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巴利《法句經》註解 摘譯 六:智者品 (The Wise Man)




偈頌目錄
Dhp076 Dhp077 Dhp078 Dhp079 Dhp080 Dhp081 Dhp082
Dhp083 Dhp084 Dhp085 Dhp086 Dhp087 Dhp088 Dhp089

本對讀包含下列數個版本,請自行勾選欲對讀之版本 (感恩 Siong-Ui Te 師兄 提供程式支援):

Dhammapada Dhp. 076
巴利原典 (CSCD) [2]

6. Paṇḍitavaggo

76. Nidhīnaṃva pavattāraṃ, yaṃ passe vajjadassinaṃ;
Niggayhavādiṃ medhāviṃ, tādisaṃ paṇḍitaṃ bhaje;
Tādisaṃ bhajamānassa, seyyo hoti na pāpiy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六、智者品 [LChnFn06-01]

七六 若見彼智者──能指示過失,並能譴責者,當與彼為友;猶如知識者,能指示寶藏。與彼智人友,定善而無惡。

註解 [4]

pavattāraṃ 對窮人有悲心的人,帶他到被藏起來的寶物之處,以手指著寶物說:我要指引你快樂過日子的方法,拿走這些舒適地過活吧。

vajjadassinaṃ 指出別人的過失有二種人,過失的尋求者想:我要以這些過失,在僧團中羞辱他。而另一人,藉著觀察別人每個錯誤,令其避開過失,為了讓他了解尚未了解之處,希望增加其戒、定、慧等。這裡所說的是第二種。當有人告訴他寶藏時,窮人不會生氣一樣。縱使打他,威脅他,而說:拿這個。但他依然是高興的。同樣的,當別人看到且說出我們的過失及錯誤時,不應該生氣,我們應該只有高興。反而應該邀請他繼續這麼作,而說:先生!你所作的,對我而言,猶如是老師與尊長的角色,訓誡我,實際上,是一個很偉大的行為,請一次又一次的對我如此作。

niggayhavādiṃ 看到這些同伴比丘的過失與錯誤,有些比丘不能對同伴說,因為他想:此人照顧我,如幫我提水等,如果我告訴他,他就不會再照顧我,對我而言,這是損失。這種人不是指責者,他在教法中散落垃圾。如果見到如此錯誤的人,令作錯者學習,威脅他消除錯誤,轉變他,處罰他或驅離寺院,這種人是指責者。世尊就是如此,世尊曾提到:阿難!我將一再指責、淨化你們的過失,那是維持牢固的精華。

medhāviṃ 具有內觀的人。

Dhammapada Dhp. 077
巴利原典 (CSCD) [2]
77. Ovadeyyānusāseyya, asabbhā ca nivāraye;
Satañhi so piyo hoti, asataṃ hoti appiy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七七 訓誡與教示,阻(他人)過惡。善人愛此人,但為惡人憎 [LChnFn06-02]
註解 [4]

ovadeyya 就是某人說的事是實際上已發生。

anusāseyya 就是某人談論到關於未來,未生起的事,如因這個過失,對我們可能有不好的名譽。所謂的教誡,是對違犯者面對面說。而教授是派遣使者或發一個訊息給違犯者,沒有面對面。而教誡僅講一次,但教授一再說。

asabbhā ca nivāraye 某人能阻止犯錯者免於不善的狀況,而安於善的狀況。

sataṃ hi so piyo hoti 這種人對好人如佛陀而言,是令人歡喜的。

asataṃ hoti appiyo 未見到法的人,對未來世不關心的人,僅關注眼前利益的人,出家但為過日子的人而言,對於這些不善的人而言,教誡者與教授者不是令人歡喜的。對於用語言的武器刺傷他的人,他會說:你並非我們的和尚或老師,為何你如此教誡我們?

Dhammapada Dhp. 078
巴利原典 (CSCD) [2]
78. Na bhaje pāpake mitte, na bhaje purisādhame;
Bhajetha mitte kalyāṇe, bhajetha purisuttame.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七八 莫與惡友交,莫友卑鄙者。應與善友交,應友高尚士 [LChnFn06-03]
註解 [4] na bhaje pāpake mitte na bhaje purisādhame 所謂壞朋友就是染著於不善的行為,如身體上錯誤的行為。所為卑鄙的朋友,就是將某人帶入不正確的行為,如入宅偷竊,他們是壞的也是卑鄙的人。讓人不要與他們交往、服侍他們。與此相反的特質就是好朋友,讓人與其交往、服侍。
Dhammapada Dhp. 079
巴利原典 (CSCD) [2]
79. Dhammapīti sukhaṃ seti, vippasannena cetasā;
Ariyappavedite dhamme, sadā ramati paṇḍit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七九 得飲法(水)者,心清而安樂。智者常喜悅,聖者 [LChnFn06-04] 所說法。
註解 [4]

