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第八:千品(《法句經》, Dhammapada, Sahassavaggo, 白話文版, 蘇錦坤 著(含巴利文法分析,2021)



第八:千品 目錄
Dhp_100 Dhp_101 Dhp_102 Dhp_103 Dhp_104 Dhp_105
Dhp_106 Dhp_107 Dhp_108 Dhp_109 Dhp_110 Dhp_111
Dhp_112 Dhp_113 Dhp_114 Dhp_115 本品(Sahassavaggo)總結  

Dhp. 100

Sahassamapi ce vācā, anatthapadasaṃhitā;
Ekaṃ atthapadaṃ seyyo, yaṃ sutvā upasammati. (100)

一句義句勝過不具意義的千言萬語,
聽聞義句之後能導致寂靜。(100)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A is better than B (A 比 B 好)」。主詞是「Ekaṃ atthapadaṃ 一句義句(A)」(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為「hoti 是(is)」(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省略);主詞補語為「seyyo 較好的」(形容詞,單數),句子中的 B 為「Sahassamapi ce vācā, anatthapadasaṃhitā」、「Sahassam api ce vācā, anatthapadasaṃhitā」。「api ce」為「即使」,「Sahassam vācā 千言」。「anatthapadasaṃhitā」為「anattha 無意義的 -pada 句 - saṃhitā 具有」,此字可以解釋作「具無意義的語句或詩句」。「pada」可以是「步」、「足跡」,用在語言文字上,「pada」則是「一句話」、「詩步、一句詩」。如果一首詩韻為 sloka 的詩、偈頌,會分成「四句 pada」,每「句 pada」有八音節,這八音節依次序有長母音、短母音的規定,與漢詩不同的是,漢詩七言絕句、五言絕句為四句,每句有七字(五字),各字的「平仄」有其規定。印度詩頌規定長、短母音的位置,所以,一個「句 pada」(在 sloka 是八音節)可能僅是一字,也有可能是多字。但是「saṃhitā」也有可能是「小冊子、詩集」。將「saṃhitā」作「具有」解釋時,第一句就成為「即使說了千言萬語而不具意義,不如一句義句」。如果將「saṃhitā」作「詩集」解釋,而將此首偈頌詮釋作針對詩歌、偈頌而言時,第一句就成為「即使詩集有千言萬語而無意義,不如一句義句」。在「阿含、尼柯耶」中有「法說、義說」、「法句、義句」。

最後是主詞「Ekaṃ atthapadaṃ 一句義句」的形容詞子句「yaṃ sutvā upasammati」。「yaṃ」為「關係代名詞,受格」,代表主詞「義句」,「sutvā 已經聽了之後 having heard」(動名詞);動詞為「upasammati 寂靜、寂止」(第三人稱,單數)。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

「雖誦千言,句義不正,
 不如一要,聞可滅意。」(CBETA, T04, no. 210, p. 564, b19-20)

《出曜經》卷22〈廣演品 25〉:

「雖誦千章,不義何益?
寧解一句,聞可得道。」(CBETA, T04, no. 212, p. 724, c22-23)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4 教說品〉,相當於 UV 24.1 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縱聚一千言,若無意義者,
不如一義語,聞而得寂靜。」(CBETA, N26, no. 9, p. 23, a8 // PTS. Dhp. 15)


Dhp. 101

Sahassamapi ce gāthā, anatthapadasaṃhitā;
Ekaṃ gāthāpadaṃ seyyo, yaṃ sutvā upasammati. (101)

即使說了千首偈頌而不具意義,
不如一首聽聞之後能導致寂靜的偈頌。(101)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A is better than B (A 比 B 好)」。主詞是「gāthāpadaṃ 一首偈頌、一句詩句(A)」(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為「hoti 是(is)」(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省略);主詞補語為「seyyo 較好的」(形容詞,單數),句子中的 B 為「Sahassamapi ce gāthā, anatthapadasaṃhitā」、「Sahassam api ce gāthā, anatthapadasaṃhitā」。「api ce」為「即使」,「Sahassam gāthā 千首偈頌」。「anatthapadasaṃhitā」為「anattha 無意義的 -pada 句 - saṃhitā 具有」,此字可以解釋作「具無意義的語句或詩句」。「gāthā」的音譯作「伽他」、「偈陀」,「偈頌」為「音、義並舉」。如「禪定」,「禪 jhāna」是「音」,「定」是字義。「偈頌」的「偈」是「音」,「頌」是字義。「懺悔」,「懺 kṣama(梵)」是「音」,「悔」是字義。

最後是主詞「Ekaṃ gāthāpadaṃ 一首偈頌、一句詩句」的形容詞子句「yaṃ sutvā upasammati」。「yaṃ」為「關係代名詞,受格」,代表前面的主詞「偈頌」,「sutvā 已經聽了之後 having heard」(動名詞);動詞為「upasammati 寂靜、寂止」(第三人稱,單數)。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

