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雜品(法句經, Dhammapada, PAKINNAKA-VAGGO,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 《法句經》目錄 ,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雜品 PAKINNAKAVAGGO
二九0 若棄於小樂,得見於大樂。智者棄小樂,當見於大樂。
二九一 施與他人苦,為求自己樂;彼為瞋繫縛,怨憎不解脫。 (研讀).
二九四 [LChnFn21-01] 殺(愛欲)母與(慢)父,殺剎帝利族二王 [LChnFn21-02] ,(破)王國 [LChnFn21-03] 殺其從臣 [LChnFn21-04] ,趨向無憂婆羅門 [LChnFn21-05] 。
二九五 殺(愛欲)母與(慢)父,殺婆羅門族二王 [LChnFn21-02] ,殺其虎(將)第五(疑) [LChnFn21-06] ,趨向無憂婆羅門。
三0二 出家愛樂難。在家生活難。非儔共住苦。(輪迴)往來苦。故不應往來,隨從於痛苦。
三0三 正信而具戒,得譽及財 [LChnFn21-09] 者,彼至於何處,處處受尊敬。 (研讀).
三0四 善名揚遠方,高顯如雲山 [LChnFn21-10] 。惡者如夜射,雖近不能見。 [NandFn21-01]
三0五 獨坐與獨臥,獨行而不倦,彼獨自調御,喜樂於林中。
雜品第二十一竟〔Paki.n.nakavaggo Ekaviisatimo〕
注釋:
[LChnFn21-01] | 〔註21-01〕 此二頌都是從譬喻而顯義的。 |
[LChnFn21-02] | (1, 2) 〔註21-02〕 常見(sassata-ditthi)與斷見(Uccheda-ditthi)。 |
[LChnFn21-03] | 〔註21-03〕 指十二處(dvadasayatana)-- 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 |
[LChnFn21-04] | 〔註21-04〕 指歡喜欲(nandirago)。 |
[LChnFn21-05] | 〔註21-05〕 指漏盡者--阿羅漢。 |
[LChnFn21-06] | 〔註21-06〕 「虎第五」(veyyagghapancamam)即等於「疑第五」(vicikiccha-pancamam)。因為在五蓋(Pancanivarana)的次第中疑蓋(vicikicchanivarana)是屬於第五的。五蓋為:貪欲(kamacchanba),瞋恚(vyapada),惛沉睡眠(thina-middha),掉舉惡作(uddhacca-kukkucca),疑(vicikiccha)。 |
[LChnFn21-07] | 〔註21-07〕 「喬達摩」(Gotama) 即佛陀。 |
[LChnFn21-08] | 〔註21-08〕 即觀髮毛爪齒等三十二分身。 |
[LChnFn21-09] | 〔註21-09〕 「財」指信,戒,慚,愧,聞,捨,慧等七財。 |
[LChnFn21-10] | 〔註21-10〕 「雪山」(Himavanto)即喜馬拉雅山。 |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