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法句經》註解 摘譯 整部 (The Full Text)
本對讀包含下列數個版本,請自行勾選欲對讀之版本 (感恩 Siong-Ui Te 師兄 提供程式支援):
巴利原典 (CSCD) [2] | 1. Yamakavaggo 1. Manopubbaṅgamā dhammā, manoseṭṭhā manomayā;
Manasā ce paduṭṭhena, bhāsati vā karoti vā;
Tato naṃ dukkhamanveti, cakkaṃva vahato pad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雙品 [LChnFn01-01] 1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 [LChnFn01-02] 、 [MettFn01-01] 、 [LChnFn01-03] 、 [MettFn01-02] 、 [MettFn01-03] |
註解 [4] | mano 依照南傳對心的分類,有八十九心,但此中指欲界五十四心中十二不善心的兩瞋根心(domanassa-sahagata-paṭigha-sampayutta-citta)。 pubbaṅgamā 指法(心所)是以心為前行者。 dhammā 法有四個用法: ➀guṇa-dhammā 道德就是法,如:法、非法這些會導致到善惡趣。 ➁desanā-dhammā 教法就是法,如:諸比丘!我將為你們說法,此法初善、中善、後亦善。 ➂pariyati-dhammā 教典就是法,如:諸比丘!有些居士精通法(經與頌)。 ➃nissatta-nijjīva-dhammā 法就是沒有生存的所依,沒有生存的靈魂主體[就是無我、空],如:釋尊說:僅有法就是五蘊。 此中的法,指的是五蘊中的受、想、行蘊。 manopubbaṅgamā dhammā 諸法意先行,因為每一個心所生起的時候,心是帶頭的。 問:意如何是心所的前行?因為心與心所同一所緣、同一依處、同生、同滅,是同一時刻,如何會有前或後? 答:因為意是心所的生起緣(uppādapaccaya)。如一群人一起活動,有人會問:誰是帶頭的?此人是因,其他人靠此人才能做某些活動。所以,此處的意為諸法的前行,是指意是諸法的生起緣;意不生起,其他心所不能生起;但當某些心所(cetasika)未生起時,心卻會生起。 manoseṭṭhā 若以影響力而言,意是最主要的。如一群賊中,首領是最主要的。 manomayā 若以來源而言,心所法是從意生起。如同木製品就是:由木頭作的。 manasā ce paduṭṭhena中性的心是有分心(bhavaṅga-citta)。如清淨的水加入藍色顏料,變為藍水。但其餘的清水就不會,或在加入顏料之前水也是清澈的。同樣的,心也會被染污,但清淨的心與有分心則不是。因此,釋尊說:諸比丘!心是清淨的,它因被染污而成為染污。 bhāsati vā karoti vā具足染污心,當說話的時候,就會犯四種不善語業(vacīduccarita);做事的時候,就會犯三種不善身業(kāyaduccarita);如果不說、不作的時候,會令三種不善意業(manoduccarita)產生作用;如此,為他所牽動的十不善業道(akusalakamma)就具足了。 tato naṃ dukkham anveti由此三類不善業(duccarita),苦降臨到那人身上。由於不善業的力量,必然的結果是身心苦受會跟著來。不管是生理上為基本的苦與其他為基本的苦,或是在四惡趣(apāya)或人趣中,這些苦受會導致此人處在黑暗的狀態中。 cakkaṃ ’va vahato padaṃ如同車輪跟隨拉車的牛跡一樣。牛可能要拉著軛一日、五日、十日、半月或一月,但他不能將車輪往後退或捨離車輪。如果他試著從前面脫離,軛會套著頸子;如果他試著從後面脫離,輪子會碰到他後面。如此,車輪限制他的行動,步步地跟在他後面。同樣的,因染污心而犯十不善業的人,身心的苦受會跟隨著,不管此人在地獄(niraya)中或其他地方。 |
巴利原典 (CSCD) [2] | 2. Manopubbaṅgamā dhammā, manoseṭṭhā manomayā;
Manasā ce pasannena, bhāsati vā karoti vā;
Tato naṃ sukhamanveti, chāyāva anapāyinī [anupāyinī (k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2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 [MettFn01-04] |
註解 [4] | mano 此中的心指欲界八善心(kāmāvacara-kusala-citta),主要指喜俱智相應心(somanassa-sahagata-ñāṇa-sampayutta-citta)。 manopubbaṅgamā dhammā喜俱相應心是這些法的生起緣,就好像一群人聚在一起做福業(puñña),如布施袈裟給大比丘僧(mahābhikkhusaṅgha)、供養、聽法或製作燈燭及整理花園等。如果有人問:此中,誰是主要的人?某人是主要的原因,其餘的人依於他而作這些福業,所以稱為前行。 manasā ce pasannena寂靜,由於遠離錯誤的知見等特性。 bhāsati vā karoti vā具足清淨心,當說話的時候,僅會說四種善語業(vacīsucarita);做事的時候,就會做三種善身業(kāyasucarita);如果不說、不作的時候,會有三種善意業(manosucarita)產生作用;因為遠離染污,所以他的心是清淨的;如此,為他所牽動的十善業道(kusalakamma)就具足了。 tato naṃ sukkham anveti由此三類善業(sucarita),快樂降臨到那人身上。tato是指善,但此中的善(kusala)是三界中的善,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善。必然的結果是身心樂受會跟隨著生於善趣(sugati)的人;或如果生於惡趣(duggati)時,在可享受安樂的情況下,會有身心樂受。這些樂受可能是以生理上為基本的或其他為基本的,或不依於任何的。且如此的安樂不捨離他,其明顯的例子是什麼呢? chāyā ’va anapāyinī影子與身體相連,當身體動、止、行、坐時,影子跟著。不管你用語言命令、責備,或身體欺凌,他都不會捨離。為什麼?因為他跟身體相連。同樣的,具足清淨心的人,到哪裡,身心安樂就跟到那裡。譬如依於所牽動的十善業道而帶來的欲界樂,會如同影子不離身體一樣。 |
巴利原典 (CSCD) [2] | 3. Akkocchi maṃ avadhi maṃ, ajini [ajinī (?)] maṃ ahāsi me;
Ye ca taṃ upanayhanti, veraṃ tesaṃ na samm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3 『彼罵我.打我,敗我.劫奪我』,若人懷此念,怨恨不能息。 |
註解 [4] | ajini maṃ 他以作假證,或諍論,或交互對談,或以報復的行動,而勝我。 ahāsi me他拿走某些屬於我的東西。 ye taṃ upanayhanti任何人,可能是天神或居士或比丘,會讓瞋恨綑綁。就是說,基於這些念頭:「他罵我等」,瞋恨會重覆地綑綁著他們,如同以皮鞭綑綁車桿,以稻草綑綁臭魚。當此人生起瞋恨的時候,心是不能平靜的。 na sammati瞋恨一旦生起,不會熄滅、平靜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4. Akkocchi maṃ avadhi maṃ, ajini maṃ ahāsi me;
Ye ca taṃ nupanayhanti, veraṃ tesūpasamm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4 『彼罵我.打我,敗我.劫奪我』,若人捨此念,怨恨自平息。 [MettFn01-05] |
註解 [4] | veraṃ tesūpasammati ➀以不記恨,➁不要讓自己回憶到此事,➂或對自己的行為作如此的反省:「你一定在過去世也罵過或打過某些無過失之人;或以作假證,或諍論,或交互對談,或以報復的行動,而勝別人;或一定搶過別人的所屬物。因此,現在你也會遭受與此相關的情形。」讓瞋恨平息。這些人縱使失去正念,而生起瞋恨,由於這些方法,可以平息瞋恨,就像失去燃料供應的火堆一樣。[cf. 雜944, 945見諸眾生而生恐怖。] |
巴利原典 (CSCD) [2] | 5. Na hi verena verāni, sammantīdha kudācanaṃ;
Averena ca sammanti, esa dhammo sananta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5 在於世界中,從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聖常)法。 [NandFn01-00] 、 [LChnFn01-04] 、 [MettFn01-06] |
註解 [4] | na hi verena verāni sammant’ iha kudācanaṃ 被不乾淨的物質,如唾液或鼻涕等塗敷的地方,不能以相同的不淨物來清理或去除味道;反而,那地方會變得更不乾淨、難聞。同樣的,以怨報怨的人,以打報打的人,不能以怨恨平息怨恨;反而,創造出更多的怨恨。所以,在任何時刻,想要以怨恨平息怨恨是不可能的,僅會增加怨恨。 averena ca sammanti 不淨物如唾瓶,當以淨水洗滌的時候,會變成乾淨且沒有臭味。同樣的,藉著➀無怨,➁忍辱(khanti)水,➂慈愛(mettā)水及➃如理作意,能平息、安靜、止息怨恨。[cf. 經集1.8慈經] esa dhammo sanantano 藉著無怨平息怨恨的方法是諸佛、辟支佛及阿羅漢所走的路。[cf. 中阿含72,如何止怨] |
巴利原典 (CSCD) [2] | 6. Pare ca na vijānanti, mayamettha yamāmase;
Ye ca tattha vijānanti, tato sammanti medhag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6 彼人不了悟:『我等將毀滅』。若彼等如此,則諍論自息。 [LChnFn01-05] 、 [MettFn01-07] 、 [LChnFn01-06] 、 [MettFn01-08] 、 [NandFn01-01] 、 [MettFn01-09] |
註解 [4] | pare ca na vijānanti mayam ettha yamāmase pare是指智者以外的人,製造諍論的人。當在僧團中製造諍論時,他們不了解:「我們熄滅、毀滅,常常且必定會到死神之前」。[cf. 入行7.4] yamāmase 此中巴利語有二種解讀:yam自制、約束。或此詞源自yama死神、死。 ye ca tattha vijānanti 在僧團中,智者了解:「我們熄滅、毀滅,常常且必定會到死神之前。」 sammanti medhagā當有如此了解時,智者會生起如理作意,且達到諍論平息的狀態。然後,因他們的這種行為,這些諍論會被平息。 或pare是指不接受佛陀建議的人,縱使事先佛陀規勸他們:「諸比丘!請不要諍論!」他們不了解:「由於貪等,已經犯下錯誤,我們給僧團增長諍論與其他類似情形。」然而,僧團中的智者會如理作意反省,而知道:「過去,在染污的影響下,生起諍論,我們落入不如理作意。」之後,因為僧團中的智者,這些諍論平息。[cf.經集4.8-4.13] |
巴利原典 (CSCD) [2] | 7. Subhānupassiṃ viharantaṃ, indriyesu asaṃvutaṃ;
Bhojanamhi cāmattaññuṃ, kusītaṃ hīnavīriyaṃ;
Taṃ ve pasahati māro, vāto rukkhaṃva dubbal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7 唯求住淨樂,不攝護諸根,飲食不知量,懈惰.不精進,彼實為魔服,如風吹弱樹。 [LChnFn01-07] 、 [MettFn01-10] 、 [MettFn01-11] 、 [MettFn01-12] 、 [LChnFn01-08] 、 [MettFn01-13] 、 [NandFn01-02]、 [MettFn01-14] |
註解 [4] | subhānupassiṃ viharantaṃ 安住於觀看喜樂之物的人 此句的意思是:➀將他的心急切地投向所欲愛的對象而活的人,➁常常尋求可樂事物的人,➂習慣取相與隨形好作為思惟目標,而且視為美麗(如身體上的部位:指甲、手指、手足...皮膚及整體結構)的人,尋找可樂事物的人就是如此。 indriyesu asaṃvutaṃ 不控制感官(如看)的,就是不守護根門(如眼根)的人。 bhojanamhi cāmattaññuṃ 對於食物的需求、接受、消耗方面,不知適量的人;對於食物的觀察與支出,不知適量的人。這樣的人不會有這種認知:這食物對梵行是適當的,這食物不是。 kusītaṃ 因為貪、瞋、癡心的影響,所以懈怠。 hīnavīriyaṃ 缺乏堅強,對於四正勤沒有努力。 taṃ ve pasahati māro vāto rukkhaṃ'va dubbalaṃ猶如強有力的風,吹倒一棵長在向下傾斜的山坡的弱樹。如此的風吹落樹的果實、葉子等等,且破壞他們,吹斷大小樹枝,然後連根拔起等。同樣的,內心生起的煩惱魔(kilesamāra),也會如此的壓倒此人。如同強風吹落弱樹的花,魔令他陷入三惡行;小樹枝就像犯尼薩耆(nissaggiya);大樹枝如同犯十三僧殘 (saṅghādissa);覆根倒枝如同犯波羅夷(pārajika)。魔令人遠離寺院教導的規定(svākkhātasāsana),且在幾天內返俗。 |
巴利原典 (CSCD) [2] | 8. Asubhānupassiṃ viharantaṃ, indriyesu susaṃvutaṃ;
Bhojanamhi ca mattaññuṃ, saddhaṃ āraddhavīriyaṃ;
Taṃ ve nappasahati māro, vāto selaṃva pabbat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8 願求非樂住,善攝護諸根,飲食知節量,具信又精進,魔不能勝彼,如風吹石山。 [LChnFn01-09] 、 [MettFn01-15] 、 [MettFn01-18] 、 [MettFn01-16] 、 [MettFn01-17] |
註解 [4] | asubhānupassiṃ viharantaṃ 觀察十種不淨相之一的人,如理作意三十二不淨(如髮為不淨)的人。[cf.經集1.11, 2.11] indriyesu susaṃvutaṃ 不會讓六根養成以取相與隨形好作為思惟目標的習慣,此人的根門就是善守護。[cf.dhp.360-361] saddhaṃ 具足業、果的信,也具足對三寶堅定不移的信。 āraddhavīriyaṃ 有意義的事,完全徹底的事。 vāto selaṃ 'va pabbataṃ就好像弱風慢慢地吹到石岩上,不可能搖動他。同樣的,煩惱魔縱使出現在此人的內心中,也壓不倒此人;對此人而言,太弱了。換言之,魔不能搖動他,也不能令他遠離道。 |
巴利原典 (CSCD) [2] | 9. Anikkasāvo kāsāvaṃ, yo vatthaṃ paridahissati;
Apeto damasaccena, na so kāsāvamara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9 若人穿袈裟,不離諸垢穢,無誠實克己,不應著袈裟。 [LChnFn01-10] |
註解 [4] | anikkasāvo 為煩惱(如對感官的貪愛)所染的人。[cf.經集1.5] apeto damasaccena 缺乏、不具足、遠離根律儀與屬於勝義諦的言語。 |
巴利原典 (CSCD) [2] | 10. Yo ca vantakasāvassa, sīlesu susamāhito;
Upeto damasaccena, sa ve kāsāvamara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10 若人離諸垢,能善持戒律,克己與誠實,彼應著袈裟。 [MettFn01-19] 、 [MettFn01-20] 、 [MettFn01-21] |
註解 [4] | vantakasāv’ assa 已經捨離、斷絕的人;以四種道,出離煩惱的人。 sīlesu四種導致清淨的戒。[dhp141-144,260-261] |
巴利原典 (CSCD) [2] | 11. Asāre sāramatino, sāre cāsāradassino;
Te sāraṃ nādhigacchanti, micchāsaṅkappagocar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11 非真 思真實 ,真實見非真,邪思惟境界,彼不達真實。 [LChnFn01-11] 、 [MettFn01-22] 、 [LChnFn01-12] |
註解 [4] | asāre sāramatino 不真實:食、住、衣、藥,十事邪見與關於此十事邪見的教導。 sāre cāsāradassino 真實:十事正見與關於此十事正見的教導。 te sāraṃ nādhigacchanti micchāsaṃkappagocarā他們繼續接受邪見,處於不如理作意的牧場,在欲心支配下,因此不能到達戒(sīla)、定(samādhi)、慧(paññā)、解脫(vimutti)的真實。真實就是體驗解脫,即是涅槃(nibbāna)。 |
巴利原典 (CSCD) [2] | 12. Sārañca sārato ñatvā, asārañca asārato;
Te sāraṃ adhigacchanti, sammāsaṅkappagocar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
註解 [4] | sārañ ca 當知道真正的真實是:戒、定、慧、解脫時,且認為是真實;也了解不真實為不真實,能到達真實。智者接受正見,且進入如理作意的領域中,在不染著心的影響下,他們體驗涅槃。[dhp273-276, dhp280-282]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 Yathā agāraṃ ducchannaṃ, vuṭṭhī samativijjhati;
Evaṃ abhāvitaṃ cittaṃ, rāgo samativijj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13 如蓋屋不密,必為雨漏浸,如是不修心,貪欲必漏入。 [MettFn01-24] |
註解 [4] | agāraṃ 任何種類的屋子。 ducchannaṃ 因茅草蓋屋不密,屋頂到處有洞。 samativijjhati 雨進入這樣的屋子。 abhāvitaṃ 就好像雨注入如此住處的屋頂。同樣的,貪欲的漏入也如此。不僅是貪欲,而且包括一切煩惱。如瞋、不正念、我見等,確實會漏入那種人的心。 |
巴利原典 (CSCD) [2] | 14. Yathā agāraṃ suchannaṃ, vuṭṭhī na samativijjhati;
Evaṃ subhāvitaṃ cittaṃ, rāgo na samativijj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14 如善密蓋屋,不為雨漏浸,如是善修心,貪欲不漏入。 [MettFn01-25] |
註解 [4] | subhāvitaṃ以止(samatha)與觀(vipassanā)善修習心的人。貪等煩惱不能注入這樣的心,如同雨水無法滲入善覆蓋的屋子。 |
巴利原典 (CSCD) [2] | 15. Idha socati pecca socati, pāpakārī ubhayattha socati;
So socati so vihaññati, disvā kammakiliṭṭhamatta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15 現世此處悲,死後他處悲,作諸惡業者,兩處俱憂悲,見自惡業已,他悲.他苦惱。 [MettFn01-26] |
註解 [4] | pāpakārī 犯各種邪行的人。 idha socati 在死亡時,他確定會如此想:善我未作,惡我已作。此時,他會難過,此是難過於已作的業(kamma)。 pecca socati 經驗果(vipāka) 時,他會難過。此是難過於果,這是死後才會經驗的。 disvā kammakiliṭṭham attano 這是兩處憂悲的真正理由。 |
巴利原典 (CSCD) [2] | 16. Idha modati pecca modati, katapuñño ubhayattha modati;
So modati so pamodati, disvā kammavisuddhimatta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16 現世此處樂,死後他處樂,作諸善業者,兩處俱受樂,見自善業已,他樂.他極樂。 [MettFn01-27] |
註解 [4] | katapuñño已作各種善行的人。 idha modati pecca modati在死亡時,他確定會如此想:善我已作,惡我未作。此時,他會喜悅。在死後,他因經驗果的樂而喜悅。 Kammavisuddhim如dhammika upāsaka在死之前,已看到自己清淨的行為之後,此世他喜悅,死後,他體驗極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17. Idha tappati pecca tappati, pāpakārī [pāpakāri (?)] ubhayattha tappati;
‘‘Pāpaṃ me kata’’nti tappati, bhiyyo [bhīyo (sī.)] tappati duggatiṃ ga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17 現世此處苦,死後他處苦,作諸惡業者,兩處俱受苦,(現)悲『我作惡』,墮惡趣更苦。 [LChnFn01-13] 、 [MettFn01-28] |
註解 [4] | idha tappati 此世為已所作的行為所折磨而苦惱,而這僅是心苦的受(domanassa)。 pecca tappati 死後為果所折磨而苦惱,那是處於惡趣中的苦。 pāpaṃ me kataṃ ti tappati 想到:我已作惡時,為已所作的行為所折磨而苦惱;然而,這僅是輕微的苦,經驗果時,則不止如此。 bhiyyo tappati duggatiṃ gato在惡趣中,他為極端不舒服的苦所折磨。 |
巴利原典 (CSCD) [2] | 18. Idha nandati pecca nandati, katapuñño ubhayattha nandati;
‘‘Puññaṃ me kata’’nti nandati, bhiyyo nandati suggatiṃ ga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18 現世此處喜,死後他處喜,修諸福業者,兩處俱歡喜,現喜「我修福」,生善趣更喜。 [MettFn01-29] |
註解 [4] | idha nandati 於此世,他因善行的喜悅而喜悅。 pecca nandati 死後,他因果的喜悅而喜悅。 katapuñño ubhayattha nandati 於此世,想到:善我已作,惡我未作而喜悅。死後,因經驗到果而喜悅。 puññaṃ me katanti nandati 於此世,想到:善我已作。他喜悅是基於已作業的喜悅,而喜悅是少量的。 bhiyyo nandati suggatiṃ gato死後,生到善趣後,他因果的喜悅而喜悅。 |
巴利原典 (CSCD) [2] | 19. Bahumpi ce saṃhita [sahitaṃ (sī. syā. kaṃ. pī.)] bhāsamāno, na takkaro hoti naro pamatto;
Gopova gāvo gaṇayaṃ paresaṃ, na bhāgavā sāmaññassa ho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19 雖多誦經集,放逸而不行,如牧數他牛,自無沙門分。 [LChnFn01-14] 、 [LChnFn01-15] |
註解 [4] | sahitaṃ 此詞意思,是指珍藏於三藏中的佛語。 有人已成為老師,且學習聖典,誦持許多次,也令他人重覆。但,不是聽法後,依法而行應行之事的實踐者。甚至於孔雀拍動翅膀如此短暫的時間,也不會將心如理作意於無常、苦、無我。就如同在早上一大早,去接管一群牛照顧,晚上清算數目,而歸還給主人,賺取一日所得之牧牛者。不能隨意地取用五種悅意的奶製品。同樣的,他於學習的學生前,僅有一般的作意,但無法成為法的分享者。 如同僅有主人才享有從牧牛者所歸還的牛群中取得奶製品,所以在聽完某人所誦持的法之後,付諸實踐者應觀察所教導的。有些人可能達到初禪等,有些人培育觀、道、果。這些人成為法的分享者,如同牛的主人享用奶製品一樣。 釋尊說此頌,是針對於無常、苦、無我疏於如理作意的人;及具有戒,有學問,卻不如理作意的人而言,並不是對於懶於戒的人。下一頌則是關於學問少,但於如理作意卻能造作的人而言。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 Appampi ce saṃhita bhāsamāno, dhammassa hoti [hotī (sī. pī.)] anudhammacārī;
Rāgañca dosañca pahāya mohaṃ, sammappajāno suvimuttacitto;
Anupādiyāno idha vā huraṃ vā, sa bhāgavā sāmaññassa hoti.
Yamakavaggo paṭha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20 雖誦經典少,能依教實行,具足正知識,除滅貪.瞋.癡,善淨解脫心,棄捨於世欲,此界.或他界,彼得沙門分。 [MettFn01-31] 、 [MettFn01-32] 雙品第一竟 |
註解 [4] | appam pi 少量,如一章或二章。 dhammassa hoti anudhammacārī已了解法、義之後,此人依法而活,遵行與九出世間法隨順的法---即是戒清淨、頭陀行、業處等。 rāgañca dosañca pahāya mohaṃ 藉著這種正確的修行,他知道法,此法應以如理作意與審察而了知。 suvimuttacitto ➀ 以解脫,➁ 開發煩惱的相反面tadaṅga),➂ 壓制(vikkhambhana)煩惱,➃切斷(samuccheda)煩惱,➄平息(paṭippassaddhi)煩惱,及➅完全出離(nissaraṇa)煩惱。 anupādiyāno idha vā huraṃ vā 不為四種取所引導,而對此世或後世,內或外的蘊、處、界取著。這樣的人,如同雜染已除的大人,成為法的分享者,即是說:道、果、五分法身(pañca asekha-dhammakkhanda)。 |
巴利原典 (CSCD) [2] | 2. Appamādavaggo 21. Appamādo amatapadaṃ [amataṃ padaṃ (ka.)], pamādo maccuno padaṃ;
Appamattā na mīyanti, ye pamattā yathā mat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不放逸品 21 無逸不死道,放逸趣死路。無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尸。 [LCanFn02-01] 、 [MettFn02-01] 、 [MettFn02-02] 、 [LCanFn02-02] |
註解 [4] | appamādo 此詞的意思極廣,且遍布在許多經論中,整個三藏的佛語,可以濃縮成一個詞:appamāda。因此,說:諸比丘!任何動物的足跡中,象跡最大,能涵蓋一切足跡。同樣的,任何善的心法,皆以不放逸為基礎,皆聚集成不放逸,在這些心法中不放逸佔據最主要的位置。不放逸稱為:不失去正念(satiyā avippavāso nāma),另稱為:常常令正念現前(niccaṃ upaṭṭhitāya satiyā cetaṃ nāmaṃ)。 amata即是nibbāna,因為無生(沒有開頭),就不屬於滅、死,所以稱為不死。padam如此稱呼,是因為藉著他,行者經歷到nibbāna。所以這個意思是:藉由這個道,他們到達不死。amata+pada合起來就是:到不死之路。道就是到達不死的方法。 pamādo 此詞相當於:放棄正念,沒有正念的狀況。 maccuno padaṃ pada就是方法,放逸的人不能超越生,生者就屬於老、死。因此,放逸稱為死亡之路,就是死亡趨近放逸的人。 appamattā na mīyanti 不放逸即是具有正念的人,不會死。不可理解為他們解脫老、死。因為沒有超出老死的眾生。那麼意思是什麼?因為放逸,不能破除生死輪;而不放逸者,能破除生死輪。由於放逸不能解脫生等,所以稱為死。不論事實上的生或死,已養成不放逸習性的人,很快就能了解道與果,在第二世或第三世不再生了。因此,不論活著或死去,他們事實上不死。 ye pamattā yathā matā因為放逸的人,從放逸為死的角度而言,已經死了。他們像因生命功能中斷而死的人,沒有心,如木頭一樣。若他們是居士,不會生起這樣的心:我們要布施、守戒、持齋戒。若是出家者,不會生起這樣的心:我們將實行對老師、導師的責任,樂於實踐頭陀行,培育禪定。因此,他們跟死沒有差別,所以說:放逸的人就像死去一般。 |
巴利原典 (CSCD) [2] | 22. Evaṃ [etaṃ (sī. syā. kaṃ. pī.)] visesato ñatvā, appamādamhi paṇḍitā;
Appamāde pamodanti, ariyānaṃ gocare rat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22 智者深知此,所行不放逸。不放逸得樂,喜悅於聖境。 [LCanFn02-03] 、 [LCanFn02-04] |
註解 [4] | etaṃ visesato ñatvā appamādam hi paṇḍitā 很明確地知道這種差別:放逸者無法出離生死輪;不放逸者能出離。誰能知道這種差別?以不放逸而活的有智慧、精明、有內觀的人,進一步開展不放逸時,他們了知這種差別。 appamāde pamodanti 了知如此差別的人,樂於不放逸;因為快樂的出現,他們變成滿意與喜悅。 ariyānaṃ gocare ratā於不放逸,獲得如此喜悅;他們繼續開展不放逸,有快樂,從事於不放逸;且為三十七道品所吸引,如四念處與九出世間法,這些構成聖者:佛、辟支佛、聖弟子的領域。 |
巴利原典 (CSCD) [2] | 23. Te jhāyino sātatikā, niccaṃ daḷhaparakkamā;
Phusanti dhīrā nibbānaṃ, yogakkhemaṃ anuttar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23 智者常堅忍,勇猛修禪定。解脫得安隱,證無上涅槃。 [LCanFn02-05] 、 [NandFn02-01] |
註解 [4] | te jhāyino 不放逸的智者是藉著兩種禪而成為禪修者:➀ 專注於所緣,是由八等至所構成。➁專注於(存在的無常、苦、無我的)特性,是由觀的道與果所構成。Te appamattā paṇḍitā aṭṭhasamāpattisaṅkhātena ārammaṇūpanijjhānena vipassanāmaggaphalasaṅkhātena lakkhaṇūpanijjhānena cāti duvidhenapi jhānena jhāyino) sātatikā 恆常維持身心活動的人,從開始於法的追求直到羅漢道的完成。 niccaṃ daḷhaparakkamā 直到一個人達到人的能力,活動,努力所能達到的,才能令事業穩定,所以才有此語。此段的意思:具有如此身心活動的人,具有恆常維持堅定努力,不會中途撤回的人。 phusanti 與nibbāna觸證有兩種,由知而觸,由果而觸。四道是由知而觸證nibbāna。四果是由果而觸證nibbāna。此中是指由果而觸證。 dhīrā nibbānaṃ 由聖果而了解nibbāna的智者,與nibbāna接觸,就是經由果而觸證,了解nibbāna。 yogakkhemaṃ anuttaraṃ 遠離令多數人沉於輪迴中的四種結的狀態,是無上的,因為他是一切法中---世俗法及出世間法---最高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24. Uṭṭhānavato satīmato [satimato (sī. syā. ka.)], sucikammassa nisammakārino;
Saññatassa dhammajīvino, appamattassa [apamattassa (?)] yasobhivaḍḍ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24 奮勉常正念,淨行能克己,如法而生活,無逸善名增。 [MettFn02-03] 、 [MettFn02-04] 、 [NandFn02-02] |
註解 [4] | uṭṭhānavato 對於有堅定不移的勤勉者。 sucikammassa 具有無垢的三業者。 nisammakārino 在注意與小心的考慮後,付諸行動;就好像對於病因仔細的考慮後,對治疾病,如是思惟:如果疾病如是發生,我將如此行動。或當這行為如是做的時候,將會發生如此的結果。 saññatassa 以三業自我控制,而無有過失。 dhammajīvino 如果是居士,以農、牧等而活,避免使用假秤等;如果不是居士,以合理、溫和地行乞而活,避免醫藥、星相等職業。 appamattassa yaso 'bhivaḍḍhati 財富、喜樂、榮譽、稱讚與光榮所形成的名聲會增長。 |
巴利原典 (CSCD) [2] | 25. Uṭṭhānenappamādena , saṃyamena damena ca;
Dīpaṃ kayirātha medhāvī, yaṃ ogho nābhikīr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25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LCanFn02-06] 、 [LCanFn02-07] 、 [MettFn02-05] 、 [MettFn02-06] |
註解 [4] | uṭṭhānen’ appamādena saññamena damena ca dīpaṃ kayirātha medhāvī 智者可以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洲嶼,經由 ➀ 勤勉、➁ 不放逸、不捨離正念、➂ 自制、➃自調伏。 medhāvī 由於這四種特質而具有智慧(paññā);因為此四種是智慧生起的條件。 dīpaṃ kayirātha medhāvī 輪迴(saṃsāra)大海甚深,因為難以發現其支持點;一個人能為自己建立的島嶼就是阿羅漢果,那成為自己的支持點。 yaṃ ogho nābhikīrati這樣的島嶼甚至連四種煩惱瀑流也不能滲入、破壞,因為瀑流無法淹沒阿羅漢果。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 Pamādamanuyuñjanti, bālā dummedhino janā;
Appamādañca medhāvī, dhanaṃ seṭṭhaṃva rakk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26 暗鈍愚癡人,耽溺於放逸,智者不放逸,如富人護寶。 |
註解 [4] | pamādam anuyuñjanti 將自己的時間花在放逸的事上。 bālā 幼稚的人,不知道什麼對此世及後世是有利益的。 dummedhino 缺乏分別能力,沒看到放逸的過患。 medhāvī 有智者,具有內觀的人。 appamādañ ca medhāvī dhanaṃ seṭṭhīva rakkhati猶如代代相傳最珍貴、無上的七寶財一般。由於珍貴寶財之助,我們可以獲得感官的快樂,照顧妻子及淨化後世的路。就如同見到財富正面價值的人一般,在這樣的基礎上,照料財富。智者也見到不放逸的正面價值,而如此思惟:不放逸,我將證得初禪等、道、果、三明、六通。如此了知時,智者守護不放逸,如同最珍貴、無上的財富一般。 |
巴利原典 (CSCD) [2] | 27. Mā pamādamanuyuñjetha, mā kāmaratisanthavaṃ [sandhavaṃ (ka)];
Appamatto hi jhāyanto, pappoti vipulaṃ suk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27 莫耽溺放逸。莫嗜愛欲樂。警覺修定者,始得大安樂。 [MettFn02-07] |
註解 [4] | mā pamādam anuyuñjetha不要讓自己從事於放逸,不要花你的時間於放逸。 mā kāmaratisanthavaṃ不要從事於放逸,不要想、不要為自己獲得與貪愛親近的機會,就是取著從對象或從煩惱而來的樂。 appamatto hi jhāyanto pappoti vipulaṃ sukhaṃ因不放逸常現前,不是放逸的人,正修禪時,易獲得廣大的涅槃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28. Pamādaṃ appamādena, yadā nudati paṇḍito;
Paññāpāsādamāruyha, asoko sokiniṃ pajaṃ;
Pabbataṭṭhova bhūmaṭṭhe [bhummaṭṭhe (sī. syā.)], dhīro bāle avekk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28 智者以無逸,除逸則無憂,聖賢登慧閣,觀愚者多憂,如登於高山,俯視地上物。 [MettFn02-08] |
註解 [4] | pamādaṃ appamādena yadā nudati paṇḍito 如流入池塘的溪水,激動舊水,不給機會,驅走他,送走他,從此邊往另一邊流。同樣的道理,智者注入不放逸的特性,不留機會給放逸,以不放逸驅走、送離他。然後,已經驅走放逸的人,實踐對他自己有益的行為,且以那行為為階梯,他往上爬。 paññāpāsādam āruyha 即清淨的天眼,因為較高處故。 asoko 遠離憂愁,因為除去憂愁箭故。 sokiniṃ pajaṃ pabbataṭṭho 'va bhumaṭṭhe dhīro bāle avekkhati在生死中的眾生會憂愁,因為未拔除痛苦之箭。這看起來像什麼?就像站在山頂的人毫不費力,可以看到站在地面上的人;或站在王宮的頂端,看到周圍的建築物一樣。同樣的,煩惱除盡的智者,看到那些輪迴種子未除,在生死中的凡夫。 |
巴利原典 (CSCD) [2] | 29. Appamatto pamattesu, suttesu bahujāgaro;
Abalassaṃva sīghasso, hitvā yāti sumedhas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29 放逸中無逸,如眾睡獨醒。智者如駿馳,駑駘所不及。 [MettFn02-09] |
註解 [4] | appamatto 由於達成深廣的正念有不放逸,及煩惱斷盡的人有不放逸。 pamattesu 在已放棄正念狀態的人之中。 suttesu 所謂睡著的人,是指在所有的行為中,缺少了警醒即正念。 bahujāgaro 安住於深廣的正念警醒中。 abalassaṃ 'va sīghasso hitvā yāti sumedhaso有出世間慧的人,在超越上述這類人之後,快速地前進,如經典的學習、宗教目標的完成。如智力弱者學習一經,強者學習一品;後者遠遠超過前者,而繼續學習;智力強者可以快速地學習業處、九出間法及斷除一切煩惱。就是說:在捨離且放棄輪迴之路後,他真實地超越輪迴而前進。 |
巴利原典 (CSCD) [2] | 30. Appamādena maghavā, devānaṃ seṭṭhataṃ gato;
Appamādaṃ pasaṃsanti, pamādo garahito sad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30 摩伽 [LCanFn02-08] 、 [MettFn02-10] 以無逸,得為諸天主。無逸人、所讚,放逸為人訶。 |
註解 [4] | appamādena maghavā 因練習不放逸,如maghava(指indra)清理地面的一角等例子。 devānaṃ seṭṭhataṃ gato 因為擁有二個天界的主權。 appamādaṃ pasaṃsanti 智者如諸佛等,獨獨讚嘆不放逸。為何?因為他是成就世間、出世間的原因。 pamādo garahito sadā 放逸恆常為聖者所非難。為何?因為他是所有不幸的根本條件。不管是人或生於惡趣,確實是由於放逸。 |
巴利原典 (CSCD) [2] | 31. Appamādarato bhikkhu, pamāde bhayadassi vā;
Saṃyojanaṃ aṇuṃ thūlaṃ, ḍahaṃ aggīva gacc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31 樂不放逸比丘,或者懼見放逸,猶如猛火炎炎,燒去大結 [MettFn02-11] 、小結 [LCanFn02-09] 。 [MettFn02-12] |
註解 [4] | appamādarato 樂於不放逸,對不放逸深感興趣,花費時間於不放逸。 appamādarato bhikkhu 由不放逸所得到的智慧火燃燒諸結,即是令其不能生起。 pamāde bhayadassi 於放逸中,見到怖畏,如生於地獄(niraya)中,或類似之處;或視放逸為怖畏,因為他是生於惡趣的根本原因。 saññojanaṃ 十結能讓眾生沉溺於輪迴中,將眾生跟輪迴的苦連在一起。 aṇuṃ thūlaṃ ḍahaṃ aggīva gacchati 猶如火繼續燒燃料,不管大或小。 |
巴利原典 (CSCD) [2] | 32. Appamādarato bhikkhu, pamāde bhayadassi vā;
Abhabbo parihānāya, nibbānasseva santike.
Appamādavaggo dutiy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32 樂不放逸比丘,或者懼見放逸,彼已鄰近涅槃,必定不易墮落。[MettFn02-13] 不放逸品第二竟 |
註解 [4] | abhabbo parihānāya 如何不放逸的比丘,不可能從止、觀的修學過程退失,或從道、果退失;也就是不會從已得而退失,且能得未得。 nibbānass’ eva santike 就在涅槃的附近,即煩惱的熄滅。同樣的,無餘涅槃也近了。 |
巴利原典 (CSCD) [2] | 3. Cittavaggo 33. Phandanaṃ capalaṃ cittaṃ, dūrakkhaṃ [durakkhaṃ (sabbattha)] dunnivārayaṃ;
Ujuṃ karoti medhāvī, usukārova teja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心品 三三 輕動變易心,難護難制服,智者調直之,如匠搦箭直。 |
註解 [4] | phandanaṃ 對於如色等所緣(ārammaṇa)猶豫。 capalaṃ 因為心不能保持在一個所緣,就像一個鄉下小孩不能保持任何單一姿勢一樣,所以稱心為變異。 cittaṃ 就是識(viññāna),為什麼稱為心(citta)?因為他隨著階層、根基、對象、相關行為等而改變。 dūrakkhaṃ 因為心是難以固定於單一善所緣,就像一隻漫遊的小牛,吃稠密林中的玉米一樣。 dunnivārayaṃ 當心移動到不同的所緣時,難以阻止。 usukāro 'va tejanaṃ 弓箭師從森林中取枝幹,去其外皮,以米漿浸泡,以火炭烤熱,壓成木製的尖端,然後令其不彎且直,適合於射箭。如此作之後,弓箭師在國王與臣民前展現其技術,獲得許多的讚賞與榮譽。智者以同樣的方法,處理變動不安的心,➀ 去其外皮,就是以林中住的頭陀行(dhutaṅga),去除粗煩惱;➁ 以信心油浸泡;➂ 以身心勤勉加熱;➃以止、觀壓製。 ujuṃ karoti medhāvī 不彎、正直,如此做之後,他專住諸行,打破無明殼,成就三明、六通、九出世間法,成為應供。 |
巴利原典 (CSCD) [2] | 34. Vārijova thale khitto, okamokataubbhato;
Pariphandatidaṃ cittaṃ, māradheyyaṃ pahātav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四 如魚離水棲,投於陸地上,以此戰慄心,擺脫魔境界。 |
註解 [4] | vārijo 'va thale khitto 就像用手或網或任何方法,將魚拋在地上。 oka的意思有:水、家。此處兩種皆可,所以意思為:從水中的家,將他拉出來。 pariphandat’ idaṃ cittaṃ māradheyyaṃ pahātave 為了捨離魔(māra)的領域,將染著五欲家的心,抽離五欲家,而拋到止、觀的身心活動時,心如此震動不安。就是說,心不能讓自己保持穩定於那種(止、觀)的狀況。縱使如此,智者不停止修習,讓心正直,讓心有能力從事止、觀。 另外的解說是:在魔(māra)領域下的心,或不能令煩惱輪停止的心,會震動不安,如那離水的魚。因為在魔的領域中,就是在應捨棄的煩惱輪中,他震動不安。[此中有二解:➀ 因為離其所愛故,心震動不安。➁ 因為煩惱未斷故,心震動不安。] |
巴利原典 (CSCD) [2] | 35. Dunniggahassa lahuno, yatthakāmanipātino;
Cittassa damatho sādhu, cittaṃ dantaṃ sukhāva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五 此心隨欲轉,輕躁難捉摸。善哉心調伏,心調得安樂。 |
註解 [4] | dunniggahassa 心難以停下來,即是難以控制。 lahuno 快速的,即是快速的生與滅。 yatthakāmanipātino 只要心歡喜,就停留在任何地方。因為他不知道:這是能得到的事,這是不能得到的事。這是適當的事,這是不適當的事。且也沒有想到階級、出身、年齡,而只要他想要,他就停留。 cittassa damatho sādhu cittaṃ dantaṃ sukhāvahaṃ以四聖道調伏後的心是好的,將心變成穩定是好的。為何?已調伏、已穩定的心,可以帶來道、果、涅槃的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36. Sududdasaṃ sunipuṇaṃ, yatthakāmanipātinaṃ;
Cittaṃ rakkhetha medhāvī, cittaṃ guttaṃ sukhāva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六 此心隨欲轉,微妙極難見。智者防護心,心護得安樂。 |
註解 [4] | sududdasaṃ 極難見。 cittassa damatho sādhu cittaṃ dantaṃ sukhāvahaṃ以四聖道調伏後的心是好的,將心變成穩sunipuṇaṃ 極微細。 cittassa damatho sādhu cittaṃ dantaṃ sukhāvahaṃ以四聖道調伏後的心是好的,將心變成穩cittaṃ rakkhetha medhāvī 愚者不能守護他的心。已成為心的奴隸的人,會犯錯、痛苦。換言之,僅有智者能夠守護他的心,因此,你也應該守護這個心。 cittaṃ guttaṃ sukhāvahaṃ因為守護你的心會帶來道、果、涅槃的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37. Dūraṅgamaṃ ekacaraṃ [ekacāraṃ (ka.)], asarīraṃ guhāsayaṃ;
Ye cittaṃ saṃyamessanti, mokkhanti mārabandhan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七 遠行與獨行,無形隱深窟 [LChnFn03-01] 。誰能調伏心,解脫魔羅縛。 ( 037 典故 ) |
註解 [4] | dūraṅgamaṃ 心沒有移動到東方等,甚至連蜘蛛絲的寬度也沒有。然而,他卻可以接收遠方的對象。因此,心是遠行的。 ekacaraṃ 在同一剎那,只有一個心生起,不是一堆心同時生起。當生起時,心單獨生起,滅時,另一心生起。因此,心是獨行的。 asarīraṃ 心沒有身體的構造,也沒有色等區別。 guhāsayaṃ 心是藉著心所依處色(hadaya-rūpa)生起。guha是指由四大組成的這個窟。 ye 男人、女人、居士或其他已成為宗教的修行者。 cittaṃ saññamessanti 不讓未生的煩惱生起,且去除已生起的煩惱,即是調伏心。 mokkhanti mārabandhanā 因為沒有煩惱的繫縛,這些人將遠離三有之輪,即是魔羅的繫縛。 |
巴利原典 (CSCD) [2] | 38. Anavaṭṭhitacittassa, saddhammaṃ avijānato;
Pariplavapasādassa, paññā na paripūr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八 心若不安定,又不了正法,信心不堅者,智慧不成就。 |
註解 [4] | anavaṭṭhitacittassa 對於心不安定的人而言,此人的心絕不會是安定的或恆常的。心不能保持在相同地方的人,如同放在馬背上的葫蘆,如同立在草堆上的柱子,如同放在禿頭上的花,都是不安定心的情況。不管是佛弟子或裸體外道等。saddhammaṃ avijānato 對於不知正法(細分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人而言。pariplavapasādassa 因為微弱的信心,或飄動的信心,或信心退失。 paññā na paripūrati 各種智慧,譬如欲界、色界的智慧。此說明一點,即當欲界的智慧未圓滿,色界、無色界、出世間的智慧如何能成就? |
巴利原典 (CSCD) [2] | 39. Anavassutacittassa, ananvāhatacetaso;
Puññapāpapahīnassa, natthi jāgarato bha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九 若得無漏 [LChnFn03-02] 心,亦無諸惑亂,超越善與惡 [LChnFn03-03] ,覺者無恐怖。 ( 038~39 典故 ) |
註解 [4] | anavassutacittassa 對於心不被煩惱污染的人而言。 ananvāhatacetaso 心被重擊的人,就是心中已生起煩惱的人,事實上,如同心被惡念所攻擊。所以此中的意思是:對於心不被惡念所攻擊的人而言。 puññapāpapahīnassa 對於以第四道捨棄罪與福的阿羅漢而言。 natthi jāgarato bhayaṃ 煩惱已熄滅的阿羅漢沒有怖畏,如同警醒的人沒有怖畏一樣。稱阿羅漢為警醒,是由於具足五種醒的特性:即信、勤、念、定、慧。因此他不怕煩惱,不管是睡或醒的時候,因為煩惱不會再回來。煩惱不會追逐他,因為以四道所斷除的煩惱不會回來。對此真正的理由是:初果向所斷的煩惱,他不會再退到這些煩惱,不會再現起這些煩惱;同樣的,為其他三道所斷的煩惱,也不會再現起。 |
巴利原典 (CSCD) [2] | 40. Kumbhūpamaṃ kāyamimaṃ viditvā, nagarūpamaṃ cittamidaṃ ṭhapetvā;
Yodhetha māraṃ paññāvudhena, jitañca rakkhe anivesano siy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0 知身如陶器 [LChnFn03-04] ,住心似城廓,慧劍擊魔羅,守勝 [LChnFn03-05] 莫染著 [LChnFn03-06] 。 |
註解 [4] | kumbhūpamaṃ 此身如陶工所作的甕一樣,是無力且脆弱的,所以不會持續太久,且是短暫的。 kāyam imaṃ viditvā 知道這個身體僅是髮、毛等三十六不淨物的聚合。 nagarūpamaṃ 從外面看,有壕溝、城牆、大門、觀察塔的城鎮,是堅固的。在內部有分配適當的街道、區域、十字路口、市集。從外來的小偷不會說:讓我們搶劫這個城鎮!他們根本進不去,如同面對大石頭一般,如同站在城內的人攻擊一大群帶有各種武器的強盜。 cittam idaṃ ṭhapetvā 讓此內觀的心堅固如城堡。 yodhetha māraṃ 攻擊、避開每個煩惱魔。 paññāyudhena 以慧劍,包括觀與聖道。 jitañ ca rakkhe ➀ 憑藉著適當的住處、氣候、食物、同伴、聽法等,➁ 進入無間等至。➂ 從無間等至出來之後,以清淨心思惟諸行。智者應該如此守護已得到的初始的觀。 anivesano siyā 對於所達到的應該不執著。如同武士在戰場的起端出發,攻打敵人,然後,盔甲鬆了或武器失落的時候,飢餓或口渴的他進入城堡。在休息、飲食、綁緊盔甲之後,拿起武器,回到戰場。摧毀敵人的陣營,獲得新的勝利,佔據已得到的土地。如果他只待在城堡內,休息,享用食物與飲料,他將讓已得到的國土落入敵人的控制下。 同樣的方式,比丘反反覆覆地進入無間等至,從無間等至出來之後,以清淨心思惟諸行。如此,能守護他所得到的初始觀。得到更高的道與果之後,可戰勝煩惱魔。反過來,如果他樂於等至,但不以清淨心重覆地思惟諸行,他不可能通達道與果。因此,守護應該守護的,且是不取著。不應該以等至為住處,而住於彼,應該於彼不取著。 |
巴利原典 (CSCD) [2] | 41. Aciraṃ vatayaṃ kāyo, pathaviṃ adhisessati;
Chuddho apetaviññāṇo, niratthaṃva kaliṅgar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一 此身實不久,當睡於地下,被棄 [LChnFn03-07] 無意識,無用如木屑 [LChnFn03-08] 。 |
註解 [4] | aciraṃ vat’ ayaṃ kāyo paṭhaviṃ adhisessati 不久,此身躺在地上,將以睡著的姿勢躺在地上。 chuddho apetaviññāṇo 被捨棄,表示身體由於沒有心,將是空空的躺著。 niratthaṃ 'va kaliṅgaraṃ 就像對任何人都沒有用的小木片。需要一堆木料的人進入森林,砍下樹枝,匯集在一起,直的與彎的各放一堆。剩下空心、腐壞、有結的,他們留在原地。其他需要木料的人來到這裡,但沒有人會拿走這些,他們看一看,僅拿走對他們有用的,其餘的就留在當地。或許還有可能將這些以不同的方式,轉變成床腳等用品。但我們身體的三十二部分,沒有任何一部分可以作其他用途。幾天之後,他完全沒有意識地躺在地上,猶如沒用的木屑。 |
巴利原典 (CSCD) [2] | 42. Diso disaṃ yaṃ taṃ kayirā, verī vā pana verinaṃ;
Micchāpaṇihitaṃ cittaṃ, pāpiyo [pāpiyaṃ (?)] naṃ tato kar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二 仇敵害仇敵,怨家對怨家 [LChnFn03-09] ,若心向邪行 [LChnFn03-10] ,惡業最為大。 |
註解 [4] | diso disaṃ yan taṃ kayirā 強盜會傷害另一個強盜。某些對朋友不忠,以家庭、土地、生活等事,冤枉別人的強盜,認為別人也會以相同的方式冤枉他。 verī vā pana verinaṃ 因某些理由,與他人變成怨敵。當看到此人時,由於心的堅硬與粗暴,會將痛苦與傷害加在此人身上。他可能欺壓其家人,破壞其土地,甚至剝奪其生命。 micchāpaṇihitaṃ cittaṃ pāpiyo naṃ tato kare 因為立於十不善業道,而生起不善心。此不善心能給那個人帶有更大的傷害。為什麼?敵人或怨敵會製造災難或帶來死亡,給另一敵人或怨敵,僅於此世。但立於十不善業道的不善心,不僅給這一世帶來災難與傷害,且將人投入四惡趣,甚至於千百次的輪迴中未能得善趣。 |
巴利原典 (CSCD) [2] | 43. Na taṃ mātā pitā kayirā, aññe vāpi ca ñātakā;
Sammāpaṇihitaṃ cittaṃ, seyyaso naṃ tato kare.
