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第十三:世間品(《法句經》, Dhammapada, Lokavaggo, 白話文版, 蘇錦坤 著(含巴利文法分析,2021)



十三:世間品 目錄
Dhp_167 Dhp_168 Dhp_169 Dhp_170 Dhp_171 Dhp_172
Dhp_173 Dhp_174 Dhp_175 Dhp_176 Dhp_177 Dhp_178
本品(Lokavaggo)總結          

Dhp. 167

Hīnaṃ dhammaṃ na seveyya, pamādena na saṃvase;
Micchādiṭṭhiṃ na seveyya, na siyā lokavaḍḍhano. (167)

不應親近卑劣的教法,不應住於放逸,
不應親近邪見,不應增長對世間的繫著。(167)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1. 「Hīnaṃ dhammaṃ na seveyya」。主詞為「so 他」(省略),動詞為「seveyya 應親近、練習」(第三人稱祈使態動詞 optative,第三人稱現在式動詞為「sevati」),「na seveyya 不應親近、練習」。受詞為「Hīnaṃ dhammaṃ 低劣的法」。此句為「不應親近、練習低劣的法」。
  2. 「pamādena na saṃvase」。主詞為「so 他」(省略),動詞為「saṃvase 應交往、共住」(第三人稱祈使態動詞 optative,第三人稱現在式動詞為 saṃvasati ),「na saṃvase 不應交往、共住」。副詞為「pamādena 以放逸」(工具格)。此句為「不應住於放逸」。
  3. 「Micchādiṭṭhiṃ na seveyya」。主詞為「so 他」(省略),動詞為「seveyya 應親近、練習」(第三人稱祈使態動詞 optative,第三人稱現在式動詞為「sevati」),「na seveyya 不應親近、練習」。受詞為「Micchādiṭṭhiṃ 邪見、惡見」。此句為「不應親近、練習邪見、惡見」。
  4. 「na siyā lokavaḍḍhano」。主詞為「so 他」(省略),動詞為「siyā 應成為」(第三人稱祈使態動詞 optative,第三人稱現在式動詞為「atthi」),「na siyā 不應有」。主詞補語為「lokavaḍḍhano」,巴利《法句經註》稱「作了前三者(親近下劣法、住於放逸、熟習邪見)為 lokavaḍḍhano」,布臘夫評《法句經註》為「註者表達他不知道這個字是什麼意思」。「lokavaḍḍhano」的字面是「世間 - 增長」,諾曼翻譯為「possessing increase (properties?) in the world」:「擁有世俗財物的增長」。此處帖主翻譯為「不應增長對世間的繫著」。

《法句經》卷1〈教學品 2〉:

「莫學小道,以信邪見,
 莫習放蕩,令增欲意。」(CBETA, T04, no. 210, p. 559, b23-24)。

《出曜經》卷6〈無放逸品 4〉:

「不親卑漏法,不與放逸會,
 不種邪見根,不於世長惡。」(CBETA, T04, no. 212, p. 639, a18-19)

《法集要頌經》卷1〈放逸品 4〉:

「不親卑漏法,不與放逸會,
 不種邪見根,不於世增惡。」(CBETA, T04, no. 213, p. 779, a16-18)

《雜阿含788經》卷28:
「鄙法不應近,放逸不應行,
 不應習邪見,增長於世間。」(CBETA, T02, no. 99, p. 204, c9-10)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4 不放逸品〉 Uv 4.8。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勿從下劣法,勿住於放逸,
勿隨於邪見,莫為世俗徒。」(CBETA, N26, no. 9, p. 30, a7 // PTS. Dhp. 25)


Dhp. 168

Uttiṭṭhe nappamajjeyya, dhammaṃ sucaritaṃ care;
Dhammacārī sukhaṃ seti, asmiṃ loke paramhi ca. (168)

