(《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9),南傳《相應部》多數經只簡略地指出發生地點,應該是比較早期的風貌。
[mg02][dhm-ck01]
[mg03][dhm-ck02]
[mg04]佛陀或他的弟子遊化四方時,暫時駐在某一處;稱為駐錫。詳細說明可參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或《佛光大辭典》。
[mg05]據註釋書,諸天人談十二年「什麼吉祥?」沒有結論。因此,帝釋天王派天子(devaputta),來問世尊吉祥法。
[mg06]後夜分:Pacchimayāma (pacchima最後+yāma夜分), (一夜三分的)最後夜分(2am~6am),凌晨。
[mg07]敬禮世尊後: KhA.116.:Bhagavantaṁ abhivādetvāti Bhagavantaṁ vanditvā paṇamitvā namassitvā(行禮、鞠躬、敬禮世尊後)。「敬禮」,日譯作:挨拶(aisatzu)。
[mg08]站在一邊:KhA.117.:「不在後面,不在正前面,不太近,不太遠,不在長草中,不在逆風處,不在下處,不在高處,已避免這些過失,稱為站在一邊。」依照《相應部注》(SA.1.1.Ogha暴流)說,退坐一邊要避免六種身體的距離:1.不太遠(atidūraṁ)、2.不太近(accāsannaṁ)、3.不在上風(uparivātaṁ)、4.不在高方(unnatappadesaṁ)、5.不在正對面(atisammukhaṁ)、6.不在後面(atipacchā)。太遠則雜訊多(聽不清楚),太近則會互相撞擊,在上風則散發體味,在高方則不尊重,在正對面則眼對眼接觸,在後面則要伸展脖子。
[mg09]括弧內的字原巴利文沒有,或另有意義;譯者為了使語意更清晰所加、註。
[mg10]勿親近愚、惡者。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不可論說而論說之,不可行者而修習之。
[mg11]應親近智.善者。智者:智者是無怖畏、災難、橫禍之事(除非是過去造惡之報)。他能善思惟、善說、善作,於過見過、有過悔改、向人悔過。
[mg12]尊敬值得尊敬者(聖者--見註解書)。
[mg13]選擇適宜的居住環境,指有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住處,可做功德處。
[mg14]過去世曾經親近佛陀和辟支佛(KhA.133.)。《雜阿含1000經》:「自所修功德,後世善知識。」
[mg15]自持正誓願:即「四攝事」的「利行」:無戒立戒,無信令信,慳者令捨,惡智令建立正智。(KhA.134.;《雜阿含668經》)
[mg16]對佛法及無過失的在家法博學多聞。(謀生用的)任何手工藝(hatthakosallaṁ)。 古言︰「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出家眾則做袈裟及染袈裟等。)
[mg17]調伏身、語、意。
[mg18]口出善言語,指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及善於表達佛法。《經集》(Sn.3-3./vv.450-454):「(1)說善語。(2)說合法之語,不說非法之語。(3)說可愛語,不說不可愛語。(4)說真實語,不說虛妄語。」
[mg19]孝順、侍候父母。侍候父母,包括洗腳、推拿、按摩、洗澡,給予四事供養及儲備。
[mg20]愛護、照料諸孩子們(包括兒子與女兒, KhA.138.)和妻子。
[mg21]自己的財產能布施給他人。
[mg22]行正道︰dhammacariyā(法行)是指十善業道。
[mg23]「親戚」指與父母有血緣關係的親戚,乃至七世之父祖。
[mg24]行為盡責,不被智者責備。
[mg25]遠離邪念,不喜惡行。《吉祥經注》(KhA.5-11./p.142.)︰「遠離、離諸惡︰遠離︰遠避。離諸惡︰有情以放棄或避開來棄離(殺、盜、邪淫、妄語之惡)。」《小義釋注》(Nd2A.CS:pg.10.)︰「遠離︰遠離享樂。離︰沒有享樂。」
[mg26]抑止作殺、盜、邪淫、妄語之惡。參前一注。
[mg27]例如:不飲酒、不用麻醉毒品、不抽煙、不嚼檳榔等等。
[mg28]於正法不放逸、修善不放逸。不疏忽為「不放逸」(與正念不分離)。
[mg29]恭敬,即敬重應被敬重者(Garukātabbaṁ garuṁ karoti)。
[mg30]謙遜,謙卑。
[mg31]知足於衣服、飲食、醫藥、臥具。
[mg32]

感恩圖報。能記憶的不管小恩、大恩。(佛說世間兩種人難得:知恩、報恩)(A.2.11./I,87.)

「比丘們!在世間中這二種人難得,哪二種呢?主動助人者與知恩感恩者。」( 增支部2集120經 (莊春江譯))

[mg33]適當時候聽聞佛法。「適當時候」指掉舉(uddhacca)、產生欲望(kāmavitakkādīnaṁ)時,其時可以聞法得樂。
[mg34]容忍與耐心(adhivāsanakkhanti)。忍了再忍,乃至於沒有該忍的還要忍。
[mg35]恭順受教。傾聽,善思。容易受勸告為「恭順」(sovacassatā)。
[mg36]參訪沙門,供養修福、問法、決疑。沙門:在此指佛陀的出家弟子,或已止息煩惱者。
[mg37]適時論法。能更深入法義。
[mg38]tapo:字面上意為「熱」,婆羅門教則指「苦行」。世尊以此字表示「(鍛練)自制,對自己感官的克制」即古譯之「攝受根門」。又,另有一意:「熱心、精進」,全心全意投入修善、滌除煩惱。(Tapo: literally means "heat." Its brahmanical meaning was "ascetic practices," which the Buddha showed were useless for the attainment of deliverance. Though he denounced the torment of one's own body, the Buddha used this word to mean self-control, as with the restraint of one's sense faculties. When these are restrained then such unwholesome mental states as covetousness and grief have no chance to appear. But "tapo" was used in another sense by the Buddha to mean vigorous efforts, the sort which a bhikkhu has to make if he is to win Enlightenment. It is the kind of effort which burns up the defilements. -- Cited from: Life's Highest Blessings-The Mahā Maṅgala Sutta ,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by Dr. R.L. Soni, revised by Bhikkhu Khantipālo, 2006,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Kandy • Sri Lanka)
[mg39]梵行:離淫慾。KhA.151.︰梵的行為,諸梵天的行為,稱為「梵行」(brahmacariyaṁ),優良的行為之稱。KhA.152.︰梵行:沒有(男女)淫欲,及具足沙門法。
[mg40]曉了四聖諦(苦、苦因、苦滅、苦滅的方法)。
[mg41]親證涅槃,即澈底滅除貪、瞋、癡。
[mg42]接觸世法,即面對八風(利、衰、譽、毀、稱、譏、樂、苦);又曰『得、失、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心不動搖。Vin.Mv.I,185. (=A.6.55./III,379.)︰「恰如堅石山,不為風所動,如此色、味、聲,香及所有觸,可意不意法,皆不為激動。心安住解脫,只隨觀壞滅。」;即所謂能修至「八風吹不動」之功夫。eight worldly conditions: gain and loss, fame and disgrace, praise and blame, and pleasure and pain (The Numerical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Bhikkhu Bodhi, Wisdom Publications, 2012). 參考: 增壹阿含43品8經 (馬血天子問八政品)(莊春江標點); AN.8.6 Dutiyalokadhammasuttaṃ 增支部8集6經/世間法經第二 (莊春江譯).
[mg43]無憂︰指漏盡煩惱。
[mg44]無染︰心離貪瞋癡之垢染。
[mg45]安穩:無畏、無不幸的事。離欲、有、見、無明,故安穩。
[sba00]另請參考 經典參考資訊 中之 一切漏經參考資訊
[sba01][mg01]
[sba02][dhm-ck01]
[sba03][dhm-ck02]
[sba04][dhm-ck03]
[sba05](1, 2, 3) 「尊師!」(bhadante, bhaddante,呼格,另譯為「大德!」),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值得尊敬的尊長」(Venerable sir)。按:《顯揚真義》等說,這是恭敬語,或對大師(老師)的回答(gāravavacanametaṃ, satthuno paṭivacanadānaṃ vā, SN.14.7/MN.23)。
[sba06]

「漏」,南傳作「煩惱」(āsavaṃ,另譯為「漏;流漏」,名詞),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污染」(taint)。其字面上的意思是「流漏掉;漏出來」,引申為「(生死)煩惱」的異名。

「律儀」,南傳作「自制」(saṃvaraṃ,另譯為「防護;律儀;攝護」),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自制」(restraint)。

[sba07]「善思;善思念之」,南傳作「你們要好好作意」(sādhukaṃ manasi karotha,直譯為「你們要善(十分地)作意」),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仔細地注意」(attend closely)。按:「作意」(manasikaroti)為「意」與「作」的複合詞,可以是「注意」,也可以有「思惟」的意思。
[sba08]「大德!」(bhante,呼格),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值得尊敬的尊長」(venerable sir)。按:這是對戒臘較高者的稱呼。
[sba09]「正思惟/思惟/內正思惟(SA);正思惟/善思惟(MA);內自思惟(MA/DA/AA);專意/思惟 (AA)」,南傳作「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āra,古德也譯作「如理思惟」),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周密的注意」(careful attention)。按:「如理」(yoniso)是「從起源;從根源」的意思,《滿足希求》說,以無常為無常等的引導(nayena),被稱為有方法的作意(upāyamanasikārassa, AN.1.16),「思惟;作意」(manasikāra)為「在意(心)上」與「行為;所作」的複合詞,可以是「注意」,也可以有「思惟」的意思。在玄奘法師的譯經中,同一經可以見到如理作意與如理思惟同時出現的情形。而「八正道」中的「正思惟」(sammāsaṇ kappa,另譯為「正志」),與此處的「正思惟」原文不同,含意也不同。《集異門足論》說:「云何如理作意?答:於耳所聞、耳識所了無倒法義,耳識所引令心專注,隨攝、等攝,作意、發意,審正思惟,心警覺性,如是名為如理作意。」《品類足論》說:「作意云何?謂:心警覺性。」《薩婆多宗五事論》說:「云何作意?謂:心所轉。」《俱舍論》說:「作意,謂:能令心警覺。」
[sba10]「有漏從見斷(MA.10);有漏緣見得斷(AA.40.6)」,南傳作「有煩惱應該以見捨斷」(Atthi…āsavā dassanā pahātabbā),智髻比丘長老英譯為「有污點應該以看見(瞭解)捨斷」(there are taints that should be abandoned by seeing)。
[sba11]「護(MA.10);威儀(AA.40.6)」,南傳作「(以)自制」(saṃ varā),智髻比丘長老英譯為「(以) 自制」(by restraining)。
[sba12]「愚癡無聞凡夫/愚夫(SA);凡夫愚人(MA);愚癡凡夫(AA)」,南傳作「未聽聞的一般人」 (assutavā puthujjano,可逐字譯為「無聞-凡夫」),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未受教導的俗人」 (the uninstructed worldling)。
[sba13]「真人法(MA);善知識法(AA)」,南傳作「善人法」(sappurisadhamme),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上等人的法」(superior persons' Dhamma, SN.22.43),智髻比丘長老英譯為「真人的品格」 (the character of a true man, MN.113)。「善人」(sappurisa),逐字譯為「善-男子」,另譯為「善士;正士」。「非善人」,《破斥猶豫》以「惡人」(pāpapuriso, MN.110)解說。
[sba14]「真有神(MA.10),有我見審有此見(AA.40.6)」,南傳作「有我的真我」(Atthi me attāti),智髻比丘長老英譯為「自我為我存在」(self exists for me)。按:「真我」(attā),另譯為「我體」,音譯為「阿特慢」,中阿含經譯為「神」,其他也有譯為「神我」者。
[sba15]「{惡}見;惡見」(diṭ ṭ higataṃ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投機見解」(speculative view, SN),或「捲入見解」(an involvement with views, AN),智髻比丘長老英譯為「我的見解」(my point of view, MN),或「其他人的見解」(the views of others, MN.27),Maurice Walshe 先生英譯為「見解;觀點」(view, opinion, DN),或「推理的延伸」(line of reasoning, DN)。按:此字有時單純等同「見」(diṭ ṭ hi)字,但多數情況指「邪見」(micchādiṭ ṭ hi)。《破斥猶豫》以「邪惡的常見」(lāmakā sassatadiṭ ṭ hi, MN.49) 解說「邪惡的惡見」,《滿足希求》以「邪見程度」(micchādiṭ ṭ himattaka, AN.7.54)解說。
[sba16]「動搖見(SA);見所動(MA)」,南傳作「動搖之見(令人動搖的惡見)」(diṭ ṭ hivipphanditaṃ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動搖之見」(the vacillation of views)。
[sba17][dhm-ck07]
[sba18]「身見(SA/MA/DA);自身見(MA);身邪(AA)」,南傳作「有身見」(sakkāyadiṭ ṭ hi,簡為「身見」,音譯為「薩迦耶見」),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辨識(我)的見解」(identity view)。「有身見」, SA.57SA.109 等列二十種。
[sba19]「戒取(SA/DA) ; 戒受(MA) ; 戒盜(DA/AA) 」, 南傳作「戒禁取」(sīlabbatupādānaṃ , sīlabbataparāmāsaṃ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行為與遵奉的錯誤把握」(wrong grasp of behavior and observances),或「規則與誓約的扭曲把握」(distorted grasp of rules and vows)。按:MA 的「受」即「取」的另譯。《顯揚真義》等以「心想:牛戒(習慣)、牛禁戒(Gosīlagovatādīni, SN.12.2/MN.9)這樣很好,就自己執持、執取」,《吉祥悅意》以「心想:這些是好的而有這樣戒(習慣)、禁戒的執持(sīlavatānaṃ gahaṇ aṃ , DN.33),《滿足希求》以「執取(parāmasitvā)戒(習慣)與禁戒後,握持、執持的程度(gahitaṃ gahaṇ amattaṃ , AN.6.55)」解說。
[sba20]「施食」(piṇ ḍ apāta,另譯為「鉢食;托鉢食;乞食(名詞)」),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施捨的食物」(almsfood),為「團食」(piṇ ḍ a)與「落;投」(pāta)的複合字,意思是「投入或落入鉢裡的一團團食物」,也就是托鉢時被施捨的食物,今準此譯。
[sba21]「獨靜禪思/禪思(SA);獨坐/獨坐思惟(GA);宴坐/燕坐(MA);三昧思惟/禪靜(DA);禪思(AA)」,南傳作「獨坐」(paṭ isallāṇ a, paṭ isallīna,另譯為「宴坐、宴默、燕坐、禪思」),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隱遁」(seclusion)。按:《顯揚真義》以「隱遁、成為單獨」(nilīnassa ekībhūtassa, SN.3.4),《破斥猶豫》以「心從色等行境(rūpādigocarato)撤去後退縮(paṭ isaṃ haritvā līno),因喜樂禪定之實行而(jhānaratisevanavasena)到達獨處(ekībhāvaṃ gato, MN.78)」,《吉祥悅意》以「從種種所緣行(nānārammaṇ acārato)返回後隱退、隱遁(paṭ ikkamma sallīno nilīno),走進獨處後在單一所緣中經驗禪定的喜樂(jhānaratiṃ , DN.6)」,《滿足希求》以「隱遁、獨處」 (nilīyanassa ekībhāvassa, AN.7.68)解說。
[sba22]「最多為了不瞋心」(abyābajjhaparamatāya),智髻比丘長老英譯為「為了好的健康之利益」 (for the benefit of good health, MN),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維持他的健康」(to sustain his health, AN)。
[sba23]「恚覺(SA);恚念(MA);瞋恚想(AA)」,南傳作「惡意尋」(byāpādavitakk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惡意的心思」(thought of ill will)。
[sba24]「依遠離(SA);依離(SA/MA/DA)」,南傳作「依止遠離」(vivekanissitaṃ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基於隔離」(is based upon seclusion)。按:《顯揚真義》以vivittatā 解說viveka,並舉了五種遠離,即《無礙解道》〈24.遠離的談論〉說的:i.由練習毘婆舍那而達暫時的「彼分遠離」 (tadaṇ gaviveko)。ii.由入禪定而達暫時的「鎮伏遠離」(vikkhambhana viveka)。iii.由出世間道而達永久的「斷絕遠離」(samuccheda viveka)。iv.由證果位而達永久的「安息遠離;平息遠離」 (paṭ ippassaddh viveka)。v.由證涅槃而達永久的「出離遠離」(nissaraṇ avivekoti, SN.45.2)。
[sba25]「正慢無間等/止慢無間等/正無間等/慢無間等(SA)」,南傳作「以慢的完全止滅」(sammā mānābhisamayā,逐字譯為「正-慢+現觀(無間等)」),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以完全地突破自大」(by completely breaking through conceit)。按:「止慢無間等;正無間等」皆應為「正慢無間等」,此處的「無間等(現觀)」,水野弘元《巴利語辭典》標作abhisama-ya,解為「止滅;止息」,「現觀」則標作abhi-samaya,兩者不同。《滿足希求》以「依因依理由,九種慢的捨斷止滅」(hetunā kāraṇ ena navavidhassa mānassa pahānābhisamayā, AN.4.177)解說,《顯揚真義》等以「依因依理」(hetunā kāraṇ ena)解說sammā,以「慢的看見止滅與捨斷止滅」(mānassa dassanābhisamayā, pahānābhisamayā ca, SN.36.3 / MN.28 )解說mānābhisamayā。
[sba26]「究竟苦邊/作苦邊(SA);得苦際/得苦邊(MA);盡苦際(DA/AA);盡苦原際(AA)」,南傳作「得到苦的結束」(antamakāsi dukkhassā, dukkhassantakiriyaṃ , dukkhassa karonti antaṃ ,逐字譯為「邊+作-苦, 苦+邊+作, 苦+作+邊」),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得到苦的結束」(he has made an end to suffering)。附:「得到苦的完全結束」(sammā dukkhassa antakiriyāya),逐字譯為「正-苦-邊+作」。
[vatthu00]另請參考 經典參考資訊 中之 布喻經參考資訊
[vatthu01][mg01]
[vatthu02][dhm-ck01]
[vatthu03][dhm-ck02]
[vatthu04][dhm-ck03]
[vatthu05][sba05]
[vatthu06]註釋書說:或許有人會問佛陀為何說此穢布的譬喻?佛陀這麼做是要顯示精進會帶來卓越的成果。受到染污的布匹,其垢穢是外來的(即來自外面),若將之清洗,由於布原本是清潔的,因而又會變得乾淨,但如果原來就是黑色的,如(黑)羊毛,任何(清洗)的努力都是枉然。同樣地,心也是被外來的垢穢所染污,但在最初結生(心)與(潛意識)有分的階段,則是全然清淨的,正如(世尊)所說:「諸比丘!此心白淨,卻因外來的煩惱而染污。」(《增支部》I)只要將之清洗,心又能恢復純淨,此中的努力是不會白費的(取材自:《布喻經》及其註解: 〈心的十六種染污〉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vatthu07]

