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法句經》註解 摘譯 十九:法住品 (The Just)
Dhp256 | Dhp257 | Dhp258 | Dhp259 | Dhp260 | Dhp261 | Dhp262 | Dhp263 | Dhp264 |
---|---|---|---|---|---|---|---|---|
Dhp265 | Dhp266 | Dhp267 | Dhp268 | Dhp269 | Dhp270 | Dhp271 | Dhp272 |
本對讀包含下列數個版本,請自行勾選欲對讀之版本 (感恩 Siong-Ui Te 師兄 提供程式支援):
巴利原典 (CSCD) [2] | 19. Dhammaṭṭhavaggo 256. Na tena hoti dhammaṭṭho, yenatthaṃ sāhasā [sahasā (sī. syā. ka.)] naye;
Yo ca atthaṃ anatthañca, ubho niccheyya paṇḍ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十九:法住品 [LChnFn19-01] 二五六 鹵莽 [LChnFn19-02] 處事故,不為法住者。智者應辦別──孰正與孰邪。 |
註解 [4] | dhammaṭṭho 於法是堅定的。 tena 僅以那理由。 sahasā naye 任性地處理事。因建立在貪等的基點上,此人任性地錯判事情。 ➀ 基於貪的基點,此人將權利假判給未擁有此的親人或朋友。 ➁ 基於瞋的基點,此人造假地剝奪敵對者的擁有權。 ➂ 基於癡的基點,接受賄賂之後,在作決定的時候,好像他正注意其他事,或好像正尋找此與彼,而不專注於手頭的事件,而造假地剝奪別人的權利,說:此事某人贏,彼人敗。 ➃ 基於怖畏,此人將勝利判給有力的人,縱使法律上,此人是應受處罰的。 這些都是於法不堅定。 yo ca atthaṃ anatthañ ca ubho niccheyya paṇḍito 然而有學問的人,會宣告二件事:那一個是事實,那一個不是。而下判斷。 |
巴利原典 (CSCD) [2] | 257. Asāhasena dhammena, samena nayatī pare;
Dhammassa gutto medhāvī, ‘‘dhammaṭṭho’’ti pa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五七 導人不鹵莽,如法而公平,智者護於法,是名法住者。 |
註解 [4] | asāhasena dhammena samena nayatī pare 不任性,以法,公平地帶領其他人。 dhammassa gutto medhāvī dhammaṭṭho 'ti pavuccati 為法所守護的人,具備對法的了解,可稱為法住,因為基於法而判決。 |
巴利原典 (CSCD) [2] | 258. Na tena paṇḍito hoti, yāvatā bahu bhāsati;
Khemī averī abhayo, ‘‘paṇḍito’’ti pa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五八 不以多言故,彼即為智者。安靜無怨怖,是名為智者。 |
註解 [4] | na tena paṇḍito hoti yāvatā bahu bhāsati 因為此人在僧團中說太多話,因此不會被稱為智者。 khemī averī abhayo 寂靜者,沒有敵人,沒有怖畏。讓自己寂靜的人,因為缺少五種敵人,所以沒有敵人,或接近他的人們沒有怖畏。 paṇḍito'ti pavuccati 他被稱為智者。 |
巴利原典 (CSCD) [2] | 259. Na tāvatā dhammadharo, yāvatā bahu bhāsati;
Yo ca appampi sutvāna, dhammaṃ kāyena passati;
Sa ve dhammadharo hoti, yo dhammaṃ nappamajj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五九 不以多言故,彼為持法者。彼雖聞少分,但由身見法 [LChnFn19-03] ,於法不放逸,是名持法者。 |
註解 [4] | na tāvatā dhammadharo yāvatā bahu bhāsati 因為學習、背誦、複習而說太多話,他不是一個持法者,僅是家庭的守護者。 yo ca appam pi sutvāna dhammaṃ kāyena passati 但聽法,縱使少量,卻能了解法,成為見法的人,見了四聖諦,此真為持法者。 sa ve dhammadharo hoti yo dhammaṃ nappamajjati 已竭盡努力的人,不放逸於法,且希求透徹了解,此人也是持法者。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0. Na tena thero so hoti [thero hoti (sī. syā.)], yenassa palitaṃ siro;
