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法句經》註解 摘譯 十五:樂品 (Happiness)
Dhp197 | Dhp198 | Dhp199 | Dhp200 | Dhp201 | Dhp202 |
---|---|---|---|---|---|
Dhp203 | Dhp204 | Dhp205 | Dhp206 | Dhp207 | Dhp208 |
本對讀包含下列數個版本,請自行勾選欲對讀之版本 (感恩 Siong-Ui Te 師兄 提供程式支援):
巴利原典 (CSCD) [2] | 15. Sukhavaggo 197. Susukhaṃ vata jīvāma, verinesu averino;
Verinesu manussesu, viharāma averi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十五:樂品 [LChnFn15-01] 一九七 我等 [LChnFn15-02] 實樂生,憎怨中無憎。於憎怨人中,我等無憎住。 |
註解 [4] | susukhaṃ 極快樂,在家人以強奪等來營生,而說:我們過的很舒服。但我們比他們過得更舒服。 verinesu averino 在怨恨中,無恨者。 |
巴利原典 (CSCD) [2] | 198. Susukhaṃ vata jīvāma, āturesu anāturā;
Āturesu manussesu, viharāma anātur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九八 我等實樂生,疾病中無病 [LChnFn15-03] 。於疾病人中,我等無病住。 |
註解 [4] | āturesu anāturā 於苦惱中無惱者。因為遠離煩惱,所以在因煩惱而有病中,是無病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199. Susukhaṃ vata jīvāma, ussukesu anussukā;
Ussukesu manassesu, viharāma anussuk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九九 我等實樂生,貪欲中無欲。於貪欲人中,我等無欲住。 |
註解 [4] | ussūkesu anussukā 在不寂靜中寂靜。在追求五欲的人中,因為不求故,遠離貪愛故,所以寂靜。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0. Susukhaṃ vata jīvāma, yesaṃ no natthi kiñcanaṃ;
Pītibhakkhā bhavissāma, devā ābhassarā yath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00 我等實樂生,我等無物障 [LChnFn15-04] ,我等樂為食,如光音天人 [LChnFn15-05] 。 |
註解 [4] | yesaṃ 在那些有許可障礙,如欲貪等的人中,沒有障礙的事。 pītibhakkhā 喜的享用者,就如以喜為食,而度日的天神一般,我們亦將如此。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1. Jayaṃ veraṃ pasavati, dukkhaṃ seti parājito;
Upasanto sukhaṃ seti, hitvā jayaparāja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0一 勝利生憎怨,敗者住苦惱。勝敗兩俱捨,和靜住安樂。 |
註解 [4] | jayaṃ veraṃ pasavati 戰勝者獲得失敗者的怨恨。 parājito 被他人所敗的人,處於苦惱中,而想:何時,我將能見到進一步的攻擊,令其挫敗? upasanto 寂靜者,指阿羅漢,其煩惱已平息故。 sukhaṃ seti hitvā jayaparājayaṃ 已經捨離勝與敗的人,睡得很安穩。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2. Natthi rāgasamo aggi, natthi dosasamo kali;
Natthi khandhasamā [khandhādisā (sī. syā. pī. rūpasiddhiyā sameti)] dukkhā, natthi santiparaṃ suk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0二 無火如貪欲,無惡如瞋恨,無苦如(五)蘊,無樂勝寂靜 [LChnFn15-06] 。 |
註解 [4] | natthi rāgasamo aggi 沒有其他的火如欲貪,此欲貪能將一個人燒成灰盡,從內部燒起,看不到煙、火、炭。 natthi dosasamo kali 沒有任何惡如瞋。 natthi khandhādisā dukkhā 沒有任何苦如五蘊一般輪轉不已。 natthi santiparaṃ sukhaṃ 沒有任何樂高於涅槃。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3. Jighacchāparamā rogā, saṅkhāraparamā [saṅkārā paramā (bahūsu)] dukhā;
