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巴利《法句經》註解 摘譯 五:愚品 (The Fool)




偈頌目錄
Dhp060 Dhp061 Dhp062 Dhp063 Dhp064 Dhp065 Dhp066 Dhp067
Dhp068 Dhp069 Dhp070 Dhp071 Dhp072 Dhp073 Dhp074 Dhp075

本對讀包含下列數個版本,請自行勾選欲對讀之版本 (感恩 Siong-Ui Te 師兄 提供程式支援):

Dhammapada Dhp. 060
巴利原典 (CSCD) [2]

5. Bālavaggo

60. Dīghā jāgarato ratti, dīghaṃ santassa yojanaṃ;
Dīgho bālānaṃ saṃsāro, saddhammaṃ avijānat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五、愚品

六0 不眠者夜長,倦者由旬 [LChnFn05-01] 長,不明達正法──愚者輪迴 [LChnFn05-02] 長。

註解 [4]

dīghā jāgarato rattī 所謂夜(ratti)有三時(yāma),但對於睡不著覺的人而言,夜是長的,就好像是實際的三、四倍長。睡到日出的懶人,及飽餐之後,睡於高床上的縱放欲樂者,不能知夜是長的。但是,整個夜晚精勤於禪修者,能知夜是長的;說法者、聽法者、接近說法座位者、為頭痛等及各種手、腳等痛所干擾的人,還有晚上趕路的旅行者,能知夜是長的。

dīghaṃ santassa yojanaṃ 一由旬僅四gāvuta,但對疲勞、有病痛的人而言,它是長的,好像有二倍長。已經走了一整天而且疲倦,他看到反方向而來的人,問他還有多遠可到村莊。走了一段,問另一個人,說約有一由旬;走了一段,又問其他人,也說有一由旬。他想:每個被問的人都說一由旬,一由旬竟如此長,對我好像二、三由旬。

dīgho bālānaṃ saṃsāro saddhammaṃ avijānataṃ 愚者就是不知道:什麼對此世、後世是好的?不能令輪迴結束的人,不知道可令輪迴終止的三十七道品。對於這種人而言,輪迴是長的。本質上輪迴就很長,如:諸比丘!輪迴不知前際,不知後際。因為無法令輪迴終止,所以很長。

Dhammapada Dhp. 061
巴利原典 (CSCD) [2]
61. Carañce nādhigaccheyya, seyyaṃ sadisamattano;
Ekacariyaṃ [ekacariyaṃ (ka.)] daḷhaṃ kayirā, natthi bāle sahāyatā.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六一 不得勝我者為友,與我相等者亦無,寧可堅決獨行居,不與愚人作伴侶。
註解 [4]

carañ 此中的行,不可視為四威儀的行,應視為心的行,就是尋求善友。

ca nādhigaccheyya seyyaṃ sadisam attano 如果遇不到在戒、定、慧超過我的或等同我的人,應獨行。

ekacaryaṃ daḷhaṃ kayirā 遇到比自己好的人,可以進步;遇到與自己相等的人,不會退步。但與較自己差的人相處,會退步。因此,除了慈悲與關懷外,不可以與此人交往,共親近、共住。如果對他人有益,且不想從他身上得到什麼,而基於慈悲心,與此人共住,想:因為我,他可以進步。那麼這是好的。如果不是,寧願一個人住。

natthi bāle sahāyatā 為何?因為小、中、大戒、十種論、十三頭陀行、內觀、四道果、三明、六通,在愚者身上找不到。

Dhammapada Dhp. 062
巴利原典 (CSCD) [2]
62. Puttā matthi dhanammatthi [puttamatthi dhanamatthi (ka.)], iti bālo vihaññati;
Attā hi [attāpi (?)] attano natthi, kuto puttā kuto dhan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六二 『此我子我財』愚人常為憂。我且無有我,何有子與財?( 062 典故 ).
註解 [4]

puttā m’ atthi dhanam m’ atthi iti bālo vihaññati 愚夫因為貪著孩子與財富,而憂愁、受苦。當想到:我的孩子已經死了,他們快死了,他們將要死。他憂愁。財富也如此。在白日或晚上,在地面、水上、路上時,當想到:我將照顧我的小孩,有六種方式令他憂愁。同樣的,當他從事於農、商工作時,想到:我將積集財富,也憂愁。

attā hi attano natthi 當為那種憂愁所苦的人,自己不可能快樂。當他臨死躺在床上時,死亡的苦(關節與軔帶敗壞,骨頭與骨架瓦解,張眼時看到這個世界,閉眼時看到另一個世界),猶如火燄一般折磨他。雖然一直照顧自己本身,沐浴他,裝飾他,這都無用,因為不能遠離痛苦。

kuto puttā kuto dhanaṃ 那麼在那時候,小孩與財富能作什麼?富商Ananda為了小孩積集財富,不給別人。那麼當他將要死去的時候,或面臨災難的時候,小孩或財富會帶走他的不幸?或帶來快樂?

