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巴利《法句經》註解 摘譯 二十一:雜品 (Miscellaneous)




偈頌目錄
Dhp290 Dhp291 Dhp292 Dhp293 Dhp294 Dhp295 Dhp296 Dhp297
Dhp298 Dhp299 Dhp300 Dhp301 Dhp302 Dhp303 Dhp304 Dhp305

本對讀包含下列數個版本,請自行勾選欲對讀之版本 (感恩 Siong-Ui Te 師兄 提供程式支援):

Dhammapada Dhp. 290
巴利原典 (CSCD) [2]

21. Pakiṇṇakavaggo

290. Mattāsukhapariccāgā , passe ce vipulaṃ sukhaṃ;
Caje mattāsukhaṃ dhīro, sampassaṃ vipulaṃ sukh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二十一:雜品

二九0 若棄於小樂,得見於大樂。智者棄小樂,當見於大樂。

註解 [4]

mattāsukhapariccāgā 由於捨棄少量的樂。

passe ce vipulaṃ sukhaṃ caje mattāsukhaṃ dhīro sampassaṃ vipulaṃ sukhaṃ如果一個人能見到此廣大樂,即涅槃樂。對一個人而言,準備一鉢的食物且享用此,所得的快樂是少量的。對一個人而言,因布施、持戒或捨離所生的樂是廣大的,無上的涅槃樂。因此,如果因放棄少量,而能了知大樂的話,願清楚見到大樂的智者,能放棄少量的樂。

Dhammapada Dhp. 291
巴利原典 (CSCD) [2]
291. Paradukkhūpadhānena, attano [yo attano (syā. pī. ka.)] sukhamicchati;
Verasaṃsaggasaṃsaṭṭho, verā so na parimucc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二九一 施與他人苦,為求自己樂;彼為瞋繫縛,怨憎不解脫。
註解 [4]

verasaṃsaggasaṃsaṭṭho 以瞋報瞋,以怨報怨,為瞋所繫縛。

paradukkhūpadānena 將災難加諸於別人身上,即將痛苦加諸他人。

verā so na pamuccati 事實上,因為恨,他恆常不離憂悲苦惱。

Dhammapada Dhp. 292
巴利原典 (CSCD) [2]
292. Yañhi kiccaṃ apaviddhaṃ [tadapaviddhaṃ (sī. syā.)], akiccaṃ pana kayirati;
Unnaḷānaṃ pamattānaṃ, tesaṃ vaḍḍhanti āsavā.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二九二 應作而不作,不應作而作,傲慢放逸者,彼之漏增長。
註解 [4]

yaṃ hi kiccaṃ 應作之事:持戒、林中住、頭陀行、修禪,這類的事情,比丘從出家那時即應作。

tad apaviddhaṃ akiccaṃ pana kayirati 這些應作之事,反而棄捨不作,而去作修飾雨傘、鞋、水瓶等不適合比丘的工作。

unnalānaṃ 作這些事是無益的。

pamattānaṃ tesaṃ vaḍḍhanti āsavā 對這些人而言,四種漏增長。

Dhammapada Dhp. 293
巴利原典 (CSCD) [2]
293. Yesañca susamāraddhā, niccaṃ kāyagatā sati;
Akiccaṃ te na sevanti, kicce sātaccakārino;
Satānaṃ sampajānānaṃ, atthaṃ gacchanti āsavā.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二九三 常精勤觀身,不作不應作,應作則常作,觀者漏滅盡。
註解 [4]

susamāraddhā 善練習。

kāyagatā sati 身至念。

akiccaṃ te na sevanti 他們不作不適當的事。

kicce sātaccakārino 恆長練習。對於應作的事,從出家以來,未嘗停止。

satānaṃ 對於有念的人,因為從未離開正念而過日子。

sampajānānaṃ 正知,因為具足四種正知。

atthaṃ gacchanti āsavā 對於這種人,將盡四種漏,達到無漏。

Dhammapada Dhp. 294
巴利原典 (CSCD) [2]
294. Mātaraṃ pitaraṃ hantvā, rājāno dve ca khattiye;
Raṭṭhaṃ sānucaraṃ hantvā, anīgho yāti brāhmaṇ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二九四 [LChnFn21-01] 殺(愛欲)母與(慢)父,殺剎帝利族二王 [LChnFn21-02] ,(破)王國 [LChnFn21-03] 殺其從臣 [LChnFn21-04] ,趨向無憂婆羅門 [LChnFn21-05]
註解 [4]

