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法句經》註解 摘譯 七:阿羅漢品 (The Arahat)
Dhp090 | Dhp091 | Dhp092 | Dhp093 | Dhp094 |
---|---|---|---|---|
Dhp095 | Dhp096 | Dhp097 | Dhp098 | Dhp099 |
本對讀包含下列數個版本,請自行勾選欲對讀之版本 (感恩 Siong-Ui Te 師兄 提供程式支援):
巴利原典 (CSCD) [2] | 7. Arahantavaggo 90. Gataddhino visokassa, vippamuttassa sabbadhi;
Sabbaganthappahīnassa, pariḷāho na vijj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七、阿羅漢品 [LChnFn07-01] 九0 路行盡 [LChnFn07-02] 無憂,於一切解脫,斷一切繫縛 [LChnFn07-03] ,無有苦惱者。 |
註解 [4] | gataddhino 對於已到盡處的人而言。對於已完成旅途的人而言。有二條路:通過荒野地域的路及通過輪迴的路。對於正在荒野地區路上的人,只要未達到他所要的目地,就是旅客。當到達時,他就是已到盡處的人。捲入輪迴中的人,只要在輪迴中,他們就是旅客。為何?因為輪迴尚未結束,預流(初果)及其他也是旅客。但是,漏盡的阿羅漢是已停止輪迴的人,就是已到達旅途終點的人。 visokassa 遠離憂傷的人。對於已到達旅途終點的人而言,就是遠離憂傷的人,因為以輪迴為基礎的憂傷已離開他。 vippamuttassa sabbadhi 解脫一切的人。對於諸法,如蘊等及其他,已解脫的人。 sabbaganthappahīnassa 已捨棄一切結的人。因為已捨棄四種結。 pariḷāho na vijjati 沒有熱惱。兩種燃燒的知覺:身與心。以冷與熱的形式生起身的燃燒,對於漏盡阿羅漢確實未止息。此是關於jīvika問佛陀的問題。導師是大法王,基於善巧說法的方式,佛陀轉換論述心的燃燒,而回答:道友!jīvika,在勝義諦而言,對於漏盡的人而言,沒有燃燒的覺知。 |
巴利原典 (CSCD) [2] | 91. Uyyuñjanti satīmanto, na nikete ramanti te;
Haṃsāva pallalaṃ hitvā, okamokaṃ jahanti t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一 正念奮勇者,彼不樂在家。如鵝離池去,彼等棄水家 [LChnFn07-04] 。 |
註解 [4] | uyyuñjanti satīmanto 有正念的人能莊嚴自己。已達到漏盡的人,將自己投身於所徹知的善法,如禪修的專注與內觀。藉著憶念、進入、生起、決意[我將安住於其中多久]及一再地審察等方式投入於所緣。 na nikete ramanti te pallalaṃ hitvā沒有住處是他們喜歡的,他們真的對住處沒有取著。 haṃsā 'va 猶如天鵝。此段構成論述的高潮。此中的意思如下:就如於有豐富食物的水池中的鳥群,當他們拿走食物之後,離開,對任何在水池中的對象,不會染著。他們不會想:這是我的水池,我的蓮花、百合等,反而,他們沒有任何期待地捨棄那個地點,飛向廣闊的天空。同樣的,漏盡者當住在任何地點時,不會對那裡的住家,生起染著。在離開的時候,他們沒有染著的離開,他們不會想:我的寺院,我的僧寮,我的居士。 okam okaṃ jahanti te 他們捨離一切的染著。 |
巴利原典 (CSCD) [2] | 92. Yesaṃ sannicayo natthi, ye pariññātabhojanā;
Suññato animitto ca, vimokkho yesaṃ gocaro;
Ākāse va sakuntānaṃ [sakuṇānaṃ (ka.)], gati tesaṃ durannayā.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二 彼等無積聚 [LChnFn07-05] ,於食如實知 [LChnFn07-06] ,空無相解脫 [LChnFn07-07] ──是彼所行境,如鳥遊虛空,蹤跡不可得。 |
