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第十五品 樂品(《法句經故事集》周金言 譯)



第十五品 樂品
十五~一、為水爭吵(dhp_197_199) 十五~二、天魔波旬影響村民,使他們反對佛陀。(dhp_200) 十五~三、勝利使人產生恨意(dhp_201)
十五~四、欲望之火(dhp_202) 十五~五、佛陀和一位飢餓的人(dhp_203) 十五~六、飲食要節制(dhp_204)
十五~七、尊敬佛陀的方法(dhp_205) 十五~八、帝釋看護佛陀(dhp_206_208)  

十五~一、為水爭吵

眾生滿懷憎恨,佛陀不憎恨,
眾生滿懷憎恨,佛陀安住不憎恨。 (偈197) [dhp-a-197-note]

眾生種種煩惱苦痛,佛陀不煩惱苦痛,
眾生種種煩惱苦痛,佛陀安住不煩惱苦痛。 (偈198) [dhp-a-198-note]

眾生貪求欲樂,佛陀不貪求,
眾生貪求欲樂,佛陀安住不貪求。 (偈199) [dhp-a-199-note]

釋迦族的迦毗羅衛城,和拘利族的拘利城緊臨盧奚多河兩岸,兩個城市的農民都用盧奚多河水灌溉。有一年,發生大旱災,他們的米穀和其它的農作物都受到威脅,兩岸的農夫都想把河水引到自己的田裏。拘利城的農夫想把水改道,引導河水來灌溉他們的田地,但迦毗羅衛城的農夫加以抗議,他們認為如果拘利城農夫的計策得逞,那麼他們的田地就沒有水灌溉,農作物就不可能成熟。

雙方都想獨佔河水,因此都懷有瞋恚和恨意。兩個城市農人間的爭吵像野火般,漫延開來,而傳到雙方統治者的耳裡。兩邊都找不出妥協的辦法,就準備戰爭,用武力解決。

佛陀知道他在河兩岸的親戚們正準備戰爭。為了他們的安寧和幸福著想,他決定加以阻止,就一個人單獨到河的中央。兩岸的親戚看見他時,都把手上的武器放在一邊,向佛陀禮敬。佛陀告誡他們:「你們不應該為少量不具重大價值的水大動干戈,傷害彼此更有意義的生命。你們為什麼要採取這種不道德的作法呢?今天,如果不是我在這裡的話,你們的鮮血現在已經像河水般淌滿地上了。你們懷抱著恨意過日子,而我對任何人都沒有恨。你們的道德感薄弱,而我德行清靜。你們自私為己,敵意增長,而我沒有絲毫的自私心態。」雙方聽完佛陀的勸誡後,對於自己的愚癡感到羞恥,一場流血戰爭因此得以倖免。


十五~二、天魔波旬影響村民,使他們反對佛陀。

佛陀愉快安住,沒有種種煩惱礙障,如同光音天,佛陀以法喜為食。 (偈 200) [dhp-a-200-note]

有一次,佛陀透過天眼,明白潘卡沙拉村的一群少女證得初果的機緣快要成熟,他就在該村落附近停留下來。有一天,這群少女在河邊沐浴完畢後,回到她們的村子,這時候,佛陀進城去化緣,但由於村民受到天魔波旬的影響,並沒有任何人供養佛陀。

佛陀在回程的路上遇見天魔波旬,他當下詢問佛陀是否得到了足夠的食物。佛陀明白是天魔波旬影響村民不要供養的,佛陀就說:
「你這邪惡的天魔波旬,造作這種惡行是愚蠢的。」

天魔波旬對佛陀的話充耳不聞,他心中想著,如果能誘使佛陀再進城去化緣,再次受到村民的奚落、侮辱,會是很好玩的事。就開口道:
「你一定餓了,回村落去吧,你一定會得到供養的。」

