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學習系列Ⅱ.
《尼柯耶》選讀
一、S. 56:11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ṁ 《轉法輪經》
(此檔案略:二、S.22:59
Anattalakkhaṇasuttaṁ《無我相經》
三、M.2 Sabbāsavasuttaṁ《一切漏經》
四、M.13 Mahādukkhakkhandhasuttaṁ《大苦蘊經》)
─漢巴對讀分析、文法分析、法義加油站─
整理者:釋性恩(Dhammajīvī)
NOT FOR
SALE ─【非賣品】
前 言
巴利文法的學習目的與喜悅是要進一步去閱讀巴利原典。「巴利學習系列」第一集著重文法的基本概念做入門的學習與練習和簡明實用巴利文法的匯集﹔第二集《尼柯耶》選讀則是以此為工具進一步地來閱讀巴利原典,其中除了作巴利文法分析之外,也作文章的分析和法義探討。希望透過這樣的學習系列,用思考Ú理解Ú記憶的步驟來強化與提升我們的學習,有系統而又輕鬆地學習巴利文,並且能打開自己的聽覺往佛陀的法義與柔軟音聲。
在這《尼柯耶》選讀四部經中,每部經包含四個步驟:
(一)概要架構、經要、科判:
把整部經的文章組織架構、經典主要法義或詳細科判等一目了然地整理出來,讓人更容易掌握整部經的架構、因果邏輯與法義重點。
(二)漢、巴對讀分析:
以的漢、巴二版相同經典對讀,作文章分析、逐句或每段做詳細對照與分析科判,並加註腳。期望透過這樣訓練活化自己的學習與閱讀文章能力,強化自己的分析與思考細膩,合理與正確地掌握佛陀的法義。
(三)文法分析:
著重文法文分析。把每句中字字的中文意思、字源和格變化等作解析,或每句中前後因果邏輯一塊塊地分析開來。
作習題是一回事,經典中的文法構造是一回事,如何才能既紮實又輕鬆上路呢?事實上,只要任何事情不怕從零開始,又有興趣認識佛陀的柔軟音聲與法義,對巴利字的語尾變化熟悉,合理解析文法理論,要輕鬆地走上閱讀巴利原典之路並不是不可能實現的夢。
(四)法義加油站:
整部經的圖解化或針對第一部分註腳適當地結合論而給予更豐富與合乎邏輯思考的法義解釋,讓人會因此加油而跑力十足,更好樂去一窺堂奧。
在法義內容上,這四部經典因為都與五取蘊相關而做這樣選讀:
(一)S. 56:11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ṁ:
S.= Saṁyuttanikāya,《相應部》﹔56:表示此部中第56相應─《諦相應》;11:這相應中的第11經─《轉法輪經》。S. 56:11也就是表示《相應部˙56諦相應˙11轉法輪經》。這是世尊開悟後第一次對五比丘所宣說的經典,也是世尊教導弟子如何證得初果的法門。
此經的核心論點是「四聖諦的三轉十二行相」,這與證初果又有何關聯?其關鍵在於產生我見的五取蘊,而五取蘊則為四聖諦中的苦諦。《相應部》中所敘述內容是針對特殊對象而做概要性說的,若沒有論的詳細分析與活化思考,它給人的理解是平面的。因此,在這部經的法義部分將結合論而精闢其中的邏輯思考與因果。
(二)S.22:59
Anattalakkhaṇasuttaṁ:《相應部˙22蘊相應˙59無我相經》。
這是世尊開悟後所宣說的第二部經典,也是世尊教導弟子如何證得阿羅漢果的法門。
在這部經中,世尊首先以二個層次確定「五蘊無我」,次以五套十一個角度的五蘊初結「五蘊無我」,最後再詮釋修行的道次第乃至自作證。由此經中顯見,即使想證初果者都必須觀照五蘊(苦諦)與緣起(集諦)。
(三)M.2
Sabbāsavasuttaṁ:
M.= Majjhimanikāya,《中部》﹔2即是其中的第2經為《一切漏經》。佛陀教導弟子斷漏的七種方法。其中「見」部分為首要,斷「我見」就是證初果的多聞聖弟子,執「邪見」者即是有三世十六種疑的無聞凡夫。其中區別關鍵在於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所應作意的法或所不應作意的法。
在這七種斷漏方法中,讓人去省思斷漏是身體的避或心的防護?有時候,「避」不是不好,而是看清楚之後而有這樣選擇,這樣的「避」也是一種解決煩惱方法。
(四)M.13
Mahādukkhakkhandhasuttaṁ:《中部˙13大苦蘊經》。
在這部經中探討欲色受三個主題的味患離,在色上的觀點與《相應部》或《雜阿含經》從勝義諦角度詮述的角度不同,這部經是從觀身不淨的角度來講對色的過患。
在漢巴對讀方面,以元亨寺出版的《漢譯南傳大藏經》,為對讀本,主要是我們所處的環境是華文區,而在華文佛典翻譯上或許有些瑕疵,以訛傳訛而讓人望之卻步,也因而錯失了分享原典中精髓的機會。巴利語也不是認識佛法精髓的唯一,事實上是希望透過漢譯版和巴利原典的漢巴對讀與分析,合理地理解,用適當客觀的態度去面對和使用漢譯本,活化自己對佛陀法義的思考與理解,而不是造成彼此的衝突與批評,畢竟語言它還是世間相。期望我們都能超越它,缺少了一個密碼是打不開保險箱的,同樣地,要打開聽覺聆聽佛陀法義與柔軟音聲,依教奉行而達終極目的地,文字般若還是其中重要樞紐之一。三藏與三學相輔相成、平衡發展才能事半功倍。
一篇巴利原典要兼顧文法分析、文章分析和法義探討等三大目的,這是困難的,也是有別於過去的學習方式與思考邏輯。因此對於這些部分,整理者必須表示深切感恩原始佛教學院師長們的多方面教導與提供有價值的建議、資訊等等,讓整理者感受了學習巴利語的喜悅,有機會真正認識與涉入這巴利聖典。
由於整理者學識和經驗的有限,全書中必有遺漏、錯字或未詳盡的地方,敬請知見者不吝給予指導,以期再版中的更正,而使本學習系列更盡善盡美。期望它能讓同好者學以致用地做漢巴對讀與分析、法義探討。
祝福平安快樂!
性恩(Dhammajīvī 法命) 2004,12,11
巴利學習系列 Ⅱ.
《尼柯耶》選讀 --目次-- |
|||||
前 言 |
…………………………………………………………………… …………………………………………………………………… |
Ⅰ Ⅲ |
|||
經典、文法略符 |
………………………………………………………… |
Ⅴ |
|||
文法範例 |
…………………………………………………………………… |
Ⅵ |
|||
一、 |
S.56:11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ṁ 《轉法輪經》…… |
1 |
|||
|
〔一〕 〔二〕 〔三〕 〔四〕 |
概要架構、經要 …………………………………………… 漢、巴對讀分析……………………………………………… 文法分析…………………………………………………… 法義加油站……………………………………………… |
1 1 13 27 |
||
參考書目 |
………………………………………………………………… |
60 |
|||
略符 |
|||||
一、巴利經典(P.T.S.版)略符 |
|||||
A. |
Aṅgutara-Nikāya |
《增支部》 |
M. |
Majjhima-Nikāya |
《中部》 |
D. |
Dīgha-Nikāya |
《長部》 |
S. |
Saṁyutta-Nikāya |
《相應部》 |
Dp. |
Dhammapada |
《法句經》 |
Vin./ V. |
Vinayapiṭaka |
《律藏》 |
Itv. |
Itivuttaka |
《如是語》 |
Ud. |
Udāna |
《自說》 |
J. |
Jātaka |
《本生經》 |
|
|
|
二、文 法 略 符 |
|||||
√ |
root |
動詞詞根 |
mid. |
middle |
中間態 |
abl. |
ablative |
從格、奪格 |
n. |
neuter |
中性 |
abs. |
absolute |
絕對、獨立 |
nom. |
nominative |
主格 |
acc. |
accusative |
受格、對格 |
num. |
numeral |
數詞 |
act. |
active |
主動 |
opt. |
optative |
願望法 |
adj./a. |
adject |
形容詞 |
pass. |
passive |
被動 |
adv. |
adverb |
副詞 |
p./ pl. |
plural |
複數 |
aor. |
aorist |
過去式 |
pr. |
present |
現在式 |
cau. |
causative |
使役式 |
ppr. |
peresent |
現在分詞 |
cond. |
conditional |
條件法 |
|
participle |
|
conj. |
conjunction |
連接詞 |
pp. |
past participle |
過去分詞 |
dat. |
dative |
為格、與格 |
pref. |
prefix |
接頭詞 |
denom. |
denomination |
名動詞 |
prep. |
preposition |
介係詞 |
desid. |
desiderative |
示意動詞 |
pron. |
pronoun |
代名詞 |
f. |
feminine |
陰性(女性) |
rel.pron. |
relative pronoun |
關係代名詞 |
fut. |
future |
未來式 |
s. / sg. |
singular |
單數 |
gen. |
genitive |
屬格 |
Sk. |
Sanskrit |
梵語 |
ger. |
gerund |
suf. |
sufix |
接尾詞 |
|
grd. |
gerundive |
義務分詞 |
vi. |
intransitive verb |
不及物動詞 |
imp |
imperative |
命令〔祈使〕法 |
vt. |
transitive verb |
及物動詞 |
ind. |
indeclinable |
不變化詞 |
voc. |
vocative |
呼格 |
inf. |
infinitive |
不定詞 |
1 / 1 p. |
first
person |
第一人稱 |
ins. |
instrumental |
具格 |
2 / 2 p. |
second
person |
第二人稱 |
intens. |
intensitive |
強意動詞 |
3 / 3 p. |
third
person |
第三人稱 |
interj. |
interjection |
感嘆詞 |
> |
become |
變成 |
interr. |
interrogative |
疑問詞 |
< |
come
from |
來自 |
loc. |
locative |
處格、位格 |
/ |
or |
或 |
m. |
masculine |
陽性(男性) |
& |
and |
和 |
|
|
|
= |
equal
to |
等於 |
文法分析範例:
巴利: |
Ehi bhikkhū’ti
Bhagavā avoca, svākkhāto dhammo, |
中文: |
(你)來 比丘 引號 世尊 (他)說了 已被善說 法 |
原形: |
eti
bhikkhu+iti Bhagavant vacati
su+akkhāta dhamma |
字源: |
√i
bhikkhati乞求
bhaga+-vant √vac pp. of akkhāti
dharati 走 <desid.of √bhaj分配 吉祥 具有… 說 <A+√khyā見 <√dhṛ支持 |
格變化: |
(imp.2,s.) (m.s.voc.) (m.s.nom.)
(aor.3,s.) (m.s.nom.) (m.s.nom.) 動詞活用次序: 名詞曲用次序:
動詞的梵文字根[1], (imp. 2, s.) (m. s. nom.) 其意思請見「巴利學習系列」Ⅰ (時態,人稱,數) (性,數, 格) 之p.200-c欄 |
|
動詞活用表,請見 名詞曲用,請見 「巴利學習系列」Ⅰ, 「巴利學習系列」Ⅰ,p.152-157 p.136-137,
141-143 代名詞曲用:p.158-161。數詞曲用:p.168-169。 |
巴利: |
cara
brahmacariyaṁ sammā dukkhassa antakiriyāyā'ti. |
中文: |
行 梵 行 正、徹底、完全 苦的 盡 作 引號 |
原形: |
carati
brahma+cariya sammā
dukkha anta+ kiriyāya+iti |
字源: |
√car
√bṛh < du+kha(=ākāsa)
抽象 of karoti 移動 大、強壯 難
天空 <√kṛ做、造 |
格變化: |
(imp.2,s.) (m.s.acc.) (adv.) (n.s.gen.) (f.s.dat.) (ind.) |
試譯 : |
世尊說了:「來,比丘!法是已被善說,為了苦的滅盡而正行梵行。」 |
查字範例簡介 (依水野弘元 所著之「巴利語辭典」版本為範本)例如:
[1] 上之Bhagavant(見p.207右下): Bhagavant m.[ 〞bhaga-vant],
j此中,此字是-vant結尾﹔ 所以此字的字尾變化即用〔-vant,m.〕此曲用公式
km.表示此字的性[2]─是男或陽性。 (見「巴利學習系列」Ⅰ之p.156,第17號格變化)。
l[ ]括弧號=表示此字的字源或分解﹔m〞=表示此巴利字與梵語同形﹔
nbhaga-vant=表示Bhagavant 來自bhaga(此字意義在左邊─幸運、福運[3])加上接尾詞vant,一般用bhagavant<
bhaga-vant表達。
接頭詞 梵語動詞字根
[2] 上之uggacchati(見p.58右):uggacchati [ud-gam] 上昇。
j一般上,動詞大都以〔現在式、第三人稱、單數〕表達,此中uggacchati即是。
k ud=接頭詞,其意義「向上」參見「巴利學習系列」Ⅰ之p.179-182,十一、動詞的複合詞。
l gam粗體字表示「梵語動詞字根」其意思「去,往」請見「巴利學習系列Ⅰ」之p.198-a欄 。
S. 56:11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ṁ 《轉法輪經》概要架構
一、序分 1. 通緣→佛陀住在波羅奈的仙人墮處的鹿野苑
2. 別緣→概說佛陀生命中三階段 1 佛陀自我反省→出家人二極端不能做
2 釋二端 j欲樂行→低俗、粗俗人、非神聖、無益
k苦行→苦、非神聖、無益
3 採中道行 已被如來證得
二、正宗分 1. 隨釋中道 1 釋中道 j 總說→八支聖道 產生法眼 寂靜
k 標舉→即正見…正定 產生知識 通智
2 結論→這是已被如來證得、…中道 可以轉到 正覺
2. 釋四聖諦 1 苦聖諦→苦的自性→八苦→概要說:執取五蘊是苦 涅槃
2 苦集聖諦 j現在流轉因→貪愛→再生、伴喜貪、追求喜
k 結→貪愛有欲、有、無有三法
3 苦滅聖諦→還滅因→那貪愛的滅無餘、捨、丟出、解脫、無執取
4 苦滅道聖諦→當來不流轉因 j 總說→ 八支聖道
k 標舉→ 即正見…正定
3. 三轉四聖諦 1 三轉苦聖諦 j 這是苦聖諦 → 示相(諦智)
k 這是苦聖諦應知 → 勸修(作智)
l 這是苦聖諦已知 → 作證(已作智)
2 三轉苦集聖諦 j 這是苦集聖諦 → 示相(諦智)
k 這是苦集聖諦應斷 → 勸修(作智)
l 這是苦集聖諦已斷 → 作證(已作智)
3 三轉苦滅聖諦 j 這是苦滅聖諦 → 示相(諦智)
k 這是苦滅聖諦應證 → 勸修(作智)
l 這是苦滅聖諦已證 → 作證(已作智)
4 三轉苦滅道聖諦 j 這是苦滅道聖諦 → 示相(諦智)
k 這是苦滅道聖諦應修 → 勸修(作智)
l 這是苦滅道聖諦已修 → 作證(已作智)
4. 佛陀表達心聲 1 未作證前不敢宣說
2 因已作證而宣說【已現等覺無上的三藐三菩提】
3 自作證(解脫知見)
三、流通分 1. 結歎流通→ 五個為一群比丘心滿意足和隨喜世尊所說的
2. 喬陳如證得初道心→【任何集起的法,它都是會滅的法】
3. 諸天讚嘆【世尊之無上法輪不為任何所逆轉】
4. 結論 → 阿若喬陳如名之由來→佛陀讚嘆印可【喬陳如真的已了解了aññāsi】
經要:這是佛陀開悟後,在鹿野苑第一次對五個為一群的比丘說法。首先自我反省出家人不可從事欲樂行、苦行這二極端,而採中道修行。接著解釋四聖諦和三轉四聖諦十二行相。以及表達心聲。最後,諸天亦發出聲音讚嘆佛陀的這初轉法輪不被逆轉。當在宣說時,其中的喬陳如證得初道心,佛陀讚嘆他是真的「aññāsi」,從此而名阿若喬陳如。
相應部經典六
大篇
第十二 諦相應
第二 轉法輪品
[一一] 第一 如來所說[4]1[5](一)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波羅捺國仙人墮處[6]鹿野園。
421[7] 二 於此處,世尊言五比丘[8]曰:
「諸比丘!出家者[9]不可親近於二邊。以何為二邊耶?
三 (一)於諸欲[10]以愛欲貪著為事者,乃下劣、卑賤、凡夫之所行、非聖賢,乃無義相應。
(二)以自之煩苦為事者[11],為苦,非聖賢,乃無義相應。諸比丘!如來捨此二邊,以中道現等覺。此為資於眼生、智生、寂靜、證智、等覺、涅槃。
S.56:11(1.)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ṁ
《轉法輪經》之分析
一、序 分[12]
1. 通緣
Ekaṁ samayaṁ
Bhagavā bārāṇasiyaṁ viharati Isipatane Migadāye.
某個時候,世遵住在波羅奈的仙人墮處的鹿野苑。
2. 別緣 → 概說佛陀生命中三階段
2.1 佛陀自我反省→ 出家人二極端不能做
Tatra kho Bhagavā pañcavaggiye bhikkhū āmantesi–
“Dveme,
bhikkhave, antā pabbajitena na sevitabbā.
在那裡,世尊告訴五個為一群的比丘們:「比丘們!有不應被出家人實行的這二個極端。」
2.2 問二極端
Katame dve?
「二個是什麼呢?」
2.3 釋
2.3.1 極端一 → 第一階段 (皇宮生活)
2.3.1.1 從事欲樂行
Yo cāyaṁ kāmesu kāmasukhallikānuyogo
「任何在欲樂上從事那種欲樂的執著
2.3.1.2 欲樂行的缺點
hīno gammo pothujjaniko anariyo anatthasaṁhito,
是低俗的、粗俗鄉下人、世俗人、非神聖的、無意義的;
2.3.2 極端二 → 第二階段 (六年苦行)
2.3.2.1 從事自我折磨
yo cāyaṁ attakilamathānuyogo
任何從事那種自我折磨
2.3.2.2 自我折磨的缺點
dukkho anariyo
anatthasaṁhito.
是苦的 、非神聖的、 無意義的。」
2.4 採中道行→ 第三階段 (中道修行)
2.4.1 如來離這二極端
Ete kho,
bhikkhave, ubho ante anupagamma
「比丘們!拋棄這二極端之後,
2.4.2 證得中道
majjhimā paṭipadā Tathāgatena abhisambuddhā
中道已被如來證得[13],
2.4.3 中道的功能目的
cakkhukaraṇī ñāṇakaraṇī是產生(法)眼、產生知識,
upasamāya abhiññāya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ṁvattati”.
可以轉到寂靜、通智、正覺、涅槃。」
四 諸比丘!云何乃能如來於中道現等覺,資於眼生、智生、寂靜、證智、等覺、涅槃[14]耶?乃八支聖道是。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15]是。諸比丘!此乃如來所現等覺之中道,此乃資於眼生、智生、寂靜、證智、等覺、涅槃。
五 諸比丘!苦聖諦[16]者,即是此,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悲憂惱苦、遇怨憎者苦、與所受者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說為五取蘊苦[17]。
六 諸比丘!苦集諦者,即是此,謂:後有起、喜貪俱行、隨處歡喜之渴愛,謂:欲愛、有愛、無有愛是。
二、正宗分
3. 隨釋中道- 八支聖道
3.1 問-中道
“Katamā ca sā, bhikkhave, majjhimā paṭipadā Tathāgatena abhisambuddhā cakkhukaraṇī ñāṇakaraṇī
「比丘們!什麼是已被如來證得、產生(法)眼、產生知識的中道,
upasamāya abhiññāya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ṁvattati?
可以轉到寂靜、通智、正覺、涅槃呢?
3.2 釋
3.2.1 總結-八支聖道
Ayameva 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就是這八支聖道,
3.2.2 標舉
seyyathidaṁ–也就是-
1.sammādiṭṭhi 2. sammāsaṅkappo 3.sammāvācā
4.sammākammanto 5.sammā-ājīvo 6.sammāvāyāmo
7.sammāsati 8.sammāsamādhi
正見、正思、正語、正命、正業、正精進、正念、正定。
3.3 結論
Ayaṁ kho sā, bhikkhave, majjhimā paṭipadā
Tathāgatena abhisambuddhā cakkhukaraṇī ñāṇakaraṇī
upasamāya abhiññāya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ṁvattati.
比丘們!這是已被如來證得、產生(法)眼、產生知識的那個中道,
可以轉到寂靜、通智、正覺、涅槃。」
4. 解釋四聖諦
4.1. 苦聖諦 → 苦的自性-八苦
“Idaṁ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ṁ
ariyasaccaṁ–
比丘們!這是苦聖諦-
jātipi dukkhā, jarāpi
dukkhā,byādhipi dukkho,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
maraṇampi dukkhaṁ,appiyehi sampayogo
dukkho,
死是苦,與不喜歡的會合(怨憎會)是苦,
piyehi
vippayogo dukkho,與喜歡的別離是苦,
yampicchaṁ na labhati tampi dukkhaṁ–
不能得到那種想要的這也是苦,
saṁkhittena pañcupādānakkhandhā dukkhā.
概要地說:執取五蘊是苦。
4.2. 苦集聖諦
4.2.1 現在的流轉因→ 貪愛的特色
Idaṁ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samudayaṁ
ariyasaccaṁ–
比丘們!這是苦集聖諦-
yāyaṁ taṇhā ponobbhavikā那種貪愛是再生
nandirāgasahagatā與喜貪結合、
tatratatrābhinandinī,到處尋求喜的,
4.2.2 結:貪愛有三法
seyyathidaṁ –也就是:
1.kāmataṇhā, 2.bhavataṇhā, 3.vibhavataṇhā.
欲愛、有愛、無有愛。
七 諸比丘!苦滅聖諦者,即是此,謂:於此渴愛[18]無餘、離滅、棄捨、定棄、解脫而無執著。
422 八 諸比丘!順苦滅道聖諦者[19],即是此,所謂八支聖道是。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20]。
九 諸比丘!苦聖諦者,即是此,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應對此苦聖諦偏知……乃至……已偏知,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4.3 苦滅聖諦 → 還滅因
Idaṁ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nirodhaṁ
ariyasaccaṁ–
比丘們!這是苦滅聖諦-
yo tassāyeva taṇhāya asesavirāganirodho cāgo paṭinissaggo mutti anālayo.
就是那種相同貪愛的滅去無餘、捨、丟出去、解脫、不執取。
4.4 苦滅道聖諦 →當來不流轉因
4.4.1 總結→ 八支聖道
Idaṁ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ṁ–
比丘們!這是導向苦滅道聖諦-
ayameva 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
就是這八支聖道,
4.4.2 標舉
seyyathidaṁ– sammādiṭṭhi …pe… sammāsamādhi.
也就是:正見…乃至…正定。」
5. 四聖諦三轉 →三轉十二行相
5.1 苦聖諦三轉
5.1. 1 諦智 → 示相 / 聖諦的知識 saccañāṇaṁ
“‘Idaṁ
dukkhaṁ ariyasaccan’ti 「‘這是苦聖諦’: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比丘們!在種種以前還沒有聽過的法上,我的
1. cakkhuṁ udapādi, 2.ñāṇaṁ udapādi, 3.paññā udapādi,
4.vijjā udapādi, 5.āloko udapādi.
(法)眼生起、知識生起、智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5.1.2. 作智 → 勸修 / 應作的知識 kiccañāṇaṁ
‘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ṁ
ariyasaccaṁ pariññeyyan’ti
‘這苦聖諦是應被完全了知’:
me, bhikkhave,
pubbe …pe… udapādi.
比丘們!在種種以前…乃至…生起。
5.1.3 已作智 → 作證 / 已作的知識 katañāṇaṁ
‘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ṁ
ariyasaccaṁ pariññātan’ti
‘這苦聖諦已經被完全了知’: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比丘們!在種種以前還沒有聽過的法上,我的
1. cakkhuṁ udapādi, 2.ñāṇaṁ udapādi, 3.paññā udapādi,
4.vijjā udapādi, 5.āloko udapādi.
(法)眼生起、知識生起、智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一O 諸比丘!苦集聖諦者[21],即是此,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對此苦集聖諦應斷……乃至……已斷,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一一 諸比丘!苦滅聖諦者[22],即是此,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對此苦滅聖諦應現證……乃至……已現證,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5.2. 集聖諦三轉
5.2.1 諦智→ 示相 / 聖諦的知識 saccañāṇaṁ
“‘Idaṁ dukkhasamudayaṁ ariyasaccan’ti ‘這是苦集聖諦’: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比丘們!在種種以前還沒有聽過的法上,我的
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
(法)眼生起、知識生起、智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5.2.2. 作智→ 勸修 / 應作的知識 kiccañāṇaṁ
‘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samudayaṁ ariyasaccaṁ pahātabban’ti
‘這苦集聖諦是應被斷’:
me, bhikkhave,
pubbe …pe… udapādi.
比丘們!在種種以前…乃至…生起。
5.2.3 已作智→ 作證 / 已作的知識 katañāṇaṁ
‘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samudayaṁ ariyasaccaṁ pahīnan’ti
‘這苦集聖諦已經被斷’: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比丘們!在種種以前還沒有聽過的法上,我的
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
(法)眼生起、知識生起、智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5.3. 滅聖諦三轉
5.3.1 諦智→ 示相 / 聖諦的知識saccañāṇaṁ
Idaṁ dukkhanirodhaṁ ariyasaccan’ti‘這是苦滅聖諦’: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比丘們!在種種以前還沒有聽過的法上,我的
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
(法)眼生起、知識生起、智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5.3.2. 作智→ 勸修 / 應作的知識 kiccañāṇaṁ
‘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nirodhaṁ ariyasaccaṁ sacchikātabban’ti
‘這苦滅聖諦是應被證’:
me, bhikkhave,
pubbe …pe… udapādi.
