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第三:心品(《法句經》, Dhammapada, Cittavaggo, 白話文版, 蘇錦坤 著(含巴利文法分析,2021)



第三:心品 目錄
Dhp_033 Dhp_034 Dhp_035 Dhp_036 Dhp_037 Dhp_038
Dhp_039 Dhp_040 Dhp_041 Dhp_042 Dhp_043 本品(Cittavaggo)總結

Dhp. 033

Phandanaṃ capalaṃ cittaṃ, dūrakkhaṃ dunnivārayaṃ;
Ujuṃ karoti medhāvī, usukārova tejanaṃ. (33)

智者調直顫抖、不穩定、難護、難調御(難禁)的心,
像製箭者調直他的箭一樣。(33)


這首偈頌為一個句子:「medhāvī ujuṃ karoti cittaṃ 智者調直心」。

主詞是「medhāvī 智者」(第三人稱單數),動詞是「ujuṃ karoti」或「ujuṃkaroti」,意為「調直」,受詞是「cittaṃ 心」。

受詞「cittaṃ 心」有四個形容詞:

  1. 「Phandanaṃ 顫抖的」,
  2. 「capalaṃ 不穩定的」,
  3. 「dūrakkhaṃ 難保護的」
  4. 「dunnivārayaṃ 難調御的」。

最後面是一個副詞子句:「usukārova tejanaṃ」,也就是「va usukāro ujuṃkaroti tejanaṃ 就像造箭者調直他的箭一樣」。


《法句經》卷1〈心意品 11〉:

「意[3]使作㺃,難護難禁,
 慧正其本,其明乃大。」(CBETA, T04, no. 210, p. 563, a4-5),[3]使作㺃=駛於響【元】【明】。

《出曜經》卷28〈心意品 32〉:

「智者能自正,猶匠搦箭直,
 有恚則知恚,有恚知有恚。」(CBETA, T04, no. 212, p. 759, c9-10)

《法集要頌經》卷4〈護心品 31〉:

「智者能自正,如匠搦箭直,
 有恚則知恚,有恚知有恚。」(CBETA, T04, no. 213, p. 795, b22-23)。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31 心品〉, Uv 31.8


元亨寺版《法句經》《法句經》卷1:

「搖動變易心,難護難制服,
智者令調直,如匠矯直箭。」(CBETA, N26, no. 9, p. 16, a14 // PTS. Dhp. 5)


Dhp. 034

Vārijova thale khitto, okamokataubbhato;
Pariphandatidaṃ cittaṃ, māradheyyaṃ pahātave. (34)

就像從水中被丟擲到乾燥陸地的魚不斷顫動(以求生)一樣,
心也顫動著以求脫離魔羅的領域。(34)


這首偈頌為一個句子:「cittaṃ pariphandati 心顫動」。

主詞是「cittaṃ 心」(第三人稱單數),動詞是「pariphandati 顫動」。「māradheyyaṃ pahātave 」表示這樣顫動的目的為「māradheyyaṃ 魔羅的領域 pahātave 脫離」。在文法上, 「pahātave 脫離」為不定詞「to leave」。

以下的子句用來比喻「心」顫動以求脫離魔欲:「Vārijo 魚 va 像 thale 乾燥的土壤(位格) khitto 丟擲到 okamokata 水中住處 ubbhato 各種」。

整句是:「就像從水中被丟擲到乾燥陸地的魚不斷顫動(以求生)一樣,心也顫動著以求脫離魔羅的領域。」

此首偈頌「cittaṃ pariphandati 心顫動」不是「顫抖」,而是像岸上的魚劈哩啪啦地跳動以圖重回水域。


T210《法句經》未出現對應偈頌。

《出曜經》卷28〈心意品 32〉:

「如魚在旱地,以離於深淵,
 心識極惶懅,魔眾而奔馳。」(CBETA, T04, no. 212, p. 758, c25-26)