Etaṃ ñatvā yathābhūtaṃ, nibbānaṃ paramaṃ suk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0三 飢為最大病,行 [LChnFn15-07] 為最大苦;如實知此已,涅槃樂最上。 |
註解 [4] | jighacchā paramā rogā 貪是最嚴重的病。任何疾病,可以藥物處理來驅逐,或消滅;然而,貪必須恆常對治,所以是最嚴重的病。 saṅkhārā 五蘊。 etaṃ ñatvā yathābhūtaṃ 如實知此,在了解事實是如此之後,什麼事實?即沒有任何疾病如貪,沒有任何苦如五蘊。智者體證涅槃。 nibbānaṃ paramaṃ sukhaṃ 涅槃是最高的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4. Ārogyaparamā lābhā, santuṭṭhiparamaṃ dhanaṃ;
Vissāsaparamā ñāti [vissāsaparamo ñāti (ka. sī.), vissāsaparamā ñātī (sī. aṭṭha.), vissāsā paramā ñāti (ka.)], nibbānaṃ paramaṃ [nibbāṇaparamaṃ (ka. sī.)] suk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0四 無病最上利,知足最上財,信賴最上親,涅槃最上樂。 |
註解 [4] | ārogyaparamā lābhā 無病是最高的得。對於生病的人而言,縱使有所得,實際上無所得。對於健康的人,已得一切。 santuṭṭhiparamaṃ dhanaṃ 滿足是最高的財富。對於在家人或隱士而言,知足於其所得與所擁有的,這是比任何財富還高。 vissāsaparamā ñātī 信任是最高的親屬。對他沒有信任,此人事實上就是陌生人,縱使是其父或母。雖然彼此沒有關連,但有信任,則是最好的親屬。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5. Pavivekarasaṃ pitvā [pītvā (sī. syā. kaṃ. pī.)], rasaṃ upasamassa ca;
Niddaro hoti nippāpo, dhammapītirasaṃ piv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0五 已飲獨居味,以及寂靜味,喜飲於法味,離怖畏去惡。 |
註解 [4] | pavivekarasaṃ 出離的味,由出離而生出的味,即是體驗出離所生的樂。 pītvā rasaṃ upasamassa 已飲寂靜味。所謂寂靜味,即是涅槃樂,因煩惱息滅故寂靜。已飲,因達到現觀四聖諦,以涅槃為所緣及體驗他而品嚐到涅槃。 niddaro hoti 藉著出離樂與涅槃樂,煩惱滅盡的比丘遠離憂傷。 dhammapītirasaṃ pibaṃ 飲其法喜味,當其品嚐由九種出世間法所生起的滋味時,一個人確實捨離憂傷。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6. Sāhu dassanamariyānaṃ, sannivāso sadā sukho;
Adassanena bālānaṃ, niccameva sukhī siy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0六 善哉見聖者,與彼同住樂。由不見愚人,彼即常歡樂。 |
註解 [4] | sādhu 善的、美的、有益的。 sannivāso 不僅見到他們是樂,與他們同坐,服侍他們也是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7. Bālasaṅgatacārī [bālasaṅgaticārī (ka.)] hi, dīghamaddhāna socati;
Dukkho bālehi saṃvāso, amitteneva sabbadā;
Dhīro ca sukhasaṃvāso, ñātīnaṃva samāgam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0七 與愚者同行,長時處憂悲。與愚同住苦,如與敵同居。與智者同住,樂如會親族。 |
註解 [4] | bālasaṅgatacārī 與愚者同行。 hi dīgham addhāna socati dukkho bālehi saṃvāso長時間的悲傷,他為愚伴友所催促:讓我們破門竊盜等。變成與他有類似的心,作那些惡行,受到砍手等痛苦的處罰,且長時間的受苦。 amitten’ eva sabbadā 猶如與帶刀的敵人共住,或毒蛇等共住,是一個持續不斷的災難,同樣的,與愚者共住也一樣。 dhīro ca sukhasaṃvāso 與智者共住是快樂。 ñātīnaṃ va samāgamo 猶如親友相聚是快樂的,同樣的,與智者共住也一樣。 |
巴利原典 (CSCD) [2] | 208. Tasmā hi –
Dhīrañca paññañca bahussutañca, dhorayhasīlaṃ vatavantamariyaṃ;
Taṃ tādisaṃ sappurisaṃ sumedhaṃ, bhajetha nakkhattapathaṃva candimā [tasmā hi dhīraṃ paññañca, bahussutañca dhorayhaṃ; sīlaṃ dhutavatamariyaṃ, taṃ tādisaṃ sappurisaṃ; sumedhaṃ bhajetha nakkhattapathaṃva candimā; (ka.)].
