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導讀(《法句經故事集》周金言 譯)


達摩難陀 長老

佛陀在領導僧團的四十五年中,出於對世間的慈悲和對人類幸福的關懷,不停地弘揚他所證悟的佛法。佛陀忠誠的隨行弟子阿難尊者具有超凡的記憶力,曾經懇求佛陀為他重述他未曾聽聞過的佛陀說法。阿難尊者說他知道佛陀八萬四千次說法。當然,也有其他弟子從一開始就親近佛陀,因此也虔誠、忠實地記錄佛陀的說法。

這些多聞弟子們明白正確記錄佛陀說法和說法因緣的重要曆史意義,因此佛陀入滅三個月後,他們召集了僧團中尊貴的阿羅漢比丘誦出並結集佛陀所有的說法,方便佛法的弘揚,並避免後人誤解、扭曲和修改佛法。


※ 口耳相傳的傳統

佛陀的說法由僧團中一代又一代的弟子口耳傳誦下來,直到西元前八十年錫蘭才第一次以巴利語將佛法形諸文字。比丘們公開複誦佛陀的說法,以避免錯誤或誤用其它的詞匯。

留傳下來的不只是佛陀的教誨。佛陀在世時北印度人的生活和想法也被生動地留傳下來。這些人包括國王、大臣、王子、婆羅門、農夫、外道、賤民、強盜、官吏、銀行家、妓女、丈夫、妻子、情人、和兒女等。他們和現代人一樣,都有著相同的弱點:貪、瞋、癡、嫉妒、懶惰、傲慢與愚癡等等。早期的佛教徒也很溫順、慈悲為懷、虔誠、聰敏、慷慨與奉獻。

《法句經/故事集》生動活潑地描述了佛陀。佛陀在家信徒包括國王,如頻婆娑羅王和波斯匿王;富翁如給孤獨長者;妓女如絲蕊瑪和一大群的平民,如理發匠、金匠、馴象師、特技演員、奴隸、獵人、漁人、園藝專家、屠夫、紡織工人和船民等。很多人從佛陀的教誨中受益良多,有些人則一無所得,依然故我。

《法句經/故事集》的故事觸及人類的真實情感而感人肺腑。這些情感包括悲憫:如波她卡娜在一連串的事故中,喪失了所有的家人;幽默:有位比丘出家剃度好幾次,頭因此光亮的就像“磨刀石”;羅曼史:難陀王子思念出家時遺棄在家的新娘子;陰謀詭計:如外道雇請妓女控告佛陀與她私通,又如摩醯提利的陰謀得逞,而害死佛陀信徒的皇後;政治:佛陀住在盧奚多河兩岸的親戚因為灌溉用水的爭執而准備兵戎相見;戲劇張力:提婆達多(提婆達多)三番兩次挑戰佛陀,終於以悲劇收場。


※ 佛陀的慈悲

當然,也有許多人反對佛陀。佛陀的表弟——提婆達多(提婆達多)曾經三次謀害佛陀不果。也有其它宗教的負責人控告佛陀與人私通、傳播邪說,而企圖破壞佛陀的名譽。但佛陀仍留在人間,一如不受汙染的蓮花,蓮花也在佛教中象征純潔。佛陀在世間,但不落世間。

佛陀的慈悲無遠弗界。佛陀與清道夫、女奴交談,接受最謙卑的人的供養。有一次,甚至接受一位婆羅門吃剩的菜飯,因為那是該婆羅門謙恭和虔誠的供養。佛陀曾經與眾多不同的宗教師深入對話,討論宗教上深具爭論性的議題,如創造神存在與否,靈魂理論,神力,動物祭祀,苦行,典禮儀式和終極救贖等問題。這些深入的對話和討論豐富了佛陀的說法。佛陀也因此理清了眾多爭議性的觀念,外道們至今仍對這些觀念議論不休。佛陀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宗教師。現代社會上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可以從佛陀的教法中獲得改進教育的方法。在佛陀一生的確切記載中,我們找不到佛陀對無法理解或不願理解佛陀說法的人動怒或失去耐性。佛陀也未嘗苛責別人。佛陀的耐心、寬容、無盡的慈悲和悲憫的智慧無人能及。

《法句經/故事集》一開始的法句說,人心要為所有的作為—不論是善或惡負責。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的人權組織章程序言回應了佛陀的說法:

“人心引發戰爭,所以護衛和平的信念也必須在人的心中建立起來。”

佛陀具有一些超凡卓絕的能力,使他比其他的宗教師更偉大。他能夠使最敵對、倔強、愚笨或意志脆弱的人奇蹟似的改變心意和態度,這是因為佛陀具有超凡的能力,可以透視人的過去世,而人的過去世會影響今生的因緣。例如,佛陀明白一位年輕比丘因為多生以來都是金匠,所以無法修習苦觀,只能觀想美麗的東西,佛陀就給他一朵金色的蓮花,他因此能夠迅速系念在前,心無旁鶩地精進修行。另外有一次,當佛陀在說法的時候,聞法大眾中有人仰望天空,有人以手刮地,有人用手搖樹,而不專心聽講,佛陀明白這是由於過去世時,他們分別是星象學者、地底下的動物和猴子的因緣造成的。第一位體認到有效的教誨,必須奠基於認清聽者的性向和心理狀態的人,就是佛陀。

佛陀對不同的弟子從不使用相同的教誨方式,在這方面而言,沒有任何的宗教師可以與他匹儔。

佛陀總是依聽眾的年齡、氣質、個性、身份或心理狀態而應機說法。佛陀曾經延遲說法,直等到一位饑餓的牧牛人吃飽飯後,才開始說法,因為佛陀明白饑餓的人無法集中精神聽聞法。有時候,佛陀甚至對發問題的人故意保持沉默,因為佛陀明白他的回答只會使發問的人更困惑。如同在任何的團體中,都有不同資質的人,有的人特別聰慧,如舍利弗,他們可以體會阿毗達摩(論)中最深奧的佛法,另一方面,慈悲的佛陀則利用不同的方法教導愚笨的弟子,例如他要周利般兔比丘面向東方而坐,同時在搓揉幹淨的白布塊時觀想心靈的汙垢。另外,當積撒.瞿曇彌因為喪子而悲痛逾恒,請求佛陀賜藥救治她的兒子時,佛陀要她先去向村子裏未曾有人逝世的家庭乞討芥末種子,她遵照佛陀的話遍尋整個村子,都無法找到一戶從來沒有人逝世的人家,這時候,她才恍然覺悟到死亡原來是人生無法避免的必然結果,一如以下的法句所述:

“不請自來, 不告而別, 來來去去, 有什麼值得哭泣呢?”


※ 偉大的經典

肩負續佛慧命的早期弟子們效法佛陀的教法。因此結集的經典中有處理佛教心理學的阿毗達摩(論),它適合聰慧的人。也有佛陀長、中、短說法的經典,大部分的弟子都可以從研讀這些經典中,明白佛陀大部分的說法。法句經是這些經典中的第五部分,也是最後的一部份。法句經所匯集的佛陀說法(法句)最適合廣泛的讀者,其中的故事比之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學、詩詞和小說創作都不遑相讓。(三藏中的律是專門規範僧團比丘和比丘尼的戒律)法句經和本生譚(佛陀過去世的故事)毫無疑問地是宗教史上最為人傳誦和引述的經文。幾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的文化、風俗和思想都多少受到法句經的影響,整個東南亞,尤其是泰國、緬甸和錫蘭,法句經的故事是母親哄嬰孩時最喜愛的題材之一,多聞的比丘也一再引用法句經的故事去指導、鼓舞、激勵各階層的人。無數的人在關鍵的時刻,心中因為浮現法句經故事而不說謊、不殺昆蟲,不散播謠言、去除邪見、不做非分之取;如果世間人在面對貪、瞋、癡時,能展現慈悲與智慧,那麼法句經絕對功不可沒。


※ 佛陀的足跡

佛陀把他的證悟和成就歸功於他自己的努力和智慧,這種體認超越所有的人,佛陀曾經對一位病人指出,引導人證得究竟解脫和涅槃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學。

佛陀的弟子,同時也是最早期弘揚佛法的法師們效法佛陀,教導人們修習三學,這些佛弟子們善用法句經和故事來教導不同性向和才情的聽眾。法句經也是弘法的法師准備題材時,方便、優秀的參考資料,即使直到今日,講演或著作討論佛法的人,若不引用法句經,將很難適當的表達佛法。

佛陀從未宣稱發明或創造他所教誨的法,如同所有過去過去諸佛,佛陀滌除使人無法證悟究竟真理的無明,並向人指引這些方法。因此,他的法句所說的真理也可以在其它宗教的經文中發現,Roy C.Amore的《兩位大師,一種道理》一書中有如下的敘述:

“任何人閱讀耶穌在山頂上的訓誡(馬太福音5—7),必然會想起這也是簡潔精要的佛陀法句”———瑪上座:《佛法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佛陀的道德教誨和耶穌在山頂上的訓誡有極大的相似之處”— B.H.Streeter:《佛陀與耶穌》

“愛你的敵人,祝福下詛咒的人,造福懷恨的人,別人若打你的左臉,也轉過你的右臉給他,把外套贈與偷竊它的人,把東西贈與開口請求的人等,這些耶穌的教誨也是佛陀身體力行,並且教誨的戒律”—Dr.S.Radhakrishnan:《東方宗教與西方思想》

薄伽梵歌和Thirkural梵文和坦米爾文的古老印度著作。薄伽梵歌是古老的文學著作,而Thirkural大約在西元前完成,這兩本著作都包含很多法句經所傳達的真理。

可以說,法句經觸及所有人類的心靈深處,並且是全人類共有的思想寶藏,它超越了狹隘的宗教派系,是一本獻給全人類的經典。


※ 神話、傳奇或言過其實

對形成《法句經/故事集》的文化環境熟悉的傳統佛教徒而言,閱讀、理解或重視《法句經/故事集》毫無困難,但現代讀者,尤其是不具有亞洲宗教背景的人,也許會懷疑《法句經/故事集》的真實性。這些現代讀者可能發覺有些故事無關緊要、重複,甚至天馬行空,不著邊際。勿容置疑地,有一些《法句經/故事集》的故事不免於神話、傳奇或言過其實,但閱讀《法句經/故事集》的最佳態度應該是保持開放的態度,多注意其中所蘊涵的道德意義和所要傳達的訊息。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在《發現印度》一書中也認為人們浪費太多的時間去探究故事的真實性,他建議人們應該理解故事背後所要傳達的意義。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哈姆雷特就曾經對賀瑞修如是評論道:“天地之間的東西比你的哲學想像還多。”佛陀所說的法句才是《法句經/故事集》重要的部分,抽離這些法句,所有的故事都變得無意義,這些故事只是說明佛陀在何種情況下說這些法句而已,我們不應該過度懷疑這些故事的真實性,而應該考慮這些故事對虔誠接受法句的人所能造成的心理沖擊。舉例而言,我們應該關心的是這些故事如何使讀者產生道德上的羞恥心、道德畏懼,如何避免仇恨、貪婪、嫉妒和欲望等。在傳統佛教國家中,人們在年幼時聽聞法句經故事是塑造個人人格與培養愛心、悲憫、慷慨大方和寧靜等良好德性的有效方法。就此意義而言,即使抱持懷疑心態的人也會同意法句經故事確實值得欣賞,不論其是否真實。以下幾個章節,我們針對幾項可能會使對佛法沒有相當認識的一般讀者造成困擾的問題提出解釋。


※ 供養

對這些讀者而言,第一個問題可能就是書中經常提及,信徒對佛陀和眾多比丘所作的供養。他們也許會問,為什麼很少提到對窮人的供養呢?佛陀認為供養困乏的人是值得贊歎的布施。佛陀也鼓勵如此做。在佛教的其它經典裏,有非常多的故事告訴我們,供養貧窮和困乏的人多麼重要。慈善家、同時也是佛陀信徒的給孤獨長者就是奉行佛陀如此教誨的其中一位。給孤獨長者的字面意義就是“喂養貧窮的人”,在家信徒供養僧團,使他們能過著清淨高尚的生活,善盡其教導佛法的職責,就等於在續佛慧命上盡了襄贊之力,所以供養護衛佛法的人比供養貧窮的人更有功德。因此,佛教的在家信徒除了供養貧窮的人,更要供養宗教修行人士,使他們能努力達到清淨,並且服務別人。正信出家,追求精神發展的人不會積極考慮個人的需要,因此,這是在家人的職責。因此而言論,在家信徒也在較廣的層面上共同參與推動精神的活動(如弘法與修行等)。傳統上,比丘在接受供養食物和其它必需品後,會向供養者講解佛法,使他們理解佛法,開發智慧。佛教徒的理想是照顧貧窮的人,使其幸福,並且護持修行的人,提供修行的環境。佛陀並不要求人們只供養佛教比丘,而應供養任何尊貴的、心靈脫超、誠摯並且教導正見的人。《法句經/故事集》記載有一次信徒因為出家比丘犯戒,而不再供養這些比丘,直到他們糾正錯誤為止。供養之所以有意義,就在於供養的人信心堅定,清淨供養給具有同樣清淨心的人。

