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經》偈頌對照表--〈7 慈仁品〉19頌(依支謙譯《法句經》編序)
蘇錦坤 製表
《法句經》(T210)〈7 慈仁品〉19頌 | 《出曜經》(T212) 無對應品名 | 巴利《法句經》(Dhammapada) 無對應品名 |
---|---|---|
T210-07-001 為仁不殺,常能攝身,是處不死,所適無患。(1)
T210-25-006 常自攝身,慈心不殺,是生天上,到彼無憂。〈25 忿怒品〉(6)
|
T212-08-007 慈仁不殺,常能攝身,是處不死,所適無患。〈8 學品〉(7) | PLSu-17-225 不害的、總是調御自身的牟尼,他們會去到穩固的境地,到達此處之後,他們不再憂傷。〈17 忿怒品〉(225) |
T210-07-002 不殺為仁,慎言守心,是處不死,所適無患。(2) | T210-08-008 不殺為仁,常能慎言,是處不死,所適無患。〈8 學品〉(8) | —————— |
T210-07-003 彼亂已整,守以慈仁,見怒能忍,是為梵行。(3) | —————— | —————— |
T210-07-004 至誠安徐,口無麤言,不瞋彼所,是謂梵行。(4) | —————— | —————— |
T210-07-005 垂拱無為,不害眾生,無所嬈惱,是應梵行。(5) | —————— | —————— |
T210-07-006 常以慈哀,淨如佛教,知足知止,是度生死。(6) | —————— | —————— |
T210-07-007 少欲好學,不惑於利,仁而不犯,世上所稱。(7) | —————— | —————— |
T210-07-008 仁壽無犯,不興變快,人為諍擾,慧以嘿安。(8) | —————— | —————— |
T210-07-009 普憂賢友,哀加眾生,常行慈心,所適者安。(9) | T210-32-030 不以無害心,盡為一切人,慈心為眾生,彼無有怨恨。〈32 心意品〉(30) | —————— |
T210-07-010 仁儒不邪,安止無憂,上天衛之,智者樂慈。(10) | —————— | —————— |
《法句經》(T210)〈7 慈仁品〉19頌 | 《出曜經》(T212) 無對應品名 | 巴利《法句經》(Dhammapada) 無對應品名 |
---|---|---|
T210-07-011 晝夜念慈,心無尅伐,不害眾生,是行無仇。(11) | —————— | —————— |
T210-07-012 不慈則殺,違戒言妄,過不與他,不觀眾生。(12) | —————— | —————— |
T210-07-013 酒致失志,為放逸行,後墮惡道,無誠不真。(13) | —————— | —————— |
T210-07-014 履仁行慈,博愛濟眾,有十一譽,福常隨身。(14) | —————— | —————— |
T210-07-015 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15) | —————— | —————— |
T210-07-016 水火不喪、在所得利、死昇梵天,是為十一。(16) | —————— | —————— |
T210-07-017 若念慈心,無量不廢,生死漸薄,得利度世。(17) | —————— | —————— |
T210-07-018 仁無亂志,慈最可行,愍傷眾生,此福無量。(18) | —————— | —————— |
T210-07-019 假令盡壽命,勤事天下人,象馬以祠天,不如行一慈。(19) | —————— | —————— |
(取材自: 1. Ken Yifertw - Academia.edu
- 《法句經》, Dhammapada, 白話文版 (含巴利文法分析, 蘇錦坤 著 2021)
蘇錦坤 Ken Su, 獨立佛學研究者 ,藏經閣外掃葉人, 台語與佛典 部落格格主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