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染相應 (煩惱相應, 污染相應) 對讀 (巴利三藏 相應部) Parallel Reading of Kilesa-saṃyuttaṃ (Defilements)
本對讀包含下列數個版本,請自行勾選欲對讀之版本 (感恩 Siong-Ui Te 師兄 提供程式支援):
巴利原典(CSCD) [1] | 6. Kilesasaṃyuttaṃ 1. Cakkhusuttaṃ
|
漢譯(莊春江) [2] | 27.(6).雜染相應 相應部27相應1經/ 眼經 (雜染相應/蘊篇/如來記說)(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 比丘 們!凡在眼上的欲貪是心的 隨雜染 ;凡在耳上的欲貪是心的隨雜染;凡在鼻上的欲貪是心的隨雜染;凡在舌上的欲貪是心的隨雜染;凡在身上的欲貪是心的隨雜染;凡在意上的欲貪是心的隨雜染。 比丘們!當比丘在這六處上捨斷心的隨雜染,則有傾向離欲的心;已遍 修習 離欲的心,可以認為在應該以 證智 作證的諸法上是 適合作業的 。」 |
漢譯(蕭式球 譯, 香港志蓮淨苑) [3] | 27 污染相應 相應部.二十七.污染相應 一.眼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對眼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對耳……
“對鼻……
“對舌……
“對身……
“對意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比丘們,一位比丘捨棄這六個地方的污染,他的內心便會傾向出離;充滿出離心的人,內心易受駕馭,能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法義。”
|
巴利原典(CSCD) [1] | 2. Rūpasuttaṃ
|
漢譯(莊春江) [2] | 相應部27相應2經/ 色經 (雜染相應/蘊篇/如來記說)(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 比丘 們!凡在色上的欲貪是心的 隨雜染 ;凡在聲音上……(中略)凡在氣味上……(中略)凡在味道上……(中略)凡在 所觸 上……(中略)凡在法上的欲貪是心的隨雜染。 比丘們!當比丘在這六處上捨斷心的隨雜染,則有傾向離欲的心;已遍 修習 離欲的心,可以認為在應該以 證智 作證的諸法上是 適合作業的 。」 |
漢譯(蕭式球 譯, 香港志蓮淨苑) [3] | 二.色 “比丘們,對色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對聲……
“對香……
“對味……
“對觸……
“對法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比丘們,一位比丘捨棄這六個地方的污染,他的內心便會傾向出離;充滿出離心的人,內心易受駕馭,能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法義。”
|
巴利原典(CSCD) [1] | 3. Viññāṇasuttaṃ
|
漢譯(莊春江) [2] | 相應部27相應3經/ 識經 (雜染相應/蘊篇/如來記說)(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 比丘 們!凡在眼識上的欲貪是心的 隨雜染 ;凡在耳識上……(中略)凡在鼻識上味……(中略)凡在舌識上……(中略)凡在身識上……(中略)凡在意識上的欲貪是心的隨雜染。 比丘們!當比丘在這六處上捨斷心的隨雜染,則有傾向離欲的心;已遍 修習 離欲的心,可以認為在應該以 證智 作證的諸法上是 適合作業的 。」 |
漢譯(蕭式球 譯, 香港志蓮淨苑) [3] | 三.識 “比丘們,對眼識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對耳識……
“對鼻識……
“對舌識……
“對身識……
“對意識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比丘們,一位比丘捨棄這六個地方的污染,他的內心便會傾向出離;充滿出離心的人,內心易受駕馭,能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法義。”
|
巴利原典(CSCD) [1] | 4. Samphassasuttaṃ
|
漢譯(莊春江) [2] | 相應部27相應4經/ 觸經 (雜染相應/蘊篇/如來記說)(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 比丘 們!凡在眼觸上的欲貪是心的 隨雜染 ;凡在耳觸上……(中略)凡在鼻觸上……(中略)凡在舌觸上……(中略)凡在身觸上……(中略)凡在意觸上的欲貪是心的隨雜染。 比丘們!當比丘……(中略)在應該以 證智 作證的諸法上是 適合作業的 。」 |