Dhammapada Dhp. 063
巴利原典 (CSCD) [2]
63. Yo bālo maññati bālyaṃ, paṇḍito vāpi tena so;
Bālo ca paṇḍitamānī, sa ve ‘‘bālo’’ti vucc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六三 愚者(自)知愚,彼即是智人。愚人(自)謂智,實稱(真)愚夫。
註解 [4]

yo bālo maññati bālyaṃ paṇḍito vā pi tena so 愚且無知的人,知道自己的愚且無知,而想:我是愚者。因為這個理由,他是一個智者或十分類似智者。因為,他知道:我是愚者。所以會找智者與他交往,接受他的教導與建議,而成為智者。

bālo ca paṇḍitamānī sa ve bālo ti vuccati 但愚笨的人,卻自以為聰明,想:其他人哪能像我一樣有學問,說法,善於訓練弟子等,提倡頭陀?因此,他不到智者處,與他交往,即不學習經典,也不實踐。此人是真的愚笨。

Dhammapada Dhp. 064
巴利原典 (CSCD) [2]
64. Yāvajīvampi ce bālo, paṇḍitaṃ payirupāsati;
Na so dhammaṃ vijānāti, dabbī sūparasaṃ yathā.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六四 愚者雖終身,親近於智人,彼不了達摩,如匙嘗湯味。
註解 [4]

yāvajīvam pi ce bālo paṇḍitaṃ payirupāsati 上一句說要交往,此句說交往時要有分別慧。愚者親近智者,與他交往,縱使花一生的時間,並不能了知應該實踐(paṭipatti)的法,也不了知應通達(paṭivedha)法,即是他無法分別:這是佛語,佛語是如此多,這是經典中的法,這是正確的行為、住處,這是有過失的,這是無過失的,這是值得修學的,這是不值得修學的,這是必須如實知,如實見。

dabbī sūparasaṃ yathā 如木製的匙,雖然在各種所煮的食物中轉動,直到熟爛的時刻,對於各種食物的味道不會了知:這是鹹的,這不是鹹的,酸、苦、辣。同樣的,不能分別法的愚者縱使與智者交往一生,也不能了知。

Dhammapada Dhp. 065
巴利原典 (CSCD) [2]
65. Muhuttamapi ce viññū, paṇḍitaṃ payirupāsati;
Khippaṃ dhammaṃ vijānāti, jivhā sūparasaṃ yathā.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六五 慧者須臾頃,親近於智人,能速解達摩,如舌嘗湯味。
註解 [4] muhuttam pi ce viññū paṇḍitaṃ payirupāsati 有智慧的人與其他智者交往,縱使很短暫,也可了知、學習到經典中的法。然後,讓那人說明禪修的所緣,而後實修,努力,他很快知道出世間的法。就如同一個人的舌頭,只要一點東西於其上面,即可馬上分別。
Dhammapada Dhp. 066
巴利原典 (CSCD) [2]
66. Caranti bālā dummedhā, amitteneva attanā;
Karontā pāpakaṃ kammaṃ, yaṃ hoti kaṭukapphal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六六 愚人不覺知,與自仇敵行,造作諸惡業,受定眾苦果。 [NandFn05-01]
註解 [4] bālā 此中的愚者,指不知什麼是對此世及後世有利益的?
Dhammapada Dhp. 067
巴利原典 (CSCD) [2]
67. Na taṃ kammaṃ kataṃ sādhu, yaṃ katvā anutappati;
Yassa assumukho rodaṃ, vipākaṃ paṭisev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六七 彼作不善業,作已生後悔,哭泣淚滿面,應得受異熟 [LChnFn05-03]
註解 [4] na taṃ kammaṃ kataṃ sādhu yaṃ katvā 已作會導致出生到惡趣的業,未來是痛苦的,在記得這個行為是不好的,不可喜,不可樂時,他感到難過。
Dhammapada Dhp. 068
巴利原典 (CSCD) [2]
68. Tañca kammaṃ kataṃ sādhu, yaṃ katvā nānutappati;
Yassa patīto sumano, vipākaṃ paṭisev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六八 若彼作善業,作已不追悔,歡喜而愉悅,應得受異熟 [LChnFn05-04]
註解 [4]