比丘們!在種種以前…乃至…生起。
5.3.3 已作智→ 作證 / 已作的知識 katañāṇaṁ
‘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nirodhaṁ ariyasaccaṁ sacchikatan’ti
這苦集聖諦已經被證’: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
比丘們!在種種以前還沒有聽過的法上,我的(法)眼生起、知識生起、智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一二 諸比丘!順苦滅道聖諦者[23],即是此,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對此順苦滅道聖諦應修習……乃至……已修習,於先前未 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一三 諸比丘!我於四聖諦以如是三轉十二行相之如實智見尚未達悉皆清淨時,諸比丘!
423 我於天、魔、梵世、沙門、婆羅門、人、天眾生中,不被稱之為無上正等覺之現
等覺。
一四 諸比丘!然而我於此四聖諦[24],如是三轉十二行相之如實智見已達悉皆清淨故,諸比丘!我於天、魔、梵世、沙門、婆羅門、人、天眾生中,稱之為無上正等覺之現等覺。又,我智生與見,我心解脫不動,此為我最後之生,再不受後有[25]。
5.4. 道聖諦三轉
5.4.1 諦智→ 示相 / 聖諦的知識 saccañāṇaṁ
“‘Idaṁ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n’ti
‘這是導向苦滅道聖諦’: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
比丘們!在種種以前還沒有聽過的法上,我的(法)眼生起、知識生起、智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5.4.2. 作智→ 勸修 / 應作的知識 kiccañāṇaṁ
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ṁ bhāvetabban’ti
me, bhikkhave,
pubbe …pe… udapādi.
‘這導向苦滅道聖諦是應被修’:比丘們!在種種以前…乃至…生起。
5.4.3 已作智→ 作證 / 已作的知識 katañāṇaṁ
‘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ṁ bhāvitan’ti
‘這導向苦滅道聖諦已經被修’: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
比丘們!在種種以前還沒有聽過的法上,我的(法)眼生起、知識生起、智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6. 佛陀表露自己的心聲
6.1.未作證前不敢宣說
“Yāvakīvañca me, bhikkhave, imesu catūsu ariyasaccesu evaṁ tiparivaṭṭaṁ dvādasākāraṁ yathābhūtaṁ ñāṇadassanaṁ na suvisuddhaṁ ahosi,
neva tāvāhaṁ, bhikkhave sadevake loke samārake
sabrahmake sassamaṇabrāhmaṇiyā pajāya sadevamanussāya ‘Anuttaraṁ sammāsambodhiṁ abhisambuddho’ti paccaññāsiṁ.
「比丘們!在這四聖諦這樣如實的三轉十二行相中,我的知見還沒有徹底清淨之前,比丘們!我就不曾與在共天、共魔、共梵世界裡的有沙門婆羅門、共天人的人眾宣稱‘已經現等覺無上的三藐三菩提
’。
6.2 因已自作證才敢宣說
“Yato ca kho me, bhikkhave, imesu catūsu ariyasaccesu evaṁ tiparivaṭṭaṁ dvādasākāraṁ yathābhūtaṁ ñāṇadassanaṁ suvisuddhaṁ ahosi, athāhaṁ, bhikkhave, sadevake loke samārake
sabrahmake sassamaṇabrāhmaṇiyā pajāya sadevamanussāya ‘Anuttaraṁ sammāsambodhiṁ abhisambuddho’ti paccaññāsiṁ.
比丘們!因為在這四聖諦這樣如實的三轉十二行相中,我的知見徹底清淨了,比丘們!然後我與在共天、共魔、共梵世界裡的有沙門婆羅門、共天人的人眾宣稱‘已經現等覺無上的三藐三菩提’。
6.3 結論 → 自作證(解脫知見)
Ñāṇañca pana me dassanaṁ udapādi–
‘Akuppā me vimutti, ayamantimā jāti,
natthidāni punabbhavo’”ti.
‘我的解脫不動了,這個是最後的生,現在再有不存在了’。」
一五 世尊如是說示已,五比丘歡喜、信受於世尊之所說。又說示此教時,具壽憍陳如生遠塵離垢之法眼[26]:「有集法者,悉皆有此滅法。」
一六 世尊轉如是法輪時,地居之諸天[27]發聲言曰:
「世尊如是於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野苑,轉無上之法輪,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世間之任何者,皆不能覆。」
一七 聞得地居諸天之聲之四大天王諸天,發聲言曰:
「世尊如是於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野苑,轉無上之法輪,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世間之任何者,皆不能覆。」
一八 聞得四大天王諸天聲之忉利諸天……焰摩諸天……兜率諸天……化樂諸天……他化自在諸天……梵身諸天發聲言曰:
424 「世尊如是於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野苑,轉無上之法輪,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世間任何者,皆不能覆。」
三、流通分
7.1 結歎流通
Idamavoca
Bhagavā. 世尊說了這個。
Attamanā pañcavaggiyā bhikkhū Bhagavato bhāsitaṁ
abhinandunti.
五個為一群的比丘們心意滿足和歡喜世尊所說的。
7.2 喬陳如證得初道心
Imasmiñca pana veyyākaraṇasmiṁ bhaññamāne
而且當這個解說正在被說的時候,
āyasmato
koṇḍaññassa virajaṁ vītamalaṁ
dhammacakkhuṁ udapādi–遠塵離垢的法眼生起到尊者喬陳如:
“Yaṁ kiñci
samudayadhammaṁ,‘任何集起的法,
sabbaṁ taṁ nirodhadhamman”ti.它都是會滅的法’。
7.3 諸天讚嘆
7.3.1地居天發出聲音
Pavattite ca pana Bhagavatā dhammacakke當法輪已被世尊轉時,
bhummā
devā saddamanussāvesuṁ –地居天發出聲音-
“Etaṁ Bhagavatā bārāṇasiyaṁ Isipatane Migadāye
anuttaraṁ
dhammacakkaṁ pavattitaṁ
「在波羅奈的仙人墮處的鹿野苑,這個已被世尊轉的無上法輪
appaṭivattiyaṁ samaṇena vā brāhmaṇena vā devena vā mārena vā
brahmunā vā kenaci vā lokasmin”ti.
不能被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在世界裡的任何之一所逆轉。」
7.3.2 四大王天發出聲音
Bhummānaṁ devānaṁ saddaṁ sutvā聽到地居天的聲音之後,
cātumahārājikā devā saddamanussāvesuṁ–四大王天發出聲音-
“Etaṁ Bhagavatā bārāṇasiyaṁ Isipatane Migadāye anuttaraṁ dhammacakkaṁ pavattitaṁ,
appaṭivattiyaṁ samaṇena vā brāhmaṇena vā devena vā mārena
vā brahmunā vā kenaci vā lokasmin”ti.
「在波羅奈的仙人墮處的鹿野苑,這個已被世尊轉的無上法輪不能被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在世界裡的任何之一所逆轉。」
7.3.3 三十三天…梵眾天發出聲音
Cātumahārājikānaṁ devānaṁ saddaṁ sutvābrahmakāyikā devā saddamanussāvesuṁ–
聽到四大王天的聲音之後,
tāvatiṁsā devā …pe…三十三天…乃至…
yāmā devā …pe…夜魔天…乃至…
tusitā devā …pe…兜率天…乃至…
nimmānaratī devā …pe…化樂天…乃至…
paranimmitavasavattī devā …pe… 他化自在天…乃至…
brahmakāyikā devā saddamanussāvesuṁ–梵眾天發出聲音-
“Etaṁ Bhagavatā bārāṇasiyaṁ Isipatane Migadāye anuttaraṁ dhammacakkaṁ pavattitaṁ
appaṭivattiyaṁ samaṇena vā brāhmaṇena vā devena vā mārena
vā brahmunā vā kenaci vā lokasmin”ti.
「在波羅奈的仙人墮處的鹿野苑,這個已被世尊轉的無上法輪不能被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在世界裡的任何之一所逆轉。」
一九 如是於其剎那,其頃刻,其須央之間,乃至止於梵世之聲已達。又,此十千世界涌震動,示現於無量廣大光明[28]之世間,超越諸天之天威力。
二O 時,世尊稱讚而曰:
「憍陳如悟矣,憍陳如悟矣!」
自此即名具壽憍陳如,稱為阿若憍陳如。
註[29]1: 《雜阿含379經》(大正2.103c),大正No.109《佛說轉法輪經》(大正2.503),No.110《佛說三轉法輪經》(大正2.504),《律藏》〈大品〉Vin. I,10-12,《四分律》卷32(大正22.788),《五分律》卷15(大正22.104);《法蘊足論》(大正26.479-482)經》,M.141. Saccavibhaṅgasuttaṁ 諦分別經;及其他亦有梵本。
7.3.4 聲音傳到梵天界
Itiha tena khaṇena
(tena layena) tena muhuttena
這樣在那剎那間(、在那片刻間)、在那須臾頃間,
yāva
brahmalokā saddo abbhuggacchi.
聲音傳播遠至梵界。
7.3.5 十千世界大震動和光彩出現世間
Ayañca dasasahassilokadhātu saṅkampi
sampakampi sampavedhi,
這個十千世界震動、大震動、強烈震動,
appamāṇo
ca uḷāro obhāso loke pāturahosi atikkamma devānaṁ devānubhāvanti.
和一道無量莊嚴的光彩超越諸天的天之威力而出現在世間。
7.4 結論 →名阿若喬陳如的由來
7.4.1 世尊讚嘆喬陳如
Atha kho Bhagavā imaṁ udānaṁ udānesi– 然後世尊發出這個讚嘆語-
“Aññāsi vata, bho, koṇḍañño,“喬陳如真的已經了解了!
aññāsi vata, bho, koṇḍañño”ti!喬陳如真的已經了解了!”
7.4.2 阿若喬陳如從此而得名
Iti hidaṁ āyasmato koṇḍaññassa
‘Aññāsikoṇḍañño’ tveva nāmaṁ
ahosīti.
就這樣,具壽喬陳如有‘阿若喬陳如’這個名字。
S.56-112.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ṁ 《轉法輪經》文法分析
dhamma+ cakka+pavattana +
sutta
法 輪 轉
經
< pa +√vrt+ ana < √siv
(n.s.nom.)
1. Ekaṁ
samayaṁ bhagavā
bārāṇasiyaṁ viharati
isipatane migadāye.
一/某個 時 世尊 在波羅奈 住 仙人墮處 鹿野苑
Eka samaya bhagavant bārāṇasi
viharati isi+patana migadāya
bhaga+-vant vi+√hṛ
< patati<√pat miga+dāya
吉祥 具有… 分開 取、拿 降落、落下 鹿園、林
(m.s.acc.) (m.s.acc.)
(m.s.nom.) (f.s.loc.) (pr.3,s.)
(n.s.loc.) (m.s.loc.)
試譯:某個時候,世尊住在波羅奈之仙人墮處的鹿野苑。
2. Tatra
kho bhagavā pañcavaggiye bhikkhū āmantesi–
在那裡 (語氣詞) 世尊 五個為一群 比丘們 (他)告訴了
tatra kho bhagavant pañca+vagga+-ya bhikhu āmanteti
(adv.)
(adv.) (m.p.nom.) (m.p.acc.) (m.p.acc.) (aor.3,s.)
試譯 :在那裡,世尊告訴了五個為一群的比丘們:
3. “dveme, bhikkhave, antā
pabbajitena na sevitabbā.
這二個 比丘們 邊/極端 被出家人 不 應被實行/從事
dve+ime bhikkhu anta
pabbajita na
sevitabba
pp. of pabbajati grd. of sevati
(m.p.nom.) (m.p.voc.) (m.p.nom.)
(m.s.ins.) (adv.) (m.p.nom.)
試譯 :「比丘們!有不應被出家人實行的這二個極端/這兩個極端是不應被出家人實行的。
4. Katame
dve (honti)?
什麼 二個 是
katama dvi
hoti < √hū 有、存在、是
(m.p.nom.)
(m.p.nom.) (pr.p.3.)
試譯:二個是什麼呢?
5. Yo cāyaṁ kāmesu kāmasukhallikānuyogo
hīno gammo
任何 那種 在諸欲樂上 從事欲樂的執著 低俗 粗俗鄉下人
ya ca + ayaṁ kāma kāma+ sukhallika+ anuyoga hina
gamma
(強調) < ay 欲樂生活
從事 < gāma+ya
(m.s.nom.)(conj.)(m.s.nom.)
(m.p.loc.) (m.s.nom.) (m.s.nom.) (m.s.nom.)
Æ pothujjaniko anariyo anatthasaṁhito,
世俗人/凡夫 非 神聖 無 意義(不具利益)
pothujjana+ika an+ariya an+ attha+ saṁhita
無 意義 < pp. of sandahati < saṁ+√dhā
具有、伴隨 給
(m.s.nom.) (m.s.nom.) (m.s.nom.)
試譯:任何在諸欲樂上從事那種欲樂的執著者是低俗的、粗俗鄉下人、世俗人、非神聖的、無意義的﹔
Æ yo cāyaṁ attakilamathānuyogo dukkho anariyo anatthasaṁhito.
任何 那種 自己 折磨 從事 苦 非神聖 無意義(不具利益)
ya ca + ayaṁ atta+kilamatha+anuyoga du + kha an+ariya
an+attha+saṁhita
惡、難 空間
(m.s.nom.)(conj.)(m.s.nom.) (m.s.nom.)
(m.s.nom.) (m.s.nom.) (m.s.nom.)
試譯:任何從事那種自我折磨者是苦的、非神聖的、無意義的。
6. Ete kho, bhikkhave,
ubho ante
anupagamma majjhimā paṭipadā
這些(語氣詞)比丘們 二 邊 避開/拋棄 中間 道
Eta kho bhikkhu
ubha anta an+upa+gamma majjhima
paṭipadā
gacchati √gam
paṭi+√pad
(m.p.acc.) (adv.) (m.p.voc.) (m.p.acc.) (m.p.acc.) (ger.)
(f.s.nom.) (f.s.nom.)
Æ tathāgatena
abhisambuddhā cakkhukaraṇī
ñāṇakaraṇī
被如來 已被證得 產生(法)眼 產生知識
tathā+gata/ āgata abhisambuddhā cakkhu+ karaṇi ñāṇa+ karaṇi
abhi+
sambujjhati pp. 眼 產生 知識 產生
saṁ+√budh 醒著
(m.s.ins.) (f.s.nom.) (f.s.nom.) (f.s.nom.)
Æ
upasamāya abhiññāya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ṁvattati”.
寂靜 通智 正覺 涅槃 轉起
upasama abiññā sambodha nibhāna saṁvattati
abhi+-jānāti √jñā saṁ+√budh nir+√vā
saṁ+√vrt
知道 醒著 吹 轉
(m.s.dat.) (f.s.dat.) (m.s.dat.) (n.s.dat.) (pr.3,s.)
試譯:比丘們!拋棄這二極端之後,中道已被如來證得,是產生(法)眼、產生知識,可以轉到寂靜、通智、正覺、涅槃。
7. “Katamā ca sā, bhikkhave, majjhimā paṭipadā tathāgatena
什麼 而/又 那個 比丘們 中間 道 被如來
(f.s.nom.) (conj.) (f.s.nom.)
(m.p.voc.) (f.s.nom.) (f.s.nom.) (m.s.ins.)
Æ abhisambuddhā cakkhukaraṇī
ñāṇakaraṇī upasamāya abhiññāya
已被證得 產生(法)眼 產生知識 寂靜 通智
(f.s.nom.) (f.s.nom.) (f.s.nom.) (m.s.dat.) (f.s.dat.)
Æ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ṁvattati?
正覺 涅槃 轉起
(m.s.dat.) (n.s.dat.) (pr.3,s.)
試譯:比丘們!什麼是已被如來證得,是產生(法)眼、產生知識,可以轉到寂靜、通智、正覺、涅槃的那個中道呢?
8.
Ayameva 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 seyyathidaṁ–
這 就是 聖 八 支/分 道 也就是
ayaṁ+
eva ariya aṭṭha+
aGga+ika magga seyyathidaṁ
(m.s.nom.) (adv.) (m.s.nom.) (m.s.nom.) (m.s.nom.) (adv.)
Æ sammādiṭṭhi sammāsaṅkappo sammāvācā sammākammanto
正見 正思 正語 正業
sammā+ diṭṭhi sammā+ saṅkappa sammā+ vācā sammā+ kamma+anta
(f.s.nom.) (m.s.nom.) (f.s.nom.) (m.s.nom.)
Æ sammā-ājīvo sammāvāyāmo sammāsati sammāsamādhi.
正命 正勤 正念 正定
sammā+ājiva sammā+vāyāma sammā+ sati sammā+ samādhi
< vi+ā+ √yam抵達 < sarati
< √smr記得
(m.s.nom.)
(m.s.nom.)
(f.s.nom.)
(m.s.nom.)
試譯:就是這八支聖道,也就是─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9. Ayaṁ kho sā, bhikkhave, majjhimā paṭipadā tathāgatena
這 (語氣詞) 那個 比丘們 中間 道 被如來
(f.s.nom.) (adv..) (f.s.nom.)
(m.p.voc.)
(f.s.nom.) (f.s.nom.) (m.s.ins.)
Æ abhisambuddhā cakkhukaraṇī
ñāṇakaraṇī upasamāya
abhiññāya
已被證得 產生(法)眼 產生知識 寂靜 通智
(f.s.nom.)
(f.s.nom.) (f.s.nom.) (m.s.dat.) (f.s.dat.)
Æ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ṁvattati.
正覺 涅槃 轉起
(m.s.dat.)
(n.s.dat.)
(pr.3,s.)
試譯:比丘們!這是已被如來證得,是產生(法)眼、產生知識,可以轉到寂靜、通智、正覺、涅槃的那個中道。
10. “Idaṁ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ṁ ariyasaccaṁ –
這 (語氣詞) 又/而 比丘們 苦 聖 諦
ida kho pana
bhikkhu dukkha ariya + sacca
(n.s.nom.) (adv.) (ind.)
(m.p.voc.) (n.s.nom.) (n.s.nom.)
試譯:比丘們!這是苦聖諦─
Æ jātipi dukkhā
(hoti), jarāpi dukkhā, byādhipi dukkho,
生 也(表連貫性) 苦 (是) 老 也 苦 病 也 苦
jāti+ api
dukkhā hoti jarā+ api
dukkhā byādhi+ api dukkha
(f.s.nom.) (adv.) (f.s.nom.) (pr.3s.) (f.s.nom.)(adv.)
(f.s.nom.)(m.s.nom.) (adv.) (m.s.nom.)
Æ maraṇampi dukkhaṁ,
appiyehi sampayogo dukkho,
死 也 苦 (諸)不喜歡者 會合 苦
maraṇaṁ +api dukkha appiya sampayoga dukkha
maraṇa < a+piya < saṁ一起+pa+
√yuj
(n.s.nom.)
(adv.) (n.s.nom.) (m.p.ins.) (m.s.nom.) (m.s.nom.)
試譯: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與諸不喜歡者會合是苦,
Æ piyehi vippayogo dukkho,
(諸)喜歡者 分離/分開 苦
piya
vippayoga dukkha
(m.p.ins.)
(m.s.nom.) (m.s.nom.)
關係代名詞yaṁ與指示代名詞taṁ前後呼應
(
原文中此be 省略)
Æ yampicchaṁ na labhati tampi dukkhaṁ (hoti)–
那種也 想要 不 得到 這 也 苦 是
yaṁ+ api+ iccha na
labhati taṁ+api
dukkha hoti
< icchati √iṣ
(f.s.acc.)
(adv.) (f.s.acc.) (adv.) (pr.3,s.)
(n.s.nom.)(adv.) (n.s.nom.) (pr.3,s.)
試譯:與諸喜歡者分離是苦﹔不能得到那種想要的,這也是苦﹔
( 原文中此be 省略)
Æ saṁkhittena pañcupādānakkhandhā dukkhā (honti).
概要地說 五 執取 蘊 苦 是
saṁ+khitta
pañca+ upadāna
+khandha dukkha hoti
(adv.) (m.p.nom.) (m.p.nom.) (pr.3,p.)
試譯:概要地說,執取五蘊是苦。
11. Idaṁ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samudayaṁ ariyasaccaṁ–
這 (語氣詞) 又/而 比丘們 苦 集 聖 諦
ida kho pana
bhikkhu dukkha+samudaya ariya + sacca
(n.s.nom.) (adv.) (ind.)
(m.p.voc.) (n.s.nom.) (n.s.nom.)
試譯:比丘們!這是苦集聖諦─
Æ yāyaṁ taṇhā ponobbhavikā nandirāgasahagatā tatratatrābhinandinī,
那種(強調)貪愛 再 生 喜 貪 具行/結合 到處尋求 喜
yā+aya taṇhā punabbhava+ikā nandi+ rāga+ saha+gatā tatra+tatra+abhinandini
(f.s.nom.) (f.s.nom) (f.s.nom.) (f.s.nom.) (f.s.nom.)
Æ seyyathidaṁ – kāmataṇhā, bhavataṇhā,
vibhavataṇhā.
也就是 欲 愛 有 愛 無 有 愛
seyyathidaṁ kāma+taṇhā bhava+ taṇhā vi+ bhava+
taṇhā
(adv.) (f.s.nom) (f.s.nom) (f.s.nom)
試譯 :那種貪愛是再生、與喜貪結合、到處尋求喜的,也就是─欲愛、有愛、無有愛。
12. Idaṁ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nirodhaṁ ariyasaccaṁ–
這 (語氣詞) 又/而 諸比丘 苦 滅 聖 諦
ida kho pana
bhikkhu dukkha+ nirodha ariya + sacca
(n.s.nom.) (adv.) (ind.)
(m.p.voc.) (n.s.nom.) (n.s.nom.)
試譯 :比丘們!這是苦集聖諦─
Æ yo tassāyeva taṇhāya asesavirāganirodho
任何 那種 就是 貪愛的 無 餘 離 滅
ya tassā + yeva
taṇhā a+sesa + virāga + nirohda
(m.s.nom.) (f.s.gen.) (ind.) (f.s.gen.) (m.s.nom.)
Æ cāgo paṭinissaggo mutti anālayo.
捨 丟出去/遣離 解脫 不 執取
cāga
paṭinissagga
mutti an+ ālaya
√tyaj 拋棄
paṭinissajjati
<paṭi+
nis+sajjati √srj √muc解放 ā+ √li 黏著
(m.s.nom.) (m.s.nom.) (f.s.nom.) (m.s.nom.)
試譯 :就是那種貪愛的滅去無餘、捨、丟出去、解脫、不執取。
13. Idaṁ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ṁ–
這(語氣詞) 又/而 比丘們 苦 滅 行/導向 道 聖 諦
ida kho pana
bhikkhu dukkha+ nirodha+ gāmini paṭipadā ariya + sacca
(n.s.nom.) (ind.) (m.p.voc.) (f,s.nom.) (f.s.nom.) (n.s.nom.)
試譯 :比丘們!這是導向苦滅道聖諦─
Æ ayameva 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 seyyathidaṁ–
這 就是 聖 八 支/分 道 也就是
Æ sammādiṭṭhi …pe… sammāsamādhi.
試譯:就是這八支聖道,也就是─正見…乃至…正定。
14. “‘Idaṁ dukkhaṁ
ariyasaccan’ti me, bhikkhave,
這 苦 聖 諦 如此 我的 比丘們
ida dukkha
ariya
+ saccaṁ+iti
ahaṁ bhikkhu
(n.s.nom.) (n.s.nom.)
(n.s.nom.) (ind.) (s.gen.) (m.p.voc.)
主詞、動詞人稱、數一致
Æ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 udapādi,
在以前 未 聽聞 諸法上 (法)眼 生起
pubba an+ anusuta dhamma
cakkhu uppajjati
anu+suṇāti
√wru聽
pp. ud+pajjati √pad走
(n.s.loc.) (m.p.loc.) (m.p.loc.) (n.s.nom.) (aor.3,s.)
Æ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
知識 生起 智慧 生起 明 生起 光 生起
ñāṇa
paññā
vijjā
āloka
(n.s.nom.) (aor.3,s.) (f.s.nom.)
(aor.3,s.) (f.s.nom.) (aor.3,s.)
(m.s.nom.) (aor.3,s.)
試譯:比丘們!如此「這是苦聖諦」:在以前未曾聽聞的諸法上我的(法)眼生起、知識生起、智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15. ‘ṭ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ṁ ariyasaccaṁ pariññeyyan’ti
那 (語氣詞) 又 這 苦 聖 諦 應被完全了知 如此
ta kho
pana+ida dukkha ariya + saccaṁ
pariññeyyaṁ +
iti
< grd. of pari+jānāti
(n.s.nom.)
(ind.) (n.s.nom.) (n.s.nom.)
(n.s.nom.) (n.s.nom.) (ind.)
Æ me, bhikkhave, pubbe … pe… udapādi.
我的 比丘們 在以前 乃至 生起
試譯:比丘們!如此「這苦聖諦是應被完全了知」:在以前…我的…乃至…生起。
16. ‘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ṁ ariyasaccaṁ pariññātan’ti
那 (語氣詞) 又 這 苦 聖 諦 已經被完全了知 如此
ta kho
pana+ida dukkha ariya + saccaṁ
pariññātaṁ +iti
< pp. of pari+jānāti
(n.s.nom.)
(ind.) (n.s.nom.) (n.s.nom.) (n.s.nom.) (n.s.nom.)
(ind.)
