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俄丁納布柏各的故事(尊者的足跡-南傳法句經的故事)


俄丁納布柏各的故事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
若以淨意,或語或行業,
是則樂隨波,如影不離形。」

【雙品 ① YAMAKA-VAGGOGGO (第 2 偈)】


  從前佛陀住在舍衛國給孤獨園時,有一個年輕的婆羅門名叫摩特昆得利 ,他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少年。他的爸爸名叫俄丁納布柏各,是一個非常吝嗇 的人,雖然十分富有,財產超過十億,卻從來不肯佈施。由於吝嗇小器,這 個爸爸在為兒子打造金耳環時,還親自動手以節省工錢。

  摩特昆得利十六歲時,得了疾病。俄丁納布柏各捨不得花錢請醫生來診 治。等到兒子的病況日趨嚴重,快要死了,爸爸才去問醫生。醫生知道他很 吝嗇,就告訴他,用樹葉、樹皮熬汁當藥給兒子吃。於是兒子的病情就更加 惡化了。

  鄰居的人知道少年病重,都來探望。吝嗇的父親怕鄰居看見他的財富, 就把兒子搬移到走廊上。

 那一天早上,佛陀在定中以慈悲觀,觀照到摩特昆得利病危躺在走廊, 想要度他,就帶領比丘們往摩特昆得利他們家的方向去托缽。

  這年輕的病人看見佛陀來,雖然不能起身向佛陀禮拜,但是他的內心 清淨,非常快樂。佛陀看看少年的臉色,知道他很快樂,對他來說,這樣就 夠了。

  等到佛陀離開他的視線,他就死了。死了以後往生忉利天。

  摩特昆得利從忉利天望見他的爸爸每天為了兒子的死亡傷心痛哭,便化 身為一個小孩,每逢婆羅門哭,他也在後面大聲哭。

  婆羅門俄丁納布柏各聽到有小孩哭,就停下來問他說:「為什麼哭﹖」

  小孩子也反問他說:「你為什麼哭﹖」

  婆羅門回答說:「我失去了一個像你這麼可愛的孩子,所以我傷心地哭 。」

  小孩說:「你這樣哭沒有什麼意思。我也缺少了東西,所以才要哭。」

  婆羅門關切地問:「你缺少什麼東西﹖我願意給你,不要哭,快告訴我 !」

  小孩子說:「我做了一輛車子,但是缺少兩個輪子,我想要月亮和太陽 當做輪子,不要別的。我沒有得到的話。我就要每天來跟著你一起哭。」

  婆羅門罵他:「你真愚痴!這麼遠的東西怎麼可能拿得到?」

  小孩子說:「誰是愚痴﹖看得到的東西都有可能拿不到,更何況看不到 的東西又怎麼能得到呢﹖我為了看得到的東西哭,你為了看不到的東西哭, 是誰愚痴﹖請告訴我 !」

  婆羅門聽了以後,覺得自己很愚笨,便問道:「你說的這些話是從那裡 學的﹖」

  小孩子說:「我原是你的兒子,死了以後昇到忉利天,不相信的話,你 可以去問佛陀。」

  於是婆羅門跑去問佛陀:「摩特昆得利沒有什麼功德,為什麼可以去到 忉利天﹖」

  佛陀回答說:「最重要的是必須心意清淨無污染,內心有喜悅就可以到 忉利天。因為一切法都是以心為主導啊!」

  接著,佛陀便說了一首偈: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淨意,

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波,如影不離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你的兒子死之前,我去探望他,看到我去,他非 常高興,心中有喜悅,所以他可以去到忉利天。」

  聽了佛陀這一和話,婆羅門非常感動,以前吝嗇的習氣全都改了,變成 歡喜、肯佈施的人,並盡力護持佛法。從此以後,他的日子過得非常快樂。」


本文印刷版載於臺南維鬘佛教傳道協會會訊。[84 ('95) 08]

翻譯者: 護法法師 (尼泊爾籍)(依巴利文翻譯)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