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法句經》註解 摘譯 四:華品 (花品 Flower)
Dhp044 | Dhp045 | Dhp046 | Dhp047 | Dhp048 | Dhp049 | Dhp050 | Dhp051 |
---|---|---|---|---|---|---|---|
Dhp052 | Dhp053 | Dhp054 | Dhp055 | Dhp056 | Dhp057 | Dhp058 | Dhp059 |
本對讀包含下列數個版本,請自行勾選欲對讀之版本 (感恩 Siong-Ui Te 師兄 提供程式支援):
巴利原典 (CSCD) [2] | 4. Pupphavaggo 44. Ko imaṃ [komaṃ (ka.)] pathaviṃ vicessati [vijessati (sī. syā. pī.)], yamalokañca imaṃ sadevakaṃ;
Ko dhammapadaṃ sudesitaṃ, kusalo pupphamiva pacessati [pupphamivappacessati (k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華品 [LChnFn04-01] 四四 誰征服地界 [LChnFn04-02] ,閻魔界 [LChnFn04-03] 天界 [LChnFn04-04] ,誰善說法句 [LChnFn04-05] ,如巧匠 [LChnFn04-06] 採花? |
註解 [4] | ko imaṃ paṭhaviṃ vijessati 以個人的智慧,誰能了解,完成地透視,理解這個存在的地界? yamalokañ ca 構成惡趣的四個世界。 imaṃ sadevakaṃ 人的世界與天的世界。 ko dhammapadaṃ sudesitaṃ 法句就是導至菩提的三十七道品。為何三十七道品是善說的?因為依據真實的本質來解說。 kusalo puppham iva pacessati 猶如善巧的花匠,採集、了解、檢驗、完成地知見。 |
巴利原典 (CSCD) [2] | 45. Sekho pathaviṃ vicessati, yamalokañca imaṃ sadevakaṃ;
Sekho dhammapadaṃ sudesitaṃ, kusalo pupphamiva pacess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五 有學 [LChnFn04-07] 克地界,閻魔界天界,有學說法句,如巧匠採花 [LChnFn04-08] 。 |
註解 [4] | sekho 有學指七種人,從初道到阿羅漢道,因為他們還在三增上學的過程。 paṭhaviṃ vijessati 以阿羅漢道捨離貪著時,有學將會了解,透徹地見到,體解這個存在的地界。 kusalo puppham iva pacessati 一個巧匠進入花園,採集漂亮的,長的很好的花,避開嫩芽及凋萎受損的花。 sekho dhammapadaṃ sudesitaṃ 同樣的方式,他們以智慧,收集、了解、檢驗善所說的三十七道品。 |
巴利原典 (CSCD) [2] | 46. Pheṇūpamaṃ kāyamimaṃ viditvā, marīcidhammaṃ abhisambudhāno;
Chetvāna mārassa papupphakāni [sapupphakāni (ṭīkā)], adassanaṃ maccurājassa gacch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六 知此身如泡,覺悟是幻法 [LChnFn04-09] ,折魔羅花箭 [LChnFn04-10] ,越死王所見。 |
註解 [4] | pheṇūpamaṃ kāyam imaṃ viditvā 知道這個身體如泡沫,無力、脆弱、不持久、短暫。 marīcidhammaṃ abhisambudhāno 當站在遠方時,看到幻化之物有形狀,可觸摸;但是,走近的時候,才知道是空的,不可觸摸。同樣的,知道、了解這個身體也具有幻化的特性,就是在每一剎那消失與生起。 abhisambudhāno 知道、了解幻化的特性。 chetvāna mārassa papupphakāni 藉著聖道,已斷除稱為魔羅之花的三有輪。 adassanaṃ maccurājassa gacche 已滅盡煩惱的比丘,可以超越魔羅的視線、範圍,達到不死的涅槃。 |
巴利原典 (CSCD) [2] | 47. Pupphāni heva pacinantaṃ, byāsattamanasaṃ [byāsattamānasaṃ (ka.)] naraṃ;
Suttaṃ gāmaṃ mahoghova, maccu ādāya gacch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七 採集諸花 [LChnFn04-11] 已,其人心愛著,死神捉將去,如瀑流睡村 [LChnFn04-12] 。 |
