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傳略(佛陀的啟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
佛陀,姓喬答摩 Gotama ,名悉達多 Siddhattha (梵 Siddhārtha) [bh-1] ,西元前六世紀頃 [bh-2] 生於北印度。父親淨飯王 Suddhodana ,是釋迦國(今尼泊爾境內)的君主 [bh-3] 。母后叫做摩耶夫人 Māyā 。根據當時的習俗,佛在很年輕——才十六歲的時候,就和美麗而忠誠的年輕公主耶輸陀羅 Yasodharā 結了婚。青年的太子,在王宮裡享受著隨心所欲的豪奢生活。可是,突然之間,他見到人生的真相和人類的痛苦,就下定決心要找出一個方法,來解決這遍及世間的苦惱。在他二十九歲的那年,他的獨子羅睺羅 Rāhula 剛出世不久,他毅然離開王城,成為一個苦行者,以尋求他的答案。
苦行者喬達摩在恆河流域行腳六年,參訪了許多宗教界的名師,研習他們的理論與方法,修練最嚴格的苦行。但是這一切都不能使他滿意;於是他放棄了所有傳統的宗教和它們修練的方法,自己另闢蹊徑。有一天晚上,坐在尼連禪河 Nerañjarā 邊佛陀伽耶 Bodh Gaya (在今比哈爾邦 Bihar 內伽耶 Gaya 地方 [bh-4] )一棵樹下(這樹從那時起就叫做菩提樹——智慧之樹 [bh-5] ),喬達摩證了正覺,那時他才三十五歲。之後,人家就都叫他做「佛陀」(覺者)。 [bh-6]
證了正覺之後,喬達摩佛陀在波羅奈附近的鹿野苑(今沙納特 Sarnath 地方 [bh-7] ),為他的一群老同修——五個苦行者,作第一次的說法。從那天起,凡經四十五年之久,他教導了各種階層的男女——國王、佃農、婆羅門、賤民、巨富、乞丐、聖徒、盜賊,對他們一視同仁,不存絲毫分別之心。他不認同社會上的種姓 [bh-8] 或階級的區分。他所講的道,對樂於了解並實行它的一切男女,全部公開。
佛陀在八十歲時,逝於拘尸那羅 Kusinārā(在今印度北方邦 Uttar Pradesh 內) [bh-9] 。
佛教目前已遍及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西藏、中國、日本、蒙古、韓國、臺灣等地;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及蘇聯等等的某些區域。全世界佛教徒的人數已超過五億。 [bh-10]
序言 | 前言 (自序) | 佛陀傳略 |
---|---|---|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態度 | 第二章 四聖諦 (第一聖諦:苦諦) | 第三章 第二聖諦:集諦——苦之生起 |
第四章 第三聖諦:滅諦——苦的止息 | 第五章 第四聖諦:道諦 | 第六章 無我論 |
第七章 修習:心智的培育 | 第八章 佛的教誡與今日世界 | 佛典選譯 |
附錄 本書常見佛學名詞淺釋 | 張澄基序 (慧炬出版社) | 整部: HTML |
※※※ 建議初機學佛的讀者們:首先閱讀第一章,然後跳過去讀第五、七、八章;當基本概念較清楚與生動時,再回過頭來讀第二、三、四、六章。 〔取材自:原作者之 前言 (自序)〕
回 本書首頁
※※※ Nanda 編註 ※※※
本書編輯乃基於英文原著,主要採用 法嚴法師(顧法嚴)之譯本;並參考 鄭於中 之譯本。序言(保羅‧戴密否(Paul Demiville))及前言(自序)兩篇,則參考 蘇錦坤、陳健忠兩位學者之譯文。註釋部份參考故 尊者 明法比丘 (「法雨道場」)遺著與蘇錦坤者。詳細請參 本書首頁 中之 本書書目 與 參考資料 。
另,承蒙 秀定法師 、 羅慶龍老師 、 莊博蕙 博士 、故 賴明亮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 醫學院 神經學科 教授退休; 賴明亮 教授追思專輯影片 ,2019-02-28)、 鄭晴如、 林宗亮、 陳秋雯等諸位善知識,提供寶貴意見、指導、協助;在此一併致上感恩之意。書中或有疏漏、錯繆,蓋為編譯者之責;尚祈 各方賢達不吝 來函 賜教!
