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譯後記(法句經, Dhammapada,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法句」(Dharmapada)是集錄關於佛教道德的格言,屬於巴利(Paali)三藏的經藏,是小部(Khuddaka-Nikaaya)十五卷中的第二卷。這個小經在南方的上座部(Theravaada)佛教國中,有其最崇高的地位;東西各國的文字亦有甚多譯本。現在我能先把它譯成中文和師友們見面,自己也覺得是在困苦中所得到的一點愉快。

  一九四六年夏天,依據中錫交換學僧的五年條約,太虛大師選派光宗和我來錫蘭研究巴利佛學。當時住在布教師學院(Dharmaduta Vidyalaya)(該院僅二年即停辦),因語言不通,先事學習英文。伙食由錫蘭摩訶菩提會(Maha Bodhi Society)供給,但學費和教師方面仍須自己設法補救。所以有三年時間,曾於每日下午去教華僑的子弟們讀中文,藉以收入一部分酬金維持學費。後來聽懂了英語,學習巴利,又因教師大成問題,對於所學不能有如理想的進步。

  一九五0年法舫法師來錫蘭後,我的生活稍得安定。但因巴利教師問題,於一九五一年五月間,自哥倫坡(Colombo)遷到古羅難格拉(Kurunegala)的摩利耶智護學院(Maliyadewa Vidyarakshaka Pirivens)去攻讀巴利。不料十月三日法舫法師突然入滅,我的內心又未免受了很大的打擊。

  後來深蒙各方師友們的慈愛及護法們的保護,予以安慰支持,使我又得安心研究。這些困難環境及其變化,都是來錫之前未曾想到的。

  一九五二年初,身心既得安定,我便決心先譯「法句」。約三個月,在摩利耶智護學院內譯出二十四品;後因金剛智博士(Ven. Dr. P. Vajirarana Maha Thera)恢復了布教師研究院(Dharmaduta Ashrama Vidyalaya),所以三月杪我又遷回哥倫坡,住在該院研究,並繼續譯出後二品。

  在翻譯期間,對於巴利原文方面,曾蒙 Ven﹒ Pandit H﹒ Upatissa Thera 與 Ven﹒ Pandit P﹒ Pannananda Thera二位法師的很大幫助。

  譯完此經後,深蒙印順導師慈悲為之潤文及詳細的指示匡正,並承作序詳述中國法句的譯史,心中實覺無限的榮幸和感謝。校印之事,全仗續明法師費心。封面蒙竺摩法師題字增光。又承妙欽法師在菲律濱勸助印資。一一敬致謝意。

  同時對於各方師友、護法及摩訶菩提會的關心援助,使我能在錫蘭安心繼續研究與翻譯,此功此德,都是他們的,自己只有十分的慚愧,和誠意的感激而已!

                一九五三年一月二十六日了參記於錫蘭布教師研究院


法句經 首頁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