mātaraṃ 此中,稱貪為母親,因為他令眾生存於三界,如這種說法:因為愛,才生下這個人。

pitaraṃ 稱慢為父,因為我慢依於識流而生起,我們說:我是某某國王或官員的兒子。

rājāno dve ca khattiye 猶如百姓依於王,一切見也依於常見與斷見,因此稱為兩個剎帝利王。

raṭṭhaṃ 十二處稱為國土,因為其遍佈性,所以稱為國土。

sānucaraṃ 依於處而生的樂受稱為隨行。

anīgho 沒有痛苦。

brāhmaṇo 彼人漏已盡,因為此人以阿羅漢道的劍切斷貪等,此人將沒有苦。

Dhammapada Dhp. 295
巴利原典 (CSCD) [2]
295. Mātaraṃ pitaraṃ hantvā, rājāno dve ca sotthiye;
Veyagghapañcamaṃ hantvā, anīgho yāti brāhmaṇ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二九五 殺(愛欲)母與(慢)父,殺婆羅門族二王 [LChnFn21-02] ,殺其虎(將)第五(疑) [LChnFn21-06] ,趨向無憂婆羅門。
註解 [4]

dve ca sottiye 兩個婆羅門,指常見與斷見。

veyyagghapañcamaṃ 老虎所走的路是怖畏的來源,是難以通過的,所以稱為老虎的版圖。疑蓋也類同於此。

Dhammapada Dhp. 296
巴利原典 (CSCD) [2]
296. Suppabuddhaṃ pabujjhanti, sadā gotamasāvakā;
Yesaṃ divā ca ratto ca, niccaṃ buddhagatā s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二九六 喬達摩弟子 [LChnFn21-07] ,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彼常念佛陀。
註解 [4]

suppabuddhaṃ pabujjhanti 當要睡眠時,正念向佛而眠;起來時,也如此,此人可稱為善覺者。

gotamasāvakā 稱為世尊的弟子,是因為其聽聞佛的法,而成為僧眾。

niccaṃ buddhagatā sati 恆常於佛有正念。此人隨時會憶念佛的功德,如:此為世尊、阿羅漢等而善覺醒。如果不能如此作的人,當他們每天能憶念佛一次,二次或三次,也算是善覺醒。

Dhammapada Dhp. 297
巴利原典 (CSCD) [2]
297. Suppabuddhaṃ pabujjhanti, sadā gotamasāvakā;
Yesaṃ divā ca ratto ca, niccaṃ dhammagatā s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二九七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彼常念達摩。
註解 [4] dhammagatā sati 憶念法的功德。
Dhammapada Dhp. 298
巴利原典 (CSCD) [2]
298. Suppabuddhaṃ pabujjhanti, sadā gotamasāvakā;
Yesaṃ divā ca ratto ca, niccaṃ saṅghagatā s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二九八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彼常念僧伽。
註解 [4] saṅghagatā sati憶念僧的功德。
Dhammapada Dhp. 299
巴利原典 (CSCD) [2]
299. Suppabuddhaṃ pabujjhanti, sadā gotamasāvakā;
Yesaṃ divā ca ratto ca, niccaṃ kāyagatā s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二九九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彼常念於身 [LChnFn21-08]
註解 [4] kāyagatā sati身至念,憶念三十二分身、九壞想、四大及遍處。
Dhammapada Dhp. 300
巴利原典 (CSCD) [2]
300. Suppabuddhaṃ pabujjhanti, sadā gotamasāvakā;
Yesaṃ divā ca ratto ca, ahiṃsāya rato man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三00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常樂不殺生。
註解 [4] ahiṃsāya rato 樂於無害,即樂於悲心觀。
Dhammapada Dhp. 301
巴利原典 (CSCD) [2]
301. Suppabuddhaṃ pabujjhanti, sadā gotamasāvakā;
Yesaṃ divā ca ratto ca, bhāvanāya rato man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三0一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心常樂禪定。
註解 [4] bhāvanāya 在修習慈心觀等等時。
Dhammapada Dhp. 302
巴利原典 (CSCD) [2]
302. Duppabbajjaṃ durabhiramaṃ, durāvāsā gharā dukhā;
Dukkhosamānasaṃvāso, dukkhānupatitaddhagū;
Tasmā na caddhagū siyā, na ca [tasmā na caddhagū na ca (ka.)] dukkhānupatito siyā [dukkhānupāt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三0二 出家愛樂難。在家生活難。非儔共住苦。(輪迴)往來苦。故不應往來,隨從於痛苦。
註解 [4]