Æ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Æ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
試譯:比丘們!如此「這苦聖諦已經被完全了知」:在以前未曾聽聞的諸法上我的(法)眼生起、知識生起、智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17. “‘Idaṁ dukkhasamudayaṁ ariyasaccan’ti
Æ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Æ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
試譯 :比丘們!如此「這是苦集聖諦」:在以前未曾聽聞的諸法上我的(法)眼生起、知識生起、智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18. ‘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samudayaṁ ariyasaccaṁ pahātabban’ti
那 (語氣詞) 又 這 苦 集 聖 諦 應被斷 如此
ta kho pana+ida dukkha+ samudaya ariya + saccaṁ
pahātabbaṁ +iti
< grd. of
pajahāti
(n.s.nom.)
(ind.) (n.s.nom.) (n.s.nom.) (n.s.nom.)
(n.s.nom.) (ind.)
Æ me, bhikkhave, pubbe …pe… udapādi.
試譯 :比丘們!如此「這苦集諦是應被斷」:在以前…我的…乃至…生起。
19. ‘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samudayaṁ ariyasaccaṁ pahīnan’ti
那 (語氣詞) 又 這 苦 集 聖 諦 已被斷 如此
ta kho pana+ida dukkha+ samudaya ariya + saccaṁ
pahīnaṁ +iti
< pp. of pajahāti
Æ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Æ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
試譯 :比丘們!如此「這苦集聖諦已經被斷」:在以前未曾聽聞的諸法上我的(法)眼生起、知識生起、智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20. “‘Idaṁ dukkhanirodhaṁ ariyasaccan’ti
Æ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Æ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
試譯 :比丘們!如此「這是苦滅聖諦」:在以前未曾聽聞的諸法上我的(法)眼生起、知識生起、智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21. ‘ṭ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nirodhaṁ ariyasaccaṁ sacchikātabban’ti
那 (語氣詞) 又 這 苦 滅 聖 諦 應被證 如此
ta kho pana+ida
dukkha+ nirodha ariya + saccaṁ
sacchikātabbaṁ +iti
< grd.of sacchikaroti
(n.s.nom.)
(ind.) (n.s.nom.) (n.s.nom.)
(n.s.nom.) (n.s.nom.) (ind.)
Æ me, bhikkhave, pubbe …pe… udapādi.
試譯 :比丘們!如此「這苦滅聖諦是應被證」:在以前…我的…乃至…生起。
22.‘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nirodhaṁ ariyasaccaṁ sacchikatan’ti
已被證 如此
< pp. of sacchikaroti
Æ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Æ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
試譯 :比丘們!如此「這是苦滅聖諦已經被證」:在以前未曾聽聞的諸法上我的(法)眼生起、知識生起、智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23.“‘Idaṁ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n’ti
Æ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Æ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
試譯 :比丘們!如此「這是導向苦滅道聖諦」:在以前未曾聽聞的諸法上我的(法)眼生起、知識生起、智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24.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ṁ
那 (語氣詞) 又 這 苦 滅 導向 道 聖 諦
(n.s.nom.) (adv.) (n.s.nom.) (f,s.nom.) (f.s.nom.) (n.s.nom.)
Æ bhāvetabban’ti
me, bhikkhave, pubbe …pe… udapādi.
應被修 如此
bhāvetabbaṁ + iti
< grd. ofbhāveti
(n.s.nom.)
(ind.)
試譯 :比丘們!如此「這導向苦滅道聖諦是應被修」:在以前…我的…乃至…生起。
25.‘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ṁ bhāvitan’ti
已被修 如此
< pp, of bhāveti
Æ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Æ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
試譯 :比丘們!如此「這導向苦滅道聖諦已經被修」:在以前未曾聽聞的諸法上我的(法)眼生起、知識生起、智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26.“Yāvakīvañca me,
bhikkhave, imesu catūsu ariyasaccesu
…之前 /只要 我的 比丘們 這些 四 聖 諦
yāva+kivañ+ca ahaṁ bhikkhu ima
catu ariya + sacca
(n.s.nom.) (adv.) (ind.)
(m.p.voc.) (n.p.loc.) (n.p.loc.) (n.p.loc.)
Æ evaṁ tiparivaṭṭaṁ dvādasākāraṁ yathābhūtaṁ ñāṇadassanaṁ
這樣/如是 三 轉 十二 行相 如實 知 見
evaṁ ti+ parivaṭṭa
dvādasa+ ākāra yathābhūtaṁ ñāṇa+ dassana
(adv.) (m.s.acc.) (m.s.acc.)
(adv.) (n.s.nom.)
Æ na suvisuddhaṁ
ahosi,
無、不 徹底清淨 有、是
na su+ visuddha hoti
(ind) (n.s.nom.) (aor.3,s)
試譯 :比丘們!在這四聖諦中這樣如實的三轉十二行相中,我的知見還沒有徹底清淨之前,
Æ neva tāvāhaṁ, bhikkhave
sadevake loke samārake
sabrahmake
不 就 直到 我 比丘們 共 天 世界 共 魔 共 梵
na+ eva tāva+ ahaṁ bhikkhu
sa+ deva+ka loka sa+ māra+ka sa+brahma+ka
(ind.) (adv.) (adv.) (s.nom.)
(m.p.voc.) (m.s.loc.) (m.s.loc.)
(m.s.loc.) (m.s.loc.)
Æ sassamaṇabrāhmaṇiyā pajāya sadevamanussāya
有 沙門 婆羅門 人眾 共 天 人
sa+samaṇa+ brāhmaṇi pajā sa+deva+manussā
(f.s.ins.)
(f.s.ins.) (f.s.ins.)
Æ ‘anuttaraṁ sammāsambodhiṁ abhisambuddho’ti paccaññāsiṁ.
無上 三藐三菩提/正覺 已經現等覺/已證得(引號) 宣稱
an+ uttara sammā +sambodhi abhisambuddho+ iti
paṭijānāti
< abhi+sambujjhati pp
< paṭi+ √jñā
(f.s.acc.) (f.s.acc.) (m.s.nom.) (ind.)
(aor.1,s.)
試譯 :比丘們!我就不曾與在共天、共魔、共梵世界裡的有沙門婆羅門、共天人的人眾宣稱‘已經現等覺無上的三藐三菩提’(證悟無上圓滿正覺)。
27.“Yato ca
kho me,
bhikkhave, imesu catūsu
ariyasaccesu
無 又 (語氣詞)我的 比丘們 這些 四 聖 諦
yato ca kho
(adv.)
(conj.) (adv.) (s.gen.) (m.p.voc.)
(n.p.loc.) (n.p.loc.) (n.p.loc.)
Æ evaṁ tiparivaṭṭaṁ dvādasākāraṁ yathābhūtaṁ ñāṇadassanaṁ
Æ suvisuddhaṁ ahosi,
試譯 :比丘們!因為在這四聖諦中這樣如實的三轉十二行相中,我的知見是徹底清淨了,
Æ athāhaṁ, bhikkhave, sadevake
loke samārake sabrahmake
然後 我 諸比丘
atha + ahaṁ bhikkhu
(adv.)
Æ
sassamaṇabrāhmaṇiyā pajāya sadevamanussāya
Æ
‘anuttaraṁ sammāsambodhiṁ
abhisambuddho’ti paccaññāsiṁ.
試譯 :比丘們!然後我與在共天、共魔、共梵世界裡的有沙門婆羅門、共天人的人眾宣稱‘已經現等覺無上的三藐三菩提’。
28.Ñāṇañca pana
me dassanaṁ udapādi–
‘akuppā me vimutti ,
知 和 又 我 見 生起 不 動搖 我的 解脫
ñāṇaṁ+ ca pana
ahaṁ
dassana uppajjati a+kuppā ahaṁ vimutti
ñāṇa
ud+pajjati √pad走
(n.s.nom.) (conj.) (adv.) (s.dat.) (n.s.nom.) (aor.3,s.)
(f.s.nom.) (s.gen.) (f.s.nom.)
Æ
ayamantimā jāti , natthidāni
punabbhavo’”ti.
這個 最後 生 沒有 現在 再 有 (引號)
ayaṁ+ antimā
jāti na+ atthi +idāni
puna + bhavo+ iti
< bhava < √bhū
(f.s.nom.)
(f.s.nom.) (f.s.nom.) (adv.) (m.s.nom) (ind.)
試譯 :知和見生起在我的心中,(我了知:)“我的解脫不動搖了,這個是最後的生,現在再有不存在了”。」
29.Idamavoca bhagavā.
這個 說了 世尊
idaṁ + avoca bhagavant
< vacati < √vac說
(n.s.acc.) (aor.3,s.) (m.s.nom.)
試譯:世尊說了這個。
性、數、格一致 主詞、動詞的人稱、數一致
30.Attamanā pañcavaggiyā bhikkhū
bhagavato bhāsitaṁ abhinandunti.
心意滿足 五個為一群 比丘們 世尊 所說的 歡喜
atta+ mana pañca+vaggiya bhikkhu
bhagavant bhāsita abhinanduṁ + iti
< bhāsati <
√bhā <
abhinandati
(m.p.nom.) (m.p.nom.) (m.p.nom.)
(m.s.gen.) (n.s.acc.) (aor.3,p.)
(ind.)
試譯 :五個為一群的比丘們心意滿足和歡喜世尊所說的。
絕對處格當時間副詞
31.Imasmiñca
pana veyyākaraṇasmiṁ bhaññamāne
在這個 和 又 解說 正被說
imasmiṁ+ ca pana veyyākaraṇa bhaññamāna
ppr. of bhaññati
< pass. of bhaṇati √bhaṇ 說
(n.s.loc.)
(conj.) (adv.) (n.s.loc.) (n.s.loc.)
Æ āyasmato
koṇḍaññassa virajaṁ
vītamalaṁ dhammacakkhuṁ
udapādi–
尊者 喬陳如 遠塵 離垢 法 眼 生起
Ayasmant koṇḍañña vi+raja
vitamala dhamma+ cakkhu uppajjati
(m.s.dat.) (m.s.dat.)
(n.s.nom.) (n.s.nom.)
(n.s.nom.) (aor.3,s.)
試譯 :而且當這個解說正在被說的時候,遠塵離垢的法眼生起到尊者喬陳如:
前後互相呼應
Æ “yaṁ
kiñci samudayadhammaṁ, sabbaṁ taṁ
nirodhadhamman”ti.
這個 任何 集起 法 一切 它 滅 法(引號)
ya kiṁ+ ci
samudaya+ dhamma sabba ta
nirodha+ dhammaṁ+ iti
(n.s.nom.)(n.s.nom.)(ind.) (n.s.nom.) (n.s.nom.) (n.s.nom.) (n.s.nom.) (ind.)
試譯 :“任何集起的法,它都是會滅的法”。
絕對處格當時間副詞
32.Pavattite
ca pana bhagavatā
dhammacakke bhummā devā
被轉時 和 又 被世尊 法 輪 地居 天
pavattita ca pana
bhagavant dhamma+ cakka bhumma
deva
pp. of pavatteti
caus. of pavattati< pa+ √vrt 轉
(n.s.loc.) (conj.)
(adv.) (m.s.ins.) (n.s.loc.) (m.p.nom.)
(m.p.nom.)
Æ saddamanussāvesuṁ – “etaṁ bhagavatā
bārāṇasiyaṁ isipatane
聲音 發出 這個 被世尊 在波羅奈 仙人墮處
saddaṁ+anussāveti
sadda
(m.s.acc.)
(aor.3,p.) (n.s.nom.) (m.s.ins.) (f.s.loc.) (n.s.loc.)
Æ
migadāye anuttaraṁ dhammacakkaṁ pavattitaṁ
appaṭivattiyaṁ
鹿野苑 無上 法 輪 被轉 不 被逆轉
an+ uttara a+ paṭivattiya
(m.s.loc.) (n.s.nom.) (n.s.nom.) (n.s.nom.) (n.s.nom.)
Æ samaṇena vā brāhmaṇena vā devena vā
mārena
vā brahmunā vā
沙門 或 婆羅門 或 天 或 魔 或 梵 或
samaṇa vā brāhmaṇa vā deva vā māra
vā brahma
vā
vacati < √vac 說
(m.s.ins.) (adv.)
(m.s.ins.) (adv.) (m.s.ins.) (adv.) (m.s.ins.) (adv.) (m.s.ins.) (adv.)
Æ kenaci vā lokasmin”ti.
任何之一 或 在世界裡
kena+ ci vā lokasmiṁ +
iti
ka loka (引號)
(m.s.ins.) (m.s.loc.) (ind.)
試譯 :當法輪已被世尊轉時,地居天發出聲音:「在波羅奈之仙人墮處的鹿野苑,這個已被世尊轉的無上法輪不能被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在世界裡的任何之一所逆轉。」
33.Bhummānaṁ devānaṁ saddaṁ sutvā cātumahārājikā devā
地居 天的 聲音 聽到之後 四 大 王 天
bhumma deva sadda sutvā cātu + mahā + rājika deva
< ger. of suṇāti
(m.p.gen.) (m.p.gen.) (m.s.acc.) (ger.)
(m.p.nom.) (m.p.nom.)
Æ saddamanussāvesuṁ– “etaṁ bhagavatā bārāṇasiyaṁ isipatane
Æ migadāye anuttaraṁ dhammacakkaṁ pavattitaṁ, appaṭivattiyaṁ
Æ samaṇena vābrāhmaṇena vā devena vā mārena vā brahmunā vā
Æ kenaci vā lokasmin”ti.
試譯 :聽到地居天的聲音之後,四大王天發出聲音:「在波羅奈之仙人墮處的鹿野苑,這個已被世尊轉的無上法輪不能被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在世界裡的任何之一所逆轉。」
34.Cātumahārājikānaṁ devānaṁ saddaṁ sutvā tāvatiṁsā devā …pe…
四 大 王 天的 聲音 聽到之後 三十三 天 乃至
tāvatiṁsa deva
pe
(m.p.gen.) (m.p.gen.) (m.s.acc.) (ger.)
(m.p.nom.) (m.p.nom.)
Æ yāmā devā …pe… tusitā devā …pe… nimmānaratī devā …pe…
這個 說了 世尊
yāma
deva pe tusita
deva pe nimmānarati deva
pe
(m.p.nom.) (m.p.nom.)
(m.p.nom.) (m.p.nom.) (m.p.nom.) (m.p.nom.)
Æ paranimmitavasavattī devā …pe… brahmakāyikā devā
他 化 自在 天 乃至 梵 眾 天
para + nimmita+ vasa+ vattin
deva pe brahmakāyika
deva
(m.p.nom.) (m.p.nom.)
(m.p.nom.) (m.p.nom.)
Æ
saddamanussāvesuṁ– “etaṁ bhagavatā
bārāṇasiyaṁ isipatane
migadāye
Æ anuttaraṁ dhammacakkaṁ pavattitaṁ
appaṭivattiyaṁ samaṇena vā
Æ
brāhmaṇena vā devena vā mārena vā brahmunā vā kenaci vā lokasmin”ti.
試譯 :聽到四大王天的聲音之後,三十三天…乃至…夜魔天…乃至…兜率天…乃至…化樂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乃至…梵眾天發出聲音:「在波羅奈之仙人墮處的鹿野苑,這個已被世尊轉的無上法輪不能被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在世界裡的任何之一所逆轉。」
具格當時間副詞
35. Itiha tena khaṇena (tena layena)
tena muhuttena
這樣 那 剎那 那 片刻 那 須臾頃間
iti + ha ta khaṇa ta
laya ta muhutta
(ind.) (m.s.ins.) (m.s.ins.)
(m.s.ins.) (m.s.ins.)
(m.s.ins.) (m.s.ins.)
人稱、數一致
Æ
yāva brahmalokā saddo abbhuggacchi.
直到 梵 界 聲音 昇至/傳播
yāva
brahma+ loka sadda
abbhuggacchati
abhi+ ud + gacchati < √gam 走、去
(adv..) (m.s.abl.) (m.s.nom.) (aor.3,s.)
試譯 :這樣在那剎那間(、在那片刻間)、在那須臾頃間,聲音傳播遠至梵界。
36. Ayañca dasasahassilokadhātu saṅkampi sampakampi
sampavedhi,
這個 和 十 千 世界 震動 大震動 強烈震動
ayaṁ + ca dasa+ sahassa + loka+ dhātu saṅkaṁpati sampakampati
sampavedhati
ya saṁ+ √kamp saṁ+pa+√kamp saṁ+pa+√vyath
震動 刺穿
(f.s.nom.)(conj.) (f.s.nom.) (aor.3,s.) (aor.3,s.) (aor.3,s.)
Æ
appamāṇo ca uḷāro obhāso loke
pāturahosi atikkamma
devānaṁ
無量 和 莊嚴 光 在世間 出現 超越 諸天
appamāṇa ca uLāra obhāsa loka
pātur + ahosi
atikkamati deva
< hoti < ati+
kamati
超過 < √kram行
(m.s.nom.) (conj.) (m.s.nom.) (m.s.nom.) (m.s.loc.) (aor.3,s.)
(ger.) (m.p.gen.)
Æ
devānubhāvanti.
天的 威力 (引號)
deva + ānubhāvaṁ+ iti
< ānubhāva
(m.s.acc.) (ind.)
試譯 :這個十千世界震動、大震動、強烈震動,和一道無量莊嚴的光彩超越諸天的天之威力而出現在世間。
37. Atha kho bhagavā imaṁ udānaṁ udānesi–
然後/那時 世尊 這個 讚嘆語 發出
atha kho bhagavant ima
udāna udāneti
< denom. of udāna
(adv.) (adv.)
(m.s.nom.) (n.s.acc.) (n.s.acc.) (aor.3,s.)
Æ “aññāsi vata, bho, koṇḍañño, aññāsi vata,
bho, koṇḍañño”ti!
已經了解了 真的 尊者 喬陳如 已經了解了 真的 尊者 喬陳如
aññāsi vata
bhavant koṇḍañña aññāsi vata
bhavant koṇḍañño + iti
(aor.3,s.) (adv.) (m.s.voc.) (m.s.nom.) (aor.3,s.) (adv.)
(m.s.voc.) (m.s.nom.) (ind.)
試譯 :然後世尊發出這個讚嘆語:「喬陳如真的已經了解了!喬陳如真的已經了解了!」
38. Iti hidaṁ
āyasmato
koṇḍaññassa ‘aññāsikoṇḍañño’
這樣 這個 具壽/尊者/大德 喬陳如 阿若喬陳如
iti hi+ idaṁ āyasmant kaṇḍañña aññāsi+
koṇḍañña
< āyuṣ+ mant
壽 具有…
(ind.) (adv.)
(n.s.nom.) (m.s.gen.) (m.s.gen.) (m.s.nom.)
Æ
tveva nāmaṁ ahosīti.
就這樣/然而 名字 有/獲得/變成
tu+ eva nāma ahosi + iti
< hoti (引號)
(conj.) (adv.)
(n.s.nom.)
(aor.3,s.) (ind.)
試譯 :就這樣,具壽喬陳如有“阿若喬陳如”這個名字。
法義加油站
一、 Tiparivaṭṭaṁ dvādasākāraṁ (三轉十二行相)略表-
Saccañāṇaṁ (聖諦的知識\示相) |
Kiccañāṇaṁ (應作的知識\勸修) |
Katañāṇaṁ (已作的知識\作證) |
||||
苦 (苦諦三轉) |
Idaṁ dukkhaṁ ariyasaccaṁ (這是苦聖諦=★) |
★ pariññeyyaṁ ★應完全知 |
★ pariññātaṁ ★已完全知 |
|||
1. jāti pi dukkhā (生是苦) 2 .jarā pi dukkhā (老是苦) 3 .vyādhi pi dukkhā (病是苦) 4 .maraṇaṁ pi dukkhaṁ (死是苦) 5 .appiyehi sampayogo dukkho (怨憎會苦) 6 .piyehi vippayogo dukkho (愛別離苦) 7. yaṁ picchaṁ na labhati taṁ pi
dukkhaṁ (得不到所想要的也是苦) |
||||||
8. pañcupādānakkhandhā dukkhā (略說:五取蘊是苦) |
||||||
集 (集諦三轉) |
Idaṁ dukkhasamudayaṁ ariyasaccaṁ (這是苦集聖諦=▲) |
▲
pahātabbaṁ ▲應斷 |
▲ pahīnaṁ ▲已斷 |
|||
taṇhā |
kāmataṇhā bhavataṇhā vibhavataṇhā |
ponobbhavikā nandī rāgasahagatā tatra tatrābhinandinī |
||||
貪愛:欲愛、有愛、無有愛等是再生、與喜貪結伴、到處尋求喜的。 |
||||||
滅 (滅諦三轉) |
Idaṁ dukkhanirodhaṁ ariyasaccaṁ (這是苦滅聖諦=☆) |
☆ sacchikātabbaṁ ☆應證 |
☆ sacchikataṁ ☆已證 |
|||
Yo tassā yeva taṇhāya 就是那種貪愛的- |
j āsesavirāganirodho 滅去無有餘 k cāgo 捨 l paṭinissaggo 丟出去 m mutti
解脫 |
|||||
道 (道諦三轉) |
Idaṁ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ṁ (這是導向苦滅之道聖諦=●) |
● bhāvetabbaṁ ●應修 |
● bhāvitaṁ ●已修 |
|||
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八支聖道 |
||||||
|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 比丘們!在以前還沒有聽過的諸法上,我的(法)眼生起、知識生起、 智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
|||||
二、五比丘(Pañcavaggiya)的故事[30]:
(一)阿若憍陳如(Aññāsi Koṇḍañña/ Aññāta Koṇḍañña/ Aññā- Koṇḍañña)[31]:
[1]他出生在迦毗羅衛城附近的頭那瓦吐(Doṇavatthu),為一位非常富有的婆羅門之子。他比喬達摩佛更早出生。人們以他的族姓「憍陳如」來稱呼他。精通3吠陀,尤其看相學。他就是被邀請為剛出生的悉達多太子看相的8位婆羅門之1。雖在吠陀典研究方面還只是年輕新學,但他是唯一肯定地宣稱太子將成佛的婆羅門。看相之後,他就與其他4位同伴出家,為的是要等待太子出家、成道,以便親近學法、證悟。他們被稱為「五比丘」(Pañcavaggiye Bhikkhū)。
[2]菩薩悉達多太子出家後不久,就在優樓頻羅[32](Uruvela)修行各種苦行,長達6年,那時5比丘伴隨著他。有天太子昏倒在地,一天神就去通知他父親淨飯王(Suddhodana)說太子已經死了,然而淨飯王深信阿私陀仙人的預言,而不相信天神所說消息。太子母親投生為兜率天的天子,這時就來鼓勵太子。後來太子了解到極端苦行是愚蠢行為而決定放棄,於是開始正常地取用食物。五比丘對太子感到失望,離開他而到仙人墮處去。
[3] 佛證悟後,前往仙人墮處去為五比丘開示《轉法輪經》。憍陳如聽完佛陀開示此經之後,與1億8千萬位梵天神都證得初果須陀洹。由於他是第一位了悟佛法─四聖諦─的人,因此佛稱讚他說:「喬陳如已經真的了解了!喬陳如已經真的了解了!」從此他被稱為「已經了解的憍陳如」(Aññāsi vata bho Koṇḍañña)。他是第一位受比丘戒者,受戒的方式是經由佛陀說:「善來,比丘!法已善說,堅持梵行以究竟離苦[33]。」
[4] 5天後她聽聞《無我相經》而證得阿羅漢果連同四無礙解智[34],後來佛在祇園精舍比丘眾中宣稱他是最先見法第一的大弟子﹔也被宣稱為耆宿(Rattaññu年長)第一的大弟子。
[5]在僧團中,他坐在跟隨佛轉法輪的二位上首弟子後面。他們禮敬佛後,也禮敬憍陳如尊者。這樣他覺得留在佛身邊對佛和他人都不方便,他還發現他的外甥富樓那彌多羅尼子(Puṇṇamantāsiputta)在佛教裡出家後將成為說法第一的大弟子,於是他去找他,為他剃度後要他去親近佛。他本人則徵得佛允許後,前往六牙森林(Chaddanta)曼達奇尼(Mandākinī)岸邊,在那裡住了12年。
[6]菩薩悉達多太子出生時,他已經35歲﹔當菩薩成佛時,他已經70歲﹔然後在森林裡住了12年,森林裡的大象輪流供養食物給他,並且侍候他。12年後回來向佛致上最後禮敬,並辭行。準備般涅槃。那時他已82歲。告別佛後回到六牙森林那裡般涅槃。據說住喜馬拉雅山的一切眾生都為此流淚。他的火葬禮由那伽答多天神(Deva Nāgadatta)所領隊的8000頭大象隆重地舉行,每位天神供養一枝檀香木,由阿那律尊者(Anuruddha)為首的500比丘也在場。火化後的舍利被送到竹林精舍(Veḷuvana),交給佛。佛親手將它安放在從地湧出的銀塔中。大論師覺音尊者(Buddhagosa)說那座銀塔在他的時代還存在。
[7]在勝蓮華佛(Padumuttara)時代,他是一位在家居士,見到佛陀宣布一位比丘為戒臘最高的長老,他發願自己也能在未來佛的教化期中得到相同榮銜。為了達到這心願,他做了許多虔誠的善業,其中一項就是建造一座金色的房舍以供奉佛陀的舍利﹔並且在10萬年當中一有機會就修行止禪和觀禪。
[8]在毗婆尸佛(Vipassī)時代,他也是一位在家居士,名叫摩訶迦拉(Mahākāla大黑)。他將農作物收成之後9種最初的成果供養給佛陀。
[9]《長老偈》中有幾首憍陳如尊者所說的偈頌,勸勉同修堅持梵行[35],因為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苦、無我的。
(二)跋提迦(Bhaddiya):
[1]跋提迦是迦毗羅衛城一戶婆羅門之子。當菩薩出生時,他的父親就是被邀請為剛出生的悉達多太子看相的8位婆羅門之一。當時他父親已太老了,無法出家等菩薩成道。當阿私陀仙人宣布悉答多太子將會成佛時,跋提迦和其他4位婆羅門就出家等悉達多太子出家。
[2]菩薩悉達多太子出家後不久,就在優樓頻羅修行各種苦行達6年時,他隨侍在側。後由於太子開始正常飲食而感失望,就與其他4位夥伴離開太子,前往仙人墮處。
[3]佛證悟後,前往仙人墮處去為五比丘開示《轉法輪經》。跋提迦在下弦ㄒㄧㄢˊ月的第一天,也就是開示《轉法輪經》的隔天證悟須陀洹果。聽聞《轉法輪經》後第五天、聽聞《無我相經》時,與其他四位比丘同一起證得阿羅漢果。
(三)衛跋(Vappa)[36]:
[1]為5比丘之一。他父親瓦些塔(Vāseṭṭha)是迦毗羅衛城的婆羅門。當阿私陀仙人宣布悉答多太子將會成佛時,衛跋其他4位婆羅門就出家等悉達多太子出家。
[2]太子6年苦行時,他也隨侍在側。後由於太子開始正常飲食而感失望,就與其他4位夥伴離開太子,前往仙人墮處。
[3]佛成道後為他們開示《轉法輪經》。開示後的第二天衛跋證得須陀洹果,第五天與其他同伴都在聽聞《無我相經》之後證得阿羅漢果。
[4]衛跋過去世在勝蓮華佛時代(Padumuttara)就發願要成為佛陀的最初弟子之一。為了達成這目標,他積累波羅蜜,如佈施、持戒、修止禪和觀禪。他曾當國王16次,名叫摩訶敦度比(Mahādundubhi)。
(四)摩訶那摩(Mahānāma)[37]:
[1]他也是五比丘之一。他在聽聞《轉法輪經》之後第三天證得須陀洹果,第五天與其他同伴都在聽聞《無我相經》之後證得阿羅漢果。
[2]有次他來到馬奇迦山達(Macchikāsaṇḍa),質多居士[38](Cittagahapati)看到他托缽,對他的威儀舉止感到歡喜,就邀請他到家裡,供養他飲食並聽他開示。吉達居士對摩訶摩那尊者所開示的法感到非常喜悅,於是將自己的一座優雅林園─安般達迦林(Ambāṭakavana)─供養給尊者,讓他將那林園獻給僧團,質多居士並在林園中建造一座大寺院。
(五)阿說示(Assaji)[39]:
[1]他也是五比丘中最年輕的一位。佛開示《轉法輪經》之後,最後一位證得須陀洹果(開示後第四天)。
[2]在他尚未證得須陀洹果的期間,佛陀必須教導他們如何修行,而其他3位比丘則出外托缽以供6人食用。
[3]在聽聞《無我相經》之後證得阿羅漢果。後來阿說示的一番話令舍利弗與目犍連開悟:那是有次,當阿說示尊者在王舍城托缽時,四處找不死之法的舍利弗見到他,對他的威儀舉止感到歡喜,就跟隨著他,直到他托完缽。等到適當時機。舍利弗就請問尊者依誰出家、老師是誰和遵循何種教法。阿說示起先因為認為自己才剛出家不久而不願回答。但是舍利弗鼓勵他依照自己所了知的說出來。阿說示的那首偈從此變成廣為人知,乃至被認為是佛陀教法的主旨。這個偈頌是這樣:
「諸法從因生,如來說其因﹔諸法滅亦然,是大沙門說[40]。」
(Ye dhammā hetuppabhavā tesaṁ hetuṁ tathāgato āha,
tesañca yo nirodho, evaṁvādī mahāsamaṇo.)