這時,這群少女剛好也達到,她們向佛陀敬禮問訊。天魔波旬當著她們的面,譏笑佛陀:「啊!喬達摩,既然你今早沒有得到任何供養,一定感受到飢餓的劇痛了吧!」

「天魔波旬啊!我們即使得不到任何食物,也是法喜充滿,如同在光音天,只生活在禪定的喜樂中。」佛陀如此回答他。


十五~三、勝利使人產生恨意

勝利造成憎怨,落敗的人生活在痛苦中,
內心祥和的人,捨棄勝利與失敗,而和樂安住。 (偈 201)

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和阿闍世王打仗時,連吃了三次敗仗。阿闍世王是頻婆裟羅王和韋提希皇后的兒子。韋提希皇后則是波斯匿王的妹妹。波斯匿王因為戰敗,而十分沮喪,感到羞辱,一時悲從中來:「多麼丟臉啊!連乳臭未乾的孩子都戰勝不了,我還不如去死好了。」

由於懊惱沮喪,他拒絕進食,整天躺在床上。佛陀知道波斯匿王意志頹喪,就告誡眾多比丘:
「比丘們,戰勝的人,敵意和仇恨增長。落敗的人痛苦,而且意志消沉。」

後來,波斯匿王知道佛陀告誡弟子的話後,明白發動戰爭的雙方都沒有勝利可言,因此堅定地信受佛法。

十五~四、欲望之火

沒有任何的火比得上貪欲,沒有任何的罪過比得上瞋恚,
沒有任何的苦痛比得上五蘊,沒有任何的喜樂比得上涅槃。 (偈 202)

一位新娘結婚當天,她的父母親邀請佛陀和眾多比丘前來接受供養。新郎看著新娘子忙進忙出,幫忙準備供養的食物時,心中非常興奮,而無法照顧佛陀和比丘們。佛陀領會得到新郎的心情,而且也知道新郎和新娘兩人正確了解佛法的機緣已經成熟了。

因此,為暫時去除新郎的情緒執著,並轉移他的注意力,佛陀就運用神通,使他看不見新娘子。由於看不見新娘子,新郎全心專注在佛陀身上,也更虔誠。佛陀就告訴他:『年輕人,欲望之火是所有火中最猛烈的,生氣和憤怒最邪惡,沒有任合的疾病比得上五蘊的重擔。涅槃寂靜是最究竟至上的喜悅。』

謹慎思考佛陀的教誨後,新郎和新娘子兩人都正確了解佛法。佛陀於是准許兩人再次相見。但這時候,兩人已經沒有愛欲的渴望,因為他們已經明白世間的實相。


十五~五、佛陀和一位飢餓的人

飢餓是最大的疾病 [dhp-a-203-note] ,五蘊是最大的苦痛,
智者如實知見這種道理,而證得究竟喜悅的涅槃。 (偈 203)

有一天,佛陀透過神通,知道阿羅毘村裡的一位窮人證初果的機緣已經成熟了,就前往該村。但當天,這窮人出去尋找走失的公牛。這時候,村子的人已經開始供養佛陀和眾多比丘,佛陀進食後,村人準備聽佛陀說法,但佛陀卻要等那窮人。窮人終於找到他的公牛,就跑著回來向佛陀禮敬。但他又疲累又飢餓,佛陀知道還有食物,所以就請村民先拿食物給窮人吃 [dhp-a-203-note2] 。等到窮人吃完飯後,佛陀才一步一步,由淺入深地說法,一直說到四聖諦。聽完佛陀的說法後,這窮人證得初果。

後來,佛陀和眾多比丘回祇樹給孤獨園。路上,比丘們十分訝異於佛陀會要求村民先給那窮人吃飯,然後才開示說法。佛陀聽見他們的話後,便告訴他們:「比丘們!我來阿羅毘村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向那窮人說法,因為我知道他具備有正確明白佛法的能力。如果他飢餓難耐,飢餓的痛苦可能障礙他理解佛法,他一早上都在找走失的公牛,所以非常疲累,非常飢餓。比丘們!畢竟,沒有任何疾病比飢餓更難以忍受。」