「心之染污」(cittassa upakkilesā 垢穢、隨煩惱),註釋書說:

解釋內心的煩惱時,佛陀為何先說到貪?因為貪最先生起,一切有情,無論生於何處,乃至(梵天的)淨居天,貪最先透過欲求存在(bhava-nikanti)而生起,之後其他的煩惱才依條件而顯現。然而,心的染污不限於本經所列舉的十六種,我們應該了解此處所指出的,已包含一切的煩惱。

註疏增補了以下的煩惱:恐懼、怯懦、無慚、無愧、不知足、野心等。

◎「心的十六種染污」包括:

(一)貪與邪貪(abhijjhā-visama-lobha)。
(二)瞋心(byāpāda)。
(三)忿(kodha)。
(四)恨(upanāha)。
(五)覆(makkha)。詆毀或誹謗,輕視。
(六)惱(paLāsa)。專橫或放肆。
(七)嫉(issā)。
(八)慳(macchariya)。
(九)誑(māyā)。虛偽或欺騙。
(十)諂(sāṭheyya)。詐騙。
(十一)頑固(thambha)。傲慢。
(十二)急躁(sārambha)。放肆、反抗、性急。
(十三)我慢(māna)。
(十四)過慢(atimāna)。
(十五)憍慢(mada)。
(十六)放逸(pamāda)。粗心或輕率,於社會行為中,此將導致缺乏考慮。

十六種煩惱中的第三項至第十六項常在經典中集體出現,如《中部》第三經,但在《中部》第八經中則沒有第十五項的憍慢。一組十七種的煩惱則常在《增支部》三到十一集最後的每一經中出現,標題為「重說貪」(Rāga-Peyyāla)。上述的前二種煩惱為貪(lobha)與瞋(dosa),在這些《增支部》的經文中,則又加上了癡(moha),其餘十四者則相同。(取材自:《布喻經》及其註解: ` 〈心的十六種染污〉 <http://www.gayamagazine.org/article/detail/680>`__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vatthu08]

「知貪與邪貪為心之染污,比丘捨斷貪與邪貪。」「知」(viditvā),註疏說:

由前分慧(pubbabhāga-paññā,即證入流前的凡夫慧)或前二道(入流與一來)的慧而知,他知道染污的本質、起因、滅盡與導致滅的方法。此處運用四聖諦於染污[的斷除],值得我們密切注意。

「捨斷」(pajahati),註釋書說:

他以(自己證得的)聖道「正斷捨斷」個別的染污(samucchedappahāna-vasena ariya-maggena)。

此處註疏則說:「究竟捨斷」(accantappahāna)。在證得聖道前,一切「染污的捨斷」都具有暫時的本質。見三界智尊者(Nyanatiloka Thera)之《佛教字典》(Buddhist Dictionary)中 pahāna 一詞。

依註釋書的說法,聖道(或聖階)所究竟捨斷的十六種染污其序列如下:

入流道(sotāpatti-magga)捨斷:(五)覆、(六)惱、(七)嫉、(八)慳、(九)誑、(十)諂。

不還道(anāgāmi-magga)捨斷:(二)瞋、(三)忿、(四)恨、(十六)放逸。

阿羅漢道(arahatta-magga)捨斷:(一)貪與邪貪、(十一)頑固、(十二)急躁、(十三)我慢、(十四)過慢、(十五)憍慢。

在最後一組的名相中,若依嚴格的意義來解釋貪,僅指對五種感官所緣的渴愛,即在不還道究竟捨斷,這是根據註釋書所說明的意義。然而一切貪,包括色貪與無色貪,只在阿羅漢道究竟捨斷,因此依後者的分類,則如上所述。註釋書反覆強調本經中無論何處提到「捨斷」,都是指「不還」,因為於入流也有要捨棄的煩惱(見上文),但產生這些染污的心理狀態只在不還道滅除。(取材自:《布喻經》及其註解: 〈心的十六種染污〉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vatthu09]

註釋書強調本段與下一段經文的關係,認為每一種染污的敘述都應與下一段經文有關,例如「當他……捨斷瞋,即有不壞信……」因此,原來巴利語的文法架構保存於譯文中,雖然就英文看來十分奇怪。

弟子捨斷這個或那個染污的直接體驗,對他而言,變成一場試煉,考驗他先前仍未完全受檢驗的對佛、法、僧的信仰,現今此「信」已成為堅固的深信——根據體驗而來的不壞信。(取材自:《布喻經》及其註解: 〈心的十六種染污〉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vatthu10]「不壞信」(aveccappasāda),註釋書說:「不動搖與不變之信」。具如是特質的信,不會於入流前證得,因為只有在該階段才盡除疑結(vicikicchā-saṃ yoyana)。於佛、法、僧不壞信為入流者四特質中的三者,第四則為不壞戒,其意義隱含於本經所提到「捨棄染污」的第九段經文中(見頁 86)。(取材自:《布喻經》及其註解: 〈心的十六種染污〉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vatthu11]

「彼如是捨棄……部分(之染污)」(yatodhi),即到了染污分別為聖道所去除的程度(見頁 83)。Odhi 為界限、限制之意,yotodhi = yato odhi ,又讀作 yathodhi = yathā-odhi。

髻智比丘將本段譯為:

無論(從這些染污中)捨棄、(永遠地)脫落、放捨、捨斷、解脫了什麼,都是根據(他所證得的前三道所設下的)限制。

我們可在阿毗達磨藏的《分別論.禪分別》中看到:

他因為有限地捨斷煩惱,或因為無限地捨斷煩惱,故稱為比丘。(adhiso kilesānaṃ pahānā bhikkhu; anodhiso kilesānaṃ pahānā hikkhu)(取材自:《布喻經》及其註解: 〈心的十六種染污〉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vatthu12]

「得義信受,得法信受」(labhati atthavedaṃ labhati dhammavedaṃ ),註釋書說:

當審察(paccavekkhato)(1) 所捨斷的煩惱與其不壞信時,強烈的喜於不還者的心中生起:「如是如是的煩惱現今已為我所斷。」這就像國王得知邊境的謀反情事已被鎮伏般的喜悅。

(「審察」(paccavekkhanā)是註釋書用的語詞,除了實際禪修的經驗以外,也來自於仔細地檢查經文的段落——如我們現前所做的一般。「審察」可在一證得禪那或道與果後立即產生(如本經第十四段的最後一句,見頁 91),或審察所捨斷的煩惱,或剩餘的煩惱(見頁 89)。見髻智比丘譯之《清淨道論》頁 789。)

依註釋書的說法,veda(信受)一詞在巴利經典中有三種意義:一、(吠陀的)典籍(gantha);二、喜(somanassa);三、智(ñāṇa)。「此處意指喜,以及與喜有關的智。」

Attha(作者將之譯為「目的」)與 dhamma 時常成對出現,明顯是要作為彼此的補充,這二詞常常是指教法的文字(dhamma)與精神(或意義 attha),但幾乎不適用於此處。它們常出現在四無礙解智中(paṭisambhidāñāṇa 或教法的分辨智),義無礙解被解釋為「一因之果」的分辨智,而法無礙解則與因或緣有關。

註釋書以同樣的解釋來說明本經這一段經文:

義信受是審察其不壞信所生起的喜悅;法信受則是審察他捨斷的部分煩惱——此為不壞信的來源——所生起的喜悅……因此,這二詞指的是「於佛等不壞信為所緣而生起的喜悅,與(捨斷的)智中固有的喜悅(喜悅所成智,somanassa-maya ñāṇa)。」

我們將 attha(梵語為artha)譯為「目的」,這樣的譯法得到註釋書的支持:

不壞信之所以稱為「目的」,因為它必須達到(araṇ iyato),即必須趨近(upagantabbato),這是就有限的目標,或必然會產生的安樂的意義來說。

參見《增支部》5: 10; tasmiṃ dhamme attha-paṭ isaṃ vedI ca hoti dhammapaṭ isaṃ vedI ca; tassa atthapaṭ isaṃ vedino dhammapaṭ isaṃ vedino pāmojjaṃ jāyati...。此經如本經般,以從喜悅(pāmojja)所生的喜(pīti)延續經文。Attha 與 dhamma 在此是指佛陀所開示的意義與文字。(取材自:《布喻經》及其註解: 〈心的十六種染污〉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vatthu13]

相對應此一系列名相的巴利語為:一、pāmojja(喜悅);二、pīti (喜);三、passaddhi(輕安);四、sukha(樂);五、samādhi(定)。第二、三、五項為七覺支之一。此處輕安的功用是使因喜所造成微細的身心不安穩鎮靜下來,而後將喜轉變為隨禪定而來較平穩的樂。這時常出現的經文說明了佛法給予「樂」的重要性,它是成就定與心靈發展的必要條件。(取材自:《布喻經》及其註解: 〈心的十六種染污〉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此處列舉的巴利語是名詞型態,但於原文中,某些則是以動詞型態出現。)

[vatthu14]

「具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evaṃ-sīlo evaṃ-dhammo evaṃ-pañño),註釋書說:意指(八正道的三個)部分,亦即與不還道有關的戒、定、慧( sīla-, samādhi-, paññākkhandha)。

註釋書僅將 dhammo 指向定蘊(samādhi-kkhandha),註疏則引了《大緣經》(Mahāpadāna Sutta, Dīgha 15)、《希有未曾有法經》(Acchariya-abbhūtadhamma Sutta, Majjh. 123)與《念處相應.那爛陀經》(Nālanda Sutta)中一段相對應的文字:「evaṃ-dhamma ti Bhagavanto ahesum」。《長部註》解釋 samādhi-pakkha-dhammā 為「屬於定的心法」。(取材自:《布喻經》及其註解: 〈心的十六種染污〉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vatthu15]「不妨礙」即針對證得(阿羅漢的)道與果而言,註釋書說:已去除欲貪結的不還者,不執著於美食。(取材自:《布喻經》及其註解: 〈心的十六種染污〉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vatthu16]「以慈心」(mettā-saha-gatena cetasā),此處與下文指的是四梵住(brahma-vihāra),請參見《法輪》No.6 與 No.7。(取材自:《布喻經》及其註解: 〈心的十六種染污〉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vatthu17]

「他了知何者存在,何者低下,何者最上」(so,atthi idaṃ atthi hīnaṃ atthi paṇītaṃ ..., pajānati)。註釋書說:

在開顯了不還者的四梵住修習後,世尊現在開顯目標為阿羅漢的「觀」的修行,用以下的語詞來指出他的成就:「他了知何者存在等」。從任何四梵住禪修而起之不還者,明辨梵住的狀態以及與之有關的心所為「名」(nāma),接著明辨色法上支持(心)的「心所依」(hadayavatthu),與支持心所依的四大為「色」(rUpa),他依此法明辨四大與「四大所生法」(bhūtupādayadhammā)為「色」,當如是分辨名色時,「他知何者存在」(atthi idan,ti, 直譯為「有此」),因此而界定了苦諦。

於理解苦的根源後,他了知「何者低下」,因而界定了苦集聖諦。再者,藉由審察捨棄的方法,他了知「何為最上」,因而界定了道諦。(取材自:《布喻經》及其註解: 〈心的十六種染污〉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vatthu18]「……何者有出離此(一切)想之處」(atthi uttari imassa saññāgatassa nissaraṇ aṃ )。註釋書說:

他知道:「涅槃為出離我所成就四梵住的想」,因而界定了滅諦。(取材自:《布喻經》及其 註解: 〈心的十六種染污〉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vatthu19]

「彼如是知,如是見」,註釋書說:

當藉由觀慧(vipassanā-paññā)而以此四種方式(即「何者存在」等)如是了知四聖諦,而當他以道慧(magga-paññā)而如是見四聖諦時。(取材自:《布喻經》及其註解: 〈心的十六種染污〉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vatthu20]「欲漏、有漏、無明漏」(kāmāsava bhavāsava avijjāsava),諸漏的解脫意指比丘證得又稱為「漏盡」(asavakkhaya)的阿羅漢。(取材自:《布喻經》及其註解: 〈心的十六種染污〉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vatthu21]此婆羅門「以內在沐浴而洗浴者」(sināto antarena sinānena)。依註釋書的說法,佛陀以此詞彙喚醒與會大眾中巴羅多瓦奢婆羅門的注意——他相信沐浴的儀式可以淨化。佛陀已預見若自己說「以沐浴而淨化」,這位婆羅門將受到鼓舞,而於座下出家並究竟證得阿羅漢。(取材自:《布喻經》及其註解: 〈心的十六種染污〉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vatthu22]孫陀利迦.婆羅墮若(Sundarika Bhāradvāja 孫陀利迦.巴羅多瓦奢)為婆羅門的一族,孫陀利迦為婆羅門認為具淨化神力的河名,可參見《經集》之《孫陀利迦婆羅墮闍經》(Sundarika-Bhāradvāja Sutta)。(取材自:《布喻經》及其註解: 〈心的十六種染污〉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vatthu23]以上的河、渡口與池是婆羅門教視為聖潔的地方。人們常到那裏沐浴,希望清洗自己的罪業。巴呼迦河Bāhuka,阿提迦渡口Adhikakka,伽耶池Gaya,孫陀利迦河Sundarika,舍羅舍提河Sarassati,波耶迦渡口Payāga,婆呼摩提河Bāhumati。前述有三者為河流中的淺灘,餘四者為河流。
[vatthu24]人心清淨猶超勝,春祭日與布薩日。心清淨者造善業,一切時中行清淨。經文中用 phaggu,是婆羅門於孟春月(Phagguna,陽曆二到三月)中淨化的日子。髻智比丘將之譯為「春祭日」(Feast of Spring)。布薩(uposatha)。(取材自:《布喻經》及其註解: 〈心的十六種染污〉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vatthu25]

「梵志當於彼處浴」,註釋書說:即於佛律法中,於聖八支正道之水中。

《長老尼偈》中,富尼迦(Puṇṇikā)比丘尼對一位婆羅門如是說:

不知無知者,汝聞何人說,沐浴於水中,助惡業解脫?如是實然者,魚龜蛙蛇鱷,此等水中物,直生至天界。行於黑業者,羊豬之屠夫,漁人與獵者,竊盜兇殺犯,但濺水及身,解脫諸惡業!(C. A. F. Rhys Davids 譯,出自 I. B. Horner 編,Ananda Semage, Colombo 11 出版之 Early Bhuddhist Poetry)(取材自:《布喻經》及其註解: 〈心的十六種染污〉 ,向智尊者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語出Thig 12.1 十六偈集(偈頌 236~251),之第 240~242 偈頌。

《長老尼偈經》:「「汝何無智者,汝為無智語,以水能淨身,脫去諸邪業,如是之說教。」( CBETA 2021.Q2, N28, no. 16, p. 275a8 )

[stpt00]另請參考 經典參考資訊 中之 念處經參考資訊
[stpt01][mg01]
[stpt02][dhm-ck01]
[stpt03][dhm-ck02]
[stpt04][dhm-ck03]
[stpt05][sba05]
[stpt06]

「一乘道(SA) ; 一道(MA/AA) ; 唯有一道(GA) 」, 南傳作「無岔路之道」(Ekāyano……magg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單行道」(the one-way path),並解說,此詞常被譯為「唯一之道」(the only way, the sole way),意味著這是佛陀獨有之道(an exclusive path),但註釋書只說,這不是一個分支道路(na dvedhāpathabhūto,不成為歧道)。此詞在《中部12經》清楚地表示,其意思是「直通目的地之路」(a path leading straight to its destination,譯者按:原文為工具格的「ekāyanena maggena」,相當的《增壹阿含50品6經》該段譯作:「若有人直從一道來,有目之士見已便知之,斯人所趣向,定至此樹不疑。」即譯為「一道」)也許這是比對其它總是無法直通目的地的禪法而說的。又,此詞不應與《妙法蓮華經(法華經)》(the Saddharma Puṇ ḍ arika Satra)中心主題的「一乘」(ekayāna)混淆。按:檢視漢譯阿含經中稱「一乘道」或「一道」的法門,還有「六念」(《雜阿含550經》 )、「四如意足」(《雜阿含561經》 )、「戒定慧」(《雜阿含563經》 )、「正定」(《中阿含189經》 )等,不只是「四念住」而已,這與菩提比丘長老不贊成將之譯為「唯一之道」的觀點相順。另外《雜阿含962經》 佛陀沒有「這才正確,其它都錯。」的觀念,也可參考。(長部22經/念住大經,莊春江譯 https://agama.buddhason.org/DN/DN22.htm

一條道路(ekāyana magga 一乘道)︰(1)必須靠自力修習的方法。(2)此一條路(ekamaggo),「不是兩條 路」( na dvedhāpatho),由此路完成八聖道。(3)由佛陀獨自發現四念處可以達到涅槃。(4)只有在佛陀的教法中可以見到這種禪法,沒有其他的宗教指出這條路。Mv.I,40.︰“…atthikehi upaññātaṃ maggan”ti. ( ‘道’乃尋求者所發現。)DA.22./III,745.︰Maggoti kenaṭ ṭ hena maggo? Nibbānagamanaṭ ṭ hena nibbānatthikehi magganīyaṭ ṭ hena ca.(道︰以何義稱為‘道’?以趣向涅槃之義,以尋找涅槃,以被尋求之義。) (Bhikkhu Metta明法比丘譯 《大念處經》

[stpt07]「四意止;四念處;四念住」(cattāro satipaṭ ṭ hān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四個深切注意的建立」(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並解說「satipaṭ ṭ hāna」一詞,論師們有兩種解讀法,若解讀為「念+現起」(sati + upaṭ ṭ hāna),則為「念住;深切注意的建立」,若解讀為「念+出發點」(sati + paṭ ṭ hāna),則為「念處;深切注意的基礎」,前者強調「建立念的行為」,後者強調「應用念的所緣」,雖然論師多傾向後者,但前者確定是更原始的。
[stpt08](1, 2) 「身身觀念處;身身觀住;住身念處;觀身如身;觀內身如身;內身觀」,南傳作「住於在自己的身上隨觀身」(ajjhattaṃ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逐字直譯為「內-身-身+隨觀-住」),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住於在內在的身體凝視著身體」(dwells contemplating the body in the body internally),並解說「在身上隨觀身」(kāye kāyānupassī)是「以將之從其它隔離(如受、心等),決定所緣(身)」(“to determine the object (the body) by isolating it” from other things such as feeling, mind, etc.),「凝視著身只是身而已,不是常、樂、我、淨(美)」(one contemplates only the body as such, not as permanent, pleasurable, a self, or beautiful),其它「受」、「心」、「法」亦同。
[stpt09]DA.22./III,758.(= MA.10./I,243-4) ︰ vineyyāti tadaṇ gavinayena vā vikkhambhanavinayena vā vinayitvā. ( 引導離開 :暫時引離,或鎮伏引離,或引離後。) Loketi tasmiṃ yeva kāye.( 在世間 :在此正是身體)。S.45.7./V,8.︰“Nibbānadhātuyā kho etaṃ , bhikkhu, adhivacanaṃ --‘Rāgavinayo dosavinayo mohavinayo’ti.(比丘!這是涅槃界之增上語(同義詞)──染欲之調伏、瞋恚之調伏、愚癡之調伏。)
[stpt10]在諸法隨觀諸法︰dhammesu(在諸法上)dhammānupassī(dhamma(單數形態表達複數意義)(諸)法+anupassī 隨觀)。
[stpt11]「安那般那念(SA);修息出息入(MA);念安般(AA)」,南傳作「入出息念」(ānāpānassati,另譯為「出入息念」),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呼吸的深切注意」(Mindfulness of breathing)。按:「入出息」(ānāpāna),音譯為「安那般那」,簡為「安般」,亦譯為「呼吸」。
[stpt13]arañña(Vedic araṇ ya; from araṇ a(遠離的、偏僻的),+ya),【中】曠野,林野,森林、閑林、空閑處;音 譯:阿蘭若、阿練若。葉均譯:《清淨道論》(Vism.72.):「除了村和村的邊界外,其他的一切處都為阿練若。」(Vin.III,p.46.)。Vibh.(p.251.):「於帝柱之外,一切都為阿練若。」 Samantapāsādikā(p.301.):「至少要有五百弓(一弓約四肘長)的距離才名阿練若。」
[stpt14]

「繫念面前(SA) ; 正願(MA) ; 繫念在前(AA) 」, 南傳作「建立起面前的正念後」 (parimukhaṃ satiṃ upaṭ ṭ hapetv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在他面前建立深切注意」(set up mindfulness in front of him, establishing mindfulness before him),並引《清淨道論》的解說,「面前的正念」是指「在鼻尖上或在上唇中心上」(at the tip of the nose or at the centre of the upper lip)。

DA.2./I,210-1. ︰ Parimukhaṁ satiṁ upaṭṭhapetvāti kammaṭ ṭ hānābhimukhaṃ satiṃ ṭ hapayitvā. Mukhasamīpevā katvāti attho. Teneva Vibhaṇ ge vuttaṃ -- “ayaṃ sati upaṭ ṭ hitā hoti sūpaṭ ṭ hitā nāsikagge vā mukhanimitte vā, tena vuccati parimukhaṃ satiṃ upaṭ ṭ hapetvā”ti (vibha.537). Athavā parīti pariggahaṭ ṭ ho. Mukhanti niyyānaṭ ṭ ho. Satīti upaṭ ṭ hānaṭ ṭ ho. ( 「念」存續於遍口(鼻端)之後 ︰使念被放置於業處的前面,放置接近於口之意。或然, ︰掌握之意。口︰釋放之意。 ︰存續之意。《分別論》說︰此「念」存續、善存續在鼻端(nāsika-agge)或在口相(mukhanimitte)),以念住於鼻端被稱為「念」的存續之後。)《沙門果經》新疏(DṬ 2./pg.2.124)︰Nāsikaggeti nāsapuṭ agge. Mukhanimittaṁ nāma uttaroṭ ṭ hassa vemajjhappadeso, yattha nāsikavāto paṭ ihaññati.:( 鼻端 ︰鼻腔出口。 口相 ︰是上唇的中部,空氣出入鼻孔時磨擦之處。)。Dhp.374︰「若人常正念:諸蘊之生滅,獲得喜與樂,知彼得不死。」

[stpt15]「他只正念地吸氣」(So satova assasa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他只深切注意的吸氣」(just mindful he breathes in, SN.54.1, ever mindful he breathes in,MN.119)。「吸氣」(assasati),水野弘元《巴利語辭典》譯作「出息(呼氣)」,反之,「呼氣」(passasati),水野弘元《巴利語辭典》譯作「入息(吸氣)」,並加註「本來是出息(呼氣)」。
[stpt16]

「覺知一切身(SA);學一切身(MA)」,南傳作「感受著一切身」(sabbakāyappaṭ isaṃ vedī),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體驗著全身」(experiencing the whole body),並在SN.54.1的註解中引《清淨道論》的解說:知道、明白吸氣身的開端、中間與結束。按:「感受」(paṭ isaṃ vedī),另譯為「經驗;察覺」。

體驗全(吸)息:sabbakāyapaṭ isaṃ vedī ︰sabba 一切 +kāya 身 +paṭ isaṃ vedin(<paṭ i 對+saṃ 一起+vid 知)對...一起體驗。sabbakāya,一切身,指呼吸的初、中、後。

[stpt17]

「一切身行息;身行休息(SA);學止身行(MA)」,南傳作「使身行寧靜著」(passambhayaṃ kāyasaṇ khāraṃ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使身體的形成(身行)寧靜」(tranquillising the bodily formation),並在SN.54.1 的註解中引《清淨道論》的解說:「身行」是指「呼吸本身」(the in-and-out breathing itself)。按:SN.41.6 說:「入息出息是身行。

身行:kāyasaṇ khāra,在此指「呼吸」(MA.43./II,351.︰Kāyasaṅkhārāti assāsapassāsa)。「出入息屬於身, 此等諸法為繫縛於身, 所以出入息為‘ 身行’ 。」( 《有明小經》 M.44.Cūḷ avedallasuttaṃ /I,301.) 「使身行輕安」(passambhayaṃ kāyasaṇ khāraṃ ),即使呼吸輕安 (passaddhi 安息、安靜)、柔軟(mudutā)、堪能(kammaññatā),消滅粗的心行(受、想心所)。

