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第十八:塵垢品(《法句經》, Dhammapada, Malavaggo, 白話文版, 蘇錦坤 著(含巴利文法分析,2021)



十八:塵垢品 目錄
Dhp_235 Dhp_236 Dhp_237 Dhp_238 Dhp_239 Dhp_240
Dhp_241 Dhp_242 Dhp_243 Dhp_244 Dhp_245 Dhp_246
Dhp_247 Dhp_248 Dhp_249 Dhp_250 Dhp_251 Dhp_252
Dhp_253 Dhp_254 Dhp_255 本品(Malavaggo)總結    

Dhp. 235

Paṇḍupalāsova dānisi, yamapurisāpi ca te upaṭṭhitā;
Uyyogamukhe ca tiṭṭhasi, pātheyyampi ca te na vijjati. (235)

你現在似一片枯萎的葉子,閻魔的部下已經為你作好準備,
你已經站在出發前往死亡的起點,未準備任何旅途的資糧。(235)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1. 「Paṇḍupalāsova dānisi」、「Paṇḍupalāso va dāni asi」。主詞為「tumha 你」(單數,省略),動詞為「asi 是」(第二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dāni 現在」,「va 像」,主詞補語為「Paṇḍupalāso 黃色的葉子、枯葉、即將凋落的葉子」(單數)。
  2. 「yamapurisāpi ca te upaṭṭhitā」、「yamapurisā pi ca te upaṭṭhitā」。主詞為「yamapurisā 閻魔的人、閻魔部下」(複數),動詞為「honti 是」(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主詞補語為「upaṭṭhitā 現前、準備好了」(動詞 upaṭṭhāti 的過去分詞),「te 為你」(單數屬格)。此句為「閻魔的部下已經為你準備好了」。
  3. 「Uyyogamukhe ca tiṭṭhasi」。主詞為「tumha 你」(單數,省略),動詞為「tiṭṭhasi 站在」(第二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副詞為「Uyyogamukhe 出發前往死亡的起點」(位格)。
  4. 「pātheyyampi ca te na vijjati」、「pātheyyam pi ca te na vijjati」。主詞為「pātheyyam 資糧、旅行所需的用品(食物、衣物、金錢)」(單數,省略),動詞為「vijjati 存在」(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na vijjati 不存在」,主詞補語為「te 黃色的葉子、枯葉、即將凋落的葉子你的」(單數屬格)。此句為「你未準備任何旅行的用品」。

漢譯《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梵文《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汝今已似焦枯葉,閻魔使者近汝邊,
汝已立於死門前,然汝旅途亦無糧。」(CBETA, N26, no. 9, p. 37, a3 // PTS. Dhp. 35)。


Dhp. 236

So karohi dīpamattano, khippaṃ vāyama paṇḍito bhava;
Niddhantamalo anaṅgaṇo, dibbaṃ ariyabhūmiṃ upehisi. (236)

你應作自己的安全島嶼!你應迅速(開始)精勤,
你應成為智者,去除垢穢且毫無瑕疵的你,將達到天上的聖境。(236)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1. 「So karohi dīpamattano」。主詞為「so 你」(單數,巴利文獻有時在該出現「你」的時候用「so」),動詞為「karohi 應建造」(第二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命令語態 imper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karoti),受詞為「dīpamattano 自洲」(單數)。
  2. 「khippaṃ vāyama」。主詞為「tumha 你」(單數,省略),動詞為「vāyama 應精勤」(第二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命令語態 imper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vāyamati),副詞為「khippaṃ 迅速地」。明法比丘解釋「vāyamati 精勤」為「1 chandaṁ janeti 2 vāyamati 3 vīriyaṁ ārabhati 4 cittaṁ paggaṇhāti padahati(1起欲、2精進、3發奮、4策勵心)」。
  3. 「paṇḍito bhava」。主詞為「tumha 你」(單數,省略),動詞為「bhava 應成為」(第二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命令語態 imperative),主詞補語為「paṇḍito 智者」。
  4. 「Niddhantamalo anaṅgaṇo, dibbaṃ ariyabhūmiṃ upehisi」。主詞為「tumha 你」(單數,省略),動詞為「upehisi 將去到」(第二人稱單數將來式動詞,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upeti),受詞為「ariyabhūmiṃ 神聖的境界」,「dibbaṃ ariyabhūmiṃ 天上的聖境」。主詞「tumha 你」有兩個形容詞:「Niddhantamalo 無垢的、去除污垢的」「anaṅgaṇo 無瑕疵的、無可責難的」。

漢譯《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梵文《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為智者,
拂除心垢無煩惱,汝將到達天聖地。」(CBETA, N26, no. 9, p. 37, a4 // PTS. Dhp. 35)


Dhp. 237

Upanītavayo ca dānisi, sampayātosi yamassa santike;
Vāso te natthi antarā, pātheyyampi ca te na vijjati. (237)

你現在即將命終,去到閻魔之前,
這途中沒有你可以停留休息的地點,你也未準備任何旅行的資糧。(237)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1. 「Upanītavayo ca dānisi」。主詞為「tumha 你」(單數,省略),動詞為「asi 是」(第二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dāni 現在」,「Upanītavayo 即將命終的」(形容詞)。
  2. 「sampayātosi yamassa santike」、「sampayāto asi yamassa santike」。主詞為「tumha 你」(單數,省略),動詞為「asi 是」(第二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sampayāto 去到」(動詞sampayāti 的過去分詞),「yamassa santike」為「閻魔之前、閻魔附近」。
  3. 「Vāso te natthi antarā」。主詞為「Vāso 停留休息的地方」(單數),動詞為「 natthi 不存在、沒有」(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te 你的」(屬格),副詞為「antarā 在兩者之間」。此句為「在(旅途)之間沒有你可以停留休息的地方」。
  4. 「pātheyyampi ca te na vijjati」、「pātheyyam pi ca te na vijjati」。、「pātheyyam pi ca te na vijjati」。主詞為「pātheyyam 資糧、旅行所需的用品(食物、衣物、金錢)」(單數,省略),動詞為「vijjati 存在」(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na vijjati 不存在」。此句為「你未準備任何旅行的用品」。

《法句經》卷2〈塵垢品 26〉:

「生無善行,死墮惡道,
 [*]住疾無間,到無資用。」(CBETA, T04, no. 210, p. 568, b17-18),[*1-1]住=往【宋】*【元】*【明】*。

梵文《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汝今壽命行既終,汝已近於閻魔前,
途中汝無停住所,汝之旅途亦無糧。」(CBETA, N26, no. 9, p. 37, a5 // PTS. Dhp. 35)