《法集要頌經》卷4〈護心品 31〉:

「如魚在旱地,以離於深淵,
 心識極惶懼,魔眾而奔[3]馳。」(CBETA, T04, no. 213, p. 795, b8-9),[3]馳=地【元】【明】。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31 心品〉, Uv 31.2


元亨寺版《法句經》《法句經》卷1:

「水中魚離棲,棄投陸地上,
如是心戰慄,離脫魔世界。」(CBETA, N26, no. 9, p. 17, a1 // PTS. Dhp. 5)


Dhp. 035

Dunniggahassa lahuno, yatthakāmanipātino;
Cittassa damatho sādhu, cittaṃ dantaṃ sukhāvahaṃ. (35)

難以調御、善變、隨欲游移的心,
能調御此心極佳,調御此心能帶來快樂幸福。(35)


這首偈頌為兩個獨立的句子。

  1. 「damatho sādhu hoti 調御是好的」。主詞是「damatho 調御」(第三人稱單數),它有一個形容詞「cittassa 心的」,動詞是「hoti 是」,省略未出現,形容詞「sādhu」意為「好、佳、善」。Dunniggahassa 難以調御的, lahuno 輕的、(變化)迅速的, yatthakāmanipātino 隨貪欲而變化的。這一句用英文較好解釋:「Taming of mind, which is difficult to restrain, quick, going to whatever it craves or likes, is good. 對難調、善變、隨欲游移心的調御是好的。」
  2. 「cittaṃ sukhāvahaṃ hoti 調御是帶來幸福快樂的」。主詞是「cittaṃ 心」(第三人稱單數),它有一個形容詞「dantaṃ 調御的」,動詞是「hoti 是」,省略未出現,形容詞「sukhāvahaṃ, sukha-āvahaṃ」意為「sukha 快樂、幸福 āvahaṃ 帶來」、「帶來快樂、幸福的」。

整句是:「對難調、善變、隨欲游移心的調御是好的。調御的心能帶來快樂、幸福。」


《法句經》卷1〈心意品 11〉:

「輕躁難持,唯欲是從,
 制意為善,自調則寧。」(CBETA, T04, no. 210, p. 563, a5-6)

《出曜經》卷28〈心意品 32〉:

「輕難護持,為欲所居,
 降心為善,以降便安。」(CBETA, T04, no. 212, p. 758, c12-13)

《法集要頌經》卷4〈護心品 31〉:

「心輕難調伏,為欲所居懷,
 降心則為善,以降便輕安。」(CBETA, T04, no. 213, p. 795, b6-8)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31 心品〉, Uv 31.1


元亨寺版《法句經》《法句經》卷1:

「心輕隨欲轉,操動難制服,
善哉心調御,調御得安樂。」(CBETA, N26, no. 9, p. 17, a2 // PTS. Dhp. 5)
「操動難制服」,「操動」應是「躁動」。


Dhp. 036

Sududdasaṃ sunipuṇaṃ, yatthakāmanipātinaṃ;
Cittaṃ rakkhetha medhāvī, cittaṃ guttaṃ sukhāvahaṃ. (36)

微細、難見、隨欲游移的心,
智者!你們應護衛此心,調御此心能帶來快樂幸福。(36)


這首偈頌有兩個句子。

第一個句子:「(medhāvī) rakkhetha cittaṃ 智者應護其心 」。主詞是「medhāvī 智者」(第三人稱複數,呼格),在句子裡,實際上的主詞應該是「tumhe 你們,指呼格的『智者』」,未出現在句子裡。動詞是「rakkhetha 應護衛」。受詞是「cittaṃ 心 」。

受詞「cittaṃ 心 」有以下三個形容詞:

  1. sududdasaṃ 很難見到的
  2. sunipuṇaṃ 微小的
  3. yatthakāmanipātino 隨貪欲而變化的。

第二個句子是:「cittaṃ sukhāvahaṃ hoti 調御是帶來幸福快樂的」。

主詞是「cittaṃ 心」(第三人稱單數),它有一個形容詞「guttaṃ 被保護的」,動詞是「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省略),形容詞「sukhāvahaṃ, sukha-āvahaṃ」意為「sukha 快樂、幸福 āvahaṃ 帶來」、「帶來快樂、幸福的」。

整句是:「對難調、善變、隨欲游移心的調御是好的。調御的心能帶來快樂、幸福。」


T210《法句經》卷1〈心意品 11〉:

「意微難見,隨欲而行,
 慧常自護,能守即安。」(CBETA, T04, no. 210, p. 563, a6-7)。

《出曜經》和《法集要頌經》無對應偈頌。

梵文《法句經》(《優陀那品》)也無此對應偈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法句經》卷1:

「心轉隨欲轉,微妙猛難見,
 智者當護心,護心得安樂。」(CBETA, N26, no. 9, p. 17, a3 // PTS. Dhp. 6)。

第一句「心轉隨欲轉」,與巴利偈頌不符。


Dhp. 037

Dūraṅgamaṃ ekacaraṃ, asarīraṃ guhāsayaṃ;
Ye cittaṃ saṃyamessanti, mokkhanti mārabandhanā. (37)

心遠逝、獨行、無形體、住於洞窟,
將調御此心的人,他們能解脫魔羅的繫縛。(37)


這首偈頌有兩個句子。

第一個句子:「Ye cittaṃ saṃyamessanti 智者應護其心 」。主詞是「ye 那些人」(第三人稱複數)。動詞是「saṃyamessanti 將調御」(第三人稱複數,將來式)。受詞是「cittaṃ 心 」。

受詞「cittaṃ 心 」有以下四個形容詞:

  1. dūraṅgamaṃ 遠逝的
  2. ekacaraṃ 獨行的
  3. asarīraṃ 沒有形體的。
  4. guhāsayaṃ 住在洞窟的

關於「guhā 洞窟」,請參考《小部,經集》第四經《義品》第二章《洞窟經》:

https://www.academia.edu/37332742/2_%E7%BE%A9%E5%93%81_%E7%AC%AC%E4%BA%8C%E7%AB%A0_%E6%B4%9E%E7%AA%9F%E7%B6%93_10_ppt_20181006 (.ppt)

第二個句子是:「te mokkhanti mārabandhanā」。

主詞是「te 他們」(第三人稱複數),動詞是「mokkhanti 解脫、脫離」(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受詞「mārabandhanā」意為「魔羅的束縛」。


T210《法句經》卷1〈心意品 11〉:

「獨行遠逝,覆藏無形,
 損意近道,魔繫乃解。」(CBETA, T04, no. 210, p. 563, a8-9)。

《出曜經》卷30〈梵志品 34〉:

「遠逝獨遊,隱藏無形,
 難降能降,是謂梵志。」(CBETA, T04, no. 212, p. 774, a24-25)

《法集要頌經》卷4〈梵志品 33〉:

「遠逝獨遊行,隱藏無形影,
 難降能自調,是名為梵志。」(CBETA, T04, no. 213, p. 799, a26-27)

梵文《法句經》(《優陀那品》)的對應偈頌也位於〈31 心品〉(Uv 31.8),因此,《出曜經》和《法集要頌經》的對應偈頌位於〈梵志品 33〉,值得注意。


元亨寺版《法句經》《法句經》卷1:

「遠行與獨動,無形隱胸窟,
若誰制彼心,脫出魔繫縛。」(CBETA, N26, no. 9, p. 17, a4 // PTS. Dhp. 6)

第二句「無形隱胸窟」,「胸窟」移似「洞窟」之誤。


Dhp. 038

Anavaṭṭhitacittassa, saddhammaṃ avijānato;
Pariplavapasādassa, paññā na paripūrati. (38)

心無住息的人、不了解正法的人、信心不堅定的人,
他們無法成就圓滿的智慧。(38)


