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巴利《法句經》註解 摘譯 二、不放逸品 (Heedfulness)



偈頌目錄
Dhp021 Dhp022 Dhp023 Dhp024 Dhp025 Dhp026
Dhp027 Dhp028 Dhp029 Dhp030 Dhp031 Dhp032

本對讀包含下列數個版本,請自行勾選欲對讀之版本 (感恩 Siong-Ui Te 師兄 提供程式支援):

Dhammapada Dhp. 021
巴利原典 (CSCD) [2]

2. Appamādavaggo

21. Appamādo amatapadaṃ [amataṃ padaṃ (ka.)], pamādo maccuno padaṃ;
Appamattā na mīyanti, ye pamattā yathā matā.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二、不放逸品

21 無逸不死道,放逸趣死路。無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尸。 [LCanFn02-01][MettFn02-01][MettFn02-02][LCanFn02-02]

註解 [4]

appamādo 此詞的意思極廣,且遍布在許多經論中,整個三藏的佛語,可以濃縮成一個詞:appamāda。因此,說:諸比丘!任何動物的足跡中,象跡最大,能涵蓋一切足跡。同樣的,任何善的心法,皆以不放逸為基礎,皆聚集成不放逸,在這些心法中不放逸佔據最主要的位置。不放逸稱為:不失去正念(satiyā avippavāso nāma),另稱為:常常令正念現前(niccaṃ upaṭṭhitāya satiyā cetaṃ nāmaṃ)。

amata即是nibbāna,因為無生(沒有開頭),就不屬於滅、死,所以稱為不死。padam如此稱呼,是因為藉著他,行者經歷到nibbāna。所以這個意思是:藉由這個道,他們到達不死。amata+pada合起來就是:到不死之路。道就是到達不死的方法。

pamādo 此詞相當於:放棄正念,沒有正念的狀況。

maccuno padaṃ  pada就是方法,放逸的人不能超越生,生者就屬於老、死。因此,放逸稱為死亡之路,就是死亡趨近放逸的人。

appamattā na mīyanti 不放逸即是具有正念的人,不會死。不可理解為他們解脫老、死。因為沒有超出老死的眾生。那麼意思是什麼?因為放逸,不能破除生死輪;而不放逸者,能破除生死輪。由於放逸不能解脫生等,所以稱為死。不論事實上的生或死,已養成不放逸習性的人,很快就能了解道與果,在第二世或第三世不再生了。因此,不論活著或死去,他們事實上不死。

ye pamattā yathā matā因為放逸的人,從放逸為死的角度而言,已經死了。他們像因生命功能中斷而死的人,沒有心,如木頭一樣。若他們是居士,不會生起這樣的心:我們要布施、守戒、持齋戒。若是出家者,不會生起這樣的心:我們將實行對老師、導師的責任,樂於實踐頭陀行,培育禪定。因此,他們跟死沒有差別,所以說:放逸的人就像死去一般。

Dhammapada Dhp. 022
巴利原典 (CSCD) [2]
22. Evaṃ [etaṃ (sī. syā. kaṃ. pī.)] visesato ñatvā, appamādamhi paṇḍitā;
Appamāde pamodanti, ariyānaṃ gocare ratā.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22 智者深知此,所行不放逸。不放逸得樂,喜悅於聖境。 [LCanFn02-03][LCanFn02-04]
註解 [4]

etaṃ visesato ñatvā appamādam hi paṇḍitā 很明確地知道這種差別:放逸者無法出離生死輪;不放逸者能出離。誰能知道這種差別?以不放逸而活的有智慧、精明、有內觀的人,進一步開展不放逸時,他們了知這種差別。

appamāde pamodanti  了知如此差別的人,樂於不放逸;因為快樂的出現,他們變成滿意與喜悅。

ariyānaṃ gocare ratā於不放逸,獲得如此喜悅;他們繼續開展不放逸,有快樂,從事於不放逸;且為三十七道品所吸引,如四念處與九出世間法,這些構成聖者:佛、辟支佛、聖弟子的領域。

