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修習:心智的培育



細目: 錯誤見解 —— 佛教的修習,不是逃避日常生活 —— 兩種修習 —— 念住 —— 修習憶念出入息法(數息觀) —— 了了分明於你的每一舉動 —— 活在當下 —— 受念住 —— 心念住 —— 對於倫理、心靈與理性方面問題的修習(法念住)


佛說:「比丘們!病有兩種。那兩種呢?肉體的病和心智的病。有人可以一年、兩年、甚至一百年、一百多年肉體都不生病。但是,比丘們啊!世間除了心無染著的人(就是說,除了阿羅漢以外),心智方面能有片刻不生病的的人,都是稀有難得的啊!」 [註7-01]

佛的教誨,尤其是他所教的修習方法,其目的在培養健康、均衡和寧靜的心理,使臻完美。不幸的是:佛教中幾乎沒有什麼法門,像「修習」那樣被教徒及非教徒所誤解。只要一提到「修習」,馬上就使人想到逃避日常生活,擺起某種姿勢,像石窟裡或寺院佛堂中的塑像一般,在遠離塵囂的處所,以從事某種秘密或神秘的冥想,或專住於神遊。真正佛教的修習,完全不是這種的逃避。佛在這一主題方面所教的內容,大大的被誤解或極少的被了解。以致到了後世,修習方法變質敗壞,竟成為一種儀式,其手續繁雜幾乎成為專門學問了。 [註7-02]

大多數的人對於修習(或稱瑜伽)有興趣,其目的乃在獲得若干精神或秘密的力量,諸如為旁人所無的「第三隻眼」等。若干年前,就曾有一位印度佛教尼師,想練成以耳視物的神通。而當時她的視力極好,並未喪失。這種念頭無他,只是精神顛倒而已;所以仍然只是渴求權力的貪欲在作祟。

英文中所用以代表巴利原文 bhavana (修習)的 meditation (沈思、冥索)一詞,十分不妥。Bhavana 的意義是培育、發展,尤指心智的培育與發展。肯定點說,佛教中的修習,正是百分之百的心智培育的意思。它的目的,在滌蕩淫欲、憎恚、怠惰、焦慮、不安、疑惑等心智方面的騷亂不淨,一方面又培育集中的注意力、清明的心智、知識、意志力、精進力、分析力、自信、歡喜心、寧靜的心境等優良品性,以冀最後導致如實知見一切事物本性的最高智慧,而證入最後的真理、涅槃。

修習有兩種。一種是發展注意力使能集中,所謂心一境性(亦稱奢摩他、三摩地、止等)。經中有許多方法,修之可達到最高的神秘境界如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這些境界,跟據佛說,都是心造心生的、是緣成的(有為法)。它們與實相、真理、涅槃無關。這一種的修習,在佛世以前已經有了。因此,它不是純粹佛教的,但是佛教也並未將它從佛教的修習方法中剔除。可是這種方法並不是證入涅槃的要件。佛在自己證正覺以前,就曾在不同的師門下,學過這種瑜伽法門,而達到了最高的神秘境界。可是,他並不以之為滿足,因為它們並不能予他以徹底的解脫,也不能使他親見最終的實相。他認為這種神秘境界只是「此生中愉快的生活」或「平靜的生活」,如此而已。 [註7-03]

因此,他發明了另一種的修習,叫做毘婆舍那(觀),深刻地察照萬物的本性,以導致心靈的完全解脫,而證入最終的真理、涅槃。這才是主要的佛教的修習的方法、佛教的心智培育法。它是跟據觀察、警覺、洞照與憶念而作的一種分析法。

在區區數頁短紙中,要詳論這一廣泛的議題,是不可能的。以下只是一個簡單粗淺的嘗試,以略明真正的佛教修習——心智的培育或心智的發展——其實用的方法為如何而已。

佛所說的法中,有關心智發展(修習)的最重要的一部經,叫做《念住經》(巴利文《長部第二十二經》或《中部第十經》)。這部經傳統上極受尊敬。不但在寺院中經常定時背誦,在佛教家庭中亦復如是,而由家人圍坐虔誠聆聽。比丘們亦常在垂死人的病榻邊讀誦此經,以淨化臨終者最後的念頭。

