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書目(佛教)



《佛陀的啟示》

  • 《佛陀的啟示》 (What the Buddha Taught),羅睺羅 尊者(Ven. Walpola Rahula Thero)著;臺灣 優婆塞 2021 增訂版, Nanda 編譯(主要參考:法嚴法師(顧法嚴) 譯; 慧炬出版社; 臺灣.臺北市, 民61( 佛曆 ( BE ) 2515 ( 西元 1972 CE ))
  • 內容簡介

  佛教既非悲觀,也非樂觀。如果一定要說它怎麼樣,毋寧說它是「實觀」的。因為它對人生、世界的觀點是如實的,既不誑騙你,也不以各種恐懼與罪惡來恫嚇你。它只是客觀而正確地告訴你:你是什麼?你周圍的世界又是什麼?並為你指出走向十足自由、和平、寧靜與快樂的途徑。

  • 譯者簡介

  顧法嚴先生(一九一七~一九九五)

  本名世淦,浙江紹興人,中央大學畢業,曾任農復會總務處長,精通英文、梵文、巴利文,為佛教界著名翻譯家。譯有《佛陀的啟示》、《原始佛典選譯》、《禪門三柱》、《射藝中的禪》、《密宗傳統觀音觀想修法》,均交由慧炬出版社發行。在台期間,曾擔任美國佛教會駐臺譯經院副院長,主持英譯《大寶積經》工作。一九七三年定居美國舊金山,一九八八年依妙境長老出家。


《佛陀》

増谷文雄 著《仏陀 その生涯と思想》,《佛陀--其生涯與思想》摘譯


《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

作 者:水野弘元著(『仏教要語の基礎知識』,春秋社、1971年 → 2009年); 藍吉富主編; 出處題名:世界佛學名著譯叢(共 100 冊1988.06); 卷 期:第 3 冊; 出版者:華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8;

內容:#出版前言#作者序#第一章 佛敎# 一、 佛敎的定義# 二、 佛敎的分類#第二章 三寶# 一、 三寶總說# 二、 三寶各說#第三章 三科(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一、 三科總說# 二、 三科各說#第四章 三法印、四法印# 一、 法印總說# 二、 法印各說#第五章 緣起說# 一、 緣起總說# 二、 十二緣起說#第六章 四諦說# 一、 四諦總說# 二、 四諦各說#第七章 修道論# 一、 修道論概說# 二、 修道論各說# 三、 三學# 四、 修道階位#第八章 煩惱論# 一、 煩惱的語義、異名、種類# 二、 煩惱各論# 三、 煩惱與智慧、解脫、菩提、涅槃的關係#附篇:# (一)佛學研究座談會記錄:水野弘元主答.慈惠譯# (二)什麼是佛教/P. Lakshmi Narasu著.了參譯# (三)佛教/慧海、依聞共譯自大英百科全書

臺灣書目整合查詢系統


館藏地, 索書號

取材自 NBINet圖書聯合目錄

館藏地 索書號 登錄號/條碼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 220.8 4443b v.3 673100

其他各地圖書館藏


《印度佛教史》

《印度佛教史》上冊
原 著:平川彰
翻 譯:顯如法師.李鳳媚
審 校:李鳳媚
校 對:明法比丘.許銘泉.李樹銘.蔡秀嫚
文字掃描:地觀法師
初 版:二○○一年十二月一千本
415面;14.8×210公分
ISBN 957-97987-2-9(上冊:平裝)
原著書名:《インド仏教史》(上)
非 賣 品

出版者: 法雨道場 ( 原:嘉義新雨道場 ), 60652 台灣‧嘉義縣中埔鄉同仁村柚仔宅 50 之 6 號, Tel:(886)(5) 253-0029

《印度佛教史 上卷》編輯說明

(嘉義市:嘉義新雨道場,嘉義新雨雜誌, 2001[民90]。)

  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 上卷》,由顯如法師(一九四九︱一九九八)翻譯,以「顯證」的筆名,於一九七九年一月起,在《淨覺雜誌》連載四十五期。他往生之後,善友們著手整理他的遺作時,才驚覺這部譯作已被遺忘,尚未編輯成書。編輯部取得該書手稿,並向台南妙心寺「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佛學資料中心」請求影印《淨覺雜誌》的連載文稿,請新竹法華寺地觀法師以電腦作業來掃描文稿,節省重新打字的費時費力。再商請李鳳媚小姐對照日文原書,校正錯誤並補足略譯的部分,歷時約一年多。

  本書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平川彰一九七四年的作品,平川教授的寫作風格極其詳實,論理分明並層層剖析,往往在艱難處娓娓道來,令人茅塞頓開。《印度佛教史》旨在為初學者介紹印度佛教,書分上下兩冊,本書為上冊;除了有平川教授一氣呵成地推介每個論點的特色外,每一節後面並附有參考書目,供讀者作更深入的研究,堪稱佛教史入門書中的最佳選擇。唯其寫作時間較早,故無法照顧到一九七四年後的作品。

  若是想瞭解、學習原始佛教,或是在研究部派佛教,必須處理到原始佛教的某些議題時,本書(上冊)業已足夠。至於要學習「後期大乘佛教」與「秘密佛教」的教理,就須研讀本書之下冊。很慶幸,佛光出版社即將推出上、下冊完整版,請讀者自行請書。

  本書的出版,感謝李鳳媚小姐細心、認真地重新校訂與翻譯,致力呈現原作者風貌,並耗費時日編輯索引。發心校對者,有明法比丘、許銘泉、李樹銘、蔡秀嫚等。感謝諸善友的熱心護持,願本書的出版,使世間善法興盛,佛法增輝,台海和平。

嘉義新雨道場 啟

二○○一年三月

目 錄

編輯說明
前言:古印度地圖、(一、佛陀時代印度主要地點;二、佛教中國)、縮寫表
序章:何謂印度佛教、印度佛教的時代區分

第一章 原始佛教:
第一節 佛教以前的印度、第二節 佛陀時代的思想界、第三節 佛陀的一生 (佛陀、佛陀的出生、釋尊的出生年代、佛陀的出家、修行、成道、初轉法輪、教團的發展佛陀入滅)、 第四節 教理 (教理大綱、四諦說、中道與無記、五蘊無我、法與緣起、十二緣起、實踐論、佛陀觀)、 第五節 教團組織 (佛教教團的理想、四眾、僧伽、波羅提木叉、僧伽的修行生活)、 第六節 原始經典的成立 (第一結集、九分教與十二分教)、 第七節 教團的發展與分裂 (佛滅後的教團、政治情勢、第二結集與根本分裂、僧伽的傳承與商那和修、末田地與傳道師之派遣、第三結集)、 第八節 阿育王的佛教 (法敕、阿育王的法、護持僧團)

第二章 部派佛教
第一節 部派教團的分裂與發展 (部派佛教的特徵、第二結集與第三結集、枝末分裂、部派分裂的資料、部派教團的發展、錫蘭上座部)、 第二節 阿毗達磨文獻 (論藏的成立、從經藏到論藏、上座部的論藏、說一切有部的論藏、其他部派的論藏、注釋書、其他部派的論書)、 第三節 阿毗達磨的思想體系 (阿毗達磨與論母、達磨與阿毗達磨、勝義有與世俗有、 有為法與無為法、勝義阿毗達磨與世俗阿毗達磨、無為法與佛身、有漏法.無漏法、達磨的種類、物質觀、法的相攝、煩惱、分析心理.心所法、心心所法的俱生、巴利佛教的心所、其他部派的心所論、主體的統一與持續、心不相應行、五位七十五法)、 第四節 世界的成立與業感緣起 (三界、世界的破壞和生成、輪迴、業感緣起、四種緣起、六因.四緣.五果)、 第五節 業與無表色 (法與業、三種行為、業說的起源、業的本質、表業與無表業、成為戒體的無表色、三種律儀、業的種類與善惡標準、三世實有與過未無體)、 第六節 煩惱斷盡與修行的次第 (煩惱的意義、九十八隨眠、百八煩惱、修行次第、巴利上座部的修行道位、三賢.四善根、見道.修道.無學道、十智、禪定、三界與涅槃)

第三章 初期大乘佛教
第一節 阿育王以後的教團發展 (阿育王歿後的印度、熏迦王朝、巴爾胡特與桑其、迦努瓦王朝、西北印度與希臘諸王、塞迦族入侵、安息、貴霜王朝、安達羅王朝、窟院、佛塔、僧院的遺跡與大乘教團)、 第二節 拘舍羅時代的大乘經典 (支婁迦讖所譯經典、最早的大乘經典、般若經南方起源說、後五百歲的意義)、 第三節 大乘佛教源流 (大乘與小乘、大小乘的意義、大乘佛教三源流、部派佛教與大乘、佛傳文學、本生與教訓譬喻、佛塔信仰與大乘)、 第四節 初期大乘經典的思想 (最早的大乘經典、般若經系的經典、華嚴經、法華經、淨土經典、文殊菩薩經典、其他大乘經典、梵語原典)、 第五節 初期大乘佛教的思想與實踐 (菩薩的自覺與自性清淨心、波羅蜜行與弘誓大鎧、陀羅尼與三昧、菩薩的修行、菩薩的階位、菩薩教團