Paripakko vayo tassa, ‘‘moghajiṇṇo’’ti 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0 不因彼白頭,即得為長老 [LChnFn19-04] 。彼年齡虛熟,徒有長老名。 |
註解 [4] | moghajiṇṇo 'ti vuccati 因為內心缺乏長老的特質,所以此人稱為長老,了無意義。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1. Yamhi saccañca dhammo ca, ahiṃsā saṃyamo damo;
Sa ve vantamalo dhīro, ‘‘thero’’ iti [so theroti (syā. ka.)] pa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一 於彼具真實 [LChnFn19-05] ,具法 [LChnFn19-06] 不殺生,節制 [LChnFn19-07] 並調伏 [LChnFn19-08] ,彼有智慧人。除滅諸垢穢,實名為長老。 |
註解 [4] | yamhi saccaṃ ca dhammo ca 聖諦存於此人中,因為他以十六觀智了解真理;且此人有九出世間法,因透徹了知法故。 ahiṃsā 無殺,因已培育四無量心。 saññamo damo 此人有戒,也有律儀。 sa ve vantamalo 因了解道,而去除垢。 dhīro 具足堅定故,稱為智者。 thero iti pavuccati 這樣的人,因為具足堅定(thira)的狀況,稱為thera。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2. Na vākkaraṇamattena, vaṇṇapokkharatāya vā;
Sādhurūpo naro hoti, issukī maccharī saṭh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二 [LChnFn19-09] 嫉慳虛偽者,雖以其辯才,或由相端嚴,不為善良人。 |
註解 [4] | na vākkaraṇamattena vaṇṇapokkharatāya vā 不因令人喜愛的言語或令人歡喜的外貌。 sādhurūpo naro hoti issukī maccharī saṭho 僅因上述兩種理由,他不可能成為好人,因其同時具有嫉妒與狡猾。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3. Yassa cetaṃ samucchinnaṃ, mūlaghaccaṃ samūhataṃ;
Sa vantadoso medhāvī, ‘‘sādhurūpo’’ti 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三 若斬斷此(心),拔根及除滅,彼捨瞋智者,名為善良人。 |
註解 [4] | yassa ce taṃ samucchinnaṃ mūlaghaccaṃ samūhataṃ 若此人徹底地切斷種種惡法的根。 sa vantadoso medhāvī sādhurūpo 'ti vuccati 具足法的智慧,可稱為善人。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4. Na muṇḍakena samaṇo, abbato alikaṃ bhaṇaṃ;
Icchālobhasamāpanno, samaṇo kiṃ bhaviss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四 若破戒妄語,削髮非沙門。充滿欲與貪,云何為沙門? |
註解 [4] | muṇḍakena 僅是剃髮而已。 abbato 缺少對戒的觀察與實踐頭陀支的人 alikaṃ bhaṇaṃ 說謊。 icchālobhasamāpanno 具足欲與貪的人。對於未得的,稱為欲;已得的,為貪。 samaṇo kiṃ bhavissati 如此的人,如何能成為沙門?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5. Yo ca sameti pāpāni, aṇuṃ thūlāni sabbaso;
Samitattā hi pāpānaṃ, ‘‘samaṇo’’ti pa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五 彼息滅諸惡──無論大與小,因息滅諸惡,故名為沙門。 |
註解 [4] | yo ca sameti pāpāni aṇuṃ thūlāni sabbaso然而息滅諸惡行者,不論大小結。 samitattā hi pāpānaṃ samaṇo 'ti pavuccati 因為諸惡行已息滅故,所以稱為沙門。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6. Na tena bhikkhu so hoti, yāvatā bhikkhate pare;
Vissaṃ dhammaṃ samādāya, bhikkhu hoti na tāvat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六 僅向他行乞,不即是比丘。行宗教法儀,亦不為比丘。 |