Dhammapada Dhp. 023
巴利原典 (CSCD) [2]
23. Te jhāyino sātatikā, niccaṃ daḷhaparakkamā;
Phusanti dhīrā nibbānaṃ, yogakkhemaṃ anuttar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23 智者常堅忍,勇猛修禪定。解脫得安隱,證無上涅槃。 [LCanFn02-05][NandFn02-01]
註解 [4]

te jhāyino 不放逸的智者是藉著兩種禪而成為禪修者:➀ 專注於所緣,是由八等至所構成。➁專注於(存在的無常、苦、無我的)特性,是由觀的道與果所構成。Te appamattā paṇḍitā aṭṭhasamāpattisaṅkhātena ārammaṇūpanijjhānena vipassanāmaggaphalasaṅkhātena lakkhaṇūpanijjhānena cāti duvidhenapi jhānena jhāyino)

sātatikā 恆常維持身心活動的人,從開始於法的追求直到羅漢道的完成。

niccaṃ daḷhaparakkamā 直到一個人達到人的能力,活動,努力所能達到的,才能令事業穩定,所以才有此語。此段的意思:具有如此身心活動的人,具有恆常維持堅定努力,不會中途撤回的人。

phusanti 與nibbāna觸證有兩種,由知而觸,由果而觸。四道是由知而觸證nibbāna。四果是由果而觸證nibbāna。此中是指由果而觸證。

dhīrā nibbānaṃ 由聖果而了解nibbāna的智者,與nibbāna接觸,就是經由果而觸證,了解nibbāna。

yogakkhemaṃ anuttaraṃ 遠離令多數人沉於輪迴中的四種結的狀態,是無上的,因為他是一切法中---世俗法及出世間法---最高的。

Dhammapada Dhp. 024
巴利原典 (CSCD) [2]
24. Uṭṭhānavato satīmato [satimato (sī. syā. ka.)], sucikammassa nisammakārino;
Saññatassa dhammajīvino, appamattassa [apamattassa (?)] yasobhivaḍḍh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24 奮勉常正念,淨行能克己,如法而生活,無逸善名增。 [MettFn02-03][MettFn02-04][NandFn02-02]
註解 [4]

uṭṭhānavato 對於有堅定不移的勤勉者。

sucikammassa 具有無垢的三業者。

nisammakārino 在注意與小心的考慮後,付諸行動;就好像對於病因仔細的考慮後,對治疾病,如是思惟:如果疾病如是發生,我將如此行動。或當這行為如是做的時候,將會發生如此的結果。

saññatassa 以三業自我控制,而無有過失。

dhammajīvino 如果是居士,以農、牧等而活,避免使用假秤等;如果不是居士,以合理、溫和地行乞而活,避免醫藥、星相等職業。

appamattassa yaso 'bhivaḍḍhati 財富、喜樂、榮譽、稱讚與光榮所形成的名聲會增長。

Dhammapada Dhp. 025
巴利原典 (CSCD) [2]
25. Uṭṭhānenappamādena , saṃyamena damena ca;
Dīpaṃ kayirātha medhāvī, yaṃ ogho nābhikīr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25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LCanFn02-06][LCanFn02-07][MettFn02-05][MettFn02-06]
註解 [4]

uṭṭhānen’ appamādena saññamena damena ca dīpaṃ kayirātha medhāvī  智者可以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洲嶼,經由 ➀ 勤勉、➁ 不放逸、不捨離正念、➂ 自制、➃自調伏。

medhāvī 由於這四種特質而具有智慧(paññā);因為此四種是智慧生起的條件。

dīpaṃ kayirātha medhāvī 輪迴(saṃsāra)大海甚深,因為難以發現其支持點;一個人能為自己建立的島嶼就是阿羅漢果,那成為自己的支持點。

yaṃ ogho nābhikīrati這樣的島嶼甚至連四種煩惱瀑流也不能滲入、破壞,因為瀑流無法淹沒阿羅漢果。

Dhammapada Dhp. 026
巴利原典 (CSCD) [2]
26. Pamādamanuyuñjanti, bālā dummedhino janā;
Appamādañca medhāvī, dhanaṃ seṭṭhaṃva rakkh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26 暗鈍愚癡人,耽溺於放逸,智者不放逸,如富人護寶。
註解 [4]