註解 [4] | pupphāni h’ eva pacinantaṃ 巧匠進入花園,且想:我將採華。從花園取花,然後,當想要其他的花草時,轉變他的心,對著整個花園,想:我也從這裡採花。但是,不從那裡開始,反而轉變他的心到其他地方,採集其他花。同樣的,人在五欲中,猶如在花園中。已獲得令人喜悅色時,會希望獲得其他令人喜悅的聲、味、觸等。已獲得其一,會希望獲得另一個。或已獲得喜悅色,但喜好此色,不要其他。其他聲、味、觸等同此。對於牛、僕、土地、村莊、居住等,也一樣。甚至出家後,對於寺院的建築、住處、衣等,也有類似的情形。 vyāsattamanasaṃ naraṃ 心取著於已得與未得的人。 suttaṃ gāmaṃ 整排房子的村落是不會睡覺,稱為睡覺,是因為其居民睡覺及放逸。 mahogho 'va maccu ādāya gacchati 死神,猶如大瀑流,沖走睡村。如同瀑流將一切捲走,不留下男、女、牛羊等任何東西。同樣的,已切斷其生命現象後,死魔捲走這些心被糾纏的人,令其陷入四大惡趣的大海中。 |
巴利原典 (CSCD) [2] | 48. Pupphāni heva pacinantaṃ, byāsattamanasaṃ naraṃ;
Atittaññeva kāmesu, antako kurute vas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八 採集諸花已,其人心愛著,貪欲無厭足,實為死魔伏。 (研讀). [NandFn04-02] |
註解 [4] | pupphāni heva pacinantaṃ 就如在花園採集各種花的巧匠,正收集眾花(指欲界樂的繩索)的人,藉此將自己或物質對象形成關聯。 vyāsattamanasaṃ naraṃ 以不同方式,希求未得的及貪著已得的,令心染著的人。 atittaṃ yeva kāmesu 關於對象的樂不滿足,及樂(屬於煩惱)不滿足。同樣的,對於他們的完成,消耗及積聚不滿足。 antako kurute vasaṃ 死神帶走哭泣、哀傷的人。 |
巴利原典 (CSCD) [2] | 49. Yathāpi bhamaro pupphaṃ, vaṇṇagandhamaheṭhayaṃ [vaṇṇagandhamapoṭhayaṃ (ka.)];
Paleti rasamādāya, evaṃ gāme munī care.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四九 牟尼 [LChnFn04-13] 入村落,譬如蜂採華,不壞色與香,但取其蜜去。( 040 典故 ). |
註解 [4] | yathāpi bhamaro pupphaṃ vaṇṇagandhaṃ aheṭhayaṃ 當蜜蜂在花園中飛翔,他不傷害;破壞花的顏色及香味。 paleti rasam ādāya 如此採取所需的蜜後,蜂離去。如此,進入森林,他將花粉放入巢中,逐漸將其轉成蜜。因為如此方式,花園中的花、顏色、味道不會消失,就是說每件事物維持其本來的情況。 evaṃ gāme munī care 出家的聖者,有學或無學,進入村莊,依次乞食。因為他們以如蜂的方式在村落中,所以不會損害這些人的信心與財富,信與財如往常。有學的聖者如此進入村莊,離開之後,到村莊外,易得到水之處,放下衣,坐下來,視食物如輪軸之油或傷口之繃帶,或自己小孩之肉。用完之後,他進入森林中,沉思禪定的對象,且了解四道果。至於無學的聖者,則從事於道果之樂的體驗。 |
巴利原典 (CSCD) [2] | 50. Na paresaṃ vilomāni, na paresaṃ katākataṃ;
Attanova avekkheyya, katāni akatāni ca.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0 不觀他人過,不觀作不作 [LChnFn04-14] ,但觀自身行,作也與未作。 [NandFn04-01] |
註解 [4] | na paresaṃ vilomāni 別人的過失,如粗語,雖深刻地影響人的感覺,但不應去注意。 na paresaṃ katākataṃ 不應注意他人已作或未作,而想:這樣的信徒是缺乏信心,沒有喜悅的心。在他房裡,沒有事先為來訪的乞食者準備食物,在平常,也不準備食物給行乞者,也沒有提供衣或其他資料。或類似如此想:這樣的女信徒...。或類似如此想:這樣的比丘是缺乏信心,沒有喜悅的心。對於訓誡者、老師、拜訪者或出家者,沒有盡一般的義務。或是對舍利塔、布薩堂、廚房、浴室,未盡日常責任。不遵守頭陀行,不努力於禪修。 attano 'va avekkheyya katāni akatāni ca 已經出家應常常反省:我日子如何度過?當記得這種教誡時,可以讓有信心出離的居士,反省自己已作或未作的行為,而想:現在,在觀察無常、苦、無我之後,我如何能在禪修中作必須的行為? |
巴利原典 (CSCD) [2] | 51. Yathāpi ruciraṃ pupphaṃ, vaṇṇavantaṃ agandhakaṃ;
Evaṃ subhāsitā vācā, aphalā hoti akubba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一 猶如鮮妙花,色美而無香,如是說善語,彼不行無果。 |
