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三聖諦:滅諦——苦的止息
細目: 什麼是涅槃呢? —— 語言與絕對真理 —— 涅槃的定義 —— 涅槃不是消極的 —— 涅槃是絕對真理 —— 什麼是絕對的真理? —— 真理不是反面的 —— 涅槃與生死 —— 涅槃不是任何東西的結果 —— 涅槃之後又如何? —— 通俗而不正確的語句 —— 阿羅漢死(般涅槃)後如何? —— 如果沒有「我」,那麼誰來親證涅槃呢? —— 涅槃可以當生成就
第三聖諦的要義是:人類可以從相續不斷的苦得解脫、獲解放、享自由。這聖諦名為苦滅聖諦,也就是涅槃。巴利文作 Nibbāna ,但梵文的 Nirvana 更為人所廣知。
要想徹底袪除苦的根本——渴(愛);這在前面已經講過,所以涅槃也叫做斷愛。
你要問:可是什麼是涅槃呢?為了答覆這個十分簡單而自然的問題,已有人寫了好幾部書了。可惜這些書不但沒有把問題解釋清楚,反而使它們愈趨複雜。惟一合理的答案是:這問題永遠不能以語言文字充份而圓滿地答覆。因為人類的語言太貧乏了,不足以表達涅槃這種絕對真理、最終實相。語言是人類所創造以表達他們由感官與心靈所經驗到的事物與意象的。超越凡情的經驗如絕對真理者,不屬於這一範疇之內。因此,沒有任何語文足以表達這種經驗,就像魚的字彙裡沒有形容陸地的字眼一樣。烏龜和牠的朋友魚說,牠剛到陸地上散步回湖。魚說:「當然你的意思是說游泳囉!」烏龜想對魚解釋陸地是堅實的,不能在上面游泳,只能在上面步行。可是魚卻堅持不可能有這麼一樣東西。陸地一定也是液體,和牠住的湖一樣;有波浪,可以在裡面跳潛游泳。
語文是代表我們所熟知的事物和意念的符號。這些符號甚至不足以表顯日常事物的真實性狀。在了知真理方面,語文是不可靠而易致差錯的。所以,《楞伽經》裡就說愚人執著語言文字,如大象陷於泥淖。 [註4-01]
可是我們又不能沒有語言文字。不過如果用正面的文詞來表詮涅槃,我們立刻就會產生一項與這語詞有關的意念而執著它,結果可能與原意適相違反。因此,說到涅槃,我們大都用反面的文詞 [註4-02] ,如「斷愛」、「無為」、「止貪」、「寂滅」等。因為這樣做,似乎比較不易引起誤解。
我們再看看巴利文原典裡若干涅槃的定義及說明:
「涅槃是徹底斷絕貪愛:放棄它、摒斥它、遠離它、從它得解脫。」 [註4-03]
「一切有為法的止息,放棄一切污染,斷絕貪愛,離欲,寂滅,涅槃。」 [註4-04]
「比丘們啊!什麼是絕對(無為)?它就是貪的熄滅、瞋的熄滅、癡的熄滅。這個,比丘們啊!就叫做絕對。」 [註4-05]
「羅陀啊!熄滅貪愛,就是涅槃。」 [註4-06]
「比丘們啊!一切有為無為法中,無貪最上。就是說:遠離憍慢,斷絕渴想 [註4-07] ,根除執著,續者令斷,熄滅貪愛,離欲,寂滅,涅槃。」 [註4-08]
佛的大弟子舍利弗回答一個遊行者「什麼是涅槃」的問題時,他的答覆與佛所作無為法的界說(見上)一般無二:「貪的熄滅、瞋的熄滅、癡的熄滅。」 [註4-09]
「放棄、消滅愛欲與對此五蘊之身的貪求,就是苦的止息。」 [註4-10]
「生死相續的止息,就是涅槃。」 [註4-11]
此外,對於涅槃,佛又曾說:
「比丘們啊!有不生、不長的非緣生法(無為法)。如果沒有這不生、不長的非緣生法,則一切生的、長的、因緣和合的,即無從得解脫。因為有這不生、不長、非緣生法故,生的、長的、因緣和合的,才能得到解脫。」 [註4-12]
「此中沒有地水火風四大種。長寬、麤細、善惡、名色等等觀念也一律摧破無遺。無此世間亦無他世間,無來無去亦無停留,不死不生亦無根塵。」 [註4-13]
因為涅槃是用反面文詞所表達的,因此有許多人得到一種錯誤觀念,以為它是消極的、表現自我毀滅的。但涅槃絕不是自我的銷毀,因為根本無「我」可毀。只能說它(涅槃)所銷毀的是「我」的幻覺、「我」的錯誤意念。
把涅槃說成積極或消極,都是不對的。「消極」與「積極」本是相對的觀念,只存在於「兩立」的境界之內。這些形容詞不能應用於涅槃(絕對真理)上,因為涅槃超越兩立與相對的境界,
反面的文詞,並不一定就代表消極的狀態。在巴利文和梵文中,「健康」一詞教做arogya,其字義就是「無疾」,也是一個反面的名詞。但無疾並不代表消極的狀態。英文裡的不死immortal(相當於梵文的Amrta或巴利文的Amata),涅槃的同義字,也是個反面名詞,但也不代表一種消極的狀態。消極價值的反面,就不消極了。涅槃另一個同義字就是解脫(巴利文作Mutti梵文作Mukti)。沒有人會說解脫是消極的。但是甚至解脫一詞也有其反面的意義:解脫者乃從某種障礙得自由的意思。障礙是惡法、是反派的,而解脫卻不是反派的。因此,涅槃、解脫、絕對自在,是從一切惡得自在,從貪、瞋、癡得自在,從一切兩立的相對時、空等得自在。
涅槃即是絕對的真理,從《分別六界經》(巴利藏《中部》第一四零經)裡可以略窺其端倪。這部極為重要的經,是佛住在一個陶工家裡的時候,在一個安靜的晚上,發現弗加沙有智慧而誠懇,因而對他所說的(前文曾提到過)。這部經中有關此部份的要義如次:
人由六種元素組成:堅性、濕性、暖性、動性、空與識。佛將六者予以分析,結論是六者中沒有一樣是「我的」、「我」或「我自己」。它徹底明了識如何來?如何去?愉快的、不愉快的、以及既非愉快亦非不愉快的感覺如何來?如何去?由於這種了解,他即心無所著。心無所著,就成為一純粹、平等的捨心。他可將這捨心隨意昇到任何高層的心靈境界,而長時間的維持此一狀態。但是他又想:
「如果我將這純淨的捨心集中於空無邊處,而生一心與彼相應,是知該處乃心所造,是有為法。 [註4-14] 如果我將此純淨捨心集中於識無邊處......於無所有處......於非有想非無想處,而生一心與彼相應,是知該等處皆是心造。」於是,他不再以心造作,亦不以意志求生存相續,亦不求滅。 [註4-15] 因為他不造作,不求生存相續,亦不求斷滅故,他對世間心無執取。心無執取,則無所罣礙。無所罣礙故,心得澈底完全的平靜(內心的寂滅)。於是他自知:「受生已盡,清淨的生活已過完了,該做的事都已做了,已沒有餘事可辦。」 [註4-16]
佛在經歷一種愉快、不愉快、或既非愉快亦非不愉快的感覺的時候,他知道這種感覺是不久長的。它即沒有纏縛他的力量。經歷這些感覺,不能使他情感激動。不論是什麼樣的感受,他都能經歷而不受它的拘縛。他知道一旦軀殼朽敗,這些感覺終將歸於平靜,就像油盡燈枯一樣。
「因此,比丘們啊!有這樣賦稟的人,才是賦有絕對的智慧。因為具有滅一切苦的智識,才是絕對的聖智。
「他這築在真理上的解脫,是不可動搖的。比丘啊!凡是虛妄不實的,都是假法。凡是真實的、涅槃的,才是真理。因此,比丘啊!有這種賦稟的人,才是賦有絕對的真理。因為絕對的聖諦就是涅槃,也是實相。」