《法句經/故事集》主要記載佛陀創建的僧團行事。這是很自然的現象,因為對每一位慎重追求解脫生命輪回的人而言,正信出家是重要的第一步。也因此,一般而言,佛陀的教誨都是針對與他有密切關系的僧團成員。人們也可能感到困惑,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法句經故事提及比丘的袈裟。《法句經/故事集》有一則故事敘述比丘們討論提婆達多得到布料供養的故事;另外一個故事提及一位比丘過度執著與袈裟,竟然往生成一只躲在那些袈裟內的昆蟲。我們在閱讀這些故事時,應謹記在心,這些都是發生在二千五百年前的社會和經濟環境下的事情。當時,有很多的人出家修行,也都依賴一般人慷慨地供養生活必需品,因此,要得到布料的供養並不容易,而修持較差的人看見修持較好的人得到這些難得的供養時,心生羨慕之情,毋寧是很自然的現象。只有阿羅漢完全不在意他們所得到的袈裟是否昂貴,甚至於是否得到任何的供養。


※ 不同的個性

我們必須對記載早期佛教史的人士大表贊歎,他們公正如實地記錄那些尚未證得阿羅漢果的比丘(比丘尼)——仍是眾生的言行舉止,而不曾加以合理化或神聖化。根據這些記載,有的比丘自負、貪婪、不道德、犯邪淫、嫉妒、傲慢、輕浮、愚笨、心胸狹窄、殘暴、模棱兩可、無理。但佛陀通通允許他們加入僧團,大部分的人也在佛陀的教誨之下,痛改前非,但有些人仍自行其是,無法珍惜他們解脫的機會。無論如何,佛陀不輕視或譴責他們。只有完全解除貪、瞋、癡的聖者(阿羅漢)才是完滿的人,才能免於責難。


※ 瞬間開悟

從來沒有研讀過佛教經典的讀者,在閱讀《法句經/故事集》時,可能會有這樣的困惑:佛陀怎麼能輕而易舉的讓人轉變心念?那位特技演員怎麼可能站在竹竿上時,就證得阿羅漢果?一位殺人凶手怎麼可能只聽到佛陀說:“我已經停止,是你自己尚未停止。”就平靜下來呢?為什麼會有人在瞬間證得阿羅漢果呢?要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對生死輪回有相當的了解。眾生必須善根福報俱足,才能值遇佛陀。遇見佛陀的人大致上已經累積了很多的功德,而且證悟阿羅漢果的因緣即將成熟,所以佛陀只是在最關鍵的時刻,破除他們的餘惑。事實上,他們與佛陀出生在同一時代就不是件偶然的事。經過累世的修學,他們已經有足夠的善業資糧,並且熱切渴望從生死輪回中解脫出來。他們當然也要忍受過去世的惡業,出生為諸如麻風病人或盲人,生活在困苦、邪惡的環境下。這些不健康和不愉快的際遇在很多情況下反而是他們得遇佛陀,證阿羅漢果的機緣。


※ 特殊的能力

佛陀能完成這些心靈淨化的事跡,是因為他具有諸佛或解脫聖者的特殊能力。他心通就是其中的一種。唯有具備這種能力的佛陀才能直覺地指出障礙人們證悟究竟真理的困擾。佛陀也是大醫王,因為他像所有的名醫,在開具藥方之前必定先找出真正的病因。病因若能夠盡早找出來,越能夠快速治愈。佛陀明瞭每個人的身心狀況,因此可以針對每個人給予解脫生死輪回的正確方法。這就是問什麼在關鍵的時候,幾句簡單的話就足以使聽者具有正見,或了解生命的實相。我們也應該明白,根據阿毗達摩(論),一個思想只持續不到一秒鐘的時間,所以經由佛陀的引導,從無明變成明也是快速無比的轉變過程。