Dhp. 238

So karohi dīpamattano, khippaṃ vāyama paṇḍito bhava;
Niddhantamalo anaṅgaṇo, na punaṃ jātijaraṃ upehisi. (238)
你應作自己的安全島嶼!你應迅速(開始)精勤,
你應成為智者,去除垢穢且毫無瑕疵的你,將不再老死。(238)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1. 「So karohi dīpamattano」。主詞為「so 你」(單數,巴利文獻有時在該出現「你」的時候用「so」),動詞為「karohi 應建造」(第二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命令語態 imper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karoti),受詞為「dīpamattano 自洲」(單數)。
  2. 「khippaṃ vāyama」。主詞為「tumha 你」(單數,省略),動詞為「vāyama 應精勤」(第二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命令語態 imper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vāyamati),副詞為「khippaṃ 迅速地」。明法比丘解釋「vāyamati 精勤」為「1 chandaṁ janeti 2 vāyamati 3 vīriyaṁ ārabhati 4 cittaṁ paggaṇhāti padahati(1起欲、2精進、3發奮、4策勵心)」。
  3. 「paṇḍito bhava」。主詞為「tumha 你」(單數,省略),動詞為「bhava 應成為」(第二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命令語態 imperative),主詞補語為「paṇḍito 智者」。
  4. 「Niddhantamalo anaṅgaṇo, na punaṃ jātijaraṃ upehisi」。主詞為「tumha 你」(單數,省略),動詞為「upehisi 將去到」(第二人稱單數將來式動詞,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upeti),「na upehisi 將不會去到」,副詞為「punaṃ 再」,受詞為「jātijaraṃ 老與死」。主詞「tumha 你」有兩個形容詞:「Niddhantamalo 無垢的、去除污垢的」「anaṅgaṇo 無瑕疵的、無可責難的」。

《法句經》卷2〈塵垢品 26〉:

「當求智慧,以然意定,
 去垢勿污,可離苦形。」(CBETA, T04, no. 210, p. 568, b18-19)。

《出曜經》卷17〈雜品 17〉:

「坐起求方便,自求於[13]定明,
 如工[14]練真金,除去塵垢冥,
 不為闇所蔽,永離老死患。」(CBETA, T04, no. 212, p. 702, c12-14),[13]定=錠【元】【明】*。[14]練=鍊【宋】【元】【明】。

《法集要頌經》卷2〈清淨品 16〉:

「坐臥求方便,發起於精進,
 如工鍊真金,除其塵垢冥,
 不為闇所蔽,永離老死患,」(CBETA, T04, no. 213, p. 785, a19-21)。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16 雜品〉,為 Uv 16.3。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為智者,
拂除心垢無煩惱,不復再來生與死。」(CBETA, N26, no. 9, p. 37, a6 // PTS. Dhp. 35)


Dhp. 239

Anupubbena medhāvī, thokaṃ thokaṃ khaṇe khaṇe;
Kammāro rajatasseva, niddhame malamattano. (239)

智者應隨時(剎那剎那)少量少量地(清理)清除自己的垢穢,
如同銀匠(依順序地去除銀的雜質)。(239)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medhāvī niddhame malamattano」。主詞為「medhāvī 智者」(單數),動詞為「niddhame 應清除、應拂落」(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祈使語態 opt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niddhamati),受詞為「malamattano 自己的塵垢」(單數)。

動詞「niddhame 應清除」有四個副詞:

  1. 「Anupubbena 順次地、依順序地」。這是指清除塵垢的次序。
  2. 「thokaṃ thokaṃ 一些一些地」(受格,以受格名詞當副詞)。這是指清除塵垢的數量。
  3. 「khaṇe khaṇe 隨時地(把握每個適當時機地)」(位格)。這是指清除塵垢的時間和時機。
  4. 「Kammāro rajatasseva」、「Kammāro rajatassa iva」。「iva 像」,「Kammāro 金、銀、鐵等金屬鍛工」、「rajatassa 銀器的、銀礦的」。

《法句經》卷2〈塵垢品 26〉:

「慧人以漸,安徐[17]稍進,
 洗除心垢,如工鍊金。」(CBETA, T04, no. 210, p. 568, b19-20),[17]稍=精【宋】【元】【明】【聖】。

《出曜經》卷4〈欲品 2〉:

「智者不越次,漸漸以微微,
 巧匠漸[5]刈垢,淨除諸穢污。」(CBETA, T04, no. 212, p. 629, b23-24),[5]刈=剗【宋】*【元】*【明】*。

《出曜經》卷17〈雜品 17〉:

「坐起求方便,自求於[13]定明,
 如工[14]練真金,除去塵垢冥,
 不為闇所蔽,永離老死患。」(CBETA, T04, no. 212, p. 702, c12-14),[13]定=錠【元】【明】*。[14]練=鍊【宋】【元】【明】。

《法集要頌經》卷2〈清淨品 16〉:

「坐臥求方便,發起於精進,
 如工鍊真金,除其塵垢冥,
 不為闇所蔽,永離老死患,」(CBETA, T04, no. 213, p. 785, a19-21)。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 欲品〉,為 Uv 2.10。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剎那剎那間,智者漸次斷,
拂除自垢穢,如冶工鍛金。」(CBETA, N26, no. 9, p. 37, a7 // PTS. Dhp. 35)


Dhp. 240

Ayasāva malaṃ samuṭṭhitaṃ, tatuṭṭhāya tameva khādati;
Evaṃ atidhonacārinaṃ, sāni kammāni nayanti duggatiṃ. (240)

如同鐵鏽從鐵生起,生起之後卻吃掉鐵,
過度的頭陀行者的行為將導入惡趣。(240)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就像 A,如是 B」。可以看成用「va 就像 ,Evaṃ 如是」連接兩個句子。

上半偈為「Ayasāva malaṃ samuṭṭhitaṃ, tatuṭṭhāya tameva khādati」、「Ayasā va malaṃ samuṭṭhitaṃ, tatuṭṭhāya tam eva khādati」。

「va 就像」,A 這個句子,主詞為「malaṃ 塵垢、垢穢」(單數),動詞為「khādati 啃、吃堅硬的食物」(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受詞為「tam 那個」(單數,此處指「鐵」)。「ayasā 從鐵」(從格,aya 鐵),「samuṭṭhitaṃ 生起的」,此詞為「Ayasā va malaṃ samuṭṭhitaṃ 從鐵生起的垢穢(鐵鏽)」。「tatuṭṭhāya 它生起了之後」(tat 那個、它 - uṭṭhāya 生起了),「eva 卻,僅」,上半偈為「如同鐵鏽從鐵生起,生起之後卻吃掉鐵」。

下半偈,「Evaṃ 如是,如上一句所說」,接回上半偈。主幹為「sāni kammāni nayanti duggatiṃ」。主詞為「kammāni 行為」(複數),「sāni kammāni 自己的行為」(有些版本作 sakakammāni,意思也是『自己的行為』」,動詞為「nayanti 導向」(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也作 neti),受詞為「duggatiṃ 惡趣」(單數)。此句為「自己的行為導向惡趣」。

「sāni kammāni 自己的行為」有一個形容詞「atidhonacārinaṃ」,這個字有三種不同解釋:

  1. 《法句經註》:「dhona」指「四事供養:飲食、衣物、居住、醫藥」,「atidhona」指「過度的四事供養,享用過度的四事供養或沉迷於四事供養」,「cārinaṃ 行者、如此行為的人」。
  2. KR Norman 引《長老偈》:「dhona」指「dhuta 頭陀行」,「atidhona」指「atidhuta 過度的 頭陀行」,「cārinaṃ 行者、如此行為的人」。
  3. 元亨寺版《法句經》將這字解釋為「惡、惡業」。

此處的偈頌翻譯採 KR Norman 的解釋,

如採取《法句經註》翻譯,則為:

「如同鐵鏽從鐵生起,生起之後卻吃掉鐵,
過度沉溺於衣食(四事供養)者的行為將導入惡趣。」


《法句經》卷2〈塵垢品 26〉:

「惡生於心,還自壞形,
 如鐵生垢,反食其身。」(CBETA, T04, no. 210, p. 568, b21-22)。

《出曜經》卷11〈行品 10〉:

「如鐵生垢,反食其身,
 惡生於心,還自壞形。」(CBETA, T04, no. 212, p. 671, c26-27)。

《法集要頌經》卷1〈業品 9〉:

「如鐵生翳垢,反食其自身,
 惡生於自心,還當壞其體。」(CBETA, T04, no. 213, p. 782, a16-17)。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9 業品〉,為 Uv 9.19。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如鐵自生垢〔銹〕,生已自蝕鐵,
惡業者亦然,自業導惡趣。」(CBETA, N26, no. 9, p. 37, a8 // PTS. Dhp. 35)


基本上,詮釋者與翻譯者在「atidhonacārinaṃ」這個字遭遇困境,漢譯與元亨寺版《法句經》將這字解釋為「惡、惡業」,似乎是採用「教化」的立場,而不去深究字義。

《法句經註》解釋為「過度的四事供養」,在字源的解釋上,並不充分。

諾曼的解釋還是有漏洞,從法義來看,過度「苦行」,會讓修行徒勞無功,是否會導入惡趣,恐怕仍然有待深究。


Dhp. 241

Asajjhāyamalā mantā, anuṭṭhānamalā gharā;
Malaṃ vaṇṇassa kosajjaṃ, pamādo rakkhato malaṃ. (241)

不誦讀學習是經典的垢穢,不勤勞努力是家的垢穢,
怠惰是儀容的垢穢,放逸是守護者的垢穢。(241)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1. 「Asajjhāyamalā mantā」。主詞為「mantā 經典」(複數),動詞為「honti 是」(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省略),形容詞為「Asajjhāyamalā 以不讀誦為塵垢」(複數,Asajjhāya 不誦讀、不學習 -malā 塵垢)。
  2. 「anuṭṭhānamalā gharā」。主詞為「gharā 家」(複數),動詞為「honti 是」(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省略),形容詞為「anuṭṭhānamalā 以不努力、不勤勞為塵垢」(複數,anuṭṭhāna 不努力、不勤勞 -malā 塵垢)。
  3. 「Malaṃ vaṇṇassa kosajjaṃ」。主詞為「kosajjaṃ 怠惰」(複數),動詞為「honti 是」(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省略),主詞補語為「vaṇṇassa malāṃ 儀容的塵垢」。
  4. 「pamādo rakkhato malaṃ」。主詞為「pamādo 放逸、疏忽」(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省略),主詞補語為「rakkhato malāṃ 守護者的塵垢」。

《法句經》卷2〈塵垢品 26〉:

「不誦為言垢,不勤為家垢,
 不嚴為色垢,放逸為事垢。」(CBETA, T04, no. 210, p. 568, b23-25)。

梵文《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不誦聖典穢,不修為家屋,
懈怠為美穢,放逸護衛穢。」(CBETA, N26, no. 9, p. 37, a9 // PTS. Dhp. 36)


Dhp. 242

Malitthiyā duccaritaṃ, maccheraṃ dadato malaṃ;
Malā ve pāpakā dhammā, asmiṃ loke paramhi ca. (242)

不當的行為(不貞)是婦女的垢穢,慳吝是布施者的垢穢,
不管是此世還是後世,惡法為垢穢。(242)


此首偈頌包含三個句子:

  1. 「Malitthiyā duccaritaṃ」、「Mall itthiyā duccaritaṃ」。主詞為「duccaritaṃ 邪行、惡行」(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省略),主詞補語為「Mall itthiyā, Malitthiyā 婦女的塵垢」(複數,itthiyā 女人的、不學習 -mala 塵垢)。
  2. 「maccheraṃ dadato malaṃ」。主詞為「maccheraṃ 慳吝」(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省略),主詞補語為「dadato malaṃ 施者的塵垢」。
  3. 「Malā ve pāpakā dhammā, asmiṃ loke paramhi ca」。主詞為「pāpakā dhammā 惡法」(複數),動詞為「honti 是」(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省略),形容詞為「Malā 垢穢的」,「asmiṃ loke paramhi ca」為「此世與彼世」。

《法句經》卷2〈塵垢品 26〉:

「慳為惠施垢,不善為行垢,
 今世亦後世,惡法為常垢。」(CBETA, T04, no. 210, p. 568, b25-26)。

梵文《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邪行婦人穢,吝嗇施者穢,
此世及彼世,惡法實為穢。」(CBETA, N26, no. 9, p. 37, a10 // PTS. Dhp. 36)


Dhp. 243

Tato malā malataraṃ, avijjā paramaṃ malaṃ;
Etaṃ malaṃ pahantvāna, nimmalā hotha bhikkhavo. (243)

無明是最大的垢穢,從此垢穢帶來其他垢穢,
諸比丘!捨斷此一垢穢之後,成為無垢吧!(243)


此首偈頌包含三個句子:

  1. 「avijjā paramaṃ malaṃ」。主詞為「avijjā 無明」(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省略),主詞補語為「paramaṃ malaṃ 最大的塵垢」。「Tato malā malataraṃ」意義並不確定,也導致不同的翻譯;此處引用 KR Norman 的詮釋,將「malataraṃ」當作從格,將此部分解釋為「從此塵垢帶來其他塵垢」,但是必需承認,這一詮釋相當勉強,有待進一步澄清。
  2. 「bhikkhavo 諸比丘!」(複數,呼格 vocative)。
  3. 「Etaṃ malaṃ pahantvāna, nimmalā hotha」。主詞為「tumhe 你們」(複數),動詞為「hotha 必是、必成為」(第二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命令語態 imperative),形容詞為「nimmalā 無垢穢的」,「pahantvāna 已放棄了、已捨斷了」(為 pajahāti 的複數動名詞),「Etaṃ malaṃ pahantvāna 捨斷此一垢穢之後」。

《法句經》卷2〈塵垢品 26〉:

「垢中之垢,莫甚於癡,
 學當捨惡,比丘無垢。」(CBETA, T04, no. 210, p. 568, b27-28)。

梵文《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此等諸穢中,無明穢為最,
汝須棄此穢,成無垢比丘。」(CBETA, N26, no. 9, p. 37, a11 // PTS. Dhp. 36)


Dhp. 244

Sujīvaṃ ahirikena, kākasūrena dhaṃsinā;
Pakkhandinā pagabbhena, saṃkiliṭṭhena jīvitaṃ. (244)

無慚愧心的、烏鴉一樣常擾人的、自誇的、
魯莽的、行為污穢的人,生活過得輕易。(244)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Sujīvaṃ jīvitaṃ」。主詞為「jīvitaṃ 生活」(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省略),形容詞為「Sujīvaṃ 容易過生活的」。

主詞「jīvitaṃ 生活」 有五個形容詞(工具格):