Cittavaggo tatiy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三 (善)非父母作,亦非他眷屬,若心向正行 [LChnFn03-11] ,善業最為大。 心品第三竟 |
註解 [4] | na taṃ mātā pitā kayirā aññe vā pi ca ñātakā 縱使父母、親屬,也不能作讓子女得到最高利益的事。 sammāpaṇihitaṃ cittaṃ seyyaso naṃ tato kare 安立於十善業道的心,將讓他成為更好的人。父母將財富給子女,能讓他們維持生活舒適,甚至不用工作,僅僅此一生。沒有父母可以將超過四大洲的名譽給子女,天上或初禪的好處給子女。更不用說出世間法了。但十善業所建立的善心卻可以帶來這一切。 |
巴利原典 (CSCD) [2] | 4. Pupphavaggo 44. Ko imaṃ [komaṃ (ka.)] pathaviṃ vicessati [vijessati (sī. syā. pī.)], yamalokañca imaṃ sadevakaṃ;
Ko dhammapadaṃ sudesitaṃ, kusalo pupphamiva pacessati [pupphamivappacessati (k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華品 [LChnFn04-01] 四四 誰征服地界 [LChnFn04-02] ,閻魔界 [LChnFn04-03] 天界 [LChnFn04-04] ,誰善說法句 [LChnFn04-05] ,如巧匠 [LChnFn04-06] 採花? |
註解 [4] | ko imaṃ paṭhaviṃ vijessati 以個人的智慧,誰能了解,完成地透視,理解這個存在的地界? yamalokañ ca 構成惡趣的四個世界。 imaṃ sadevakaṃ 人的世界與天的世界。 ko dhammapadaṃ sudesitaṃ 法句就是導至菩提的三十七道品。為何三十七道品是善說的?因為依據真實的本質來解說。 kusalo puppham iva pacessati 猶如善巧的花匠,採集、了解、檢驗、完成地知見。 |
巴利原典 (CSCD) [2] | 45. Sekho pathaviṃ vicessati, yamalokañca imaṃ sadevakaṃ;
Sekho dhammapadaṃ sudesitaṃ, kusalo pupphamiva pacess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五 有學 [LChnFn04-07] 克地界,閻魔界天界,有學說法句,如巧匠採花 [LChnFn04-08] 。 |
註解 [4] | sekho 有學指七種人,從初道到阿羅漢道,因為他們還在三增上學的過程。 paṭhaviṃ vijessati 以阿羅漢道捨離貪著時,有學將會了解,透徹地見到,體解這個存在的地界。 kusalo puppham iva pacessati 一個巧匠進入花園,採集漂亮的,長的很好的花,避開嫩芽及凋萎受損的花。 sekho dhammapadaṃ sudesitaṃ 同樣的方式,他們以智慧,收集、了解、檢驗善所說的三十七道品。 |
巴利原典 (CSCD) [2] | 46. Pheṇūpamaṃ kāyamimaṃ viditvā, marīcidhammaṃ abhisambudhāno;
Chetvāna mārassa papupphakāni [sapupphakāni (ṭīkā)], adassanaṃ maccurājassa gacch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六 知此身如泡,覺悟是幻法 [LChnFn04-09] ,折魔羅花箭 [LChnFn04-10] ,越死王所見。 |
註解 [4] | pheṇūpamaṃ kāyam imaṃ viditvā 知道這個身體如泡沫,無力、脆弱、不持久、短暫。 marīcidhammaṃ abhisambudhāno 當站在遠方時,看到幻化之物有形狀,可觸摸;但是,走近的時候,才知道是空的,不可觸摸。同樣的,知道、了解這個身體也具有幻化的特性,就是在每一剎那消失與生起。 abhisambudhāno 知道、了解幻化的特性。 chetvāna mārassa papupphakāni 藉著聖道,已斷除稱為魔羅之花的三有輪。 adassanaṃ maccurājassa gacche 已滅盡煩惱的比丘,可以超越魔羅的視線、範圍,達到不死的涅槃。 |
巴利原典 (CSCD) [2] | 47. Pupphāni heva pacinantaṃ, byāsattamanasaṃ [byāsattamānasaṃ (ka.)] naraṃ;
Suttaṃ gāmaṃ mahoghova, maccu ādāya gacc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七 採集諸花 [LChnFn04-11] 已,其人心愛著,死神捉將去,如瀑流睡村 [LChnFn04-12] 。 |
註解 [4] | pupphāni h’ eva pacinantaṃ 巧匠進入花園,且想:我將採華。從花園取花,然後,當想要其他的花草時,轉變他的心,對著整個花園,想:我也從這裡採花。但是,不從那裡開始,反而轉變他的心到其他地方,採集其他花。同樣的,人在五欲中,猶如在花園中。已獲得令人喜悅色時,會希望獲得其他令人喜悅的聲、味、觸等。已獲得其一,會希望獲得另一個。或已獲得喜悅色,但喜好此色,不要其他。其他聲、味、觸等同此。對於牛、僕、土地、村莊、居住等,也一樣。甚至出家後,對於寺院的建築、住處、衣等,也有類似的情形。 vyāsattamanasaṃ naraṃ 心取著於已得與未得的人。 suttaṃ gāmaṃ 整排房子的村落是不會睡覺,稱為睡覺,是因為其居民睡覺及放逸。 mahogho 'va maccu ādāya gacchati 死神,猶如大瀑流,沖走睡村。如同瀑流將一切捲走,不留下男、女、牛羊等任何東西。同樣的,已切斷其生命現象後,死魔捲走這些心被糾纏的人,令其陷入四大惡趣的大海中。 |
巴利原典 (CSCD) [2] | 48. Pupphāni heva pacinantaṃ, byāsattamanasaṃ naraṃ;
Atittaññeva kāmesu, antako kurute vas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八 採集諸花已,其人心愛著,貪欲無厭足,實為死魔伏。 (研讀). [NandFn04-02] |
註解 [4] | pupphāni heva pacinantaṃ 就如在花園採集各種花的巧匠,正收集眾花(指欲界樂的繩索)的人,藉此將自己或物質對象形成關聯。 vyāsattamanasaṃ naraṃ 以不同方式,希求未得的及貪著已得的,令心染著的人。 atittaṃ yeva kāmesu 關於對象的樂不滿足,及樂(屬於煩惱)不滿足。同樣的,對於他們的完成,消耗及積聚不滿足。 antako kurute vasaṃ 死神帶走哭泣、哀傷的人。 |
巴利原典 (CSCD) [2] | 49. Yathāpi bhamaro pupphaṃ, vaṇṇagandhamaheṭhayaṃ [vaṇṇagandhamapoṭhayaṃ (ka.)];
Paleti rasamādāya, evaṃ gāme munī car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九 牟尼 [LChnFn04-13] 入村落,譬如蜂採華,不壞色與香,但取其蜜去。( 040 典故 ). |
註解 [4] | yathāpi bhamaro pupphaṃ vaṇṇagandhaṃ aheṭhayaṃ 當蜜蜂在花園中飛翔,他不傷害;破壞花的顏色及香味。 paleti rasam ādāya 如此採取所需的蜜後,蜂離去。如此,進入森林,他將花粉放入巢中,逐漸將其轉成蜜。因為如此方式,花園中的花、顏色、味道不會消失,就是說每件事物維持其本來的情況。 evaṃ gāme munī care 出家的聖者,有學或無學,進入村莊,依次乞食。因為他們以如蜂的方式在村落中,所以不會損害這些人的信心與財富,信與財如往常。有學的聖者如此進入村莊,離開之後,到村莊外,易得到水之處,放下衣,坐下來,視食物如輪軸之油或傷口之繃帶,或自己小孩之肉。用完之後,他進入森林中,沉思禪定的對象,且了解四道果。至於無學的聖者,則從事於道果之樂的體驗。 |
巴利原典 (CSCD) [2] | 50. Na paresaṃ vilomāni, na paresaṃ katākataṃ;
Attanova avekkheyya, katāni akatāni c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0 不觀他人過,不觀作不作 [LChnFn04-14] ,但觀自身行,作也與未作。 [NandFn04-01] |
註解 [4] | na paresaṃ vilomāni 別人的過失,如粗語,雖深刻地影響人的感覺,但不應去注意。 na paresaṃ katākataṃ 不應注意他人已作或未作,而想:這樣的信徒是缺乏信心,沒有喜悅的心。在他房裡,沒有事先為來訪的乞食者準備食物,在平常,也不準備食物給行乞者,也沒有提供衣或其他資料。或類似如此想:這樣的女信徒...。或類似如此想:這樣的比丘是缺乏信心,沒有喜悅的心。對於訓誡者、老師、拜訪者或出家者,沒有盡一般的義務。或是對舍利塔、布薩堂、廚房、浴室,未盡日常責任。不遵守頭陀行,不努力於禪修。 attano 'va avekkheyya katāni akatāni ca 已經出家應常常反省:我日子如何度過?當記得這種教誡時,可以讓有信心出離的居士,反省自己已作或未作的行為,而想:現在,在觀察無常、苦、無我之後,我如何能在禪修中作必須的行為? |
巴利原典 (CSCD) [2] | 51. Yathāpi ruciraṃ pupphaṃ, vaṇṇavantaṃ agandhakaṃ;
Evaṃ subhāsitā vācā, aphalā hoti akubba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一 猶如鮮妙花,色美而無香,如是說善語,彼不行無果。 |
註解 [4] | evaṃ subhāsitā vācā aphalā hoti akubbato 善所說語,指三藏中之佛語。如同無香味的花,不會薰染戴者的身體。同樣的,此善所說語也不能散布學習、布施、如法生活的甜味給---於法應作的卻不作,不以正確的態度處理善所說語---這種人,這就是不專心傾聽等等。因這些理由,所以沒有成果。 |
巴利原典 (CSCD) [2] | 52. Yathāpi ruciraṃ pupphaṃ, vaṇṇavantaṃ sugandhakaṃ [sagandhakaṃ (sī. syā. kaṃ. pī.)];
Evaṃ subhāsitā vācā, saphalā hoti kubbato [sakubbato (sī. pī.), pakubbato (sī. aṭṭha.), sukubbato (syā. k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二 猶如鮮妙花,色美而芳香,如是說善語,彼實行有果。 |
註解 [4] | evaṃ subhāsitā vācā saphalā hoti sakubbato 戴花的人身上會散發出甜味。同樣的,此人能從善所說語中得到成果,當他於法應作的都作了,且注意、傾聽等等。此中的意思,由於此人品嚐到學習、布施、如法生活的香味,這就是最大的利益。 |
巴利原典 (CSCD) [2] | 53. Yathāpi puppharāsimhā, kayirā mālāguṇe bahū;
Evaṃ jātena maccena, kattabbaṃ kusalaṃ bahu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三 如從諸花聚,得造眾花鬘,如是生為人,當作諸善事。 |
註解 [4] | maccena kattabbaṃ kusalaṃ bahuṃ 眾生被稱為死人(maccu),是因為驅向死的事實。眾生應作許多善法。此中,所提的花聚,指大量的花。如果花不是很多,而花匠是善巧的,他就無法用花作許多花環。不善巧的花匠當然不在乎花是多或少。當花的數量很多,善巧的花匠就能變化出許多的花環。同樣的,如果一個人的信心少,財富多,仍然不能造作善行。當信心少,財富少,也不能作善行。但當信心、財富多時,他可以作許多善行。 |
巴利原典 (CSCD) [2] | 54. Na pupphagandho paṭivātameti, na candanaṃ tagaramallikā [tagaramallikā (sī. syā. kaṃ. pī.)];
Satañca gandho paṭivātameti, sabbā disā sappuriso pavāy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四 花香不逆風,栴檀多伽羅,末利 [LChnFn04-15] 香亦爾。德香逆風薰,彼正人之香,遍聞於諸方。 |
註解 [4] | na pupphagandho paṭivātam eti 在三十三天的晝度樹(pāricchattaka)花,長寬100由旬,他的花可落到50由旬,而他的香味順著風可達到100由旬,逆風一吋也不能。因此花的特性、香味,無法逆風擴散。 satañca gandho paṭivātam eti 好人(指諸佛、辟支佛、聖弟子)的道德香,卻可逆風而行。 sabbā disā sappuriso pavāti 為什麼?因為好人以戒香覆蓋所有的方向,基於這個道理,說戒香可以逆風而行。 |
巴利原典 (CSCD) [2] | 55. Candanaṃ tagaraṃ vāpi, uppalaṃ atha vassikī;
Etesaṃ gandhajātānaṃ, sīlagandho anuttar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五 栴檀多伽羅,拔悉基 [LChnFn04-16] 青蓮,如是諸香中,戒香為最上。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56. Appamatto ayaṃ gandho, yvāyaṃ tagaracandanaṃ [yāyaṃ tagaracandanī (sī. syā. kaṃ. pī.)];
Yo ca sīlavataṃ gandho, vāti devesu uttam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六 栴檀多伽羅,此等香甚微。持戒者最上,香薰諸天間。 |
註解 [4] | yo ca sīlavataṃ gandho 對於有戒之人,戒香不是微量的,他相當的多且可以散佈到各處。 vāti devesu uttamo 他是高貴、無上的。可以吹到各處,可以散佈到天與人中。 |
巴利原典 (CSCD) [2] | 57. Tesaṃ sampannasīlānaṃ, appamādavihārinaṃ;
Sammadaññā vimuttānaṃ, māro maggaṃ na vind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七 成就諸戒行,住於不放逸,正智解脫者,魔不知所趣。 |
註解 [4] | tesaṃ sampannasīlānaṃ appamādavihārinaṃ 如godhika善男子,於般涅般中往生,如其他入涅槃者一樣,心不著任何處。 sammadaññāvimuttānaṃ 藉著了解因、推斷、理由,了解法的本質,經由五種解脫而達到自由。(hetunā ñayena kāraṇena jānitvā vikkhambhana-vimuttiyā, tadanṅga-vimuttiyā, sammuccheda-vimuttiyā, paṭipassaddhi-vimuttiyā, nissaraṇa-vimuttiyā imāhi pañcahi vimuttīhi vimuttānaṃ) 解脫道論,卷第一,T31,0399c: 解脫者,五解脫。伏解脫、彼分解脫、斷解脫、猗解脫、離解脫。云何伏解脫?現修行初禪伏諸蓋,此謂伏解脫。彼分解脫者,現修達分定諸見解脫,此謂彼分解 脫。斷解脫者,修出世間道能滅餘結,此謂斷解脫。猗解脫者,如得果時樂心猗,此謂猗解脫。離解脫者,是無餘涅槃,此謂離解脫。 |
巴利原典 (CSCD) [2] | 58. Yathā saṅkāraṭhānasmiṃ [saṅkāradhānasmiṃ (sī. syā. kaṃ. pī.)], ujjhitasmiṃ mahāpathe;
Padumaṃ tattha jāyetha, sucigandhaṃ manoram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八 猶如糞穢聚,棄著於大道,蓮華生其中,香潔而悅意。 |
註解 [4] | manoramaṃ 為何如此稱呼?因為心(mano)樂於(ramati)它。 |
巴利原典 (CSCD) [2] | 59. Evaṃ saṅkārabhūtesu, andhabhūte [andhībhūte (ka.)] puthujjane;
Atirocati paññāya, sammāsambuddhasāvako.
Pupphavaggo catutth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九 如是糞穢等,盲昧凡夫中,正覺者弟子,以智慧光照 [LChnFn04-17] 。 華品第四竟 |
註解 [4] | evaṃ saṅkārabhūtesu andhabhūte puthujjane 為何稱凡夫為異生(puthujjana)?因為在他們心中許多(puthu)煩惱生起(√jan),這些人就成為一堆糞聚。猶如棄捨於路邊的糞堆,雖然是骯的,而蓮花卻能在其中生起,香潔可愛而能放置在眾王臣之頭上。 atirocati paññāya sammāsambuddhasāvako 同樣的,斷盡煩惱的比丘,雖然出生於如糞堆聚的凡夫中,即是無智慧的,沒有觀察力的人中,卻以內觀的力量見到欲樂的過患,及捨離的好處。離家、出家,成就五分法身,而照耀超越一般凡夫。 |
巴利原典 (CSCD) [2] | 5. Bālavaggo 60. Dīghā jāgarato ratti, dīghaṃ santassa yojanaṃ;
Dīgho bālānaṃ saṃsāro, saddhammaṃ avijānat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愚品 六0 不眠者夜長,倦者由旬 [LChnFn05-01] 長,不明達正法──愚者輪迴 [LChnFn05-02] 長。 |
註解 [4] | dīghā jāgarato rattī 所謂夜(ratti)有三時(yāma),但對於睡不著覺的人而言,夜是長的,就好像是實際的三、四倍長。睡到日出的懶人,及飽餐之後,睡於高床上的縱放欲樂者,不能知夜是長的。但是,整個夜晚精勤於禪修者,能知夜是長的;說法者、聽法者、接近說法座位者、為頭痛等及各種手、腳等痛所干擾的人,還有晚上趕路的旅行者,能知夜是長的。 dīghaṃ santassa yojanaṃ 一由旬僅四gāvuta,但對疲勞、有病痛的人而言,它是長的,好像有二倍長。已經走了一整天而且疲倦,他看到反方向而來的人,問他還有多遠可到村莊。走了一段,問另一個人,說約有一由旬;走了一段,又問其他人,也說有一由旬。他想:每個被問的人都說一由旬,一由旬竟如此長,對我好像二、三由旬。 dīgho bālānaṃ saṃsāro saddhammaṃ avijānataṃ 愚者就是不知道:什麼對此世、後世是好的?不能令輪迴結束的人,不知道可令輪迴終止的三十七道品。對於這種人而言,輪迴是長的。本質上輪迴就很長,如:諸比丘!輪迴不知前際,不知後際。因為無法令輪迴終止,所以很長。 |
巴利原典 (CSCD) [2] | 61. Carañce nādhigaccheyya, seyyaṃ sadisamattano;
Ekacariyaṃ [ekacariyaṃ (ka.)] daḷhaṃ kayirā, natthi bāle sahāyat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六一 不得勝我者為友,與我相等者亦無,寧可堅決獨行居,不與愚人作伴侶。 |
註解 [4] | carañ 此中的行,不可視為四威儀的行,應視為心的行,就是尋求善友。 ca nādhigaccheyya seyyaṃ sadisam attano 如果遇不到在戒、定、慧超過我的或等同我的人,應獨行。 ekacaryaṃ daḷhaṃ kayirā 遇到比自己好的人,可以進步;遇到與自己相等的人,不會退步。但與較自己差的人相處,會退步。因此,除了慈悲與關懷外,不可以與此人交往,共親近、共住。如果對他人有益,且不想從他身上得到什麼,而基於慈悲心,與此人共住,想:因為我,他可以進步。那麼這是好的。如果不是,寧願一個人住。 natthi bāle sahāyatā 為何?因為小、中、大戒、十種論、十三頭陀行、內觀、四道果、三明、六通,在愚者身上找不到。 |
巴利原典 (CSCD) [2] | 62. Puttā matthi dhanammatthi [puttamatthi dhanamatthi (ka.)], iti bālo vihaññati;
Attā hi [attāpi (?)] attano natthi, kuto puttā kuto dha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六二 『此我子我財』愚人常為憂。我且無有我,何有子與財?( 062 典故 ). |
註解 [4] | puttā m’ atthi dhanam m’ atthi iti bālo vihaññati 愚夫因為貪著孩子與財富,而憂愁、受苦。當想到:我的孩子已經死了,他們快死了,他們將要死。他憂愁。財富也如此。在白日或晚上,在地面、水上、路上時,當想到:我將照顧我的小孩,有六種方式令他憂愁。同樣的,當他從事於農、商工作時,想到:我將積集財富,也憂愁。 attā hi attano natthi 當為那種憂愁所苦的人,自己不可能快樂。當他臨死躺在床上時,死亡的苦(關節與軔帶敗壞,骨頭與骨架瓦解,張眼時看到這個世界,閉眼時看到另一個世界),猶如火燄一般折磨他。雖然一直照顧自己本身,沐浴他,裝飾他,這都無用,因為不能遠離痛苦。 kuto puttā kuto dhanaṃ 那麼在那時候,小孩與財富能作什麼?富商Ananda為了小孩積集財富,不給別人。那麼當他將要死去的時候,或面臨災難的時候,小孩或財富會帶走他的不幸?或帶來快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63. Yo bālo maññati bālyaṃ, paṇḍito vāpi tena so;
Bālo ca paṇḍitamānī, sa ve ‘‘bālo’’ti 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六三 愚者(自)知愚,彼即是智人。愚人(自)謂智,實稱(真)愚夫。 |
註解 [4] | yo bālo maññati bālyaṃ paṇḍito vā pi tena so 愚且無知的人,知道自己的愚且無知,而想:我是愚者。因為這個理由,他是一個智者或十分類似智者。因為,他知道:我是愚者。所以會找智者與他交往,接受他的教導與建議,而成為智者。 bālo ca paṇḍitamānī sa ve bālo ti vuccati 但愚笨的人,卻自以為聰明,想:其他人哪能像我一樣有學問,說法,善於訓練弟子等,提倡頭陀?因此,他不到智者處,與他交往,即不學習經典,也不實踐。此人是真的愚笨。 |
巴利原典 (CSCD) [2] | 64. Yāvajīvampi ce bālo, paṇḍitaṃ payirupāsati;
Na so dhammaṃ vijānāti, dabbī sūparasaṃ yath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六四 愚者雖終身,親近於智人,彼不了達摩,如匙嘗湯味。 |
註解 [4] | yāvajīvam pi ce bālo paṇḍitaṃ payirupāsati 上一句說要交往,此句說交往時要有分別慧。愚者親近智者,與他交往,縱使花一生的時間,並不能了知應該實踐(paṭipatti)的法,也不了知應通達(paṭivedha)法,即是他無法分別:這是佛語,佛語是如此多,這是經典中的法,這是正確的行為、住處,這是有過失的,這是無過失的,這是值得修學的,這是不值得修學的,這是必須如實知,如實見。 dabbī sūparasaṃ yathā 如木製的匙,雖然在各種所煮的食物中轉動,直到熟爛的時刻,對於各種食物的味道不會了知:這是鹹的,這不是鹹的,酸、苦、辣。同樣的,不能分別法的愚者縱使與智者交往一生,也不能了知。 |
巴利原典 (CSCD) [2] | 65. Muhuttamapi ce viññū, paṇḍitaṃ payirupāsati;
Khippaṃ dhammaṃ vijānāti, jivhā sūparasaṃ yath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六五 慧者須臾頃,親近於智人,能速解達摩,如舌嘗湯味。 |
註解 [4] | muhuttam pi ce viññū paṇḍitaṃ payirupāsati 有智慧的人與其他智者交往,縱使很短暫,也可了知、學習到經典中的法。然後,讓那人說明禪修的所緣,而後實修,努力,他很快知道出世間的法。就如同一個人的舌頭,只要一點東西於其上面,即可馬上分別。 |
巴利原典 (CSCD) [2] | 66. Caranti bālā dummedhā, amitteneva attanā;
Karontā pāpakaṃ kammaṃ, yaṃ hoti kaṭukapphal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六六 愚人不覺知,與自仇敵行,造作諸惡業,受定眾苦果。 [NandFn05-01] |
註解 [4] | bālā 此中的愚者,指不知什麼是對此世及後世有利益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67. Na taṃ kammaṃ kataṃ sādhu, yaṃ katvā anutappati;
Yassa assumukho rodaṃ, vipākaṃ paṭisev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六七 彼作不善業,作已生後悔,哭泣淚滿面,應得受異熟 [LChnFn05-03] 。 |
註解 [4] | na taṃ kammaṃ kataṃ sādhu yaṃ katvā 已作會導致出生到惡趣的業,未來是痛苦的,在記得這個行為是不好的,不可喜,不可樂時,他感到難過。 |
巴利原典 (CSCD) [2] | 68. Tañca kammaṃ kataṃ sādhu, yaṃ katvā nānutappati;
Yassa patīto sumano, vipākaṃ paṭisev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六八 若彼作善業,作已不追悔,歡喜而愉悅,應得受異熟 [LChnFn05-04] 。 |
註解 [4] | yaṃ katvā nānutappati 會帶來快樂,會帶來人天的美名及涅槃樂的業,已作這些業之後,一個人不會憂愁。 yassa patīto sumano vipākaṃ paṭisevati 一個人充滿歡喜與快樂去經驗結果,在今生每次回憶的時候,或下一生,快樂與歡喜會生起。 |
巴利原典 (CSCD) [2] | 69. Madhuvā [madhuṃ vā (dī. ni. ṭīkā 1)] maññati bālo, yāva pāpaṃ na paccati;
Yadā ca paccati pāpaṃ, bālo [atha bālo (sī. syā.) atha (?)] dukkhaṃ nigacc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六九 惡業未成熟,愚人思如蜜;惡業成熟時,愚人必受苦。 |
註解 [4] | madhuvā maññatī bālo 對於作惡、不善的行為的人而言,行為呈現出可喜的,吸引人的,令人歡喜的,像蜜一般甜,所以視為蜜。 yāva pāpaṃ na paccatī 只要惡業未產生果報,不管是今生或來生,他都會如此想。 yadā ca paccatī pāpaṃ 然而當惡業成熟的時候,他於此生經驗不同的興衰,於下生在三惡道中,經由大折磨而過日子。 atha dukkhaṃ nigacchati 然後,愚人經驗苦,獲得苦。 |
巴利原典 (CSCD) [2] | 70. Māse māse kusaggena, bālo bhuñjeyya bhojanaṃ;
Na so saṅkhātadhammānaṃ [saṅkhatadhammānaṃ (sī. pī. ka.)], kalaṃ agghati soḷasi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七0 愚者月復月,雖僅取(少)食──以孤沙草端 [LChnFn05-05] ;(彼所得功德),不及思法者 [LChnFn05-06] ,十六分之一。( 070 典故 ). |
註解 [4] | māse māse kusaggena bālo bhuñjetha bhojanaṃ 如果一個愚人,不完全熟悉於法,而且超過了戒等範圍,出離為外道,而如此想:我將成就苦行的生活。就是一個月僅吃一個kusa草柄量的食物,縱使如此,他所作的不及思法者的十六分之一。思法者就是已經了解法的人,已經體驗法的人,指的是初果至四果。 na so saṅkhātadhammānaṃ kalaṃ agghati soḷasiṃ 如果一個人考慮:以一百年的時間,來完成苦行者的目標(極端苦行,吃極少食物)。或不吃極少的食物,但知量而食的思法者的目標。這二種比較起來,在時間與食物很明確。苦行者的目標是以很長的時間去完成目標。這樣的結果不及思法者的十六分之一。如果一個人採取思法者的目標所產生的結果,且分成十六分,再將此十六分的每部分再細分成十六分,然後測量此256分之一的結果,也一定比苦行一百年所得的結果還大。 |
巴利原典 (CSCD) [2] | 71. Na hi pāpaṃ kataṃ kammaṃ, sajju khīraṃva muccati;
Ḍahantaṃ bālamanveti, bhasmacchannova [bhasmāchannova (sī. pī. ka.)] pāvak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七一 猶如搆牛乳,醍醐非速成 [LChnFn05-07] 。愚人造惡業,不即感惡果,業力隨其後,如死灰覆火。 |
註解 [4] | khīraṃ 剛從牛的乳房擠出的熱牛奶。 mucchati 產生變化。就好像新鮮牛奶不會馬上凝固,不會產生變化,不會失去他的本來形式,只要牛奶不加入酸化用的奶器中,牛奶是不會改變其本質。同樣的,傷害的行為在作之後,也不會立刻產生作用。如果他會馬上成熟的話,人就不會作壞事。只要為善的行為所產生的蘊身持續著,五蘊就會守護他,但在五蘊逝去時,惡業對新的五蘊就有影響作用。 ḍahaṃ taṃ bālam anveti 當惡業產生作用的時候,會燃燒著追隨他。 bhasmacchanno 'va pāvako 譬如沒有火燄的炭,以灰覆蓋,即使踏在上面,也不會直接傷害人,因為他們以灰覆蓋。他們讓灰熱,且使其繼續燃燒,燃燒皮膚等,直到頭頂。同樣的方式,已作的惡業也會追隨此人,燃燒著他,好像生於地獄中,在第二生,第三生亦如此。 |
巴利原典 (CSCD) [2] | 72. Yāvadeva anatthāya, ñattaṃ [ñātaṃ (?)] bālassa jāyati;
Hanti bālassa sukkaṃsaṃ, muddhamassa vipāta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七二 愚夫求知識,反而趨滅亡,損害其幸福,破碎其頭首 [LChnFn05-08] 。 |
註解 [4] | ñattaṃ 意指:知的品質。這是關於一個人有知識的熟練,同樣的是關於優良、專業、名聲、榮耀,立於此知識,人們知道他,他因而變的重要,而有名。在愚者身上的專業、熟練或任何其他狀況,這些狀況僅僅轉變成對他的傷害,就是基於這些熟練,他傷害自己。 bālassa sukkaṃsaṃ 愚者所作的某部分善業,在愚者的專業等,僅會傷害他的善。 muddham assa vipātayaṃ 此處的muddha頭,作為智慧的同義詞。當上述的情況破壞其善的時候,也就破壞其頭,就是智慧。 |
巴利原典 (CSCD) [2] | 73. Asantaṃ bhāvanamiccheyya [asantaṃ bhāvamiccheyya (syā.), asantabhāvanamiccheyya (ka.)], purekkhārañca bhikkhusu;
Āvāsesu ca issariyaṃ, pūjā parakulesu c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七三 (愚人)騖虛名:僧中作上座,僧院為院主,他人求供養。 |
註解 [4] | asataṃ bhāvanam iccheyya 愚笨的比丘會希求不真實的威名。沒有信心卻希望:讓他人認為我是有信心的人。此中所希求的不真實包括:沒有信心,戒污染、少聞、少思辨、不勤、少念、少定、少慧、漏未盡。 purekkhāraṃ 此詞意謂:隨從,愚者希望在比丘眾中有如下的情況:希望(僧院內的)諸比丘圍繞著我,問我問題。 āvāsesu ca issariyaṃ 在僧團所屬的寺廟中,對於自己的朋友與同行的比丘,分配較舒適的住處,而說:你住這裡。然後對客比丘,則分配到最遠處,在那裡會被非人所干擾之處,對他們說:你住這裡。如此,他希望對於寺院的住處有分配權。 pūjā parakulesu ca 他希望獲得四資糧,不是從父母、親人,而是從別家得到,而想: 願他們僅僅給我,而不給他人。 |
巴利原典 (CSCD) [2] | 74. Mameva kata maññantu, gihīpabbajitā ubho;
Mamevātivasā assu, kiccākiccesu kismic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七四 『僧與俗共知──此事由我作,事無論大小,皆由我作主』,愚人作此想,貪與慢增長。 |
註解 [4] | mam’ eva kataṃ maññantu gihī pabbajitā ubho不管寺中任何新的工作做完,如說戒堂,這愚比丘會生起這個想法:讓出家、在家都認為所有被作的,被完成的事,全然是因為我,而想:「此為我們的長老所為」。 mam’ evātivasā assu kiccākiccesu kismici 讓每個人僅在我的支配下,包括在家與出家,讓他們完全在我的支配下,不管是應作的事,大小事,如寺院所必須的種種工作,乃至於輕微如煮飯、飲茶等。讓他們僅在與我商量後才作。這些想法在這樣的人生起。 iti bālassa saṃkappo icchā māno ca vaḍḍhati 這就是愚者的想法。在愚者的情況中,愚者生起如此的想法時,內觀、道、道果不能增長。反過來說,僅僅在六門生起的貪與慢會增長,如同漲潮一般。 |
巴利原典 (CSCD) [2] | 75. Aññā hi lābhūpanisā, aññā nibbānagāminī;
Evametaṃ abhiññāya, bhikkhu buddhassa sāvako;
Sakkāraṃ nābhinandeyya, vivekamanubrūhaye.
Bālavaggo pañca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七五 一(道)引世利,一(道)向涅槃。佛弟子比丘,當如是了知,莫貪著世利,專注於遠離。 愚品第五竟 |
註解 [4] | aññā hi lābhūpanisā aññā nibbānagāminī 所謂得到的方便是一事,導致涅槃的是另一事,為獲得利益的比丘作某些不善的行為,某些不善的保留未作。當做了某些邪惡的行為會產生利益。如將手直接浸入有 pāyāsa [NandFn05-02] 的鉢中,不用將其弄彎,手僅沾到一些 pāyāsa 。但如果將手掌拱成杯狀,且舉出鉢中,手中有少量的 pāyāsa ,在這種方式中,當保持彎曲的動作時,利益會生起,這就是非法的得到的方便。換言之,所謂得到是如法的,讓自己像自己的身分一般,如比丘聲聞,住於森林中。傾向涅槃的比丘應捨棄彎曲的行為。 evam etaṃ abhiññāya 如此已了知生起物質的利益及導致涅槃的課題。 sāvako 如此稱呼是因為在聽聞法之後,成為學生或因為他聽從教授、教誡。 buddhassa 稱為佛陀,因為他了知一切有為法。 sakkāraṃ nābhinandeyya 讓比丘不要貪著與法不一致的四資具,也不要拒絕與法一致的四資具。 vivekam anubrūhaye 讓他培養遠離。如身遠離,就是單獨地。心遠離,就是八解脫。有遠離,就是涅槃。身遠離,可驅離因染著朋友帶來的傷害。心遠離,可驅離對煩惱的染著。有遠離,可驅離對有為法的染著。身遠離對心遠離是必備的條件,心遠離是涅槃的必要條件。身遠離是遠離群眾、人群的狀況,心遠離是有清淨的狀況,已達到心的最高淨化。有遠離,是遠離所有取著的狀況,就是解脫有為的人。所以讓他培育與增長這三種遠離,讓他到達那裡,且安住於那裡。 |
巴利原典 (CSCD) [2] | 6. Paṇḍitavaggo 76. Nidhīnaṃva pavattāraṃ, yaṃ passe vajjadassinaṃ;
Niggayhavādiṃ medhāviṃ, tādisaṃ paṇḍitaṃ bhaje;
Tādisaṃ bhajamānassa, seyyo hoti na pāpiy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六、智者品 [LChnFn06-01] 七六 若見彼智者──能指示過失,並能譴責者,當與彼為友;猶如知識者,能指示寶藏。與彼智人友,定善而無惡。 |
註解 [4] | pavattāraṃ 對窮人有悲心的人,帶他到被藏起來的寶物之處,以手指著寶物說:我要指引你快樂過日子的方法,拿走這些舒適地過活吧。 vajjadassinaṃ 指出別人的過失有二種人,過失的尋求者想:我要以這些過失,在僧團中羞辱他。而另一人,藉著觀察別人每個錯誤,令其避開過失,為了讓他了解尚未了解之處,希望增加其戒、定、慧等。這裡所說的是第二種。當有人告訴他寶藏時,窮人不會生氣一樣。縱使打他,威脅他,而說:拿這個。但他依然是高興的。同樣的,當別人看到且說出我們的過失及錯誤時,不應該生氣,我們應該只有高興。反而應該邀請他繼續這麼作,而說:先生!你所作的,對我而言,猶如是老師與尊長的角色,訓誡我,實際上,是一個很偉大的行為,請一次又一次的對我如此作。 niggayhavādiṃ 看到這些同伴比丘的過失與錯誤,有些比丘不能對同伴說,因為他想:此人照顧我,如幫我提水等,如果我告訴他,他就不會再照顧我,對我而言,這是損失。這種人不是指責者,他在教法中散落垃圾。如果見到如此錯誤的人,令作錯者學習,威脅他消除錯誤,轉變他,處罰他或驅離寺院,這種人是指責者。世尊就是如此,世尊曾提到:阿難!我將一再指責、淨化你們的過失,那是維持牢固的精華。 medhāviṃ 具有內觀的人。 |
巴利原典 (CSCD) [2] | 77. Ovadeyyānusāseyya, asabbhā ca nivāraye;
Satañhi so piyo hoti, asataṃ hoti appiy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七七 訓誡與教示,阻(他人)過惡。善人愛此人,但為惡人憎 [LChnFn06-02] 。 |
註解 [4] | ovadeyya 就是某人說的事是實際上已發生。 anusāseyya 就是某人談論到關於未來,未生起的事,如因這個過失,對我們可能有不好的名譽。所謂的教誡,是對違犯者面對面說。而教授是派遣使者或發一個訊息給違犯者,沒有面對面。而教誡僅講一次,但教授一再說。 asabbhā ca nivāraye 某人能阻止犯錯者免於不善的狀況,而安於善的狀況。 sataṃ hi so piyo hoti 這種人對好人如佛陀而言,是令人歡喜的。 asataṃ hoti appiyo 未見到法的人,對未來世不關心的人,僅關注眼前利益的人,出家但為過日子的人而言,對於這些不善的人而言,教誡者與教授者不是令人歡喜的。對於用語言的武器刺傷他的人,他會說:你並非我們的和尚或老師,為何你如此教誡我們? |
巴利原典 (CSCD) [2] | 78. Na bhaje pāpake mitte, na bhaje purisādhame;
Bhajetha mitte kalyāṇe, bhajetha purisuttam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七八 莫與惡友交,莫友卑鄙者。應與善友交,應友高尚士 [LChnFn06-03] 。 |
註解 [4] | na bhaje pāpake mitte na bhaje purisādhame 所謂壞朋友就是染著於不善的行為,如身體上錯誤的行為。所為卑鄙的朋友,就是將某人帶入不正確的行為,如入宅偷竊,他們是壞的也是卑鄙的人。讓人不要與他們交往、服侍他們。與此相反的特質就是好朋友,讓人與其交往、服侍。 |
巴利原典 (CSCD) [2] | 79. Dhammapīti sukhaṃ seti, vippasannena cetasā;
Ariyappavedite dhamme, sadā ramati paṇḍ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七九 得飲法(水)者,心清而安樂。智者常喜悅,聖者 [LChnFn06-04] 所說法。 |
註解 [4] | dhammapīti 某人的飲料就是法,喝法的人。所謂法,當然不可能像以杯子一般來喝,而是親證九出世間法,了解四聖諦,稱為飲法者。此詞亦可理解為:喜法。漢譯本的翻譯皆採用此義。 sukhaṃ seti 雖然僅提到臥,實際上已提到四威儀。 vippasannena cetasā 離去束縛染污的心。 sadā ramati paṇḍito 像如此的飲法者,清明的心,具有智慧,常常喜樂。 ariyappavedite dhamme 可導致開悟的法,如令念堅固,及聖者所說的法。 |
巴利原典 (CSCD) [2] | 80. Udakañhi nayanti nettikā, usukārā namayanti [damayanti (ka.)] tejanaṃ;
Dāruṃ namayanti tacchakā, attānaṃ damayanti paṇḍit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八0 灌溉者引水,箭匠之矯箭,木匠之繩木,智者自調御 [LChnFn06-05] 。 |
註解 [4] | nettikā 如此稱呼是因為他們讓水流入他們所要的地方,挖深平地或充滿低地或製造水管或固定挖空的樹幹。 usukārā namayanti tejanaṃ 灌溉者引水至他們期待之處,而造箭者在火烤之後,將箭弄直。 dāruṃ namayanti tacchakā 木匠以繩木使木材垂直等,令其直或彎,隨其所欲。 attānaṃ damayanti paṇḍitā 同樣的道理,智者以了解所緣,培育道而調伏自己,當達到阿羅漢果時,他們則完全調伏。 |
巴利原典 (CSCD) [2] | 81. Selo yathā ekaghano [ekagghano (ka.)], vātena na samīrati;
Evaṃ nindāpasaṃsāsu, na samiñjanti paṇḍit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八一 猶如堅固巖,不為風所搖,毀謗與讚譽,智者不為動。 |
註解 [4] | nindāpasaṃsāsu 此中雖然提到三項,應該知道有八項。 selo yathā ekaghano vātena na samīrati 如沒有隙縫的岩石,不會為任何風所搖動或移動。 na samiñjanti paṇḍitā 當八種世俗法壓到他們,智者不移動也不顫抖,就是不厭惡也不喜悅。 |
巴利原典 (CSCD) [2] | 82. Yathāpi rahado gambhīro, vippasanno anāvilo;
Evaṃ dhammāni sutvāna, vippasīdanti paṇḍit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八二 亦如一深池,清明而澄淨,智者聞法已,如是心清淨。 |
註解 [4] | rahado 深湖水、水庫,當四種軍進入其中,也不會搖動,稱為rahada。或說四周八萬四千由旬深的大藍色的海洋,稱為rahada,在其最下面的四萬由旬,因為魚,所以不會安靜不動的。同樣的,在上面的四萬由旬,因為風,也是不安靜的,但在其中間四千由旬,水是不動的,此處稱為rahada。 dhammāni 關於被教的法。此中,所述如下:就如同上述的深湖一樣清澈,因為遠離污染;不受干擾,因為不動。同樣的,在聽聞佛的教法,藉著預流道達到不染污的心,智者變成平靜且清澈;在達到阿羅漢之後,他們是完全地平靜。 |
巴利原典 (CSCD) [2] | 83. Sabbattha ve sappurisā cajanti, na kāmakāmā lapayanti santo;
Sukhena phuṭṭhā atha vā dukhena, na uccāvacaṃ [noccāvacaṃ (sī. aṭṭha.)] paṇḍitā dassayan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八三 善人離諸(欲),不論諸欲事。苦樂所不動,智者無喜憂。 |
註解 [4] | sabbattha 關於一切法,如五蘊等。 sappurisā cajantī 善人放棄貪與愛,藉著阿羅漢道而去掉。 na kāmakāmā lapayanti santo 好人如諸佛,不會談論也不讓他人談論渴望不同感官的樂。有些已出家者,基於更多的欲求時,對在家人說:信士,你的家人好嗎?人與家畜遠離王、賊等等。且他們讓其他人談論,如是說完後,居士可能說:是的,長者!對我們而言,一切都很好,沒有問題。現在我們家裡有充足的食物與飲食,請留在這裡,我們將照顧你。好人不會作這些事。 sukhena phuṭṭhā atha vā dukhena 此中的苦樂,泛指為世間八法所影響。 uccāvacaṃ paṇḍitā na dassayanti 智者對於滿意或不滿意的形式,不會表現出高低,或對事情表達滿意或不滿意。 |
巴利原典 (CSCD) [2] | 84. Na attahetu na parassa hetu, na puttamicche na dhanaṃ na raṭṭhaṃ;
Na iccheyya [nayicche (pī.), nicche (?)] adhammena samiddhimattano, sa sīlavā paññavā dhammiko siy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八四 不因自因他,(智者作諸惡),不求子求財、及謀國(作惡)。不欲以非法,求自己繁榮。彼實具戒行,智慧正法者。 |
註解 [4] | na attahetu na parassa hetu 智者真的不會為自己或為他人的原故,作有害的行為。 na puttam icche na dhanaṃ na raṭṭhaṃ 他不渴求兒子或財富或名譽,此中的意思是:他縱使渴望這些,也不會犯下有害的行為。 na iccheyya adhammena samiddhim attano 縱使為了繁榮,也不會作有害的行為,這樣的人事實上是具足戒、慧、法。 |
巴利原典 (CSCD) [2] | 85. Appakā te manussesu, ye janā pāragāmino;
Athāyaṃ itarā pajā, tīramevānudhāv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八五 於此人群中,達彼岸 [LChnFn06-06] 者少。其餘諸人等,徘徊於此岸 [LChnFn06-07] 。 |
註解 [4] | appakā 少,不多。 pāragāmino 度彼岸者,彼岸即是涅槃。 athāyaṃ itarā pajā tīram evānudhāvati 其餘的人徘徊於岸邊,就是染著五蘊,這是大多數人的情況。 |
巴利原典 (CSCD) [2] | 86. Ye ca kho sammadakkhāte, dhamme dhammānuvattino;
Te janā pāramessanti, maccudheyyaṃ suduttar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八六 善能說法者,及依正法行,彼能達彼岸,度難度魔境 [LChnFn06-08] 。 |
註解 [4] | sammad akkhāte dhamme 關於教法,善所說,善所述。 dhammānuvattino 依法而行的人,即是聞法之後,藉著道、果,觀察是否與法一致,且依法而活。 pāram essanti 這種人將達到彼岸即涅槃。 maccudheyyaṃ 三有皆是死神所住之處即煩惱魔。 suduttaraṃ 依法而活的人,將越過,將渡過難以渡過的魔域,且他們將達到彼岸。 |
巴利原典 (CSCD) [2] | 87. Kaṇhaṃ dhammaṃ vippahāya, sukkaṃ bhāvetha paṇḍito;
Okā anokamāgamma, viveke yattha dūram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八七 應捨棄黑法,智者修白法,從家來無家,喜獨處不易 [LChnFn06-09] 。 |
註解 [4] | kaṇhaṃ dhammaṃ vippahāya 已捨棄不善法,可分為身惡行等。 sukkaṃ bhāvetha paṇḍito 比丘,從出家到羅漢道之間,應該培育白法,其種類可分為身妙行等。 okā anokaṃ āgamma 此中,oka指家,隱含取著;無家指不取著。智者已從住處出離,為了涅槃,應培育白法,熱誠地追求白法。 |
巴利原典 (CSCD) [2] | 88.
Tatrābhiratimiccheyya, hitvā kāme akiñcano;
Pariyodapeyya [pariyodāpeyya (?)] attānaṃ, cittaklesehi paṇḍ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八八 [LChnFn06-10] 當求是(法)樂。捨欲無所有 [LChnFn06-11] ,智者須清淨,自心諸垢穢。 |
註解 [4] | tatrābhiratim iccheyya 他會希求無家的愛好,即是涅槃,但這是一般人難以愛好的。 hitvā kāme 已經捨棄對境與煩惱(染著於樂)的欲求。 akiñcano 已經變成一無所有的人。 pariyodapeyya attānaṃ cittakilesehi paṇḍito 智者會淨化自己,令自己的五蓋清淨。 |
巴利原典 (CSCD) [2] | 89. Yesaṃ sambodhiyaṅgesu, sammā cittaṃ subhāvitaṃ;
Ādānapaṭinissagge, anupādāya ye ratā;
Khīṇāsavā jutimanto, te loke parinibbutā.
