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道品(《法句經》, Dhammapada, Maggavaggo, 白話文版, 蘇錦坤 著(含巴利文法分析,2021)
- 《法句經》目錄 , 白話文版, 蘇錦坤 著
Dhp_273 | Dhp_274 | Dhp_275 | Dhp_276 | Dhp_277 | Dhp_278 |
---|---|---|---|---|---|
Dhp_279 | Dhp_280 | Dhp_281 | Dhp_282 | Dhp_283 | Dhp_284 |
Dhp_285 | Dhp_286 | Dhp_287 | Dhp_288 | Dhp_289 | 本品(Maggavaggo)總結 |
Dhp. 273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 「Maggānaṭṭhaṅgiko seṭṭho」。主詞為「maggānaṭṭhaṅgiko 八支道」,動詞為「hoti 是」(省略),主詞補語為「maggo 道」(省略),「seṭṭho 最殊勝」。
- 「saccānaṃ caturo padā」。主詞為「caturo padā 四句」,動詞為「hoti 是」(省略),主詞補語為「saccānaṃ 真諦」(複數屬格)。無著比丘曾有一篇論文探討「cattāri saccāni 四諦」為最初的稱號,「cattāri ariyasaccāni」或「四聖諦」為後起的名稱。
- 「Virāgo seṭṭho dhammānaṃ」。主詞為「Virāgo 離欲」,動詞為「hoti 是」(省略),主詞補語為「seṭṭho dhammānaṃ 最殊勝的法」,「seṭṭho 最殊勝的」。
- 「dvipadānañca cakkhumā」。主詞為「dvipadānaṃ cakkhumā 二足之中的具眼者」,動詞為「hoti 是」(省略),形容詞為「seṭṭho 最殊勝的」(省略)。此句為:「二足之中的具眼者是最殊勝的」;「二足之中的具眼者」是指「世尊」,也就是我們三皈依所稱的「皈依佛,兩足尊」。
《法句經》卷2〈道行品 28〉:
相對於巴利偈頌第四句:「dvipadānañca cakkhumā 二足之中的具眼者(是最殊勝的)」;「二足之中的具眼者」是指「世尊」,也就是我們三皈依所稱的「皈依佛,兩足尊」。
但是漢譯均提到「燈、施燈」,頗為奇怪。
較合理的解釋是,T210《法句經》的翻譯團隊將「dvipadānañca cakkhumā 二足之中的具眼者(是最殊勝的)」當成「dvipa 燈 - dānañca 施 cakkhumā 眼」,然後將這幾個字連接成「施燈必得眼」。
如果這樣的猜測是正確的話,這也代表T210《法句經》的翻譯團隊對「《法句經》的師說」非常生疏。 實際上,《出曜經》的另一組翻譯確實地翻譯出「明眼二足尊」。
《出曜經》卷13〈道品 13〉: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Dhp. 274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 「Eseva maggo」、「Eso eva maggo」。主詞為「eso 這個」,動詞為「hoti 是」(省略),主詞補語為「maggo 道」(省略),副詞為「eva 僅僅」。此句為「僅有這個是道」。
- 「natthañño dassanassa visuddhiyā」、「natthi añño dassanassa visuddhiyā」。主詞為「añño 別的」,動詞為「natthi 不是」,主詞補語為「maggo 道」(省略),「dassanassa visuddhiyā maggo 清淨見的道」。此句為「其他能清淨知見的道不存在」。
- 「Etañhi tumhe paṭipajjatha」、「Etaṃ hi tumhe paṭipajjatha」。主詞為「tumhe 你們」(複數),動詞為「paṭipajjatha 需進入」(第二人稱複數動詞,命令語態 imperative),受詞為「etaṃ 此(道)」。此句為「你們必需進入此道」。
- 「mārassetaṃ pamohanaṃ」。主詞為「etaṃ 此、這個」(沿用上一句),動詞為「hoti 是」(省略),主詞補語為「mārassetaṃ pamohanaṃ 魔羅的困惑、困惑魔羅」。此句為:「此道能困惑魔羅」。
《法句經》卷2〈道行品 28〉:
相對於巴利偈頌第二句:「natthañño dassanassa visuddhiyā 其他能清淨知見的道不存在」;T210《法句經》的翻譯為「是道無復畏」,奇怪的是「相對的偈頌並未出現『畏』字」。
同時,T210《法句經》第四句出現的「邪苦」,也是極其罕見。中國甘肅博物館收藏了一件來自「吐魯番盆地」的「《法句經》寫本」年代約在西元三世紀末,最遲不會遲過西元第六世紀末,此一寫本在此偈頌作:
所以,對照《出曜經》與《法集要頌經》的翻譯,代表T210《法句經》的翻譯團隊並未發生失誤,只是從西元224年完成翻譯到西元958年第一次雕刻入藏,至少歷經734年的輾轉抄寫,這些抄寫訛誤也是「諸行無常」的顯現,不能歸咎最初的翻譯團隊。
T210《法句經》第四句出現的「邪苦」應作「眾苦」。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Dhp. 275
此首偈頌包含兩個句子:
