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樂品(法句經, Dhammapada, SUKHA-VAGGO,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 《法句經》目錄 , 了參 法師 譯, 文言文版
樂品 [LChnFn15-01] SUKHAVAGGO
一九七 我等 [LChnFn15-02] 實樂生,憎怨中無憎。於憎怨人中,我等無憎住。
一九八 我等實樂生,疾病中無病 [LChnFn15-03] 。於疾病人中,我等無病住。
一九九 我等實樂生,貪欲中無欲。於貪欲人中,我等無欲住。
二00 我等實樂生,我等無物障 [LChnFn15-04] ,我等樂為食,如光音天人 [LChnFn15-05] 。 (研讀).
二0一 勝利生憎怨,敗者住苦惱。勝敗兩俱捨,和靜住安樂。 (研讀-- 無諍).
二0二 無火如貪欲,無惡如瞋恨,無苦如(五)蘊,無樂勝寂靜 [LChnFn15-06] 。
二0三 飢為最大病,行 [LChnFn15-07] 為最大苦;如實知此已,涅槃樂最上。 (研讀).
二0四 無病最上利,知足最上財,信賴最上親,涅槃最上樂。
二0五 已飲獨居味,以及寂靜味,喜飲於法味,離怖畏去惡。
二0六 善哉見聖者,與彼同住樂。由不見愚人,彼即常歡樂。
二0七 與愚者同行,長時處憂悲。與愚同住苦,如與敵同居。與智者同住,樂如會親族。
二0八 是故真實: [LChnFn15-08] 賢者智者多聞者,持戒虔誠與聖者,從斯善人賢慧遊,猶如月從於星道。
樂品第十五竟〔Sukhavaggo Pa.n.narasamo〕
注釋:
[LChnFn15-01] | 〔註15-01〕 日譯本為「安樂品」。 |
[LChnFn15-02] | 〔註15-02〕 「我等」是佛陀自稱。 |
[LChnFn15-03] | 〔註15-03〕 「疾病」意為種種煩惱的苦痛。 |
[LChnFn15-04] | 〔註15-04〕 沒有貪瞋癡等煩惱障。 |
[LChnFn15-05] | 〔註15-05〕 佛陀寄居於一個婆羅門村叫做五裟羅 (Pa~ncasaala) 的時候,有一天往村內去乞食,但沒有得到什麼飲食。一個魔王站在村門口,看見佛陀空缽而回,便嘲笑他說:『你沒有得到飲食,必須再到村內去乞食以解決你的飢餓問題』。於是佛陀答以此頌。 |
[LChnFn15-06] | 〔註15-06〕 指涅槃。 |
[LChnFn15-07] | 〔註15-07〕 原文 Sa'nkhaara 直譯為「行」--即有為諸行。但巴利原註作 Khandha 蘊。 |
[LChnFn15-08] | 〔註15-08〕 這句是用以承前起後的,不是頌文。 |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