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法句經》註解 摘譯 十:刀杖品 (Violence)
Dhp129 | Dhp130 | Dhp131 | Dhp132 | Dhp133 | Dhp134 | Dhp135 | Dhp136 | Dhp137 |
---|---|---|---|---|---|---|---|---|
Dhp138 | Dhp139 | Dhp140 | Dhp141 | Dhp142 | Dhp143 | Dhp144 | Dhp145 |
本對讀包含下列數個版本,請自行勾選欲對讀之版本 (感恩 Siong-Ui Te 師兄 提供程式支援):
巴利原典 (CSCD) [2] | 10. Daṇḍavaggo 129. Sabbe tasanti daṇḍassa, sabbe bhāyanti maccuno;
Attānaṃ upamaṃ katvā, na haneyya na ghātay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十、刀杖品 [LChnFn10-01] 一二九 一切懼刀杖,一切皆畏死,以自度(他情),莫殺教他殺。 |
註解 [4] | sabbe tasanti daṇḍassa sabbe bhāyanti當杖打在他們身上,所有的眾生都害怕棍杖。 maccuno 且他們實際上也害怕死亡。在此中,應該沒有例外,但意義上卻有。當國王擊鼓聚眾說每個人皆應來,一切人皆來了,除了王子們與大臣。同樣的,所有人皆怖畏杖與死,必須了解所有人怖畏有四個例外:馬、牛、象、漏盡阿羅漢。此中,阿羅漢不害怕死亡,未看到眾生死去,因為對眾生的我見已滅故。其他三類不害怕,未看到可威脅他的眾生,因為我見很強的原故。 attānaṃ upamaṃ katvā na haneyya na ghātaye 其他眾生,跟我一樣。如此了解之後,一個人就不應該打別人,也不會令別人打。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0. Sabbe tasanti daṇḍassa, sabbesaṃ jīvitaṃ piyaṃ;
Attānaṃ upamaṃ katvā, na haneyya na ghātay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0 一切懼刀杖,一切皆愛生,以自度(他情),莫殺教他殺。 |
註解 [4] | sabbesaṃ jīvitaṃ piyaṃ 生命對所有眾生而言,都是可意、可樂的,除了阿羅漢之外,阿羅漢對生與死無所企求。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1. Sukhakāmāni bhūtāni, yo daṇḍena vihiṃsati;
Attano sukhamesāno, pecca so na labhate suk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一 於求樂有情,刀杖加惱害,但求自己樂,後世樂難得。 |
註解 [4] | yo daṇḍena vihiṃsati 以杖傷害眾生的人。 pecca so na labhate sukhaṃ 那種人在死後,得不到快樂,人、天、涅槃的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2. Sukhakāmāni bhūtāni, yo daṇḍena na hiṃsati;
Attano sukhamesāno, pecca so labhate suk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二 於求樂有情,不加刀杖害,欲求自己樂,後世樂可得。 |
註解 [4] | pecca so labhate sukhaṃ在死後,可得到人、天、涅槃的樂。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3. Māvoca pharusaṃ kañci, vuttā paṭivadeyyu taṃ [paṭivadeyyuṃ taṃ (ka.)];
Dukkhā hi sārambhakathā, paṭidaṇḍā phuseyyu taṃ [phuseyyuṃ taṃ (k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三 對人莫說粗惡語,汝所說者還說汝。憤怒之言實堪痛;互擊刀杖可傷汝。 |
註解 [4] | māvoca pharusaṃ kañci 不可對任何人說粗語。 vuttā paṭivadeyyu taṃ 你所說的任何一句話,都會回到你的身上。 dukkhā hi sārambhakathā 這種說話是苦的。 paṭidaṇḍā phuseyyu taṃ 迴轉的杖會撞到你自己。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4. Sace neresi attānaṃ, kaṃso upahato yathā;
Esa pattosi nibbānaṃ, sārambho te na vijj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四 汝若自默然,如一破銅鑼,已得涅槃路;於汝無諍故。 |
