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第十一:老品(《法句經》, Dhammapada, Jarāvaggo, 白話文版, 蘇錦坤 著(含巴利文法分析,2021)



十一:老品 目錄
Dhp_146 Dhp_147 Dhp_148 Dhp_149 Dhp_150 Dhp_151
Dhp_152 Dhp_153 Dhp_154 Dhp_155 Dhp_156 本品(Jarāvaggo)總結

Dhp. 146

Ko nu hāso kimānando, niccaṃ pajjalite sati;
Andhakārena onaddhā, padīpaṃ na gavesatha. (146)

生命總是在熾然中,(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會有歡笑?為什麼會有喜樂?
當被黑暗遮蔽(時),你為何不尋求燈?(146)


此首偈頌包含三個疑問句:

  1. 「Ko nu hāso」。疑問代名詞是「ko nu 為什麼」(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省略),主詞補語為「hāso 笑、歡笑」。這一句為「為什麼會有歡笑?」
  2. 「kimānando, niccaṃ pajjalite sati」、「kiṃ ānando niccaṃ pajjalite sati」。疑問代名詞是「kiṃ 為什麼」(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省略),主詞補語為「ānando 喜樂」;「niccaṃ 總是、永遠」,「pajjalite 熾烈燃燒的」(pajjalita 的位格),「sati 存在、生命」。這一句為「生命總是在熾然,(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會有喜樂?」(水野弘元《巴利字典》:sati:[sant の sg.loc.] ありつつあるにおいて(於存在的過程之中),存在する時(繼續存在時). imasmiṁ sati idaṁ hoti これある とき,これ(彼)あり,當這個繼續存在的時候)
  3. 「Andhakārena onaddhā, padīpaṃ na gavesatha」。《法句經註》解說:「此句是一個疑問句」。主詞是「tumhe 你們」(第二人稱複數,省略),動詞為「gavesatha 尋求」(第二人稱複數未來式,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gavesati),「na gavesatha」為「未尋求、不尋求」,受詞為「padīpaṃ 燈」。最前面兩字「Andhakārena onaddhā」為「被黑暗遮蔽」。這一句為「當被黑暗遮蔽(時),你們怎不去尋找燈?」。

《法句經》卷1〈老耗品 19〉:

「何喜何笑?[43]命常熾然,
 深[44]弊幽冥,[45]如不求[46]錠。」(CBETA, T04, no. 210, p. 565, b27-28),[43]命=念【宋】【元】【明】。[44]弊=蔽【宋】【元】【明】。[45]如不=不如【明】。[46]錠=定【宋】【元】【明】。。

《出曜經》卷1〈無常品 1〉:

「何憙何笑,念常熾然,
 深蔽幽冥,[13]而不求錠?」(CBETA, T04, no. 212, p. 611, c10-11),[13]而=如【宋】*【元】*【明】*。

《法集要頌經》卷1〈有為品 1〉:

「如燭熾焰時,擲物在暗處,
 不使智燈尋,恒為煩惱覆。」(CBETA, T04, no. 213, p. 777, a14-16)。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1 無常品〉 Uv 1.4,與各版本不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世常燃燒中,有何喜何歎!
汝等黑暗蔽,何不求光明?」(CBETA, N26, no. 9, p. 28, a3 // PTS. Dhp. 22)


〈19 老耗品〉第1頌:

「何喜何笑?命常熾然,
深弊幽冥,如不求錠。」

此偈頌有幾個異讀:1. 「命」字,「宋、元、明藏」作「念」字。2. 「弊」字,「宋、元、明藏」作「蔽」字。3. 「如不」兩字,「明藏」作「不如」字。4. 「錠」字,「宋、元、明藏」作「定」字。

本文在此只討論第一個異讀「命」字。《出曜經》與《法句譬喻經》的類似偈頌如下:

《出曜經》卷1〈1 無常品〉第4頌:

「何憙何笑,念常熾然,
深蔽幽冥,而不求錠?」

《法句譬喻經》卷3〈19 喻老耄品〉第1頌:

「何喜何笑?念常熾然;
深蔽幽冥,不如求定。」

上述此一《法句經》偈頌的「命」字,在「宋、元、明藏」的《法句譬喻經》與《出曜經》一致作「念」字;《磧砂藏》的《法句經》與「P.2381」此處也作「念」字。似乎原始譯本即是作「念」字。

此頌的巴利《法句經》對應偈頌為146 偈(〈11 Jarāvaggo 老品〉第1頌):

“ko nu hāso kim ānando, niccaṃ pajjalite sati,
andhakārena onaddhā, padīpaṃ na gavesatha.”

