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大般涅槃經/長部16經/般涅槃大經 Mahāparinibbānasuttaṃ





[1]請參考: Access to InsightTipitaka: → DN → DN 16: Maha-parinibbana Sutta → D ii 137; (Page 072)]
[2]請參考: The Pāḷi Tipitaka *http://www.tipitaka.org/* (請於左邊選單“Tipiṭaka Scripts”中選 Roman→Web → Tipiṭaka (Mūla) → Suttapiṭaka → Dīghanikāya → Mahāvaggapāḷi → 3. Mahāparinibbānasuttaṃ )。或可參考 【國際內觀中心】(Vipassana Meditation (As Taught By S.N. Goenka in the tradition of Sayagyi U Ba Khin)所發行之《第六次結集》(巴利大藏經) CSCD ( 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
[3]請參考: 臺灣【莊春江工作站】漢譯長部/Dīghanikāyo → 16 → 長部16經/般涅槃大經(大品[第二]); 莊春江 ]
[4]請參考: 香港【志蓮淨苑】文化部--佛學園圃--5. 南傳佛教 --5.1.2.026;或 志蓮淨苑文化部--研究員工作--研究文章 --南傳佛教-- 5.1.巴利文佛典選譯-- 5.1.1.長部 → 16 大般湼槃經 → 【長部.十六.大般湼槃經】蕭式球 ,頁1~ 頁15 )
[5]

請參考: 南傳大般涅槃經 (慧炬出版社)

紙本出版: 財團法人台北市慧炬出版社 (Torch of Wisdom Publishing House)

內容簡介 :南傳《大般涅槃經》(巴利語 Mahāparinibbāna,梵文 Mahā Parininirvāṇa Sūtra)為《長部》三十四經之一。成立年代應在佛陀剛圓寂之後(約西元前四世紀左右),且與王舍城第一次結集有密切關係。 《大般涅槃經》在漢譯大藏中有數種著錄,互有差異,詳略亦不同,但大抵皆譯自梵文而非巴利文。本書之譯文係源於英國巴利聖典會所刊行之原本,譯者巴宙精通佛學、印度哲學、梵文、巴利文、現代印度語及多種歐西文字,他將本經從巴利文直接譯成漢文,可幫助讀者正確認知佛陀和佛教。

目錄

序言
第一章:In Magadha
第二章:The Journey to Vesali
第三章:Relinquishing the Will to Live
第四章:The Last Meal
第五章:At Kusinara
第六章:The Passing Away
    ISBN:957-518-061-5,平裝,尺寸:32K,148頁,單色印刷,重量:165g
    106 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270巷10號
    電話:(886)27026772#18,19; 27075802
    傳真:(886)2708-5054
    信箱:tow.wisdom@msa.hinet.net
    出版日:1998.07.22 台北市, 台灣(Printed in TAIWAN)
    (無庫存, 05.10 2016 CE)
[6]《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41),27 大般涅槃經 Pp. 202~281;作者:水野弘元;(自巴利文)譯者:釋達和;2005.01.01, ISBN/ISSN/ISRC:9575983106,平裝;法鼓文化出版社;台北市,臺灣
[7]巴利文翻譯組學報創刊號;Pp. 103~220,編輯:志蓮淨苑文化部出版:志蓮淨苑,地址香港九龍鑽石山志蓮道五號,電話: (852) 2354 - 1735,傳真(852) 2351 - 4486, 網址www.chilin.orgemail links *電郵Info@chi1in.org* ,印刷:領進印刷有限公司,出版日期: 二零零六年二月第一版,ISBN 978-962-7714-35-4
[8]

據日譯本重譯成為漢文,收在《普慧大藏經》中。電子檔: 大藏經補編 (紙本來源:《大藏經補編》;藍吉富 主編 / 台北:華宇出版社, 1985.) → 第 6 冊  →  南傳長部經典 (PDF: A4版iPad版 )  →  第2卷  →  Pp. & Line 0047a01 ~ 0059a14 ( CBETA

大般涅槃經第十六  平等通昭原譯  九

(題解:)

[0043a30] 舊譯 長阿含卷第二至第四遊行經(大正藏一).佛般泥洹經(大正藏五).般泥洹經(大正藏六).大般涅槃經(大正藏七)。

本經就分量言.為長部經典中之最長經典.關於佛陀晚年.王舍城附近之消息.最後之說法.向涅槃地之道途。入滅、荼毗、分舍利等.所述頗詳。

本經全體.於巴漢雙方經文中.難見一致.然就巴漢及漢譯諸經相較.可得言者.為本經之二大骨幹.

