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第二十品 道品(《法句經故事集》周金言 譯)



第二十品 道品
二十~一、解脫之道(dhp_273_276) 二十~二、觀無常(dhp_277) 二十~三、諸行皆苦(dhp_278)
二十~四、諸法無我(dhp_279) 二十~五、精進,莫放逸(dhp_280) 二十~六、護持身、口、意(dhp_281)
二十~七、只有知識,但不能加以領悟是沒有用的(dhp_282) 二十~八、五位年老的比丘和一位年老的女人(dhp_283_284) 二十~九、觀想蓮花(dhp_285)
二十~十、瀕臨死亡的富商(dhp_286) 二十~十一、眾生皆會死(dhp_287) 二十~十二、兒女不是究竟的依止(dhp_288_289)

二十~一、解脫之道 [dhp-a-273-note]

所有道中八正道 [dhp-a-273-note2] 最殊勝,所有法中四聖諦 [dhp-a-273-note3] 最殊勝,所有境界中不執著(涅槃)最殊勝,兩足眾生中佛陀最殊勝。 (偈273)

這是唯一的正道,除此之外,再沒有證入清淨知見的正道了,奉行此正道吧!魔波旬就無能為力。 (偈274)

奉行此正道,就可以滅盡諸苦,此一正道也是我滅盡諸苦,證悟聖果(成為佛陀)時所宣說的正道(法)。 (偈275)

你們應該自己努力,如來只是指出正道而已,奉行此一正道並且禪修的人,可以解脫魔波旬的束縛。 (偈276)


一群比丘伴隨佛陀到某一村子去化緣後,回到祇樹給孤獨園。當天傍晚,他們在一起討論路途的情況,尤其有關當地的山川地勢,究竟是平地或山巒起伏,泥土路或碎石路等等。佛陀聽到他們的話後,就過來告訴他們:「比丘們!你們現在所談論的路況是外在的環境,比丘應該只關注聖者的修行之道,並且精進修習可以引領至涅槃的修行。」


二十~二、觀無常

諸法無常,如果能夠以智慧如此觀照,就能厭離諸苦,這就是清淨道。 (偈277)

一群比丘各自依佛陀給他們的觀想題目到林子裡去禪修,但是卻進步遲緩,他們便回去見佛陀,請佛陀給更適合他們的觀想題目。佛陀於是透過神通,明白這些比丘在迦葉佛時,曾修習無常觀,所以佛陀就告誡他們:「比丘,一切緣起法,都是無常 [dhp-a-277-note] 。」


二十~三、諸行皆苦

諸行皆苦,如果能夠以智慧如此觀照,就能厭離諸苦,這就是清淨道。 (偈278)

一群比丘各自依佛陀給他們的觀想題目到林子裡去禪修,但是卻進步遲緩,他們便回去見佛陀,請佛陀給更適合他們的觀想題目。佛陀於是透過神通,明白這些比丘在過去迦葉佛時,曾修習苦觀,所以佛陀就告誡他們:「比丘!一切緣起法,都令人難以忍受、不完美,所以都是苦。」


二十~四、諸法無我

諸法無我 [dhp-a-279-note] ,如果能夠以智慧如此觀照,就能厭離諸苦,這就是清淨之道。 (偈279)

一群比丘各自得到佛陀給他們的觀想題目後,到林子裡去禪修,但是卻進步遲緩,他們便回去見佛陀,請佛陀給更適合他們的觀想題目。佛陀於是透過神通,明白這些比丘在過去迦葉佛時,曾修習無我觀,所以佛陀就告誡他們:「比丘!一切緣起法,都是無我,不受人左右。」


二十~五、精進,莫放逸

應當努力修行時不努力;年輕力壯,但意志與思慮不堅定,怠惰的人,無法發現可以證得智慧的正道。 (偈 280)

舍衛城的一群年輕男子在佛陀的允許下出家,加入僧伽,佛陀並且給他們觀想的題目。這些初出家的比丘,除了一人以外,全部到林子裡去禪修。他們日夜不休地精進修習,所以經過一段時間後,全都證得阿羅漢果,便回去向佛陀頂禮問訊。而其中唯一未到林子裡去禪修的提撒比丘,因為未精進修習,所以毫無成就。

當提撒比丘發現其他比丘的修持都比他好時,後悔曾經浪費時光,他就下定決心,要不眠不休的禪修。當天晚上經行時,他不小心滑倒,而跌斷大腿骨,其他比丘聽見他的哭叫聲時,都跑去幫忙。

佛陀知道這次意外事件時,說:「比丘若在應該精進修習的時候,虛度時光,不知精進修習,無法證得禪定和清淨。」


二十~六、護持身、口、意

願言語謹慎,調伏心意,不以身作惡;願如此清淨身口意的人可以證得聖者所宣說的正法。 (偈 281)

