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選譯(無註解版.唱誦用)
- 佛典選譯( 詳細註解版 )
導言
在此做一些解釋,可能會幫助現代的讀者;瞭解和體會這裡所選譯之原始巴利經典的風格。
佛陀般涅涅槃(逝世)三個月後,追隨他的親近弟子們舉行了一個會議;於此會議中,就他們記憶所及,將佛陀的教法、開示和戒律都透過念誦、確認後共分成五類,名叫五部(尼伽耶 Nikayas)。這些組成了三藏(Tipitaka (Triple Canon))(的一部分)。這些經典被託付給許多的長老和他們的傳承弟子口耳相傳下來,以期利益後代人們。
為了要長久地維持口耳相傳不斷絕和其真確,定期和有系統的念誦是必須的。特別要提及是,這些念誦不是個人的行為,而是團體進行的。這種集體念誦的方式是為了維護經典的完整:不受更動、修改和添加。假如某小組的一位成員忘記了一個字,其他人仍會記得;或者,假如有人修改、添加或刪改一字或一句,則其他的人會糾正它。他們希望透過這種才法去防止任何更動、修改、添加或刪減。由於這種方式未曾斷絕過;所以集體口傳下來的經典是被認為,比那些任何由單獨個人,在他師父死後多年所傳下來的教導記錄;來得可靠和真實。佛陀的教法首次被文字紀錄下來,是在西元一世紀——他過世後四百年在錫蘭舉行。在那個時候之前,全部三藏是由這種口耳相傳方式,不斷的一代一代的傳下來。
原始的經典是用巴利語說的;一種柔和、悠揚悅耳又流暢的語言。經典習以為常地依類別而重複的風格,不只幫助記憶也是口傳方式所必須的;它也給予這些經典一種詩的美感和吸引力。它用了詩的節奏、韻律,也完全有了詩的優雅。在熱帶樹林下或廟宇內的平靜氣氛中,用原本巴利語念誦這些經典,仍然會帶來美麗、和諧和安詳的效果。那響亮的巴利語音、壯麗莊嚴和那熟悉的的重複韻律,即使是在那些不明白其內容的人聽來,亦可以帶來莊嚴的感覺。這種保留著傳統韻律的念誦是那麼平靜和感人,以至有些傳說記載過,有些森林裡的神靈也受到它的吸引和覺得驚喜。
以下從原始三藏選取的經文中,在一些地才全面保留了它和重複語句,以便讓讀者對它的風格有點認識。在其他部分,那些重複的語句只用省略號(……)來代替。在不損及佛陀說話的語氣與感覺,同時希望能不違反現代英文的慣用法之原則下;我盡力嘗試著把這些巴利語原典,儘量貼切的譯成了英文。
羅睺羅
轉法輪經(初轉法輪經)
轉法輪經(初轉法輪經、法輪轉起經、如來所說之一;巴利大藏經 / 經藏 / 相應部 / 大篇 / 56. 諦相應 / 第二 法輪轉起品 第11經 SN 56. 11 巴利經名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ṃ 或 Tathāgatena vatta,英譯 Setting in Motion the Wheel of Truth 或 The First Sermon of the Buddha)(摘譯)
(這是我所聽見的:)有一次,世尊住在波羅奈鹿野苑的仙人住處。在那裡,世尊對((那)群)五比丘們說:「比丘們!有兩邊(極端),不應該被出家人從事的,是哪兩邊呢?一邊是專注於沉迷在感官的快樂中,這是低劣、粗俗、屬於凡夫、非聖者、無益的(行為)。另一邊是自我折磨、虐待的苦行,這是痛苦、非聖者、沒有意義的。比丘們,如來不落入這兩邊,覺悟了一條中道;這條中道使人生出眼、生出智,帶來寧靜、無比智、正覺、涅槃。
比丘們,如來所覺悟了一條中道;······正覺、涅槃;那是什麼呢?就是這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比丘們,這就是如來所覺悟的中道,這條中道可使人生出眼、生出智,可帶來寧靜、無比智、正覺、涅槃。
而,這是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悲、苦、憂、惱是苦,與不愉快的人、事、物在一起是苦,和愉快的人、事、物分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簡單的說,那由執著而生起的五種聚合(五取蘊)是苦的。
比丘們,這是苦集聖諦:欲愛、有愛、無有愛是帶來後有的原因。這些渴愛和喜貪連在一起,使人對各種事物產生愛喜。
比丘們,這是苦滅聖諦:就是那渴愛的無餘褪去與滅盡、捨棄、斷念、解脫、不黏著。
比丘們,這是苦滅之道聖諦:就是這八支聖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比丘們!『這是苦聖諦』,我之前從沒聽過這種法義,我在這種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應去遍知這苦聖諦』,我之前······,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這苦聖諦已被遍知』,我之前······,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如果我對四聖諦以如是三轉、十二行相之如實智見,尚未達悉皆清淨的話,便不會在這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的世代宣稱我是無上等正覺。
比丘們,然而我於此四聖諦,如是三轉十二行相之如實智見已達悉皆清淨後;我在這包括沙門、婆羅門、天、人的世代中,才宣稱『我是無上等正覺』。又,我的智與見生起了:『我有不可動搖的(心)解脫;這是我最後的一生,從此不再受後有。』」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五比丘們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
燃燒經
燃燒經(巴利大藏經 / 經藏 / 相應部 / 六處篇 / 35. 六處相應 / 一切品 / SN 35. 28 Ādittasuttaṃ, The Fire Sermon)
有一次,世尊和一千位比丘一起住在伽耶城的象頭山。
在那裡,世尊召喚比丘們:
「比丘們!一切事物都在燃燒。 比丘們!什麼是一切事物都在燃燒呢?