在另一部經裡,佛毫不含糊地用真理一詞代替涅槃:「我將教你們真理,以及走向真理的道路。」 [註4-17] 在這裡,真理的意義,很明確的就是代表涅槃。
什麼是絕對的真理?依佛教說,絕對的真理就是:世間沒有絕對的事物。凡所有法都是相對的、緣起的、無常不永恆的;而沒有恆常不變、亙古永存的絕對的實體,諸如「自我」、「靈魂」或「神我」等,無論在身內或身外。這就是絕對的真理。雖然,在通俗言詞裡,也有「反面的真理」一詞,真理卻決不是反面的。體證這真理,就是對事物的如實知見,無有無明妄想 [註4-18] ;也就是斷絕貪愛、滅苦、涅槃。在此值得記住的,就是大乘佛教「生死即涅槃」的見解。同一事物可以是生死,也可以是涅槃,全在你的看法如何——主觀或客觀。這種大乘觀點,大抵是從上座部巴利文原典中的觀念演變而來。這些觀念在我們方才短短的討論中已經提到過。 [註4-19]
認為涅槃是絕滅貪愛的自然結果,那是錯誤的。涅槃不是任何東西的結果。如果它是一個結果,它就是由某種因緣所得的效應。那它就是緣生的,而為有條件的存在。但是涅槃既非因亦非果,他是超越因果的。真理不是一個結果,也不是一個效應。它不是一種神秘的心靈或思想的狀態,猶如禪定一般。真理就是真理。涅槃就是涅槃。你惟一想知道它的方法就是親見親證。有路可通涅槃,但是涅槃並不是這條路的結果。 [註4-a1] 你可以沿一條小徑到達一座山,但那山卻不是那條路的結果或效應。你可以看見一道光明,但是光明並不是你目力的結果。
常有人問:涅槃之後又如何?這問題是不能成立的,因為涅槃是最終的真理。它既是最終,它之後就不能再有別的。如果涅槃之後仍有什麼,那麼那東西才是最終的真理,涅槃就不是了。一個名叫羅陀的比丘,曾用另一方式將這問題問佛:「涅槃的作用是什麼?」這問題先假定涅槃之後仍有餘事,所以要求涅槃須有作用。因此佛答稱:羅陀啊!這問題是不得要領的。修習梵行即以涅槃為其最終目的,沈潛於絕對真理之中。 [註4-21]
若干通俗而不正確的語句,如「佛於死後入於涅槃或般涅槃」,曾引起許多對涅槃的幻想與揣測。 [註4-22] 一聽說「佛入涅槃或般涅槃」,即以為涅槃是一種境界、一種領域或一個位置,其間仍有某種的存在,而以所熟知的「存在」一詞的涵義來臆測涅槃是何等樣子。這通俗的說法「佛入涅槃」在巴利文原典中,並無與它相當的詞句。所謂「佛於死後入於涅槃」,根本沒有這一說。巴利文中有 parinibbuto 一詞用以代表佛或阿羅漢等親證涅槃者的逝去,但這字的意思並非「入於涅槃」。這字簡單的意義,只是「完全謝世」、「完全熄滅」或「圓寂」而已。因為佛或阿羅漢死後即不再受生。
另外一個問題是:佛或阿羅漢死(般涅槃)後如何?這問題是屬於不可答的問題之類(無記)。 [註4-23] 佛談到這問題時,也表示在人類的辭彙裡,沒有字眼可以表達阿羅漢死後的情狀。在答覆一個名叫婆磋的遊方者所發的同樣問題的時候,佛說「生」、「不生」等名詞不能適用於阿羅漢。因凡與「生」、「不生」有所關聯的色、受、想、行、識等,以阿羅漢言,俱已澈底根除無遺,死後不再生起。 [註4-24]
一般常將阿羅漢之死與薪盡火滅、油竭燈枯相比擬。 [註4-25] 於此有一事必須明白了解,不容含混。這就是:以「火燄的熄滅」作比的,不是涅槃,而是由五蘊和合而生、而親證涅槃的「人」 。這一點必須特別強調,因為許多人,甚至若干大學者,都常誤會或誤解這涅槃的譬喻。涅槃從來不能與火或燈的熄滅相比。
另外,還有一個很普通的問題:如果沒有「我」,沒有「神我」,那麼誰來親證涅槃呢?在沒有談到涅槃之前,先讓我們自問:如果沒有「我」,現在想者是誰?在前面的文章裡,我們已經弄明白:思想的乃是念頭,在念頭的後面,再沒有其他的思想者。同樣的,能證涅槃的就是智慧(般若)。在證的幕後,別無證者。在討論苦的來源(集諦)時,我們已經明瞭,不論什麼——眾生、事、物、制度只要是緣起的,在它自身內即含有滅、壞的種子。苦與輪迴,相續不斷的生死,都是緣起的,所以也一定是緣滅的。苦因貪愛(渴)生,由般若(智慧)而滅。貪愛與般若都在五蘊之內,前文已經講過。
由是可知,它們生起與熄滅的種子,都在五蘊之內。這才是佛的名言:「在這眾生六尺之軀內,我說即是世界,世界的生起與寂滅,以及走向世界寂滅之道」 [註4-26] 的真實意義。這意思就是說,所有的四聖諦也都在這五蘊之中;也就是說,都在我身中(這裡「世界」二字代替了苦字)。這意思也是說:苦的生起與熄滅,並非有賴於外力。
遵照第四聖諦的方法,去發展及培養智慧(般若)(見下章)時,即能澈見生命的奧秘,如實地見到事物的真相。這秘密發現後,真理見到後,所有一切狂熱地製造著輪迴相續的妄見的力量,一時俱歸平靜,不能再產生任何業果。因為妄執已破,對繼續生存的渴愛已斷。就像精神病患在自覺到他疾病的原因和秘密時,他的病就霍然而愈一樣。
在幾乎所有的宗教中,至善之境只有在死後方能達到。涅槃卻可以當生成就,不必等到死方能「獲得」。
凡是親證真理、涅槃的人,就是世間最快樂的人。他不受任何「錯綜 (complex)」、迷執、憂、悲、苦惱等苛虐他人的心理狀態所拘縛。他的心理健康是完美的。他不追悔過去,不冥索未來,只是紮紮實實地生活在現在裡。 [註4-27] 因此,他能以最純淨的心情欣賞與享受一切,而不摻雜絲毫自我的成分在內。(譯者按:即陶然與萬物合一,渾然忘我之意。)他是喜悅的、雀躍的、享受著純淨的生活。他的感官愉悅,無所憂煩,心靈寧靜而安詳。 [註4-28] 他既無自私之欲求、憎恚、愚癡、憍慢、狂傲以及一切染著,就只有清淨、溫柔,充滿了博愛、慈悲、和善、同情、了解與寬容。他的服務精神是最純正的,因為他不為自己設想。他不求得、不積儲、甚至不積貯精神的資糧;因為他沒有「我」的錯覺,而不渴求重生。
涅槃超越一切兩立與相對的概念,因此它不是一般善惡、是非、存在不存在等觀念所能概括。甚至用以形容涅槃的「快樂」一詞,其意義也迥乎不同。舍利弗有一次說:「同修啊!涅槃真是快樂!涅槃真是快樂!」優陀夷問他:「可是,舍利弗,我的朋友,如果連感覺都沒有了,怎麼會有快樂呢?」舍利弗的答案具有高度的哲學意味,而不是一般所能了解的。他說:「沒有感覺本身就是快樂。」 [註4-29]
涅槃是超越邏輯與理性的。不論我們怎樣埋頭精研高深的理論,以臆測涅槃或最終真理與實相,都只能算是一種無作用的、絞盡腦汁的遊戲而已。我們終不能循此途徑而對它有所了解。在幼稚園的小娃娃,不可與人爭辯相對論。如果他耐心而勤奮的鑽研他的學問,有一天也許他會了解它。涅槃是要由智者內證的。如果我們耐心而勤奮的循著「大道」前進,至誠懇切的訓練淨化自己,獲得必要的心靈方面的成長,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內證到它,而毋須乎殫精竭慮於鑽研謎樣艱深的文字。
現在讓我們回頭面對趨向內證涅槃的大道吧!