  1. 「ahirikena 無羞恥心者的」
  2. 「kākasūrena dhaṃsinā 像烏鴉一般常擾人的」,這個字在巴利《本生鬘》(Jātakamālā 15.2)作「dhvāṅkṣeṇāśucikarmaṇā」,在《優陀那品》作「kākaśūreṇa dhvāṅkṣiṇā」,在《波特那法句經》作「kākaśūreṇa dhansinā」。 KR Norman 將此分為兩字,直譯為「a crow-like hero, kāka 烏鴉 - sūra 英雄」與「importunate 擾人的」,確切的字義有待探討,古代漢譯(如 T210《法句經》)雖將此字翻譯作「烏」,但是,似乎翻譯者並未掌握整首偈頌的意義。此處我參考 Dine Andersen 的解說,將此「字」(或「兩字」)翻譯作「像烏鴉一樣擾人的」
  3. 「Pakkhandinā 自誇的、喜吹牛的」,(此字的字義是「往前跳的、往前跳入的」)
  4. 「pagabbhena 魯莽的、不計後果的」
  5. 「saṃkiliṭṭhena 已汙染了的、弄髒了的」

《法句經》卷2〈塵垢品 26〉:

「苟生無恥,如鳥長喙,
 強顏耐辱,名曰穢生」(CBETA, T04, no. 210, p. 568, b28-29)。

《出曜經》卷24〈觀品 28〉:

「知慚壽中上,[14]鳶以貪掣搏,
 力士無畏忌,斯等命促短。」(CBETA, T04, no. 212, p. 736, b26-27),[14]鳶=烏【宋】*【元】*【明】*。

《法集要頌經》卷3〈觀察品 27〉:

「知慚壽中上,焉以貪牽縛,
 力士無畏忌,斯等命短促。」(CBETA, T04, no. 213, p. 791, b7-8)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27 觀品〉,此為 Uv 27.3。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無慚愧厚顏,暴戾與大膽,
傲慢罪惡者,其人生活易。」(CBETA, N26, no. 9, p. 37, a12 // PTS. Dhp. 36)


Dhp. 245

Hirīmatā ca dujjīvaṃ, niccaṃ sucigavesinā;
Alīnenāppagabbhena, suddhājīvena passatā. (245)

具慚愧心的、恆求清淨的、不執著的、不魯莽的、淨命的、具見識的人,生活過得艱難。(245)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dujjīvaṃ jīvitaṃ hoti」。主詞為「jīvitaṃ 生活」(單數,如 244偈,省略),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省略),形容詞為「dujjīvaṃ 生活過得辛苦」。 主詞「jīvitaṃ 生活」 有六個形容詞(工具格):

  1. 「Hirīmatā 有羞恥心者的」
  2. 「niccaṃ sucigavesinā 總是尋求純淨者的」
  3. 「Alīnena 不執著者的」
  4. 「appagabbhena 不魯莽者的、熟計後果者的」
  5. 「suddhājīvena 淨命者的」
  6. 「passatā 具見識者的」

《法句經》卷2〈塵垢品 26〉:

「廉恥雖苦,義取清白,
 避辱不妄,名曰潔生。」(CBETA, T04, no. 210, p. 568, b29-c2)。

《出曜經》卷24〈觀品 28〉:

「知慚不盡壽,恒求清淨行,
 威儀不缺漏,當觀真淨壽。」(CBETA, T04, no. 212, p. 736, c11-12)。

《法集要頌經》卷3〈觀察品 27〉:

「知漸不盡壽,恒求清淨行,
 威儀不缺漏,當觀真淨壽。」(CBETA, T04, no. 213, p. 791, b9-10)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27 觀品〉,此為 Uv 27.4。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有慚求清淨,不執著謙遜,
營清淨生活,富有見識者,其人生活難。」(CBETA, N26, no. 9, p. 37, a13 // PTS. Dhp. 36)


Dhp. 246

Yo pāṇamatipāteti, musāvādañca bhāsati;
Loke adinnamādiyati, paradārañca gacchati. (246)

殺生、妄語、不與取、與他人妻姦淫的人。(246)


246, 247 兩頌應該合併解釋。

此首偈頌為一個子句的前四項,指出作下列行為的四種人(「yo 關係代名詞」):

  1. 「pāṇamatipāteti 殺生」
  2. 「musāvādaṃ bhāsati 妄語」
  3. 「Loke adinnamādiyati 於此世行『不與取』」
  4. 「paradāraṃ gacchati 去與別人妻子相處(『通姦』的含蓄用詞)」

《法句經》卷2〈塵垢品 26〉:

「愚人好殺,[20]言無誠實,
 不與而取,好犯人婦。」(CBETA, T04, no. 210, p. 568, c2-3),[20]言=信【宋】【元】【明】。。

梵文《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若人於此世,殺生說妄語,
取人所不與,侵犯他人妻。」(CBETA, N26, no. 9, p. 38, a1 // PTS. Dhp. 36)


Dhp. 247

Yo pāṇamatipāteti, musāvādañca bhāsati;
Loke adinnamādiyati, paradārañca gacchati. (246)
Surāmerayapānañca, yo naro anuyuñjati;
Idhevameso lokasmiṃ, mūlaṃ khaṇati attano. (247)

殺生、妄語、不與取、與他人妻姦淫的人。(246)
與飲酒的人,在此世挖掘、損毀他自己的(善)根。 (247)


246, 247 兩頌應該合併解釋。246頌為一個子句的前四項,247頌列舉此一子句的第五項「飲酒」:「Surāmerayapāna 各種酒精飲料」(Surā 穀酒、米酒 meraya 發酵酒 pāna 飲料)。

上半偈為「Surāmerayapānañca, yo naro anuyuñjati 和追求飲酒的人」。

下半偈「Idhevameso lokasmiṃ, mūlaṃ khaṇati attano」為「Idha eva (m) eso lokasmiṃ, mūlaṃ khaṇati attano」。主詞為「eso 這個人」,動詞為「khaṇati 挖掘、連根拔起、破壞」,「mūlaṃ attano 自己的根」。「idha 此處」,「eva 只是」,「lokasmiṃ 在此世間」。

《法句經》卷2〈塵垢品 26〉:

「逞心犯戒,迷惑於酒,
 斯人世世,自掘身本。」(CBETA, T04, NO. 210, P. 568, C3-4)。

梵文《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沈於窣羅酒〔穀酒〕、及迷麗取酒〔果酒〕,
是人於此世,毀掘自善根。」(CBETA, N26, no. 9, p. 38, a2 // PTS. Dhp. 36)


Dhp. 248

Evaṃ bho purisa jānāhi, pāpadhammā asaññatā;
Mā taṃ lobho adhammo ca, ciraṃ dukkhāya randhayuṃ. (248)

親愛的朋友,你應知曉「惡法不易節制」,
勿讓貪欲和非法導致他長時受苦。(248)


此首偈頌包含兩個句子:

  1. 「Evaṃ bho purisa jānāhi」。主詞為「bho purisa 親愛的朋友」(單數),動詞為「jānāhi 應知道」(第二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命令語態 imperative),副詞為「Evaṃ 如此地」,受詞為一句話:「pāpadhammā asaññatā 惡法是難以節制、抑制的」。
  2. 「Mā taṃ lobho adhammo ca, ciraṃ dukkhāya randhayuṃ」。主詞為「lobho 貪」與「adhammo 非法」;動詞為「mā randhayuṃ 勿令 xxx 導引 aaa 到某地、某狀況 Let something/someone not deliver aaa to」(第三人稱複數動詞,命令語態 imperative),依據 KR Norman 解釋,此字與梵語「randhayati」(deliver to)有關;受詞為「taṃ 他」,間接受詞為「dukkhāya 苦」,「ciraṃ dukkhāya 長時受苦」。此句為「勿讓貪與非法掌控而導致他長期受苦」。