比丘們,眼在燃燒,色在燃燒,眼識在燃燒,眼觸在燃燒,凡以這眼觸為緣所生起的樂、苦、不苦不樂受,也都在在燃燒。以什麼來燃燒呢?我說,以貪欲之火、瞋恚之火、愚癡之火來燃燒,以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來燃燒。
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他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從此不再受後有。。』」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比丘對世尊的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一千位比丘在這段解說中,內心沒有執取,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
慈經
《慈經》或稱《(應作)慈經》(Mettasuttaṃ, or Karaṇīyamettasuttam, 小部 / 5. 經集 / 第一品 蛇品 / 第八章 慈經,Universal Love, The Buddha's Words on Loving-Kindness, The Hymn of Universal Love, Loving-Kindness, The Discourse on Loving-kindness, Good Will)
吉祥經
吉祥經(Maṅgalasuttaṁ, 小部/ 5. 經集 / 第二品 小品/ 第四章 吉祥經)
我是這麼地聽說的:
有一次,世尊在舍衛城,給孤獨園的祇陀林精舍駐錫。
有一位容貌絕妙的天人,於後夜分,身發燦爛的光輝,照遍了整個祇園精舍;他來到了 世尊的地方,到了跟前,向世尊頂禮畢;(恭敬地)站在一邊。站在一邊的天人,以偈頌向世尊請問說:
一 『許多天眾與人們,希求於幸福,思惟著(有關如何才能獲得)吉祥的事;懇請世尊慈悲教導,甚麼是最上吉祥的事!』
(世尊說:)
二 『遠避愚癡的人;親近有智慧(的聖賢)者;尊敬值得尊敬的人: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三 居住在適當的處所;過去曾積善業;(現在又)自修善德: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四 於眾多技藝能廣學多聞;精進地學習、持守戒律(,使自己有高雅品行);說柔軟喜悅的話: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五 恭敬地侍奉父母;好好照顧妻子兒女們;從事正當和平的職業: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六 實行布施及端正(如法)的行為;濟助親屬們;所作行為沒有可以受責難的: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七 能遠離作惡的行為;不要沾染致醉(及易上癮)的物品;努力遵行正法: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八 虔誠恭敬又謙遜;知足且常懷感恩心;適時聞正法: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九 忍辱、恭順,樂於親近(賢聖)沙門們;適時參加正法的討論: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一0 行克己簡樸之生活;修清淨梵行(,斷絕與異性的繭纏);參悟四聖諦;實證於涅槃: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一一 雖然身涉世間法,但心卻不為所動;無憂,無垢(離貪、無染),安穩: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一二 誰能實行上述諸吉祥事,(則因無恐怖而)隨處不會被(他人、他事所)征服;如此,所到之處將會獲得安樂幸福:這些都是能給他們大吉祥的事。』
一切漏經
一切漏經(中部第2經,Sabbāsavasuttaṃ, 一切煩惱經,Getting rid of All Cares and Troubles, All the Taints, All the Fermentations, All Desires)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林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尊師!」
世尊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一切漏防護法門』 的法義。你們要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那些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有知、有見可使漏得到盡除;無知、無見是不能使漏得到盡除的。什麼是有知、有見可使漏得到盡除呢?有如理思維和不如理思維:如理思維的人可使還沒有生起的漏不會生起,可使已生起了的漏得到斷除;不如理思維的人則會使還沒有生起的漏生起,而使已生起了的漏得到增長。
比丘們,有些漏應該以見來斷除,有些漏從防護來斷除,有些漏則從受用供養物來斷除;有些漏以忍受來斷除,有些漏以迴避來斷除,有些漏以驅除來斷除,而有些漏則藉修習來斷除。
(應該以見來斷除諸漏)
比丘們!什麼是以見來斷除漏呢?未受教導法義的一般人是不曾見過聖者的,不知聖法,不學聖法;不去看善人,不知善人法,不學善人法。他不知什麼是應去思維的事物,什麼是不應去思維的事物;因此他思維那些不應去思維的事物,不思維那些應去思維的事物。
比丘們!哪些是不應去思維而他卻去思維的事物呢?比丘們!那就是一些在思維之後,使還沒有生起的欲漏得到生起、已生起了的欲漏得到增長;使還沒有生起的有漏得到生起、已生起了的有漏得到增長;使還沒有生起的無明漏得到生起、已生起了的無明漏得到增長。這些就是他不應去思維而卻去思維的事物了。
比丘們!哪些是應去思維而他卻不去思維的事物呢?比丘們!那就是一些在思維之後,使還沒有生起的欲漏不會生起、已生起了的欲漏得到斷除;使沒有還生起的有漏不會生起、已生起了的有漏得到斷除;使還沒有生起的無明漏不會生起、已生起了的無明漏得到斷除。這些就是他應去思維而卻不去思維的事物了。
因為他思維那些不應去思維的事物,不思維那些應去思維的事物;所以使得還沒有生起的漏得到生起,而卻使已生起了的漏得到了增長。
他這樣不如理思維:『我過去世存在嗎?我過去世不存在嗎?我過去世是什麼呢?我過去世的情形是如何呢?我過去世曾經是什麼,(後來)又變成什麼?我未來世存在嗎?我未來世不存在嗎?我未來世是什麼呢?我未來世的情形是如何呢?我未來世會是什麼,(以後)又變成什麼?』或者,他現在內心對現在世有疑惑:『現在有我嗎?現在沒有我嗎?現在的我是什麼呢?現在的我是怎麼樣的呢?這個眾生從哪裏到來現在呢?他來生又會去哪裏呢?』
因為不如理思維,他會生起六種見的其中之一,並視之為真諦而確立在心中:『我之中有一個我。』、『我之中沒有我。』、『從我之中認知到有一個我。』、『從我之中認知到沒有我。』、『從沒有我之中認知到有一個我。』、『有一個我在說話,在受各種善惡業的果報;這個我是常恆、牢固、持久、不變、將如同永恆般屹立,長存下去的。』
比丘們!這被稱為:(惡)見、見的密林、見的荒野、見的表演場所、見的角力場所、見的結縛。比丘們!受見的結縛所束縛,未受教導不聞法義的凡夫不能從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之中解脫出來,不能解脫苦。
比丘們!已受教導多聞法義的聖弟子常去看聖者,知聖法,善學聖法;常去看善人,知善人法,善學善人法。他知道什麼是應去思維的事物,什麼是不應去思維的事物;因此他不思維那些不應去思維的事物,思維那些應去思維的事物。
比丘們!哪些是不應去思維的而他(也)不會去思維的事物呢?那就是一些在思維之後,使還沒有生起的欲漏得到生起、已生起了的欲漏得到增長;使還沒有生起的有漏得到生起、已生起了的有漏得到增長;使還沒有生起的無明漏得到生起、已生起了的無明漏得到增長。這些就是不應去思維,而他(也)不會去思維的事物了。
比丘們!哪些是應去思維而他(也)去思維的事物呢?比丘們!那就是一些在思維之後,使還沒有生起的欲漏不會生起、已生起了的欲漏得到斷除;使還沒有生起的有漏不會生起、已生起了的有漏得到斷除;使還沒有生起的無明漏不會生起、已生起了的無明漏得到斷除。這些就是他應去思維而他(也)去思維的事物了。
因為他不思維那些不應去思維的事物,思維那些應去思維的事物,所以使得還沒有生起的漏不會生起,而卻能使已生起了的漏得以斷除。
他這樣如理思維:『這是苦。』、 『這是苦集。』、『這是苦滅。』、『 這是苦滅之道。』
因為如理思維,他斷除了身見、疑惑、戒禁取三結。
比丘們!這些就是以見來斷除漏了。
(應由防護來斷除諸漏)
比丘們!什麼是應由防護來斷除諸漏呢?比丘們!在此,一位如理省察的比丘會時常守護眼根。他知道不防護眼根便會生起諸漏、惱害、熱惱,守護眼根便沒有諸漏、惱害、熱惱。
比丘們!如果不守護,諸漏、惱害、熱惱便會生起;通過防護,便沒有諸漏、惱害、熱惱。比丘們!這就是通過防護來斷除諸漏了。
(應該從受用供養物來斷除諸漏)
比丘們!什麼是從受用供養物來斷除諸漏呢?比丘們!在此,一位如理省察的比丘受用衣服:只是為了防寒、防暑、防風、防熱、防虻、防蚊、防爬蟲,只是為了蔽體。
如理省察而受用食物:不是為了享樂、滿足自我、得到美麗的身段、得到美麗的外貌;而只是為了使身體持續下去、平息身體的苦困,因此有助修習梵行。他心想:『受用食物是要驅除舊病和不讓新病生起,這樣我將沒有病痛,能安穩地生活。』
如理省察而受用住處:只是為了防寒、防暑、防風、防熱、防虻、防蚊、防爬蟲、防惡劣氣候,只是為了樂於生活在靜處。
如理省察而受用醫藥用品:只是為了治療已生起的病痛和保持良好的健康。