明白地說就是:對於一切因緣所生法,如來講說那些法的因緣,以及那些法如何地滅盡,這是大沙門所說之教。
註解書中解釋在這個偈頌中已經說到「四聖諦」:
(1) hetuppabhavā ,即是五蘊,因為它而使顯示它的苦諦
(hetuppabhavā nāma pañcakkhandhā; tenassa dukkhasaccaṁ dasseti) 。
(2) tesaṁ hetuṁ,即是集諦(samudayasaccaṁ)。
(3) tesañca yo nirodho,即是這二諦不轉起而滅(tesaṁ ubbinnampi saccānaṁ yo appavattinirodho)。因為它而使顯示它的滅諦。這裡雖不見道諦而實質也導向已見道諦。當說滅時,如同說到成就道。所以這兒是談到滅和滅的方法(道)等二諦。
[4]舍利弗聽了立刻明瞭,證悟須陀洹果,然後將自己已找到真理的喜悅訊息告訴目犍連,目犍連聽完之後也證悟須陀洹果。於是他們二人和250名弟子一起來到竹林精舍拜見佛。佛為他們開示四聖諦法,除了他們二人[41]外的250名弟子們全都證悟阿羅漢果,也都出家成為善來比丘。舍利弗非常尊重阿說示尊者,據說從那次起,只要聽說尊者往哪處,他就向那方向恭敬地合掌[42],躺下來睡時頭也朝那方向。這正是感恩的美德。
結 論 :五比丘具備快速證悟的近因和遠因這二項因素:
[1] 近因:他們在那一生已經修行觀禪,證得須陀洹﹔
[2] 遠因:在過去佛(勝蓮華佛)的教化期中,已曾觀照苦諦法和集諦法為無常、苦、無我,達到行捨智的階段。
他們就在這二項主要因素支持之下,而能快速證得阿羅漢果和四無礙解。
三、列舉幾部記載佛陀修苦行的經典:
(一) M.12 《師子吼大經》Mahāsīhanādasuttaṁ:北傳 《身毛喜豎經》(大正藏一七、五九一頁) ﹔增阿四二、四、力(大正藏二、七七六頁)﹔增阿四八、六(大正藏二、八一一頁)﹔雜阿六八四(大正藏二、一八六頁)﹔增阿二三、八(大正藏二、六七0頁) ﹔《信解智力經》 (大正藏一七、七四七頁。)本經是乃由於曾入佛門、後轉入外道之善星者,因誹謗世尊,舍利弗聞之以告世尊,世尊因此說法。其內容,初舉如來之類句、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及四生、五趣、涅槃道之詳說。佛亦說:如外道所為之種種苦行、貪穢行、嫌厭行、獨住行、不淨食行、叢林住行、捨行、少食行、祭祀、火祭等,而且此等,不是達最上知見之道。最後以示如來雖老,其智慧辯才,不衰退。
(二) M.36 《薩遮迦大經》Mahāsaccakasuttaṁ:世尊住毘舍離城的大林重閣講堂。世尊再次與離繫派薩遮迦相遇而討論身修習和心修習,關聯到在他自己內心探求上詳細敘述。其中包括用鑽木出火的三種譬喻加強說明,以及自己坐禪、苦行、絕食情形,乃至成正道而得解脫。
此經中佛陀形容自己修苦行的結果:「我的身體極端削瘦﹔腿看起來猶如蘆葦稈﹔髖部猶如駱駝的蹄﹔脊椎在背部突顯出猶如一條繩索﹔身上的肋骨猶如破屋的椽(ㄔㄨㄢˊ)條:眼睛深深地陷入眼窠(ㄎㄜ)裡,看起來像深井底部的水﹔頭皮因受風熱而皺縮凋零如切未熟的苦瓠(ㄏㄨˋ)﹔腹皮接著脊柱﹔排糞或排尿時頭就前傾在那兒﹔身毛腐蝕而由身脫落﹔有人說他是黑者或褐者…。」他甚至修行到接近死亡的邊緣.即使達到這樣艱難的苦行,他仍然無法找到自己熱切追求的真理。因此他在成道後宣示說:「自我折磨的苦行是痛苦、非神聖、沒有利益的行為。」
(三) M.57《狗行者經》Kukkuravatikasuttaṁ中談到佛遇見二苦行者:
一個模仿狗的行為,另一個模仿牛的行為。
(四) M. 45. 《得法小經》 Cūḷadhammasamādānasuttaṁ: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世尊為比丘們說四種得法:
j現在樂未來苦報:說持「於諸欲沒有過患」知見,猶如諸夏最後月而葛實之莢破開;
k現在苦未來苦報:從事種種身苦行者;
l現在苦未來樂報:有性質貪、嗔或癡所生者,他常感受貪、嗔或癡所生之苦,以憂以苦而淚沾顏、哭泣,盡形壽修清淨行,死後生善處;
m現在樂未來樂報:性非重濁貪、嗔或癡者,他不隨貪、嗔或癡而受苦憂,他離欲、諸不善法,具足四禪而住,死後生善處。
(五) M. 51.《乾達羅迦經》 Kandarakasuttaṁ:世尊住在瞻波城之伽伽羅蓮池畔,象御者倍沙和普行者乾達羅迦同時到世尊處。世尊討論有四種人存在於世間:折磨自己、折磨他人、既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既不折磨自己也不摩他人而真正住於梵行。
(六) M. 26. 《聖求經》Ariyapariyesanasuttaṁ / Pāsarāsisuttaṁ: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諸比丘集於婆羅門蘭摩迦庵作法談,世尊亦來到。首先世尊表示集會應作法談或聖默[43],接著說明聖求和非聖求等二種求。然後世尊給比丘們一個很長的敘述他自己從在皇宮裡的生活到他的法傳達到最初五個為一群的弟子。
(七) 佛陀亦是苦行者 :
在《增支部》四冊、p.184八集、第二、大品(12 師子)中記載:「沙門瞿曇為苦行者[44],而說苦行之法,以教弟子…師子!我說當燒盡惡不善法、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師子!若有人已斷當燒盡之惡不善法,除根如被砍根的多羅樹,令歸滅於無,而為未來不生之法,我稱如是之人為苦行者(tapassī)。師子!如來已斷盡…之法。師子,有此事由,因為這個事由而有人正說我:『沙門瞿曇苦行者,而說苦行之法,以教弟子。』」
四、 佛陀剛覺悟時唱的偈頌 :出自《法句經》153、154頌。
Anekajātisaṁsaraṁ sandhāvisaṁ anibbisaṁ Gahakārakaṁ gavesanto, dukkhā jāti punappunaṁ.[45] |
歷經多生的輪迴、 流轉,都不能找到, --即便我找尋著「家屋的建造者」; 一再地出生,實在痛苦! |
Gahakārakadiṭṭho’si, puna gehaṁ na kāhasi, Sabbā te phāsukā bhaggā, gahakūtaṁ visaṅkhitaṁ, Visaṅkhāragataṁ cittaṁ, taṇhānaṁ khayaṁ ajjhagā[46]. |
造屋者啊!你被發現了! (用慧和觀)你不能再建造家屋了! 一切你的椽木(染著)都已折毀, 棟樑(無明)也已毀滅! 內心已離造作(唯作心), 我已達到貪愛的滅盡! |
根據《本生經》Ⅰ,p.4的記載,某位菩薩在轉世為苦行僧善慧(Sumedha)時,就曾做這樣的思惟:
就算是苦,卻也有樂﹔因此雖得生,卻尋求無生處。
雖然那兒有熱氣,卻同樣有令人感激的冷氣﹔因此,
雖然有那三種火(貪瞋痴)存在,同樣的,也該尋求滅苦道(涅槃)。
就算那有惡,卻也有善﹔
因此,雖然生是真實的存在,同樣的,也該尋求無生。
五、「四聖諦」(ariyasacca,此為佛法的核心):
〔一〕四聖諦概要:
苦(逼迫性)→人生最大的困難是無常(不圓滿)g苦(如病) 果
(說明人生是苦的真相,諸行生滅的苦破無法避免) 世間法[47]→因
四聖諦 集(招感性)→引起苦的因→貪愛(如病因) 因
滅(可證性)→苦的滅→涅槃的境界(如病癒) 果 出世間法→果
道(可修性)→滅苦的道路→中道(如藥) 因
(離二邊、全面性、徹底地看到、完整地)
j苦苦→普通有關身心的苦(指8苦)
(為解決此苦苦而有各種醫藥、健康器材)
三苦 k壞苦→由於變化之苦(可意之境消逝或變壞所引起的苦)
苦 l行苦→受制於因緣條件不圓滿之苦(各別法的自性相)
j求不得苦→ 會遭受生老病死愁悲苦憂惱的
眾生無法藉著願望而達成
k怨憎會苦→ 遇到厭惡對象而生起心理苦受
觀照嗔組不善名法時須觀照它 (緣)
八苦 l愛別離苦→ 與所喜愛的對象分離時生起 q 執取五蘊是苦
心理苦受,它與嗔組同時存在 (1. ābādha五蘊即是病)
m生苦→ 誕生、產生、出現、生起是依照世俗諦而作解釋 2. anicca
「諸蘊的顯現、諸處的獲得」是依究竟諦而作解釋 dukkha
n老苦→諸根的老熟等是依究竟諦而作解釋[48] vipariṇāmadhamma
o病苦[49]→ (走上出離道的關鍵)
p死苦→「諸蘊的分離」是依究竟諦而作解釋 (從avasa不自在中來講無我)
欲愛kāmataṇhā→6種:色愛、聲愛、香愛、
味愛、觸愛、法愛
集 →苦的因→愛欲[50] 與常見[51]俱生的愛 伴隨著喜與貪
有愛bhavataṇhā→3種 對色界、無色界生命的愛 同時生起,
對禪那的愛 四處追求愛樂
無有愛→與斷見俱生的愛。
意義g 愛欲的完全消逝無餘、捨離、棄除、解脫、不執取(即涅槃、斷愛)
滅
方法g 就在前面10組世間有可愛可喜之物的
任何地方,就在那裡捨棄、滅除愛欲
工具g 能滅除愛欲是阿羅漢道智,它取涅槃為目標
結果 阿羅漢道智生起時逐步滅除包括愛欲在內的煩惱,
不再有能產生未來世果報的業力存在。
道 (magga):
(一)八正道的概要:
意義g導向苦滅的道路→八聖道分
道 原因g因為八聖道分是通向涅槃的唯一道路
j了知苦的智慧 →苦諦法
(即清楚照見11種五取蘊是苦) 又稱「行法」
正見(4種) k了之苦因的智慧(緣起法智慧)→集諦法 是觀禪的目標
(苦因是:無明、愛、取、行、業)
l了知苦滅的智慧→2種苦滅 壞滅 因緣滅
剎那滅
m了知導向苦滅之道的智慧 究竟滅
世間聖道
出世間聖道
八聖道分 正思惟 出離思惟 j 與5種出離相應的思惟
(內容) k 修行止禪達禪那時,將心投入
禪相的正思惟(尋心所) 這三個是
l 修行觀禪時,將心投入究竟名法、 世間的出離思惟
5取蘊、5取蘊的因或行法三相等
這些目標的正思惟
m 證悟涅槃時,將心投入涅槃的正思惟g出世間的出離思惟
無瞋思惟 j 修行慈心觀達禪那時,上等的無瞋思惟就與該禪那同存
k 觀照慈心禪那名法為三相時,強有力無瞋思惟在心中生起
無害思惟 j 修行悲心觀達禪那時,上等的無害思惟就與該禪那同存
k 觀照悲心禪那名法為三相時,強有力無害思惟在心中生起
正語 世間正語→戒除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時,世間正語生起
出世間正語→當證悟涅槃時,道智會徹底滅除能造成邪語的不善法,
正語自然就存在。
正業 世間正業→戒除殺生、偷盜、邪淫時,世間正業生起
出世間正業→當證悟涅槃時,道智會徹底滅除能造成邪業的不善法,
正業自然就存在。
正命 世間正命→當以正當方式謀生時,世間正命生起
出世間正命→當證悟涅槃時,道智會徹底滅除能造成邪命的不善法,
正命自然就存在。
j避免未生惡不善法生起
正精進→生起意願、勤奮、 k降伏已生惡不善法
激發精進、策勵自心、努力 l促使未生善法生起
m使持續、不衰退、成就圓滿已生善法
正念→身、受、心、法是觀智(也稱為正知)的目標,正念能取得這些為所緣,
然後觀智(正知)能如實地了知它們,正念與觀智一直同時存在。
正定 世間正定 色界4禪、無色界定
觀禪時,專注於身受心法3相的定
出世間正定→觀智成熟,觀照→
欲界名法或初禪名法3相而證悟涅槃g初禪道智(包含5禪支)
第二禪名法3相…g第二禪道智
第三禪名法3相…g第三禪道智
第四禪名法3相…g第四禪道智
(二)D.22《大念處經》Mahāsatipaṭṭhānasuttaṁ中提到的八聖道分:
()涅槃 → 好比是一座城﹔
()出世間的八聖道分 → 城門﹔
()身、受、心、法 → 東、西、南、北四個方位:
j以14種方式修行修行身念處而證悟涅槃者→ 來自東方的人帶著東方出產物從東門進城﹔
k以9種方式修行修行受念處而證悟涅槃者→ 來自南方的人帶著南方出產物從南門進城﹔
l以16種方式修行修行心念處而證悟涅槃者→ 來自西方的人帶著西方出產物從西門進城﹔
m以5種方式修行修行法念處而證悟涅槃者→ 來自北方的人帶著北方出產物從北門進城。
安般念 j向前進與返回時
四念處 j 身念處 四威儀 k向前看與向旁看時
(satipaṭṭhānā) (14種方法) 正知(明覺) l曲伸肢體時 以正知而行
(身念處中只有 不淨觀(可厭作意) m穿著袈裟等時 sampajāna / sampajañña
安般念、不淨觀 界分別觀(界作意) n吃飯喝水時
可達安止定) 九種墳場觀 o淨身時
k 受念處(9種方法) p走路時
l 心念處(16種方法) j 五蓋
m 法念處 k五取蘊 不淨觀 無生命體的10不淨觀(外在屍體)
(5種方法) l十二處 有生命體的不淨觀 32身分
m七覺支 蟲觀
n 四聖諦
因為進入同樣的地方→涅槃,所以說四念處只是一種法。不同的念處卻都會歸到涅槃,稱為「集合於一處」。
(三)但這並不是說修行其中的單一念處就足以證悟涅槃。在《S.六處相應˙一切品˙不通解經》(Saḷāyatana Saṁyutta, Sabbavagga, Aparijānanasutta)中佛陀說::
「諸比丘!於一切不知解、不通解、不離欲、不捨棄者,則不得滅苦…諸比丘!於一切知解、通解、離欲、捨棄者,則善能滅苦。」
在這部經的註解中更進一步解釋它的內容是指「三遍知[52]」:
j知解(abhijānaṁ)─指所知遍知(即名色分別智和緣攝受智)﹔
k通解(parijānaṁ)─指審察遍知(即思惟智和生滅隨觀智[53])﹔
l離欲(virājayaṁ)、捨棄(pajahaṁ)─指斷遍知[54](即從壞滅隨觀智起乃至道智)。
在《大疏鈔》(Mahāṭīkā)中提到「一切」:
「必須先徹底地與毫無遺漏地辨識這作為觀禪目標的五取蘊[55]。」是哪些五取蘊呢?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內在、外在、粗、細、低劣、優勝、遠和近11種五取蘊。因此唯有以三遍知透徹地了解一切屬於五取蘊的名色法之後,我們才能夠斷除對名色法的貪而滅苦。
(四)在D.Ⅱ,p.55《大因緣經》Mahānidānasuttaṁ中記載:
有一天,阿難尊者用所有方法修行緣起之後,到了傍晚前來拜見佛陀,並且說:「世尊!雖然緣起法很深奧,但它對我而言是很容易的。」佛陀回答說:「Etassa cānanda, dhammassa ananubodhā, appaṭivedhā evamayaṁ pajā tantākulakajātā, gulāguṇṭhikajātā, muñjapabbajabhūtā apāyaṁ duggatiṁ vinipātaṁ saṁsāraṁ nātivattati.」(阿難!因為對法的不隨覺、不通達,這樣這個有情如絲縷纏結、如腫物所蔽、如文叉草和波羅波草(之雜亂),所以不能解脫惡處、惡趣、地獄之輪迴。)意思是說:若沒有隨覺智(anubodhā)和通達智(paṭivedhā)來了知緣起,就無法從生死輪迴和四惡道中解脫。
j隨覺智:指名色差別智(nāmarūpaparicchedañāṇa)和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ṇa,即法住智)﹔
k通達智:指所有的觀智(毗婆舍那智)。
在此,隨覺智和通達智也是三遍知。包含三種世間和出世間遍知。
[1] 以下是三種世間遍知。
j 知遍知 (ñātapariññā) |
「色以惱壞為相,受以所受為相」,以這樣的觀察 彼等諸法的各別自相而 起的慧。 |
即名色分別智(nāma-rūpa pariccheda ñāṇa)和 緣攝受智(paccaya pariggaha ñāṇa)。 此二智被稱為知遍知,原因是他們辨明與分別應得知,以及作為觀禪目標(所緣)的行法(saṅkhāra dhamma) |
k 審察遍知 (tiraṇapariññā) |
即思惟智(sammasana ñāṇa )與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 ñāṇa)。這是審查與確定十二因緣法(緣起法)的無常相、 苦相及無我相的審察慧(觀照名色法及它們之因緣的生滅)。此二智即被稱為審察遍知。 |
|
l 斷遍知(pahānapariññā) |
其次對於彼等(色受等)的諸法,以捨斷常想等而轉起以相為所緣的觀慧。 |
自壞滅隨觀智(bhaṅga ñāṇa)以上的觀智。這些辨別及明了十二緣起支的滅之無常相、苦相及無我相的智慧是為斷遍知。 |
[2]在觀智(即三種世間遍知)之後,聖道(ariya magga)就會生起。
聖道 (ariya magga) |
j 以所緣通達(ārammaṇa paṭivedha 即透徹地面對面知見所緣)證悟了滅諦, 而以無痴通達(asammoha paṭivedha)證悟了苦諦、集諦與道諦。 由於聖道已成就了知見,屬於苦諦與集諦的十二緣起支及它們之間的因緣的作用,所以它亦間接被稱為知遍知。 |
三種出世間遍知 |
k 聖道亦徹底斷除了遮蔽苦諦與集諦之無常相、苦相及無我相的愚痴,因此它亦成就了審察與確定名為苦諦與集諦的行法(saṅkhāra dhamma,即是指名、色因與果)之無常相、苦相及無我相的作用。因此它亦間接被稱為審察遍知 / 度遍知。 |
||
l 徹底斷除了各別的煩惱,以及透徹地證悟了無為涅槃界(asaṅkhata nibbāna dhātu)。因此斷遍知真正是道的名稱。 |
由此可見,只有在親自以世間遍知和出世間遍知,明了十二因緣後,才可說是以證得了隨覺智及通達智。人們只有如此之後才能脫離生死輪迴。
(五)D.16《大般涅槃經》談八聖道分:
[1] p.100-101中佛陀提示諸比丘:「自依洲、自依止、莫異依止﹔法依洲、法依止、莫異依止。」那麼,出家弟子又應該如何以自己為島嶼,以自己為依靠,不尋求外在的依靠﹔以佛法為他的島嶼,以佛法為他的依靠,不尋求其他的依靠呢?
此經中佛陀給這樣回答:「諸比丘!勇猛精進,保持正念和清淨的戒行﹔以堅定的決心,守護自己的心。」
(appamattā satimanto susīlā hotha bhikkhavo, susamāhitasaṅkappā sacittamanurakkhatha.)
註解書中進一步解釋這段即是八聖道支和觀智的訓練:
j |
戒行的訓練susīlā |
→ |
正語、正業、正命 |
k |
禪定的訓練susamāhita |
→ |
正勤、正念、正定 |
l |
智慧的訓練saṅkappā |
→ |
正見、正思 |
m |
appamattā |
→ |
以觀智透視諸行無常、苦、無我三相的本質 |
n |
satimanto |
→ |
當我們修行三學時,必須有足夠的正念 |
[2] 此經中談到「四種沙門果」:
世尊對普行者須跋(Subhadda佛最後度的弟子)說:「須跋!於任何法律中,有八支聖道者,其處則有第一之沙門果,有第二之沙門果,有第三之沙門果,有第四之沙門果。外道沙門之言論皆是空幻。須跋!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間則不空缺阿羅漢。」
結 論 :
是否有必要培育八聖道分裡的所有八聖道分呢?
要證悟涅槃的禪修者應注意,由上面所列舉經典中所提到趣向滅苦之道都是具備這八聖道分的。也就是只有在所有八支聖道具足時,禪修者才能達到滅苦的涅槃。
〔二〕記載四聖諦的相關經典:
(1)《相應部》56、31「申恕」(Siṁsapā)PTS.Ⅴp.437/《雜阿含經》404經:
有一次,佛陀在申恕林裏,手抓了一把樹葉,問:「諸比丘!你們認為我手中樹葉多,還是樹林中樹葉多?」
諸比丘回答:「世尊!您手中樹葉少,而樹林中樹葉多。」
接著佛陀說:「同樣地,我已經通達而又教給你們的東西很少,但沒有教給你們的東西很多。為什麼我沒有教給你們的東西很多呢?因為它們是沒有意義、非高尚梵行,無法導向厭離、離貪、滅、寂靜、通智、覺悟和涅槃,所以我不教這些[56]。
又什麼是我已經教的呢?我已經教了:這是苦、這是苦的根源、這是苦的滅、這是苦滅的道路(即八正道)。又為什麼我已經教了這個呢?因為它們是有意義、高尚梵行,導向厭離、離貪、滅、寂靜、通智、覺悟和涅槃,所以我教這個[57]。
因此,應該努力了解:這是苦、這是苦的根源、這是苦的滅、這是苦滅的道路。」由此可見,佛陀是親身體驗後肯定地告訴我們:能通往涅槃的只有四聖諦。而且,學佛也不是在於趕流行、標新立異、靠他力或者盲目地抓多多、學多多,而是在於抓住關鍵的核心。想要正確地修行,也得要有完整徹底的理解來輔助。佛教講修行,有具體的方法,也有具體的判準。所以,抓住它-四聖諦-最穩當!如同一把透視鏡在手,一切變化,都了然在胸。
(2)M.28.《象跡喻大經》 Mahāhatthipadopamasuttaṁ: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舍利弗藉由一切生物的足跡為象足跡所包攝之譬喻四聖諦包攝一切善法敘述開始,然後經由四界的觀察和五蘊的緣起來說明。
(3) 佛陀所解說和所不解說的 :
取自《中部Ⅰ˙63摩羅迦小經Cūḷamālukyāputasutaṁ》P.1426。
j所不解說的「十無記」:
j世界是常住﹔ l世界是有邊﹔ |
k世界是無常﹔ m世界是無邊﹔ |
n命即身﹔ p如來死後有﹔ r如來死後亦有亦無﹔ |
o命是一,身是另一﹔ q如來死後無有﹔ s如來死後既非有亦非無有。 |
k所解說的「四聖諦」。
l 說明不解說原因 :
Kasmācetaṁ, mālukyaputta, mayā abyākataṁ?