應該奮起,不應該放逸!應修善法!
依法奉行的人今世及後世均住於安樂。(168)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1. 「uttiṭṭhe」。主詞為「so 他」(省略),動詞為「uttiṭṭhe 應站起來、應奮起」(第三人稱祈使態動詞 optative,第三人稱現在式動詞為「uṭṭhahati」)。此句為「他應站起來」。
  2. 「nappamajjeyya」為「na pamajjeyya」。主詞為「so 他」(省略),動詞為「pamajjeyya 應安逸」(第三人稱祈使態動詞 optative,第三人稱現在式動詞為「pamajjati」),「na pamajjeyya 不應安逸」。此句為「他不應安逸」。
  3. 「dhammaṃ sucaritaṃ care」。主詞為「so 他」(省略),動詞為「care 應修習」(第三人稱祈使態動詞 optative,第三人稱現在式動詞為 carati )。受詞為「dhammaṃ sucaritaṃ 善法」(工具格)。此句為「他應修習善法」。
  4. 「Dhammacārī sukhaṃ seti, asmiṃ loke paramhi ca」。主詞為「dhammacārī 法行者、正行者」(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為「seti 休息、睡、安住」(第三人稱現在式動詞),動詞「seti」有兩個副詞:「sukhaṃ 快樂地」和「asmiṃ loke paramhi ca 於此世間和彼世間(今世及後世)」(位格),「loke 於世間」(位格)。此句為「法行者快樂地住於此世與他世」。

純從用字來看,這首偈頌提到「uttiṭṭhe 起床」、「na pamajjeyya 不要偷懶、不要再睡」、「care 走走路」 和「seti 睡覺、休息」;造成雙層意思的詩趣。


《出曜經》卷7〈放逸品 5〉:

「隨時不興慢,快習於善法,
 善法善安寐,今世亦後世。」(CBETA, T04, no. 212, p. 648, a24-25)。

《法集要頌經》卷1〈放逸品 4〉:

「苾芻懷謹慎,持戒勿破壞,
 善守護自心,今世及後世。」(CBETA, T04, no. 213, p. 779, c16-18)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4 不放逸品〉,編號為 Uv 4.35。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奮起勿放逸,行正法善行,
隨法善行者,此彼世安樂。」(CBETA, N26, no. 9, p. 30, a8 // PTS. Dhp. 25)


Dhp. 169

Dhammaṃ care sucaritaṃ, na naṃ duccaritaṃ care;
Dhammacārī sukhaṃ seti, asmiṃ loke paramhi ca. (169)

他應修習善法,不應修習惡法,
依法奉行的人今世及後世均住於安樂。(169)


此首偈頌包含三個句子:

  1. 「Dhammaṃ care sucaritaṃ」。主詞為「so 他」(省略),動詞為「care 應修習」(第三人稱祈使態動詞 optative,第三人稱現在式動詞為 carati )。受詞為「dhammaṃ sucaritaṃ 善法」(工具格)。此句為「他應修習善法」。
  2. 「 na naṃ duccaritaṃ care」。主詞為「so 他」(省略),動詞為「care 應修習」(第三人稱祈使態動詞 optative,第三人稱現在式動詞為 carati ),「na care 不應修習」。受詞為「naṃ duccaritaṃ 不善的那個」(受格),「naṃ」為「taṃ」的受格,意指「Dhammaṃ 」。此句為「他應修習善法」。
  3. 「Dhammacārī sukhaṃ seti, asmiṃ loke paramhi ca」。主詞為「dhammacārī 法行者、正行者」(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為「seti 休息、睡、安住」(第三人稱現在式動詞),動詞「seti」有兩個副詞:「sukhaṃ 快樂地」和「asmiṃ loke paramhi ca 於此世間和彼世間(今世及後世)」(位格),「loke 於世間」(位格)。此句為「法行者快樂地住於此世與他世」。

《法句經》卷1〈世俗品 21〉:

「順行正道,勿隨邪業,
 行[16]住臥安,世世無患。」(CBETA, T04, no. 210, p. 566, a23-25),[16]住=法【宋】【元】【明】【聖】。

《出曜經》卷27〈樂品 31〉:

「樂法樂學行,慎莫行惡法,
 能善行法者,今世後世樂。」(CBETA, T04, no. 212, p. 753, b21-22)

《法集要頌經》卷4〈樂品 30〉:

「樂法樂學行,慎莫行惡法,
 能善行法者,今世後世樂。」(CBETA, T04, no. 213, p. 794, b2-4)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30 樂品〉 Uv 30.5。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應行法善行,不行惡法行,
隨法行善者,此彼世安樂。」(CBETA, N26, no. 9, p. 30, a9 // PTS. Dhp. 25)


Dhp. 170

Yathā pubbuḷakaṃ passe, yathā passe marīcikaṃ;
Evaṃ lokaṃ avekkhantaṃ maccurājā na passati. (170)

他能觀世間如水泡、如陽焰,
如此則死王見不到他。(170)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Evaṃ lokaṃ avekkhantaṃ maccurājā na passati」。主詞為「maccurājā 死王,死亡界之王」,動詞為「passati 看見」(第三人稱單數動詞),「na passati 看不見」。受詞為「avekkhantaṃ 觀察者」(工具格),「Evaṃ lokaṃ avekkhantaṃ 如此的世間觀察者」。此句為「死王看不見如此的世間觀察者」,意即「如此的世間觀察者可以避免死王的控制」。