索引


印度佛教史,平川彰著; 莊崑木譯, 譯自: インド仏教史

  印度正如一般所說的,是缺乏歷史的國家,確實的年代資料可說幾乎完全沒有,因此要撰寫《印度佛教史》的確很勉強。但因就歷史發展去理解印度佛教是很重要的,故有必要在儘可能範圍內達成這個企畫。本書原本是打算寫到日本佛教為止的一冊書,故以簡單的敘述與列出參考書的方式來撰寫,但時值東京大學處於大學學運期間之際,時間並不規律,而無法順利掌握全體的平衡,結果在撰寫中,僅是印度佛教史就分為上下二冊,而放棄了中國佛教史、日本佛教史的撰寫,印度佛教史的敘述方式也有前後不一貫的地方。 不過本書致力於兩點:以流暢而連貫的流變來掌握印度佛教史,及希望本書成為初學者也能理解的平易近人的佛教史;因此關於自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的教團史的展開、初期大乘佛教興起的情形,或大乘諸經典的內容等,給予比較詳細的說明;而關於部派佛教的教理、中觀派、唯識佛教,或如來藏思想等,也著力於平易近人的說明。所以龍樹以後的佛教敘述的份量增大,而將這些作為下冊。 (https://buddhism.lib.ntu.edu.tw/DLMBS/en/search/search_detail.jsp?seq=367286&comefrom=subjectbooklist)

  • 內容簡介

  總結學術界在印度佛教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

  詳盡敘述印度佛教源流的生成與後續宗派發展

  「本書是有關印度佛教的通史。全書從原始佛教論述到密教後期,也能注意到歷史發展之承先啟後的特質,讓讀者在展讀過後,可以對印度佛教的發展與流變有一通盤、均勻而不偏倚的理解。這部書能譯介到漢傳佛教學術界是值得讚嘆的,對國內學術基準的建立與學術共識的形成,應該是有益的;對客觀的佛教研究,應該也會有正面的影響。」 --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藍吉富

  「平川彰教授的名著《印度佛教史》以『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佛教』、『後期大乘佛教』、『密教』等五章,來論述印度佛教源流之生成,令鑒往知來;並探究佛陀本懷與宗派發展,使本末有序。此書各種議題考名責實,參考資料鉅細靡遺,內容調理分明,文筆深入淺出,不僅是學者專家之參考必備,也是初學大眾的入門指南。 」 --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

  • 目錄
  出版緣起:朝聖者的信仰之旅/林宏濤
  專文推薦:平川彰及其《印度佛教史》/藍吉富教授
  專文推薦:鑑往知來,學習佛陀的人間關懷溯源窮流,發揮菩薩之人本精神/惠敏法師
  作者序
  譯者序
  序論
  第一章 原始佛教
  第一節 佛教以前的印度、第二節 佛陀時代的思想界、第三節 佛陀的生涯、第四節 教理、第五節 教團組織、第六節 原始經典的成立、第七節 教團的發展與分裂、第八節 阿育王的佛教

  第二章 部派佛教
  第一節 部派佛教的分裂與發展、第二節 阿毘達磨文獻、第三節 阿毘達磨的法的體系、第四節 世界的成立與業感緣起、第五節 業與無表色、第六節 煩惱的斷盡與修行的進展

  第三章 初期的大乘佛教
  第一節 阿育王以後的教團發展、第二節 貴霜時代的大乘經典、第三節 大乘佛教的源流、第四節 初期大乘經典的思想、第五節 初期大乘佛教的思想與實踐

  第四章 後期大乘佛教
  第一節 教團之興衰、第二節 龍樹與中觀派、第三節 第二期的大乘經典、第四節 瑜伽行派的成立、第五節 唯識的教理、第六節 如來藏思想、第七節 中觀派的發展、第八節 瑜伽行派的發展、第九節 佛教邏輯學的展開

  第五章 祕密佛教
  第一節 祕密佛教的意義、第二節 原始佛教時代的祕密思想、第三節 從大乘佛教到密教、第四節 純正密教的成立、第五節 中期與後期的密教

  後記
  略號表
  參考書目
  中文索引
  印歐語索引

  • 作者介紹

  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印度哲學梵文科畢業,曾任東京大學教授、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教授、國際佛教大學院大學教授、理事長。著有《律藏的研究》《原始佛教的研究》《初期大乘佛教的研究》《大乘起信論》《印度、中國、日本佛教通史》《平川彰著作集》。為日本國寶級、世界聞名的佛教研究學者。

  東京大學博士研究。

  ISBN13 / 9789864776788
  ISBN10 / 9864776789
  頁數 / 800
  語言 / 1:中文/繁體
  尺寸 / 21X14.8CM


〈介紹印度佛教史的入門書〉 ---作者:陸揚

  雖然中文世界的學者所撰寫的有關印度佛教史的好的入門著作很少,但我們卻可以在中文裡找到一本最為完備的印度佛教史,那就是三年前在台灣出版的平川彰《印度佛教史》的中譯本,譯者是留日的台灣佛教學者的莊崑木,出版機構是以宗教和文學書為主的商周出版社。...平川彰的重要性是很難用幾句話來概括的,簡要說來他是繼宇井伯壽以來日本的佛教研究界裡眼光最周全,學識最全面的學者,尤其在印度佛教的研究方面,是一代碩學。在日本的印度佛教領域內,中村元的地位和平川相當,但中村的學識博而不精,做的大都是綜合性工作,以擔任主編為樂。平川則在印佛研的各大領域內都有突破性貢獻。所以全世界都沒有比他更合適寫通史性的著作了。我讀平川的著作,每次都有收獲。日本的佛教研究從大正以來就一直讓西方敬畏,這種情況到今天依然如此。其中的關鍵是西方學者能掌握的文獻資料日本學者也都能掌握,而日本學者對中文佛教資料的掌握則遠非西人能及,這也正是平川的著作所顯示的特點。

  日本佛教學長期以來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研究佛教的人不太管佛教以外的問題和研究,他們常把佛教研究看作是個可以自給自足的系統,比如日本的中國佛教研究就有這個問題。但日本的印度佛教研究這樣的問題較少。從這門學科在日本開始成長以來,就注重對印度文化的瞭解,這是高楠順次郎等人開的好風氣。而這種周全的關注也體現在平川老先生的學術上。他的這本佛教史除了對佛教的思想有詳盡而透辟的介紹,對佛教發展的社會文化背景和佛教作為一種宗教實踐的方方面面都涵蓋了,甚至連重要石窟的開鑿背景也都有介紹,所以是名副其實的佛教史,而不只是佛教思想史。和 Lamotte 的佛教史相比,這本書很明顯是將一般知識人作為寫作對象的,當然我們必須瞭解日本的一般讀書人的平均知識水平要遠比中國或西方的一般知識人高(至少在平川寫這部書的七十年代是這樣,現在可能大家都在看漫畫了)。所以這部書不是一部可以輕而易舉念完的書,而是要化時間和精力去念的書。但由於此書的結構和敘述都帶有通論的詳細和清晰,所以只要肯花時間去讀,是一定能掌握其中內容的。這部書也是進入佛教專業的人應該常常參考的入門書。我最早讀到這部書是在1988年,那是一位日本朋友寄給我的。兩小冊精裝,實在是寶庫,尤其是裡面對晚期大乘和秘密佛教的全面系統的介紹,是在其它文字的通論裡找不到的。可惜後來我離開歐洲時,這套書被一位韓國朋友不告而拿走。所以去年在台北見到中譯時非常興奮。

  平川印佛史中的觀點很多都是基於他自己的研究心得,而即使是引他人的著作也都引精粹的著作,而且各種文字都有,這也使得這部書遠非一般通史著作可比。平川在學術界最有影響的觀點之一就是大乘信仰起源於佛塔崇拜說,這個觀點在近二十年受到了來自西方特別是美國的學者的反駁。而反駁最有力的是美國的 Gregory Schopen。Schopen 是絕頂聰明的學者,在印度佛教史尤其是佛教寺院和社會關係的研究中造成了一種革命,這種革命影響到佛教史尤其是大乘佛教史研究的許多方面。Schopen 的著作大都以英文發表,而且都以專技性很強的論文形式發表,他迄今沒有在西方出版過闡述他觀點的通論性著作,所以要瞭解他的整體觀點並不容易。但有意思的是他幾年前在日本大谷大學做的一系列講座的講稿卻在日本被翻譯出版了,即 グレゴリー ショペン著,小谷信千代譯的《大乗仏教興起時代 インドの僧院生活》(大乘佛教興起時代的印度僧院生活)。這部書篇幅也不算大,但卻勝義批紛,是有關大乘興起時代的佛教的最佳導論。如果能念日文的話,這是任何研究佛教的人都不應錯過的。當然 Schopen 對平川的一些批判也受到了日本佛學界一位學者的有力反擊,這和這裡的主題無關,就不多涉及了。

