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巴利《法句經》註解 摘譯 一、雙品 (The Pairs)



偈頌目錄
Dhp001 Dhp002 Dhp003 Dhp004 Dhp005 Dhp006 Dhp007 Dhp008 Dhp009 Dhp010
Dhp011 Dhp012 Dhp013 Dhp014 Dhp015 Dhp016 Dhp017 Dhp018 Dhp019 Dhp020

本對讀包含下列數個版本,請自行勾選欲對讀之版本 (感恩 Siong-Ui Te 師兄 提供程式支援):

Dhammapada Dhp. 001
巴利原典 (CSCD) [2]

1. Yamakavaggo

1. Manopubbaṅgamā dhammā, manoseṭṭhā manomayā;
Manasā ce paduṭṭhena, bhāsati vā karoti vā;
Tato naṃ dukkhamanveti, cakkaṃva vahato pad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一、雙品 [LChnFn01-01]

1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 [LChnFn01-02][MettFn01-01][LChnFn01-03][MettFn01-02][MettFn01-03]

註解 [4]

mano 依照南傳對心的分類,有八十九心,但此中指欲界五十四心中十二不善心的兩瞋根心(domanassa-sahagata-paṭigha-sampayutta-citta)。

pubbaṅgamā 指法(心所)是以心為前行者。

dhammā 法有四個用法:

➀guṇa-dhammā 道德就是法,如:法、非法這些會導致到善惡趣。

➁desanā-dhammā 教法就是法,如:諸比丘!我將為你們說法,此法初善、中善、後亦善。

➂pariyati-dhammā 教典就是法,如:諸比丘!有些居士精通法(經與頌)。

➃nissatta-nijjīva-dhammā 法就是沒有生存的所依,沒有生存的靈魂主體[就是無我、空],如:釋尊說:僅有法就是五蘊。

此中的法,指的是五蘊中的受、想、行蘊。

manopubbaṅgamā dhammā 諸法意先行,因為每一個心所生起的時候,心是帶頭的。

問:意如何是心所的前行?因為心與心所同一所緣、同一依處、同生、同滅,是同一時刻,如何會有前或後?

答:因為意是心所的生起緣(uppādapaccaya)。如一群人一起活動,有人會問:誰是帶頭的?此人是因,其他人靠此人才能做某些活動。所以,此處的意為諸法的前行,是指意是諸法的生起緣;意不生起,其他心所不能生起;但當某些心所(cetasika)未生起時,心卻會生起。

manoseṭṭhā 若以影響力而言,意是最主要的。如一群賊中,首領是最主要的。

manomayā 若以來源而言,心所法是從意生起。如同木製品就是:由木頭作的。

manasā ce paduṭṭhena中性的心是有分心(bhavaṅga-citta)。如清淨的水加入藍色顏料,變為藍水。但其餘的清水就不會,或在加入顏料之前水也是清澈的。同樣的,心也會被染污,但清淨的心與有分心則不是。因此,釋尊說:諸比丘!心是清淨的,它因被染污而成為染污。

bhāsati vā karoti vā具足染污心,當說話的時候,就會犯四種不善語業(vacīduccarita);做事的時候,就會犯三種不善身業(kāyaduccarita);如果不說、不作的時候,會令三種不善意業(manoduccarita)產生作用;如此,為他所牽動的十不善業道(akusalakamma)就具足了。

tato naṃ dukkham anveti由此三類不善業(duccarita),苦降臨到那人身上。由於不善業的力量,必然的結果是身心苦受會跟著來。不管是生理上為基本的苦與其他為基本的苦,或是在四惡趣(apāya)或人趣中,這些苦受會導致此人處在黑暗的狀態中。

cakkaṃ ’va vahato padaṃ如同車輪跟隨拉車的牛跡一樣。牛可能要拉著軛一日、五日、十日、半月或一月,但他不能將車輪往後退或捨離車輪。如果他試著從前面脫離,軛會套著頸子;如果他試著從後面脫離,輪子會碰到他後面。如此,車輪限制他的行動,步步地跟在他後面。同樣的,因染污心而犯十不善業的人,身心的苦受會跟隨著,不管此人在地獄(niraya)中或其他地方。

Dhammapada Dhp. 002
巴利原典 (CSCD) [2]
2. Manopubbaṅgamā dhammā, manoseṭṭhā manomayā;
Manasā ce pasannena, bhāsati vā karoti vā;
Tato naṃ sukhamanveti, chāyāva anapāyinī [anupāyinī (ka.)].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2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 [MettFn01-04]
註解 [4]

mano 此中的心指欲界八善心(kāmāvacara-kusala-citta),主要指喜俱智相應心(somanassa-sahagata-ñāṇa-sampayutta-citta)。

manopubbaṅgamā dhammā喜俱相應心是這些法的生起緣,就好像一群人聚在一起做福業(puñña),如布施袈裟給大比丘僧(mahābhikkhusaṅgha)、供養、聽法或製作燈燭及整理花園等。如果有人問:此中,誰是主要的人?某人是主要的原因,其餘的人依於他而作這些福業,所以稱為前行。