序言 | 前言 (自序) | 佛陀傳略 |
---|---|---|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態度 | 第二章 四聖諦 (第一聖諦:苦諦) | 第三章 第二聖諦:集諦——苦之生起 |
第四章 第三聖諦:滅諦——苦的止息 | 第五章 第四聖諦:道諦 | 第六章 無我論 |
第七章 修習:心智的培育 | 第八章 佛的教誡與今日世界 | 佛典選譯 |
附錄 本書常見佛學名詞淺釋 | 張澄基序 (慧炬出版社) | 整部: HTML |
※※※ 建議初機學佛的讀者們:首先閱讀第一章,然後跳過去讀第五、七、八章;當基本概念較清楚與生動時,再回過頭來讀第二、三、四、六章。 〔取材自:原作者之 前言 (自序)〕
註釋:
[註4-01] | 一:見一九二三年京都出版社南條文雄編入《楞伽經》。 《入楞伽經》卷10:「字句名身等, 於名身勝法;
愚癡人分別, 如象沒深泥。」
(總品[3]第十八之二,第十八之二【大】,下【宋】【宮】,第十八下【元】;CBETA 2020.Q4, T16, no. 671, p. 576a27-28)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16n0671_p0576a27 )
|
[註4-02] | 二:有時亦有以正面文字形容涅槃者,如吉祥、善、安全、清淨、洲、皈依、護、彼岸、和平、寧靜等。《相應部》中之 Asaṅkhata Samyutta (無為相應)經中列有涅槃之同義字卅二種,大多是譬喻性的。 可參考 法雨道場 ,故 尊者 明法比丘 整理之:〈「涅槃」釋義〉 1~33 種涅槃之異名,整理自:《相應部》S.43.12~44/S.IV,362~373,《相應部注》(Spk.(=SA.)43.12~33./III,111.~2(CS:p.3.149)、《相應部疏》(SṬ.43.23~33./CS:pg.2.387~8)。34~61 種涅槃之異名,整理自:《導論》(Nettippakaraṇa, Nett.CS:p.47~48 )及《導論注》(NettA. CS:p.119~120 )。《導論》記載涅槃的異名 51 個,其中 1~23 個與S.43.1.~44 前 23 個相同,其餘的有 28 個(其中還有:35無生(abbhūta=20abbhuta)、50窟宅(leṇa)、61無戲論(appapañca=12nippapañca)重疊) ( 法雨道場 ( 鏡像站 ) → 閱讀三藏 → Abhidhammatthasaṅgaho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完整版:分章目錄 → (攝阿毗達摩義論表解) 目錄 → 第六 攝色分別品 (Rūpaparicchedo)(PDF) → 六、涅槃的區別(Nibbānabhedo)(世間法與涅槃之比較) → 「涅槃」釋義 ) |
[註4-03] | 三:見一九二二年阿陸葛瑪出版薩達帝沙上座所編之律藏大品第十頁[Mhvg. (Alutgama, 1922), p. 10]及《相應部》第五集第四二一頁(S V p. 421)。請注意此處滅(息苦)字的界說,佛在鹿野苑第一次說法時已講過。但其中並無涅槃一詞,雖然它的意思就是涅槃。 律藏 → 大品(Mahā-Vagga) → 第一 大犍度 → 誦品一 → 初轉法輪 「《犍度(第1卷-第10卷)》:「諸比丘!苦滅聖諦者,如此:無餘離滅、捨棄、定棄,解脫此渴愛而無執著也。」(CBETA 2020.Q4, N03, no. 2, p. 15a10-11)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03n0002_p0015a10 ) ~~~~~~~~~~ SN.56.11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ṃ (S v 421) 轉法輪經 「比丘們,這是苦滅聖諦:就是那渴愛的無餘褪去與滅盡 [dhm-ck11] 、捨棄、斷念 [dhm-ck12] 、解脫、不黏著 [dhm-ck13] 。」(本書 佛典選譯 中之 初轉法輪經 ) ~~~~~~~~~~ 「而,比丘們!這是苦滅聖諦:就是那渴愛的無餘褪去與滅、捨棄、斷念、解脫、無依住。」(相應部56相應11經/法輪轉起經(諦相應/大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708.htm ) ~~~~~~~~~~ 「“比丘們,這是苦滅聖諦:對渴愛徹底無欲、滅盡、放捨、捨棄、解脫、不粘著。」(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相應部 / 56 諦相應 / 十一.如來所說之一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1&id=395&page_id=48:121 ) |
[註4-04] | 四:見《相應部》第一集第一三六頁。 SN. 6.1 Brahmāyācanasuttaṃ (S i 136) 「然而,這世代在阿賴耶中歡樂,在阿賴耶中得歡樂,在阿賴耶中得喜悅;又,對在阿賴耶中歡樂,在阿賴耶中得歡樂,在阿賴耶中得喜悅的世代來說,此處是難見的,即:特定條件性、緣起;此處也是難見的,即: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斷念,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涅槃。」(相應部6相應1經/梵天勸請經(梵天相應/有偈篇/祇夜)(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172.htm ) ~~~~~~~~~~ 「又,此諸人等樂阿賴耶[2],喜阿賴耶,跳躍阿賴耶。諸人依於樂阿賴耶,喜阿賴耶,跳躍阿賴耶,而難見此理。此理者,即所謂依緣、緣起是。此理亦難見。此理者,即一切行之止靜,一切依之捨離、愛盡、離、滅、涅槃是。」( [2] 原文 alaya,音譯作阿賴耶,有住家、欲望等義。今指五欲。眾生耽樂(alliyati)於五欲,故註釋稱阿賴耶。)(通妙 譯,漢譯南傳大藏經(元亨寺版) ,《相應部經典(第1卷-第11卷)》:CBETA 2020.Q4, N13, no. 6, p. 233a11-12,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0006_006 ) ~~~~~~~~~~ 「但這一代人樂於黏著,為黏著而興奮,享受黏著。對於這樣的一代人來說,這種狀態是很難看到的,那就是:具體的條件性(「法爾」、「此緣性」),和「緣起」。而這種狀態也是很難見到的,那就是:所有造作的止,捨離所有的獲得,消滅渴求(貪慾),消解,停止,涅槃。(綜合譯自:"Brahmā’s Request" translated by Ven. Bodhi Bhikkhu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Translation of the Samyutta Nikaya), and "The Request" by Thanissaro Bhikkhu, 1997; from the Pali: Āyācana Sutta, SN 6:1, PTS: S i 136, CDB i 231, https://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sn/sn06/sn06.001.than.html or https://www.dhammatalks.org/suttas/SN/SN6_1.html) ~~~~~~~~~~ 《四分律》卷32:「眾生異見、異忍、異欲、異命,依於異見樂於[1]樔窟。眾生以是樂於樔窟故,於緣起法甚深難解。復有甚深難解處,滅諸欲愛盡涅槃,是處亦難見故。」(CBETA 2020.Q4, T22, no. 1428, p. 787a2-5)[1]:樔窟【大】下同,巢窟【宋】【元】【明】【宮】下同)(姚秦 罽賓 三藏 佛陀耶舍 共 竺佛念 等譯;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22n1428_p0787a02 ) ~~~~~~~~~~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15:「眾生樂著三界窟宅,集此諸業,何緣能悟十二因緣,甚深微妙難見之法?又復息一切行,截斷諸流,盡恩愛[6]源,無餘[7]泥洹,益復甚難。」(CBETA 2020.Q4, T22, no. 1421, p. 103c9-12)[6]:源【大】*,原【宋】【元】【明】【宮】*[7]:~Nibbāna.)(宋 罽賓 三藏 佛陀什 共 竺道生 等譯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1421_015 ) ~~~~~~~~~~ 《佛本行集經》卷33:「但眾生輩,著阿羅耶([5]隋言所著處),樂阿羅耶,住阿羅耶,憙樂著處,心多貪故,此處難見,其處所謂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有處相生,此之處所,一切眾生,不能覩見,唯佛能知。又一切處,疑道難捨,一切邪道,滅盡無餘,愛之染處,盡皆離[6]慾,寂滅涅槃。」(CBETA 2020.Q4, T03, no. 190, p. 805c18-23)[5]:隋【大】*,此【明】*[6]:慾【大】,欲【明】;隋天竺三藏[3]闍那崛多譯;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03n0190_p0805c18 |