這首偈頌為一個句子:「paññā na paripūrati」。

主詞是「paññā 智慧」(第三人稱單數)。動詞是「na paripūrati 不會圓滿」(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

主詞「paññā 智慧」有以下三個形容詞:

  1. Anavaṭṭhitacittassa 心無住息者的、心不穩定者的
  2. saddhammaṃ avijānato 不瞭解正法者的
  3. pariplavapasādassa 信心不堅定者的

T210《法句經》卷1〈心意品 11〉:

「心無住息,亦不知法,
 迷於世事,無有正智。」(CBETA, T04, no. 210, p. 563, a9-10)。

《出曜經》卷28〈心意品 32〉:

「心無住息,亦不知法,
 迷於世事,無有正智。」(CBETA, T04, no. 212, p. 760, c28-29)

《法集要頌經》卷4〈護心品 31〉:

「心不住止息,亦不知善法,
 迷於出世事,無有正知見。」(CBETA, T04, no. 213, p. 795, c11-13)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31 心品〉, Uv 31.28


元亨寺版《法句經》《法句經》卷1:

「若心不安定,不辨於正法,
信念不堅者,智慧不成滿。」(CBETA, N26, no. 9, p. 17, a5 // PTS. Dhp. 6)


Dhp. 039

Anavassutacittassa ananvāhatacetaso;
Puññapāpapahīnassa natthi jāgarato bhayaṃ. (39)

心無貪欲的人,心無困惑的人,已捨棄「罪與福」的人,
保持醒悟的人,這樣的人沒有怖畏恐懼。(39)

Udānavarga 28.6 Pāpa
anavasrutacittasya
tv anunnahanacetasaḥ /
puṇyapāpaprahīṇasya
nāsti durgatito bhayam //


這首偈頌為一個句子:「bhayaṃ natthi」。

主詞是「bhayaṃ 恐懼」(第三人稱單數)。動詞是「na atthi 不存在」(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

主詞「bhayaṃ 恐懼」有以下四個形容詞:

  1. Anavassutacittassa 心無貪欲者的
  2. ananvāhatacetaso 心無困惑者的
  3. Puññapāpapahīnassa 已捨棄「好」與「壞」者的
  4. jāgarato 保持警寤者的

T210《法句經》卷1〈心意品 11〉:

「念無適止,不絕無邊,
 福能遏惡,覺者為賢。」(CBETA, T04, no. 210, p. 563, a10-12)

《出曜經》卷28〈心意品 32〉:

「念無適止,不絕無邊,
 福能遏惡,覺者為賢。」(CBETA, T04, no. 212, p. 760, b13-14)

《出曜經》卷25〈惡行品 29〉:

「人不損其心,亦不毀其意,
 以善永滅惡,不憂墮惡道。」(CBETA, T04, no. 212, p. 743, a2-3)

《法集要頌經》卷3〈罪障品 28〉:

「人不損其心,亦不毀其意,
 以善永滅惡,不憂隨惡道。」(CBETA, T04, no. 213, p. 792, a27-29)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28 惡品〉,Uv 28.6


在巴利偈頌下半頌的「Puññapāpapahīnassa」,近代漢譯均翻譯作類似「捨棄善惡」的字義。

了參法師:「超越善與惡」。

淨海法師:「超越善福、罪惡」。

廖文燦:「福及惡已被徹底捨棄者」。

黃寶生:「擺脫善和惡」。

元亨寺版《法句經》《法句經》:「超脫善與惡」。

Thera Narada: 'he who has discarded both good and evil'

KR Norman: 'who is freed from good anf evil'

Unkown author: 'who has abandoned the idea of "good" and "bad".'