  現在我要來談談此書的中譯。我的日文能力有限,手頭又一時沒有日文原著(哈佛圖書館沒有此書),所以沒資格來評頭論足,只能就譯文本身談談看法。莊先生的佛教學學養看得出來非常好,翻譯的工作又做得認真,所以中文讀起來總的感覺很精確通順。但如果一定要苛刻地提點意見的話,那麼我覺得有些涉及到佛教義理的段落,會讓不熟悉佛教術語的人產生理解上的困難,這主要是因為中文寫作佛教研究的學術習慣所引起的。用中文來翻譯包括日語在內的外文的佛教研究,常常要遷就中國佛教中已有的術語和表述,這從學術上講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但卻會產生一層隔膜,比如平川用現代日文翻譯出來的佛典裡的語句,到了中文裡就不得不還原成古代漢譯佛典裡的原文,但涉及到義理的那些古代漢譯佛典語句往往並不好懂,讀者如果沒有受過這方面的訓練會有理解上的困難。這當然不是譯者的問題,而似乎是中國佛教悠久而豐富的傳統在現代所造成的學術包袱,我也不知道如何妥善解決,只能先提出來引起注意。這和用西文介紹佛教義理相比就更明顯。平川彰的這部通史也有英文的翻譯,譯者是現在弗吉尼亞大學任教的日本佛教研究專家 Paul Groner 教授。Groner 是學養和為人都非常好的學者,又受教於平川。他的英文翻譯讀起來很流暢,尤其是講義理的部分,會比莊譯易懂。當然 Groner 只出了平川書的上部,有關後期大乘和秘密佛教部分還沒有出來,這部分在義理的講述上是最複雜的。另外 Groner 的譯本其實不是完整的,而是改編過的,去掉了原著中不少段落和資料性的細節,所以英文標題裡說是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Paul Groner。這樣做是有道理的,原因是日文的學術寫作和西文的習慣不同,如果全部照譯成英文,會變得不堪卒讀。這在中文的翻譯中就比較不成問題。所以莊崑木的譯本是真正的全譯本,從這個意義上說又是非常值得我們慶幸的。中譯本有兩篇推介,分別是台灣的藍吉富教授和惠敏法師寫的。這兩位都是很有學養的佛教學者,不過我覺得這兩篇推介寫得一般,沒有將此著的一些學術意義勾勒出來,而都只談印順和平川對印度佛教的分期的異同。

  當然商周出的這個譯本還有一個問題。書封面的上方,在大標題的正中,插入一個圖案,裡面是一雙近於合十的手。設計者顯然以為這可以表示佛徒的合掌,但有西洋美術常識的人應該一看就知道這是德國畫家丟勒的著名素描〈祈禱者之手〉。

  佛教藝術中合掌的圖像哪裡不好找,卻要用這樣一幅標記明顯的基督教禮敬像來裝楨一部佛教史的封面,這樣水平的設計者讓我說甚麼好呢?我只能說下面這種刑法就是為這樣的人設計的。

  對於初入門的中文世界的讀者,在閱讀平川彰或其他有關印度佛教的研究著作時,如果需要了解佛教術語的中文解釋的話,那麼不妨去查閱吳汝均編的《佛教思想大辭典》(大陸版的名稱是《佛教大辭典》),這是目前中文世界裡對佛教義理概念解釋最簡潔可靠的一種辭典。當然台灣的《佛光大辭典》也可以利用。日文的辭書既多且好,以後有機會再作介紹。如果能讀英文的話,那麼四年前美國的 Robert Buswell 主編出版了三大冊的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是西方目前最新的佛教大辭典,有近五百個條目,很多條目都是小型論文,比較能反映目前西方佛教研究某些特點的新百科。當然這部書的價格太貴了,在網上訂也要三百美元。但此書有一份完整的光碟,很好用,我用的就是別人贈送的光碟。

  上面只是一時想到,很粗略地介紹了一些印度佛教的入門書(其實很多也是給專家念的),為的是給有興趣但又沒有背景的讀者提供些途徑,至於有沒有幫助,我是沒把握的,因為無論如何,學習印度佛教是要耐性的,但收獲一定會是很可觀的。我的想法是學習佛教史寧可慢慢來,也不要從一開始就把概念和方法搞亂了。其實佛教史一點都不難學,應比道教史好學些。當然我上面舉的這些著作,如果都要讀,也起碼要通英日兩種外語。在這些著作好的中譯沒出現之前,這是沒辦法的事。好在平川彰的佛教史有這麼完整的漢譯,使得中文的讀者有了很堅實的基礎。

取材自: 台語與佛典 部落格 , 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https://yifertw.blogspot.com/2013/04/blog-post_2696.html

(原始出處: 净慈 (且隨雲水伴明月 但求行處不生塵) , 2009-01-05 07:52:30), 介紹印度佛教史的入門書

印度佛教史 / 平川彰著; 莊崑木譯, 譯自: インド仏教史, 臺北市 : 商周出版 :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2002[民91], 617面 ; 23公分; [臺北縣新店市] : 農學總經銷, 2004[民93]



《巴利系佛教史綱》

出處題名: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卷 期:第 34 冊; 出版者:華宇出版社; 日期:1988;

著者 埃利奧特 (Eliot, Charles Norton Edgecumbe, Sir, 1862-1931) 著
Eliot, Charles Norton Edgecumbe Sir 1862-1931
題名 巴利系佛教史綱 / 查爾斯, 埃利奧特著; 李榮熙譯
版本項 初版
出版項 1987
臺北縣中和市 : 華宇, 民76[ 1987]
"HINDUISM AND BUDDHISM- AN HISTORICAL SKETCH", BY SIR CHARLES ELIOT; VOLUME I, BOOK III, PALI BUDDHISM

  • 目次
一、佛陀的生平事跡
二、佛陀與其他宗教導師的比較
三、佛陀的教義
四、僧人與俗人
五、阿育王
六、聖典
七、靜坐
八、印度教與佛教中的神話

館藏地, 索書號

  • 宜、花、東
    • 佛光大學圖書館 , 巴利系佛教史綱, 查爾斯.埃利奧特(Charles Eliot)著 ; 李榮熙譯, 華宇, 臺北縣中和市, S 220.8 4627 v.34, 珍藏叢書區(2F), BOOK 220.8 4627 v.34 (NBINet)
    • 慈濟大學 , 巴利系佛教史綱, 艾略特(Eliot, Charles Norton Edgecumbe, Sir, 1862-1931)著, 釋迦牟尼, 李榮熙譯, 華宇, 民74-79, 慈大校本部一二樓及地下室書庫, 220.8 8567 1985-1990 v.34
  • 高、屏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巴利系佛教史綱, (英)埃利奧特(Charles Eliot)撰, 李榮熙譯, 華宇, 民76, 中和市, 規格:18,344面;22公分, 叢書名:世界佛學名著譯叢:34, 前鎮分館, B 220.09 4222; 館藏查詢
    • 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 , 巴利系佛教史綱, 查爾斯⋅埃利奧特著 ; 李榮熙譯, 民76[1987], 總圖5F中文圖書區; 220.8 8567 v.34 (NBINet)
    • 國立屏東大學圖書館 , 巴利系佛敎史綱 / 查爾斯・埃利奧特著 ; 李榮熙譯, 民生中文圖書區, 220.91 4462 (NBINet)
  • 雲、嘉、南
    •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34 : 巴利系佛教史綱 藍吉富主編;查爾斯.埃利奧特(Charles Eliot著;李榮熙譯 080/4627/V.34、 080/4627/V.34/C.1 (NBINet), 館藏查詢
    • (臺南市) 妙心寺 ,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34:巴利系佛教史綱, Charles Eliot 著;李榮熙 譯;藍吉富 主編, 華宇 1987, 080 / 4443 / 1987 / V.34、 080 / 4443 / 1987 / V.34 C.1, ( 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館藏查詢
    •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 , 巴利系佛教史綱 / 埃利奧特 Charles Eliot 著 ; 李榮熙譯, 艾略特 (Eliot, Charles); 民76, 臺北縣 : 華宇, 中文圖書區(3F) ; 220.8 4443b v.34 (NBINet)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 巴利系佛教史綱, 查爾斯.埃利奧特著 李榮熙譯, 初版, 臺北縣中和市, 華宇 佛曆2531年[民76], 344面; 22公分, 叢書: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34, 4CG - 四樓中文一般書區, 220.8 8567 v.34 (NBINet)
    • 國立中正大學圖書館 , 巴利系佛教史綱, 查爾斯; 李榮熙, 民76, 五樓中文書庫 ; 220.8 8567 v.34 (NBINet)
  • 彰、中、投
    • 東海大學圖書館 , 巴利系佛教史綱, 查爾斯.埃利奧特著;李榮熙譯, 華宇出版, 1988, 圖書總館/四樓中文書庫, BOOK 220.8 4432 v.34 (NBINet)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圖書館 , 巴利系佛教史綱 /(英)埃利奧特(Charles Eliot)撰 ; 李榮熙譯. 中和市 : 華宇, 1987. 18,344面 ; 22公分. 譯自:Hinduism and Buddism, 4F 叢書區 220.8 8567 v.34 (NBINet)
  • 桃、竹、苗
  • 北、北、基
    • (台北)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 巴利系佛教史綱, Charles Eliot;李榮熙譯;藍吉富主編, B050.1/() (圖書館書目檢索)
    • 法鼓文理學院圖書資訊館 , 巴利系佛教史綱 / Charles Eliot著 ; 李榮熙譯, 華宇, 1987, 總館/三樓佛學書庫區, B 080 4627 v.34
    • 國家圖書館 , 220.8 8567 v.34、220.8 8567 v.34 c.2 (NBINet)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巴利系佛教史綱 / 查爾斯・埃利奧特著 ; 李榮熙譯, 出版項:臺北縣中和市 :華宇,民76, 初版, 344面;22公分, 其他題名:Hinduism and Buddhism:an historical sketch, 附註:譯自:Hinduism and Buddhism:an historical sketch第1冊第3篇 ; 著者改譯為艾略特, 一般書庫區, 220.8 4627 (NBINet)
    • 國立臺灣圖書館 , 巴利系佛教史綱 / Charles Eliot著, 艾利特 (Eliot, Charles) 著, 臺北縣中和市 : 華宇 1987, 叢書名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 藍吉富主編 ;34, 四樓中文叢書區, 220.81 4443 76 v.34, 限館內閱覽 (NBINet)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館 , 巴利系佛教史綱, Hinduism and Buddhism : an historical sketch,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34, 作者: 埃利奧特, (Eliot, Charles, 1862-1931), 著, 故宮圖書館, 220.8 8567 v. 34 (NBINet)
    •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 巴利系佛教史綱 / 查爾斯, 埃利奧特著 ; 李榮熙譯, Eliot, Charles, Sir, 1862-1931. ; 佛曆2531[1987],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 34. 總圖2F密集書庫 ; 220.8 4462 v.34
    • 輔仁大學圖書館 , 巴利系佛教史綱, 埃利奧特 (Eliot, Charles, Sir, 1862-1931), Hinduism and Buddhism an historical sketch, 第1冊第3篇, 李榮熙譯, 北京市 : 中國書店, 2010, 濟時樓圖書館圖書區, 220.8 0246 v.34, 附註:本書原名<<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經北京版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代理, 中國書店獨家出版發行, 原1-97冊由藍吉富主編, 補編98-150冊由南開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中心主編. 全套共151冊, 含目錄1冊; 套書ISBN:978-7-80663-633-6. 作者號取自叢書名. (NBINet)
    • 東吳大學圖書館 , 巴利系佛教史綱, 埃利奧特, (英); EliotCharles(1864-1931), (英); 李 榮熙, 臺北縣中和市 : 華宇; 民761987 220.8 4627 V.34, 雙溪中正書庫 ; 220.8 4627 V.34 (NBINet)
  • 購書:

《原始佛典選譯》

亨利‧克拉克‧華倫 著(Buddhism In Translations); 顧法嚴譯; 慧炬出版社

著者 華倫 (Warren, H. C.) 撰
題名 原始佛典選譯 / 華倫(H. C. Warren)撰; 顧法嚴譯
版本項 再版
出版項 1974
臺北市 : 慧炬, 民63
面數高廣 260面 ; 18公分

  • 目次
介紹「原始佛典選譯」
第一章 佛陀
 第一節 誕生
 第二節 喬答摩太子
 第三節 大出離
 第四節 大奮鬪
 第五節 成佛
 第六節 成道後的最初事蹟
 第七節 佛陀的日常習慣
 第八節 圓寂
第二章 無「我」
 第一節 大緣經所記佛陀的話
 第二節 律藏大品所記佛陀的話
 第三節 清淨道論所記佛陀的話
 第四節 偽裝耕夫的魔羅
 第五節 舍利弗給焰摩迦的開示
 第六節 那先比丘給米鄰陀王的解釋
 第七節 華倫氏的弁言
第三章 業與再生
 第一節 清淨道論所記
 第二節 雜部經所記佛陀的話
 第三節 增支部經所記佛陀的話
 第四節 目犍連的業果
 第五節 司庫官的善業與惡業
 第六節 佛陀對勝鬘夫人講善業善果
 第七節 那先比丘給米鄰陀王的解釋
 第八節 天上人間
 第九節 華倫氏的弁言
第四章 四念住
第五章 禪定與涅槃
 第一節 禪定的四十種行處
 第二節 地遍觀處
 第三節 滅盡定
 第四節 入於涅槃
 第五節 華倫氏的弁言
第六章 神通
 第一節 神通由持戒得
 第二節 神足通
 第三節 天眼通
 第四節 宿命通
第七章 佛陀一般性的說法
 第一節 修道經過
 第二節 與鬘童子的問答
 第三節 對克瓦達說法
 第四節 與婆蹉的問答
 第五節 對遊方苦行者說法
 第六節 人的分析
 第七節 人的受生與絕滅
 第八節 火的寓言
 第九節 無常
 第十節 難陀的故事

館藏地, 索書號

  • 宜、花、東

    • 宜蘭縣圖書館 , 原始佛典選譯, 華倫 , 顧法嚴, 出版項:臺北市 :慧炬,1990[民79], 初版, 260面 ; 21公分, ISBN:9789575180072, 羅東總館(李科永) /羅東書庫, 220 4428 79
    • 慈濟大學 , 原始佛典選譯, 作者:華倫(Warren, Henry Clarke)著, 顧法嚴譯, 出版資料:台北市 : 慧炬, 民73, 建國分館3~5樓中文書庫, 221.09 867、 慈大校本部一二樓及地下室書庫, 221.03 67 1984、 慧炬, 1995, ISBN/ISSN: 9575180070:慈大校本部一二樓及地下室書庫, 221.03 67 1990、 慈大校本部一二樓及地下室書庫 221.03 67 1995
    • 國立東華大學圖書資訊處 , 原始佛典選譯 / 亨利.克拉克.華倫著, 台北市 : 慧炬, : 民63, 260 面 ; 19公分, 罕用書庫121室(美崙校區), 220.8 4428 1974、 台北市: 美國佛教會, 民59, 罕用書庫121室(美崙校區), 220.8 4428-1 1970、 慧炬, : 民79: 四樓中文書區000-599 (4F Eastern Language Books), 220.8 4428 1989
    • 國立臺東大學圖書館 , 原始佛典選譯, 顧法嚴, 臺北巿, 慧炬出版社, 1974, 知本總館/3F中文書庫, 220.42 3136、 美國, 出版社:美國佛教會, 1974
  • 高、屏

    • 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 , 原始佛典選譯, 亨利.克拉克.華倫著 ; 顧法嚴譯, 民88, 總圖B2閉架書庫區; 221.8 8528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圖書館 , 原始佛典選譯, 顧法嚴 譯 民59, 2F中文書庫 ; 221 5077
    • 國立屏東大學圖書館 , 原始佛典選譯 / 亨利・克拉克・華倫著 ; 顧法嚴譯, Warren, Henry Clarke, 臺北市 : 美國佛敎會, 民63[1974], 再版, 1974, 258 面 ; 21 公分, 漢譯英文佛學叢書; 4, npul.37062、 原始佛典選譯 / 亨利・克拉克・華倫(Henry Clarke Warren)原著 ; 顧法嚴譯, 臺北市 : 周宣德發行, 民59[1970], 初版, 1970, 4,260 面 ; 21 公分, 漢譯英文佛學叢書; 4, npul.55670 (無館藏資料)
  • 雲、嘉、南

    •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 原始佛典選譯, 亨利.克拉克.華倫著;顧法嚴譯, 初版, 台北市, 普門文庫印贈, 民68, 259面, 普門叢書 90, 316/4428、 316/4428/C.1
    • 南華大學圖書館 , 原始佛典選譯, 華倫;顧法嚴, 臺北市, 慧炬, 民75, 南華大學圖書館/4F東方語文圖書區(分類號100-299.99), BOOK 223.16 4428、BOOK 223.16 4428 c.2、 民81, 4F東方語文圖書區(分類號100-299.99), BOOK 223.16 4428 81
    • 國立中正大學圖書館 , 原始佛典選譯, 華倫 (Warren, Henry Clarke, 1854-1899); 顧法嚴; 民75, 1986, 五樓中文書庫 ; 221.8 867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原始佛典選譯, 1992, 223.16 4428 1999, (安平開架閱覽區), 223.16 4428 1999
    • (臺南市) 妙心寺 (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館藏查詢), 原始佛典選譯 亨利.克拉克.華倫 著;釋法嚴 譯, 慧炬, 1986, 316 / 0024 / 1986 、 德和印刷, 316 / 4428 / 1997 、 普門文庫, 1979, 316 / 0024 / 1979 /
  • 彰、中、投

    • 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館 , 原始佛典選譯, 九版, 民81, 4樓中文書庫 ; 223.16 4428、 民59, 紐約 美國佛教, 5樓資料處理區(如需外借,請先預約) ; 229.1 3136
    • 中國醫藥大學圖書館 , 原始佛典選譯, 周宣德, 民59[1970], 北港分部閉架書庫1, 220.42 4054
    • 東海大學圖書館 , 原始佛典選譯, 再版, 美國紐約, 圖書總館/罕用書庫(閉架), BOOK 220.8 3136, C045348、 C031455
  • 桃、竹、苗

  • 北、北、基

    • 金門縣公共圖書館( 館藏查詢系統 ), 九版, 臺北市, ISBN:9575180070, 金沙鎮圖書館, 221.8, 增訂七版

《當代南傳佛教大師》

作  者‧Jack Kornfield 傑克‧康菲爾德
譯  者‧新雨編譯群
總 編 輯‧吳明興
出 版 者‧圓明出版社
出版日期‧民國86年12月第1版第1刷

摘要

  要閱讀本書,方法有很多種。

  飽學多聞的人,可以快速瀏覽,以滿足好奇心。

  你也可以空心閱讀,讓清靜的法水滲透你整個心靈。

  在洗滌的過程中,也許一種修行、一句妙語、一幅道場情景、或者一份直指人心的智慧,會吸引你駐足神往,成為你把取的對象。

  這時,經由寂靜的內觀,你會看到為什麼會出現那樣特別的念頭。

  等你已吸取所需,那些妄念自然脫落,隨著滾滾生滅的瀑流往下漂浮,離你而去,直到永遠永遠。

目次 呈獻
當代南傳佛教大師法相
推薦序 楊郁文
前言 傑克・康菲爾德
序一 創巴仁波切
序二 羅摩・達沙
編者說明
譯序 新雨編輯羣
第一章 佛法精要
第二章 緬甸、寮國、泰國的禪修概況
第三章 教法總說
第四章 阿姜查--修行問答
第五章 馬哈希西亞多-內觀禪修:基本和進階練習
第六章 孫倫西亞多--行者與內觀禪修
第七章 佛使比丘--自然內觀法
第八章 阿姜念--內觀的開發
第九章 阿薑摩訶布瓦--以智慧開發三摩地
第十章 唐卜陸西亞多--正念於三十二種身體成分的禪法
第十一章 莫因西亞多--內觀訓練
第十二章 莫哥西亞多--觀心與觀受
第十三章 烏巴慶--佛法實踐精要
第十四章 阿姜達摩答羅--內觀禪修本質問答
第十五章 阿姜朱連--採訪回憶錄
第十六章 更進一步的問答
第十七章 其他現行上座部佛教的禪修法
佛學常用術語
作者簡介
附錄 當代南傳佛教大師的禪修道場
ISBN 9789574880300 (pbk)

https://buddhism.lib.ntu.edu.tw/search/search_detail.jsp?seq=690259&comefrom=authorinfo