Paṇḍitavaggo chaṭṭh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八九 彼於諸覺支 [LChnFn06-12] ,正心而修習。遠離諸固執 [LChnFn06-13] ,樂捨諸愛著,漏盡 [LChnFn06-14] 而光耀,此世證涅槃。 智者品第六竟 |
註解 [4] | yesaṃ sambodhiyaṅgesu sammā cittaṃ subhāvitaṃ 依合理的,有次序的方法,依三十七道品,開發心,令其成熟。 ādānapaṭinissagge anupādāya ye ratā 此中,ādāna執取。此句是:為不執取所吸引的人,就是說拒絕執取。不因四種取而染著於任何事物的人。 jutīmanto 具有光澤的人,就是對他們自己,維持以與阿羅漢同時生起的智光,照亮法(即蘊、處等)。 te loke parinibbutā 在蘊等世間中,他們已經完全地進入涅槃,即是:有餘依,從得到羅漢果時,因為已斷除煩惱輪。無餘依,在生命結束,最後死心時,因為已斷除蘊輪。如此,藉著兩種涅槃,他們完全地進入涅槃,猶如沒有燃料的燈燄。 |
巴利原典 (CSCD) [2] | 7. Arahantavaggo 90. Gataddhino visokassa, vippamuttassa sabbadhi;
Sabbaganthappahīnassa, pariḷāho na vijj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七、阿羅漢品 [LChnFn07-01] 九0 路行盡 [LChnFn07-02] 無憂,於一切解脫,斷一切繫縛 [LChnFn07-03] ,無有苦惱者。 |
註解 [4] | gataddhino 對於已到盡處的人而言。對於已完成旅途的人而言。有二條路:通過荒野地域的路及通過輪迴的路。對於正在荒野地區路上的人,只要未達到他所要的目地,就是旅客。當到達時,他就是已到盡處的人。捲入輪迴中的人,只要在輪迴中,他們就是旅客。為何?因為輪迴尚未結束,預流(初果)及其他也是旅客。但是,漏盡的阿羅漢是已停止輪迴的人,就是已到達旅途終點的人。 visokassa 遠離憂傷的人。對於已到達旅途終點的人而言,就是遠離憂傷的人,因為以輪迴為基礎的憂傷已離開他。 vippamuttassa sabbadhi 解脫一切的人。對於諸法,如蘊等及其他,已解脫的人。 sabbaganthappahīnassa 已捨棄一切結的人。因為已捨棄四種結。 pariḷāho na vijjati 沒有熱惱。兩種燃燒的知覺:身與心。以冷與熱的形式生起身的燃燒,對於漏盡阿羅漢確實未止息。此是關於jīvika問佛陀的問題。導師是大法王,基於善巧說法的方式,佛陀轉換論述心的燃燒,而回答:道友!jīvika,在勝義諦而言,對於漏盡的人而言,沒有燃燒的覺知。 |
巴利原典 (CSCD) [2] | 91. Uyyuñjanti satīmanto, na nikete ramanti te;
Haṃsāva pallalaṃ hitvā, okamokaṃ jahanti t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一 正念奮勇者,彼不樂在家。如鵝離池去,彼等棄水家 [LChnFn07-04] 。 |
註解 [4] | uyyuñjanti satīmanto 有正念的人能莊嚴自己。已達到漏盡的人,將自己投身於所徹知的善法,如禪修的專注與內觀。藉著憶念、進入、生起、決意[我將安住於其中多久]及一再地審察等方式投入於所緣。 na nikete ramanti te pallalaṃ hitvā沒有住處是他們喜歡的,他們真的對住處沒有取著。 haṃsā 'va 猶如天鵝。此段構成論述的高潮。此中的意思如下:就如於有豐富食物的水池中的鳥群,當他們拿走食物之後,離開,對任何在水池中的對象,不會染著。他們不會想:這是我的水池,我的蓮花、百合等,反而,他們沒有任何期待地捨棄那個地點,飛向廣闊的天空。同樣的,漏盡者當住在任何地點時,不會對那裡的住家,生起染著。在離開的時候,他們沒有染著的離開,他們不會想:我的寺院,我的僧寮,我的居士。 okam okaṃ jahanti te 他們捨離一切的染著。 |
巴利原典 (CSCD) [2] | 92. Yesaṃ sannicayo natthi, ye pariññātabhojanā;
Suññato animitto ca, vimokkho yesaṃ gocaro;
Ākāse va sakuntānaṃ [sakuṇānaṃ (ka.)], gati tesaṃ durannay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二 彼等無積聚 [LChnFn07-05] ,於食如實知 [LChnFn07-06] ,空無相解脫 [LChnFn07-07] ──是彼所行境,如鳥遊虛空,蹤跡不可得。 |
註解 [4] | yesaṃ sannicayo natthi 沒有屯積。有兩種形式的屯積:業的積集與日用品的積集。一個人的善惡行相當於業的積集。一個人的四種資具就是日用品的積集。 ye pariññātabhojanā 已徹知食物。對於沒有這二種積集的人來說,是以三種知而徹知食物。例如:知道稀飯的特性是知遍知;以究竟的不適當性,完全地知道食物是度疑遍知;對於物質的食物驅除欲望與取著的知是斷遍知。 suññato animitto ca vimokkho yesaṃ gocaro 三種解脫:空、無相、無願。這三種是涅槃的名字,涅槃是空的,因為其中無取著,亦無惡思,也無疑惑,因為它遠離這些,所以是空解脫。它是無相,因為它沒有取著、惡思、疑惑中的任一相,因為它遠離這些,所以是無相解脫。它遠離依於取著、惡思、疑惑等而來的願求,因為它遠離這些,所以是無願解脫。這三種解脫就是他的行境(gocara),藉著果證,以此三種為其所緣而生活。 ākāse 'va sakuntānaṃ gati tesaṃ durannayā 如同飛過天際鳥群的行跡是難以尋覓的,不可能知道,因為他們留下人看不到的足跡。同樣的,以三種知,使這二種積集都沒有的人,他的行境就是三種解脫,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離去後(即離開三有、四生、五趣、七識住、九有情居),也很難尋找他們的行跡,無法指出其足跡,由於缺乏徵兆。 |
巴利原典 (CSCD) [2] | 93. Yassāsavā parikkhīṇā, āhāre ca anissito;
Suññato animitto ca, vimokkho yassa gocaro;
Ākāse va sakuntānaṃ, padaṃ tassa duranna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三 彼等諸漏 [LChnFn07-08] 盡,亦不貪飲食,空無相解脫──是彼所行境,如鳥遊虛空,蹤跡不可得。 |
註解 [4] | yassāsavā parikkhīṇā 四漏完全滅盡的人。 āhāre ca anissito 不取著於食物的人。 padaṃ tassa durannayaṃ 他的足跡難以尋覓。猶如飛於天空中的諸鳥,不能找到其飛行的痕跡,如他們在此處停留,以胸碰觸此處,以頭,以翼等。同樣的,這種比丘的足跡是不能被看到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94. Yassindriyāni samathaṅgatāni [samathaṃ gatāni (sī. pī.)], assā yathā sārathinā sudantā;
Pahīnamānassa anāsavassa, devāpi tassa pihayanti tādi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四 彼諸根寂靜,如御者調馬,離我慢無漏,為天人所慕。 |
註解 [4] | yass’ indriyāni samathaṅgatāni assā yathā sārathinā sudantā 諸根已達到控制,穩定的狀況之比丘,猶如馬匹為馴馬師所調伏一樣。 pahīnamānassa anāsavassa 捨離我慢、無漏的人。捨離我慢者,因為他已去除九種我慢。無漏者,因為其身上缺乏四種漏。 devā 'pi tassa pihayanti tādino 縱使諸天神,也想要見到及遇到那種自我調伏,解脫的人。 |
巴利原典 (CSCD) [2] | 95. Pathavisamo no virujjhati, indakhilupamo [indakhīlūpamo (sī. syā. ka.)] tādi subbato;
Rahadova apetakaddamo, saṃsārā na bhavanti tādi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五 彼已無憤恨 [LChnFn07-09] ,猶如於大地,彼虔誠堅固,如因陀揭羅 [LChnFn07-10] ,如無污泥池,是人無輪迴。 |
註解 [4] | paṭhavīsamo no virujjhati indakhīlūpamo tādi subbato 諸比丘!猶如人們將清淨的香料及花朵扔在地上,同時也將尿與屎扔在大地上。同樣的,小孩與其他人也會在為城市的守衛者所安立的因陀羅柱子上尿屎。但其他的人卻以香料及花朵來尊敬他。但是大地與柱子即不會生起讚賞,也不生起反對。同樣的,諸漏已盡的比丘,也如此穩定。因為他不會為世間八法所動搖,藉著極好的止觀,他已調伏的很好。對於善待他的人,他即不表示出喜悅,對於態度惡劣的人,他也不表示出反感。因為他不如此想:這些人以四資具善待於我,但其他人並不如此。因此,他被比喻為大地與柱子。 rahado 'va apetakaddamo 猷如湖有清澈的水質,其中的污泥已除去。因為已除去諸漏故,他遠離污泥,此中的泥就是欲。事實上,他是平靜,清澈的。 saṃsārā na bhavanti tādino 對於如此的人而言,沒有輪迴。輪迴就是在善、惡趣中,從一個存在,轉移到另一個存在,稱為輪迴。 |
巴利原典 (CSCD) [2] | 96. Santaṃ tassa manaṃ hoti, santā vācā ca kamma ca;
Sammadaññā vimuttassa, upasantassa tādi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六 彼人心寂靜,語與業寂靜,正智而解脫,如是得安穩。 |
註解 [4] | santaṃ tassa manaṃ hoti santā vācā ca kamma ca 漏盡比丘的心是平靜的、和平的、寂靜的,因為沒有貪等。同樣的,由於沒有妄語等,他的言語是平靜的。由於沒有殺生等,他的身業也是平靜的。 sammadaññāvimuttassa 因正智而解脫者。以理性與有次序的方法,了解法之後,因五種解脫而解脫。 upasantassa和平的。因平靜欲及其他,變成寂靜。 tādino 對於身語意平靜的人而言。 |
巴利原典 (CSCD) [2] | 97. Assaddho akataññū ca, sandhicchedo ca yo naro;
Hatāvakāso vantāso, sa ve uttamaporis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七 無信 [LChnFn07-11] 知無為,斷繫 [LChnFn07-12] 因永謝 [LChnFn07-13] ,棄捨於貪欲,真實無上士。 |
註解 [4] | assaddho 已經成就者的特質,是不會從別人的言語中獲得信心。 akataññū 不知感恩的人。因為了解不作(akata),即是涅槃,所以此中的意思,即是知涅槃者。 sandhicchedo 斷連結者,因為已經斷除輪迴的結。 hatāvakāso 已經破壞機會者,因為善惡行的種子已經被消滅,而且再生的機會已破壞了。 vantāso 捨棄希求者,因為以四道,所作已作,且捨棄所有的希求。 uttamaporiso 上人。這種人稱為聖者,因為以徹知出世間法,在眾人中達到盡處。 |
巴利原典 (CSCD) [2] | 98. Gāme vā yadi vāraññe, ninne vā yadi vā thale;
Yattha arahanto viharanti, taṃ bhūmirāmaṇeyyak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八 於村落林間,平地或丘陵 [LChnFn07-14] ,何處有羅漢,彼地即可慶。 |
註解 [4] | yatthārahanto viharanti taṃ bhūmiṃ rāmaṇeyyakaṃ 阿羅漢所住之處,彼處就是可樂的。縱使阿羅漢在村落中,未得到物質的解脫,但已得到心的解脫。連與天國相等的對象也不能影響他的心。因此,不管是村莊、森林等地方,阿羅漢所住之處,彼處就是可樂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99. Ramaṇīyāni araññāni, yattha na ramatī jano;
Vītarāgā ramissanti, na te kāmagavesino.
Arahantavaggo satta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九 林野甚可樂;世人所不樂;彼喜離欲樂,不求諸欲樂。 阿羅漢品第七竟 |
註解 [4] | ramaṇīyāni araññāni 森林是令人喜樂的。為開花的樹林所裝飾的森林,及充滿清澈水的溪流與湖泊,事實上,十分吸引人。 yattha na ramatī jano 尋求感官快樂的人,不會喜歡森林,如同村落的蒼鷹不會喜歡蓮花一樣。 vītarāgā ramissanti 但是漏盡阿羅漢及諸欲永滅者,會喜歡那種森林。猶如蜜蜂喜歡蓮花一樣。 na te kāmagavesino 為何?因為他們不會尋求感官的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8. Sahassavaggo 100. Sahassamapi ce vācā, anatthapadasaṃhitā;
Ekaṃ atthapadaṃ seyyo, yaṃ sutvā upasamm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八、千品 一00 雖誦一千言,若無義理者,不如一義語,聞已得寂靜。 |
註解 [4] | sahassam pi ce vācā anatthapadasaṃhitā 此中的千,是表示數目清單的詞。假如有些語言,以千或二千的語詞來計算,且那些是無義的,無法指引到出世間,像是描述天地、山川等,雖然數目多,但卻無益。 ekaṃ atthapadaṃ seyyo yaṃ sutvā upasammati 另一方面來說,一句有義的話,如這是身,這是身念處,已達到三遍知,已完成佛陀的教導。在聽到這些之後,因貪等平息,人也平靜了。縱使僅一句話,卻很可貴,會帶來利益,與涅槃有關,如闡明蘊、處、界、根、力、覺支、四念處等。 |
巴利原典 (CSCD) [2] | 101. Sahassamapi ce gāthā, anatthapadasaṃhitā;
Ekaṃ gāthāpadaṃ seyyo, yaṃ sutvā upasamm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0一 雖誦千句偈,若無義理者,不如一句偈,聞已得寂靜。 ( 101 典故 ). |
註解 [4] | ekaṃ gāthāpadaṃ seyyā 一句如不放逸是不死道。 |
巴利原典 (CSCD) [2] | 102. Yo ca gāthā sataṃ bhāse, anatthapadasaṃhitā [anatthapadasañhitaṃ (ka.) visesanaṃ hetaṃ gāthātipadassa];
Ekaṃ dhammapadaṃ seyyo, yaṃ sutvā upasamm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0二 彼誦百句偈,若無義理者,不如一法句 [LChnFn08-01] ,聞已得寂靜。 |
註解 [4] | yo ce gāthāsataṃ bhāse 能背誦許多偈頌。 anatthapadasaṃhitā 那些都是由無意義的語詞所構成。 ekaṃ dhammapadaṃ seyyo 一句法句可改變自己的利益,及關於五蘊的了解等。 |
巴利原典 (CSCD) [2] | 103. Yo sahassaṃ sahassena, saṅgāme mānuse jine;
Ekañca jeyyamattānaṃ [attānaṃ (sī. pī.)], sa ve saṅgāmajuttam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0三 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 ( 102-3 典故 ). |
註解 [4] | yo sahassaṃ sahassena saṅgāme mānuse jine 在一次交戰的戰場中,一個士兵能戰勝數以千記的敵人。 ekañ ca jeyya attānaṃ 但日夜專注於禪修的所緣,及經由戰勝自己的貪瞋癡等煩惱,他戰勝他自己。 sa ve saṅgāmajuttamo 在戰場的勝利者中,他是最好的,他是戰場中的領導者,最尊貴、最優秀。 |
巴利原典 (CSCD) [2] | 104. Attā have jitaṃ seyyo, yā cāyaṃ itarā pajā;
Attadantassa posassa, niccaṃ saññatacāri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0四 [LChnFn08-02] 能克制自己,過於勝他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節制。 |
註解 [4] | attā have jitaṃ seyyo 此中,have僅是語助詞。所謂高貴的人是降伏自己的煩惱的人,而非贏過其他人。 yā cāyaṃ itarā pajā 如果其他人被打敗,是因賭博、勒索或在戰場中因力量不足而被打敗。但聖者卻不是藉此而打敗他們 attadantassa posassa niccaṃ saññatacārino 為何降伏自己,而不是戰勝別人是高貴呢?這樣的人是自我約束的,因為遠離煩惱。自我約束,是以身心自我管理而行動,即不是神或香神或魔羅,將其置入梵眾中,或將其打敗。 |
巴利原典 (CSCD) [2] | 105. Neva devo na gandhabbo, na māro saha brahmunā;
Jitaṃ apajitaṃ kayirā, tathārūpassa jantu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0五 天神乾闥婆 [LChnFn08-03] ,魔王 [LChnFn08-04] 並梵天 [LChnFn08-05] ,皆遭於敗北,不能勝彼人。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106. Māse māse sahassena, yo yajetha sataṃ samaṃ;
Ekañca bhāvitattānaṃ, muhuttamapi pūjaye;
Sāyeva pūjanā seyyo, yañce vassasataṃ hut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0六 月月投千(金) [LChnFn08-06] ──供犧牲 [LChnFn08-07] 百年,不如須臾間,供養修己者,彼如是供養,勝祭祀百年。 |
註解 [4] | sahassena 以千,就是數以千計。 yo yajetha sataṃ samaṃ 有人布施食物給一般人,數以千計,每月每月,連續一百年。另一人以一杓子的食物布施,或提供的食物僅可滿足身體的基本需求。或布施粗糙的布料給來到門檻的人,而來此者的人在質上已訓練的很好,即是預流到阿羅漢。 sā yeva pūjanā seyyo 後者的布施比前者的布施真的比較好,這種布施是高貴的、無上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107. Yo ca vassasataṃ jantu, aggiṃ paricare vane;
Ekañca bhāvitattānaṃ, muhuttamapi pūjaye;
Sāyeva pūjanā seyyo, yañce vassasataṃ hut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0七 若人一百年──事火於林中,不如須臾間,供養修己者,彼如是供養,勝祭祀百年。 |
註解 [4] | jantu 是眾生的同義詞。 aggiṃ paricare vane 眾生帶著解脫心纏結的希望,進入森林,可能在那照料火,實行火供百年。 |
巴利原典 (CSCD) [2] | 108. Yaṃ kiñci yiṭṭhaṃ va hutaṃ va [yiṭṭhañca hutañca (ka.)] loke, saṃvaccharaṃ yajetha puññapekkho;
Sabbampi taṃ na catubhāgameti, abhivādanā ujjugatesu seyy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0八 若人於世間,施捨或供養 [LChnFn08-08] ,求福一週年,如是諸功德,不及四分一,禮敬正直者 [LChnFn08-09] 。 |
註解 [4] | yaṃ kiñci 任何物就是所有物。 yiṭṭhaṃ 此詞通常與節日活動的布施有關。 hutaṃ 此詞意味兩種:準備食物給受邀的客人。以對因果的信心提供食物。 saṃvaccharaṃ yajetha 一個人可能毫不停止一整年,提供各式各樣的食物給一般人,甚至整個世界。 puññapekkho 尋求福。 ujjugatesu 此詞的意思是尊敬預流果到阿羅漢果的人,這些人稱為趨向正直的人。以喜悅的心,對這類人禮敬,表現尊敬。上述供養整個世界所得的結果,與這種善的意樂所得的結果相比,不及後者的四分之一。因此對這些人正直的人尊敬是比較好。 |
巴利原典 (CSCD) [2] | 109. Abhivādanasīlissa, niccaṃ vuḍḍhāpacāyino [vaddhāpacāyino (sī. pī.)];
Cattāro dhammā vaḍḍhanti, āyu vaṇṇo sukhaṃ bal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0九 好樂敬禮者,常尊於長老 [LChnFn08-10] ,四法得增長:壽美樂與力 [LChnFn08-11] 。 |
註解 [4] | abhivādanasīlassa 對於習慣於尊敬問候的人。總是會從事於尊敬問候的行為。 niccaṃ vaddhāpacāyino 常尊敬長者的人。若是居士,甚至對當天才出家的年輕沙彌也表現尊敬。若是僧眾,會對僧團中僧臘或戒臘較高的長老禮敬。 cattāro dhammā vaḍḍhanti āyu vaṇṇo sukhaṃ balaṃ 四種法會增進:壽、色、樂、力。當壽命的期限拉長時,其他三項也會相對的增進。假如有人已做善業,可延長到五十歲的壽命,且假如說有一些危險在他二十五歲時會威脅他的生命。由於他培養善業的習慣,危險會減退,且會活到應得的壽命,隨著壽命的延長,其他三項也會增進。 |
巴利原典 (CSCD) [2] | 110. Yo ca vassasataṃ jīve, dussīlo asamāhito;
Ekāhaṃ jīvitaṃ seyyo, sīlavantassa jhāyi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一0 若人壽百歲──破戒無三昧,不如生一日──持戒修禪定。 |
註解 [4] | ekāhaṃ jīvitaṃ seyyo sīlavantassa jhāyino 無戒、無定活百年,莫如只活一天,有戒、有定。 |
巴利原典 (CSCD) [2] | 111. Yo ca vassasataṃ jīve, duppañño asamāhito;
Ekāhaṃ jīvitaṃ seyyo, paññavantassa jhāyi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一一 若人壽百歲──無慧無三昧,不如生一日──具慧修禪定。 |
註解 [4] | duppañño 沒有內觀。 paññavantassa 具有內觀的人。 |
巴利原典 (CSCD) [2] | 112. Yo ca vassasataṃ jīve, kusīto hīnavīriyo;
Ekāhaṃ jīvitaṃ seyyo, vīriyamārabhato daḷ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一二 若人壽百歲──怠惰不精進,不如生一日──勵力行精進。 |
註解 [4] | kusīto 將時間花在思惟欲上面。hīnavīriyo 缺乏精進。viriyam ārabhato daḷhaṃ 勤精進的人能夠引發止、觀。 |
巴利原典 (CSCD) [2] | 113. Yo ca vassasataṃ jīve, apassaṃ udayabbayaṃ;
Ekāhaṃ jīvitaṃ seyyo, passato udayabba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一三 若人壽百歲──不見生滅法 [LChnFn08-12] ,不如生一日──得見生滅法。 ( 113 研讀 ) |
註解 [4] | apassaṃ udayavyayaṃ 不能見到五蘊的生滅。ekāhaṃ jīvitaṃ seyyo passato udayavyayaṃ 僅有一天能見到五蘊生滅的人,比其他人好。 |
巴利原典 (CSCD) [2] | 114. Yo ca vassasataṃ jīve, apassaṃ amataṃ padaṃ;
Ekāhaṃ jīvitaṃ seyyo, passato amataṃ pad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一四 若人壽百歲──不見不死道,不如生一日──得見不死道。 |
註解 [4] | amataṃ padaṃ 不死的狀態就是涅槃。 |
巴利原典 (CSCD) [2] | 115. Yo ca vassasataṃ jīve, apassaṃ dhammamuttamaṃ;
Ekāhaṃ jīvitaṃ seyyo, passato dhammamuttamaṃ.
Sahassavaggo aṭṭha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一五 若人壽百歲──不見最上法,不如生一日──得見最上法。 千品第八竟 |
註解 [4] | dhammam uttamaṃ 無上法就是出世間九法。僅有一天或一剎那能知、能解這些法的人,勝於不知、不解而活百年的人。 |
巴利原典 (CSCD) [2] | 9. Pāpavaggo 116. Abhittharetha kalyāṇe, pāpā cittaṃ nivāraye;
Dandhañhi karoto puññaṃ, pāpasmiṃ ramatī ma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惡品 一一六 應急速作善,制止罪惡心。怠慢作善者,心則喜於惡。 |
註解 [4] | abhittharetha kalyāṇe 作善法要快,敏捷。當想到:讓我作一些善行如供養食物等。居士應該實踐善行,且要快,非常快,且要想:讓我是最前面的,如此其他人就得不到這個機會。同樣的,比丘對師父所應盡的義務也應該積極的實行。 pāpā cittaṃ nivāraye 竭盡全力將心從錯誤的行為中拉回,同樣的,也要盡全力將心從不善的心念中拉回。 dandhaṃ hi karoto puññaṃ 造作善行很不情願或緩慢的人,就像踏在光滑路上的人,會想:我該給嗎?我該作嗎?會有果報或無果報嗎?對這種人百千個不善的吝嗇想法會生起。 pāpasmiṃ ramatī mano 心樂於惡行。僅僅在實行善法的那一刻,心才會樂於善,當離開善行時,心絕對驅向惡。 |
巴利原典 (CSCD) [2] | 117. Pāpañce puriso kayirā, na naṃ [na taṃ (sī. pī.)] kayirā punappunaṃ;
Na tamhi chandaṃ kayirātha, dukkho pāpassa uccay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一七 若人作惡已,不可數數作;莫喜於作惡;積惡則受苦。 |
註解 [4] | pāpaṃ ce puriso kayirā 如果一個人曾經作惡,願他就在那時刻,反省到而了解:這是不適當的,且粗俗的。 na taṃ kayirā punappunaṃ 已經驅除任何對此事的欲望或傾向之後,讓他不再作。 dukkho pāpassa uccayo 為什麼?因為惡行的增長,在此世或後世,將帶來苦。 |
巴利原典 (CSCD) [2] | 118. Puññañce puriso kayirā, kayirā naṃ [kayirāthetaṃ (sī. syā.), kayirāthenaṃ (pī.)] punappunaṃ;
Tamhi chandaṃ kayirātha, sukho puññassa uccay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一八 若人作善已,應復數數作;當喜於作善;積善則受樂。 |
註解 [4] | puññaṃ ce puriso kayirā kayirāth’ enaṃ punappunaṃ 如果人曾經作過善行,讓他一再地作,不停止,不要讓他生起:我曾經作過善行,這已經足夠了。 tamhi 關於善行。 chandaṃ kayirātha 當未作善行時,讓他養成欲求、喜樂、努力。 sukho puññassa uccayo 為什麼?因為善行的增長是快樂的。因為會在此世或後世帶來快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119. Pāpopi passati bhadraṃ, yāva pāpaṃ na paccati;
Yadā ca paccati pāpaṃ, atha pāpo pāpāni [atha pāpāni (?)] pass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一九 惡業未成熟,惡者以為樂。惡業成熟時,惡者方見惡。 |
註解 [4] | pāpo 'pi passati bhadraṃ 縱使造惡者也會體驗善的事物。造作身惡行的人,當他體驗到喜樂時,此喜樂是來自之前善行的力量。 yāva pāpaṃ na paccati 只要他們所造的惡業,於此生或來生未成熟。 yadā ca paccati pāpaṃ atha pāpo pāpāni passati 但當惡行於此生或來生成熟時,那麼,在此生他經歷各種變化,來生處於惡趣中。 |
巴利原典 (CSCD) [2] | 120. Bhadropi passati pāpaṃ, yāva bhadraṃ na paccati;
Yadā ca paccati bhadraṃ, atha bhadro bhadrāni [atha bhadrāni (?)] pass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二0 善業未成熟,善人以為苦。善業成熟時,善人始見善。 |
註解 [4] | bhadro 'pi passati pāpaṃ造作善行的人,也會經驗苦,當他遭遇到苦時,此苦來自之前惡行的力量。 yāva bhadraṃ na paccati 只要善行於此生或來生未成熟。 bhadro bhadrāni passati 但當善行產生果報時,賢人於此生體驗到快樂,於後生將處於善趣中。 |
巴利原典 (CSCD) [2] | 121. Māvamaññetha [māppamaññetha (sī. syā. pī.)] pāpassa, na mantaṃ [na maṃ taṃ (sī. pī.), na mattaṃ (syā.)] āgamissati;
Udabindunipātena, udakumbhopi pūrati;
Bālo pūrati [pūrati bālo (sī. ka.), āpūrati bālo (syā.)] pāpassa, thokaṃ thokampi [thoka thokampi (sī. pī.)] āci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二一 莫輕於小 [LChnFn09-01] 惡!謂『我不招報』,須知滴水落,亦可滿水瓶,愚夫盈其惡,少許少許積。 |
註解 [4] | māppamaññetha pāpassa 不輕率地思考,即對於惡行,不輕率地處理。 na man taṃ āgamissati 我所作的不善行極少,它如何會成熟?一個人不可以此心態來輕率地處理不善行。 udabindunipātena udakumbho pi pūrati 任何為陶工所作的器皿,當下雨時,打開其蓋子,這些器皿會逐漸地為雨滴所加滿。 bālo pūrati pāpassa thokathokam pi ācinaṃ 同樣的,愚夫累積惡行,那就是說造作惡行,且使其增加,即是一點一點地加滿它。 |
巴利原典 (CSCD) [2] | 122. Māvamaññetha puññassa, na mantaṃ āgamissati;
Udabindunipātena, udakumbhopi pūrati;
Dhīro pūrati puññassa, thokaṃ thokampi āci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二二 莫輕於小善!謂『我不招報』,須知滴水落,亦可滿水瓶,智者完其善,少許少許積。 ( 122 典故 ). |
註解 [4] | māppamaññetha puññassa na maṃ taṃ āgamissati 讓有智慧的人,在作完善行之後,不輕率地如此想:我所作的善行是如此微小,它將不會以果報的方式呈現,我如何能看到其有效性?它如何會成熟? udabindunipātena udakumbho 'pi pūrati dhīro pūrati puññassa thokathokam pi ācinaṃ猶如陶工所作的器皿,放在戶外,連續下雨時,自然會加滿水,同樣的,堅定的智者也是一點一點地獲得善行。 |
巴利原典 (CSCD) [2] | 123. Vāṇijova bhayaṃ maggaṃ, appasattho mahaddhano;
Visaṃ jīvitukāmova, pāpāni parivajjay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二三 商人避險道,伴少而貨多;愛生避毒品,避惡當亦爾。 |
註解 [4] | bhayaṃ maggaṃ 由於為強盜所攻擊,故有怖畏。 vāṇijo 'va appasattho mahaddhano 猶如商人mahaddhana,當人數少的時候,避開有恐怖的路線。 visaṃ jīvitukāmo'va 猶如想要活命的人,避開致命性的毒藥。 pāpāni parivajjaye 所以有智慧的比丘,縱使是輕微的惡行也要避開。 |
巴利原典 (CSCD) [2] | 124. Pāṇimhi ce vaṇo nāssa, hareyya pāṇinā visaṃ;
Nābbaṇaṃ visamanveti, natthi pāpaṃ akubba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二四 假若無有瘡傷手,可以其手持毒藥。毒不能患無傷手。不作惡者便無惡。 |
註解 [4] | nāssa 沒有。 hareyya 能拿。 nābbaṇaṃ visam anveti 因為毒藥不會傷害到沒受傷的人。毒藥不能滲透沒有傷口的手。同樣的,沒有故意要犯惡行的人,縱使拿出如弓的武器,也沒有不善的行為,因為缺少不善的動機。不善不能追隨他的心,就如毒藥不能跟隨沒有傷口的手一樣。 |
巴利原典 (CSCD) [2] | 125. .
Yo appaduṭṭhassa narassa dussati, suddhassa posassa anaṅgaṇassa;
Tameva bālaṃ pacceti pāpaṃ, sukhumo rajo paṭivātaṃva khit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二五 若犯無邪者,清淨無染者,罪惡向愚人,如逆風揚塵。 ( 125 典故 ). |
註解 [4] | yo appaduṭṭhassa narassa dussati對自己不傷害的人,同樣的,對其他眾生也不傷害。 suddhassa 無罪的人。 posassa 眾生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anaṅgaṇassa遠離染污的人。 pacceti pāpaṃ sukhumo rajo paṭivātaṃ 'va khitto就像逆風揚塵一樣,想要投向某人,卻回到自己身上。同樣的,一個人若對無害心的人所作的也一樣。 tam eva bālaṃ 惡行以痛苦的結果反報在愚夫身上。 |
巴利原典 (CSCD) [2] | 126. Gabbhameke uppajjanti, nirayaṃ pāpakammino;
Saggaṃ sugatino yanti, parinibbanti anāsav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二六 有人生於(母)胎中,作惡者則(墮)地獄,正直之人昇天界,漏盡者證入涅槃。 ( 126 典故 ). |
註解 [4] | gabbham 指人本身。 |
巴利原典 (CSCD) [2] | 127. Na antalikkhe na samuddamajjhe, na pabbatānaṃ vivaraṃ pavissa [pavisaṃ (syā.)];
Na vijjatī [na vijjati (ka. sī. pī. ka.)] so jagatippadeso, yatthaṭṭhito [yatraṭṭhito (syā.)] mucceyya pāpakamm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二七 非於虛空及海中,亦非入深山洞窟,欲求逃遁惡業者,世間實無可覓處。 |
註解 [4] | 如果有人坐在空中或潛入深海中,或進入山中,想著:藉此,我將逃離惡行的果報。但事實上,人將逃離不了惡業。在世界的各地區,不論是東方或任何其他地區,找不到能夠逃離業的地方,縱使是一毛端的大小也找不到。 |
巴利原典 (CSCD) [2] | 128. Na antalikkhe na samuddamajjhe, na pabbatānaṃ vivaraṃ pavissa;
Na vijjatī so jagatippadeso, yatthaṭṭhitaṃ [yatraṭṭhitaṃ (syā.)] nappasaheyya maccu.
Pāpavaggo nava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二八 非於虛空及海中,亦非入深山洞窟,欲求不為死魔制,世間實無可覓處。 惡品第九竟 |
註解 [4] | nappasahetha maccu 在地球上,找不到那樣的地方,縱使一毛端的大小,人站在那裏,死神找不到。 |
巴利原典 (CSCD) [2] | 10. Daṇḍavaggo 129. Sabbe tasanti daṇḍassa, sabbe bhāyanti maccuno;
Attānaṃ upamaṃ katvā, na haneyya na ghātay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十、刀杖品 [LChnFn10-01] 一二九 一切懼刀杖,一切皆畏死,以自度(他情),莫殺教他殺。 |
註解 [4] | sabbe tasanti daṇḍassa sabbe bhāyanti當杖打在他們身上,所有的眾生都害怕棍杖。 maccuno 且他們實際上也害怕死亡。在此中,應該沒有例外,但意義上卻有。當國王擊鼓聚眾說每個人皆應來,一切人皆來了,除了王子們與大臣。同樣的,所有人皆怖畏杖與死,必須了解所有人怖畏有四個例外:馬、牛、象、漏盡阿羅漢。此中,阿羅漢不害怕死亡,未看到眾生死去,因為對眾生的我見已滅故。其他三類不害怕,未看到可威脅他的眾生,因為我見很強的原故。 attānaṃ upamaṃ katvā na haneyya na ghātaye 其他眾生,跟我一樣。如此了解之後,一個人就不應該打別人,也不會令別人打。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0. Sabbe tasanti daṇḍassa, sabbesaṃ jīvitaṃ piyaṃ;
Attānaṃ upamaṃ katvā, na haneyya na ghātay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0 一切懼刀杖,一切皆愛生,以自度(他情),莫殺教他殺。 |
註解 [4] | sabbesaṃ jīvitaṃ piyaṃ 生命對所有眾生而言,都是可意、可樂的,除了阿羅漢之外,阿羅漢對生與死無所企求。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1. Sukhakāmāni bhūtāni, yo daṇḍena vihiṃsati;
Attano sukhamesāno, pecca so na labhate suk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一 於求樂有情,刀杖加惱害,但求自己樂,後世樂難得。 |
註解 [4] | yo daṇḍena vihiṃsati 以杖傷害眾生的人。 pecca so na labhate sukhaṃ 那種人在死後,得不到快樂,人、天、涅槃的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2. Sukhakāmāni bhūtāni, yo daṇḍena na hiṃsati;
Attano sukhamesāno, pecca so labhate suk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二 於求樂有情,不加刀杖害,欲求自己樂,後世樂可得。 |
註解 [4] | pecca so labhate sukhaṃ在死後,可得到人、天、涅槃的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3. Māvoca pharusaṃ kañci, vuttā paṭivadeyyu taṃ [paṭivadeyyuṃ taṃ (ka.)];
Dukkhā hi sārambhakathā, paṭidaṇḍā phuseyyu taṃ [phuseyyuṃ taṃ (k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三 對人莫說粗惡語,汝所說者還說汝。憤怒之言實堪痛;互擊刀杖可傷汝。 |
註解 [4] | māvoca pharusaṃ kañci 不可對任何人說粗語。 vuttā paṭivadeyyu taṃ 你所說的任何一句話,都會回到你的身上。 dukkhā hi sārambhakathā 這種說話是苦的。 paṭidaṇḍā phuseyyu taṃ 迴轉的杖會撞到你自己。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4. Sace neresi attānaṃ, kaṃso upahato yathā;
Esa pattosi nibbānaṃ, sārambho te na vijj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四 汝若自默然,如一破銅鑼,已得涅槃路;於汝無諍故。 |
註解 [4] | sace n’ eresi attānaṃ 如果你能夠令自己平靜。(不移動就是不對暴力反應。) kaṃso upahato yathā 猶如金屬作的鍋子,放在地下,切除邊緣,踏平,這樣的鍋子無法發出聲音,縱使用手或足或杖敲打。 esa patto 'si nibbāṇaṃ 如果能夠如此,正在完成宗教上練習的你已達到涅槃,縱使實際上你未達到。 sārambho te na vijjati 就是說沒有敵對的想法,如反駁的語言,如你在戒方面不足,你們全部於戒不足。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5. Yathā daṇḍena gopālo, gāvo pājeti gocaraṃ;
Evaṃ jarā ca maccu ca, āyuṃ pājenti pāṇi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五 如牧人以杖,驅牛至牧場,如是老與死.驅逐眾生命。 |
註解 [4] | yathā daṇḍena gopālo gāvo pāceti gocaraṃ 善巧的牧牛者,以木杖點算牛群,甚至當他們彼此碰撞時,也以此木杖打,且帶領他們到水草豐富之地。 evaṃ jarā ca maccu ca āyuṃ pācenti pāṇinaṃ 他們切斷生命的功能,結束生死。敗壞與必然的死亡如牧牛者,生命力如小公牛,死亡如牧地。此中,生是起頭,指引眾生的生命力驅向敗壞,向著疾病,向著死亡。死亡以斧頭給予捶打,令其結束。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6. Atha pāpāni kammāni, karaṃ bālo na bujjhati;
Sehi kammehi dummedho, aggidaḍḍhova tapp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六 愚夫造作諸惡業,卻不自知(有果報),癡人以自業感苦,宛如以火而自燒。 |
註解 [4] | atha pāpāni kammāni karaṃ bālo 小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不僅是在惡思的控制下,且在做的時候,也不注意後果。 na bujjhati 當然,此處不是說正在作錯事時,他不知道:我正在作壞事。此中所說的意思是說,一個人不知道:因為這個行為結果是如此,如此。 sehi kammehi dummedho aggidaḍḍho 'va tappati 缺少智慧的人,因其本身造作的這些行為,令生於惡趣中,且受苦如同為火所燒一般。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7. Yo daṇḍena adaṇḍesu, appaduṭṭhesu dussati;
Dasannamaññataraṃ ṭhānaṃ, khippameva nigacc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七 [LChnFn10-02] 若以刀杖害,無惡無害者 [LChnFn10-03] ,十事中一種,彼將迅速得。 |
註解 [4] | adaṇḍesu 在不會訴諸於處罰性行為的人中,即是指漏盡阿羅漢。 appaduṭṭhesu 對他們自己或他人不會傷害的人。 dasannam aññataraṃ ṭhānaṃ 此為心中痛苦來源的一個。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8. Vedanaṃ pharusaṃ jāniṃ, sarīrassa ca bhedanaṃ [sarīrassa pabhedanaṃ (syā.)];
Garukaṃ vāpi ābādhaṃ, cittakkhepañca [cittakkhepaṃ va (sī. syā. pī.)] pāpuṇ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八 極苦痛失財,身體被損害,或重病所逼,或失心狂亂。 |
註解 [4] | vedanaṃ 各種劇烈的痛,如頭痛等。 jāniṃ 失去難得之物。 bhedanaṃ 生理上的毀傷,如斷手等。 garukaṃ vā pi ābādhaṃ 或其他重大疾病,如癱瘓、一隻眼睛盲目、跛足、手腳畸形等。 cittakkhepaṃ va pāpuṇe 精神錯亂。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9. Rājato vā upasaggaṃ [upassaggaṃ (sī. pī.)], abbhakkhānañca [abbhakkhānaṃ va (sī. pī.)] dāruṇaṃ;
Parikkhayañca [parikkhayaṃ va (sī. syā. pī.)] ñātīnaṃ, bhogānañca [bhogānaṃ va (sī. syā. pī.)] pabhaṅguraṃ [pabhaṅgunaṃ (k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九 或為王迫害,或被誣重罪,或眷屬離散,或破滅財產 [LChnFn10-04] 。 |
註解 [4] | upassaggaṃ 失去名聲,來自國王的危險,如失去軍隊首領的地位等。 abbhakkhānaṃ 嚴重的非難,如說:你已造作此竊盜案及其他,此行為違反國王的利益。而事實上,說話的那個人即沒看到,也沒聽到,卻作此說。 parikkhayaṃ va ñātīnaṃ 支持某人的親人死去。 pabhaṅguraṃ 敗壞或腐去的狀況,在房內穀物腐壞,金子變成木炭,珍珠變成棉花子,錢幣變成陶器的碎片。 |
巴利原典 (CSCD) [2] | 140. Atha vāssa agārāni, aggi ḍahati [ḍayhati (ka.)] pāvako;
Kāyassa bhedā duppañño, nirayaṃ sopapajjati [so upapajjati (sī. sy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四0 或彼之房屋,為劫火焚燒。癡者身亡後,復墮於地獄。 |
註解 [4] | aggi ḍahati 縱使沒有其他的火,至少一年有二、三此的閃電,燒了他的財富,或事實上火自然生起且燒。 nirayaṃ so upapajjati 在此生中,因十種原因之一的出現,此人來生必定落入地獄。 |
巴利原典 (CSCD) [2] | 141. Na naggacariyā na jaṭā na paṅkā, nānāsakā thaṇḍilasāyikā vā;
Rajojallaṃ ukkuṭikappadhānaṃ, sodhenti maccaṃ avitiṇṇakaṅk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四一 [LChnFn10-05] 非裸行結髮,非塗泥絕食,臥地自塵身,非以蹲踞(住) [LChnFn10-06] ,不斷疑惑者,能令得清淨。 |
註解 [4] | nānāsakā 不斷食。 thaṇḍilasāyikā 睡在地面。 rajo ca jallaṃ 以灰塗身。 ukkuṭikappadhānaṃ 蹲踞的姿勢。有些人會想:如此我將會清淨,由此清淨我可解脫。所以遵循這些苦的行為,如不穿衣服等。 |
巴利原典 (CSCD) [2] | 142. Alaṅkato cepi samaṃ careyya, santo danto niyato brahmacārī;
Sabbesu bhūtesu nidhāya daṇḍaṃ, so brāhmaṇo so samaṇo sa bhikkhu.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四二 嚴身住寂靜,調御而克制,必然 [LChnFn10-07] 修梵行,不以刀杖等,加害諸有情,彼即婆羅門,彼即是沙門,彼即是比丘。 |
註解 [4] | alaṅkato ce 'pi samaṃ careyya 以精緻的衣服或飾品來裝飾。如果一個人以衣服或裝飾來打扮,動作時將會平靜移動。 santo 平靜的,因為欲樂平息故。 danto 調伏,因為控制感官故。 niyato 決定,因得到四種道,一定解脫輪迴。 brahmacārī 行梵行,因為極好的生活方式。 sabbesu bhūtesu nidhāya daṇḍaṃ 由於已放下棍杖,即是放下對一切眾生處罰的行為。 so brāhmaṇo 如此的人,應稱為婆羅門,因為已停止了惡的行為。 so samaṇo 如此的人,應稱為沙門,因為已平息(samita)了惡的行為。 sa bhikkhu 如此的人,應稱為比丘,因為已斷除(bhinna)了惑。 |
巴利原典 (CSCD) [2] | 143. Hirīnisedho puriso, koci lokasmi vijjati;
Yo niddaṃ [nindaṃ (sī. pī.) saṃ. ni. 1.18] apabodheti [apabodhati (sī. syā. pī.)], asso bhadro kasāmiv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四三 以慚自禁者,世間所罕有,彼善避羞辱,如良馬避鞭。 |
註解 [4] | hirīnisedho puriso 以慚而自制,即是說藉著慚,一個人捨棄已生起的不善心。 koci lokasmiṃ vijjati 這樣的人在這個世間是很難找到的。 so nindaṃ appabodhati 覺醒於輕蔑。將已生起的輕蔑心,轉換以正念實踐修道者的目標。 asso bhadro kasām iva 於輕蔑覺醒的人很好,猶如已捨棄惡習的良馬一樣,不允許此事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
巴利原典 (CSCD) [2] | 144. Asso yathā bhadro kasāniviṭṭho, ātāpino saṃvegino bhavātha;
Saddhāya sīlena ca vīriyena ca, samādhinā dhammavinicchayena ca;
Sampannavijjācaraṇā patissatā, jahissatha [pahassatha (sī. syā. pī.)] dukkhamidaṃ anappak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四四 如良馬加鞭,當奮勉懺悔。以信戒精進,以及三摩地,善分別正法,以及明行足 [LChnFn10-08] ,汝當念勿忘,消滅無窮苦。 |
註解 [4] | asso yathā bhadro 猶如一匹良馬,由於不留心而被鞭打。因此,更加警覺,不要如此不留心,而想:我曾經被鞭打。所以,諸比丘亦當如此。 ātāpino saṃvegino bhavātha 已經變成如此且具足。 saddhāya sīlena ca vīriyena ca samādhinā 具足信心有兩種:世間與出世間的信心。也具足導致清淨的四種戒,四正勤及八等至。 dhammavinicchayena ca 且具足擇法。所謂擇法:了解什麼是原因?了解什麼不是原因? sampannavijjācaraṇā 明行具足。 paṭissatā 由於覺知恆在眼前。 pahassatha dukkham idaṃ anappakaṃ 捨棄輪迴苦。 |
巴利原典 (CSCD) [2] | 145. Udakañhi nayanti nettikā, usukārā namayanti tejanaṃ;
Dāruṃ namayanti tacchakā, attānaṃ damayanti subbatā.
Daṇḍavaggo dasa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四五 灌溉者引水,箭匠之矯箭,木匠之繩木,善行者自御。 刀杖品第十 |
註解 [4] | subbatā 願順從的人,即是容易說。對於建議或指導容易順從。 |
巴利原典 (CSCD) [2] | 11. Jarāvaggo 146. Ko nu hāso [kinnu hāso (ka.)] kimānando, niccaṃ pajjalite sati;
Andhakārena onaddhā, padīpaṃ na gavesath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十一、老品 一四六 常在燃燒 [LChnFn11-01] 中,何喜何可笑?幽暗 [LChnFn11-02] 之所蔽,何不求光明 [LChnFn11-03] ? |
註解 [4] | ānando 喜悅的,滿意。 niccaṃ pajjalite sati 恒常在燃燒中時。當此世間的生命恒常為欲熱等十一種火所燃燒時。 ko nu hāso 你如何會笑?滿意?如此的歡樂值得信賴嗎? andhakārena onaddhā 為八種無知所蒙蔽。 padīpaṃ na gavessatha 你不尋找燈。為何不尋找?為何不為自己造作慧燈,以驅逐黑暗。 |
巴利原典 (CSCD) [2] | 147. Passa cittakataṃ bimbaṃ, arukāyaṃ samussitaṃ;
Āturaṃ bahusaṅkappaṃ, yassa natthi dhuvaṃ ṭhi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四七 觀此粉飾身;瘡傷 [LChnFn11-04] 一堆骨 [LChnFn11-05] ,疾病多思惟 [LChnFn11-06] ,絕非常存者。 |
註解 [4] | cittakataṃ 令其美麗,就是因為衣著、裝飾品、花圈、花邊等而變漂亮。 bimbaṃ 生理上的特質,由四肢與其他特性所組成,是均衡的。 arukāyaṃ 身體是痛處,因為身上有九孔,常流不淨物。 samussitaṃ 為三百種骨頭所支撐。 āturaṃ 充滿疾病,恒常如病人,因為常常需要改變姿勢。 bahusaṅkappaṃ 為許多人以不同方式想像。 yassa natthi dhuvaṃ ṭhiti 此中,即無恒常,也無實體。注意看,自然地,身體必定傾向於敗壞、散落、毀滅。 |
巴利原典 (CSCD) [2] | 148. Parijiṇṇamidaṃ rūpaṃ, roganīḷaṃ [roganiḍḍhaṃ (sī. pī.), roganiddhaṃ (syā.)] pabhaṅguraṃ;
Bhijjati pūtisandeho, maraṇantañhi jīvit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四八 此衰老形骸,病藪而易壞;朽聚必毀滅,有生終歸死。 |
註解 [4] | parijiṇṇam idaṃ rūpaṃ 此色是完全敗壞的。你的這個身體,因為老,所以會完全敗壞。 roganiḍḍhaṃ 疾病的巢,因為此身體是所有疾病的依處。 pabhaṅguraṃ 易壞的。人的這個身體,縱使在剛出生的那天,縱使具有金黃色的光澤,依然被描述為易壞的,因為他潛在的腐壞,及九孔常流不淨。 bhijjati 你的身體會破壞、腐敗、發臭,此身在未來的日子中可知道會有上述的情況。 maraṇantaṃ hi jīvitaṃ 因為生命是以死為其終點,因為所有眾生的生命,皆以死亡作為其終點。 |
巴利原典 (CSCD) [2] | 149. Yānimāni apatthāni [yānimāni apatthāni (sī. syā. pī.), yānimāni’paviddhāni (?)], alābūneva [alāpūneva (sī. syā. pī.)] sārade;
Kāpotakāni aṭṭhīni, tāni disvāna kā r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四九 猶如葫盧瓜,散棄於秋季,骸骨如鴿色,觀此何可樂? |
註解 [4] | alāpūn’ eva sārade 如秋天的葫蘆,因為風與日的吹曬,到處散落。 apatthāni 被拋棄。 kāpotakāni 有灰色的,即是有鴿子的灰色。 tāni disvāna 已經見到他們,已經見到骨頭就是如此。 kā rati 有何可樂?對你而言,有何可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150. Aṭṭhīnaṃ nagaraṃ kataṃ, maṃsalohitalepanaṃ;
Yattha jarā ca maccu ca, māno makkho ca o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五0 此城 [LChnFn11-07] 骨所建,塗以血與肉,儲藏老與死,及慢並虛偽 [LChnFn11-08] 。 |
註解 [4] | nagaraṃ kataṃ 造作城市。在這個城裡(譬喻身體),以三百根骨頭支撐,以筋連繫,以肉血來填充,以皮來覆蓋。 yattha jarā ca maccu ca māno makkho ca ohito 在彼處老、死被安置,慢與忘恩也被安置其中。此身擺放會敗壞的老及會滅亡的死,以有財、健康的身體而產生的我慢,及忘了別人為你所作的不知恩。這些身心疾病,事實上就被放置在那裡,因此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可取。 |
巴利原典 (CSCD) [2] | 151. Jīranti ve rājarathā sucittā, atho sarīrampi jaraṃ upeti;
Satañca dhammo na jaraṃ upeti, santo have sabbhi pavedayan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五一 盛飾王車亦必朽,此身老邁當亦爾。唯善人 [LChnFn11-09] 法不老朽,善人傳示於善人。 |
註解 [4] | ve 強調用的語助詞。 jīranti rājarathā sucittā 善所裝飾的王車敗壞。縱使國王們的車子,以七寶裝飾的十分漂亮,也會敗壞。 sarīram pi jaraṃ upeti 身體也是如此驅向敗壞。不僅僅是車子,事實上,連這個身體,縱使小心地保養它,也會敗壞。 satañ ca dhammo na jaraṃ upeti 但善者的法不會敗壞。聖者的出世間九法,不會敗壞,即是說:法不會給人帶來危險。 santo have sabbhi pavedayanti 善者向其他善者說,像佛及其他聖者會跟其他智者說。 |
巴利原典 (CSCD) [2] | 152. Appassutāyaṃ puriso, balibaddhova [balivaddova (sī. syā. pī.)] jīrati;
Maṃsāni tassa vaḍḍhanti, paññā tassa na vaḍḍ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五二 寡聞之(愚)人,生長如牡牛,唯增長筋肉,而不增智慧。 |
註解 [4] | appassutāyaṃ puriso 寡聞凡夫,這種人學的少,因為不通達五十部經中的一部或二部,或其中幾品或一經。另一方面而言,若人精進於禪修的所緣,而且從事練習,可稱為多聞者。 balivaddo 'va jīrati 猶如牛一般生長。漸老、漸大,但其母親或父親或與其有關的其他人的優點卻未增長。同樣的,此人即未盡對尊師的責任,也未盡對教師、參訪者等的責任,也未對禪修表示一點嘗試,他的成長毫無目標。 maṃsāni tassa vaḍḍhanti 彼肉增長。野生的犢牛不能耕種,增長的僅是肉。同樣的,為導師所放棄的人,雖能從僧團中獲得四資具,增長僅是肉。 paññā tassa na vaḍḍhati 他的智慧未增長。但是他的智慧,包括世間、出世間,並未增進。依於六根門,他的貪與慢,反而如林中的樹與藤般的增長。 |
巴利原典 (CSCD) [2] | 153. Anekajātisaṃsāraṃ , sandhāvissaṃ anibbisaṃ;
Gahakāraṃ [gahakārakaṃ (sī. syā. pī.)] gavesanto, dukkhā jāti punappu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五三 [LChnFn11-10] 經多生輪迴,尋求造屋者 [LChnFn11-11] ,但未得見之,痛苦再再生。 |
註解 [4] | sandhāvissaṃ gahakārakaṃ gavesanto 過去我馳走,尋找建屋者。過去我馳走各方,從一生到一生,在輪迴中經過了百千生,尋找渴望---這個屋子的建造者。且我在燃燈佛前,下了堅定的決心,追求正覺,但未發現建屋者。 dukkhā jāti punappunaṃ 苦一再地生起。此段說明尋找建屋者的理由,一而再的出生過程是一種折磨。其中,夾雜著老、病、死,只要未發現建屋者,他是不會停止的。因此,我到處奔走,尋求建屋者。 |
巴利原典 (CSCD) [2] | 154. Gahakāraka diṭṭhosi, puna gehaṃ na kāhasi;
Sabbā te phāsukā bhaggā, gahakūṭaṃ visaṅkhataṃ;
Visaṅkhāragataṃ cittaṃ, taṇhānaṃ khayamajjhag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五四 已見造屋者 [LChnFn11-12] !不再造於屋 [LChnFn11-13] 。椽桷 [LChnFn11-14] 皆毀壞,棟梁 [LChnFn11-15] 亦摧折。 [NandFn11-01] 我既證無為 [LChnFn11-16] ,一切愛盡滅。 ( 153-54 研讀 ). |
註解 [4] | gahakāraka diṭṭho 'si 當我通達無上菩提時,我看到你。 puna gehaṃ na kāhasi 在輪迴中,你再也不能為我建屋。 sabbā te phāsukā bhaggā 你剩餘的煩惱檐全部為我所散落。 gahakūṭaṃ visaṅkhitaṃ同時,我也摧毀為你及無明所構成的屋頂橫樑。 visaṅkhāragataṃ cittaṃ 現在我的心,已遠離有為,以涅槃為所緣。 taṇhānaṃ khayam ajjhagā 且我已達到貪盡的狀況。 |
巴利原典 (CSCD) [2] | 155. Acaritvā brahmacariyaṃ, aladdhā yobbane dhanaṃ;
Jiṇṇakoñcāva jhāyanti, khīṇamaccheva pallal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五五 少壯不得財,並不修梵行,如池邊老鷺,無魚而萎滅。 |
註解 [4] | acaritvā brahmacariyaṃ 未過梵行的生活。 aladdhā yobbane dhanaṃ 在年輕能夠賺錢的時候,未獲得財富。 jiṇṇakoñcā va jhāyanti khīṇamacche va pallale 他們凋萎猶如湖邊的老蒼鷹。愚夫猶如在湖邊斷了翅膀的老蒼鷹,在岸邊等待死去的魚。此中所說的是,這些人沒有地方可住,可比喻為沒有水的湖泊。沒有財富,就如湖中沒有魚。無法積聚財富,就如失去翅膀的老蒼鷹無法飛走。因此,就如斷翼之老蒼鷹,待在那裡悲傷。 |
巴利原典 (CSCD) [2] | 156. Acaritvā brahmacariyaṃ, aladdhā yobbane dhanaṃ;
Senti cāpātikhīṇāva, purāṇāni anutthunaṃ.