[stpt18]「隨觀」(anupass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凝視;熟視;注視」(contemplating)。
[stpt19]「集法」(samudayadhamm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屬於有起源者」(subject to origination),或「起源性質」(the nature of origination, SN.47.40)。這裡的「法」不是指「正法」。
[stpt20]「有身體」(Atthi kāyoti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有身體」(there is a body)。
[stpt21]「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ñāṇ amattāya paṭ issatimattāy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為僅夠的理解與深切注意」(for bare knowledge and mindfulness)。
[stpt22]「正知於行為者」(sampajānakārī,逐字直譯為「正知+作者」),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以清楚的理解而行動者」(who acts with clear comprehension)。
[stpt23]「大衣」(saṇ ghāṭ i,音譯為「僧伽梨;僧迦梨;僧迦利」,另譯為「重衣」),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外衣」(outer robe)。
[stpt24]《長部疏》DṬ .22./CS:pg.2.308.︰「 安置 ︰色身的狀態,在在處處片刻中,處置自身姿勢的說理。 擺放 ︰於在在處處之場合,其樣子的安頓、擺放。」
[stpt25]「如其住立、如其志向、有界之身」(kāyaṃ yathāṭ hitaṃ yathāpaṇ ihitaṃ dhātus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就此身,無論被安置,無論其傾向,為元素組成」(this same body, however it is placed, however disposed, as consisting of elements, MN.10/119)。
[stpt26]「息道;息止道」,南傳作「在墓地」(sivathikāya,疑為sīvathikāya 之訛,另譯為「在墓所;在塚間」),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在棄屍地」(in a charnel ground)。
[stpt27]「樂食」(MA),「食樂痛」(AA),南傳作「肉體的樂受」(sāmisaṃ vā sukhaṃ vedanaṃ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肉體的快樂感受」(carnal pleasant feeling, SN.36.14)。按:「肉體的」 (sāmisa),另譯為「有味的;有食味的;物質的;塗滿食物的;有物質的」。
[stpt28]「樂無食」(MA),「不食樂痛」(AA),南傳作「精神的樂受」(nirāmisāpi sukhā vedan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精神上的快樂感受」(spiritual pleasant feeling)。按:「精神的」(nirāmisa),另譯為「無食味的;無染汚的;離財的;無肉的;無欲望的;無實質性的;離物質的;非物質的」。
[stpt29]saṇ khittaṃ ︰(saṇ khipati 的【過分】)已昏昧,即︰昏沈、呆滯降臨(thinamiddhānupatitaṃ )。
[stpt30]

「五蓋」(pañca nīvaraṇ 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五個障礙」(the five hindrances)。

在五蓋隨觀五蓋而住︰本句直譯︰「在諸法隨觀諸法而住,在五蓋。」意即︰(1)在慾的意欲,隨觀慾的意欲,(2)在瞋,隨觀瞋,(3)在昏沈及呆滯,隨觀昏沈及呆滯,(4)在掉舉與後悔,隨觀掉舉與後悔,(5)在疑,隨觀疑。

[stpt31]「欲欲;貪欲」,南傳作「欲的意欲」(kāmacchandaṃ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感官的想要;肉慾的想要」(sensual desire)。
[stpt32]「五受陰; 五盛陰」, 南傳作「五取蘊」(pañcannaṃ upādānakkhandhānaṃ, pañcupādānakkhandh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所執著的五個集合體」(five aggregates subject to clinging),這裡漢譯的「受」顯然是「取;執取」(upādāna)的另譯。「陰」,漢譯另也譯為「蘊」、「犍度」(khandha),南傳作「蘊」(khandhe),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集合體」(aggregates)。
[stpt33]「集;集起」(samudaya,動詞samudaya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起源,起來;出現」(origin, origination(動詞originate), arising)。
[stpt34]「緣;緣於」(paṭ icc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依於」(in dependence on)。
[stpt35]

「七覺意(DA/AA);七覺支」(satta bojjhaṇ gā, atta sambojjhaṇ g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七個開化要素」(the seven factors of enlightenment)。

七覺支 ︰(1)念(巴sati, 梵smṛ ti f.)覺支、(2)擇法(巴dhamma-vicaya, 梵dharma-pravicaya m.)覺支、(3)精進(巴vīriya, 梵vīrya n.)覺支(英雄本色覺支)、(4)喜(巴pīti, 梵prīti f.)覺支、(5)輕安(巴passaddhi, 梵praśrabdhi f.)覺支、(6)定(巴samādhi, 梵samādhi m.)覺支、(7)捨(巴upekkhā, 梵 upekṣ ā f.)覺支(旁觀覺支)。

[stpt36]「念覺分;念覺支;念覺意(DA/AA)」(satisambojjhaṇ go,另譯為「念等覺分」),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深切注意的開化要素」(the enlightenment factor of mindfulness)。
[stpt37]「修習」(bhāveti,原意為「使有;使存在」, 名詞bhāvanā,特別用在禪修的場合),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開發;發展」(develops, 名詞development),或「默想的開發;禪修」 (meditative development, AN.8.36)。
[stpt38]「擇法覺分;法覺意(DA/AA);擇法覺支」(dhammavicayasambojjhaṇ go,另譯為「擇法等覺分」),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狀態之識別的開化要素」(the enlightenment factor of discrimination of states)。
[stpt39]「精進覺分;精進覺意(DA/AA);精進覺支;活力覺支」(vīriyasambojjhaṇ go,另譯為「活力等覺分」),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活力的開化要素」(the enlightenment factor of energy)。
[stpt40]「喜覺分;喜覺意(DA/AA);喜覺支」(pītisambojjhaṇ go,另譯為「喜等覺分」),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狂喜的開化要素」(the enlightenment factor of rapture)。按:「喜」與五禪支的「喜」同字。
[stpt41]「猗覺分;輕安覺支;猗覺支;猗覺意(DA/AA);除覺分;息覺支(MA)、寧靜覺支」(passaddhisambojjhaṇ go,另譯為「輕安等覺分」),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寧靜的開化要素」 (the enlightenment factor of tranquillity)。
[stpt42]「定」(samādhi),音譯為「三摩地;三摩提;三昧」,義譯為「等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集中貫注」(concentration)。
[stpt43]「捨覺分;捨覺支;護覺意(DA/AA)」,南傳作「平靜覺支」(upekkhāsambojjhaṇ go,另譯為「捨等覺分」),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平靜的開化要素」(the enlightenment factor of equanimity)。
[stpt44]「集;集起」(samudaya,動詞samudaya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起源,起來;出現」 (origin, origination(動詞originate), arising)。
[stpt45]「滅」(nirodh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停止」(cessation)。
[stpt46]「滅道跡(SA);滅道(MA)」,南傳作「導向滅道跡」(nirodhagāminiṃ paṭ ipadaṃ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導向其停止的路」(the way leading to its cessation)。
[stpt47]「所得智」(MA.187),南傳作「完全智」(aññā, aññaṃ ,另譯為「了知;開悟;已知」),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最終的理解」(final knowledge)。按:「完全智」與「究竟智」 (sammadaññā)的意思似乎是等同的(菩提比丘長老的英譯是相同的),北傳多譯為「究竟智」。
[stpt48]「有餘」(MA),南傳作「有餘依;有殘餘」(upādisese, sa-upādisesaṃ ,另譯為「有餘的」),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有執著的殘渣」(there is a residue of clinging),並解說這裡所譯的「執著」(clinging),只為了表示上的清晰,而不是要以「取;執取」(upādāna)來取代「生命的燃料」(upādi)的意思,而此原慣用語的意思,只是單純「(未被指定的)殘渣」(an (unspecified) residue)的意思。
[stpt49]「或有餘得阿那含(MA.98)」,南傳作「或當存在有餘依時,為不還者狀態」(sati vā upādisese anāgāmit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或者,如果有執著的殘渣,不返回」(or if there is a trace of clinging left, non-return)或「或者,如果有執著的殘渣,不返回的狀態」(or, if there is a residue of clinging, the state of nonreturning, SN.48.65)。
[sgl00]另請參考 經典參考資訊 中之 教授尸伽羅經參考資訊
[sgl01][mg01]
[sgl02][dhm-ck01]
[sgl03][dhm-ck02]
[sgl04]王舍城(Rājagaha):東印度大國摩揭陀國(Magadha)首都。因多位國王以此為都,因此名為「王舍」(國王之家)。
[sgl05]松鼠養護所(Kalandakanivāpa) : 王舍城竹林(Veḷuvana)中的一處林地。因經常性地放置食物(nivāpa) 餵養松鼠(Kalandaka),因此得名。
[sgl06]竹林(Veḷ uvana):位於王舍城附近。原為頻毗沙羅王(Bimbisāra)的園林,後獻給佛及比丘眾作為住所,為佛所接受的第一座園林。
[sgl07]居士子(Gahapatiputto):居士的兒子或家主之子,是對一般在家青年的稱呼。居士即家主,一家之主。
[sgl08]尸伽羅:Siṅgālako,有的版本作sigāko,原意是「豺狼仔」。漢譯有時作「尸伽羅越」;古漢譯為「善生(Sujāta)」。(「Sujāta」的來源,應該是從漢譯「善生」,來還原成巴利語。)
[sgl09]《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T1.250.3)︰「洗浴著文衣。」《佛說善生子經》(T1.252.2)︰「輒早起,沐浴,著新衣,之(=至)水上。」
[sgl10]「叉手合掌(SA/DA/AA);叉手(MA/DA/AA);叉十(AA)」,南傳作「合掌」(pañjalikova, añjaliṃ paṇāmetvā,另譯為「合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表示敬意地;謙恭地」(respectfully)。
[sgl11]「乞食;分衛(AA)」,南傳作「為了托鉢」(piṇḍāy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為了施捨;為了捐獻」(for alms)。按:piṇḍāya 原意為「為了團食(被握成一團的食物)」,但為了淡化乞討意味而轉譯為「為了托鉢」。
[sgl12]「大德!」(bhante, 呼格),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值得尊敬的尊長」(venerable sir)。按:這是對戒臘較高者的稱呼。
[sgl13]「善哉」,南傳作「好;那就好了;那是好的」(sādhu,感嘆詞),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好」(good),或「那就好了!」(it would be good),或「那是好的」(it is good)。
[sgl14]「善思;善思念之」,南傳作「你們要好好作意」(sādhukaṃ manasi karotha,逐字譯為「善的(十分的)-意-你們作」),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仔細地注意」(attend closely)。按:「作意」(manasikaroti)為「意」與「作」的複合詞,可以是「注意」,也可以有「思惟」的意思。
[sgl15]「多聞聖弟子」,南傳作「有聽聞的聖弟子」(sutavā ariyasāvak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已受教導之高潔的弟子」(the instructed noble disciple)。按:《顯揚真義》以「開始教說;精勤教說」(desanaṃ ārabhi, SN.12.37)解說,所以「多聞」不只是「多聽」而已,也有受教導而實踐的意義。其中之「多聞」不只是「多聽」而已,應該含有受教導而實踐的意義。又,「有聽聞的」(sutavā=sutavant),也譯為「具聞的;博聞的;多聞的」。而「聖」(ariya,梵語ārya),與「雅利安人」(梵語 aryans)之「雅利安」顯然同字,「雅利安人」為印歐族白種人,遷居入印度後,以高貴人種自居,也許是這個字的來源。在佛教中,「聖弟子」多指證入初果以上的聖者,但有時也泛指一般佛陀弟子。
[sgl16]對諸業而言,它們(作為)污染眾生,因此稱為業的污染。他譯作:業垢、結行。「四種業/四種穢(MA.135);四結業/四結行(DA.16)」,南傳作「四種污染業」(Cattārokammakilesā) ,Maurice Walshe 先生英譯為「四種污穢行為」(the four defilements of action)。按:《吉祥悅意》說,以這些業(行為)眾生污染(kilissanti),因此被稱為污染業。
[sgl17]「狎習/所習/習行(MA)」,南傳作「應該交往;應該追求;應該實行」(sevitabbampi, 原形sevati),智髻比丘長老英譯為「要交往」(to be associated with, MN),或「應該鍛鍊」(should be cultivates, MN.137/175)。
[sgl18]「完成者」(āraddho),Maurice Walshe 先生英譯為「他將全都順利」(all will go well with him)。按:《吉祥悅意》說,像這樣之色者(evarūpassa)在這個世間沒有五怨恨(pañca verāni)他在這個世間是完成者:就是滿足者與成就者(paritosito ceva nipphādito ca),在下個世間沒有五怨恨,他在這下個世間是完成者。
[sgl19]「善趣;善處」,南傳作「善趣」(sugati, suggatiṃ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好的到達地」(good destination)。按:人界、天界被稱為「善趣」。
[sgl20]「盜;不與取;偷盜(SA);盜竊(DA);盜劫(AA)」,南傳作「未給予而取」(adinnādānā,另譯為「不與取;偷盜」),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偷竊,抄襲」(stealing),或「拿沒被給者」(taking what is not given)。
[sgl21]「婬/邪婬/邪淫/他婬(SA);邪淫(MA);淫/淫亂/邪淫/淫逸(DA);淫泆(AA)」,南傳作「邪淫」(kāmesumicchācārā,逐字譯為「欲-邪(錯誤)-行」),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性行為不檢(通姦)」(sexual misconduct, SN/AN/DN),智髻比丘長老英譯為「在感官快樂上的行為不檢」(misconduct in sensual pleasures, MN)。
[sgl22]「妄語(SA/DA/AA);妄言(MA);虛妄語(AA)」,南傳作「妄語」(musāvādā,另譯為「虛誑語;謊言」),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不誠實的語言」(false speech)。
[sgl23]

「行欲(MA.135) ; 欲處/ 隨欲(DA.17) 」, 南傳作「欲的不應該行處」(Chandāgatiṃ ),Maurice Walshe 先生英譯為「從執著湧出」(springs from attachment, DN.31),John Kelly, Sue Sawyer, and Victoria Yareham 英譯為「經由想要的歧途」(astray through desire, DN.31),坦尼沙羅比丘長老英譯為「循基於想要的偏途」(to follow a bias based on desire, AN.9.7),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由於想要而錯誤的路程」(a wrong course on account of desire, AN.2.47)。按:「不應該行處」(agati),另譯為「非道」,《吉祥悅意》等說,以欲、以情愛(chandena pemena, DN.31)去不應該行處做不應該作的(akattabbaṃ karonto/akattabbaṃ karoti, DN.31/AN.4.17)。

邪惡的行為是出於四種動機:貪欲、瞋恚、愚癡和恐懼。一位聖弟子不會受到這四種動機的推動,做出邪惡的行為。

[sgl24]「榖酒、果酒、酒放逸處」(surāmerayamajjapamādaṭṭhān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果酒,酒精飲料與懈怠基礎的致醉品」(wines, liquors and intoxicants which are a basis for negligence)。
[sgl25]「患(SA/MA);過/過失(DA);大患(DA/AA)」,南傳作「過患」(ādīnavo,另譯為「患」),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危難」(danger)。
[sgl26]「不作業(MA.135)」,南傳作「不做事」(kammaṃ na karoti,直譯為「不作業」),Maurice Walshe 先生英譯為「一個人不做工作」(one does not work)。
[sgl27]

Bhayassa kiccaṃ karoti ,另有版本譯為:害怕作應該做的、害怕承擔責任。此實待斟酌;因《註解書》與《疏(複注)》註解如下:

Aṭṭhakathā: Bhayassa kiccaṃ karotīti attano bhaye uppanne tassa dāso viya hutvā taṃ taṃ kiccaṃ karoti, ayaṃ sabbadā na karoti, bhaye uppanne karoti, na pemenāti amitto nāma jāto.