一、為一代師主佛陀之入滅.

二、為領導教團者.以後非為佛之自身而是法.不論佛或存或沒.而此法當永為教團之中心。

本經以此骨幹為主.此外有附加補充.形跡所在.隨處可見。所補充者.為佛之入滅談話.其相互間.初無聯系.嗣經整理.循序貫串.復於語句間.增補說明.因得演成此部經文。

蓋本經原非完整之作.而於佛之入滅談話.當時編纂.似較散漫也。巴利聖典中.如大本經之過去佛傳。中部經典第二六及第三六.律藏之大品小品.及小經集經.隨處散記之佛陀生涯之事蹟.此等記述.皆屬鱗爪.而完整佛傳.除本經外.餘無有焉。

又本經中.有二特點.

一、所述佛陀為生身之師.同於人法.

二、所載偈文.皆為古雅文言.於此可見本經所存佛傳資料.較近事實.足稱為佛傳文學之最古者。

至華氏城之繁榮及三禍之豫言.以某教戒.勘校經律.辨其正邪.比丘相互間稱呼之指示.起塔之說等.顯屬後代之事實。

然跋祇與摩揭陀之爭.種族國城之七不退法.則為表示當時社會政情之資料。

而經中諸偈.多係佛及弟子思想感情之吐露與詠歎.為僧團所傳承.結集本經之動機在此.經文之中心亦在此.可謂為最原始之部分。

[9]

請參考: 《漢譯南傳大藏經》 (紙本來源:元亨寺漢譯南傳大藏經編譯委員會 / 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1995.) → N07 → 第 7 冊目錄 → N07n0004 長部經典(第15卷-第23卷) ( 9 卷) 【通妙譯】 → 第 7 冊 No. 0004 長部經典(第15卷-第23卷) 通妙譯 → 第 016 卷 → 一六 大般涅槃經 )( CBETA

題解:

本經相當於北傳漢譯長阿含卷二~四的遊行經(大正藏一),佛般泥洹經(大正藏五),般泥洹經(大正藏六),大般涅槃經(大正藏七)。

在其量是長部經典為最長的,詳細記述佛陀晚年,於王舍城附近之消息。最後說法,涅槃地之道程,入滅,荼毘,分舍利等。

本經之全部,甚難看出巴漢互相間的一致,依於巴漢乃至漢譯互相之比較,為本經之要點,

是一代教主佛陀入滅之一大事,

及領導教團者,以後非佛陀本身而是法,不管佛在和不在,教以此法是永遠為教團的核心,

右(上)為本經的要點核心;對此則存有附加增補之痕跡,此等之增補部份,有關佛陀入滅的故事,而於互相無何連絡之語,在何時則輯以順序和組織,更加以此等之故事,或文句連關之說明,而成如現在的形狀,

所以本經非自開始就有統一,關於佛陀入滅的故事,可想是比較散漫的編篆。巴利聖典中,於大本經過去佛之傳記,中部經典第二六,第三六,律藏之大品、小品,小經集經等處,除去記述佛陀一生之片斷的事情外,在本經以外就無一完整的佛傳,

又見於本經中的佛陀,是生身的教主,在未經理想化之點上看,

由經中所引偈文,文體用語的古雅,如本經提供著原始的、比較近於事實的佛傳資料,可說為佛傳文學最古老的。

勿論華氏城之繁榮及三禍之預言(一、二六~二八);說照合經、律之種種教誡,以判斷其邪、正(四、八~一一),指示關於比丘互相間之稱呼(六、二),對於塔之所說等(五、一二);明顯地想足涉及後代之事實,

如跋祇和摩揭陀之爭,或種族國城之七不退法(一、四~五)示當時社會政治狀態之資料;