這經中所創導的修習方法,既不離世亦不遁世。相反的,它與我們的生活、日常的活動、我們的憂悲喜樂、我們的語言思想、我們所從事的道德與理性的活動,靡不攸關。

這部經共分四大部份:第一部分是關於身體的,第二部分關於感覺與感受,第三部分關於心智,第四部分則關於各種道德的與理性的課題(法)。

這裡有一事必須明白牢記:不論修習什麼方法,要緊的是念念分明,憶持不忘,並須注意觀察。

有一個最為人所熟知、喜好而又是最實用的修習法門,叫做「憶念出入息法(數息觀)」。這是與身體有關的。只有在修習這一法門時,才需要採取一種經中指定的特別姿勢。經裡所指示的其他修習方法,就無此限制,無論行住坐臥都可隨意為之。但修習數息觀則必須跟據經典趺跏而坐,保持身軀端直而心念警覺。趺跏而坐不易實行,非一切國家人士(尤其是西方人士)所能輕易辦到。因此,趺跏坐有困難的人,可以坐在椅子上,只要身體端直,心神警覺就行。這項修習中,端坐極為重要,但不是僵坐。兩手須很舒適地擱在膝上。如此坐定後,可將兩眼閉合,或凝視鼻端,隨各人方便為之。

每人日夜呼吸不停,但自己絲毫不覺,因為從未有人以分秒的時間,將心神貫注在呼吸上。而如今要做的,正是這個。(方法是)照平時一樣的一呼一吸,絲毫不要用力。只將精神集中於這呼出吸入上,凝神觀察這吸進呼出的動作,保持對這呼吸的警覺,使時刻都了了分明於這一動態。你呼吸時,有時深,有時淺。這並不打緊,只顧自自然然的呼吸去。惟一的一點是你在深呼吸時,心中須有數:這些是深呼吸,如此這般。換言之,你的心力須集中在呼吸上,使你對於它的動作變化,無不了然於心。忘掉你的周圍環境以及其他一切事物,不可抬眼視物,這樣的試練五至十分鐘。

開頭的時候,你會發覺全神灌注在呼吸上,非常的不容易。你會奇怪你的心怎麼這樣會跑,它就是不肯停下來。你想東想西,耳中只聽到外面的聲音。你的腦筋混亂、思緒紛飛。你也會覺得沮喪失望。但是如果你繼續不停的練習,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五至十分鐘,慢慢的,你的心就會集中在呼吸上了。過了一段時間,你就會經驗到一剎那(的定境),你的心神全部灌注在呼吸上,連近身的聲音也都充耳不聞,一時間外境俱泯。這一短時間的(定境),是一種了不起的經驗,充滿了喜悅與寧靜。你但願能繼續保持它,但是這時你還作不到這一點。不過只要你經常不停的練習,這種經驗可以一次又一次的發生,而每次定的時間也會逐漸加長。這就是你繫心於呼吸上至忘我之境的時候了。只要你老覺得有你自己存在,你就不能集中注意力於任何別的東西。

這個念念不離呼吸的修習法,是最簡單、最容易的一種。其目的在發展注意力,以達到非常高的禪定境界。此外,集中注意力(定力),對於任何深刻的了解、深透的內觀,以洞察萬物的本性包括體證涅槃,都是不可或缺的。

除了這些,呼吸的練習更有立竿見影的效驗。它對你健康上大有裨益;能增進你的安眠,鬆弛緊張的身心,增進日常工作的效率。它能使你寧靜安詳。即令在你精神緊張或興奮的時候,如果練習幾分鐘的數息,你就會馬上覺得安靜平定了下來,好像在一段休息之後剛剛覺醒一般。

另一種非常重要、實用而有益的修習方法(心智的發展)是:不論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動手也好,日常起居也好,從事公私工作也好,要時刻念茲在茲了了分明於你的每一舉動。你或臥或立或坐或行,或安眠,或曲臂伸腿,回顧前瞻,穿衣吃飯,言談靜默,大小便利,凡此一切以及其他種種活動,你必須時時刻刻了了分明於你所作的每一動作。也就是說,你必須生活在當前的瞬間中、現在的行為中。這並不是說你不應想到過去未來。相反的,你在與眼前的時刻行為有關的方面,一樣可以想到過去未來。