註解 [4] | sace n’ eresi attānaṃ 如果你能夠令自己平靜。(不移動就是不對暴力反應。) kaṃso upahato yathā 猶如金屬作的鍋子,放在地下,切除邊緣,踏平,這樣的鍋子無法發出聲音,縱使用手或足或杖敲打。 esa patto 'si nibbāṇaṃ 如果能夠如此,正在完成宗教上練習的你已達到涅槃,縱使實際上你未達到。 sārambho te na vijjati 就是說沒有敵對的想法,如反駁的語言,如你在戒方面不足,你們全部於戒不足。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5. Yathā daṇḍena gopālo, gāvo pājeti gocaraṃ;
Evaṃ jarā ca maccu ca, āyuṃ pājenti pāṇin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五 如牧人以杖,驅牛至牧場,如是老與死.驅逐眾生命。 |
註解 [4] | yathā daṇḍena gopālo gāvo pāceti gocaraṃ 善巧的牧牛者,以木杖點算牛群,甚至當他們彼此碰撞時,也以此木杖打,且帶領他們到水草豐富之地。 evaṃ jarā ca maccu ca āyuṃ pācenti pāṇinaṃ 他們切斷生命的功能,結束生死。敗壞與必然的死亡如牧牛者,生命力如小公牛,死亡如牧地。此中,生是起頭,指引眾生的生命力驅向敗壞,向著疾病,向著死亡。死亡以斧頭給予捶打,令其結束。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6. Atha pāpāni kammāni, karaṃ bālo na bujjhati;
Sehi kammehi dummedho, aggidaḍḍhova tapp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六 愚夫造作諸惡業,卻不自知(有果報),癡人以自業感苦,宛如以火而自燒。 |
註解 [4] | atha pāpāni kammāni karaṃ bālo 小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不僅是在惡思的控制下,且在做的時候,也不注意後果。 na bujjhati 當然,此處不是說正在作錯事時,他不知道:我正在作壞事。此中所說的意思是說,一個人不知道:因為這個行為結果是如此,如此。 sehi kammehi dummedho aggidaḍḍho 'va tappati 缺少智慧的人,因其本身造作的這些行為,令生於惡趣中,且受苦如同為火所燒一般。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7. Yo daṇḍena adaṇḍesu, appaduṭṭhesu dussati;
Dasannamaññataraṃ ṭhānaṃ, khippameva nigacc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七 [LChnFn10-02] 若以刀杖害,無惡無害者 [LChnFn10-03] ,十事中一種,彼將迅速得。 |
註解 [4] | adaṇḍesu 在不會訴諸於處罰性行為的人中,即是指漏盡阿羅漢。 appaduṭṭhesu 對他們自己或他人不會傷害的人。 dasannam aññataraṃ ṭhānaṃ 此為心中痛苦來源的一個。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8. Vedanaṃ pharusaṃ jāniṃ, sarīrassa ca bhedanaṃ [sarīrassa pabhedanaṃ (syā.)];
Garukaṃ vāpi ābādhaṃ, cittakkhepañca [cittakkhepaṃ va (sī. syā. pī.)] pāpuṇ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八 極苦痛失財,身體被損害,或重病所逼,或失心狂亂。 |
註解 [4] | vedanaṃ 各種劇烈的痛,如頭痛等。 jāniṃ 失去難得之物。 bhedanaṃ 生理上的毀傷,如斷手等。 garukaṃ vā pi ābādhaṃ 或其他重大疾病,如癱瘓、一隻眼睛盲目、跛足、手腳畸形等。 cittakkhepaṃ va pāpuṇe 精神錯亂。 |
巴利原典 (CSCD) [2] | 139. Rājato vā upasaggaṃ [upassaggaṃ (sī. pī.)], abbhakkhānañca [abbhakkhānaṃ va (sī. pī.)] dāruṇaṃ;
Parikkhayañca [parikkhayaṃ va (sī. syā. pī.)] ñātīnaṃ, bhogānañca [bhogānaṃ va (sī. syā. pī.)] pabhaṅguraṃ [pabhaṅgunaṃ (k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三九 或為王迫害,或被誣重罪,或眷屬離散,或破滅財產 [LChnFn10-04] 。 |
註解 [4] | upassaggaṃ 失去名聲,來自國王的危險,如失去軍隊首領的地位等。 abbhakkhānaṃ 嚴重的非難,如說:你已造作此竊盜案及其他,此行為違反國王的利益。而事實上,說話的那個人即沒看到,也沒聽到,卻作此說。 parikkhayaṃ va ñātīnaṃ 支持某人的親人死去。 pabhaṅguraṃ 敗壞或腐去的狀況,在房內穀物腐壞,金子變成木炭,珍珠變成棉花子,錢幣變成陶器的碎片。 |
巴利原典 (CSCD) [2] | 140. Atha vāssa agārāni, aggi ḍahati [ḍayhati (ka.)] pāvako;