比丘們!如果不受用這些供養物,諸漏、惱害、熱惱便會生起;藉由受用這些供養物,便沒有諸漏、惱害、熱惱。比丘們!這就是藉由受用供養物來斷除諸漏了。
(應該以忍受來斷除諸漏)
比丘們!什麼是以忍受來斷除諸漏呢?比丘們!在此,一位如理省察的比丘有耐忍心,能忍受寒、暑、風、熱、飢、渴、虻、蚊、爬蟲;能忍受難聽、不受歡迎的說話方式,能忍受身體的不快感受、不悅感受、強烈痛苦、能致命的感受。
比丘們!如果不忍受,諸漏、惱害、熱惱便會生起;經由忍受,便沒有諸漏、惱害、熱惱。比丘們!這就是經由忍受來斷除諸漏了。
(應以迴避來斷除諸漏)
比丘們!什麼是以迴避來斷除諸漏呢?比丘們!在此,一位如理省察的比丘迴避野象、野馬、野牛、野狗、毒蛇、殘樹幹、荊棘、坑洞、斷崖、溝池、污水池。坐在一個不適當的座位、行於不宜出入的處所、結交惡友的比丘,會被有智慧的同修視為一個惡行的比丘;因此他迴避不適當的座位、不適當的行處、惡友。
比丘們!如果不迴避,諸漏、惱害、熱惱便會生起;透過迴避,便沒有諸漏、惱害、熱惱。這就是透過迴避來斷除諸漏了。
比丘們!什麼是以驅除來斷除諸漏呢?比丘們!這裡,比丘不會容忍貪欲尋,他會把貪欲尋斷除、驅除、除掉,使它不存在;不會容忍瞋恚尋,他會把瞋恚尋斷除、驅除、除掉,使它不存在;不會容忍加害尋,他會把加害尋斷除、驅除、除掉,使它不存在;不會容忍惡不善法,他會把惡不善法斷除、驅除、除掉,使它不存在。
比丘們!如果不驅除,諸漏、惱害、熱惱便會生起;藉由驅除,便沒有諸漏、惱害、熱惱。比丘們!這就是藉由驅除來斷除諸漏了。
比丘們!什麼是藉修習來斷除諸漏呢?比丘們!這裡,比丘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捨覺支。
比丘們!如果不修習,諸漏、惱害、熱惱便會生起;經由修習,便沒有諸漏、惱害、熱惱。這就是經由修習來斷除諸漏了。
比丘們!那些應以見來斷除的漏,比丘就用見來把它斷除;那些應以防護來斷除的漏,比丘就用防護來把它斷除;那些應以受用供養物來斷除的漏,比丘就用受用供養物來把它斷除;那些應以忍受來斷除的漏,比丘就用忍受來把它斷除;那些應以迴避來斷除的漏,比丘就用迴避來把它斷除;那些應以驅除來斷除的漏,比丘就用驅除來把它斷除;那些應以修習來斷除的漏,比丘就用修習來把它斷除。
比丘們!如果比丘這樣做的話,他就是一位已防護所有漏的比丘。他截斷渴愛、解除結縛、徹底看破我慢、將苦了結。」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比丘對世尊的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布喻經
布喻經(中部第7經,MN 7 Vatthūpamasuttaṃ (Vatthasuttaṃ), 衣服經, The Parable of the Piece of Cloth, The Simile of the Cloth)(摘譯)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林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尊師!」
世尊說:「比丘們!就正如一塊污染、帶有垢漬的布,無論染師拿來染藍色、黃色、紅色或粉紅色,都不能染得美麗的顏色,不能染得純淨的顏色。那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是因為這塊布不淨的緣故。同樣地,一顆污染的心會導致投生惡道。
比丘們!就正如一塊潔淨、明亮的布,無論染師拿來染藍色、黃色、紅色或粉紅色,都能染得美麗的顏色,能染得純淨的顏色。那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是因為這塊布潔淨的緣故。同樣地,一顆沒有污染的心應該會投生到善道。
比丘們!什麼是污染的心呢?貪婪——邪惡的貪婪是污染心,瞋恚是污染心,忿怒是污染心,敵意是污染心,怨恨是污染心,仇恨是污染心,嫉妒是污染心,吝嗇是污染心,虛偽是污染心,奸詐是污染心,固執是污染心,執拗是污染心,我慢是污染心,自大是污染心,散漫是污染心,放逸是污染心。
比丘們!一位比丘知道貪婪——邪惡的貪婪是污染心,他斷除貪婪——邪惡的貪婪這種污染心……瞋恚……忿怒……敵意……怨恨……仇恨……嫉妒……吝嗇……虛偽……奸詐……固執……執拗……我慢……自大……散漫……一位比丘知道放逸是污染心,他斷除放逸這種污染心。
比丘們!當這位比丘知道這些污染心及斷除了這些污染心之後,他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他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他對僧團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款待、值得奉施、值得受人合掌禮敬,是世間無上的福田。』他放下、吐出、解除、斷除、離棄所有的污染心。
當他想到自己『對佛具有不會壞失的淨信』時,他得到義的歡喜心、法的歡喜心,得到持法的歡悅。當有歡悅時,喜便會生起;當內心有喜時,身體便會輕安;當身輕安時便會體驗樂;有樂的人,內心便會定下來。
當他想到自己『對法具有不會壞失的淨信』時,他得到義的歡喜心、……,內心便會定下來。
當他想到自己『對僧團具有不會壞失的淨信』時,他得到義的歡喜心、……,內心便會定下來。
當他想到自己放下、吐出、解除、斷除、離棄所有的污染心時,他得到義的歡喜心、……,內心便會定下來。
比丘們!一位比丘具有這樣的戒、這樣的法、這樣的慧,如果他吃軟滑的白米、各種醬汁、各種咖喱也不會成為障礙。比丘們!就正如清水使一塊污染、帶有垢漬的布變得潔淨、明亮;或鎔爐使金變得潔淨、明亮。同樣地,一位比丘具有這樣的戒、這樣的法、這樣的慧,如果他吃軟滑的白米、各種醬汁、各種咖喱也不會成為障礙。
他的內心帶著慈心,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向四方擴散開去;向上方、下方、橫向擴散開去;向每個地方、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著慈心,心胸寬闊、廣大、不可限量,內心沒有怨恨、沒有瞋恚。
他知道:『什麼是低下的,什麼是高尚的;他知道怎樣超越顛倒想,怎樣從顛倒想之中出離。』當有了以上的知見時,心便從欲漏、有漏、無明漏之中解脫出來。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他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從此不再受後有。』比丘們!比丘能依以上所說的來沐浴自己的內心。」
當時,孫陀利迦.婆羅墮若婆羅門坐在世尊附近。那時,孫陀利迦.婆羅墮若婆羅門對世尊說:「然而,喬答摩尊師曾經去過巴呼迦河沐浴嗎?」
「婆羅門,為什麼要提起巴呼迦河呢?去巴呼迦河有什麼用處呢?」
「喬答摩賢者,許多人視巴呼迦河為解脫,許多人視巴呼迦河為福德;巴呼迦河能洗去許多人的惡業。」
於是世尊對孫陀利迦.婆羅墮若婆羅門說這偈頌: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孫陀利迦婆羅墮若婆羅門對世尊這麼說:
「太好了,可敬的喬答摩啊!太奇妙了,可敬的喬答摩啊!喬答摩先生啊!就好比(一個人)將翻倒(了的容器)扶將起來;把隱藏著東西發露出來;對迷路的旅客指示迷津;將燈光帶到暗處,使得有眼的人可以看得見物體的形色。可敬的喬答摩以種種方便宣揚法義。我要皈依世尊,皈依法,皈依僧。願我能在喬答摩尊師的座下出家,願我能受具足戒。」
孫陀利迦.婆羅墮若婆羅門在世尊座下出家,受具足戒。
受具足戒後不久,孫陀利迦.婆羅墮若尊者獨處、遠離、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不久便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義理,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就是為了在現生之中完滿梵行,達成這個無上的目標。他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從此不再受後有。」
尊者婆羅墮若成為另一位阿羅漢。
布喻經完
念處經
念處經(中部第10經,念住大經, MN 10: Satipatthana Sutta, The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The Presence of Mindfulness, The Discourse on the Arousing of Mindfulness, Frames of Reference, Establishing Mindfulness)(摘譯)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俱盧國劍磨瑟曇鎮。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尊師!」
世尊說:「比丘們!有一條唯一的道路:能使眾生清淨,超越憂傷和悲歎,滅除苦惱,得正道,證涅槃。這就是四念處。
四念處是什麼呢?比丘們!在此,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是精勤的、正知的、具念的,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是精勤的、正知的、具念的,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是精勤的、正知的、具念的,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是精勤的、正知的、具念的,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總說終了。)
(隨觀身‧入出息節)
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身呢?