Jarāvaggo ekādasa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五六 少壯不得財,並不修梵行,臥如破折弓,悲歎於過去。 老品第十一竟 |
註解 [4] | senti cāpātikhīṇā va 如離弓之箭落下。從弓放出,就是說猶如離弓之箭,已漸漸無力,而落於地面,成為昆蟲的食物。無人會撿起來再使用,所以,這些人已錯失其生命,即將會遇死亡,現在無法站起恢復體力。 purāṇāni anutthunaṃ 他們躺下,哀傷悲憐,感嘆他們過去所作、所飲、所食等。 |
巴利原典 (CSCD) [2] | 12. Attavaggo 157. Attānañce piyaṃ jaññā, rakkheyya naṃ surakkhitaṃ;
Tiṇṇaṃ aññataraṃ yāmaṃ, paṭijaggeyya paṇḍ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十二、自己品 一五七 若人知自愛,須善自保護。三時中一時 [LChnFn12-01] ,智者應醒覺。 |
註解 [4] | yāmaṃ 此中應視為生命中三個時期中之一。 attānañ ce piyaṃ jaññā 如果一個人視己如親的話。 rakkheyya naṃ surakkhitaṃ 應該好好的守護自己。如果在家人,有圍牆保護,有重重的門守護,而想:我將可保護我自己。此不能真正地保護他自己。縱使是出家人住在岩洞裡,有密封的門與窗,也不能保護他自己。反過來說,如果在家人實踐善行,如布施等,他真的在守護自己。出家人於自己的責任與義務盡力,研究經典與守護正念,也是真的在保護自己。如果不能在三個階段都如此作,智者會在其中一個時期好好的守護自己。如果在家人不能在第一個時期作善行,卻致力於五欲,那麼就應在第二個時期保持正念,且實踐善行。如果第二個時期,因為照顧家庭,無法造善行,那麼第三個時期就應該如此作。如此作的人,才真正的照顧自己,不如此作的人,就是不愛念自己。因為這個人,讓自己墮入惡趣。 而出家人,如果第一個時期,因為專心於研讀經典,背誦與記憶及自己的責任與義務,而放逸,就應該於第二時期,正念地實踐出家人的目標。如果第二時期,因為專注於確定第一期讀誦經典的解說,及詢問什麼是合宜與不合宜的事情,那麼就一定要在第三時期,正念地實踐出家人的目標。如此作,才真正能守護自己,不如此作,就是不愛念自己。他以相續不斷的後悔折磨自己。 |
巴利原典 (CSCD) [2] | 158. Attānameva paṭhamaṃ, patirūpe nivesaye;
Athaññamanusāseyya, na kilisseyya paṇḍ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五八 第一將自己,安置於正道,然後教他人;賢者始無過。 |
註解 [4] | paṭirūpe nivesaye 應將自己安立於適當之處,就是將自己安立於好的特質中。如果有人希望指導別人,至少要有如少欲等或實踐聖者的行為之特質。 attānam eva pathamaṃ 首先,他應安立於那特質。 ath’ aññam anusāseyya 將自己如此安立之後,他才能以這種特質去建議別人。僅會建議別人,而自己卻不安立於其中,僅會從別人那裡接受到輕辱,且是痛苦的。反過來說,如果在自己已安立於其中之後,才去建議別人,僅會從別人那裡接受到稱讚,且不會導致痛苦。 na kilisseyya paṇḍito 如此作,智者不會受苦。 |
巴利原典 (CSCD) [2] | 159. Attānaṃ ce tathā kayirā, yathāññamanusāsati;
Sudanto vata dametha, attā hi kira duddam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五九 若欲誨他者,應如己所行(自)制乃制(他),克己實最難。 ( 159 典故 ). |
註解 [4] | yath’ aññam anusāsati 當一個人勸告另一人。以什麼方式,出家人勸告他人。例如:人應該在一日之初,經行等等。當他自己如此作的時候,可如此勸告他人。 sudanto vata dammetha 自己善調御的人,之後,可以訓練他人。 attā hi kira duddamo 事實上,最難調伏的是自己。因為自己是最難調的,因此,該以何種方法調伏,就以那種方法調伏。 |
巴利原典 (CSCD) [2] | 160. Attā hi attano nātho, ko hi nātho paro siyā;
Attanā hi sudantena, nāthaṃ labhati dullab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六0 自為自依怙 [LChnFn12-02] ,他人何可依?自己善調御,證難得所依 [LChnFn12-03] 。 |
註解 [4] | attā hi attano nātho 因為自己才是自己的避護處。當自我完成,或自我擁有善行,或到達天界或培育道,或體證道果的人,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的避護處。 ko hi nātho paro siyā 其他人如何能是別人的避護處。 attanā hi sudantena 以善所調伏的自己。 nāthaṃ labhati dullabhaṃ 一個人得到難得的避護處。一個人獲得難得的支持,即是羅漢果。 |
巴利原典 (CSCD) [2] | 161. Attanā hi kataṃ pāpaṃ, attajaṃ attasambhavaṃ;
Abhimatthati [abhimantati (sī. pī.)] dummedhaṃ, vajiraṃ vasmamayaṃ [vajiraṃva’mhamayaṃ (syā. ka.)] maṇi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六一 惡業實由自己作,從自己生而自起。(惡業)摧壞於愚者,猶如金剛破寶石。 |
註解 [4] | vajiraṃ v’ asmamayaṃ maṇiṃ猶如為石頭所組成的鑽石,石頭的產物,卻能破壞同樣為石頭構成的寶石。鑽石能徹底地貫穿它,將它分成碎片,使其變成不適合用。同樣的,自己所造作的不善行,於自己內心中生起,磨碎缺乏智慧的人,且將人投入四惡趣。 |
巴利原典 (CSCD) [2] | 162. Yassa accantadussīlyaṃ, māluvā sālamivotthataṃ;
Karoti so tathattānaṃ, yathā naṃ icchatī dis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六二 破戒如蔓蘿,纏覆裟羅樹 [LChnFn12-04] 。彼自如此作,徒快敵者意。 |
註解 [4] | accantadussīlyaṃ 極端的惡戒。什麼稱為惡戒?在家人從出生即造作十種不善業,或出家人在受戒那天,就犯了戒學上嚴重的過失,稱為極惡戒者。關於此,他在二世或三世可能一直是惡戒的。在目前的文段中,依於惡戒者的六根門生起貪愛,應被理解為惡戒狀態(dussīlya)。在這個例子,貪的惡戒性已經佔據他,而且完全覆蓋他。猶如māluvā藤佔滿sāla樹,當下雨時,日照時,此藤完全拿走雨水與陽光,sāla樹被全面破壞。彼人對自己猶如敵人,因為他將自己送往惡趣。 |
巴利原典 (CSCD) [2] | 163. Sukarāni asādhūni, attano ahitāni ca;
Yaṃ ve hitañca sādhuñca, taṃ ve paramadukkar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六三 不善事易作,然無益於己;善與利益事,實為極難行。 |
註解 [4] | sukarāni 易作。 asādhūni 不好的事,就是不好的行為。 attano ahitāni ca 對自己有害的事。那些事會讓人墮入惡趣,及只要作本身就是有害。 yaṃ ve hitañ ca 而有利益的事,作了對自己是有利益的。 sādhuñ ca taṃ ve paramadukkaraṃ 從無垢的意義而言,值得稱讚,且此行為讓人到善趣及涅槃。這些行為是極難作的,就好像令向東流的恒河,轉向西流一樣難。 |
巴利原典 (CSCD) [2] | 164. Yo sāsanaṃ arahataṃ, ariyānaṃ dhammajīvinaṃ;
Paṭikkosati dummedho, diṭṭhiṃ nissāya pāpikaṃ;
Phalāni kaṭṭhakasseva, attaghātāya [attaghaññāya (sī. syā. pī.)] phall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六四 惡慧愚癡人,以其邪見故,侮蔑羅漢教,依正法行者,以及尊者教,而自取毀滅,如格他格草,結果自滅亡 [LChnFn12-05] 。 ( 164 典故 ). |
註解 [4] | dummedho 惡慧。在智慧上缺乏,及因為害怕失去所得之物,也因為不正見的原故,會障礙那些說:我們將聽法,我們將布施的人。 yo sāsanaṃ arahataṃ ariyānaṃ dhammajīvinaṃ paṭikkosati 這種人會阻礙活於法中的諸佛,阿羅漢的教導。 phalāni kaṭṭhakass’ eva attaghaññāya phallati 猶如竹子開花後死去。他的阻礙與邪見就好像竹子開花一樣。如何說?竹子開花時,正是敗壞的時候,同樣的一個人承擔結果就是驅向滅亡。 |
巴利原典 (CSCD) [2] | 165. Attanā hi [attanāva (sī. syā. pī.)] kataṃ pāpaṃ, attanā saṃkilissati;
Attanā akataṃ pāpaṃ, attanāva visujjhati;
Suddhī asuddhi paccattaṃ, nāñño aññaṃ [nāññamañño(sī.)] visodhay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六五 惡實由己作,染污亦由己;由己不作惡,清淨亦由己。淨不淨依己,他何能淨他? |
註解 [4] | attanā saṃkilissati 人為自己所染污。不善行被己所作,因其行為,自己被染污,於四惡趣中受苦。 attanā akataṃ pāpaṃ 自己未造惡。 attanā 'va visujjhati 事實上,由己令其清淨,因自己的行為,他前進於善趣與涅槃,而變成清淨。 suddhī asuddhī paccattaṃ 與善行等同的清淨,及與不善行等同的惡行,皆是由在造作此行為的眾生中成熟。 nāññamañño visodhaye 人不能令他人清淨。 |
巴利原典 (CSCD) [2] | 166. Attadatthaṃ paratthena, bahunāpi na hāpaye;
Attadatthamabhiññāya, sadatthapasuto siyā.
Attavaggo dvādasa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六六 莫以利他事,忽於己利益 [LChnFn12-06] 。善知己利者,常專心利益。 自己品第十二竟 |
註解 [4] | 對在家人而言,首先,不會因為別人的目標,縱使值百千錢,而忽略自己的目標,縱使不值一分錢。因為那是自己的目標,僅值一分錢,卻可提供個人營養所需,但別人的目標卻不能。於此文中,是指禪修的主題,因此,由於我不可忽略我自己目前的觀念,不可放棄僧團所交託的工作,如維修殿堂的完好及對親教師的義務。因為,僅完成這些工作,才能證聖果,所以從這個意義而言,這些也是自己的目的。 已經開始內觀到明確的程度,且希求於現世體證而活的人,一定在實踐自己的禪修工作,同時也在盡自己對親教師的義務。 attadatthaṃ abhiññāya 已經了解自己的目標之後,已經認為這就是我的目標之後。 sadatthapasuto siyā 人就應該致力於追求自己的目標。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 Lokavaggo 167.
Hīnaṃ dhammaṃ na seveyya, pamādena na saṃvase;
Micchādiṭṭhiṃ na seveyya, na siyā lokavaḍḍha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十三、世品 一六七 莫從卑劣法。莫住於放逸。莫隨於邪見。莫增長世俗 [LChnFn13-01] 。 ( 167 典故 ). |
註解 [4] | hīnaṃ dhammaṃ na seveyya 人不可從事於劣法。此中的劣法是指五欲,縱使駱駝或小公牛也會作的,所以稱為劣法。稱為劣,是因為它讓人生於較低的趣,如惡趣,所以願人不要從事於此。 pamādena na saṃvase 不可放逸而活,所謂放逸就是警覺鬆弛的特相。 micchādiṭṭhiṃ na seveyya 也不可致力於邪見。 na siyā lokavaddhano 不要成為世間增長者。如上述而造作者,稱為令世間(輪迴)增長者,因此,不要如此作。 |
巴利原典 (CSCD) [2] | 168. Uttiṭṭhe nappamajjeyya, dhammaṃ sucaritaṃ care;
Dhammacārī sukhaṃ seti, asmiṃ loke paramhi c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六八 [LChnFn13-02] 奮起莫放逸!行正法善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樂。 |
註解 [4] | uttiṭṭhe 關於站立。站立在別人的門口,以接受食物。 nappamajjeyya 不可放逸。當尋找精緻的食物時,縱使不放棄乞食,此人被稱為放逸於站。但是,當他依序,不選擇那一家是適當的,去乞食,可稱為不放逸於站立。 dhammaṃ sucaritaṃ care 應遵循適當的法。依序而行,捨棄不適當的乞食方法,遵循適當的。 dhammacārī sukhaṃ seti asmiṃ loke paramhi ca 遵循法者安穩地睡。如法而活的人,即是遵循這種方法去乞食,四威儀中皆會安穩而活,不論是此世或後世。 |
巴利原典 (CSCD) [2] | 169. Dhammaṃ care sucaritaṃ, na naṃ duccaritaṃ care;
Dhammacārī sukhaṃ seti, asmiṃ loke paramhi c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六九 行正法善行。勿行於惡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樂。 |
註解 [4] | na naṃ duccaritaṃ care 於不適當的地點乞食,就是不如法的乞食。 |
巴利原典 (CSCD) [2] | 170. Yathā pubbuḷakaṃ [pubbuḷakaṃ (sī. pī.)] passe, yathā passe marīcikaṃ;
Evaṃ lokaṃ avekkhantaṃ, maccurājā na pass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七0 視如水上浮漚,視如海市蜃樓,若人觀世如是,死王不得見他。 |
註解 [4] | marīcikaṃ 一個幻影,出現房子等形狀,但靠近他時,才知是變易、空、不實在的。 evaṃ lokaṃ avekkhantaṃ maccurājā na passati 如此了解世界的人,死神看不到此人。了解五蘊世界的人,死神不能看到他。了解五蘊世界,猶如了解泡沫一樣,僅是生滅,僅是幻影,本質上是不實在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171. Etha passathimaṃ lokaṃ, cittaṃ rājarathūpamaṃ;
Yattha bālā visīdanti, natthi saṅgo vijānat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七一 來看言個世界,猶如莊嚴王車。愚人沈湎此中,智者毫無執著。 |
註解 [4] | etha passatha 來!你看! imaṃ lokaṃ 這個世界,就是指為蘊所構成的存在。 cittaṃ rājarathūpamaṃ 猶如被裝飾的王車,以衣服七寶等來裝飾。 yattha bālā visīdanti 凡夫沉迷於其中。 natthi saṅgo vijānataṃ 對於如實知的智者而言,沒有染著。對於五欲一點染著也沒有。 |
巴利原典 (CSCD) [2] | 172. Yo ca pubbe pamajjitvā, pacchā so nappamajjati;
Somaṃ lokaṃ pabhāseti, abbhā muttova candim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七二 若人先放逸,但後不放逸。彼照耀此世,如月出雲翳。 |
註解 [4] | yo ca pubbe pamajjitvā pacchā so nappamajjati 之前放逸,後來不放逸。之前一直是放逸,不管是義務或禪修或聖典的讀誦,後來就不放逸。 so imaṃ lokaṃ pabhāseti abbhā mutto 'va candimā 他照耀這個世界,如雲散月出。將時間花在道與果的人,以了解道而照明了五蘊世界,如月遠離雲,而照耀天際。 |
巴利原典 (CSCD) [2] | 173. Yassa pāpaṃ kataṃ kammaṃ, kusalena pidhīyati [pitīyati (sī. syā. pī.)];
Somaṃ lokaṃ pabhāseti, abbhā muttova candim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七三 若作惡業已,覆之以善者。彼照耀此世,如月出雲翳。 |
註解 [4] | kusalena 此中的善,指阿羅漢道。 |
巴利原典 (CSCD) [2] | 174. Andhabhūto [andhībhūto (ka.)] ayaṃ loko, tanukettha vipassati;
Sakuṇo jālamuttova, appo saggāya gacc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七四 此世界盲暝 [LChnFn13-03] 。能得此者少。如鳥脫羅網,鮮有昇天者。 [NandFn13-01] ( 174 典故 ). |
註解 [4] | andhabhūto 成為黑暗,因為沒內觀之眼。 ayaṃ loko 凡夫的世界。 tanuk’ ettha vipassati 於此中,很少人能了解世界為無常、苦、無我。 sakunto jālamutto 'va 如鳥離網,如鳥為網所覆蓋,為獵人所補抓,有些人脫離網而逃走,其餘則進入真正的網。 appo saggāya gacchati 少數人到天堂。同樣的,為魔網所覆蓋的人中,多數人到惡趣,僅有少數人到善趣或涅槃。 |
巴利原典 (CSCD) [2] | 175. Haṃsādiccapathe yanti, ākāse yanti iddhiyā;
Nīyanti dhīrā lokamhā, jetvā māraṃ savāhiniṃ [savāhanaṃ (syā. k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七五 天鵝飛行太陽道 [LChnFn13-04] ,以神通力可行空。智者破魔王魔眷,得能脫離於世間。 |
註解 [4] | haṃsādiccapathe yanti 天鵝飛過天際。 ākāse yanti iddhiyā 他們以神通力處於空中。 nīyanti dhīrā lokamhā jetvā māraṃ savāhanaṃ 已征服魔羅與其眷屬的智者,從這個輪迴的世界離開,因為他們已達到涅槃。 |
巴利原典 (CSCD) [2] | 176. Ekaṃ dhammaṃ atītassa, musāvādissa jantuno;
Vitiṇṇaparalokassa, natthi pāpaṃ akāri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七六 違犯一(乘)法 [LChnFn13-05] ,及說妄語者,不信來世者,則無惡不作。 |
註解 [4] | ekaṃ dhammaṃ 一法指真實語。 musāvādissa jantuno 說謊的人,對於說謊人而言,在他的言語中連一個真實的字也找不到。 vitiṇṇaparalokassa 已捨棄世界於後的人,此種人見不到人間的樂,也見不到天界的樂,更見不到涅槃樂。 natthi pāpaṃ akāriyaṃ 無惡不作。對這種人而言,不可能有這種念頭:這惡行不應該作。 |
巴利原典 (CSCD) [2] | 177. Na ve kadariyā devalokaṃ vajanti, bālā have nappasaṃsanti dānaṃ;
Dhīro ca dānaṃ anumodamāno, teneva so hoti sukhī paratth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七七 慳者不生天。愚者不讚布施。智者隨喜施,後必得安樂。 |
註解 [4] | kadariyā 吝嗇的。 bālā 不知此生與來世。 dhīro 智者。 ten’ eva so hoti sukhī parattha 因此,他於來生是安樂的,因為他對於別人布施的行為隨喜、讚嘆的原因,在來生他享受天上的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178. Pathabyā ekarajjena, saggassa gamanena vā;
Sabbalokādhipaccena, sotāpattiphalaṃ varaṃ.
Lokavaggo terasa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七八 一統大地者,得生天上者,一切世界主,不及預流 [LChnFn13-06] 勝。 ( 178 典故 ). 世品第十三竟 |
註解 [4] | pathavyā ekarajjena 此地球的統治者。 saggassa gamanena vā 或到天上。 sabbalokādhipaccena 此一切世界的統治者。一切世界包括天龍八部等。 sotāpattiphalaṃ varaṃ 初果是較好的。當一個人一定遠離惡趣,超越惡趣,關閉惡趣之門,縱使如何懈怠,絕不會有第八生,所以預流果是較好的且尊貴。 |
巴利原典 (CSCD) [2] | 14. Buddhavaggo 179. Yassa jitaṃ nāvajīyati, jitaṃ yassa [jitamassa (sī. syā. pī.), jitaṃ massa (ka.)] no yāti koci loke;
Taṃ buddhamanantagocaraṃ, apadaṃ kena padena nessath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十四、佛陀品 一七九 [LChnFn14-01] 彼之勝利 [LChnFn14-02] 無能勝,敗者於世無可從** [LChnFn14-03] ,佛(智)無邊無行跡 [LChnFn14-04] ,汝復以何而誑惑? |
註解 [4] | yassa jitaṃ nāvajīyati 彼勝利無人能勝。等正覺的勝利不會轉成敗落,不會變成弱的勝利者。因為煩惱如執取等,已被世尊以不同的道斷除,將不會再生起。 jitam assa no yāti koci loke 在此世界中,沒有人可以達到彼勝利。在其克服煩惱後,沒有煩惱殘餘。此斷除是徹底的,完全的。 taṃ buddham anantagocaraṃ 世尊的所行境是無限的,因為其能了知無限多的對象。 apadaṃ kena padena nessatha 以什麼足跡,你能找到無足跡者?對於有三種足跡中的任何一種(即是貪瞋癡)的人而言,你可藉著足跡找到他。但對佛陀而言,一個足跡也沒有,以什麼足跡你可找到他呢? |
巴利原典 (CSCD) [2] | 180. Yassa jālinī visattikā, taṇhā natthi kuhiñci netave;
Taṃ buddhamanantagocaraṃ, apadaṃ kena padena nessath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八0 彼已不具於結縛,愛欲難以誘使去,佛(智)無邊無行跡,汝復以何而誑惑? |
註解 [4] | yassa jālinī 如網一般。貪稱為網,因為它會纏繞包裹所有一切。從這個意義而言,說貪中有網,貪能製造網,貪比喻為網。 visattikā 取著,貪稱為取著,因為它於根的所緣染著。也稱為毒,因為它是毒食,毒花,毒果。 taṇhā natthi kuhiñci netave 對於沒有貪的人而言,如何能將此人帶到輪迴之處? |
巴利原典 (CSCD) [2] | 181. Ye jhānapasutā dhīrā, nekkhammūpasame ratā;
Devāpi tesaṃ pihayanti, sambuddhānaṃ satīmat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八一 智者修禪定,喜出家 [LChnFn14-05] 寂靜,正念正覺者,天人所敬愛。 |
註解 [4] | jhānapasutā 從事與投入這兩種禪修自在的人,藉著轉向、入、住、出、省察的方式達成。 nekkhammūpasame ratā 樂於出離的平靜。此中的樂於出離的平靜,不是出離家而出家的意思,而是指樂於涅槃,煩惱息滅。 devā 'pi tesaṃ pihayanti sambuddhānaṃ satīmataṃ連諸天神也一樣希求。天與人等皆希求等正覺者,具有正念者。而他們自己也會希求正覺,如此思惟:願我們也能成為正覺者。 |
巴利原典 (CSCD) [2] | 182. Kiccho manussapaṭilābho, kicchaṃ maccāna jīvitaṃ;
Kicchaṃ saddhammassavanaṃ, kiccho buddhānamuppād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八二 得生人道難,生得壽終難,得聞正法難,遇佛出世難。 |
註解 [4] | kiccho manussapaṭilābho 得人身難,因為得人身要努力實踐善的戒行。 kicchaṃ saddhammasavaṇaṃ 聞正法難,因為宣說法的人很難出現。 kiccho buddhānaṃ uppādo 如來出現難,因為極端希少故,且要成佛需經過無量無數的努力才能成功,所以具足這種特質的人出現,要經過百千劫才可遇。 |
巴利原典 (CSCD) [2] | 183. Sabbapāpassa akaraṇaṃ, kusalassa upasampadā [kusalassūpasampadā (syā.)];
Sacittapariyodapanaṃ [sacittapariyodāpanaṃ (?)], etaṃ buddhāna sāsa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八三 一切惡莫作,一切善應行,自調淨其意,是則諸佛教。 ( 183 研讀 ). |
註解 [4] | sabbapāpassa akaraṇaṃ 諸惡莫作。 kusalassa upasampadā 眾善奉行,善行是指從出家到阿羅漢道的一切善行。 sacittapariyodapanaṃ 淨化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遠離五蓋。 etaṃ buddhāna sāsanaṃ 這是一切佛的教導。 |
巴利原典 (CSCD) [2] | 184. Khantī paramaṃ tapo titikkhā, nibbānaṃ [nibbāṇaṃ (ka. sī. pī.)] paramaṃ vadanti buddhā;
Na hi pabbajito parūpaghātī, na [ayaṃ nakāro sī. syā. pī. pātthakesu na dissati] samaṇo hoti paraṃ viheṭhayan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八四 諸佛說涅槃最上,忍辱為最高苦行。害他實非出家者,惱他不名為沙門。 |
註解 [4] | khantī paramaṃ tapo titikkhā 在佛的教授中,忍辱是最高,最可貴的苦行。 nibbāṇaṃ paramaṃ vadanti buddhā 諸佛說涅槃是無上的。如諸佛,辟支佛及那些覺者,這三種皆稱為諸佛。 na hi pabbajito parūpaghātī 出家者不應該傷害他人,以手傷害他人,或威脅他人,不能稱為出家人。 samaṇo 令他人厭煩,不稱為沙門。 |
巴利原典 (CSCD) [2] | 185. Anūpavādo anūpaghāto [anupavādo anupaghāto (syā. ka.)], pātimokkhe ca saṃvaro;
Mattaññutā ca bhattasmiṃ, pantañca sayanāsanaṃ;
Adhicitte ca āyogo, etaṃ buddhāna sāsa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八五 不誹與不害,嚴持於戒律 [LChnFn14-06] ,飲食知節量,遠處而獨居,勤修增上定 [LChnFn14-07] ,是為諸佛教。 |
註解 [4] | anūpavādo 不挑剔,也不會令別人挑剔。 anūpaghāto 不傷害,也不經由別人造成傷害。 pātimokkhe 在別解脫戒中。 saṃvaro 律儀,自制以防止惡行的造作。 mattaññutā 知量,就是正確地了解自己所須要的量。 pantaṃ 獨住。 adhicitte 增上心,指八等至。 āyogo 努力。 etaṃ buddhāna sāsanaṃ 此為世尊的教導。此中,沒有過失指語律儀,不傷害指身律儀,別解脫指觀察與自制。知量則是生活的清淨與生理上基本需求有關的戒。獨住與增上心則為定學。 |
巴利原典 (CSCD) [2] | 186. Na kahāpaṇavassena, titti kāmesu vijjati;
Appassādā dukhā kāmā, iti viññāya paṇḍ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八六 [LChnFn14-08] 即使雨金錢,欲心不滿足。智者知淫欲,樂少而苦多! |
註解 [4] | kahāpaṇavassena 此中所提的金幣雨,是指經由拍打雙手,引發下七種珍寶,縱使有這些,他於物質與欲望永不滿足。 appassādā 少樂。 dukhā 苦。 kāmā iti viññāya paṇḍito 智者已知欲樂是如此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187. Api dibbesu kāmesu, ratiṃ so nādhigacchati;
Taṇhakkhayarato hoti, sammāsambuddhasāvak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八七 故彼於天欲,亦不起希求。正覺者弟子,希滅於愛欲。 |
註解 [4] | api dibbesu kāmesu ratiṃ so nādhigacchati 縱使有人邀請智者享用天神們的快樂,事實上,智者於這些快樂中找不到喜悅。 taṇhakkhayarato 樂於貪盡者,為阿羅漢果與涅槃所吸引。 sammāsambuddhasāvako 等正覺的聲聞眾,致力於內心培養的比丘,從聞世尊所說的法而生。 |
巴利原典 (CSCD) [2] | 188. Bahuṃ ve saraṇaṃ yanti, pabbatāni vanāni ca;
Ārāmarukkhacetyāni, manussā bhayatajjit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八八 [LChnFn14-09] 諸人恐怖故,去皈依山岳,或依於森林,園苑樹支提 [LChnFn14-10] 。 |
註解 [4] | bahū 許多。 pabbatāni vanāni ca 諸山林。為各種怖畏威脅之人,及希求遠離怖畏,或希求兒子等,處處歸依山林,如仙人山等。 |
巴利原典 (CSCD) [2] | 189. Netaṃ kho saraṇaṃ khemaṃ, netaṃ saraṇamuttamaṃ;
Netaṃ saraṇamāgamma, sabbadukkhā pam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八九 此非安穩依,此非最上依,如是皈依者,不離一切苦。 |
註解 [4] | netaṃ saraṇam 此非歸依處,所有如此的歸依處是不安全的,並非最高的,且因為這個理由,沒有一個眾生能遠離生老等病。 |
巴利原典 (CSCD) [2] | 190. Yo ca buddhañca dhammañca, saṅghañca saraṇaṃ gato;
Cattāri ariyasaccāni, sammappaññāya pass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九0 若人皈依佛,皈依法及僧,由於正智慧,得見四聖諦。 |
註解 [4] | yo ca 已指出那些不安全,不究竟的歸依處,接著就說明那裡是安全,究竟的歸依處。 buddhañ ca dhammañ ca saṅghañ ca saraṇaṃ gato 已經以佛法僧為究竟的歸依處,藉著禪修的業處---佛法僧隨念的時候,尋找歸依處會消失,且會為這些行為所干擾,所以此中所說唯一的歸依處是來自於道。 cattāri ariyasaccāni sammappaññāya passati 藉由知見四聖諦,這些人歸依四聖諦,此歸依是安全且究竟的,依於此歸依,此人遠離輪迴的一切不幸。 |
巴利原典 (CSCD) [2] | 191. Dukkhaṃ dukkhasamuppādaṃ, dukkhassa ca atikkamaṃ;
Ariyaṃ caṭṭhaṅgikaṃ maggaṃ, dukkhūpasamagāmi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九一 苦與苦之因,以及苦之滅 [LChnFn14-11] ,並八支聖道,能令苦寂滅 [LChnFn14-12] 。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192. Etaṃ kho saraṇaṃ khemaṃ, etaṃ saraṇamuttamaṃ;
Etaṃ saraṇamāgamma, sabbadukkhā pam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九二 此 [LChnFn14-13] 皈依安穩,此皈依無上,如是皈依者,解脫一切苦。 |
註解 [4] | etaṃ kho saraṇaṃ khemaṃ 此實為寂靜的歸依處。 |
巴利原典 (CSCD) [2] | 193. Dullabho purisājañño, na so sabbattha jāyati;
Yattha so jāyati dhīro, taṃ kulaṃ sukhamed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九三 聖人 [LChnFn14-14] 極難得,彼非隨處生;智者所生處,家族咸蒙慶。 |
註解 [4] | dullabho 難得。聖者難遇,不是平常遇得到,如高貴的動物難遇。 na so sabbattha 他不出生在邊地,或貧賤家中,他生於中國。一個受到尊重的家庭於剎帝利家中或婆羅門家中。 |
巴利原典 (CSCD) [2] | 194. Sukho buddhānamuppādo, sukhā saddhammadesanā;
Sukhā saṅghassa sāmaggī, samaggānaṃ tapo sukh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九四 諸佛出現樂,演說正法樂,僧伽和合樂,修士和合樂。 |
註解 [4] | sukho buddhānaṃ uppādo 世尊的出現是快樂的,當他們出現時,推動人們越過染著的鴻溝。 sukhā saddhammadesanā 演說真正的法是快樂的,因為處於生死中的眾生,遇到正法,能解脫生老等死。 sukhā saṅghassa sāmaggī 僧眾合和樂,和合是思想的一致,同樣的一致性也是快樂。 samaggānaṃ tapo sukho 和合勇進樂,在和合的團體中,有類似的心情,如學習佛陀的教法,或完成頭陀的練習,或成就獨處的目標,所以勇進樂。世尊曾說:諸比丘!只要比丘們和合共聚,和合生起,和合實踐僧團的功用,如此諸比丘的進步是可以期待的,且不會退失。 |
巴利原典 (CSCD) [2] | 195. Pūjārahe pūjayato, buddhe yadi va sāvake;
Papañcasamatikkante, tiṇṇasokapariddav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九五 [LChnFn14-15] 供養供應者──脫離於虛妄,超越諸憂患,佛及佛弟子。 |
註解 [4] | pūjārahe pūjayato 尊敬值得尊敬的人。Pūjārahā應理解為Pūjitum arahā,應該被禮敬的那些人。此中的意思是對於尊敬那些值得尊敬的人,以禮拜或問訊或供養四資具等。 buddhe 諸覺者,此中說明值得尊敬的這些人。 yadi vā 此中意謂尚有辟支佛、聲聞及世尊的弟子。 papañca samatikkante 已越過戲論,即越過貪、見、慢等。 tiṇṇasokapariddave 越過憂愁。這些人值得尊敬。 |
巴利原典 (CSCD) [2] | 196. Te tādise pūjayato, nibbute akutobhaye;
Na sakkā puññaṃ saṅkhātuṃ, imettamapi kenaci.
Buddhavaggo cuddasa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九六 若供養如是──寂靜無畏者,其所得功德,無能測量者。 佛陀品第十四竟 |
註解 [4] | te 諸佛與其他。 tādise 如此,是說具有上面所說的特質。 nibbute 寂靜者,已寂滅貪、瞋、痴。 akutobhaye 不畏懼任何事的人,他們不怕輪迴相續的存有,或任何感官經驗的對象。 na sakkā puññaṃ saṅkhātuṃ 此功德不能被計算。 imettam api kena ci 任何人會說:此是範圍。但此功德,不能計算說:他是這麼多。kena ci應該加入api,意思為:任何人或方式,不能計算此功德。任何人如婆羅門等。任何方式:測量、稱重、容積。測量:測量後,說他有這麼多。稱重:以稱來評量有多重。容積:如斗等。想要藉由這三種方法,計算禮敬諸佛等的人所獲得的功德,有多少是不可能的,因為無限故。禮敬諸佛等,其功德不可量,因為諸佛等已除煩惱,已達涅槃,也除去五蘊的相續,故禮敬者其德不可量。 |
巴利原典 (CSCD) [2] | 15. Sukhavaggo 197. Susukhaṃ vata jīvāma, verinesu averino;
Verinesu manussesu, viharāma averi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十五:樂品 [LChnFn15-01] 一九七 我等 [LChnFn15-02] 實樂生,憎怨中無僧。於僧怨人中,我等無憎住。 |
註解 [4] | susukhaṃ 極快樂,在家人以強奪等來營生,而說:我們過的很舒服。但我們比他們過得更舒服。 verinesu averino 在怨恨中,無恨者。 |
巴利原典 (CSCD) [2] | 198. Susukhaṃ vata jīvāma, āturesu anāturā;
Āturesu manussesu, viharāma anātur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九八 我等實樂生,疾病中無病 [LChnFn15-03] 。於疾病人中,我等無病住。 |
註解 [4] | āturesu anāturā 於苦惱中無惱者。因為遠離煩惱,所以在因煩惱而有病中,是無病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199. Susukhaṃ vata jīvāma, ussukesu anussukā;
Ussukesu manassesu, viharāma anussuk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九九 我等實樂生,貪欲中無欲。於貪欲人中,我等無欲住。 |
註解 [4] | ussūkesu anussukā 在不寂靜中寂靜。在追求五欲的人中,因為不求故,遠離貪愛故,所以寂靜。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0. Susukhaṃ vata jīvāma, yesaṃ no natthi kiñcanaṃ;
Pītibhakkhā bhavissāma, devā ābhassarā yath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00 我等實樂生,我等無物障 [LChnFn15-04] ,我等樂為食,如光音天人 [LChnFn15-05] 。 |
註解 [4] | yesaṃ 在那些有許可障礙,如欲貪等的人中,沒有障礙的事。 pītibhakkhā 喜的享用者,就如以喜為食,而度日的天神一般,我們亦將如此。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1. Jayaṃ veraṃ pasavati, dukkhaṃ seti parājito;
Upasanto sukhaṃ seti, hitvā jayaparāja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0一 勝利生憎怨,敗者住苦惱。勝敗兩俱捨,和靜住安樂。 |
註解 [4] | jayaṃ veraṃ pasavati 戰勝者獲得失敗者的怨恨。 parājito 被他人所敗的人,處於苦惱中,而想:何時,我將能見到進一步的攻擊,令其挫敗? upasanto 寂靜者,指阿羅漢,其煩惱已平息故。 sukhaṃ seti hitvā jayaparājayaṃ 已經捨離勝與敗的人,睡得很安穩。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2. Natthi rāgasamo aggi, natthi dosasamo kali;
Natthi khandhasamā [khandhādisā (sī. syā. pī. rūpasiddhiyā sameti)] dukkhā, natthi santiparaṃ suk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0二 無火如貪欲,無惡如瞋恨,無苦如(五)蘊,無樂勝寂靜 [LChnFn15-06] 。 |
註解 [4] | natthi rāgasamo aggi 沒有其他的火如欲貪,此欲貪能將一個人燒成灰盡,從內部燒起,看不到煙、火、炭。 natthi dosasamo kali 沒有任何惡如瞋。 natthi khandhādisā dukkhā 沒有任何苦如五蘊一般輪轉不已。 natthi santiparaṃ sukhaṃ 沒有任何樂高於涅槃。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3. Jighacchāparamā rogā, saṅkhāraparamā [saṅkārā paramā (bahūsu)] dukhā;
Etaṃ ñatvā yathābhūtaṃ, nibbānaṃ paramaṃ suk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0三 飢為最大病,行 [LChnFn15-07] 為最大苦;如實知此已,涅槃樂最上。 |
註解 [4] | jighacchā paramā rogā 貪是最嚴重的病。任何疾病,可以藥物處理來驅逐,或消滅;然而,貪必須恆常對治,所以是最嚴重的病。 saṅkhārā 五蘊。 etaṃ ñatvā yathābhūtaṃ 如實知此,在了解事實是如此之後,什麼事實?即沒有任何疾病如貪,沒有任何苦如五蘊。智者體證涅槃。 nibbānaṃ paramaṃ sukhaṃ 涅槃是最高的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4. Ārogyaparamā lābhā, santuṭṭhiparamaṃ dhanaṃ;
Vissāsaparamā ñāti [vissāsaparamo ñāti (ka. sī.), vissāsaparamā ñātī (sī. aṭṭha.), vissāsā paramā ñāti (ka.)], nibbānaṃ paramaṃ [nibbāṇaparamaṃ (ka. sī.)] suk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0四 無病最上利,知足最上財,信賴最上親,涅槃最上樂。 |
註解 [4] | ārogyaparamā lābhā 無病是最高的得。對於生病的人而言,縱使有所得,實際上無所得。對於健康的人,已得一切。 santuṭṭhiparamaṃ dhanaṃ 滿足是最高的財富。對於在家人或隱士而言,知足於其所得與所擁有的,這是比任何財富還高。 vissāsaparamā ñātī 信任是最高的親屬。對他沒有信任,此人事實上就是陌生人,縱使是其父或母。雖然彼此沒有關連,但有信任,則是最好的親屬。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5. Pavivekarasaṃ pitvā [pītvā (sī. syā. kaṃ. pī.)], rasaṃ upasamassa ca;
Niddaro hoti nippāpo, dhammapītirasaṃ piv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0五 已飲獨居味,以及寂靜味,喜飲於法味,離怖畏去惡。 |
註解 [4] | pavivekarasaṃ 出離的味,由出離而生出的味,即是體驗出離所生的樂。 pītvā rasaṃ upasamassa 已飲寂靜味。所謂寂靜味,即是涅槃樂,因煩惱息滅故寂靜。已飲,因達到現觀四聖諦,以涅槃為所緣及體驗他而品嚐到涅槃。 niddaro hoti 藉著出離樂與涅槃樂,煩惱滅盡的比丘遠離憂傷。 dhammapītirasaṃ pibaṃ 飲其法喜味,當其品嚐由九種出世間法所生起的滋味時,一個人確實捨離憂傷。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6. Sāhu dassanamariyānaṃ, sannivāso sadā sukho;
Adassanena bālānaṃ, niccameva sukhī siy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0六 善哉見聖者,與彼同住樂。由不見愚人,彼即常歡樂。 |
註解 [4] | sādhu 善的、美的、有益的。 sannivāso 不僅見到他們是樂,與他們同坐,服侍他們也是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7. Bālasaṅgatacārī [bālasaṅgaticārī (ka.)] hi, dīghamaddhāna socati;
Dukkho bālehi saṃvāso, amitteneva sabbadā;
Dhīro ca sukhasaṃvāso, ñātīnaṃva samāgam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0七 與愚者同行,長時處憂悲。與愚同住苦,如與敵同居。與智者同住,樂如會親族。 |
註解 [4] | bālasaṅgatacārī 與愚者同行。 hi dīgham addhāna socati dukkho bālehi saṃvāso長時間的悲傷,他為愚伴友所催促:讓我們破門竊盜等。變成與他有類似的心,作那些惡行,受到砍手等痛苦的處罰,且長時間的受苦。 amitten’ eva sabbadā 猶如與帶刀的敵人共住,或毒蛇等共住,是一個持續不斷的災難,同樣的,與愚者共住也一樣。 dhīro ca sukhasaṃvāso 與智者共住是快樂。 ñātīnaṃ va samāgamo 猶如親友相聚是快樂的,同樣的,與智者共住也一樣。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8. Tasmā hi –
Dhīrañca paññañca bahussutañca, dhorayhasīlaṃ vatavantamariyaṃ;
Taṃ tādisaṃ sappurisaṃ sumedhaṃ, bhajetha nakkhattapathaṃva candimā [tasmā hi dhīraṃ paññañca, bahussutañca dhorayhaṃ; sīlaṃ dhutavatamariyaṃ, taṃ tādisaṃ sappurisaṃ; sumedhaṃ bhajetha nakkhattapathaṃva candimā; (ka.)].
Sukhavaggo pannarasa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0八 是故真實: [LChnFn15-08] 賢者智者多聞者,持戒虔誠與聖者,從斯善人賢慧遊,猶如月從於星道。 樂品第十五竟 |
註解 [4] | tasmā hi 因此與愚者生活是不幸的,與智者共住是快樂的。 dhīrañ ca 智者,具有堅定不移的人。 paññañ ca 具有世間與出世間內觀的人。 bahussutañ ca 具有聖典的知識與心的清淨。 dhorayhaśīlaṃ 由於習慣於承擔軛,故能達到阿羅漢。 vatavantam 盡本分的,有常規的習性,由於練習戒與頭陀的緣故。 āriyaṃ 可貴的,是聖者(ariya),遠離(āroka)煩惱。 sappurisaṃ 正人,如此的人有敏銳的智慧。 bhajetha 應該與此人交往。 nakkhattapathaṃ'va candimā 猶如月亮在純淨的天空中,隨眾星的路而行。 |
巴利原典 (CSCD) [2] | 16. Piyavaggo 209. Ayoge yuñjamattānaṃ, yogasmiñca ayojayaṃ;
Atthaṃ hitvā piyaggāhī, pihetattānuyogi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第十六:喜愛品 二0九 專事不當事,不事於應修,棄善趨愛欲,卻羨自勉者 [LChnFn16-01] 。 |
註解 [4] | ayoge yuñjam attānaṃ於不相應、無利益、未深思、不應該作的事造作。未深思的事指六種不如理作意。 yogasmiñ ca ayojayaṃ 於有利益的事,卻不造作。 atthaṃ hitvā 已捨棄有益的目標之後。有益的,指三學。已捨棄指從出家開始。 piyaggāhī 取著所愛的,即指五欲。 pihet’ attānuyoginaṃ 因為這些行為,捨離出家戒,成為在家人,之後,羨慕那些為天人所敬的那些人。他如此希望:願我也能像他一樣。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0. Mā piyehi samāgañchi, appiyehi kudācanaṃ;
Piyānaṃ adassanaṃ dukkhaṃ, appiyānañca dassa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0 莫結交愛人,莫結不愛人。不見愛人苦,見憎人亦苦。 |
註解 [4] | mā piyehi samāgañchi appiyehi kudācanaṃ 不可與所愛的相聚,也不要與不可愛的相聚,連一剎那也不可。 piyānaṃ adassanaṃ dukkhaṃ 沒看到所愛的,即是與他們分離,是一種苦。 appiyānañ ca dassanaṃ 見到不可愛的,也是一種苦。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1. Tasmā piyaṃ na kayirātha, piyāpāyo hi pāpako;
Ganthā tesaṃ na vijjanti, yesaṃ natthi piyāppi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一 是故莫愛著,愛別離為苦。若無愛與憎,彼即無羈縛。 |
註解 [4] | tasmā 因為兩者都是苦。 piyaṃ na kayirātha 不讓自己貪愛任何有情與事物。 piyāpāyo hi pāpako 因為與可愛分離,會讓自己陷入凡夫脆弱的狀況。 ganthā tesaṃ na vijjanti yesaṃ natthi piyāppiyaṃ 對於無喜愛,亦無無喜愛的人而言,沒有結。沒有任何東西對他是喜愛的,因為貪婪之結已被捨棄。沒有任何東西對他而言是不可樂的,因為以捨棄瞋結。已捨這些結,同樣的其他結也被棄。因此,不要讓自己喜或不喜任何人或事。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2. Piyato jāyatī soko, piyato jāyatī [jāyate (ka.)] bhayaṃ;
Piyato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 kuto bha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二 從喜愛生憂,從喜愛生怖;離喜愛無憂,何處有恐怖。 |
註解 [4] | piyato 任何苦或畏懼的生起,事實上都是基於喜愛的有情或事物而生起。已滅除喜愛,則苦畏也消除。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3. Pemato jāyatī soko, pemato jāyatī bhayaṃ;
Pemato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 kuto bha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三 從親愛生憂,從親愛生怖;離親愛無憂,何處有恐怖。 |
註解 [4] | pemato 因為染著兒女。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4. Ratiyā jāyatī soko, ratiyā jāyatī bhayaṃ;
Ratiyā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 kuto bha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四 從貪欲生憂,從貪欲生怖;離貪欲無憂,何處有恐怖。 |
註解 [4] | ratiyā 因為染著五欲。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5. Kāmato jāyatī soko, kāmato jāyatī bhayaṃ;
Kāmato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 kuto bha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五 從欲樂生憂,從欲樂生怖;離欲樂無憂,何處有恐怖。 |
註解 [4] | Kāmato 因對事的欲與對煩惱的欲,所以不幸生起。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6. Taṇhāya jāyatī [jāyate (ka.)] soko, taṇhāya jāyatī bhayaṃ;
Taṇhāya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 kuto bha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六 從愛欲生憂,從愛欲生怖;離愛欲無憂,何處有恐怖。 |
註解 [4] | taṇhāya 從六門生起貪愛,因貪愛生起不幸。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7. Sīladassanasampannaṃ , dhammaṭṭhaṃ saccavedinaṃ;
Attano kamma kubbānaṃ, taṃ jano kurute pi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七 具戒及正見,住法 [LChnFn16-02] 知真諦 [LChnFn16-03] ,圓滿自所行 [LChnFn16-04] ,彼為心人愛。 |
註解 [4] | sīladassanasampannaṃ 具足戒見者。具足可導致清淨的戒,與具足正觀可導致道與果。 dhammaṭṭhaṃ 立於法,指已知九出間法的人。 saccavedinaṃ 說真實語,因知真理,說真實語,即由十六觀智,了知四聖諦。 attano kamma kubbānaṃ 作自己的工作,即是三學。 taṃ jano kurute piyaṃ 凡夫會喜愛這種人,希望見到、頂禮、服務此人。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8. Chandajāto anakkhāte, manasā ca phuṭo siyā;
Kāmesu ca appaṭibaddhacitto [appaṭibandhacitto (ka.)], uddhaṃsototi 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八 渴求離言法 [LChnFn16-05] ,充滿思慮心,諸慾心不著,是名上流人 [LChnFn16-06] 。 |
註解 [4] | chandajāto 當傾向於作相對應的工作時,出世間的希求會生起。 anakkhāte 關於涅槃,因為無法描述:他如何被創造?具有何種特性?所以稱為無限。 kāmesu ca appaṭibaddhacitto 其心不被五欲所繫,因達到不來果道,不染著欲。 uddhaṃsoto 'ti vuccati 稱此人為上分結,因為此人將生於天界。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9. Cirappavāsiṃ purisaṃ, dūrato sotthimāgataṃ;
Ñātimittā suhajjā ca, abhinandanti āgat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九 久客異鄉者,自遠處安歸,親友與知識,歡喜而迎彼。 |
註解 [4] | cirappavāsiṃ purisaṃ 長期的離家生活的人。 dūrato sotthim āgataṃ 從遠方安全地歸來,帶回從事貿易或服務國王所獲得的利益。 ñātimittā suhajjā ca 親友與善心者。親屬,因為血緣關係。朋友,因為互相交往。善心者,因為熱誠的心。 abhinandanti āgataṃ 高興地歡迎其歸來,以言語或合掌或帶來各種禮物等方式來對他歡迎。 |
巴利原典 (CSCD) [2] | 220. Tatheva katapuññampi, asmā lokā paraṃ gataṃ;
Puññāni paṭigaṇhanti, piyaṃ ñātīva āgataṃ.