「雖誦千[31]言,不義何益?
 不如一義,聞行可度;」(CBETA, T04, no. 210, p. 564, b20-21)。

[31]言=章【宋】【元】,=意【明】。

可見「雖誦千章」會較「雖誦千言」更接近巴利偈頌的句義。

《出曜經》卷22〈廣演品 25〉:

「雖誦千章,不義何益?
 寧解一句,聞可得道。」(CBETA, T04, no. 212, p. 724, c22-23)。

梵文《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縱聚千句偈,若無意義者,不
如一句偈,聞而得寂靜。」(CBETA, N26, no. 9, p. 23, a9 // PTS. Dhp. 15)


Dhp. 102

Yo ca gāthā sataṃ bhāse, anatthapadasaṃhitā;
Ekaṃ dhammapadaṃ seyyo, yaṃ sutvā upasammati. (102)

若有人能說百首偈頌而不具意義,
不如一句聽聞之後能導致寂靜的法句。(102)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A is better than B (A 比 B 好)」。主詞是「Ekaṃ dhammapadaṃ 一句法句(A)」(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為「hoti 是(is)」(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省略);主詞補語為「seyyo 較好的」(形容詞,單數),句子中的 B 為「Yo ca gāthā sataṃ bhāse, anatthapadasaṃhitā」。「yo」為「關係代名詞 who,這樣的人」,「ce 如果」,「bhāse 能說,第三人稱單數,祈使句 optative」,「gāthā sataṃ 百首偈頌」。「anatthapadasaṃhitā」為「anattha 無意義的 -pada 句 - saṃhitā 具有」,此字可以解釋作「具無意義的語句或詩句」。「gāthā」的音譯作「伽他」、「偈陀」,「偈頌」為「音、義並舉」。如「禪定」,「禪 jhāna」是「音」,「定」是字義。「偈頌」的「偈」是「音」,「頌」是字義。「懺悔」,「懺 kṣama(梵)」是「音」,「悔」是字義。。但是「saṃhitā」也有可能是「小冊子、詩集」。將「saṃhitā」作「具有」解釋時,第一句就成為「如果有人能說千首偈頌而不具意義,不如一句義句」。

最後是主詞「Ekaṃ gāthāpadaṃ 一首偈頌、一句詩句」的形容詞子句「yaṃ sutvā upasammati」。「yaṃ」為「關係代名詞,受格」,代表前面的主詞「偈頌」,「sutvā 已經聽了之後 having heard」(動名詞);動詞為「upasammati 寂靜、寂止」(第三人稱,單數)。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

「雖多誦經,不解何益?
 解一法句,行可得道。」(CBETA, T04, no. 210, p. 564, b21-22)。

《法集要頌經》卷3〈廣說品 24〉:

「雖說百伽陀,句義不周正,
 不如解一句,聞乃得解脫。」(CBETA, T04, no. 213, p. 789, a14-15)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4 教說品〉,此偈頌為 Uv 24.2。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雖誦百句偈,若無意義者,
不如一句偈,聞而得寂靜。」(CBETA, N26, no. 9, p. 23, a10 // PTS. Dhp. 15)


Dhp. 103

Yo sahassaṃ sahassena, saṅgāme mānuse jine;
Ekañca jeyyamattānaṃ, sa ve saṅgāmajuttamo. (103)

雖然有人能於戰鬥當中戰勝千萬個敵人,
但是能戰勝單個自己的人才算是戰鬥中的最高勝利者。(103)


此首偈頌為一句假設語句,由前面的「條件子句 if ...」(附屬子句)與後面的「主述句」構成。

「主述句」為:「sa ve saṅgāmajuttamo」。主詞是「sa 他」(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省略);主詞補語為「saṅgāmajuttamo」、「saṅgāma 戰鬥、戰爭 - ji 勝利者 - uttamo 最高的」(名詞,單數),句子中的 B 為「Yo ca gāthā sataṃ bhāse, anatthapadasaṃhitā」。「ve 確實」,此處我將此字當作「用以符合詩韻的襯字」而未譯出。

以下為此一偈頌的兩個「條件子句 if ...」(附屬子句)

  1. 「yo sahassaṃ sahassena, saṅgāme mānuse jine」,「yo 他這樣的人」(關係代名詞);動詞為「jine 能戰勝」(祈使態,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jayati);受詞為「mānuse 人」(名詞,複數),「sahassaṃ sahassena 一千又一千,成千上萬」,「sahassaṃ sahassena mānuse 成千上萬人」,「saṅgāme」為形容動詞的「副詞片語」,「saṅgāme 於戰役中」(位格)。此句為「能於戰鬥中戰勝成千上萬敵人的人」。
  2. 「Ekañca jeyyamattānaṃ」、「Ekaṃ ca jeyyaṃ attānaṃ」。巴利註釋書解釋「ca 和」為「但是 but」,代表此句與上一句的比較性質。「yo」為「關係代名詞」,因沿用上一句而省略。動詞為「jeyyaṃ 能戰勝」(祈使態,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jayati);受詞為「attānaṃ 自己」(名詞,單數),「ekaṃ attānaṃ 一個自己」。此句為「能戰勝自己的人」。