manasā ce pasannena寂靜,由於遠離錯誤的知見等特性。 bhāsati vā karoti vā具足清淨心,當說話的時候,僅會說四種善語業(vacīsucarita);做事的時候,就會做三種善身業(kāyasucarita);如果不說、不作的時候,會有三種善意業(manosucarita)產生作用;因為遠離染污,所以他的心是清淨的;如此,為他所牽動的十善業道(kusalakamma)就具足了。

tato naṃ sukkham anveti由此三類善業(sucarita),快樂降臨到那人身上。tato是指善,但此中的善(kusala)是三界中的善,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善。必然的結果是身心樂受會跟隨著生於善趣(sugati)的人;或如果生於惡趣(duggati)時,在可享受安樂的情況下,會有身心樂受。這些樂受可能是以生理上為基本的或其他為基本的,或不依於任何的。且如此的安樂不捨離他,其明顯的例子是什麼呢?

chāyā ’va anapāyinī影子與身體相連,當身體動、止、行、坐時,影子跟著。不管你用語言命令、責備,或身體欺凌,他都不會捨離。為什麼?因為他跟身體相連。同樣的,具足清淨心的人,到哪裡,身心安樂就跟到那裡。譬如依於所牽動的十善業道而帶來的欲界樂,會如同影子不離身體一樣。

Dhammapada Dhp. 003
巴利原典 (CSCD) [2]
3. Akkocchi maṃ avadhi maṃ, ajini [ajinī (?)] maṃ ahāsi me;
Ye ca taṃ upanayhanti, veraṃ tesaṃ na samm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3 『彼罵我.打我,敗我.劫奪我』,若人懷此念,怨恨不能息。
註解 [4]

ajini maṃ 他以作假證,或諍論,或交互對談,或以報復的行動,而勝我。

ahāsi me他拿走某些屬於我的東西。

ye taṃ upanayhanti任何人,可能是天神或居士或比丘,會讓瞋恨綑綁。就是說,基於這些念頭:「他罵我等」,瞋恨會重覆地綑綁著他們,如同以皮鞭綑綁車桿,以稻草綑綁臭魚。當此人生起瞋恨的時候,心是不能平靜的。

na sammati瞋恨一旦生起,不會熄滅、平靜的。

Dhammapada Dhp. 004
巴利原典 (CSCD) [2]
4. Akkocchi maṃ avadhi maṃ, ajini maṃ ahāsi me;
Ye ca taṃ nupanayhanti, veraṃ tesūpasamm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4 『彼罵我.打我,敗我.劫奪我』,若人捨此念,怨恨自平息。 [MettFn01-05]
註解 [4] veraṃ tesūpasammati ➀以不記恨,➁不要讓自己回憶到此事,➂或對自己的行為作如此的反省:「你一定在過去世也罵過或打過某些無過失之人;或以作假證,或諍論,或交互對談,或以報復的行動,而勝別人;或一定搶過別人的所屬物。因此,現在你也會遭受與此相關的情形。」讓瞋恨平息。這些人縱使失去正念,而生起瞋恨,由於這些方法,可以平息瞋恨,就像失去燃料供應的火堆一樣。[cf. 雜944, 945見諸眾生而生恐怖。]
Dhammapada Dhp. 005
巴利原典 (CSCD) [2]
5. Na hi verena verāni, sammantīdha kudācanaṃ;
Averena ca sammanti, esa dhammo sanantan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5 在於世界中,從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聖常)法。 [NandFn01-00][LChnFn01-04][MettFn01-06]
註解 [4]

na hi verena verāni sammant’ iha kudācanaṃ

被不乾淨的物質,如唾液或鼻涕等塗敷的地方,不能以相同的不淨物來清理或去除味道;反而,那地方會變得更不乾淨、難聞。同樣的,以怨報怨的人,以打報打的人,不能以怨恨平息怨恨;反而,創造出更多的怨恨。所以,在任何時刻,想要以怨恨平息怨恨是不可能的,僅會增加怨恨。

averena ca sammanti 不淨物如唾瓶,當以淨水洗滌的時候,會變成乾淨且沒有臭味。同樣的,藉著➀無怨,➁忍辱(khanti)水,➂慈愛(mettā)水及➃如理作意,能平息、安靜、止息怨恨。[cf. 經集1.8慈經]

esa dhammo sanantano 藉著無怨平息怨恨的方法是諸佛、辟支佛及阿羅漢所走的路。[cf. 中阿含72,如何止怨]