大目犍連尊者有一次和勒叉那比丘下山時,看見一隻豬面人身、悲慘的餓鬼。這時候,大目犍連尊者只是微笑。回到精舍時,勒叉那比丘問尊者,因何微笑?尊者回答說,因為他看見那隻滿嘴蛆蟲的豬面人身餓鬼。佛陀這時候也說,在他證得究竟智慧,成為佛陀時,也曾親眼目睹該餓鬼,佛陀因此敘說該餓鬼的前世因緣:

在過去佛時,這餓鬼是一位經常為人講經說法的比丘。有一次,他到有兩位比丘居住的一處精舍去。停留期間,他發現當地的人歡喜聽他說法,他因此想到,如果能使這兩位比丘遠離該精舍,而為自己獨有,就再好也不過了。他於是開始分化離間這二位比丘,使他們爭論不休,終於都離開精舍。因為這惡業,他在死後,長期遭受苦報。今生,他也生為豬面人身,繼續受苦。

佛陀因此說:「身為比丘,應內心祥和,不可造身、口、意的惡業。」


二十~七、只有知識,但不能加以領悟是沒有用的

定中生慧,無定則慧減,明白這種道理的人,應該自行努力,以增長定慧。 (偈282)

波思拉是一資深的比丘,不僅深深理解佛法,並且教導比丘佛法,但也因此十分貢高、自負。佛陀清楚他的弱點,希望加以改正,引導他走上修行的正道,所以每當波思拉比丘來頂禮問訊時,佛陀就稱呼他:「無用的波思拉比丘!」幾次聽到佛陀如此稱呼自己時,他仔細思考其中的含意,終於了解佛陀所以如此稱呼,是因為自己雖然對佛法具有廣泛的知識,卻不曾認真精進禪修,所以未能證得聖果,連初禪也沒有。

因此,他在未知會任何人的情況下就離開了,前往非常遙遠的舍衛城外一處有眾多比丘的精舍。他首先去見最資深的比丘,並謙卑地請他擔任自己的導師,但這比丘為了使波思拉能真正謙卑,就要波思拉去請求第二資深的比丘擔任導師。他就去見第二位比丘,但第二位比丘也同樣告訴他去見另一較資淺的比丘。他於是輾轉來到一位年輕的阿羅漢沙彌處,最後這沙彌在確定波思拉比丘會敬謹接受教導後,才答應擔任波思拉比丘的導師。在這沙彌的指導下,波思拉比丘收攝心念,如實觀身,精進禪修。

佛陀透過神通知道波思拉比丘正在精進禪修,就放光,勸誡他要堅定,努力精進,發展更高的心靈境界。不久,波思拉比丘就證得阿羅漢果。


二十~八、五位年老的比丘和一位年老的女人

砍伐欲望之林,但不要傷及真正的樹木 [dhp-a-283-note] ,欲望之林只能生出恐怖。所以,比丘!砍伐大大小小的欲望之林,脫離欲望之林。 (偈 283)

如果對女人仍存有一絲絲的情愫,內心就仍然受繫縛,如同小乳牛仍離不開母牛般。 (偈 284)


從前,舍衛城裡有五位朋友,年老的時候,他們一起出家。他們習慣回老家去化緣。其中一位的妻子烹飪手藝很好,並且妥善照顧他們,因此他們最常去化緣的地方,就是她家。

有一天,她突然生病了,並且遽然逝世。五位老比丘十分傷心,同聲哭泣並稱讚她的德性。

佛陀勸誡他們:「比丘們!你們深感憂愁、哀傷,那是因為你們未能解脫貪、瞋、癡,這三毒像一座大森林,砍掉它吧!你們就能解除心靈的污垢。」


二十~九、觀想蓮花

斷除貪愛,如同摘秋天的百合花;勤修聖者(佛陀)所說,可以引領人走上寂靜涅槃的正道。 (偈285)

從前有一金匠的年輕兒子在舍利弗的引領下出家,加入僧伽。他在得到舍利弗給他“觀身不淨”的觀想題目後,就到林子裡去禪修,但卻絲毫沒有進步。他因此兩次回去找舍利弗,請舍利弗進一步指導,但仍然沒有起色。最後,舍利弗只好與他一齊去見佛陀。

佛陀知道年輕比丘是金匠的兒子,過去幾世也都是金匠的兒子,因此另外給他觀想的題目。佛陀不要他觀想厭惡的事情,反而要他從愉快的感覺開始觀想。佛陀運用神通力量,創造一朵美麗的蓮花,並且要年輕比丘把蓮花種在精舍外面的土堆中。