Piyavaggo soḷasa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二0 造福亦如是,從此生彼界,福業如親友,以迎愛者來。 喜愛品第十六竟 |
註解 [4] | tatheva katapuññam pi 同樣的,已作善行的人。 asmā lokā paraṃ gataṃ 從此世到後世。 puññāni paṭigaṇhanti 善行迎接此人,自己的善行成為父母的位置,高興地迎接此人,帶給此人許多利益。 piyaṃ ñātīva āgataṃ 如同親友迎接歸來的人一樣。 |
巴利原典 (CSCD) [2] | 17. Kodhavaggo 221. Kodhaṃ jahe vippajaheyya mānaṃ, saṃyojanaṃ sabbamatikkameyya;
Taṃ nāmarūpasmimasajjamānaṃ, akiñcanaṃ nānupatanti dukkh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十七:忿怒品 二二一 捨棄於忿怒,除滅於我慢,解脫一切縛,不執著名色 [LChnFn17-01] ,彼無一物者,苦不能相隨。 ( 221 典故 ). |
註解 [4] | kodhaṃ jahe 捨瞋。 vippajaheyya mānaṃ 除慢。 saññojanaṃ sabbam atikkameyya 越一切結。 asajjamānaṃ 不染著。染著名色的人,會想: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的感受。當身體敗壞時,憂與悲會生起,這是染著名色。 akiñcanaṃ nānupatanti dukkhā 一無所有的人,苦不會降臨。這種人離開染著,沒有任何負擔,因為不染故,所以不會有苦的生起。 |
巴利原典 (CSCD) [2] | 222. Yo ve uppatitaṃ kodhaṃ, rathaṃ bhantaṃva vāraye [dhāraye (sī. syā. pī.)];
Tamahaṃ sārathiṃ brūmi, rasmiggāho itaro ja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二二 若能抑忿發,如止急行車,是名(善)御者,餘為執韁人 [LChnFn17-02] 。 |
註解 [4] | uppatitaṃ 已被生起。 rathaṃ bhantaṃ va 猶如御者駕馬,直往其所欲往之處。 uppatitaṃ kodhaṃ dhāraye 於所生起的瞋,能駕御的人。 tam ahaṃ sārathiṃ brūmi 此人,我稱為御者。 rasmiggāho itaro jano 其他人,僅能稱為執繩者,不能稱為御者。 |
巴利原典 (CSCD) [2] | 223. Akkodhena jine kodhaṃ, asādhuṃ sādhunā jine;
Jine kadariyaṃ dānena, saccenālikavādi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二三 以不忿勝忿。以善勝不善。以施勝慳吝。以實勝虛妄。 |
註解 [4] | akkodhena jine kodhaṃ 以無瞋能伏瞋,遠離瞋能戰勝瞋的人。 asādhuṃ sādhunā jine 以善能克服不善。 jine kadariyaṃ dānena 以布施勝慳吝。 saccenālikavādinaṃ 以真實勝謊言。 |
巴利原典 (CSCD) [2] | 224. Saccaṃ bhaṇe na kujjheyya, dajjā appampi [dajjā’ppasmimpi (sī. pī.), dajjā appasmi (syā. ka.)] yācito;
Etehi tīhi ṭhānehi, gacche devāna santik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二四 諦語不瞋恚,分施 [LChnFn17-03] 與乞者;以如是三事,能生於諸天。 |
註解 [4] | saccaṃ bhaṇe 願人說實語,即是尊重真實,面對真實,安立於真實。 na kujjheyya 願人不生氣。 dajjā ’ppasmim pi yācito 被乞求時,願人縱使只有一點點也能給。乞求者,此中指出家的人,他們站在門口,雖未言:給我東西。但事實上,他們是要乞食, etehi tīhi ṭhānehi gacche devāna santike 因此三種因素,人可到天界。 |
巴利原典 (CSCD) [2] | 225. Ahiṃsakā ye munayo [ahiṃsakāyā munayo (ka.)], niccaṃ kāyena saṃvutā;
Te yanti accutaṃ ṭhānaṃ, yattha gantvā na socar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二五 彼無害牟尼,常調伏其身,到達不死境─無有悲憂處。 |
註解 [4] | munayo 聖者,此處意謂無學,因遵循寂靜者之道,而達到道與果。 niccaṃ kāyena saṃvutā 常以三門來自我管理。 accutaṃ ṭhānaṃ 永恆,不可動的地方。 yattha gantvā na socare 不管到哪裡,都不會憂傷。 |
巴利原典 (CSCD) [2] | 226. Sadā jāgaramānānaṃ, ahorattānusikkhinaṃ;
Nibbānaṃ adhimuttānaṃ, atthaṃ gacchanti āsav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二六 恆常醒覺者,日夜勤修學,志向於涅槃,息滅諸煩惱。 |
註解 [4] | ahorattānusikkhinaṃ 日夜學習,那些人以三學日夜調伏自己。 nibbāṇaṃ adhimuttānaṃ 信解涅槃,其心關心於涅槃。 |
巴利原典 (CSCD) [2] | 227. Porāṇametaṃ atula, netaṃ ajjatanāmiva;
Nindanti tuṇhimāsīnaṃ, nindanti bahubhāṇinaṃ;
Mitabhāṇimpi nindanti, natthi loke anind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二七 阿多羅 [LChnFn17-04] 應知:此非今日事,古語已有之。默然為人誹,多語為人誹,寡言為人誹;不為誹謗者,斯世實無有。 |
註解 [4] | porāṇam etaṃ atula 這是古老的,atula!atula是一個居士的名字。 n’ etaṃ ajjatanām iva 不是今日才如此。 nindanti tuṇhim āsīnaṃ 對於沉默不語的人,也毀謗,如:此人為何沉默,猶如啞巴!好像什麼都不知道。 nindanti bahubhāṇinaṃ 對於多語者,也毀謗,如:此人為何多語,如葉子為風所吹,拍動不停,這樣的談話不會有結束。 mitabhāṇinam pi nindanti 對於適量的談話的人,也毀謗,如:此人為何說一二句就不說,好像以為他的話像黃金一樣珍貴。 |
巴利原典 (CSCD) [2] | 228. Na cāhu na ca bhavissati, na cetarahi vijjati;
Ekantaṃ nindito poso, ekantaṃ vā pasaṃs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二八 全被人誹者,或全被讚者,非曾有當有 [LChnFn17-05] ,現在亦無有。 |
註解 [4] | na cāhu na ca bhavissati na cetarahi vijjati 於過去、現在、未來,任何人都會被批評。 |
巴利原典 (CSCD) [2] | 229. Yaṃ ce viññū pasaṃsanti, anuvicca suve suve;
Acchiddavuttiṃ [acchinnavuttiṃ (ka.)] medhāviṃ, paññāsīlasamāhit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二九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無瑕疵並賢明,智慧戒行兼具者,彼為智人所稱讚。 |
註解 [4] | yañce viññū 愚者的責備或稱讚不是真的評價。但觀察為智者所評價的人之後,了知為何智者稱讚或為何責備? acchiddavuttiṃ 無垢行的人。指處於不被指責的行為中,或具足不被指責的生活方式。 medhāviṃ 智者,因為具備佛法的智慧。 paññāsīlasamāhitaṃ 具足戒與智,因為具備世間智與出世間智,也具足四種清淨戒。 |
巴利原典 (CSCD) [2] | 230. Nikkhaṃ [nekkhaṃ (sī. syā. pī.)] jambonadasseva, ko taṃ ninditumarahati;
Devāpi naṃ pasaṃsanti, brahmunāpi pasaṃs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三0 品如閻浮金 [LChnFn17-06] ,誰得誹辱之?彼為婆羅門,諸天所稱讚。 |
註解 [4] | ko taṃ ninditum arahati 誰能批評他呢?此人如金幣,了無暇疵,適合為金匠所捶練。 devā 'pi naṃ pasaṃsanti 連諸天也稱讚。 brahmunā 'pi pasaṃsito 也為梵所稱讚。 |
巴利原典 (CSCD) [2] | 231. Kāyappakopaṃ rakkheyya, kāyena saṃvuto siyā;
Kāyaduccaritaṃ hitvā, kāyena sucaritaṃ car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三一 攝護身忿怒 [LChnFn17-07] ,調伏於身行。捨離身惡行,以身修善行。 |
註解 [4] | kāyappakopaṃ rakkheyya 願人守護自己,遠離身惡行。 kāyena saṃvuto siyā 願人以身律儀自己。此人防護惡行,不令其經由身門進入自己。 kāyaduccaritaṃ hitvā kāyena sucaritaṃ care 捨棄身惡行,觀察正確的行為,以身成就彼善行。 |
巴利原典 (CSCD) [2] | 232. Vacīpakopaṃ rakkheyya, vācāya saṃvuto siyā;
Vacīduccaritaṃ hitvā, vācāya sucaritaṃ car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三二 攝護語忿怒,調伏於語行。捨離語惡行,以語修善行。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233. Manopakopaṃ rakkheyya, manasā saṃvuto siyā;
Manoduccaritaṃ hitvā, manasā sucaritaṃ car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三三 攝護意忿怒,調伏於意行。捨離意惡行,以意修善行。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234. Kāyena saṃvutā dhīrā, atho vācāya saṃvutā;
Manasā saṃvutā dhīrā, te ve suparisaṃvutā.
Kodhavaggo sattarasa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三四 智者身調伏,亦復語調伏,於意亦調伏,實一切調伏。 忿怒品第十七竟 |
註解 [4] | kāyena saṃvutā dhīrā atho vācāya saṃvutā manasā saṃvutā dhīrā 智者身律儀不侵害眾生,語律儀不說妄語,意律儀不起貪等。 te ve suparisaṃvutā 彼為善守護,於此世界中,他們是善自制,其門善關閉。 |
巴利原典 (CSCD) [2] | 18. Malavaggo 235. Paṇḍupalāsova dānisi, yamapurisāpi ca te [taṃ (sī. syā. kaṃ. pī.)] upaṭṭhitā;
Uyyogamukhe ca tiṭṭhasi, pātheyyampi ca te na vijj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十八:垢穢品 二三五 汝今已似枯燋葉,閻魔使者近身邊。汝已佇立死門前,旅途汝亦無資糧。 |
註解 [4] | paṇḍupalāso 'va dāni 'si 你現在猶如枯黃的葉子,即將落到地面。 yamapurisā 'pi ca te upaṭṭhitā 死神的使者已接近你。 uyyogamukhe ca tiṭṭhasi 敗壞就在面前。 pātheyyam pi ca te na vijjati 資糧如米。對一個旅行者而言,就是路上的食物。對一個要超越世界的人而言,即是善行。 |
巴利原典 (CSCD) [2] | 236. So karohi dīpamattano, khippaṃ vāyama paṇḍito bhava;
Niddhantamalo anaṅgaṇo, dibbaṃ ariyabhūmiṃ upehisi [dibbaṃ ariyabhūmimehisi (sī. syā. pī.), dibbamariyabhūmiṃ upehisi (?)].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三六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為智者。拂除塵垢無煩惱,得達諸天之聖境 [LChnFn18-01] 。 |
註解 [4] | so karohi dīpam attano 如此的人,為自己建立善的支撐點,如海中遇難的船,尋找島嶼。 khippaṃ vāyama 盡速地努力。 paṇḍito bhava 成為智者,為自己建立支點,就是自己的善業。當他可以作的時候,實踐善行,不要等待死亡來臨的時候,如此努力用功的人是智者。 niddhantamalo anaṅgaṇo dibbaṃ ariyabhūmim ehisi 如此努力用功,會成為息滅五欲污垢的人。沒有煩惱的污染,你將達到五淨居天。 |
巴利原典 (CSCD) [2] | 237. Upanītavayo ca dānisi, sampayātosi yamassa santike;
Vāso [vāsopi ca (bahūsu)] te natthi antarā, pātheyyampi ca te na vijj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三七 汝今壽命行已終。汝已移步近閻魔。道中既無停息處,旅途汝亦無資糧。 |
註解 [4] | upanītavayo ca dāni 'si 現在你已度過一大段生命,已入高齡。你已度過人生的三個時間,且站立於死神的邊緣。 sampayāto 'si yamassa santike 你正站在死神的面前。 vāso 'pi ca te natthi antarā 中間沒有可休息的地方。當行於陸上的行者,沿路上從事不同的作用以度時,然而,生於他世卻非如此。生於他世者不可能對死神說:請等我幾天,讓我乞食及聽法。只要死於此,即刻投生於彼。 |
巴利原典 (CSCD) [2] | 238. So karohi dīpamattano, khippaṃ vāyama paṇḍito bhava;
Niddhantamalo anaṅgaṇo, na punaṃ jātijaraṃ [na puna jātijaraṃ (sī. syā.), na puna jātijjaraṃ (ka.)] upehis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三八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為智者。拂除塵垢無煩惱,不復重來生與老。 |
註解 [4] | na puna jātijaraṃ upehisi 不復生與老,當然包括病與死。此中指阿羅漢道。 |
巴利原典 (CSCD) [2] | 239. Anupubbena medhāvī, thokaṃ thokaṃ khaṇe khaṇe;
Kammāro rajatasseva, niddhame malamatta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三九 剎那剎那間,智者分分除,漸拂自垢穢,如冶工鍛金。 |
註解 [4] | anupubbena 依序地。 medhāvī 智者。 khaṇe khaṇe 在每一剎那,作善行。 kammāro rajatass’ eva 猶如金匠,藉著加熱、捶打,若不能移除不淨,及塑成種種莊飾,則一而再地加熱與捶打,已除不淨,則可塑成種種美飾。 niddhame malam attano 同樣的,一而再地作善行,智者能去除雜染如欲樂等。 |
巴利原典 (CSCD) [2] | 240. Ayasāva malaṃ samuṭṭhitaṃ [samuṭṭhāya (ka.)], tatuṭṭhāya [taduṭṭhāya (sī. syā. pī.)] tameva khādati;
Evaṃ atidhonacārinaṃ, sāni kammāni [sakakammāni (sī. pī.)] nayanti duggati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四0 如鐵自生鏽,生已自腐蝕,犯罪者亦爾,自業導惡趣。 |
註解 [4] | atidhonacārinaṃ sakakammāni nayanti duggatiṃ 此中的dhona意謂:在反思之後,再利用四資具的智慧。即是說這四資具是為此目的,而非其他。某人在行動上違反這樣的智慧,稱為atidhonacārī。如銹從鐵生出,反而腐蝕生出之處。同樣的,愚者的行為從自己生起,反而將自己投向惡趣,因為違反了省思的智慧而受用資生之具。 |
巴利原典 (CSCD) [2] | 241. Asajjhāyamalā mantā, anuṭṭhānamalā gharā;
Malaṃ vaṇṇassa kosajjaṃ, pamādo rakkhato mal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四一 不誦經典穢,不勤為家穢。懶惰為色穢 [LChnFn18-02] ,放逸護衛穢。 |
註解 [4] | asajjhāyamalā mantā 因為聖典的學習或技藝的熟練,若不相續不斷的重覆或練習,則會遺忘或不能背誦。 anuṭṭhānamalā gharā 房子敗壞時,若屋主不積極修復破損之處,則屋子很快壞。 malaṃ vaṇṇassa kosajjaṃ 出家或在家人因為懶惰,不去照料身體或其資具,身與物會變得很髒亂。 pamādo rakkhato malaṃ 照料牛群的人,因為放逸、睡覺、玩耍,不注意牛群,以致於牛群遇到傷害,不管是渡過不適當的河水,或經過有危險之處,或侵害別人的稻苗。如此的牧牛者會為主人所訶責或處罰。同樣的,出家人若不能守護六根,煩惱入侵其人,令其遠離出家生活,所以放逸是垢染。 |
巴利原典 (CSCD) [2] | 242. Malitthiyā duccaritaṃ, maccheraṃ dadato malaṃ;
Malā ve pāpakā dhammā, asmiṃ loke paramhi c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四二 邪行婦人穢,吝嗇施者穢。此界及他界,惡去實為穢。 |
註解 [4] | mal’ itthiyā duccaritaṃ惡行是女人的污垢。此中所謂的惡行,指逾越道德,當有此行時,其丈夫趕走她,甚至回到娘家,父母會說:妳已成為家族的污垢,我們甚至不願見到妳。於是四處流浪,無所依,因此遇到大災難。 maccheraṃ dadato malaṃ 吝嗇是布施者的污垢。當慳吝生起的時候,會障礙布施的心,如此將錯失三種收獲:人、天、涅槃。 malā ve pāpakā dhammā asmiṃ loke paramhi ca 惡法是此世與他世的垢染。 |
巴利原典 (CSCD) [2] | 243. Tato malā malataraṃ, avijjā paramaṃ malaṃ;
Etaṃ malaṃ pahantvāna, nimmalā hotha bhikkhav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四三 此等諸垢中,無明垢為最,汝當除此垢,成無垢比丘! |
註解 [4] | tato malā malataraṃ 我將告訴你比前面更大的垢染。 avijjā paramaṃ malaṃ 無明是最大的、最壞的垢染。 |
巴利原典 (CSCD) [2] | 244. Sujīvaṃ ahirikena, kākasūrena dhaṃsinā;
Pakkhandinā pagabbhena, saṃkiliṭṭhena jīvit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四四 生活無慚愧,鹵莽如烏鴉,詆毀(於他人),大膽自誇張,傲慢邪惡者,其人生活易。 |
註解 [4] | sujīvaṃ ahirikena 沒有慚愧的人,可能為了過安逸的日子,甚至會叫不是父母的人為爸媽。 kākasūrena 如烏鴉般的狡猾。烏鴉想要從屋主那裡奪取食物時,站在牆上,等待機會。看起來好像他注意其他事,又好像在睡覺。當屋主不注意時,他飛向食物,刁著食物飛走。同樣的,無慚者與諸比丘一起進入村落,內心記著那些屋主會提供豐富的食物。比丘乞食完,僅取其所需的物質,回其住處。他們取用食物,省察而食,之後,安住於禪觀中。而此人未作任何事,僅等待再回到村落,當其他比丘注意到他時,就坐著好像正在禪修,或正在整理袈裟。之後,從座位上起立,進入村落,來到其前注意的屋主門前。如果屋主坐在門邊織布,半掩其門,此人一手打開其門進入。屋主見到他,雖不樂意,還是請他入內,提供上午剩下的食物,他乞食完後,帶走其他的。 dhaṃsinā 當人說:如某些長老,於其所需知量。就會有人說:我們不也是知量嗎?此中的dhaṃsi稱為貶抑者,因為他們貶抑別人的道德。其他人聽到這樣的談話,會視彼為值得供養的人,而想:此人也具有如知量的德行。但之後,此人無法令智者心喜悅,他也失去其所得。如此,此人破壞了自己,也破壞別人的所得。 saṃkiliṭṭhena jīvitaṃ 以如此的方式過日,是染污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245. Hirīmatā ca dujjīvaṃ, niccaṃ sucigavesinā;
Alīnenāppagabbhena, suddhājīvena passat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四五 生活於慚愧,常求於清淨,不著欲謙遜,住清淨生活,(富於)識見者,其人生活難。 |
註解 [4] | hirīmatā ca dujjīvaṃ 有慚愧心的人,日子雖過得很艱苦,但絕不會向不是母親的人,稱為母親;不取不合法的物質,依法取得資具,依序乞食。 niccaṃ sucigavesinā 常尋求讓自己的行為清淨。 alīnenāpagabbhena 遠離染著。 suddhājīvena passatā 如此的生活方式是清淨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246. Yo pāṇamatipāteti, musāvādañca bhāsati;
Loke adinnamādiyati, paradārañca gacc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四六 [LChnFn18-03] 若人於世界,殺生說妄語,取人所不與,犯於別人妻。 |
註解 [4] | yo pāṇam atipāteti 殺生者,以種種方式,讓別人的生命斷絕。 musāvādaṃ ca bhāsati 說謊。 loke adinnaṃ ādiyati 偷盜,取用別人的財產。 |
巴利原典 (CSCD) [2] | 247. Surāmerayapānañca, yo naro anuyuñjati;
Idhevameso lokasmiṃ, mūlaṃ khaṇati atta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四七 及耽湎飲酒,行為如是者,即於此世界,毀掘自(善)根。 |
註解 [4] | surāmerayapānaṃ ca yo naro anuyuñjati 常常喝酒。 mūlaṃ khaṇati attano 他挖自己的根。他挖那足以安立自己的根,他活著,已變成沒希望與絕望。 |
巴利原典 (CSCD) [2] | 248. Evaṃ bho purisa jānāhi, pāpadhammā asaññatā;
Mā taṃ lobho adhammo ca, ciraṃ dukkhāya randhayu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四八 如是汝應知:不制則為惡;莫貪與非法,自陷於水苦。 |
註解 [4] | evam bho purisa jānāhi 傾向於作五種不善行的人。 pāpadhammā 惡法,愚夫的法。 asaññatā 於身語意,不自我調伏。 lobho adhammo 貪與瞋是不善的根。 mā taṃ ciraṃ dukkhāya randhayuṃ 不可讓這些法激怒你,帶給你惡趣長期的苦。 |
巴利原典 (CSCD) [2] | 249. Dadāti ve yathāsaddhaṃ, yathāpasādanaṃ [yattha pasādanaṃ (katthaci)] jano;
Tattha yo maṅku bhavati [tattha ce maṃku yo hoti (sī.), tattha yo maṅkuto hoti (syā.)], paresaṃ pānabhojane;
Na so divā vā rattiṃ vā, samādhimadhigacc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四九 [LChnFn18-04] 若信樂故施。心嫉他得食,彼於晝或夜,不得入三昧。 |
註解 [4] | dadāti ve yathā saddhaṃ 人依其信心而布施 yathā pasādanaṃ jano 依其所喜。 tattha yo maṅku hoti 對於他人的布施,此人陷入悶悶不樂,而想:我所得是少,而粗。 na so samādhiṃ adhigacchati 此人不能得定,包括近行定、根本定,或道與果。 |
巴利原典 (CSCD) [2] | 250. Yassa cetaṃ samucchinnaṃ, mūlaghaccaṃ [mūlaghacchaṃ (ka.)] samūhataṃ;
Sa ve divā vā rattiṃ vā, samādhimadhigacc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五0 若斬斷此(心),拔根及除滅,則於晝或夜,彼得入三昧。 |
註解 [4] | yassa c’ etaṃ samucchinnaṃ 此人的不善法被切斷。 mūlaghaccaṃ samūhataṃ 以阿羅漢智完全破壞其根本。 |
巴利原典 (CSCD) [2] | 251. Natthi rāgasamo aggi, natthi dosasamo gaho;
Natthi mohasamaṃ jālaṃ, natthi taṇhāsamā nadī.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五一 無火等於貪欲,無執著如瞋恚,無網等於愚癡,無河流如愛欲。 |
註解 [4] | natthi rāgasamo aggi 沒有任何火,可與貪相比,因為他僅在內部生起,且燃燒此人,卻沒有任何特徵。 natthi dosasamo gaho natthi 為夜叉、鱷魚等所抓,尚可脫逃,但為瞋所抓就難逃了。 mohasamaṃ jālaṃ 癡繫縛、纏繞我們。 natthi taṇhāsamā nadī 對於如恆河等,有時滿水,有時少水,有時乾枯。但對於渴愛,卻無滿枯的差別,只有長期的不滿足的情況,所以說渴愛是難以填滿。 |
巴利原典 (CSCD) [2] | 252. Sudassaṃ vajjamaññesaṃ, attano pana duddasaṃ;
Paresaṃ hi so vajjāni, opunāti [ophunāti (ka.)] yathā bhusaṃ;
Attano pana chādeti, kaliṃva kitavā saṭh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五二 易見他人過,自見則為難。揚惡如颺糠,已過則覆匿,如彼狡博者,隱匿其格利 [LChnFn18-05] 。 |
註解 [4] | sudassaṃ vajjam aññesaṃ attano pana duddasaṃ別人的過失是容易辨別的,容易看到的,縱使是小如針孔。然而自己的過失,卻很難看到,縱使是大如巨石。 paresaṃ hi so vajjāni opuṇāti yathā bhusaṃ 見到他人的過失,於僧團中廣布其過失,猶如人拿穀物到高處,投向風中,吹散米糠一樣。 kaliṃ 'va kitavā saṭho 如獵鳥者想要捕鳥,且殺死他們,以細枝條覆蓋自己的身體;同樣的,此人隱藏自己的過失,張揚別人的過失。 |
巴利原典 (CSCD) [2] | 253. Paravajjānupassissa , niccaṃ ujjhānasaññino;
Āsavā tassa vaḍḍhanti, ārā so āsavakkhay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五三 若見他人過,心常易忿者,增長於煩惱;去斷惑遠矣。 [NandFn18-01] |
註解 [4] | paravajjānupassissa niccaṃ ujjhānasaññino 因為尋求別人的過失,而鄙視他人,以如此的方式表達:人應如此著衣,如此披袈裟。這種人甚至不能從禪修中培養一法。 āsavā tassa vaḍḍhanti ārā so āsavakkhayā 之後,因這個事實,漏增,遠離漏盡。 |
巴利原典 (CSCD) [2] | 254. Ākāseva padaṃ natthi, samaṇo natthi bāhire;
Papañcābhiratā pajā, nippapañcā tathāgat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五四 虛空無道跡,外道無沙門 [LChnFn18-06] 。眾生喜虛妄 [LChnFn18-07] ,如來無虛妄。 |
註解 [4] | ākāse padaṃ natthi 在空中,沒有任何人的足跡可以辨別其形狀與顏色。 samaṇo natthi bāhire 在佛教之外,找不到得道與果的方法。 papañcābhiratā pajā nippapañcā tathāgatā 有情界具足戲論如貪等。世尊遠離戲論,因為在菩提樹下,世尊已斷盡一切。 |
巴利原典 (CSCD) [2] | 255. Ākāseva padaṃ natthi, samaṇo natthi bāhire;
Saṅkhārā sassatā natthi, natthi buddhānamiñjitaṃ.
Malavaggo aṭṭhārasa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五五 虛空無道跡,外道無沙門。(五)蘊無常住,諸佛無動亂。 垢穢品第十八竟 |
註解 [4] | saṅkhārā sassatā natthi此中指五蘊,任何五蘊之一沒有一個是恆常的。 natthi buddhānaṃ iñjitaṃ 佛陀一點也不會基於視五蘊為常的貪、見所動搖。 |
巴利原典 (CSCD) [2] | 19. Dhammaṭṭhavaggo 256. Na tena hoti dhammaṭṭho, yenatthaṃ sāhasā [sahasā (sī. syā. ka.)] naye;
Yo ca atthaṃ anatthañca, ubho niccheyya paṇḍ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十九:法住品 [LChnFn19-01] 二五六 鹵莽 [LChnFn19-02] 處事故,不為法住者。智者應辦別──孰正與孰邪。 |
註解 [4] | dhammaṭṭho 於法是堅定的。 tena 僅以那理由。 sahasā naye 任性地處理事。因建立在貪等的基點上,此人任性地錯判事情。 ➀ 基於貪的基點,此人將權利假判給未擁有此的親人或朋友。 ➁ 基於瞋的基點,此人造假地剝奪敵對者的擁有權。 ➂ 基於癡的基點,接受賄賂之後,在作決定的時候,好像他正注意其他事,或好像正尋找此與彼,而不專注於手頭的事件,而造假地剝奪別人的權利,說:此事某人贏,彼人敗。 ➃ 基於怖畏,此人將勝利判給有力的人,縱使法律上,此人是應受處罰的。 這些都是於法不堅定。 yo ca atthaṃ anatthañ ca ubho niccheyya paṇḍito 然而有學問的人,會宣告二件事:那一個是事實,那一個不是。而下判斷。 |
巴利原典 (CSCD) [2] | 257. Asāhasena dhammena, samena nayatī pare;
Dhammassa gutto medhāvī, ‘‘dhammaṭṭho’’ti pa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五七 導人不鹵莽,如法而公平,智者護於法,是名法住者。 |
註解 [4] | asāhasena dhammena samena nayatī pare 不任性,以法,公平地帶領其他人。 dhammassa gutto medhāvī dhammaṭṭho 'ti pavuccati 為法所守護的人,具備對法的了解,可稱為法住,因為基於法而判決。 |
巴利原典 (CSCD) [2] | 258. Na tena paṇḍito hoti, yāvatā bahu bhāsati;
Khemī averī abhayo, ‘‘paṇḍito’’ti pa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五八 不以多言故,彼即為智者。安靜無怨怖,是名為智者。 |
註解 [4] | na tena paṇḍito hoti yāvatā bahu bhāsati 因為此人在僧團中說太多話,因此不會被稱為智者。 khemī averī abhayo 寂靜者,沒有敵人,沒有怖畏。讓自己寂靜的人,因為缺少五種敵人,所以沒有敵人,或接近他的人們沒有怖畏。 paṇḍito'ti pavuccati 他被稱為智者。 |
巴利原典 (CSCD) [2] | 259. Na tāvatā dhammadharo, yāvatā bahu bhāsati;
Yo ca appampi sutvāna, dhammaṃ kāyena passati;
Sa ve dhammadharo hoti, yo dhammaṃ nappamajj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五九 不以多言故,彼為持法者。彼雖聞少分,但由身見法 [LChnFn19-03] ,於法不放逸,是名持法者。 |
註解 [4] | na tāvatā dhammadharo yāvatā bahu bhāsati 因為學習、背誦、複習而說太多話,他不是一個持法者,僅是家庭的守護者。 yo ca appam pi sutvāna dhammaṃ kāyena passati 但聽法,縱使少量,卻能了解法,成為見法的人,見了四聖諦,此真為持法者。 sa ve dhammadharo hoti yo dhammaṃ nappamajjati 已竭盡努力的人,不放逸於法,且希求透徹了解,此人也是持法者。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0. Na tena thero so hoti [thero hoti (sī. syā.)], yenassa palitaṃ siro;
Paripakko vayo tassa, ‘‘moghajiṇṇo’’ti 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0 不因彼白頭,即得為長老 [LChnFn19-04] 。彼年齡虛熟,徒有長老名。 |
註解 [4] | moghajiṇṇo 'ti vuccati 因為內心缺乏長老的特質,所以此人稱為長老,了無意義。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1. Yamhi saccañca dhammo ca, ahiṃsā saṃyamo damo;
Sa ve vantamalo dhīro, ‘‘thero’’ iti [so theroti (syā. ka.)] pa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一 於彼具真實 [LChnFn19-05] ,具法 [LChnFn19-06] 不殺生,節制 [LChnFn19-07] 並調伏 [LChnFn19-08] ,彼有智慧人。除滅諸垢穢,實名為長老。 |
註解 [4] | yamhi saccaṃ ca dhammo ca 聖諦存於此人中,因為他以十六觀智了解真理;且此人有九出世間法,因透徹了知法故。 ahiṃsā 無殺,因已培育四無量心。 saññamo damo 此人有戒,也有律儀。 sa ve vantamalo 因了解道,而去除垢。 dhīro 具足堅定故,稱為智者。 thero iti pavuccati 這樣的人,因為具足堅定(thira)的狀況,稱為thera。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2. Na vākkaraṇamattena, vaṇṇapokkharatāya vā;
Sādhurūpo naro hoti, issukī maccharī saṭh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二 [LChnFn19-09] 嫉慳虛偽者,雖以其辯才,或由相端嚴,不為善良人。 |
註解 [4] | na vākkaraṇamattena vaṇṇapokkharatāya vā 不因令人喜愛的言語或令人歡喜的外貌。 sādhurūpo naro hoti issukī maccharī saṭho 僅因上述兩種理由,他不可能成為好人,因其同時具有嫉妒與狡猾。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3. Yassa cetaṃ samucchinnaṃ, mūlaghaccaṃ samūhataṃ;
Sa vantadoso medhāvī, ‘‘sādhurūpo’’ti 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三 若斬斷此(心),拔根及除滅,彼捨瞋智者,名為善良人。 |
註解 [4] | yassa ce taṃ samucchinnaṃ mūlaghaccaṃ samūhataṃ 若此人徹底地切斷種種惡法的根。 sa vantadoso medhāvī sādhurūpo 'ti vuccati 具足法的智慧,可稱為善人。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4. Na muṇḍakena samaṇo, abbato alikaṃ bhaṇaṃ;
Icchālobhasamāpanno, samaṇo kiṃ bhaviss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四 若破戒妄語,削髮非沙門。充滿欲與貪,云何為沙門? |
註解 [4] | muṇḍakena 僅是剃髮而已。 abbato 缺少對戒的觀察與實踐頭陀支的人 alikaṃ bhaṇaṃ 說謊。 icchālobhasamāpanno 具足欲與貪的人。對於未得的,稱為欲;已得的,為貪。 samaṇo kiṃ bhavissati 如此的人,如何能成為沙門?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5. Yo ca sameti pāpāni, aṇuṃ thūlāni sabbaso;
Samitattā hi pāpānaṃ, ‘‘samaṇo’’ti pa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五 彼息滅諸惡──無論大與小,因息滅諸惡,故名為沙門。 |
註解 [4] | yo ca sameti pāpāni aṇuṃ thūlāni sabbaso然而息滅諸惡行者,不論大小結。 samitattā hi pāpānaṃ samaṇo 'ti pavuccati 因為諸惡行已息滅故,所以稱為沙門。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6. Na tena bhikkhu so hoti, yāvatā bhikkhate pare;
Vissaṃ dhammaṃ samādāya, bhikkhu hoti na tāvat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六 僅向他行乞,不即是比丘。行宗教法儀,亦不為比丘。 |
註解 [4] | na tena bhikkhu so hoti yāvatā bhikkhate pare 不是僅因向別人乞食而稱為比丘。 vissaṃ dhammaṃ samādāya bhikkhu hoti na tāvatā 已受持雜染法的人,不能稱為比丘。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7. Yodha puññañca pāpañca, bāhetvā brahmacariyavā [brahmacariyaṃ (ka.)];
Saṅkhāya loke carati, sa ve ‘‘bhikkhū’’ti 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七 僅捨善與惡,修於梵行者,以知 [LChnFn19-10] 住此世,彼實名比丘。 |
註解 [4] | yo 'dha 於僧團中。 puññañ ca pāpañ ca bāhetvā brahmacariyavā 已成就道,而捨置福與惡後,過梵行的生活。 saṅkhāya 以內觀審察。 loke carati 行於世間,世間指五蘊,而且如實了知一切法:這些是內五蘊,這些是外五蘊。 sa ve bhikkhū 'ti vuccati 已透過知見,而破壞(bhid)煩惱,所以稱為比丘。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8. Na monena munī hoti, mūḷharūpo aviddasu;
Yo ca tulaṃva paggayha, varamādāya paṇḍ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八 [LChnFn19-11] 愚昧無知者,不以默然故,而名為牟尼。智者如權衡。 |
註解 [4] | na monena munī hoti 一個人被稱為牟尼,事實上,是因為mona,就是指了解道,即是牟尼之道。但此處的mona僅用作沉默。 mūḷharūpo aviddasu 這樣的人,不能被稱為muni,縱使保持沉默,換句話說,如果僅因沉默而成為muni,那麼愚昧無知的人,也會成為muni。 yo ca tulaṃ 'va paggayha 猶如拿秤的人,如果比所稱的東西重,就要拿走一些,如果比較輕,就增碼。 varam ādāya paṇḍito 同樣的,捨棄不善法,猶如移出過重;而增長善法如同於不足之處增碼。如此作的人,就是攝取最好的,即五分法身,而放棄不善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9. Pāpāni parivajjeti, sa munī tena so muni;
Yo munāti ubho loke, ‘‘muni’’ tena pa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九 捨惡取其善,乃得為牟尼。彼知於兩界 [LChnFn19-12] ,故稱為牟尼。 |
註解 [4] | sa munī 他可稱為muni。 tena so muni 因上述的理由,他是muni。 yo munāti ubho loke 於此五蘊世界,稱量出此二種事實(善與惡),而且能省思:這些是內五蘊,這些是外五蘊。猶如藉著秤,能稱量出東西的重量。 |
巴利原典 (CSCD) [2] | 270. Na tena ariyo hoti, yena pāṇāni hiṃsati;
Ahiṃsā sabbapāṇānaṃ, ‘‘ariyo’’ti pa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七0 彼人非聖賢,以其殺生故。不害諸眾生,是名為聖者。 |
註解 [4] | ahiṃsā sabbapāṇānaṃ ariyo 'ti pavuccati 此中的ahiṃsā作為具格的意思,因為傷害眾生,所以此人不是聖者。但是防範自己遠離傷害一切眾生,如以手等,遠離暴力。因為已培養慈心觀,所以能無害,此人可稱為聖者。 |
巴利原典 (CSCD) [2] | 271. Na sīlabbatamattena, bāhusaccena vā pana;
Atha vā samādhilābhena, vivittasayanena v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七一 [LChnFn19-13] 不以戒律行 [LChnFn19-14] ,或由於多聞 [LChnFn19-15] ,或由證三昧,或由於獨居 [LChnFn19-16] 。 |
註解 [4] | sīlabbatamattena 僅以四資具戒或十三頭陀支。 bāhusaccena vā 或以精通三藏。 samādhilābhena 或以得八等至。 |
巴利原典 (CSCD) [2] | 272. Phusāmi nekkhammasukhaṃ, aputhujjanasevitaṃ;
Bhikkhu vissāsamāpādi, appatto āsavakkhayaṃ.
Dhammaṭṭhavaggo ekūnavīsati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七二 謂『受出家樂,非凡夫所能』。汝等漏未盡,莫生保信想 [LChnFn19-17] ! 法住品第十九竟 |
註解 [4] | phusāmi nekkhammasukhaṃ aputhujjanasevitaṃ 僅因為了知:我已達到不來果之樂。此不為凡夫所經驗,然為聖者所體驗。 bhikkhu vissāsamāpādi appatto āsavakkhayaṃ 諸比丘!僅由上述的原因,尚未達到阿羅漢果,願此人不可滿足,而想:對我而言,輪迴僅剩一點。就好像一點糞便,聞起來也是臭的。雖然輪迴的時間很短,但只要存在,就是苦的來源。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 Maggavaggo 273. Maggānaṭṭhaṅgiko seṭṭho, saccānaṃ caturo padā;
Virāgo seṭṭho dhammānaṃ, dvipadānañca cakkhum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十:道品 二七三 八支道中勝,四句 [LChnFn20-01] 諦中勝,離欲 [LChnFn20-02] 法中勝,具眼 [LChnFn20-03] 兩足勝。 |
註解 [4] | maggān’ aṭṭhaṅgiko seṭṭho 所謂諸道,可以是行走的道或六十二邪見所形成的道等等。這一切道中,八正道是最尊貴的。以八方面捨棄八種邪惡,而達到諸行的寂靜,透徹了知四聖諦。 saccānaṃ caturo padā 所謂真實,可以是陳述事情的真相,如說:我說的是真的,請不要生氣。或是屬於世俗真實,如:真實的婆羅門。或觀念上的真實,如:只有此為真,其餘為假。或指勝義真實,即四聖諦。這一切當中,能夠完全了知,通達四聖諦是最好的。 virāgo seṭṭho dhammānaṃ 離貪是最好的法,如下面所述:諸比丘!不管是有為或無為法中,離貪是諸法中最好的。此中的離貪即是涅槃,是諸法中最好的。 dvipadānaṃ ca cakkhumā 種種類別的兩足眾,指天人、人類、其餘等等,具足五眼的佛是最好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274. Eseva [esova (sī. pī.)] maggo natthañño, dassanassa visuddhiyā;
Etañhi tumhe paṭipajjatha, mārassetaṃ pamoha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七四 實唯此一道。無餘知見淨。汝等順此行。魔為之惑亂。 |
註解 [4] | eso ‘va maggo natthi añño dassanassa visuddhiyā 僅有此道是最好的,除此之外,沒有可讓見清淨之道。 mārass’ etaṃ pamohanaṃ 此可讓māra混亂。 |
巴利原典 (CSCD) [2] | 275. Etañhi tumhe paṭipannā, dukkhassantaṃ karissatha;
Akkhāto vo [akkhāto ve (sī. pī.)] mayā maggo, aññāya sallakantanaṃ [sallasanthanaṃ (sī. pī.), sallasatthanaṃ (sy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七五 汝順此(道)行,使汝苦滅盡。知我所說道,得除去荊棘 [LChnFn20-04] 。 |
註解 [4] | dukkhass’ antaṃ karissatha 可切斷輪迴之苦。 akkhāto ve mayā maggo aññāya sallasanthanaṃ 由佛所宣說,親證,無師自通的八正道,可以摧毀,拔除一切五欲之箭。 |
巴利原典 (CSCD) [2] | 276. Tumhehi kiccamātappaṃ, akkhātāro tathāgatā;
Paṭipannā pamokkhanti, jhāyino mārabandhan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七六 [LChnFn20-05] 汝當自努力!如來唯說者 [LChnFn20-06] 。隨禪定行者,解脫魔繫縛。 |
註解 [4] | tumhe hi kiccaṃ ātappaṃ 現在為了達到道,你應該勤精進。此中的ātappa,稱為燒,因為其結果即燒掉煩惱。 akkhātāro tathāgatā paṭipannā pamokkhanti jhāyino mārabandhanā如來僅是說出那個道,因此,凡是行於此道的人,應依佛所說的而行,依於止觀可脫離稱為三有輪之魔縛。 |
巴利原典 (CSCD) [2] | 277. ‘‘Sabbe saṅkhārā aniccā’’ti, yadā paññāya passati;
Atha nibbindati dukkhe, esa maggo visuddhiy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七七 『一切行 [LChnFn20-07] 無常』,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
註解 [4] | yadā paññāya passati 當人以觀慧,可見到。 sabbe saṅkhārā aniccā 'ti 諸行無常。此中諸行:於三有中生起的蘊。 atha nibbindatī dukkhe 此人厭離蘊中的苦。已厭離後,此人因完全了知苦,而通達真實。 esa maggo visuddhiyā 此為淨化心的道。 |
巴利原典 (CSCD) [2] | 278. ‘‘Sabbe saṅkhārā dukkhā’’ti, yadā paññāya passati;
Atha nibbindati dukkhe, esa maggo visuddhiy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七八 『一切行是苦』,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
註解 [4] | dukkhā 此中,諸行稱為苦,是依於壓迫的意思而言。 |
巴利原典 (CSCD) [2] | 279. ‘‘Sabbe dhammā anattā’’ti, yadā paññāya passati;
Atha nibbindati dukkhe, esa maggo visuddhiy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七九 『一切法無我』,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
註解 [4] | sabbe dhammā anattā'ti 一切法指五蘊。說無我,是因為無法控制他們,說:讓他們不敗壞,不死亡。從無法控制的角度,說為無我、空,所以對五蘊沒有任何的主導權,擁有權。 |
巴利原典 (CSCD) [2] | 280. Uṭṭhānakālamhi anuṭṭhahāno, yuvā balī ālasiyaṃ upeto;
Saṃsannasaṅkappamano [asampannasaṅkappamano (ka.)] kusīto, paññāya maggaṃ alaso na vind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八0 當努力時不努力,年雖少壯陷怠惰,意志消沈又懶弱,怠者不以智得道。 |
註解 [4] | anuṭṭhahāno 不振作,不努力。 yuvā balī ālasiyaṃ upeto 年輕、有力卻懶惰,僅會吃與睡。 saṃsannasaṅkappamano 因為三種惡尋,阻斷了正思惟。 kusīto 缺少精進。 alaso 對精進很懶散。 paññāya maggaṃ na vindati 這樣的人是見不到路的,因為聖道必須以觀慧才能見到。 |
巴利原典 (CSCD) [2] | 281. Vācānurakkhī manasā susaṃvuto, kāyena ca nākusalaṃ kayirā [akusalaṃ na kayirā (sī. syā. kaṃ. pī.)];
Ete tayo kammapathe visodhaye, ārādhaye maggamisippavedit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八一 慎語而制意,不以身作惡。淨此三業道,得聖所示道。 |
註解 [4] | vācānurakkhī 守護語言,避免四種語惡行。 manasā susaṃvuto 不讓心起貪、瞋、癡,以守護心。 kāyena ca akusalaṃ na kayirā 不以身造作不善的惡行。 ete tayo kammapathe visodhaye 如此淨化三業,將可圓滿佛所說的八正道。 |
巴利原典 (CSCD) [2] | 282. Yogā ve jāyatī [jāyate (katthaci)] bhūri, ayogā bhūrisaṅkhayo;
Etaṃ dvedhāpathaṃ ñatvā, bhavāya vibhavāya ca;
Tathāttānaṃ niveseyya, yathā bhūri pavaḍḍ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八二 由瑜伽 [LChnFn20-08] 生智,無瑜伽慧滅。了知此二道,及其得與失,當自努力行,增長於智慧。 |
註解 [4] | yogā 於所緣的專注。 bhūrī 此為觀慧的名詞,即是如地一樣的廣大。 bhūrisaṃkhayo 破壞觀慧。 etaṃ dvedhāpathaṃ 禪修與無禪修。 bhavāya vibhavāya ca 增長與不增長。 tath’ attānaṃ niveseyya 讓人能如此的以令慧增長的方式指引自己。 |
巴利原典 (CSCD) [2] | 283. Vanaṃ chindatha mā rukkhaṃ, vanato jāyate bhayaṃ;
Chetvā vanañca vanathañca, nibbanā hotha bhikkhav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八三 應伐欲稠林,勿伐於樹木。從欲林生怖,當脫欲稠林。 |
註解 [4] | vanaṃ chindatha mā rukkhaṃ 世尊說砍伐樹林時,有些剛出家的比丘,心中現起這個念頭:世尊要我們拿斧頭,砍倒樹林。為避免其誤解,世尊解說:我說此是關於煩惱林,而非關於樹木。 vanato jāyatī bhayaṃ 就如在自然的叢林中,會生起怖畏,如害怕獅、虎等。同樣的,對於煩惱林,會生起繼續生、老、病、死等怖畏。 chetvā vanañca vanathañ ca nibbanā hotha bhikkhavo 此中,大的樹稱為vana,而小的樹稱為vanatha,因為他們都安立於林中。或是說先成長的稱為vana,後來生起的稱為vanatha。同樣的,較大的煩惱稱為vana,會將人拉向未來的輪迴。而那些於此生中,會生起不好作用的煩惱,稱為vanatha。或是說最初生起的煩惱為vana,後生起的為vanatha。世尊說:諸比丘!已砍下vana或vanatha,沒有森林了。即沒有煩惱,因為以第四道斷除故。 |
巴利原典 (CSCD) [2] | 284. .
Yāva hi vanatho na chijjati, aṇumattopi narassa nārisu;
Paṭibaddhamanova [paṭibandhamanova (ka.)] tāva so, vaccho khīrapakova [khīrapānova (pī.)] mātar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八四 男女欲絲絲,未斷心猶繫;如飲乳犢子,不離於母牛。 |
註解 [4] | yāvaṃ vanatho na chijjati 只要煩惱小林,或男子對女子的欲求未斷除,縱使只有一分鐘那麼短,他的心就被染著、繫縛,如小牛渴望、染著母親一樣。 |
巴利原典 (CSCD) [2] | 285. Ucchinda sinehamattano kumudaṃ sāradikaṃva [pāṇinā];
Santimaggameva brūhaya, nibbānaṃ sugatena desit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八五 自己斷除愛情,如以手折秋蓮。勤修寂靜之道。善逝 [LChnFn20-09] 所說涅槃。 |
註解 [4] | ucchinda 以阿羅漢道切斷 sāradikaṃ 於秋天生起。 santimaggam 導致涅槃的八正道。 brūhaya 令其增長。 nibbāṇaṃ sugatena desitaṃ 因為涅槃已為善逝所宣說,因此應展開道,以達到涅槃。 |
巴利原典 (CSCD) [2] | 286. .