註(義注、註解書):「他做佈畏的義務」:佈畏[失去利益的想法]生起時,成為像自己的那個佈畏的僕人一般後,他盡種種該盡的義務。這樣的人不是時常做,[是]產生了佈畏時才做,不是「出於[友]愛」,[所以]的確像是「非朋友」。

Tīkā :Dāso viya hutvā mittassa taṃ taṃ kiccaṃ karonto kathaṃ amitto nāma jātoti āha ‘‘aya’’ntiādi.

疏(複注):成為如同僕人那樣後,為朋友做著種種應做之事,為什麼說:「的確像是非朋友」?[是因為]「這樣的人[不是時常做,是佈畏產生時才做,不是「出於(友)愛」而做]等[的緣故]。( 羅慶龍老師 譯、 莊博蕙 博士 指導)

[sgl28]「以四種情況」(Catūhi…ṭhānehi),Maurice Walshe 先生英譯為「由於四個原因」(for the four reason),Narada 長老英譯為「在四個方面」(In four ways),John Kelly, Sue Sawyer, and Victoria Yareham英譯為「以四件事」(by four things)。按:「(以)情況」(ṭhānehi),另譯為「理由;道理」,《吉祥悅意》以「理由;根據」(kāraṇehi) 解說。
[sgl29]註解書:如供米是為你放的,我們坐著看路,但你沒有來,現在已經壞了。在下一個案例中,說的是未來的玉米的現狀。
[sgl30]「現事必滅(MA.135)」,南傳作「對已生起應該作的事他展現[遇到]災難[的藉口]」(paccuppannesu kiccesu byasanaṃ dasseti),Maurice Walshe 先生英譯為「以某些災難為由說服他不能」(he pleads inability owing to some disaster)。按:《吉祥悅意》舉例說,當說「我需要車子」時,他會說他的「車輪破了,車軸斷了」等等。
[sgl31]

註書:「 他贊同惡行 」:「不論我們做殺生等任何[惡事]」,他[都]贊同說:「善哉!親愛的,我們做吧!」。對於善[行],[他]也[以]同樣的方式[贊同]。

他承許惡行 」:於殺生等任何[惡行]處,「我們做吧!」被說及之時,(vutte 是 loc. absolute),他承許:「好!朋友!我們做吧!」。…..

パーリ语辞典samma :① interj. 友よ. pl. sammā.

疏:〔以下〕詳細解析「對於善[行],[他]也[以]同樣的方式[贊同]」這個意義:「不論我們做佈施等任何[善事]」,他[都]贊同說:「善哉!親愛的,我們做吧!」,當這個朋友如是贊同時,不就是「非朋友」的「假朋友」,難道不是嗎? 那[得]視其阿諛程度[而定]。未考慮朋友對象、地點時間或那樣做[佈施等]時[會]衍生的矛盾障礙等,就說:「讓我們做吧!」,當了解這情形就知道「善哉!親愛的,我們做吧!」是在說阿諛之詞,這句「他也讚許善行」,含藏玄機。因此,[才]說「對於善[行],[他]也[以]同樣的方式[贊同]」。( 羅慶龍老師 譯、 莊博蕙 博士 指導)

[sgl32]支持你行善(安頓於善事):於善事,三歸依,五戒,十善道,責任;於提供物品上作善事,使聞法,催促如此的善事。
[sgl33]「做這(善)業之後,他們出生在天。」如此宣說趣天之道。沙門、婆羅門對在家人多說「趣天之道」,因為在家人主修人天福報,因為大部分的人俗務太多,對證涅槃有心無力。
[sgl34][dhm-ck26]
[sgl35][dhm-ck27]
[sgl36]「善男子;族姓子;族姓男」,南傳作「善男子」(kulaputtassa, kolaputti,另譯為「良家子」),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族人」(clansmen)。按:通常這是指來自大姓人家之男子。
[sgl37]

惠施(dāna)、愛語(piyavacanā、peyyavajja 和言)、行利(attha-cariyā 義行、善行,他譯:利行;為培養利益,為成長利益)、同事(samānattatā;同甘共苦 samānasukha-dukkhabhāvena;他譯:同利、等利)四項,即四攝事(cattāri saṅgahavatthūni) 。

「愛語、行利、同利(SA);愛言、以利、等利(MA);愛語、利人、等利/善言、利益、同利(DA);愛敬、利人、等利(AA)」,南傳作「愛語、利行、平等」(peyyavajjaṃ , atthacariyā, samānattat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可愛的話、仁慈行為、公正無私」(endearing speech, beneficent conduct, and impartiality)。按:「平等」(samānattatā),原意為「相同的狀態;等同的情況」。

[sgl38]古代的「主僕關係」依然適用於現代。但是現代有更多的「雇傭關係」,這是指受雇傭人在一定或不特定的期間內,接受雇傭人的指揮與安排,爲其提供特定或不特定的勞務,雇傭人接受受雇人提供的勞務並按約定給付報酬的權利義務關係。雇傭關係是一種雙方遵守意思自治的原則,雇傭關係的雙方可以進行約定,只要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第三人的利益,法律一般不加干涉。
[sgl39]「歸依僧(SA/DA);自歸於比丘眾(SA);歸比丘眾(MA);歸比丘僧(SA/MA);歸依僧寶/ 自歸眾/ 自歸命聖眾(AA) 」, 南傳作「歸依比丘僧團」(saraṇaṃ gacchāmi…bhikkhusaṅghañc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我前往依靠僧團」(I go for refuge to saṅgha)。「僧;眾」實為「僧伽」(saṅgha)的簡略,意譯為「眾;和合眾」,指的是「團體」,而非任何「個人」。
[sgl40]「優婆塞(SA/MA/DA);優婆塞/清信士(AA)」,南傳作「優婆塞」(upāsak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男性俗人信奉者」(male lay follower),也就是「男性在家佛弟子」。
[sgl41]「盡壽歸依/ 盡形壽歸依(SA) ; 終身自歸(MA) 」, 南傳作「終生歸依」(pāṇupetaṃ saraṇaṃ gatan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前往終生依靠」(who has gone to refuge for life)。「盡形壽」另作「盡其形壽;盡形」,「終生」的意思。
[dhp00]另請參考 經典參考資訊 中之 法句經參考資訊
[dhp00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法句經: 文言文版 ( 了參 法師 譯,台北市:圓明出版社,1991。)
[dhp00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法句經: 白話文版 2021 ,含巴利文法分析, 蘇錦坤 著(蘇錦坤 Ken Su, 獨立佛學研究者 ,藏經閣外掃葉人, 台語與佛典 部落格格主)
[dhp003]

「法」即「達摩」(Dhamma)。這裡第一頌為不善法。第二頌為善法。

〔明法尊者註01-01〕 諸法 (mental phenomena、mental states)︰在此指善.惡業(kamma)。意 ︰指心識。此句即:心為所有作為的前導,心為它們的主人,它們為心所造作。

〔明法尊者註01-03〕 這是護眼長老(Cakkhupālatthera)的故事,他因瞎了眼,在晚上經行踏死很多小生物,隔天被其他比丘發現。佛陀說他無心殺,沒有罪。《本事經》:「諸不善法生,為因能感苦,皆意為前導,與煩惱俱生。意為前導法,意尊意所使,由意有染污,故有說有行,苦隨此而生,如輪因手轉。」(T4.663.3);

〔Nanda 校註〕 請參 001 典故-- 護眼尊者的故事 ;或《法句經故事集》,一~一、 瞎眼的阿羅漢 (偈 001) 。

[dhp004]原文 Cakkaṃva vahato padaṃ. 應譯為「如車輪隨於拖車之獸足」。
[dhp005]

〔明法尊者註01-04〕 舍衛城一位吝嗇的婆羅門之子,甚至快死了,父親也不延醫,佛陀知道此事,去托缽,經過他家,向他放光,他對佛陀生信,死後生忉利天。他父親到墳墓去哭,他下來勸他的父親要親近佛陀。《本事經》:「諸淨善法生,為因能感樂,皆意為前導,與善法俱生。意為前導法,意尊意所使,由意有清淨,故有說有行,樂隨此而生,如影隨形轉。」(T4.664.1);

〔Nanda 校註〕 請參 002 典故-- 俄丁納布柏各的故事 ;或《法句經故事集》,一~二、 何必妄想 (偈 002) 。

[dhp003-4]

〔明法尊者註01-05〕 這是關於帝沙長老(Tissatthera)的故事。帝沙長老是佛陀的表弟,晚年出家,卻喜裝作長老,常與年輕比丘爭吵。他不只是今生頑固,前世也很頑固。

PS: 請參 003-004 典故-- 笛沙的故事 ;或《法句經故事集》,一~三、 報復的苦行者 (偈 003~004) 。

[dhp006]原文 Sanantano 為古代之意。古法(Sanantano Dhammo 或 Poranako Dhammo)即指一切諸佛與諸佛弟子,所共同遵守的永久不易之法。
[dhp007]

〔明法尊者註01-06〕 本則是妻與妾多世冤冤相報的故事。佛陀作了勸導。《增壹阿含24.8經》︰「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無怨能勝怨,此法終不朽。」(T2.627.2)。

〔Nanda 校註〕 請參 005 典故-- 虎姑婆的故事 ;或《法句經故事集》,一~四、 累劫以來的仇恨 (偈 005) 。

[dhp008]

〔明法尊者註02-03〕 奮勉:DhA:uṭṭhānavato ti uṭṭhānavīriyavantassa.(奮起 :奮起的英雄本色。)

〔明法尊者註02-04〕 淨行 :DhA: Sucikammassā ti niddosehi niraparādhehi kāyakammādīhi samannāgatassa.(淨業: 已被無為難的、無違犯的身業等俱行。)

[dhp009]猶如較高的陸地,可以作避免水災的安全處。智者自己證得阿羅漢果,即不為煩惱所擾。
[dhp010]

是貪瞋癡等煩惱。

〔明法尊者註02-05〕 不為洪水沒 :智者以法與律作為依止,不為煩惱(喻作:洪水)所淹沒。DhA:「洪水為四種污染(catubbidhopi kilesogho)」。四洪水(cattāro oghā)就是四漏(四流向, 4 āsavā<(ā向﹑從…+ su (梵 sru )流動))。

〔明法尊者註02-06〕 有一天,名醫耆婆(Jīvako)邀請佛陀和眾多比丘到他家接受供養,但是周利槃特(Cūḷapanthako)除外。周利槃特十分沮喪。佛陀明白他的心意後,就給他一塊布,要他一邊搓揉布塊,一邊複誦「去除污垢,去除污垢。」(‘rajoharaṇaṁ rajoharaṇan’ti)佛陀離開後,周利槃特努力搓揉布塊,並複誦「去除污垢」,不久,布變髒了,這時候他了解到無常。佛陀就以神通力出現在他的面前,說:「不只是布因污垢而變髒,人心也有污垢,去除污垢,才能證果。」他繼續用功,不久就證得阿羅漢果。

〔Nanda 校註〕 請參 025 典故-- 尊者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或《法句經故事集》,二~三、 愚笨的周利槃特證得聖果 (偈 025) 。

[dhp011]

〔明法尊者註02-07〕 舍衛城某次慶典時,一群年輕人惹事生非。佛陀說︰「諸愚者、無慧者會作騷擾事;有慧者像有價之財,護衛不放逸,圓滿證得不死的大涅槃。」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二~四、 慶典期間幼稚的舉止 (偈 026~027) 。

[dhp012]

〔明法尊者註03-02〕 搦 :ㄋㄨㄛˋ按壓及調整。此字屬補綴字,並不出現於文中。

《本事經》:「無別有一法,性躁動如心,難調御難防,大仙之所說。譬如有智人,以火等眾具,調直於利箭,令遠有所中。如是諸苾芻,應善學方便,調直於心性,令速證涅槃。」(T4.673.1)

〔明法尊者註03-01〕 Dh33-34 的因緣是:彌醯長老(Meghiyatthera)當世尊的侍者時,他中意一處風景美好的地方,打算在此禪修,三次請求,世尊並不看好,但是最後還是答應他。彌醯長老在該處停留一天,但無法降服內心的煩惱。當他回到世尊的身邊時,世尊說出此偈。(參見DhA.;Ud.31)

〔Nanda 校註〕 請另參《法句經故事集》〈第三品 心品〉三~一、 無法控制心念的彌醯 (偈 033~34)。

[dhp013]

惡害。

〔明法尊者註03-14〕 邪行:micchāpaṇihitaṁ,不正行、邪道、惡業,在此指「瞋恚」。正行則指善業。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三~八、 牧牛人難屠 (偈 042) 。

[dhp014]使他的心趨向於十種惡(Akusala)–– 殺生(Panatipato),偷盜(Adinnadanam),邪淫(Kamesu micchacaro),妄語(Musavado),兩舌(Pisuna vaca),粗惡語(Pharusa vaca),綺語(Samphappalapo),慳貪(Abhijjha),瞋恚(Vyapado),邪見(Micchaditthi)。
[dhp015]使他的心趨向於十種善(Kusala)––佈施(Danam),持戒(Silam),修禪定(Bhavana),尊敬(Apacayanam),作事(Veyyavaccam),回向功德(Pattidanam),隨喜功德(Pattanumodana),聽法(Dhammasavanam),說法(Dhammadesana),正直見(Ditthujjukammam)。
[dhp016]〔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三~九、 變性人 (偈 043) 。
[dhp017]欲樂。
[dhp018]

深夜裏熟睡於村落中的人,被瀑流洗去而不知。

〔明法尊者註04-09〕 如瀑流睡村 :熟睡的村人為瀑流沖走而不知。此偈故事為憍薩彌羅國波斯匿王請求與釋迦族的一位公主結婚。傲慢的釋迦族王子們卻送給他一位摩訶男與一婢女所生的美麗的女孩。後來,這女孩生下一位琉璃王子(Viṭaṭūbha)。王子十六歲時,被派去拜訪外祖父摩訶男和釋迦族的王子們。偶然琉璃王子知道他為婢女所生的真相後,極端憤怒,發誓要滅釋迦族。後來他當了國王,發兵殲滅釋迦族。他和軍隊在返國的途中駐紮在阿致羅筏底河 (Aciravatī) 河床。當晚,河水暴漲把他和軍隊一齊衝入大海。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四~三、 琉璃王報復釋迦族 (偈 047) 。

參考: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七( T24, N1451, p. 232 )、四分律卷第十八( T22, N1428, p. 689 )及 法句經注 i.339頁之後 (DhA.i.339ff.)、本生經第一冊 133頁之後 (J.i.133f.)、第一冊 27頁 J.i.27 (No. 7 Katthahārika Jātaka 採薪女本生譚)及第四冊 144 頁之後(iv.144ff (No. 465 Bhadda-Sāla-Jātaka 跋陀娑羅樹神本生譚)、第四冊 144 頁之後(iv.144ff (No. 465 Bhadda-Sāla-Jātaka 跋陀娑羅樹神本生譚)、《本生經(第7卷-第9卷)》: 「酢味粥食本生譚」 (CBETA 2021.Q3, N35, no. 18, p. 251a9) ; No. 415 Kummāsapiṇḍa-Jātaka