Sukhavaggo pannarasa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二0八 是故真實: [LChnFn15-08] 賢者智者多聞者,持戒虔誠與聖者,從斯善人賢慧遊,猶如月從於星道。 樂品第十五竟 |
註解 [4] | tasmā hi 因此與愚者生活是不幸的,與智者共住是快樂的。 dhīrañ ca 智者,具有堅定不移的人。 paññañ ca 具有世間與出世間內觀的人。 bahussutañ ca 具有聖典的知識與心的清淨。 dhorayhaśīlaṃ 由於習慣於承擔軛,故能達到阿羅漢。 vatavantam 盡本分的,有常規的習性,由於練習戒與頭陀的緣故。 āriyaṃ 可貴的,是聖者(ariya),遠離(āroka)煩惱。 sappurisaṃ 正人,如此的人有敏銳的智慧。 bhajetha 應該與此人交往。 nakkhattapathaṃ'va candimā 猶如月亮在純淨的天空中,隨眾星的路而行。 |
備註:
[1] | 〔註001〕 巴利原典 (PTS)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Access to Insight → Tipitaka : → Dhp → {Dhp 1-20} ( Dhp ; Dhp 21-32 ; Dhp 33-43 , etc..) |
[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註002〕 巴利原典 (CSCD)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國際內觀中心】(Vipassana Meditation (As Taught By S.N. Goenka in the tradition of Sayagyi U Ba Khin)所發行之《第六次結集》(巴利大藏經) CSCD ( 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網路版原始出處(original)請參考: The Pāḷi Tipitaka (http://www.tipitaka.org/) (請於左邊選單“Tipiṭaka Scripts”中選 Roman → Web → Tipiṭaka (Mūla) → Suttapiṭaka → Khuddakanikāya → Dhammapadapāḷi → 1. Yamakavaggo (2. Appamādavaggo , 3. Cittavaggo , etc..)。] |
[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註003〕 本譯文請參考: 文言文版 ( 了參 法師 譯,台北市:圓明出版社,1991。) 另參: 一、 Dhammapada 法句經(中英對照) -- English translated by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Chinese translated by Yeh chun(葉均); Chinese commented by Ven. Bhikkhu Metta(明法比丘) 〔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佛護 尊者 ) 英譯; 了參 法師(葉均) 譯; 明法比丘 註(增加許多濃縮的故事)〕: PDF 、 DOC ; DOC (Foreign1 字型) 。 二、 法句經 Dhammapada (Pāḷi-Chinese 巴漢對照)-- 漢譯: 了參 法師(葉均) ; 單字注解:廖文燦; 注解: 尊者 明法比丘 ;PDF 、 DOC ; DOC (Foreign1 字型) |
[4]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註004〕 取材自:【部落格-- 荒草不曾鋤】-- 《法句經》 (涵蓋了T210《法句經》、T212《出曜經》、 T213《法集要頌經》、巴利《法句經》、巴利《優陀那》、梵文《法句經》,對他種語言的偈頌還附有漢語翻譯。) |
[LChnFn15-01] | 〔註15-01〕 日譯本為「安樂品」。 |
[LChnFn15-02] | 〔註15-02〕 「我等」是佛陀自稱。 |
[LChnFn15-03] | 〔註15-03〕 「疾病」意為種種煩惱的苦痛。 |
[LChnFn15-04] | 〔註15-04〕 沒有貪瞋癡等煩惱障。 |
[LChnFn15-05] | 〔註15-05〕 佛陀寄居於一個婆羅門村叫做五裟羅 (Pa~ncasaala) 的時候,有一天往村內去乞食,但沒有得到什麼飲食。一個魔王站在村門口,看見佛陀空缽而回,便嘲笑他說:『你沒有得到飲食,必須再到村內去乞食以解決你的飢餓問題』。於是佛陀答以此頌。 |
[LChnFn15-06] | 〔註15-06〕 指涅槃。 |
[LChnFn15-07] | 〔註15-07〕 原文 Sa'nkhaara 直譯為「行」--即有為諸行。但巴利原註作 Khandha 蘊。 |
[LChnFn15-08] | 〔註15-08〕 這句是用以承前起後的,不是頌文。 |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