duppabbajjaṃ 放棄自己的財富,不論多少,及生活圈或親屬,而出家,全心於此,這是很難的事。

durabhiramaṃ 對一個已出家,以乞食而活的人而言,樂於持戒及與法一致的習慣,這是很難的事。

durāvāsā gharā dukhā 在家人藉著服侍國王或協助領導者而生活,且必須善待宗教人士,在這些例子中,在家人的生活是很辛苦的。如有破洞的壺,是很難以裝滿水,又如大海難以水裝滿一樣。因此,在家生活是痛苦的。

dukkho ‘samānasaṃvāso 心不平等的人,習慣於爭論,說:你是誰?我又是誰?縱使出家人也會在戒、多聞上比較。在家人會於出生、家族、財富上計較。與他們共住是辛苦的。

dukkhānupatit’ addhagū 稱為旅行者,是因為他們進入輪迴之路,事實上是陷入苦中。

tasmā na c’ addhagū siyā 因為陷入苦中,與成為旅行者的原因,只有苦。因此,不要成為旅行者,超越輪迴之路,不再為前面的苦所困擾。

Dhammapada Dhp. 303
巴利原典 (CSCD) [2]
303. Saddho sīlena sampanno, yasobhogasamappito;
Yaṃ yaṃ padesaṃ bhajati, tattha tattheva pūjit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三0三 正信而具戒,得譽及財 [LChnFn21-09] 者,彼至於何處,處處受尊敬。
註解 [4]

saddho 具有信心。

sīlena sampanno 具足戒,戒有二種:在家戒與出家戒。此中,為在家戒。

yasobhogasamappito 擁有名聞與財富。擁有在家名聲如給孤獨長者。財富有兩種:穀物等及七種聖法財。

yaṃ yaṃ padesaṃ bhajati tattha tatth’ eva pūjito 這樣的在家人無論住於哪個地方,皆能獲得名聲與尊重。

Dhammapada Dhp. 304
巴利原典 (CSCD) [2]
304. Dūre santo pakāsenti, himavantova pabbato;
Asantettha na dissanti, rattiṃ khittā yathā sarā.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三0四 善名揚遠方,高顯如雲山 [LChnFn21-10] 。惡者如夜射,雖近不能見。 [NandFn21-01]
註解 [4]

santo 佛與其他聖者稱為好人,因為垢已清淨故,但此處是指:依佛所教導,實踐戒及禪修上有訓練,而稱為好人。

pakāsenti 縱使他們在遠方,依然在佛智的範圍內,而且變得清析可見。

himavanto 'va pabbato 猶如雪山,站在任何角落,都可看到,同樣的,佛也可以看到這些好人。

asant’ ettha na dissanti 壞人,指愚夫,但關心現前的生活,而不關心來世,但注意其眼前的利益,出家僅為過日子,縱使與佛陀坐的很近,佛也看不到他。

rattikhittā yathā sarā 猶如在夜裡射箭,看不到箭;同樣的,這樣的人不會是突出的,因為他缺少成為好的基點。

Dhammapada Dhp. 305
巴利原典 (CSCD) [2]
305. Ekāsanaṃ ekaseyyaṃ, eko caramatandito;
Eko damayamattānaṃ, vanante ramito siyā.