[註4-05] | 五:見同經第四集第三五九頁。 SN.43.1. Kāyagatāsatisuttaṃ (S iv 359) 「比丘們!什麼是無為呢?比丘們!凡貪的滅盡、瞋的滅盡、癡的滅盡,比丘們!這被稱為無為。」(相應部43相應1經/身至念經(無為相應/處篇/如來記說)(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170.htm ) ~~~~~~~~~~ 「世尊說: “比丘們,什麼是無行呢? “比丘們,盡除貪欲、盡除瞋恚、盡除愚癡,這稱為無行。」(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相應部 / 43 無行相應 / 一.身念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1&id=552 ) |
[註4-06] | 六:見同經第三集第一九零頁。 SN. 23.2 Sattasuttaṃ (S iii 190) 「羅陀!因為,渴愛的滅盡即是涅槃。」(相應部23相應2經/眾生經(羅陀相應/蘊篇/弟子記說)(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679.htm ) ~~~~~~~~~~ 「羅陀,渴愛的盡除就是湼槃。”」(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相應部.二十三.羅陀相應.二.眾生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1&id=488 ) |
[註4-07] | 七:此字原為 pipāsā ,為口渴義。 |
[註4-08] | 八:見巴利文學會版《增支部》第二集第三十四頁。 AN. 4.34 Aggappasādasuttaṃ (A ii 34) 淨信經 「比丘們!所有有為或無為法之所及,離貪被說為其中之第一,即:憍慢的磨滅、渴望的調伏、阿賴耶的根除、輪迴的斷絕、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涅槃。」(增支部4集34經/第一淨信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616.htm ) ~~~~~~~~~~ 「“比丘們,在各種行法與無行法之中,無欲法是被譽為最高的,它帶來破除驕慢、清除渴求、根除棲所、斷除生死、盡除渴愛、無欲、息滅、湼槃。”」(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增支部.04-1 第四集.三十四.淨信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2&id=571&page_id=564:684 ) |
[註4-09] | 九:見巴利文學會版《相應部》第四集第二五一頁。 SN. 38.1. Nibbānapañhāsuttaṃ (S iv 251)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住在摩揭陀那拉迦村落。 那時,遊行者閻浮車去見尊者舍利弗。抵達後,與尊者舍利弗互相歡迎。歡迎與寒暄後,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遊行者閻浮車對尊者舍利弗這麼說: 「舍利弗道友!被稱為『涅槃、涅槃』,舍利弗道友!什麼是涅槃呢?」 「道友!凡貪的滅盡、瞋的滅盡、癡的滅盡,這被稱為涅槃。」(相應部38相應1經/涅槃的詢問經(閻浮車相應/處篇/弟子記說)(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118.htm ) ~~~~~~~~~~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住在摩揭陀的那羅村。 這時候,閻浮迦遊方者前往舍利弗尊者那裏,和舍利弗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坐在一邊,然後對舍利弗尊者說: “舍利弗賢友,人們說 ‘湼槃,湼槃’ 。什麼是湼槃呢?” “賢友,盡除貪欲,盡除瞋恚,盡除愚癡。這稱為湼槃。”」(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相應部.三十八.閻浮迦相應.一.湼槃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1&id=532 ) |
[註4-10] | 十:舍利弗語。見巴利文學會版《中部》第一集第一九一頁。 MN.28 Mahāhatthipadopamasuttaṃ (M i 191) 象足跡譬喻大經 「他這麼了知:『這五取蘊的會合、集合、結合確實是這樣。又,這被世尊所說:「凡見緣起者則見法;凡見法者則見緣起。」而這五取蘊即是緣所生的。凡對於這五取蘊的欲、依住、隨從、取著,那是苦集;凡對於這五取蘊的欲貪的調伏、欲貪的捨斷,那是苦滅。』」(中部28經/象足跡譬喻大經(譬喻品[3])(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28.htm ) ~~~~~~~~~~ 「“一個人明白這個道理的話,他知道:五取蘊是聚合物、聚集物、結合物。這是佛陀所說的: ‘一個看見緣起的人,就是一個看見法的人;一個看見法的人,就是一個看見緣起的人。’ “五取蘊是依緣而起的。對五取蘊有貪著、嚮往、堅執,以此為棲所的話,這就是苦的集起。清除對五取蘊的貪欲,捨棄對五取蘊的貪欲,這就是苦的息滅。」(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中部.二十八.大象跡喻經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1&id=532 ) |
[註4-11] | 十一:佛陀另一弟子謨尸羅語。見巴利文學會版《相應部》第二集第一一七頁。 SN. 12.68 Kosambisuttaṃ (S ii 117) 憍賞彌經 「茂師羅學友!除了就從信[某人],除了從[個人的]愛好,除了從口傳,除了從理論的深思,除了從沈思後接受之見解外,尊者茂師羅有自己的智:『有之滅為涅槃』嗎?」 「殊勝學友!除了就從信[某人],除了從[個人的]愛好,除了從口傳,除了從理論的深思,除了從沈思後接受之見解外,我這麼知、這麼見:『有之滅為涅槃』。」(相應部12相應68經/憍賞彌經(因緣相應/因緣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39.htm ) ~~~~~~~~~~ 「“茂師羅賢友,不以敬信、不以願欲、不以傳統、不以推想、不以所受持的見,你能親身證知 有的息滅就是湼槃 嗎?” “殊勝賢友,不以敬信、不以願欲、不以傳統、不以推想、不以所受持的見,我有這種知、我有這種見:有的息滅就是湼槃。”」(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相應部.十二.因緣相應.六十八.拘睒彌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1&id=278&page_id=502:591 ) |