年輕比丘開始集中心念在這朵又大又香的蓮花上,終於除去障礙,內心充滿法喜,禪修也漸漸有進步,最後並且證得四禪。

這時候,佛陀又運用神通,使蓮花瞬間枯萎。年輕的比丘看見蓮花瞬間枯萎,花色不再鮮活亮麗,終於明白蓮花和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一樣,都是無常的。他因此更進一步了解苦、空、無我的究竟真理。這時候,佛陀再度放光,告誡他要去除貪愛。年輕比丘也正念現前,如法奉行佛陀的教誨,終於證得阿羅漢果。


二十~十、瀕臨死亡的富商

「雨季的時節,我將住在這裡,冬季和夏季的時候我也將住在這裡。」愚癡的人如此盤算,不知生死無常。 [dhp-a-286-note] (偈 286)

摩訶答那是波羅奈的商人,有一次他打算在某一節慶的期間,到舍衛城去販賣紡織品和其它商品。但當他抵達靠近舍衛城的河邊時,卻因為洪水高漲而無法過河,只好在這岸等待。這一等就是七天,等他進入舍衛城時,節慶已經結束了。

他不想再把商品運回去,就決定在舍衛城多停留幾天,把商品賣完。有一天,佛陀進城化緣時,看見摩訶答那和他的商品,就微微一哂,阿難問佛陀,何以微笑?佛陀說:「阿難!看見那位商人和他的商品嗎?那商人心中想要留在城裡,把商品販賣出去,殊不知自己的生命就快要結束了!今天應該要做的事,今天就要完成。每天正念現前,活力充沛,並且不受煩惱的干擾,才能擁有真正有價值的生命。」

阿難把佛陀的忠告轉告給摩訶答那,請他修習正念,不可以無明地過日子。摩訶答那聽到自己的生命即將結束時,大吃一驚,而心生恐懼。所以一連七天,他都邀請佛陀和眾多比丘接受他的供養,並且請佛陀向他說法,協助他解脫生死輪迴。

聽完佛陀的說法後,他就證得初果,逝世的時候,他往生兜率天。


二十~十一、眾生皆會死

溺愛子女和家畜的人,內心執著貪愛的人,將被死神捉去,如同洪流橫掃沈睡的村落般。 (偈 287)

吉離舍瞿曇彌因為獨生子去世,心裡哀傷而來找佛陀。佛陀告訴她:「吉離舍瞿曇彌呀!難道妳認為妳是唯一喪失兒子的人嗎?眾生都會死的!欲望尚未完全滿足的時候,眾生就會死去。」

佛陀的忠告使吉離舍瞿曇彌不再悲傷難過。

(註)吉離舍瞿曇彌的故事請參考「 Dhp. 324 死而復生


二十~十二、兒女不是究竟的依止 [dhp-a-288-note]

父子親戚都無法救護!面臨死亡的時候,父子親戚都無法加以救護。 (偈 288)

明白此一實相的持戒智者,儘速修築通往涅槃的正道。 (偈 289)


波她卡娜失去丈夫,兩個兒子,父母和唯一的哥哥後,幾乎發瘋。當她親近佛陀時,佛陀告訴她:「波她卡娜!兒女無法照顧妳的!即使妳的一對兒子仍然健在,他們也不是為妳而存在的。有智慧的人遵守戒律,掃除證入涅槃的一切障礙。」