「Evaṃ 如是」銜接兩個子句:

  1. 「Yathā pubbuḷakaṃ passe」。主詞為「so 他」(省略),動詞為「passe 能觀」(第三人稱單數祈使態動詞 opt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passati ),受詞為「lokaṃ 世間」(見下半偈),「yathā 如同、就像」,「pubbuḷakaṃ 水泡」(受格)意為「不長久存在、迅速破滅」。此句為「他能觀世間如水泡」。
  2. 「yathā passe marīcikaṃ」。主詞為「so 他」(省略),動詞為「passe 能觀」(第三人稱單數祈使態動詞 opt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passati ),受詞為「lokaṃ 世間」(見下半偈),「yathā 如同、就像」,「marīcikaṃ 海市蜃樓、陽燄、幻象」(受格)意為「錯覺、虛幻不實之物」。此句為「他能觀世間如陽燄」。

《法句經》卷1〈世俗品 21〉:

「萬物[18]如泡,意如野馬,
 居世若幻,奈何樂此? 」(CBETA, T04, no. 210, p. 566, a25-26)
[18]如=為【宋】【元】【明】【聖】。

《出曜經》卷24〈觀品 28〉:

「當觀水上泡,亦觀幻野馬,
 如是不觀世,亦不見死王。」(CBETA, T04, no. 212, p. 738, b8-9)。

《法集要頌經》卷3〈觀察品 27〉:

「當觀水上泡,亦觀幻野馬,
 如是不觀世,亦不見死王。」(CBETA, T04, no. 213, p. 791, b28-29)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27 觀品〉 Uv 27.15。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視如水泡沫,見如蜃氣棲,
如是觀世者,死王不見他。」(CBETA, N26, no. 9, p. 30, a10 // PTS. Dhp. 25)。

「蜃氣棲」似乎是「蜃氣樓」,不過,「海市蜃樓」不易壓縮成三字,此五字可以改作「觀世如蜃樓」,我建議作「觀世如陽燄」。


關於「世間意指此身」,溫宗堃老師提到:

在《相應部尼柯耶,SN 2:26 經》中,佛陀說「眾生無法藉由旅行而看見、了知、到達世界的盡頭。然而,若不到達世界的盡頭,又無法令苦滅盡。」經文接著說:『友!就此一尋,有想、有意之身,我教示世間、世間之集、世間之滅、趨向世間之滅的道路。』

緊接其後,即是偈頌。其實,從經文的脈絡中,已隱約可看出「世間」乃指涉涵蓋身、心二層面的五取蘊身,然而,註釋書更明確地指出這一點。

《相應部註》解釋經文中的「世間」為「苦諦」(Lokanti dukkhasaccaṃ)。此外,我們也可以發現到,「苦諦」在《尼柯耶》中,常意指「五取蘊」。《相應部疏》也解釋「有想、有意之身」即是指「五蘊聚集」。有趣的是與《相應部尼柯耶,SN 2:26 經》對應的《雜阿含 1307經》,直接在經文中說明「世間」的意涵,也就是「何等為世間?謂五受陰」。顯然《雜阿含經》的經文與《相應部註》及《相應部疏》的註解是一致的。


Dhp. 171

Etha passathimaṃ lokaṃ, cittaṃ rājarathūpamaṃ;
Yattha bālā visīdanti, natthi saṅgo vijānataṃ. (171)

你們來!看這個像國王艷麗寶車的世間(身體),
智者不會(在此)有繫著,而愚者(在此)繫著沉淪。(171)


此首偈頌包含個句子:

  1. 「Etha」。主詞為「tumhe 你們」,動詞為「Etha 來吧!」(第二人稱複數,命令態動詞 imper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eti)。
  2. 「passathimaṃ lokaṃ, cittaṃ rājarathūpamaṃ」。主詞為「tumhe 你們」(省略),動詞為「passatha 看吧!」(第二人稱複數,命令態動詞 imper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passati),「passathimaṃ」為「passatha imaṃ」。受詞為「lokaṃ 世間」,「imaṃ lokaṃ 此世間」,受詞「lokaṃ 世間」有一個形容詞「rājarathūpamaṃ 像國王的車的 rājaratha - upamaṃ」,「cittaṃ 美麗的、色彩鮮艷的」。此兩句為「你們來!看這如國王華麗車子的世間」,「世間」意指「此身」。
  3. 「Yattha bālā visīdanti, natthi saṅgo vijānataṃ」。主詞為「saṅgo 染著」,動詞為「atthi 存在」(第三人稱現在式動詞),「n'atthi 存在」為「na atthi 不存在」,「vijānataṃ 對智者」(間接受格,與格 dative)。主詞「saṅgo 染著」有一個形容詞子句:「yattha 在彼處」(關係代名詞),「bālā 愚者」(複數),「visīdanti 沉淪」(複數動詞)。此句意為「智者不會(在此)有繫著,而愚者(在此)繫著沉淪」。