帖主認為:「捨棄善與惡」是後期思想,不應出現在如《法句經》的初期文獻當中。

在這裡漢譯出現了耐人尋味的詮釋:「以善永滅惡」、「福能遏惡」。


元亨寺版《法句經》《法句經》卷1:

「若得心無惱,亦無思慮惑,
超脫善與惡,覺者無恐怖。」(CBETA, N26, no. 9, p. 17, a6 // PTS. Dhp. 6)


Dhp. 040

Kumbhūpamaṃ kāyamimaṃ viditvā,
nagarūpamaṃ cittamidaṃ ṭhapetvā;
Yodhetha māraṃ paññāvudhena,
jitañca rakkhe anivesano siyā. (40)

已知此身如陶甕,已建立心如(守)城,你們應以智慧與魔羅作戰,
你應善護戰勝(魔羅)的成果,你應成為毫無繫著。(40)


這首偈頌有三個句子:

  1. 「yodhetha māraṃ」。主詞是「tumhe 你們」(第二人稱複數),省略未出現在偈頌當中。動詞是「yodhetha 應攻擊」(第二人稱複數,祈使式),受詞為「māraṃ 魔羅」。有一副詞形容動詞:「paññāvudhena 以智慧為武器」。在「你們應以智慧為武器與魔羅作戰」之前,有兩個動名詞片語,一、「Kumbhūpamaṃ kāyamimaṃ viditvā 已知此身如陶甕」。
  2. 「nagarūpamaṃ cittamidaṃ ṭhapetvā 已建立心如(防)城」。第二個句子:「jitaṃ ca rakkhe」。主詞是「so 他」或「sā 她」(第三人稱單數),省略未出現在偈頌當中。動詞是「rakkhe 應保護」(第三人稱單數,祈使式),受詞為「jitaṃ 戰利品、勝戰所佔領的土地和財富」。
  3. 「anivesano siyā」。主詞是「so 他」或「sā 她」(第三人稱單數),省略未出現在偈頌當中。動詞是「siyā 應成為」(第三人稱單數,祈使式),主詞補語為「anivesano 無繫著」。

T210《法句經》卷1〈心意品 11〉:

「藏六如龜,[10]防意如城,
 慧與魔戰,勝則無患。」(CBETA, T04, no. 210, p. 563, a18-19),[10]Miccāpaṇihitaṃ cittaṃ.。[*50-19]慧=惠【聖】*。

此處「[10]Miccāpaṇihitaṃ cittaṃ.」為失誤,應作「nagarūpamaṃ cittamidaṃ」。「Micchāpaṇihitaṃ 向於邪惡的」位於巴利《法句經》42頌,而且《大正藏》此處引文還漏寫了 'h'。

《出曜經》卷28〈心意品 32〉:

「觀身如空瓶,安心如[2]立城,
 以叡與魔戰,守勝勿復失。」(CBETA, T04, no. 212, p. 762, a4-5),[2]立=丘【宋】*【元】*【明】*。

《法集要頌經》卷4〈護心品 31〉:

「觀身如空瓶,安心如丘城,
 以慧與魔戰,守勝勿復失。」(CBETA, T04, no. 213, p. 795, c25-27)。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31 心品〉, Uv 31.35


T210《法句經》第一句「藏六如龜」和梵、巴偈頌均不同。


元亨寺版《法句經》《法句經》卷1:

「知身如水甕,心安如城廓,
慧劍擊魔王,守視真懈怠。」(CBETA, N26, no. 9, p. 17, a7 // PTS. Dhp. 6)

元亨寺版《法句經》譯文第四句「守視真懈怠」應作「守勝無懈怠」。


Dhp. 041

Aciraṃ vatayaṃ kāyo pathaviṃ adhisessati;
Chuddho apetaviññāṇo, niratthaṃva kaliṅgaraṃ. (41)

啊!這個身體不久將躺在地上,
被棄置於地、沒有意識,像一塊無用的木頭。(41)