Kāyassa bhedā duppañño, nirayaṃ sopapajjati [so upapajjati (sī. sy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四0 或彼之房屋,為劫火焚燒。癡者身亡後,復墮於地獄。 |
註解 [4] | aggi ḍahati 縱使沒有其他的火,至少一年有二、三此的閃電,燒了他的財富,或事實上火自然生起且燒。 nirayaṃ so upapajjati 在此生中,因十種原因之一的出現,此人來生必定落入地獄。 |
巴利原典 (CSCD) [2] | 141. Na naggacariyā na jaṭā na paṅkā, nānāsakā thaṇḍilasāyikā vā;
Rajojallaṃ ukkuṭikappadhānaṃ, sodhenti maccaṃ avitiṇṇakaṅkh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四一 [LChnFn10-05] 非裸行結髮,非塗泥絕食,臥地自塵身,非以蹲踞(住) [LChnFn10-06] ,不斷疑惑者,能令得清淨。 |
註解 [4] | nānāsakā 不斷食。 thaṇḍilasāyikā 睡在地面。 rajo ca jallaṃ 以灰塗身。 ukkuṭikappadhānaṃ 蹲踞的姿勢。有些人會想:如此我將會清淨,由此清淨我可解脫。所以遵循這些苦的行為,如不穿衣服等。 |
巴利原典 (CSCD) [2] | 142. Alaṅkato cepi samaṃ careyya, santo danto niyato brahmacārī;
Sabbesu bhūtesu nidhāya daṇḍaṃ, so brāhmaṇo so samaṇo sa bhikkhu.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四二 嚴身住寂靜,調御而克制,必然 [LChnFn10-07] 修梵行,不以刀杖等,加害諸有情,彼即婆羅門,彼即是沙門,彼即是比丘。 |
註解 [4] | alaṅkato ce 'pi samaṃ careyya 以精緻的衣服或飾品來裝飾。如果一個人以衣服或裝飾來打扮,動作時將會平靜移動。 santo 平靜的,因為欲樂平息故。 danto 調伏,因為控制感官故。 niyato 決定,因得到四種道,一定解脫輪迴。 brahmacārī 行梵行,因為極好的生活方式。 sabbesu bhūtesu nidhāya daṇḍaṃ 由於已放下棍杖,即是放下對一切眾生處罰的行為。 so brāhmaṇo 如此的人,應稱為婆羅門,因為已停止了惡的行為。 so samaṇo 如此的人,應稱為沙門,因為已平息(samita)了惡的行為。 sa bhikkhu 如此的人,應稱為比丘,因為已斷除(bhinna)了惑。 |
巴利原典 (CSCD) [2] | 143. Hirīnisedho puriso, koci lokasmi vijjati;
Yo niddaṃ [nindaṃ (sī. pī.) saṃ. ni. 1.18] apabodheti [apabodhati (sī. syā. pī.)], asso bhadro kasāmiv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四三 以慚自禁者,世間所罕有,彼善避羞辱,如良馬避鞭。 |
註解 [4] | hirīnisedho puriso 以慚而自制,即是說藉著慚,一個人捨棄已生起的不善心。 koci lokasmiṃ vijjati 這樣的人在這個世間是很難找到的。 so nindaṃ appabodhati 覺醒於輕蔑。將已生起的輕蔑心,轉換以正念實踐修道者的目標。 asso bhadro kasām iva 於輕蔑覺醒的人很好,猶如已捨棄惡習的良馬一樣,不允許此事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
巴利原典 (CSCD) [2] | 144. Asso yathā bhadro kasāniviṭṭho, ātāpino saṃvegino bhavātha;
Saddhāya sīlena ca vīriyena ca, samādhinā dhammavinicchayena ca;
Sampannavijjācaraṇā patissatā, jahissatha [pahassatha (sī. syā. pī.)] dukkhamidaṃ anappak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四四 如良馬加鞭,當奮勉懺悔。以信戒精進,以及三摩地,善分別正法,以及明行足 [LChnFn10-08] ,汝當念勿忘,消滅無窮苦。 |
註解 [4] | asso yathā bhadro 猶如一匹良馬,由於不留心而被鞭打。因此,更加警覺,不要如此不留心,而想:我曾經被鞭打。所以,諸比丘亦當如此。 ātāpino saṃvegino bhavātha 已經變成如此且具足。 saddhāya sīlena ca vīriyena ca samādhinā 具足信心有兩種:世間與出世間的信心。也具足導致清淨的四種戒,四正勤及八等至。 dhammavinicchayena ca 且具足擇法。所謂擇法:了解什麼是原因?了解什麼不是原因? sampannavijjācaraṇā 明行具足。 paṭissatā 由於覺知恆在眼前。 pahassatha dukkham idaṃ anappakaṃ 捨棄輪迴苦。 |
巴利原典 (CSCD) [2] | 145. Udakañhi nayanti nettikā, usukārā namayanti tejanaṃ;
Dāruṃ namayanti tacchakā, attānaṃ damayanti subbatā.