yaṃ katvā nānutappati 會帶來快樂,會帶來人天的美名及涅槃樂的業,已作這些業之後,一個人不會憂愁。

yassa patīto sumano vipākaṃ paṭisevati 一個人充滿歡喜與快樂去經驗結果,在今生每次回憶的時候,或下一生,快樂與歡喜會生起。

Dhammapada Dhp. 069
巴利原典 (CSCD) [2]
69. Madhuvā [madhuṃ vā (dī. ni. ṭīkā 1)] maññati bālo, yāva pāpaṃ na paccati;
Yadā ca paccati pāpaṃ, bālo [atha bālo (sī. syā.) atha (?)] dukkhaṃ nigacch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六九 惡業未成熟,愚人思如蜜;惡業成熟時,愚人必受苦。
註解 [4]

madhuvā maññatī bālo 對於作惡、不善的行為的人而言,行為呈現出可喜的,吸引人的,令人歡喜的,像蜜一般甜,所以視為蜜。

yāva pāpaṃ na paccatī 只要惡業未產生果報,不管是今生或來生,他都會如此想。

yadā ca paccatī pāpaṃ 然而當惡業成熟的時候,他於此生經驗不同的興衰,於下生在三惡道中,經由大折磨而過日子。

atha dukkhaṃ nigacchati 然後,愚人經驗苦,獲得苦。

Dhammapada Dhp. 70
巴利原典 (CSCD) [2]
70. Māse māse kusaggena, bālo bhuñjeyya bhojanaṃ;
Na so saṅkhātadhammānaṃ [saṅkhatadhammānaṃ (sī. pī. ka.)], kalaṃ agghati soḷasi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七0 愚者月復月,雖僅取(少)食──以孤沙草端 [LChnFn05-05] ;(彼所得功德),不及思法者 [LChnFn05-06] ,十六分之一。( 070 典故 ).
註解 [4]

māse māse kusaggena bālo bhuñjetha bhojanaṃ 如果一個愚人,不完全熟悉於法,而且超過了戒等範圍,出離為外道,而如此想:我將成就苦行的生活。就是一個月僅吃一個kusa草柄量的食物,縱使如此,他所作的不及思法者的十六分之一。思法者就是已經了解法的人,已經體驗法的人,指的是初果至四果。

na so saṅkhātadhammānaṃ kalaṃ agghati soḷasiṃ 如果一個人考慮:以一百年的時間,來完成苦行者的目標(極端苦行,吃極少食物)。或不吃極少的食物,但知量而食的思法者的目標。這二種比較起來,在時間與食物很明確。苦行者的目標是以很長的時間去完成目標。這樣的結果不及思法者的十六分之一。如果一個人採取思法者的目標所產生的結果,且分成十六分,再將此十六分的每部分再細分成十六分,然後測量此256分之一的結果,也一定比苦行一百年所得的結果還大。

Dhammapada Dhp. 71
巴利原典 (CSCD) [2]
71. Na hi pāpaṃ kataṃ kammaṃ, sajju khīraṃva muccati;
Ḍahantaṃ bālamanveti, bhasmacchannova [bhasmāchannova (sī. pī. ka.)] pāvak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七一 猶如搆牛乳,醍醐非速成 [LChnFn05-07] 。愚人造惡業,不即感惡果,業力隨其後,如死灰覆火。
註解 [4]

khīraṃ 剛從牛的乳房擠出的熱牛奶。

mucchati 產生變化。就好像新鮮牛奶不會馬上凝固,不會產生變化,不會失去他的本來形式,只要牛奶不加入酸化用的奶器中,牛奶是不會改變其本質。同樣的,傷害的行為在作之後,也不會立刻產生作用。如果他會馬上成熟的話,人就不會作壞事。只要為善的行為所產生的蘊身持續著,五蘊就會守護他,但在五蘊逝去時,惡業對新的五蘊就有影響作用。

ḍahaṃ taṃ bālam anveti 當惡業產生作用的時候,會燃燒著追隨他。

bhasmacchanno 'va pāvako 譬如沒有火燄的炭,以灰覆蓋,即使踏在上面,也不會直接傷害人,因為他們以灰覆蓋。他們讓灰熱,且使其繼續燃燒,燃燒皮膚等,直到頭頂。同樣的方式,已作的惡業也會追隨此人,燃燒著他,好像生於地獄中,在第二生,第三生亦如此。

