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巴利《法句經》註解 摘譯 十二:自己品 (The Self)




偈頌目錄
Dhp157 Dhp158 Dhp159 Dhp160 Dhp161
Dhp162 Dhp163 Dhp164 Dhp165 Dhp166

本對讀包含下列數個版本,請自行勾選欲對讀之版本 (感恩 Siong-Ui Te 師兄 提供程式支援):

Dhammapada Dhp. 157
巴利原典 (CSCD) [2]

12. Attavaggo

157. Attānañce piyaṃ jaññā, rakkheyya naṃ surakkhitaṃ;
Tiṇṇaṃ aññataraṃ yāmaṃ, paṭijaggeyya paṇḍit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十二、自己品

一五七 若人知自愛,須善自保護。三時中一時 [LChnFn12-01] ,智者應醒覺。

註解 [4]

yāmaṃ 此中應視為生命中三個時期中之一。

attānañ ce piyaṃ jaññā 如果一個人視己如親的話。

rakkheyya naṃ surakkhitaṃ 應該好好的守護自己。如果在家人,有圍牆保護,有重重的門守護,而想:我將可保護我自己。此不能真正地保護他自己。縱使是出家人住在岩洞裡,有密封的門與窗,也不能保護他自己。反過來說,如果在家人實踐善行,如布施等,他真的在守護自己。出家人於自己的責任與義務盡力,研究經典與守護正念,也是真的在保護自己。如果不能在三個階段都如此作,智者會在其中一個時期好好的守護自己。如果在家人不能在第一個時期作善行,卻致力於五欲,那麼就應在第二個時期保持正念,且實踐善行。如果第二個時期,因為照顧家庭,無法造善行,那麼第三個時期就應該如此作。如此作的人,才真正的照顧自己,不如此作的人,就是不愛念自己。因為這個人,讓自己墮入惡趣。

而出家人,如果第一個時期,因為專心於研讀經典,背誦與記憶及自己的責任與義務,而放逸,就應該於第二時期,正念地實踐出家人的目標。如果第二時期,因為專注於確定第一期讀誦經典的解說,及詢問什麼是合宜與不合宜的事情,那麼就一定要在第三時期,正念地實踐出家人的目標。如此作,才真正能守護自己,不如此作,就是不愛念自己。他以相續不斷的後悔折磨自己。

Dhammapada Dhp. 158
巴利原典 (CSCD) [2]
158. Attānameva paṭhamaṃ, patirūpe nivesaye;
Athaññamanusāseyya, na kilisseyya paṇḍit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一五八 第一將自己,安置於正道,然後教他人;賢者始無過。
註解 [4]

paṭirūpe nivesaye 應將自己安立於適當之處,就是將自己安立於好的特質中。如果有人希望指導別人,至少要有如少欲等或實踐聖者的行為之特質。

attānam eva pathamaṃ 首先,他應安立於那特質。

ath’ aññam anusāseyya 將自己如此安立之後,他才能以這種特質去建議別人。僅會建議別人,而自己卻不安立於其中,僅會從別人那裡接受到輕辱,且是痛苦的。反過來說,如果在自己已安立於其中之後,才去建議別人,僅會從別人那裡接受到稱讚,且不會導致痛苦。

na kilisseyya paṇḍito 如此作,智者不會受苦。

Dhammapada Dhp. 159
巴利原典 (CSCD) [2]
159. Attānaṃ ce tathā kayirā, yathāññamanusāsati;
Sudanto vata dametha, attā hi kira duddam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一五九 若欲誨他者,應如己所行(自)制乃制(他),克己實最難。 ( 159 典故 ).
註解 [4]

yath’ aññam anusāsati 當一個人勸告另一人。以什麼方式,出家人勸告他人。例如:人應該在一日之初,經行等等。當他自己如此作的時候,可如此勸告他人。

sudanto vata dammetha 自己善調御的人,之後,可以訓練他人。

attā hi kira duddamo 事實上,最難調伏的是自己。因為自己是最難調的,因此,該以何種方法調伏,就以那種方法調伏。

Dhammapada Dhp. 160
巴利原典 (CSCD) [2]
160. Attā hi attano nātho, ko hi nātho paro siyā;
Attanā hi sudantena, nāthaṃ labhati dullabh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一六0 自為自依怙 [LChnFn12-02] ,他人何可依?自己善調御,證難得所依 [LChnFn12-03]
註解 [4]

attā hi attano nātho 因為自己才是自己的避護處。當自我完成,或自我擁有善行,或到達天界或培育道,或體證道果的人,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的避護處。