這首偈頌為一個句子:「kāyo pathaviṃ adhisessati」。主詞是「kāyo 身體」(第三人稱單數),有一個形容詞「ayaṃ 這個」出現在「vatayaṃ」當中,也就是說「vatayaṃ」必須分成「vata 天啊!啊!」和「ayaṃ 這個」兩字。動詞是「adhisessati 將躺下」(第三人稱單數,將來式),它有一個副詞「aciraṃ 不久」形容這個動詞,受詞為「pathaviṃ 地、土地」。這一句為「Aciraṃ vata ayaṃ kāyo pathaviṃ adhisessati 啊!這個身體不久將躺在地上」。

偈頌第二行是一個副詞子句,「va 像」。主詞是「kaliṅgaraṃ 木頭、木塊」(第三人稱單數),動詞是「adhisessati 將躺下」(第三人稱單數,將來式),受詞為「pathaviṃ 地、土地」,沿用上一行,而未出現在此一子句當中。主詞「kaliṅgaraṃ 木頭、木塊」有一個形容詞「niratthaṃ 沒價值的、無用的」。第二行的前面兩個字是第一行主詞「kāyo 身體」的形容詞:「Chuddho 棄置的、拋棄的」、「apetaviññāṇo 沒有意識的」。


T210《法句經》卷1〈心意品 11〉:

「有身不久,皆當歸土,
 形壞神去,寄住何貪?」(CBETA, T04, no. 210, p. 563, a14-15)

《出曜經》卷3〈無常品 1〉:

「是身不久,還歸於地,
 神識已離,骨幹獨存。」(CBETA, T04, no. 212, p. 622, c13-14)。

《法集要頌經》卷1〈有為品 1〉:

「四大聚集身,無常詎久留,
 地種散壞時,神識空何用?」(CBETA, T04, no. 213, p. 777, c18-20)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1 無常品〉, Uv 1.35


此一巴利偈頌在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1 無常品〉

"Udānavarga 1.35 Anitya",難怪《出曜經》與《法集要頌經》的對應經典會出現在〈無常品 1〉。巴利偈頌的用字「Chuddho 棄置的、拋棄的」,梵文《法句經》在相對位置的用字是「śunyo 空的」,這可能是《法集要頌經》的翻譯出現「空」字的原因。不過,整體來說,《法集要頌經》此一偈頌的翻譯與巴利、梵文偈頌的本意都有不少差異。

aciraṁ bata kāyo 'yaṁ
pṛthivīm adhiśeṣyate |
śunyo vyapetavijñāno
nirastaṁ vā kaḍaṅgaram //


元亨寺版《法句經》《法句經》卷1:

「此身實不久,當置於地上,
被棄無意識,無用如木片。」(CBETA, N26, no. 9, p. 17, a8 // PTS. Dhp. 6)


Dhp. 042

Diso disaṃ yaṃ taṃ kayirā, verī vā pana verinaṃ;
Micchāpaṇihitaṃ cittaṃ pāpiyo naṃ tato kare. (42)

仇敵對仇敵、冤家對冤家所作的事,
向於邪惡的心對他所做的(傷害)比那更嚴重。(42)


這首偈頌為一個句子:「cittaṃ naṃ kare 心能做他(心能對他做一些事)」。

主詞是「cittaṃ 心」(第三人稱單數),它有一個形容詞「Micchāpaṇihitaṃa 向於邪惡的心」,動詞是「kare 能做」,(第三人稱單數,祈使態動詞),受詞是「naṃ 他」。有兩個副詞形容動詞「kare 能做」:

「pāpiyo 更糟地,更惡劣地」。

「tato 比那」,那是指本偈頌第一行所描述的事。

整句是:「向於邪惡的心對他所做的事比那更糟。」

所比較的事為:

Diso disaṃ kayirā (Diso 仇敵(主詞,第三人稱單數) disaṃ 仇敵(受詞,第三人稱單數) kayirā 做(動詞,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

verī vā verinaṃ (verī 冤家(主詞,第三人稱單數) verinaṃ 冤家(受詞,第三人稱單數) kayirā 做(動詞,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兩個 kayirā 只出現一次)。vā 或 pana 確實。