一般的人,並不生活在他們眼前的生活中,他們都生活在過去或未來裡。雖然看外表他們似乎是在此時此地做著些什麼,實際上,他們是生活在他們思想中的另一世界裡,生活在虛構的問題與苦悶裡。通常他們是活在過去的記憶中,或對未來的欲望與懸揣之中。因此,他們並不生活在他們目前在做的工作裡,也不樂於這工作。所以,他們就對現況不滿、不開心,而自然而然的不能對當前像是在做的工作,獻出全部的身心了。

有時你在餐館裡,看見有人一邊吃飯一邊閱讀,這是一種很常見的事。他給你的印象是一個大忙人,連吃東西都沒有時間。你不知道他到底是在吃東西,還是在閱讀。你也許可以說他正兩事一起做,而實際上,他那樣也沒做,也那樣都做得沒味道。他的心神不寧而緊張,不樂意做目前正在做的事,不生活在眼前的瞬間,卻不知不覺地、愚蠢地想要逃避人生。(這意思卻不是說在吃飯的時候不可以和朋友談天)。

不論你想什麼辦法,你都無法逃避人生。只要你活著,不管是在村鎮裡,還是在巖窟裡,你必須面對人生而生活。真正的生活,是眼前的瞬間,不是已經死掉而消逝了的過去回憶,也不是尚未出生的未來夢想。一個生活在眼前的瞬間中的人,所過的才是真正的人生,而他也是最快樂的人。

有人問佛,為什麼他的弟子們過著簡單平靜的生活,每天只吃一餐,卻如此精神煥發?佛說:「他們不悔既往,不瞑索將來。他們生活在現前的時間中,因此他們都神采奕奕。愚蠢的人,又冥索未來,又追悔過去,就像碧綠的蘆葦在驕陽中被刈斷一般,一下子就枯萎了。」 [註7-04]

修習念住法,並不是要你想或是覺得「我在做這個」、「我在做那個」。不對!恰正相反。你一想到「我在做這個」,你就覺得有個自己而不能生活在你的行為中了。你是生活在「我存在」的意念裡,而你的工作也就糟蹋了。你應當完全忘了自己,而全心全意的浸潤在工作中。一個演講者一自覺到「我對聽眾演講」,他的講話就混亂了,思緒也不連貫了。但是如果他一心講演他的題目,整個地忘了自己,他的表現才是最好的。他一定講得很精彩,解釋的很明白。一切偉大的傑作,藝術的、詩歌的、智識的、心靈的,都是在它們的創作人完全浸潤在工作中的時候所產生的,在他們完全忘我而不自覺的時候所產生。

這個佛所傳授的,在一切時中都要念念分明(的念住法),也就是要生活在眼前的一瞬間裡,生活在眼前的活動裡。(禪宗的方法,也是脫胎於此項教導。)在這一種修習法門裡,你無須實施某種特定的活動才能發展念念分明的能力。你只須隨時了知你所做的一切事,你不必專為特定的修習方法花費一秒鐘的寶貴時間。你只要養成經常警覺的習慣,不分晝夜,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動上,時刻都了了分明就可以了。上述兩種修習方法,都與我們的身體有關。

還有一種發展心智的方法,是關係我們的一切感受的;愉快的、不愉快的、既非愉快亦非不愉快的。舉一個例子:比方你正經驗到一種不快樂而悲哀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你的頭腦模糊不清,情緒低落。有時候,你甚至於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種不快的情緒。第一,你得先訓練自己不為不快的情緒而不快,不要為了煩惱而益增煩惱。而須設法清楚的看到為什麼會有不快、煩惱或悲哀的情緒或感覺。設法審察它如何生起,生起的原因,以及如何消失,如何止息。要以一種置身事外的態度去觀察審度它,不要有絲毫主觀的反應;須像科學家觀察事物一樣。在這裡,你也不可以「我的感覺」、「我的情緒」的主觀態度來看它,而只應客觀地視之為「一種感覺」、「一種情緒」。你又得忘掉「我」的虛妄觀念。你一旦看出它的本質,它如何生起,如何消失,你心中對這情緒就漸漸的變得冷靜淡漠,無動於中,而成為超脫自在。對於一切感受與情緒都是如此。

現在來談談有關心的修習。在你的情感熱烈奔放或泰然自若的時候,心中充滿瞋恚、嫉妒或是柔情、慈悲的時候,頭腦昏迷惶惑或是清楚明了的時候,凡此等等的時候,你對這種種情況都須完全有數。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常常不敢或羞於觀察自心;所以,我們寧願逃避它。我們應當勇敢誠懇的去正視自己的心念,就像在鏡中看自己的臉一樣。 [註7-05]