註解 [4] | evaṃ subhāsitā vācā aphalā hoti akubbato 善所說語,指三藏中之佛語。如同無香味的花,不會薰染戴者的身體。同樣的,此善所說語也不能散布學習、布施、如法生活的甜味給---於法應作的卻不作,不以正確的態度處理善所說語---這種人,這就是不專心傾聽等等。因這些理由,所以沒有成果。 |
巴利原典 (CSCD) [2] | 52. Yathāpi ruciraṃ pupphaṃ, vaṇṇavantaṃ sugandhakaṃ [sagandhakaṃ (sī. syā. kaṃ. pī.)];
Evaṃ subhāsitā vācā, saphalā hoti kubbato [sakubbato (sī. pī.), pakubbato (sī. aṭṭha.), sukubbato (syā. k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二 猶如鮮妙花,色美而芳香,如是說善語,彼實行有果。 |
註解 [4] | evaṃ subhāsitā vācā saphalā hoti sakubbato 戴花的人身上會散發出甜味。同樣的,此人能從善所說語中得到成果,當他於法應作的都作了,且注意、傾聽等等。此中的意思,由於此人品嚐到學習、布施、如法生活的香味,這就是最大的利益。 |
巴利原典 (CSCD) [2] | 53. Yathāpi puppharāsimhā, kayirā mālāguṇe bahū;
Evaṃ jātena maccena, kattabbaṃ kusalaṃ bahu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三 如從諸花聚,得造眾花鬘,如是生為人,當作諸善事。 |
註解 [4] | maccena kattabbaṃ kusalaṃ bahuṃ 眾生被稱為死人(maccu),是因為驅向死的事實。眾生應作許多善法。此中,所提的花聚,指大量的花。如果花不是很多,而花匠是善巧的,他就無法用花作許多花環。不善巧的花匠當然不在乎花是多或少。當花的數量很多,善巧的花匠就能變化出許多的花環。同樣的,如果一個人的信心少,財富多,仍然不能造作善行。當信心少,財富少,也不能作善行。但當信心、財富多時,他可以作許多善行。 |
巴利原典 (CSCD) [2] | 54. Na pupphagandho paṭivātameti, na candanaṃ tagaramallikā [tagaramallikā (sī. syā. kaṃ. pī.)];
Satañca gandho paṭivātameti, sabbā disā sappuriso pavāy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四 花香不逆風,栴檀多伽羅,末利 [LChnFn04-15] 香亦爾。德香逆風薰,彼正人之香,遍聞於諸方。 |
註解 [4] | na pupphagandho paṭivātam eti 在三十三天的晝度樹(pāricchattaka)花,長寬100由旬,他的花可落到50由旬,而他的香味順著風可達到100由旬,逆風一吋也不能。因此花的特性、香味,無法逆風擴散。 satañca gandho paṭivātam eti 好人(指諸佛、辟支佛、聖弟子)的道德香,卻可逆風而行。 sabbā disā sappuriso pavāti 為什麼?因為好人以戒香覆蓋所有的方向,基於這個道理,說戒香可以逆風而行。 |
巴利原典 (CSCD) [2] | 55. Candanaṃ tagaraṃ vāpi, uppalaṃ atha vassikī;
Etesaṃ gandhajātānaṃ, sīlagandho anuttar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五 栴檀多伽羅,拔悉基 [LChnFn04-16] 青蓮,如是諸香中,戒香為最上。 |
註解 [4] | Null |
巴利原典 (CSCD) [2] | 56. Appamatto ayaṃ gandho, yvāyaṃ tagaracandanaṃ [yāyaṃ tagaracandanī (sī. syā. kaṃ. pī.)];
Yo ca sīlavataṃ gandho, vāti devesu uttam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六 栴檀多伽羅,此等香甚微。持戒者最上,香薰諸天間。 |
註解 [4] | yo ca sīlavataṃ gandho 對於有戒之人,戒香不是微量的,他相當的多且可以散佈到各處。 vāti devesu uttamo 他是高貴、無上的。可以吹到各處,可以散佈到天與人中。 |
巴利原典 (CSCD) [2] | 57. Tesaṃ sampannasīlānaṃ, appamādavihārinaṃ;
Sammadaññā vimuttānaṃ, māro maggaṃ na vindati.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七 成就諸戒行,住於不放逸,正智解脫者,魔不知所趣。 |