《法句經》卷2〈塵垢品 26〉:

「人如覺是,不當念惡,
 愚近非法,久自燒沒。」(CBETA, T04, no. 210, p. 568, c4-6)。

梵文《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如是汝應知,不制則為惡,
勿貪與非法,自陷於永苦。」(CBETA, N26, no. 9, p. 38, a3 // PTS. Dhp. 36)


Dhp. 249

Dadāti ve yathāsaddhaṃ, yathāpasādanaṃ jano;
Tattha yo maṅku bhavati, paresaṃ pānabhojane;
Na so divā vā rattiṃ vā, samādhimadhigacchati. (249)

布施者依自己的信心和喜好而行布施,
如此,對別人的飲食(比自己所得到的好)感到不滿足的人,
不管是白天或晚上,他都無法得定。(249)


此首偈頌包含兩個句子:

  1. 「Dadāti ve yathāsaddhaṃ, yathāpasādanaṃ jano」。主詞為「jano 人」(單數),動詞為「dadāti 布施」(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副詞為「yathāsaddhaṃ 依信心」與「yathāpasādanaṃ 依喜好」。
  2. 「Na so divā vā rattiṃ vā, samādhim adhigacchati」。主詞為「so 他」,動詞為「adhigacchati 得到」(第三人稱單數動詞),「na adhigacchati 得不到」,受詞為「samādhim 定」,副詞為「divā vā rattiṃ vā 白天或晚上」。此句為「不管是在白天或在晚上,他無法得定」。有一形容詞子句描述「so 他」的特性「Tattha yo maṅku bhavati, paresaṃ pānabhojane」。「yo 這樣的人」(關係代名詞),動詞為「bhavati 是」(第三人稱單數動詞),形容詞為「maṅku 氣餒、不滿足」,副詞為「paresaṃ pānabhojane 在別人的飲食」,「tattha 那裡,在那件事,如此」(副詞)。第二句的整句為「那裡,對別人的飲食(比自己所得到的好)感到不滿足的人,不管是白天或晚上,他都無法得定」。

《法句經》卷2〈塵垢品 26〉:

「若信布施,欲揚名譽,
 [*]會人虛飾,非入淨定。」(CBETA, T04, no. 210, p. 568, c6-7),[*10-1]會=貪【宋】*【元】*【明】*。

《出曜經》卷12〈信品 11〉:

「若人懷憂,貪他衣食,
 彼人晝夜,不得定意。」(CBETA, T04, no. 212, p. 677, b10-11)。

《法集要頌經》卷1〈正信品 10〉:

「若人懷懊[3]惱,貪他人衣食,
 彼人晝夜寐,不獲三摩地。」(CBETA, T04, no. 213, p. 782, b16-17),[3]惱=恨【明】。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10 信品〉, Uv 10.12。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人實由諦信,所樂而施與,
若得食不滿,晝夜不得定。」(CBETA, N26, no. 9, p. 38, a4 // PTS. Dhp. 36)

從字面讀來,此處的翻譯會讓讀者已為:

由諦信和所樂而施與的人(布施者)與「晝夜不得定」的接受布施者是同一人,所以,翻譯時如能將第一句的「jano 人」翻譯作「布施者」,就能清晰地呈現句意。


Dhp. 250

Yassa cetaṃ samucchinnaṃ, mūlaghaccaṃ samūhataṃ;
Sa ve divā vā rattiṃ vā, samādhimadhigacchati. (250)

能夠從根破壞、摧毀、斷除這種思維的人,
他會在(接下來的)白天或晚上得定。(250)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Sa ve divā vā rattiṃ vā, samādhim adhigacchati」。主詞為「sa 他」,動詞為「adhigacchati 得到」(第三人稱單數動詞),受詞為「samādhim 定」,副詞為「divā vā rattiṃ vā 白天或晚上」,「ve 確實」(為了符合詩韻所安排的「襯字」)。此句為「他會在(接下來的)白天或晚上得定」。有一形容詞子句描述「sa 他」的特性:「Yassa ca etaṃ samucchinnaṃ, mūlaghaccaṃ samūhataṃ」。「yassa 對這樣的人」(關係代名詞,屬格),主詞為「etaṃ 這個」(指上一首偈頌的思維:「別人得到的供養比我的好」),動詞為「hoti 是」,其後有三個形容詞:

  1. 「samucchinnaṃ 已破壞的」
  2. 「mūlaghaccaṃ 被摧毀根的」
  3. 「samūhataṃ 移除的、斷除的」。

《法句經》卷2〈塵垢品 26〉:

「一切斷欲,截意根[21]原,
 晝夜守一,必入定意。」(CBETA, T04, no. 210, p. 568, c7-8),[21]原=源【宋】【元】【明】。

《出曜經》卷12〈信品 11〉
「若人能斷,盡其根[*]原,
 彼人晝夜,而獲其定。」(CBETA, T04, no. 212, p. 677, b27-28)。

《法集要頌經》卷1〈正信品 10〉:

「若人能斷貪,如截多羅樹,
 彼人則晝夜,及獲三摩地。」(CBETA, T04, no. 213, p. 782, b18-20)。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10 信品〉, Uv 10.13。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斷除如此心,由根滅絕者,
無論晝與夜,得入於三昧。」(CBETA, N26, no. 9, p. 38, a5 // PTS. Dhp. 37)


Dhp. 251

Natthi rāgasamo aggi, natthi dosasamo gaho;
Natthi mohasamaṃ jālaṃ, natthi taṇhāsamā nadī. (251)

沒有比得上欲貪的火,沒有比得上瞋怒的執取,
沒有比得上愚痴的網,沒有比得上貪愛的河流。(251)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結構相同的句子:

  1. 「Natthi rāgasamo aggi」。主詞為「aggi 火」,動詞為「Natthi, na atthi 不存在」(第三人稱單數動詞),主詞「aggi 火」有一個形容詞「rāgasamo 等於欲貪的、像欲貪一樣的」。
  2. 「natthi dosasamo gaho」。主詞為「gaho 執取」,動詞為「Natthi, na atthi 不存在」(第三人稱單數動詞),主詞「gaho 執取」有一個形容詞「dosasamo 等於瞋怒的、像瞋怒一樣的」。
  3. 「Natthi mohasamaṃ jālaṃ」。主詞為「jālaṃ 網」,動詞為「Natthi, na atthi 不存在」(第三人稱單數動詞),主詞「jālaṃ 網」有一個形容詞「mohasamaṃ 等於愚痴的、像愚痴一樣的」。
  4. 「natthi taṇhāsamā nadī」。主詞為「nadī 溪流、河川」,動詞為「Natthi, na atthi 不存在」(第三人稱單數動詞),主詞「nadī 溪流、河川」有一個形容詞「taṇhāsamā 等於貪愛的、像貪愛一樣的」。

《法句經》卷2〈塵垢品 26〉:

「火莫熱於婬,捷莫疾於怒,
 [23]網莫密於癡,愛流[24]駛[25]乎河。」(CBETA, T04, no. 210, p. 568, c12-13),[23]網=罔【聖】。[24]駛=駃【宋】【元】,=使【聖】。[25]乎=於【宋】【元】【明】。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9 相應品〉, Uv 29.37。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無等貪欲火,無等執著瞋,
無等網愚癡,無等流愛欲。」(CBETA, N26, no. 9, p. 38, a6 // PTS. Dhp. 37)