比丘們!在此〔修法中〕,〔比丘〕到森林、樹下或靜室盤腿坐下來,豎直腰身,把念安放在前;對吸氣保持覺知;對吐氣保持覺知:當吸氣長的時候,他知道:『我吸氣長』;當呼氣長的時候,他知道:『我呼氣長』。當吸氣短的時候,他知道:『我吸氣短』;當呼氣短的時候,他知道:『我呼氣短』。他如此訓練:『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驗全(吸)息』;他如此訓練:『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驗全(呼)息』。他如此訓練:『我要在吸氣的時候,使身行輕安』;他如此訓練:『我要在呼氣的時候,使身行輕安』。…… …… ……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身體,或如實觀察外部的身體,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部的身體;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的現象;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滅去的現象;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現象。『有個身體』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智和持續的念。而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身了。 (入出息節終了。)
(隨觀身‧舉止行為節)
再者,比丘們啊!
(重誦)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身體,……外部的……內在和外部的身體;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的現象;……滅去的……生起和滅去兩者的現象。『有個身體』的念,……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身了。 (舉止行為節終了。)
(隨觀身‧正知節)
再者,比丘們啊!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身體,…… …… …… 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身了。 (正知節終了。)
(隨觀身‧厭拒作意節)
再者,比丘們啊!他從頭頂至腳底審視這個身體,在皮膚之內包裹著各種不淨的東西。〔他檢視〕如下:『這身體內,有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腱、骨骼、骨髓、腎臟、心臟、肝臟、橫隔膜、脾臟、肺臟、腸、腸間膜、胃、糞便、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油脂、唾液、鼻涕、關節滑液和尿液。』
比丘們!就像一個兩端有開口的袋子,裝滿各種穀物,例如:山米、紅米、綠豆、豌豆、芝麻和白米。一個有好眼力的人如果打開袋子,而且檢視它。〔他檢視〕如下:
『這些是山米;這些是紅米。這些是綠豆;這些是豌豆。這些是芝麻;這些是白米。』
同樣的,比丘們!他從頭頂至腳底審視這個身體,…… …… 關節滑液和尿液。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身體,…… …… …… 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身了。 (厭拒作意節終了。)
(隨觀身‧四界作意節)
再者,比丘們啊!他這樣審視身體:不論身體如何被放置,如何被擺置,他都視為由諸界所組成。〔他檢視〕如下:『這身體內,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比丘們!就像熟練的屠夫或他的學徒,屠宰了牛隻,分開了牛的身體各部分,把它放在廣場,然後坐下來賣。
同樣地,他也他這樣審視身體: …… 『這身體內,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身體,…… …… …… 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身了。 (四界作意節終了。)
(隨觀身‧九墓地節)
再者,比丘們啊!就像他會去觀看被人丟棄在荒塚的屍體──已經死去一日、二日或三日,膨脹、烏青、流膿;就像他會去觀看……遭烏鴉、老鷹、禿鷹、狗、豺或各種蛆蟲所啄、咬食;就像他會去觀看……一具帶有血和肉、肌腱相連的骸骨;就像他會去觀看……殘留血跡、肌肉銷盡的骸骨,靠著筋腱相連;就像他會去觀看……毫無血跡和肌肉的骸骨,靠著筋腱相連;就像他會去觀看……到處散落著斷開的枯骨;就像他會去觀看…… 骨頭變白,像海螺殼的顏色;就像他會去觀看……過了一年多,枯骨堆積起來;就像他會去觀看……骨頭腐蝕且粉碎為塵土。
他將自己的身體,與那所見的死屍比較:這身體也具有同樣的特性,它將會像上述那樣,它是無法免除那樣的命運的。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身體,…… …… …… 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身了。 (九墓地節終了。) (十四隨觀身終了。)
(隨觀受)
再者,比丘們啊!什麼是如實觀察諸受呢?
比丘們!在此〔修法中〕,
當感覺到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樂受』;
當感覺到苦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苦受』;
當感覺到不苦不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不苦不樂受。』
當感覺到世俗的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世俗的樂受』;
當感覺到非世俗的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非世俗的樂受。』
當感覺到世俗的苦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世俗的苦受』;
當感覺到非世俗的苦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非世俗的苦受。』
當感覺到世俗的不苦不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世俗的不苦不樂受』;
當感覺到非世俗的不苦不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非世俗的不苦不樂受。』
(重誦)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感受;……外部的……內在的和外部的……。
他安住於隨觀諸受中生起的現象;……滅去的……生起和滅去兩者……。
『有感受』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智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諸受了。 (隨觀受終了。)
(隨觀心)
再者,比丘們啊!什麼是如實觀察心呢?
比丘們!「在此〔修法中〕,
他知道:有貪的心是『貪的』;無貪的心是『無貪的』。
他知道:有瞋的心是『瞋的』;無瞋的心是『無瞋的』。
他知道:有痴的心是『痴的』;無痴的心是『無痴的』。
他知道:昏沈的心是『昏沈的』;散亂的心是『散亂的』。
他知道:廣大的心是『廣大的』;狹小的心是『狹小的』。
他知道:可被超越的心是『可被超越的』;無可被超越的心是『無可被超越的』。
他知道:得定的心是『得定的』;無定的心是『無定的』。
他知道:解脫的心是『已解脫的』;未解脫的心是『未解脫的』。
(重誦)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心;……外部的……內在的和外部的……。
他安住於隨觀心中生起的現象;……滅去的……生起和滅去兩者……。
『有個心』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智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心了。 (隨觀心終了。)
(隨觀法‧蓋節)
比丘們啊!什麼是如實觀察法呢?」
比丘們!在此〔修法中〕,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五蓋。然而,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五蓋呢?
比丘們!在此,如果貪欲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有貪欲』;如果貪欲未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沒有貪欲』;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貪欲怎樣會生起;知道已生起的貪欲怎樣可以斷除;以及知道如何防止已斷除了的貪欲將來再生起。
如果瞋恚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有瞋恚』;如果瞋恚未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沒有瞋恚』;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瞋恚怎樣會生起;知道已生起的瞋恚怎樣可以斷除;以及知道如何防止已斷除了的瞋恚將來再生起。
如果昏沉和嗜睡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有昏沉和嗜睡』;如果昏沉和嗜睡未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沒有昏沉和嗜睡』;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昏沉和嗜睡怎樣會生起;知道已生起的昏沉和嗜睡怎樣可以斷除;以及知道如何防止已斷除了的昏沉和嗜睡將來再生起。
如果焦躁不定和憂悔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有焦躁不定和憂悔』;如果焦躁不定和憂悔未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沒有焦躁不定和憂悔』;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焦躁不定和憂悔怎樣會生起;知道已生起的焦躁不定和憂悔怎樣可以斷除;以及知道如何防止已斷除了的焦躁不定和憂悔將來再生起。
如果疑惑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有疑惑』;如果疑惑未在他內心現前,他知道:『我內心沒有疑惑』;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疑惑怎樣會生起;知道已生起的疑惑怎樣可以斷除;以及知道如何防止已斷除了的疑惑將來再生起。
(重誦)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諸法;……外部的……內在的和外部的……。
他安住於隨觀諸法生起的現象;……滅去的……生起和滅去兩者……。
『有諸法』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智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五蓋了。 (蓋節終了。)
(隨觀法‧蘊節)
再者,比丘們啊!他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五取蘊。然而,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五取蘊呢?
比丘們!在此〔修法中〕,他知道: 『色是這樣;它的生起是這樣;它的滅去是這樣。
(重誦)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諸法;……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五取蘊了。 (蘊節終了。)
(隨觀法‧處節)
再者,比丘們啊!他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內六處和外六處。然而,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內六處和外六處呢?
比丘們!在此〔修法中〕,他知道:眼;他知道:諸色;而且,他知道:依這兩者而生起的繫縛。而且,他也知道: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繫縛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繫縛在未來生起。
(重誦)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諸法;……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內六處和外六處了。 (處節終了。)
(隨觀法‧覺支節)
再者,比丘們啊!他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七覺支。然而,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七覺支呢?