若經中所有之偈文,是佛陀及弟子切實的思想感情之吐露、詠嘆而傳承於僧團,為涅槃經編篆之動機,為經文中之核心,是最原始的部份。

斯如本經,以吟味、檢討經的內容及經典成立之過程時,大部份含有重要的要素。

[10]叢書名:北大-法勝巴利佛典;出版社: 中西書局;出版日期:2012-08-01;ISBN:9787547503829;版次:01版01次;裝幀:精裝;開本:16開;頁數:591
[11]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1冊 No.0001 ( 《長阿含經》 ,共 22 卷)( CBETA ) (CBETA舊版: 佛說長阿含經 (遊行經第二  )(CBETA);或另一連結(SuttaCentral): 長阿含經 第一分2 (二)遊行經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卷第四
[12]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1冊 No. 5 [No. 1(1), Nos. 6, 7],共 2 卷: 第 001 卷 (卷上); 第 002 卷 (卷下)( CBETA )(CBETA舊版: 《佛般泥洹經》卷上卷下 );或另一連結(SuttaCentral): T5 佛般泥洹經
[13]共 3 卷: 第 001 卷 (卷上); 第 002 卷 (卷中); 第 003 卷 (卷下)( CBETA )(CBETA舊版: 《大般涅槃經》卷上卷中卷下 );或另一連結(SuttaCentral): T7 大般涅槃經
[14]共 2 卷: 第 001 卷 (卷上); 第 002 卷 (卷下)( CBETA )(CBETA舊版: 《般泥洹經》卷上卷下 );或另一連結(SuttaCentral): T6 般泥洹經
[15]CBETA舊版: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一冊 No. 26 《中阿含經》 → 35 中阿含經 (142 ~ 144 經) → (一四二)中阿含梵志品雨勢經第一
[16]CBETA舊版: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四 → 七日品第四十之一 T02n0125_p0738a11(00) (二)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譯)
[17]original: Last Days of the Buddha-- (complete text)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Sister Vajira & Francis Story ( Access to Insight:Readings in Theravada Buddhism → Tipitaka: DN → Digha Nikaya (The Long Discourses) → DN 16: Maha-parinibbana Sutta → Vajira/Story → Maha-parinibbana Sutta: Last Days of the Buddha 1998, DN 16 PTS: D ii 72 chapters 1-6 and PDF )
[18]original: The Great Discourse on the Total Unbinding (excerpt)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 Access to Insight:Readings in Theravada Buddhism )
[19](1, 2) 感恩 阿難陀樵第 尊者(Ven. Ānandajoti Bhikkhu)慈允轉載 [This is copied by courtesy of Ven. Ānandajoti Bhikkhu, original: The Discourse about the Great Emancipation (DN 16)-- English (英文) ; Texts and Translations (巴英對照) ] ( Ancient Buddhist TextsTexts and TranslationsAncient Buddhist Texts )
[20]original: Discourse on the Great Event of the Passing away of the Buddha, Maha Vagga, Digha Nikaya, Suttanta Pitaka,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Myanmar Authors, SOURCE: "TEN SUTTAS FROM DIGHA NIKAYA", BURMA PITAKA ASSOCIATION, 1984: part 1 , part 2 , part 3 , part 4 ( Buddhism in Myanmar/BurmaTipitaka: Pali CanonSuttas → Digha Nikaya → Maha Vagga (Large Division) → Mahaparinibbana Sutta -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21]取材自:http://www.buddhism.com.cn/dzqk/fayin/dharma/9811/g9811f04.htm (簡體)
[22]

節錄自:《普門學報》第48期:二十世紀佛教文選‧比丘尼篇,頁 261~273,November, 2008.11.01,佛光山‧普門學報社 出版,ISSN 1609-476X(33.南北傳涅槃經之比較……恆 清);原始出處:《覺世》第719期,1977年7月,頁282~300。 ]

收錄於《南傳大藏經解題》,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24冊,(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年),頁282-300 (若連結失效,可嘗試 這裡

[23]《長部》--段晴 等著,北大-法勝巴利佛典;取材自: 台語與佛典 -- 探討漢譯四阿含與巴利五部尼柯耶的教導,也介紹古漢譯和台語的關聯。原始出處: 〈新译巴利《长部》杂谈〉--高山杉 发表于2012-11-25 00:08, -上海书评-东方早报网
[24]華雨集第三冊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印順文教基金會 (或 華雨集第三冊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美國菩提學會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