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巴利《法句經》註解 摘譯 三:心品 (The Mind)




偈頌目錄
Dhp033 Dhp034 Dhp035 Dhp036 Dhp037 Dhp038
Dhp039 Dhp040 Dhp041 Dhp042 Dhp043  

本對讀包含下列數個版本,請自行勾選欲對讀之版本 (感恩 Siong-Ui Te 師兄 提供程式支援):

Dhammapada Dhp. 033
巴利原典 (CSCD) [2]

3. Cittavaggo

33. Phandanaṃ capalaṃ cittaṃ, dūrakkhaṃ [durakkhaṃ (sabbattha)] dunnivārayaṃ;
Ujuṃ karoti medhāvī, usukārova tejan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三、心品

三三 輕動變易心,難護難制服,智者調直之,如匠搦箭直。

註解 [4]

phandanaṃ 對於如色等所緣(ārammaṇa)猶豫。

capalaṃ 因為心不能保持在一個所緣,就像一個鄉下小孩不能保持任何單一姿勢一樣,所以稱心為變異。

cittaṃ 就是識(viññāna),為什麼稱為心(citta)?因為他隨著階層、根基、對象、相關行為等而改變。

dūrakkhaṃ 因為心是難以固定於單一善所緣,就像一隻漫遊的小牛,吃稠密林中的玉米一樣。

dunnivārayaṃ 當心移動到不同的所緣時,難以阻止。

usukāro 'va tejanaṃ 弓箭師從森林中取枝幹,去其外皮,以米漿浸泡,以火炭烤熱,壓成木製的尖端,然後令其不彎且直,適合於射箭。如此作之後,弓箭師在國王與臣民前展現其技術,獲得許多的讚賞與榮譽。智者以同樣的方法,處理變動不安的心,➀ 去其外皮,就是以林中住的頭陀行(dhutaṅga),去除粗煩惱;➁ 以信心油浸泡;➂ 以身心勤勉加熱;➃以止、觀壓製。

ujuṃ karoti medhāvī 不彎、正直,如此做之後,他專住諸行,打破無明殼,成就三明、六通、九出世間法,成為應供。

Dhammapada Dhp. 034
巴利原典 (CSCD) [2]
34. Vārijova thale khitto, okamokataubbhato;
Pariphandatidaṃ cittaṃ, māradheyyaṃ pahātave.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三四 如魚離水棲,投於陸地上,以此戰慄心,擺脫魔境界。
註解 [4]

vārijo 'va thale khitto 就像用手或網或任何方法,將魚拋在地上。

oka的意思有:水、家。此處兩種皆可,所以意思為:從水中的家,將他拉出來。

pariphandat’ idaṃ cittaṃ māradheyyaṃ pahātave

為了捨離魔(māra)的領域,將染著五欲家的心,抽離五欲家,而拋到止、觀的身心活動時,心如此震動不安。就是說,心不能讓自己保持穩定於那種(止、觀)的狀況。縱使如此,智者不停止修習,讓心正直,讓心有能力從事止、觀。

另外的解說是:在魔(māra)領域下的心,或不能令煩惱輪停止的心,會震動不安,如那離水的魚。因為在魔的領域中,就是在應捨棄的煩惱輪中,他震動不安。[此中有二解:➀ 因為離其所愛故,心震動不安。➁ 因為煩惱未斷故,心震動不安。]

Dhammapada Dhp. 035
巴利原典 (CSCD) [2]
35. Dunniggahassa lahuno, yatthakāmanipātino;
Cittassa damatho sādhu, cittaṃ dantaṃ sukhāvah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三五 此心隨欲轉,輕躁難捉摸。善哉心調伏,心調得安樂。
註解 [4]

dunniggahassa 心難以停下來,即是難以控制。

lahuno 快速的,即是快速的生與滅。

yatthakāmanipātino 只要心歡喜,就停留在任何地方。因為他不知道:這是能得到的事,這是不能得到的事。這是適當的事,這是不適當的事。且也沒有想到階級、出身、年齡,而只要他想要,他就停留。

cittassa damatho sādhu cittaṃ dantaṃ sukhāvahaṃ以四聖道調伏後的心是好的,將心變成穩定是好的。為何?已調伏、已穩定的心,可以帶來道、果、涅槃的樂。