Pakiṇṇakavaggo ekavīsatimo niṭṭhit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三0五 獨坐與獨臥,獨行而不倦,彼獨自調御,喜樂於林中。

雜品第二十一竟

註解 [4]

ekāsanaṃ ekaseyyaṃ 此人縱使坐在眾比丘中,也不退減其專注力,不捨離所緣,可稱為獨坐。此人縱使臥於廣大的宮殿中,有柔軟的被與枕頭,然而以獅子臥而眠,正念而覺,且轉向其禪修所緣,可稱為獨臥。

atandito 不倦,遠離懶惰。

eko damayam attānaṃ 藉著成就道與果來調伏自己,專注於禪修的所緣。

vanante ramito siyā 如此調伏自己的人,樂於森林中住,彼中遠離男女聲,因為在群眾中,想要如此調伏自己是不可能的。


備註:

[1]〔註001〕  巴利原典 (PTS)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Access to InsightTipitaka : → Dhp{Dhp 1-20} ( Dhp ; Dhp 21-32 ; Dhp 33-43 , etc..)
[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註002〕  巴利原典 (CSCD)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國際內觀中心】(Vipassana Meditation (As Taught By S.N. Goenka in the tradition of Sayagyi U Ba Khin)所發行之《第六次結集》(巴利大藏經) CSCD ( 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網路版原始出處(original)請參考: The Pāḷi Tipitaka (http://www.tipitaka.org/) (請於左邊選單“Tipiṭaka Scripts”中選 Roman → Web → Tipiṭaka (Mūla) → Suttapiṭaka → Khuddakanikāya → Dhammapadapāḷi → 1. Yamakavaggo (2. Appamādavaggo , 3. Cittavaggo , etc..)。]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註003〕 本譯文請參考: 文言文版 ( 了參 法師 譯,台北市:圓明出版社,1991。) 另參:

一、 Dhammapada 法句經(中英對照) -- English translated by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Chinese translated by Yeh chun(葉均); Chinese commented by Ven. Bhikkhu Metta(明法比丘)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佛護 尊者 ) 英譯; 了參 法師(葉均) 譯; 明法比丘 註(增加許多濃縮的故事)〕: PDFDOCDOC (Foreign1 字型)

二、 法句經 Dhammapada (Pāḷi-Chinese 巴漢對照)-- 漢譯: 了參 法師(葉均) ; 單字注解:廖文燦; 注解: 尊者 明法比丘PDFDOCDOC (Foreign1 字型)

[4](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註004〕 取材自:【部落格-- 荒草不曾鋤】-- 《法句經》 (涵蓋了T210《法句經》、T212《出曜經》、 T213《法集要頌經》、巴利《法句經》、巴利《優陀那》、梵文《法句經》,對他種語言的偈頌還附有漢語翻譯。)
[LChnFn21-01]〔註21-01〕 此二頌都是從譬喻而顯義的。
[LChnFn21-02](1, 2) 〔註21-02〕 常見(sassata-ditthi)與斷見(Uccheda-ditthi)。
[LChnFn21-03]〔註21-03〕 指十二處(dvadasayatana)-- 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
[LChnFn21-04]〔註21-04〕 指歡喜欲(nandirago)。
[LChnFn21-05]〔註21-05〕 指漏盡者--阿羅漢。
[LChnFn21-06]〔註21-06〕 「虎第五」(veyyagghapancamam)即等於「疑第五」(vicikiccha-pancamam)。因為在五蓋(Pancanivarana)的次第中疑蓋(vicikicchanivarana)是屬於第五的。五蓋為:貪欲(kamacchanba),瞋恚(vyapada),惛沉睡眠(thina-middha),掉舉惡作(uddhacca-kukkucca),疑(vicikiccha)。
[LChnFn21-07]〔註21-07〕 「喬達摩」(Gotama) 即佛陀。
[LChnFn21-08]〔註21-08〕 即觀髮毛爪齒等三十二分身。
[LChnFn21-09]〔註21-09〕 「財」指信,戒,慚,愧,聞,捨,慧等七財。
[LChnFn21-10]〔註21-10〕 「雪山」(Himavanto)即喜馬拉雅山。

校註:

[NandFn21-01]

〔校註21-001〕 高顯如雪山

說明:原版注釋正確;偈頌正文誤植也。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