備註
[bh-1] | 喬答摩: 巴利語 ( Pāli )為 Gotama ; 梵語 ( Sanskrit )為 Gautama 。悉達多:Siddhattha (Pāli); Siddhārtha (Skt.)。 |
[bh-2] | 佛陀的生卒年傳統記載: 南傳佛教:作公元前624年至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年至前543年。 南傳上座部佛教中,錫蘭、緬甸傳說,釋迦牟尼入滅於西元前544年;暹羅、高棉,傳為西元前543年。依《菩提伽耶碑記》,有人認為佛滅應為西元前546年。 漢傳佛教:按漢譯《善見律毘婆沙》的出律記,從南齊永明七年(489年)上推975年,推定佛涅槃於公元前486年。因此,釋迦牟尼佛生卒年約為公元前565年至前486年。 參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釋迦牟尼#生卒年傳統記載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釋迦牟尼#文獻考證 ; 資料擷取日期:2018-11-08 另可參:《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九十七) -- 〈佛滅紀年論考〉,作者:張曼濤; 呂澂; 唐慧瑞; 釋太虛; 林子青; 張慰西;1979.01.01,大乘文化 出版,臺北市, 臺灣 |
[bh-3] | 一般歐美學者不認為釋迦族是一個王國,他們認為「釋迦」是一個貴族寡頭統治政體。 |
[bh-4] | 尼連禪河(Nerañjarā, Skt. Nairañjanā; 今之 Phalgu River) 邊 佛陀伽耶 (Buddha-Gaya, 今 Bodhgaya); 在今比哈爾邦 (Bihar) 內 伽耶 (Gaya) 地方 |
[bh-5] | 菩提樹——智慧之樹:Bodhi- or Bo-tree, 'the Tree of Wisdom'. 天竺菩提樹簡稱菩提樹、菩提榕(學名:Ficus religiosa),是一種桑科榕屬(又稱無花果屬)植物。原產於印度也是印度的國樹,在中國西南部、以及中南半島也有。菩提樹的別名有:神聖之樹、思維樹、畢缽羅樹、印度菩提樹、佛樹、覺樹、道樹、道場樹、bodhi tree, pippala tree, peepul tree, peepal tree。是佛教三大聖樹之一,另外兩個是:無憂樹、沙羅雙樹。 (取材自維基百科: 天竺菩提樹 及 Ficus religiosa , 2018-11-08) |
[bh-6] | 佛陀 the Buddha, 覺者 'The Enlightened One' |
[bh-7] | 波羅奈附近的鹿野苑(今沙納特地方)in the Deer Park at Isipatana (modern Sarnath) near Benares: 鹿野苑(印地語:सारनाथ,Sārnāth,梵語:सरङ्गनाद,saraṅga-nāthá,中文另名為仙人論處、仙人住處、仙人墮處、仙人鹿園等),位於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10公里處,舊稱伽尸國,近世稱為貝那拉斯(Benares),即今之瓦拉那西(Varanasi)。在這裡釋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鹿野苑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 按照詞源不同,鹿野苑的名稱可以分為三種: 印地語:सारनाथ,Sārnāth,源自梵語:सरङ्गनाद,saraṅga-nāthá,意為鹿王;
梵語:मृगदाव,mṛgá-dāva,巴利語:miga-dāya,意為鹿園;