漢譯(蕭式球 譯, 香港志蓮淨苑) [3] | 四.觸 “比丘們,對眼觸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 “對耳觸…… | “對鼻觸…… | “對舌觸…… | “對身觸…… | “對意觸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 | “比丘們,一位比丘捨棄這六個地方的污染,他的內心便會傾向出離;充滿出離心的人,內心易受駕馭,能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法義。” |
巴利原典(CSCD) [1] | 5. Samphassajasuttaṃ
|
漢譯(莊春江) [2] | 相應部27相應5經/ 被觸所生經 (雜染相應/蘊篇/如來記說)(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 比丘 們!凡在被眼觸所生受上的欲貪是心的 隨雜染 ;凡在被耳觸所生受上……(中略)凡在被鼻觸所生受上……(中略)凡在被舌觸所生受上……(中略)凡在被身觸所生受上……(中略)凡在被意觸所生受上的欲貪是心的隨雜染。 比丘們!當比丘……(中略)在應該以 證智 作證的諸法上是 適合作業的 。」 |
漢譯(蕭式球 譯, 香港志蓮淨苑) [3] | 五.受 “比丘們,對眼觸所生的受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對耳觸所生的受……
“對鼻觸所生的受……
“對舌觸所生的受……
“對身觸所生的受……
“對意觸所生的受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比丘們,一位比丘捨棄這六個地方的污染,他的內心便會傾向出離;充滿出離心的人,內心易受駕馭,能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法義。”
|
巴利原典(CSCD) [1] | 6. Saññāsuttaṃ
|
漢譯(莊春江) [2] | 相應部27相應6經/ 想經 (雜染相應/蘊篇/如來記說)(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 比丘 們!凡在色想上的欲貪是心的 隨雜染 ;凡在聲想上……(中略)凡在氣味想上……(中略)凡在味道想上……(中略)凡在所觸想上……(中略)凡在法想上的欲貪是心的隨雜染。 比丘們!當比丘……(中略)在應該以 證智 作證的諸法上是 適合作業的 。」 |
漢譯(蕭式球 譯, 香港志蓮淨苑) [3] | 六.想 “比丘們,對色想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對聲想……
“對香想……
“對味想……
“對觸想……
“對法想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比丘們,一位比丘捨棄這六個地方的污染,他的內心便會傾向出離;充滿出離心的人,內心易受駕馭,能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法義。”
|
巴利原典(CSCD) [1] | 7. Sañcetanāsuttaṃ
|
漢譯(莊春江) [2] | 相應部27相應7經/ 思經 (雜染相應/蘊篇/如來記說)(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 比丘 們!凡在色思 ( 色之思 ) 上的欲貪是心的 隨雜染 ;凡在聲思上……(中略)凡在氣味思上……(中略)凡在味道思上……(中略)凡在所觸思上……(中略)凡在法思上的欲貪是心的隨雜染。 比丘們!當比丘……(中略)在應該以 證智 作證的諸法上是 適合作業的 。」 |
漢譯(蕭式球 譯, 香港志蓮淨苑) [3] | 七.思 “比丘們,對色思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對聲思……
“對香思……
“對味思……
“對觸思……
“對法思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比丘們,一位比丘捨棄這六個地方的污染,他的內心便會傾向出離;充滿出離心的人,內心易受駕馭,能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法義。”
|
巴利原典(CSCD) [1] | 8. Taṇhāsuttaṃ
|
漢譯(莊春江) [2] | 相應部27相應8經/ 渴愛經 (雜染相應/蘊篇/如來記說)(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 比丘 們!凡在色之渴愛上的欲貪是心的 隨雜染;凡在聲之渴愛上……(中略)凡在氣味之渴愛上……(中略)凡在味道之渴愛上……(中略)凡在所觸之渴愛上……(中略)凡在法之渴愛上的欲貪是心的隨雜染。 比丘們!當比丘……(中略)在應該以 證智 作證的諸法上是 適合作業的 。」 |