十五~六、飲食要節制

健康是最高的福報,知足是最好的財富,
最可信賴的人就是最好的親友,涅槃是最究竟的喜悅。 (偈204)

憍薩羅國波斯匿王有一天吃完早餐後,前往祇樹給孤獨園。他當天吃太多的咖哩肉飯,所以在聽聞佛陀說法時,精神不振,不斷打瞌睡。

佛陀就勸誡他:「國王!進食應適量,身體才會舒適。」國王接受佛陀建議,從此以後奉行適量的飲食,身子因此比往昔輕盈,情緒愉快,也比較健康。

佛陀在國王向他敘說改善的情形時,告訴國王:「國王,健康是非常的福報。」


十五~七、尊敬佛陀的方法

已經領會寂靜獨居安樂的人,已經領會法義而喜悅的人,
不再恐懼,而且遠離邪惡(見)。 (偈 205)

有一天,佛陀宣稱四個月後,他就要證入般涅槃。聽到這件消息後,很多尚未證果的比丘感到很傷心、很沮喪,茫茫然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們就緊緊跟隨在佛陀的身旁。但提裟尊者決心要在佛陀入滅之前證得聖果,所以並沒有整日跟隨佛陀,反而到僻靜的地方去精進禪修。

其他比丘不了解提裟尊者,就向佛陀說:「世尊!提裟尊者似乎並不尊敬您,他只曉得做自己的事,而不知來世尊身邊聽法。」

提裟尊者說:「我只是加緊努力精進,以便在世尊般涅槃之前能證聖果而已,這也是我未到世尊身邊的唯一原因!」

聽完提裟尊者的解釋,佛陀說:「比丘們!所有敬愛和尊重我的比丘應該效法提裟尊者。比丘們!鮮花供養並不表示尊敬我,只有精進禪修才是。」


十五~八、帝釋看護佛陀

值遇聖者是好事,與聖者同住是件喜樂的事,不見愚癡的人也是件喜樂的事。 (偈 206)

與愚癡的人為伍,會長期憂患,與愚癡的人為伍,如同與敵人為伍一般痛苦;與智者為伍,如同與親友同住般安樂。 (偈 207)

所以,人應該與聰明、智慧、多聞、堅定、善盡職責的聖者為伍,如同月亮追隨星辰的軌跡。 (偈 208)


大約般涅槃前十個月,佛陀在毗舍離附近的鞞羅柧村結夏安居。那時候,他身染痢疾。帝釋知道佛陀身體不適,就親自前來照顧佛陀。佛陀告訴他不要費心,因為有很多比丘在身邊,但帝釋堅持要照顧佛陀,直到佛陀身體好轉。

眾多比丘對帝釋親自照顧佛陀一事感到驚訝,也對他懍然敬畏。佛陀聽見眾多比丘的心聲後,告訴他們:「比丘們!帝釋親自照顧我這件事並沒有任何特別的地方。往生之前,他曾有機會聽聞我說法,因此了解佛法。去世之後,才往生成為現在的帝釋。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曾經聽聞佛法,事實上,比丘們!得遇聖者是樁好事,與聖者共住令人喜悅。」 [dhp-a-208-note]