Dhammapada Dhp. 006
巴利原典 (CSCD) [2]
6. Pare ca na vijānanti, mayamettha yamāmase;
Ye ca tattha vijānanti, tato sammanti medhagā.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6 彼人不了悟:『我等將毀滅』。若彼等如此,則諍論自息。 [LChnFn01-05][MettFn01-07][LChnFn01-06][MettFn01-08][NandFn01-01][MettFn01-09]
註解 [4]

pare ca na vijānanti mayam ettha yamāmase

pare是指智者以外的人,製造諍論的人。當在僧團中製造諍論時,他們不了解:「我們熄滅、毀滅,常常且必定會到死神之前」。[cf. 入行7.4]

yamāmase 此中巴利語有二種解讀:yam自制、約束。或此詞源自yama死神、死。

ye ca tattha vijānanti 在僧團中,智者了解:「我們熄滅、毀滅,常常且必定會到死神之前。」

sammanti medhagā當有如此了解時,智者會生起如理作意,且達到諍論平息的狀態。然後,因他們的這種行為,這些諍論會被平息。

或pare是指不接受佛陀建議的人,縱使事先佛陀規勸他們:「諸比丘!請不要諍論!」他們不了解:「由於貪等,已經犯下錯誤,我們給僧團增長諍論與其他類似情形。」然而,僧團中的智者會如理作意反省,而知道:「過去,在染污的影響下,生起諍論,我們落入不如理作意。」之後,因為僧團中的智者,這些諍論平息。[cf.經集4.8-4.13]

Dhammapada Dhp. 007
巴利原典 (CSCD) [2]
7. Subhānupassiṃ viharantaṃ, indriyesu asaṃvutaṃ;
Bhojanamhi cāmattaññuṃ, kusītaṃ hīnavīriyaṃ;
Taṃ ve pasahati māro, vāto rukkhaṃva dubbal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7 唯求住淨樂,不攝護諸根,飲食不知量,懈惰.不精進,彼實為魔服,如風吹弱樹。 [LChnFn01-07][MettFn01-10][MettFn01-11][MettFn01-12][LChnFn01-08][MettFn01-13][NandFn01-02][MettFn01-14]
註解 [4]

subhānupassiṃ viharantaṃ 安住於觀看喜樂之物的人

此句的意思是:➀將他的心急切地投向所欲愛的對象而活的人,➁常常尋求可樂事物的人,➂習慣取相與隨形好作為思惟目標,而且視為美麗(如身體上的部位:指甲、手指、手足...皮膚及整體結構)的人,尋找可樂事物的人就是如此。

indriyesu asaṃvutaṃ 不控制感官(如看)的,就是不守護根門(如眼根)的人。

bhojanamhi cāmattaññuṃ 對於食物的需求、接受、消耗方面,不知適量的人;對於食物的觀察與支出,不知適量的人。這樣的人不會有這種認知:這食物對梵行是適當的,這食物不是。

kusītaṃ 因為貪、瞋、癡心的影響,所以懈怠。

hīnavīriyaṃ 缺乏堅強,對於四正勤沒有努力。

taṃ ve pasahati māro vāto rukkhaṃ'va dubbalaṃ猶如強有力的風,吹倒一棵長在向下傾斜的山坡的弱樹。如此的風吹落樹的果實、葉子等等,且破壞他們,吹斷大小樹枝,然後連根拔起等。同樣的,內心生起的煩惱魔(kilesamāra),也會如此的壓倒此人。如同強風吹落弱樹的花,魔令他陷入三惡行;小樹枝就像犯尼薩耆(nissaggiya);大樹枝如同犯十三僧殘 (saṅghādissa);覆根倒枝如同犯波羅夷(pārajika)。魔令人遠離寺院教導的規定(svākkhātasāsana),且在幾天內返俗。

Dhammapada Dhp. 008
巴利原典 (CSCD) [2]
8. Asubhānupassiṃ viharantaṃ, indriyesu susaṃvutaṃ;
Bhojanamhi ca mattaññuṃ, saddhaṃ āraddhavīriyaṃ;
Taṃ ve nappasahati māro, vāto selaṃva pabbat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8 願求非樂住,善攝護諸根,飲食知節量,具信又精進,魔不能勝彼,如風吹石山。 [LChnFn01-09][MettFn01-15][MettFn01-18][MettFn01-16][MettFn01-17]
註解 [4]

asubhānupassiṃ viharantaṃ 觀察十種不淨相之一的人,如理作意三十二不淨(如髮為不淨)的人。[cf.經集1.11, 2.11]

indriyesu susaṃvutaṃ 不會讓六根養成以取相與隨形好作為思惟目標的習慣,此人的根門就是善守護。[cf.dhp.360-361]

saddhaṃ 具足業、果的信,也具足對三寶堅定不移的信。

āraddhavīriyaṃ 有意義的事,完全徹底的事。

vāto selaṃ 'va pabbataṃ就好像弱風慢慢地吹到石岩上,不可能搖動他。同樣的,煩惱魔縱使出現在此人的內心中,也壓不倒此人;對此人而言,太弱了。換言之,魔不能搖動他,也不能令他遠離道。