《出曜經》卷24〈觀品 28〉:

「如是當觀身,如王雜色車,
 愚者所染著,善求遠離彼。」(CBETA, T04, no. 212, p. 738, b12-13)。

《出曜經》卷24〈觀品 28〉:

「如是當觀身,如王雜色車,
 愚者所染著,智者遠離之。」(CBETA, T04, no. 212, p. 738, b20-21)。

《法集要頌經》卷3〈觀察品 27〉:

「如是當觀身,如王雜色車,
 愚者所染著,善求遠離彼。
 如是當觀身,如王雜色車,
 愚者所染著,智者遠離之。」(CBETA, T04, no. 213, p. 791, c1-4)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27 觀品〉 Uv 27.17。
paśyatemaṁ sadā kāyaṁ citraṁ rājarathopamam |
yatra bālāḥ pramuhyante saṅgo nāsti prajānatām ||

梵文《法句經》的用字是「kāyaṁ」,所以是「如是當觀身」,巴利《法句經》的用字是「lokaṃ」,所以是「如是當觀世」。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來觀此世間,猶如飾王車,
愚者湎此中,智者不執著。」(CBETA, N26, no. 9, p. 30, a11 // PTS. Dhp. 26)


關於「世間意指此身」,溫宗堃老師提到:

在《相應部尼柯耶,SN 2:26 經》中,佛陀說「眾生無法藉由旅行而看見、了知、到達世界的盡頭。然而,若不到達世界的盡頭,又無法令苦滅盡。」經文接著說:『友!就此一尋,有想、有意之身,我教示世間、世間之集、世間之滅、趨向世間之滅的道路。』

緊接其後,即是偈頌。其實,從經文的脈絡中,已隱約可看出「世間」乃指涉涵蓋身、心二層面的五取蘊身,然而,註釋書更明確地指出這一點。

《相應部註》解釋經文中的「世間」為「苦諦」(Lokanti dukkhasaccaṃ)。此外,我們也可以發現到,「苦諦」在《尼柯耶》中,常意指「五取蘊」。《相應部疏》也解釋「有想、有意之身」即是指「五蘊聚集」。有趣的是與《相應部尼柯耶,SN 2:26 經》對應的《雜阿含 1307經》,直接在經文中說明「世間」的意涵,也就是「何等為世間?謂五受陰」。顯然《雜阿含經》的經文與《相應部註》及《相應部疏》的註解是一致的。


Dhp. 172

Yo ca pubbe pamajjitvā, pacchā so nappamajjati;
Somaṃ lokaṃ pabhāseti, abbhā muttova candimā. (172)

先前放逸,日後不放逸的人,
他照亮世間就像無雲遮蔽的月亮(照亮世間)。(172)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Somaṃ lokaṃ pabhāseti」、「So imaṃ lokaṃ pabhāseti」。主詞為「so 他」,動詞為「pabhāseti 令明亮(照亮)」(第三人稱單數,役使態動詞 caus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pabhāti)。動詞「pabhāseti」有一個副詞子句:「abbhā mutto va candimā」,「va 像」,「candimā 月亮」,「abbhā 從雲」(從格),「mutto 釋放的」。此句為「他照亮世間就像無雲遮蔽的月亮(照亮世間)」。

上半偈「Yo ca pubbe pamajjitvā, pacchā so nappamajjati」。「yo 這樣的人 who」(關係代名詞),「pubbe 先前 ... pacchā 其後」,動詞為「pamajjitvā 放逸之後」(第三人稱現在式動詞為「pamajjati 放逸」),諾曼建議將上半偈的「so」解釋為「ca」,「nappamajjati 不放逸」。上半偈意為「先前放逸,日後不放逸的人」。


《法句經》卷1〈放逸品 10〉:

「[38]若前放逸,後能自禁,
 是照世間,念定其宜」(CBETA, T04, no. 210, p. 562, c21-22),[38]下六頌巴利文無。

《法集要頌經》卷2〈清淨品 16〉:

「人先為放逸,後止而不犯,
 是光照世間,如月現雲消。」(CBETA, T04, no. 213, p. 785, a25-27)。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16 雜品〉 Uv 16.5。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若人先放逸,而後不放逸,
如月出雲翳,照耀於此世。」(CBETA, N26, no. 9, p. 30, a12 // PTS. Dhp. 26)

不管是巴利偈頌或是梵文對應偈頌,都未出現相當於「假如、若」的用字。


Dhp. 173

Yassa pāpaṃ kataṃ kammaṃ, kusalena pidhīyati;
Somaṃ lokaṃ pabhāseti, abbhā muttova candimā. (173)

將已做的惡行用善覆蔽的人,
他照亮世間就像無雲遮蔽的月亮(照亮世間)。(173)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Somaṃ lokaṃ pabhāseti」、「So imaṃ lokaṃ pabhāseti」。主詞為「so 他」,動詞為「pabhāseti 令明亮(照亮)」(第三人稱單數,役使態動詞 caus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pabhāti)。動詞「pabhāseti」有一個副詞子句:「abbhā mutto va candimā」,「va 像」,「candimā 月亮」,「abbhā 從雲」(從格),「mutto 釋放的」。此句為「他照亮世間就像無雲遮蔽的月亮(照亮世間)」。

上半偈「Yassa pāpaṃ kataṃ kammaṃ, kusalena pidhīyati」。「yassa 這樣的人的 whose」(關係代名詞,所有格、屬格),「pāpaṃ kammaṃ 惡行」,「kataṃ 已經作了的」,「pidhīyati 被覆蓋」(或作 pithīyati,第三人稱單數被動式動詞,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pidahati),「 kusalena 以善」(工具格)。上半偈意為「將已做的惡行用善覆蔽的人」。


《法句經》卷1〈放逸品 10〉:

「過失為惡,追覆以善,
 是照世間,念善其宜」(CBETA, T04, no. 210, p. 562, c22-23)。

《出曜經》卷18〈雜品 17〉:

「人前為惡,以善滅之,
 是照世間,如月雲消。」」(CBETA, T04, no. 212, p. 704, b25-26)

《法集要頌經》卷2〈清淨品 16〉:

「人先為放逸,後止而不犯,
 以善而滅之,是光照世間。」(CBETA, T04, no. 213, p. 785, a27-29)。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16 雜品〉 Uv 16.9。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若作惡業人,覆之以善業,
如月出雲翳,照耀於此世。」(CBETA, N26, no. 9, p. 30, a13 // PTS. Dhp. 26)。


Dhp. 174

Andhabhūto ayaṃ loko, tanukettha vipassati;
Sakuṇo jālamuttova, appo saggāya gacchati. (174)

這個世間是黑暗的,此處(只有)少數人(能清楚)看見(真相),
只有少數能生天,像一隻鳥脫離羅網。(174)


此首偈頌包含三個句子:

  1. 「Andhabhūto ayaṃ loko」。主詞為「loko 世間」,「ayaṃ loko 這個世間」,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省略)。主詞補語為「andhabhūto 黑暗的,盲目的」。此句為「這個世間是黑暗的」。
  2. 「tanukettha vipassati」、「tanuko ettha vipassati」,「tanuko 少數的人」,「vipassati 觀見,以智慧看見」(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ettha 此處」(副詞)。此句意為「此處(僅有)少數人觀見」。
  3. 「Sakuṇo jālamuttova, appo saggāya gacchati.」。主詞為「appo 少數人」(單數,動詞為「gacchati 去」(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間接受詞為「saggāya 到天界」(dative 與格)。「Sakuṇo jālamuttova」、「Sakuṇo jālamutto va」,「va 像」,「 Sakuṇo鳥」,「jālamutto 脫離網、脫離陷阱」。此句為「少數人去到天界像鳥脫離捕鳥的羅網陷阱」。

《法句經》卷1〈世俗品 21〉:

「世俗無眼,莫見道真,
 如少見明,當養善意。」(CBETA, T04, no. 210, p. 566, a29-b1)

《出曜經》卷24〈觀品 28〉:

「世間普盲冥,有目尠尠耳,
 群鳥墮羅網,生天不足言。」(CBETA, T04, no. 212, p. 736, c22-23)。

《法集要頌經》卷3〈觀察品 27〉:

「世間普盲冥,智眼尠尠耳,
 群鳥墮羅網,生天不足言。」(CBETA, T04, no. 213, p. 791, b11-13)。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27 觀品〉 Uv 27.5。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此世間黑暗,善知此者少,
少有昇天者,如鳥之脫網。」(CBETA, N26, no. 9, p. 30, a14 // PTS. Dhp. 26)。


Dhp. 175

Haṃsādiccapathe yanti, ākāse yanti iddhiyā;
Nīyanti dhīrā lokamhā, jetvā māraṃ savāhiniṃ. (175)

野雁循著太陽的軌跡飛翔,他們以神通力飛行天上,
戰勝了魔羅與他的魔軍之後,智者被引導遠離世間。(175)


此首偈頌包含三個句子:

  1. 「Haṃsādiccapathe yanti」、「Haṃsā adiccapathe yanti」。主詞為「haṃsā 雁、天鵝」(複數),動詞為「yanti 繼續、旅行」(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副詞為「adiccapathe 在太陽的軌跡上」(位格)。此句為「鴻雁循著太陽的軌跡飛翔」。
  2. 「ākāse yanti iddhiyā」。主詞為「te 他們」(複數),動詞為「yanti 繼續、旅行」(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副詞為「ākāse 在空中」(位格)與「iddhiyā 以神通力」(工具格)。此句為「他們以神通力飛行」。
  3. 「Nīyanti dhīrā lokamhā, jetvā māraṃ savāhiniṃ」。主詞為「dhīrā 智者」(單數,動詞為「nīyanti 令某人被引導」(第三人稱複數被動語態動詞,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neti)。動詞「nīyanti」有一副詞為「lokamhā 從世間」(ablative 從格)。動詞另有一動名詞片語「jetvā māraṃ savāhiniṃ 戰勝了魔羅與他的魔軍之後」。此句為「戰勝了魔羅與他的魔軍之後,智者被引導遠離世間」。

《法句經》卷1〈世俗品 21〉:

「如鴈將群,避羅高翔,
 明人導世,度脫邪眾。」(CBETA, T04, no. 210, p. 566, b2-3)。

《出曜經》卷18〈水品 18〉:
「譬如鴈鳥,從空暫下,
求出惡道,至無為處。」(CBETA, T04, no. 212, p. 706, c15-16)。

《法集要頌經》卷2〈水喻品 17〉:

「彼心既棄捨,翱翔昇虛空,
 修行出世間,能破魔羅眾。」(CBETA, T04, no. 213, p. 785, c4-6)。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17 水品〉 Uv 17.2。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天鵞飛行太陽道,以可神通行虛空,
賢者破魔王眷屬,得以脫離此世間。」(CBETA, N26, no. 9, p. 31, a1 // PTS. Dhp. 26)。
第二句「以可神通行虛空」應作「可以神通行虛空」。


諾曼指出,《法句經註》認為偈頌分為三句,依次指野雁、具神通者與智者,一般翻譯(含諾曼自己)均將第二句指野雁,這在語意不通,指野雁依神通力飛行並沒多大意義。帖主認為,第二句所省略的「他們」應指「具神通者」。

諾曼同時將「智者被引導遠離世間」翻譯為「出家」。


Dhp. 176

Ekaṃ dhammaṃ atītassa, musāvādissa jantuno;
Vitiṇṇaparalokassa, natthi pāpaṃ akāriyaṃ. (176)

違犯此一法的人,說妄語的人、
不相信有來世的人,這樣的人(會)無惡不作。(176)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natthi pāpaṃ akāriyaṃ jantuno」、「na atthi pāpaṃ akāriyaṃ」。主詞為「pāpaṃ 惡」(單數),「pāpaṃ akāriyaṃ 不被做的惡」,動詞為「atthi 存在」(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na atthi 不存在」。副詞為「jantuno 對這樣的人」(屬格)。此句為「對這樣的人,沒有不被做的惡」,也就是說「這樣的人無惡不作」。

這樣的「無惡不作」的人有以下三個特質:

  1. 「Ekaṃ dhammaṃ atītassa」為「違犯一法的人」。
  2. 「musāvādissa」為「說妄語的人」。
  3. 「Vitiṇṇaparalokassa」為「不信有來世的人」。

《法句經》卷1〈世俗品 21〉:

「一法脫過,謂妄語人,
 不免後世,靡惡不更。」(CBETA, T04, no. 210, p. 566, b7-8)。

《出曜經》卷11〈行品 10〉:

「一法過去,謂妄語人,
 不免後世,無惡不更。」(CBETA, T04, no. 212, p. 668, a4-5)。

《法集要頌經》卷1〈業品 9〉:

「應遠離一法,所謂妄語人,
 無惡不經歷,不免後世苦。」(CBETA, T04, no. 213, p. 781, c10-11)。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9 業品〉 Uv 9.1。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違犯一者法,及說諸妄語,不信來世人,無惡而不作。」(CBETA, N26, no. 9, p. 31, a2 // PTS. Dhp. 26)。

第一句「違犯一者法」應作「違犯一法者」。


諾曼指出,《法句經註》認為「Ekaṃ dhammaṃ atītassa 違犯一法的人」的「一法」指的是「sacca」,我解釋為「世尊的教法」。

諾曼同時將「Vitiṇṇaparalokassa」解釋為「已經放棄另一個世界的人 has abandoned the other world」,我解釋為「不信有來世的人」,也可以解釋作「不在意來世的果報的人」。


Dhp. 177

Na ve kadariyā devalokaṃ vajanti,
bālā have nappasaṃsanti dānaṃ;
Dhīro ca dānaṃ anumodamāno,
teneva so hoti sukhī parattha. (177)

不布施者無法生天界,愚者不讚嘆布施,
智者樂於布施,布施令他在來世得到快樂。(177)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1. 「Na ve kadariyā devalokaṃ vajanti」。主詞為「kadariyā 吝嗇者、不布施者」(複數),動詞為「vajanti 去到」(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na vajanti 不去到」。受詞為「devalokaṃ 天界」。此句為「不布施者無法去到天界」。「ve 確實」當作「襯字」而未翻譯。
  2. 「bālā have nappasaṃsanti dānaṃ」。主詞為「bālā 愚者」(複數),動詞為「pasaṃsanti 稱讚」(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nappasaṃsanti 不稱讚」。受詞為「dānaṃ 布施」。此句為「不布施者無法去到天界」。「have 確實」當作「襯字」而未翻譯。
  3. 「Dhīro ca dānaṃ anumodamāno」。主詞為「Dhīro 智者,勇者」(單數),「ca 但是」,動詞為「anumodamāno 樂於、讚賞」(現在分詞,前面當作有一 'hoti 是'),受詞為「dānaṃ 布施」。此句為「智者樂於布施」。
  4. 「teneva so hoti sukhī parattha」、「tena eva so hoti sukhī parattha」。「tena 因此」,主詞為「so 他」(單數),動詞為「hoti 是」,主詞補語為「sukhī 快樂的」,副詞為「parattha 在來世」。此句為「因此他在來世得到快樂」。

《法句經》卷1〈篤信品 4〉:

「愚不修天行,亦不譽布施,
 信施助善者,從是到彼安。」(CBETA, T04, no. 210, p. 560, b24-26)。

《出曜經》卷12〈信品 11〉:

「愚不修天行,亦不譽布施,
 信施助善者,從是到彼安。」(CBETA, T04, no. 212, p. 672, b12-13)。

《法集要頌經》卷1〈正信品 10〉:

「愚不修天行,亦不讚布施,
 正直隨喜施,彼得後世樂。」(CBETA, T04, no. 213, p. 782, a21-22)。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10 信品〉 Uv 10.2。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貪不生天界,愚不稱揚施,
賢者隨喜施,來世得安樂。」(CBETA, N26, no. 9, p. 31, a3 // PTS. Dhp. 26)。


Dhp. 178

Pathabyā ekarajjena, saggassa gamanena vā;
Sabbalokādhipaccena, sotāpattiphalaṃ varaṃ. (178)

地上的唯一統治者,或者能昇天,
或者是一切世界的主宰,這些都不如預流果。(178)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sotāpattiphalaṃ varaṃ」。主詞為「sotāpattiphalaṃ 預流果者、初果者」(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省略),主詞補語為「varaṃ 最佳的」。以下三者為和「預流果者、初果者」比較:

  1. 「Pathabyā ekarajjena」為「地上的唯一統治者」
  2. 「saggassa gamanena」為「昇天者」。
  3. 「Sabbalokādhipaccena」為「一切世界的主宰」。

《法句經》卷1〈世俗品 21〉:

「雖多積珍寶,[28]嵩高至于天,
 如是滿世間,不如見道迹。」(CBETA, T04, no. 210, p. 566, b9-11)。[28]嵩=崇【宋】【元】【明】。


梵文《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地上王權者,或趣天界者,
一切世界主,不及勝預流。」(CBETA, N26, no. 9, p. 31, a4 // PTS. Dhp. 26)


