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法句經》註解 摘譯 第十六:喜愛品 (Affection)
Dhp209 | Dhp210 | Dhp211 | Dhp212 | Dhp213 | Dhp214 |
---|---|---|---|---|---|
Dhp215 | Dhp216 | Dhp217 | Dhp218 | Dhp219 | Dhp220 |
本對讀包含下列數個版本,請自行勾選欲對讀之版本 (感恩 Siong-Ui Te 師兄 提供程式支援):
巴利原典 (CSCD) [2] | 16. Piyavaggo 209. Ayoge yuñjamattānaṃ, yogasmiñca ayojayaṃ;
Atthaṃ hitvā piyaggāhī, pihetattānuyogi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第十六:喜愛品 二0九 專事不當事,不事於應修,棄善趨愛欲,卻羨自勉者 [LChnFn16-01] 。 |
註解 [4] | ayoge yuñjam attānaṃ於不相應、無利益、未深思、不應該作的事造作。未深思的事指六種不如理作意。 yogasmiñ ca ayojayaṃ 於有利益的事,卻不造作。 atthaṃ hitvā 已捨棄有益的目標之後。有益的,指三學。已捨棄指從出家開始。 piyaggāhī 取著所愛的,即指五欲。 pihet’ attānuyoginaṃ 因為這些行為,捨離出家戒,成為在家人,之後,羨慕那些為天人所敬的那些人。他如此希望:願我也能像他一樣。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0. Mā piyehi samāgañchi, appiyehi kudācanaṃ;
Piyānaṃ adassanaṃ dukkhaṃ, appiyānañca dassa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0 莫結交愛人,莫結不愛人。不見愛人苦,見憎人亦苦。 |
註解 [4] | mā piyehi samāgañchi appiyehi kudācanaṃ 不可與所愛的相聚,也不要與不可愛的相聚,連一剎那也不可。 piyānaṃ adassanaṃ dukkhaṃ 沒看到所愛的,即是與他們分離,是一種苦。 appiyānañ ca dassanaṃ 見到不可愛的,也是一種苦。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1. Tasmā piyaṃ na kayirātha, piyāpāyo hi pāpako;
Ganthā tesaṃ na vijjanti, yesaṃ natthi piyāppi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一 是故莫愛著,愛別離為苦。若無愛與憎,彼即無羈縛。 |
註解 [4] | tasmā 因為兩者都是苦。 piyaṃ na kayirātha 不讓自己貪愛任何有情與事物。 piyāpāyo hi pāpako 因為與可愛分離,會讓自己陷入凡夫脆弱的狀況。 ganthā tesaṃ na vijjanti yesaṃ natthi piyāppiyaṃ 對於無喜愛,亦無無喜愛的人而言,沒有結。沒有任何東西對他是喜愛的,因為貪婪之結已被捨棄。沒有任何東西對他而言是不可樂的,因為以捨棄瞋結。已捨這些結,同樣的其他結也被棄。因此,不要讓自己喜或不喜任何人或事。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2. Piyato jāyatī soko, piyato jāyatī [jāyate (ka.)] bhayaṃ;
Piyato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 kuto bha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二 從喜愛生憂,從喜愛生怖;離喜愛無憂,何處有恐怖。 |
註解 [4] | piyato 任何苦或畏懼的生起,事實上都是基於喜愛的有情或事物而生起。已滅除喜愛,則苦畏也消除。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3. Pemato jāyatī soko, pemato jāyatī bhayaṃ;
Pemato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 kuto bha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三 從親愛生憂,從親愛生怖;離親愛無憂,何處有恐怖。 |
註解 [4] | pemato 因為染著兒女。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4. Ratiyā jāyatī soko, ratiyā jāyatī bhayaṃ;
Ratiyā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 kuto bha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四 從貪欲生憂,從貪欲生怖;離貪欲無憂,何處有恐怖。 |
註解 [4] | ratiyā 因為染著五欲。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5. Kāmato jāyatī soko, kāmato jāyatī bhayaṃ;
Kāmato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 kuto bha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五 從欲樂生憂,從欲樂生怖;離欲樂無憂,何處有恐怖。 |
註解 [4] | Kāmato 因對事的欲與對煩惱的欲,所以不幸生起。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6. Taṇhāya jāyatī [jāyate (ka.)] soko, taṇhāya jāyatī bhayaṃ;
Taṇhāya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 kuto bha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六 從愛欲生憂,從愛欲生怖;離愛欲無憂,何處有恐怖。 |
註解 [4] | taṇhāya 從六門生起貪愛,因貪愛生起不幸。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7. Sīladassanasampannaṃ , dhammaṭṭhaṃ saccavedinaṃ;
Attano kamma kubbānaṃ, taṃ jano kurute pi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七 具戒及正見,住法 [LChnFn16-02] 知真諦 [LChnFn16-03] ,圓滿自所行 [LChnFn16-04] ,彼為心人愛。 |