Dhammapada Dhp. 009
巴利原典 (CSCD) [2]
9. Anikkasāvo kāsāvaṃ, yo vatthaṃ paridahissati;
Apeto damasaccena, na so kāsāvamarah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9 若人穿袈裟,不離諸垢穢,無誠實克己,不應著袈裟。 [LChnFn01-10]
註解 [4]

anikkasāvo 為煩惱(如對感官的貪愛)所染的人。[cf.經集1.5]

apeto damasaccena 缺乏、不具足、遠離根律儀與屬於勝義諦的言語。

Dhammapada Dhp. 010
巴利原典 (CSCD) [2]
10. Yo ca vantakasāvassa, sīlesu susamāhito;
Upeto damasaccena, sa ve kāsāvamarah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10 若人離諸垢,能善持戒律,克己與誠實,彼應著袈裟。 [MettFn01-19][MettFn01-20][MettFn01-21]
註解 [4]

vantakasāv’ assa 已經捨離、斷絕的人;以四種道,出離煩惱的人。

sīlesu四種導致清淨的戒。[dhp141-144,260-261]

Dhammapada Dhp. 011
巴利原典 (CSCD) [2]
11. Asāre sāramatino, sāre cāsāradassino;
Te sāraṃ nādhigacchanti, micchāsaṅkappagocarā.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11 非真 思真實 ,真實見非真,邪思惟境界,彼不達真實。 [LChnFn01-11][MettFn01-22][LChnFn01-12]
註解 [4]

asāre sāramatino 不真實:食、住、衣、藥,十事邪見與關於此十事邪見的教導。

sāre cāsāradassino 真實:十事正見與關於此十事正見的教導。

te sāraṃ nādhigacchanti micchāsaṃkappagocarā他們繼續接受邪見,處於不如理作意的牧場,在欲心支配下,因此不能到達戒(sīla)、定(samādhi)、慧(paññā)、解脫(vimutti)的真實。真實就是體驗解脫,即是涅槃(nibbāna)。

Dhammapada Dhp. 012
巴利原典 (CSCD) [2]
12. Sārañca sārato ñatvā, asārañca asārato;
Te sāraṃ adhigacchanti, sammāsaṅkappagocarā.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1. 真實思真實,非真知非真,正思惟境界,彼能達真實。 [MettFn01-23]
註解 [4] sārañ ca 當知道真正的真實是:戒、定、慧、解脫時,且認為是真實;也了解不真實為不真實,能到達真實。智者接受正見,且進入如理作意的領域中,在不染著心的影響下,他們體驗涅槃。[dhp273-276, dhp280-282]
Dhammapada Dhp. 013
巴利原典 (CSCD) [2]
13. Yathā agāraṃ ducchannaṃ, vuṭṭhī samativijjhati;
Evaṃ abhāvitaṃ cittaṃ, rāgo samativijjh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13 如蓋屋不密,必為雨漏浸,如是不修心,貪欲必漏入。 [MettFn01-24]
註解 [4]

agāraṃ 任何種類的屋子。

ducchannaṃ 因茅草蓋屋不密,屋頂到處有洞。

samativijjhati 雨進入這樣的屋子。

abhāvitaṃ 就好像雨注入如此住處的屋頂。同樣的,貪欲的漏入也如此。不僅是貪欲,而且包括一切煩惱。如瞋、不正念、我見等,確實會漏入那種人的心。

Dhammapada Dhp. 014
巴利原典 (CSCD) [2]
14. Yathā agāraṃ suchannaṃ, vuṭṭhī na samativijjhati;
Evaṃ subhāvitaṃ cittaṃ, rāgo na samativijjh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14 如善密蓋屋,不為雨漏浸,如是善修心,貪欲不漏入。 [MettFn01-25]
註解 [4] subhāvitaṃ以止(samatha)與觀(vipassanā)善修習心的人。貪等煩惱不能注入這樣的心,如同雨水無法滲入善覆蓋的屋子。
Dhammapada Dhp. 015
巴利原典 (CSCD) [2]
15. Idha socati pecca socati, pāpakārī ubhayattha socati;
So socati so vihaññati, disvā kammakiliṭṭhamattan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15 現世此處悲,死後他處悲,作諸惡業者,兩處俱憂悲,見自惡業已,他悲.他苦惱。 [MettFn01-26]
註解 [4]

pāpakārī 犯各種邪行的人。

idha socati 在死亡時,他確定會如此想:善我未作,惡我已作。此時,他會難過,此是難過於已作的業(kamma)。

pecca socati 經驗果(vipāka) 時,他會難過。此是難過於果,這是死後才會經驗的。

disvā kammakiliṭṭham attano 這是兩處憂悲的真正理由。

Dhammapada Dhp. 016
巴利原典 (CSCD) [2]
16. Idha modati pecca modati, katapuñño ubhayattha modati;
So modati so pamodati, disvā kammavisuddhimattan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16 現世此處樂,死後他處樂,作諸善業者,兩處俱受樂,見自善業已,他樂.他極樂。 [MettFn01-27]
註解 [4]