※ 心智成熟無年齡限制

有些人可能會困惑為什麼年紀很輕的,甚至只有七、八歲的沙彌,能夠在剃度時就證得阿羅漢果。我們也有從生死輪回的角度來理解這問題。大家都很清楚像貝多芬或 J.S. Mill 具有比同年齡的孩童更為驚人的才華。Christian Heinecken 1721 年出生後幾個小時就能開口說話,一歲時能背誦聖經,二歲能回答任何有關地理的問題,三歲能操法語和拉丁語四歲時研習哲學,不到五歲就去世。

兩歲時就能讀寫的美國天才 William James Sidis 八歲時就能說法語、俄語、英語、德語、部分的拉丁語和希臘語,十一歲時向一群教授講授四度空間。

佛法認為這些人在累劫以來就累積了這些潛力。而在今生,就像蓮花,一旦浮出水面,受到陽光照耀時,會馬上綻放,這些人在獲得適當的機緣時,潛力會馬上成熟而證得聖果。所以證果與生理年齡無關,而是累劫以來修行的結果。


※ 證悟後馬上死亡

也有人可能會懷疑為什麼在某些故事中,有人在證得阿羅漢果後不久即去世。要解釋這問題,仍要從佛陀超凡的能力去探討。佛陀往往在明白某人的生命即將消失之際,前去拜訪他們,使他們有機會證得涅槃。這類有戲劇效果的故事較易流傳下來。事實上,有無數的眾生,如佛陀的親生父親便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明白佛法,並且平淡無奇,不具任何戲劇性。

佛陀為什麼不利用超凡的能力防止這些人去世呢?佛陀確實防止亞育瓦達那的死亡。但那是因為佛陀明白他的業力仍然足以維持他的生命,只是當時面臨夭折的威脅而已。在其它情況下,佛陀明白其他人的業力即將消失,佛陀只能幫助他們證得聖果,不再輪回。佛陀並沒有親自使他們從生死輪回中解脫出來,只有自己才能解脫自己的生死輪回,佛陀只是指引解脫的方法而已。佛法認為生死輪回並不是生命的理想,無餘涅槃是佛教的最終目標。所以證得聖果之後入滅不被認為是悲劇或不幸的事。


※ 因細微的事故而證悟佛法

有人懷疑為什麼某些細微的事故也被記錄下來,例如一些比丘向佛陀抱怨有幾位比丘穿著木拖鞋而制造噪音。甚至有人請教佛陀,裝滿沙石的車子為什麼在公牛的拉拽下,繩索會斷裂呢?佛陀每次都利用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故來闡述較複雜的觀念。

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故說明某些比丘的天真無邪和佛陀無以倫比的耐心。佛陀經常耐心地傾聽他們的問題,然後一步一步地去除他們的憤怒和無明。我們也可以進一步的發現有些比丘非常單純、不做作。他們真正希望能找到答案,解決困擾他們的問題。對聰明的人而言,這些問題也許微不足道,但對這些比丘而言,卻關系重大。佛陀從不忽視任何真誠地想要追求真理的人。另一方面,有些聰明的比丘也會請教佛陀微不足道的問題,因為他們知道佛陀會為了大眾的法益而趁機解釋更深奧的佛法。


※ 看不見的精靈

《法句經/故事集》中還提到山洞精靈、樹靈、惡鬼、醜陋的妖怪、龍、餓鬼等超自然的現象。毫無異義地,在純粹物質或世俗教育環境下成長的我們會鄙視或者否認這些看不見的精靈。但我們必須再一次開發心胸,承認今日的科學已經開始體認到“天地之間存在的東西,比我們知道的還多”。除非科學能夠證據確鑿地證明或否認,否則最好還是承認我們的宇宙知識還十分薄弱,距離完全明白宇宙實相仍有一段很長的距離。


※ 奇蹟和宗教

對大眾而言,抽離奇蹟的宗教令人無法想像。世間的所有宗教都記載著某些事情,以證明他們的創始者具有神通,如渡水而過,同時在不同的兩個地方出現等等。佛教也承認奇蹟,但佛教與其他宗教有一很大的區別:奇蹟不是神力造成的。根據佛陀的說法,任何修習禪定的人都可能發展心靈力量而創造奇蹟。因此《法句經/故事集》中的阿羅漢創造各式各樣的奇蹟:摩訶目犍連尊者複制眾多的糕餅,周利槃陀伽尊者化身無數,蘇那雖然只有八歲,卻有能力為佛陀和眾多比丘創建一座精舍,而讖摩可以淩空而飛,佛陀本人也展現“雙料奇蹟”,分別從兩個鼻孔中放光和水,全身散發六色祥光,分身,聽見並理解昆蟲哭聲的涵意,創造一朵金色蓮花,並變現一位美女的老,死,直到潰爛。但所有這些奇蹟不是用來顯示神的力量,而是要協助眾生明白事實的真相。

