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第十九品 法住品(《法句經故事集》周金言 譯)



list-table:: 第十九品 法住品


十九~一、收受賄賂的法官

鹵莽處事的人不公正,智者應該辨別是非邪正之後,才下判斷。 (偈 256)

有智慧的人不鹵莽從事,反而依法斷事,護持正法,所以又是守法者。 (偈 257)


有一天,幾位比丘在舍衛城化緣後,正要返回祇樹給孤獨園。路上,天下大雨,他們就在法庭的大廳避雨,卻看見幾位法官當場收取賄賂之後,任意裁決案子。回到精舍後,他們向佛陀報告這件事。佛陀說:「比丘們!法官如果在斷案時受到金錢的影響,就不是遵守法律的公正法官。但如果能聰明地評估證據,然後公正斷案,就是遵守法律、公正的法官。」


十九~二、愚人才會騷擾別人

多言的人,不一定就是智者;只有寂靜、無敵怨、不傷害他人的人才是智者。 (偈258)

有一群比丘不管在精舍或村落裡,總是在進食的時候惹事生非。有一天,他們羞辱一些沙彌,並且誇口道:「注意!只有我們才是聰明的,有智慧的!」他們接著把精舍搞得亂七八糟,然後揚長而去。

佛陀知道他們的所作所為後,說:「比丘們!多話、辱罵或威脅他人的人沒有智慧。只有內心不懷恨意,不傷害他人的人才有智慧 [dhp-a-258-note] 。」


十九~三、知識不等於領悟

經常說法的人,不一定就是精通佛法的人;雖然聽聞的佛法不多,但卻能心領神會,如法奉行的人,才是精通佛法的人。 (偈259)

舍衛城附近的果園裡住著一位名字叫伊咕達那的比丘。雖然他只能熟記一首佛陀無問自說的偈,但是他徹底明白其中的法義。只要有機會,他就勸別人修習佛法,並且誦這首偈語給人聽。每次他誦完偈語之後,森林裡的守護神祇就很熱切地鼓掌稱讚他。有一次,兩位嫺熟三藏的比丘在眾多比丘的陪伴下,前來他停留的精舍,他就邀請他們分別說法。這兩位比丘問他在這麼偏僻的地方,會有很多人願意來聽法嗎?他告訴他們,甚至森林裡的神祇都會在每次說法後,鼓掌稱讚。

於是這兩位比丘輪流說法。但結束時,森林裡卻靜悄悄的。他們十分困惑,懷疑伊咕達那剛才所說的話。但伊咕達那堅持說神祇會來聽法,並且鼓掌讚歎,他們就要他親自說法。他便用扇子遮在身前,然後背誦佛陀的偈語。背誦後,神祇一如往常地熱切鼓掌讚歎。陪伴他們前來的比丘們看見這種情形後,認為森林裡的神祇對伊咕達那比較友善。

比丘們回到祇樹給孤獨園時,向佛陀報告這件事。佛陀告誡他們:「比丘們!我不認為多聞且經常說法的人就對佛法有正確的知見。相反的,懂得不多,只知一首偈語,但完全了解四聖諦,經常正念現前的人才是真正了解佛法的人。」


十九~四、年齡不是判斷的標準

長老 [dhp-a-260-note] ,不是因為頭髮灰白;只是年歲增長的人,不過「年齒徒長」而已。 (偈 260)

明白四聖諦與正法、不殺生、戒行具足、調伏欲望,去除煩惱的人才是真正的長老。 (偈 261)


有一天,一群比丘前來向佛陀頂禮問訊。佛陀明白他們證得阿羅漢果的機緣已經成熟,就問他們,進來的時候,有沒有看見一位上座?他們說沒有,但卻瞥見一位沙彌。

佛陀說:「比丘們!那不是沙彌,而是上座。我不因為人的歲數大就稱之為上座,任何人究竟明白四聖諦,而且不傷害別人,才是上座。」


十九~五、虛張聲勢

嫉妒、慳貪和虛偽的人,即使有辯才,相貌堂堂,也不是善良的人。 (偈 262)

連根拔除煩惱的智者,是真正善良的人。 (偈 263)


僧伽的慣例規定年輕的比丘和沙彌必須服務他們的老師。服務的範圍包括洗滌、染袈裟和其它細微的工作。有些比丘羨慕資深比丘能享受這種服務,也希望有如此的待遇。他們就向佛陀建議,讓這些年輕比丘在接受資深比丘的授課和督導之後,也接受他們的指導。