pamādam anuyuñjanti 將自己的時間花在放逸的事上。

bālā 幼稚的人,不知道什麼對此世及後世是有利益的。

dummedhino 缺乏分別能力,沒看到放逸的過患。

medhāvī 有智者,具有內觀的人。

appamādañ ca medhāvī dhanaṃ seṭṭhīva rakkhati猶如代代相傳最珍貴、無上的七寶財一般。由於珍貴寶財之助,我們可以獲得感官的快樂,照顧妻子及淨化後世的路。就如同見到財富正面價值的人一般,在這樣的基礎上,照料財富。智者也見到不放逸的正面價值,而如此思惟:不放逸,我將證得初禪等、道、果、三明、六通。如此了知時,智者守護不放逸,如同最珍貴、無上的財富一般。

Dhammapada Dhp. 027
巴利原典 (CSCD) [2]
27. Mā pamādamanuyuñjetha, mā kāmaratisanthavaṃ [sandhavaṃ (ka)];
Appamatto hi jhāyanto, pappoti vipulaṃ sukh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27 莫耽溺放逸。莫嗜愛欲樂。警覺修定者,始得大安樂。 [MettFn02-07]
註解 [4]

mā pamādam anuyuñjetha不要讓自己從事於放逸,不要花你的時間於放逸。

mā kāmaratisanthavaṃ不要從事於放逸,不要想、不要為自己獲得與貪愛親近的機會,就是取著從對象或從煩惱而來的樂。

appamatto hi jhāyanto pappoti vipulaṃ sukhaṃ因不放逸常現前,不是放逸的人,正修禪時,易獲得廣大的涅槃樂。

Dhammapada Dhp. 028
巴利原典 (CSCD) [2]
28. Pamādaṃ appamādena, yadā nudati paṇḍito;
Paññāpāsādamāruyha, asoko sokiniṃ pajaṃ;
Pabbataṭṭhova bhūmaṭṭhe [bhummaṭṭhe (sī. syā.)], dhīro bāle avekkh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28 智者以無逸,除逸則無憂,聖賢登慧閣,觀愚者多憂,如登於高山,俯視地上物。 [MettFn02-08]
註解 [4]

pamādaṃ appamādena yadā nudati paṇḍito 如流入池塘的溪水,激動舊水,不給機會,驅走他,送走他,從此邊往另一邊流。同樣的道理,智者注入不放逸的特性,不留機會給放逸,以不放逸驅走、送離他。然後,已經驅走放逸的人,實踐對他自己有益的行為,且以那行為為階梯,他往上爬。

paññāpāsādam āruyha 即清淨的天眼,因為較高處故。

asoko 遠離憂愁,因為除去憂愁箭故。

sokiniṃ pajaṃ pabbataṭṭho 'va bhumaṭṭhe dhīro bāle avekkhati在生死中的眾生會憂愁,因為未拔除痛苦之箭。這看起來像什麼?就像站在山頂的人毫不費力,可以看到站在地面上的人;或站在王宮的頂端,看到周圍的建築物一樣。同樣的,煩惱除盡的智者,看到那些輪迴種子未除,在生死中的凡夫。

Dhammapada Dhp. 029
巴利原典 (CSCD) [2]
29. Appamatto pamattesu, suttesu bahujāgaro;
Abalassaṃva sīghasso, hitvā yāti sumedhas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29 放逸中無逸,如眾睡獨醒。智者如駿馳,駑駘所不及。 [MettFn02-09]
註解 [4]

appamatto 由於達成深廣的正念有不放逸,及煩惱斷盡的人有不放逸。

pamattesu 在已放棄正念狀態的人之中。

suttesu 所謂睡著的人,是指在所有的行為中,缺少了警醒即正念。

bahujāgaro 安住於深廣的正念警醒中。

abalassaṃ 'va sīghasso hitvā yāti sumedhaso有出世間慧的人,在超越上述這類人之後,快速地前進,如經典的學習、宗教目標的完成。如智力弱者學習一經,強者學習一品;後者遠遠超過前者,而繼續學習;智力強者可以快速地學習業處、九出間法及斷除一切煩惱。就是說:在捨離且放棄輪迴之路後,他真實地超越輪迴而前進。