[註4-12] | 十二:見一九二九年哥侖坡版《小部》感興語(嗢陀南)第一二九頁。 《自說經》(《感興語》):「[1]諸比丘!無生亦無物,無造亦無作。諸比丘!若無生、無有、無造作者,則所生、所有、所造、所作者,當不出現。諸比丘!無生、無有、無造、無作為者故,生者、有者、能造者、作為者當不出現。」(CBETA 2020.Q4, N26, no. 10, p. 157a8-10)[1]:Compare: Itivuttaka 43 P. 37。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0010_001 There is, monks, an unborn[1] — unbecome — unmade — unfabricated. If there were not that unborn — unbecome — unmade — unfabricated, there would not be the case that escape from the born — become — made — fabricated would be discerned. But precisely because there is an unborn — unbecome — unmade — unfabricated, escape from the born — become — made — fabricated is discerned.[2] (https://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kn/ud/ud.8.03.than.html or https://www.dhammatalks.org/suttas/KN/Ud/ud8_3.html) ‘‘Atthi, bhikkhave, ajātaṃ abhūtaṃ akataṃ asaṅkhataṃ. No cetaṃ, bhikkhave, abhavissa ajātaṃ abhūtaṃ akataṃ asaṅkhataṃ, nayidha jātassa bhūtassa katassa saṅkhatassa nissaraṇaṃ paññāyetha. Yasmā ca kho, bhikkhave, atthi ajātaṃ abhūtaṃ akataṃ asaṅkhataṃ, tasmā jātassa bhūtassa katassa saṅkhatassa nissaraṇaṃ paññāyatī’’ti. Tatiyaṃ. (https://tipitaka.org/romn/cscd/s0503m.mul7.xml) |
[註4-13] | 十三:見一九二九年哥侖坡版《小部》感興語第一二八頁及一九二九年哥侖坡版《長部》第一集第一七二頁。 《自說經》(《感興語》):「諸比丘!此處[A6]無『地水火風、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無此世他世,月日亦皆無。諸比丘!我對此:『不言來,亦不言去,不言住,亦不言死生。彼處無依護,無轉生,無緣境處。』我云此為苦之盡。」(CBETA 2020.Q4, N26, no. 10, pp. 156a13-157a1)[A6]:無【CB】,有【南傳】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0010_001 There is that dimension, monks, where there is neither earth, nor water, nor fire, nor wind; neither dimension of the infinitude of space, nor dimension of the infinitude of consciousness, nor dimension of nothingness, nor dimension of neither perception nor non-perception; neither this world, nor the next world, nor sun, nor moon. And there, I say, there is neither coming, nor going, nor staying; neither passing away nor arising: unestablished,[1] unevolving, without support [mental object].[2] This, just this, is the end of stress. (Note: 1. On unestablished consciousness, see SN 22.87 and the discussion in The Paradox of Becoming, chapter 7.
2. See SN 22.53.
See also: DN 11; MN 49; SN 35.117; Ud 8.2; Ud 8.3; Ud 8.4.
Ud 8.1 PTS: Ud 80, Nibbāna Sutta: Unbinding (1),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 2012, https://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kn/ud/ud.8.01.than.html or https://www.dhammatalks.org/suttas/KN/Ud/ud8_1.html )
‘‘Atthi, bhikkhave, tadāyatanaṃ, yattha neva pathavī, na āpo, na tejo, na vāyo, na ākāsānañcāyatanaṃ, na viññāṇañcāyatanaṃ, na ākiñcaññāyatanaṃ, na 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ṃ, nāyaṃ loko, na paraloko, na ubho candimasūriyā. Tatrāpāhaṃ, bhikkhave, neva āgatiṃ vadāmi , na gatiṃ, na ṭhitiṃ, na cutiṃ, na upapattiṃ; appatiṭṭhaṃ, appavattaṃ, anārammaṇamevetaṃ. Esevanto dukkhassā’’ti. Paṭhamaṃ. (https://tipitaka.org/romn/cscd/s0503m.mul7.xml) ~~~~~~~~~~ 一九二九年哥侖坡版《長部》第一集第一七二頁,不明;然可參: “‘“識無形無邊,
集成諸眾生。
地水火風界,
此等依識立;
高低與大小,
美醜依識有。
此識息滅時,
一切皆終止。”’”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羇婆多居士子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 長部.十一.羇婆多經
~~~~~~~~~ DN.11 Kevaṭṭasuttaṃ (D i 211) 「識是不顯現的、無邊的、全面發光的,
在這裡水與地,火與風無立足處。
在這裡長與短,細與粗、淨與不淨,
在這裡名與色,被破滅無餘,
以識的滅,在這裡這[都]被破滅。」』」(499)
這就是世尊所說,悅意的屋主之子給哇得歡喜世尊所說。(500)
(「識無量境界(MA);識無形,無量自有光(DA)」,南傳作「識是不顯現的、無邊的、全面發光的」(Viññāṇaṃ anidassanaṃ anantaṃ sabbato pabhaṃ),智髻比丘長老英譯為「識:非-顯現的、無邊的、全面發光的」(Consciousness non-manifesting, Boundless, luminous all-round, MN),菩提比丘長老說,《破斥猶豫》以涅槃解說識,但四部中並不見這樣的說法。依其理解,這裏所說的識並非涅槃本身,而是阿羅漢在定中經驗涅槃的識,而這種定中經驗不顯現世間有為法,所以或許可以真的描述為「非-顯現」(non-manifesting),而「全面發光的」則舉AN.1.49「這個心是極光淨的」(Pabhassaramidaṃ cittaṃ)與AN.4.141最高的「慧的光明」(paññābhā)作對比。Maurice Walshe先生英譯為「識是無形跡的、無邊的、全面發光的」(consciousness is signless, boundless, all-luminous, DN),也舉了AN.1.49解說「識是全面發光的」。按:「發光」(pabhaṃ, pabhā),另譯為「光明、光照」。)