Idha vassaṃ vasissāmi, idha hemantagimhisu;
Iti bālo vicinteti, antarāyaṃ na bujj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八六 『雨季我住此,冬夏亦住此』,此為愚夫想,而不覺危險 [LChnFn20-10] 。 |
註解 [4] | idha vassaṃ vasissāmi idha hemantagimhisu 我將在此住四個月過冬,及四個月於此過夏,作一些事等。 iti bālo vicinteti 不知道什麼是有益於此世與後世的愚夫,如上所述而想。 antarāyaṃ na bujjhati 人不知生命中的危險,因為他不知道:在某時間、地點或年歲,我將死亡。 |
巴利原典 (CSCD) [2] | 287. Taṃ puttapasusammattaṃ, byāsattamanasaṃ naraṃ;
Suttaṃ gāmaṃ mahoghova, maccu ādāya gacc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八七 溺愛子與畜,其人心惑著,死神捉將去,如瀑流睡村。 |
註解 [4] | taṃ puttapasusammattaṃ 擁有兒子、家畜等的人,沉醉於其所擁有,而想:我的兒子是可愛的、漂亮的、強壯、有學問,在各方面都很優秀。我的牛群也是美、壯,能負重而行,我的母牛可生產許多奶乳。 byāsattamanasaṃ naraṃ 或某人已獲得某些東西,如黃金;或有價值的東西或鉢、衣等。而他的心卻為希求更多的念所纏繞,或因染著其所得而被繫縛,不管其所得的是眼所見,耳所聞等物質,或僧團中所需要的資具。 suttaṃ gāmaṃ mahogho 'va 猶如強有力的洪流,深而寬,流走了整個睡著的各類眾生所居之處,一點東西也沒留下。 maccu ādāya gacchati 同樣的,死神帶走上述的這種人。 |
巴利原典 (CSCD) [2] | 288. Na santi puttā tāṇāya, na pitā nāpi bandhavā;
Antakenādhipannassa, natthi ñātīsu tāṇat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八八 父子與親戚,莫能為救護。彼為死所制,非親族能救。 |
註解 [4] | na santi puttā tāṇāya na pitā na pi bandhavā 非為兒子或父親或親屬與朋友所保護。 antakenādhipannassa 為死神所抓的人。 natthi ñātīsu tāṇatā 在人的一生中,經由給予飲食,或經由協助其所需,親友對此人而言是保護。但是在死亡的時候,因為死神無法用任何方法驅走,事實上,沒有人可成為其守護者,所以說在親人中,沒有守護。 |
巴利原典 (CSCD) [2] | 289. Etamatthavasaṃ ñatvā, paṇḍito sīlasaṃvuto;
Nibbānagamanaṃ maggaṃ, khippameva visodhaye.
Maggavaggo vīsati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八九 了知此義已 [LChnFn20-11] ,智者持戒律,通達涅槃路──迅速令清淨。 道品第二十竟 |
註解 [4] | etam atthavasaṃ ñatvā 知道親友不能成為一個人的守護者。 paṇḍito sīlasaṃvuto 智者以四種戒清淨守護自己。 nibbāṇagamanaṃ maggaṃ khippam eva visodhaye 如此可快速地淨化往涅槃之路。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 Pakiṇṇakavaggo 290. Mattāsukhapariccāgā , passe ce vipulaṃ sukhaṃ;
Caje mattāsukhaṃ dhīro, sampassaṃ vipulaṃ suk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十一:雜品 二九0 若棄於小樂,得見於大樂。智者棄小樂,當見於大樂。 |
註解 [4] | mattāsukhapariccāgā 由於捨棄少量的樂。 passe ce vipulaṃ sukhaṃ caje mattāsukhaṃ dhīro sampassaṃ vipulaṃ sukhaṃ如果一個人能見到此廣大樂,即涅槃樂。對一個人而言,準備一鉢的食物且享用此,所得的快樂是少量的。對一個人而言,因布施、持戒或捨離所生的樂是廣大的,無上的涅槃樂。因此,如果因放棄少量,而能了知大樂的話,願清楚見到大樂的智者,能放棄少量的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291. Paradukkhūpadhānena, attano [yo attano (syā. pī. ka.)] sukhamicchati;
Verasaṃsaggasaṃsaṭṭho, verā so na parim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九一 施與他人苦,為求自己樂;彼為瞋繫縛,怨憎不解脫。 |
註解 [4] | verasaṃsaggasaṃsaṭṭho 以瞋報瞋,以怨報怨,為瞋所繫縛。 paradukkhūpadānena 將災難加諸於別人身上,即將痛苦加諸他人。 verā so na pamuccati 事實上,因為恨,他恆常不離憂悲苦惱。 |
巴利原典 (CSCD) [2] | 292. Yañhi kiccaṃ apaviddhaṃ [tadapaviddhaṃ (sī. syā.)], akiccaṃ pana kayirati;
Unnaḷānaṃ pamattānaṃ, tesaṃ vaḍḍhanti āsav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九二 應作而不作,不應作而作,傲慢放逸者,彼之漏增長。 |
註解 [4] | yaṃ hi kiccaṃ 應作之事:持戒、林中住、頭陀行、修禪,這類的事情,比丘從出家那時即應作。 tad apaviddhaṃ akiccaṃ pana kayirati 這些應作之事,反而棄捨不作,而去作修飾雨傘、鞋、水瓶等不適合比丘的工作。 unnalānaṃ 作這些事是無益的。 pamattānaṃ tesaṃ vaḍḍhanti āsavā 對這些人而言,四種漏增長。 |
巴利原典 (CSCD) [2] | 293. Yesañca susamāraddhā, niccaṃ kāyagatā sati;
Akiccaṃ te na sevanti, kicce sātaccakārino;
Satānaṃ sampajānānaṃ, atthaṃ gacchanti āsav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九三 常精勤觀身,不作不應作,應作則常作,觀者漏滅盡。 |
註解 [4] | susamāraddhā 善練習。 kāyagatā sati 身至念。 akiccaṃ te na sevanti 他們不作不適當的事。 kicce sātaccakārino 恆長練習。對於應作的事,從出家以來,未嘗停止。 satānaṃ 對於有念的人,因為從未離開正念而過日子。 sampajānānaṃ 正知,因為具足四種正知。 atthaṃ gacchanti āsavā 對於這種人,將盡四種漏,達到無漏。 |
巴利原典 (CSCD) [2] | 294. Mātaraṃ pitaraṃ hantvā, rājāno dve ca khattiye;
Raṭṭhaṃ sānucaraṃ hantvā, anīgho yāti brāhmaṇ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九四 [LChnFn21-01] 殺(愛欲)母與(慢)父,殺剎帝利族二王 [LChnFn21-02] ,(破)王國 [LChnFn21-03] 殺其從臣 [LChnFn21-04] ,趨向無憂婆羅門 [LChnFn21-05] 。 |
註解 [4] | mātaraṃ 此中,稱貪為母親,因為他令眾生存於三界,如這種說法:因為愛,才生下這個人。 pitaraṃ 稱慢為父,因為我慢依於識流而生起,我們說:我是某某國王或官員的兒子。 rājāno dve ca khattiye 猶如百姓依於王,一切見也依於常見與斷見,因此稱為兩個剎帝利王。 raṭṭhaṃ 十二處稱為國土,因為其遍佈性,所以稱為國土。 sānucaraṃ 依於處而生的樂受稱為隨行。 anīgho 沒有痛苦。 brāhmaṇo 彼人漏已盡,因為此人以阿羅漢道的劍切斷貪等,此人將沒有苦。 |
巴利原典 (CSCD) [2] | 295. Mātaraṃ pitaraṃ hantvā, rājāno dve ca sotthiye;
Veyagghapañcamaṃ hantvā, anīgho yāti brāhmaṇ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九五 殺(愛欲)母與(慢)父,殺婆羅門族二王 [LChnFn21-02] ,殺其虎(將)第五(疑) [LChnFn21-06] ,趨向無憂婆羅門。 |
註解 [4] | dve ca sottiye 兩個婆羅門,指常見與斷見。 veyyagghapañcamaṃ 老虎所走的路是怖畏的來源,是難以通過的,所以稱為老虎的版圖。疑蓋也類同於此。 |
巴利原典 (CSCD) [2] | 296. Suppabuddhaṃ pabujjhanti, sadā gotamasāvakā;
Yesaṃ divā ca ratto ca, niccaṃ buddhagatā s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九六 喬達摩弟子 [LChnFn21-07] ,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彼常念佛陀。 |
註解 [4] | suppabuddhaṃ pabujjhanti 當要睡眠時,正念向佛而眠;起來時,也如此,此人可稱為善覺者。 gotamasāvakā 稱為世尊的弟子,是因為其聽聞佛的法,而成為僧眾。 niccaṃ buddhagatā sati 恆常於佛有正念。此人隨時會憶念佛的功德,如:此為世尊、阿羅漢等而善覺醒。如果不能如此作的人,當他們每天能憶念佛一次,二次或三次,也算是善覺醒。 |
巴利原典 (CSCD) [2] | 297. Suppabuddhaṃ pabujjhanti, sadā gotamasāvakā;
Yesaṃ divā ca ratto ca, niccaṃ dhammagatā s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九七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彼常念達摩。 |
註解 [4] | dhammagatā sati 憶念法的功德。 |
巴利原典 (CSCD) [2] | 298. Suppabuddhaṃ pabujjhanti, sadā gotamasāvakā;
Yesaṃ divā ca ratto ca, niccaṃ saṅghagatā s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九八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彼常念僧伽。 |
註解 [4] | saṅghagatā sati憶念僧的功德。 |
巴利原典 (CSCD) [2] | 299. Suppabuddhaṃ pabujjhanti, sadā gotamasāvakā;
Yesaṃ divā ca ratto ca, niccaṃ kāyagatā s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九九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彼常念於身 [LChnFn21-08] 。 |
註解 [4] | kāyagatā sati身至念,憶念三十二分身、九壞想、四大及遍處。 |
巴利原典 (CSCD) [2] | 300. Suppabuddhaṃ pabujjhanti, sadā gotamasāvakā;
Yesaṃ divā ca ratto ca, ahiṃsāya rato ma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00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常樂不殺生。 |
註解 [4] | ahiṃsāya rato 樂於無害,即樂於悲心觀。 |
巴利原典 (CSCD) [2] | 301. Suppabuddhaṃ pabujjhanti, sadā gotamasāvakā;
Yesaṃ divā ca ratto ca, bhāvanāya rato ma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0一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心常樂禪定。 |
註解 [4] | bhāvanāya 在修習慈心觀等等時。 |
巴利原典 (CSCD) [2] | 302. Duppabbajjaṃ durabhiramaṃ, durāvāsā gharā dukhā;
Dukkhosamānasaṃvāso, dukkhānupatitaddhagū;
Tasmā na caddhagū siyā, na ca [tasmā na caddhagū na ca (ka.)] dukkhānupatito siyā [dukkhānupātito (?)].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0二 出家愛樂難。在家生活難。非儔共住苦。(輪迴)往來苦。故不應往來,隨從於痛苦。 |
註解 [4] | duppabbajjaṃ 放棄自己的財富,不論多少,及生活圈或親屬,而出家,全心於此,這是很難的事。 durabhiramaṃ 對一個已出家,以乞食而活的人而言,樂於持戒及與法一致的習慣,這是很難的事。 durāvāsā gharā dukhā 在家人藉著服侍國王或協助領導者而生活,且必須善待宗教人士,在這些例子中,在家人的生活是很辛苦的。如有破洞的壺,是很難以裝滿水,又如大海難以水裝滿一樣。因此,在家生活是痛苦的。 dukkho ‘samānasaṃvāso 心不平等的人,習慣於爭論,說:你是誰?我又是誰?縱使出家人也會在戒、多聞上比較。在家人會於出生、家族、財富上計較。與他們共住是辛苦的。 dukkhānupatit’ addhagū 稱為旅行者,是因為他們進入輪迴之路,事實上是陷入苦中。 tasmā na c’ addhagū siyā 因為陷入苦中,與成為旅行者的原因,只有苦。因此,不要成為旅行者,超越輪迴之路,不再為前面的苦所困擾。 |
巴利原典 (CSCD) [2] | 303. Saddho sīlena sampanno, yasobhogasamappito;
Yaṃ yaṃ padesaṃ bhajati, tattha tattheva pūj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0三 正信而具戒,得譽及財 [LChnFn21-09] 者,彼至於何處,處處受尊敬。 |
註解 [4] | saddho 具有信心。 sīlena sampanno 具足戒,戒有二種:在家戒與出家戒。此中,為在家戒。 yasobhogasamappito 擁有名聞與財富。擁有在家名聲如給孤獨長者。財富有兩種:穀物等及七種聖法財。 yaṃ yaṃ padesaṃ bhajati tattha tatth’ eva pūjito 這樣的在家人無論住於哪個地方,皆能獲得名聲與尊重。 |
巴利原典 (CSCD) [2] | 304. Dūre santo pakāsenti, himavantova pabbato;
Asantettha na dissanti, rattiṃ khittā yathā sar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0四 善名揚遠方,高顯如雲山 [LChnFn21-10] 。惡者如夜射,雖近不能見。 [NandFn21-01] |
註解 [4] | santo 佛與其他聖者稱為好人,因為垢已清淨故,但此處是指:依佛所教導,實踐戒及禪修上有訓練,而稱為好人。 pakāsenti 縱使他們在遠方,依然在佛智的範圍內,而且變得清析可見。 himavanto 'va pabbato 猶如雪山,站在任何角落,都可看到,同樣的,佛也可以看到這些好人。 asant’ ettha na dissanti 壞人,指愚夫,但關心現前的生活,而不關心來世,但注意其眼前的利益,出家僅為過日子,縱使與佛陀坐的很近,佛也看不到他。 rattikhittā yathā sarā 猶如在夜裡射箭,看不到箭;同樣的,這樣的人不會是突出的,因為他缺少成為好的基點。 |
巴利原典 (CSCD) [2] | 305. Ekāsanaṃ ekaseyyaṃ, eko caramatandito;
Eko damayamattānaṃ, vanante ramito siyā.
Pakiṇṇakavaggo ekavīsati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0五 獨坐與獨臥,獨行而不倦,彼獨自調御,喜樂於林中。 雜品第二十一竟 |
註解 [4] | ekāsanaṃ ekaseyyaṃ 此人縱使坐在眾比丘中,也不退減其專注力,不捨離所緣,可稱為獨坐。此人縱使臥於廣大的宮殿中,有柔軟的被與枕頭,然而以獅子臥而眠,正念而覺,且轉向其禪修所緣,可稱為獨臥。 atandito 不倦,遠離懶惰。 eko damayam attānaṃ 藉著成就道與果來調伏自己,專注於禪修的所緣。 vanante ramito siyā 如此調伏自己的人,樂於森林中住,彼中遠離男女聲,因為在群眾中,想要如此調伏自己是不可能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22. Nirayavaggo 306. Abhūtavādī nirayaṃ upeti, yo vāpi [yo cāpi (sī. pī. ka.)] katvā na karomi cāha [na karomīti cāha (syā.)];
Ubhopi te pecca samā bhavanti, nihīnakammā manujā paratth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十二:地獄品 三0六 說妄語者墮地獄,或已作言『我無作』。此二惡業者死後,他世同受(地獄)苦。 |
註解 [4] | abhūtavādī 沒看到別人的過失,卻說謊,誹謗他人。 yo vā pi katvā na karomīti cāha 已作了錯事,卻說:我沒有作這件事。 ubho 'pi te pecca samā bhavanti nihīnakammā manujā parattha 這兩種人死後是一樣的,都到地獄。僅於死後,因惡行而到地獄,但其中的壽命,卻不是由此而定。造作多惡行,於地獄中折磨的時間長;造作少惡行,受苦就短。這二者的行為真的是愚昧。 |
巴利原典 (CSCD) [2] | 307. Kāsāvakaṇṭhā bahavo, pāpadhammā asaññatā;
Pāpā pāpehi kammehi, nirayaṃ te upapajjar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0七 多袈裟纏頸,惡行不節制,惡人以惡業,終墮於地獄。 |
註解 [4] | kāsāvakaṇṭhā 以袈裟纏頭。 pāpadhammā 那些愚昧的行為。 asaññatā 缺少自制,如身律儀等。 pāpā pāpehi kammehi nirayaṃ te upapajjare 因其惡業,此人將生於地獄,於彼中受苦。離開地獄,因為惡業殘餘的作用,依然於餓鬼受苦。 |
巴利原典 (CSCD) [2] | 308. Seyyo ayoguḷo bhutto, tatto aggisikhūpamo;
Yañce bhuñjeyya dussīlo, raṭṭhapiṇḍamasañña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0八 若破戒無制,受人信施食,不如吞鐵丸──熱從火焰出。 |
註解 [4] | seyye ayoguḷo bhutto tatto aggisikhūpamo 對一個人而言,寧願吃鐵丸,而不可接受供養,因為僅於一生中為火所燒,然而接受信士所供養的食物,將於後世中受苦百千生。 yañce bhūñjeyya dussīlo raṭṭhapiṇḍaṃ asaññato 缺戒不自制的人,接受具足信心的居士所供養的食物。 |
巴利原典 (CSCD) [2] | 309. Cattāri ṭhānāni naro pamatto, āpajjati paradārūpasevī;
Apuññalābhaṃ na nikāmaseyyaṃ, nindaṃ tatīyaṃ nirayaṃ catutt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0九 [LChnFn22-01] 放逸淫人妻,必遭於四事:獲罪睡不安,誹三地獄四。 |
註解 [4] | ṭhānāni 痛苦的原因。 pamatto 缺少正念。 na nikāmaseyyaṃ 不能如所欲求的睡好覺。 |
巴利原典 (CSCD) [2] | 310. Apuññalābho ca gatī ca pāpikā, bhītassa bhītāya ratī ca thokikā;
Rājā ca daṇḍaṃ garukaṃ paṇeti, tasmā naro paradāraṃ na sev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一0 非福並惡趣,恐怖樂甚少,國王加重罪,故莫淫他婦。 |
註解 [4] | apuññalābho ca gatī ca pāpikā他得到非福行,因為此行,所以有惡趣。 bhītassa bhītāya ratī ca thokikā 因為害怕故,所以對女人的喜樂就變弱。 rājā ca daṇḍaṃ garukaṃ paṇeti 而且國王會給予很重的處罰,如切手等。 tasmā naro paradāraṃ na seve 因為侵犯他人妻會遭受到這些苦難,因此,願人不可冒犯他人妻。 |
巴利原典 (CSCD) [2] | 311. Kuso yathā duggahito, hatthamevānukantati;
Sāmaññaṃ dupparāmaṭṭhaṃ, nirayāyupakaḍḍ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一一 不善執孤沙 [LChnFn22-02] ,則傷害其手;沙門作邪行,則趣向地獄。 |
註解 [4] | kuso 指任何具有尖銳葉緣的草。就如用錯誤的方式,拿kusa草,為其所割傷。同樣的,僧人的生活也如此。即是說,出家法因拿的不好,指破壞戒,因而導致人到惡趣。 |
巴利原典 (CSCD) [2] | 312. Yaṃ kiñci sithilaṃ kammaṃ, saṃkiliṭṭhañca yaṃ vataṃ;
Saṅkassaraṃ brahmacariyaṃ, na taṃ hoti mahapphal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一二 諸有懈惰行,及染污戒行,懷疑修梵行,彼不得大果。 |
註解 [4] | yaṃ kiñci sithilaṃ kammaṃ 作任何事皆懶洋洋的。 saṃkiliṭṭhaṃ 染污的,因從事於不如理的事。 saṅkassaraṃ 凡應作的事,皆帶著懷疑。作任何的事,皆帶著自己的懷疑,例如:當看到僧團聚會,作任何事情,如誦戒時,此人心裡起疑:毫無疑惑,這些比丘聚會一定想要驅走我。 na taṃ hoti mahapphalaṃ 以這種方式過出家生活,對此人而言,是沒有大利益。 |
巴利原典 (CSCD) [2] | 313. Kayirā ce kayirāthenaṃ [kayirā naṃ (ka.)], daḷhamenaṃ parakkame;
Sithilo hi paribbājo, bhiyyo ākirate raj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一三 應作所當作,作之須盡力!放蕩遊行僧,增長於欲塵。 |
註解 [4] | kayirā ce kayirāth’ enaṃ 如果此事應該作,讓此人就去作。 daḷham enaṃ parakkame 願此人堅定的作此事,絕不退縮。 saṭhilo hi paribbājo bhiyyo ākirate rajaṃ 懶散的出家生活,不能去除內心中的塵垢。 |
巴利原典 (CSCD) [2] | 314. Akataṃ dukkaṭaṃ seyyo, pacchā tappati dukkaṭaṃ;
Katañca sukataṃ seyyo, yaṃ katvā nānutapp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一四 不作惡業勝,作惡後受苦。作諸善業勝,作善不受苦。 |
註解 [4] | dukkataṃ 惡行,應該慚愧的行為,會導致人到惡趣。 akataṃ dukkataṃ seyyo 這樣的惡行,不作是較好的。 pacchā tapati dukkataṃ 只要一想起,會給予折磨。 kataṃ ca sukataṃ seyyo 然而不被責備的行為,會帶來快樂,且會導引到善趣。應該造作這些行為是較好的。 yaṃ katvā nānutappati 作完這些行為之後,當想起時,不會被折磨,反而會快樂,這些最好被作。 |
巴利原典 (CSCD) [2] | 315. Nagaraṃ yathā paccantaṃ, guttaṃ santarabāhiraṃ;
Evaṃ gopetha attānaṃ, khaṇo vo [khaṇo ve (sī. pī. ka.)] mā upaccagā;
Khaṇātītā hi socanti, nirayamhi samappit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一五 譬如邊區城,內外均防護,自護當亦爾。剎那莫放逸。剎那疏忽者,入地獄受苦。 |
註解 [4] | nagaraṃ yathā paccantaṃ guttaṃ santarabāhiraṃ evaṃ gopetha attānaṃ 諸比丘!猶如一座城,為內外人員所守護,同樣的,你們也應該如此守護自己。保持正念的覺醒,與關閉六根門,不要讓守門的正念離去,導致外六塵進入。 khaṇo ve mā upaccagā 不可讓幸運的時刻給溜走。所謂幸運的時刻,指:佛出世的時刻,此人生於中印的時刻,獲得正見的時刻,六根具足的時刻。 khaṇātītā hi socanti nirayamhi samappitā 錯過這個機會的人,將會悲傷,且會墮於地獄中。 |
巴利原典 (CSCD) [2] | 316. Alajjitāye lajjanti, lajjitāye na lajjare;
Micchādiṭṭhisamādānā, sattā gacchanti duggati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一六 不應羞而羞,應羞而不羞,懷此邪見者,眾生趨惡趣。 |
註解 [4] | alajjitāye lajjanti於不應該羞愧的事,羞愧。 lajjitāye na lajjare 當自己的私處,未遮掩,應羞愧。於應羞不羞,於不應羞而羞。 micchādiṭṭhisamādānā sattā gacchanti duggatiṃ 懷此惡見,是因為他們認同斷見,而此是與真理相違背的。接受此論點,且依此而行為的人,將墮於惡趣。 |
巴利原典 (CSCD) [2] | 317. Abhaye bhayadassino, bhaye cābhayadassino;
Micchādiṭṭhisamādānā, sattā gacchanti duggati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一七 不應怖見怖,應怖不見怖,懷此邪見者,眾生趨惡趣。 |
註解 [4] | 因為恐怖的來源,如欲貪、瞋、癡、慢等不會因乞食而生起,稱為無畏。然而欲等,卻因私處而生起,稱為怖畏。那些於怖畏中見不到怖畏,因而不遮掩其私處。 |
巴利原典 (CSCD) [2] | 318. Avajje vajjamatino, vajje cāvajjadassino;
Micchādiṭṭhisamādānā, sattā gacchanti duggati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一八 非過思為過,是過見無過,懷此邪見者,眾生趨惡趣。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319. Vajjañca vajjato ñatvā, avajjañca avajjato;
Sammādiṭṭhisamādānā, sattā gacchanti suggatiṃ.
Nirayavaggo dvāvīsati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一九 過失知過失,無過知無過,懷此正見者,眾生趨善趣。 地獄品第二十二竟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23. Nāgavaggo 320. Ahaṃ nāgova saṅgāme, cāpato patitaṃ saraṃ;
Ativākyaṃ titikkhissaṃ, dussīlo hi bahujja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十三:象品 三二0 如象在戰陣,(堪忍)弓箭射,我忍謗(亦爾)。世多破戒者。 |
註解 [4] | ahaṃ nāgo'va 我如大象。 cāpāto patitaṃ saraṃ 從弓所放的箭。 ativākyaṃ titikkhissaṃ 如訓練有素的大象,能夠忍受於戰場中受到的攻擊,忍受弓箭的射擊;同樣的,我們也應該如此的忍受不當的言詞。 dussīlo hi bahujjano 大部份的凡夫,都是沒有好的戒,依其所好,未加深思來說話,製造許多的衝突。因此,對我而言,適當的處理就是忍受,耐心的旁觀。 |
巴利原典 (CSCD) [2] | 321. Dantaṃ nayanti samitiṃ, dantaṃ rājābhirūhati;
Danto seṭṭho manussesu, yotivākyaṃ titikk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二一 調御(象)可赴集會,調御(象)可為王乘。若能堪忍於謗言,人中最勝調御者。 |
註解 [4] | dantaṃ nayanti samitiṃ 在前往人群的集會處,人們僅會帶調伏柔順的牛或馬來拉車。 dantaṃ rājābhirūhati 為國王所乘坐的,也僅會是已調伏的象或馬。 danto seṭṭho manussesu 在人群中,最優秀的人是以四聖諦調伏自己,遠離煩惱障礙的人。 yo'tivākyaṃ titikkhati 對這種誹謗不反擊,縱使這種話一再地被提及,不會為其所干擾,這樣的人在人群中,是最優秀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322. Varamassatarā dantā, ājānīyā ca [ājānīyāva (syā.)] sindhavā;
Kuñjarā ca [kuñjarāva (syā.)] mahānāgā, attadanto tato var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二二 調御之騾為優良,信度駿馬 [LChnFn23-01] 為優良,矯羅 [LChnFn23-02] 大象亦優良,自調御者更優良。 |
註解 [4] | varam assatarā dantā ājānīyā ca 能迅速地了解訓馬師所要作的馬。 sindhavā 出生於sindhu的馬。 mahānāgā 大象。 attadanto tato varaṃ 當上述的騾、馬、象被調伏是好的。但以四聖諦自我調伏,遠離煩惱的干擾,是所有中最好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323. Na hi etehi yānehi, gaccheyya agataṃ disaṃ;
Yathāttanā sudantena, danto dantena gacc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二三 實非彼等車乘,得達難到境地 [LChnFn23-03] ,若人善自調御,由於調御得達。 |
註解 [4] | na hi etehi yānehi gaccheyya agataṃ disaṃ 不是由車乘,如象馬車等,人可到達涅槃的境地,此境地被稱為無法達到(agata),因為縱使在夢中也無法達到。 yathā’ttanā sudantena danto dantena gacchati 若人向著涅槃前進,來到調伏之地,遠離煩惱障,具足內觀,調伏根門,直到以聖道調伏自己,這種人在所有的人中是最好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324. Dhanapālo [dhanapālako (sī. syā. kaṃ. pī.)] nāma kuñjaro, kaṭukabhedano [kaṭukappabhedano (sī. syā. pī.)] dunnivārayo;
Baddho kabaḷaṃ na bhuñjati, sumarati [susarati (ka.)] nāgavanassa kuñjar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二四 如象名財護 [LChnFn23-04] ,泌液暴難制 [LChnFn23-05] ,繫縛不少食,惟念於象林 [LChnFn23-06] 。 [NandFn23-01] |
註解 [4] | dhanapālako nāma kuñjaro 此為大象的名字,此象為kāsi王所派遣的調象師所抓。 kaṭukappabhedano dunnivārayo 在象發情的時間,其耳朵的根部會破裂,此時大象自然會是兇猛的,所以說深陷情欲中,難以控制。 baddho kabalaṃ na bhuñjati 他被綁著,帶到馬房,令其站在有美麗遮雨的帳棚處,其地板是芳香的,以精緻的帳帷圍繞,然而他卻不想要吃任何東西,縱使其前擺放各種珍貴、美味的食物。 sumarati nāgavanassa kuñjaro 他持續愐懷森林,而如此想:我自己的住處是好的。由於天性,他僅想到照顧母親的責任,而如此想:我的母親因為與兒子分開,在林中憂傷。我照顧母親的責任未盡,要食物有何用?因為留在森林中的象,僅有此責任應完成,所以說此象但懷念森林。 |
巴利原典 (CSCD) [2] | 325. Middhī yadā hoti mahagghaso ca, niddāyitā samparivattasāyī;
Mahāvarāhova nivāpapuṭṭho, punappunaṃ gabbhamupeti mand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二五 樂睡又貪食,轉側唯長眠,如豬食無厭,愚者數入胎 [LChnFn23-07] 。 |
註解 [4] | middhī 為懶散與呆鈍所壓迫。 mahagghaso 大量吃的人,就如同下面的情況: ➀ 吃完後,無法站起來,而說:請幫我或牽我起來。 ➁ 在用餐後,發現自的衣服太緊,而說:真受不了這件衣服。 ➂ 用餐後,無法站立,而想:就躺在這裡吧! ➃ 吃連牛能吃的那麼多。 ➄ 吃的過量,而嘔吐。 nivāpapuṭṭho 飼養的豬,從其年少時,就被餵養,當其身體變胖時,無法離開房間,僅能躺在床上喘息,左右翻動。 此中所說:當一個人是懶散、過食,就如養在農場中的大豬一樣,躺著睡,左右移動,無法以其他姿勢行動。那麼,此人不能省察三相:無常、苦、無我。因為無法運心於此,他缺乏內觀,所以,一再地入胎,於輪迴中生死,無法解脫而入胎。 |
巴利原典 (CSCD) [2] | 326. Idaṃ pure cittamacāri cārikaṃ, yenicchakaṃ yatthakāmaṃ yathāsukhaṃ;
Tadajjahaṃ niggahessāmi yoniso, hatthippabhinnaṃ viya aṅkusaggah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二六 我此過去心──任意隨所欲,隨愛好遊行。我今悉調伏,如象師持鉤,(制御)泌液象。 |
註解 [4] | idaṃ pure cittam acāri cārikaṃ 此心,在過去,長時間的遊行。 yen’ icchakaṃ yatthakāmaṃ yathāsukhaṃ 隨不善行等所緣而生起欲等,及隨任何原因如貪等而生起。如其所樂,於其能獲得快樂的方式而行動。 tad ajj’ ahaṃ ...aṅkusaggaho 今天,我將以善巧的思惟限制他,猶如一位巧妙的馴象師,以刺棒調伏發情中的兇象,我將不讓他越軌。 |
巴利原典 (CSCD) [2] | 327. Appamādaratā hotha, sacittamanurakkhatha;
Duggā uddharathattānaṃ, paṅke sannova [sattova (sī. pī.)] kuñjar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二七 當樂不放逸,善護於自心。自救出難處,如象(出)泥坑。 |
註解 [4] | appamādaratā 樂於不放逸,持續不離於正念。 sacittam anurakkhatha 以如此的方式,守護你的心,不令其逾越,而染著色等所緣。 duggā uddharath’ attānaṃ paṅke sanno'va kuñjaro 就如陷入泥濘的大象,以手腳努力讓自己從泥濘中爬起,立於堅硬的地面。同樣的,你也要將自己從煩惱中提起,將自己置於涅槃地。 |
巴利原典 (CSCD) [2] | 328. Sace labhetha nipakaṃ sahāyaṃ, saddhiṃ caraṃ sādhuvihāridhīraṃ;
Abhibhuyya sabbāni parissayāni, careyya tenattamano satīm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二八 若得同行伴───善行富智慮,能服諸艱困,欣然共彼行。 |
註解 [4] | nipakaṃ 有成熟智慧的人。 sādhu vihāri dhīraṃ 適當地生活的智者。 abhibhuyya sabbāni parissayāni careyya ten’ attamano satīmā 遇見具有慈心的同伴,要快樂與正念地與其交往,將能克服所有的危險,包括可見的如獅虎等;及隱密的危險如貪等。 |
巴利原典 (CSCD) [2] | 329. No ce labhetha nipakaṃ sahāyaṃ, saddhiṃ caraṃ sādhuvihāridhīraṃ;
Rājāva raṭṭhaṃ vijitaṃ pahāya, eko care mātaṅgaraññeva nāg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二九 若無同行伴───善行富智慮,應如王棄國,如象獨行林。 |
註解 [4] | rājā 'va raṭṭhaṃ vijitaṃ pahāya eko care 就像王室的仙人,捨離其國土,出家。此中所言,猶如已征服領土的國王,而想:稱為國土的,是極大放逸的來源。統理這樣的國土,對我而言,有何用?之後,離開所征服的領土,進入森林中,以出家修道的方式,成為隱士,且獨行。 mātaṅg’ araññe 'va nāgo 猶如稱為mātaṅga 的大象,從象群中離開,獨自在森林中遊行。因為其如此思惟:現在,我為母象;小象所圍繞,我吃的草或樹枝,已被其他象吃過,我喝的水是染污的,最好我離開象群,獨自生活。 |
巴利原典 (CSCD) [2] | 330. Ekassa caritaṃ seyyo, natthi bāle sahāyatā;
Eko care na ca pāpāni kayirā, appossukko mātaṅgaraññeva nāg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三0 寧一人獨行,不與愚為友。獨行離欲惡,如象獨遊林。 |
註解 [4] | ekassa caritaṃ seyyo 對已出家的人而言,從出家開始,就樂於單獨的人,最好是過獨居的生活。 natthi bāle sahāyatā eko care 不與凡夫為友,因為戒、頭陀支、觀慧、道果、涅槃等不可能從凡夫中獲得。因此,讓一個人獨行。 na ca pāpāni kayirā 如mātaṅga 的大象,於森林中隨其樂舒適地過生活,僅用少少的力量,即能不染著,所以願人獨自而行,且連一點不善法也不造作。同樣的,如果你找不到合適的朋友,應該獨住。 |
巴利原典 (CSCD) [2] | 331. Atthamhi jātamhi sukhā sahāyā, tuṭṭhī sukhā yā itarītarena;
Puññaṃ sukhaṃ jīvitasaṅkhayamhi, sabbassa dukkhassa sukhaṃ pahā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三一 應時得友樂,適時滿足樂,命終善業樂,離一切苦樂。 |
註解 [4] | atthamhi jātamhi sukhā sahāyā當需要已生起,如出家的情況:作袈裟或令諍論平息等的時刻。而在家的情況:耕田或為人所逼迫的時候。在這個時候,能夠有協助你工作或令手頭中的事情平息的朋友,真的是一種快樂。 tuṭṭhī sukhā yā itarītarena 滿足於任何事是一種快樂。因為在家人會去偷竊,卻不滿足其所有;而出家人造作種種不適當的事,然而卻不滿足。因此,滿足於自己所有,不管大或小,就是一種快樂。 puññaṃ sukhaṃ jīvitasaṅkhayamhi 在臨終,善業是一種快樂,因為其業力會給下一世帶來好的影響。 sabbassa dukkhassa sukhaṃ pahāṇaṃ 息滅生死輪迴中的一切苦的阿羅漢,在這個世界是一種快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332. Sukhā matteyyatā loke, atho petteyyatā sukhā;
Sukhā sāmaññatā loke, atho brahmaññatā sukh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三二 世中敬母樂,敬父親亦樂。世敬沙門樂,敬聖人亦樂。 |
註解 [4] | sukhā matteyyatā loke atho petteyyatā sukhā 對父母的適當行為。這是關於照顧父母。不照顧父母的過失有那些?當父母知道小孩不照顧他們時,會將錢財埋於地下或贈與他人,甚至不好的名聲會傳開,而且死後將入gūtha地獄。反之,那些照顧父母的人,將繼承財富,且獲得稱讚,死後生在善趣,所以說孝敬父母是一種快樂。 sukhā sāmaññatā loke atho brahmaññatā sukhā 對出家人或已捨棄不善法的人尊敬,如佛、辟支佛、聲聞弟子,供應其生活所需的物質,也是一種快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333. Sukhaṃ yāva jarā sīlaṃ, sukhā saddhā patiṭṭhitā;
Sukho paññāya paṭilābho, pāpānaṃ akaraṇaṃ sukhaṃ.
Nāgavaggo tevīsati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三三 至老持戒樂,正信成就樂,獲得智慧樂,不作諸惡業。 象品第二十三竟 |
註解 [4] | sukhaṃ yāva jarā sīlaṃ 裝飾品如珠寶作的耳環,亮麗的服飾等,僅僅在適當的人身上才有吸引力。在這種情況下,年輕人身上的裝飾在高齡層就不具有吸引力。在老人家身上的裝飾,對年輕人就不具吸引力。如此不適當的裝飾品,僅會造成別人的困擾,而輕蔑地說:我想他是瘋子!反之,戒如五戒或十戒,在每一個年齡層都具有吸引力,它僅會帶來喜悅,而說:縱使在老年實踐戒,也會帶來快樂。 sukhā saddhā patiṭṭhitā 於世間或出世間法的信心不動搖、堅固,是一種快樂。 sukho paññāya paṭilābho 獲得世間、出世間的內觀慧是一種快樂。 pāpānaṃ akaraṇaṃ sukhaṃ 以破壞其因,而不造作不善行,於此世是一種快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24. Taṇhāvaggo 334. Manujassa pamattacārino, taṇhā vaḍḍhati māluvā viya;
So plavatī [plavati (sī. pī.), palavetī (ka.), uplavati (?)] hurā huraṃ, phalamicchaṃva vanasmi vānar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十四:愛欲品 三三四 若住於放逸,愛增如蔓蘿。(此)生又(彼)生,如猿求林果。 |
註解 [4] | manujassa pamattacārino taṇhā vaḍḍhati māluvā viya 對於放逸而住的人而言:是指缺乏正念的特性,即不專住於禪修,亦不於內觀,亦不於道與果的開展。就如蔓蘿遍覆在樹上,周遭圍繞,造成樹木的死亡。同樣的,在這樣人的身上,依於六根門,貪欲會一再的增長。 so plavati hurāhuraṃ 這樣的人,在貪愛的影響下,於一世之後,又再生於新的一世,永不停止。 phalam icchaṃ va vanasmiṃ vānaro 就如猴子一樣,想要樹上的果實,抓住任何樹上的枝條,向前遊蕩,於林中到處遊走。同樣的,那種人在輪迴中到處遊蕩。猴子不會不抓住樹枝而躺下,同樣的,有貪欲的人,從此有到彼有,不會到達無貪的狀況,不會停止貪求對象。 |
巴利原典 (CSCD) [2] | 335. Yaṃ esā sahate jammī, taṇhā loke visattikā;
Sokā tassa pavaḍḍhanti, abhivaṭṭhaṃva [abhivaḍḍhaṃva (syā.), abhivaṭṭaṃva (pī.), abhivuḍḍhaṃva (ka.)] bīr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三五 若於此世界,為惡欲纏縛,憂苦日增長,如毘羅 [LChnFn24-01] 得雨。 |
註解 [4] | yaṃ esā sahatī jammī taṇhā loke visattikā 貪欲征服此人,有六個出口的貪欲稱為卑劣(jammī),是因為其凡夫性。稱為纏繞(visattikā),因為他猶如有毒的食物,因為他有毒花、毒果,因為像飲毒(visa),因為他陷入可見的色等,因為他是令人纏繞、陷住的東西。 sokā tassa pavaḍḍhanti abhivaḍḍhaṃ 'va bīraṇaṃ 貪欲征服此人,憂增長,生死輪迴根的憂,猶如bīraṇa草為雨水所澆灌,會快速地增長。 |
巴利原典 (CSCD) [2] | 336. Yo cetaṃ sahate jammiṃ, taṇhaṃ loke duraccayaṃ;
Sokā tamhā papatanti, udabinduva pokkhar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三六 若於此世界,降難降愛欲,憂苦自除落,如水滴蓮葉。 |
註解 [4] | yo...duraccayaṃ 克服貪欲的人,難以超越,難以放棄。 sokā tamhā papatanti 生死輪迴根的憂,已遠離那個人。 udabindū'va pokkharā 他們不會停留在那個人的身上,猶如雨滴落在蓮花葉上,不會停留一樣。 |
巴利原典 (CSCD) [2] | 337. Taṃ vo vadāmi bhaddaṃ vo, yāvantettha samāgatā;
Taṇhāya mūlaṃ khaṇatha, usīratthova bīraṇaṃ;
Mā vo naḷaṃva sotova, māro bhañji punappu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三七 我說此善事:汝等集於此,掘愛欲之根,如求毘羅那,掘去其甜根。勿再為魔王,屢屢害汝等,如洪水(侵)葦。 |
註解 [4] | taṃ vo vadāmi 因為這個理由,我對你說。 bhaddaṃ vo 願你幸福,願你不受破壞。 taṇhāya mūlaṃ khaṇatha 以阿羅漢道,挖出有六門的貪根。 usīrattho va bīraṇaṃ 就像有人需要usīra,而將bīraṇa草整個挖出一樣。 mā vo naḷaṃ vā soto 'va māro bhañji punappunaṃ 不可讓魔羅(可視為死亡、煩惱、天魔)一而再地破壞你,猶如洪流快速地往下流,沖壞二邊的草。 |
巴利原典 (CSCD) [2] | 338. Yathāpi mūle anupaddave daḷhe, chinnopi rukkho punareva rūhati;
Evampi taṇhānusaye anūhate, nibbattatī dukkhamidaṃ punappu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三八 不傷深固根,雖伐樹還生。愛欲不斷根,苦生亦復爾。 |
註解 [4] | mūle 五種樹根。 anupaddave 不被任何傷害所破壞,如切、裂,野獸吃掉。 rukkho punar eva rūhati 縱使在上方或枝條切除,依然可成長。 evampi taṇhānusaye anūhate 同樣的,貪愛隨眠也如此,未被阿羅漢道完全切除。 nibbattati dukkham idaṃ punappunaṃ 許多苦,如生、老等,在生生世世會一而再地經歷。 |
巴利原典 (CSCD) [2] | 339. Yassa chattiṃsati sotā, manāpasavanā bhusā;
Māhā [vāhā (sī. syā. pī.)] vahanti duddiṭṭhiṃ, saṅkappā rāganissit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三九 彼具三十六(愛)流 [LChnFn24-02] ,勢強奔流向欲境,是則彼具邪見人,為欲思惟漂蕩去。 |
註解 [4] | yassa chattiṃsatī sotā manāpassavaṇā bhusā 具足內外各十八個,共三十六個愛流的人,其貪著是強而有力,且向著樂流,依於其而存在。 vāhā vahanti duddiṭṭhiṃ saṅkappā rāganissitā 夾雜貪欲,而不與禪修或內觀相應的思惟,將會帶走此人,因為其重覆地生起這個念頭而成為強大。 |
巴利原典 (CSCD) [2] | 340. Savanti sabbadhi sotā, latā uppajja [ubbhijja (sī. syā. kaṃ. pī.)] tiṭṭhati;
Tañca disvā lataṃ jātaṃ, mūlaṃ paññāya chindath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四0 (欲)流處處流,蔓蘿盛發芽 [LChnFn24-03] 。汝見蔓蘿生,以慧斷其根。 |
註解 [4] | savanti sabbadhī sotā 貪欲之流到處流動,流向一切對象,如色等。且遍及於三有。 latā ubbhijja tiṭṭhati 貪欲如蔓,依纏繞與覆蓋的意義而言。 tañ ca disvā lataṃ jātaṃ 依其生起的所在,看到貪蔓之後,如是反省:在此生起,它慢慢成形。 mūlaṃ paññāya chindatha 以慧切斷根,就是以道斷期根,如以刀斷蔓一樣。 |
巴利原典 (CSCD) [2] | 341. Saritāni sinehitāni ca, somanassāni bhavanti jantuno;
Te sātasitā sukhesino, te ve jātijarūpagā nar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四一 世喜悅(欲)滋潤,亦喜馳逐六塵。彼雖向樂求樂,但唯得於生滅。 |
註解 [4] | saritāni sinehitāni ca 向著種類不同的對象前去,或擴張的喜悅,因為貪著擁有物所浸潤的喜悅,這些是為貪欲油所塗敷的喜悅。 somanassāni bhavanti jantuno 為貪欲所征服的眾生有這些喜悅。 ye sātasitā 受制於貪欲的這些人,依賴喜悅的對象。 sukhesino 成為快樂的追求者。 te ve jātijarūpagā narā 這些人事實上將繼續體驗生、老、病、死。 |
巴利原典 (CSCD) [2] | 342. Tasiṇāya purakkhatā pajā, parisappanti sasova bandhito [bādhito (bahūsu)];
Saṃyojanasaṅgasattakā, dukkhamupenti punappunaṃ cirāy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四二 隨逐愛欲人,馳迴如網兔。纏縛於(煩惱),再再長受苦。 |
註解 [4] | tasiṇāya purakkhatā pajā 為貪欲伴隨的眾生,稱為tasiṇā,是因為他具有令人恐怖(tas)的特性。 parisappanti saso 'va bādhito 猶如在森林中,為獵人誘捕的野兎,處於恐怖中爬行。 saññojanasaṅgasattakā 為十種結及七種取所繫的眾生,令自己無法擺脫結、取。 dukkham upenti punappunaṃ cirāya 此人為一再地生、老、病、死等苦所逐,且時間很長。 |
巴利原典 (CSCD) [2] | 343. Tasiṇāya purakkhatā pajā, parisappanti sasova bandhito;
Tasmā tasiṇaṃ vinodaye, ākaṅkhanta [bhikkhū ākaṅkhī (sī.), bhikkhu ākaṅkhaṃ (syā.)] virāgamatta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四三 隨逐愛欲人,馳迴如網兔。比丘求無欲 [LChnFn24-04] ,故須自離欲。 |
註解 [4] | tasmā tasiṇaṃ vinodaye bhikkhu ākaṅkhī virāgam attano 因為眾生為貪欲所纏繞,因此願追求、愛好涅槃的比丘,藉著阿羅漢道驅離貪欲,願他移除且捨棄貪欲。 |
巴利原典 (CSCD) [2] | 344. Yo nibbanatho vanādhimutto, vanamutto vanameva dhāvati;
Taṃ puggalametha passatha, mutto bandhanameva dhāv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四四 捨欲喜林間 [LChnFn24-05] ,離欲復向欲 [LChnFn24-06] ,當觀於此人;解縛復向縛。 |
註解 [4] | 遠離小樹叢的人,是由於已出家故,捨棄對在家生活執著的小樹叢,反而對寺院的住處取著。已捨棄在家生活束縛的貪欲林,卻又奔向貪欲之林。來看看這個人啊!遠離在家生活的束縛,又回奔到在家生活的束縛。 |
巴利原典 (CSCD) [2] | 345. Na taṃ daḷhaṃ bandhanamāhu dhīrā, yadāyasaṃ dārujapabbajañca [dārūjaṃ babbajañca (sī. pī.)];
Sārattarattā maṇikuṇḍalesu, puttesu dāresu ca yā apekkh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四五 鐵木麻作者,智說非堅縛。迷戀妻子財,(是實)為堅(縛)。 |
註解 [4] | yad āyasaṃ 鐵所作的,即指腳鐐。 dārujaṃ 木所作的,即木所作的障礙。 babbajañ ca 繩索,從babba草或類似此等草中作出的。 na taṃ daḷhaṃ bandhanam āhu dhīrā 佛等智者不會說這種束縛是強的,因為它可以用刀、劍等切斷。 sārattarattā maṇikuṇḍalesu 對於珠寶及耳飾極染著。 puttesu dāresu ca yā apekhā 染著於珠寶、耳飾,同樣的也染著妻子,聖人說為煩惱所成的束縛才是真的強而有力的枷鎖。 |
巴利原典 (CSCD) [2] | 346. Etaṃ daḷhaṃ bandhanamāhu dhīrā, ohārinaṃ sithilaṃ duppamuñcaṃ;
Etampi chetvāna paribbajanti, anapekkhino kāmasukhaṃ pahāy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四六 能引墮落者,智說為堅縛。彼雖似寬緩,而實難解脫。斷此無著者,捨欲而出家。 |
註解 [4] | ohārinaṃ 它令人往下,因為它將人往下拉,且令其墮到四惡趣中。 sithilaṃ 它束縛之處,不會割傷皮或肉或流血,甚至令人無法察覺已被束縛,而人依然可行於陸上、海中等,所以稱為鬆。 duppamuñcaṃ 難以放開,因為煩惱的束縛只要生起,就很難從其牙口中脫離,如烏龜一樣。 etam pi chetvāna 智者連如此堅固的煩惱縛也可以用慧劍切斷。 paribbajanti anapekhino kāmasukhaṃ pahāya 捨棄欲樂,出家。 |
巴利原典 (CSCD) [2] | 347. Ye rāgarattānupatanti sotaṃ, sayaṃkataṃ makkaṭakova jālaṃ;
Etampi chetvāna vajanti dhīrā, anapekkhino sabbadukkhaṃ pahāy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四七 彼耽於欲隨(欲)流,投自結網如蜘蛛。斷此(縛)而無著者,離一切苦而遨遊 [LChnFn24-07] 。 |
註解 [4] | makkaṭako 'va jālaṃ 猶如臥於網中的蜘蛛。已作好網的蜘蛛,臥於網的中心位置,當任何昆蟲落入網中,會速向目標前進,攻擊且吸取其體液,之後,再回到網中央。 ye rāgarattā ’nupatanti sotaṃ sayaṃkataṃ 同樣的,染著於貪欲,為瞋所激怒,為無明所迷惑的人,掉入為他們自己所造作的貪欲之流,而無法渡過。 etam pi chetvāna vajanti dhīrā 然而,智者能渡過難以超越的繫縛。 anapekkhino sabbadukkhaṃ pahāya 遠離染著,出家,藉著阿羅漢道捨離一切苦。 |
巴利原典 (CSCD) [2] | 348. Muñca pure muñca pacchato, majjhe muñca bhavassa pāragū;
Sabbattha vimuttamānaso, na punaṃ jātijaraṃ upehis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四八 [LChnFn24-08] 捨過現未來 [LChnFn24-09] ,而渡於彼岸。心解脫一切,不再受生老。 |
註解 [4] | muñca pure 對於過去的五蘊捨離貪、渴、欲、有、取、求。 muñca pacchato majjhe muñca 對於未來與現在也如此。 bhavassa pāragū sabbattha vimuttamānaso當如上所言而作時,藉著較高的智、現觀、捨離、禪修的開展,到達三有的彼岸。 na puna jātijaraṃ upehisi 此人不再為生、老、病、死所追隨。 |
巴利原典 (CSCD) [2] | 349. Vitakkamathitassa jantuno, tibbarāgassa subhānupassino;
Bhiyyo taṇhā pavaḍḍhati, esa kho daḷhaṃ [esa gāḷhaṃ (ka.)] karoti bandha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四九 惡想所亂者,求樂欲熾然,彼欲倍增長,自作堅牢縛。 |
註解 [4] | vitakkapamathitassa 為貪等尋所干擾的人。 tibbarāgassa 貪對此人而言,吸引力很強烈。 subhānupassino 尋求可樂。心對所欲求的貪,視為可樂。因為心藉著抓取可樂相的習慣,而傾向於它。 bhiyyo taṇhā pavaḍḍhati 對於這樣的人而言,專注力不會增長,相反的,貪欲會增長。 esa kho daḷhaṃ karoti bandhanaṃ 這樣的人,事實上讓貪的結更堅固。 |
巴利原典 (CSCD) [2] | 350. Vitakkūpasame ca [vitakkūpasameva (ka.)] yo rato, asubhaṃ bhāvayate sadā sato;
Esa [eso (?)] kho byanti kāhiti, esa [eso (?)] checchati mārabandha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五0 喜離惡想者,常念於不淨。當除於愛欲,不為魔羅縛。 |
註解 [4] | vitakkūpasame ca yo rato asubhaṃ bhāvayatī 當專注於心不淨時。 sadā sato 因為不放逸而保持正念的人,能於不可樂的所緣專注,且樂於其中。 esa kho vyantikāhiti 此比丘能將三有中導致輪迴的貪斷盡。 esa cchecchati mārabandhanaṃ 此人真的能切斷魔羅的繫縛。 |
巴利原典 (CSCD) [2] | 351. Niṭṭhaṅgato asantāsī, vītataṇho anaṅgaṇo;
Acchindi bhavasallāni, antimoyaṃ samussay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五一 達究竟處 [LChnFn24-10] 無畏,離愛欲無垢穢,斷除生有之箭,此為彼最後身 [LChnFn24-11] 。 |
註解 [4] | niṭṭhaṃ gato 阿羅漢是出家為僧的最終目標。 asantāsī vītataṇho anaṅgaṇo遠離怖畏,因為其內心已捨離對欲樂的好樂。 acchiddi bhavasallāni 已斷除導致輪迴的箭。 antimo 'yaṃ samussayo 此為最後一生。 |
巴利原典 (CSCD) [2] | 352. Vītataṇho anādāno, niruttipadakovido;
Akkharānaṃ sannipātaṃ, jaññā pubbāparāni ca;
Sa ve ‘‘antimasārīro, mahāpañño mahāpuriso’’ti 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五二 離欲無染者,通達詞無礙,善知義與法 [LChnFn24-12] ,及字聚次第,彼為最後身,大智大丈夫。 |
註解 [4] | anādāno 捨離對五蘊的執取。 niruttipadakovido 善巧於四辯中的詞無礙。 akkharānaṃ sannipātaṃ jaññā pubbaparāni ca對於詞的組合,知前也知後。 sa ve antimasārīro mahāpañño mahāpuriso 'ti vuccati 此為其最後身,他因具有內觀智,包括四無礙解,所以是大智。因為其解脫心的原故,所以稱心得解脫的人為大人。 |
巴利原典 (CSCD) [2] | 353. Sabbābhibhū sabbavidūhamasmi, sabbesu dhammesu anūpalitto;
Sabbañjaho taṇhakkhaye vimutto, sayaṃ abhiññāya kamuddisey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五三 我降伏一切,我了知一切。一切法無染,離棄於一切,滅欲得解脫,自證誰稱師? [LChnFn24-13] |
註解 [4] | sabbābhibhū 已戰勝三界一切法的人。 sabbavidū 已徹知名法中的一切法。 sabbesu dhammesu anūpalitto 對於三界中的一切法,不會為貪、邪見所污染。 sabbañjaho 已停止、捨棄三界中的一切法。 taṇhakkhaye vimutto 無學阿羅漢所得到的解脫,稱為貪盡。 sayaṃ abhiññāya 自己已徹知更高的法。 kam uddiseyyaṃ 我將對此人說:這是我的老師。 |
巴利原典 (CSCD) [2] | 354. Sabbadānaṃ dhammadānaṃ jināti, sabbarasaṃ dhammaraso jināti;
Sabbaratiṃ dhammarati jināti, taṇhakkhayo sabbadukkhaṃ jinā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五四 諸施法施勝;諸味法味勝;諸喜法喜勝;除愛勝諸苦。 |
註解 [4] | sabbadānaṃ dhammadānaṃ jināti 如果有人將極柔軟的袈裟布施給諸佛、辟支佛、阿羅漢,這些聖者聚在一起,遍滿整個世界,甚至達到梵天界那麼多聖者。與遵守四句相比,功德不如其十六分之一,所以說法、聽法、背誦法的功德是很大的。聽到法之後,法產生的效果很大。為何?布施的這些人,是因為聽到法,所以布施。法施比其他還珍貴,僅有透過如來所教導的法,聲聞弟子才有悟道的機會,所以說法施勝於一切施。 sabbaṃ rasaṃ dhammaraso jināti 所有一切滋味,包括天界食物的滋味,最後都將成為某些苦的因,因為會落入輪迴中,然而法昧是可貴的,所謂法昧即是九出世間法及三十七道品。 sabbaṃ ratiṃ dhammaratī jināti 樂於兒女、財富、女人及其他,如跳舞、唱歌等,這些終將導致苦,令人落入輪迴中,然而說法或聞法產生的喜悅卻能讓人哭泣、毛髮直豎,法能結束苦,所以一切樂中,法樂是最好的。 taṇhakkhayo sabbadukkhaṃ jināti 貪盡就是阿羅漢,戰勝整個輪迴的苦,所以是一切中最好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355. Hananti bhogā dummedhaṃ, no ca pāragavesino;
Bhogataṇhāya dummedho, hanti aññeva atta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五五 財富毀滅愚人,決非求彼岸者。愚人為財欲害,自害如(害)他人。 |
註解 [4] | no ve pāragavesino 財富無法摧毀尋求彼岸的人。 hanti aññe 'va attanaṃ 缺乏內觀的人摧毀他們自己,猶如一個人,由於財富而生起的貪欲,打倒另一個人一樣。 |
巴利原典 (CSCD) [2] | 356. Tiṇadosāni khettāni, rāgadosā ayaṃ pajā;
Tasmā hi vītarāgesu, dinnaṃ hoti mahapphal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五六 雜草害田地,貪欲害世人。施與離貪者,故得大果報。 |
註解 [4] | tiṇadosāni ...hoti mahapphalaṃ雜草是過患,當他們長在作物中,會破壞穀物的收獲量。同樣的,在有情心中生起對感官的欲求,也會傷害有情。所以對有情而言,沒有大利益;但是漏盡,對有情而言,卻有極大的利益。 |
巴利原典 (CSCD) [2] | 357. Tiṇadosāni khettāni, dosadosā ayaṃ pajā;
Tasmā hi vītadosesu, dinnaṃ hoti mahapphal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五七 雜草害田地,瞋恚害世人。施與離瞋者,故得大果報。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358. Tiṇadosāni khettāni, mohadosā ayaṃ pajā;
Tasmā hi vītamohesu, dinnaṃ hoti mahapphal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五八 雜草害田地,愚癡害世人。施與離癡者,故得大果報。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359. (Tiṇadosāni khettāni, icchādosā ayaṃ pajā;
Tasmā hi vigaticchesu, dinnaṃ hoti mahapphalaṃ.) [( ) videsapotthakesu natthi, aṭṭhakathāyampi na dissati]
Tiṇadosāni khettāni, taṇhādosā ayaṃ pajā;
Tasmā hi vītataṇhesu, dinnaṃ hoti mahapphalaṃ.
