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第二十五:比丘品(法句經, Dhammapada, BHIKKHU-VAGGO,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比丘品 BHIKKHUVAGGO

三六0 善哉制於眼。善哉制於耳。善哉制於鼻。善哉制於舌。

三六一 善哉制於身。善哉制於語。善哉制於意。善哉制一切,制一切比丘,解脫一切苦。

三六二 調御手足及言語,調御最高(之頭首),心喜於禪住於定,獨居知足名比丘。

三六三 比丘調於語,善巧而寂靜,顯示法與義,所說甚和婉。

三六四 住法之樂園,喜法與隨法,思惟憶念法,比丘不復退。

三六五 莫輕自所得;莫羨他所得。比丘羨他(得),不證三摩地。 (研讀).
三六六 比丘所得雖少,而不輕嫌所得,生活清淨不怠,實為諸天稱讚。

三六七 若於名與色,不著我我所,非有故無憂,彼實稱比丘。 (研讀).

三六八 住於慈悲比丘,喜悅佛陀教法,到達寂靜安樂,諸行解脫境界。
三六九 比丘汲此舟(水) [LChnFn25-01] ,(水)去則舟輕快。斷除貪欲瞋恚,則得證於涅槃。 (研讀).
三七0 五斷 [LChnFn25-02] 及五棄 [LChnFn25-03] ,而五種勤修 [LChnFn25-04] 。越五著 [LChnFn25-05] 比丘──名渡瀑流 [LChnFn25-06] 者。 (研讀).

三七一 修定莫放逸,心莫惑於欲!莫待吞鐵丸,燒然乃苦號!
三七二 無慧者無定,無定者無慧。兼具定與慧,彼實近涅槃。
三七三 比丘入屏虛 [LChnFn25-07] ,彼之心寂靜,審觀於正法,得受超人樂。 (研讀). [NandFn25-01]

三七四 若人常正念:諸蘊之生滅,獲得喜與樂,知彼得不死。
三七五 若智慧比丘,於世先作是:攝根及知足,護持別解脫。
三七六 態度須誠懇,行為須端正;是故彼多樂,得滅盡諸苦。

三七七 如跋悉迦 [LChnFn25-08] 花,枯萎而凋謝,汝等諸比丘,棄貪瞋亦爾。

三七八 身靜及語靜,心寂住三昧,捨俗樂比丘,是名寂靜者。

三七九 汝當自警策,汝應自反省!自護與正念,比丘住安樂。

三八0 自為自保護。自為自依怙。自為自調御,如商調良馬。

三八一 比丘具歡喜心,誠信佛陀教法,到達寂靜安樂,諸行解脫境界。

三八二 比丘雖年少,勤行佛陀教,彼輝耀此世,如月出雲翳。

比丘品第二十五竟〔Bhikkhuvaggo Pa~ncaviisatimo〕


注釋:

[LChnFn25-01]〔註25-01〕 「舟」喻身體;「水」喻身中的念頭。
[LChnFn25-02]〔註25-02〕 「五種斷」指斷除五下分結 (Pa~nca orambhaagiyaasa'myojanaani)。即欲界貪 (Kaamaraago),瞋 (Vyaapaada),身見 (Sakkaayadi.t.thi),戒禁取 (Siilabhataparaamaasa),疑 (Vicikicchaa)。
[LChnFn25-03]〔註25-03〕 「五種棄」指棄捨五上分結(Pa~nca udhdambhaagiyaasa'myojanaani)。即色界貪 (Ruuparaaga),無色界貪 (Aruuparaaga),掉舉 (Uddhacca),慢 (Maana),無明 (Avijjaa)。
[LChnFn25-04]〔註25-04〕 「五種修」指勤修五根--信,進,念,定,慧。
[LChnFn25-05]〔註25-05〕 「五著」指貪,瞋,癡,慢,見。
[LChnFn25-06]〔註25-06〕 「瀑流」(Ogha) 有四--欲瀑流,有瀑流,見瀑流,無明瀑流。
[LChnFn25-07]〔註25-07〕 「屏處」(Su~n~na-aagaara) 即空閒處或靜處。
[LChnFn25-08]〔註25-08〕 跋悉迦(Vassika)是名花,據說此花之香勝於諸花。

校註:

[NandFn25-01]

〔校註25-001〕 比丘入屏處

說明:原版注釋正確;偈頌正文誤植也。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