梵語:ऋषिपतन,ṛ'ṣi-patana,巴利語:isi-patana(常見於巴利藏),意為聖者來臨之地。(取材自維基百科: 鹿野苑 , 2018-11-08)
|
[bh-8] | 種姓 caste: 種姓(英語:Caste,有時也被稱為卡斯特)是一種社會階層制度,其特點是通過內婚制、繼承的方式傳承某一特定階層的生活方式(通常包括職業、階級、溝通交流習慣、禁忌等)。雖然說許多不同的宗教中都有種姓制度,但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印度——種姓將印度社會的人們嚴格地劃分成不同的組別,這一習俗從古時一直流傳至今。然而,由於城市化、肯定性行動活動的進一步推廣,印度種姓制度在經濟活動上的重要性已經大大降低。(取材自維基百科: 種姓制度 , 2018-11-08) |
[bh-9] | 拘尸那羅(在今印度北方邦內)Kusinārā (in modern Uttar Pradesh in India):拘尸那揭羅(梵語:कुशिनगर,Kuśi-nagara,巴利語:Kusi-nārā,拘尸那羅),又稱拘尸那竭城,意思是茅城,位於現今印度卡西亞(Kasia)村,是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末羅國的都城。因釋迦牟尼在此間涅槃,也是佛教的四大聖地之一。 Kushinagar is a pilgrimage town in the Kushinagar district of the Indian state of Uttar Pradesh. The name of "Kasia Bazaar" was changed to Kushinagar and then Kasia Bazaar became a municipality with the official name Kushinagar. (取材自維基百科: 拘尸那揭羅 及 Kushinagar , 2018-11-08) |
[bh-10] |
本書內容經查有兩點與我當前國情欠合,為免讀者發生誤解,特將下列原文部分訂正註釋,以符我佛本懷。 (一)一五零──一五一頁:“佛教裡沒有任何可以稱為“正義之戰”的東西。這只是一個製造出來的虛偽名目,再加以宣傳,使成為憎恨、殘酷、暴虐與大規模屠殺的藉口與理由而已。誰來決定正義與不正義?強大的勝利者就是正義,弱小的失敗者就是不義。我們的戰爭永遠是正義,而你們的戰爭就永遠是不義的了。佛教並不接受這樣的觀點。” “佛不僅教導和平非暴,更曾親赴戰場勸阻戰事之發生。釋迦族與拘梨耶族因爭盧呬尼河水,而準備訴之干戈的時候,佛出面阻止,即為一例。有一次,也是由於他的一言阻止了阿阇世王攻略跋耆國。 ” 註釋:按佛陀認為戰爭乃因果之業,無法避免,例如昔日琉璃王征伐迦毗羅衛國(佛陀之祖國)時,初經佛陀勸阻,迨至最後出征時,佛陀以為此乃釋迦族共業所召之果報,不可避免,故未加制止。蓋佛教之根本,不離因果,戰爭既系因果之業,則必有善惡(正義與不義之分),所謂侵略必敗,暴政必亡,因果報應,昭昭不爽,質之史乘,可為明證,如謂戰爭無“正義”、“不義”之分,則無異否定因果報應,此實有悖佛教本旨。 (二)一五五頁:“人常為政治宣傳所習用的術語如“國”、“邦”、“國際”等所炫惑,心理迷濛,盲目受騙。國家是什麼?還不是一大群個人的集團?國與邦並不能有行動,有行動的就是個人。個人所想所做的,就是邦國所想所做的,能適用於個人的,就能適用於邦國。” 註釋:按佛陀之八正道,旨在由個人修行為善,以促使國家社會之安謐與祥和,與我國儒家思想甚為接近,並未聞有反國家之說,本段立論,似因原作者出自西洋政治經濟學上“個人主義”之思想,蓋“個人主義者”,純以個人利益為前提,既不同於現代民主自由思想,且與佛教“救人救世”之精神相背馳,殊不足取。 以上註釋,敬請讀者自行訂正是幸。 慧炬出版社敬啟 63年10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