註解 [4] | tesaṃ sampannasīlānaṃ appamādavihārinaṃ 如godhika善男子,於般涅般中往生,如其他入涅槃者一樣,心不著任何處。 sammadaññāvimuttānaṃ 藉著了解因、推斷、理由,了解法的本質,經由五種解脫而達到自由。(hetunā ñayena kāraṇena jānitvā vikkhambhana-vimuttiyā, tadanṅga-vimuttiyā, sammuccheda-vimuttiyā, paṭipassaddhi-vimuttiyā, nissaraṇa-vimuttiyā imāhi pañcahi vimuttīhi vimuttānaṃ) 解脫道論,卷第一,T31,0399c: 解脫者,五解脫。伏解脫、彼分解脫、斷解脫、猗解脫、離解脫。云何伏解脫?現修行初禪伏諸蓋,此謂伏解脫。彼分解脫者,現修達分定諸見解脫,此謂彼分解 脫。斷解脫者,修出世間道能滅餘結,此謂斷解脫。猗解脫者,如得果時樂心猗,此謂猗解脫。離解脫者,是無餘涅槃,此謂離解脫。 |
巴利原典 (CSCD) [2] | 58. Yathā saṅkāraṭhānasmiṃ [saṅkāradhānasmiṃ (sī. syā. kaṃ. pī.)], ujjhitasmiṃ mahāpathe;
Padumaṃ tattha jāyetha, sucigandhaṃ manoramaṃ.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八 猶如糞穢聚,棄著於大道,蓮華生其中,香潔而悅意。 |
註解 [4] | manoramaṃ 為何如此稱呼?因為心(mano)樂於(ramati)它。 |
巴利原典 (CSCD) [2] | 59. Evaṃ saṅkārabhūtesu, andhabhūte [andhībhūte (ka.)] puthujjane;
Atirocati paññāya, sammāsambuddhasāvako.
Pupphavaggo catuttho niṭṭhito. |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 五九 如是糞穢等,盲昧凡夫中,正覺者弟子,以智慧光照 [LChnFn04-17] 。 華品第四竟 |
註解 [4] | evaṃ saṅkārabhūtesu andhabhūte puthujjane 為何稱凡夫為異生(puthujjana)?因為在他們心中許多(puthu)煩惱生起(√jan),這些人就成為一堆糞聚。猶如棄捨於路邊的糞堆,雖然是骯的,而蓮花卻能在其中生起,香潔可愛而能放置在眾王臣之頭上。 atirocati paññāya sammāsambuddhasāvako 同樣的,斷盡煩惱的比丘,雖然出生於如糞堆聚的凡夫中,即是無智慧的,沒有觀察力的人中,卻以內觀的力量見到欲樂的過患,及捨離的好處。離家、出家,成就五分法身,而照耀超越一般凡夫。 |
備註:
[1] | 〔註001〕 巴利原典 (PTS)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Access to Insight → Tipitaka : → Dhp → {Dhp 1-20} ( Dhp ; Dhp 21-32 ; Dhp 33-43 , etc..) |
[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註002〕 巴利原典 (CSCD)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國際內觀中心】(Vipassana Meditation (As Taught By S.N. Goenka in the tradition of Sayagyi U Ba Khin)所發行之《第六次結集》(巴利大藏經) CSCD ( 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網路版原始出處(original)請參考: The Pāḷi Tipitaka (http://www.tipitaka.org/) (請於左邊選單“Tipiṭaka Scripts”中選 Roman → Web → Tipiṭaka (Mūla) → Suttapiṭaka → Khuddakanikāya → Dhammapadapāḷi → 1. Yamakavaggo (2. Appamādavaggo , 3. Cittavaggo , etc..)。] |
[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註003〕 本譯文請參考: 文言文版 ( 了參 法師 譯,台北市:圓明出版社,1991。) 另參: 一、 Dhammapada 法句經(中英對照) -- English translated by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Chinese translated by Yeh chun(葉均); Chinese commented by Ven. Bhikkhu Metta(明法比丘) 〔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佛護 尊者 ) 英譯; 了參 法師(葉均) 譯; 明法比丘 註(增加許多濃縮的故事)〕: PDF 、 DOC ; DOC (Foreign1 字型) 。 二、 法句經 Dhammapada (Pāḷi-Chinese 巴漢對照)-- 漢譯: 了參 法師(葉均) ; 單字注解:廖文燦; 注解: 尊者 明法比丘 ;PDF 、 DOC ; DOC (Foreign1 字型) |