佛陀知道他們的動機,斷然否定,並且勸誡他們:「比丘!雖然你們可以侃侃而談,但我不認為你們發心善良。發心善良的人遵守梵行、不貪,而且不作惡業。」


十九~六、好辯的比丘

一個人即使剃除頭髮,但若破戒,妄語,仍不是比丘。充滿欲望和貪愛的人,怎麼可能是比丘呢? (偈 264)

究竟息滅所有大小惡業的人,才是比丘。 (偈 265)


哈達卡比丘喜歡和人辯論。若他屈居下風,就繼續挑戰對方,並約在另外的地方和時間再辯論。他每次都會提前抵達,然後說對方沒來是承認失敗的表現。他往往接著誇口說:「看啊!那些愚笨的人不敢來和我辯論,他們都被我打敗了。」

佛陀知道後,勸誡他:「比丘!你怎麼會有這種行為呢?比丘雖然剃除三千煩惱絲,但若如此誇口,是不恰當的。只有徹底去除惡業和驕傲的人才是比丘。」


十九~七、誰才是比丘

只知向人乞討的人不是比丘, [dhp-a-266-note]
只有持戒的人才是比丘, 而不是只知向人乞討的人。 (偈266)

超越善惡業,勤修梵行,生活中奉行戒定慧的人才是真正的比丘。 [dhp-a-267-note] (偈267)

從前有一位婆羅門習慣向別人化緣。有一天,他心裡想著:「一般認為化緣為生的人就是比丘。那別人也應該以比丘稱呼我。」有這種想法後,他就向佛陀說,應該稱呼他比丘。佛陀說:「婆羅門!如果有人只知化緣為生,我不稱呼他為比丘。邪見、行為不正的人不是比丘。只有察覺五蘊無常、苦、無我的人,我才稱呼他為比丘。」


十九~八、沉默不代表智慧

愚癡無明的人雖然默默不語,仍然不是牟尼(智者),智者如同手拿天平的人,受持善法而捨棄惡法,是真正的智者。也因此,是明瞭內外五蘊的智者。 (偈268/269)

一些不是佛陀信徒的苦行者在接受供養後,會對布施者說些賜福的話,如:「願你們遠離危險,祝你們興旺,財源滾滾來,願你們長命百歲。」相反地,佛陀的弟子比丘們在接受供養之後,卻默默不語。這是因為佛陀證悟以後的前二十年,要他們如此的。當時的人就加以比較:「苦行者祝福我們,而敬愛的比丘卻什麼也沒說。」

很多比丘向佛陀反應這件事,佛陀從此要所有的比丘在接受信徒的供養之後,也要說一些適如其分的祝福。從此以後,大眾在供養之後,也能夠聽到比丘們適當的祝福,而心滿意足,並且建立信心。但另有其他的苦行者則譏諷地說:「我們嚴格遵守牟尼的傳統,保持沉默,而沙門喬達摩的弟子則在公眾場合講說法義。」

聽到這種蔑視的話後,佛陀說:「比丘們!有些人沉默不語是由於無明和膽怯,有些人則是不願意和別人分享深奧的知識。只知保持沉默的人不是牟尼,只有克服惡業的人才是牟尼。」


十九~九、人如其名

殺生的人不是聖者,不害有情眾生的人,才是聖者。 (偈270)

漁夫阿利亞住在舍衛城北邊的城門附近。有一天,佛陀透過神通,知道阿利亞證得初果的機緣已經成熟,就在化緣後回精舍的路上,和眾多比丘走到阿利亞釣魚的地方。阿利亞瞥見佛陀時,放下釣魚竿,走到佛陀身邊。佛陀就當著他的面,詢問所有比丘的名字,最後佛陀也問他的名字。他告訴佛陀他的名字是阿利亞。

佛陀告訴他,他名字的意思是聖者,但聖者不傷害任何眾生,而他卻奪走魚的生命,實在有辱他的名字。他明白佛陀鼓勵他放棄殺害眾生的生活方式,更要培養對眾生的慈悲關懷 [dhp-a-270-note]


十九~十、證阿羅漢果甚難

比丘!尚未證得阿羅漢果之前,千萬不可因持戒、苦行、多聞、證禪定、獨居僻靜處,或因為「我享受凡夫所不能的出家樂。」而心生滿足。 (偈 271/ 272)

有一次,一群比丘戒行嚴謹,他們之中有些比丘嚴格奉行苦行,有些則已經證得阿那含果(不還果),他們認為既然已有這些成就,要進一步證得阿羅漢果很容易,有了這種想法之後,他們就去面見佛陀,佛陀問他們:「比丘們!你們證得阿羅漢果了嗎。」他們說他們已經修行到某一程度,所以要證得阿羅漢果並不困難。