註解 [4] | na tena bhikkhu so hoti yāvatā bhikkhate pare 不是僅因向別人乞食而稱為比丘。 vissaṃ dhammaṃ samādāya bhikkhu hoti na tāvatā 已受持雜染法的人,不能稱為比丘。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7. Yodha puññañca pāpañca, bāhetvā brahmacariyavā [brahmacariyaṃ (ka.)];
Saṅkhāya loke carati, sa ve ‘‘bhikkhū’’ti 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七 僅捨善與惡,修於梵行者,以知 [LChnFn19-10] 住此世,彼實名比丘。 |
註解 [4] | yo 'dha 於僧團中。 puññañ ca pāpañ ca bāhetvā brahmacariyavā 已成就道,而捨置福與惡後,過梵行的生活。 saṅkhāya 以內觀審察。 loke carati 行於世間,世間指五蘊,而且如實了知一切法:這些是內五蘊,這些是外五蘊。 sa ve bhikkhū 'ti vuccati 已透過知見,而破壞(bhid)煩惱,所以稱為比丘。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8. Na monena munī hoti, mūḷharūpo aviddasu;
Yo ca tulaṃva paggayha, varamādāya paṇḍ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八 [LChnFn19-11] 愚昧無知者,不以默然故,而名為牟尼。智者如權衡。 |
註解 [4] | na monena munī hoti 一個人被稱為牟尼,事實上,是因為mona,就是指了解道,即是牟尼之道。但此處的mona僅用作沉默。 mūḷharūpo aviddasu 這樣的人,不能被稱為muni,縱使保持沉默,換句話說,如果僅因沉默而成為muni,那麼愚昧無知的人,也會成為muni。 yo ca tulaṃ 'va paggayha 猶如拿秤的人,如果比所稱的東西重,就要拿走一些,如果比較輕,就增碼。 varam ādāya paṇḍito 同樣的,捨棄不善法,猶如移出過重;而增長善法如同於不足之處增碼。如此作的人,就是攝取最好的,即五分法身,而放棄不善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269. Pāpāni parivajjeti, sa munī tena so muni;
Yo munāti ubho loke, ‘‘muni’’ tena pa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六九 捨惡取其善,乃得為牟尼。彼知於兩界 [LChnFn19-12] ,故稱為牟尼。 |
註解 [4] | sa munī 他可稱為muni。 tena so muni 因上述的理由,他是muni。 yo munāti ubho loke 於此五蘊世界,稱量出此二種事實(善與惡),而且能省思:這些是內五蘊,這些是外五蘊。猶如藉著秤,能稱量出東西的重量。 |
巴利原典 (CSCD) [2] | 270. Na tena ariyo hoti, yena pāṇāni hiṃsati;
Ahiṃsā sabbapāṇānaṃ, ‘‘ariyo’’ti pa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七0 彼人非聖賢,以其殺生故。不害諸眾生,是名為聖者。 |
註解 [4] | ahiṃsā sabbapāṇānaṃ ariyo 'ti pavuccati 此中的ahiṃsā作為具格的意思,因為傷害眾生,所以此人不是聖者。但是防範自己遠離傷害一切眾生,如以手等,遠離暴力。因為已培養慈心觀,所以能無害,此人可稱為聖者。 |
巴利原典 (CSCD) [2] | 271. Na sīlabbatamattena, bāhusaccena vā pana;
Atha vā samādhilābhena, vivittasayanena v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七一 [LChnFn19-13] 不以戒律行 [LChnFn19-14] ,或由於多聞 [LChnFn19-15] ,或由證三昧,或由於獨居 [LChnFn19-16] 。 |
註解 [4] | sīlabbatamattena 僅以四資具戒或十三頭陀支。 bāhusaccena vā 或以精通三藏。 samādhilābhena 或以得八等至。 |
巴利原典 (CSCD) [2] | 272. Phusāmi nekkhammasukhaṃ, aputhujjanasevitaṃ;
Bhikkhu vissāsamāpādi, appatto āsavakkhayaṃ.