[dhp019]

此句原文 na paresaṃ katākataṃ 直譯為「不觀他人作不作」。

〔明法尊者註04-11〕 過 :vilomāni,拂逆的。

〔明法尊者註04-12〕 舍衛城裡有位富有的女士,是邪命者巴未亞(Pāveyya)的供養者。她也想去聽佛陀開示,但幾次都被巴未亞阻止。就要兒子去請佛陀到家裡來接受供養,佛陀宣說隨喜。她聽到佛陀用悅耳的聲音說法時,說:「善哉!善哉!」隔壁的巴未亞聽到她喜悅的叫聲時,他憤怒地出走,一路對她和佛陀咀咒。佛陀勸誡她不要理睬,應該正念現前地觀照自己的善惡行為。聽完佛陀說法後,她證得初果。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四~六、 不要理睬他人的咀咒 (偈 050) 。

法雨道場( 明法 法師)出版之修訂版,建議改譯"已作與未作"。 說明:未必需要,仁智互見也。

另可參考:第十八品 偈頌 二五三:若見他人過,心常易忿者,增長於煩惱;去斷惑遠矣。

[dhp020]〔明法尊者註04-13〕 如是說善語,彼不行無果︰會說善語,但若不依照所說的去實踐,則不會有好結果。
[dhp021]

〔明法尊者註05-05〕 大迦葉長老住在王舍城時,有兩位年輕沙彌跟他修習。其中一位恭敬、服從又盡責。另一位則否。告誡他時,他反而生氣。某日,大迦葉尊者外出時,這位頑強、愚蠢的沙彌留在精舍,打破所有的鍋子,並且放火燒精舍。佛陀告誡大迦葉長老寧可獨居,也不要跟愚人共處。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五~二、 頑強不馴的年輕沙彌 (偈 061) 。

[dhp022]

〔明法尊者註05-04〕 阿難達(Ānandaseṭṭhi)是舍衛城中富有但吝嗇的人。他甚至在屋裡埋五甕金幣,但直到他去世,也沒有告訴兒子。死後往生到離舍衛城不遠的乞丐村,長大當乞丐,他曾到前世的家乞討,孫子輩看到他很醜,就叫僕人把他趕走。佛陀就叫阿難尊者去請他前世的兒子前來一談。佛陀告訴他,這乞丐是他前世的父親,但他不相信,佛陀就叫乞丐去挖出那五甕金幣,他才相信。

本句白話:「『我的孩子,我的財產』,愚人常(為此)焦慮(vihaññati)。其實「我」無有我,哪裡有子,哪裡有財產?」

〔Nanda 校註〕 請參 062 典故-- 吝嗇富翁的命運 ;或《法句經故事集》,五~三、 吝嗇富翁的命運 (偈 062) 。

[dhp023]

〔明法尊者註05-06〕 達摩 (dhamma):法、真理。

〔明法尊者註05-07〕 優陀夷長老(Udāyitthera)與世尊共住,喜歡坐在講台上,某日一群客比丘以為他會說法,請教他,但是他不知回答(五)蘊、(六)界、(六)處的問題。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五~五、 不能領悟佛法的癡人 (偈 064) 。

[dhp024]

「異熟」(Vipāka)是指將來的善惡果報。這裡是惡果。

〔明法尊者註05-10〕 有一天,在路上佛陀看著裝滿錢的袋子(贓物)向阿難說:「阿難!看!那是毒蛇。」「大德!我看到劇毒(的蛇)。」附近的農夫聽到就去看看,結果發現一袋錢,把它藏起來。後來農夫被抓,判死刑。受刑前農夫一直唸著:「阿難!看!那是毒蛇。大德!我看到劇毒(的蛇)。」行刑的人十分困惑,就把農夫押回,國王請佛陀作證之後,才免死。佛陀說:「智者不做會令人後悔的事。」(cf.大正No.201.《大莊嚴論經》(34)T4.289.3;大正No.208.《眾經撰雜譬喻》(6)T4.533.2-3;大正No.1435.《十誦律》卷第十五,T23.107-8)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五~八、 佛陀拯救無知的農人 (偈 067) 。

[dhp025]

〔明法尊者註05-12〕 本偈為世尊在蓮華色比丘尼被強暴之後說的偈頌。蓮華色比丘尼為舍衛城富家女,她出家後,有一天她點火,觀火遍,就證得阿羅漢。她獨居於森林,有一天被強暴,但不受樂,因而不犯戒。世尊向波斯匿王說比丘尼住森林有危險。於是波斯匿王在城內為比丘尼蓋精舍。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五~十、 強暴比丘尼的年輕男子 (偈 069) 。

[dhp026]〔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六~六、 固若磐石 (偈 081) 。
[dhp027]〔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六~七、 辱罵比丘的女人 (偈 082) 。
[dhp028]離生死之涅槃。
[dhp029]

生死界。

〔明法尊者註06-09〕 彼岸 :涅槃。 此岸 :生死。DhA: Pāragāmino**ti nibbānapāragāmino. ( **到彼岸 :去到涅槃的彼岸。)

[dhp030]

有為的路業已行盡,即所謂:「諸漏已盡,所作已辦,梵行已立」。

〔明法尊者註07-01〕 路行盡 :旅行已完畢者,喻:業已盡,即所謂:諸漏已盡,所作已辦,梵行已立。

[dhp031]

「繫縛」(Gantha)有四:貪(Abhijjhā),瞋(Vyāpāda),戒禁取(Sīlabbata-parāmāsa),見取(Idaṃsaccābhinivesa, Idaṃ sacca abhinivesa)。

〔明法尊者註07-02〕 繫縛 :gantha,貪、瞋、戒禁取(誤取邪因、邪道)、見取(持常見—永恆不滅的我或靈魂,或持斷見—凡事皆偶然,無因果)。

〔明法尊者註07-03〕 佛陀受提婆達多推落的石片傷到腳姆指,耆婆神醫幫忙治療。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七~一、 佛陀和名醫耆域 (偈 090)。

[dhp032]

〔明法尊者註07-06〕 有一次,在雨安居結束日。帝釋率領眾天神前往東園(鹿母講堂),帝釋以天香與天花鬘獻給佛陀,他看到僧團保留給摩訶迦旃延長老的位子,心裡多麼希望尊者也在精舍裡接受他的禮敬。這時候,摩訶迦旃延長老突然出現,帝釋非常歡喜,立刻以雙手按摩雙足頂禮。有些比丘不以為然,認為帝釋偏心。佛陀就說此偈。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七~五、 帝釋敬重摩訶迦旃延尊者 (偈 094) 。

[dhp033]〔Nanda 校註07-04〕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七~七、 一眼失明 (偈 096) 。
[dhp034]〔明法尊者註07-09〕 「無信」(Assaddho)或譯為「不信」,這是說聖者有自證知,悟不由他之意。
[dhp035]

(繫:)生死輪迴。

〔明法尊者註07-10〕 斷繫.因永謝 ︰斷了繫縛,煩惱的因永遠謝滅。

[dhp036]更無善業和惡業了。
[dhp037]

〔明法尊者註07-11〕 舍利弗尊者的三位姐妹和兩位弟弟都出家,最小弟弟離婆多(Revato)沒出家,他被安排婚姻,但是在婚宴上,他看到一位很老的女賓客,知道人生不離老病死,於是就去出家當沙彌,經過一個雨安居就證得阿羅漢果。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七~九、 舍利弗尊者最小的弟弟 (偈 098) 。

[dhp038]

〔明法尊者註08-04〕 《增壹阿含31.11經》(T2.673.2):「千千為敵,一夫勝之,未若自勝,已忍者上。」

〔Nanda 校註〕 請參 102-3 典故-- 尊者昆得利給喜的故事 ;或《法句經故事集》,八~三、 嫁小偷的富家女 (偈 102~3)。

[dhp039]下二頌是連貫的。
[dhp040]

「乾闥婆」(Gandhabba)是天界一種樂神的名字。

〔明法尊者註08-05〕 乾闥婆 :gandhabha(梵 gandharva),天界的一種樂神,他以香氣資養身體。

[dhp041]這裡的魔王是一天神之名。
[dhp042]梵天即婆羅門天 (Brahma)。
[dhp043]

〔明法尊者註08-06〕 一位婆羅門跟佛陀說:「尊者!我認為你只知有法益的修行,對無益的事一無所知。」佛陀說︰「我也了解無益且有害的事。」佛陀就列舉六種會消耗財產的行為:(1)日出之後睡覺。(2)懶惰成性。(3)殘暴。(4)耽溺飲酒。(5)在惹人懷疑的時間內逛街。(6)淫他人之妻。佛陀接著問這婆羅門如何維生,婆羅門回答說以賭博維生。佛陀說:「在賭博中獲勝,無法與克服煩惱的成就相比。」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八~四、 賭博的得失 (偈 104~5) 。

[dhp044]〔Nanda 校註08-03〕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八~十、 喬達那尊者和搶匪們 (偈 111) 。
[dhp045]〔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九~一、 一位窮苦婆羅門的慷慨奉獻 (偈 116)。
[dhp046](1, 2)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九~四、 給孤獨長者與守護神祇 (偈 119~120)。
[dhp047](莫輕於小︰) 原文 Māppamaññetha (Māvamaññetha) 可作二義:一、Mā+appamaññati意為「莫輕視」; 二、Mā+appa+Maññati則為「莫想少」之意。
[dhp048]

〔明法尊者註09-04〕 有位比丘每次從精舍拿椅、凳使用後,就把它留在外面,任日曬雨淋。其他比丘責備他的粗心大意時,他就反駁:「這只是小事,而且我又不是故意的。」所以,他依然故我。佛陀知道他的習性後,就告誡他。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九~五、 粗心大意的比丘 (偈 121)。

[dhp049]〔Nanda 校註09-03〕 請參 122 典故 貓足富翁的故事 ;或《法句經故事集》,九~六、 供養少的富翁 (偈 122) 。
[dhp050]

〔明法尊者註09-07〕 某日早上,獵人可可(Koka)去打獵。在路上,他遇見一位比丘正在托缽。他認為這是不祥的預兆,當天,他真的什麼也沒獵到。回程,他又遇到那位比丘托缽回來。他一時憤怒,就放獵狗追咬比丘,還好這比丘跑得快,爬上樹,獵狗咬不到他,獵人就用弓箭頭去刺他的腳底,比丘疼痛,無法拉住袈裟,袈裟就滑落下來,正好罩在樹下的獵人。群狗以為比丘掉下來,便撲上去狂咬,獵人因此被狗咬死。比丘疑惑他是否有破沙門戒體(samaṇabhāvo),佛陀說:「你沒破沙門戒體,不須為獵人的死負責。」

〔Nanda 校註〕 請參 125 典故-- 獵人鉤葛的今世和前生 ;或《法句經故事集》,九~九、 獵人被自己的獵狗攻擊 (偈 125)。

[dhp051]

〔明法尊者註10-01〕 刀杖 :daṇḍa,亦作刑罰。 度 ㄉㄨㄛˋ:測量。原文為:upamaṁ(譬喻)。

在竹林精舍,17位(為一群的)比丘正在清掃住處,準備住下,剛來的較年長的六位比丘也想住下,但被17位比丘拒絕,因此被六比丘打到大哭。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一、 為了塔而爭吵的比丘 (偈 129)。

[dhp052]

〔明法尊者註10-05〕 有一次,佛陀到舍衛城托缽途中,遇見幾位年輕人用棍子打鼠蛇(gharasappajātika;Ptyas)。佛陀問︰「你們在做什麼?」他們說︰「我們在打蛇。」佛陀問︰「為什麼?」他們說︰「大德!我們怕被蛇咬。」「你們自己想要幸福,但是這種打殺的行為,無論投生到何處,你們都不會得到幸福;如果自己熱望幸福,就不應該打殺別人。」佛陀接著說出此偈。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三、 鞭打蛇的年輕人 (偈 131~132)。

[dhp053]〔Nanda 校註11-06〕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一~七、 總是說錯話的比丘 (偈 152) 。
[dhp054]

〔明法尊者註11-13〕 少壯不得財 ︰aladdhā yobbane dhanaṁ ,此句有「年輕時沒有儲蓄資財之意」。

本 155~156 偈說波羅奈(Bārāṇasī)大富長者子(Mahādhanaseṭṭhiputta)的故事。大富不知理財,家財漸漸散盡,最後只好乞食為生。佛陀見到大富時,告訴阿難︰「如果他在人生的第一階段,做事業不耗損的話,將成為本城首富;出家的話,他將證得阿羅漢果,他的太太將證得阿那含果;如果他在人生的第二階段,做事業不耗損的話,將成為本城第二富;出家的話,他將證得阿那含果,他的太太將證得斯陀含果;如果他在人生的第三階段,做事業不耗損的話,將成為本城第三富;出家的話,他將證得斯陀含果,他的太太將證得須陀洹果;現在他的家財散盡,也空無沙門果。耗費殆盡之後,他現在就像蒼鷺守枯池一樣。」

cf.《雜阿含1162經》、《別譯雜阿含85經》。 《大毘婆沙論》卷102(T27.660.2)作:「少不修梵行,喪失聖財寶,今如二老鶴,共守一枯池。」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一~九、 摩訶達拿散盡家財 (偈 155~156) 。

[dhp055]〔Nanda 校註〕 請參 159 典故-- 柏達尼格笛撒尊者的故事 ;或《法句經故事集》,十二~三、 不奉行佛法的弘法比丘 (偈 159)。
[dhp056]

佛教是主張一個人必須依賴自己的力量,而獲得解脫的。佛教徒的皈依佛,皈依法及皈依僧,並非說光是做做祈禱,便可依靠三寶而得解脫;其實是說三寶是我人的教師,是我們思想行為的指導者,依照其指導去實行可得解脫。所以要真的達到自己解脫境界,則完全需要依賴自己作正當的努力。

〔明法尊者註12-03〕 修行者要依怙自己的經驗、判斷,依怙正法來達到解脫。

[dhp057]

指阿羅漢的果位。

〔明法尊者註12-04〕 證難得所依 :nāthaṁ labhati dullabhaṁ,證得難得的歸依處(涅槃)。

[dhp058]〔Nanda 校註12-03〕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二~四、 比丘尼的兒子 (偈 160)。
[dhp059]〔Nanda 校註12-06〕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二~九、 受妓女保護的信徒 (偈 165)。
[dhp060]

(世俗︰)錫蘭註釋家說是輪迴。

〔明法尊者註13-01〕 卑劣法:DhA:hīnaṁ dhammanti pañcakāmaguṇaṁ dhammaṁ.(卑劣法:五種欲的法。) 五種欲︰五種感官(眼、耳、鼻、舌、身)的欲望。
〔明法尊者註13-01〕世俗︰loka,指生死輪迴。