katapuñño已作各種善行的人。

idha modati pecca modati在死亡時,他確定會如此想:善我已作,惡我未作。此時,他會喜悅。在死後,他因經驗果的樂而喜悅。

Kammavisuddhim如dhammika upāsaka在死之前,已看到自己清淨的行為之後,此世他喜悅,死後,他體驗極樂。

Dhammapada Dhp. 017
巴利原典 (CSCD) [2]
17. Idha tappati pecca tappati, pāpakārī [pāpakāri (?)] ubhayattha tappati;
‘‘Pāpaṃ me kata’’nti tappati, bhiyyo [bhīyo (sī.)] tappati duggatiṃ gat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17 現世此處苦,死後他處苦,作諸惡業者,兩處俱受苦,(現)悲『我作惡』,墮惡趣更苦。 [LChnFn01-13][MettFn01-28]
註解 [4]

idha tappati 此世為已所作的行為所折磨而苦惱,而這僅是心苦的受(domanassa)。

pecca tappati 死後為果所折磨而苦惱,那是處於惡趣中的苦。

pāpaṃ me kataṃ ti tappati 想到:我已作惡時,為已所作的行為所折磨而苦惱;然而,這僅是輕微的苦,經驗果時,則不止如此。

bhiyyo tappati duggatiṃ gato在惡趣中,他為極端不舒服的苦所折磨。

Dhammapada Dhp. 018
巴利原典 (CSCD) [2]
18. Idha nandati pecca nandati, katapuñño ubhayattha nandati;
‘‘Puññaṃ me kata’’nti nandati, bhiyyo nandati suggatiṃ gat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18 現世此處喜,死後他處喜,修諸福業者,兩處俱歡喜,現喜「我修福」,生善趣更喜。 [MettFn01-29]
註解 [4]

idha nandati 於此世,他因善行的喜悅而喜悅。

pecca nandati 死後,他因果的喜悅而喜悅。

katapuñño ubhayattha nandati 於此世,想到:善我已作,惡我未作而喜悅。死後,因經驗到果而喜悅。

puññaṃ me katanti nandati 於此世,想到:善我已作。他喜悅是基於已作業的喜悅,而喜悅是少量的。

bhiyyo nandati suggatiṃ gato死後,生到善趣後,他因果的喜悅而喜悅。

Dhammapada Dhp. 019
巴利原典 (CSCD) [2]
19. Bahumpi ce saṃhita [sahitaṃ (sī. syā. kaṃ. pī.)] bhāsamāno, na takkaro hoti naro pamatto;
Gopova gāvo gaṇayaṃ paresaṃ, na bhāgavā sāmaññassa ho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19 雖多誦經集,放逸而不行,如牧數他牛,自無沙門分。 [LChnFn01-14][LChnFn01-15]
註解 [4]

sahitaṃ 此詞意思,是指珍藏於三藏中的佛語。

有人已成為老師,且學習聖典,誦持許多次,也令他人重覆。但,不是聽法後,依法而行應行之事的實踐者。甚至於孔雀拍動翅膀如此短暫的時間,也不會將心如理作意於無常、苦、無我。就如同在早上一大早,去接管一群牛照顧,晚上清算數目,而歸還給主人,賺取一日所得之牧牛者。不能隨意地取用五種悅意的奶製品。同樣的,他於學習的學生前,僅有一般的作意,但無法成為法的分享者。

如同僅有主人才享有從牧牛者所歸還的牛群中取得奶製品,所以在聽完某人所誦持的法之後,付諸實踐者應觀察所教導的。有些人可能達到初禪等,有些人培育觀、道、果。這些人成為法的分享者,如同牛的主人享用奶製品一樣。

釋尊說此頌,是針對於無常、苦、無我疏於如理作意的人;及具有戒,有學問,卻不如理作意的人而言,並不是對於懶於戒的人。下一頌則是關於學問少,但於如理作意卻能造作的人而言。

Dhammapada Dhp. 020
巴利原典 (CSCD) [2]
20. Appampi ce saṃhita bhāsamāno, dhammassa hoti [hotī (sī. pī.)] anudhammacārī;
Rāgañca dosañca pahāya mohaṃ, sammappajāno suvimuttacitto;
Anupādiyāno idha vā huraṃ vā, sa bhāgavā sāmaññassa hoti.