諾曼Norman的英譯為:

“What is this laughter, why is there joy when (the world) is constantly burning?
When bound by darkness do you not seek a lamp?”

那羅陀長老 Nārada Thera 的英譯為:

“What is laughter, what is joy, when the world is ever burning?
Shrouded by darkness, do you not seek a light?”

淨海法師將的漢譯為:

「(世間)常常燃燒,有何可喜可樂?你們為黑暗所覆蔽,為什麼不求燈明?」

在巴利146偈第二句,可以讀到三位譯者均將sati理解為「在世間」。

參考《優陀那品》對應偈頌:〈1 無常品〉第4頌:

ko nu harṣaḥ ka ānanda evaṃ prajvalite sati |
andhakāraṃ praviṣṭāḥ stha pradīpaṃ na gaveṣatha || (Uv 1.4)

如果此處巴利「sati」意為「憶念、記憶」,對應的梵文就應該是「smṛti」。因為此處梵、巴偈頌均作「sati」,可見此處不是作為「憶念、記憶」之意的「sati」。

Andersen (安德森)在 1901 年出版的《巴利詞典 A Pāli Glossary Vol. 2, (A Pāli Glossary --- Pāli reader and of the Dharmapada)》有 sat 與 sati 詞條,載明 sat 有一詞義為「being (atthi) 萬有,存在」,而「sati」為「sat」的處格。

因為梵文「念」為「smṛti」,如果此處是譯自與梵文《優陀那品》相近的文本,譯者應該不至於將「sati」當成「念」。因此,「念常熾然」的譯語很有可能是譯自巴利文本而誤解了「sati」的本意。

從「尼柯耶/阿含」的經典來看,經文有「一切熾然」、「世間熾然」的內容,卻無「念常熾然」的教導。

第二句「念常熾然」,《吳譯》作「妄念常常如火焰般燃燒」,《屈譯》作「生命恆常如火焰般燃燒」,法光法師作「Life is always in a blaze 生命總是在烈焰之中」。《吳譯》詮釋為「念」,《屈譯》與法光法師詮釋為「命」。

如依巴利句意,此頌應譯作:「有何可喜可樂?世間常熾燃,你們為黑暗所覆蔽,為什麼不去尋求燈?」


語文學家潘濤教授(Pan Tao)主張「sati」是原意「念」,他不認同 Dines Andersen 和 K. R. Norman 作「being」的詮釋。

但是,如果潘濤教授(Pan Tao)願意思考巴利 293頌的 sati,

Yesañca susamāraddhā, niccaṃ kāyagatā sati;
Akiccaṃ te na sevanti, kicce sātaccakārino;
Satānaṃ sampajānānaṃ, atthaṃ gacchanti āsavā.

《優陀那品》對應偈頌:〈4 不放逸品〉第20頌(Uv 4.20)是作 smṛti:

yeṣāṁ tu susamārabdhā
nityaṁ kāyagatā smṛtiḥ /
akṛtyaṁ te na kurvanti
kṛtye sātatyakāriṇaḥ /
smṛtānāṁ saṁprajānānām
astaṁ gacchanti āsravāḥ //


Dhp. 147

Passa cittakataṃ bimbaṃ, arukāyaṃ samussitaṃ;
Āturaṃ bahusaṅkappaṃ, yassa natthi dhuvaṃ ṭhiti. (147)

看這心造的形像!一堆瘡口的混合物,
多病與諸多思惟,變動而不穩定。(147)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passa cittakataṃ bimbaṃ」。主詞是「tvaṃ 你」(第二人稱單數,省略),動詞為「passa 應看」(第二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此字的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passati),受詞為「bimbaṃ 形像」,「cittakataṃ bimbaṃ」為「心所造的形像」。這一句為「(看吧!)看這心所造的形像!」。

受詞「bimbaṃ 形像」在偈頌裡還有一個形容詞:

  1. 「arukāyaṃ 一堆瘡口」。「arukāyaṃ samussitaṃ 一堆瘡口所合成的」
  2. 「āturaṃ 多病的」
  3. 「bahusaṅkappaṃ 多思惟的、多目的(意圖)的」
  4. 「yassa natthi dhuvaṃ ṭhiti 此是變動的、不穩定的」

《法句經》卷1〈老耗品 19〉:

「見身形範,倚以為安,
 多想致病,豈知非真?」(CBETA, T04, no. 210, p. 565, b28-29)。

《出曜經》卷24〈觀品 28〉:

「如是當觀身,[11]知病之所因,
 病與愚合會,焉能可恃怙?」(CBETA, T04, no. 212, p. 738, b24-25),[11]知=眾【宋】【元】【明】。

《法集要頌經》卷3〈觀察品 27〉:

「如是當觀身,眾病之所因,
 病與愚合會,焉能可恃怙?」(CBETA, T04, no. 213, p. 791, c5-7)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27 觀品〉 Uv 27.20,與各版本不同。

從巴利偈頌與對應的 Uv 27.20,可以肯定地說這是一個「直述句」而不是「疑問句」,雖然三本漢譯都可以讀作「疑問句」,但是,也可以當作是「直述句」。因此,建議

Cbeta Taiwan

此處標點為如下的「直述句」。

《法句經》卷1〈老耗品 19〉:

「見身形範,倚以為安,
 多想致病,豈知非真!」(CBETA, T04, no. 210, p. 565, b28-29)。

《出曜經》卷24〈觀品 28〉:

「如是當觀身,[11]知病之所因,
 病與愚合會,焉能可恃怙!」(CBETA, T04, no. 212, p. 738, b24-25),[11]知=眾【宋】【元】【明】。

《法集要頌經》卷3〈觀察品 27〉:

「如是當觀身,眾病之所因,
 病與愚合會,焉能可恃怙!」(CBETA, T04, no. 213, p. 791, c5-7)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汝觀粉飾身,瘡傷骨積集,
病患多思惟,非堅常住者。」(CBETA, N26, no. 9, p. 28, a4 // PTS. Dhp. 22)


Dhp. 148

Parijiṇṇamidaṃ rūpaṃ, roganīḷaṃ pabhaṅguraṃ;
Bhijjati pūtisandeho, maraṇantañhi jīvitaṃ. (148)

這衰敗的色身,為脆弱的、易損壞的疾病巢穴,
腐爛發臭的身體敗壞分散,生命終將滅亡。(148)


此首偈頌包含三個句子:

  1. 「parijiṇṇamidaṃ rūpaṃ roganīḷaṃ pabhaṅguraṃ」。主詞是「rūpaṃ 色身」(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人三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省略),主詞補語為「roganīḷaṃ 疾病的巢穴」,「roganīḷaṃ pabhaṅguraṃ」為「脆弱的、易損壞的病巢」;「parijiṇṇamidaṃ rūpaṃ」、「parijiṇṇam idaṃ rūpaṃ」為「此一衰敗的色身」。這一句為「此一衰敗的色身,為脆弱的、易損壞的疾病巢穴」。
  2. 「Bhijjati pūtisandeho」。主詞是「pūtisandeho 腐爛發臭的身體」(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為「bhijjati 被打破、被劈開」(第人三稱單數被動語態動詞,此字的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bhindati)。
  3. 「maraṇantañhi jīvitaṃ」、「maraṇantaṃ hi jīvitaṃ」。主詞為「jīvitaṃ 生命」;動詞為「hoti 是」(第人三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省略),主詞補語為「maraṇantaṃ 以死亡為終點的」,「hi 確實」。這一句為「生命終將死亡」。

《法句經》卷1〈老耗品 19〉:

「老則色衰,病無光澤,
 皮緩肌縮,死命近促。」(CBETA, T04, no. 210, p. 565, b29-c1)。

《法句經》卷1〈無常品 1〉:

「老則色衰,所病自壞,
 形敗腐朽,命終[15]自然。」(CBETA, T04, no. 210, p. 559, a27-28)。[15]自=其【元】【明】。

《出曜經》卷3〈無常品 1〉:

「老則色衰,所病自壞,
 形敗腐朽,命終其然。」(CBETA, T04, no. 212, p. 622, b24-25)。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1 無常品〉 Uv 1.34,與各版本不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此衰老形骸,病巢而易壞,
穢聚必毀滅,有生終必死。」(CBETA, N26, no. 9, p. 28, a5 // PTS. Dhp. 22)


Dhp. 149

Yānimāni apatthāni, alābūneva sārade;
Kāpotakāni aṭṭhīni, tāni disvāna kā rati. (149)

那些鴿色的骨頭,被丟棄如同秋天的葫蘆,
見到這些,有何可愛戀的對象?(149)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tāni disvāna kā rati」。「kā 什麼」為疑問代名詞,動詞為「hoti 是」(第人三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省略),「rati」這一字彙主要用於形容男女之間的「愛戀、性愛」。「tāni disvāna 那些被領悟(看見)了之後」為「動名詞片語」;「tāni 那些」(受格,複數)、「disvāna」為「dissati」的「動名詞 gerund」;「dissati」為「dassati 領悟、見到、理解」的「被動態」。這一句為「領悟到那些之後,有什麼值得愛戀?」