Taṇhāvaggo catuvīsati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五九 雜草害田地,欲望害世人。施與離欲者,故得大果報。 愛欲品第二十四竟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25. Bhikkhuvaggo 360. Cakkhunā saṃvaro sādhu, sādhu sotena saṃvaro;
Ghānena saṃvaro sādhu, sādhu jivhāya saṃvar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十五:比丘品 三六0 善哉制於眼。善哉制於耳。善哉制於鼻。善哉制於舌。 |
註解 [4] | cakkhunā saṃvaro sādhu 當一個可見的對象進入比丘的視力範圍時,比丘不會為此可愛境所吸引,也不會被不可愛境所惱怒,也不會缺乏正觀而混亂。此時,可說他已善修律儀或關閉或覆蓋或守護根門。如此守護根門是值得稱讚的。同樣的解說適用於耳等。律儀或不律儀,不會直接在對象出現於根門時表現,他發生在之後的速行中。不律儀在速行心缺乏五根的狀況下生起,律儀會在速行心具足五根的情況下生起。 |
巴利原典 (CSCD) [2] | 361. Kāyena saṃvaro sādhu, sādhu vācāya saṃvaro;
Manasā saṃvaro sādhu, sādhu sabbattha saṃvaro;
Sabbattha saṃvuto bhikkhu, sabbadukkhā pam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六一 善哉制於身。善哉制於語。善哉制於意。善哉制一切,制一切比丘,解脫一切苦。 |
註解 [4] | kāyena saṃvaro sādhu 因為殺生、偷盜、邪行,身門變成不律儀,此發生於不善心流中。因為缺乏這些行為,身門變成律儀,此發生於善心流中。 sādhu vācāya saṃvaro因為說謊等,語門變成不律儀。因為無說謊等,變成律儀。 manasā saṃvaro sādhu因為欲、瞋、邪見,意門變成不律儀。無欲等,成為律儀。 sādhu sabbattha ...pamuccati 於一切律儀是善的,於根門也如此。此中,包括八個律儀,與八個不律儀(眼、耳、鼻、舌、身、語、意、全部)。於此八不律儀中的比丘,不能解脫輪迴苦。反之,可以解脫。所以說於一切律儀的比丘,能解脫一切苦。 |
巴利原典 (CSCD) [2] | 362. Hatthasaṃyato pādasaṃyato, vācāsaṃyato saṃyatuttamo;
Ajjhattarato samāhito, eko santusito tamāhu bhikkhu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六二 調御手足及言語,調御最高(之頭首),心喜於禪住於定,獨居知足名比丘。 |
註解 [4] | hatthasaññato 調伏於手,因為不以不莊重的手勢及以手打別人。 vācāya saññato調伏於語,因為不以謊言等,傷害別人。 saññatuttamo 調伏於整個個性,不搖動身體,不過度的舉首,不以眉表達情意。 ajjhattarato 樂於專注適當的禪修所緣,此禪修所緣稱為內,因其行動的範圍是內在的。 samāhito 將自己的心,調理的很恰當。 eko santusito 獨行且知足,因其心從禪觀中得到滿足。所有有學者,從戒開始,皆可稱為知足的人,因為他對其所得知足。然而,阿羅漢才是確實的知足,此中是指阿羅漢。 |
巴利原典 (CSCD) [2] | 363. Yo mukhasaṃyato bhikkhu, mantabhāṇī anuddhato;
Atthaṃ dhammañca dīpeti, madhuraṃ tassa bhāsit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六三 比丘調於語,善巧而寂靜,顯示法與義,所說甚和婉。 |
註解 [4] | mukhasaññato 調伏於口,不說:你是奴隸、賤民、不道德。縱使對於奴隸、賤民也要調伏於口。 mantabhāṇī 適當地說。此中manta指內觀,因此,指習慣於談論內觀的人。 anuddhato 其心平靜。 atthaṃ dhammaṃ ca dīpeti 能宣說傳統所記載的解說,及佛所教導的法。 madhuraṃ tassa bhāsitaṃ 如此比丘的言說是甜美的,但對一個僅用解說而去除聖典的文字,或僅用經文而不解說,或都不用,此人的言語就不甜美。 |
巴利原典 (CSCD) [2] | 364. Dhammārāmo dhammarato, dhammaṃ anuvicintayaṃ;
Dhammaṃ anussaraṃ bhikkhu, saddhammā na parihāy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六四 住法之樂園,喜法與隨法,思惟憶念法,比丘不復退。 |
註解 [4] | dhammārāmo 有些人被稱為住於法者,是因為對此人而言,止與觀是其住處,在這個意義上,此人住於禪修中。 dhammarato 樂於這些法的人,稱為樂法者。 dhammaṃ anuvicintayaṃ 因為一而再地思惟這些法,所以稱為思惟法者。將心專注於法,付心於法。 dhammaṃ anussaraṃ 恆常地憶念法。 bhikkhu saddhammā na parihāyati 這樣的比丘不會從三十七道品退失,或從九出世間法退失。 |
巴利原典 (CSCD) [2] | 365. Salābhaṃ nātimaññeyya, nāññesaṃ pihayaṃ care;
Aññesaṃ pihayaṃ bhikkhu, samādhiṃ nādhigacc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六五 莫輕自所得;莫羨他所得。比丘羨他(得),不證三摩地。 |
註解 [4] | salābhaṃ nātimaññeyya 捨棄從一家到一家乞食的習俗,而經由不適當的方式,找到自己的食物,卻輕蔑地嘲笑其他乞食的人。因此,避免輕蔑地對待別人。 nāññesaṃ pihayaṃ care 對於別人的所得,不要希求。 aññesaṃ pihayaṃ bhikkhu samādhiṃ nādhigacchati 希求別人所得的比丘無法成就止觀。 |
巴利原典 (CSCD) [2] | 366. Appalābhopi ce bhikkhu, salābhaṃ nātimaññati;
Taṃ ve devā pasaṃsanti, suddhājīviṃ atandit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六六 比丘所得雖少,而不輕嫌所得,生活清淨不怠,實為諸天稱讚。 |
註解 [4] | appalābho ...nātimaññati 比丘縱使所得甚少,會依序地從一家到一家去乞食,此人可稱為不會輕蔑自己所得。 taṃ ve ...atanditaṃ 如此比丘的生活,可稱為清淨,因為其生命過地有價值。亦可稱為無憂,因為不懶墮,且以乞食得其所需,縱使諸天也會稱讚。 |
巴利原典 (CSCD) [2] | 367. Sabbaso nāmarūpasmiṃ, yassa natthi mamāyitaṃ;
Asatā ca na socati, sa ve ‘‘bhikkhū’’ti 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六七 若於名與色,不著我我所,非有故無憂,彼實稱比丘。 |
註解 [4] | sabbaso nāmarūpasmiṃ 對於名色,即五蘊。 yassa natthi mamāyitaṃ 不會執取五蘊為這是我或這是我的。 asatā ca na socati 不會因為沒有而憂愁。當名色敗壞、腐化時,想:我的名或色已敗壞。時,不會憂愁,不會為此所折磨,反而如此通達:在我之中已敗壞的,是易於敗壞與腐化的。 sa ve bhikkhū'ti vuccati 像這樣的比丘,縱使名色處於極佳的狀況,也不會認為五蘊是我、我所,縱使五蘊不存在時,也不會憂愁,此人可稱為比丘。 |
巴利原典 (CSCD) [2] | 368. Mettāvihārī yo bhikkhu, pasanno buddhasāsane;
Adhigacche padaṃ santaṃ, saṅkhārūpasamaṃ suk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六八 住於慈悲比丘,喜悅佛陀教法,到達寂靜安樂,諸行解脫境界。 |
註解 [4] | mettāvihārī 盡力讓自己以慈心為禪修目標,只要此人已達到心專注的三相(遍作相、取相、似相),可稱為安住於慈心中。 yo bhikkhū pasanno buddhasāsane 他樂於佛的教說中。 padaṃ santaṃ 寂靜的狀況,此用以指稱涅槃。如上所述的比丘將會到達、體驗涅槃。涅槃是平靜的、快樂的。因為諸行已平靜、止息,且是最高得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369. Siñca bhikkhu imaṃ nāvaṃ, sittā te lahumessati;
Chetvā rāgañca dosañca, tato nibbānamehis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六九 比丘汲此舟(水) [LChnFn25-01] ,(水)去則舟輕快。斷除貪欲瞋恚,則得證於涅槃。 |
註解 [4] | siñca bhikkhu imaṃ nāvaṃ 比丘!將有錯誤的思想水,從此人身中滔出。 sittā te lahum essati 就如在大海中的船,因進水而變重。塞住漏水處,且清除已進入的水,則船會變輕,划的快,不會下沉。同樣的方法,當以律儀塞住根門,清除身中錯誤的觀念,將會很快到達涅槃,不會沉於輪迴中,且因除去錯誤觀念水而變輕。 chetvā rāgaṃ ca dosaṃ ca 已切除貪、瞋結,而達到阿羅漢。 |
巴利原典 (CSCD) [2] | 370. Pañca chinde pañca jahe, pañca cuttari bhāvaye;
Pañca saṅgātigo bhikkhu, ‘‘oghatiṇṇo’’ti 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七0 五斷 [LChnFn25-02] 及五棄 [LChnFn25-03] ,而五種勤修 [LChnFn25-04] 。越五著 [LChnFn25-05] 比丘──名渡瀑流 [LChnFn25-06] 者。 |
註解 [4] | pañca chinde 以前三道切斷五下分結,如人以刀切斷腳上的繩索。 pañca jahe 以第四道切斷、捨棄五上分結,如人切斷頸上的繩索。 pañca c’uttari bhāvaye 願人培養五根,為了超越五上分結。 pañcasaṅgātigo ...vuccati 當達到如此狀況的比丘,事實上可稱為已渡瀑流。跨過五種:貪、瞋、癡、我慢、邪見的人,可稱為已跨過四瀑流。 |
巴利原典 (CSCD) [2] | 371. Jhāya bhikkhu [jhāya tuvaṃ bhikkhu (?)] mā pamādo [mā ca pamādo (sī. syā. pī.)], mā te kāmaguṇe ramessu [bhamassu (sī. pī.), bhavassu (syā.), ramassu (ka.)] cittaṃ;
Mā lohaguḷaṃ gilī pamatto, mā kandi ‘‘dukkhamida’’nti ḍayhamā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七一 修定莫放逸,心莫惑於欲!莫待吞鐵丸,燒然乃苦號! |
註解 [4] | jhāya bhikkhu mā ca pamādo 比丘!要以止觀禪修,且不可放逸,即於三業以正念而活。 mā te kāmaguṇe bhamassu cittaṃ 你的心不可陷入五欲中。 mā lohaguḷaṃ ...ḍayhamāno 那些捨棄正念而放逸的人,將於地獄中吞下鐵球。因此,我告訴你:不要因放逸而吞鐵球,不要如此作,因你將憂愁,且於惡趣中受燃燒之苦。 |
巴利原典 (CSCD) [2] | 372. Natthi jhānaṃ apaññassa, paññā natthi ajhāyato [ajjhāyino (ka.)];
Yamhi jhānañca paññā ca, sa ve nibbānasantik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七二 無慧者無定,無定者無慧。兼具定與慧,彼實近涅槃。 |
註解 [4] | natthi jhānaṃ apaññassa對缺乏內觀的人而言,此內觀是隨所修而來,且能生起禪定,如果沒有內觀,就沒有禪定。 paññā natthi ajhāyato 對於沒有禪定的人而言,就沒有如實知見的慧。 yamhi jhānaṃ ...nibbāṇasantike 兼具二者,此人實近於涅槃。 |
巴利原典 (CSCD) [2] | 373. Suññāgāraṃ paviṭṭhassa, santacittassa bhikkhuno;
Amānusī rati hoti, sammā dhammaṃ vipassa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七三 比丘入屏虛 [LChnFn25-07] ,彼之心寂靜,審觀於正法,得受超人樂。 (研讀). [NandFn25-01] |
註解 [4] | suññāgāraṃ paviṭṭhassa 已進入空室者。將心安住於禪修所緣,不管坐在任何靜處,皆不會放棄禪修的工作。 santacittassa 其心是平靜的。 amānusī ratī hoti 甚至生起超越人的樂。 sammā dhammaṃ vipassato 完全了知法者,即是藉著因緣的內觀而了知法。 |
巴利原典 (CSCD) [2] | 374. Yato yato sammasati, khandhānaṃ udayabbayaṃ;
Labhatī [labhati (pī.), labhate (ka.)] pītipāmojjaṃ, amataṃ taṃ vijānat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七四 若人常正念:諸蘊之生滅,獲得喜與樂,知彼得不死。 |
註解 [4] | yato yato sammasati khandhānaṃ udayabbayaṃ 將自己投入於禪修所緣,且觀察五蘊的生滅,在任何適當的時間,以任何方式將自己投入適合自己的所緣。 labhatī pītipāmojjaṃ 如此思惟五蘊的生、滅,可得到法的喜、樂。 amataṃ taṃ vijānataṃ 當名色與名色緣很清楚地呈現在自己的心中時,所生起的喜、樂,對正觀察的聖者而言,此喜樂就是不死,因為此將導致不死涅槃的完成。 |
巴利原典 (CSCD) [2] | 375. Tatrāyamādi bhavati, idha paññassa bhikkhuno;
Indriyagutti santuṭṭhi, pātimokkhe ca saṃvar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七五 若智慧比丘,於世先作是:攝根及知足,護持別解脫。 |
註解 [4] | tatrāyam ādi bhavati 此為首要觀察的事。 idha paññassa bhikkhuno 在僧團中,對一個聖比丘而言。 indriyagutto 守護根門,是指導致清淨的四種戒中的根律儀。 santuṭṭhī 知足,是關於四資具,因此涵蓋正命與對此資具的心態。 mitte bhajassu kalyāṇe 應捨離應作而不作的朋友,而與善友交往。 suddhājīve 清淨地過活,是因為其生活方式是有價值的。 atandite 不怠墮,就如藉著乞食而取得食物。 |
巴利原典 (CSCD) [2] | 376. Mitte bhajassu kalyāṇe, suddhājīve atandite;
Paṭisanthāravutyassa [paṭisandhāravutyassa (ka.)], ācārakusalo siyā;
Tato pāmojjabahulo, dukkhassantaṃ kariss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七六 態度須誠懇,行為須端正;是故彼多樂,得滅盡諸苦。 |
註解 [4] | paṭisanthāravutty assa 讓一個人處於友善關係的習慣中。一個人藉著維持自己的行為於友善的條件,如:物質與人共享,所知法與人共享。 ācārakusalo siyā 此中的行是指戒,同樣的也包括儀式、實修等,要善巧於此。 tato pāmojjabahulo ...karissasi 因此,有許多的樂,來自於互相的共享與善的行,你將導致苦的息滅。 |
巴利原典 (CSCD) [2] | 377. Vassikā viya pupphāni, maddavāni [majjavāni (ka. ṭīkā) paccavāni (ka. aṭṭha.)] pamuñcati;
Evaṃ rāgañca dosañca, vippamuñcetha bhikkhav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七七 如跋悉迦 [LChnFn25-08] 花,枯萎而凋謝,汝等諸比丘,棄貪瞋亦爾。 |
註解 [4] | vassikā ...pamuñcati 猶如vassika的花,掉落,枯萎。你也應如此捨棄欲貪等污點。 |
巴利原典 (CSCD) [2] | 378. Santakāyo santavāco, santavā susamāhito [santamano susamāhito (syā. pī.), santamano samāhito (ka.)];
Vantalokāmiso bhikkhu, ‘‘upasanto’’ti 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七八 身靜及語靜,心寂住三昧,捨俗樂比丘,是名寂靜者。 |
註解 [4] | santakāyo 身寂靜,是因為已無殺生等故。 santavāco 語寂靜,是因為已無妄語等故。 santavā 具有寂靜,是因為已無貪、瞋、邪見故。 susamāhito 善安置,因其三業已調伏地很好故。 vantalokāmiso 以四種道,捨棄世俗的事物,即欲樂。 bhikkhu upasanto 'ti vuccati 稱此比丘為寂靜者,因其內在的欲貪等已止息。 |
巴利原典 (CSCD) [2] | 379. Attanā codayattānaṃ, paṭimaṃsetha attanā [paṭimāse attamattanā (sī. pī.), paṭimaṃse tamattanā (syā.)];
So attagutto satimā, sukhaṃ bhikkhu vihāhis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七九 汝當自警策,汝應自反省!自護與正念,比丘住安樂。 |
註解 [4] | attanā coday’ attānaṃ 你要批評自己,反省自己的行為。 paṭimāse 'ttam attanā 自己檢驗自己。 so attagutto 當此已完成。比丘!你就是自我保護,就是被你自己保護。 satimā 有正念,就是正念恆常現前。 sukhaṃ bhikkhu vihāhisi 你將過地很安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380. Attā hi attano nātho, (ko hi nātho paro siyā) [( ) videsapotthakesu natthi]
Attā hi attano gati;
Tasmā saṃyamamattānaṃ [saṃyamaya’ttānaṃ (sī. pī.)], assaṃ bhadraṃva vāṇij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八0 自為自保護。自為自依怙。自為自調御,如商調良馬。 |
註解 [4] | saññamay’ attānaṃ assaṃ bhadraṃ ‘va vāṇijo 你應該調伏自己、守護自己,未生的惡令不生,已生當棄。就如有人希望從良馬中得到利益,必須調伏它一樣。禁止它到不適當的地方,照顧它,沐浴及三餐餵食。當已完成上述的工作時,你將得到世間、出世間的成就。 |
巴利原典 (CSCD) [2] | 381. Pāmojjabahulo bhikkhu, pasanno buddhasāsane;
Adhigacche padaṃ santaṃ, saṅkhārūpasamaṃ suk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八一 比丘具歡喜心,誠信佛陀教法,到達寂靜安樂,諸行解脫境界。 |
註解 [4] | pāmojjabahulo bhikkhu 本質上就是多喜樂的比丘。 pasanno buddhasāsane 樂於佛的教導,享受於佛的教導。 adhigacche ...sukhaṃ 將會達到寂靜的涅槃、諸行的止息。 |
巴利原典 (CSCD) [2] | 382. Yo have daharo bhikkhu, yuñjati buddhasāsane;
Somaṃ [so imaṃ (sī. syā. kaṃ. pī.)] lokaṃ pabhāseti, abbhā muttova candimā.
Bhikkhuvaggo pañcavīsati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八二 比丘雖年少,勤行佛陀教,彼輝耀此世,如月出雲翳。 比丘品第二十五竟 |
註解 [4] | so imaṃ ...candimā 那位比丘以阿羅漢道完全地照耀五蘊世間,如月從雲中出一樣。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 Brāhmaṇavaggo 383. Chinda sotaṃ parakkamma, kāme panuda brāhmaṇa;
Saṅkhārānaṃ khayaṃ ñatvā, akataññūsi brāhmaṇ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十六:婆羅門品 [LChnFn26-01] 三八三 勇敢斷除於(欲)流,汝當棄欲婆羅門!若知於諸蘊 [LChnFn26-02] 滅盡,汝便知無作(涅槃)。 [NandFn26-01] |
註解 [4] | chinda sotaṃ parakkamma 一點的努力是無法切斷貪欲之流,因此要十分努力,將心與內觀相結合,才能切斷欲流。 kāme panuda brāhmaṇa 婆羅門(漏盡者)!你當驅除兩種欲。 saṅkhārānaṃ khayaṃ ñatvā 已知五蘊的滅。 akataññū'si 當已成就如上述時,此時已知無為的涅槃,你就是知無作的人。 |
巴利原典 (CSCD) [2] | 384. Yadā dvayesu dhammesu, pāragū hoti brāhmaṇo;
Athassa sabbe saṃyogā, atthaṃ gacchanti jāna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八四 若常住於二法 [LChnFn26-03] ,婆羅門達彼岸;所有一切繫縛,從彼智者而滅。 |
註解 [4] | yadā...brāhmaṇo 安住於二法:止觀中,漏盡的阿羅漢,已到彼岸,已到最遠的智。 athassa sabbe saṃyogā 一切可令其繫縛於輪迴中的結。 attaṃ gacchanti jānato 對如實知四聖諦的人而言,一切結已盡。 |
巴利原典 (CSCD) [2] | 385. Yassa pāraṃ apāraṃ vā, pārāpāraṃ na vijjati;
Vītaddaraṃ visaṃyutt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八五 無彼岸此岸 [LChnFn26-04] ,兩岸悉皆無,離苦 [LChnFn26-05] 無繫縛,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yassa ...vijjati 對於這些人而言,不會於這些(內、外、內外處),認為是我或我所。 vītaddaraṃ 遠離逼迫,因為煩惱的逼迫已不再出現。 visaṃyuttaṃ 與一切煩惱不再相連。 |
巴利原典 (CSCD) [2] | 386. Jhāyiṃ virajamāsīnaṃ, katakiccamanāsavaṃ;
Uttamatthamanuppatt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八六 彼人入禪定,安住離塵垢,所作皆已辦,無諸煩惱漏,證最高境界,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jhāyiṃ 以止觀而專注者。 virajam 遠離感官的雜染。 āsīnaṃ 獨自於林中而坐。 katakiccaṃ 以四道而完成十六觀智。 anāsavaṃ 於此人身上沒有漏。 uttamatthaṃ anuppattaṃ 已達到無上的目標,即阿羅漢。 |
巴利原典 (CSCD) [2] | 387. Divā tapati ādicco, rattimābhāti candimā;
Sannaddho khattiyo tapati, jhāyī tapati brāhmaṇo;
Atha sabbamahorattiṃ [sabbamahorattaṃ (?)], buddho tapati tejas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八七 日照晝兮月明夜,剎帝利武裝輝耀,婆羅門禪定光明,佛陀光普照晝夜。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388. Bāhitapāpoti brāhmaṇo, samacariyā samaṇoti vuccati;
Pabbājayamattano malaṃ, tasmā ‘‘pabbajito’’ti 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八八 棄除惡業者,是名婆羅門。行為清淨者,則稱為沙門,自除垢穢者,是名出家人。 |
註解 [4] | 因為捨棄不善的行為,所以稱為婆羅門。因為平息所有不善的心,所以稱為沙門。因捨棄情感上的染污,稱為出家。 |
巴利原典 (CSCD) [2] | 389. Na brāhmaṇassa pahareyya, nāssa muñcetha brāhmaṇo;
Dhī [dhi (syā. byākaraṇesu)] brāhmaṇassa hantāraṃ, tato dhī yassa [yo + assa = yassa] muñ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八九 莫打婆羅門!婆羅門莫瞋,打彼者可恥,忿發恥更甚! |
註解 [4] | na brāhmaṇassa pahareyya 所謂知道:我是婆羅門的人,即是漏盡者。不會攻擊其他人,不管對象是漏盡者或僅是出生而成為婆羅門。 nāssa muñcetha brāhmaṇo 如果此漏盡婆羅門被攻擊,不會對攻擊者生氣或懷恨。 dhī brāhmaṇassa hantāraṃ 攻擊漏盡者是應譴責。 tato dhī yassa muñcati 然而,對攻擊者反擊更要譴責。 |
巴利原典 (CSCD) [2] | 390. Na brāhmaṇassetadakiñci seyyo, yadā nisedho manaso piyehi;
Yato yato hiṃsamano nivattati, tato tato sammatimeva dukk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九0 婆羅門此非小益──若自喜樂制其心。隨時斷除於害心,是唯得止於苦痛。 |
註解 [4] | na brāhmaṇass’ etad akiñci seyyo 漏盡婆羅門不會以辱報辱,以打報打,此不是少量的可貴,而是極大的尊貴特質。 yadā nisedho manaso piyehi 對於具有憤怒特性的人而言,所謂快樂就是激起對方的憤怒。所以應排除這樣的樂來到心中。因此,堅持讓心遠離報復的心念,不是少量的可貴,而是極大的尊貴特質。 yato yato hiṃsamano nivattati 隨時令其充滿恨意的心止息,將能以不還道成為漏盡者。 tato tato sammatimeva dukkhaṃ 完成令輪迴之苦止息。 |
巴利原典 (CSCD) [2] | 391. Yassa kāyena vācāya, manasā natthi dukkaṭaṃ;
Saṃvutaṃ tīhi ṭhānehi,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九一 不以身語意,行作諸惡業,制此三處者,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dukkataṃ 應責備的行為,是指現世帶來痛苦,來世往生惡趣。 saṃvutaṃ tīhi ṭhānehi 關閉感官之門,是為了防止錯誤的行為,經由三種途徑發生。 |
巴利原典 (CSCD) [2] | 392. Yamhā dhammaṃ vijāneyya, sammāsambuddhadesitaṃ;
Sakkaccaṃ taṃ namasseyya, aggihuttaṃva brāhmaṇ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九二 正等覺者所說法,不論從何而得聞,於彼說者應敬禮,如婆羅門 [LChnFn26-06] 敬聖火。 |
註解 [4] | aggihuttaṃ 就如婆羅門會禮敬祭祀用的火,會小心、恭敬、供養。同樣的,人也應該禮敬這位學習佛教說的老師。 |
巴利原典 (CSCD) [2] | 393. Na jaṭāhi na gottena, na jaccā hoti brāhmaṇo;
Yamhi saccañca dhammo ca, so sucī so ca brāhmaṇ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九三 不因髻髮與種族,亦非生為婆羅門。誰知真實 [LChnFn26-07] 及達摩,彼為幸福 [LChnFn26-08] 婆羅門。 |
註解 [4] | saccañ ca dhammo ca 經由十六觀智,了解四聖諦及九出世間法。 |
巴利原典 (CSCD) [2] | 394. Kiṃ te jaṭāhi dummedha, kiṃ te ajinasāṭiyā;
Abbhantaraṃ te gahanaṃ, bāhiraṃ parimajjas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九四 愚者結髮髻,衣鹿皮 [LChnFn26-09] 何益?內心具(欲)林,形儀徒嚴飾! [NandFn26-02]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395. Paṃsukūladharaṃ jantuṃ, kisaṃ dhamanisanthataṃ;
Ekaṃ vanasmiṃ jhāyant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九五 諸著糞掃衣 [LChnFn26-10] ,消瘦露經脈,林中獨入定,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396. Na cāhaṃ brāhmaṇaṃ brūmi, yonijaṃ mattisambhavaṃ;
Bhovādi nāma so hoti, sace hoti sakiñcano;
Akiñcanaṃ anādān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九六 所謂婆羅門,非從母胎生。如執諸煩惱,但名說「菩」者 [LChnFn26-11] 。若無一切執,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bho 平常的稱呼詞,通常對平輩或下輩的稱呼,如:先生、朋友、你。 bhovādī 以bho來稱呼別人,隱含說者的優越感。此詞用於指以出生而傲慢的婆羅門,以對應真實的婆羅門。 akiñcanaṃ anādānaṃ 不擁有任何事物,不取著任何事物。 |
巴利原典 (CSCD) [2] | 397. Sabbasaṃyojanaṃ chetvā, yo ve na paritassati;
Saṅgātigaṃ visaṃyutt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九七 斷除一切結,彼實無恐怖,無著離繫縛,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398. Chetvā naddhiṃ [nandhiṃ (ka. sī.), nandiṃ (pī.)] varattañca, sandānaṃ [sandāmaṃ (sī.)] sahanukkamaṃ;
Ukkhittapalighaṃ buddh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九八 [LChnFn26-12] 除皮帶與韁,及斷繩所屬,捨障礙覺者,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naddhiṃ 指恨,有綁的作用。 varattañca 指渴求,有束縛的作用。 sandānaṃ sahanukkamaṃ 六十二見及其隨眠。 ukkhittapalighaṃ 已捨無明障。 buddhaṃ 由於已知四聖諦故,稱為覺。 |
巴利原典 (CSCD) [2] | 399. Akkosaṃ vadhabandhañca, aduṭṭho yo titikkhati;
Khantībalaṃ balānīk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三九九 能忍罵與打,而無有瞋恨,具忍刀強軍,是謂婆羅門。 [NandFn26-03] |
註解 [4] | khantībalaṃ balānīkaṃ 因具有忍辱力,所以此力成為此人的軍力。 |
巴利原典 (CSCD) [2] | 400. Akkodhanaṃ vatavantaṃ, sīlavantaṃ anussadaṃ;
Dantaṃ antimasārīr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00 無有瞋怒具德行,持戒不為諸(欲)潤,調御得達最後身──我稱彼為婆羅門。 |
註解 [4] | vatavantaṃ 依循頭陀行。 sīlavantaṃ 依四種戒清淨。 dantaṃ 調伏六根。 antimasārīraṃ 此人於此身已達到輪迴的終點。 |
巴利原典 (CSCD) [2] | 401. Vāri pokkharapatteva, āraggeriva sāsapo;
Yo na limpati [lippati (sī. pī.)] kāmesu,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0一 猶如水落於蓮葉,如置芥子於針鋒,不染著於愛欲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402. Yo dukkhassa pajānāti, idheva khayamattano;
Pannabhāraṃ visaṃyutt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0二 若人於此世界中,覺悟消滅其自苦,放棄重負得解脫──我稱彼為婆羅門。 |
註解 [4] | dukkhassa 指五蘊。 |
巴利原典 (CSCD) [2] | 403. Gambhīrapaññaṃ medhāviṃ, maggāmaggassa kovidaṃ;
Uttamatthamanuppatt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0三 有甚深智慧,善辦道非道,證無上境界,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gambhīrapaññaṃ medhāviṃ 具有內觀慧,對甚深的五蘊能了知。 maggāmaggassa kovidaṃ 知道此為到惡趣之道,此為善趣之道,此為涅槃之道,此不是其道。 |
巴利原典 (CSCD) [2] | 404. Asaṃsaṭṭhaṃ gahaṭṭhehi, anāgārehi cūbhayaṃ;
Anokasārimappicch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0四 不與俗人混,不與僧相雜,無家無欲者,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405. Nidhāya daṇḍaṃ bhūtesu, tasesu thāvaresu ca;
Yo na hanti na ghāteti,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0五 一切強弱有情中,彼人盡棄於刀杖,不自殺不教他殺──我稱彼為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406. Aviruddhaṃ viruddhesu, attadaṇḍesu nibbutaṃ;
Sādānesu anādān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0六 於仇敵中友誼者,執杖人中溫和者,執著人中無著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407. Yassa rāgo ca doso ca, māno makkho ca pātito;
Sāsaporiva āraggā [āragge (ka.)],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0七 貪欲瞋恚並慢心,以及虛偽皆脫落,猶如芥子落針鋒──我稱彼為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408. Akakkasaṃ viññāpaniṃ, giraṃ saccamudīraye;
Yāya nābhisaje kañci [kiñci (ka.)],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0八 不言粗惡語,說益語實語,不解怒於人,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409. Yodha dīghaṃ va rassaṃ vā, aṇuṃ thūlaṃ subhāsubhaṃ;
Loke adinnaṃ nādiyati [nādeti (ma. ni. 2.459)],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0九 於此善或惡,修短與粗細,不與而不取,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410. Āsā yassa na vijjanti, asmiṃ loke paramhi ca;
Nirāsāsaṃ [nirāsayaṃ (sī. syā. pī.), nirāsakaṃ (?)] visaṃyutt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一0 對此世他世,均無有欲望,無欲而解脫,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411. Yassālayā na vijjanti, aññāya akathaṃkathī;
Amatogadhamanuppatt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一一 無有貪欲者,了悟無疑惑,證得無生地,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412. Yodha puññañca pāpañca, ubho saṅgamupaccagā;
Asokaṃ virajaṃ suddh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一二 若於此世間,不著善與惡,無憂與清淨,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413. Candaṃva vimalaṃ suddhaṃ, vippasannamanāvilaṃ;
Nandībhavaparikkhīṇ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一三 如月淨無瑕,澄靜而清明,滅於再生欲,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414. Yomaṃ [yo imaṃ (sī. syā. kaṃ. pī.)] palipathaṃ duggaṃ, saṃsāraṃ mohamaccagā;
Tiṇṇo pāragato [pāragato (sī. syā. kaṃ. pī.)] jhāyī, anejo akathaṃkathī;
Anupādāya nibbuto,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一四 超越泥濘 [LChnFn26-13] 崎嶇道,並踰愚癡輪迴海,得度彼岸住禪定,無欲而又無疑惑,無著證涅槃寂靜──我稱彼為婆羅門。 |
註解 [4] | 超越貪欲的泥濘,煩惱的崎嶇道,並踰不了四聖諦的愚癡及輪迴海,得度四瀑流,達到彼岸的比丘,是住禪定者、無欲者、無疑者、無著者,其人的心是寂靜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415. Yodha kāme pahantvāna [pahatvāna (sī. pī.)], anāgāro paribbaje;
Kāmabhavaparikkhīṇ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idaṃ gāthādvayaṃ videsapotthakesu sakideva dassit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一五 棄捨欲樂於此世,出家而成無家人,除滅欲樂生起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416. Yodha taṇhaṃ pahantvāna, anāgāro paribbaje;
Taṇhābhavaparikkhīṇaṃ ,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一六 棄捨愛欲於此世,出家而成無家人,除滅愛欲生起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417. Hitvā mānusakaṃ yogaṃ, dibbaṃ yogaṃ upaccagā;
Sabbayogavisaṃyutt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一七 遠離人間縛,超越天上縛,除一切縛者,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418. Hitvā ratiñca aratiñca, sītibhūtaṃ nirūpadhiṃ;
Sabbalokābhibhuṃ vīr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一八 棄捨喜不喜,清涼無煩惱,勇者勝世間 [LChnFn26-14] ,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ratiṃ 對五欲的染著。 aratiṃ 不喜住於林中。 sabbalokābhibhuṃ vīraṃ 征服五蘊的世間,稱為勇者。 |
巴利原典 (CSCD) [2] | 419. Cutiṃ yo vedi sattānaṃ, upapattiñca sabbaso;
Asattaṃ sugataṃ buddh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一九 若遍知一切──有情死與生,無執善逝佛,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420. Yassa gatiṃ na jānanti, devā gandhabbamānusā;
Khīṇāsavaṃ arahant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二0 諸天乾闥婆及人,俱不知彼之所趣,煩惱漏盡阿羅漢──我稱彼為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421. Yassa pure ca pacchā ca, majjhe ca natthi kiñcanaṃ;
Akiñcanaṃ anādān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二一 前後與中間 [LChnFn26-15] ,彼無有一物,不著一物者,是謂婆羅門。 |
註解 [4] | yassa pure ca pacchā ca majjhe ca natthi kiñcanaṃ 於過去五蘊,未來五蘊,現在的五蘊,沒有一絲染著。 |
巴利原典 (CSCD) [2] | 422. Usabhaṃ pavaraṃ vīraṃ, mahesiṃ vijitāvinaṃ;
Anejaṃ nhātakaṃ [nahātakaṃ (sī. syā. kaṃ pī.)] buddh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二二 牛王 [LChnFn26-16] 最尊勇猛者,大仙無欲勝利者 [LChnFn26-17] ,浴己 [LChnFn26-18] (無垢)及覺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423. Pubbenivāsaṃ yo vedi, saggāpāyañca passati,
Atho jātikkhayaṃ patto, abhiññāvosito muni;
Sabbavositavosānaṃ,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Brāhmaṇavaggo chabbīsatimo niṭṭhito. Dhammapadapāḷi niṭṭhit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二三 牟尼能知於前生,並且天界及惡趣,獲得除滅於再生,業已完成無上智,一切圓滿成就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婆羅門品第二十六竟 法句終 |
註解 [4] | Null |
備註:
[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註003〕 本譯文請參考: 文言文版 ( 了參 法師 譯,台北市:圓明出版社,1991。) 另參: 一、 Dhammapada 法句經(中英對照) -- English translated by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Chinese translated by Yeh chun(葉均); Chinese commented by Ven. Bhikkhu Metta(明法比丘) 〔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佛護 尊者 ) 英譯; 了參 法師(葉均) 譯; 明法比丘 註(增加許多濃縮的故事)〕: PDF 、 DOC ; DOC (Foreign1 字型) 。 二、 法句經 Dhammapada (Pāḷi-Chinese 巴漢對照)-- 漢譯: 了參 法師(葉均) ; 單字注解:廖文燦; 注解: 尊者 明法比丘 ;PDF 、 DOC ; DOC (Foreign1 字型) |
[LChnFn01-01] | 〔了參法師註01-01〕 舊譯雙要品。 |
[LChnFn01-02] | 〔了參法師註01-02〕 「法」即「達摩」(Dhamma)。這裡第一頌為不善法。第二頌為善法。 |
[LChnFn01-03] | 〔了參法師註01-03〕 原文 Cakka.m va vahato pada.m 應譯為「如車輪隨於拖車之獸足」。 |
[LChnFn01-04] | 〔了參法師註01-04〕 原文 Sanantano 為古代之意。古法(Sanantano Dhammo 或 Poranako Dhammo)即指一切諸佛與諸佛弟子,所共同遵守的永久不易之法。 |
[LChnFn01-05] | 〔了參法師註01-05〕 「彼人」指諍論的人。因此經乃世尊在祇陀林中針對俱生皮(Kosambi)的諍論比丘而說。 |
[LChnFn01-06] | 〔了參法師註01-06〕 原文 Mayam Ettha Yamamase 直譯應作「我等將滅亡於此(諍論)中」。即為此諍論所困而走上毀滅之途。 |
[LChnFn01-07] | 〔了參法師註01-07〕 見色身以為淨而好樂之。 |
[LChnFn01-08] | 〔了參法師註01-08〕 「魔羅」(Maara),這裡指情欲。 |
[LChnFn01-09] | 〔了參法師註01-09〕 「非樂」(Asubha),指不淨觀,如觀三十二不淨身等。 |
[LChnFn01-10] | 〔了參法師註01-10〕 貪欲等。 |
[LChnFn01-11] | 〔了參法師註01-11〕 如四種資具及十種邪見等。 |
[LChnFn01-12] | 〔了參法師註01-12〕 如戒定慧及正見等。 |
[LChnFn01-13] | 〔了參法師註01-13〕 由於他作了種種惡業,而引起的現世悲哀稱為「悲我作惡」;然而這種悲哀,尚屬有限,將來墮在惡趣中受報的時候,其苦無窮。 |
[LChnFn01-14] | 〔了參法師註01-04〕 巴利 Sahita 或 Samhita 有集合、合理、感化等多義,這裡是佛陀所說三藏的名稱。 |
[LChnFn01-15] | 〔了參法師註01-15〕 替別人放牛的人,早上把牛放出,晚上數過了牛的數目交還牛主,換取一天的工資而已。如果他希望去吃從牛所出的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味則不可得。 |
[MettFn01-01] | 〔明法尊者註01-01〕 諸法 (mental phenomena、mental states)︰在此指善.惡業(kamma)。意 ︰指心識。此句即:心為所有作為的前導,心為它們的主人,它們為心所造作。 |
[MettFn01-02] | 〔明法尊者註01-02〕 如輪隨獸足 :cakkaṁ’va vahato padaṁ,如車輪跟隨拖車的獸足。 |
[MettFn01-03] | 〔明法尊者註01-03〕 這是護眼長老(Cakkhupālatthera)的故事,他因瞎了眼,在晚上經行踏死很多小生物,隔天被其他比丘發現。佛陀說他無心殺,沒有罪。《本事經》:「諸不善法生,為因能感苦,皆意為前導,與煩惱俱生。意為前導法,意尊意所使,由意有染污,故有說有行,苦隨此而生,如輪因手轉。」(T4.663.3);PS: 請參 001 典故 ;或 法句經故事集 ,一~一、瞎眼的阿羅漢 (偈 001)。 |
[MettFn01-04] | 〔明法尊者註01-04〕 舍衛城一位吝嗇的婆羅門之子,甚至快死了,父親也不延醫,佛陀知道此事,去托缽,經過他家,向他放光,他對佛陀生信,死後生忉利天。他父親到墳墓去哭,他下來勸他的父親要親近佛陀。《本事經》:「諸淨善法生,為因能感樂,皆意為前導,與善法俱生。意為前導法,意尊意所使,由意有清淨,故有說有行,樂隨此而生,如影隨形轉。」(T4.664.1);PS: 請參 002 典故 ;或 法句經故事集 ,一~二、何必妄想 (偈 002)。 |