dhammapīti 某人的飲料就是法,喝法的人。所謂法,當然不可能像以杯子一般來喝,而是親證九出世間法,了解四聖諦,稱為飲法者。此詞亦可理解為:喜法。漢譯本的翻譯皆採用此義。

sukhaṃ seti 雖然僅提到臥,實際上已提到四威儀。

vippasannena cetasā 離去束縛染污的心。

sadā ramati paṇḍito 像如此的飲法者,清明的心,具有智慧,常常喜樂。

ariyappavedite dhamme 可導致開悟的法,如令念堅固,及聖者所說的法。

Dhammapada Dhp. 080
巴利原典 (CSCD) [2]
80. Udakañhi nayanti nettikā, usukārā namayanti [damayanti (ka.)] tejanaṃ;
Dāruṃ namayanti tacchakā, attānaṃ damayanti paṇḍitā.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八0 灌溉者引水,箭匠之矯箭,木匠之繩木,智者自調御 [LChnFn06-05]
註解 [4]

nettikā 如此稱呼是因為他們讓水流入他們所要的地方,挖深平地或充滿低地或製造水管或固定挖空的樹幹。

usukārā namayanti tejanaṃ 灌溉者引水至他們期待之處,而造箭者在火烤之後,將箭弄直。

dāruṃ namayanti tacchakā 木匠以繩木使木材垂直等,令其直或彎,隨其所欲。

attānaṃ damayanti paṇḍitā 同樣的道理,智者以了解所緣,培育道而調伏自己,當達到阿羅漢果時,他們則完全調伏。

Dhammapada Dhp. 081
巴利原典 (CSCD) [2]
81. Selo yathā ekaghano [ekagghano (ka.)], vātena na samīrati;
Evaṃ nindāpasaṃsāsu, na samiñjanti paṇḍitā.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八一 猶如堅固巖,不為風所搖,毀謗與讚譽,智者不為動。
註解 [4]

nindāpasaṃsāsu 此中雖然提到三項,應該知道有八項。

selo yathā ekaghano vātena na samīrati 如沒有隙縫的岩石,不會為任何風所搖動或移動。

na samiñjanti paṇḍitā 當八種世俗法壓到他們,智者不移動也不顫抖,就是不厭惡也不喜悅。

Dhammapada Dhp. 082
巴利原典 (CSCD) [2]
82. Yathāpi rahado gambhīro, vippasanno anāvilo;
Evaṃ dhammāni sutvāna, vippasīdanti paṇḍitā.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八二 亦如一深池,清明而澄淨,智者聞法已,如是心清淨。
註解 [4]

rahado 深湖水、水庫,當四種軍進入其中,也不會搖動,稱為rahada。或說四周八萬四千由旬深的大藍色的海洋,稱為rahada,在其最下面的四萬由旬,因為魚,所以不會安靜不動的。同樣的,在上面的四萬由旬,因為風,也是不安靜的,但在其中間四千由旬,水是不動的,此處稱為rahada。

dhammāni 關於被教的法。此中,所述如下:就如同上述的深湖一樣清澈,因為遠離污染;不受干擾,因為不動。同樣的,在聽聞佛的教法,藉著預流道達到不染污的心,智者變成平靜且清澈;在達到阿羅漢之後,他們是完全地平靜。

Dhammapada Dhp. 083
巴利原典 (CSCD) [2]
83. Sabbattha ve sappurisā cajanti, na kāmakāmā lapayanti santo;
Sukhena phuṭṭhā atha vā dukhena, na uccāvacaṃ [noccāvacaṃ (sī. aṭṭha.)] paṇḍitā dassayan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八三 善人離諸(欲),不論諸欲事。苦樂所不動,智者無喜憂。
註解 [4]

sabbattha 關於一切法,如五蘊等。

sappurisā cajantī 善人放棄貪與愛,藉著阿羅漢道而去掉。

na kāmakāmā lapayanti santo 好人如諸佛,不會談論也不讓他人談論渴望不同感官的樂。有些已出家者,基於更多的欲求時,對在家人說:信士,你的家人好嗎?人與家畜遠離王、賊等等。且他們讓其他人談論,如是說完後,居士可能說:是的,長者!對我們而言,一切都很好,沒有問題。現在我們家裡有充足的食物與飲食,請留在這裡,我們將照顧你。好人不會作這些事。