ko hi nātho paro siyā 其他人如何能是別人的避護處。

attanā hi sudantena 以善所調伏的自己。

nāthaṃ labhati dullabhaṃ 一個人得到難得的避護處。一個人獲得難得的支持,即是羅漢果。

Dhammapada Dhp. 161
巴利原典 (CSCD) [2]
161. Attanā hi kataṃ pāpaṃ, attajaṃ attasambhavaṃ;
Abhimatthati [abhimantati (sī. pī.)] dummedhaṃ, vajiraṃ vasmamayaṃ [vajiraṃva’mhamayaṃ (syā. ka.)] maṇi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一六一 惡業實由自己作,從自己生而自起。(惡業)摧壞於愚者,猶如金剛破寶石。
註解 [4] vajiraṃ v’ asmamayaṃ maṇiṃ猶如為石頭所組成的鑽石,石頭的產物,卻能破壞同樣為石頭構成的寶石。鑽石能徹底地貫穿它,將它分成碎片,使其變成不適合用。同樣的,自己所造作的不善行,於自己內心中生起,磨碎缺乏智慧的人,且將人投入四惡趣。
Dhammapada Dhp. 162
巴利原典 (CSCD) [2]
162. Yassa accantadussīlyaṃ, māluvā sālamivotthataṃ;
Karoti so tathattānaṃ, yathā naṃ icchatī dis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一六二 破戒如蔓蘿,纏覆裟羅樹 [LChnFn12-04] 。彼自如此作,徒快敵者意。
註解 [4] accantadussīlyaṃ 極端的惡戒。什麼稱為惡戒?在家人從出生即造作十種不善業,或出家人在受戒那天,就犯了戒學上嚴重的過失,稱為極惡戒者。關於此,他在二世或三世可能一直是惡戒的。在目前的文段中,依於惡戒者的六根門生起貪愛,應被理解為惡戒狀態(dussīlya)。在這個例子,貪的惡戒性已經佔據他,而且完全覆蓋他。猶如māluvā藤佔滿sāla樹,當下雨時,日照時,此藤完全拿走雨水與陽光,sāla樹被全面破壞。彼人對自己猶如敵人,因為他將自己送往惡趣。
Dhammapada Dhp. 163
巴利原典 (CSCD) [2]
163. Sukarāni asādhūni, attano ahitāni ca;
Yaṃ ve hitañca sādhuñca, taṃ ve paramadukkar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一六三 不善事易作,然無益於己;善與利益事,實為極難行。
註解 [4]

sukarāni 易作。

asādhūni 不好的事,就是不好的行為。

attano ahitāni ca 對自己有害的事。那些事會讓人墮入惡趣,及只要作本身就是有害。

yaṃ ve hitañ ca 而有利益的事,作了對自己是有利益的。

sādhuñ ca taṃ ve paramadukkaraṃ 從無垢的意義而言,值得稱讚,且此行為讓人到善趣及涅槃。這些行為是極難作的,就好像令向東流的恒河,轉向西流一樣難。

Dhammapada Dhp. 164
巴利原典 (CSCD) [2]
164. Yo sāsanaṃ arahataṃ, ariyānaṃ dhammajīvinaṃ;
Paṭikkosati dummedho, diṭṭhiṃ nissāya pāpikaṃ;
Phalāni kaṭṭhakasseva, attaghātāya [attaghaññāya (sī. syā. pī.)] phall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一六四 惡慧愚癡人,以其邪見故,侮蔑羅漢教,依正法行者,以及尊者教,而自取毀滅,如格他格草,結果自滅亡 [LChnFn12-05] 。 ( 164 典故 ).
註解 [4]

dummedho 惡慧。在智慧上缺乏,及因為害怕失去所得之物,也因為不正見的原故,會障礙那些說:我們將聽法,我們將布施的人。

yo sāsanaṃ arahataṃ ariyānaṃ dhammajīvinaṃ paṭikkosati 這種人會阻礙活於法中的諸佛,阿羅漢的教導。

phalāni kaṭṭhakass’ eva attaghaññāya phallati 猶如竹子開花後死去。他的阻礙與邪見就好像竹子開花一樣。如何說?竹子開花時,正是敗壞的時候,同樣的一個人承擔結果就是驅向滅亡。

Dhammapada Dhp. 165
巴利原典 (CSCD) [2]
165. Attanā hi [attanāva (sī. syā. pī.)] kataṃ pāpaṃ, attanā saṃkilissati;
Attanā akataṃ pāpaṃ, attanāva visujjhati;
Suddhī asuddhi paccattaṃ, nāñño aññaṃ [nāññamañño(sī.)] visodhaye.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一六五 惡實由己作,染污亦由己;由己不作惡,清淨亦由己。淨不淨依己,他何能淨他?
註解 [4]

attanā saṃkilissati 人為自己所染污。不善行被己所作,因其行為,自己被染污,於四惡趣中受苦。

attanā akataṃ pāpaṃ 自己未造惡。

attanā 'va visujjhati 事實上,由己令其清淨,因自己的行為,他前進於善趣與涅槃,而變成清淨。

suddhī asuddhī paccattaṃ 與善行等同的清淨,及與不善行等同的惡行,皆是由在造作此行為的眾生中成熟。

nāññamañño visodhaye 人不能令他人清淨。

Dhammapada Dhp. 166
巴利原典 (CSCD) [2]
166. Attadatthaṃ paratthena, bahunāpi na hāpaye;
Attadatthamabhiññāya, sadatthapasuto siyā.
Attavaggo dvādasamo niṭṭhit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一六六 莫以利他事,忽於己利益 [LChnFn12-06] 。善知己利者,常專心利益。