[MettFn01-05] | 〔明法尊者註01-05〕 這是關於帝沙長老(Tissatthera)的故事。帝沙長老是佛陀的表弟,晚年出家,卻喜裝作長老,常與年輕比丘爭吵。他不只是今生頑固,前世也很頑固。PS: 請參 003-4 典故 ;或 法句經故事集 ,一~三、報復的苦行者 (偈 003~004)。 |
[MettFn01-06] | 〔明法尊者註01-06〕 本則是妻與妾多世冤冤相報的故事。佛陀作了勸導。《增壹阿含24.8經》︰「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無怨能勝怨,此法終不朽。」(T2.627.2)。PS: 請參 005 典故 ;或 法句經故事集 ,一~四、累劫以來的仇恨 (偈 005)。 |
[MettFn01-07] | 〔明法尊者註01-07〕 彼人 (Pare其他諸人):指在憍賞彌(Kosambi)的比丘,因精通律的比丘與精通法的比丘判定有罪、無罪意見不同而起諍論。故事與第328-330偈同。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一~五、憍賞彌諍論不休的比丘們 (偈 006)。 |
[MettFn01-08] | 〔明法尊者註01-08〕 我等將毀滅:我們將滅亡於此諍論之中。另譯作:「我們在此處要止息」(mayam ettha yamāmase)。 |
[MettFn01-09] | 〔明法尊者註01-09〕 cf. M.48.Kosambiyasuttaṁ憍賞彌經、《增壹阿含24.8經》(T2.626.)、《本生經》J.428.、cf.《律藏》〈大品〉〈憍賞彌犍度〉Vin. Mv. p.338ff.、《五分律》卷24(T22.158.3)、《四分律》卷43(T22.874.3) |
[MettFn01-10] | 〔明法尊者註01-10〕 淨樂 :好樂、貪著色身的淨美。 |
[MettFn01-11] | 〔明法尊者註01-11〕 不攝護諸根:眼.耳.鼻.舌.身.意不自我保護,隨心縱欲。 |
[MettFn01-12] | 〔明法尊者註01-12〕 飲食不知量:對飲食不省察所從來,為娛樂或炫耀或美白而飲食。 |
[MettFn01-13] | 〔明法尊者註01-13〕 魔(māra):在此指欲望。 |
[MettFn01-14] | 〔明法尊者註01-14〕 如風吹弱樹:vāto rukkhaṁ va dubbalaṁ。dubbalaṁ,弱(難(ㄋㄢˊ)強力)。 |
[MettFn01-15] | 〔明法尊者註01-15〕 非樂:asubha(不淨觀),觀察身體十種不淨或身體三十二種成份。 |
[MettFn01-16] | 〔明法尊者註01-16〕 信:對佛.法.僧不動搖的信心。 |
[MettFn01-17] | 〔明法尊者註01-17〕 魔:煩惱魔。 |
[MettFn01-18] | 〔明法尊者註01-18〕 偈頌故事︰摩訶迦羅和小迦羅兄弟都是生意人,後來都出家,摩訶迦羅努力在墓地禪修,並觀照身體的無常,證得阿羅漢果。小迦羅對修行沒有興趣,最後被他的妻妾說服還俗。相反地,摩訶迦羅已不為欲望所動。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一~六、摩訶迦羅比丘和小迦羅比丘的命運 (偈 007~008)。 |
[MettFn01-19] | 〔明法尊者註01-19〕 離諸垢 (vanta-kāsāva吐污):離煩惱。有煩惱垢、塵垢、垢穢、惑垢、染垢等名詞。 |
[MettFn01-20] | 〔明法尊者註01-20〕 戒律︰DhA:sīlesūti catupārisuddhisīlesu. (於諸戒:於四遍清淨的戒。) |
[MettFn01-21] | 〔明法尊者註01-21〕 舍利弗.目犍連尊者不瞭解提婆達多,誤把一件高價的袈裟供養他。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一~七、誰有得到黃色布料供養的資格 (偈 009~010)。 |
[MettFn01-22] | 〔明法尊者註01-22〕 非真思真實:DhA:asāre sāramatino ti cattāro paccayā, dasavatthukā micchādiṭṭhi, tassā upanissayabhūtā dhammadesanāti ayaṁ asāro nāma. (在非核心之中思量核心:從四資具,它的十事的邪見解,已成為依靠的指示法,此名叫非核心。) |
[MettFn01-23] | 〔明法尊者註01-23〕 11~12偈為優婆提舍(舍利弗)和拘律陀(目犍連),聽到馬勝比丘念誦:「諸法因緣生,如來說諸因。諸法因緣滅,大沙門如是說。」的法偈,當下就證得預流果。之後,優婆提舍把這因緣的偈頌告訴拘律陀,他聽完這偈頌後,也立刻證得預流果。然後,他們就去找他們的老師刪闍耶,並告訴他說,他們已經找到可以指引究竟解脫之道的人,邀他一齊去見佛陀,但是被刪闍耶拒絕。他們向世尊表示刪闍耶的拒絕,世尊說了此偈。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一~八、了解正法甚難 (偈 011~012)。 |
[MettFn01-24] | 〔明法尊者註01-24〕 《增壹阿含18.7經》:「蓋屋不密,天雨則漏,人不惟行,漏婬怒癡。蓋屋善密,天雨不漏,人能惟行,無婬怒癡。」(T2.591.3) |
[MettFn01-25] | 〔明法尊者註01-25〕 13~14偈為難陀(Nanda,世尊姨母弟,即摩訶波闍波提的兒子)戀戀不忘未婚妻,渴望還俗。世尊為難陀說法的偈頌。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一~九、難陀為了女人修行 (偈 013~014)。 |
[MettFn01-26] | 〔明法尊者註01-26〕 本偈為住在竹林精舍附近,屠豬夫純陀(Cundasūkarika),臨終前作豬叫,在地上打滾,經一星期,死後下地獄,世尊說出此偈。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一~十、生生世世受苦的屠夫 (偈 015)。 |
[MettFn01-27] | 〔明法尊者註01-27〕 本偈說曇彌優婆塞(Dhammika-upāsaka)的故事。住在舍衛城的曇彌樂善好施,臨終時有六天的六匹馬車來迎,他告訴兒女,他選擇去兜率天。PS: 請參 016 典故 ;或 法句經故事集 ,一~十一、世世幸福 (偈 016)。 |
[MettFn01-28] | 〔明法尊者註01-28〕 本偈說提婆達多(Devadatta)的故事。他是大師的表弟,他學成神通之後,曾以神通博得阿闍世王的信任,之後,日日獲得很多供養。他想當僧團的領導人,曾跟佛陀索眾,佛陀沒有答應。他懷恨在心,有三次謀害佛陀不成,其中一次利用山上的滾石,傷到佛足,出佛身血;殺佛不成,他就有分裂僧團的動作;又殺害蓮華色阿羅漢尼(Uppalavaṇṇa)。多項五逆罪,死後投生大阿鼻地獄(avīcimahāniraya)。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一~十二、提婆達多悲慘的命運 (偈 017)。 |
[MettFn01-29] | 〔明法尊者註01-29〕 給孤獨長者的第三女兒善意天(Sumanadevī),臨終時稱父親為「弟弟」。給孤獨長者困惑不安,以為她臨終時沒有正念。佛陀說,她臨終時正念現前,因為她證得二果,境界比給孤獨長者高,死後往生兜率天。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一~十三、年輕女孩的成就 (偈 018)。 |
[MettFn01-30] | 〔明法尊者註01-30〕 經集:DhA:saṁhitan ti tepiṭakassa buddhavacanassetaṁ nāmaṁ.(經集:這是佛說的三藏之名。) |
[MettFn01-31] | 〔明法尊者註01-31〕 沙門分︰bhāgavā sāmaññassa,沙門的成分,指沙門的利益:道與果。 |
[MettFn01-32] | 〔明法尊者註01-32〕 19-20偈說兩位好友比丘的故事。一位已證阿羅漢果,一位只精通經教。PS: 請參 19-20 典故 ;或 法句經故事集 ,一~十四、知識不等於證悟 (偈 019~020)。 |
[NandFn01-00] | 〔Nanda 校註01-00〕 〝於此世界中〞 說明:參考法雨道場( 明法 法師)出版之修訂版,依巴、英及語體本更正。 |
[NandFn01-01] | 〔Nanda 校註01-01〕 若彼等**知**此 說明:參考法雨道場( 明法 法師)出版之修訂版,依巴、英及語體本更正。 |
[NandFn01-02] | 〔Nanda 校註01-02〕 亦可為"彼實為魔伏" 說明:參考法雨道場( 明法 法師)出版之修訂版,參考巴、英及語體本。 ※※※感謝成大生化所 賴明德教授對"校註"提供寶貴意見。※※※ |
[LCanFn02-01] | 〔了參法師註02-01〕 不死(Amata),又做甘露、涅槃。 |
[LCanFn02-02] | 〔了參法師註02-02〕 因不放逸的人證得涅槃境界,便不會再有生死輪迴的繼續。放逸的人如死屍ㄧ樣,不知向好的方面去努力。 |
[LCanFn02-03] | 〔了參法師註02-03〕 此頌接續前頌而來。「此」即不要放逸而住於不放逸。 |
[LCanFn02-04] | 〔了參法師註02-04〕 佛,辟支佛及阿羅漢的境界。 |
[LCanFn02-05] | 〔了參法師註02-05〕 證得涅槃必須解除四種軛--欲軛(Kaamayoga),有軛(Bhavayoga),見軛(Di.t.thiyoga),無明軛(Avijjayoga)。 |
[LCanFn02-06] | 〔了參法師註02-06〕 猶如較高的陸地,可以作避免水災的安全處。智者自己證得阿羅漢果,即不為煩惱所擾。 |
[LCanFn02-07] | 〔了參法師註02-07〕 是貪瞋癡等煩惱。 |
[LCanFn02-08] | 〔了參法師註02-08〕 「摩伽」(Maghava)是帝釋(Sakka)的別名。他未成帝釋之前在人間的名字叫摩伽。因他勤於掃地,以此功德,得為諸天之主。 |
[LCanFn02-09] | 〔了參法師註02-09〕 「結」(Samyojana 或 Sannojana)在佛教的特殊意義,是指煩惱(Kilesa)。 |
[MettFn02-01] | 〔明法尊者註02-01〕** 不死道**:amatapadaṁ,涅槃的一種名稱。《相應部》〈無為相應〉提到三十二種涅槃的別名之一‘amata’。DhA.CS:pg.1.103.︰Amatapadan ti amataṁ vuccati nibbānaṁ.(不死的路:「不死」被叫做「涅槃」。) |
[MettFn02-02] | 〔明法尊者註02-02〕** 死路**:maccu (death死)。 |
[MettFn02-03] | 〔明法尊者註02-03〕** 奮勉**:DhA:uṭṭhānavato ti uṭṭhānavīriyavantassa.(奮起:奮起的英雄本色。) |
[MettFn02-04] | 〔明法尊者註02-04〕** 淨行**:DhA:Sucikammassā ti niddosehi niraparādhehi kāyakammādīhi samannāgatassa.(淨業: 已被無為難的、無違犯的身業等俱行。) |
[MettFn02-05] | 〔明法尊者註02-05〕** 不為洪水沒**:智者以法與律作為依止,不為煩惱(喻作:洪水)所淹沒。DhA:「洪水為四種污染(catubbidhopi kilesogho)」。四洪水(cattāro oghā)就是四漏(四流向, 4 āsavā<(ā向﹑從…+ su (梵 sru )流動))。 |
[MettFn02-06] | 〔明法尊者註02-06〕 有一天,名醫耆婆(Jīvako)邀請佛陀和眾多比丘到他家接受供養,但是周利槃特(Cūḷapanthako)除外。周利槃特十分沮喪。佛陀明白他的心意後,就給他一塊布,要他一邊搓揉布塊,一邊複誦「去除污垢,去除污垢。」(‘rajoharaṇaṁ rajoharaṇan’ti)佛陀離開後,周利槃特努力搓揉布塊,並複誦「去除污垢」,不久,布變髒了,這時候他了解到無常。佛陀就以神通力出現在他的面前,說:「不只是布因污垢而變髒,人心也有污垢,去除污垢,才能證果。」他繼續用功,不久就證得阿羅漢果。 |
[MettFn02-07] | 〔明法尊者註02-07〕 舍衛城某次慶典時,一群年輕人惹事生非。佛陀說︰「諸愚者、無慧者會作騷擾事;有慧者像有價之財,護衛不放逸,圓滿證得不死的大涅槃。」 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二~四、慶典期間幼稚的舉止 (偈 026~027)。 |
[MettFn02-08] | 〔明法尊者註02-08〕 有一次,大迦葉長老(Mahākassapatthera)住在畢缽離洞窟(Pipphaliguhāya)的時候,運用神通想要知道,誰有正念、誰迷糊,誰快往生了。這時候,佛陀明白大迦葉長老的作為,便告誡他:「大迦葉!你所知道的只是小境界,只有諸佛的境界才能夠知道一切眾生的生死。」 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二~五、大迦葉尊者想知道生死輪迴的次數 (偈 028)。 |
[MettFn02-09] | 〔明法尊者註02-09〕 本偈說兩位比丘的故事,一位精進,一位懈怠,精進的比丘修習警寤瑜伽(一天當中只睡中夜10pm~2am),懈怠的比丘愛講話。精進的比丘很短的時間就證得阿羅漢果。當他們去見佛陀時,佛陀跟懈怠的比丘告誡。 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二~六、修行的目的 (偈 029)。 |
[MettFn02-10] | 〔明法尊者註02-10〕** 摩伽**:帝釋天王七個名字之一。帝釋天王做人時有七誓約(satta vatapadāni)︰「1.願終生孝養父母。2.願終生禮敬長輩。3.願終生語柔和。4.願終生不誹謗。5.願終生守住離慳垢;舒手施、樂捨施、有求必應、樂分配施。6.願終生說真實語。7.願終生不生氣,若生氣則速制伏。」(S.11.11.;cf.《雜阿含1105經》)。 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二~七、瑪伽為何往生為帝釋 (偈 030)。 |
[MettFn02-11] | 〔明法尊者註02-11〕** 結**:煩惱的異名。 |
[MettFn02-12] | 〔明法尊者註02-12〕 本偈說一位比丘精進用功,卻感覺進步很少,他感到沮喪,他想要去見佛陀,請佛陀給予指引。在路上,他遇見熊熊大火,於是就跑到山上去觀察火勢。正當火勢漫延時,他領悟到,就像火燒毀一切東西,以聖道智之火也會燒掉大大小小的束縛。這時,佛陀出現在他的面前,說:「比丘!就如大火燒毀一切障礙,以智火能燒掉所有的結。」聽完偈頌之後,他透析燒掉束縛的事,不久,就證得阿羅漢果。 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二~八、智慧之火 (偈 031)。 |
[MettFn02-13] | 〔明法尊者註02-13〕 出生在舍衛城附近的小村莊的尼迦瑪西提舍長老(Nigamavāsitissa- tthero),出家後過著簡單的生活,有時其他比丘會誤會他的行為,如避開大型會。佛陀則讚嘆他少欲知足,說此偈。 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二~九、知足的比丘 (偈 032)。 |
[NandFn02-01] | 〔Nanda 校註02-01〕 第 21-23 偈頌,可參 法句經故事集 ,二~一、摩醯提利陰謀陷害珊蔓娣皇后 (偈 021~023)。 |
[NandFn02-02] | 〔Nanda 校註02-02〕 第 24 偈頌,可參 法句經故事集 ,二~二、富翁的聲音 (偈 024)。 |
[LChnFn03-01] | 〔註03-01〕 這兩句都是形容心的。 |
[LChnFn03-02] | 〔註03-02〕 不漏落於貪欲。 |
[LChnFn03-03] | 〔註03-03〕 證得阿羅漢果以後,便不作新業,無論善業惡業都是超越了的。 |
[LChnFn03-04] | 〔註03-04〕 易碎的。 |
[LChnFn03-05] | 〔註03-05〕 「勝」利的果實是指進步的禪觀境界。 |
[LChnFn03-06] | 〔註03-06〕 不要染著於某種禪定境界,必須更求精進,努力向上。 |
[LChnFn03-07] | 〔註03-07〕 將被丟在一邊。 |
[LChnFn03-08] | 〔註03-08〕 在南方佛教國家中,佛弟子將死時,例請僧作最後供養。僧人即為頌此偈三遍。 |
[LChnFn03-09] | 〔註03-09〕 惡害。 |
[LChnFn03-10] | 〔註03-10〕 使他的心趨向於十種惡(Akusala)–– 殺生(Panatipato),偷盜(Adinnadanam),邪淫(Kamesu micchacaro),妄語(Musavado),兩舌(Pisuna vaca),粗惡語(Pharusa vaca),綺語(Samphappalapo),慳貪(Abhijjha),瞋恚(Vyapado),邪見(Micchaditthi)。 |
[LChnFn03-11] | 〔註03-11〕 使他的心趨向於十種善(Kusala)––佈施(Danam),持戒(Silam),修禪定(Bhavana),尊敬(Apacayanam),作事(Veyyavaccam),回向功德(Pattidanam),隨喜功德(Pattanumodana),聽法(Dhammasavanam),說法(Dhammadesana),正直見(Ditthujjukammam)。 |
[LChnFn04-01] | 〔註04-01〕 吳譯花香品。 |
[LChnFn04-02] | 〔註04-02〕 「征服」(Vijessati)據巴利原註為「如實了解」。緬甸本作 Vicessati,則應譯為「擇覓」或「探究」。「地界」(Pathavi)為自己或自身(Attabhava)。錫蘭 Narada 所譯的 Dhammapada 第八頁英文原註3: 「This is one who will understand this self asit really is」 即如實了解自己之意。 |
[LChnFn04-03] | 〔註04-03〕 「閻魔界」(Yamaloka),原包括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四界(Catubbhidham apayalokan ca)。Narada的英文原註4: 「The four woeful states vsz:hell(地獄)Animalkingdom(畜生) Petarealm(餓鬼)and the Asura realm(阿修羅)」。 |
[LChnFn04-04] | 〔註04-04〕 「天界」(Sadevakam),原註包括欲界六天及人界(Imam sadevakan it manussalokan ca),Narada的英文原註5: 「Namely the world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six celestial realms」。 印順法師對這兩句有不同的解說。見序。 |
[LChnFn04-05] | 〔註04-05〕 「法句」(Dhammapada),即法跡,乃向法入法的軌轍,如三十七道品(Bodhipakkhikadhamma)等。 |
[LChnFn04-06] | 〔註04-06〕 「巧匠」乃鬘師,即貫華為鬘者。善說法句,次第不亂,如貫華者,故以為喻。 |
[LChnFn04-07] | 〔註04-07〕 「自學」(Sekha)即初果須陀洹(Sotapattiphala),二果斯陀含(Sakadagamiphala),三果阿那含(Anagami phala)即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的賢人。因他們都依然有戒定慧可學故。直至證得四果阿羅漢(Arahatta phala)才稱為無學(Asekha)。 |
[LChnFn04-08] | 〔註04-08〕 前頌是問,此頌是答。 |
[LChnFn04-09] | 〔註04-09〕 喻此身不能久住。 |
[LChnFn04-10] | 〔註04-10〕 欲境的誘惑。 |
[LChnFn04-11] | 〔註04-11〕 欲樂。 |
[LChnFn04-12] | 〔註04-12〕 深夜裏熟睡於村落中的人,被瀑流洗去而不知。 |
[LChnFn04-13] | 〔註04-13〕 「牟尼」(Muni)有寂寞者、仁者、智者、聖者等意。這裏是指乞食的沙門。 |
[LChnFn04-14] | 〔註04-14〕 此句原文 Na paresa.m kataakata.m 直譯為「不觀他人作不作」。 |
[LChnFn04-15] | 〔註04-15〕 「栴檀那」(Candana),「多伽羅」(Tagara)是二種香木之名。「末利迦」(Mallika)是一種小小的香花,其樹叢生如籐。 |
[LChnFn04-16] | 〔註04-16〕 「跋悉基」(Vassiki)意為「雨季花」。 |
[LChnFn04-17] | 〔註04-17〕 這二頌是連貫的,前頌是譬喻,後頌是合法。 |
[NandFn04-01] | 〔校註04-001〕 法雨道場( 明法 法師)出版之修訂版,建議改譯"已作與未作" 說明:未必需要,仁智互見也。 〔研讀; c.f. 第十八品( 偈頌 二五三 )〕. |
[NandFn04-02] | 〔校註04-002〕 似錦年華,恣意攀折;五陰熾盛,貪樂無饜。
當此之時,死魔驟臨,彼人(不覺),終為魔勝。
說明:參閱《原始佛典選譯》(顧法嚴)(慧炬)p.141。
|
[LChnFn05-01] | 〔註05-01〕 「由旬」(Yojana) 路程距離的單位。 |
[LChnFn05-02] | 〔註05-02〕 「輪迴」(Sa.msaara) 生死流轉不停的意思。 |
[LChnFn05-03] | 〔註05-03〕 「異熟」(Vipaka)是指將來的善惡果報。這裡是惡果。 |
[LChnFn05-04] | 〔註05-04〕 是未來的善果。 |
[LChnFn05-05] | 〔註05-05〕 「孤沙」(Kusa) 是香草名。原文 Kusaggena 是用孤沙草的尖端(取食)的意思。 |
[LChnFn05-06] | 〔註05-06〕 「思法者」(Sankhata-Dhammaana.m) 是深入正法的人。依註解說:是覺悟四諦(苦、集、滅、道)的人。 |
[LChnFn05-07] | 〔註05-07〕 以牛乳作醍醐,須經一日一夜才能凝結。 |
[LChnFn05-08] | 〔註05-08〕 「頭首」指他的智慧。 |
[NandFn05-01] | 〔校註05-001〕 定受眾苦果 說明:參考法雨道場( 明法 法師)出版之修訂版,如此或許語意較清晰。 |
[NandFn05-02] | 〔校註05-002〕 pāyāsa 牛奶粥 |
[LChnFn06-01] | 〔註06-01〕 日文譯作「賢品」。 |
[LChnFn06-02] | 〔註06-02〕 據故事中說:佛陀叫二位上首弟子,驅逐那些邪惡者,訓誡教示那些可能服從的人,勸阻他的過惡。可是去訓示的人,卻會被邪惡者所憎恨。 |
[LChnFn06-03] | 〔註06-03〕 無身語意之惡,而從事於濟度一切眾生者。 |
[LChnFn06-04] | 〔註06-04〕 諸佛及諸阿羅漢。 |
[LChnFn06-05] | 〔註06-05〕 克制自己的五根(眼、耳、鼻、舌、身)。 |
[LChnFn06-06] | 〔註06-06〕 離生死之涅槃。 |
[LChnFn06-07] | 〔註06-07〕 生死界。 |
[LChnFn06-08] | 〔註06-08〕 生死界。 |
[LChnFn06-09] | 〔註06-09〕 「黑法」是惡葉,「白法」是善葉。「無家」是出家。 |
[LChnFn06-10] | 〔註06-10〕 此頌與前頌之意是連貫的。 |
[LChnFn06-11] | 〔註06-11〕 涅槃。 |
[LChnFn06-12] | 〔註06-12〕 「覺支」(Sambodhiyangam)是「七菩提分」或名「七覺支」。即:念覺支(Satisambojjhango),擇法覺支(Dhammavicayasambojjhango),精進覺支(Viriyasambojjhango),喜覺支(Pitisambojjhango),輕安覺支(Passadhisambojjhango),定覺支(Samadhisambojjhango),捨覺支(Upekhasambojjhango)。 |
[LChnFn06-13] | 〔註06-13〕 證涅槃而解脫。 |
[LChnFn06-14] | 〔註06-14〕 原文Khinasava譯為「滅盡諸漏」或「諸漏已盡」。即滅盡一切煩惱之意。 |
[LChnFn07-01] | 〔註07-01〕 「阿羅漢」(Arahant)是斷盡一切煩惱,證得涅槃,不會再有生死的聖人。 |
[LChnFn07-02] | 〔註07-02〕 有為的路業已行盡,即所謂:「諸漏已盡,所作已辦,梵行已立」。 |
[LChnFn07-03] | 〔註07-03〕 「繫縛」(Gantha)有四:貪(Abhijjha),瞋(Vyapada),戒禁取(Silabbhatapara-Masa),見取(Idan saccabhinivessa)。 |
[LChnFn07-04] | 〔註07-04〕 如鵝離池而去,則不想這是我的池、水和草等;阿羅漢離家而去,則不著其家與財物等。 |
[LChnFn07-05] | 〔註07-05〕 沒有業力的活動了。 |
[LChnFn07-06] | 〔註07-06〕 如實了知僅為維持生命及正念故飲食。 |
[LChnFn07-07] | 〔註07-07〕 證得涅槃名為解脫(Vimokkha)。又名為空(Su~n~nataa),因為已無貪瞋癡等煩惱故。又名為無相 (animitta) 因從貪欲等相已得自由無著故。 |
[LChnFn07-08] | 〔註07-08〕 「漏」有四種:欲漏(Kamasava),有漏(Bhavasava),見漏(Ditthasava),無明漏(Avijjasava)。 |
[LChnFn07-09] | 〔註07-09〕 原文 No virujjhati,各英譯本不同,有譯作無煩惱,無障礙,無憤恨的,日譯本則作忍辱。今依註釋譯作「無憤恨」。 |
[LChnFn07-10] | 〔註07-10〕 「因陀揭羅」(Indakhila)各譯本多作「門限」,謂大門中間安一堅固的石頭,作為閉門時安放門橛之用的。又一說inda+khila梵文為indrakila,即因陀羅(帝釋)的柱子––那是在進城的地方,所安立一大而堅固的柱子,象徵因陀羅(印度的守護神)知所在。當即古譯的「堅固幢」或「帝釋七幢」。又古譯作「臺座」。 |
[LChnFn07-11] | 〔註07-11〕 「無信」(Assaddho)或譯為「不信」,這是說聖者又自證知,悟不由他之意。 |
[LChnFn07-12] | 〔註07-12〕 生死輪迴。 |
[LChnFn07-13] | 〔註07-13〕 更無善業和惡業了。 |
[LChnFn07-14] | 〔註07-14〕 原文 Ninna 是低處,Thala 是高處。 |
[LChnFn08-01] | 〔註08-01〕 據錫蘭版本,此字為Dhammapada故譯為「法句」,但巴利聖典出版協會本作Gathapada則應譯為「一句偈」。 |
[LChnFn08-02] | 〔註08-02〕 下二頌是連貫的。 |
[LChnFn08-03] | 〔註08-03〕 「乾闥婆」(Gandhabba)是天界一種樂神的名字。 |
[LChnFn08-04] | 〔註08-04〕 這裡的魔王是一天神之名。 |
[LChnFn08-05] | 〔註08-05〕 梵天即婆羅門天 (Brahma)。 |
[LChnFn08-06] | 〔註08-06〕 原文 Sahasssena 譯作「以一千」,依註解為一千錢。 |
[LChnFn08-07] | 〔註08-07〕 用以祭神。 |
[LChnFn08-08] | 〔註08-08〕 原文 Yittham va Hutam va 二字,原有供犧牲及祭祀與供養等義,和前頌的祭祀是同一個字,故日譯本及英譯本亦多譯作「供犧或祭祀」。但註解說:Yitthamg 是在節期盛會的施捨;Hutam 是預備供給過客或為一種作業與果報的信仰而行供養。今譯依註解意。 |
[LChnFn08-09] | 〔註08-09〕 指四果的聖人。 |
[LChnFn08-10] | 〔註08-10〕 年長而有德者。 |
[LChnFn08-11] | 〔註08-11〕 南國諸僧侶受人禮敬時常念此頌。 |
[LChnFn08-12] | 〔註08-12〕 五蘊生滅,即一切因緣和合法都不是常住法。 |
[LChnFn09-01] | 〔註09-01〕 原文 Maappama~n~netha 可作二義:一、Maa+appama~n~nati意為「莫輕視」;Maa+appa+Ma~n~nati則為「莫想少」之意。 |
[LChnFn10-01] | 〔註10-01〕 「刀杖」(Danda)亦可譯為「刑罰」。 |
[LChnFn10-02] | 〔註10-02〕 以下四頌連貫。 PS: 另參:原始佛典選譯(顧法嚴)(慧炬) p.121_127 |
[LChnFn10-03] | 〔註10-03〕 依各種註釋:為諸漏已盡的阿羅漢。 |
[LChnFn10-04] | 〔註10-04〕 前面的「失財」是部分的;這裡是說全部破滅。 |
[LChnFn10-05] | 〔註10-05〕 此頌是敘述種種的苦行。全頌之意是說作此等無益苦行,不會獲得清淨涅槃的。 |
[LChnFn10-06] | 〔註10-06〕 這是一種特別的蹲踞法;兩腳前後參差地站著,其人把身體蹲下來,然後把後一隻腳跟微微的昇起,前一隻腳跟則依然著地,如是動作,至其股憩息於小腿上,而腿部則離地大約六吋的光景;並其肘放於膝上以平衡其自己。佛教徒或僧侶向諸大德敬禮或請法白詞的時候,也採取這種形式;不過不以此為修行法。此即舊譯之「右膝著地」,或稱為「胡跪」。 |
[LChnFn10-07] | 〔註10-07〕 「必然」(Niyata),據註釋為四果之道。 |
[LChnFn10-08] | 〔註10-08〕 即知與行具足。 |
[LChnFn11-01] | 〔註11-01〕 「燃燒」(Pajjalita)亦可譯為火燄。註釋謂世界有十一種火常在燃燒。即:貪(raga),瞋(dosa),癡(moha),病(vyadhi),老(jara),死(marana),愁(soka),悲(parideva),苦(dukkha),憂(domanasa),惱(upayasa)。 |
[LChnFn11-02] | 〔註11-02〕 喻無明或癡。 |
[LChnFn11-03] | 〔註11-03〕 喻智慧。 |
[LChnFn11-04] | 〔註11-04〕 身有九瘡--雙眼、雙耳、雙鼻孔、口及大小便。 |
[LChnFn11-05] | 〔註11-05〕 謂此身由三百餘骨節聚成的。 |
[LChnFn11-06] | 〔註11-06〕 思惟此身美麗微妙等。 |
[LChnFn11-07] | 〔註11-07〕 喻形骸。 |
[LChnFn11-08] | 〔註11-08〕 「虛偽」(makkha) 古譯為「覆」。 |
[LChnFn11-09] | 〔註11-09〕 指佛,辟支佛及阿羅漢。 |
[LChnFn11-10] | 〔註11-10〕 以下二頌為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時候,心生歡喜,自說此頌。後來又再阿難尊者的發問中而答以此頌。 |
[LChnFn11-11] | 〔註11-11〕 指生死輪迴的原因。 |
[LChnFn11-12] | 〔註11-12〕 喻情欲。 |
[LChnFn11-13] | 〔註11-13〕 喻身體。 |
[LChnFn11-14] | 〔註11-14〕 喻其他的一切煩惱欲。 |
[LChnFn11-15] | 〔註11-15〕 喻無明。 |
[LChnFn11-16] | 〔註11-16〕 即涅槃。 |
[NandFn11-01] | 〔校註11-001〕 法雨道場( 明法 法師)出版之修訂版,建議改"棟樑亦摧折" 說明:實無需要;蓋,樑乃「梁」之異體字也。 |
[LChnFn12-01] | 〔註12-01〕 通常說三時為初夜分,中夜分及後夜分。這裡是指人生的三時--青年、中年、老年。吾等在青年時代應該努力學習,中年時代則需教學弘法修禪定等;如果前二時中未能適時工作,則在老年時代必須覺悟,加緊修學。否則虛度人生,自受苦痛了。 |
[LChnFn12-02] | 〔註12-02〕 佛教是主張一個人必須依賴自己的力量,而獲得解脫的。佛教徒的皈依佛,皈依法及皈依僧,並非說光是做做祈禱,便可依靠三寶而得解脫;其實是說三寶是我人的教師,是我們思想行為的指導者,依照其指導去實行可得解脫。所以要真的達到自己解脫境界,則完全需要依賴自己作正當的努力。 |
[LChnFn12-03] | 〔註12-03〕 指阿羅漢的果位。 |
[LChnFn12-04] | 〔註12-04〕 「蔓蘿梵」(Maaluvaa) 是籐屬。裟羅樹若為此所纏,便會枯死。 |
[LChnFn12-05] | 〔註12-05〕 「格他格」(Ka.t.thaka) 是蘆葦之屬,名為「格他格竹」(Velusa'nkhata-ka.t.tha) ,結實則死。 |
[LChnFn12-06] | 〔註12-06〕 指生死解脫事。 |
[LChnFn13-01] | 〔註13-01〕 錫蘭註釋家說是輪迴。 |
[LChnFn13-02] | 〔註13-02〕 佛陀自從出家而成正覺之後,第一次回到他父親的王城--迦毘羅 (Kapila) 的時候,第二天照常挨門次第托缽。他的父親淨飯 (Suddhodana) 王聽到了這個消息,立刻跑到佛的面前對他說:『兒啊!你為什麼侮辱我?你以前在這城內是坐金轎,現在卻一家一家的步行托缽,這實在使我無限的羞恥』!佛陀便對他說此乃一切諸佛的傳統習慣,並對他說此二頌。若依註解的意思,則此二頌將成這樣; 一六八-- 莫懶於沿門托缽。謹嚴行此(托缽)行。誰行於此行,此世他世均快樂。 一六九-- 謹嚴行此行。莫行於放逸。誰行於此行,此世他世均快樂。 |
[LChnFn13-03] | 〔註13-03〕 世界的人沒有智慧。 |
[LChnFn13-04] | 〔註13-04〕 太陽所走的路便是虛空。 |
[LChnFn13-05] | 〔註13-05〕 「一法」(Ekam Dhammam)註為「真諦」(Saccam)。 |
[LChnFn13-06] | 〔註13-06〕 「預流果」(Sotapattiphalam)是證涅槃的第一階段。 |
[NandFn13-01] | 〔校註13-001〕 能得見者少 說明:參考法雨道場( 明法 法師)出版之修訂版,依巴、英及語體本更正。 |
[LChnFn14-01] | 〔註14-01〕 此二頌是佛陀對魔女說的。 |
[LChnFn14-02] | 〔註14-02〕 征服情欲。 |
[LChnFn14-03] | 〔註14-03〕 全句的意思是「被他所征服的情欲,在此世間中,不可能再隨從他了」。 |
[LChnFn14-04] | 〔註14-04〕 已無愛欲。 |
[LChnFn14-05] | 〔註14-05〕 意指涅槃。 |
[LChnFn14-06] | 〔註14-06〕 原文 Patimokkha 為「別解脫律儀戒」,有二百二十七條主要的律文,為一切比丘所遵守的。 |
[LChnFn14-07] | 〔註14-07〕 指八定(Atthasamapatti)--四禪定及四空定。 |
[LChnFn14-08] | 〔註14-08〕 下二頌連貫。 |
[LChnFn14-09] | 〔註14-09〕 以下五頌相連。 |
[LChnFn14-10] | 〔註14-10〕 「樹支提」(Rukkha-cetya)為「樹廟」,乃印度之樹神,以樹崇拜的對象,猶如塔廟。 |
[LChnFn14-11] | 〔註14-11〕 「苦之因」即集諦。「苦之滅」即滅諦。 |
[LChnFn14-12] | 〔註14-12〕 「八支聖道」(Ariyam atthangikam maggam)即:正見(Sammaditthi),正思惟(Sammasankappa),正語(Sammavaca),正業(Sammakamanta),正命(生活)(Sammaajiva),正精進(Sammavayama),正念(Sammasati),正定(Sammasamadhi)。此二句即指苦滅之道--簡稱道諦。 |
[LChnFn14-13] | 〔註14-13〕 即三寶及四聖諦。 |
[LChnFn14-14] | 〔註14-14〕 指佛陀。 |
[LChnFn14-15] | 〔註14-15〕 下二頌連貫。 |
[LChnFn15-01] | 〔註15-01〕 日譯本為「安樂品」。 |
[LChnFn15-02] | 〔註15-02〕 「我等」是佛陀自稱。 |
[LChnFn15-03] | 〔註15-03〕 「疾病」意為種種煩惱的苦痛。 |
[LChnFn15-04] | 〔註15-04〕 沒有貪瞋癡等煩惱障。 |
[LChnFn15-05] | 〔註15-05〕 佛陀寄居於一個婆羅門村叫做五裟羅 (Pa~ncasaala) 的時候,有一天往村內去乞食,但沒有得到什麼飲食。一個魔王站在村門口,看見佛陀空缽而回,便嘲笑他說:『你沒有得到飲食,必須再到村內去乞食以解決你的飢餓問題』。於是佛陀答以此頌。 |
[LChnFn15-06] | 〔註15-06〕 指涅槃。 |
[LChnFn15-07] | 〔註15-07〕 原文 Sa'nkhaara 直譯為「行」--即有為諸行。但巴利原註作 Khandha 蘊。 |
[LChnFn15-08] | 〔註15-08〕 這句是用以承前起後的,不是頌文。 |
[LChnFn16-01] | 〔註16-01〕 比丘為欲樂所迷,放棄行道,過著俗人生活,後見修道成就者,卻空自羨慕。 |
[LChnFn16-02] | 〔註16-02〕 指四果向、四果及涅槃九種殊勝法。 |
[LChnFn16-03] | 〔註16-03〕 指四聖諦。 |
[LChnFn16-04] | 〔註16-04〕 指戒定慧。 |
[LChnFn16-05] | 〔註16-05〕 涅槃。 |
[LChnFn16-06] | 〔註16-06〕 「上流人」(Uddhamsoto)指近於涅槃的不還果(Anaggmi)。 |
[LChnFn17-01] | 〔註17-01〕 「名色」(Namarupa)即精神與物質,亦可說心身。 |
[LChnFn17-02] | 〔註17-02〕 若能主急止忿,乃是善於調御者,餘則如徒能執韁而不能控制於馬者。 |
[LChnFn17-03] | 〔註17-03〕 原文尚有一「少」(appam)字。即自己所有物,雖然是少許的,都得分施與乞者。 |
[LChnFn17-04] | 〔註17-04〕 「阿多羅」(Atula)是一個在家佛教徒的名字。 |
[LChnFn17-05] | 〔註17-05〕 過去與未來無有。 |
[LChnFn17-06] | 〔註17-06〕 「閻浮金」(Jambunada)是一種品質最佳的金的特別名詞,意為來自閻浮(Jambu)河的金。 |
[LChnFn17-07] | 〔註17-07〕 由身而起的忿怒。 |
[LChnFn18-01] | 〔註18-01〕 「諸天之聖境」指五淨居天(Panca suddhavasa bhumi)-- 無煩(Aviha),無熱(Atappa),善現(Sudassa),善見(Sudassi),色究竟(Akanittha)--為阿那含果聖者所生之處。 |
[LChnFn18-02] | 〔註18-02〕 懶於整理為身體住處之穢。 |
[LChnFn18-03] | 〔註18-03〕 下二頌連貫。 |
[LChnFn18-04] | 〔註18-04〕 下二頌連貫。 |
[LChnFn18-05] | 〔註18-05〕 「格利」(Kali)是一種不利的骰子。 |
[LChnFn18-06] | 〔註18-06〕 「沙門」(Samano)這裏是指覺悟四果道者。 |
[LChnFn18-07] | 〔註18-07〕 原文 Papanca有虛妄、障礙等意,這裡特別指愛(Tanha),見(Ditthi),慢(Mano)而言。 |
[NandFn18-01] | 〔校註18-001〕(研讀; c.f. gatha050 ). |
[LChnFn19-01] | 〔註19-01〕 「法住」(Dharmattha)乃依法而行,安住於奉之意。亦可譯為「奉法」。 |
[LChnFn19-02] | 〔註19-02〕 「鹵莽」(Sahasa)含有急躁、草率、獨斷之意。這裡是說受貪瞋癡及怖畏所影響的不正確觀念。 |
[LChnFn19-03] | 〔註19-03〕 「由身」(Kayena)原註釋為「由名身」(Namakayena)。巴利文中分五蘊為二類: 一、名身(Namakaya),即名蘊-- 僅指受想行識四蘊而言; 二、色身(Rupakaya),僅指色蘊而言。故「身見法」即心見法-- 內自證於法不由他悟--之意。 |
[LChnFn19-04] | 〔註19-04〕 「長老」(Thera)本為受比丘戒十年以上的尊稱。但實重於久修實證,否則徒有長老的空名而已。 |
[LChnFn19-05] | 〔註19-05〕 指四諦。 |
[LChnFn19-06] | 〔註19-06〕 指四果、四向及涅槃。 |
[LChnFn19-07] | 〔註19-07〕 指一切戒律。 |
[LChnFn19-08] | 〔註19-08〕 特別調伏眼耳鼻舌身五根說的。 |
[LChnFn19-09] | 〔註19-09〕 下二頌連貫。 |
[LChnFn19-10] | 〔註19-10〕 知戒知定知慧。 |
[LChnFn19-11] | 〔註19-11〕 下二頌連貫。 |
[LChnFn19-12] | 〔註19-12〕 內界和外界。 |
[LChnFn19-13] | 〔註19-13〕 下二頌連貫。 |
[LChnFn19-14] | 〔註19-14〕 「戒律」指別解脫律儀戒,根律儀戒,活命遍淨戒及資具依止戒。「行」指十二支頭陀(Dhutanga)行。 |
[LChnFn19-15] | 〔註19-15〕 多學三藏(Tipitaka)。 |
[LChnFn19-16] | 〔註19-16〕 原文vivicca-sayanena直譯「以獨臥」。 |
[LChnFn19-17] | 〔註19-17〕 原文 vissasam apadi 是結合的句子,即等於 vissasamma apadi 直譯為「莫生信賴」。各英譯本多作「莫生滿足想」。 |
[LChnFn20-01] | 〔註20-01〕 「四句」--苦 (dukkha),苦集 (dukkhasamudaya),苦滅 (dukkhanirodha),苦滅道 (dukkhanirodha gaaminii pa.tipadaa)。古譯簡稱「苦集滅道」。 |
[LChnFn20-02] | 〔註20-02〕 指涅槃。 |
[LChnFn20-03] | 〔註20-03〕 指佛陀。佛具五眼--肉眼(ma'msa-cakkhu),天眼 (dibbacakkhu),慧眼 (pa~n~na-cakkhu),佛眼 (buddha-cakkhu),一切智眼 (samanta-cakkhu)。 |
[LChnFn20-04] | 〔註20-04〕 欲貪瞋癡等。 |
[LChnFn20-05] | 〔註20-05〕 斯里蘭卡僧侶有時開會議論重大事情,常以此頌為呼喊的口號。 |
[LChnFn20-06] | 〔註20-06〕 如來僅為說示其道路而已。 |
[LChnFn20-07] | 〔註20-07〕 一切存在的東西。 |
[LChnFn20-08] | 〔註20-08〕 「瑜伽」(yoga)即定。 |
[LChnFn20-09] | 〔註20-09〕 「善逝」(Sugato)即佛陀。 |
[LChnFn20-10] | 〔註20-10〕 不知何處何時及怎樣死的危險。 |
[LChnFn20-11] | 〔註20-11〕 指前頌的意義。 |
[LChnFn21-01] | 〔註21-01〕 此二頌都是從譬喻而顯義的。 |
[LChnFn21-02] | (1, 2) 〔註21-02〕 常見(sassata-ditthi)與斷見(Uccheda-ditthi)。 |
[LChnFn21-03] | 〔註21-03〕 指十二處(dvadasayatana)-- 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 |
[LChnFn21-04] | 〔註21-04〕 指歡喜欲(nandirago)。 |
[LChnFn21-05] | 〔註21-05〕 指漏盡者--阿羅漢。 |
[LChnFn21-06] | 〔註21-06〕 「虎第五」(veyyagghapancamam)即等於「疑第五」(vicikiccha-pancamam)。因為在五蓋(Pancanivarana)的次第中疑蓋(vicikicchanivarana)是屬於第五的。五蓋為:貪欲(kamacchanba),瞋恚(vyapada),惛沉睡眠(thina-middha),掉舉惡作(uddhacca-kukkucca),疑(vicikiccha)。 |
[LChnFn21-07] | 〔註21-07〕 「喬達摩」(Gotama) 即佛陀。 |
[LChnFn21-08] | 〔註21-08〕 即觀髮毛爪齒等三十二分身。 |
[LChnFn21-09] | 〔註21-09〕 「財」指信,戒,慚,愧,聞,捨,慧等七財。 |
[LChnFn21-10] | 〔註21-10〕 「雪山」(Himavanto)即喜馬拉雅山。 |
[NandFn21-01] | 〔校註21-001〕 高顯如雪山 說明:原版注釋正確;偈頌正文誤植也。 |
[LChnFn22-01] | 〔註22-01〕 下二頌連貫。 |
[LChnFn22-02] | 〔註22-02〕 「孤沙」(Kusa),香草的名字。 |
[LChnFn23-01] | 〔註23-01〕 「信度 (Sindhu) 駿馬」,即印度河地方所產的駿馬。 |
[LChnFn23-02] | 〔註23-02〕 「矯羅」(Ku~njara) 象名。 |
[LChnFn23-03] | 〔註23-03〕 指涅槃。 |
[LChnFn23-04] | 〔註23-04〕 「財護」(Dhanapala)。 |
[LChnFn23-05] | 〔註23-05〕 象在發慾之期,從牠的顳(需+頁)分泌出一種臭液。這時牠的性情最難調制。 |
[LChnFn23-06] | 〔註23-06〕 故事說明此象如何思念牠的象母。意思是說我人應該孝順父母。 |
[LChnFn23-07] | 〔註23-07〕 指生死輪迴。 |
[NandFn23-01] | 〔校註23-001〕 繫縛不入食 說明:參考法雨道場( 明法 法師)出版之修訂版,依巴、英及語體本更正。 |
[LChnFn24-01] | 〔註24-01〕 「毗羅那」(Birana)草名。 |
[LChnFn24-02] | 〔註24-02〕 愛欲有三重:一、欲愛(Kamatanha),二、有愛(Bhavatanha--與常見有關之愛),三、非有愛(Vibhavatanha--與斷見有關之愛)。如是內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愛及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之愛合為十二;欲愛十二,有愛十二,非有愛十二,合為三十六。 |
[LChnFn24-03] | 〔註24-03〕 從六根門生。 |
[LChnFn24-04] | 〔註24-04〕 涅槃。 |
[LChnFn24-05] | 〔註24-05〕 離俗家而出家。 |
[LChnFn24-06] | 〔註24-06〕 出家復還俗。 |
[LChnFn24-07] | 〔註24-07〕 證涅槃。 |
[LChnFn24-08] | 〔註24-08〕 此頌保留法舫法師原譯。 |
[LChnFn24-09] | 〔註24-09〕 指貪著過去、未來及現在的五蘊。 |
[LChnFn24-10] | 〔註24-10〕 指阿羅漢。 |
[LChnFn24-11] | 〔註24-11〕 此後再沒有生死輪迴了。 |
[LChnFn24-12] | 〔註24-12〕 此二句 Niruttipadakovido 直譯為「通達詞與他句」。即指四無礙解(Catupaisambhida)--義(Attha),法(Dhamma),詞(Nirutti),辯說(Patibhana)(知字聚次第一句當指辯說無礙)。 |
[LChnFn24-13] | 〔註24-13〕 這是佛陀成道之後,從菩提場去鹿野苑的時候,在路上碰到一位異教徒的修道者--優波迦 (Upaka),問佛陀道:『你從誰而出家?誰是你的師父?你信什麼宗教』?於是佛陀答以此頌。 |
[LChnFn25-01] | 〔註25-01〕 「舟」喻身體;「水」喻身中的念頭。 |
[LChnFn25-02] | 〔註25-02〕 「五種斷」指斷除五下分結 (Pa~nca orambhaagiyaasa'myojanaani)。即欲界貪 (Kaamaraago),瞋 (Vyaapaada),身見 (Sakkaayadi.t.thi),戒禁取 (Siilabhataparaamaasa),疑 (Vicikicchaa)。 |
[LChnFn25-03] | 〔註25-03〕 「五種棄」指棄捨五上分結(Pa~nca udhdambhaagiyaasa'myojanaani)。即色界貪 (Ruuparaaga),無色界貪 (Aruuparaaga),掉舉 (Uddhacca),慢 (Maana),無明 (Avijjaa)。 |
[LChnFn25-04] | 〔註25-04〕 「五種修」指勤修五根--信,進,念,定,慧。 |
[LChnFn25-05] | 〔註25-05〕 「五著」指貪,瞋,癡,慢,見。 |
[LChnFn25-06] | 〔註25-06〕 「瀑流」(Ogha) 有四--欲瀑流,有瀑流,見瀑流,無明瀑流。 |
[LChnFn25-07] | 〔註25-07〕 「屏處」(Su~n~na-aagaara) 即空閒處或靜處。 |
[LChnFn25-08] | 〔註25-08〕 跋悉迦(Vassika)是名花,據說此花之香勝於諸花。 |
[NandFn25-01] | 〔校註25-001〕 比丘入屏處 說明:原版注釋正確;偈頌正文誤植也。 |
[LChnFn26-01] | 〔註26-01〕 這裡所說的婆羅門(Brahmana)是指斷惑證真的人,和通常所講的婆羅門意義不同。讀本品頌文可知。 |
[LChnFn26-02] | 〔註26-02〕 生命的要素。 |
[LChnFn26-03] | 〔註26-03〕 止與觀二法。 |
[LChnFn26-04] | 〔註26-04〕 彼岸為內六處 (Ajjhattikaani cha aayatanaani)--眼、耳、鼻、舌、身、意。此岸為外六處 (Baahiraani cha aayatanaani)-- 色、聲、香、味、觸、法。不著我與我所,故說彼無內外六處。 |
[LChnFn26-05] | 〔註26-05〕 原文 dara 亦可譯作「怖畏」。 |
[LChnFn26-06] | 〔註26-06〕 這裡是指印度的婆羅門教徒。 |
[LChnFn26-07] | 〔註26-07〕 指四諦。 |
[LChnFn26-08] | 〔註26-08〕 「幸福」(Sukhi)錫蘭版本作Suci,則應譯為「清淨」。 |
[LChnFn26-09] | 〔註26-09〕 在印度有些異教徒用鹿皮作坐具或作衣穿。 |
[LChnFn26-10] | 〔註26-10〕 「糞掃衣」(Pa'msukuula) 是出家人把人家丟掉的碎布撿來,洗乾淨後,把它聯綴起來作袈裟穿的。 |
[LChnFn26-11] | 〔註26-11〕 原文 Bhovaadi 為 bho + vaadin,譯為「說菩」。因為印度的婆羅門教徒談話之時,稱呼對方為「菩-- Bho」(喂)!但這是他們一個特別尊稱的字。 |
[LChnFn26-12] | 〔註26-12〕 本頌都是從馬的各種束縛的譬喻說的:「皮帶」喻瞋恚。「韁」喻愛欲。「繩」喻六十二邪見。「所屬」(馬勒等)喻潛伏的習性 (Anusaya) (舊譯作「隨眠」,有七種--欲貪隨眠,有貪隨眠,瞋隨眠,慢隨眠,見隨眠,疑隨眠,無明隨眠)。「障礙」喻無明。 |
[LChnFn26-13] | 〔註26-13〕 指貪欲等煩惱。 |
[LChnFn26-14] | 〔註26-14〕 克服五蘊不使再生之意。 |
[LChnFn26-15] | 〔註26-15〕 「前」是過去。「後」是未來。「中間」是現在。 |
[LChnFn26-16] | 〔註26-16〕 原文 Usabha 譯為牡牛或牛王,但這個稱呼含有特殊的意義,是指一個強而超群無畏的人。 |
[LChnFn26-17] | 〔註26-17〕 克服煩惱魔、蘊魔和死魔,故名勝利者。 |
[LChnFn26-18] | 〔註26-18〕 印度人迷信他們於恆河洗浴,即可消除罪業。但這裡是說他的心中沒有垢穢之意。 |
[NandFn26-01] | 〔校註26-001〕 若知於諸行滅盡 說明:參考法雨道場( 明法 法師)出版之修訂版,依巴、英、語體本及古譯(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等譯)更正。 |
[NandFn26-02] | 〔校註26-002〕 法雨道場( 明法 法師)出版之修訂版,建議改"衣羊皮何益" 說明:蓋,巴(ajina)、英(antelope)。 |
[NandFn26-03] | 〔校註26-003〕 具忍力強軍 說明:參考法雨道場( 明法 法師)出版之修訂版,依巴、英及語體本更正。 |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