Dhammapada Dhp. 030
巴利原典 (CSCD) [2]
30. Appamādena maghavā, devānaṃ seṭṭhataṃ gato;
Appamādaṃ pasaṃsanti, pamādo garahito sadā.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30 摩伽 [LCanFn02-08][MettFn02-10] 以無逸,得為諸天主。無逸人、所讚,放逸為人訶。
註解 [4]

appamādena maghavā 因練習不放逸,如maghava(指indra)清理地面的一角等例子。

devānaṃ seṭṭhataṃ gato 因為擁有二個天界的主權。

appamādaṃ pasaṃsanti 智者如諸佛等,獨獨讚嘆不放逸。為何?因為他是成就世間、出世間的原因。

pamādo garahito sadā 放逸恆常為聖者所非難。為何?因為他是所有不幸的根本條件。不管是人或生於惡趣,確實是由於放逸。

Dhammapada Dhp. 031
巴利原典 (CSCD) [2]
31. Appamādarato bhikkhu, pamāde bhayadassi vā;
Saṃyojanaṃ aṇuṃ thūlaṃ, ḍahaṃ aggīva gacch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31 樂不放逸比丘,或者懼見放逸,猶如猛火炎炎,燒去大結 [MettFn02-11] 、小結 [LCanFn02-09][MettFn02-12]
註解 [4]

appamādarato 樂於不放逸,對不放逸深感興趣,花費時間於不放逸。

appamādarato bhikkhu 由不放逸所得到的智慧火燃燒諸結,即是令其不能生起。

pamāde bhayadassi 於放逸中,見到怖畏,如生於地獄(niraya)中,或類似之處;或視放逸為怖畏,因為他是生於惡趣的根本原因。

saññojanaṃ 十結能讓眾生沉溺於輪迴中,將眾生跟輪迴的苦連在一起。

aṇuṃ thūlaṃ ḍahaṃ aggīva gacchati 猶如火繼續燒燃料,不管大或小。

Dhammapada Dhp. 032
巴利原典 (CSCD) [2]
32. Appamādarato bhikkhu, pamāde bhayadassi vā;
Abhabbo parihānāya, nibbānasseva santike.

Appamādavaggo dutiyo niṭṭhit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32 樂不放逸比丘,或者懼見放逸,彼已鄰近涅槃,必定不易墮落。[MettFn02-13]

不放逸品第二竟

註解 [4]

abhabbo parihānāya 如何不放逸的比丘,不可能從止、觀的修學過程退失,或從道、果退失;也就是不會從已得而退失,且能得未得。

nibbānass’ eva santike 就在涅槃的附近,即煩惱的熄滅。同樣的,無餘涅槃也近了。


備註:

[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註002〕  巴利原典 (CSCD)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國際內觀中心】(Vipassana Meditation (As Taught By S.N. Goenka in the tradition of Sayagyi U Ba Khin)所發行之《第六次結集》(巴利大藏經) CSCD ( 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網路版原始出處(original)請參考: The Pāḷi Tipitaka (http://www.tipitaka.org/) (請於左邊選單“Tipiṭaka Scripts”中選 Roman → Web → Tipiṭaka (Mūla) → Suttapiṭaka → Khuddakanikāya → Dhammapadapāḷi → 1. Yamakavaggo (2. Appamādavaggo , 3. Cittavaggo , etc..)。]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註003〕 本譯文請參考: 文言文版 ( 了參 法師 譯,台北市:圓明出版社,1991。) 另參:

一、 Dhammapada 法句經(中英對照) -- English translated by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Chinese translated by Yeh chun(葉均); Chinese commented by Ven. Bhikkhu Metta(明法比丘)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佛護 尊者 ) 英譯; 了參 法師(葉均) 譯; 明法比丘 註(增加許多濃縮的故事)〕: PDFDOCDOC (Foreign1 字型)

二、 法句經 Dhammapada (Pāḷi-Chinese 巴漢對照)-- 漢譯: 了參 法師(葉均) ; 單字注解:廖文燦; 注解: 尊者 明法比丘PDFDOCDOC (Foreign1 字型)

[4](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註004〕 取材自:【部落格-- 荒草不曾鋤】-- 《法句經》 (涵蓋了T210《法句經》、T212《出曜經》、 T213《法集要頌經》、巴利《法句經》、巴利《優陀那》、梵文《法句經》,對他種語言的偈頌還附有漢語翻譯。)
[LCanFn02-01]〔了參法師註02-01〕 不死(Amata),又做甘露、涅槃。
[LCanFn02-02]〔了參法師註02-02〕 因不放逸的人證得涅槃境界,便不會再有生死輪迴的繼續。放逸的人如死屍ㄧ樣,不知向好的方面去努力。
[LCanFn02-03]〔了參法師註02-03〕 此頌接續前頌而來。「此」即不要放逸而住於不放逸。
[LCanFn02-04]〔了參法師註02-04〕 佛,辟支佛及阿羅漢的境界。
[LCanFn02-05]〔了參法師註02-05〕 證得涅槃必須解除四種軛--欲軛(Kaamayoga),有軛(Bhavayoga),見軛(Di.t.thiyoga),無明軛(Avijjayoga)。
[LCanFn02-06]〔了參法師註02-06〕 猶如較高的陸地,可以作避免水災的安全處。智者自己證得阿羅漢果,即不為煩惱所擾。
[LCanFn02-07]〔了參法師註02-07〕 是貪瞋癡等煩惱。
[LCanFn02-08]〔了參法師註02-08〕 「摩伽」(Maghava)是帝釋(Sakka)的別名。他未成帝釋之前在人間的名字叫摩伽。因他勤於掃地,以此功德,得為諸天之主。
[LCanFn02-09]〔了參法師註02-09〕 「結」(Samyojana 或 Sannojana)在佛教的特殊意義,是指煩惱(Kilesa)。
[MettFn02-01]〔明法尊者註02-01〕** 不死道**:amatapadaṁ,涅槃的一種名稱。《相應部》〈無為相應〉提到三十二種涅槃的別名之一‘amata’。DhA.CS:pg.1.103.︰Amatapadan ti amataṁ vuccati nibbānaṁ.(不死的路:「不死」被叫做「涅槃」。)
[MettFn02-02]〔明法尊者註02-02〕** 死路**:maccu (death死)。
[MettFn02-03]〔明法尊者註02-03〕** 奮勉**:DhA:uṭṭhānavato ti uṭṭhānavīriyavantassa.(奮起:奮起的英雄本色。)
[MettFn02-04]〔明法尊者註02-04〕** 淨行**:DhA:Sucikammassā ti niddosehi niraparādhehi kāyakammādīhi samannāgatassa.(淨業: 已被無為難的、無違犯的身業等俱行。)
[MettFn02-05]〔明法尊者註02-05〕** 不為洪水沒**:智者以法與律作為依止,不為煩惱(喻作:洪水)所淹沒。DhA:「洪水為四種污染(catubbidhopi kilesogho)」。四洪水(cattāro oghā)就是四漏(四流向, 4 āsavā<(ā向﹑從…+ su (梵 sru )流動))。
[MettFn02-06]