自己品第十二竟

註解 [4]

對在家人而言,首先,不會因為別人的目標,縱使值百千錢,而忽略自己的目標,縱使不值一分錢。因為那是自己的目標,僅值一分錢,卻可提供個人營養所需,但別人的目標卻不能。於此文中,是指禪修的主題,因此,由於我不可忽略我自己目前的觀念,不可放棄僧團所交託的工作,如維修殿堂的完好及對親教師的義務。因為,僅完成這些工作,才能證聖果,所以從這個意義而言,這些也是自己的目的。

已經開始內觀到明確的程度,且希求於現世體證而活的人,一定在實踐自己的禪修工作,同時也在盡自己對親教師的義務。

attadatthaṃ abhiññāya 已經了解自己的目標之後,已經認為這就是我的目標之後。

sadatthapasuto siyā 人就應該致力於追求自己的目標。


備註:

[1]〔註001〕  巴利原典 (PTS)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Access to InsightTipitaka : → Dhp{Dhp 1-20} ( Dhp ; Dhp 21-32 ; Dhp 33-43 , etc..)
[2](1, 2, 3, 4, 5, 6, 7, 8, 9, 10) 〔註002〕  巴利原典 (CSCD)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國際內觀中心】(Vipassana Meditation (As Taught By S.N. Goenka in the tradition of Sayagyi U Ba Khin)所發行之《第六次結集》(巴利大藏經) CSCD ( 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網路版原始出處(original)請參考: The Pāḷi Tipitaka (http://www.tipitaka.org/) (請於左邊選單“Tipiṭaka Scripts”中選 Roman → Web → Tipiṭaka (Mūla) → Suttapiṭaka → Khuddakanikāya → Dhammapadapāḷi → 1. Yamakavaggo (2. Appamādavaggo , 3. Cittavaggo , etc..)。]
[3](1, 2, 3, 4, 5, 6, 7, 8, 9, 10)

〔註003〕 本譯文請參考: 文言文版 ( 了參 法師 譯,台北市:圓明出版社,1991。) 另參:

一、 Dhammapada 法句經(中英對照) -- English translated by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Chinese translated by Yeh chun(葉均); Chinese commented by Ven. Bhikkhu Metta(明法比丘)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佛護 尊者 ) 英譯; 了參 法師(葉均) 譯; 明法比丘 註(增加許多濃縮的故事)〕: PDFDOCDOC (Foreign1 字型)

二、 法句經 Dhammapada (Pāḷi-Chinese 巴漢對照)-- 漢譯: 了參 法師(葉均) ; 單字注解:廖文燦; 注解: 尊者 明法比丘PDFDOCDOC (Foreign1 字型)

[4](1, 2, 3, 4, 5, 6, 7, 8, 9, 10) 〔註004〕 取材自:【部落格-- 荒草不曾鋤】-- 《法句經》 (涵蓋了T210《法句經》、T212《出曜經》、 T213《法集要頌經》、巴利《法句經》、巴利《優陀那》、梵文《法句經》,對他種語言的偈頌還附有漢語翻譯。)
[LChnFn12-01]〔註12-01〕 通常說三時為初夜分,中夜分及後夜分。這裡是指人生的三時--青年、中年、老年。吾等在青年時代應該努力學習,中年時代則需教學弘法修禪定等;如果前二時中未能適時工作,則在老年時代必須覺悟,加緊修學。否則虛度人生,自受苦痛了。
[LChnFn12-02]〔註12-02〕 佛教是主張一個人必須依賴自己的力量,而獲得解脫的。佛教徒的皈依佛,皈依法及皈依僧,並非說光是做做祈禱,便可依靠三寶而得解脫;其實是說三寶是我人的教師,是我們思想行為的指導者,依照其指導去實行可得解脫。所以要真的達到自己解脫境界,則完全需要依賴自己作正當的努力。
[LChnFn12-03]〔註12-03〕 指阿羅漢的果位。
[LChnFn12-04]〔註12-04〕 「蔓蘿梵」(Maaluvaa) 是籐屬。裟羅樹若為此所纏,便會枯死。
[LChnFn12-05]〔註12-05〕 「格他格」(Ka.t.thaka) 是蘆葦之屬,名為「格他格竹」(Velusa'nkhata-ka.t.tha) ,結實則死。
[LChnFn12-06]〔註12-06〕 指生死解脫事。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