Dhammapada Dhp. 72
巴利原典 (CSCD) [2]
72. Yāvadeva anatthāya, ñattaṃ [ñātaṃ (?)] bālassa jāyati;
Hanti bālassa sukkaṃsaṃ, muddhamassa vipātay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七二 愚夫求知識,反而趨滅亡,損害其幸福,破碎其頭首 [LChnFn05-08]
註解 [4]

ñattaṃ 意指:知的品質。這是關於一個人有知識的熟練,同樣的是關於優良、專業、名聲、榮耀,立於此知識,人們知道他,他因而變的重要,而有名。在愚者身上的專業、熟練或任何其他狀況,這些狀況僅僅轉變成對他的傷害,就是基於這些熟練,他傷害自己。

bālassa sukkaṃsaṃ 愚者所作的某部分善業,在愚者的專業等,僅會傷害他的善。

muddham assa vipātayaṃ 此處的muddha頭,作為智慧的同義詞。當上述的情況破壞其善的時候,也就破壞其頭,就是智慧。

Dhammapada Dhp. 73
巴利原典 (CSCD) [2]
73. Asantaṃ bhāvanamiccheyya [asantaṃ bhāvamiccheyya (syā.), asantabhāvanamiccheyya (ka.)], purekkhārañca bhikkhusu;
Āvāsesu ca issariyaṃ, pūjā parakulesu ca.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七三 (愚人)騖虛名:僧中作上座,僧院為院主,他人求供養。
註解 [4]

asataṃ bhāvanam iccheyya 愚笨的比丘會希求不真實的威名。沒有信心卻希望:讓他人認為我是有信心的人。此中所希求的不真實包括:沒有信心,戒污染、少聞、少思辨、不勤、少念、少定、少慧、漏未盡。

purekkhāraṃ 此詞意謂:隨從,愚者希望在比丘眾中有如下的情況:希望(僧院內的)諸比丘圍繞著我,問我問題。

āvāsesu ca issariyaṃ 在僧團所屬的寺廟中,對於自己的朋友與同行的比丘,分配較舒適的住處,而說:你住這裡。然後對客比丘,則分配到最遠處,在那裡會被非人所干擾之處,對他們說:你住這裡。如此,他希望對於寺院的住處有分配權。

pūjā parakulesu ca 他希望獲得四資糧,不是從父母、親人,而是從別家得到,而想: 願他們僅僅給我,而不給他人。

Dhammapada Dhp. 74
巴利原典 (CSCD) [2]
74. Mameva kata maññantu, gihīpabbajitā ubho;
Mamevātivasā assu, kiccākiccesu kismic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七四 『僧與俗共知──此事由我作,事無論大小,皆由我作主』,愚人作此想,貪與慢增長。
註解 [4]

mam’ eva kataṃ maññantu gihī pabbajitā ubho不管寺中任何新的工作做完,如說戒堂,這愚比丘會生起這個想法:讓出家、在家都認為所有被作的,被完成的事,全然是因為我,而想:「此為我們的長老所為」。

mam’ evātivasā assu kiccākiccesu kismici 讓每個人僅在我的支配下,包括在家與出家,讓他們完全在我的支配下,不管是應作的事,大小事,如寺院所必須的種種工作,乃至於輕微如煮飯、飲茶等。讓他們僅在與我商量後才作。這些想法在這樣的人生起。

iti bālassa saṃkappo icchā māno ca vaḍḍhati 這就是愚者的想法。在愚者的情況中,愚者生起如此的想法時,內觀、道、道果不能增長。反過來說,僅僅在六門生起的貪與慢會增長,如同漲潮一般。

Dhammapada Dhp. 75
巴利原典 (CSCD) [2]
75. Aññā hi lābhūpanisā, aññā nibbānagāminī;
Evametaṃ abhiññāya, bhikkhu buddhassa sāvako;
Sakkāraṃ nābhinandeyya, vivekamanubrūhaye.