[dhp061]〔Nanda 校註13-02〕 請參 167 典故-- 聞偈證果的年輕比丘 ;或《法句經故事集》,十三~一、 與少女爭吵的比丘 (偈 167)。
[dhp062]

〔明法尊者註13-04〕 無畏王子(Abhayarājakumāra)弭平邊疆叛亂,回宮後,頻婆沙羅王(Bimbisāra)很高興,特派擅長歌舞的舞女犒勞七天,讓他享受國王般的待遇,在第七天,舞女暴斃,王子很傷心,他尋求佛陀的慰藉,佛陀說此偈。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三~四、 佛陀安慰悲傷的王子 (偈 171)。

[dhp063]

「預流果」(Sotapattiphalam)是證涅槃的第一階段。

〔明法尊者註13-12〕 預流果 :sotapattiphalaṁ,即初果、須陀洹果,證悟預流果即入聖人的行列,它斷除了三結──身見(我見,以為有永恆不變的我)、疑(懷疑因果、緣起、佛.法.僧)、戒禁取見(邪因以為正因,邪道以為正道)。

[dhp064]〔Nanda 校註13-06〕 請參 178 典故-- 給孤獨長者和他的兒子 ;或 《法句經故事集》,十三~十一、 給孤獨長者兒子的故事 (偈 178)。
[dhp065](1, 2, 3)

〔明法尊者註14-05〕 Sabbapāpassa akaranaṁ, kusalassa upasampadā, sacittapariyodapanaṁ, etaṁ Buddhāna sāsanaṁ. 本偈一般流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原意是︰「一切惡不作,具足眾善,淨化自心,這是一切佛陀所教示的。」

〔明法尊者註14-08〕 有一次,阿難尊者請教佛陀,過去七佛的父母、壽量、菩提、聲聞眾、上首聲聞眾、上首侍者、所有的講說、不說布薩、為什麼他們不說布薩?其他的佛陀又如何?佛陀回答說,所有諸佛的佛法都是一樣的,佛陀馬上背誦過去諸佛在說法時所開講的一些偈語。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四~四、 佛陀的教誨 (偈 183~185)。 請參 183 研讀

[dhp066]

原文 Patimokkha 為「別解脫律儀戒」,有二百二十七條主要的律文,為一切比丘所遵守的。

〔明法尊者註14-06〕 嚴持於戒律 ︰pātimokkhe ca saṁvaro,即比丘守護比丘戒(波羅提木叉)。

[dhp067]

指八定(Atthasamapatti)--四禪定及四空定。

〔明法尊者註14-07〕 增上定 ︰即增上心(adhicitta)指禪定,四禪、四空定。

[dhp068]

「我等」是佛陀自稱。

〔明法尊者註15-01〕 我等 :佛陀自稱。jīvāma(我們生),以複數表示。DhpA.vv.197-199.說偈之前的說法中,以‘ahaṁ’(我)、‘viharāmi’(我住),表示佛陀自己的心情。

[dhp069]

〔明法尊者註15-03〕 釋迦族的迦毗羅衛城(Kapilavatthunagara),和拘利族的拘利城(Koliyanagara),兩個城市的農民都用赤牛河(Rohiṇī盧奚多河)水灌溉。有一年,發生大旱災,雙方為了爭水源,準備用武力解決。佛陀知道他在河兩岸的親戚們正準備戰爭,他決定加以阻止,就一個人單獨到河中的空地上盤腿而坐。諸親戚看見佛陀時,都把手上的武器放在一邊,向佛陀禮敬。佛陀說:「大王!為什麼要動干戈?」「大德!我們不知道。」「有誰知道?」「副王知道,將軍知道。」如此一直問到最後,受雇工人才說,「大德!爭水。」「大王!水有價值嗎?」「大德!沒有價值。」「大王!眾剎帝利有價值嗎?」「大德!眾剎帝利無價的。」「不適當的。你們為了少量沒有價值的水,來殺戮無價的剎帝利。」他們就沉默下來。佛陀喊他們︰「你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今天,如果不是我在這裡的話,你們將會血流成河了。這樣做是不應該的。你們懷抱著五種怨(殺、盜、淫、妄、酒),懷恨過日子,而我是沒有恨過日子;你們會不舒服過日子,而我舒服過日子;你們尋找五欲過日子,而我與世無爭過日子。」佛陀再說197-199偈頌。雙方聽完佛陀的勸誡後,避免一場流血戰爭。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五~一、 為水爭吵 (偈 197~199)。

[dhp070]

〔明法尊者註15-07〕 和靜︰upasanto「寂靜者」是指已斷除煩惱的人。

〔明法尊者註15-08〕 憍薩羅國波斯匿王與摩揭陀國阿闍世王打戰,連續三次敗戰,他覺得︰「被年輕人打敗,沒面子、無能,不知如何活下去。」佛陀說此偈。cf. S.3.14./I,83; 《雜阿含1236經》,《別譯雜阿含63經》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五~三、 勝利使人產生恨意 (偈 201)。

[dhp071]

〔明法尊者註15-11〕 憍薩羅國波斯匿王,早餐吃一桶量的咖哩飯(taṇḍuladoṇassa odanaṁ tadupiyena sūpabyañjanena bhuñjati),吃完後,前往竹林精舍聽聞佛陀說法時,無法驅除打瞌睡(bhattasammada)。佛陀說︰「大王!怎麼沒有先休息一下再來?」「大德!我吃飯之後,感覺很不舒服苦。」佛陀說︰「大王!吃太飽才是苦。」佛陀就勸誡他:「大王!進食應適量,身體才會舒適。」國王接受佛陀建議,從此以後適量的飲食,身體就比較輕盈,也比較健康。佛陀告訴國王:「無病是最上的利得」云云。

S.3.13./I,81作:「常具正念人,取食知其量;是人(苦)受少,衰緩壽得長。」《別譯雜阿含73經》︰「夫人常當自憶念,若得飲食應知量,身體輕便受苦少,正得消化護命長。」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五~六、 飲食要節制 (偈 204)。

[dhp072]〔Nanda 校註15-03〕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五~七、 尊敬佛陀的方法 (偈 205)。
[dhp073]〔Nanda 校註16-02〕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六~五、 安尼其喬達枯瑪痛失新娘 (偈 215)。
[dhp074]若能主急止忿,乃是善於調御者,餘則如徒能執韁而不能控制於馬者。
[dhp075]

〔明法尊者註17-03〕 住在阿拉維的比丘(Āḷaviko bhikkhu)準備蓋房子,砍伐一些樹木,砍斷樹神的幼孩的手臂,女神原想報復,殺比丘,後來息怒,去見佛陀。佛陀讚嘆她息怒,並告誡比丘不要砍樹。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七~二、 比丘和樹神 (偈 222)。

[dhp076]

〔明法尊者註17-04〕 優陀拉(Uttarā)優婆夷嫁給沒有佛教信仰的富裕人家,因為沒有機會供養佛陀與比丘,悶悶不樂,為了多作供養,聘用半個月女傭幫她執行妻子的責任。有一次女傭看她在笑,忘記她的身份,生起嫉妒,跟她潑一湯匙的熱油,但是她有慈心保護,而毫髮未傷。(DhA.v.223./CS:pg.2.196.ff.)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七~三、 慈心保護優它拿不受熱水燙傷 (偈 223)。

[dhp077]由身而起的忿怒。
[dhp078](1, 2, 3, 4)

〔明法尊者註17-11〕 231-234偈為世尊跟六位穿著木屐的比丘說的法。六位穿著木屐、拿著木杖的比丘在石板上走動,而製造了噪音。世尊告誡比丘應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此後,世尊告誡比丘不要穿木屐。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七~八、 穿木屐的比丘 (偈 231~234)。

[dhp079]

〔明法尊者註18-05〕 有一次,一位婆羅門看見一群比丘在整裝,準備去托缽。他發現到有的比丘的袈裟碰到草地上的雨露而沾濕了,他就除草。第二天,他發現有的比丘的袈裟碰地而弄髒了,他就用細砂鋪路。某日。大熱天,他發現比丘汗流浹背,他就蓋一座涼亭。下雨天,他發現還是會被雨水淋濕,就蓋一間休息的房舍。房舍蓋好時,他邀請佛陀和眾多比丘接受供養。佛陀說︰「婆羅門啊!有智慧的人一點一滴的完成善行。同時,慢慢地,但持續不斷的去除心中的煩惱。」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八~二、 供養聖者的婆羅門 (偈 239)。

[dhp080]〔Nanda 校註18-01〕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八~三、 往生成昆蟲的比丘 (偈 240)。
[dhp081]

〔明法尊者註18-08〕 有一次,五位在家優婆塞到祇樹給孤獨園去持戒,他們各自守五戒中的一戒,每個人都說自己所守的戒最難做到,最難遵守。因此爭論不休,他們就向佛陀報告他們各自的見解,佛陀說:「所有戒律都難於遵守。」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八~七、 守戒不容易 (偈 246~248)。

[dhp082]

〔明法尊者註18-10〕 本句白話翻譯︰「沒有像貪欲的火,沒有像瞋恚的執著,沒有像愚癡的網,沒有像愛欲的河流。」說此本偈的因緣是,有一次佛陀在說法時,五位居士當中有四位沒有專心在聽。這四位沒有專心在聽的人,過去世當過蛇(聽法時打瞌睡)、地下生物(聽法時刮地)、猴子(聽法時搖樹)、星象家(聽法時看天),因此習性猶在。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八~九、 精神不集中的信徒 (偈 251)。

[dhp083]

〔註18-05〕 「格利」(Kali)是一種不利的骰子。

〔明法尊者註18-11〕 博者 :satho,賭徒,註疏解釋它為捕鳥者。 〔明法尊者註18-12〕 格利 :Kali,不利於賭客的骰子。

[dhp084]

〔明法尊者註18-13〕 跋提城(Bhaddiyanagara)公羊富翁(Meṇḍakaseṭṭhi,meṇḍaka為公羊,因他曾在家中後院發現大堆等身高的金羊雕像,人們因此稱呼他公羊富翁)聽說佛陀來到跋提,就同家人前去見佛陀,在聽完佛陀的說法後,證得初果。公羊富翁告訴佛陀,在他們來時,一些外道批評佛陀,並且試圖說服他不要來。佛陀說:「優婆塞!諸有情對自己的缺點視若無睹,別人沒有缺點認為有,吹毛求疵(原文︰吹開穀物bhusaṁ viya opunantī)。」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八~十、 富翁 (偈 252)。

[dhp085]

(以知:)知戒知定知慧。

〔明法尊者註19-07〕 以知住此世 :即了知地行於這(五蘊)世間。知:saṅkhāya(考量)。 (Dhp. 266~267 cf. S.7.20./I,182; 《雜阿含97經》,《別譯雜阿含263經》)

[dhp086]〔Nanda 校註19-04〕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九~七、 誰才是比丘 (偈 266~267)。
[dhp087]下二頌連貫。
[dhp088]〔明法尊者註19-08〕 智者如權衡 ︰智者如持秤般捨惡而取最上(varam指戒.定.慧)。
[dhp089]

內界和外界。

〔明法尊者註19-09〕 兩界 :Ubho loke,兩種世間,指內.外五蘊。內五蘊指自己的五蘊;外五蘊指其他眾生的五蘊。

[dhp090]

〔明法尊者註19-10〕 苦行者在接受供養後,會對布施者說些賜福的話,如:「願你們遠離危險,祝你們興旺,財源滾滾來,願你們長命百歲。」而比丘在接受供養之後,卻默默不語。佛陀證悟以後的前二十年,他們是如此。當時的人就說:「苦行者祝福我們,而敬愛的比丘卻什麼也沒說。」比丘向佛陀反應這件事,佛陀從此要比丘在接受供養後,也要說適如其分的祝福。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十九~八、 沉默不代表智慧 (偈 268~269)。

[dhp091]「四句」--苦 (dukkha),苦集 (dukkhasamudaya),苦滅 (dukkhanirodha),苦滅道 (dukkhanirodha gaaminii pa.tipadaa)。古譯簡稱「苦集滅道」。
[dhp092](離欲:)指涅槃。
[dhp093]

(具眼:)指佛陀。佛具五眼--肉眼(ma'msa-cakkhu),天眼 (dibbacakkhu),慧眼 (pa~n~na-cakkhu),佛眼 (buddha-cakkhu),一切智眼 (samanta-cakkhu)。

〔明法尊者註20-01〕 本句白話︰「所有道中,八聖道最殊勝;所有諦(真理)中,四聖諦最殊勝;所有法中,離欲法(涅槃)最殊勝;所有兩足(人類)中,具眼(佛陀)最殊勝。」

[dhp094](荊棘:) 欲貪瞋癡等。
[dhp095](如來唯說者:)如來僅為說示其道路而已。
[dhp096](1, 2)

斯里蘭卡僧侶有時開會議論重大事情,常以此頌為呼喊的口號。

〔明法尊者註20-02〕 據說,斯里蘭卡比丘在重大事件會議長呼此句(Dhp. 273 ~276)口號。

〔明法尊者註20-03〕 佛陀跟眾多比丘人間遊行之後,又回到舍衛城,眾多比丘回來之後都在討論沿途山勢、路況。佛陀觀察他們證得阿羅漢果的時機成熟。佛陀說︰「諸比丘!你們所談論是外在的道路,名為比丘的應該關注聖道的生起,這樣的話,才能從一切苦解脫出來。」接著佛陀說出此偈(偈 273~276)。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二十~一、 解脫之道 (偈 273~276)。

[dhp097]

(一切行:)一切存在的東西。

〔明法尊者註20-04〕 一切行無常 :即一切有為法無常。但不包括概念法與無為法(涅槃),概念法與無為法都不是無常或苦。

[dhp098]〔明法尊者註20-05〕 慧 :指觀智,修習禪定,進而觀察微細名色法的無常或苦或無我。
[dhp099]

〔明法尊者註20-06〕 本偈說一群比丘到阿蘭若去精進用功,尚未證得阿羅漢果。他(們)去見佛陀想取得業處再繼續用功。佛陀想︰「什麼是適當的?」於是觀察到在迦葉佛時,他們曾經練習過無常相兩萬年,因此,佛陀就以一個偈頌來教導無常相。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二十~二、 觀無常 (偈 277)。

[dhp100]

〔明法尊者註20-07〕 佛陀說諸蘊有壓迫之苦(paṭipīḷanaṭṭhena dukkhā),因此說偈。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二十~三、 諸行皆苦 (偈 278)。

[dhp101]

〔明法尊者註20-08〕 佛陀說︰「諸蘊以無法控制之意稱為無我(avasavattanaṭṭhena anattā)。」因此說偈。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二十~四、 諸法無我 (偈 279)。