長部11經/給哇得經 (戒蘊品[第一])(莊春江譯)
|
[註4-14] | 十四:請注意一切秘密的精神境界,不論如何崇高純淨,皆由心造,是緣生而有為的。它們都不是實相,不是真理。(譯者註:關於這段文字,可再參閱漢譯《中阿含》第一六二分別六界經,有更詳盡的解釋。) 中阿含162經/分別六界經(根本分別品)(莊春江標點)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162.htm ~~~~~~~~~~ 《中阿含經》卷42〈2 根本分別品〉:「(一六二)中阿含根本分別品分別六界經第一」(CBETA 2020.Q4, T01, no. 26, p. 690a19) (東晉 孝武及安帝世 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年六月 了於東亭寺 罽賓 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譯 道祖 筆受,大正藏,CBETA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01n0026_p0690a19 ) |
[註4-15] | 十五:意思就是他不再製造新的業,因為他現在已不再有渴愛、決意、思。 |
[註4-16] | 十六: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他已成為阿羅漢。 MN.140 Dhātuvibhaṅgasuttaṃ 界分別經 他這麼了知:『如果我集中這個這麼清淨、這麼皎潔的平靜到虛空無邊處,隨該法修習心,這是有為的。如果我集中這個這麼清淨、這麼皎潔的平靜到識無邊處,隨該法修習心,這是有為的。如果我集中這個這麼清淨、這麼皎潔的平靜到無所有處,隨該法修習心,這是有為的。如果我集中這個這麼清淨、這麼皎潔的平靜到非想非非想處,隨該法修習心,這是有為的。』他對有或無有既不造作,也不製造思。當他對有或無有不造作、不製造思時,他在世間中不執取任何事物,不執取則不戰慄;無戰慄者就自己證涅槃,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中部140經/界分別經(分別品[14])(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140.htm ) ~~~~~~~~~~ 「“他知道,如果把自己這種清淨、明晰的捨心擺放在空無邊處,跟隨著這種境界來修心的話,這是一種行;如果把自己這種清淨、明晰的捨心擺放在識無邊處,跟隨著這種境界來修心的話,這是一種行;如果把自己這種清淨、明晰的捨心擺放在無所有處,跟隨著這種境界來修心的話,這是一種行;如果把自己這種清淨、明晰的捨心擺放在非想非非想處,跟隨著這種境界來修心的話,這是一種行。 “他對有或無有都不作行、不作思。他對世間沒有任何執取,沒有執取便沒有掛慮;沒有掛慮便親身體證湼槃,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中部.一四零.分析界經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0&id=464&page_id=51:0 ) |
[註4-17] | 十七:見巴利文學會版《相應部》第五集第三六九頁。 英文原版「S V (PTS), p. 369.」及中譯本「《相應部》第五集第三六九頁」,疑為「S IV (PTS), p. 369.;《相應部》 第四集 第三六九頁之筆誤。 SN. 43.14- 43/(3- 32) Anāsavādisuttaṃ (S iv 369) 「比丘們!我將教導你們 真理 與導向 真理 之道,你們要聽!」(相應部43相應14-43經/無煩惱經等(無為相應/處篇/如來記說)(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183.htm ) ~~~~~~~~~~ 十五.真諦 ……身念,這稱為通往 真諦 的途徑…… (十三.終結愛喜 ……身念,這稱為通往終結愛喜的途徑……(除了 “無行” 改作 “終結愛喜” 之外,這篇經文跟一至十二經相同,並將十二經合為一經。下同)…… ; 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相應部.四十三.無行相應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1&id=552&page_id=96:0 ) 9. 2. 158 - 213 Saccasuttāni: Saccañca vo bhikkhave desissāmi saccāmiñca maggaṃ (saccagāmiñca), PTS @ AccessToInsight ;
3-32. Anāsavādisuttaṃ: saccañca vo, bhikkhave, desessāmi saccagāmiñca maggaṃ. https://tipitaka.org/romn/cscd/s0304m.mul8.xml, Roman Web , CSCD , VRI
|
[註4-18] | 十八:參閱《入楞伽經》第二零零頁「摩訶摩帝啊!涅槃就是如實地知見一切事物。」 《入楞伽經》卷6〈7 法身品(六)〉:「大慧!言涅槃者謂見諸法如實住處,遠離分別心心數法,依於次第如實修行,於自內身聖智所證,我說如是名為涅槃。」(CBETA 2020.Q4, T16, no. 671, p. 552c4-6)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0671_006 (《楞伽經》的當機眾是大慧菩薩。大慧菩薩的名字的梵文音譯全稱應該是「摩訶摩帝」。在四卷本和七卷本中,譯為「摩帝」,在十卷本中譯為「大慧」。《楞伽經概說》,印海法師著,選自「覺有情」法印寺文教中心發行: https://book.bfnn.org/books2/1965.htm ) |
[註4-19] | 十九:龍樹很明白地說過:「生死不異涅槃,涅槃不異生死。」見蒲桑編中論釋第廿五章第十九節。
3. 中觀論根本頌之詮釋《顯句論》/ 作者: [古印度]月稱論師 / 中譯者:明性法師 /
正體中文版 / 台北:薩迦貢噶佛學會 / 2008年;
簡體中文: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日期:2011/12/01
4. 「生死不異涅槃,涅槃不異生死」:
《中論》卷4〈25 觀涅槃品〉:
「涅槃與世間, 無有少分別;
世間與涅槃, 亦無少分別。」 (CBETA 2020.Q4, T30, no. 1564, p. 36a4-6)
「涅槃之實際, 及與世間際,
如是二際者, 無毫釐差別。」 (CBETA 2020.Q4, T30, no. 1564, p. 36a10-12)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1564_004 (龍樹菩薩 造 梵志青目 釋 姚秦 三藏 鳩摩羅什 譯)
|
[註4-a1] | 「慧炬版」編者 張澄基 註:請記住在九無為法中,涅槃是超越道、果的。自性涅槃不是一種結果,不是什麼東西生的,但是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則不能如是說。張澄基識。 |
[註4-21] | 二十一:見巴利文學會版《相應部》第三集第一八九頁。 SN. 23.1 Mārasuttaṃ 魔經 (S iii 189) 「而,大德!正確看見的目的是什麼?」
「羅陀!正確看見的目的是厭。」
「而,大德!厭的目的是什麼?」
「羅陀!厭的目的是離貪。」
「而,大德!離貪的目的是什麼?」
「羅陀!離貪的目的是解脫。」
「而,大德!解脫的目的是什麼?」
「羅陀!解脫的目的是涅槃。」
「而,大德!涅槃的目的是什麼?」
「羅陀!你已超越了問題[範圍],不能夠對問題把握範圍,羅陀!因為梵行被住於以涅槃為立足處、涅槃為彼岸、涅槃為完結上。」(相應部23相應1經/魔經(羅陀相應/蘊篇/弟子記說)(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678.htm )
~~~~~~~~~~ 一.魔羅 “大德,正觀帶來什麼得益呢?”
“羅陀,正觀帶來厭離的得益。”
“大德,厭離帶來什麼得益呢?”
“羅陀,厭離帶來無欲的得益。”
“大德,無欲帶來什麼得益呢?”
“羅陀,無欲帶來解脫的得益。”
“大德,解脫帶來什麼得益呢?”
“羅陀,解脫帶來湼槃的得益。”
“大德,湼槃帶來什麼得益呢?”