- 「Etañhi tumhe paṭipannā, dukkhassantaṃ karissatha」、「Etaṃ hi tumhe paṭipannā, dukkhassantaṃ karissatha」。主詞為「tumhe 你們」(複數),動詞為「karissatha 將作」(第二人稱複數未來式動詞,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karoti),受詞為「dukkhassantaṃ 苦的盡頭」(古譯為「苦邊」),副詞片語為「Etaṃ paṭipannā 進入了此(道)」。此句為「進入了此(道),你們將到達苦的盡頭(究竟苦邊)」。
- 「Akkhāto vo mayā maggo, aññāya sallakantanaṃ」。主詞為「maggo 道」,動詞為「hoti 是」(省略),形容詞為「Akkhāto 宣說的、講述的」,副詞為「mayā 被我」(工具格),另一形容名詞的形容詞片語為「aññāya sallakantanaṃ 已經知曉了箭的拔除方法」。此句為「我已經宣說此道,以知曉箭的拔除方法」。
關於字義:
- 「usu 箭」。
- 「salla 刺、飛鑣(飛鏢)、箭」
明法比丘《巴漢字典》:
Salla,(Vedic walya,cp.walākā),【陽】箭(飛鑣),樹樁,豪豬的剛毛,外科的工具(an arrow,dart)。antodosasalla﹐內瞋箭。abhūḷhasalla﹐箭。taṇhāsalla﹐渴愛箭。bhavasalla﹐有箭。Nd1 59 七箭:
- rāgasalla 染箭、貪箭
- dosasalla 瞋箭
- mohasalla 癡箭
- mānasalla 慢箭
- diṭṭhisalla 見箭
- sokasalla 愁箭
- kathaṅkathāsalla 疑箭。
《法句經》卷2〈道行品 28〉: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Dhp. 276
此首偈頌包含三個句子:
- 「Tumhehi kiccamātappaṃ」、「Tumhehi kiccam ātappaṃ」。我必需承認我不瞭解這一句的句型架構,大致上,註釋者將此句翻譯為:「You must make an effort 你應自作努力」,動詞應該是「祈使態、命令態」;或者「efforts are to be done by you 你需努力」。目前暫擬如下:主詞為「ātappaṃ 努力」(單數),動詞為「kiccam 被作、被達成」(省略),副詞為「tumhehi 由你們」(工具格,複數)。此句為「努力應由你們達成」,也就是「你們應努力」。
- 「akkhātāro tathāgatā」。主詞為「tathāgatā 如來」,動詞為「hoti 是」(省略),主詞補語為「akkhātāro 老師、教導的人」。此句為「如來只是教導者」。
- 「Paṭipannā pamokkhanti, jhāyino mārabandhanā」。主詞為「jhāyino 禪修者」,「Paṭipannā jhāyino 已進入(此道)的禪修者」,動詞為「pamokkhanti 將解脫」(第三人稱複數未來式動詞,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pamuñcati),副詞為「mārabandhanā 從魔羅的束縛」(從格)。此句為「已進入(此道)的禪修者將從魔羅的束縛解脫」。
明法比丘《巴漢字典》:DhsA.p.63.:Kiccaṁ vā sampatti vā raso nāma.(作(用)或達成,稱為‘作用’。)
《法句經》卷2〈道行品 28〉: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Dhp. 277
此首偈頌包含兩個句子:
- 「Sabbe saṅkhārā aniccā’ti, yadā paññāya passati, Atha nibbindati dukkhe」。此句為「yadā A 當 A 發生時, Atha B 則 B」。A部分,主詞為「sa 他」(單數,省略),動詞為「passati 見」(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副詞為「paññāya 以智慧」(工具格),受詞為一個句子「Sabbe saṅkhārā aniccā 一切行無常」,「ti」代表這一句子的引號。此句為「當他以智慧見到『諸行無常』時」。B部分,主詞為「sa 他」(單數,省略),動詞為「nibbindati 厭離」(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其名詞為 nibbidā),副詞為「dukkhe 在苦」(位格),「atha 然後」。整句為「當他以智慧見到『諸行無常』時,則他於苦厭離」。
- 「esa maggo visuddhiyā」。主詞為「esa 這」,動詞為「hoti 是」(省略),主詞補語為「maggo 道」,「visuddhiyā 清淨的」(屬格,所有格)。
《法句經》卷2〈道行品 28〉: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Dhp. 278
此首偈頌包含兩個句子:
- 「Sabbe saṅkhārā dukkhā’ti, yadā paññāya passati, Atha nibbindati dukkhe」。此句為「yadā A 當 A 發生時, Atha B 則 B」。A部分,主詞為「sa 他」(單數,省略),動詞為「passati 見」(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副詞為「paññāya 以智慧」(工具格),受詞為一個句子「Sabbe saṅkhārā dukkhā 一切行是苦」,「ti」代表這一句子的引號。此句為「當他以智慧見到『諸行是苦』時」。B部分,主詞為「sa 他」(單數,省略),動詞為「nibbindati 厭離」(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其名詞為 nibbidā),副詞為「dukkhe 在苦」(位格),「atha 然後」。整句為「當他以智慧見到『諸行是苦』時,則他於苦厭離」。
- 「esa maggo visuddhiyā」。主詞為「esa 這」,動詞為「hoti 是」(省略),主詞補語為「maggo 道」,「visuddhiyā 清淨的」(屬格,所有格)。
《法句經》卷2〈道行品 28〉: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Dhp. 279
此首偈頌包含兩個句子:
- 「Sabbe dhammā anattā’ti, yadā paññāya passati, Atha nibbindati dukkhe」。此句為「yadā A 當 A 發生時, Atha B 則 B」。A部分,主詞為「sa 他」(單數,省略),動詞為「passati 見」(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副詞為「paññāya 以智慧」(工具格),受詞為一個句子「Sabbe dhammā anattā 一切法無我」,「ti」代表這一句子的引號。此句為「當他以智慧見到『諸法無我』時」。B部分,主詞為「sa 他」(單數,省略),動詞為「nibbindati 厭離」(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其名詞為 nibbidā),副詞為「dukkhe 在苦」(位格),「atha 然後」。整句為「當他以智慧見到『諸法無我』時,則他於苦厭離」。
- 「esa maggo visuddhiyā」。主詞為「esa 這」,動詞為「hoti 是」(省略),主詞補語為「maggo 道」,「visuddhiyā 清淨的」(屬格,所有格)。
《法句經》卷2〈道行品 28〉: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Dhp. 280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paññāya maggaṃ alaso na vindati」。主詞為「alaso 懶惰者、怠惰的人」(單數),動詞為「vindati 得到、找到」(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na vindati 找不到」,副詞為「paññāya 以智慧」(工具格),受詞為「maggaṃ 道」。此句為「怠惰者無法以智慧找到道路」。主詞「alaso 怠惰者」有以下四個形容詞或片語
- 「Uṭṭhānakālamhi anuṭṭhahāno 在該努力時不努力的」。「Uuṭṭhānakālamhi 在努力時」(位格),「anuṭṭhahāno 不努力的」。
- 「yuvā balī ālasiyaṃ upeto 年輕、健壯卻怠惰的」「 」
- 「Saṃsannasaṅkappamano 意志消沉的」
- 「kusīto 懶散的」。
《法句經》卷2〈道行品 28〉: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應努時不努力」,遣詞用字頗為奇怪。
建議改作:
Dhp. 281
此首偈頌包含五個句子:
- 「Vācānurakkhī 護語」。
- 「manasā susaṃvuto 意的善調御」。
- 「kāyena ca nākusalaṃ kayirā 他不應以身做不善」、「kāyena ca na akusalaṃ kayirā」。主詞為「sa 他」(省略),動詞為「kayirā 應做」(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祈使態 opt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karoti」,「na kayirā 不應做」,受詞為「akusalaṃ 不善」,副詞為「kāyena 以身」(工具格)。
- 「Ete tayo kammapathe visodhaye 他應令(此)三種行為方式清淨」。主詞為「sa 他」(省略),動詞為「visodhaye 應清淨」(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役使態 caus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visujjhati」,受詞為「tayo kammapathe 三種行為方式」,「kammapathe, kamma (行為 behavior, action) - pathe (ways 方式、路徑)」。