Yamakavaggo paṭhamo niṭṭhit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20 雖誦經典少,能依教實行,具足正知識,除滅貪.瞋.癡,善淨解脫心,棄捨於世欲,此界.或他界,彼得沙門分。 [MettFn01-31][MettFn01-32]

雙品第一竟

註解 [4]

appam pi 少量,如一章或二章。

dhammassa hoti anudhammacārī已了解法、義之後,此人依法而活,遵行與九出世間法隨順的法---即是戒清淨、頭陀行、業處等。

rāgañca dosañca pahāya mohaṃ 藉著這種正確的修行,他知道法,此法應以如理作意與審察而了知。

suvimuttacitto ➀ 以解脫,➁ 開發煩惱的相反面tadaṅga),➂ 壓制(vikkhambhana)煩惱,➃切斷(samuccheda)煩惱,➄平息(paṭippassaddhi)煩惱,及➅完全出離(nissaraṇa)煩惱。

anupādiyāno idha vā huraṃ vā 不為四種取所引導,而對此世或後世,內或外的蘊、處、界取著。這樣的人,如同雜染已除的大人,成為法的分享者,即是說:道、果、五分法身(pañca asekha-dhammakkhanda)。


備註:

[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註002〕  巴利原典 (CSCD)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國際內觀中心】(Vipassana Meditation (As Taught By S.N. Goenka in the tradition of Sayagyi U Ba Khin)所發行之《第六次結集》(巴利大藏經) CSCD ( 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網路版原始出處(original)請參考: The Pāḷi Tipitaka (http://www.tipitaka.org/) (請於左邊選單“Tipiṭaka Scripts”中選 Roman → Web → Tipiṭaka (Mūla) → Suttapiṭaka → Khuddakanikāya → Dhammapadapāḷi → 1. Yamakavaggo (2. Appamādavaggo , 3. Cittavaggo , etc..)。]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註003〕 本譯文請參考: 文言文版 ( 了參 法師 譯,台北市:圓明出版社,1991。) 另參:

一、 Dhammapada 法句經(中英對照) -- English translated by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Chinese translated by Yeh chun(葉均); Chinese commented by Ven. Bhikkhu Metta(明法比丘)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佛護 尊者 ) 英譯; 了參 法師(葉均) 譯; 明法比丘 註(增加許多濃縮的故事)〕: PDFDOCDOC (Foreign1 字型)

二、 法句經 Dhammapada (Pāḷi-Chinese 巴漢對照)-- 漢譯: 了參 法師(葉均) ; 單字注解:廖文燦; 注解: 尊者 明法比丘PDFDOCDOC (Foreign1 字型)