  佛法歷經二千五百年已演變成各式各樣的宗派和形式。在不同的文化和環境裡,活生生的法總是借著新的型態展現出來。不過禪修仍是它們的核心,佛陀曾親身示範並以此教導人們。唯有透過禪修,學佛的人才能使焦慮不安的心放慢下來,開始看清楚世間的真相。否則,他仍將持續增添無明,繼續掠奪性的執取以肯定自我。沒有禪修,就沒有聖賢和開悟的道路,也根本沒有佛法可言。

  對二十世紀日益縮小的世界來說,禪修提供了一項特別有效的訓練。在這個科技時代,人們也喜歡制造一些靈修的把戲──一種新型、改良式的靈修,保證快速見效。然而腳踏實地、親身力行的方式一直是真正精神修煉的基石,但宗教郎中卻舍此不顧,大肆推銷他們自己的教義,推銷神奇、便捷的花招。

  本書裡的老師是真正佛法的化身,他們是綿延不絕教法的傳承者,成功地保留佛法的精純原貌並為人演說。這些老師的教法以及他們本身的範例,鼓舞激勵後來的修行者正確且圓滿跟隨法的路徑。

目錄

呈獻 3
推薦序 楊郁文 3
前言 傑克·康菲爾德 8
編者說明 9
第一章 佛法精要 10
第二章 緬甸、寮國、泰國的禪修概況 22
第三章 教法總說 28
第四章 阿姜查--修行問答 29
第五章 馬哈西西亞多-內觀禪修:基本和進階練習 39
第六章 孫隆西亞多--行者與內觀禪修 57
第七章 佛使比丘--自然內觀法 75
第八章 阿薑念--內觀的開發 82
第九章 阿薑摩訶布瓦--以智能開發三摩地 98
第十章 唐卜陸西亞多--正念於三十二種身體成分的禪法 111
第十一章 莫寧西亞多--內觀訓練 116
第十二章 莫哥西亞多--觀心與觀受 125
第十三章 烏巴慶--佛法實踐精要 140
第十四章 阿姜達摩答羅--內觀禪修本質問答 153
第十五章 阿姜朱連--采訪回憶錄 161
第十六章 更進一步的問答 168
第十七章 其它現行上座部佛教的禪修法 176
佛學常用術語 182
作者簡介 183
附錄 當代南傳佛教大師的禪修道場 184
ISBN 9789579534604 (pbk)

https://buddhism.lib.ntu.edu.tw/en/search/search_detail.jsp?seq=690102&comefrom=authorinfo



完整板: 直接閱讀 HTMLPDF


  • 宜、花、東
    • 宜蘭縣圖書館 , 羅東總館(李科永), 225.7 2404 94、 頭城鎮立圖書館 /頭城館密集書庫區, 225.7 2404
    • 佛光大學圖書館 , 226.32 0412, 佛光大學圖書館/東方語文圖書區(3F)、 226.32 0412-2、 226.32 0412 c.2
    • 慈濟大學 , 慈大校本部一二樓及地下室書庫, 225.7 6535 1997、 花蓮慈院靜心閱讀空間, 225.7 6535 1997
  • 高、屏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岡山文化/第二開架室, B 225.7 0412、 橋頭分館/橋頭分館, B 225.7 0412、 旗津分館/旗津, B 225.7 0412、 左營分館/左營, B 225.7 0412、三民分館/三民, B 225.7 0412、 新興分館/新興, B 225.7 0412、 南鼓山分館/南鼓山, B 225.7 0412、 前鎮分館/前鎮, B 225.7 0412、 陽明分館/陽明, B 225.7 0412
    • 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 , 總圖5F中文圖書區 ; 225.7 8437
  • 雲、嘉、南
  • 彰、中、投
  • 桃、竹、苗
  • 北、北、基
    • 法鼓文理學院圖書資訊館 , 總館 三樓佛學書庫區, B 632 0412-1 [2005]、 總館, 三樓佛學書庫區, B 632 0412、 B 632 0412 c.2
    • 華梵大學圖書館 , 總館 中文書庫 (2F)(0/1)、 總館 罕用圖書區(B1)(0/1), 225.7 8653
    • 國家圖書館 , 中文書庫 225.7 8653
    • 國立臺灣圖書館 , 二樓中文圖書區 225.7 0412 94(2本)、地下二樓密集書庫正複本區 225.7 0412 94、 地下二樓密集書庫正複本區, 225.7 4742 86(2本)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A13三民/一般書庫區, 225.7 0412、 B11永春/一般書庫區、 225.7 0412、 C11道藩/一般書庫區、 225.7 0412、 E11王貫英(114/7/26辦理選務閉館)/一般書庫區、 225.7 0412、 H16力行/一般書庫區、 225.7 0412、 A15啟明(7/25-7/26辦理選務閉館)/視聽室 視障資料(一般讀者無法借閱) 225.7 0412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A1209457, 總館8樓開架閱覽[0-3類], 225.7 8653 c.3、 B207042, 總館8樓開架閱覽[0-3類], 225.7 8653、 B207043, 總館8樓開架閱覽[0-3類], 225.7 8653 c.4、 ZBB009254, 總館8樓開架閱覽[0-3類], 225.7 8653 c.2
    •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 總圖2F人社資料區 ; 225.7 4151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 , 總館5F書架, 228.9 433 576、 總館6F新類號專區, 030.7 8565-2 v.2

線上有聲書 - 臺北市立圖書館─視障電子圖書館


《煩惱熄滅》

《煩惱熄滅-- 隆波連佛法開示錄與傳略》


《禪修心法——正確的修行態度》

  • 《禪修心法--正確的修行態度》: 漢譯 ; PDF (初版!) ( What is the Right Attitude for Meditation , Sayadaw Shwe O. Min originally wrote in Burmese, U. Tejaniya translates in English, and Yeh Wenko translates in Chinese from English.)

    [緬甸, 西亞多 史歐明禪師 著(Sayadaw Shwe Oo Min 2002年11月辭世; 世壽 89); 烏 德旃尼亞 英譯;葉文可 漢譯]

   另一譯本 ﹝英漢對照; 然僅譯至第20段(共27段)﹞


《沙門》

《沙門》;作者:摩訶布瓦尊者(Venerable Ācariya Mahā Boowa Ñāṇasampanno); 編譯:戒寶比丘 Bhikkhu Dick Silaratano; 中譯:捷平;校對審閱:李梓榕 等; 中文排版:Lam Kin Chow;傳承出版社;


《吉祥經》

  • 《吉祥經》 (尊者 明法比丘譯,法雨道場);巴利大藏經 經藏 小部 Khuddakanikaaya / 經集 5. Suttanipāta (The Sutta Collection) / 第二品 小品 (2. Cūḷavaggo) / 第四章 吉祥經 4. Maṅgalasuttaṃ。或 大吉祥經CBETA 元亨寺版)。

  • 吉祥經[注解] , PDF, 開印法師注解,釋開仁整理(2013.1.15)

  • 吉祥經 》, CBETA 元亨寺版(或《 吉祥經 》:巴利大藏經 經藏 小部 Khuddakanikaaya小誦 (1. Khuddakapāṭha, Khuddaka-paa.tha) (Abr.=Khp)(with Commentary PTS); (The short passages) / 5. 吉祥經 Maṅgalasuttaṃ)

  • 吉祥經 ;(民國) 法舫法師 譯(《大藏經補編》,第 7 冊,第 1 卷,No.0013,藍吉富 主編 / 台北:華宇出版社, 1985. CBETA

  • 大吉祥經 ,小部經集 II.4,坦尼沙羅尊者英譯,良稹中譯

  • 《釋迦的啓示》,羅睺羅博士著,顧法嚴譯,陳健忠(香港大學醫學院講師) 增訂補譯 ,(香港九龍)顯密佛學會,1991。

  • 吉祥經 及注釋, 法增比丘,馬來西亞,2005 年。

  • 英譯:

    Maṅgala is also translated as good omen, auspices or good fortune.