sukhena phuṭṭhā atha vā dukhena 此中的苦樂,泛指為世間八法所影響。

uccāvacaṃ paṇḍitā na dassayanti 智者對於滿意或不滿意的形式,不會表現出高低,或對事情表達滿意或不滿意。

Dhammapada Dhp. 084
巴利原典 (CSCD) [2]
84. Na attahetu na parassa hetu, na puttamicche na dhanaṃ na raṭṭhaṃ;
Na iccheyya [nayicche (pī.), nicche (?)] adhammena samiddhimattano, sa sīlavā paññavā dhammiko siyā.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八四 不因自因他,(智者作諸惡),不求子求財、及謀國(作惡)。不欲以非法,求自己繁榮。彼實具戒行,智慧正法者。
註解 [4]

na attahetu na parassa hetu 智者真的不會為自己或為他人的原故,作有害的行為。

na puttam icche na dhanaṃ na raṭṭhaṃ 他不渴求兒子或財富或名譽,此中的意思是:他縱使渴望這些,也不會犯下有害的行為。

na iccheyya adhammena samiddhim attano 縱使為了繁榮,也不會作有害的行為,這樣的人事實上是具足戒、慧、法。

Dhammapada Dhp. 085
巴利原典 (CSCD) [2]
85. Appakā te manussesu, ye janā pāragāmino;
Athāyaṃ itarā pajā, tīramevānudhāv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八五 於此人群中,達彼岸 [LChnFn06-06] 者少。其餘諸人等,徘徊於此岸 [LChnFn06-07]
註解 [4]

appakā 少,不多。

pāragāmino 度彼岸者,彼岸即是涅槃。

athāyaṃ itarā pajā tīram evānudhāvati 其餘的人徘徊於岸邊,就是染著五蘊,這是大多數人的情況。

Dhammapada Dhp. 086
巴利原典 (CSCD) [2]
86. Ye ca kho sammadakkhāte, dhamme dhammānuvattino;
Te janā pāramessanti, maccudheyyaṃ suduttar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八六 善能說法者,及依正法行,彼能達彼岸,度難度魔境 [LChnFn06-08]
註解 [4]

sammad akkhāte dhamme 關於教法,善所說,善所述。

dhammānuvattino 依法而行的人,即是聞法之後,藉著道、果,觀察是否與法一致,且依法而活。

pāram essanti 這種人將達到彼岸即涅槃。

maccudheyyaṃ 三有皆是死神所住之處即煩惱魔。

suduttaraṃ 依法而活的人,將越過,將渡過難以渡過的魔域,且他們將達到彼岸。

Dhammapada Dhp. 087
巴利原典 (CSCD) [2]
87. Kaṇhaṃ dhammaṃ vippahāya, sukkaṃ bhāvetha paṇḍito;
Okā anokamāgamma, viveke yattha dūram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八七 應捨棄黑法,智者修白法,從家來無家,喜獨處不易 [LChnFn06-09]
註解 [4]

kaṇhaṃ dhammaṃ vippahāya 已捨棄不善法,可分為身惡行等。

sukkaṃ bhāvetha paṇḍito 比丘,從出家到羅漢道之間,應該培育白法,其種類可分為身妙行等。

okā anokaṃ āgamma 此中,oka指家,隱含取著;無家指不取著。智者已從住處出離,為了涅槃,應培育白法,熱誠地追求白法。

Dhammapada Dhp. 088
巴利原典 (CSCD) [2]
88.
Tatrābhiratimiccheyya, hitvā kāme akiñcano;
Pariyodapeyya [pariyodāpeyya (?)] attānaṃ, cittaklesehi paṇḍit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八八  [LChnFn06-10] 當求是(法)樂。捨欲無所有 [LChnFn06-11] ,智者須清淨,自心諸垢穢。
註解 [4]

tatrābhiratim iccheyya 他會希求無家的愛好,即是涅槃,但這是一般人難以愛好的。

hitvā kāme 已經捨棄對境與煩惱(染著於樂)的欲求。

akiñcano 已經變成一無所有的人。

pariyodapeyya attānaṃ cittakilesehi paṇḍito 智者會淨化自己,令自己的五蓋清淨。

Dhammapada Dhp. 089
巴利原典 (CSCD) [2]
89. Yesaṃ sambodhiyaṅgesu, sammā cittaṃ subhāvitaṃ;
Ādānapaṭinissagge, anupādāya ye ratā;
Khīṇāsavā jutimanto, te loke parinibbutā.