- 「ārādhaye maggamisippaveditaṃ 他應證得世尊所教導的道」。主詞為「sa 他」(省略),動詞為「ārādhaye 應完成、應取得」(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祈使態 opt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ārādhayati」,受詞為「maggamisippaveditaṃ」、「magga 道 -m- isi 仙人 -p- paveditaṃ 所宣說的、所教導的」(isi 仙人,指「世尊」)。
《法句經》卷2〈道行品 28〉: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Dhp. 282
此首偈頌包含三個句子:
- 「Yogā ve jāyatī bhūri」。主詞為「bhūri (廣大的)智慧」(單數)。動詞為「jāyatī 被產生 is born」(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被動態 pass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janati),「Yogā 從瑜伽」(從格 ablative,一般在此解釋為「從禪修」),此句為「智慧從禪修而生」。
- 「ayogā bhūrisaṅkhayo」。主詞為「bhūrisaṅkhayo 智慧消失、智慧破壞」,動詞為「jāyatī 被產生 is born」(省略),「ayogā 從缺乏瑜伽」(從格 ablative,一般在此解釋為「從不禪修」),此句為「智慧從不禪修而滅」。
- 「Etaṃ dvedhāpathaṃ ñatvā, bhavāya vibhavāya ca; Tathāttānaṃ niveseyya, yathā bhūri pavaḍḍhati」。主詞為「sa 他」(省略),動詞為「niveseyya, 應建立、應安頓」(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祈使態 opt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niveseti),受詞為「tathāttānaṃ 自己」;動詞還有另一個間接受詞「yathā bhūri pavaḍḍhati」;「yathā 以此方式」(關係副詞),主詞為「bhūri (廣大的)智慧」(單數),動詞為「pavaḍḍhati 增長」(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此句為「他應以讓智慧增長的方式建立自己」。
第三句之前還有一個動名詞片語,「Etaṃ dvedhāpathaṃ ñatvā, bhavāya vibhavāya ca」。動名詞為「ñatvā 已經知道了 having understood」,受詞為「Etaṃ dvedhāpathaṃ 這個雙叉路」;受詞的形容詞為:
- 「bhavāya 有」(與格 dative)
- 「vibhavāya 無有」(與格 dative)。
「bhavāya 有」和「vibhavāya 無有、滅」兩字,從了參法師以來,很多漢譯都翻譯成「得與失」。
KR Norman 翻譯為「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存在與非存在)。
KR Norman 翻譯的「non-existence」漢譯作「非存在」,有遭誤解的疑慮,其實應在「欲愛、有愛、無有愛」的脈絡去理解。
請參考明法比丘的《巴漢字典》,Vibhava:
DA.15./II,500︰Vibhavataṇhāti ucchedadiṭṭhisahagato rāgo.(無有愛:染著伴隨斷滅的見解)。SA.12.2./II,15.︰ucchedadiṭṭhisahagatarāgabhāvena “rūpaṁ ucchijjati vinassati pecca na bhavatī”ti evaṁ assādentī pavattamānā vibhavataṇhāti.(以染著伴隨斷滅的見解,「色被消滅、被破壞、死後烏有」如此轉起味著,為「無有愛」。)
《法句經》、《出曜經》、《法集要頌經》無對應偈頌。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9 相應品〉,Uv 29.40。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此處無論是將 yoga 翻譯成「瑜伽」,或將「bhavāya 有」和「vibhavāya 無有」兩字,跟從了參法師而翻譯成「得與失」,均不理想。
Dhp. 283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 「Vanaṃ chindatha mā rukkhaṃ」。主詞為「tumhe 你們」(複數,省略)。動詞為「chindatha 需砍斷」(第二人稱複數現在式命令態 imper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chindati),受詞為「vanaṃ 叢林、樹林」(單數)。「mā 不要」,「chindatha 需砍斷」(複數動詞,省略),「mā chindatha 不要砍斷」,受詞為「rukkhaṃ 樹」(單數)。此句為「你們需砍除叢林,不要(只)砍一棵樹」。