「yānimāni apatthāni, alābūneva sārade; kāpotakāni aṭṭhīni」,「yāni imāni apatthāni, alābūn eva sārade; kāpotakāni aṭṭhīni」。「yāni」為關係代名詞將整個子句連接到上一句的「tāni 那些」。主詞是「imāni kāpotakāni aṭṭhīni 這些鴿色的骨頭」(第三人稱複數),「kāpotakāni」為「鴿子色的、灰白色的」。

「yāni imāni kāpotakāni aṭṭhīni」為「這些鴿色的骨頭」,動詞為「honti 是」(第人三稱複數現在式動詞,省略),主詞補語為「apatthāni 被拋棄、被棄置的」(《法句經註》用另一個字解釋:「chaḍḍita 放棄的、捨棄的」),「alābūni eva sārade 如同秋天的瓜」為形容「apatthāni 被棄置的」的片語。這一句為「這些鴿色的骨頭,如同秋瓜一樣被丟棄」。


《出曜經》卷1〈無常品 1〉:

「諸有形器,散在諸方,
 骨色如鴿,斯有何樂?」(CBETA, T04, no. 212, p. 612, a23-24)。

《法集要頌經》卷1〈有為品 1〉:

「人身有形器,棄散在諸方,
 骸骨如鴿色,觀斯有何樂?」(CBETA, T04, no. 213, p. 777, a16-18)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1 無常品〉 Uv 1.5。


巴利偈頌第二句第一字「alābū」,水野弘元《巴利字典》解釋為「葫蘆、南瓜」。台語稱「葫蘆」為「hoo5-loo5-pu5」,讀音近似「lābū」。

「葫蘆瓜」有毒,即使熟煮仍然有毒,不是專門人員,慎勿食用。

巴利偈頌的「葫蘆、南瓜」,並未出現在漢譯對應偈頌當中。《出曜經》「諸有形器,散在諸方,骨色如鴿,斯有何樂?」巴利偈頌也無「散在諸方」的用詞。

從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 Uv 1.5:

yānīmāny apaviddhāni
vikṣiptāni diśo diśam /
āpotavarṇāny asthīni
tāni dṛṣṭveha kā ratiḥ//

可以見到並無「alābūni eva sārade 如同秋天的瓜」的用詞,而是「diśo diśam 各個方向、從一方到另一方」。

「yānīmāny apaviddhāni vikṣiptāni diśo diśam」的意思為「那些被拆散而拋棄到各方的(骨頭)」。

這首偈頌是意指所見到的人,終將成為白骨,所以不應貪戀情慾。不過,從漢譯和英譯當中不易辨別此層意涵。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猶如葫蘆瓜,秋至將散棄,
骸骨成鴿色,觀此有何樂?」(CBETA, N26, no. 9, p. 28, a6 // PTS. Dhp. 22)


Dhp. 150

Aṭṭhīnaṃ nagaraṃ kataṃ, maṃsalohitalepanaṃ;
Yattha jarā ca maccu ca, māno makkho ca ohito. (150)

有一座城為骨頭塗上血、肉而建造的,
裡面堆放著老、死、我慢與虛偽。(150)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aṭṭhīnaṃ nagaraṃ kataṃ」。主詞為「nagaraṃ 城」,「aṭṭhīnaṃ nagaraṃ 骨頭的城」,「aṭṭhīnaṃ」為「骨頭的」(複數,屬格);動詞為「hoti 是」(第人三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省略),主詞補語為「kataṃ 做成、建造」;主詞「nagaraṃ 城」還有另一個形容詞「maṃsalohitalepanaṃ」,字義為「maṃsa 肉 lohita 血 lepanaṃ 塗抹成的」。這一句為「有一座城為骨頭塗上血、肉而建造的」。

「Yattha jarā ca maccu ca, māno makkho ca ohito」,「yattha 此處」(關係代名詞 where),動詞為「ohito 放置」,(英文是:where old age, death, conceit and hypocrisy is deposited 老、死、我慢與虛偽被放置在此處)。這一句為「此處放置了老、死、我慢與虛偽」。


《法句經》卷1〈老耗品 19〉:

「身為如城,骨幹肉塗,
 生至老死,但藏恚慢。」(CBETA, T04, no. 210, p. 565, c3-4)

《出曜經》卷18〈雜品 17〉:

「骨幹以為城,肉血而塗之,
 根門盡開張,結賊得縱逸。」(CBETA, T04, no. 212, p. 706, b2-3)。

《法集要頌經》卷2〈清淨品 16〉:

「骨幹以為城,肉血而塗飾,
 門根盡開張,結賊得縱逸。」(CBETA, T04, no. 213, p. 785, b26-28)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16 雜品〉 Uv 16.23。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此城骨所造,塗以血與肉,
藏著老與死,及虛偽與慢。」(CBETA, N26, no. 9, p. 28, a7 // PTS. Dhp. 22


Dhp. 151

Jīranti ve rājarathā sucittā,
atho sarīrampi jaraṃ upeti;
Satañca dhammo na jaraṃ upeti,
santo have sabbhi pavedayanti. (151)

華麗的王車會朽壞,身體也會變得衰老,
但是,善人所教的法不會腐朽,(這是)善人互相教導(的法)。(151)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1. 「Jīranti ve rājarathā sucittā」。主詞為「rājarathā 王車,國王御用的車」,「rājarathā sucittā 國王華麗的車」(複數,主格),「sucittā 顏色美麗的、華麗的」;動詞為「Jīranti 老化、變舊」(第人三稱複數現在式動詞),「ve 確實」。這一句為「確實,國王的華麗座車會老舊」。
  2. 「atho sarīrampi jaraṃ upeti」,「atho 而且」,主詞為「sarīram 身體」,動詞為「upeti 趨向」,受詞為「 jaraṃ 老、衰老」,「pi」為「也」。這一句為「而且身體也趨向衰老」。
  3. 「Satañca dhammo na jaraṃ upeti」、「Sataṃ ca dhammo na jaraṃ upeti」,主詞為「dhammo 法、教導的法」,「Sataṃ dhammo 善人教導的法」,此處「ca」為「但是」;動詞為「upeti 趨向」,「na upeti 不趨向」受詞為「jaraṃ 老、衰老」,「pi」為「也」。這一句為「而善人教導的法不會趨向衰老」。
  4. 「santo have sabbhi pavedayanti」,主詞為「santo 善人們」(複數),動詞為「pavedayanti 告知、教導」(第三人稱複數動詞,現在式),受詞為「sabbhi 善人」,「have」為「確實」。這一句為「確實,善人教導(法)給善人」。

《法句經》卷1〈老耗品 19〉:

「老則形變,喻如故車,
 法能除苦,宜以力學。」(CBETA, T04, no. 210, p. 565, c4-6)。

《出曜經》卷2〈無常品 1〉:

「老則形變,喻如故車,
 法能除苦,宜以力學。」(CBETA, T04, no. 212, p. 620, b19-20)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1 無常品〉 Uv 1.28。


無論巴利偈頌或梵文對應偈頌 Uv 1.28,都未出現相當於漢譯「喻如故車」的「喻如」用字,可能是翻譯者依文意所加。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美飾王車亦必朽,肉體老邁終亦然,
唯善人法無老事,善人相傳與善人。」(CBETA, N26, no. 9, p. 28, a8 // PTS. Dhp. 22)


Dhp. 152

Appassutāyaṃ puriso, balibaddhova jīrati;
Maṃsāni tassa vaḍḍhanti, paññā tassa na vaḍḍhati. (152)

不學的人如牛老去,
只長肉而不長智慧。(152)


此首偈頌包含三個句子:

  1. 「appassutāyaṃ puriso, balibaddhova jīrati」、「appassuto ayaṃ puriso, balibaddho va jīrati」。主詞為「puriso 人」,「appassuto puriso 不學的人」(單數,主格),「ayaṃ 這個」;動詞為「jīrati 老化、變老」(第人三稱單數現在式動詞),「va 像」,「balibaddho」即「balivaddho 公牛」。這一句為「這個不學的人像公牛一樣變老」。
  2. 「maṃsāni tassa vaḍḍhanti」。主詞為「maṃsāni 身體肌肉」(複數),「tassa maṃsāni 他的肌肉」,動詞為「 vaḍḍhanti 增長」。這一句為「他的肌肉增長」。
  3. 「paññā tassa na vaḍḍhati」為「他的智慧不增長」。

《法句經》卷1〈老耗品 19〉:

「人之無聞,老若特牛,
 但長肌肥,無有[52]福慧。」(CBETA, T04, no. 210, p. 565, c6-7),[52]福=智【明】。

梵文《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寡聞之愚人,生來如牡牛,
增長彼筋肉,無增彼智慧。」(CBETA, N26, no. 9, p. 28, a9 // PTS. Dhp. 22)