註解 [4] | yesaṃ sannicayo natthi 沒有屯積。有兩種形式的屯積:業的積集與日用品的積集。一個人的善惡行相當於業的積集。一個人的四種資具就是日用品的積集。 ye pariññātabhojanā 已徹知食物。對於沒有這二種積集的人來說,是以三種知而徹知食物。例如:知道稀飯的特性是知遍知;以究竟的不適當性,完全地知道食物是度疑遍知;對於物質的食物驅除欲望與取著的知是斷遍知。 suññato animitto ca vimokkho yesaṃ gocaro 三種解脫:空、無相、無願。這三種是涅槃的名字,涅槃是空的,因為其中無取著,亦無惡思,也無疑惑,因為它遠離這些,所以是空解脫。它是無相,因為它沒有取著、惡思、疑惑中的任一相,因為它遠離這些,所以是無相解脫。它遠離依於取著、惡思、疑惑等而來的願求,因為它遠離這些,所以是無願解脫。這三種解脫就是他的行境(gocara),藉著果證,以此三種為其所緣而生活。 ākāse 'va sakuntānaṃ gati tesaṃ durannayā 如同飛過天際鳥群的行跡是難以尋覓的,不可能知道,因為他們留下人看不到的足跡。同樣的,以三種知,使這二種積集都沒有的人,他的行境就是三種解脫,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離去後(即離開三有、四生、五趣、七識住、九有情居),也很難尋找他們的行跡,無法指出其足跡,由於缺乏徵兆。 |
巴利原典 (CSCD) [2] | 93. Yassāsavā parikkhīṇā, āhāre ca anissito;
Suññato animitto ca, vimokkho yassa gocaro;
Ākāse va sakuntānaṃ, padaṃ tassa durannay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三 彼等諸漏 [LChnFn07-08] 盡,亦不貪飲食,空無相解脫──是彼所行境,如鳥遊虛空,蹤跡不可得。 |
註解 [4] | yassāsavā parikkhīṇā 四漏完全滅盡的人。 āhāre ca anissito 不取著於食物的人。 padaṃ tassa durannayaṃ 他的足跡難以尋覓。猶如飛於天空中的諸鳥,不能找到其飛行的痕跡,如他們在此處停留,以胸碰觸此處,以頭,以翼等。同樣的,這種比丘的足跡是不能被看到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94. Yassindriyāni samathaṅgatāni [samathaṃ gatāni (sī. pī.)], assā yathā sārathinā sudantā;
Pahīnamānassa anāsavassa, devāpi tassa pihayanti tādi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四 彼諸根寂靜,如御者調馬,離我慢無漏,為天人所慕。 |
註解 [4] | yass’ indriyāni samathaṅgatāni assā yathā sārathinā sudantā 諸根已達到控制,穩定的狀況之比丘,猶如馬匹為馴馬師所調伏一樣。 pahīnamānassa anāsavassa 捨離我慢、無漏的人。捨離我慢者,因為他已去除九種我慢。無漏者,因為其身上缺乏四種漏。 devā 'pi tassa pihayanti tādino 縱使諸天神,也想要見到及遇到那種自我調伏,解脫的人。 |
巴利原典 (CSCD) [2] | 95. Pathavisamo no virujjhati, indakhilupamo [indakhīlūpamo (sī. syā. ka.)] tādi subbato;
Rahadova apetakaddamo, saṃsārā na bhavanti tādi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五 彼已無憤恨 [LChnFn07-09] ,猶如於大地,彼虔誠堅固,如因陀揭羅 [LChnFn07-10] ,如無污泥池,是人無輪迴。 |
註解 [4] | paṭhavīsamo no virujjhati indakhīlūpamo tādi subbato 諸比丘!猶如人們將清淨的香料及花朵扔在地上,同時也將尿與屎扔在大地上。同樣的,小孩與其他人也會在為城市的守衛者所安立的因陀羅柱子上尿屎。但其他的人卻以香料及花朵來尊敬他。但是大地與柱子即不會生起讚賞,也不生起反對。同樣的,諸漏已盡的比丘,也如此穩定。因為他不會為世間八法所動搖,藉著極好的止觀,他已調伏的很好。對於善待他的人,他即不表示出喜悅,對於態度惡劣的人,他也不表示出反感。因為他不如此想:這些人以四資具善待於我,但其他人並不如此。因此,他被比喻為大地與柱子。 rahado 'va apetakaddamo 猷如湖有清澈的水質,其中的污泥已除去。因為已除去諸漏故,他遠離污泥,此中的泥就是欲。事實上,他是平靜,清澈的。 saṃsārā na bhavanti tādino 對於如此的人而言,沒有輪迴。輪迴就是在善、惡趣中,從一個存在,轉移到另一個存在,稱為輪迴。 |