[4](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註004〕 取材自:【部落格-- 荒草不曾鋤】-- 《法句經》 (涵蓋了T210《法句經》、T212《出曜經》、 T213《法集要頌經》、巴利《法句經》、巴利《優陀那》、梵文《法句經》,對他種語言的偈頌還附有漢語翻譯。)
[LChnFn01-01]〔了參法師註01-01〕 舊譯雙要品。
[LChnFn01-02]〔了參法師註01-02〕 「法」即「達摩」(Dhamma)。這裡第一頌為不善法。第二頌為善法。
[LChnFn01-03]〔了參法師註01-03〕 原文 Cakka.m va vahato pada.m 應譯為「如車輪隨於拖車之獸足」。
[LChnFn01-04]〔了參法師註01-04〕 原文 Sanantano 為古代之意。古法(Sanantano Dhammo 或 Poranako Dhammo)即指一切諸佛與諸佛弟子,所共同遵守的永久不易之法。
[LChnFn01-05]〔了參法師註01-05〕 「彼人」指諍論的人。因此經乃世尊在祇陀林中針對俱生皮(Kosambi)的諍論比丘而說。
[LChnFn01-06]〔了參法師註01-06〕 原文 Mayam Ettha Yamamase 直譯應作「我等將滅亡於此(諍論)中」。即為此諍論所困而走上毀滅之途。
[LChnFn01-07]〔了參法師註01-07〕 見色身以為淨而好樂之。
[LChnFn01-08]〔了參法師註01-08〕 「魔羅」(Maara),這裡指情欲。
[LChnFn01-09]〔了參法師註01-09〕 「非樂」(Asubha),指不淨觀,如觀三十二不淨身等。
[LChnFn01-10]〔了參法師註01-10〕 貪欲等。
[LChnFn01-11]〔了參法師註01-11〕 如四種資具及十種邪見等。
[LChnFn01-12]〔了參法師註01-12〕 如戒定慧及正見等。
[LChnFn01-13]〔了參法師註01-13〕 由於他作了種種惡業,而引起的現世悲哀稱為「悲我作惡」;然而這種悲哀,尚屬有限,將來墮在惡趣中受報的時候,其苦無窮。
[LChnFn01-14]〔了參法師註01-04〕 巴利 Sahita 或 Samhita 有集合、合理、感化等多義,這裡是佛陀所說三藏的名稱。
[LChnFn01-15]〔了參法師註01-15〕 替別人放牛的人,早上把牛放出,晚上數過了牛的數目交還牛主,換取一天的工資而已。如果他希望去吃從牛所出的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味則不可得。
[MettFn01-01]〔明法尊者註01-01〕 諸法 (mental phenomena、mental states)︰在此指善.惡業(kamma)。 ︰指心識。此句即:心為所有作為的前導,心為它們的主人,它們為心所造作。
[MettFn01-02]〔明法尊者註01-02〕 如輪隨獸足 :cakkaṁ’va vahato padaṁ,如車輪跟隨拖車的獸足。
[MettFn01-03]〔明法尊者註01-03〕 這是護眼長老(Cakkhupālatthera)的故事,他因瞎了眼,在晚上經行踏死很多小生物,隔天被其他比丘發現。佛陀說他無心殺,沒有罪。《本事經》:「諸不善法生,為因能感苦,皆意為前導,與煩惱俱生。意為前導法,意尊意所使,由意有染污,故有說有行,苦隨此而生,如輪因手轉。」(T4.663.3);PS: 請參 001 典故 ;或 法句經故事集 ,一~一、瞎眼的阿羅漢 (偈 001)。
[MettFn01-04]〔明法尊者註01-04〕 舍衛城一位吝嗇的婆羅門之子,甚至快死了,父親也不延醫,佛陀知道此事,去托缽,經過他家,向他放光,他對佛陀生信,死後生忉利天。他父親到墳墓去哭,他下來勸他的父親要親近佛陀。《本事經》:「諸淨善法生,為因能感樂,皆意為前導,與善法俱生。意為前導法,意尊意所使,由意有清淨,故有說有行,樂隨此而生,如影隨形轉。」(T4.664.1);PS: 請參 002 典故 ;或 法句經故事集 ,一~二、何必妄想 (偈 002)。
[MettFn01-05]〔明法尊者註01-05〕 這是關於帝沙長老(Tissatthera)的故事。帝沙長老是佛陀的表弟,晚年出家,卻喜裝作長老,常與年輕比丘爭吵。他不只是今生頑固,前世也很頑固。PS: 請參 003-4 典故 ;或 法句經故事集 ,一~三、報復的苦行者 (偈 003~004)。
[MettFn01-06]〔明法尊者註01-06〕 本則是妻與妾多世冤冤相報的故事。佛陀作了勸導。《增壹阿含24.8經》︰「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無怨能勝怨,此法終不朽。」(T2.627.2)。PS: 請參 005 典故 ;或 法句經故事集 ,一~四、累劫以來的仇恨 (偈 005)。
[MettFn01-07]〔明法尊者註01-07〕 彼人 (Pare其他諸人):指在憍賞彌(Kosambi)的比丘,因精通律的比丘與精通法的比丘判定有罪、無罪意見不同而起諍論。故事與第328-330偈同。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一~五、憍賞彌諍論不休的比丘們 (偈 006)。
[MettFn01-08]〔明法尊者註01-08〕 我等將毀滅:我們將滅亡於此諍論之中。另譯作:「我們在此處要止息」(mayam ettha yamāmase)。
[MettFn01-09]〔明法尊者註01-09〕 cf. M.48.Kosambiyasuttaṁ憍賞彌經、《增壹阿含24.8經》(T2.626.)、《本生經》J.428.、cf.《律藏》〈大品〉〈憍賞彌犍度〉Vin. Mv. p.338ff.、《五分律》卷24(T22.158.3)、《四分律》卷43(T22.874.3)
[MettFn01-10]〔明法尊者註01-10〕 淨樂 :好樂、貪著色身的淨美。
[MettFn01-11]〔明法尊者註01-11〕 不攝護諸根:眼.耳.鼻.舌.身.意不自我保護,隨心縱欲。
[MettFn01-12]〔明法尊者註01-12〕 飲食不知量:對飲食不省察所從來,為娛樂或炫耀或美白而飲食。
[MettFn01-13]〔明法尊者註01-13〕 魔(māra):在此指欲望。
[MettFn01-14]〔明法尊者註01-14〕 如風吹弱樹:vāto rukkhaṁ va dubbalaṁ。dubbalaṁ,弱(難(ㄋㄢˊ)強力)。