Dhammaṭṭhavaggo ekūnavīsati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七二 謂『受出家樂,非凡夫所能』。汝等漏未盡,莫生保信想 [LChnFn19-17] ! 法住品第十九竟 |
註解 [4] | phusāmi nekkhammasukhaṃ aputhujjanasevitaṃ 僅因為了知:我已達到不來果之樂。此不為凡夫所經驗,然為聖者所體驗。 bhikkhu vissāsamāpādi appatto āsavakkhayaṃ 諸比丘!僅由上述的原因,尚未達到阿羅漢果,願此人不可滿足,而想:對我而言,輪迴僅剩一點。就好像一點糞便,聞起來也是臭的。雖然輪迴的時間很短,但只要存在,就是苦的來源。 |
備註:
[1] | 〔註001〕 巴利原典 (PTS)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Access to Insight → Tipitaka : → Dhp → {Dhp 1-20} ( Dhp ; Dhp 21-32 ; Dhp 33-43 , etc..) |
[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註002〕 巴利原典 (CSCD)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國際內觀中心】(Vipassana Meditation (As Taught By S.N. Goenka in the tradition of Sayagyi U Ba Khin)所發行之《第六次結集》(巴利大藏經) CSCD ( 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網路版原始出處(original)請參考: The Pāḷi Tipitaka (http://www.tipitaka.org/) (請於左邊選單“Tipiṭaka Scripts”中選 Roman → Web → Tipiṭaka (Mūla) → Suttapiṭaka → Khuddakanikāya → Dhammapadapāḷi → 1. Yamakavaggo (2. Appamādavaggo , 3. Cittavaggo , etc..)。] |
[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註003〕 本譯文請參考: 文言文版 ( 了參 法師 譯,台北市:圓明出版社,1991。) 另參: 一、 Dhammapada 法句經(中英對照) -- English translated by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Chinese translated by Yeh chun(葉均); Chinese commented by Ven. Bhikkhu Metta(明法比丘) 〔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佛護 尊者 ) 英譯; 了參 法師(葉均) 譯; 明法比丘 註(增加許多濃縮的故事)〕: PDF 、 DOC ; DOC (Foreign1 字型) 。 二、 法句經 Dhammapada (Pāḷi-Chinese 巴漢對照)-- 漢譯: 了參 法師(葉均) ; 單字注解:廖文燦; 注解: 尊者 明法比丘 ;PDF 、 DOC ; DOC (Foreign1 字型) |
[4]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註004〕 取材自:【部落格-- 荒草不曾鋤】-- 《法句經》 (涵蓋了T210《法句經》、T212《出曜經》、 T213《法集要頌經》、巴利《法句經》、巴利《優陀那》、梵文《法句經》,對他種語言的偈頌還附有漢語翻譯。) |
[LChnFn19-01] | 〔註19-01〕 「法住」(Dharmattha)乃依法而行,安住於奉之意。亦可譯為「奉法」。 |
[LChnFn19-02] | 〔註19-02〕 「鹵莽」(Sahasa)含有急躁、草率、獨斷之意。這裡是說受貪瞋癡及怖畏所影響的不正確觀念。 |
[LChnFn19-03] | 〔註19-03〕 「由身」(Kayena)原註釋為「由名身」(Namakayena)。巴利文中分五蘊為二類: 一、名身(Namakaya),即名蘊-- 僅指受想行識四蘊而言; 二、色身(Rupakaya),僅指色蘊而言。故「身見法」即心見法-- 內自證於法不由他悟--之意。 |
[LChnFn19-04] | 〔註19-04〕 「長老」(Thera)本為受比丘戒十年以上的尊稱。但實重於久修實證,否則徒有長老的空名而已。 |
[LChnFn19-05] | 〔註19-05〕 指四諦。 |
[LChnFn19-06] | 〔註19-06〕 指四果、四向及涅槃。 |
[LChnFn19-07] | 〔註19-07〕 指一切戒律。 |
[LChnFn19-08] | 〔註19-08〕 特別調伏眼耳鼻舌身五根說的。 |
[LChnFn19-09] | 〔註19-09〕 下二頌連貫。 |
[LChnFn19-10] | 〔註19-10〕 知戒知定知慧。 |
[LChnFn19-11] | 〔註19-11〕 下二頌連貫。 |
[LChnFn19-12] | 〔註19-12〕 內界和外界。 |
[LChnFn19-13] | 〔註19-13〕 下二頌連貫。 |
[LChnFn19-14] | 〔註19-14〕 「戒律」指別解脫律儀戒,根律儀戒,活命遍淨戒及資具依止戒。「行」指十二支頭陀(Dhutanga)行。 |
[LChnFn19-15] | 〔註19-15〕 多學三藏(Tipitaka)。 |
[LChnFn19-16] | 〔註19-16〕 原文vivicca-sayanena直譯「以獨臥」。 |
[LChnFn19-17] | 〔註19-17〕 原文 vissasam apadi 是結合的句子,即等於 vissasamma apadi 直譯為「莫生信賴」。各英譯本多作「莫生滿足想」。 |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