巴利原典 (CSCD) [2] | 96. Santaṃ tassa manaṃ hoti, santā vācā ca kamma ca;
Sammadaññā vimuttassa, upasantassa tādin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六 彼人心寂靜,語與業寂靜,正智而解脫,如是得安穩。 |
註解 [4] | santaṃ tassa manaṃ hoti santā vācā ca kamma ca 漏盡比丘的心是平靜的、和平的、寂靜的,因為沒有貪等。同樣的,由於沒有妄語等,他的言語是平靜的。由於沒有殺生等,他的身業也是平靜的。 sammadaññāvimuttassa 因正智而解脫者。以理性與有次序的方法,了解法之後,因五種解脫而解脫。 upasantassa和平的。因平靜欲及其他,變成寂靜。 tādino 對於身語意平靜的人而言。 |
巴利原典 (CSCD) [2] | 97. Assaddho akataññū ca, sandhicchedo ca yo naro;
Hatāvakāso vantāso, sa ve uttamaporis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七 無信 [LChnFn07-11] 知無為,斷繫 [LChnFn07-12] 因永謝 [LChnFn07-13] ,棄捨於貪欲,真實無上士。 |
註解 [4] | assaddho 已經成就者的特質,是不會從別人的言語中獲得信心。 akataññū 不知感恩的人。因為了解不作(akata),即是涅槃,所以此中的意思,即是知涅槃者。 sandhicchedo 斷連結者,因為已經斷除輪迴的結。 hatāvakāso 已經破壞機會者,因為善惡行的種子已經被消滅,而且再生的機會已破壞了。 vantāso 捨棄希求者,因為以四道,所作已作,且捨棄所有的希求。 uttamaporiso 上人。這種人稱為聖者,因為以徹知出世間法,在眾人中達到盡處。 |
巴利原典 (CSCD) [2] | 98. Gāme vā yadi vāraññe, ninne vā yadi vā thale;
Yattha arahanto viharanti, taṃ bhūmirāmaṇeyyak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八 於村落林間,平地或丘陵 [LChnFn07-14] ,何處有羅漢,彼地即可慶。 |
註解 [4] | yatthārahanto viharanti taṃ bhūmiṃ rāmaṇeyyakaṃ 阿羅漢所住之處,彼處就是可樂的。縱使阿羅漢在村落中,未得到物質的解脫,但已得到心的解脫。連與天國相等的對象也不能影響他的心。因此,不管是村莊、森林等地方,阿羅漢所住之處,彼處就是可樂的。 |
巴利原典 (CSCD) [2] | 99. Ramaṇīyāni araññāni, yattha na ramatī jano;
Vītarāgā ramissanti, na te kāmagavesino.
Arahantavaggo sattam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九九 林野甚可樂;世人所不樂;彼喜離欲樂,不求諸欲樂。 阿羅漢品第七竟 |
註解 [4] | ramaṇīyāni araññāni 森林是令人喜樂的。為開花的樹林所裝飾的森林,及充滿清澈水的溪流與湖泊,事實上,十分吸引人。 yattha na ramatī jano 尋求感官快樂的人,不會喜歡森林,如同村落的蒼鷹不會喜歡蓮花一樣。 vītarāgā ramissanti 但是漏盡阿羅漢及諸欲永滅者,會喜歡那種森林。猶如蜜蜂喜歡蓮花一樣。 na te kāmagavesino 為何?因為他們不會尋求感官的樂。 |
備註:
[1] | 〔註001〕 巴利原典 (PTS)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Access to Insight → Tipitaka : → Dhp → {Dhp 1-20} ( Dhp ; Dhp 21-32 ; Dhp 33-43 , etc..) |