[dhp102]

〔明法尊者註20-09〕 本偈說「精進持法帝沙長老」(Padhānakammikatissatthera)的因緣,舍衛城有五百位良家子出家,除了他一人留下來,其他全部到阿蘭若去禪修。經過一段時間後,他們全都證得阿羅漢果。那位未去禪修的帝沙比丘,後悔曾經浪費時光,他就下定決心,要徹夜禪修。當天晚上在經行幾萬步後,打瞌睡,他不小心在石板上滑倒,跌斷大腿骨。佛陀知道之後,說:「諸比丘!先前不知精進,現在你們有了障礙。」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二十~五、 精進,莫放逸 (偈 280)。

[dhp103]

三業 :指身業、語業、意業。

〔明法尊者註20-11〕 大目犍連尊者有一次和勒叉那比丘下山時,看見一隻三伽浮他(tigāvuta, 約九公里)的豬面人身、悲慘的餓鬼。這時候,大目犍連尊者只是微笑。回到精舍時,勒叉那比丘問尊者,因何微笑?尊者才回答。佛陀在菩提場(證道的地方),也曾親眼目睹該餓鬼,佛陀說該餓鬼的前世因緣:在迦葉佛時,這餓鬼是一位會說法的比丘。有一次,他到有兩位比丘居住的一處精舍去。停留期間,他發現當地的人歡喜聽他說法,他就想獨佔該精舍,於是分化離間這兩位比丘,使他們爭論不休,終於都離開精舍。因為這惡業,他在死後,長期遭受苦報。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二十~六、 護持身、口、意 (偈 281)。

[dhp104](1, 2)

〔明法尊者註24-02〕 舍衛城的一群漁夫捕到一條漂亮的金色魚,就把它獻給國王,國王就帶著魚去見世尊。這一條魚張開嘴巴時,口臭難聞,國王問佛陀原因。佛陀說,迦葉佛時,這魚原是一名叫迦毗羅的比丘,由於嫻熟佛法,所以有好名聲,但也因此貢高,瞧不起其他比丘。迦毗羅曾教導佛法,所以具有金色魚身,但是他辱罵其他比丘和法,所以有口臭難聞。最後佛陀告誡大眾要解行並重。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二十四~一、 口臭的金魚 (偈 334~337)。

[dhp105]

「毗羅那」(Birana)草名。

〔明法尊者註24-01〕 毘羅 :Bīraṇa,岩蘭草、鬚芒草(Andropogon muricatum)。味道帶點青苔味,屬於越陳越香的精油。原產地印度稱為「Khas-khas」,所謂「鎮定之油」。它能平和心情,穩定情緒,對付緊張,壓力造成的失眠。

[dhp106](1, 2)

〔明法尊者註24-05〕 有一次,佛陀到王舍城托缽時,見到一隻母豬,作了微笑。阿難尊者問因緣,佛陀說︰「這隻母豬在拘留孫佛(Kakusandassa Bhagavato, 這個賢劫的第一尊佛,第二尊為拘那含佛,第三尊為釋迦牟尼佛)時,住在附近的母雞,有機會聽到唱誦毘缽舍那業處的法音,死後成為一位Ubbarī公主,她有一天看到廁所的蛆蟲,生起蟲聚相(puḷavakasaññaṁ),得到初禪,死亡後投生梵天,又經多次轉生,這一生(因為惡業),生為豬,這是我微笑的原因。」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二十四~二、 業報 (偈 338~343)。

[dhp107](無欲:)涅槃。
[dhp108]此頌保留法舫法師原譯。
[dhp109]指貪著過去、未來及現在的五蘊。
[dhp110]

〔明法尊者註24-10〕 有一次,一個雜技團來王舍城表演。有一位名字叫做優迦紳那(Uggaseno)的年輕富家子在觀賞一位漂亮的女舞者的表演後,愛上她,跟她結婚。婚後,他跟著這戲團到處去,但他只做雜役。因太太的諷刺,他就訓練成為一位傑出的特技演員。後來,雜技團再度回到王舍城表演,優迦紳那出場表演。這時候佛陀透過神通,知道他了解佛法的機緣成熟了。佛陀就進入戲團表演的場地,並且運用神通使觀眾的注意力轉移到他身上,而忘了喝采。優迦紳那心裡不高興。佛陀就告誡他:「優迦紳那!有智慧的人不執著因緣和合的事物,反而精進修行,希望解脫生死輪迴。」優迦紳那就在竹竿上,立刻證得阿羅漢果。然後,他出家。佛陀說優迦紳那出生在迦葉佛的那一世,某日,他和太太布施給一位比丘,並許願:「尊者!願我們能如實知見佛法。」當時,那位阿羅漢比丘以神通觀察未來,發現他們會達成願望,就微笑一下。優迦紳那並不知情,反而輕蔑的說,這比丘像個戲子。由於他的輕浮,才會跟戲班去跑碼頭。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二十四~六、 特技演員變成聖者 (偈 348)。 本故事尚有後篇: 「 沒有束縛就沒有恐懼 」 (二十六~十四), Dhp. 397

[dhp111](1, 2)

〔明法尊者註25-01〕 五位比丘各自調伏五根的一根,他們自認為自己調伏的那一根最難修。佛陀說,每一根同樣都難修。(Dhp. 361 cp. Dhp. 189) (cp. S.3.5./I,73; 《雜阿含1229經》,《別譯雜阿含56經》)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二十五~一、 比丘應該調伏五根 (偈 360~361)。

[dhp112]

〔明法尊者註25-02〕 有一位比丘善於投擲石頭,能準確命中。有一天,他投擲一隻大雁鳥,該雁墮落後喪命。同伴目睹後,向佛陀報告。佛陀因此說了此偈。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二十五~二、 比丘殺死大雁鳥 (偈 362)。

[dhp113]

〔明法尊者註25-05〕 佛陀一位弟子跟提婆達多的一位弟子友好,這位比丘在提婆達多謀害佛陀不成之後,還去提婆達多的精舍住幾天。有人向佛陀報告這位比丘的行徑。這位比丘辯稱他沒有接受提婆達多的教義。佛陀告誡他,即使這樣,別人也會誤會是他的同黨。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二十五~五、 比丘應該知足 (偈 365~366)。

[dhp114]

〔明法尊者註25-06〕 一位「五上施者」婆羅門(Pañcaggadāyaka)很不好意思供養佛陀已吃過一部分的米飯,佛陀說︰剩飯無所謂。五上施者問佛陀如何定義「比丘」。佛陀以偈頌回答。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二十五~六、 所有供養品都一樣 (偈 367)。

[dhp115]〔明法尊者註25-07〕 住於慈悲 ︰mettāvihārī慈住。DhpA.︰慈業處的作業,住於慈,生産第三禪、第四禪(tikacatukkajjhāne,按︰阿毘達摩的分類方式為五禪)。
[dhp116]

〔明法尊者註25-11〕 大迦旃延尊者(Mahākaccāna)在阿盤提國(Avantijanapade)的拘盧城( Kuraraghara)附近弘法時,有一位輸屢那優婆塞(Soṇo Koṭikaṇṇo)跟他出家。輸屢那比丘出家三年後,要到竹林精舍,經過家鄉,她母親以他的名義籌備大佈施會,請他在佈施會中做開示。說法當中,有一群小偷闖入她母親的家,女僕三度來通知她的母親,但是她母親不再乎錢財被拿走,她要聽法。她母親說的話被坐在附近的首領聽到,首領以為拿走這位有智慧,且高貴的女士的錢一定會被懲罰。當輸屢那比丘說法完畢已經是破曉,小偷首領率領手下向她的母親認錯,請求原諒。這群小偷明白他們的惡行之後,就出家為比丘。 (Dhp. 375 cp. Dhp. 185 )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二十五~七、 虔誠的女士和小偷 (偈 368~376)。

[dhp117]

彼岸為內六處 (Ajjhattikaani cha aayatanaani)--眼、耳、鼻、舌、身、意。此岸為外六處 (Baahiraani cha aayatanaani)-- 色、聲、香、味、觸、法。不著我與我所,故說彼無內外六處。

〔明法尊者註26-05〕 無彼岸此岸 :DhA: pāranti ajjhattikāni cha āyatanāni. Apāranti bāhirāni cha āyatanāni. Pārāpāranti tadubhayaṁ.( 彼岸 :自我身內的六處(眼.耳.鼻.舌.身.意)。 非彼岸 :外部的六處(色.聲.香.味.觸.法)。) 不著彼岸.此岸,故說無彼岸此岸。

[dhp118]

(離苦:)原文 dara 亦可譯作「怖畏」。

〔明法尊者註26-06〕 苦 :dara,亦作「怖畏」。

[dhp119]

〔明法尊者註26-07〕 魔王問佛陀:「世尊!您說彼岸、彼岸(pāraṁ pāranti)。彼岸是什麼意思?」佛陀對他說:「啊!惡魔!彼岸跟你無關。離染才能到達彼岸。」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二十六~三、 何處是彼岸 (偈 385)。

[dhp120]

〔明法尊者註26-09〕 某年的七月的自恣日(月圓日),在鹿母講堂(Migāramātupāsāde),波斯匿王一身盛裝,前來向佛陀問訊。當時,坐在大眾邊緣的迦留陀夷長老(Kāḷudāyitthero)也正入深定中,發出金黃色光。太陽正在下山,而月亮也正要出來,在天邊放光芒。阿難尊者看見佛陀身上的光輝,遠比其它的光芒更耀眼。阿難跟佛陀行禮後,說:「大德!你身上綻放出來的光輝勝過所有的光。」佛陀回答阿難:「太陽白天放光;月亮晚上放光;國王的裝飾亮麗;捨斷煩惱(khīṇāsave)的僧團,及入三摩缽地耀眼;諸佛日夜都綻放五種光輝。」 (cf. S.21.11./ ii284)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二十六~五、 佛陀的榮耀 (偈 387)。

[dhp121]

〔明法尊者註26-38〕 住王舍城的婆耆舍婆羅門,他只要摸死人的骨骸,就能判斷該人究竟往生何處。有一次,他同一夥人到精舍去見佛陀,佛陀知道來意之後,吩咐一比丘準備往生地獄、畜生、人間、天界的四付骨骸,同時也準備了一位阿羅漢的骨頭。婆耆舍正確判斷前四付骨頭的主人往生處,但最後一付骨頭卻難倒他。佛陀便說:「婆耆舍!怎麼了,不知道了吧!」婆耆舍請求佛陀教導他。佛陀建議他先出家,才教導他。婆耆舍成為比丘後,佛陀教他觀想三十二種身體成分。他遵照指示,努力禪修,不久之後,就證得阿羅漢果。 (Dhp. 419 cp. Dhp. 385) (=Sn.643); (Dhp. 420 cp. Dhp. 385) (=Sn.644)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二十六~三十七、 摸骨專家婆耆舍 (偈 419~420)。

[dhp122]〔明法尊者註26-45〕 前生︰Pubbenivāsaṁ,宿命。
[dhp123]

〔明法尊者註26-46〕 本偈因天福婆羅門(Devahitabrāhmaṇa)而說。某時,世尊因胃腸病(vātarogena ābādhiko, vāta m.風 + roga m.病 = 胃腸病),吩咐優波那長老(Upavāṇatthera)向天福婆羅門化緣熱水,天福婆羅門就供養熱水與糖蜜。之後,天福婆羅門問佛陀︰「供養什麼人的功德最大?」佛陀就說此偈。S.7.13.後半段不同:「若了知宿命,見天界惡趣,達生命滅盡,圓通力牟尼;此應施施法,此施有大果,如是而供奉,如是施繁榮。」 (cp. Dh385) (cp. Sn.647)

S.7.13.說:“Pubbenivāsaṁ yo vedī, saggāpāyañca passati; Atho jātikkhayaṁ patto, abhiññāvosito muni. “Ettha dajjā deyyadhammaṁ, ettha dinnaṁ mahapphalaṁ. Evañhi yajamānassa, evaṁ ijjhati dakkhiṇā”ti.(若了知宿命,見天界惡趣,達生命滅盡,圓通力牟尼;此應施施法,此施有大果,如是而供奉,如是施繁榮。) 可參: 相應部7相應13經/提婆西多經(婆羅門相應/有偈篇/祇夜)(莊春江譯) :「凡知道前世住處,看見天界與苦界;且已達生之滅盡者,牟尼已完成證智。所施物應該在這裡施與,所施在這裡有大果,這樣供養,這樣的供養成功了。」

〔Nanda 校註〕 請參《法句經故事集》,四十、 天作的供養 (偈 423)。

[dhp-cf]白話文版 , 敬法 法師 譯,第二修訂版 2015 。
[mprnbn00]另請參考 經典參考資訊 中之 大般涅槃經參考資訊
[mprnbn01][dhm-ck02]
[mprnbn02]

「細微戒(SA) ; 小小戒(DA) 」, 南傳作「小小學處」(khuddānukhuddakāni sikkhāpadāni,另譯為「微細學處;細隨細學處」),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較小的與不重要的調訓規則」(the lesser and minor trainings)。按:《滿足希求》說,這是除四波羅夷(cattāri pārājikāni)外的其餘學處(AN),但長老認為這樣的說法似乎太寬鬆,而傾向於指那些向一名比丘懺悔出罪的波逸提(pācittiya)。編按:當然也包括更輕的婆羅提提舍尼(paṭ idesemi)與「眾學法」(sikkhākaraṅ īyā),而四波羅夷是指犯「殺人、偷盜(一定價值物品達犯法律程度)、淫(性交)、大妄語(未證稱證)」四種受驅擯處理失去出家人資格的罪。學處(sikkhāpada),即戒條。

長部16經/般涅槃大經 (大品[第二])(莊春江譯)

paṭidesemi 悔過

[mprnbn03]

Channa:梵文 Chanda 或 Chandaka; 古譯:車匿、闡那、闡怒、闡鐸迦、闡特、羼陀、孱那、車那、闍那。形容詞(chādeti 的 pp.)意為: ① 已被覆蓋的( covered ), 已被茅草覆蓋的( thatched ), 已被隱藏的( hidden ), 秘密的(secret).② 適當的(fit,suitable,proper).

當釋尊放棄太子位,出家而離開迦毘羅衛時,車匿為馭者。遠離王城後,釋尊將身上的珠寶、裝飾以及駿馬全部交給車匿,並使之歸城。(インド仏教:174)釋迦族的奴隸之子,在佛陀成道後首度返鄉時出家。由於自己得以親近佛陀並接受法教,因此而變得高傲我慢,就在佛陀入滅前夕,被處以梵壇之罰。後來他發奮努力修行,最後獲得證悟。此記述可見《長老偈》六九偈。(インド仏教:173、174;佛光:3020)(取材自: 人名規範檢索

[mprnbn04]brahmadaṇḍ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