佛陀曾經多次運用神通力,使某些東西出現或消失,聞法的人因此可以集中精神;或者使發問的人忘記發問,直到佛陀認為時機成熟才發問。在這些例子裏,佛陀只是運用超凡的力量,協助眾人證得解脫而已。佛陀特別教誨某些弟子不可使用奇蹟來平息爭端,佛陀告誡他們,這種做法與雇請歌舞女郎兜售商品無異。


※ 為何要出家

在很多的佛教國度裏,人們認為放棄世間生活而正信出家是值得贊歎的行為。《法句經/故事集》中,記載著很多出家的人——年輕的、年老的,富翁或窮人,男人或女人都有。雖然有些人贊歎他們,但有些人卻懷疑他們拋棄家庭,讓家人在困境中自求多福的作法是不負責任的自私行為。《法句經/故事集》中記載很多、妻子和訂有婚約的人因所愛的人出家修行而陷入不幸之中。討論此一問題時,讓我們先考慮一句法句,該法句是針對仍然不明白世間無常的人說的:

“我有兒子,我有財富,
無明的人因此認為他們的安全無虞, [dhp-a-intro-note]
事實上,其身尚且不為己有,更何況兒子和財富呢?—第62句法句

由於無明而系縛世間,使我們有了自私的欲望,這些欲望讓我們執著於所謂的親人。如果我們明白這些親人在過去生中可能是無數眾生的六親眷屬,在未來生中也會是其他眾生的六親眷屬時,我們將會明白執著於親人,不過如同想要從鏡子中取像般的不可得。

出家的理由很多,有些人為了輕松的生活;有些人為了追隨已經出家的心愛的人而出家;有些人則為了逃避不幸。這些人並不是正信出家。對真正想尋找生命意義的人,在明白生死輪回的道理後會放棄世間生活,而正信出家。這種出家不是逃避,他們清楚,想要真正解脫苦痛必須放棄所有的執著。這不是自私,反而是一種犧牲,畢竟沒有人會因為自私的念頭而放棄一切。也許在他們下定巨大決心出離世間時,執著於自我的人會有短暫的痛苦。但每個人的解脫都必須自己去追求。執著世間生活,只會延遲解脫的來臨而已。

惡業及汙染都是自己制造的,不作惡業及清淨行也是自己造作的, 清不清淨全在自己,別人無能為力。(第165句法句)

一如波她卡娜和積撒.瞿曇彌的體認,死亡終究會使我們與心愛的人分離,唯一的解脫是證入涅槃,這時候自我的幻覺會徹底地被摧毀,而不用在生死輪回中再度相見,並且在來世死亡的時候再次痛苦分離。為了達到究竟解脫,必須踏出第一步,一如醫生的手術,第一步也許很痛苦,但卻是必須的:

不管利益他人福祉的事多麼重大,也不可疏忽自己的究竟目的(涅槃), 確實明白以後,要下定決心成就它。——第166句法句

本法句中利益他人的福祉不是指物質上的福祉,而是精神上的解脫,這種解脫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和出離世間而證得。錫蘭 Kelaniya 大學的基督教文化教授 Dr. Anthony Fernando 在他的著作《佛法與基督教》中如此說道:

“基督教學生也許會對已婚人士離開妻子和孩子而出家修行的作為感到驚異。但我們必須從當時的社會傳統去探討此一問題。結婚一段日子後,棄絕世間生活而出家修行是印度社會認可的行為。根據印度理想,追求完美的人必須把生命規劃成幾個階段。首先做禁欲的學生,然後結婚,最後出家修行或當隱士。根據這種普遍為人接受的印度傳統,佛陀的作為毫不怪異。同時,我們也要明白在印度的家庭系統中,親友之間的連系非常強烈,因此離開妻子和兒女並不等於拋棄他們。他們的父母,公婆和叔叔姨母們會照顧他們的。嘲笑比丘剃除三千發絲而出家的人也許可以在他們短暫的幸福來源——財富,心愛的人,或權勢消失之際前去禮拜,並要求賜福。但只有祥和、單純的環境,簡單的生活,棄絕所有貪欲的人才可能找到真正的慰藉。強烈執著世間欲愛的人無法領略真正的解脫。在長老偈中,比丘和比丘尼用贊美歌表示他們內心在證得真正的幸福後,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法喜。受到他們鼓舞的人也追隨他們的方法,而享受到相同的喜悅,這種喜悅和我們凡人誤以為永恒,但實際上卻短暫的幸福截然不同。真正棄絕世間生活的人不僅能領會生命的真正自由,也才能真正為別人做更佳的服務。棄絕世間的生活是唯一能根絕貪、瞋、癡和其它精神汙垢,並且引領至安詳生活的方法。