佛陀告誡他們:「雖然你們戒行嚴謹,或者已證得阿那含果,但你們不可因此自滿,並且認為只差阿羅漢的境界一點點而已。除非你們已經徹底去除煩惱,否則絕對不可認為自己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了。」


《法句經故事集》目錄

巴利《法句經故事集》目錄(周金言 譯,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本書首頁 我讀《法句經/故事集》的啟示 譯者序 導讀 佛陀家譜 原始佛教時期的印度地圖
Homepage of this book Preface 代序——(宏印法師) Preface of Chinese translator Introduction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1. Yamakavaggo (Dhp.1-20) 2. Appamādavaggo (Dhp.21-32) 3. Cittavaggo (Dhp.33-43) 4. Pupphavaggo (Dhp.44-59) 5. Bālavaggo (Dhp.60-75) 6. Paṇḍitavaggo (Dhp.76-89)
  1. 雙品 (The Pairs)
  1. 不放逸品 (Heedfulness)
  1. 心品 (The Mind)
  1. 華品 (花品 Flower)
  1. 愚品 (愚人品 The Fool)
  1. 智者品 (The Wise Man)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7. Arahantavaggo (Dhp.90-99) 8. Sahassavaggo (Dhp.100-115) 9. Pāpavaggo (Dhp.116-128) 10. Daṇḍavaggo (Dhp.129-145) 11. Jarāvaggo (Dhp.146-156) 12. Attavaggo (Dhp.157-166)
  1. 阿羅漢品 (The Arahat)
  1. 千品 (The Thousands)
  1. 惡品 (Evil)
  1. 刀杖品 (Violence)
  1. 老品 (Old Age)
  1. 自己品 (The Self)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13. Lokavaggo (Dhp.167-178) 14. Buddhavaggo (Dhp.179-196) 15. Sukhavaggo (Dhp.197-208) 16. Piyavaggo (Dhp.209~220) 17. Kodhavaggo (Dhp.221-234) 18. Malavaggo (Dhp.235-255)
  1. 世品 (世間品 The World)
  1. 佛陀品 (The Buddha)
  1. 樂品 (Happiness)
  1. 喜愛品 (Affection)
  1. 忿怒品 (Anger)
  1. 垢穢品 (Impurity)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19. Dhammaṭṭhavaggo (Dhp.256-272) 20 Maggavaggo (Dhp.273-289) 21. Pakiṇṇakavaggo (Dhp.290-305) 22. Nirayavaggo (Dhp.306-319) 23. Nāgavaggo (Dhp.320-333) 24. Taṇhāvaggo (Dhp.334-359)
  1. 法住品 (The Just)
  1. 道品 (The Path)
  1. 雜品 (Miscellaneous)
  1. 地獄品 (The State of Woe)
  1. 象品 (The Elephant)
  1. 愛欲品 (Craving)
Content of Dhammapada Story
25. Bhikkhuvaggo (Dhp.360-382) 26. Brāhmaṇavaggo (Dhp.383-423) Full Text
  1. 比丘品 (The Monk)
  1. 婆羅門品 (The Holy Man)
整部


備註:

[dhp-a-258-note]
佛法中,「慧」是洞澈世間無常、苦、無我的正確知見。又分為三種慧:
1.「聞所成慧」:聽聞而得的智慧。
2.「思所成慧」:思惟而得來的智慧,西方實證科學就是這種智慧。
3.「修所成慧」:禪修所證得的高級智慧。這種智慧勝過純粹的邏輯推理。

「慧」是佛法的最高境界,它是八正道的第一項(正見),七覺支之一,四神足之一,五力之一,也是五勝根之一。慧具足才能夠清靜,證得究竟解脫。
[dhp-a-260-note]Nanda 補註:thera: 「長老」或譯「上座」。
[dhp-a-266-note]「比丘」字面的意義是“乞討的人”,但比丘並不乞討,比丘只是靜靜地站在門口化緣。人們布施什麼,比丘就吃什麼。
[dhp-a-267-note]只知化緣,而不持守全部比丘戒律的人,不可稱之為比丘。
[dhp-a-270-note]追求解脫的人絕對不可殺害任何生命,不管其生命多麼小或卑微。一切眾生必需絕對尊重所有的生命,才能與宇宙究竟和諧。當今的自然保護理念和運動與此一理念相應。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