Na hetaṁ, mālukyaputta, atthasaṁhitaṁ na
ādibrahmacariyakaṁ na nibbidāya
na virāgāya na nirodhāya na upasamāya na abhiññāya na sambodhāya na nibbānāya
saṁvattati. Tasmā taṁ
mayā abyākataṁ.
為什麼這個不被我解說呢?因為這個非義利相應、不是梵行根本,不是導向厭、離欲、滅盡、寂止、通智、正覺、涅槃。因此,這個不被我解說。
m 說明解說原因 :
為什麼這個被我解說呢?因為這個義利相應、是梵行根本,是導向厭、離欲、滅盡、寂止、通智、正覺、涅槃。因此,這個不被我解說。
m 結 論 :
“Tasmātiha, mālukyaputta abyākatañca
me abyākatato dhāretha; byākatañca me byākatato dhārethā”ti.(憶持我所解說的四聖諦)
因此,摩羅迦[58]!因為我已不解說而憶持不被解說,因為我已解說而憶持已被解說。
蔓童子思惟10問題之後而問佛陀,若答則修梵行,若不答則還俗。佛陀反問曾招攔嗎?而且確認未曾向對方說與問、對方也未說與問。
後以譬喻警誡:譬喻有人被毒箭所傷而親友為他延請醫生,他不治而問射箭者之何種姓、姓名、高矮、膚色、此或他村落或城市人等,或問箭之所屬材質、品質、箭幹質料等而那人可能未知即命中一樣,尋求無記而不從大醫王學習四聖諦。而後解釋不解說10問題的原因是:施設教法的目的是解決生、老、病、死苦[59],而這些問題與解決這些問題無關,所以不解說。
其中世俗諦的譬喻顯出其中勝義諦:
受傷者-蔓童子;箭-10個問題:厚毒-無記;醫生-佛陀。
(4)《相應部》56、47「軛孔經」(Chiggaḷayugasutta)/PTS.Ⅴp.455:
「諸比丘!假如有人將中間有一個洞的軛丟入大海,而在大海中有一隻瞎眼的海龜,每隔100年才浮出海面一次。諸比丘!你們認為如何?那隻有一隻每隔100年才浮出海面一次的瞎眼海龜會不會將頭伸入那塊軛中間的洞呢?」
「世尊!如果那隻海龜要這樣做到的話,那必然要經過長久的時間才可能辦到。」
「那隻每隔100年才浮出海面一次的瞎眼的海龜,將頭伸入那塊軛中間的洞所需要的時間比愚痴者墮入地獄之後要再投生到人間所需要的時間更短。什麼緣故呢?諸比丘!因為愚痴者的行為沒有受到佛法的引導,沒有正當的行為,沒有善行,沒有德行,而是造了許多互相殘殺或毀滅弱者的業[60],為什麼會這樣呢?諸比丘!因為他們沒有見到四聖諦。什麼是四聖諦呢?即: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與導致苦滅的道聖諦。
因此,諸比丘!應當精勤於了知『這是苦』[61]﹔應當精勤於了知『這是苦的因』﹔應當精勤於了知『這是苦的息滅』﹔應當精勤於了知『這是導致苦滅之道』。」
結 論 :由此肯定若想要避免墮入惡道,就必須了知四聖諦。如佛陀此經中所說的「中道」是了知四聖諦與獲得證悟涅槃的法眼(cakkhu)、知識(ñāṇaṁ)、正覺(Sambodha)的唯一道路。
六、 八苦:
生、老、病、死依據世俗諦與究竟諦而言都是苦。所有的究竟名色都有生、住(老)、滅(死)這三時。佛陀在D.22《大念處經》中這樣解說八苦:
[1]生:無論是任何眾生,在任何眾生的群體,都有誕生、產生、出現、生起、諸薀的顯現、諸處的獲得。
[2]老:無論是任何眾生,在任何眾生的群體,都有衰老、老朽、牙齒損壞、頭髮蒼白、皮膚變皺、壽命損減、諸根老熟。
[3]死:無論是任何眾生,在任何眾生的群體,都有死亡、逝世、解體、消失、命終、諸薀分離、身體的捨棄。
[4]怨憎會苦:在這裡,任何人有了不想要的、討厭的、不愉快的色聲香味觸或法塵,或者任何人遭遇到心懷惡意者、傷害意者、擾亂意者,與這些人會合、交往、聯絡、結 合。
[5]愛別離苦:在這裡,任何人有了想要的、喜愛的、愉快的色聲香味觸或法塵,或者任何人遭遇到心懷善意者、好意者、安慰意者、安穩意者、父母兄弟姊妹、朋友、同事或血親,然後喪失與這些人會合、交往、聯絡、結合。
[6]求不得苦:會遭受生的眾生內心生起這樣的願望:『希望我不要遭受生,希望我不要投生!』但是這事無法藉由願望而達成。
會遭受老的眾生內心生起這樣的願望:『希望我不要遭受老,希望我不要變老!』但是這事無法藉由願望而達成。
會遭受死的眾生內心生起這樣的願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死,希望我不要死亡!』但是這事無法藉由願望而達成。
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稱為有貪之苦(sarāgadukkha),意思是因為執著而產生的苦。
除這幾種苦之外,佛在某些經中還常提到另外五種苦:愁、悲、苦、憂、惱。《大念處經》中這樣解說:
[1]愁:任何時候,由於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惱的法而有憂愁、悲傷、苦惱、內在的哀傷、內在的悲痛。
[2]悲:任何時候,由於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惱的法而有痛哭、悲泣、大聲悲嘆、高聲哀呼。
[3]苦:任何身體的痛苦感受、身體的不愉快感受或由於身體接觸而產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
[4]憂:任何心理的痛苦感受、心理的不愉快感受或由於心理接觸而產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
[5]惱:任何時候,由於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惱的法而有憂惱、大憂惱,以及由於憂惱、大憂惱而感受到的痛苦。
愁悲苦憂惱之四鑑別法 :
|
特 相 |
作 用 |
現 起 |
近 因 |
1.愁 soka |
內裡在燃燒 或心在燃燒 |
徹底地燃燒心 |
對失去親戚等處境不斷地發愁 |
面對不可喜目標,如失去親戚等 |
2.悲 parideva |
不斷地哭泣﹔ 出聲痛哭 |
宣說功德與過失 |
有悲的有情,或心的不穩定,或導致混淆與暈轉的心 |
面對不可喜目標,如失去親戚等 |
3.苦[62] dukkha |
令身體遭受苦楚 |
令到缺乏智慧者內心不快 |
身體的痛苦 |
能帶來此苦的不可喜目標 |
4.憂 domanassa |
令心遭受苦楚 |
令與瞋相應的心煩燥 |
內心的痛苦 |
能帶來此憂的不可喜目標 |
5.惱 upāyāsa |
徹底地燃燒內心,或不正當地執著於失去的親戚等 |
導致悲嘆 |
身與心、或導致身與心投入於目標,如失去親戚 |
面對不可喜目標,如失去親戚等 |
結 論 :
不了知四聖諦,就不可能證悟涅槃,而苦諦也正是四聖諦之一,它包括上述的過去、現在、未來、內在、外在、粗、細、低劣、優勝、遠和近等11種五取蘊。因此,想要證悟涅槃、解脫生死輪迴,就必須了知這些五取蘊。
佛陀在《轉法輪經》中教導愛欲或渴愛是集諦,但是在S.12《因緣品相應》中教導「緣起法」也是集諦,因此無明、愛、取、行與業都是集諦。簡單地說,一切不善業與能造成投生的善業都是苦因─集諦。
七、愛欲 (渴愛taṇhā):
[1]有三種,在《清淨道論》「第十七 說慧地品」/ PṭS.p.567中這樣解釋它們的含義:
j欲愛(kāmataṇhā):以慾望而貪愛色、聲、香、味、觸、法[63]等六塵。
k有愛(bhavataṇhā):伴隨著常見而貪愛六塵。常見 (sassatadiṭṭhi)是認為六塵是靈魂,生生世世存在。
l非有愛(vibhavataṇhā):伴隨著斷見而貪愛六塵。斷見 (ucchedadiṭṭhi)是認為六塵是靈魂,人在死亡後即完全毀滅。
Chanda, ālaya, anunaya, ajjhosāna等都是渴愛taṇhā的同義字。
[2] 愛欲產生有10組 :
10組 |
內 容 |
|
||||||
1 |
6內處[64] |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
意 |
12處 |
2 |
6外處 |
色塵 |
聲塵 |
香塵 |
味塵 |
觸塵 |
法塵 |
|
3 |
6識 |
眼識 |
耳識 |
鼻識 |
舌識 |
身識 |
意識 |
合稱「觸五法」phassapañcamaka |
4 |
6觸[65] |
眼觸 |
耳觸 |
鼻觸 |
舌觸 |
身觸 |
意觸 |
|
5 |
6受 |
眼觸生受[66] |
耳觸生受 |
鼻觸生受 |
舌觸生受 |
身觸生受 |
意觸生受 |
|
6 |
6想 |
色想 |
聲想 |
香想 |
味想 |
觸想 |
法想 |
|
7 |
6思 |
色思 |
聲思 |
香思 |
味思 |
觸思 |
法思 |
|
8 |
6愛[67] |
色愛 |
聲愛 |
香愛 |
味愛 |
觸愛 |
法愛 |
|
9 |
6尋 |
色尋 |
聲尋 |
香尋 |
味尋 |
觸尋 |
法尋 |
經常與「觸五法」 同時生起 |
10 |
6伺 |
色伺 |
聲伺 |
香伺 |
味伺 |
觸伺 |
法伺 |
結 :對今生五蘊的愛欲並不是造成今生五蘊生起的因,故註解說「如實了知造成苦生起的過去因」,過去因能造成今生的苦(五蘊)。要見到過去因須追溯前世,觀照當時造下的無明、愛、取、行、業,且觀照這5過去因與今生5蘊的因果關係,這樣觀照才說了知苦諦與集諦。
[3]在《諦分別》(Saccavibhaṅga)中,佛陀用5種方式來解釋集諦:
j愛欲(taṇhā)是集諦﹔
k10種煩惱(貪、瞋、痴、驕慢、邪見、疑、昏沉、掉舉、無慚、無愧)是集諦。
l一切不善法是集諦。
m一切不善法和能造成投生的(無貪、無瞋、無痴)三善根是集諦。
n一切不善法和能造成投生的善法、或一切不善業力和能造成投生的善業力是集諦。
[4] 重擔、擔者、取擔、捨擔? :
在S.Ⅲ, p.25,22蘊相應-22「重擔經Bhārasutta」[68]中記載:佛陀開示:「諸比丘!我為你們說:重擔、擔者、取擔、捨擔[69]。」
「以何為重擔?應名為五取蘊,謂色、受、想、行、識等取蘊,此名為重擔[70]。」
「以何為擔者?應名為士夫(補特伽羅),有這樣名、這樣姓,是具壽,此名為擔者。」
「以何為取擔?當來有渴愛而喜貪俱行,樂著於彼彼,是謂欲愛、有愛、非有愛者,此名為取擔。」
「以何為捨擔?即前之渴愛,無餘之離滅、棄捨、定棄、解脫、無執著是,此名為捨擔。」…更說曰: 重擔是五蘊,擔者名士夫﹔世間取蘊苦,捨擔為安樂。
已捨重擔者,不再取重擔﹔想絕渴愛者,無欲般涅槃。
[4] 佛陀在此經只說愛欲是集諦之理由 :
如前面說,既然一切不善業力和能造成投生的善業力都是集諦,那為什麼佛在這部經中只說愛欲是集諦呢?因為如同一顆種子中還有活的助緣如黏性等存在時,若處在適宜的環境裡就可以生根發芽一樣,業力只要還有如助緣的愛欲伴隨,它就還會結成果報﹔如果沒有愛欲的助緣,業力就不可能結成任何果報。
八、四聖諦的三種智慧[71]:(三轉十二行相)
(一)苦諦的三種智慧:關於苦諦,佛陀教導三種智慧:
[1]諦智:Saccañāṇaṁ(聖諦的知識\示相)。必須了知這是苦諦,這稱為「諦智」。意思即是了知真理的智慧。
[2]作智:Kiccañāṇaṁ(應作的知識\勸修)。必須明瞭這苦諦是應當被了知的,這稱為「作智」意即明白自己有義務了知苦諦法。
[3]已作智: Katañāṇaṁ(已作的知識\作證)。必須明瞭這苦諦已經被你了知,這稱為「已作智」佛陀本人已經了知五取蘊是苦諦。
苦聖諦Ú五取蘊 行法[72]或有為法(saṅkhāradhamma)
集聖諦Ú緣起法
(是觀禪的目標)
二種苦滅 壞滅 因緣滅─由於5種因完全滅而涅槃之後5蘊完全滅盡。
剎那滅─是每一行法都有生、住、滅3時,其中的滅時是「剎那滅」
究竟滅─當修行到觀智成熟時,道智與果智就會以涅槃為所緣而生起,涅槃就是苦因與苦果的「究竟滅」accantanirodha。
修習觀禪:
j了知諸行法生滅的本質→無常
k了知諸行法受生滅壓迫的本質→苦 行法三相
l了知諸行法沒有恆常自我的本質→無我
(二)集諦的三種智慧:佛陀接著以苦諦同樣的三種方式教導集諦(苦的因)。
[1]諦智:由於大悲心的緣故,佛陀在未成佛以前以4阿僧祇與10萬大劫以上的時間難行能行地積累了無量波羅蜜。即使是這樣,他對「佛陀的存在」仍有輕微的執著,因為他知道成佛後將能幫助眾生解脫生死輪迴。
根據《法集論》的註解書(Dhammasaṅgaṇi-aṭṭhakathā) ─《殊勝義》(Aṭṭhasālinī),造成佛陀成佛前的最後這一世果報五蘊的業力也就是他在前一世臨死時成熟的慈心觀善業力﹔那是一種尚未達到慈心禪之前強而有力的善法。
他發願要成佛時,就是具有5項過去因:
1 |
將佛陀認定為佛陀 (他不認為那只是名色法的組合而已) |
→ |
無明 |
|
5項過去因[73] |
2 |
由於那無明,他發願成佛陀 |
→ |
愛欲 |
||
3 |
他執著佛陀的生命 |
→ |
取 |
||
4 |
強而有力的慈心觀善業 |
→ |
行 |
||
5 |
那些行遺留下來的力量(業力) |
→ |
業 |
佛陀了知這5項過去因是他的集諦(苦的因)。這是諦智。
[2]作智:必須以觀智和道智[74]來滅除它們。業力只有在無明、愛、取的幫助之下才能產生果報﹔若沒有這些的幫助,業力也就無法結成果報。因此,此中的「這苦集聖諦是應當被斷除」這句話也就是說應當以觀智和道智來滅除煩惱。這是作智,意思是了知應當做之事的智慧─應將煩惱滅盡無餘。
[3]已作智:佛陀已經滅除或殺死了煩惱,這是已作智。
(三)滅諦的三種智慧:
[1]諦智:佛陀了知這是滅諦─苦的滅盡,這是諦智。
j 佛陀是如何滅苦呢?如前所說,當他行觀禪時,他的觀智了知所有的苦諦法(五取蘊)與集諦法(12緣起支)為無常、苦、無我。當這樣修行達到終點時,他證悟了涅槃。這時他照見五取蘊與12緣起支的滅盡無餘。
k佛陀又如何照見呢?他以那取涅槃為目標的道智逐步地滅除所有煩惱。
1. |
因為煩惱滅除無餘,所以當佛陀在般涅槃之後業力無法產生任何果報 |
→ |
煩惱般涅槃(有餘涅槃) |
2. |
因為5種因滅盡無餘,所以五取蘊滅盡無餘 |
→ |
五蘊般涅槃(無餘涅槃) |
他就這樣照見(因與果)這兩種滅盡無餘。
[2]作智:了知應當做之事的智慧。在修行觀禪時,應努力於證悟涅槃(滅諦)。
[3]已作智:了知已做之事的智慧。此時佛陀已經證悟涅槃,他也了知自己已經證悟涅槃。
(四)道諦的三種智慧:
[1]諦智:佛陀證悟時,他了知八聖道分是導致苦滅的修行方法或道路,這是諦智。
[2]作智:修行觀禪時:
j必須了知五取蘊(苦諦) |
|
這些苦諦法與集諦法稱為行法。 |
k必須了知苦的因(集諦) |
觀照這些觀禪目標的無常、苦、無我等行法三相:
j它們生起後就立刻壞滅 |
→ |
是無常的 |
|
行法三相 |
k它們受到不斷生滅的壓迫 |
→ |
是苦的 |
||
l在它們之中沒有穩定的自我存在 |
→ |
是無我的 |
在這樣的行觀禪時,有五聖道分:
[1]透視這些行法三相 |
→ |
正見 |
|
五聖道分 |
[2]將心投入行法三相 |
→ |
正思惟 |
||
[3]為了透視行法三相而付出的努力 |
→ |
正精進 |
||
[4]對行法三相明記不忘 |
→ |
正念 |
||
[5]專注於行法三相 |
→ |
正定 |
在修行觀禪之前,必須持守別解脫戒或10戒、九布薩支(八戒加上修行慈心
禪)、八戒、五戒,那就包含了: [6]正語、[7]正業、[8]正命這3聖道分。這些
也是以心路過程的形態與相應名法同時生起,因此也應觀照它們為無常、苦、無我。
這樣總共有8聖道分,這些是必須修學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禪修者在禪修前請
求授戒的真正意義所在。
修行到壞滅隨觀智時,必須觀照所知[75](ñāta)與能知(ñāṇa)都是無常、苦、無我。
觀智以心路過程的形態生起,在這心路過程中有一個意門轉向心和七個速行心。
1在意門轉向心剎那中有12個名法[76]﹔
2而每一個速行心剎那通常有34個名法。這34個名法當中,上述的5項聖道分是最顯著的名法。
必須觀照這能知的觀智也是無常、苦、無我。那時就能輕易地照見這5項聖道分,它們就是導向苦滅之道,因為那時修者已經透過生滅隨觀智清楚地了知了「由於5種因滅盡無餘,所以五蘊也會滅盡無餘」。
在觀禪之末而當證悟涅槃時,8聖道分都同時存在,必須了知它們。怎樣的了知呢?修者必須以果定智(phalasamāpattiñāṇa)與了知涅槃,出定後檢查在果定中的名法。若一再練習,就能照見果定中的名法:
1 |
如果修者在觀照欲界法或初禪法為三相之任一相時證悟涅槃,修者的道智與果智中都各有37個名法。 |
→ |
13個同它心所+19遍一切美心所+1慧根心所=33 +識=34 +3離心所(正語、正業、正命)=37名法 |
Ú |
有8 聖道分 |
2 |
如果修者在觀照第二禪名法為三相之任一相時證悟涅槃,由於無尋、伺而你的道智與果智中只有35個名法。 |
→ |
在這35個名法中包含7聖道分,因為無尋而少了正思惟, |
Ú |
只7聖道分。 |
3 |
如果修者在觀照第三禪名法為三相之任一相時證悟涅槃, |
→ |
因為無喜而只有34名法 |
Ú |
只7聖道分 |
4 |
如果修者在觀照第四禪名法為三相之任一相時證悟涅槃 |
→ |
因為無尋、伺、喜,而有捨、一境性,只有34名法 |
Ú |
只7聖道分 |
[3]已作智:佛陀照見自己已經修行8聖道分。若要證悟聖果,無論是成為初、二、三或四果,這二種8聖道分都必須修行。若無法照見8聖道分,就不可能已經證悟涅槃。有世間和出世間的二種8聖道分。
結 論 :就是這樣,四諦的每一諦中都各有諦智、作智和已作智這3種智慧,總共有12種智慧。這也就是我們所認知的「三轉十二行相」。
九、 十結 [77] 與聖人 :
十結 saṁyojanaṁ (fetters) |
五下分結 Pañcoram bhāgiyāni saṁyojanāni |
1. |
sakhāya-diṭṭhi 身見 |
Sotāpanna 須陀洹 (斷三結) |
ānāgāmi 阿那含 (斷五下 分結) |
2. |
Vicikicchā 疑 |
||||
3. |
sīlabbata-parāmāsa 戒禁取 |
||||
4. |
kāma-rāga 欲貪 |
Sakadāgāmi 斯陀含 (斷三結,薄貪瞋痴) |
|||
5. |
Vyāpāda 瞋恚 |
||||
五上分結Pañcuddhambhāgiyāni saṁyojanāni |
6. |
rūpa-rāga 色貪 |
ārahat阿羅漢 (斷十結) |
||
7. |
arūpa-rāga 無色貪 |
||||
8. |
māna 慢 |
||||
9. |
uddhacca 掉舉 |
||||
10. |
avijjā 無明 |
十、 見 :
見 |
邪見 |
j |
常見 |
→(sassata-diṭṭhi)。從我見(sakkāya-diṭṭhi薩迦耶見)而生,相信我死後永遠存在 |
|
62見 |
|||
k |
斷見 |
→(uccheda-diṭṭhi)。不相信死後有我的存在 |
|||||||
正見 |
j |
禪那正見(jhāna-sammā-diṭṭhi) |
→ |
與禪支相應的智慧 |
|
都稱為「四聖諦 的正見〕 (catusacca- sammā-diṭṭhi) |
|||
k |
名色攝受正見 |
→ |
透視究竟名色的觀智 |
||||||
(nāmarūpa-pariggaha-sammā-diṭṭhi) |
→ |
|
|||||||
l |
業果正見(kammasakatā-sammā-diṭṭhi) |
→ |
辨識因緣的智慧(緣攝受智) |
||||||
m |
觀禪正見(vipassanā-sammā-diṭṭhi) |
→ |
透視名色及其因緣無常、苦、無我本質的觀智 |
||||||
n |
道正見(magga-sammā-diṭṭhi) |
→ |
|||||||
o |
果正見(phala-sammā-diṭṭhi) |
→ |
|
||||||
j 知有業有報 崇信三寶、 (取自《中部》60&76經)
k 知有善有惡 孝順父母、 一種倫理學,導引
世間正見 l 知有凡有聖 守五戒 世間信徒去惡向善
m 知前世後世 行十善
正見 j 知四聖諦
出世間正見 k 知緣起的集滅 1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2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l 知三法印 1 諸行無常
2 諸行是苦
3 諸法無我
佛陀的正見 :佛陀真對當時社會的常見或斷見者提出各自對治的方法:
j常見者g用「分析法」(Viśleṣana / analysis)g 無常anicca(包括名色、五蘊、12處、18界等的分析)
k斷見者g用「綜合法」(Saṁśleṣana / synthesis)g緣起paṭiccasamuppāda
此中最主要憑藉的工具是「五蘊」。
十一、 了悟四聖諦與培育定力 :
﹝一﹞《中部》2「一切漏經」(Sabbāsavasuttaṁ)之註解解說四聖諦:
四聖諦是 j 隨觀anupassanā k 修智慧vipassanā的因、對象
1. 如理作意【這是苦】→名色分別智[78](見清淨) 世間的
2. 如理作意【這是苦的集】→緣遍攝智/法住智
(度疑清淨) 出世間的道智
3. 如理作意【這是苦的滅】→
(四諦同時現起)
4. 如理作意【這是導向滅苦的道路】→弱的生滅隨觀智
(道非道知見清淨)
如何了悟四聖諦?