比丘們!在此〔修法中〕:如果內心有念覺支時,他知道:『我內心有念覺支』;如果內心沒有念覺支時,他知道:『我內心沒有念覺支。』他知道:未生起的念覺支怎樣會生起;已生起的念覺支如何經由修習而圓滿。
(重誦)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諸法;……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七覺支了。 (覺支節終了。)
(隨觀法‧諦節)
再者,比丘們啊!他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四聖諦。然而,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四聖諦呢?
比丘們!在此〔修法中〕:他如實知道:『這是苦。』
他如實知道:『這是苦的生起。』
他如實知道:『這是苦的息滅。』
他如實知道:『這是導致苦滅的道路。』
(重誦)
以此方式,他如實觀察自己內在的諸法;……比丘們!這就是他如實觀察諸法之中的四聖諦了。 (諦節終了。) (隨觀法終了。)
比丘們啊!如果任何人,以這樣的方式修習這些四念住七年,他會得到兩種果的其中之一:或當下證得究竟智;或者,如果還有絲毫的執著,則得不還果(阿那含)。比丘們!不要說七年,任何人修習這個四念處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七個月……六個月……五個月……四個月……三個月……二個月……一個月……半個月……如果任何人,以這樣的方式發展這些四念住七天,他會得到兩種果的其中之一:或當下證得究竟智;或者,如果還有絲毫的執著,則得不還果(阿那含)。
比丘們啊!以上說的,就是唯一的道路:能使眾生清淨,超越憂傷和悲歎,滅除苦惱,得正道,證涅槃。這就是四念處。」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比丘對世尊的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念處經完
教授尸伽羅經
教授尸伽羅經(長部第31經,教化仙伽邏經、辛額勒經、教授辛伽羅經、教授尸伽羅越經、教授濕伽羅經、對施嘉那的忠告, DN 31 Sigālovada Suttantaɱ, Sīgālasuttaṃ, Siṅgālasuttaṃ, Advice to Sigala, The Buddha's Advice to Sigalaka, The Discourse to Sigala, The Layperson's Code of Discipline, The Sigāla Homily, To Sigalaka: Advice to Lay People)(摘譯)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附近名為「松鼠飼餵處」的竹園中。
當時,居士子濕伽羅清晨起床後,走到王舍城外,浸濕衣服及頭髮,然後恭敬合掌;向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各個方向虔誠禮拜。
這時候,世尊在上午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王舍城托鉢化食,看見居士子濕伽羅向各個方向合掌禮拜,便對他說:「年輕的居士,你為什麼清晨起床後,走到王舍城外,浸濕衣服及頭髮,然後向各個方向虔誠合掌禮拜呢?」
「大德!我的父親在臨終時吩咐我: 『兒子!你應該禮拜各方。』大德!我恭敬、尊重父親的遺言,所以清晨起床後,走到王舍城外,像這樣地禮拜。」
「居士子!在聖者的律之中,不是這樣禮拜六方的。」
「那麼,大德!在聖者的律之中,應怎樣禮拜六方呢?如果世尊為我說法,解說在聖者的律之中怎樣禮拜六方,就好了。!」
「既然這樣,居士子!你要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居士子濕伽羅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
「居士子!一位聖弟子捨棄四種污染業,不做四種惡業的行為,不從事六種導致財物損失的事。這樣,當他遠離這十四種惡行時,便會成為一個能夠照顧六方的人;他在這一世和下一世兩世都得到勝利,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四種污染業)
「什麼是四種污染業呢?居士子!殺生是污染業,偷盜是污染業,邪淫是污染業,妄語是污染業。這就是他捨棄的四種污染業了。」
(四處)
「什麼是四種惡業的行為呢?居士子!趣向貪欲是做惡業的行為,趣向瞋恚是做惡業的行為,趣向愚癡是做惡業的行為,趣向恐懼是做惡業的行為。一位聖弟子不趣向貪欲,不趣向瞋恚,不趣向愚癡,不趣向恐懼,這就是他不做的四種惡業的行為了。」
(六種導致損耗錢財的事)(不涉及六種導致財物損失的途徑)
「什麼是六種導致損耗錢財的事呢?居士子!沉迷飲酒、迷醉、麻痺是導致損耗錢財的事,通宵達旦在街上遊蕩是導致損耗錢財的事,常到聲色遊樂場所是導致損耗錢財的事,沉迷賭博是導致損耗錢財的事,結交損友是導致損耗錢財的事,懶惰是導致損耗錢財的事。」
(飲酒、迷醉、麻痺的六個過患)
居士子!沉迷飲酒、迷醉、麻痺有這六種過患:損失現有的金錢、引生爭吵、損害健康、帶來劣評、(沒有羞恥心地)失儀亂性、智慧軟弱。居士子!這就是沉迷飲酒、迷醉、麻痺的六種過患了。
(通宵達旦在街上遊蕩的六個過患)
居士子!通宵達旦在街上遊蕩有這六種過患:無法守護自己、無法保護妻兒、無法守護財物、遇有壞事常會遭人嫌疑、常受不實流言(打擊)、會遇上很多苦惱的事情。居士子!這就是通宵達旦在街上遊蕩的六種過患了。
(常到六種聲色遊樂場所)
居士子!常到聲色遊樂場所有這六種過患:(常想)哪裡有舞蹈、哪裡有歌唱、哪裡有奏樂、哪裡有說故事、哪裡有手鈴樂、哪裡有大鼓。居士子,這就是常到娛樂場所的六種過患了。
(沉迷賭博的六個過患)
居士子!沉迷賭博有這六種過患:贏時招致別人怨恨;輸時自己憂傷、損失現有的金錢、沒人信賴、受親友蔑視、若想成家找配偶,卻遭人嫌棄:『這個男子是賭徒,不足以扶養妻子。』居士子,這就是沉迷賭博的六種過患了。
(結交六種損友)
居士子!結交損友有這六種過患:凡賭徒、放蕩者、酗酒者、騙子、狡猾者、暴徒,那些都會成為他的朋友與夥伴。居士子!這就是結交損友的六種過患了。
(六種懶惰的過患)
居士子!懶惰有這六種過患:說太冷不工作、說太熱不工作、說太晚不工作、說太早不工作、說太餓不工作、說太飽不工作。由於太多不工作的藉口,所以賺取不到財物,已有的財物也會逐漸耗盡。居士子,這就是懶惰的六種過患了。
(假朋友)
「居士子,應知有四種人像是朋友而實非朋友:什麼都要拿的人、花言巧語,光說不練的人、阿諛奉承的人、揮霍無度的人。
法句經選輯
《法句經》(Dhammapada, 小部 / 2. 法句(經),英譯 The Words of Truth, The Buddha's Path of Wisdom, Inward Path, The Word of the Doctrine
第一 雙品 (1. Yamakavaggo; The Pairs; Dhp.1-20)
- Dhp 1 (第一偈頌)
- 一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了參 法師 譯,文言文版)
- 諸法是心所前導的、心所主宰的、心所造的;如果有人以汙染心而言行,罪苦跟隨著他,就像車輪跟隨著拉車者的腳。(蘇錦坤 著,白話文版 2021)
- Dhp 2 (第二偈頌)
-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
- 諸法是心所前導的、心所主宰的、心所造的;如果有人以清淨心而言行,幸福快樂跟隨著他,就像永不離開的影子(跟隨著他)。
- Dhp 3 (第三偈頌)
- 『彼罵我打我,敗我劫奪我』,若人懷此念,怨恨不能息。
- 「他詈罵我,打我、挫敗我、掠奪我」,存有這樣想法的人,怨恨不會消失。
- Dhp 5 (第三偈頌)
- 在於世界中,從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聖常)法。
- 確實,在這世上永遠不能以怨恨令怨恨止息,只有無怨可以止息怨恨,這是自古以來的法則。
第二 不放逸品 (2. Appamādavaggo; Heedfulness; Dhp.21-32)
- Dhp 24 (第二十四偈頌)