本品(Lokavaggo)總結

書房夜話 414:巴利《法句經》與漢譯《法句經》,第13品〈世間品〉結語


漢譯《法句經》的〈愛身品 20〉有13首偈頌,前十首為《法句經》第12品〈自己品〉十首偈頌的對應偈頌,次序完全吻合(有些偈頌不盡相同)。

T210《法句經》卷1〈世俗品 21〉的對應狀況與〈愛身品 20〉有很大的差別,以下帖主以巴利〈13 世間品〉的次序編列在T210《法句經》的對應偈頌。

1. (167),【〈2 教學品〉(5)】
2. (168),【-----------------】
3. (169),【〈21 世俗品〉(3)】
4. (170),【〈21 世俗品〉(4)】
5. (171),【------------------】
6. (172),【〈10 放逸品〉(15)】
7. (173),【〈10 放逸品〉(16)】
8. (174),【--------------------】
9. (175),【〈21 世俗品〉(8)】
10. (176),【〈21 世俗品〉(12)】
11. (177),【〈4 篤信品〉(2)】
12. (178),【〈21 世俗品〉(13)】

也就是說,巴利《法句經》只有五首的對應偈頌位於漢譯〈21 世俗品〉,如果堅持此品的漢譯是來自巴利《法句經》就顯得相當勉強。


巴利《法句經》從第一品〈雙品〉到第13品〈世間品〉為止,總共有 178 首偈頌,對應的 T210 《法句經》從第九品〈雙要品〉到第21品〈世俗品〉共有 212 首偈頌(22 + 20 + 12 + 17 + 21 + 17 + 10 + 16 + 22 + 14 + 14 + 13 + 14= 212),這 13品如果純粹是翻譯自巴利《法句經》,顯然不可能「無中生有」而翻譯出比 178 首還多的偈頌,所以,西元 224 年之後支謙翻譯及編輯此經時,一定是從其他來源翻譯而安插進來。而這一「來源」可能不會是現行所見 Bernhard 編輯的《優陀那品》(Udānavarga),因為少數額外的漢譯偈頌也未出現於《優陀那品》之中。

在此,我必需再提醒一次:此處的文法經過我的演繹和詮釋,有些部分可能是錯誤的而需要進一步訂正。

此一專題希望建立一個討論平台,來呼應此項需求,希望有人接棒持續改進。


巴利《法句經》第13品為〈Lokavaggo 世間品〉,以下文獻有「世間品」的篇章:

1. 巴利《法句經》〈13 Lokavaggo 世間品〉
2. 犍陀羅《法句經》,(疑缺)
3. 波特那《法句經》,(缺)
4. 梵文《法句經》,(缺)。

漢譯《法句經》的相關品名如下:

1. T210《法句經》,〈世俗品 21〉,14首偈頌。
2. 《法句譬喻經》,〈世俗品 21〉,2首偈頌。
3. 《出曜經》,無對應品名。
4. 《法集要頌經》,無對應品名。


本群組在「巴利《法句經》」的目錄下,介紹了第13品〈世間品〉167-178頌,接著要從下列三個角度來審查這些文獻:

  1. 從巴利偈頌本身檢視巴利《法句經》的第13品。
  2. 從巴利《法句經》的視角閱讀漢譯《法句經》(T210)。
  3. 從漢譯《法句經》(T210)的視角閱讀巴利《法句經》。

  1. 從巴利偈頌本身檢視巴利《法句經》的第 13品:

巴利《法句經》的十二首偈頌均出現與「世間 loka」相關的用字。

  1. 從巴利《法句經》的視角閱讀漢譯《法句經》(T210):

巴利《法句經》的十二首偈頌在漢譯《法句經》(T210)僅有五首對應偈頌,而且 168, 171, 174 等三首偈頌在漢譯《法句經》(T210)無對應偈頌。

  1. 從漢譯《法句經》(T210)的視角閱讀巴利《法句經》:

漢譯《法句經》(T210)有九頌無巴利對應偈頌。


另外巴利《法句經》175頌的漢譯對應偈頌並未十分吻合,例如:

巴利偈頌為:「野雁循著太陽的軌跡飛翔,他們以神通力飛行天上,戰勝了魔羅與他的魔軍之後,智者被引導遠離世間。」(175)

漢譯《法句經》的對應偈頌為:「如鴈將群,避羅高翔,明人導世,度脫邪眾。」

讓我們繼續閱讀,來看看兩者的關係吧!

(原貼: 書房夜話 414:巴利《法句經》與漢譯《法句經》,第13品〈世間品〉結語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