註解 [4] | sīladassanasampannaṃ 具足戒見者。具足可導致清淨的戒,與具足正觀可導致道與果。 dhammaṭṭhaṃ 立於法,指已知九出間法的人。 saccavedinaṃ 說真實語,因知真理,說真實語,即由十六觀智,了知四聖諦。 attano kamma kubbānaṃ 作自己的工作,即是三學。 taṃ jano kurute piyaṃ 凡夫會喜愛這種人,希望見到、頂禮、服務此人。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8. Chandajāto anakkhāte, manasā ca phuṭo siyā;
Kāmesu ca appaṭibaddhacitto [appaṭibandhacitto (ka.)], uddhaṃsototi vucc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八 渴求離言法 [LChnFn16-05] ,充滿思慮心,諸慾心不著,是名上流人 [LChnFn16-06] 。 |
註解 [4] | chandajāto 當傾向於作相對應的工作時,出世間的希求會生起。 anakkhāte 關於涅槃,因為無法描述:他如何被創造?具有何種特性?所以稱為無限。 kāmesu ca appaṭibaddhacitto 其心不被五欲所繫,因達到不來果道,不染著欲。 uddhaṃsoto 'ti vuccati 稱此人為上分結,因為此人將生於天界。 |
巴利原典 (CSCD) [2] | 219. Cirappavāsiṃ purisaṃ, dūrato sotthimāgataṃ;
Ñātimittā suhajjā ca, abhinandanti āgat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一九 久客異鄉者,自遠處安歸,親友與知識,歡喜而迎彼。 |
註解 [4] | cirappavāsiṃ purisaṃ 長期的離家生活的人。 dūrato sotthim āgataṃ 從遠方安全地歸來,帶回從事貿易或服務國王所獲得的利益。 ñātimittā suhajjā ca 親友與善心者。親屬,因為血緣關係。朋友,因為互相交往。善心者,因為熱誠的心。 abhinandanti āgataṃ 高興地歡迎其歸來,以言語或合掌或帶來各種禮物等方式來對他歡迎。 |
巴利原典 (CSCD) [2] | 220. Tatheva katapuññampi, asmā lokā paraṃ gataṃ;
Puññāni paṭigaṇhanti, piyaṃ ñātīva āgataṃ.
Piyavaggo soḷasa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二0 造福亦如是,從此生彼界,福業如親友,以迎愛者來。 喜愛品第十六竟 |
註解 [4] | tatheva katapuññam pi 同樣的,已作善行的人。 asmā lokā paraṃ gataṃ 從此世到後世。 puññāni paṭigaṇhanti 善行迎接此人,自己的善行成為父母的位置,高興地迎接此人,帶給此人許多利益。 piyaṃ ñātīva āgataṃ 如同親友迎接歸來的人一樣。 |
備註:
[1] | 〔註001〕 巴利原典 (PTS)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Access to Insight → Tipitaka : → Dhp → {Dhp 1-20} ( Dhp ; Dhp 21-32 ; Dhp 33-43 , etc..) |
[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註002〕 巴利原典 (CSCD)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國際內觀中心】(Vipassana Meditation (As Taught By S.N. Goenka in the tradition of Sayagyi U Ba Khin)所發行之《第六次結集》(巴利大藏經) CSCD ( 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網路版原始出處(original)請參考: The Pāḷi Tipitaka (http://www.tipitaka.org/) (請於左邊選單“Tipiṭaka Scripts”中選 Roman → Web → Tipiṭaka (Mūla) → Suttapiṭaka → Khuddakanikāya → Dhammapadapāḷi → 1. Yamakavaggo (2. Appamādavaggo , 3. Cittavaggo , etc..)。] |
[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註003〕 本譯文請參考: 文言文版 ( 了參 法師 譯,台北市:圓明出版社,1991。) 另參: 一、 Dhammapada 法句經(中英對照) -- English translated by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Chinese translated by Yeh chun(葉均); Chinese commented by Ven. Bhikkhu Metta(明法比丘) 〔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佛護 尊者 ) 英譯; 了參 法師(葉均) 譯; 明法比丘 註(增加許多濃縮的故事)〕: PDF 、 DOC ; DOC (Foreign1 字型) 。 二、 法句經 Dhammapada (Pāḷi-Chinese 巴漢對照)-- 漢譯: 了參 法師(葉均) ; 單字注解:廖文燦; 注解: 尊者 明法比丘 ;PDF 、 DOC ; DOC (Foreign1 字型) |
[4]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註004〕 取材自:【部落格-- 荒草不曾鋤】-- 《法句經》 (涵蓋了T210《法句經》、T212《出曜經》、 T213《法集要頌經》、巴利《法句經》、巴利《優陀那》、梵文《法句經》,對他種語言的偈頌還附有漢語翻譯。) |
[LChnFn16-01] | 〔註16-01〕 比丘為欲樂所迷,放棄行道,過著俗人生活,後見修道成就者,卻空自羨慕。 |
[LChnFn16-02] | 〔註16-02〕 指四果向、四果及涅槃九種殊勝法。 |
[LChnFn16-03] | 〔註16-03〕 指四聖諦。 |
[LChnFn16-04] | 〔註16-04〕 指戒定慧。 |
[LChnFn16-05] | 〔註16-05〕 涅槃。 |
[LChnFn16-06] | 〔註16-06〕 「上流人」(Uddhamsoto)指近於涅槃的不還果(Anaggmi)。 |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