- 奮勉常正念,淨行能克己,如法而生活,無逸善名增。
- 勤奮的、具念的、行為純淨的、行為審慎的、調御而依法謀生的、不放逸的人,他的名譽大增。
- Dhp 25 (第二十五偈頌)
-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 藉由勤奮、不放逸、節制與調御自己,智者作為自己不被洪水淹沒的島。
- Dhp 26 (第二十六偈頌)
- 暗鈍愚癡人,耽溺於放逸,智者不放逸,如富人護寶。
- 無知的愚人沉溺於放逸,智者保護不放逸如同他最珍貴的財寶。
- Dhp 27 (第二十七偈頌)
- 莫耽溺放逸。莫嗜愛欲樂。警覺修定者,始得大安樂。
- 不要沉溺於放逸,不要追求五欲歡樂,不放逸的禪修者獲得最大的安樂。
第三 心品 (3. Cittavaggo; The Mind; Dhp.33-43)
- Dhp 33
- 輕動變易心,難護難制服,智者調直之,如匠搦箭直。
- 智者調直顫抖、不穩定、難護、難調御(難禁)的心,像製箭者調直他的箭一樣。
- Dhp 35
- 此心隨欲轉,輕躁難捉摸。善哉心調伏,心調得安樂。
- 難以調御、善變、隨欲游移的心,能調御此心極佳,調御此心能帶來快樂幸福。
- Dhp 38
- 心若不安定,又不了正法,信心不堅者,智慧不成就。
- 心無住息的人、不了解正法的人、信心不堅定的人,他們無法成就圓滿的智慧。
- Dhp 42
- 仇敵害仇敵,怨家對怨家,若心向邪行,惡業最為大。
- 仇敵對仇敵、冤家對冤家所作的事,向於邪惡的心對他所做的(傷害)比那更嚴重。
- Dhp 43
- (善)非父母作,亦非他眷屬,若心向正行,善業最為大。
- 向於正(行)的心對他所做的(幫助),不是父母或其他親戚所能(替他)做的(幫助)所能比。
第四 華品 (4. Pupphavaggo; 花品; Flower; Dhp.44-59)
- Dhp 47
- 採集諸花已,其人心愛著,死神捉將去,如瀑流睡村。
- 死亡帶走一個心神散亂的人,即使他只是在採摘花朵,就像洪水沖走正在沉睡的村莊一樣。
- Dhp 50
- 不觀他人過,不觀作不作,但觀自身行,作也與未作。
- 不是別人錯誤的行為,不是別人的已做、未做,(一個人)只應觀察自己所行的已做和未做。
- Dhp 51
- 猶如鮮妙花,色美而無香,如是說善語,彼不行無果。
- 說得動聽而未執行的語言是沒有結果的,就像美麗的花朵色彩繽紛,卻沒有花香。
第五 愚品 (5. Bālavaggo; 愚人品; The Fool; Dhp.60-75)
- Dhp 61
- 不得勝我者為友,與我相等者亦無,寧可堅決獨行居,不與愚人作伴侶。
- 如果旅行者找不到比自己優秀或等同自己者同行,他應堅決地獨行,不要和愚人同行。
- Dhp 62
- 『此我子我財』愚人常為憂。我且無有我,何有子與財?
- 愚者常憂慮:「我有子女,我有財富。」我且無有,何況子女財產?
- Dhp 64
- 愚者雖終身,親近於智人,彼不了達摩,如匙嘗湯味。
- 假使愚者終身親近、承侍智者,他不知正法,就像湯勺(經常舀湯)而不知味。
- Dhp 67
- 彼作不善業,作已生後悔,哭泣淚滿面,應得受異熟。
- 所作行為不善,這些行為導致懊悔,它的後果帶來淚流滿面與哭泣。
- Dhp 69
- 惡業未成熟,愚人思如蜜;惡業成熟時,愚人必受苦。
- 當惡業尚未成熟時,愚者認為所作如蜜一般甜,一旦惡(果)成熟,愚者就承受苦(報)。
第六 (6. Paṇḍitavaggo; The Wise Man; Dhp.76-89)
- Dhp 81
- 猶如堅固巖,不為風所搖,毀謗與讚譽,智者不為動。
- 就像一塊堅固的岩石不被風吹動一樣,如此,智者也不被毀譽所動。
- Dhp 82
- 亦如一深池,清明而澄淨,智者聞法已,如是心清淨。
- 就像一泓潔淨、清澈的深潭一樣,如此,聽聞了佛法之後,智者變得(更)明淨。
- Dhp 85
- 於此人群中,達彼岸者少。其餘諸人等,徘徊於此岸。
- 只有少數的人到達彼岸,然後,其餘的人都在此岸(生死輪迴)徘徊。
第七 阿羅漢品 (7. Arahantavaggo; The Arahat; Dhp.90-99)
- Dhp 90
- 路行盡無憂,於一切解脫,斷一切繫縛,無有苦惱者。
- 已經完成旅程的人、斷離憂愁的人、各方面均已解脫的人,和捨斷所有束縛的人,他不再有苦惱。
- Dhp 94
- 彼諸根寂靜,如御者調馬,離我慢無漏,為天人所慕。
- 他的諸根寂靜,如被御者調伏的馬,捨斷我慢、已得漏盡,為天所敬欽羨。
- Dhp 96
- 彼人心寂靜,語與業寂靜,正智而解脫,如是得安穩。
- 這樣的依正智而解脫者、寂止者,他的身口意都已寂靜。
- Dhp 97
- 無信知無為,斷繫因永謝,棄捨於貪欲,真實無上士。
- 不盲信、知涅槃,斷除繫縛、斬斷一切未來有的因、斷除一切期望的人,他是至高無上的人。
第八 千品 (8. Sahassavaggo; The Thousands; Dhp.100-115)
Dhp 103
- 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
- 雖然有人能於戰鬥當中戰勝千萬個敵人,但是能戰勝單個自己的人才算是戰鬥中的最高勝利者。
Dhp 104/105
- 一0四 能克制自己,過於勝他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節制。一0五 天神乾闥婆,魔王並梵天,皆遭於敗北,不能勝彼人。
- 戰勝自己強過戰勝他人,調伏自己的,總是自我調御的。不是天,不是犍達婆,不是魔羅和梵天;能戰勝這樣調伏自己的,總是自我調御的人。
Dhp 111
- 若人壽百歲──無慧無三昧,不如生一日──具慧修禪定。
- 如果有人活了一百歲,無智慧、心志也不安定,不如只活了一日,卻有智慧而修禪的人。
第九 惡品 (9. Pāpavaggo; Evil; Dhp.116-128)
- Dhp 116
- 應急速作善,制止罪惡心。怠慢作善者,心則喜於惡。
- 你們應速作善行,你應防止心向惡,懈怠行善的人,他的心喜樂於惡。
- Dhp 119
- 惡業未成熟,惡者以為樂。惡業成熟時,惡者方見惡。
- 惡業尚未成熟時,惡人甚至認為是善,當惡業成熟時,他才見到惡報。
- Dhp 120
- 善業未成熟,善人以為苦。善業成熟時,善人始見善。
- 善業尚未成熟時,善人或見到是惡,當善業成熟時,他才見到善報。
- Dhp 121
- 莫輕於小惡!謂『我不招報』,須知滴水落,亦可滿水瓶,愚夫盈其惡,少許少許積。
- 你們切勿輕視惡(報),(認為)它不會報應到我身上,即使以一滴一滴的水滴,也能盈滿水壺,即使以一點一點累積惡,愚人也會惡貫滿盈。
- Dhp 122
- 莫輕於小善!謂『我不招報』,須知滴水落,亦可滿水瓶,智者完其善,少許少許積。
- 你們切勿輕視善(報),(認為)它不會報應到我身上,即使以一滴一滴的水滴,也能盈滿水壺,即使以一點一點累積善,智者也會善業盈滿。
- Dhp 125
- 若犯無邪者,清淨無染者,罪惡向愚人,如逆風揚塵。
- 愚者攻擊無過失的人、值得信賴的、無可責難的人,就像逆風揚塵,惡會回到那個愚者身上。
第十 刀杖品 (10. Daṇḍavaggo; Violence; Dhp.129-145)
- Dhp 129
- 一切懼刀杖,一切皆畏死,以自度(他情),莫殺教他殺。
- 每個人都在刀杖處罰前顫抖,每個人都畏懼死亡,設身處地而想,不應傷害他人也不應殺害他人。
- Dhp 131
- 於求樂有情,刀杖加惱害,但求自己樂,後世樂難得。
- 他以刀杖加害冀求安樂的眾生,這樣的人以此自求安樂,他得不到後世的安樂。
第十一 老品 (11. Jarāvaggo; Old Age; Dhp.146-156)
- Dhp 152
- 寡聞之(愚)人,生長如牡牛,唯增長筋肉,而不增智慧。
- 這個少聞之人,如公牛般長大,他的肌肉增長,其智慧不增長。
- Dhp 155
- 少壯不得財,並不修梵行,如池邊老鷺,無魚而萎滅。
- 少壯時不修梵行,也沒有賺取財富;他們像衰老的鷺,在無魚的池等死。
第十二 自己品 (12. Attavaggo; The Self; Dhp.157-166)
- Dhp 159
- 若欲誨他者,應如己所行(自)制乃制(他),克己實最難。
- 正如指導別人那樣,自己也應該那樣做;已調服者才可調人,自己的確很難調服。
- Dhp 160
- 自為自依怙,他人何可依?自己善調御,證難得所依。
- 自己是自己的依歸,他人怎能作為依歸?透過完全調服自己,他得到難得的依歸。
- Dhp 165
- 惡實由己作,染污亦由己;由己不作惡,清淨亦由己。淨不淨依己,他何能淨他?