“羅陀,你的問題過了界限,你不能掌握問題的界限。生活在梵行之中就是為了導向湼槃,邁向湼槃,帶來湼槃。” (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相應部.二十三.羅陀相應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1&id=488 )
|
[註4-22] | 二十二:有的作者常用「佛涅槃後」而不說「佛般涅槃後」。「佛涅槃後」一語是沒有意義的,在佛典中找不到這種說法。應該說「佛般涅槃後」。 parinibbuto: Extinguished, extinct; having attained nirvāṇa or the annihilation of being of an arhat, dead -- Pali-Dictionary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parinibbuta: a. [BSk. parinirvṛta. parinibbāti 的 pp.] 已圓寂的,已般涅槃的,已變成寂靜的,已被善調練的(已被調練得很好的). (漢譯パーリ語辭典 黃秉榮譯) Parinibbuta, (adj.) [pari+nibbuta] completely calmed, at peace, at rest (as to the distinction of the twofold application see parinibbāna and cp. , Mrs. Rh. D. Buddhism p. 191; Cpd. p. 168), viz. -- 1. gone out, or passed away without any remaining cause of rebirth anywhere, completely extinct, finally released (fr. rebirth & trans migration), quite dead or at rest [cp. BSk. parinirvṛta Divy 79]. It is usually applied to the Buddha, or the Tathāgatha, but also to Theras & Arahants who have by means of moral & intellectual perfection destroyed all germs of further existence. With ref. to Gotama Buddha: Vin. II, 284 (atikkhippaṁ Bhagavā p.), 294 (vassasata° e Bhagavati); V, 119, 120; D. I, 204 (acira-°e Bhagavati); S. I, 158 (Tathāgato p. II. 191); V, 172 (°e Tathāgate); Vv III, 97 (°e Gotame=anupādisesāya nibbāna-dhātuyā parinibbuto VvA. 169); PvA. 140 (Satthari p. ), 212 (Bhagavati). Of others: S. I, 121, 122 (Godhika); III, 124 (Vakkali); IV, 63 (Puṇṇa); Sn. p. 59, 60 (a Thera); Miln. 390 (Arahant); VvA. 158; PvA. 76; DhA. II, 163; IV, 42. -- 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 |
[註4-23] | 二十三:見巴利文學會版《相應部》第四集第三七五頁以次。 SN. 44.1. Khemāsuttaṃ 讖摩經 (S iv 375) 無記相應 「那時,憍薩羅國波斯匿王去見讖摩比丘尼。抵達後,向讖摩比丘尼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憍薩羅國波斯匿王對讖摩比丘尼這麼說: 「怎麼樣?聖尼!死後如來存在嗎?」 「大王!這不被世尊所記說:『死後如來存在。』」 「那樣的話,怎麼樣?聖尼!死後如來不存在嗎?」 「大王!這不被世尊所記說:『死後如來不存在。』」 「怎麼樣?聖尼!死後如來存在且不存在嗎?」 「大王!這不被世尊所記說:『死後如來存在且不存在。』」 「那樣的話,怎麼樣?聖尼!死後如來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嗎?」 「大王!這不被世尊所記說:『死後如來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 ..., ..., 」(相應部44相應1經/讖摩經(無記相應/處篇/如來記說)(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185.htm ) ~~~~~~~~~~ 一.翅摩長老尼 ( 不解說相應 ) 於是,波斯匿王前往翅摩比丘尼那裏,對翅摩比丘尼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她說: “賢姊,如來死後還存在嗎?”
“大王,世尊不解說 ‘如來死後還存在’ 這種義理。”
“賢姊,如來死後不存在嗎?”
“大王,世尊不解說 ‘如來死後不存在’ 這種義理。”
“賢姊,如來死後既存在也不存在嗎?”
“大王,世尊不解說 ‘如來死後既存在也不存在’ 這種義理。”
“賢姊,如來死後既不存在也不是不存在嗎?”
“大王,世尊不解說 ‘如來死後既不存在也不是不存在’ 這種義理。”
..., ..., ..., (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相應部.四十四.不解說相應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1&id=553 )
|
[註4-24] | 二十四:見巴利文學會版《中部》第一集第四八六頁。 MN.72 Aggivacchasuttaṃ 婆蹉火經 (M i 486) 「同樣的,婆蹉!當凡以色安立如來時,能安立那如來的色已被捨斷,根已被切斷,就像無根的棕櫚樹,成為非有,為未來不生之物,婆蹉!從色的滅盡而解脫的如來是甚深的、不能計量的,難被深入了解的,猶如大海,『再生』不適用,『不再生』不適用,『再生且不再生』不適用,『既非再生也非不再生』不適用。 當凡以受安立如來時,..., ..., ..., 當凡以想安立如來時..., ..., ..., 當凡以行安立如來時..., ..., ..., 當凡以識安立如來時..., ..., ..., 」(中部72經/婆蹉火經(遊行者品[8])(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72.htm ) ~~~~~~~~~~ 七十二.火婆蹉種經 “婆蹉,同樣地,通過色,人們便能認知得到如來,但如來像使連根拔起的棕櫚樹無法再生長那樣根除這個色。婆蹉,如來從色的計量之中解脫出來,這境界如大海那樣,深奧、難衡量、難看透。 ‘如來投生’ 這樣說是不合適的, ‘如來不投生’ 這樣說是不合適的, ‘如來既投生也不投生’ 這樣說是不合適的, ‘如來既不投生也不是不投生’ 這樣說是不合適的。
“通過受……
“通過想……
“通過行……
“通過識,人們便能認知得到如來,但如來像使連根拔起的棕櫚樹無法再生長那樣根除這個識。婆蹉,如來從識的計量之中解脫出來,這境界如大海那樣,深奧、難衡量、難看透。 ‘如來投生’ 這樣說是不合適的, ‘如來不投生’ 這樣說是不合適的, ‘如來既投生也不投生’ 這樣說是不合適的, ‘如來既不投生也不是不投生’ 這樣說是不合適的。” (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中部.七十二.火婆蹉種經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1&id=553 )
|
[註4-25] | 二十五:見同經第一集第四八七頁,第三集第二四五頁,以及巴利文學會版《小部經集》第四十一頁(v. 232, 第 232 偈頌) MN.72 Aggivacchasuttaṃ 婆蹉火經 (M i 487) 「喬達摩先生!那不適用;喬達摩先生!這火緣草薪燃料而燃燒,它的耗盡,其它的[燃料]又不帶來,沒了食物,那只名為熄滅了。」(中部72經/婆蹉火經(遊行者品[8])(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72.htm ) ~~~~~~~~~~ 七十二.火婆蹉種經 “那堆火以草木的燃料作為條件而得以燃燒,當燃料用盡,沒有另外的燃料補充,火就在那裏息滅。” (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中部.七十二.火婆蹉種經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1&id=553 ) ~~~~~~~~~~ MN.140 Dhātuvibhaṅgasuttaṃ (M iii 245) 「比丘!猶如緣於油,與緣於燈芯,油燈才能燃燒,當油與燈芯耗盡了,其它的[燃料]又不帶來,無食物,那油燈就會熄滅了。同樣的,比丘!當比丘感受身體終了的感受時,他了知:『我感受身體終了的感受。』當他感受生命終了的感受時,他了知:『我感受生命終了的感受。』他了知:『以身體的崩解,隨後生命耗盡,就在這裡,一切被感受的、不被歡喜的都將成為清涼。』由那樣的緣故,這麼具備的比丘具備這最高慧的依處,比丘!因為,這是最高聖慧,即:一切苦滅盡之智。(中部140經/界分別經(分別品[14])(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140.htm) ~~~~~~~~~~ 一四零.分析界經 “比丘,就正如以油和燈芯為條件,油燈便能燃點,當不再加油和調整燈芯的時候,那盞油燈因為沒有燃料補充而很快便會息滅下來。
“比丘,同樣地,一位比丘在感受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在感受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知道當身壞命終、壽命完結後,對它們沒有愛喜的各種感受都會平息下來。
“比丘,具有這種智慧的人,就是一個具有究極的智慧超越處的人。這種究極的聖者智慧就是將所有苦盡除。 (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中部.七十二.火婆蹉種經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1&id=553 )
~~~~~~~~~~ 《小部經集》第四十一頁(v. 232, 第 232 偈頌) 似為 第 235 (或237、或238) 偈頌之誤植 《經集》:二三五 「舊業已盡新未生[17] 對於未來心離貪
種子已盡欲不長 賢者如燈明寂滅 (雲庵 譯,台灣,元亨寺,南傳大藏經,小部經典,《經集》:「二 小品一 寶經」CBETA 2020.Q4, N27, no. 12, pp. 61a13-62a1,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0012_001 )
~~~~~~~~~~ 《小誦經》:一四 「盡前之生,不起新生,於未來之生無貪求生,斷「生」之種子,不望生長, 賢人之彼等如燈盡而涅槃 ,」(悟醒 譯,台灣,元亨寺,南傳大藏經,小部經典,小誦經,六 三寶經,CBETA 2020.Q4, N26, no. 8, p. 6a7-8,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0008_001 ) ~~~~~~~~~~ 15. (阿羅漢)舊業已盡,不再有新的(業) (6-18),追求來生之心已脫落。
他們的(欲)種已滅,沒有成長之欲, 智者入滅就像燈(滅) ,
(尊者 明法比丘譯;取自《小誦》巴漢對照,《法雨道場課誦本》(禪修手冊),法雨道場出版。臺灣。嘉義。http://myweb.ncku.edu.tw/~lsn46/extra/tipitaka/sutta/khuddaka/khuddaka-patha/Khp.1-9.metta.html#khp6 )
~~~~~~~~~~ 237. Khīṇaṃ purāṇaṃ navaṃ natthi sambhavaṃ
Virattacittā āyatike bhavasmiṃ,
Te ṇīṇabilā avirūḷhicchandā
Nibbanti [PTS Page 042] [q 42/] dhīrā yathāyampadīpo,
Idampi saṅghe ratanaṃ paṇītaṃ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AccessToInsight https://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sltp/Sn_utf8.html
~~~~~~~~~~ 238. Khīṇaṃ purāṇaṃ nava natthi sambhavaṃ, virattacittāyatike bhavasmiṃ;
Te khīṇabījā avirūḷhichandā, nibbanti dhīrā yathāyaṃ [yathayaṃ (ka.)] padīpo;
Idampi saṅghe ratanaṃ paṇītaṃ,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CSCD, VRI, https://tipitaka.org/romn/ )
~~~~~~~~~~
~~~~~~~~~~ Ended the old, there is no new taking birth.