〔明法尊者註02-06〕 有一天,名醫耆婆(Jīvako)邀請佛陀和眾多比丘到他家接受供養,但是周利槃特(Cūḷapanthako)除外。周利槃特十分沮喪。佛陀明白他的心意後,就給他一塊布,要他一邊搓揉布塊,一邊複誦「去除污垢,去除污垢。」(‘rajoharaṇaṁ rajoharaṇan’ti)佛陀離開後,周利槃特努力搓揉布塊,並複誦「去除污垢」,不久,布變髒了,這時候他了解到無常。佛陀就以神通力出現在他的面前,說:「不只是布因污垢而變髒,人心也有污垢,去除污垢,才能證果。」他繼續用功,不久就證得阿羅漢果。

PS: 請參 025 典故 ;或 法句經故事集 ,二~三、愚笨的周利槃特證得聖果 (偈 025)。

[MettFn02-07]

〔明法尊者註02-07〕 舍衛城某次慶典時,一群年輕人惹事生非。佛陀說︰「諸愚者、無慧者會作騷擾事;有慧者像有價之財,護衛不放逸,圓滿證得不死的大涅槃。」

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二~四、慶典期間幼稚的舉止 (偈 026~027)。

[MettFn02-08]

〔明法尊者註02-08〕 有一次,大迦葉長老(Mahākassapatthera)住在畢缽離洞窟(Pipphaliguhāya)的時候,運用神通想要知道,誰有正念、誰迷糊,誰快往生了。這時候,佛陀明白大迦葉長老的作為,便告誡他:「大迦葉!你所知道的只是小境界,只有諸佛的境界才能夠知道一切眾生的生死。」

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二~五、大迦葉尊者想知道生死輪迴的次數 (偈 028)。

[MettFn02-09]

〔明法尊者註02-09〕 本偈說兩位比丘的故事,一位精進,一位懈怠,精進的比丘修習警寤瑜伽(一天當中只睡中夜10pm~2am),懈怠的比丘愛講話。精進的比丘很短的時間就證得阿羅漢果。當他們去見佛陀時,佛陀跟懈怠的比丘告誡。

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二~六、修行的目的 (偈 029)。

[MettFn02-10]

〔明法尊者註02-10〕** 摩伽**:帝釋天王七個名字之一。帝釋天王做人時有七誓約(satta vatapadāni)︰「1.願終生孝養父母。2.願終生禮敬長輩。3.願終生語柔和。4.願終生不誹謗。5.願終生守住離慳垢;舒手施、樂捨施、有求必應、樂分配施。6.願終生說真實語。7.願終生不生氣,若生氣則速制伏。」(S.11.11.;cf.《雜阿含1105經》)。

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二~七、瑪伽為何往生為帝釋 (偈 030)。

[MettFn02-11]〔明法尊者註02-11〕** 結**:煩惱的異名。
[MettFn02-12]

〔明法尊者註02-12〕 本偈說一位比丘精進用功,卻感覺進步很少,他感到沮喪,他想要去見佛陀,請佛陀給予指引。在路上,他遇見熊熊大火,於是就跑到山上去觀察火勢。正當火勢漫延時,他領悟到,就像火燒毀一切東西,以聖道智之火也會燒掉大大小小的束縛。這時,佛陀出現在他的面前,說:「比丘!就如大火燒毀一切障礙,以智火能燒掉所有的結。」聽完偈頌之後,他透析燒掉束縛的事,不久,就證得阿羅漢果。

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二~八、智慧之火 (偈 031)。

[MettFn02-13]

〔明法尊者註02-13〕 出生在舍衛城附近的小村莊的尼迦瑪西提舍長老(Nigamavāsitissa- tthero),出家後過著簡單的生活,有時其他比丘會誤會他的行為,如避開大型會。佛陀則讚嘆他少欲知足,說此偈。

PS: 請參 法句經故事集 ,二~九、知足的比丘 (偈 032)。

[NandFn02-01]〔Nanda 校註02-01〕 第 21-23 偈頌,可參 法句經故事集 ,二~一、摩醯提利陰謀陷害珊蔓娣皇后 (偈 021~023)。
[NandFn02-02]〔Nanda 校註02-02〕 第 24 偈頌,可參 法句經故事集 ,二~二、富翁的聲音 (偈 024)。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