Dhammapada Dhp. 036
巴利原典 (CSCD) [2]
36. Sududdasaṃ sunipuṇaṃ, yatthakāmanipātinaṃ;
Cittaṃ rakkhetha medhāvī, cittaṃ guttaṃ sukhāvah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三六 此心隨欲轉,微妙極難見。智者防護心,心護得安樂。
註解 [4]

sududdasaṃ 極難見。

cittassa damatho sādhu cittaṃ dantaṃ sukhāvahaṃ以四聖道調伏後的心是好的,將心變成穩sunipuṇaṃ 極微細。

cittassa damatho sādhu cittaṃ dantaṃ sukhāvahaṃ以四聖道調伏後的心是好的,將心變成穩cittaṃ rakkhetha medhāvī 愚者不能守護他的心。已成為心的奴隸的人,會犯錯、痛苦。換言之,僅有智者能夠守護他的心,因此,你也應該守護這個心。

cittaṃ guttaṃ sukhāvahaṃ因為守護你的心會帶來道、果、涅槃的樂。

Dhammapada Dhp. 037
巴利原典 (CSCD) [2]
37. Dūraṅgamaṃ ekacaraṃ [ekacāraṃ (ka.)], asarīraṃ guhāsayaṃ;
Ye cittaṃ saṃyamessanti, mokkhanti mārabandhanā.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三七 遠行與獨行,無形隱深窟 [LChnFn03-01] 。誰能調伏心,解脫魔羅縛。 ( 037 典故 )
註解 [4]

dūraṅgamaṃ 心沒有移動到東方等,甚至連蜘蛛絲的寬度也沒有。然而,他卻可以接收遠方的對象。因此,心是遠行的。

ekacaraṃ 在同一剎那,只有一個心生起,不是一堆心同時生起。當生起時,心單獨生起,滅時,另一心生起。因此,心是獨行的。

asarīraṃ 心沒有身體的構造,也沒有色等區別。

guhāsayaṃ 心是藉著心所依處色(hadaya-rūpa)生起。guha是指由四大組成的這個窟。

ye 男人、女人、居士或其他已成為宗教的修行者。

cittaṃ saññamessanti 不讓未生的煩惱生起,且去除已生起的煩惱,即是調伏心。

mokkhanti mārabandhanā 因為沒有煩惱的繫縛,這些人將遠離三有之輪,即是魔羅的繫縛。

Dhammapada Dhp. 038
巴利原典 (CSCD) [2]
38. Anavaṭṭhitacittassa, saddhammaṃ avijānato;
Pariplavapasādassa, paññā na paripūrati.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三八 心若不安定,又不了正法,信心不堅者,智慧不成就。
註解 [4]

anavaṭṭhitacittassa 對於心不安定的人而言,此人的心絕不會是安定的或恆常的。心不能保持在相同地方的人,如同放在馬背上的葫蘆,如同立在草堆上的柱子,如同放在禿頭上的花,都是不安定心的情況。不管是佛弟子或裸體外道等。saddhammaṃ avijānato 對於不知正法(細分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人而言。pariplavapasādassa 因為微弱的信心,或飄動的信心,或信心退失。

paññā na paripūrati 各種智慧,譬如欲界、色界的智慧。此說明一點,即當欲界的智慧未圓滿,色界、無色界、出世間的智慧如何能成就?

Dhammapada Dhp. 039
巴利原典 (CSCD) [2]
39. Anavassutacittassa, ananvāhatacetaso;
Puññapāpapahīnassa, natthi jāgarato bhay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三九 若得無漏 [LChnFn03-02] 心,亦無諸惑亂,超越善與惡 [LChnFn03-03] ,覺者無恐怖。 ( 038~39 典故 )
註解 [4]

anavassutacittassa 對於心不被煩惱污染的人而言。

ananvāhatacetaso 心被重擊的人,就是心中已生起煩惱的人,事實上,如同心被惡念所攻擊。所以此中的意思是:對於心不被惡念所攻擊的人而言。

puññapāpapahīnassa 對於以第四道捨棄罪與福的阿羅漢而言。

natthi jāgarato bhayaṃ 煩惱已熄滅的阿羅漢沒有怖畏,如同警醒的人沒有怖畏一樣。稱阿羅漢為警醒,是由於具足五種醒的特性:即信、勤、念、定、慧。因此他不怕煩惱,不管是睡或醒的時候,因為煩惱不會再回來。煩惱不會追逐他,因為以四道所斷除的煩惱不會回來。對此真正的理由是:初果向所斷的煩惱,他不會再退到這些煩惱,不會再現起這些煩惱;同樣的,為其他三道所斷的煩惱,也不會再現起。