[2] | (1, 2, 3, 4, 5, 6, 7, 8, 9, 10) 〔註002〕 巴利原典 (CSCD)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國際內觀中心】(Vipassana Meditation (As Taught By S.N. Goenka in the tradition of Sayagyi U Ba Khin)所發行之《第六次結集》(巴利大藏經) CSCD ( 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網路版原始出處(original)請參考: The Pāḷi Tipitaka (http://www.tipitaka.org/) (請於左邊選單“Tipiṭaka Scripts”中選 Roman → Web → Tipiṭaka (Mūla) → Suttapiṭaka → Khuddakanikāya → Dhammapadapāḷi → 1. Yamakavaggo (2. Appamādavaggo , 3. Cittavaggo , etc..)。] |
[3] | (1, 2, 3, 4, 5, 6, 7, 8, 9, 10) 〔註003〕 本譯文請參考: 文言文版 ( 了參 法師 譯,台北市:圓明出版社,1991。) 另參: 一、 Dhammapada 法句經(中英對照) -- English translated by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Chinese translated by Yeh chun(葉均); Chinese commented by Ven. Bhikkhu Metta(明法比丘) 〔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佛護 尊者 ) 英譯; 了參 法師(葉均) 譯; 明法比丘 註(增加許多濃縮的故事)〕: PDF 、 DOC ; DOC (Foreign1 字型) 。 二、 法句經 Dhammapada (Pāḷi-Chinese 巴漢對照)-- 漢譯: 了參 法師(葉均) ; 單字注解:廖文燦; 注解: 尊者 明法比丘 ;PDF 、 DOC ; DOC (Foreign1 字型) |
[4] | (1, 2, 3, 4, 5, 6, 7, 8, 9, 10) 〔註004〕 取材自:【部落格-- 荒草不曾鋤】-- 《法句經》 (涵蓋了T210《法句經》、T212《出曜經》、 T213《法集要頌經》、巴利《法句經》、巴利《優陀那》、梵文《法句經》,對他種語言的偈頌還附有漢語翻譯。) |
[LChnFn07-01] | 〔註07-01〕 「阿羅漢」(Arahant)是斷盡一切煩惱,證得涅槃,不會再有生死的聖人。 |
[LChnFn07-02] | 〔註07-02〕 有為的路業已行盡,即所謂:「諸漏已盡,所作已辦,梵行已立」。 |
[LChnFn07-03] | 〔註07-03〕 「繫縛」(Gantha)有四:貪(Abhijjha),瞋(Vyapada),戒禁取(Silabbhatapara-Masa),見取(Idan saccabhinivessa)。 |
[LChnFn07-04] | 〔註07-04〕 如鵝離池而去,則不想這是我的池、水和草等;阿羅漢離家而去,則不著其家與財物等。 |
[LChnFn07-05] | 〔註07-05〕 沒有業力的活動了。 |
[LChnFn07-06] | 〔註07-06〕 如實了知僅為維持生命及正念故飲食。 |
[LChnFn07-07] | 〔註07-07〕 證得涅槃名為解脫(Vimokkha)。又名為空(Su~n~nataa),因為已無貪瞋癡等煩惱故。又名為無相 (animitta) 因從貪欲等相已得自由無著故。 |
[LChnFn07-08] | 〔註07-08〕 「漏」有四種:欲漏(Kamasava),有漏(Bhavasava),見漏(Ditthasava),無明漏(Avijjasava)。 |
[LChnFn07-09] | 〔註07-09〕 原文 No virujjhati,各英譯本不同,有譯作無煩惱,無障礙,無憤恨的,日譯本則作忍辱。今依註釋譯作「無憤恨」。 |
[LChnFn07-10] | 〔註07-10〕 「因陀揭羅」(Indakhila)各譯本多作「門限」,謂大門中間安一堅固的石頭,作為閉門時安放門橛之用的。又一說inda+khila梵文為indrakila,即因陀羅(帝釋)的柱子––那是在進城的地方,所安立一大而堅固的柱子,象徵因陀羅(印度的守護神)知所在。當即古譯的「堅固幢」或「帝釋七幢」。又古譯作「臺座」。 |
[LChnFn07-11] | 〔註07-11〕 「無信」(Assaddho)或譯為「不信」,這是說聖者又自證知,悟不由他之意。 |
[LChnFn07-12] | 〔註07-12〕 生死輪迴。 |
[LChnFn07-13] | 〔註07-13〕 更無善業和惡業了。 |
[LChnFn07-14] | 〔註07-14〕 原文 Ninna 是低處,Thala 是高處。 |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