Bālavaggo pañcamo niṭṭhit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七五 一(道)引世利,一(道)向涅槃。佛弟子比丘,當如是了知,莫貪著世利,專注於遠離。

愚品第五竟

註解 [4]

aññā hi lābhūpanisā aññā nibbānagāminī 所謂得到的方便是一事,導致涅槃的是另一事,為獲得利益的比丘作某些不善的行為,某些不善的保留未作。當做了某些邪惡的行為會產生利益。如將手直接浸入有 pāyāsa [NandFn05-02] 的鉢中,不用將其弄彎,手僅沾到一些 pāyāsa 。但如果將手掌拱成杯狀,且舉出鉢中,手中有少量的 pāyāsa ,在這種方式中,當保持彎曲的動作時,利益會生起,這就是非法的得到的方便。換言之,所謂得到是如法的,讓自己像自己的身分一般,如比丘聲聞,住於森林中。傾向涅槃的比丘應捨棄彎曲的行為。

evam etaṃ abhiññāya 如此已了知生起物質的利益及導致涅槃的課題。

sāvako 如此稱呼是因為在聽聞法之後,成為學生或因為他聽從教授、教誡。

buddhassa 稱為佛陀,因為他了知一切有為法。

sakkāraṃ nābhinandeyya 讓比丘不要貪著與法不一致的四資具,也不要拒絕與法一致的四資具。

vivekam anubrūhaye 讓他培養遠離。如身遠離,就是單獨地。心遠離,就是八解脫。有遠離,就是涅槃。身遠離,可驅離因染著朋友帶來的傷害。心遠離,可驅離對煩惱的染著。有遠離,可驅離對有為法的染著。身遠離對心遠離是必備的條件,心遠離是涅槃的必要條件。身遠離是遠離群眾、人群的狀況,心遠離是有清淨的狀況,已達到心的最高淨化。有遠離,是遠離所有取著的狀況,就是解脫有為的人。所以讓他培育與增長這三種遠離,讓他到達那裡,且安住於那裡。


備註:

[1]〔註001〕  巴利原典 (PTS)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Access to InsightTipitaka : → Dhp{Dhp 1-20} ( Dhp ; Dhp 21-32 ; Dhp 33-43 , etc..)
[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註002〕  巴利原典 (CSCD)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國際內觀中心】(Vipassana Meditation (As Taught By S.N. Goenka in the tradition of Sayagyi U Ba Khin)所發行之《第六次結集》(巴利大藏經) CSCD ( 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網路版原始出處(original)請參考: The Pāḷi Tipitaka (http://www.tipitaka.org/) (請於左邊選單“Tipiṭaka Scripts”中選 Roman → Web → Tipiṭaka (Mūla) → Suttapiṭaka → Khuddakanikāya → Dhammapadapāḷi → 1. Yamakavaggo (2. Appamādavaggo , 3. Cittavaggo , etc..)。]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註003〕 本譯文請參考: 文言文版 ( 了參 法師 譯,台北市:圓明出版社,1991。) 另參:

一、 Dhammapada 法句經(中英對照) -- English translated by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Chinese translated by Yeh chun(葉均); Chinese commented by Ven. Bhikkhu Metta(明法比丘)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佛護 尊者 ) 英譯; 了參 法師(葉均) 譯; 明法比丘 註(增加許多濃縮的故事)〕: PDFDOCDOC (Foreign1 字型)

二、 法句經 Dhammapada (Pāḷi-Chinese 巴漢對照)-- 漢譯: 了參 法師(葉均) ; 單字注解:廖文燦; 注解: 尊者 明法比丘PDFDOCDOC (Foreign1 字型)

[4](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註004〕 取材自:【部落格-- 荒草不曾鋤】-- 《法句經》 (涵蓋了T210《法句經》、T212《出曜經》、 T213《法集要頌經》、巴利《法句經》、巴利《優陀那》、梵文《法句經》,對他種語言的偈頌還附有漢語翻譯。)
[LChnFn05-01]〔註05-01〕 「由旬」(Yojana) 路程距離的單位。
[LChnFn05-02]〔註05-02〕 「輪迴」(Sa.msaara) 生死流轉不停的意思。
[LChnFn05-03]〔註05-03〕 「異熟」(Vipaka)是指將來的善惡果報。這裡是惡果。
[LChnFn05-04]〔註05-04〕 是未來的善果。
[LChnFn05-05]〔註05-05〕 「孤沙」(Kusa) 是香草名。原文 Kusaggena 是用孤沙草的尖端(取食)的意思。
[LChnFn05-06]〔註05-06〕 「思法者」(Sankhata-Dhammaana.m) 是深入正法的人。依註解說:是覺悟四諦(苦、集、滅、道)的人。
[LChnFn05-07]〔註05-07〕 以牛乳作醍醐,須經一日一夜才能凝結。
[LChnFn05-08]〔註05-08〕 「頭首」指他的智慧。

校註:

[NandFn05-01]

〔校註05-001〕 定受眾苦果

說明:參考法雨道場( 明法 法師)出版之修訂版,如此或許語意較清晰。

[NandFn05-02]〔校註05-002〕 pāyāsa 牛奶粥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