《法句經故事集》目錄

巴利《法句經故事集》目錄(周金言 譯,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本書首頁 我讀《法句經/故事集》的啟示 譯者序 導讀 佛陀家譜 原始佛教時期的印度地圖
Homepage of this book Preface 代序——(宏印法師) Preface of Chinese translator Introduction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1. Yamakavaggo (Dhp.1-20) 2. Appamādavaggo (Dhp.21-32) 3. Cittavaggo (Dhp.33-43) 4. Pupphavaggo (Dhp.44-59) 5. Bālavaggo (Dhp.60-75) 6. Paṇḍitavaggo (Dhp.76-89)
  1. 雙品 (The Pairs)
  1. 不放逸品 (Heedfulness)
  1. 心品 (The Mind)
  1. 華品 (花品 Flower)
  1. 愚品 (愚人品 The Fool)
  1. 智者品 (The Wise Man)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7. Arahantavaggo (Dhp.90-99) 8. Sahassavaggo (Dhp.100-115) 9. Pāpavaggo (Dhp.116-128) 10. Daṇḍavaggo (Dhp.129-145) 11. Jarāvaggo (Dhp.146-156) 12. Attavaggo (Dhp.157-166)
  1. 阿羅漢品 (The Arahat)
  1. 千品 (The Thousands)
  1. 惡品 (Evil)
  1. 刀杖品 (Violence)
  1. 老品 (Old Age)
  1. 自己品 (The Self)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13. Lokavaggo (Dhp.167-178) 14. Buddhavaggo (Dhp.179-196) 15. Sukhavaggo (Dhp.197-208) 16. Piyavaggo (Dhp.209~220) 17. Kodhavaggo (Dhp.221-234) 18. Malavaggo (Dhp.235-255)
  1. 世品 (世間品 The World)
  1. 佛陀品 (The Buddha)
  1. 樂品 (Happiness)
  1. 喜愛品 (Affection)
  1. 忿怒品 (Anger)
  1. 垢穢品 (Impurity)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19. Dhammaṭṭhavaggo (Dhp.256-272) 20 Maggavaggo (Dhp.273-289) 21. Pakiṇṇakavaggo (Dhp.290-305) 22. Nirayavaggo (Dhp.306-319) 23. Nāgavaggo (Dhp.320-333) 24. Taṇhāvaggo (Dhp.334-359)
  1. 法住品 (The Just)
  1. 道品 (The Path)
  1. 雜品 (Miscellaneous)
  1. 地獄品 (The State of Woe)
  1. 象品 (The Elephant)
  1. 愛欲品 (Craving)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25. Bhikkhuvaggo (Dhp.360-382) 26. Brāhmaṇavaggo (Dhp.383-423) Full Text
  1. 比丘品 (The Monk)
  1. 婆羅門品 (The Holy Man)
整部


備註:

[dhp-a-197-note]Nanda 補註:此偈頌,或改為:「眾生滿懷嗔恨,佛陀不嗔恨, 眾生滿懷嗔恨,佛陀住於無嗔。」( PDF ,臺灣.果儒 法師)。
[dhp-a-198-note]Nanda 補註:此偈頌,或改為:「眾生有種種煩惱痛苦,佛陀沒有煩惱痛苦, 眾生有種種煩惱痛苦,佛陀住於無煩惱痛苦。」( PDF ,臺灣.果儒 法師)。
[dhp-a-199-note]Nanda 補註:此偈頌,或改為:「眾生貪求欲樂,佛陀不貪求, 眾生貪求欲樂,佛陀住於無貪。」( PDF ,臺灣.果儒 法師)。
[dhp-a-200-note]Nanda 補註:此偈頌,〝佛陀教育基金會〞改譯為:「 佛陀愉快安住,沒有種種煩惱障礙,如同光音天,佛陀以法喜為食。 (偈 200)」;另或改譯為:「 佛陀愉快安住,沒有貪嗔痴等煩惱障。如同光音天,佛陀以禪悅為食。 」(臺灣.果儒 法師)。
[dhp-a-203-note]一般的疾病只要有適當的藥就可以治癒,但飢餓卻要天天加以治療。
[dhp-a-203-note2]本故事說明佛陀不只關心眾生的精神心靈,也及於物資方面的考量。
[dhp-a-208-note]雖然佛教徒崇拜帝釋並祈求他的祝福和保護,但佛陀在《幢頂經》中說帝釋尚未究竟解脫貪瞋癡和恐懼。儘管如此,佛教徒傳統上相信帝釋護持佛教。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