[MettFn01-15]〔明法尊者註01-15〕 非樂:asubha(不淨觀),觀察身體十種不淨或身體三十二種成份。
[MettFn01-16]〔明法尊者註01-16〕 :對佛.法.僧不動搖的信心。
[MettFn01-17]〔明法尊者註01-17〕 :煩惱魔。
[MettFn01-18]〔明法尊者註01-18〕 偈頌故事︰摩訶迦羅和小迦羅兄弟都是生意人,後來都出家,摩訶迦羅努力在墓地禪修,並觀照身體的無常,證得阿羅漢果。小迦羅對修行沒有興趣,最後被他的妻妾說服還俗。相反地,摩訶迦羅已不為欲望所動。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一~六、摩訶迦羅比丘和小迦羅比丘的命運 (偈 007~008)。
[MettFn01-19]〔明法尊者註01-19〕 離諸垢 (vanta-kāsāva吐污):離煩惱。有煩惱垢、塵垢、垢穢、惑垢、染垢等名詞。
[MettFn01-20]〔明法尊者註01-20〕 戒律︰DhA:sīlesūti catupārisuddhisīlesu. (於諸戒:於四遍清淨的戒。)
[MettFn01-21]〔明法尊者註01-21〕 舍利弗.目犍連尊者不瞭解提婆達多,誤把一件高價的袈裟供養他。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一~七、誰有得到黃色布料供養的資格 (偈 009~010)。
[MettFn01-22]〔明法尊者註01-22〕 非真思真實:DhA:asāre sāramatino ti cattāro paccayā, dasavatthukā micchādiṭṭhi, tassā upanissayabhūtā dhammadesanāti ayaṁ asāro nāma. (在非核心之中思量核心:從四資具,它的十事的邪見解,已成為依靠的指示法,此名叫非核心。)
[MettFn01-23]〔明法尊者註01-23〕 11~12偈為優婆提舍(舍利弗)和拘律陀(目犍連),聽到馬勝比丘念誦:「諸法因緣生,如來說諸因。諸法因緣滅,大沙門如是說。」的法偈,當下就證得預流果。之後,優婆提舍把這因緣的偈頌告訴拘律陀,他聽完這偈頌後,也立刻證得預流果。然後,他們就去找他們的老師刪闍耶,並告訴他說,他們已經找到可以指引究竟解脫之道的人,邀他一齊去見佛陀,但是被刪闍耶拒絕。他們向世尊表示刪闍耶的拒絕,世尊說了此偈。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一~八、了解正法甚難 (偈 011~012)。
[MettFn01-24]〔明法尊者註01-24〕 《增壹阿含18.7經》:「蓋屋不密,天雨則漏,人不惟行,漏婬怒癡。蓋屋善密,天雨不漏,人能惟行,無婬怒癡。」(T2.591.3)
[MettFn01-25]〔明法尊者註01-25〕 13~14偈為難陀(Nanda,世尊姨母弟,即摩訶波闍波提的兒子)戀戀不忘未婚妻,渴望還俗。世尊為難陀說法的偈頌。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一~九、難陀為了女人修行 (偈 013~014)。
[MettFn01-26]〔明法尊者註01-26〕 本偈為住在竹林精舍附近,屠豬夫純陀(Cundasūkarika),臨終前作豬叫,在地上打滾,經一星期,死後下地獄,世尊說出此偈。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一~十、生生世世受苦的屠夫 (偈 015)。
[MettFn01-27]〔明法尊者註01-27〕 本偈說曇彌優婆塞(Dhammika-upāsaka)的故事。住在舍衛城的曇彌樂善好施,臨終時有六天的六匹馬車來迎,他告訴兒女,他選擇去兜率天。PS: 請參 016 典故 ;或 法句經故事集 ,一~十一、世世幸福 (偈 016)。
[MettFn01-28]〔明法尊者註01-28〕 本偈說提婆達多(Devadatta)的故事。他是大師的表弟,他學成神通之後,曾以神通博得阿闍世王的信任,之後,日日獲得很多供養。他想當僧團的領導人,曾跟佛陀索眾,佛陀沒有答應。他懷恨在心,有三次謀害佛陀不成,其中一次利用山上的滾石,傷到佛足,出佛身血;殺佛不成,他就有分裂僧團的動作;又殺害蓮華色阿羅漢尼(Uppalavaṇṇa)。多項五逆罪,死後投生大阿鼻地獄(avīcimahāniraya)。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一~十二、提婆達多悲慘的命運 (偈 017)。
[MettFn01-29]〔明法尊者註01-29〕 給孤獨長者的第三女兒善意天(Sumanadevī),臨終時稱父親為「弟弟」。給孤獨長者困惑不安,以為她臨終時沒有正念。佛陀說,她臨終時正念現前,因為她證得二果,境界比給孤獨長者高,死後往生兜率天。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一~十三、年輕女孩的成就 (偈 018)。
[MettFn01-30]〔明法尊者註01-30〕 經集:DhA:saṁhitan ti tepiṭakassa buddhavacanassetaṁ nāmaṁ.(經集:這是佛說的三藏之名。)
[MettFn01-31]〔明法尊者註01-31〕 沙門分︰bhāgavā sāmaññassa,沙門的成分,指沙門的利益:道與果。
[MettFn01-32]〔明法尊者註01-32〕 19-20偈說兩位好友比丘的故事。一位已證阿羅漢果,一位只精通經教。PS: 請參 19-20 典故 ;或 法句經故事集 ,一~十四、知識不等於證悟 (偈 019~020)。
[NandFn01-00]

〔Nanda 校註01-00〕 〝於此世界中〞

說明:參考法雨道場( 明法 法師)出版之修訂版,依巴、英及語體本更正。

[NandFn01-01]

〔Nanda 校註01-01〕 若彼等**知**此

說明:參考法雨道場( 明法 法師)出版之修訂版,依巴、英及語體本更正。

[NandFn01-02]

〔Nanda 校註01-02〕 亦可為"彼實為魔伏"

說明:參考法雨道場( 明法 法師)出版之修訂版,參考巴、英及語體本。

※※※感謝成大生化所 賴明德教授對"校註"提供寶貴意見。※※※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