由前面的解說,已經了解四聖諦的涵義與重要性。要怎樣修行才能了悟四聖諦呢?在《相應部˙三摩地經》(Samādhisuttaṁ)(P.T.S.Ⅴp.414 , 56-1)這樣說:
「諸比丘!應當培育定力,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實地了知諸法。
他如實地了知什麼呢?他如實地了知『這是苦』﹔他…『這是導向苦滅之道』。
諸比丘!應當培育定力,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實地了知諸法。
是故,諸比丘!應當勤於了知『這是苦』﹔他…『這是導向苦滅之道』[79]。」
因此,若要了悟四聖諦,首先必須培育定力。
﹝二﹞培育定力:
用以培育定力的止禪法門有40種之多,我們可以依自己的性行而恰當選其一。在《大念處經》中,佛陀教導安般念的修行方法[80],這樣法門只能在佛教找到,其他宗教不像佛教這樣徹底地教導安般念的修行方法。
一般而言,我們有六張嘴,一生中都喜歡或尋覓好的東西來滿足它們。它們就有如野生動無一樣難以調御馴服。在《相應部》或《雜阿含經》有很多經裡,佛陀都用很多世俗的動物譬喻,凸顯如何來調伏或守護這六張嘴─六根。如牧牛者把野生小牛綁在堅固深埋的木樁小牛會跳來跳去發現無法逃脫時,就會依靠那根柱子而蹲伏或臥躺。
﹝三﹞ 六隻動物的譬喻 : (參考《雜阿含經》43.8「六種動物」&《相應部》35:247)
在佛陀的眼光中,我們只是難調伏的野生動物罷了!不承認?不相信?先別不承認,也別不相信。中國人一出生不是有屬十二生肖中哪一種之說嗎?而佛陀的九個名號裡不是有「無上調御丈夫」這個名號嗎?也就說佛陀的德行超越一切,能善巧調御一切應受調御的眾生。他曾做個譬喻:
譬如抓到了六隻不同習性的動物之後,先各自用堅固的繩子綁牢,在六根繩子集中打結後又放鬆。這時,那六隻動物必然是依各自不同習性而竄來竄去-
j 蛇心想著【讓我進去螞蟻窩】而亂竄;
k 鱷魚心想著【讓我進入水裡】而亂竄;
l 鳥心想著【讓我飛上天空】而亂竄;
m 狗心想著【讓我進入村莊】而亂竄;
n 豺狼心想著【讓我進入墳場】而亂竄;
o 猴子心想著【讓我進入森林】而亂竄。
當他們竄得精疲力盡時,其中較有力量的一隻,另外五隻只有跟著他轉、被他控制。就像這樣子,任何弟子沒有修習多修習身至念,六根就貪愛可愛境和排斥不可愛境而竄來竄去。這叫做沒有防護。
佛陀又說譬如抓到了六隻不同習性的動物之後,先各自用堅固的繩子綁牢,在靠著穩固的柱子或樁綁著。這時,那六隻動物一樣是依各自不同習性而竄來竄去,當他們竄得精疲力盡時,就只能靠著那柱子或樁站、坐、臥。就像這樣子,任何弟子修習多修習身至念,六根就不會貪愛可愛境和不會排斥不可愛境而竄來竄去。這叫做有防護。
這樣可不得不會心一笑相信自己是野生動物了吧!生活中,眼睛要看漂亮的、討厭醜的;耳朵喜歡聽甜言蜜語、不歡喜惡聲;鼻子喜歡聞香的,廁所還得放個薰香劑;舌頭喜歡美食,滿漢全席…身體喜歡觸摸柔軟的…著重心靈的享受…為了滿足這六張嘴而橫衝直撞、做牛做馬-這像極就是那六隻動物的翻版。那麼,佛弟子在滿足這六張嘴之外,是否應該多一份正念來防護他們到處亂竄呢!
﹝四﹞ 修禪定的功德 :
(1) 現法樂住(diṭṭhadhamma-sukha-vihāra):今生的安樂住處。已證悟阿羅漢果的人有時也修止禪而入定,而只是為了得到今生的安樂住處而已。
(2) 觀禪的利益(vipassanā-nisaṁsa):以所證得的禪那作為修行觀禪的基礎。禪那能產生強盛的智慧之光,是一切光中最強盛、最有益的,依此光能照見究竟名色法及它們的因,並且能觀照它們為無常苦無我而證悟聖道,因此8聖道分中有「正定」,而佛陀教導修行止禪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要修行觀禪。
(3) 增上生利益(bhavavisesavaha-nisaṁsa):即得到投生於梵天界的果報。他們不再投生到欲界而將在梵天界解脫生死輪迴,因此禪定對未證聖果或已證聖果者都有很大的利益。
(4) 神通的利益(abhiññā-nisaṁsa):如能以14種方式來精通10遍與8定,具備充分波羅蜜的人就有可能修成1或多種神通。成就定有些神通會伴隨產生,有些神通須進一步修習。因定而起的神通只有5種[81](不含漏盡通,此屬慧學)。應知修定而進一步追求神通通常會造成修慧障礙。
n 寂滅的利益(nirodha-nisaṁsa):即成就滅盡定(nirodha-samāpatti)的利益。成就8定的阿那含與阿羅漢都能入滅盡定。在入滅盡定中心與心生色法都暫時不生起。如果入滅盡定7天,那在7天中心與心生色法都不生起,唯有業生色、時節生色與食生色生起。在入滅盡定之前必須立下4項決心[82](adhiṭṭhāna)。
結 語 :修定必須持守淨戒,有和善的人際關係為基礎。成就定只是世間的功德,不要因為淺或深的定境而自得其樂,迷失方向,要進一步修觀,成就智慧才能解除煩惱。
﹝五﹞【慧與禪】[83]
(1) 慧由禪修生,不修智慧減,了知此二道,利益與衰損;當善住己心,增長於智慧!
(好比一座蟻丘,上面有6個洞,有一隻大蜥蜴由其中一洞進內。如想要抓他,就必須堵住其餘5個洞而挖開第6個洞,然後進洞內去捉。就像這樣,你也應在攀緣外境的6門當中,關閉其餘5門,只在意門用功)(取自《法句經》282偈註解)
(2) 內中之結與外結,(凡)人皆為結所結。瞿曇!此是我問汝:「何人當能解此結?」[84]
「有慧之人住戒已,修習其心與智慧,具足勤、智之比丘,彼人當得解此結!」
Antojaṭā bahijaṭā jaṭāya jaṭitā
pajā,
Taṁ taṁ Gotama pucchāmi “Ko imam vijaṭaye jaṭaṁ?”
Sīle patiṭṭhāya naro sapañño, Cittaṁ paññaṁ ca bhāvayaṁ,
ātāpī nipako bhikkhu, so imam vijaṭaye jaṭaṁ.
﹝七﹞ 善知識的指導 :
(1) 四預流支sotāpattiyaṅgesu之第一因素:
如前面提到世尊在《相應部˙三摩地經》(Samādhisuttaṁ)(P.T.S.Ⅴp.414 , 56-1)這樣說:「諸比丘!應當培育定力,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實地了知諸法。」而五比丘聽完世尊開示《轉法輪經》之後,阿若喬陳如先證得預流果,其他四位則隨後一個個證得預流果。親近善知識則是「四預流支」之第一因素。
四預流支sotāpattiyaṅgesu → |
j |
親近善知識 |
sappurisa-saṁsevā |
|
k |
聽聞正法 |
saddhammasavana |
|
l |
從根源作意 |
yonisomanasikāra |
|
m |
法隨法行[85] |
dhammānudhammapaṭipatti |
結 論 :因此,如果想要照見究竟的真理,甚至要證得聖果,都是應該在善知識的指導下修行,培育強而深的定力。
(2) 善知識的指導範例 :
[1] 周利槃陀伽
周利槃陀伽(Cūḷapanthaka)在他的哥哥摩訶槃陀伽(Mahāpanthaka)的指導下修行。但是經過整整一個雨季安居的時間,他連一首四句偈都背不下來[86]。他哥哥認為他不可能證得任何道果,就命令他還俗。他聽到哥哥這些令人沮喪的話傷心而哭了起來。
那時世尊在名醫耆婆所供養的芒果園僧寺裡。世尊知道他的困境,而且知道他將因世尊的指導而證得解脫,於是世尊來到他身邊。
由於具足明了眾生意向與根器的能力,世尊問明原因與安慰之後,以神通力變出一塊清淨的布交給他,然後告訴他:「我兒周利槃陀伽!用手拿著這塊布,並且朗誦著:『rajoharaṇaṁ, rajoharaṇaṁ─掃除塵垢,掃除塵垢』,你就這樣子修行吧!」
於是,他非常配合地「依教奉行」,如理思惟本身之後,他進一步精進地培育定力,並且證得四種色界禪。他再以這些禪為基礎,努力修行觀禪,最後證悟阿羅漢果,同時也得到四無礙解智[87]和六神通。
由這故事中,我們了解到:不應該認為愚笨的人就不可能證得殊勝的成就。
[2] 信根太強─瓦卡利長老 :Vakkali
他是通過堅強的信心實行其任務,喜歡時常看著世尊,世尊就訓誡他:「你看這不淨的身體有什麼用?只有見法者見我[88]。」而催促他修禪。但他無法修禪。有一天世尊趕他走,使他感到非常傷心。當他去到一個很陡的斜坡而想要跳下去自殺時,世尊運用神通,使自己顯現得好像就坐在他面前,向他說:
「充滿喜悅與深信佛陀教法的比丘,
能夠達到諸行法滅盡的寂樂之境。」
聽了世尊的話之後,他感到喜悅,而開始修觀禪,但由於信根太強而無法獲得觀禪的喜悅。明瞭這點的佛陀在教導他平衡五根之後,再教他一個禪修的業處。這位長老依照世尊所教的方法精進且次第地修行,最後證得阿羅漢果。
十二、法眼(dhammacakkha):
(一)一般是指須陀洹道(sotāpattimagga)而言。但在有一些經中,法眼是指阿那含道(anāgamimagga)而言。
(二)須陀洹[89](sotāpanna)是證悟涅槃的4類聖者當中的第一類。
(三)須陀洹: sota意即「流」,即指法之流﹔
「阿洹那」āpanna< pp. of āpajjati行向,意即「已行向」。
因此須陀洹的意思是「已行向法」,即已行向法之流的人[90]。字義上舊譯為「入流」,須陀洹也就是入於聖流的人。
(四)在《人施設》中這樣記載:
(1) 在這裡有一種人,因為完全滅盡三結而成為預流者、不墮惡趣、決定、趨向究竟正覺,他在天和人間輪迴流轉七次之後而苦的作盡,這個人被稱為「極七次者」(sattakkhattuparamo)。
(2) 在這裡有一種人,因為完全滅盡三結而成為預流者、不墮惡趣、決定、趨向究竟正覺,他輪迴流轉二或三次之後而苦的作盡,這個人被稱為「家家者」(kolaṅkolo)。
(3) 在這裡有一種人,因為完全滅盡三結而成為預流者、不墮惡趣、決定、趨向究竟正覺,他只轉生人類一次之後而苦的作盡,這個人被稱為「一種者」(ekabījī)。
(4) 在這裡有一種人,因為完全滅盡三結、薄貪瞋痴而成為一來者,他只來這個世間輪迴一次之後而苦的作盡,這個人被稱為「一來者」(sakadāgāmī)。
(5) 在這裡有一種人,因為完全滅盡五下分結而成為化生者,在(五淨居天suddhāvāsaloke)那裡圓寂了而沒有從那世界回來,這個人被稱為「不還者」(anāgāmī)。
十三、 有情存在31層級 :
四地 |
三十一層級 |
壽 量 |
生 |
結 生 |
||||||||||
無色界地 4級 |
31. |
非想非非想處地 |
84,000大劫 |
化 |
77* |
非想非非想處異熟心 |
||||||||
30. |
無所有處地 |
60,000大劫 |
化 |
76 |
無所有處異熟心 |
|||||||||
29. |
識無邊處地 |
40,000大劫 |
化 |
75 |
識無邊處異熟心 |
|||||||||
28. |
空無邊處地 |
20,000大劫 |
化 |
74 |
空無邊處異熟心 |
|||||||||
色界地 16級 |
第四禪地 7級 |
27. |
色究竟天 |
|
五 淨 居 天 |
16,000大劫 |
化 |
64 |
第五禪異熟心 |
阿那含聖者3 |
||||
26. |
善見天 |
8,000大劫 |
化 |
|||||||||||
25. |
善現天 |
4,000大劫 |
化 |
|||||||||||
24. |
無熱天 |
2,000大劫 |
化 |
|||||||||||
23. |
無煩天 |
1,000大劫 |
化 |
|||||||||||
22. |
無想天 |
500大劫 |
化 |
64 |
第五禪異熟心 |
|||||||||
21. |
廣果天 |
500大劫 |
化 |
|||||||||||
第三禪地 3級 |
20. |
遍淨天 |
|
淨 天 |
64大劫 |
化 |
63 |
第四禪異熟心 |
上品 |
|||||
19. |
無量淨天 |
32大劫 |
化 |
中品 |
||||||||||
18. |
少淨天
(2) |
16大劫 |
化 |
下品 |
||||||||||
第二禪地 3級 |
17. |
光音天 |
8大劫 |
化 |
62 61 |
第三禪異熟心 第二禪異熟心 |
上品 |
|||||||
16. |
無量光天 |
|
光 天 |
4大劫 |
化 |
中品 |
||||||||
15. |
少光天 |
2大劫 |
化 |
下品 |
||||||||||
初禪地 3級 |
14. |
大梵天 |
|
梵 身 天 |
1中劫 |
化 |
60 |
初禪異熟心 |
上品 |
|||||
13. |
梵輔天 |
1/2 中劫 |
化 |
中品 |
||||||||||
12. |
梵眾天 |
1/3 中劫 |
化 |
下品 |
||||||||||
欲界地 11級 |
善趣地 7級 |
11. |
他化自在天 |
16,000天歲 |
化 |
39 ∣ 46 |
8大有因異熟心 |
信 佈施 八戒 |
||||||
10. |
化樂天 |
8,000天歲 |
化 |
|||||||||||
9. |
兜率天(tusita) |
4,000天歲 |
化 |
|||||||||||
8. |
夜摩天 |
2,000天歲 |
化 |
|||||||||||
7. |
三十三天(帝釋天) |
1,000天歲 |
化 |
|||||||||||
6. |
四大王天 |
500天歲 |
化 |
|||||||||||
5. |
人 |
j |
五根完具 |
無定數 |
胎 |
五戒 |
||||||||
k |
五根不完具 |
27 |
無因善異熟捨俱推度心 |
|||||||||||
惡趣地 4級 |
4. |
阿修羅 |
無定數 |
化 |
19 27 |
無因善異熟捨俱推度心(3) 無因不善異熟捨俱推度心 |
||||||||
3. |
餓鬼 |
無定數 |
化 |
19 |
||||||||||
2. |
旁生(動物) |
無定數 |
胎 卵 濕 |
|||||||||||
1. |
地獄 |
無定數 |
化 |
|||||||||||
說明 :
(1) 此表中的「*」記號表示屬於《阿毗達摩》89心中的第幾號心。
如附錄2「系統組織89心」表。
(2) 遍淨天、無量淨天、少淨天等被稱為「淨天」(Subhā-devā);無量光天、少光天等有如屬於「光天」(Abhā-devā);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等被稱為「梵身天」(Brahmakāyikā devā)。
(3)以27號「無因善異熟捨俱推度心」在惡趣地結生的是「依地而居的苦趣阿修羅」,可說是「較低級的天神」。
附錄1: 色 蘊 :
〔一〕 二十八色的組織表 :
十八個自性色[91] |
十個非自性色 |
|||||||
[1] 四個種色 (bhūtarūpa 四大、 四界;four great essential elements ) |
1.地界 |
( paṭhavīdhātu;earth ) |
[8] 一個限界色 ( paricchedarūpa ) |
19. 空界 |
( ākāsadhātu;space) |
|||
2.水界 |
( āpodhātu;water ) |
|||||||
3.火界 |
( tejodhātu;fire ) |
[9] 二個表色( viññattirūpa;mode of communication ) |
20.身表色 |
(kāyaviññattirūpa;bodily intimation ) |
五變化色 |
|||
4.風界 |
( vāyodhātu;wind ) |
|||||||
[2] 五個淨色 (
pasādarūpa; sensitivity elements ) |
5.眼淨色 |
( cakkhupasādarūpa;eye ) |
21.語表色 |
( vacīviññattirūpa;vocal intimation ) |
||||
6.耳淨色 |
( sotapasādarūpa;ear ) |
|||||||
7.鼻淨色 |
( ghānapasādarūpa;nose ) |
[10] 三個變化( vikārarūpa;changeability of rupa ) |
22.色輕快性 |
( lahutā;lightness ) |
||||
8舌淨色 |
( jivhāpasādarūpa;tongue ) |
23.色柔軟性 |
( mudutā;softness ) |
|||||
9.身淨色 |
( kāyapasādarūpa;body ) |
|||||||
[3] 四個境色 ( gacararūpa;sense-field ) |
10.顏色 |
( rūpa;color ) |
24.色適業性 |
( kammaññatā;workbleness ) |
||||
11.聲 |
( sadda;sound ) |
|||||||
12.香 |
( gandha;odor ) |
|||||||
13.味 |
( rasa;taste ) |
[11] 四個相色 (lakkhaṇarūpa;four salient features) |
25.色積集 |
( upaccaya;genesis of rupa ) |
||||
觸 |
( phoṭṭhabba;touch ) [ 地.火.風合成 ] |
|||||||
[4] 二個性色 ( bhāvarūpa;sexes ) |
14.女根色 |
( itthī;femininity ) |
||||||
15.男根色 |
(purisa;masculinity ) |
26.色相續 |
( santati;continuity of rupa ) |
|||||
[5] 一個 心色 ( hadayarūpa;heart ) |
16.心依處 |
(hadayavatthu) |
||||||
[6] 一個命色 ( jīvitarūpa;life faculty) |
17.命根 |
(jīvitindriya) |
27.色老性 |
( jaratā;decay of rupa ) |
||||
[7] 一個食色 ( āhārarūpa;nutrition ) |
18.段食 |
(kabaḷīkāra) |
28.色無常性
|
( aniccatā;impermanence ) |
||||
〔二〕 28色法的四鑑別法 :
18個自性色之四鑑別法 |
特 相 |
作 用 |
現 起 |
近 因 |
|||
18個自性色 |
4個 種色 |
1 |
地 |
硬 |
作為其他元素 與所造色的立足處 |
接受 |
其他三大元素 |
2 |
水 |
流動或溢出 |
增長其他俱生色法 |
把同一粒色聚裡的 諸色握在一起或黏著 |
其他三大元素 |
||
3 |
火 |
(溫度)冷或熱 |
使同一粒色聚裡 的其他色法成熟 |
|
其他三界 |
||
4 |
風 |
支持 |
導致其他色法移動 |
帶動俱生色法從一處到另一處 |
其他三大元素 |
||
5個 淨色 |
5 |
眼淨 |
準備讓色所緣撞 擊的四大元素之 淨(透明色), 或緣生於色愛的 業生四大元素之淨 (以眼為例) |
取色(聲香味觸) 所緣為目標 |
作為眼識 (耳鼻舌身識) 的依處 |
緣生於色愛的 業生四大元素 (即同一粒色聚 裡的四大例) |
|
6 |
耳淨 |
||||||
7 |
鼻淨 |
||||||
8 |
舌淨 |
||||||
9 |
身淨 |
||||||
4個 境色 |
10 |
色 |
撞擊淨色 |
作為根識的目標 |
作為根識之境 |
四大元素 |
|
11 |
聲 |
||||||
12 |
香 |
||||||
13 |
味 |
||||||
|
觸(地火風) |
|
|
|
|
||
2個 性根 |
14 |
女根 |
女性 |
顯示「她是女性」 |
女或男特有的色身、特徵、行為、工作之因 |
同一粒色聚裡的 業生四大元素 |
|
15 |
男根 |
男性 |
顯示「他是男性」 |
||||
1 心 |
16 |
心依處 |
提供意界和意識界 依止或支持的色法 |
作為此2界的依處 |
支撐此2界 |
同一粒色聚裡的 業生四大元素 |
|
1 命 |
17 |
命根 |
維持在住時 俱生色法 |
使它們發生 |
維持這些色法存在 |
當被維持的 四大元素 |
|
1 食 |
18 |
段食 |
食物裡的營養 或食素 |
維持色身 |
滋養身體 |
必須受到它滋養 的處色 |
10個非自性色的四鑑別法 |
特 相 |
作 用 |
現 起 |
近 因 |
||||
10個非自性色 |
界限 |
19 |
虛空 |
劃定色聚的界限 |
顯示色聚的邊際 |
色聚的界限 或(色聚間的)孔隙 |
應被區別的色聚 |
|
5個 變化色 |
2個 表色 |
20 |
身表 |
心生風界的特別 作用,使身體移動 以表達自己意念 |
表達意念 |
身體轉動 |
心生風界 |
|
21 |
語表 |
心生地界的特別 作用,使能發出聲音 以表達自己意志 |
表達意念 |
言語之因 |
心生地界 |
|||
3個 變化色 |
22 |
輕快性 |
不遲鈍 |
去除色法的沉重 |
色法輕快地 生起及變易 |
輕快的色 |
||
23 |
柔軟性 |
不僵硬 |
去除色法的僵硬性 |
不對抗身體的 一切作業 |
柔軟的色 |
|||
24 |
適業性 |
適合身體 作業的適業性 |
去除(因風界不平衡而造成的)不適業性 |
色法不軟弱 |
適業的色 |
|||
4個 相色 |
25 |
積聚 |
開始建立(或成長 至諸根具足) |
令色法開始生起 |
起始或完成的狀態 |
生起的色法 |
||
26 |
相續性 |
(在諸根具足之後,真實色法)持續不斷地生起 |
連續地結合 |
不間斷 |
當被繫結的色法 |
|||
27 |
老性 |
色法成熟與老化 |
導致壞滅 |
雖然還沒消失 但已失去新性 |
正在衰老的色法 |
|||
28 |
無常性 |
色法完全壞滅 |
令色法消失 |
色法滅盡 |
滅盡的色法 |
附錄2: 系統組織八十九心 :
記別門 (三性 門) 界繫門 |
89 心 |
||||||||
33 有記 |
56 無記 |
||||||||
12 不善心 |
21 善心 |
36 果報心 |
20 唯作心 |
||||||
7 不善心引生的果報 |
29 善心引生的果報 |
2 阿羅漢與其他眾生共 |
18 只屬於阿羅漢 |
||||||
89 心 |
81 世間心 |
54 欲界心 |
12 不善心 |
1喜俱邪見相應無行 2喜俱邪見相應有行 3喜俱邪見不相應無行 4喜俱邪見不相應有行 5捨俱邪見相應無行 6捨俱邪見相應有行 7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 8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 9憂俱瞋恚相應無行 10憂俱瞋恚相應有行 11捨俱疑相應 12捨俱掉舉相應 |
|
|
|
|
|
18 無因 |
|
|
13捨俱眼識 14捨俱耳識 15捨俱鼻識 16捨俱舌識 17苦俱身識 18捨俱領受心 19捨俱推度心 |
20捨俱眼識 21捨俱耳識 22捨俱鼻識 23捨俱舌識 24樂俱身識 25捨俱領受心 26喜俱推度心 27捨俱推度心 |
28捨俱 五門 轉向心 29 捨俱 意門 轉向心 |
30喜俱笑起心 |
|||
24美心 |
|
31喜俱智相應無行 32喜俱智相應有行 33喜俱智不相應無行 34喜俱智不相應有行 35捨俱智相應無行 36捨俱智相應有行 37捨俱智不相應無行 38捨俱智不相應有行 |
|
39喜俱智相應無行 40喜俱智相應有行 41喜俱智不相應無行 42喜俱智不相應有行 43捨俱智相應無行 44捨俱智相應有行 45捨俱智不相應無行 46捨俱智不相應有行 |
|
47喜俱智相應無行 48喜俱智相應有行 49喜俱智不相應無行 50喜俱智不相應有行 51捨俱智相應無行 52捨俱智相應有行 53捨俱智不相應無行 54捨俱智不相應有行 |
|||
15 色 界 |
|
55尋伺喜樂一境性俱 第一禪 56伺.喜.樂.一境性俱第二禪 57喜.樂.一境性俱 第三禪 58樂.一境性俱第四禪 59捨.一境性俱第五禪 |
|
60 尋伺喜樂一境性俱 第一禪 61伺.喜.樂.一境性俱 第二禪 62喜.樂.一境性俱 第三禪 63樂.一境性俱第四禪 64捨.一境性俱第五禪 |
|
65尋伺喜樂一境性俱 第一禪 66伺.喜.樂.一境性俱 第二禪 67喜.樂.一境性俱第三禪 68樂.一境性俱第四禪 69捨.一境性俱第五禪 |
|||
12 無 色 界 |
|
70空無邊處 71識無邊處 72無所有處 73非想非非想處 |
|
74空無邊處 75識無邊處 76無所有處 77非想非非想處 |
|
78空無邊處 79識無邊處 80無所有處 81非想非非想處 |
|||
8 出 世 間 |
|
82入流道心 83一來道心 84不來道心 85阿羅漢道心 |
|
86入流果心 87一來果心 88不來果心 89阿羅漢果心 |
|
|
附錄3: 心所相應於心與心攝取心所(名聚) :
52心所 89心 |
13同它心所 |
14 不善心所 |
25 美心所 |
總 計 |
||||||||||||||||||||
遍 7 |
尋 1 |
伺 1 |
勝解 1 |
精進 1 |
喜 1 |
欲 1 |
遍 4 |
貪 1 |
見 1 |
慢 1 |
瞋1 |
嫉、慳、惡作 3 |
昏沈、 睡 眠 2 |
疑 1 |
遍 19 |
離心所 3 |
悲.喜2 |
慧 1 |
||||||
54 欲 界 心 |
12 不善 心 |
貪 根 |
喜俱邪見相應無行 |
1 |
7 |
1 |
1 |
1 |
1 |
1 |
1 |
4 |
1 |
1 |
|
|
|
|
|
|
|
|
|
19 |
喜俱邪見相應有行 |
1 |
7 |
1 |
1 |
1 |
1 |
1 |
1 |
4 |
1 |
1 |
|
|
|
*2 |
|
|
|
|
|
21 |
|||
喜俱邪見不相應無行 |
1 |
7 |
1 |
1 |
1 |
1 |
1 |
1 |
4 |
1 |
|
*1 |
|
|
|
|
|
|
|
|
19 |
|||
喜俱邪見不相應有行 |
1 |
7 |
1 |
1 |
1 |
1 |
1 |
1 |
4 |
1 |
|
*1 |
|
|
*2 |
|
|
|
|
|
21 |
|||
捨俱邪見相應無行 |
1 |
7 |
1 |
1 |
1 |
1 |
|
1 |
4 |
1 |
1 |
|
|
|
|
|
|
|
|
|
18 |
|||
捨俱邪見相應有行 |
1 |
7 |
1 |
1 |
1 |
1 |
|
1 |
4 |
1 |
1 |
|
|
|
*2 |
|
|
|
|
|
20 |
|||
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 |
1 |
7 |
1 |
1 |
1 |
1 |
|
1 |
4 |
1 |
|
*1 |
|
|
|
|
|
|
|
|
18 |
|||
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 |
1 |
7 |
1 |
1 |
1 |
1 |
|
1 |
4 |
1 |
|
*1 |
|
|
*2 |
|
|
|
|
|
20 |
|||
瞋根 |
憂俱瞋恚相應無行 |
1 |
7 |
1 |
1 |
1 |
1 |
|
1 |
4 |
|
|
|
1 |
*3 |
|
|
|
|
|
|
20 |
||
憂俱瞋恚相應有行 |
1 |
7 |
1 |
1 |
1 |
1 |
|
1 |
4 |
|
|
|
1 |
*3 |
*2 |
|
|
|
|
|
22 |
|||
癡 根 |
捨俱疑相應 |
1 |
7 |
1 |
1 |
|
1 |
|
|
4 |
|
|
|
|
|
|
1 |
|
|
|
|
15 |
||
捨俱掉舉相應 |
1 |
7 |
1 |
1 |
1 |
1 |
|
|
4 |
|
|
|
|
|
|
|
|
|
|
|
15 |
|||
8 無因心 |
二五識 |
10 |
7 |
|
|
|
|
|
|
|
|
|
|
|
|
|
|
|
|
|
|
7 |
||
捨俱領受(意界) |
2 |
7 |
1 |
1 |
1 |
|
|
|
|
|
|
|
|
|
|
|
|
|
|
|
10 |
|||
五門轉向(意界) |
1 |
7 |
1 |
1 |
1 |
|
|
|
|
|
|
|
|
|
|
|
|
|
|
|
10 |
|||
捨俱推度(意識界) |
2 |
7 |
1 |
1 |
1 |
|
|
|
|
|
|
|
|
|
|
|
|
|
|
|
10 |
|||
喜俱推度(意識界) |
1 |
7 |
1 |
1 |
1 |
|
1 |
|
|
|
|
|
|
|
|
|
|
|
|
|
11 |
|||
意門轉向(意識界) |
1 |
7 |
1 |
1 |
1 |
1 |
|
|
|
|
|
|
|
|
|
|
|
|
|
|
11 |
|||
阿羅漢笑(意識界) |
1 |
7 |
1 |
1 |
1 |
1 |
1 |
|
|
|
|
|
|
|
|
|
|
|
|
|
12 |
|||
8 善 心 |
喜俱智相應無行.有行 |
2 |