故明法比丘《巴漢字典》提到 sama 的幾個字義:

  1. Sama,1 (‹sam(梵wam)安靜、平息:see sammati1)﹐【陽】平靜,寧靜(calmness,tranquillity,mental quiet)。samaṁ carati﹐平靜下來(to become calm,quiescent)。
  2. (Vedic sama,fr.sa2; see etym.under saṁ°)【形】1.平坦的,齊平的(even,level;samaṁ karoti=弄平(to level))。2.相似的,相等的(like,equal,the same)。3.不偏不倚的,公正的(impartial,upright,of even mind,just)。4.samasama+ (數字),總共(“altogether,”.e.g.samatiṁsa thirty altogether)。samaka,【形】相等的,相似的,相同的。samaṁ,【副】平均地,相等地(equally; together with,at.)。samana,【副】公平地,無私地(with justice,impartially (samena =dhammena))。opp.visama(不平的)。

除了「sama」的多種字義以外,此字也容易跟「sammā」混淆,特別是犍陀羅語寫本經常將兩個重複子音寫成一個,將長母音、短母音都寫成短母音,讓有些文本顯得混淆。

從漢譯佛教文獻來看,這種混淆顯得變本加厲,有時「平等」兩字代表的是其他意涵。

請參考:

https://yifertw.blogspot.com/2020/08/183.html

https://yifertw.blogspot.com/2019/08/352uppekha-15.html

https://yifertw.blogspot.com/2020/12/77.html


Dhp. 252

Sudassaṃ vajjamaññesaṃ, attano pana duddasaṃ;
Paresaṃ hi so vajjāni, opunāti yathā bhusaṃ;
Attano pana chādeti, kaliṃva kitavā saṭho. (252)

容易見到別人的過錯,反而難以見到自己的過失。
他曝曬、張揚別人的過錯如同(曝曬、張揚)米糠,
他隱藏自己的過錯,如同詐賭的賭徒隱藏作弊的骰子。(252)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1. 「Sudassaṃ vajjamaññesaṃ」、「Sudassaṃ vajjam aññesaṃ」。主詞為「vajjam 過失」,「vajjam aññesaṃ 別人的過失」,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省略),形容詞為「Sudassaṃ 容易看見的」。
  2. 「attano pana duddasaṃ」。主詞為「vajjam attano 自己的過失」(「vajjam 過失」省略),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省略),形容詞為「duddassaṃ 難以看見的」,「pana 確實」。
  3. 「Paresaṃ hi so vajjāni, opunāti yathā bhusaṃ」。主詞為「so 他」,動詞為「opunāti 曝曬稻穀或水果、張揚顯露」(第三人稱單數動詞),受詞為「Paresaṃ vajjāni 別人的過錯」(複數),「yathā 像」、「bhusaṃ 玉米或稻穀的外殼」。
  4. 「Attano pana chādeti, kaliṃva kitavā saṭho」。主詞為「so 他」(省略),動詞為「chādeti 隱藏」(第三人稱單數動詞),受詞為「vajjam attano 自己的過失」(「vajjam 過失」省略),「pana 確實」。動詞「chādeti 隱藏」有一副詞子句「kaliṃva kitavā saṭho」、「kaliṃ va kitavā saṭho」,這一副詞子句曾經是自古以來許多詮釋者與翻譯者的噩夢。「va 像」,「kitavā 詐賭的賭徒」,動詞「chādeti 隱藏」(省略),「kaliṃ 骰子」,「kaliṃ saṭho 他詐騙的骰子、作弊的骰子」。

《出曜經》卷24〈觀品 28〉:

「善觀己瑕隙,使己不露外,
 彼彼自有隙,如彼飛輕塵。」(CBETA, T04, no. 212, p. 736, b6-7)

《法集要頌經》卷3〈觀察品 27〉:

「善觀己瑕隙,使己不露外,
 彼彼自有隙,如彼飛輕塵。」(CBETA, T04, no. 213, p. 791, b3-5)。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7 觀品〉, Uv 27.1。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易見他人過,難見自過失,
揭發他人過,如撒布糠穀,
己過則隱匿,如狡睹博者,覆蔽其格里。」(CBETA, N26, no. 9, p. 38, a7-8 // PTS. Dhp. 37)。

「如狡睹博者」,應作「賭博」。

「格里」是音譯,未翻譯其字義;應翻譯作「骰子」。


Dhp. 253

Paravajjānupassissa , niccaṃ ujjhānasaññino;
Āsavā tassa vaḍḍhanti, ārā so āsavakkhayā. (253)

觀察他人過錯者、總是挑毛病者,
他增長煩惱(漏),他遠離漏盡。(253)


此首偈頌包含兩個句子:

  1. 「Paravajjānupassissa, niccaṃ ujjhānasaññino; Āsavā tassa vaḍḍhanti」。主詞為「Āsavā tassa 他的漏」(複數),動詞為「vaḍḍhanti 增長」(第三人稱複數動詞)。主詞「Āsavā tassa 他的漏」指兩種人的「漏」:「Paravajjānupassissa 觀察他人過錯者的」和「niccaṃ ujjhānasaññino 總是挑毛病者的」。此句為:「觀察他人過錯者、總是挑毛病者,他增長煩惱(漏)。」
  2. 「ārā so āsavakkhayā」。主詞為「so 他」,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省略),形容詞為「āsavakkhayā 從漏盡」(從格),「ārā 遠離的」(從格)。

《出曜經》卷24〈觀品 28〉:

「若己稱無瑕,二事俱并至,
 但見外人隙,恒懷危害心,
 [11]遠觀不見近。」(CBETA, T04, no. 212, p. 736, b12-14),[11]〔遠觀不見近〕-【宋】【元】【明】。

《法集要頌經》卷3〈觀察品 27〉:

「若己稱無瑕,罪福俱并至,
 但見他人隙,恒懷無明想。」(CBETA, T04, no. 213, p. 791, b5-7)。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7 觀品〉, Uv 27.2。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詮索他人過,心常易怒者,
增長於煩惱,彼遠漏盡事。」(CBETA, N26, no. 9, p. 38, a9 // PTS. Dhp. 37)

「詮索」的譯詞有些奇怪,疑是「窮索」?