這首偈頌在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為 Uv 31.9。

〈Udānavarga 31.9 Citta〉

na dveṣī dveṣiṇaḥ kuryād
vairī vā vairiṇo hitam /
mithyāpraṇihitaṁ cittaṁ
yat kuryād ātmanātmanaḥ //

非常獨特地,此首偈頌在《法句經》、《出曜經》和《法集要頌經》都未出現對應偈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法句經》卷1:

「仇敵對仇敵,怨家對怨家,
若心住邪行,惡業更增大。」(CBETA, N26, no. 9, p. 17, a9 // PTS. Dhp. 6)


Dhp. 043

Na taṃ mātā pitā kayirā, aññe vāpi ca ñātakā;
Sammāpaṇihitaṃ cittaṃ seyyaso naṃ tato kare. (43)

導向正(法)的心所能替他作的(事)更為佳善,
不是父母或其他親戚能替他作的事所能相比。(43)


這首偈頌為一個句子:「cittaṃ naṃ kare 心能做那事」。

主詞是「cittaṃ 心」(第三人稱單數),它有一個形容詞「Sammāpaṇihitaṃ 向於正(法)的」,動詞是「kare 能做」,(第三人稱單數,祈使態動詞),受詞是「naṃ 那(事)」。有兩個副詞形容動詞「kare 能做」:

  1. 「seyyaso 更好地,比較好地」。
  2. 「tato 比那」,那是指本偈頌第一行所描述的事。

整句是:「向於正(行)的心對他所做的(事)比那更佳善。」

所比較的事為:

mātā 母親 pitā 父親 ca 和 aññe ñātakā 其他親戚。kayirā 能做(的事) 動詞,第三人稱單數,祈使態。

「vāpi」為「vā pi 確實」,「ca 和」,一般將這樣的字(「vā 確實」為「vā 確實」,「ca 和」)當作用來符合「metre 詩韻」的襯字,不予翻譯。


這首偈頌在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為 Uv 31.10。

〈Udānavarga 31.10 Citta〉

na taṁ mātā pitā vāpi
kuryāj jñātis tathāparaḥ /
samyakpraṇihitaṁ cittaṁ
yat kuryād dhitam ātmanaḥ //

《法句經》卷1〈心意品 11〉:

「是意自造,非父母為,
 可勉向正,為福勿回。」(CBETA, T04, no. 210, p. 563, a17-18)

《出曜經》卷28〈心意品 32〉:

「是意自造,非父母為,
 除邪就定,為福勿迴。」(CBETA, T04, no. 212, p. 759, c19-20)

《法集要頌經》卷4〈護心品 31〉:

「是意皆自造,非干父母為,
 除邪就正定,為福勿迴復。」(CBETA, T04, no. 213, p. 795, b24-25)。


元亨寺版《法句經》《法句經》卷1:

42 頌

仇敵對仇敵,怨家對怨家,
若心住邪行,惡業更增大。

43 頌

〔善〕非父母作,亦非親屬作,
若心住正道,善惡更增大。」(CBETA, N26, no. 9, p. 17, a9-10 // PTS. Dhp. 6)

帖主譯文:

仇敵對仇敵、冤家對冤家所作的事, 向於邪惡的心對自己所造的禍害比這還嚴重。(42)

導向正(法)的心所能替他作的(事)更為佳善,不是父母或其他親戚能替他作的事所能相比 。(43)

巴利偈頌(43)為:

Na taṃ mātā pitā kayirā, aññe vāpi ca ñātakā;
Sammāpaṇihitaṃ cittaṃ, seyyaso naṃ tato kare.