Paṇḍitavaggo chaṭṭho niṭṭhit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八九 彼於諸覺支 [LChnFn06-12] ,正心而修習。遠離諸固執 [LChnFn06-13] ,樂捨諸愛著,漏盡 [LChnFn06-14] 而光耀,此世證涅槃。

智者品第六竟

註解 [4]

yesaṃ sambodhiyaṅgesu sammā cittaṃ subhāvitaṃ 依合理的,有次序的方法,依三十七道品,開發心,令其成熟。

ādānapaṭinissagge anupādāya ye ratā 此中,ādāna執取。此句是:為不執取所吸引的人,就是說拒絕執取。不因四種取而染著於任何事物的人。

jutīmanto 具有光澤的人,就是對他們自己,維持以與阿羅漢同時生起的智光,照亮法(即蘊、處等)。

te loke parinibbutā 在蘊等世間中,他們已經完全地進入涅槃,即是:有餘依,從得到羅漢果時,因為已斷除煩惱輪。無餘依,在生命結束,最後死心時,因為已斷除蘊輪。如此,藉著兩種涅槃,他們完全地進入涅槃,猶如沒有燃料的燈燄。


備註:

[1]〔註001〕  巴利原典 (PTS)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Access to InsightTipitaka : → Dhp{Dhp 1-20} ( Dhp ; Dhp 21-32 ; Dhp 33-43 , etc..)
[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註002〕  巴利原典 (CSCD)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國際內觀中心】(Vipassana Meditation (As Taught By S.N. Goenka in the tradition of Sayagyi U Ba Khin)所發行之《第六次結集》(巴利大藏經) CSCD ( 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網路版原始出處(original)請參考: The Pāḷi Tipitaka (http://www.tipitaka.org/) (請於左邊選單“Tipiṭaka Scripts”中選 Roman → Web → Tipiṭaka (Mūla) → Suttapiṭaka → Khuddakanikāya → Dhammapadapāḷi → 1. Yamakavaggo (2. Appamādavaggo , 3. Cittavaggo , etc..)。]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註003〕 本譯文請參考: 文言文版 ( 了參 法師 譯,台北市:圓明出版社,1991。) 另參:

一、 Dhammapada 法句經(中英對照) -- English translated by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Chinese translated by Yeh chun(葉均); Chinese commented by Ven. Bhikkhu Metta(明法比丘)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佛護 尊者 ) 英譯; 了參 法師(葉均) 譯; 明法比丘 註(增加許多濃縮的故事)〕: PDFDOCDOC (Foreign1 字型)

二、 法句經 Dhammapada (Pāḷi-Chinese 巴漢對照)-- 漢譯: 了參 法師(葉均) ; 單字注解:廖文燦; 注解: 尊者 明法比丘PDFDOCDOC (Foreign1 字型)

[4](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註004〕 取材自:【部落格-- 荒草不曾鋤】-- 《法句經》 (涵蓋了T210《法句經》、T212《出曜經》、 T213《法集要頌經》、巴利《法句經》、巴利《優陀那》、梵文《法句經》,對他種語言的偈頌還附有漢語翻譯。)
[LChnFn06-01]〔註06-01〕 日文譯作「賢品」。
[LChnFn06-02]〔註06-02〕 據故事中說:佛陀叫二位上首弟子,驅逐那些邪惡者,訓誡教示那些可能服從的人,勸阻他的過惡。可是去訓示的人,卻會被邪惡者所憎恨。
[LChnFn06-03]〔註06-03〕 無身語意之惡,而從事於濟度一切眾生者。
[LChnFn06-04]〔註06-04〕 諸佛及諸阿羅漢。
[LChnFn06-05]〔註06-05〕 克制自己的五根(眼、耳、鼻、舌、身)。
[LChnFn06-06]〔註06-06〕 離生死之涅槃。
[LChnFn06-07]〔註06-07〕 生死界。
[LChnFn06-08]〔註06-08〕 生死界。
[LChnFn06-09]〔註06-09〕 「黑法」是惡葉,「白法」是善葉。「無家」是出家。
[LChnFn06-10]〔註06-10〕 此頌與前頌之意是連貫的。
[LChnFn06-11]〔註06-11〕 涅槃。
[LChnFn06-12]〔註06-12〕 「覺支」(Sambodhiyangam)是「七菩提分」或名「七覺支」。即:念覺支(Satisambojjhango),擇法覺支(Dhammavicayasambojjhango),精進覺支(Viriyasambojjhango),喜覺支(Pitisambojjhango),輕安覺支(Passadhisambojjhango),定覺支(Samadhisambojjhango),捨覺支(Upekhasambojjhango)。
[LChnFn06-13]〔註06-13〕 證涅槃而解脫。
[LChnFn06-14]〔註06-14〕 原文Khinasava譯為「滅盡諸漏」或「諸漏已盡」。即滅盡一切煩惱之意。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