《舍利弗的一生》

《初轉法輪經》

初轉法輪經 (法輪轉起經, 轉法輪經, 如來所說之一, SN 56.11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ṃ)

《轉法輪經》:(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51023611716056/posts/1948392408645835/)

《轉法輪經》講記: (1)《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捷克;Bhikkhu Dhammadipa 性空法師,香光出版社,嘉義縣。這是少見的《轉法輪經》講解。 (http://www.gaya.org.tw/....../%E5%9B%9B%E8%81%96%E8%AB......) (2)馬哈希禪師《轉法輪經講記》也可以跟上一本書一起對讀。這本裡面講解經文引用了不少註釋文獻跟律藏記載。會對當時佛陀轉法輪的場景更有臨場感。尤其是佛陀指導五比丘,也是需要一一個別指導,指導期間還需要五比丘輪流出去托缽,並非如許多人所想,佛陀開示,當下就立即解脫。而且這本也是只送不賣。MBSC佛陀原始正法中心出版,也有電子檔可以下載: https://mbscnn.org/ckfinder/userfiles/files/%E5%87%BA%E7%89%88%E5%93%81/%E8%BD%89%E6%B3%95%E8%BC%AA%E7%B6%93%E8%AC%9B%E8%A8%98.pdf


《大般涅槃經》

巴宙譯,(1998),《南傳大般涅槃經》,慧炬出版社,台北市,台灣。


《大念處經》

《法句經》

巴利《法句經》:(1)《真理的語言》。 (2):(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4533056446281)。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作 者:呂澂著; 藍吉富主編; 出處題名:現代佛學大系; 卷 期:第 23 冊; 出版者:彌勒出版社; 日期:1983(編修日期: 1998.07.22);

著者 呂 澂 著
題名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 呂澂著. 印度佛教史略 / 荻原雲來原著; 呂澂編譯. 阿育王及其石訓 / 周祥光譯
版本項 初版
出版項 1983
臺北縣新店市 : 彌勒, 民72
面數高廣 [ 592] 面 : 地圖 ; 21公分

1987; 天華出版公司,以書名《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再版;台北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呂澂 著, 作品時間:1896~1989, 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依「呂澂佛學著作集」所編輯, 【原始資料】大千出版社提供; PDF:選擇 「匯出圖示」(「卷/篇章」左邊第三個圖示) → 選擇格式 → 有 5 種選項:HTML TXT PDF EPUB MOBI → 選 PDF
  •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受原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的委託,在1961年開辦為期五年的佛學班上所授用的講義稿。印度的佛學思想開始流行,是在公元前5世紀,以後逐漸擴展發達起來,一直到公元10世紀大乘佛學在印度衰微,前後經歷了一千五百年。在這漫長的時期裡,印度佛學的學說本身也經歷了好幾次大的變化:由原始佛學到新派佛學,再後又發展成大乘和小乘,大乘本身也還分初、中、晚期之分,這是很明顯的幾個階段。本稿將印度佛學分為原始佛學、新派佛學,初期大乘佛學、小乘佛學、中期大乘佛學和晚期大乘佛學六個階段,根據漢文、藏文的大量文獻,對勘巴利文三藏以及現存的有關梵文原典,按照各階段出現的典程生後順序,說明它們各時期對佛學說的輪廓變化,對印度發展了一千歷史的特徵。據整理者稱,這是我國第一部原原本本講述印度佛學史的書藉。

  • 目錄
  整理者說明
  緒論
  第一講 原始佛學
    第一節 釋迦的時代
    第二節 原始佛學的構成
    第三節 原始佛學的要點
  第二講 部派佛學
    第一節 佛學分派的經過
    第二節 上座系學說的要點
    第三節 說一切有部會學說的要點
    第四節 犢子系學說的要點
    第五節 大眾學說的要點
  第三講 初期大乘佛學
    第一節 初期流行的大乘經典及其主要思想
    第二節 龍樹的學說
    第三節 提婆及其後的傳承
  第四講 小乘佛學
    第一節 有部及新有部的學說
    第二節 經部和正量部的學說
  第五講 中期大乘佛學
    第一節 時代背景
    第二節 續出的大乘經及其主要思想
    第三節 無著世親的學說
    第四節 瑜珈行派與中觀派
  第六講 晚期大乘佛學
    第一節 時代背景
    第二節 法稱、月官與瑜珈行派
    第三節 月稱、寂天與中觀學派
  餘論
  附錄
  談南傳的佛滅年代
  略論南方上座部佛學
  略述有部學
  阿毘達磨泛論
  略述正量部佛學
  毗曇的文獻來源
  略述經部學
  佛家邏輯

(取材自: 豆瓣讀書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315188/ , 簡體)


〈介紹印度佛教史的入門書〉 ---作者:陸揚

  迄今為止中國人自己寫的印度佛教史,質量最高的是呂澂的《印度佛學源流略講》,這雖是給有佛學基礎的人講的稿子,但非專業的人也完全可以讀。呂先生真是把佛藏讀透了,又廣泛注意他那個時代世界的佛教研究成果。這部書裡面有許多呂先生自己的心得,很是精微,真是不得了。而且他老先生不像很多吾國的“佛學家”,開口閉口用的都是漢譯佛典裡的術語,而是能用清楚的現代語句來加以闡述,從裡面可以看出他思想的嚴謹和通透(到底是學過美學和經濟學的人)。但也因為呂書是講稿,所以是有重點的,不是面面俱到,而且基本都在講義理的發展,對印度佛教文化的總體討論很少,所以還不是印度佛教的通論。而且呂先生繼承了傳統佛學中去偽存真的傳統,相信佛教中有正統和非正統之分,有真有假,學重於行,這從現在的眼光看當然不太能讓我們看到佛教是個不斷發展的豐富有機體。呂先生還編過其他一些佛教入門書,雖然都很有年頭了,但都還很有用。我記得以前剛入大學時,找了呂先生編譯的《佛教研究法》和《佛典泛論》從頭到尾抄了一遍,發現一下子就有了入門的感覺。這兩部書其實是取材自日本學者深浦正文的著作。台灣的佛教學者藍吉富曾嘆息呂先生和日本的宇井伯壽旗鼓相當,但境遇卻完全不同,造成日後中日佛學水平的懸殊,這個評價是恰當的。

取材自: 台語與佛典 部落格 , 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https://yifertw.blogspot.com/2013/04/blog-post_2696.html

(原始出處: 净慈 (且隨雲水伴明月 但求行處不生塵) , 2009-01-05 07:52:30), 介紹印度佛教史的入門書


四十年來中國大陸對外國佛教研究綜述, 黃夏年

  1979年呂澄的《印度佛學源流略講》出版。這是現代大陸學術界第一本系統性地論述佛學史的著述,是作者於1963年在南京舉辦的佛教講習班時講課的講稿,有些文章曾經在《現代佛學》上發表。作者以時間為經,典藉為緯,根據漢藏文獻,對勘巴利文三藏,以及現存的有關梵文原典,比較系統地闡述了“原始佛學”、“部派佛學”、“初期大乘佛學”、“小乘佛學”、“中期佛學”、“晚期大乘佛學”的六個階段的學說,把印度學說和一個明確階段的印度學說。書中提出了釋迦牟尼逝世時間為公元前486年的「眾聖點記」說法,南方上座部是「分別論」方法者,說一切有部以《相應阿含》為根本經典,世親一系的學說是唯識古學,陳那的學說是唯識今學的觀點等都為孤發之鳴,有著重要的價值。本書內容極為豐富,條理性強,獲得了學界的好評,不足之處在於過於簡略,如果能依此線索將書的內容詳細展開,就更有意義了。

取材自: 國學網, 國學文庫, 四十年來中國大陸對外國佛教研究綜述 (簡體)


  呂澂居士所言的:[試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觀點加以說明]是因時空背景所致,而不得以作此<方便說> (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論>>大千版之疑問 https://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les/newbb/viewtopic.php?post_id=45


文章轉自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年第5期

作者,李林(1970-),男,河南息縣人,江西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從事比較宗教學研究。