- 惡是由自己所造,自己在污染自己,不造惡也由自己,是自己清淨自己。淨與不淨靠自己,無人能清淨他人。
第十三 世品 (13. Lokavaggo; 世間品; The World; Dhp.167-178)
- Dhp 167
- 莫從卑劣法。莫住於放逸。莫隨於邪見。莫增長世俗。
- 莫做卑劣事,莫怠惰過活,莫執持邪見,莫延長世界。
- Dhp 171
- 來看言個世界,猶如莊嚴王車。愚人沈湎此中,智者毫無執著。
- 你們來看這個世界,像莊嚴的皇家馬車;愚人們沉湎於其中,了知的人沒有執著。
- Dhp 178
- 一統大地者,得生天上者,一切世界主,不及預流勝。
- 比起成為大地唯一統治者,或去天界,或統治整個世界,須陀洹果則是最勝。
第十四 佛陀品 (14. Buddhavaggo; The Buddha; Dhp.179-196)
- Dhp 183
- 一切惡莫作,一切善應行,自調淨其意,是則諸佛教。
- 不造作一切惡,圓滿種種的善,清淨自己的心,這是諸佛所教。
- Dhp 184
- 諸佛說涅槃最上,忍辱為最高苦行。害他實非出家者,惱他不名為沙門。
- 忍辱是最高的磨練,諸佛皆說涅槃至上。傷他人者非出家人,壓迫他人者非沙門。
- Dhp 185
- 不誹與不害,嚴持於戒律,飲食知節量,遠處而獨居,勤修增上定,是為諸佛教。
- 莫辱罵莫傷害、依護解脫克制、飲食當知節量、安住於寂靜處、及勤修增上心,這是諸佛所教。
第十五 樂品 (15. Sukhavaggo; Happiness; Dhp.197-208)
- Dhp 197
- 我等實樂生,憎怨中無憎。於憎怨人中,我等無憎住。
- 我們的確很安樂過活,在眾怨之中我們無怨;在充滿怨恨的眾人中,我們安住於無怨無恨。
- Dhp 201
- 勝利生憎怨,敗者住苦惱。勝敗兩俱捨,和靜住安樂。
- 勝利會招來怨恨,戰敗者痛苦過活;捨棄了勝敗之後,寂靜者安樂過活。
- Dhp 204
- 無病最上利,知足最上財,信賴最上親,涅槃最上樂。
- 健康是最大的收獲,知足是最大的財富,可信者是最好親人,涅槃是至上的快樂。
- Dhp 205
- 已飲獨居味,以及寂靜味,喜飲於法味,離怖畏去惡。
- 嚐了獨處味,以及寂靜味,他無苦無惡,得飲法喜味。
第十六 喜愛品 (16. Piyavaggo; Affection; Dhp.209~220)
- Dhp 215
- 從欲樂生憂,從欲樂生怖;離欲樂無憂,何處有恐怖。
- 由欲樂引生憂愁,由欲樂引生恐懼。對於解脫欲樂者,既無憂哪來恐懼?
第十七 忿怒品 (17. Kodhavaggo; Anger; Dhp.221-234)
- Dhp 222
- 若能抑忿發,如止急行車,是名(善)御者,餘為執韁人。
- 他抑制生起的忿怒,如制止疾行的馬車,我稱此人為調御者,其他人只是執韁人。
- Dhp 223
- 以不忿勝忿。以善勝不善。以施勝慳吝。以實勝虛妄。
- 以無忿戰勝忿怒者,以善戰勝不善的人,以佈施戰勝吝嗇者,以真實戰勝妄語者。
- Dhp 231
- 攝護身忿怒,調伏於身行。捨離身惡行,以身修善行。
- 防止身惡行,善克制己身;捨棄身惡行,培育身善行。
- Dhp 232
- 攝護語忿怒,調伏於語行。捨離語惡行,以語修善行。
- 防止語惡行,善克制己語;捨棄語惡行,培育語善行。
- Dhp 233
- 攝護意忿怒,調伏於意行。捨離意惡行,以意修善行。
- 防止意惡行,善克制己意;捨棄意惡行,培育意善行。
- Dhp 234
- 智者身調伏,亦復語調伏,於意亦調伏,實一切調伏。
- 賢者制御身,御語亦御意;賢者於自制,真能善圓滿。
第十八 垢穢品 (18. Malavaggo; Impurity; Dhp.235-255)
- Dhp 239
- 剎那剎那間,智者分分除,漸拂自垢穢,如冶工鍛金。
- 智者漸次地、一點一點地、剎那至剎那地,清除自己的污垢,就像金匠清除銀的雜質。
- Dhp 240
- 如鐵自生鏽,生已自腐蝕,犯罪者亦爾,自業導惡趣。
- 如鐵鏽自鐵而生,生鏽後反蝕其鐵;違犯者也是如此,被自業帶到惡趣。
- Dhp 248
- 如是汝應知:不制則為惡;莫貪與非法,自陷於永苦。
- 善人你應如是知:惡法不易受控制。莫被貪與非法拖,拖去長久的痛苦。
- Dhp 251
- 無火等於貪欲,無執著如瞋恚,無網等於愚癡,無河流如愛欲。
- 無火能和貪欲同等,無捉取能和瞋同等,無羅網能和痴同等,無河流能和愛同等。
- Dhp 252
- 易見他人過,自見則為難。揚惡如颺糠,已過則覆匿,如彼狡博者,隱匿其格利。
- 他人之過容易見到,自己之過卻很難見。對於他人種種過失,他會儘量多多宣揚。自己之過他則覆藏,如捕鳥者以樹藏身。
第十九 法住品 (19. Dhammaṭṭhavaggo; The Just; Dhp.256-272)
Dhp 267
- 僅捨善與惡,修於梵行者,以知住此世,彼實名比丘。
- 若人於此教法中,已捨善惡具梵行、了知蘊世間過活,此人實稱為比丘。
Dhp 268/269
- 愚昧無知者,不以默然故,而名為牟尼。智者如權衡。捨惡取其善,乃得為牟尼。彼知於兩界,故稱為牟尼。
- 愚痴且無智的人,不因沉默是牟尼。猶如持秤(衡量後),智者選取最上的,捨棄種種邪惡的,因此了知是牟尼。了知兩種世間者,因此被稱為牟尼。
第二十 道品 (20. Maggavaggo; The Path; Dhp.273-289)
- Dhp 273
- 八支道中勝,四句諦中勝,離欲法中勝,具眼兩足勝。
- 諸道中八聖道最勝;諸諦中四聖諦最勝;於諸法中離欲最勝;二足中具眼者最勝。
- Dhp 274
- 實唯此一道。無餘知見淨。汝等順此行。魔為之惑亂。
- 導向知見清淨的,是此道而非他道。你們應實踐此道,它能令魔王迷惑。
- Dhp 275
- 汝順此(道)行,使汝苦滅盡。知我所說道,得除去荊棘。
- 進入了這個道路,你們將能結束苦。親自以智切刺後,我對你們說此道。
- Dhp 276
- 汝當自努力!如來唯說者。隨禪定行者,解脫魔繫縛。
- 你們必須自己努力,諸如來只是宣說者。已入此道的禪修者,能解脫魔王的束縛。
- Dhp 277
- 『一切行無常』,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 諸行是無常,以慧照見時,就會厭離苦。這是清淨道。