- 「vanato jāyate bhayaṃ」。主詞為「bhayaṃ 怖畏」(單數)。動詞為「jāyate 被產生」(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副詞為「vanato 從叢林、從樹林」(ablative 從格)。此句為「怖畏來自叢林」。
- 「Chetvā vanañca vanathañca, nibbanā hotha」。主詞為「tumhe 你們」(複數,省略)。動詞為「hotha 必成為」(第二人稱複數現在式命令態 imper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bhavati),主詞補語為「nibbanā 沒有叢林、沒有樹林」。此句前面的「動名詞片語」為「Chetvā vanañca vanathañca」;「動名詞」為「Chetvā 砍除之後」,受詞為「vanaṃ 叢林、樹林」(單數),和「vanathaṃ 灌木叢林、草叢」。此句為「砍除了叢林與灌木草叢之後,你們就沒有樹林」。
- 「bhikkhavo 諸比丘」(呼格)。
《法句經》卷2〈道行品 28〉: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這首《法句經》偈頌用了幾個雙關語,不從梵、巴利原文解讀,無法掌握漢譯的字義。
第一句 chindatha 是「砍伐」的命令句、祈使句。mā,是「不要」。
vana,是「樹林」。vanaṃ,是「vana」的受格。
rukkha,是「樹(單數)」。rukkhaṃ,是「rukkha」的受格。
所以字面上是「要砍伐整座樹林,而不是只砍一棵樹」。
可是 vana 也作「欲望叢林」解釋,所以是「要砍伐欲望叢林,而不是只砍一棵樹」。
第二句 vanato是「樹林 vana」的從格,意為「從樹林」(「從欲望叢林」)。
jāyate,是「生出」。
bhayaṃ,是「恐懼 bhaya」的受格。
所以字面上是「從樹林產生恐懼」,另一個意思是「從欲望叢林產生恐懼」。
第三句 chetvā vanañca vanathañca, 「砍了樹林與樹叢之後」。
vanatha 有兩個含意,是「樹叢」,也是「欲望」,
所以這一句也可以理解為「斬斷欲林與欲望之後」。
第四句 nibbanā hotha bhikkhavo.
nibbanā 在讀音上也是 ni-vanā (沒有樹林),這是理所當然的,樹木砍光了,比丘當然也就沒有樹林。但是 nibbanā 也是「沒有渴望」,所以這一句也可以理解為「斬斷欲林與欲望之後,也就沒有渴望」。而聲音也接近於 nibbāna 涅槃。
所以283偈的第一層表面的意思是
Dhp. 284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可以分為兩部分:
- 「Yāva hi vanatho na chijjati, aṇumattopi narassa nārisu」。主詞為「vanatho 欲望」(單數)。動詞為「chijjati 被砍斷」(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被動態 pass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chindati),「na chijjati 未被砍斷」;「Yāva 只要」(關係副詞),主詞「vanatho 欲望」有三個形容詞,一是「narassa 人的」(屬格、所有格),二是「nārisu 在親戚」(位格),三是「aṇumattopi」、「aṇumatto pi」(即使很小量的,形容詞)。此句到此為「只要人對親戚的欲望未被砍除,即使是僅有些微的一些欲望」。
- 「Paṭibaddhamanova tāva so, vaccho khīrapakova mātari」、「Paṭibaddhamano va tāva so, vaccho khīrapako va mātari」。主詞為「so 他」(單數)。動詞為「hoti 是」(省略),形容詞為「Paṭibaddhamano 心已結縛的、心已執著的」,第一個副詞為「tāva 數量就這麼多、時間就這麼常久」,第二個副詞為「va 就 just」。此句到此為「他就有同樣的心執著」。後面跟著一個比喻:「vaccho khīrapako va mātari」。「va 就像」(連接詞),主詞為「vacch 小牛、牛犢」(單數),動詞為「hoti 是」(省略),形容詞為「khīrapako 還在吃奶的」,此一形容詞的副詞為「mātari 在母親處」(位格)。整句為「他就有同樣的心執著,就像小牛(繫念)在牛母處吃奶」。
《法句經》卷2〈道行品 28〉: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這是將第二句「nārisu」當作「nārī 女人」的位格,也將第二句「narassa」當作「男人的」。
KR Norman 主張將「nārisu」翻譯作「在親戚」。
古代漢譯均未將「nārisu」當作「nārī 女人」的位格,,而是翻譯為「親戚」。
Dhp. 285
此首偈頌包含兩個句子:
- 「Ucchinda sinehamattano kumudaṃ sāradikaṃva pāṇinā」、「Ucchinda sineham attano kumudaṃ sāradikaṃ va pāṇinā」。主詞為「tvaṃ 你」(單數,省略),動詞為「ucchinda 需砍斷」(第二人稱單數現在式命令語態 imper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chindati),受詞「sineham 愛戀、欲望」,「sinehamattano 自己的愛戀」;「va 就像」(連接詞),主詞為「tvaṃ 你」(單數,省略),動詞為「ucchinda 需砍斷」(省略),受詞為「kumudaṃ 蓮花」,「kumudaṃ sāradikaṃ 秋天的蓮花」,「pāṇinā」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種是常見的「pāṇinā 以手」(工具格),另一種是KR Norman 主張的「pāniyaṃ, pānīyaṃ 水」(受格)。此句的解釋採用R Norman 的主張:「你要切斷你自己的愛戀,就像切斷秋天水池的蓮花一樣」。
- 「Santimaggameva brūhaya, nibbānaṃ sugatena desitaṃ」、「Santimaggam eva brūhaya, nibbānaṃ sugatena desitaṃ」。主詞為「tvaṃ 你」(單數,省略),動詞為「brūhaya 需修習、需發展」(第二人稱單數現在式命令語態 imper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brūheti),副詞為「eva 僅是」,受詞為「Santimaggam 寂靜道」和「nibbānaṃ 涅槃」,受詞的形容詞為「sugatena desitaṃ 善逝所教導的」。整句為「你需修習善逝所教導的寂靜道和涅槃」。
《出曜經》卷19〈華品 19〉: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Dhp. 286
此首偈頌包含兩個句子:
- 「Idha vassaṃ vasissāmi, idha hemantagimhisu, Iti bālo vicinteti」。主詞為「bālo 愚者」(單數),動詞為「vicinteti 思考、想」(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受詞為「iti (作用如同標點符號的『引號』)」所引述的「Idha vassaṃ vasissāmi, idha hemantagimhisu」;主詞為「ahaṃ 」(我,省略),動詞為「vasissāmi 將居住」(第一人稱單數未來式,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vasati),受詞為「vassaṃ 雨季」,副詞為「idha 此」,「hemantagimhisu」為位格,「hemanta 冬季」,「gimha 夏季」(位格時,寫作 gimhi)。此句為「愚者如此想:『雨季我將居住此處,冬季、夏季我將居住彼處』」。古代印度將一年分作三季:「vassaṃ 雨季」、「hemanta 冬季」、「gimha 夏季」。
- 「antarāyaṃ na bujjhati」。主詞為「bālo 愚者」(指上一句的愚者),動詞為「bujjhati 覺醒、知曉」(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na bujjhati 未覺醒、不知曉」,受詞為「antarāyaṃ」,此字古代漢譯為「來變」。近代有人翻譯為「險阻、障礙」。
此字應如明法比丘解釋 Antarāya 為:
【陽】障礙,險阻。Mv.I,112-3.︰Tatrime antarāyā 這些(十)障難--
- rājantarāyo,王難(國王常來光顧)
- corantarāyo,賊難
- agyantarāyo,火難(火災)
- udakantarāyo,水難(水災)
- manussantarāyo,人難
- amanussantarāyo,非人難
- vāḷantarāyo,野獸難
- sarīsapantarāyo,爬蟲類難(sarīsapa蛇、蠍等)
- jīvitantarāyo,命難
- brahmacariyantarāyoti 梵行難
《法句經》卷1〈愚闇品 13〉: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明法比丘註解:
Gimha,(梵grīsma),【陽】熱,熱季,熱天,夏天(1月16至5月15)。
Vassa,(梵varsa‹vris年?雨),【陽】1.年。2.雨,雨季(五月十六至九月十五)。vassakāla,【陽】雨季。vassagga,【中】最多戒臘。vassāvāsa﹐雨安居,夏安居。
Hemanta,【陽】冬天(寒季,九月十六至正月十五)。
Dhp. 287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maccu ādāya gacchati naraṃ」。主詞為「maccu 死王,魔王」(單數),動詞為「ādāya gacchati 帶走、已經帶走」(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受詞,「naraṃ 人」(單數)。 受詞「naraṃ 人」有下列三個形容詞:
- 「puttapasusammattaṃ 喜樂於子與牛」,「putta 子 - pasu 牛、四腳的家畜 - sammattaṃ 喜樂於 delighted」。