這時,我們的態度,不是批評裁判,也不是分辨是非善惡,只是單純的觀察、偵視、審度。你不是一位法官,而是一位科學家。你觀察你的心,清清楚楚地看到它的真實性質時,你就不再會對它的情感、情緒與各種狀態產生意象。這一來你就變得超脫自在,而能夠如實了知萬物的本來面目了。

舉一個例來說:比方你真的生氣了。氣憤與憎恨心理使你失去了理性。奇怪而矛盾的是:一個生氣的人,並不真正的知道他在生氣。一旦他察覺這一心境,看到自己在生氣,他的怒火就好像變得不好意思,似乎自知其可恥而開始平息。你應當審察它的性質,如何生起?如何消失?這時你又須切記:不可想「我在生氣」或想到「我的怒火」。你只須明白了知你生氣的心情,以客觀的態度去觀察它、審查它。對一切情緒、情感與心境,都應採取這一態度。

另外,還有一種對於倫理、心靈與理性方面問題的修習。我們對這類課題所做的一切研究、閱讀、商討、談論、思索,都包括在這類修習之內。閱讀本書並對書內所討論的題目作深刻的思考,都是一種修習。在前面,我們已經看到差摩迦與一群比丘的一席話曾導致全體共證涅槃。這也是一種修習。

因此,用這一種的修習方法,你可以研究、思量、審度下列的五蓋:

(一)貪欲,(二)瞋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法。

這五蓋就是防礙任何明覺,事實上也就是防礙任何進步的五種障礙。一個人如果被這五蓋所覆蔽而不知怎樣去袪除它們,他就不能分辨是非善惡。

你也可以修習七覺支,就是:

(一)念覺支:無論在從事精神或肉體活動的時候,隨時保持念念分明,如前文所述。

(二)擇法覺支:鑽研探究各種有關教義的問題。這包括一切宗教、倫理、以及哲學的學習、閱讀、研究、討論、交談、和參考有關教義的專題演講等。

(三)精進覺支:以堅定的決心,努力不懈,以底於成。

(四)喜覺支:與消極、憂鬱、悲愁、適正相反的心裡狀態。

(五)輕安覺支:身心的鬆弛,勿令身心僵硬呆滯。

(六)定覺支:前文已論及。

(七)行捨覺支:以寧靜安詳、不懼不亂的心情,應付人生一切變故。

要培育這些德性,最重要的事,是要有一個真正的誓願,立定一個百折不撓的志向。至於發展上述每一種品性所必須具備的物質以及精神條件,散見於經藏各文本中。 [註7-06]

你也可以用五蘊做修習的題目,如參究「何為眾生?」「叫做我的是什麼?」等問題。也可以用四諦,如前文所論。參究這些問題,就構成第四種的修習方法(即法念住),以導致最高真理的親證。

除了在這裡所討論者以外,尚有許多修習的題目。照傳統說共有四十種之多。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所謂四無量心的修習。(一)慈心無量:將無限量的慈心,普愛一切眾生,不分軒輊,猶如慈母鍾愛獨子,一般無二。(二)悲心無量:對一切在災難痛苦中的眾生,普遍以悲心護持被覆。(三)喜心無量:對他人的成功、福祉及快樂,寄以無限同情的喜悅。(四)捨心無量:對人生一切變遷泰然自若。


佛陀的啟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 目錄
序言 前言 (自序) 佛陀傳略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態度 第二章 四聖諦 (第一聖諦:苦諦) 第三章 第二聖諦:集諦——苦之生起
第四章 第三聖諦:滅諦——苦的止息 第五章 第四聖諦:道諦 第六章 無我論
第七章 修習:心智的培育 第八章 佛的教誡與今日世界 佛典選譯
附錄 本書常見佛學名詞淺釋 張澄基序 (慧炬出版社) 整部: HTML

※※※ 建議初機學佛的讀者們:首先閱讀第一章,然後跳過去讀第五、七、八章;當基本概念較清楚與生動時,再回過頭來讀第二、三、四、六章。 〔取材自:原作者之 前言 (自序)]_


※※※ 請參考: 編譯弁言本書首頁 ) ※※※


註釋:

[註7-01]

一:見一九二九年哥侖坡《增支部經》第二七六頁。

《增支部經》第二七六頁(不詳)。另參:

AN.4. 157 Rogasuttaṃ (病經、病) (A ii 142)

「比丘們!有這二種病,哪二種呢?身體的病與心理病。比丘們!以身體的病而自稱一年無病,二年無病、三年無病、四年無病、五年無病、十年無病、二十年無病、三十年無病、四十年無病、五十年無病、一百年或更久無病的眾生被看得見,比丘們!除了煩惱已盡者外,那些眾生以心理病而自稱須臾無病者,在世間中非常難獲得。」(增支部4集157經/病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739.htm

~~~~~~~~~~

「“比丘們,有兩種病。是哪兩種呢?

“身病和心病。

“比丘們,我們或會聽見有些眾生說,他們的身體一年都沒有生病,兩年、十年、五十年都沒有生病,甚至我們或會聽見有些眾生說,他們的身體一百年都沒有生病。比丘們,除了漏盡者之外,我們很難聽見世間的眾生說,他們的心會有一會兒沒有生病。」(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增支部.第四集.一五七.病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2&id=576&page_id=336:398

[註7-02]二:錫蘭十八世紀時的一本著作「瑜珈行者手冊」(一八九六年倫敦.戴維茲氏校訂本),證明當時的修習內容已敗壞到成為一個誦經燃燭的儀式而已。關於此點,並請參閱本書著者所著「錫蘭佛教史」(一九五六年哥侖坡版)第十二章「苦行主義」第一九九頁起各段。
[註7-03]

三:見《中部》第八 Sullekha Sutta。

MN.8/(8) Sallekhasuttaṃ (根本法門經、根源經) (M i 2)

莊春江 譯,臺灣.莊春江工作站:中部8經/削減經(根本法門品)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08.htm

~~~~~~~~~~

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中部.八.漸損經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0&id=189

[註7-04]

四:見巴利文學會版《相應部》第一集第五頁。

SN.1 10 Araññasuttaṃ (林野經、根源經) (S i 5)

「起源於舍衛城。

在一旁站好後,那位天神以偈頌對世尊說:

「住在林野的寂靜梵行者,
 日食一餐,為何容色明淨?」

「他們不悲傷過去,不希求未來,
 他們以眼前的維生,因此容色明淨。
 由於希求未來的,由於悲傷過去的,
 以此,愚者乾枯,如被割斷的綠蘆葦。」」(相應部1相應10經/林野經(諸天相應/有偈篇/祇夜)(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0.htm

~~~~~~~~~~

「有一位天神站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比丘林中住,
寂靜修梵行,
日中只一食,
為何外觀淨?”

世尊說:

“不追悔過去,
不期盼未來,
生活於現在,
因此外觀淨。

因追悔過去,
及期盼未來,
愚夫常乾枯,
如被割蘆葦。”」(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相應部.一.天神相應.十.林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1&id=570&page_id=0:100

[註7-05]

五:見同版《中部》第一集第一零零頁。

MN.15 Anumānasuttaṃ (推量經、反思經) (M i 100)

「..., ..., ...

再者,學友們!在那裡,比丘自己應該這麼省察自己:『我是固執己見、倔強、難棄捨者嗎?』學友們!如果比丘省察時,知道:『我是固執己見、倔強、難棄捨者。』學友們!因為那樣,比丘應該為那些惡不善法的捨斷而精進。而,學友們!如果比丘省察時,知道:『我是不固執己見、不倔強、容易棄捨者。』學友們!因為那樣,比丘就能以那喜、悅而住,在善法上日夜隨學。

學友們!如果比丘省察時,看見自己這全部惡不善法未被捨斷,學友們!因為那樣,比丘應該為這全部惡不善法的捨斷而精進。而,學友們!如果比丘省察時,看見自己這全部惡不善法已被捨斷,學友們!因為那樣,比丘就能以那喜、悅而住,在善法上日夜隨學。

學友們!猶如年輕而喜歡裝飾的女子或男子如果在鏡中,或在遍淨、潔淨、清澈的水鉢中觀察自己的面貌,在那裡,如果看見塵垢或污穢,他為塵垢或污穢的捨斷而努力。在那裡,如果沒看見塵垢或污穢,因為那樣,他變得悅意:『這確實是我的獲得,我確實是乾淨的。』同樣的,學友們!如果比丘省察時,看見自己這全部惡不善法未被捨斷,學友們!因為那樣,比丘應該為這全部惡不善法的捨斷而精進。而,學友們!如果比丘省察時,看見自己這全部惡不善法已被捨斷,學友們!因為那樣,比丘就能以那喜、悅而住,在善法上日夜隨學。」

這就是尊者目犍連所說,那些悅意的比丘歡喜尊者目犍連所說。」(中部15經/推量經(師子吼品[2])(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15.htm

~~~~~~~~~~

「..., ..., ...