Dispassioned their minds toward future becoming,
they, with no seed, no desire for growth,
enlightened (the prudent), go out like this flame. (Ratana Sutta: Treasures,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 1994, https://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kn/snp/snp.2.01.than.html or https://www.dhammatalks.org/suttas/KN/StNp/StNp2_1.html
|
[註4-a2] | 「慧炬版」編者 張澄基 註:換言之:熄滅的是「人」,而不是涅槃 |
[註4-26] | 二十六:見一九二九年哥侖坡版《增支部》第二一八頁。 英文原版: A (Colombo, 1929) p. 218. ,不詳。然可參: AN. 4.45 Rohitassasuttaṃ (A ii 47) 或 SN.2.26 Rohitassasuttaṃ (S i 61) 赤馬經 「又,朋友!就在這一噚之長,有想、有心的身體上,我安立世界、世界集、世界滅、導向世界滅道跡。」(增支部4集45經/赤馬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627.htm 或 相應部2相應26經/赤馬經(天子相應/有偈篇/祇夜)(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107.htm ) ~~~~~~~~~~ 四十五.盧希陀娑之一 “賢友,然而,在這個帶有想、帶有意、約一丈長的身軀之中,我宣說,世間、世間集、世間滅、世間滅之道。”(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增支部.第四集.四十五.盧希陀娑之一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2&id=571&page_id=800:0 ) |
[註4-27] | 二十七:見巴利文學會版《相應部》第一集第五頁。 SN.1.10 Araññasuttaṃ (S i 5) 林野經 「住在林野的寂靜梵行者,
日食一餐,為何容色明淨?」
「他們不悲傷過去,不希求未來,
他們以眼前的維生,因此容色明淨。」(相應部1相應10經/林野經(諸天相應/有偈篇/祇夜)(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0.htm )
~~~~~~~~~~ 十.林 “比丘林中住,
寂靜修梵行,
日中只一食,
為何外觀淨?”
世尊說:
“不追悔過去,
不期盼未來,
生活於現在,
因此外觀淨。”(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相應部.一.天神相應.十.林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1&id=570 )
|
[註4-28] | 二十八:見巴利文學會版《中部》第二集第一二一頁。 MN.89 Dhammacetiyasuttaṃ (M ii 121) 法的塔廟經 「但,大德!這裡,我看見比丘們以成為鹿[溫馴]之心住於歡喜、踊躍、大喜的樣子、諸根喜悅、不用操心、安心、被他人施與而生活,大德!我這麼想:『確實,這些尊者在世尊的教導中次第知道更卓越的特質,像這樣,這些尊者以成為鹿[溫馴]之心住於歡喜、踊躍、大喜的樣子、諸根喜悅、不用操心、安心、被他人施與而生活。』」(中部89經/法的塔廟經(王品[9])(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89.htm ) ~~~~~~~~~~ “但是,我看見比丘歡欣、快慰、喜悅、根門平穩、少欲望、平淡、安定,內心像鹿那樣遠離。那時我心想: ‘這些尊者這樣子,一定是在世尊的教誡之下帶來美好的質素。’”(蕭式球 譯,香港志蓮淨苑:中部.八十九.法廟經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0&id=270&page_id=21:26 ) |
[註4-29] | AN.9.34 Nibbānasukhasuttaṃ 增支部9集34經/涅槃樂經 「學友們!這涅槃是樂的,這涅槃是樂的。」 當這麼說時,尊者優陀夷對尊者舍利弗這麼說: 「舍利弗學友!但,當在這裡沒有被感受的,在這裡有什麼樂呢?」 「學友!但,當在這裡沒有被感受的,在這裡這就是樂。學友!有這五種欲,那五種呢?能被眼識知,令人想要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欲的、貪染的色;能被耳識知,……(中略)聲音;能被鼻識知,……(中略)氣味;能被舌識知,……(中略)味道;能被身識知,令人想要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欲的、貪染的所觸,學友!這些被稱為五種欲,學友!凡緣這五種欲生起的樂與喜悅,這被稱為欲樂。 學友!比丘從離欲、[離不善法後,進入後住於有尋、有伺,離而生喜、樂的]初禪,學友!如果比丘以此住處住時,與欲俱行的想與作意生起,那是他的疾病。學友!猶如樂者如果生起苦,那只在疾病時,同樣的,那些與欲俱行的想與作意生起,那是他的疾病,學友!又,疾病被世尊說為苦,學友!以這法門,這應該被認知:涅槃是樂的。 ..., ..., ..., 再者,學友!比丘超越一切無所有處後,進入後住於非想非非想處,學友!如果比丘以此住處住時,與無所有處俱行的想與作意生起,那是他的疾病。學友!猶如樂者如果生起苦,那只在疾病時,同樣的,那些與無所有處俱行的想與作意生起,那是他的疾病,學友!又,疾病被世尊說為苦,學友!以這法門,這應該被認知:涅槃是樂的。 再者,學友!比丘超越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後,進入後住於想受滅,並且以慧看見後,他的煩惱被滅盡,學友!以這法門,這應該被認知:涅槃是樂的。」 AN.9.34 Nibbānasukhasuttaṃ 增支部9集34經/涅槃樂經 (莊春江譯) |
尊者 菩提比丘長老(Ven. Bodhi Bhikkhu)註解:
- 《相應部註》在客觀上把 ālaya 解釋為感官快樂的五根繩索,稱為「黏著」,因為眾生正是依附於這些繩索;在主觀上又把ālaya解釋為由渴望所驅使的 108 種渴愛之流(tanḥā vicaritāni;見AN II 212,8-213,2),因為正是這些繩索依附於它們的對象。
- 《相應部註》:所有這些術語都是涅槃(Nibbāna)的同義詞。因為依託於那(tamāgamma),所有形式的波動都變得靜止和平靜;所有的獲得都被放棄;所有的渴望都被摧毀;所有的慾望污穢都消失;所有的痛苦都停止。Spk-pt:̣以那為條件的(Contingent upon):依附於(in dependence upon)那,因為它是聖道的對象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