已故的明法比丘所著《巴漢字典》解釋 āsava:

āsava,(ā向﹑從…+su(梵sru)流動),【陽】1.流動的。2.幽靈。3.痛處的流出,4.(貪瞋癡的)漏(原意:流向,從…流)。

各種煩惱中,「漏」是最古的用法,「漏」在佛教是「漏出」的意思,心中的汙穢泄漏到外面眼流者。《雜阿含551經》:「眼識起貪,依眼界貪欲流出,故名為流。耳鼻舌身意流者,謂意識起貪,依意界貪識流出,故名為流。」(T2.144中);在耆那教則是「漏入」的意思,汙穢從外面流入體內」附著於阿特曼(Atman)。總之,「漏」是佛教和耆那教所共用的。在四漏當中,欲漏與有漏都是屬於貪心所,前者是對五欲的貪,後者是對存在或生命的貪。見漏是邪見心所,無明漏則是癡心所。

「四漏」(cattāro āsavā)。DhsA.CS:p.402:pañcakāmaguṇasaṅkhāte kāme āsavo ‘kāmāsavo’.(「欲漏」是所謂的五種欲漏),Rūpārūpasaṅkhāte kammato ca upapattito ca duvidhepi bhave āsavo ‘bhavāsavo’.(「有漏」是從色、無色的業,產生兩種‘有’的流漏)。Diṭṭhi eva āsavo ‘diṭṭhāsavo’(「見漏」是邪見的漏),Avijjāva āsavo ‘avijjāsavo’(「無明漏」則是無明的漏)。

Vibhv.p.167︰Rūpārūpabhavesu chandarāgo bhavāsavo.Jhānanikantisassatadiṭṭhisahagato ca rāgo ettheva saṅgayhati.(於色、無色的欲染為「有漏」。此處收錄具有常見的禪那欲求的染)。

《中部》第九經《正見經》,舍利弗尊者說:「當漏生起,無明即生起」(āsavasamudayā avijjāsamudayo)「當無明生起,漏即生起。」(avijjā-samudayā āsavasamudayo)

《殊勝義》(Atthasālinī (PTS:1115;CS:1120):「道的趣向中,須陀洹道斷欲漏,斯陀含道斷有漏,阿那含道斷邪見漏,阿羅漢道斷無明漏。」(Maggapaṭipāṭiyā sotāpattimaggena diṭṭhāsavo pahīyati,anāgāmimaggena kāmāsavo,arahattamaggena bhavāsavo avijjāsavo cāti.)


Dhp. 254

Ākāseva padaṃ natthi, samaṇo natthi bāhire;
Papañcābhiratā pajā, nippapañcā tathāgatā. (254)

就像虛空中沒有道路,(同樣地)外道中沒有沙門,
世人喜樂戲論,如來沒有戲論。(254)


此首偈頌包含三個句子:

  1. 「Ākāseva padaṃ natthi」、「Ākāse va padaṃ natthi」。主詞為「padaṃ 道路、路徑」,動詞為「natthi, na atthi 不存在」(第三人稱單數動詞),主詞「padaṃ 足跡」有一個形容詞「akāse 於虛空中的」(位格),「va 就像」。逐字直譯為「就像位於虛空中的道路不存在」,意為「就像虛空中沒有道路」。「samaṇo natthi bāhire」。主詞為「samaṇo 沙門」,動詞為「natthi, na atthi 不存在」(第三人稱單數動詞),主詞「samaṇo 沙門」有一個形容詞「bāhire 在外道的」。逐字直譯為「位於外道的沙門不存在」,意為「外道中沒有沙門」。
  2. 「Papañcābhiratā pajā」。主詞為「pajā 世人」(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動詞),主詞「pajā 世人」有一個形容詞「Papañcābhiratā 樂於妄想的」(形容詞,Papañca 妄想、戲論 -abhiratā 樂於)。
  3. 「nippapañcā tathāgatā 如來無妄想、戲論」。

《法句經》卷2〈塵垢品 26〉:

「虛空無轍迹,沙門無外意,
 眾人盡樂惡,唯佛淨無穢。」(CBETA, T04, no. 210, p. 568, c14-16)。

《法集要頌經》卷3〈相應品 29〉:

「虛空無轍迹,沙門無外意,
 眾人盡樂惡,唯佛淨無穢。」(CBETA, T04, no. 213, p. 793, c11-12)。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9 相應品〉, Uv 29.38。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虛空無道跡,外道無沙門,
眾生喜虛妄,如來無虛妄。」(CBETA, N26, no. 9, p. 38, a10 // PTS. Dhp. 37)


已故明法比丘的《巴漢字典》解釋「Papañca」(又翻譯為「戲論」)為:

Papañca,【陽】障礙(an obstacle),妨礙(impediment),延遲(delay),錯覺(illusion),修行的妨害(hindrance to spiritual progress)。papañcasaññā﹐妄想。


Dhp. 255

Ākāseva padaṃ natthi, samaṇo natthi bāhire;
Saṅkhārā sassatā natthi, natthi buddhānamiñjitaṃ. (255)

就像虛空中沒有道路,(同樣地)外道中沒有沙門,
諸行無常,諸佛不動搖。(255)


此首偈頌包含三個句子:

  1. 「Ākāseva padaṃ natthi」、「Ākāse va padaṃ natthi」。主詞為「padaṃ 道路、路徑」,動詞為「natthi, na atthi 不存在」(第三人稱單數動詞),主詞「padaṃ 足跡」有一個形容詞「akāse 於虛空中的」(位格),「va 就像」。逐字直譯為「就像位於虛空中的道路不存在」,意為「就像虛空中沒有道路」。「samaṇo natthi bāhire」。主詞為「samaṇo 沙門」,動詞為「natthi, na atthi 不存在」(第三人稱單數動詞),主詞「samaṇo 沙門」有一個形容詞「bāhire 在外道的」。逐字直譯為「位於外道的沙門不存在」,意為「外道中沒有沙門」。
  2. 「Saṅkhārā sassatā natthi」。主詞為「Saṅkhārā 諸行」,動詞為「natthi, na atthi 不是」(第三人稱單數動詞),形容詞「sassatā 常的、恆常的」。逐字直譯為「諸行不是常的」,意為「諸行無常」。
  3. 「natthi buddhānamiñjitaṃ」、「natthi buddhānam iñjitaṃ」。主詞為「iñjitaṃ 動搖、不穩固」,「buddhānam iñjitaṃ 諸佛的動搖」,動詞為「natthi, na atthi 不是」(第三人稱單數動詞)。逐字直譯為「諸佛的動搖不存在」,意為「諸佛不動搖」。

《法句經》卷2〈塵垢品 26〉:

「虛空無轍迹,沙門無外意,
 世間皆無常,佛無我所有。」(CBETA, T04, no. 210, p. 568, c16-17)。

《法集要頌經》卷3〈相應品 29〉:

「虛空無轍迹,沙門無外意,
 世間皆無常,佛無我所有。」(CBETA, T04, no. 213, p. 793, c13-14)。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9 相應品〉, Uv 29.38(巴利作兩頌,梵語《優陀那品》僅有一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虛空無道跡,外道無沙門,
諸行不常住,諸佛無擾亂。」(CBETA, N26, no. 9, p. 38, a11 // PTS. Dhp. 37)


本品(Malavaggo)總結

書房夜話 423:巴利《法句經》與漢譯《法句經》,第18品〈塵垢品〉結語

我們在此一群組閱讀巴利《法句經》到了第18品〈塵垢品 Mala vaggo〉,基本上,在相當程度也是在對照閱讀支謙在西元 224年於三國孫權及其繼位者的領土上所翻譯的《法句經》(T210)。

不少學者指出,支謙翻譯的《法句經》(T210)從第九品〈雙要品〉起到第35品〈梵志品〉止,扣除〈利養品 33〉,總共 26品,其品名跟次序與巴利《法句經》完全相同。所以,引人下這樣的結論:「支謙譯《法句經》的印度文本即是巴利《法句經》」。