館藏地, 索書號

  • 宜、花、東
    • 慈濟大學 , 印度佛學源流略論, 呂澂, 大千出版, 民97.04, 220.91, 856 2008
    • 佛光大學圖書館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呂澂, 大千, 臺北縣汐止市, 2003[民92], 220.91 6038, 東方語文圖書區(3F)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呂澂; 藍吉富主編, 彌勒, 臺北縣新店市, 民72, 220.828 4443 v.23, 東方語文圖書區(3F) (NBINet)
    •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圖書館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 印度佛教史略,阿齊王及其石訓, 彌勒, 臺北縣新店市, 民71 [1982], 初版, 集叢名:現代佛學大系:23 ( 館藏書目查詢 )
  • 高、屏
    • 國立屏東大學圖書館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藍吉富主編, 臺北縣 :彌勒, 民71[1982], 叢書名:現代佛學大系; 屏商圖資大樓地下室書庫2, 220.8 4443 v.23, (NBINet)
  • 雲、嘉、南
    • (臺南市) 妙心寺 (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館藏查詢) 082.8 / 4443 / 1983 / V.23、082.8 / 4443 / 1983 / V.23 C.1
    •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藍吉富; 呂澂, 民72, 臺北縣:彌勒, 安南百年書庫圖書區(調閱) ; 220.8 4443 v.23 (NBINet)
    • 南華大學圖書館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 印度佛教史略 ; 阿育王及其石訓, 藍吉富主編, 彌勒, 民72, 臺北縣, 集叢名:現代佛學大系, 4F東方語文圖書區(分類號100-299.99), BOOK 220.8 1227 v.23 (NBINet)
  • 彰、中、投
    • 臺中市立圖書館 (西區開架閱覽區) 220.91 6038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220.8 4443 v.23 (NBINet)
    • 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館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等三種, 呂澂, 民72, 4樓中文書庫 ; 220.8 1227, 220.8 1227, 現代佛學大系 / 藍吉富主編 23, no.23
    • 中國醫藥大學圖書館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呂澂, 上海人民出版社, 新華書店上海發行所發行, 1979[民68], 北港分部閉架書庫1, 220.8 6038 (NBINet)
    • 東海大學圖書館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呂澂, 第1 版, 上海巿, 叢書名:世紀文庫, ISBN:7-208-04198-9, 中文系圖, MA 220.91 6038 2002、哲學系圖, , MA 220.91 6038 2002 (NBINet)
    • 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呂澂, 上海人民,2002[民91], 簡體字本;附錄:談南傳的佛滅年代等8種, ISBN:7-208-04198-9/平裝:人民幣27元, 叢書名:世紀文庫, 索書號:BOOK 220.91 6038, 3F東方語文書庫 (NBINet)
  • 桃、竹、苗
    •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呂澂, 民68., 人社分館; 220.91 856、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呂澂, 民72, 人社分館; 220.8 8543 v.23 (NBINet)
  • 北、北、基
    • (台北)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印度佛教史略、阿育王及其石訓, 呂澂著;周祥光譯;藍吉富主編, B050.1/() (圖書館書目檢索)
    • 法鼓文理學院圖書資訊館 , 館藏查詢,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 呂澂著 ; 藍吉富主編, 彌勒, 1983, 三樓佛學書庫區, B 082.8 4443 v.23、 B 082.8 4443 v.23 c.2、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electronic resource] / 呂澂,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附註: 北大方正電子書, 本書是作者受原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的委托,在1961年開辦為期五年的佛學班上所授用的講義稿。印度的佛學思想開始流行,是在公元前5世紀,以后逐漸擴展發達起來,一直到公元10世紀大乘佛學在印度衰微,前后經歷了一千五百年。 在這漫長的時期里,印度佛學的學說本身也經歷了好幾次大的變化:由原始佛學到新派佛學,再后又發展成大乘和小乘,大乘本身也還分初、中、晚期之分,這是很明顯的幾個階段。本稿將印度佛學分為原始佛學、新派佛學,初期大乘佛學、小乘佛學、中期大乘佛學和晚期大乘佛學六個階段,根據漢文、藏文的大量文獻,對勘巴利文三藏以及現存的有關梵文原典,按照各階段出現的典程生后順序,說明它們各時期學說的特點和變化,對印度佛學一千五年的歷史發展概況,基本上勾畫出了一個清晰的輪廓。據整理者稱,這是我國第一部原原本本講述印度佛學史的書藉。 電子位置: https://licbib.dila.edu.tw:443/F/25USBAH6MNJX9T6K7BVLB4SF7CTBH3Q2BYLA7HURVTKLLYT8D4-00631?func=service&doc_library=TOP01&doc_number=000553362&line_number=0001&func_code=WEB-FULL&service_type=MEDIA%22), ISBN 7208055114, FMT代碼 EB, 系統號 000553362, 更新時間 20221125101023.0
    • 國家圖書館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 呂澂著, 初版, 臺北縣新店市:彌勒, 民72, [ 592] 面; 21公分, 集叢名:現代佛學大系 ; 23, 合刊: 阿育王及其石訓; 印度佛教史略, 其他著者:周祥光, 譯, 呂澂, 編譯, 荻原雲來, 1869-1937, 著, 阿育王及其石訓, 印度佛教史略, 參考叢書區, 2樓叢書區2, 220.8 8557:2 v.23 72、220.91 856 (NBINet)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館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Yin-tu fo hsueh yuan liu lueh chiang, Century library. series 2 ; 世紀文庫. 第2輯 ; Century library. series 2 ; 作者: 呂澂, 1896-1989, 著, ISSN (國際標準刊號): 7-80060-020-3, 版本: 第1版, 出版資訊: 上海市 : 世紀出版集團,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民國91], 稽核項:410面 ; 21公分, 叢書: Century library. series 2 ; 一般附註: 人民幣27.00元 (平裝), 附錄: 1. 談南傳的佛滅年代 ; 2. 略論南方上座部佛學 ; 3. 略述有部學 ; 4. 阿毗達磨泛論 ; 5. 略述正量部佛學 ; 6. 昆曇的文獻源流 ; 7. 略述經部學 ; 8. 佛家邏輯, 228.371 856 2003 (NBINet)
    •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 呂澂, 1896-1989., 民72[1983], 現代佛學大系 ; 23., 自動化書庫一般館藏 ; 220.8 4443 v.23 (共 2 件) (NBINet)
    •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 呂澂著. 印度佛教史略 / 荻原雲來原著 ; 呂澂編譯. 阿育王及其石訓 / 周祥光譯, 呂澂; 荻原雲來; 周祥光, 臺北縣新店市 : 彌勒; 1983[民72], 現代佛學大系 ; 23., 政大達賢館, 密集書庫; 220.8 874-1 v.23 (NBINet)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 呂澂,新店市 : 彌勒, 民72. 初版. 約 600 面 ; 22 公分.現代佛學大系 ; 23, 5樓書庫, BQ118 H122 v.23 (NBINet)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印度佛教史略. 阿育王及其石訓 台北縣新店市 : 彌勒出版社, 1982[民71], 歷史系 220.8 074 V.23, B10382459、 國文所 220.8 074 V.23, B10423162、 國文系 220.8 074 V.23, B10440504
    • 東吳大學圖書館 ,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呂 澂; 周 祥光, 臺北縣新店市 : 彌勒; 民72, 雙溪中正書庫 ; 220.8 1227 v.23, (NBINet)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館藏查詢 , 作者:呂澂著. 印度佛教史略 / 荻原雲來著 ; 呂澂編譯. 阿育王及其石訓 / 周祥光譯., 彌勒, 民71-73, 總館/5樓人文資料區, 220.8 4443 v.23、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呂澂, 大千出版, 飛鴻國際總經銷, 民92[2003], 索書號:220.91 6038, 中興分館(南投)/中興2樓書庫
  • 購書:

《佛教的原點》

作者:水野弘元著; 達和法師;陳淑慧譯; 出版者:圓明出版社

著者 水野 弘元
題名 佛教的原點 / 水野弘元原著; 釋達和, 陳淑慧譯
版本項 初版
出版項 1991
臺中市 : 恆沙, 民80
面數高廣 [10], 270, 圖版[2]面 : 彩圖 ; 21公分

館藏地, 索書號


《印度聖境旅人書》

作者 林許文二 ; 陳師蘭;出版日期 2000.08.23;頁次 450;出版者 商智
著者 林許 文二
題名 印度聖境旅人書 : 第一本印度十大聖地自助旅行地圖 / 林許文二, 陳師蘭著
版本項 第一版
出版項 2000
臺北市 : 商智文化 : 農學總經銷 , 2000[民89]二刷
面數高廣 441面 : 彩圖, 部份彩色摺地圖 ; 20 x 21 公分
國際標準書號 957-667-692-4

館藏地, 索書號

  • 宜、花、東

    • 宜蘭縣圖書館 , 羅東總館(李科永) /羅東書庫 737.19 4001、 壯圍鄉立圖書館 /壯圍書庫 737.19 7504 97、 礁溪鄉立圖書館 /礁溪書庫 737.19 8746、 冬山鄉立圖書館順安館 /順安館一般書區 737.19 4021
    • 國立東華大學圖書資訊處 , 三樓中文書區600-999, 737.19 4400 2000、 三樓中文書區600-999, 737.19 4001-2 2008
    •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圖書館 , 金峰鄉立圖書館/開架, 737.19 8778、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圖書館/開架, 737.19 8778
    • 國立臺東大學圖書館 , 737.19 4001 c.3 | 知本總館/1F密集書庫、 737.19 4001-3 | 知本總館/3F中文書庫
    • 佛光大學圖書館 , 737.19 7524, 佛光大學圖書館/東方語文圖書區-7大類(4F) 、 737.19 4001-2, 佛光大學圖書館/東方語文圖書區-7大類(4F)
    • 慈濟大學 , 737.19 8746 2000; 建國分館3~5樓中文書庫 737.19 8746 89 c.2; 建國分館3~5樓中文書庫 737.19 8746 89; 中學2~3樓中英文書庫區 737.19 8746 2000
  • 高、屏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右昌分館/右昌 圖書 B 992 4001 書在館 KML0911851、 寶珠分館/寶珠 圖書 B 992 4001, KML0911855、彌陀公園/彌陀公園 圖書 B 737.19 4001, 21202000167087、 大社分館/大社分館 圖書 B 737.19 4001 89, 21465000320267、 岡山文化/第一開架室 圖書 B 737.19 4001, 21202000340163、 茂林圖書館/茂林圖書館 圖書 B 737.19 4001 89 書在館,但館藏不提供網路借書服務。 21477000174511、 甲仙分館/甲仙分館 圖書 B 737.19 4001, 21474000328858、 總館/6F 開放書架區 圖書 B 737.19 4001, KML3572800、 前鎮分館/前鎮 圖書 B 992 4001 找尋中、 楠仔坑分館/楠仔坑 圖書 B 737.19 7524, KML4053532、 中崙分館/中崙分館 圖書 B 737.19 8746, 21467000547154、 大寮分館/大寮分館 圖書 B 737.19 4001 2008, 21469000550097、 岡山文化/第一開架室 圖書 B 737.19 4001-3, 21202001788626、 小港分館/小港分館主題書展 圖書 B 737.19 7524, KML1760606、 三民分館/三民 圖書 B 737.19 7524, KML2327739、 總館/6F 開放書架區 圖書 B 737.19 7524, KML2925472、 林園分館/林園分館 圖書 B 737.19 7524, KML5423631、 小港分館/小港 圖書 B 737.19 7524 待移送他館
    • 國立高雄大學圖資館 , 館藏查詢 , 東方語文圖書區(四樓), 737.19 4001-2 2000、 東方語文圖書區(四樓), 737.19 4001-1 2008
    • 高雄師範大學圖書資訊處 , 和平5F 中文書庫, 737.19 4001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圖書館 , 4F東方語文書庫 ; 737.19 4001
    •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圖書資訊館 , 4F吃喝玩樂書區 ; 719.371 8746、 印度聖境旅人書 [ 電子資源 ] :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來義鄉立圖書館/來義圖書室, 737.19 8746
    • 國立屏東大學圖書館 , 民生中文圖書區, 737.19 4400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圖書館 , 2F中文書庫; (737.19 4001)
  • 雲、嘉、南