Dhammapada Dhp. 040
巴利原典 (CSCD) [2]
40. Kumbhūpamaṃ kāyamimaṃ viditvā, nagarūpamaṃ cittamidaṃ ṭhapetvā;
Yodhetha māraṃ paññāvudhena, jitañca rakkhe anivesano siyā.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四0 知身如陶器 [LChnFn03-04] ,住心似城廓,慧劍擊魔羅,守勝 [LChnFn03-05] 莫染著 [LChnFn03-06]
註解 [4]

kumbhūpamaṃ 此身如陶工所作的甕一樣,是無力且脆弱的,所以不會持續太久,且是短暫的。

kāyam imaṃ viditvā 知道這個身體僅是髮、毛等三十六不淨物的聚合。

nagarūpamaṃ 從外面看,有壕溝、城牆、大門、觀察塔的城鎮,是堅固的。在內部有分配適當的街道、區域、十字路口、市集。從外來的小偷不會說:讓我們搶劫這個城鎮!他們根本進不去,如同面對大石頭一般,如同站在城內的人攻擊一大群帶有各種武器的強盜。

cittam idaṃ ṭhapetvā 讓此內觀的心堅固如城堡。

yodhetha māraṃ 攻擊、避開每個煩惱魔。

paññāyudhena 以慧劍,包括觀與聖道。

jitañ ca rakkhe ➀ 憑藉著適當的住處、氣候、食物、同伴、聽法等,➁ 進入無間等至。➂ 從無間等至出來之後,以清淨心思惟諸行。智者應該如此守護已得到的初始的觀。

anivesano siyā 對於所達到的應該不執著。如同武士在戰場的起端出發,攻打敵人,然後,盔甲鬆了或武器失落的時候,飢餓或口渴的他進入城堡。在休息、飲食、綁緊盔甲之後,拿起武器,回到戰場。摧毀敵人的陣營,獲得新的勝利,佔據已得到的土地。如果他只待在城堡內,休息,享用食物與飲料,他將讓已得到的國土落入敵人的控制下。

同樣的方式,比丘反反覆覆地進入無間等至,從無間等至出來之後,以清淨心思惟諸行。如此,能守護他所得到的初始觀。得到更高的道與果之後,可戰勝煩惱魔。反過來,如果他樂於等至,但不以清淨心重覆地思惟諸行,他不可能通達道與果。因此,守護應該守護的,且是不取著。不應該以等至為住處,而住於彼,應該於彼不取著。

Dhammapada Dhp. 041
巴利原典 (CSCD) [2]
41. Aciraṃ vatayaṃ kāyo, pathaviṃ adhisessati;
Chuddho apetaviññāṇo, niratthaṃva kaliṅgaraṃ.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四一 此身實不久,當睡於地下,被棄 [LChnFn03-07] 無意識,無用如木屑 [LChnFn03-08]
註解 [4]

aciraṃ vat’ ayaṃ kāyo paṭhaviṃ adhisessati 不久,此身躺在地上,將以睡著的姿勢躺在地上。

chuddho apetaviññāṇo 被捨棄,表示身體由於沒有心,將是空空的躺著。

niratthaṃ 'va kaliṅgaraṃ 就像對任何人都沒有用的小木片。需要一堆木料的人進入森林,砍下樹枝,匯集在一起,直的與彎的各放一堆。剩下空心、腐壞、有結的,他們留在原地。其他需要木料的人來到這裡,但沒有人會拿走這些,他們看一看,僅拿走對他們有用的,其餘的就留在當地。或許還有可能將這些以不同的方式,轉變成床腳等用品。但我們身體的三十二部分,沒有任何一部分可以作其他用途。幾天之後,他完全沒有意識地躺在地上,猶如沒用的木屑。

Dhammapada Dhp. 042
巴利原典 (CSCD) [2]
42. Diso disaṃ yaṃ taṃ kayirā, verī vā pana verinaṃ;
Micchāpaṇihitaṃ cittaṃ, pāpiyo [pāpiyaṃ (?)] naṃ tato kare.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四二 仇敵害仇敵,怨家對怨家 [LChnFn03-09] ,若心向邪行 [LChnFn03-10] ,惡業最為大。
註解 [4]

diso disaṃ yan taṃ kayirā 強盜會傷害另一個強盜。某些對朋友不忠,以家庭、土地、生活等事,冤枉別人的強盜,認為別人也會以相同的方式冤枉他。

verī vā pana verinaṃ 因某些理由,與他人變成怨敵。當看到此人時,由於心的堅硬與粗暴,會將痛苦與傷害加在此人身上。他可能欺壓其家人,破壞其土地,甚至剝奪其生命。

micchāpaṇihitaṃ cittaṃ pāpiyo naṃ tato kare 因為立於十不善業道,而生起不善心。此不善心能給那個人帶有更大的傷害。為什麼?敵人或怨敵會製造災難或帶來死亡,給另一敵人或怨敵,僅於此世。但立於十不善業道的不善心,不僅給這一世帶來災難與傷害,且將人投入四惡趣,甚至於千百次的輪迴中未能得善趣。

Dhammapada Dhp. 043
巴利原典 (CSCD) [2]
43. Na taṃ mātā pitā kayirā, aññe vāpi ca ñātakā;
Sammāpaṇihitaṃ cittaṃ, seyyaso naṃ tato kare.