波她卡娜因為佛陀的婉言相勸而克服她的哀愁。


《法句經故事集》目錄

巴利《法句經故事集》目錄(周金言 譯,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本書首頁 我讀《法句經/故事集》的啟示 譯者序 導讀 佛陀家譜 原始佛教時期的印度地圖
Homepage of this book Preface 代序——(宏印法師) Preface of Chinese translator Introduction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1. Yamakavaggo (Dhp.1-20) 2. Appamādavaggo (Dhp.21-32) 3. Cittavaggo (Dhp.33-43) 4. Pupphavaggo (Dhp.44-59) 5. Bālavaggo (Dhp.60-75) 6. Paṇḍitavaggo (Dhp.76-89)
  1. 雙品 (The Pairs)
  1. 不放逸品 (Heedfulness)
  1. 心品 (The Mind)
  1. 華品 (花品 Flower)
  1. 愚品 (愚人品 The Fool)
  1. 智者品 (The Wise Man)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7. Arahantavaggo (Dhp.90-99) 8. Sahassavaggo (Dhp.100-115) 9. Pāpavaggo (Dhp.116-128) 10. Daṇḍavaggo (Dhp.129-145) 11. Jarāvaggo (Dhp.146-156) 12. Attavaggo (Dhp.157-166)
  1. 阿羅漢品 (The Arahat)
  1. 千品 (The Thousands)
  1. 惡品 (Evil)
  1. 刀杖品 (Violence)
  1. 老品 (Old Age)
  1. 自己品 (The Self)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13. Lokavaggo (Dhp.167-178) 14. Buddhavaggo (Dhp.179-196) 15. Sukhavaggo (Dhp.197-208) 16. Piyavaggo (Dhp.209~220) 17. Kodhavaggo (Dhp.221-234) 18. Malavaggo (Dhp.235-255)
  1. 世品 (世間品 The World)
  1. 佛陀品 (The Buddha)
  1. 樂品 (Happiness)
  1. 喜愛品 (Affection)
  1. 忿怒品 (Anger)
  1. 垢穢品 (Impurity)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19. Dhammaṭṭhavaggo (Dhp.256-272) 20 Maggavaggo (Dhp.273-289) 21. Pakiṇṇakavaggo (Dhp.290-305) 22. Nirayavaggo (Dhp.306-319) 23. Nāgavaggo (Dhp.320-333) 24. Taṇhāvaggo (Dhp.334-359)
  1. 法住品 (The Just)
  1. 道品 (The Path)
  1. 雜品 (Miscellaneous)
  1. 地獄品 (The State of Woe)
  1. 象品 (The Elephant)
  1. 愛欲品 (Craving)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25. Bhikkhuvaggo (Dhp.360-382) 26. Brāhmaṇavaggo (Dhp.383-423) Full Text
  1. 比丘品 (The Monk)
  1. 婆羅門品 (The Holy Man)
整部


備註:

[dhp-a-273-note]佛陀是第一位主張人可以不用依賴超自然或或外在的力量,而自行證得解脫的宗教師。
[dhp-a-273-note2]「八正道」即中道,可用來證悟涅槃。
[dhp-a-273-note3]「四聖諦」:苦、集、滅、道。不管佛陀出世與否,四聖諦永遠存在世間,佛陀只是指出四聖諦而已。
[dhp-a-277-note]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不論是有生命或無生命都遵守無常、苦和無我的永恆定律,沒有任何超自然的神祇可以改變或停止這永恆定律。眾生的所有問題和苦,都根源於我們執著於瞬間的感覺,及東西和一切事物的不確定性。我們的貪欲和無常之間的衝突,造成精神或肉體的痛苦。明白觀照這永恆定律的人,可以獲得內心的和平與滿足。
[dhp-a-279-note]所有緣起法都是無常、苦和無我。厭離它們的人可以證得涅槃。無我是佛陀的重要觀點。
[dhp-a-283-note]佛陀說砍伐森林時,有些新出家的比丘誤解佛陀的意思,所以佛陀進一步說,砍伐欲望之林,而不是真正的森林。
[dhp-a-286-note]不知生命危脆的道理。
[dhp-a-288-note]

比較完整故事請參考 Dhp. 113 :「 家破人亡的波她卡娜 」。

Nanda 補註:此偈頌之相當古漢譯對應經典有:《法句譬喻經》:「 非有子恃,亦非父兄,為死所迫,無親可怙 」(T4,576c);故事:

昔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城內有婬女人,名曰蓮華,姿容端正國中無雙,大臣子弟莫不尋敬。爾時蓮華善心自生,欲棄世事作比丘尼,即詣山中就到佛所,未至中道有流泉水,蓮華飲水澡手,自見面像容色紅輝頭髮紺青,形貌方正挺特無比,心自悔曰:「人生於世形體如此,云何自棄行作沙門?且當順時快我私情。」念已便還。佛知蓮華應當化度,化作一婦人端正絕世,復勝蓮華數千萬倍,尋路逆來。蓮華見之心甚愛敬,即問化人:「從何所來?夫主兒子父兄中外皆在何許?云何獨行而無將從?」化人答言:「從城中來,欲還歸家,雖不相識寧可共還,到泉水上坐息共語不?」蓮華言:「善。」二人相將還到水上,陳意委曲。化人睡來枕蓮華膝眠,須臾之頃忽然命絕,膖脹臭爛腹潰蟲出,齒落髮墮肢體解散,蓮華見之心大驚怖。「云何好人忽便無常?此人尚爾,我豈久存?故當詣佛精進學道。」即至佛所,五體投地,作禮已訖,具以所見向佛說之。佛告蓮華:「人有四事不可恃怙。何謂為四?一者少壯會當歸老,二者強健會當歸死,三者六親聚歡娛樂會當別離,四者財寶積聚要當分散。」 (另可參:類似的故事--「十一~五、 觀美色無常而證阿羅漢果故事 (偈 150) 及「二十四~五、 美色是膚淺的 故事 (偈 347)」。)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