43 頌第四句「善惡更增大」,似應改作「善業更增大」。

實際上,巴利偈頌並未出現「惡業」或「善業」的用字, 例如,43 頌整首偈頌只是:

「向於正(行)的心對他所做的(幫助),
不是父母或其他親戚所能(替他)做的(幫助)所能比。」

三國支謙譯《法句經》卷1〈心意品 11〉:

「是意自造,非父母為,
可勉向正,為福勿回。」(CBETA, T04, no. 210, p. 563, a17-18)


本品(Cittavaggo)總結

巴利《法句經》第三品為〈Citta vaggo 心品〉,下列各語言版本都有〈心品〉:

  1. 巴利《法句經》,第三品
  2. 犍陀羅語《法句經》,第八品
  3. 波特那《法句經》,第19品
  4. 梵文《法句經》(《優陀那品》),第31品

漢譯《法句經》的相關品名如下:

  1. T210《法句經》,〈心意品 11〉,12首偈頌。
  2. 《法句譬喻經》,〈心意品 11〉,4首偈頌。
  3. 《出曜經》,〈心意品 32〉,46首偈頌。
  4. 《法集要頌經》,〈護心品 31〉,45首偈頌。

帖主認為,可以粗略地以所在的品次及偈頌內容來判定漢譯偈頌是出自巴利文本或是梵語文本。當然,這樣的判定仍需更細緻的偈頌比較。

在此以T210《法句經》的〈心意品 11〉的前面九首偈頌為例(括弧中的數目字代表巴利《法句經》的對應偈頌):

  1. 意使作㺃,難護難禁,慧正其本,其明乃大。(33)
  2. 輕躁難持,唯欲是從,制意為善,自調則寧。(35)
  3. 意微難見,隨欲而行,慧常自護,能守即安。(36)
  4. 獨行遠逝,覆藏無形,損意近道,魔繫乃解。(37)
  5. 心無住息,亦不知法,迷於世事,無有正智。(38)
  6. 念無適止,不絕無邊,福能遏惡,覺者為賢。(39)
  7. 佛說心法,雖微非真,當覺逸意,莫隨放心。(--)
  8. 見法最安,所願得成,慧護微意,斷苦因綠。(--)
  9. 有身不久,皆當歸土,形壞神去,寄住何貪?(41)

本群組在「巴利《法句經》」的目錄下,介紹了第三品〈心品〉33-43頌,接著要從下列三個角度來審查這些文獻:

  1. 漢譯《法句經》(T210)的第11品〈心意品〉是否翻譯自巴利《法句經》的第三品〈心品〉?
  2. 從巴利《法句經》的視角閱讀漢譯《法句經》(T210)。
  3. 從漢譯《法句經》(T210)的視角閱讀巴利《法句經》。

  1. 漢譯《法句經》(T210)的第11品〈心意品〉是否翻譯自巴利《法句經》的第三品〈心品〉?

答案顯然還是:「不是」。

巴利第三品〈心品〉有 11頌,T210《法句經》的第11品〈心意品〉有12頌,數目差距似乎不大。但是仍然有下文提到的問題待解答。

  1. 從巴利《法句經》的視角閱讀漢譯《法句經》(T210):

巴利《法句經》有兩首偈頌在《法句經》(T210)找不到對應偈頌:34. 42 兩首偈頌。不過,漢譯可能是缺譯 ;較難解釋的是,42, 43是一對偈頌,漢譯雖翻譯了第 43 首,卻未能翻譯出第42首偈頌。

  1. 從漢譯《法句經》(T210)的視角閱讀巴利《法句經》:

漢譯《法句經》(T210)的〈心意品 11〉12首偈頌當中,第7, 8, 10首偈頌在巴利《法句經》第三品未出現對應偈頌;而且漢譯的第12首偈頌第一句為「藏六如龜」,與巴利對應偈頌的第一句也頗有差距。

從前三品來看,漢譯《法句經》翻譯出巴利《法句經》所無的偈頌。

我們繼續閱讀,來看看兩者的關係吧!

(原貼:書房夜話 379:巴利《法句經》與漢譯《法句經》,第三品〈心品〉)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