Cittavaggo tatiyo niṭṭhito.

漢譯(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3]

四三 (善)非父母作,亦非他眷屬,若心向正行 [LChnFn03-11] ,善業最為大。

心品第三竟

註解 [4]

na taṃ mātā pitā kayirā aññe vā pi ca ñātakā 縱使父母、親屬,也不能作讓子女得到最高利益的事。

sammāpaṇihitaṃ cittaṃ seyyaso naṃ tato kare 安立於十善業道的心,將讓他成為更好的人。父母將財富給子女,能讓他們維持生活舒適,甚至不用工作,僅僅此一生。沒有父母可以將超過四大洲的名譽給子女,天上或初禪的好處給子女。更不用說出世間法了。但十善業所建立的善心卻可以帶來這一切。


備註:

[1]〔註001〕  巴利原典 (PTS)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Access to InsightTipitaka : → Dhp{Dhp 1-20} ( Dhp ; Dhp 21-32 ; Dhp 33-43 , etc..)
[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註002〕  巴利原典 (CSCD) Dhammapadapāḷi 乃參考 `【國際內觀中心】(Vipassana Meditation (As Taught By S.N. Goenka in the tradition of Sayagyi U Ba Khin)所發行之《第六次結集》(巴利大藏經) CSCD ( 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網路版原始出處(original)請參考: The Pāḷi Tipitaka (http://www.tipitaka.org/) (請於左邊選單“Tipiṭaka Scripts”中選 Roman → Web → Tipiṭaka (Mūla) → Suttapiṭaka → Khuddakanikāya → Dhammapadapāḷi → 1. Yamakavaggo (2. Appamādavaggo , 3. Cittavaggo , etc..)。]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註003〕 本譯文請參考: 文言文版 ( 了參 法師 譯,台北市:圓明出版社,1991。) 另參:

一、 Dhammapada 法句經(中英對照) -- English translated by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Chinese translated by Yeh chun(葉均); Chinese commented by Ven. Bhikkhu Metta(明法比丘)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 佛護 尊者 ) 英譯; 了參 法師(葉均) 譯; 明法比丘 註(增加許多濃縮的故事)〕: PDFDOCDOC (Foreign1 字型)

二、 法句經 Dhammapada (Pāḷi-Chinese 巴漢對照)-- 漢譯: 了參 法師(葉均) ; 單字注解:廖文燦; 注解: 尊者 明法比丘PDFDOCDOC (Foreign1 字型)

[4](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註004〕 取材自:【部落格-- 荒草不曾鋤】-- 《法句經》 (涵蓋了T210《法句經》、T212《出曜經》、 T213《法集要頌經》、巴利《法句經》、巴利《優陀那》、梵文《法句經》,對他種語言的偈頌還附有漢語翻譯。)
[LChnFn03-01]〔註03-01〕 這兩句都是形容心的。
[LChnFn03-02]〔註03-02〕 不漏落於貪欲。
[LChnFn03-03]〔註03-03〕 證得阿羅漢果以後,便不作新業,無論善業惡業都是超越了的。
[LChnFn03-04]〔註03-04〕 易碎的。
[LChnFn03-05]〔註03-05〕 「勝」利的果實是指進步的禪觀境界。
[LChnFn03-06]〔註03-06〕 不要染著於某種禪定境界,必須更求精進,努力向上。
[LChnFn03-07]〔註03-07〕 將被丟在一邊。
[LChnFn03-08]〔註03-08〕 在南方佛教國家中,佛弟子將死時,例請僧作最後供養。僧人即為頌此偈三遍。
[LChnFn03-09]〔註03-09〕 惡害。
[LChnFn03-10]〔註03-10〕 使他的心趨向於十種惡(Akusala)–– 殺生(Panatipato),偷盜(Adinnadanam),邪淫(Kamesu micchacaro),妄語(Musavado),兩舌(Pisuna vaca),粗惡語(Pharusa vaca),綺語(Samphappalapo),慳貪(Abhijjha),瞋恚(Vyapado),邪見(Micchaditthi)。
[LChnFn03-11]〔註03-11〕 使他的心趨向於十種善(Kusala)––佈施(Danam),持戒(Silam),修禪定(Bhavana),尊敬(Apacayanam),作事(Veyyavaccam),回向功德(Pattidanam),隨喜功德(Pattanumodana),聽法(Dhammasavanam),說法(Dhammadesana),正直見(Ditthujjukammam)。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