7 |
1 |
1 |
1 |
1 |
1 |
1 |
|
|
|
|
|
|
|
|
19 |
*3 |
*2 |
1 |
38 |
||
喜俱智不相應無行.有行 |
2 |
7 |
1 |
1 |
1 |
1 |
1 |
1 |
|
|
|
|
|
|
|
|
19 |
*3 |
*2 |
|
37 |
|||
捨俱智相應無行.有行 |
2 |
7 |
1 |
1 |
1 |
1 |
|
1 |
|
|
|
|
|
|
|
|
19 |
*3 |
*2 |
1 |
37 |
|||
捨俱智不相應無行.有行 |
2 |
7 |
1 |
1 |
1 |
1 |
|
1 |
|
|
|
|
|
|
|
|
19 |
*3 |
*2 |
|
36 |
|||
8 異熟 心 |
喜俱智相應無行.有行 |
2 |
7 |
1 |
1 |
1 |
1 |
1 |
1 |
|
|
|
|
|
|
|
|
19 |
|
|
1 |
33 |
||
喜俱智不相應無行.有行 |
2 |
7 |
1 |
1 |
1 |
1 |
1 |
1 |
|
|
|
|
|
|
|
|
19 |
|
|
|
32 |
|||
捨俱智相應無行.有行 |
2 |
7 |
1 |
1 |
1 |
1 |
|
1 |
|
|
|
|
|
|
|
|
19 |
|
|
1 |
32 |
|||
捨俱智不相應無行.有行 |
2 |
7 |
1 |
1 |
1 |
1 |
|
1 |
|
|
|
|
|
|
|
|
19 |
|
|
|
31 |
|||
8 唯作 心 |
喜俱智相應無行.有行 |
2 |
7 |
1 |
1 |
1 |
1 |
1 |
1 |
|
|
|
|
|
|
|
|
19 |
|
*2 |
1 |
35 |
||
喜俱智不相應無行.有行 |
2 |
7 |
1 |
1 |
1 |
1 |
1 |
1 |
|
|
|
|
|
|
|
|
19 |
|
*2 |
|
34 |
|||
捨俱智相應無行.有行 |
2 |
7 |
1 |
1 |
1 |
1 |
|
1 |
|
|
|
|
|
|
|
|
19 |
|
*2 |
1 |
34 |
|||
捨俱智不相應無行.有行 |
2 |
7 |
1 |
1 |
1 |
1 |
|
1 |
|
|
|
|
|
|
|
|
19 |
|
*2 |
|
33 |
|||
15 色界 心 |
善. 異熟. 唯作 |
初禪 尋.伺.喜.樂.一心 |
3 |
7 |
1 |
1 |
1 |
1 |
1 |
1 |
|
|
|
|
|
|
|
|
19 |
|
*2 |
1 |
35 |
|
第二禪 伺.喜.樂.一心 |
3 |
7 |
|
1 |
1 |
1 |
1 |
1 |
|
|
|
|
|
|
|
|
19 |
|
*2 |
1 |
34 |
|||
第三禪 喜.樂.一心 |
3 |
7 |
|
|
1 |
1 |
1 |
1 |
|
|
|
|
|
|
|
|
19 |
|
*2 |
1 |
33 |
|||
第四禪 樂.一心 |
3 |
7 |
|
|
1 |
1 |
|
1 |
|
|
|
|
|
|
|
|
19 |
|
*2 |
1 |
32 |
|||
第五禪 捨.一心 |
3 |
7 |
|
|
1 |
1 |
|
1 |
|
|
|
|
|
|
|
|
19 |
|
|
1 |
30 |
|||
12 無色界 心 |
善. 異熟. 唯作 |
空無邊處 |
3 |
7 |
|
|
1 |
1 |
|
1 |
|
|
|
|
|
|
|
|
19 |
|
|
1 |
30 |
|
識無邊處 |
3 |
7 |
|
|
1 |
1 |
|
1 |
|
|
|
|
|
|
|
|
19 |
|
|
1 |
30 |
|||
無所有處 |
3 |
7 |
|
|
1 |
1 |
|
1 |
|
|
|
|
|
|
|
|
19 |
|
|
1 |
30 |
|||
非想非非想處 |
3 |
7 |
|
|
1 |
1 |
|
1 |
|
|
|
|
|
|
|
|
19 |
|
|
1 |
30 |
|||
8 出 世間 心 |
道心‧ 果心 |
初禪 尋.伺.喜.樂.一心 |
8 |
7 |
1 |
1 |
1 |
1 |
1 |
1 |
|
|
|
|
|
|
|
|
19 |
3 |
|
1 |
36 |
|
第二禪 伺.喜.樂.一心 |
8 |
7 |
|
1 |
1 |
1 |
1 |
1 |
|
|
|
|
|
|
|
|
19 |
3 |
|
1 |
35 |
|||
第三禪 喜.樂.一心 |
8 |
7 |
|
|
1 |
1 |
1 |
1 |
|
|
|
|
|
|
|
|
19 |
3 |
|
1 |
34 |
|||
第四禪 樂.一心 |
8 |
7 |
|
|
1 |
1 |
|
1 |
|
|
|
|
|
|
|
|
19 |
3 |
|
1 |
33 |
|||
第五禪 捨.一心 |
8 |
7 |
|
|
1 |
1 |
|
1 |
|
|
|
|
|
|
|
|
19 |
3 |
|
1 |
33 |
|||
簡化89 |
89 |
|
|
78 |
73 |
|
69 |
12 |
8 |
4 |
4 |
2 |
2 |
5 |
1 |
59 |
16 |
28 |
47 |
|
||||
詳分121 |
121 |
55 |
66 |
110 |
105 |
51 |
101 |
|
|
|
|
|
|
|
|
91 |
48 |
|
79 |
|
註:標示 * 的心所共十一個是不固定的,只能有時生起。昏沈與睡眠一同生起,餘九個只能各別生起。
附錄4: 系統組織五十二心所 :
|
|
52個心所的編號 |
||||||||
13個同它心所 |
7個 遍 |
1觸 2受 3想 4思 5一境性 6命根 7作意 |
||||||||
6個 雜 |
8尋 9伺 10勝解
11精進
12喜
13欲 |
|||||||||
14個不善心所 |
4個 遍 |
4個 痴根 |
→ |
14痴 |
15無慚 |
16無愧 |
17掉舉 |
|||
10個 雜 |
3個 貪根 |
→ |
18貪 |
19邪見 |
20慢 |
|
||||
4個 瞋根 |
→ |
21瞋 |
22嫉 |
23慳 |
24惡作 |
|||||
2個 有行 |
→ |
25惛沉 |
26睡眠 |
|
|
|||||
1個 痴根 |
→ |
27疑 |
||||||||
25個 美心所 |
19個 遍 |
28信 |
29念 |
30慚 |
31愧 |
|||||
32 無貪 |
33無瞋 |
34中捨性 |
35身輕安 |
|||||||
36心輕安 |
37身輕快性 |
38心輕快性 |
39身柔軟性 |
|||||||
40心柔軟性 |
41身適業性 |
42心適業性 |
43身練達性 |
|||||||
44心練達性 |
45身端直性 |
46心端直性 |
|
|||||||
6個 雜 |
3個 離 |
47正語 48正業 49正命 |
||||||||
2個無量 |
50悲 51隨喜 |
|||||||||
1個 慧 |
52慧根 |
|||||||||
五 蘊 :
慧學有2重點 學習智慧所要深入的大地→5蘊、12處、18界、22根、4諦、12緣起
(所謂的教理,佛教真理)
5清淨的修觀次第
五蘊pañcakkhadha |
意 義 |
內 容 |
||
蘊khadha |
一堆一堆的聚合,五蘊就是五種不同的聚合 |
色、受、想、行 、識等五種蘊 |
了解5蘊就是 了解身心與世間, 是悟入真理的開始 |
|
1. |
色蘊rūpakkhadha |
一切物質及物質的特性 |
四大種及24個所造色 |
|
2. |
受蘊vedanākkhadha |
一切感受 |
52心所法 |
|
3. |
想蘊saññākkhadha |
一切想知 |
||
4. |
行蘊saṅkhārakkhadha |
一切造作 |
||
5. |
識蘊viññāṇakkhadha |
一切識知 |
81世間心、 8出世間心 |
附錄5: 三學、七清淨、所捨斷的與十六階智的對照表 :
三學 |
七清淨 |
所捨斷的 |
十六階智 |
||
戒學(喻如樹根) |
一 |
戒清淨 (sīlavisuddhi) |
彼分斷 |
|
|
定學(喻如樹根) |
二 |
心清淨 (cittaavisuddhi) |
鎮伏斷 |
|
|
慧學 |
聞思存有論的四真實 (八十九心、二十八色、 五十二心所、涅槃 ) 與所緣的歷程論 (喻如土地) |
(聞思理解究竟法 及其因果諦理) |
|
|
|
修觀(喻如樹幹) |
三 |
(diṭṭhivisuddhi) |
有情見 |
1:名色差別智 知遍知 |
|
四 |
度疑清淨(kankhāvitaraṇa-) |
作者受者見 與三世的疑 |
2:緣攝受智(法住智) |
||
五 |
道非道知見清淨 (maggāmagga- ñāṇadassana-) |
法我見 與非道的染 |
3:思惟智(三法印智) 度遍知) 4:弱的生滅隨觀智 (或省察遍知 |
||
六 |
行道知見清淨 (paṭipadā- ñāṇadassana-) |
常想、 樂想、 我想等 |
4:成熟的生滅隨觀智 以無常為主 5:壞隨觀智
6:怖畏現起智
7:過患隨觀智 以苦觀為主 8:厭離隨觀智
5-14為 9:欲解脫智
「斷遍知」 10:審察隨觀智 以無我觀為主 11:行捨智 (以無常苦無我的空智照亮三解脫門) 12:隨順智(進入三解脫門) 13:種姓智(由六向七,仍屬世間。) |
||
證果德(喻如樹的花果) |
七 |
知見清淨 (ñāṇadassana-) |
貪瞋痴 |
14:道智(棄捨世間繩子走上彼岸) 15:果智 |
|
16:返照智(審察解脫的成果) |
參 考 書
目
一、巴利原典和其英譯、英文參考書:
1. VRI.,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ROM (version 3), India: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2000.
2. Bhikkhu Dhammagutta, Saṁyuttakāya,原始佛教學院,台南:台灣,2000.
3. V.Trenokner, Majjhimanikāya Vol.Ⅰ,P.T.S.,1979.
4. Bhikkhu Dhammagutta, Majjhimanikāya,原始佛教學院,台南:台灣,2000.
5. Bhikkhu Dhammagutta, Majjhimanikāyaṭṭhakathā【中部注釋】(Papañcasūdanī【破除疑障】),原始佛教學院,台南:台灣,2000.
6. Rhys Davids, Ph.d., Dīghanikāya Vol.Ⅰ,P.T.S.,1975.
7. Rhys Davids, Ph.d., Dīghanikāya Vol.Ⅱ,P.T.S.,1982.
8. Bhikkhu Dhammagutta,Dīghanikāyaṭṭhakathā【長部注釋】(Sumaṅgalavilāsinī【吉祥悅意】),原始佛教學院,台南:台灣,2000.
9. M. Leon Peer , Saṁyuttakāya Vol.Ⅲ,P.T.S. ,1975.
10. Bhikkhu Dhammagutta, Saṁyuttanikāyaṭṭhakathā【相應部注釋】(Saratthappakāsinī【顯揚心義】),原始佛教學院,台南:台灣,2000.
11. Bhikkhu Ñāṇamoli & Bhikkhu Bodhi (trans.), 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Majjhimanikāya) ,Kandy: Buddhist
Pubication Society,1995.
12. Bhikkhu Bodhi, The Connected Discourese of the Buddha, :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aṁyuttanikāya .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 2000.
13. Bhikkhu Dhammagutta, Dhammapada,原始佛教學院,台南:台灣,2000.
14. Bhikkhu Dhammagutta, Dhammapadaṭṭhakathā【法句經注釋】,原始佛教學院,台南:台灣,2000.
15. Bhikkhu Dhammagutta, Kkuddakanikāye Jataka(1+2),原始佛教學院,台南:台灣,2000.
16. Bhikkhu Dhammagutta, Aṅguttaranikāya(5-7),原始佛教學院,台南:台灣,2000.
17. Vinaya Piṭakaṁ Vol.Ⅲ and Vol.Ⅳ,P.T.S. ,1993.
18. ed. Heinz Bechert and Heinz Braun,Pāli Nīti Texts of Burma,P.T.S. ,1981.
19. Bhikkhu Dhammagutta, Puggalapaññatti,原始佛教學院,台南:台灣,2000.
20. Bimala Charan LaW,M.A., Designation of Human Types (Puggalapaññatti),P.T.S. ,1992.
21. Bhikkhu Bhodhi, THE DISCOURSE ON THE FRUITS OF RECLUSESHIP,The Sāmaññaphala Sutta and its Commentaries,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Kandy, Sri Lanka,1989.
22. trns. By U Aye Maung, Paticcasamuppāda, A Discoerse by The
Venerable Mahāsī Sayādaw of Myanmar, BuddhasAsana Nuggaha Organization MahAsI
†hAthana YekithA Yangon, 1997.
23. trns. By the Editors of the Light of the Dhamma, The Five Nikāyas ,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n Anthology Book One,Department of Religious Affairs , Rangoon,Burma,1977.
24. Bhikkhu Bodhi, 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 (The Abhidhammattha Saṅgaha of Ācariya Anurudha) ,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Kandy,Sri Lanka,1993.
25. Soma Thera, The Way of
Mindfulness (The Satīpaṭṭhāna Sutta And Its Commentary
Anurudha) , Sixth Revised
Edition,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Malyaysia, 1999.
二、中譯和中文參考書
:
1. 通妙 ,《漢譯南傳大藏經-中部經典》一,元亨寺妙林出版社:台灣,1993,3月初版。
2. 雲庵,《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三,元亨寺妙林出版社:台灣,1995,11月初版。
3. 通妙,《漢譯南傳大藏經-律藏》「經分別」,元亨寺妙林出版社,台灣,1990年。
4. 通妙,《漢譯南傳大藏經-律藏》三,大犍度,元亨寺妙林出版社,台灣,1992年。
5. 郭哲彰,《漢譯南傳大藏經》增支部四,元亨寺妙林出版社,台灣,1994年5月。
6. 悟醒,《漢譯南傳大藏經》小部六˙本生一,元亨寺妙林出版社,台灣,1995年7月。
7. 沙門˙芝峰據日版重譯,《中部經典》,新文豐出版公司,台灣,1987年6月。
8. 菩提比丘 英文編譯,德雄比丘 中文主譯,《沙門果經》─沙門果經及其註疏,法雨道場,台灣嘉義,2002。
9. 覺音尊者 著,葉均 譯,《清淨道論》,正覺學會,台灣,2000,12月。
10. 帕奧 禪師,弟子合譯,「如實知見」《帕奧系列2》,淨心文教基金會:台灣,2003年。
11. 帕奧 禪師,弟子合譯,「正念之道」《帕奧系列4》,淨心文教基金會:台灣,2001年。
12. 帕奧 禪師,弟子合譯,「轉正法輪」《帕奧系列5》,淨心文教基金會:台灣,2002年。
13. 帕奧 禪師,<帕奧禪法>,P.46-47。
14. 性空法師(Ven. Dhammadīpa),「念處之道」,香光書鄉:台灣嘉義,2003年。
15. 性空法師(Ven. Dhammadīpa),「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香光書鄉:台灣嘉義,2003年。
16. 護法法師、陳水淵合著,「涅槃的北二高」(清淨道論導讀),原始佛教學院,台南:台灣,2000.
17. Ven. Weragoda Sarada(維拉哥達.薩拉達大法師),「真理的寶藏」Treasury of Truth(Illustrated Dhammapada)《法句經》,Singapore Buddhist Meditation Centre, 1997,5月出版。
18. 菩提比丘 (Bhikkhu Bodhi)英譯、尋法比丘 (Bhikkhu Dhammagavesaka)中譯,阿毗達摩概要精解(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正覺學會,高雄,2000元月出版。
19. 陳水淵 著,南傳上座部<攝阿毗達摩義論>的哲學思想研究─南傳阿毗達摩的哲學綱要(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2001,1月。
20. 觀淨比丘 (Bhikkhu Sopāka) 著 ,復歸佛陀的教導(一)─兼論印順法師的詮釋,正法律學團,2004,5月初版。
21. 釋天襄 著 ,《雜阿含經˙受相應》之研究,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17,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5月初版。
三、工具書(包括辭典、文法書) :
1. T.W.Rhys Davids Ph.D.and William Stede Ph.D., Pali-English Dictionary , P.T.S. ,1995.
2. Robert Caesar Childers,Dictionary of the Pali Language,Kyoto Rinsen Book Company,1987.
3. A.P. Buddhatta Mahthera,Concise Pli-English Dictionary, The Colombo Apothecaries,Co.,LTD., Sri Lanka,1968.
4. 水野弘元 ,パ-リ 語辞典<二訂版>,春秋社,日本,1994,2月。
5. G.P.Malalasekera,Dictionary of Pli Proper NamesⅠ,Ⅱ,Munshiram Manoharlal:New
Delhi,1983.
6. von Achim Fahs.,Grammatik des Pali,VEB Verlag Enzyklopädie leipzig,1989.
7.蔡奇林,實用巴利語文法,台灣,1999年8月修訂,第二版。
8.水野弘元,許洋主 譯,巴利文法,台灣:華宇出版社,1986年12月。
9.護法法師、蔡奇林合編,輕鬆上路 (Enjoying Pāli),台灣,1998年。
10. Lily de Silva, M.A.,Ph.D., Pāli Primer,India: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11. Bhikkhu Dhammagutta編輯,Saddanītippakaraṇaṁ(Padamālā)(Dhātumālā),原始佛教學院,台南:台灣,2001年。
12. William Dwight Whiteny,ROOTS, VERS-FORMS, AND PRIMARY DERIVATIVES OF SANSKRIT LANGUAGE, London,1885.
巴利學習系列 Ⅱ. ─《尼柯耶》選讀 一、S. 56:11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ṁ 《轉法輪經》 二、S.22:59 Anattalakkhaṇasuttaṁ《無我相經》 三、M.2 Sabbāsavasuttaṁ《一切漏經》 四、M.13 Mahādukkhakkhandhasuttaṁ《大苦蘊經》 ~漢巴對讀分析、文法分析、法義加油站~ |
整理者法名:釋性恩(Dhammajīvī)
出版者:法雨道場
60652台灣‧嘉義縣中埔鄉同仁村柚仔宅50之6號
Dhammavassārāma
No. 50 - 6, You-Tze-Zhai, Tong-Ren Village,
Chong-Pu , Chiayi 60652, Taiwan
Tel:(886)(5)
253-0029;Fax:203-0813
E-mail:dhamma.rain@msa.hinet.net
網址:http://www.dhammarain.org.tw/
非賣品
本書純為巴利語學習、
閱讀巴利聖典和探討法義,屬於[非賣品]。
[1] 水野弘元 所著之「巴利語辭典」版本和P.T.S.出版之「巴英字典」裡字源是是使用梵語動詞字根,而Buddhadatta 大長老的「簡明巴英字典」則是巴利動詞字根。梵語動詞字根和巴利動詞字根,請見「巴利學習系列Ⅰ」p.196-213。
[2] 其他名詞字,也有可能是中性字=n.,但有時又當形容詞=a.用。 此辭典中所使用省略符號參見前面之p. V。此學習系列中之文法略符,請參見p.Ⅲ或「巴利學習系列」Ⅰ,p.217欄 。
[3] 若對日文不甚理解乃至不懂,可與巴英辭典中相同字之英文字互相對照。重要的是「不怕從零開始」。
[4] 此中譯本為元亨寺版本(原為直書),原文則為P.T.S. 版本,S.Ⅴ,p. 424為 [Tathāgatena vutta《如來所說》。而對讀之巴利原典則為「第六結集」之光碟版,新版中此經則稱為《轉法輪經》。
[5] 這個數字是此中譯版本的註解數目,在每經的最後,如本經的p.14最後。
[6] 某個時候Ekaṁ samayaṁ,或舊譯為「一時」,是指佛陀成道之後兩個月,在陽曆七月的月圓日(雨季安居前一天)。那時佛陀從菩提伽耶(Bodhigaya)來到仙人墮處(Isipatane)的鹿野苑(migadāye)。
為什麼稱為「仙人墮處」呢?
j 因為我們的菩薩成佛之前,有許多仙人(隱士)住在喜馬拉雅山,包括許多辟支佛在內。他們從居住地方飛來,在鹿野苑降落下來,然後進入波羅奈城去托缽。托完缽之後,又從鹿野苑起飛,回到喜馬拉雅山去。
k 那些辟支佛在這地方舉行布薩與集會﹔過去諸佛也都曾以神通飛來,在此地降落,開示《轉法輪經》。因此這地方稱為「仙人墮處」。
[7] 此數字表示為PTS. 版本此段巴利原文之頁數。
[8] 五比丘的故事請參見p.29-32「法義加油站」二。
[9] Saddanītippakaraṇaṁ p.270,51-54行裡做這樣的解釋,大意是:比丘中的「比」字,在巴利文中有「危險、怖畏」的意思,也就是說在輪迴的痛苦中,他們害怕,能看到生死輪迴之險怖者,此稱為「比丘」。
下文之「出家者」pabbajitena則是指努力驅除煩惱的人。他捨棄世俗的生活,履行沙門的義務,精進地修行戒、定、慧,以期滅除一切煩惱,證悟永遠的寂靜─涅槃(nibbāna)。
[10] 沉迷於感官的欲樂。當佛陀出家之前而還是悉達多太子(siddhattha)時,享受了許多年的感官欲樂:
他住在分別適合於一年(冬、夏、雨)三季的三座豪華宮殿裡﹔娶了耶輸陀羅(Yasodharā)公主為妻,生了兒子─羅睺羅(Rāhula)﹔週遭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愉悅迷人的。然而他無法在這樣放逸的生活中找到他累世所追求的真理,這就是為何在他成道之後宣示說:沉迷於感官欲樂是低下、粗俗、凡夫、非神聖、沒有利益的行為。
假如沉迷於感官享樂,他對欲樂的執著會日漸增強而陷入貪欲的漩渦之中,無法自拔,因而無法證悟涅槃或達到其他禪修的成果。
[11] 自我折磨的苦行,如逐漸延長呼吸的時間﹔斷食﹔只吃草、苔蘚、塵土等﹔一天只吃一顆豆、一粒米、一粒芝麻﹔長久時間一腳站立﹔睡臥在刺尖上等等。古時候的印度人誤以為煩惱的根源來自身體,因此他們想透過折磨自己的身體,以期消舊業、不再造新業而滅除煩惱。佛陀修苦行的其他相關資料參考p. 33-34「法義加油站」三。
[12] 佛經在解經方式上大致可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個大綱,有如現代作文上分為前言、正文和結論等三部分。在這裡的學習則保持原有的解經方式,但是再融合現代西方的簡明科學解析方式。
[13] 佛陀開悟時所說的偈頌,請參見「法義加油站」p.34四。
[14] 產生(法)眼:或徹見,即透視四聖諦的慧眼。 產生知識:即了悟四聖諦的智慧。
可以轉到寂靜:即一切煩惱滅盡無餘。 通智:即了悟四聖諦的智慧。
正覺:即了悟四聖諦的聖道智。 涅槃:即生死輪迴的結束,永遠的解脫、究竟之樂。
[15] 在D.22《大念處經》中解說八聖道分:
j正見:了知苦的智慧、了知苦因的智慧、了知苦滅的智慧、了知導致苦滅之道的智慧。
k正思惟:出離思惟、無瞋思惟、無害思惟。(將心投住於四聖諦。由於禪那法也包含於苦諦中,因此將心投入於禪那目標與禪那法也是正思惟。正見與正思惟經常相伴存在而生起於同一心識剎那中。)
l正語: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
m正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n正命:捨離邪命而以正當的方法謀生。(3-5項屬於戒行的訓練)
o正精進:生起意願、勤奮、激發精進、策勵自心、努力避免尚未生起的邪惡不善法生起,努力降伏已經生起的邪惡不善法﹔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法生起,努力使已經生起的善法持續、不衰退、增長、廣大、成就圓滿。
p正念: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觀身為身、觀受為受、觀心為心、觀法為法,去除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q正定: 1. 遠離愛欲,遠離不善法,進入並安住於具有尋、伺和由遠離而生之喜、樂的初禪。
2. 平息了尋、伺之後,藉著獲得內在的清淨與一心,他進入並安住於沒有尋、伺,但具有由定而生之喜、樂的第二禪。
3. 捨離了喜之後,他保持捨心,具備正知與正念,這樣他以(名)身感受快樂,正如聖者們所說的:『此快樂是安住於捨心與正念者所感受的。』他進入並安住於第三禪。
4. 由於捨離了苦與樂,和先前滅除了喜與憂,他進入並安住於超越捨與正念淨化第四禪。
[16] 關於四聖諦的進一步法義,請參考p.35-41「法義加油站」五。
[17] 八苦,請參考p.41-43「法義加油站」六。
[18] 渴愛的進一步了解,請參考p.43-44「法義加油站」七。
[19] 這一段是屬於苦聖諦之諦智(saccañāṇaṁ)。在古譯上為「示相」。《相應部》是要明確知道把提升到佛法最高的境界,都是針對一些特別弟子來講,詮釋是概要性的,而阿毗達摩則是詳細分析的。若無「論」的平衡,來看「經」可能只是平面的,所以經與論要平衡,才不會「突槌」─老用無常來歪理合理化自己的過失,當作「逆增上緣」來磨練他人。實質上是「應知道而不知道」的所知障。
苦聖諦之三種智慧,請參考p.44-45「法義加油站」八之(一)。
[20] 從五至七段請參考p.28「法義加油站」一之三轉十二行相表。
[21] 苦集聖諦之三種智慧,進一步的法義了解請參考p.45「法義加油站」八之(二)。
[22] 苦滅聖諦之三種智慧,進一步的法義了解請參考p.46「法義加油站」八之(三)。
[23] 苦滅聖諦之三種智慧,進一步的法義了解請參考p.46-47「法義加油站」八之(四)。
[24] 本經到這裡,從字面實在很難領悟到底為什麼四聖諦會是佛陀開悟的關鍵?為什麼阿若喬陳如聽完此經後會証得初果?