[4]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註004〕 取材自:【部落格-- 荒草不曾鋤】-- 《法句經》 (涵蓋了T210《法句經》、T212《出曜經》、 T213《法集要頌經》、巴利《法句經》、巴利《優陀那》、梵文《法句經》,對他種語言的偈頌還附有漢語翻譯。) |
[LChnFn04-01] | 〔註04-01〕 吳譯花香品。 |
[LChnFn04-02] | 〔註04-02〕 「征服」(Vijessati)據巴利原註為「如實了解」。緬甸本作 Vicessati,則應譯為「擇覓」或「探究」。「地界」(Pathavi)為自己或自身(Attabhava)。錫蘭 Narada 所譯的 Dhammapada 第八頁英文原註3: 「This is one who will understand this self asit really is」 即如實了解自己之意。 |
[LChnFn04-03] | 〔註04-03〕 「閻魔界」(Yamaloka),原包括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四界(Catubbhidham apayalokan ca)。Narada的英文原註4: 「The four woeful states vsz:hell(地獄)Animalkingdom(畜生) Petarealm(餓鬼)and the Asura realm(阿修羅)」。 |
[LChnFn04-04] | 〔註04-04〕 「天界」(Sadevakam),原註包括欲界六天及人界(Imam sadevakan it manussalokan ca),Narada的英文原註5: 「Namely the world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six celestial realms」。 印順法師對這兩句有不同的解說。見序。 |
[LChnFn04-05] | 〔註04-05〕 「法句」(Dhammapada),即法跡,乃向法入法的軌轍,如三十七道品(Bodhipakkhikadhamma)等。 |
[LChnFn04-06] | 〔註04-06〕 「巧匠」乃鬘師,即貫華為鬘者。善說法句,次第不亂,如貫華者,故以為喻。 |
[LChnFn04-07] | 〔註04-07〕 「自學」(Sekha)即初果須陀洹(Sotapattiphala),二果斯陀含(Sakadagamiphala),三果阿那含(Anagami phala)即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的賢人。因他們都依然有戒定慧可學故。直至證得四果阿羅漢(Arahatta phala)才稱為無學(Asekha)。 |
[LChnFn04-08] | 〔註04-08〕 前頌是問,此頌是答。 |
[LChnFn04-09] | 〔註04-09〕 喻此身不能久住。 |
[LChnFn04-10] | 〔註04-10〕 欲境的誘惑。 |
[LChnFn04-11] | 〔註04-11〕 欲樂。 |
[LChnFn04-12] | 〔註04-12〕 深夜裏熟睡於村落中的人,被瀑流洗去而不知。 |
[LChnFn04-13] | 〔註04-13〕 「牟尼」(Muni)有寂寞者、仁者、智者、聖者等意。這裏是指乞食的沙門。 |
[LChnFn04-14] | 〔註04-14〕 此句原文 Na paresa.m kataakata.m 直譯為「不觀他人作不作」。 |
[LChnFn04-15] | 〔註04-15〕 「栴檀那」(Candana),「多伽羅」(Tagara)是二種香木之名。「末利迦」(Mallika)是一種小小的香花,其樹叢生如籐。 |
[LChnFn04-16] | 〔註04-16〕 「跋悉基」(Vassiki)意為「雨季花」。 |
[LChnFn04-17] | 〔註04-17〕 這二頌是連貫的,前頌是譬喻,後頌是合法。 |
校註:
[NandFn04-01] | 〔校註04-001〕 法雨道場( 明法 法師)出版之修訂版,建議改譯"已作與未作" 說明:未必需要,仁智互見也。 〔研讀; c.f. 第十八品( 偈頌 二五三 )〕. |
[NandFn04-02] | 〔校註04-002〕 似錦年華,恣意攀折;五陰熾盛,貪樂無饜。
當此之時,死魔驟臨,彼人(不覺),終為魔勝。
說明:參閱《原始佛典選譯》(顧法嚴)(慧炬)p.141。
|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