- 「byāsattamanasaṃ 已有繫著心的」,「byāsatta 已有繫著的- manasaṃ 心」。
- 「taṃ 那個 that」。
此一句子有一個比喻,用連接詞「va 就像」與上一句銜接:「suttaṃ gāmaṃ mahogho」,主詞為「mahogho 大水、洪水 mahā 大 - ogho 水」,動詞為「ādāya gacchati 帶走、已經帶走」(從上一句遞延),受詞為「suttaṃ gāmaṃ 沉睡的村莊」(suttaṃ 沉睡的 gāmaṃ 村莊)。
《法句經》卷2〈道行品 28〉: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溺愛子家畜,彼心執著此, 死神將捉去,如睡村瀑流。」(CBETA, N26, no. 9, p. 42, a4 // PTS. Dhp. 41)。
Dhp. 288
此首偈頌包含兩個句子:
- 「Na santi puttā tāṇāya, na pitā nāpi bandhavā」。主詞為「puttā 兒子」(複數)、「pitā 父親」(單數)與「bandhavā 親戚」(複數),動詞為「santi 是」(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na santi 不是」,主詞補語「tāṇāya 用來作為避難所、救護所」(與格 dative,單數)。「api 即使」。此句為「兒子不是你的救護所,即使是父親或親戚也不是(你的就護所)」。
- 「Antakenādhipannassa, natthi ñātīsu tāṇatā」。主詞為「tāṇatā 庇護」(單數)、「ñātīsu 在親戚當中的」(位格),動詞為「natthi 不存在」,副詞為「Antakenādhipannassa 被死亡抓取時」;「Antakena 由死亡」(工具格,單數)。「adhipannassa 到達、抓取」。此句為「被死亡抓取時,在親戚之中沒有人能當你的庇護」。
《法句經》卷1〈無常品 1〉: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Dhp. 289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
主詞為「paṇḍito 智者」(單數),動詞為「visodhaye 應清淨」(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祈使態 optative;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為 visujjhati),受詞為「maggaṃ 道」(單數)。此句為「智者應清淨此道」。
此句的前面有一個動名詞片語:「etamatthavasaṃ ñatvā」、「etam atthavasaṃ ñatvā」。動名詞為「ñatvā 瞭解了之後」(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為 jānāti),受詞為「atthavasaṃ 原因、理由」,受詞的形容詞為「etam 這個」。此句到此為「瞭解了這個理由之後,智者應清淨此道」。
受詞「maggaṃ 道」有一個形容詞「Nibbānagamanaṃ 導向涅槃的」。
主詞「paṇḍito 智者」有一個形容詞「sīlasaṃvuto 守護戒的」。
動詞「visodhaye 應清淨」有一個副詞「khippam 快速地」。
《法句經》卷2〈道行品 28〉: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本品(Maggavaggo)總結
書房夜話 427:巴利《法句經》與漢譯《法句經》,第20品〈道品〉結語
巴利《法句經》的〈20 道品〉與支謙《法句經》(T210)的〈28 道行品〉,兩者互為對應的品。
在巴利《法句經》的〈20 道品〉有下列幾首偈頌:
- 當他以智慧見到『諸行無常』時,則他於苦厭離,這就是清淨之道。(277)
- 當他以智慧見到『諸行是苦』時,則他於苦厭離,這就是清淨之道。(278)
- 當他以智慧見到『諸法無我』時,則他於苦厭離,這就是清淨之道。(279)
這三首偈頌的結構相同,依順序談到「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
《法句經》(T210)與三首巴利偈頌相對應的偈頌為:
《法句經》卷2〈道行品 28〉:
這三首漢譯偈頌的結構相同,依順序談到「眾行空」、「眾行苦」、「眾行非身」,第一項「眾行空」在巴利偈頌是「諸行無常」,第一項「眾行非身」在巴利偈頌是「諸法無我」。
從第三項,可以推論「非身」是「無我」的古譯;只是「諸法」在漢譯成為「眾行」。第一項則談到「空」而漏掉了巴利偈頌的「諸行無常」,在我的另一論文談到北傳《雜阿含經》與巴利《相應部》的差別,其中一項是,在並舉「無常、苦、無我」時,北傳《雜阿含經》常會多了一項「空」,可見「空」義被逐漸強調。
讀者有機會看到「同一偈頌翻譯兩次」的所謂「重譯偈頌」:
《法句經》卷2〈道行品 28〉:
我們從安世高《長阿含十報法經》「若從是色得滅,是痛痒思想生死識」得知,五蘊的「受」古譯為「痛痒」(或「痛癢」),五蘊的「想」古譯為「思想」,五蘊的「行」古譯為「生死」。
單卷本《雜阿含經》(T101)也是如此:「痛癢、思想、生死、識,為比丘念本」。
所以,「生死非常苦」的「生死」就是「諸行無常」的「行」。但是為什麼要說「非常苦」和「非常空」呢?