這樣的「主張」成為漢譯《法句經》的「常識」,一直到魏查理及後繼的學者法光法師(Bhikkhu Dhammajoti)才有人挑戰此一主張。1978年曾來台灣佛光山進行短期佛學研究的比利時學者魏查理(Charles Willemen)指出支謙《法句經》有一首偈頌出現重複翻譯兩次的現象,這兩首所謂的「重譯偈頌」,從所在的品名與用字的差異,可以清晰地分辨一首是譯自巴利《法句經》,另一首是譯自梵文本《優陀那品》(Udānavarga)。(準確地說,應該說是:「一首是譯自巴利《法句經》或相近的文本,另一首是譯自梵文本《優陀那品》(Udānavarga)或相近的文本」,以下仍然使用此類「簡稱」。)

支謙在〈《法句經》序〉說,他先翻譯了26品,後來又翻譯了13品,再將兩次翻譯合編成一本《法句經》:「第其品目,合為一部三十九篇,大凡偈七百五十二章」。〈《法句經》序〉沒說的是:

  1. 支謙為何不將先後兩次翻譯的品名依次排列,為何要在第一次翻譯的 26品插入一〈利養品〉,而有些品安排在此 26品之前,有些排在此 26品之後?
  2. 支謙為何將後譯的偈頌安排在初譯的支謙 26品之中?

在此之前,有漢地學者認為「四言偈頌」是初譯、「五言偈頌」是後譯,這一猜測完全不適用。也就是說,魏查理提示的「重譯偈頌」的方法是最先提及的有效方法。

唯有將「大多數」的初譯偈頌標示出來之後,討論支謙翻譯所根據的印度文本才有意義,否則只是「瞎子摸象」而已。


魏查理所舉《法句經》的重譯偈頌如下:

巴利《法句經》〈地獄品 22〉第2頌為:

Kāsāvakaṇṭhā bahavo, pāpadhammā asaññatā;
Pāpā pāpehi kammehi, nirayaṃ te upapajjare. (307)

諸多身披袈裟而行惡法者,不自節制,
(這些)惡人將因自己的惡行,死後墮入地獄。(307)

支謙《法句經》卷2〈地獄品 30〉第2頌為:

「法衣在其身,為惡不自禁,
 苟沒惡行者,終則墮地獄。」(CBETA, T04, no. 210, p. 570, a9-11)

梵文本《優陀那品》(Udānavarga),第11品〈沙門品〉第9頌:

kāṣāyakaṇṭhā bahavaḥ pāpadharmā hy asaṃyatāḥ |
pāpā hi karmabhiḥ pāpair ito gacchanti durgatim |

多袈裟纏頸,未調伏惡法,
惡人因此惡,從此墮惡道。

《法句經》卷2〈沙門品 34〉第29頌為:

「袈裟披肩,為惡不損,
 惡惡行者,斯墮惡道。」(CBETA, T04, no. 210, p. 572, b13-14)。

可以看出,漢譯〈地獄品 30〉第2頌第四句「終則墮地獄」,與位於巴利《法句經》〈地獄品 22〉第2頌第四句「nirayaṃ te upapajjare」相符。

另一方面,《法句經》卷2〈沙門品 34〉第29頌第四句「斯墮惡道」,與位於梵文本《優陀那品》(Udānavarga)第11品〈沙門品〉第9頌第四句「ito gacchanti durgatim」相符。

請參考:


漢譯《法句經》的〈26 塵垢品〉只有19首偈頌,而巴利〈18 塵垢品〉有21首偈頌,這是少數漢譯偈頌數量較少的品。以下帖主以巴利〈18 塵垢品〉的次序編列 T210《法句經》的對應偈頌。

(235),【------------】
(236),【------------】
(237),【〈26 塵垢品〉(1)】
(238),【〈26 塵垢品〉(2)】
(239),【〈26 塵垢品〉(3)】
(240),【〈26 塵垢品〉(4)】
(241),【〈26 塵垢品〉(5)】
(242),【〈26 塵垢品〉(6)】
(243),【〈26 塵垢品〉(7)】
(244),【〈26 塵垢品〉(8)】
(245),【〈26 塵垢品〉(9)】
(246),【〈26 塵垢品〉(10)】
(247),【〈26 塵垢品〉(11)】
(248),【〈26 塵垢品〉(12)】
(249),【〈26 塵垢品〉(13)】
(250),【〈26 塵垢品〉(14】
(251),【〈26 塵垢品〉(17)】
(252),【--------------】
(253),【--------------】
(254),【〈26 塵垢品〉(18)】
(255),【〈26 塵垢品〉(19)】


巴利《法句經》從第一品〈雙品〉到第18品〈塵垢品〉為止,總共有 255 首偈頌,對應的 T210 《法句經》從第九品〈雙要品〉到第26品〈塵垢品〉共有 304 首偈頌(22 + 20 + 12 + 17 + 21 + 17 + 10 + 16 + 22 + 14 + 14 + 13 + 14 + 21 + 14 + 12 + 26 + 19 = 304)。

在此,我必需再提醒一次:此處的文法經過我的演繹和詮釋,有些部分可能是錯誤的而需要進一步訂正。

此一專題希望建立一個討論平台,來呼應此項需求,希望有人接棒持續改進。


巴利《法句經》第18品為〈Malavaggo 塵垢品〉,以下文獻有「塵垢品」的篇章:

1. 巴利《法句經》〈18 Malavaggo 塵垢品〉
2. 犍陀羅《法句經》,無
3. 波特那《法句經》,〈10 Malavaggo 塵垢品〉
4. 梵文《法句經》,無。

漢譯《法句經》的相關品名如下:

1. T210《法句經》,〈塵垢品 26〉,19首偈頌。
2. 《法句譬喻經》,〈塵垢品 26〉,3首偈頌。
3. 《出曜經》,無對應品。
4. 《法集要頌經》,無對應品。


本群組在「巴利《法句經》」的目錄下,介紹了第18品〈塵垢品〉235-255頌,接著要從下列三個角度來審查這些文獻:

  1. 從巴利偈頌本身檢視巴利《法句經》的第18品。
  2. 從巴利《法句經》的視角閱讀漢譯《法句經》(T210)。
  3. 從漢譯《法句經》(T210)的視角閱讀巴利《法句經》。

  1. 從巴利偈頌本身檢視巴利《法句經》的第 18品:

巴利《法句經》235-255 頌總共 21頌,只有七頌出現與「塵垢 mala」相關的用字。

  1. 從巴利《法句經》的視角閱讀漢譯《法句經》(T210):

巴利《法句經》21首偈頌當中,有四首偈頌在漢譯《法句經》(T210)沒有對應偈頌:235, 236, 252, 253。

  1. 從漢譯《法句經》(T210)的視角閱讀巴利《法句經》:

漢譯《法句經》(T210)〈塵垢品 26〉的19首偈頌當中,有兩首偈頌不存在巴利對應偈頌:15, 16。

值得注意的是,《出曜經》有〈忿怒品 15〉,14首頌。〈21 恚品〉20頌。《法集要頌經》有〈14 怨家品〉14頌,〈20 瞋恚品〉19頌。梵文《優陀那品》有14: Drohavarga (瞋恨品),20: Krodhavarga (忿怒品)


讓我們繼續閱讀,來看看兩者的關係吧!

(原貼: 書房夜話 423:巴利《法句經》與漢譯《法句經》,第18品〈塵垢品〉結語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