Dhp. 153

Anekajātisaṃsāraṃ , sandhāvissaṃ anibbisaṃ;
Gahakāraṃ gavesanto, dukkhā jāti punappunaṃ. (153)

經歷了多次生死輪迴,我尋找造屋者,
卻未找到,生死輪迴極為痛苦。(153)


此首偈頌包含兩個句子:

  1. 「anekajātisaṃsāraṃ sandhāvissaṃ, anibbisaṃ gahakāraṃ gavesanto」。主詞為「amha 我」(單數);動詞為「sandhāvissaṃ 跑經過」(水野弘元解釋為「輪迴」),受詞為「anekajātisaṃsāraṃ 多次生死輪迴」(aneka 不只一次 jāti 生 saṃsāraṃ 輪迴)。「anibbisaṃ 未找到」(動名詞),「gavesanto 尋找」(動名詞),這兩個動名詞的受詞為「gahakāraṃ 造屋者」。這一句為「我經歷了多次生死輪迴而尋找造屋者,但未找到」。
  2. 「dukkhā jāti punappunaṃ」,主詞為「jāti 生」,「punappunaṃ」為「一次又一次的、一再的」,「dukkhā」為「痛苦的」。這一句為「一再的生(死輪迴)是痛苦的」。

《法句經》卷1〈老耗品 19〉:

「生死無聊,往來艱難,
 意猗貪身,生苦無端。」(CBETA, T04, no. 210, p. 565, c7-8)。

《出曜經》卷28〈心意品 32〉:

「生死無有量,往來無端緒,
 求於屋舍者,數數受胞胎。」(CBETA, T04, no. 212, p. 759, b3-4)

《法集要頌經》卷4〈護心品 31〉:

「生死無有量,往來無端緒,
 求於屋舍者,數數受胞胎。」(CBETA, T04, no. 213, p. 795, b16-17)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31 心品〉 Uv 31.6。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經多生流轉,予求作屋者,
但未得見之,受苦再再生。」(CBETA, N26, no. 9, p. 28, a10 // PTS. Dhp. 23)


Dhp. 154

Gahakāraka diṭṭhosi, puna gehaṃ na kāhasi;
Sabbā te phāsukā bhaggā, gahakūṭaṃ visaṅkhataṃ;
Visaṅkhāragataṃ cittaṃ, taṇhānaṃ khayam ajjhagā. (154)

造屋者,你被看到了!你將無法再造屋舍了,
屋頂支架已斷裂,屋頂已壞損,
我心趨向涅槃,我已經達到貪欲的終點。(154)


此首偈頌包含六個句子:

  1. 「Gahakāraka diṭṭhosi」,「Gahakāraka! diṭṭho asi」。「Gahakāraka」為「造屋者!」(呼格);主詞為「tumha 你」(單數,省略);動詞為「asi 是」(第二人稱單數動詞),主詞補語為「diṭṭho 被看見的」(以過去分詞為形容詞)。這一句為「造屋者!你被看見了。(我看見你了)」。
  2. 「puna gehaṃ na kāhasi」,主詞為「tumha 你」(單數,省略);動詞為「kāhasi 將做、將製造」(第二人稱單數動詞,未來式;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現在式為 karoti),「na kāhasi 將不做、將不製造」;受詞為「gehaṃ 屋、房子」,「puna 再」。這一句為「你將不再造屋」。
  3. 「Sabbā te phāsukā bhaggā」,主詞為「phāsukā 肋骨、像肋骨的支架」(複數);「te 你的」(單數),「sabbā 所有的、全部的」(複數),動詞為「honti 是」(第三人稱複數動詞,現在式,省略),「bhaggā 斷裂」。這一句為「你的屋頂架全部斷裂」。
  4. 「gahakūṭaṃ visaṅkhataṃ」,主詞為「gahakūṭaṃ 屋頂」(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現在式,省略),「visaṅkhataṃ 破壞」。這一句為「你的屋頂已經損壞」。
  5. 「Visaṅkhāragataṃ cittaṃ」,主詞為「cittaṃ 心」(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現在式,省略),「visaṅkhāragataṃ 趨涅槃」(這是一個意義不明的字,近代有緬甸禪師稱某個狀態為「心已離行 visaṅkhāragataṃ cittaṃ」)。此處依 Norman 詮釋這一句為「心已趨涅槃」。
  6. 「taṇhānaṃ khayam ajjhagā」,主詞為「amha 我」(單數);動詞為「ajjhagā 已經達到」(第一人稱單數動詞,現在完成式),受詞為「khayam 終點」,「taṇhānaṃ khayam 貪欲的終點」。這一句為「我已經達到貪欲的終點」。