Daṇḍavaggo dasa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一四五 灌溉者引水,箭匠之矯箭,木匠之繩木,善行者自御。 刀杖品第十 |
註解 [4] | subbatā 願順從的人,即是容易說。對於建議或指導容易順從。 |
備註:
[1] | 〔註001〕 巴利原典 (PTS)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Access to Insight → Tipitaka : → Dhp → {Dhp 1-20} ( Dhp ; Dhp 21-32 ; Dhp 33-43 , etc..) |
[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註002〕 巴利原典 (CSCD)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國際內觀中心】(Vipassana Meditation (As Taught By S.N. Goenka in the tradition of Sayagyi U Ba Khin)所發行之《第六次結集》(巴利大藏經) CSCD ( 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網路版原始出處(original)請參考: The Pāḷi Tipitaka (http://www.tipitaka.org/) (請於左邊選單“Tipiṭaka Scripts”中選 Roman → Web → Tipiṭaka (Mūla) → Suttapiṭaka → Khuddakanikāya → Dhammapadapāḷi → 1. Yamakavaggo (2. Appamādavaggo , 3. Cittavaggo , etc..)。] |
[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註003〕 本譯文請參考: 文言文版 ( 了參 法師 譯,台北市:圓明出版社,1991。) 另參: 一、 Dhammapada 法句經(中英對照) -- English translated by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Chinese translated by Yeh chun(葉均); Chinese commented by Ven. Bhikkhu Metta(明法比丘) 〔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佛護 尊者 ) 英譯; 了參 法師(葉均) 譯; 明法比丘 註(增加許多濃縮的故事)〕: PDF 、 DOC ; DOC (Foreign1 字型) 。 二、 法句經 Dhammapada (Pāḷi-Chinese 巴漢對照)-- 漢譯: 了參 法師(葉均) ; 單字注解:廖文燦; 注解: 尊者 明法比丘 ;PDF 、 DOC ; DOC (Foreign1 字型) |
[4]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註004〕 取材自:【部落格-- 荒草不曾鋤】-- 《法句經》 (涵蓋了T210《法句經》、T212《出曜經》、 T213《法集要頌經》、巴利《法句經》、巴利《優陀那》、梵文《法句經》,對他種語言的偈頌還附有漢語翻譯。) |
[LChnFn10-01] | 〔註10-01〕 「刀杖」(Danda)亦可譯為「刑罰」。 |
[LChnFn10-02] | 〔註10-02〕 以下四頌連貫。 PS: 另參:原始佛典選譯(顧法嚴)(慧炬) p.121_127 |
[LChnFn10-03] | 〔註10-03〕 依各種註釋:為諸漏已盡的阿羅漢。 |
[LChnFn10-04] | 〔註10-04〕 前面的「失財」是部分的;這裡是說全部破滅。 |
[LChnFn10-05] | 〔註10-05〕 此頌是敘述種種的苦行。全頌之意是說作此等無益苦行,不會獲得清淨涅槃的。 |
[LChnFn10-06] | 〔註10-06〕 這是一種特別的蹲踞法;兩腳前後參差地站著,其人把身體蹲下來,然後把後一隻腳跟微微的昇起,前一隻腳跟則依然著地,如是動作,至其股憩息於小腿上,而腿部則離地大約六吋的光景;並其肘放於膝上以平衡其自己。佛教徒或僧侶向諸大德敬禮或請法白詞的時候,也採取這種形式;不過不以此為修行法。此即舊譯之「右膝著地」,或稱為「胡跪」。 |
[LChnFn10-07] | 〔註10-07〕 「必然」(Niyata),據註釋為四果之道。 |
[LChnFn10-08] | 〔註10-08〕 即知與行具足。 |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