我們來閱讀「非常」兩字,
《法句經》卷1〈無常品 1〉:
這一首偈頌又翻譯作:
《別譯雜阿含110經》卷6:
所以,古代曾將「無常」翻譯作「非常」。
在此理解之下,《法句經》〈道行品 28〉的「生死非常苦」要怎麼解釋呢?
古代翻譯「偈頌集」時,會將結構相同的兩首或多首偈頌「縮譯」(或「簡寫」)成一首「偈頌」,這是印度文本所見不到的現象。
因此,《法句經》卷2〈道行品 28〉:
第一首偈頌是兩首偈頌的壓縮,分開來則是:
- 諸行無常,觀見為慧,欲離眾苦,行道能除。
- 諸行為苦,觀見為慧,欲離眾苦,行道能除。
另外一首「生死非常空,能觀見為慧,欲離一切苦,但當勤行道。」分開來則是:
- 諸行非身(無我),觀見為慧,欲離眾苦,行道能除。
- 諸行皆空,觀見為慧,欲離眾苦,行道能除。
這一品還有幾首偈頌值得深談,不過,我們要趕快完成全部 423首巴利偈頌的翻譯和解析,等適當機會再來「細讀」法句偈頌吧!
漢譯《法句經》的〈28 道行品〉有28首偈頌,而巴利〈20 道品〉只有17首偈頌,巴利〈20 道品〉的4首偈頌在漢譯〈28 道行品〉沒有對應偈頌;漢譯《法句經》〈28 道行品〉的15首偈頌在巴利〈20 道品〉沒有對應偈頌。
以下帖主以巴利〈20 道品〉的次序編列 T210《法句經》的對應偈頌。
巴利《法句經》從第一品〈雙品〉到第20品〈道品〉為止,總共有 289 首偈頌,對應的 T210 《法句經》從第九品〈雙要品〉到第28品〈道行品〉共有 349 首偈頌(22 + 20 + 12 + 17 + 21 + 17 + 10 + 16 + 22 + 14 + 14 + 13 + 14 + 21 + 14 + 12 + 26 + 19 + 17 + 28 = 349)。
在此,我必需再提醒一次:此處的文法經過我的演繹和詮釋,有些部分可能是錯誤的而需要進一步訂正。
此一專題希望建立一個討論平台,來呼應此項需求,希望有人接棒持續改進。
巴利《法句經》第20品為〈Maggavaggo 道品〉,其他語言版本《法句經》的「道品」篇章如下:
- 巴利《法句經》第20品〈Maggavaggo 道品〉。
- 梵文《法句經》(《優陀那品》)第12品〈道品〉。
- 波特那《法句經》第20品〈道品〉。
- 犍陀羅《法句經》第6品〈道品〉。
漢譯《法句經》的相關品名如下:
- T210《法句經》,〈道行品 28〉,28首偈頌。
- 《法句譬喻經》,〈道行品 28〉,5首偈頌。
- 《出曜經》,第13品〈道品〉,20首偈頌。
- 《法集要頌經》,第12品〈正道品〉,23首偈頌。
本群組在「巴利《法句經》」的目錄下,介紹了第20品〈道品〉273-289頌,接著要從下列三個角度來審查這些文獻:
- 從巴利偈頌本身檢視巴利《法句經》的第20品〈道品〉。
- 從巴利《法句經》的視角閱讀漢譯《法句經》(T210)。
- 從漢譯《法句經》(T210)的視角閱讀巴利《法句經》。
- 從巴利偈頌本身檢視巴利《法句經》的第 20品〈道品〉:
巴利《法句經》273-289 頌總共 17頌,其中有276, 282, 283, 284, 286, 287, 288 七頌並未出現與「道 magga」相關的用字。
- 從巴利《法句經》的視角閱讀漢譯《法句經》(T210):
巴利《法句經》17首偈頌當中,只有282, 285, 286, 288 四頌在漢譯《法句經》〈道行品 28〉沒有對應偈頌,其中 286, 288 兩頌的對應偈頌分別出現在其他品。
- 從漢譯《法句經》(T210)的視角閱讀巴利《法句經》:
漢譯《法句經》(T210)〈法住品 28〉的28首偈頌當中,有15首偈頌不存在巴利對應偈頌。
讓我們繼續閱讀,來看看兩者的關係吧!
(原貼: 書房夜話 427:巴利《法句經》與漢譯《法句經》,第20品〈道品〉結語 )
- 《法句經》目錄 , 白話文版, 蘇錦坤 著
- 法句經 首頁
- Tipiṭaka 南傳大藏經; 巴利大藏經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