- Dhp 278
- 『一切行是苦』,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 諸行皆是苦,以慧照見時,就會厭離苦。這是清淨道。
- Dhp 279
- 『一切法無我』,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 諸法皆無我,以慧照見時,就會厭離苦。這是清淨道。
- Dhp 280
- 當努力時不努力,年雖少壯陷怠惰,意志消沈又懶弱,怠者不以智得道。
- 懶人當勤時不努力,雖年輕力壯卻怠惰,意志薄弱及心散亂,無法以慧體證道智。
- Dhp 281
- 慎語而制意,不以身作惡。淨此三業道,得聖所示道。
- 守護言語抑制心,亦不以身造不善;應清淨此三業道,贏獲賢者開顯道。
第二十四 愛欲品 (24. Taṇhāvaggo; Craving; Dhp.334-359)
- Dhp 334
- 若住於放逸,愛增如蔓蘿。(此)生又(彼)生,如猿求林果。
- 對於放逸過活的人,貪愛猶如蔓藤滋長。他一世又一世地跳,如林中想吃果之猴。
- Dhp 335
- 若於此世界,為惡欲纏縛,憂苦日增長,如毘羅得雨。
- 被世間執著的卑劣貪愛征服的人,其愁猶如大雨後的鬚芒草般增長。
- Dhp 336
- 若於此世界,降難降愛欲,憂苦自除落,如水滴蓮葉。
- 征服世間難克服的卑劣貪愛之人,其愁猶如水珠從荷葉上掉落消失。
- Dhp 338
- 不傷深固根,雖伐樹還生。愛欲不斷根,苦生亦復爾。
- 猶如根未受損而深固,被砍倒的樹還會生長,如是潛伏的貪愛未斷,此苦即會不斷地生起。
- Dhp 343
- 隨逐愛欲人,馳迴如網兔。比丘求無欲,故須自離欲。
- 被渴愛領導的人,如落網野兔驚慌。故想讓己離欲者,他應該去除渴愛。
- Dhp 348
- 捨過現未來,而渡於彼岸。心解脫一切,不再受生老。
- 放下過去放下未來、放下現在達到彼岸。心已經解脫了一切,你將不再經歷生老。
第二十五 比丘品 (25. Bhikkhuvaggo; The Monk; Dhp.360-382)
- Dhp 360
- 善哉制於眼。善哉制於耳。善哉制於鼻。善哉制於舌。
- 克制眼是好的,克制耳是好的,克制鼻是好的,克制舌是好的,
- Dhp 361
- 善哉制於身。善哉制於語。善哉制於意。善哉制一切,制一切比丘,解脫一切苦。
- 克制身是好的,克制語是好的,克制意是好的,克制一切很好,比丘全面克制,解脫了一切苦。
- Dhp 362
- 調御手足及言語,調御最高(之頭首),心喜於禪住於定,獨居知足名比丘。
- 制御手、制御足、制御語、完全制御自己、善立於樂禪修、獨處與知足者,他們稱他為比丘。
- Dhp 365
- 莫輕自所得;莫羨他所得。比丘羨他(得),不證三摩地。
- 不應輕視己所得,莫羨慕他人所得。羨慕他人的比丘,他不會獲得定力。
- Dhp 367
- 若於名與色,不著我我所,非有故無憂,彼實稱比丘。
- 對於一切的名色法,不執取為「我或我的」,對五蘊壞滅無憂者,他的確可稱為比丘。
- Dhp 368
- 住於慈悲比丘,喜悅佛陀教法,到達寂靜安樂,諸行解脫境界。
- 住於慈愛及喜歡佛陀教法的比丘他將會證悟寂靜、諸行止息與安樂的涅槃。
第二十六 婆羅門品 (26. Brāhmaṇavaggo; The Holy Man; Dhp.383-423)
- Dhp 385
- 無彼岸此岸,兩岸悉皆無,離苦無繫縛,是謂婆羅門。
- 他無此岸或彼岸,亦無此岸及彼岸、苦惱已除煩惱解,我稱他為婆羅門。
- Dhp 387
- 日照晝兮月明夜,剎帝利武裝輝耀,婆羅門禪定光明,佛陀光普照晝夜。
- 太陽於日間照耀,月亮於夜間照耀,王族以甲胄照耀;婆羅門以禪照耀;於日夜一切時候,佛陀以光輝普照。
- Dhp 420
- 諸天乾闥婆及人,俱不知彼之所趣,煩惱漏盡阿羅漢──我稱彼為婆羅門。
- 諸天乾達婆和人,都不知他的去處。他是漏盡阿羅漢,我稱他為婆羅門。
- Dhp 423
- 牟尼能知於前生,並且天界及惡趣,獲得除滅於再生,業已完成無上智,一切圓滿成就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 牟尼知道過去世,看到天界與惡道,並且已達生盡毀,以親證智達成就,圓滿成就了一切,我稱他為婆羅門。
佛陀最後的教誡
摘譯自: 大般涅槃經(長部第16經, DN 16 Mahāparinibbānasuttaṃ, 般涅槃大經, 大般湼槃經, Advice to Sigala, The Buddha's Advice to Sigalaka, The Discourse to Sigala, The Layperson's Code of Discipline, The Sigāla Homily, To Sigalaka: Advice to Lay People)
如來最後的話
世尊對阿難尊者說:「阿難!你們可能會這麼想:『導師的說話已經成為過去,我們沒有導師了。』阿難!但是不要這樣想。阿難,當我離去後,我所宣說的法和律就是你們的導師了。
阿難,現在比丘之間以『賢友』這個稱謂來互相稱呼,在我離去之後便不應這樣了。阿難,長老比丘應以名字、族姓或賢友來稱呼年輕比丘;年輕比丘應以『大德』或『尊者』來稱呼長老比丘。
阿難!在我離去後,可按僧團的意願廢除細小的戒。
- 佛典選譯( 詳細註解版 )
序言 | 前言 (自序) | 佛陀傳略 |
---|---|---|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態度 | 第二章 四聖諦 (第一聖諦:苦諦) | 第三章 第二聖諦:集諦——苦之生起 |
第四章 第三聖諦:滅諦——苦的止息 | 第五章 第四聖諦:道諦 | 第六章 無我論 |
第七章 修習:心智的培育 | 第八章 佛的教誡與今日世界 | 佛典選譯 |
附錄 本書常見佛學名詞淺釋 | 張澄基序 (慧炬出版社) | 整部: HTML |
※※※ 建議初機學佛的讀者們:首先閱讀第一章,然後跳過去讀第五、七、八章;當基本概念較清楚與生動時,再回過頭來讀第二、三、四、六章。 〔取材自:原作者之 前言 (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