※ 阿羅漢果

人為什麼要經歷如此多的努力,去證得阿羅漢果或聖果呢?因為他們明白,根據佛陀的教誨,人的最終目的是要究竟、徹底地摧毀造成生死輪回的原因,生死輪回會不斷地帶給人哀愁和痛苦。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取代涅槃。即使往生天界也只是短暫的曆程而已。天神早晚也會死亡,而再度輪回。佛陀認為證入涅槃和過世間生活的方法絕然不同。經歷世間生活,並發現其不美滿的人會棄絕家庭、束縛、財富和權勢,而且心中沒有一絲一毫的悔意。

※ 關於法句經

法句經總共有四百二十三句,這些巴利文的法句是佛陀大約在三百零五個場合為了眾生的法益而開講的。這些法句因為文辭高妙,而且有助於塑造未來佛教徒的生活而被搜集記錄下來,這些法句根據主題分成二十六品。西元五世紀的偉大論師覺音尊者曾經為傳統法句經和專有術語的解釋加上大量的注解,他同時也附上佛陀說者這些法句的故事,補充說明佛陀說這些法句的時空背景和對聽聞者的影響。一般相信,大部分的故事從佛陀時代以來就已經流傳下來了。

法句經第一次翻譯成歐洲文字是在西元 1855 年,由丹麥著名的學者 Victor Fausboll 完成的。他把法句經和注釋家的注釋一並從巴利文翻譯成拉丁文。1860年 Weber 翻譯的德文版完成。1908年第一次的英文版翻譯(Max Mueller)完成。除了從巴利文翻譯以外,1878 年和 1883 年也出版翻譯自中文和西藏經典的英文版。當然,必須注意的是,這些中文和西藏經典本身就譯自巴利文和梵文經典。

有心人可以從《法句經/故事集》和注解中收獲良多,透過愛和智慧的追求,一定會在這些古老但曆久彌新的《法句經/故事集》中找得到希望的訊息。錫蘭Kelaniya大學巴利文和佛教研究系資深教授Oliver Abeynayake在他的著作《小部阿含的義理和曆史研究》中說:

“巴利文的法句經包含二十六品和四百二十三法句。這些法句也可以在其它的經典中發現,如:長部阿含,中部阿含,相應部阿含,增支部阿含,自說經,如是語經,長老尼偈,大品經和小品經。相應部阿含和長老偈經中的偈語常出現在法句經中,而彌蘭王問經和導論也有很多法句經中的法句。與《法句經/故事集》中的偈語相類似的說法也出現在如下的梵文經中:彌勒經,大林間奧義書,大事,百喻經,Uttaradyayana,馬哈婆羅多,摩奴法典和本生鬘中。”

法句經在錫蘭受到高度的重視,被認為是神聖的經典。一般要求沙彌在受具足戒之前必須背誦所有的法句——如果不能的話,至少必須熟記部分法句。


※ 有關本版本

本版本為適應無法直接閱讀巴利文的現代讀者而略做修訂。羅馬拼音被用來書寫巴利文時,也為了方便發音,而把巴利文加以分段。較長的名字基於相同的原因而分成二或三部分。原始的故事也經過重新修訂,去除其中冗長的重複部分和怪異的參考資料。有些不需要的資料則舍棄不用,另外針對現代讀者無法立即理解的法義,則添加一些可以澄清觀念的注解。但無論如何,所有的修訂都確定不會扭曲原來的精義。作者小心翼翼地保留這些從佛陀以來就遺留下來的神聖法句的原始法義。希望進一步了解這些法句故事的讀者可以閱讀《佛教徒史傳(Buddhist Legends)》,該書的翻譯文句比較接近原始巴利文。