    •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圖書館 , 二崙鄉立圖書館/二崙鄉圖書室, 737.19 4001 2000 可借閱 01649000202641、 口湖鄉立圖書館/口湖鄉圖書室, 737.19 400、 文化觀光處/文化觀光處2樓開架閱覽室, 737.19 4001 2008 00640001467847、崙背鄉立圖書館/崙背鄉圖書室, 737.19 4001 2008、 麥寮鄉立圖書館/麥寮鄉圖書室, 737.19 8967 v.13 可借閱 01638000148813、 褒忠鄉立圖書館/褒忠鄉圖書室, 737.19 8967, 01634000242359 、 台西鄉立圖書館/台西鄉圖書室, 737.19 8967 可借閱 01636000155788 、 莿桐鄉立圖書館/莿桐鄉圖書室, 737.19 4001 v.13 已被外借/2016-02-25 01647000317351、 文化觀光處/文化觀光處2樓開架閱覽室, 737.19 4001 可借閱 00640000899057、 斗南鎮立圖書館/斗南鎮圖書室, 737.19 4001 可借閱 01630000251689 、 大埤鄉立圖書館/大埤鄉圖書室, 737.19、 古坑鄉立圖書館/古坑鄉罕用書庫, 737.19 4400
    • 嘉義市公共圖書館 , 文化局圖書館/文化局書庫, 737.19 8746、 文化局圖書館/文化局書庫, 737.19 8746
    •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 299.1/4001、 299.1/4001-1
    • 南華大學圖書館 , 3F東方語文圖書區(分類號300-999.99) BOOK 737.19 4001
    • 國立中正大學圖書館 , 六樓中文書庫 ; 737.19 8778、 六樓中文書庫 ; 737.19 8746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喜樹開架閱覽區), 737.19 4001 2000、 土城(新總館)罕用書庫(需線上調閱), 737.19 8746、 PH0031578 白河開架閱覽區 白河開架閱覽區 737.19 8746、 DS0037262 東山開架閱覽區 東山開架閱覽區 737.19 8746、 KZ0056964 歸仁罕用書庫(需線上調閱) 歸仁罕用書庫(需線上調閱) 737.19 8746、 NH0039980 南化罕用書庫(需線上調閱)(閉館整修) 南化罕用書庫(需線上調閱)(閉館整修) 737.19 8746、 TN0115927 新營文化中心開架閱覽區 737.19 8746 *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 , 中文圖書區(5F) ; 737.19 4001
  • 彰、中、投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縣圖1F開架閱覽區, 737.19 7524 2008、 31400000632252 和美書庫, 737.19 7524 2008、 31424000697867 芬園書庫, 737.19 7524 2008、 31425000847303 彰市一般閱覽區, 737.19 4001 2008-9、 縣圖閉架書庫, PB 737.19 4001、 31202004196452 縣圖閉架書庫, PB 737.19 4001 c.2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大墩開架閱覽區 992.8371 4001、 31352000610087 大肚開架閱覽區 737.19 4001 97、 31375000202621 大里開架閱覽區 737.19 4001 2008、 31365001003557 清水開架閱覽區(工程中) 737.19 4400、 31374000936429 清水紫雲巖書庫 737.19 4001 2008、 31364000713845 烏日開架閱覽區 737.19 4001 97、 清水紫雲巖書庫 737.19 4001、 31368000241509 潭子密集書庫 737.19 4400 c.0、 31201001680666 葫蘆墩開架閱覽區 737.19 4001、 TTW0048882 西屯開架閱覽區 737.19 4001 89、 31372000223798 豐原南嵩開架閱覽區 737.19 4400 89 尋書未獲
    • 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館 , 5樓中文書庫 ; 737.19 4001-5、 5樓中文書庫 ; 737.19 4001-2
    • 東海大學圖書館 圖書總館/四樓中文書庫, BOOK 737.19 4400-01 2000
    • 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 , 4F東方語文書庫, 737.19 7524
    • 中國醫藥大學圖書館 , 北港分部書庫, 737.19 7524 2008、 北港分部閉架書庫, 737.19 7524 2008、 北港分部閉架書庫, 737.19 4001-2 2013
    •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圖書館 , 總圖( 1/ 0), W 737.19 4001、 總圖B1( 1/ 0), 737.19 4001-1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館藏查詢系統 , 中興分館(南投)/中興2樓書庫 中文圖書 737.19 4001、 總館閉架書庫, 737.19 4001 c.1/095B53、總館閉架書庫, 737.19 4001 /158B15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圖書館 , 寶山分館/書庫, 737.19 4001 c.2、 總館/四樓書庫, 737.19 4001、 電子書
    •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圖書館 , 文化局3樓一般圖書區, 737.19 4001、埔里館3樓一般圖書區 737.19 4400 c.0
  • 桃、竹、苗

  • 北、北、基

    • 法鼓文理學院圖書資訊館 , 總館, 四樓佛學書庫區, B 910 4001、 總館, 四樓佛學書庫區, B 910 4001 c.2、 麗英館, 中文圖書區, 737.19 4001 2000
    • 國家圖書館 , 初版, 2008, 737.19 8778、 第一版, 2000, 737.19 8746
    • 國立臺灣圖書館 , 三樓中文圖書區, 737.19 4001 89、地下二樓密集書庫正複本區, 737.19 4001 89、地下二樓密集書庫正複本區, 737.19 4001 89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A13三民/密集書庫區(採線上預約), 737.19 4001, /閉架、 A14中崙/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B13六合/密集書庫區(採線上預約), 737.19 4001, /閉架、 C11道藩/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C21延吉/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D13大直/密集書庫區(採線上預約), 737.19 4001, /閉架、 E11王貫英(114/7/26辦理選務閉館)/密集書庫區(採線上預約), 737.19 4001, /閉架、 F11延平/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F13建成/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G14萬華/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H11景美/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H23萬芳/密集書庫區(採線上預約), 737.19 4001, /閉架、 I21龍華/密集書庫區(採線上預約), 737.19 4001, /閉架、 J12東湖/密集書庫區(採線上預約), 737.19 4001, /閉架、 J13西湖/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K12天母/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L13石牌/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L14清江/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2008[民97], 版本項:初版:A12民生/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B13六合/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D11中山(辦理選務7/25 17:30閉館、7/26-27全日閉館)/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D13大直/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E11王貫英(114/7/26辦理選務閉館)/密集書庫區(採線上預約), 737.19 4001, /閉架、 E11王貫英(114/7/26辦理選務閉館)/特色館藏區, 737.19 4001、 E12城中/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F11延平/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G13西園/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GOB太陽圖書館/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H11景美/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H17景新/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I11南港/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I21龍華/密集書庫區(採線上預約), 737.19 4001, /閉架、 J12東湖/密集書庫區(採線上預約), 737.19 4001, /閉架、 J13西湖/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K11葫蘆堵/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L11北投/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L13石牌/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L15吉利/密集書庫區(採線上預約), 737.19 4001, /閉架、 L23秀山/一般書庫區, 737.19 4001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蘆洲集賢開架閱覽 圖書可借30天 中文圖書 737.19 8746、 GAB060592 林口開架閱覽 圖書可借30天 中文圖書 737.19 8746、 GAB070247 林口開架閱覽 圖書可借30天 中文圖書 737.19 8746 c.2、 WAB011006 金山開架閱覽 圖書可借30天 中文圖書 737.19 8746、 淡水開架閱覽 圖書可借30天 中文圖書 737.19 8746、 A0214881 蘆洲永平開架閱覽[閉館] 圖書可借30天 中文圖書 737.19 8746、 BDB008944 五股更新開架閱覽 圖書可借30天 中文圖書 737.19 8746、 EBB011844 鶯歌二甲開架閱覽 圖書可借30天 中文圖書 737.19 8746、 HDB038945 三重崇德開架閱覽 圖書可借30天 中文圖書 737.19 8746、 KEB038910 蘆洲集賢開架閱覽 圖書可借30天 中文圖書 737.19 8746、 OAB106150 中和員山開架閱覽[工程閉館] 圖書可借30天 中文圖書 737.19 8746、 OCB101113 中和特色專區-新住民文化 圖書可借30天 中文圖書 737.19 8746、 TDB020959 板橋國光開架閱覽 圖書可借30天 中文圖書 737.19 8746
    •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 總圖2F人社資料區 ; 737.19 4400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 , 林口分館 935.19 440、 總館7F書架, 935.19 440、 公館分館, 935.19 440、 總館7F書架, 935.19 225
    •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 , 總圖三樓中文圖書區; 737.19 8746、 總圖三樓中文圖書區; 737.19 8746a
    • 淡江大學圖書館 , 總館7樓書庫 ; 737.19 /8746-2、 總館7樓書庫; 737.19 /8746, 共2件
    • 東吳大學圖書館 , 雙溪中正書庫 ; 737.19 4001
    • 輔仁大學圖書館 , 公博樓圖書館圖書區 737.19 4001 2008、 公博樓圖書館圖書區 737.19 4001
    • 中國文化大學圖書館 , 總館5F中文圖書區, 737.19 4001-1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圖書館 , 台科B1地下室, 737.19 746-2、 華夏5F中文書庫, 737.19 4001 2000、 台科3F中文書庫, 737.19 746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圖書館 , 圖書館/三樓書庫, 中日文圖書, 737.19 8746
    • 國立臺北大學圖書館 , 3F中文圖書區, 737.19 4001、 電子書


台灣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