“賢友們,一位比丘應要這樣自我反省: ‘究竟自己有沒有緊緊取著世俗的見,不易放捨呢?’ 賢友們,如果一位比丘在反省時知道自己緊緊取著世俗的見,不易放捨的話,他要精進地斷除這些惡不善法。如果在反省時知道自己沒有緊緊取著世俗的見,不易放捨的話,他應因此而保持喜心和歡悅,以及讓自己日以繼夜在善法之中修學。

“賢友們,如果一位比丘在反省時,看見自己沒有斷除所有這些惡不善法的話,他要精進地斷除所有這些惡不善法。如果一位比丘在反省時,看見自己斷除了所有這些惡不善法的話,他應因此而保持喜心和歡悅,以及讓自己日以繼夜在善法之中修學。

“賢友們,就正如愛裝扮的男女老少,在一面清淨、明晰、沒有污垢的鏡子或一盆清淨、明晰、沒有污垢的水之中反照自己的面容。如果看見有塵埃或污點在那裏時,會努力地清除這些塵埃或污點;如果看見沒有塵埃或污點在那裏時,會心生歡喜,心想: ‘我有所得,我的面容得到清淨!’

“賢友們,同樣地,如果一位比丘在反省時,看見自己沒有斷除所有這些惡不善法的話,他要精進地斷除所有這些惡不善法。如果一位比丘在反省時,看見自己斷除了所有這些惡不善法的話,他應因此而保持喜心和歡悅,以及讓自己日以繼夜在善法之中修學。”

大目犍連尊者說了以上的話後,比丘對大目犍連尊者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十五.反思經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0&id=182

[註7-06]

慧炬版誤譯為:至於發展上述每一種品性所必須具備的物質以及精神條件,本書中另有敘述。原英文為:Many other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onditions conduct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quality are described in the texts.

例如:SN.46.2 Kāyasuttaṃ 相應部46相應2經/身體經 (覺支相應/大篇/修多羅)(莊春江譯);SN.46.3 Sīlasuttaṃ 46相應3經/戒經 ;SN.46.5 Bhikkhusuttaṃ 46相應5經/比丘經 ;SN.46.6 Kuṇḍaliyasuttaṃ 46相應6經/庫達利亞經 ;SN.46.11 Pāṇasuttaṃ 46相應11經/生類經 (依止於戒後,住立於戒後);SN.46.12 Paṭhamasūriyūpamasuttaṃ 46相應12經/像太陽一樣經第一(善友誼)46相應13經/像太陽一樣經第二(如理作意) ;SN.46.26 Taṇhakkhayasuttaṃ 46相應26經/渴愛之滅盡經 ;SN.46.28 Nibbedhabhāgiyasuttaṃ 46相應28經/洞察分經 ;SN.46.31 Paṭhamakusalasuttaṃ 46相應31經/善經第一 (不放逸) ;SN.46.32 Dutiyakusalasuttaṃ 46相應32經/善經第二(如理作意) ;SN.46.38 Āvaraṇanīvaraṇasuttaṃ 46相應38經/障礙與蓋經 (沒有這五蓋) ;SN.46.51 Āhārasuttaṃ 46相應51經/食經 ;SN.46.53 Aggisuttaṃ 46相應53經/火經 ;SN.46.54 Mettāsahagatasuttaṃ 46相應54經/慈俱行經(與慈俱行) ;SN.46.55 Saṅgāravasuttaṃ 46相應55經/傷歌邏經 (沒有這五蓋)

或可參見: 〈以七覺支 ,成覺悟者:修習七覺支的方法〉 ,班迪達尊者,鐘苑文 譯,《香光莊嚴》, n.75 (2003.09), 16 –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