漢譯(蕭式球 譯, 香港志蓮淨苑) [3] | 八.愛 “比丘們,對色愛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對聲愛……
“對香愛……
“對味愛……
“對觸愛……
“對法愛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比丘們,一位比丘捨棄這六個地方的污染,他的內心便會傾向出離;充滿出離心的人,內心易受駕馭,能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法義。”
|
巴利原典(CSCD) [1] | 9. Dhātusuttaṃ
|
漢譯(莊春江) [2] | 相應部27相應9經/ 界經 (雜染相應/蘊篇/如來記說)(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 比丘 們!凡在地界上的欲貪是心的 隨雜染 ;凡在水界上……(中略)凡在火界上……(中略)凡在風界上……(中略)凡在虛空界上……(中略)凡在識界上的欲貪是心的隨雜染。 比丘們!當比丘在這六處上捨斷心的隨雜染,則有傾向離欲的心;已遍 修習 離欲的心,可以認為在應該以 證智 作證的諸法上是 適合作業的 。」 |
漢譯(蕭式球 譯, 香港志蓮淨苑) [3] | 九.界 “比丘們,對地界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對水界……
“對火界……
“對風界……
“對空界……
“對識界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比丘們,一位比丘捨棄這六個地方的污染,他的內心便會傾向出離;充滿出離心的人,內心易受駕馭,能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法義。”
|
巴利原典(CSCD) [1] | 10. Khandhasuttaṃ
Kilesasaṃyuttaṃ samattaṃ. Tassuddānaṃ – Cakkhu rūpañca viññāṇaṃ, phasso ca vedanāya ca;
Saññā ca cetanā taṇhā, dhātu khandhena te dasāti.
|
漢譯(莊春江) [2] | 相應部27相應10經/ 蘊經 (雜染相應/蘊篇/如來記說)(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 比丘 們!凡在色上的欲貪是心的 隨雜染 ;凡在受上……(中略)凡在想上……(中略)凡在行上……(中略)凡在識上的欲貪是心的隨雜染。 比丘們!當比丘在這五處上捨斷心的隨雜染,則有傾向離欲的心;已遍 修習 離欲的心,可以認為在應該以 證智 作證的諸法上是 適合作業的 。」 雜染相應完成,其 攝頌 : 「眼、色、識,觸與受, 想、思、渴愛,界與蘊,它們為十則。」 |
漢譯(蕭式球 譯, 香港志蓮淨苑) [3] | 十.蘊 “比丘們,對色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對受……
“對想……
“對行……
“對識有貪染的人,他的內心便會有污染。
“比丘們,一位比丘捨棄這五個地方的污染,他的內心便會傾向出離;充滿出離心的人,內心易受駕馭,能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法義。”
污染相應完
|
備註:
[1] | (1, 2, 3, 4, 5, 6, 7, 8, 9, 10) 請參考: The Pāḷi Tipitaka http://www.tipitaka.org/ (請於左邊選單“Tipiṭaka Scripts”中選 Roman → Web → Tipiṭaka (Mūla) → Suttapiṭaka → Saṃyuttanikāya → Khandhavaggapāḷi → 6. Kilesasaṃyuttaṃ )。或可參考 【國際內觀中心】(Vipassana Meditation (As Taught By S.N. Goenka in the tradition of Sayagyi U Ba Khin)所發行之《第六次結集》(巴利大藏經) CSCD ( 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 |
[2] | (1, 2, 3, 4, 5, 6, 7, 8, 9, 10) 請參考: 臺灣【莊春江工作站】 → 漢譯 相應部/Saṃyuttanikāyo → 27.雜染相應(請點選經號進入): |
[3] | (1, 2, 3, 4, 5, 6, 7, 8, 9, 10) 請參考: 香港【志蓮淨苑】文化部--佛學園圃--5. 南傳佛教 -- 5.1.巴利文佛典選譯-- 5.1.3.相應部(或 志蓮淨苑文化部--研究員工作--研究文章 ) → 5.1.3.相應部: 27 污染相應 |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