本書的主要英文參考資料有:

  1. 法句經(翻譯),Ven. Narada 譯,1963年。
  2. 法句經和故事(翻譯),Daw Mya Tin,緬甸三藏協會出版,仰光,1986年。
  3. 佛教徒史傳(Buddhist Legends),三冊, Burlingame, E.W, 哈佛東方叢書(英國巴利聖典學會於1979年複印)

《法句經/故事集》深入地闡明佛陀說法的道德和哲學意義,讀者不可只因為熟讀這些精辟的法句而滿足,必須一而再,再而三的誦讀法句和故事,加以思考,從而領會其中的教誨。這些有趣且富有教化的法句清楚描述佛陀的偉大之處:精神飽滿、慈悲和智慧具足的老師,隨時准備要教導別人。所有這些尊貴的法句都可以被每個人在經過正確的思慮之後,於日常生活中加以奉行。

“法句經不可以像一般書籍的泛泛閱讀,然後擱置一邊,”Narada尊者說:“必須一再閱讀,而在需要的時刻作為教化、激勵和慰藉的最佳指引。”如此做的人,才可以正確無誤地宣稱,一如法句所述:“啜飲法義的人喜悅過日子。”

達摩難陀上座(K.Sri.Dhammananda)
佛教伽藍
吉隆坡 馬來西亞
1988 年五月三十日佛曆2531年衛塞節

《法句經故事集》目錄

巴利《法句經故事集》目錄(周金言 譯,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本書首頁 我讀《法句經/故事集》的啟示 譯者序 導讀 佛陀家譜 原始佛教時期的印度地圖
Homepage of this book Preface 代序——(宏印法師) Preface of Chinese translator Introduction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1. Yamakavaggo (Dhp.1-20) 2. Appamādavaggo (Dhp.21-32) 3. Cittavaggo (Dhp.33-43) 4. Pupphavaggo (Dhp.44-59) 5. Bālavaggo (Dhp.60-75) 6. Paṇḍitavaggo (Dhp.76-89)
  1. 雙品 (The Pairs)
  1. 不放逸品 (Heedfulness)
  1. 心品 (The Mind)
  1. 華品 (花品 Flower)
  1. 愚品 (愚人品 The Fool)
  1. 智者品 (The Wise Man)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7. Arahantavaggo (Dhp.90-99) 8. Sahassavaggo (Dhp.100-115) 9. Pāpavaggo (Dhp.116-128) 10. Daṇḍavaggo (Dhp.129-145) 11. Jarāvaggo (Dhp.146-156) 12. Attavaggo (Dhp.157-166)
  1. 阿羅漢品 (The Arahat)
  1. 千品 (The Thousands)
  1. 惡品 (Evil)
  1. 刀杖品 (Violence)
  1. 老品 (Old Age)
  1. 自己品 (The Self)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13. Lokavaggo (Dhp.167-178) 14. Buddhavaggo (Dhp.179-196) 15. Sukhavaggo (Dhp.197-208) 16. Piyavaggo (Dhp.209~220) 17. Kodhavaggo (Dhp.221-234) 18. Malavaggo (Dhp.235-255)
  1. 世品 (世間品 The World)
  1. 佛陀品 (The Buddha)
  1. 樂品 (Happiness)
  1. 喜愛品 (Affection)
  1. 忿怒品 (Anger)
  1. 垢穢品 (Impurity)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19. Dhammaṭṭhavaggo (Dhp.256-272) 20 Maggavaggo (Dhp.273-289) 21. Pakiṇṇakavaggo (Dhp.290-305) 22. Nirayavaggo (Dhp.306-319) 23. Nāgavaggo (Dhp.320-333) 24. Taṇhāvaggo (Dhp.334-359)
  1. 法住品 (The Just)
  1. 道品 (The Path)
  1. 雜品 (Miscellaneous)
  1. 地獄品 (The State of Woe)
  1. 象品 (The Elephant)
  1. 愛欲品 (Craving)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25. Bhikkhuvaggo (Dhp.360-382) 26. Brāhmaṇavaggo (Dhp.383-423) Full Text
  1. 比丘品 (The Monk)
  1. 婆羅門品 (The Holy Man)
整部


備註:

[dhp-a-intro-note](譯注)了參法師的《南傳法句經》,Narada Thera Venerable Sri Acharya Buddharakkhita的譯本皆作:愚人如是擔憂。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