《法句經》卷1〈老耗品 19〉:

「慧以見苦,是故棄身,
 滅意斷行,愛盡無生。」(CBETA, T04, no. 210, p. 565, c8-10)。

《出曜經》卷28〈心意品 32〉:

「以觀此屋,更不造舍,
 梁棧已壞,臺閣摧折。」(CBETA, T04, no. 212, p. 759, b11-12)。

此首偈頌很有可能還應包含下兩句,《出曜經》卷28〈心意品 32〉:

「心已離行,中間已滅」(CBETA, T04, no. 212, p. 759, b23)。

《法集要頌經》卷4〈護心品 31〉:

「以觀此居屋,更不造諸舍,
 梁棧看已壞,臺閣則摧折,
 心已離諸行,中間是己心。」(CBETA, T04, no. 213, p. 795, b18-21)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31 心品〉 Uv 31.7。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已見作屋者!勿再為造屋,
椽桷皆毀壞,棟梁被摧折,
得滅盡愛欲,心既證無為。」(CBETA, N26, no. 9, p. 28, a11-12 // PTS. Dhp. 23)


Dhp. 155

Acaritvā brahmacariyaṃ, aladdhā yobbane dhanaṃ;
Jiṇṇakoñcāva jhāyanti, khīṇamaccheva pallale. (155)

既不修習梵行,年輕時又未取得財富,
他們像老鸕鶿守候著無魚的池沼。(155)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Jiṇṇakoñcāva jhāyanti, khīṇamaccheva pallale」、「Jiṇṇakoñcā va jhāyanti, khīṇamacche va pallale」。主詞為「te 他們」(複數,省略),動詞為「jhāyanti 靜候、安靜地守候」(第人三稱複數現在式動詞),副詞為「pallale 在小池塘、在小潭」(pallala 的位格),「khīṇamacche 在沒有魚的」(khīṇamaccha 的位格),「va 像」,「Jiṇṇakoñcā 年老的鸕鶿」(有漁夫訓練鸕鶿代為捕魚)。這一句為「他們安靜守候像年老的鸕鶿守候在無魚的小池塘」。

這個句子有兩個獨立片語:

  1. 「Acaritvā brahmacariyaṃ」為「未修梵行」
  2. 「aladdhā yobbane dhanaṃ」為「年輕時未取得財富」。

《法句經》卷1〈老耗品 19〉:

「不修梵行,又不富財,
 老如白鷺,守伺空池。」(CBETA, T04, no. 210, p. 565, c10-11)。

《出曜經》卷18〈水品 18〉:

「不修梵行,少不積財,
 如鶴在池,守故何益?」(CBETA, T04, no. 212, p. 707, a14-15)

《法集要頌經》卷2〈水喻品 17〉:

「少不修梵行,至老不積財,
 鴛鴦守空池,守故有何益?」(CBETA, T04, no. 213, p. 785, c8-10)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17 水品〉,Uv 17.3。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壯時不得財,亦不修梵行,
如池邊老鷺,無魚而死滅。」(CBETA, N26, no. 9, p. 28, a13 // PTS. Dhp. 23)


Dhp. 156

Acaritvā brahmacariyaṃ, aladdhā yobbane dhanaṃ;
Senti cāpātikhīṇāva, purāṇāni anutthunaṃ. (156)

既不修習梵行,年輕時又未取得財富,
他們躺臥著悲嘆過去,如同箭射出(不回)。(156)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Senti cāpātikhīṇāva, purāṇāni anutthunaṃ」、「senti cāpātikhīṇā va, purāṇāni anutthunaṃ」。主詞為「te 他們」(複數,省略),動詞為「senti 躺臥」(第人三稱複數現在式動詞),副詞為「anutthunaṃ 哀嘆呻吟」(anu-tjunati 的現在分詞),「anutthunaṃ purāṇāni 哀嘆過去」,「cāpātikhīṇā va 像射出的箭」(khīṇamaccha 的位格),「va 像」,「cāpātikhīṇā, cāpa-atikhīṇā 從弓射出的(箭)」。這一句為「他們躺臥著哀嘆像箭射出而不回的過去」。

這個句子有兩個獨立片語:

「Acaritvā brahmacariyaṃ」為「未修梵行」
「aladdhā yobbane dhanaṃ」為「年輕時未取得財富」。


《法句經》卷1〈老耗品 19〉:

「既不守戒,又不積財,
 老羸氣竭,思故何逮?」(CBETA, T04, no. 210, p. 565, c11-12)。

《出曜經》卷18〈水品 18〉:

「不修梵行,少不積財,
 愚者睡眠,守故不造。」(CBETA, T04, no. 212, p. 706, c26-27)

《法集要頌經》卷2〈水喻品 17〉:

「少不修梵行,至老不積財,
 愚癡樂睡眠,由己不修善。」(CBETA, T04, no. 213, p. 785, c6-8)

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17 水品〉,Uv 17.4。


請參考結語: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91306231038114/permalink/1772304276271630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壯時未獲財,亦不修梵行,
臥如破折弓,思嘆於過去。」(CBETA, N26, no. 9, p. 28, a14 // PTS. Dhp. 23)


本品(Jarāvaggo)總結

書房夜話 406:巴利《法句經》與漢譯《法句經》,第11品〈老品〉結語

巴利《法句經》第11品〈老品〉的 153, 154 兩首偈頌,巴利文獻稱之為世尊證正等正覺時所說的偈頌,內容是:「經歷了多次生死輪迴,我尋找造屋者,卻未找到,生死輪迴極為痛苦。」(153),與「造屋者,你被看到了!你將無法再造屋舍了,屋頂支架已斷裂,屋頂已壞損,我心趨向涅槃,我已經達到貪欲的終點。」(154)。

這兩首偈頌顯然不適於編在〈老品〉,即使它們不是世尊證得正覺時所說的偈頌,從內容來看,與「老」無關,應編在〈道品〉或〈心品〉(梵文《法句經》的對應偈頌位於〈31 心品〉)。

在 146 頌的「sati」很容易被誤解為「念」,實際上,「阿含、尼柯耶」並未出現「念常熾然」的講法,從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的用字是「sati」而非「smṛti」可知此字不是「念」。

第 147 頌為「肯定句」,

Cbeta Taiwan 將此頌在 T210, T212, T213 的對應偈頌均標點作「疑問句」,應可再商議。


巴利《法句經》從第一品〈雙品〉到第11品〈老品〉為止,總共有 156 首偈頌,對應的 T210 《法句經》從第九品〈雙要品〉到第19品〈老號品〉共有 185 首偈頌(22 + 20 + 12 + 17 + 21 + 17 + 10 + 16 + 22 + 14 + 14 = 185),這 11品如果純粹是翻譯自巴利《法句經》,顯然不可能「無中生有」而翻譯出比 156 首還多的偈頌,所以,西元 224 年之後支謙翻譯及編輯此經時,一定是從其他來源翻譯而安插進來。而這一「來源」可能不會是現行所見 Bernhard 編輯的《優陀那品》(Udānavarga),因為少數額外的漢譯偈頌也未出現於《優陀那品》之中。

在此,我必需再提醒一次:此處的文法經過我的演繹和詮釋,有些部分可能是錯誤的而需要進一步訂正。

此一專題希望建立一個討論平台,來呼應此項需求,希望有人接棒持續改進。


巴利《法句經》11品為〈Jarāvaggo 老品〉,以下文獻有「老品」的篇章:

巴利《法句經》〈11 Jarāvaggo 老品〉
犍陀羅《法句經》,第10 品(暫估)
梵文《法句經》缺對應品名。
漢譯《法句經》的相關品名如下:
T210《法句經》,〈老耗品 19〉,14首偈頌。
《法句譬喻經》,〈老耗品 19〉,11首偈頌。
《出曜經》,缺對應品名。
《法集要頌經》,缺對應品名。


本群組在「巴利《法句經》」的目錄下,介紹了第十一品〈老品〉146-156頌,接著要從下列三個角度來審查這些文獻:

  1. 從巴利偈頌本身檢視巴利《法句經》的第十品。
  2. 從巴利《法句經》的視角閱讀漢譯《法句經》(T210)。
  3. 從漢譯《法句經》(T210)的視角閱讀巴利《法句經》。

  1. 從巴利偈頌本身檢視巴利《法句經》的第 11品:

巴利《法句經》第 146, 147, 148, 149 四頌並未出現與「老」相關的用字。

第 153, 154 兩頌不應編在「老品」。

  1. 從巴利《法句經》的視角閱讀漢譯《法句經》(T210):

巴利《法句經》149頌在漢譯《法句經》(T210)無對應偈頌。

  1. 從漢譯《法句經》(T210)的視角閱讀巴利《法句經》:

漢譯《法句經》(T210)的 4, 12, 13, 14 四頌無巴利對應偈頌。

讓我們繼續閱讀,來看看兩者的關係吧!

(原貼: 書房夜話 406:巴利《法句經》與漢譯《法句經》,第11品〈老品〉結語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