首先要知道證初果的品質就是「斷三結」,請參考p.48「法義加油站」九的「十結與聖人」。而首要的是「我見」─與苦諦的五蘊息息相關。由p.48「法義加油站」十「見」的架構表就可見端倪了。四聖諦與培育定力,詳細請參考p.49-53「法義加油站」十一。這之間是環環相扣的,次第而達到。
[25] 以這三轉十二行相來了知四聖諦的智慧在他證悟阿羅漢果之後達到圓滿。佛陀的阿羅漢道智和一切知智(sabbaññuta-ñāṇa)同時生起。已經證得阿羅漢果的人達到不可動搖的解脫,不會再有投生。
同樣地,當修行觀禪達到了了知四聖諦的階段時,也必須以這三轉十二行相來了知四聖諦。在每一諦的三種智慧當中,諦智是最重要的,它在證悟前與證悟時生起﹔作智和已作智則是在證悟之後才生起。
[26] D.2《沙門果經》104段之註解書中解釋:
(1) 它「遠塵」,是因為它無貪欲塵等﹔
(2) 在「離垢」,是因為它無貪欲垢等﹔
(3) 法眼:由於它是「於諸法上的眼」(dhammesu cakkhuṁ),或由於它是「法造眼」(dhammamayaṁ cakkhuṁ),所以它是「法眼」。法眼,請參考p.53「法義加油站」十二。
[27] 地居諸天Bhummā,即 bhūmaṭṭhakadevatā。在《增支部》Ⅳ,119中提到地居天始自四大王天,乃至三十三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這些是屬於比較低的天。
請參考p.54「法義加油站」十三。
[28] 註解書說明此光彩是「一切知性之智的光彩」:Obhāsoti sabbaññutaññāṇobhāso.
[29] 這個註解是此中譯版本的註解。
[30] 參見Dictionary of Pāli Proper Names Ⅱ,p.104。
[31] 參見Dictionary of Pāli Proper Names Ⅰ,p.43-44。
[32]《增支部》Ⅱ,20頁之「優樓比螺經」(Uruvelasutta)中記載,佛陀在舍衛城祇陀林的給孤獨園,告訴諸比丘當他在優樓比螺的阿豫波羅尼拘律樹下時,他如何了解在世上沒有一位值得為他的老師,因此他決定遵從和持守法(五分法身)。娑婆主梵天(sahampatī)出現並告訴佛陀那也是過去諸佛的傳承。
j善來比丘或善來比丘們:如五個為群的比丘。
Ehi bhikkhū'ti Bhagavā avoca, svākkhāto dhammo, cara brahmacariyaṁ sammā dukkhassa antakiriyāyā'ti. 世尊說了:『來,比丘!被善說的是法,為了苦的滅盡而行正梵行。』如阿若喬陳如的出家受具戒因緣。
Etha bhikkhavo'ti Bhagavā avoca, svākkhāto dhammo, cara brahmacariyaṁ sammā dukkhassa antakiriyāyā'ti. 如其餘四位比丘出家因緣。(加上耶舍證得阿羅漢而出家,及耶舍的四在家友和50位在家友先後來也依此出家證得阿羅漢,從此世間共有61位阿羅漢)
k 許循三皈依受具戒出家:「諸比丘!我許你們各自於當地、當國使之出家,受具足戒。諸比丘!出家受具足戒者,應這樣做:始令剃除鬚髮,著袈裟衣,令上衣偏袒右肩、令蹲踞、令合掌、令禮諸比丘足,這樣唱:『我皈依佛…諸比丘!許以此三皈依,使之出家授具足戒』(Anujānāmi bhikkhave imehi tīhi saraṇagamanehi pabbajjaṁ upasampadanti.)。」
l 白四羯摩:Anujānāmi bhikkhave ñatticatutthena kammena upasampādetuṁ.
﹝2﹞在V.Ⅲ,p.91《第一大犍度˙不得令出家之三十二種人品》中記載有32種人不得使出家:手被割截、足被割截、手足被割截、耳被割截、鼻被割截、耳鼻被割截、指被割截、大指被割截、腱被割截、手如蛇頭者、佝僂者、侏儒者、長腫瘤者、受烙印刑者、受笞ㄔ刑者、被標記罪狀者、象皮病者、惡疾者、毀辱眾者、瞎子、瘤手、跛者、半身不遂者、殘廢者、老弱者、盲者、啞者、聾者、盲啞者、盲聾者、聾啞者、盲聾啞者。
佛陀制定這樣並非不慈悲,反是因為基於慈悲心─令世人「少造罪」(Avajja)─不知情的世人會譏嫌「連這樣缺陷的人都可以出家」,輕慢出家人,更因此而障礙了他接觸佛法的因緣。
﹝3﹞《長部》2,頁26:茲有比丘,滿足其護身之衣及其養體之施食,彼往何處,唯持衣缽而往,猶如有翼之鳥,飛往何處,亦只持其翼而飛…比丘如是滿足。(但現在出家人已經由自由自在飛翔的鳥變成飛不起來的家鳥-因為被養胖了。)
[34]四無礙解智者必須具備5項條件:
j義無礙解智(attha-paṭisambhidā):對苦聖諦的無礙解智。
k法無礙解智(dhamma-paṭisambhidā):對集聖諦的無礙解智。
l詞無礙解智(nirutti-paṭisambhidā):對苦聖法和集諦法的言詞及文法使用上的無礙解智。
m辯無礙解智(paṭibhāna-paṭisambhidā):對上述三種無礙解智的無礙解智。
要成就四無礙解智者必須具備5項條件:
j證悟(adhigama):證得阿羅漢道或其他任何一種聖道(在成就四無礙解智那一生證得)﹔
k精通教理(pariyatti):背誦三藏經典﹔
l聞法(savana):細心、恭敬地聽聞佛法﹔
m質問(paripuccha):研究註解並且理解三藏中的疑難處﹔
n先前的修行(pubbayoga):曾在過去佛的教法中修行止觀而達到行捨智的階段。尤其著重於履行「往返義務」(gata-paccāgata)─指入村托缽與返回時都專注於修行止禪和觀禪。
後四項條件是在過去佛的教化期中培育的。
[35] 在這裡,梵行(brahmacariya)是指「教梵行」(sāsana-brahmacariya)和「道梵行」(magga-brahmacariya)。
「教梵行」即是戒、定、慧三學。「道梵行」即四種聖道。三學是禪修者證得各階聖道的支助因素。
[36] 參見Dictionary of Pāli Proper Names Ⅱ,p.832。
[37] 參見Dictionary of Pāli Proper Names Ⅱ,p.514。
[38] 質多居士的故事,請參見《法句經》74,73和303偈之故事。
[39] 參見Dictionary of Pāli Proper Names Ⅰ,p.224-225。
[40] 此偈見於《律藏˙大犍度》「舍利弗和目犍連出家」PTS.Ⅲ.p.40。
[41] 目犍連在出家一星期後證悟阿羅漢果﹔舍利弗在出家半個月後證悟阿羅漢果。舍利弗修行觀禪的方式是各別法觀禪(anupadadhamma vipassanā),意即在觀照究竟名色法時,逐一地觀照每個法為無常、苦、無我。一一觀照時,他可以清楚地見到名法的生時(uppāda)、住時(ṭhiti)、滅時(bhaṅga)。為什麼他可以這樣清楚地觀照名法呢?註解書裡這樣解說:「因為他在觀照名法時也觀照依處和所緣(目標)。」
[42] 《法句經》392偈〔禮敬那些應被禮敬的人〕:
其中,比丘們對於舍利弗這樣做而議論紛紛,認為尊者在禮拜四方,是一種錯誤方式,並且向佛陀稟告此事。佛陀問清楚尊者有關他朝拜的意義之後,對比丘僧團開示:「比丘們!舍利弗並非禮拜四方,事實上,他從阿說示口中獲得正法,從他證果那天開始,他便向自己的導師禮敬。作為比丘應該向傳授他正法的導師禮敬,有如婆羅門向聖火敬禮一樣。」
[43] 聖默:ariyo tuṇhībhāvo,註解書中解釋:此即第二禪和根本業處的修行二者都稱為【聖默】。
[44] 參考《律藏》Ⅰ p.235第六「藥犍度」,私呵將軍三度請求皈依和供養佛陀為首之僧團因緣。
[45] 此二偈的中譯參考「巴利語 輕鬆上路」和(包括後面註解)p.130-131。
Aneka多﹔ jāti生﹔
saṁsaraṁ輪迴﹔
sandhāvisaṁ (我)流轉(aor.1,s.)﹔anibbisaṁ找不到(ppr.m.s.nom.)<a+nibbisati,它的〔虛〕主詞為前面之〔我〕,受詞為─Gahakārakaṁ家屋的建造者﹔ gavesanto 尋找 (ppr.m. s.nom.)<gavesati。
dukkhā jāti 都為 (f.s.nom.),形容詞dukkha為「前置」時用來表示「強調」─〔實在痛苦〕。
punappunaṁ. <puna (r) + puna (r)當 ad.,修飾jāti(jāti 雖是名詞,但含有動詞意味)。
[46] diṭṭho’si< diṭṭho asi , diṭṭho< pp.of
dassati< √dis/ das,; asi (pr.2,s.)
< atthi< √as;
【 be
+pp.】→可表示「(被動)完成式」,─「你已被見到」。 kāhasi (fut.2,s.) < √kar, kāreti建造;
Sabbā 一切﹔ te 你的﹔ phāsukā椽ㄔㄨㄢˊ木﹔ bhaggā折毀﹔gahakūtaṁ棟樑,﹔visaṅkhitaṁ壞滅﹔
Visaṅkhāragataṁ (n.s.nom.)<visaṅkhāra-gata; 其中visaṅkhāra < vi-saṅkhāra 離造作=涅槃﹔
gata< pp. of gacchati <√gam, , 過去分詞有「完成」義,「已達、已至、已證」。
ajjhagā (aor.1,s.) < adhigacchati< adhi+√gam, 此直接翻譯為「我已達到貪愛的滅盡」。
[47] 如果世間不是「緣起法」,世間一切造作修行都不會成立。修行就是觀「生滅法」-緣起法。佛法即生活之道-「中道法」。
[48] 依世俗諦而言,一生中第一個剎那稱為生,最後一個剎那稱為死,在這二者之間的階段稱為老。
依究竟諦而言,每一個色法剎那與每一個心識剎那中都有三時,其中生時稱為生,住時稱為老,滅時稱為死。因此觀照生老死時須依照這二種方法來觀照。
[49] 或為愁、悲、苦、憂、惱是苦:愁、悲、憂、惱是心的苦受,包含在嗔組中,當觀照不善名法時,必須依心路過程來觀照愁、悲、憂、惱及它們各自的相應名法;苦是在身門心路過程中與身識相應的苦受,觀照究竟名法時,應觀照身體的苦受及它相應的名法。
[50] 愛欲或貪愛taṇhā,因是苦生起的最顯著助緣(無明、愛、取、行、業五因中最顯著因素。無明、愛、取是業力助緣;業力是善或不善行的影響力;行一生起後即壞滅但影響力仍存在名色相續流之中)。業力有如種子,愛欲有如種子裡的濕度,它是使產生5蘊(苦諦)的最強力助緣。
[52] 請參考附錄5之圖表。
[53] 這二種觀智觀照名色法和它們之因緣的生滅,故稱審察遍知。
[54] 除了能夠根本斷除煩惱的道智之外,其餘的觀智只能暫時斷除煩惱。
[55] Taṅhi anāvassesato pariññeyyaṁ ekaṁsati virājitabbaṁ.
[56] Kasmā cetam bhikkhave mayā anakkhātaṁ. ña hetam bhikkhave atthasaṁhitaṁ nādibrahmācariyakaṁ na nibbidāya na virāgāya na nirodhāya saṁvattati, tasmā taṁ māya anakkhātaṁ.
[57] Kasmā cetam bhikkhave mayā akkhātaṁ. Etaṁ hi bhikkhave atthasaṁhitaṁ etaṁ ādibrahmācariyakaṁ etaṁ nibbidāya virāgāya nirodhāya upasamāya abbiññāya sambodhāya ninnānāya saṁvattati, tasmā taṁ akkhātaṁ.
[58] 摩羅迦或翻譯為蔓童子。在S.35-95(六處相應─所攝取Saṁgayha)中記載,在老年時,他從佛陀學得有關六處的簡約教法後,獨自一人專注於修定,最後證得阿羅漢果。
[59] 此經中佛陀說:「假如有這10種見,梵行不會住﹔是否有這10種見,有生老病死愁悲苦憂惱,故我(指佛)在現世教以這些的征服 (yesāhaṁ diṭṭhe va dhamme nighātaṁ paññapemi.)」。
[60] Na hettha bhikkhave atthi dhammacariyā samacariyā kusakakiriyā puññakiriyā aññamaññakhādikā ettha bhikkhave vattati dubbalakhādikā.
[61] Tasmā ti ha bhikkhave idaṁ dukkhanti yogo karaṇīyo.
[62] 此為身苦kāyika dukkha。「苦俱身識」相應的「受」是苦。
「憂」則是心所之苦Cetasika dukkha。
能帶給面對失去親戚等的有情極度內心痛苦的瞋是惱。這也就是說它並不是憂受。
[63] 法塵:包括5種淨色、16種微細色、心、心所(請參考附錄1─4)和概念法如安般禪相、遍禪相等。
[64] 人對6根有很強的執著(依此內處生強烈愛欲),這就是為什麼會經常照鏡子看自己的影像,用盡各種方法來保養身體。
當觀照五蘊時就包含6內處和6外處,即12處就是五蘊,亦即究竟名色法。
[65] 六觸必各自伴隨著六識生起。當依六門心路過程來觀照六種識時也能觀照到六種觸。強烈愛欲能依這些識、觸生起。
[66] 「眼觸生受」,當觀照眼門心路過程時,就會見到每一心識剎那裡都有受,意即在五門轉向心、眼識、領受心、推度心、確定心、每一個速行心、每一個彼所緣心當中都有受,這些受都稱為眼觸生受。強烈愛欲能依靠這些受生起,因此受是愛生起的基本因素。
[67] 依6門心路過程觀照不善法時,必照見這6種愛,這包含在貪組中,若能觀照8貪根心,就能輕易照見這6種愛。
[68] 漢譯雜阿含經卷三(大正藏二、19a)、增一阿含經卷十七(大正藏二、631c)。
[69] Bhārañca vo, bhikkhave, desessāmi bhārahārañca bhārādānañca bhāranikkhepanañca.
五蘊實在是重擔(Bhārā have pañcakkhandhā)。《法句經》202偈記載:
無火等同於貪欲,無惡等同於瞋恨,無苦等同於五蘊,無樂勝於涅槃。
Natthi rāgasamo aggi natthi dosasamo kali, natthi khandhasamā dukkhā natthi santiparamaṁ sukhaṁ.
[70] 五蘊實在是重擔(Bhārā have pañcakkhandhā)。《法句經》202偈記載:
無火等同於貪欲,無惡等同於瞋恨,無苦等同於五蘊,無樂勝於涅槃。
Natthi rāgasamo aggi natthi dosasamo kali, natthi khandhasamā dukkhā natthi santiparamaṁ sukhaṁ.
[71] 三轉十二行相,註解書中解說即是四聖諦各自的三種智慧。註解書中並沒有更深入的法義解釋,但這部份對此經來說是關鍵的法義,完全是講述實修境界,因而對於這部分的深入法義是參考帕奧系列5的「轉正法輪」84至91頁的說明和參考相關經典翻譯或其他上座部禪師的英文著作而重新系統地整理出來。
[73] 因為有這過去的五因,而有現世的五因─造成現世五蘊的生起。這就是輪迴苦的原因。
[74] 觀智Vipassanāñāṇa:透視究竟法(勝義法paramatthadhamma)無常、苦、無我三相本質的智慧。
道智有斷煩惱的作用:
[1] 須陀洹道:是邪見、疑、戒禁取見、嫉、慳最終滅盡的原因﹔
[2] 斯陀含道:是粗的欲界貪與瞋恚二結最終滅盡的原因﹔
[3] 阿那含道:是細的欲界貪與瞋恚二結最終滅盡的原因﹔
[4] 阿羅漢道:是我慢、有欲(想要繼續存在之欲)、無明三結永遠滅盡的原因。
[75] 所知與能知: j所知:是指五取蘊或行法﹔
k能知:是指觀智。
[76] 名法所屬的心和心所,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請參考p57-59 之附錄1,2和3。
[78] 請參考附錄5之「三學七清淨十六階智的對照」表。
[79] “Samādhiṁ, bhikkhave, bhāvetha. Samā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ābhūtaṁ pajānāti. Kiñcayathābhūtaṁ pajānāti? ‘Idaṁ dukkhaṁ’ti yathābhūtaṁ pajānāti, …pajānāti. Samādhiṁ,…yathābhūtaṁ pajānāti.” “Tasmātiha, bhikkhave, ‘Idaṁ dukkhaṁ’ti yogo karaṇīyo, ‘ayaṁ dukkhasamudayo’ti…karaṇīyo. ”
[80] 在這部經中佛陀開示說:「比丘應如何安住於觀身為身呢?在此,比丘前往森林、樹下或閑靜處,盤腿而坐,保持上身正直,安立正念於自己禪修的所緣。…就像善巧的車床師或他的學徒。當他做長(短)彎的時候,他了知:『我做長(短)彎。』同樣地,當比丘吸氣長(短)的時候,他了知:『我吸氣長(短)。』他這樣訓練:『我應當覺知(氣息的)全身而呼(吸)氣。』」他這樣訓練:『我應當平靜(氣息的)身行而呼(吸)氣。』」這主要是教導證得禪那的方法。
[81]神通有5種:神變(如意)通、天耳通、他心通、宿住隨念和天眼通。(abhiññā ca nāma: iddhividhaṁ dibbasotaṁ paracittavijānanā pubbenivāsānussati dibbacakkhūti pañcadhā.)。這5種都是通過修定而證得的世間神通,另只有通過修習觀禪才可證得的出世間神通─「滅盡定」。
在證悟無為涅槃時的心識是不會滅盡的,道心與果心二者都取無為涅槃為所緣,唯一能夠中止心識生起的時刻是在「滅盡定」裡。也只擁有四色、四無色禪八定的諸阿羅漢與阿那含聖者才能證得滅盡定。因為諸阿羅漢常住於界、處和緣起(在《七處經》註解書中稱此為「常住」─經常住處Satata-vihārī),因厭惡行法的生滅而進入滅盡定。
[82] adhiṭṭhāna決心、受持。在D.Ⅲ,p.229《等誦經》中記載有四決心: paññā-adhiṭṭhānaṁ 慧決心、saccāṭṭhānaṁ 諦決心、cāgādhiṭṭhānaṁ捨決心、 upasamādhiṭṭhānaṁ止息決心。
[83] 在M.19《雙考經》(Dvedhāvitakasutta) 的註解書裡,舉出一譬喻來說明以禪那作為休息處的情況:
在戰爭當中,有時士兵們感到疲勞,而敵人還很強盛,無數的飛箭不斷射來。這時,疲勞的士兵們可以撤退到碉堡中休息。在碉堡堅壁的掩護下,不會受到敵人飛箭的危害。他們可以休息到疲勞消除、體力恢復之後才離開碉堡,回到沙場作戰。同樣地,禪那就像一座碉堡,是修行觀禪者的休息處。修行觀禪(毗婆舍那─分別地照見意思)時必須辨識許多的法而需要體力,所以禪修者能夠從禪那這休息處獲得很大利益。
[84] S.Ⅰ,p13; p.165或者古漢譯《雜阿含經》599經(大正藏2,160b)。
[85] 法隨法行,這anudhammaṁ並不是說是下等的法,而是說依據法而解說。也就是說:jdhammaṁ suṇāti ; kpariyāpuṇāti; ldhāreti; matthaṁ upaparikkhati; ndhammānudhammaṁ paṭipajjati.(取自巴英字典)
[86] 他之所以那麼笨的原因在於過去生中,在迦葉佛時代,他是一位學問淵博而且能教授佛法的比丘。有一次,他嘲笑跟隨他學習的一位比丘愚笨,那位比丘因為這樣地被嘲笑而感到羞愧,而且因此喪失了繼續學習的自信心。因為這個惡業,他在許多世裡都出生違愚笨的人。乃至在他最後這一生,出家之後突然變得愚笨。因此,當他背誦到下一句時,已經忘記上一句所背的內容。
[87]四無礙解智者必須具備5項條件和要成就四無礙解智者必須具備5項條件,,請參見p.30之註腳5。
[88] 請參考:S.Ⅲ,p.120,22-87《跋迦梨》(Vakkali)、《法句經》381偈(仰慕佛陀)。
jS.Ⅲ,p.120,22-57《跋迦梨》(Vakkali)中記載:跋迦梨患重疾,請諸侍者比丘向佛陀傳達欲見佛陀,世尊答應而至其處。佛提醒他:「見法者即見我,見我者即見法。」(Yo kho Vakkali dhammaṁ passati so maṁ passati; yo maṁ passati so dhammaṁ passati; Dhammaṁ hi Vakkali passanto maṁ passati maṁ passanto dhammaṁ passati.)這主要是說為了確定真實地見到佛陀,他應了解法。
k在P.ṭ.S.p.91《小部˙如是語》Itivuttaka也記載:「彼之比丘見法,見法者即見我。」
(Dhammaṁ hi so bhikkhu passati; dhammaṁ passanto maṁ passati.)
見法者即見世尊,因為法為世尊所說。
l D.Ⅲ,p.84《起世因本經》中記載:如來的同義語:
法身、梵身、法體、梵體(Dhammakāyo, Brahmakāyo, Dhammabhūto, Brahmabhūto)。
所以見到我是指「法身」:即九出世間法,稱為「如來法身」。九出世間法:即四道、四果和涅槃。
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89] 四聖道:[1] 須陀洹道:是邪見、疑、戒禁取見、嫉、慳最終滅盡的原因﹔
[2] 斯陀含道:是粗的欲界貪與瞋恚二結最終滅盡的原因﹔
[3] 阿那含道:是細的欲界貪與瞋恚二結最終滅盡的原因﹔
[4] 阿羅漢道:是我慢、有欲(想要繼續存在之欲)、無明三結永遠滅盡的原因。
[90] 請參考å.Ⅲ,p.285 ?/ 六集˙第一 應請品˙10 Mahānāmasuttaṁ 的dhammasotaṁ samāpanno已一起行向法流。在註解書進一步解釋:Dhammasotaṁ samāpannoti vipassanāsaṅkhātaṁ dhammasotaṁ samāpanno.
[91] [1] 前十八種是自性(sabhāva)色,因為它們都有自己的特性,例如地界的硬等;餘十個則為非自性色。
[2] 前十八個是完成(nipphanna, 完成nippajjati的過去被動分詞)色,直接由四因所造成。
[3] 前十八個為有相色(salakkhaṇa),俱有無常、苦和無我這三個有為法的共同特相。
[4]前十八個乃修習毗婆舍那觀的對象,稱為思惟(sammasana)色,可以用觀智來觀察色法的三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