整句為「能於戰鬥中戰勝成千上萬敵人的人,和能戰勝自己的人,他是戰鬥中的最高勝利者。」


103頌與 97頌成為具有詮釋障礙的偈頌。

在偈頌當中並未存在類似「ce 假如」的用字,但是,頗多英譯者將第一句當作假設語句。

英譯當中也傾向於將上半偈與下半頌斷開來,也就是:

「雖然有人能於戰鬥當中戰勝千萬個敵人,
 但是能戰勝單個自己的人才算是戰鬥中的最高勝利者。」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

「千千為敵,一夫勝之,
 未若自勝, 為戰中上。」(CBETA, T04, no. 210, p. 564, b23-24)。

《出曜經》卷21〈我品 24〉:

「千千為敵,一夫勝之,
 莫若自伏,為戰中勝。」(CBETA, T04, no. 212, p. 723, a2-3)

《法集要頌經》卷2〈己身品 23〉:

「千千而為敵,一夫能勝之,
 莫若自伏心,便為戰中勝。」(CBETA, T04, no. 213, p. 788, b23-24)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3 自己品〉,此偈頌為 Uv 23.3。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
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CBETA, N26, no. 9, p. 23, a11 // PTS. Dhp. 15)


Dhp. 104

Attā have jitaṃ seyyo, yā cāyaṃ itarā pajā;
Attadantassa posassa, niccaṃ saññatacārino. (104)

戰勝自己強過戰勝他人,
調伏自己的,總是自我調御的。(104)


此首偈頌為一個完整的句子與「另一個句子的一部分」。傳統上,頌 104, 105 兩頌會一起翻譯。

  1. 完整的句子為「attā have jitaṃ seyyo」,主詞為「attā 自己」(單數名詞),「jitaṃ attā 被征服的自己」;動詞為「hoti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省略);主詞補語為「seyyo 較好的」(形容詞,單數)。「yā cāyaṃ」為「yā ca ayaṃ」,「ca」為「襯字」,忽略不翻譯出,「yā」為「關係代名詞」;「yā ayaṃ 比」(其功能相當於英文的「連接詞 than」 ),「have 確實」為「襯字」,也忽略不翻譯出,「itarā pajā 其他人」。「yā cāyaṃ itarā pajā」為「比其他人」,此句為「戰勝自己強過戰勝他人」。
  2. 此一偈頌的其他部分「Attadantassa posassa, niccaṃ saññatacārino」將與105 頌合併翻譯。此處先逐字翻譯。「saññatacārino」為「saññata 自我克制的 - cārino 實行的(acting, doing)」(屬格),「saññata」為「saṃyata」(「saṃyamati 調御、自我調御」的過去分詞) ,「attadantassa」為「atta 自我 - dantassa 克制的」(屬格),「posassa 人的」(「purisa 人」的屬格)。此句為「能克制自己的、能自我調御的」。

104頌與 105頌應該合併而算作一頌,分列成兩頌是有瑕疵的偈頌。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

「自勝最賢,故曰人雄,
 護意調身,自損至終。」(CBETA, T04, no. 210, p. 564, b24-25)。

《出曜經》卷21〈我品 24〉:

「自勝為上,如彼眾生,
 自降之士,眾行具足。」(CBETA, T04, no. 212, p. 723, a13-14)

《法集要頌經》卷2〈己身品 23〉:

「自勝而為上,如彼眾生心,
 自降為大士,眾行則具足。」(CBETA, T04, no. 213, p. 788, b25-26)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3 自己品〉,此偈頌為 Uv 23.4。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能克服自己,實勝過他人,
若有克己者,常為自制御。」(CBETA, N26, no. 9, p. 23, a12 // PTS. Dhp. 15)


Dhp. 105

Attadantassa posassa, niccaṃ saññatacārino. (104)
N'eva devo na gandhabbo, na māro saha brahmunā;
Jitaṃ apajitaṃ kayirā, tathārūpassa jantuno. (105)

戰勝自己強過戰勝他人,
不是天,不是犍達婆,不是魔羅和梵天
能戰勝這樣調伏自己的,總是自我調御的人。(104)(105)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na XXX jitaṃ kayirā」。主詞是「na XXX 不是這幾類」,動詞為「kayirā 能作」(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祈使態 optative);受詞為「jitaṃ 勝利」(單數)。「n'eva」為「na eva」,「eva」意為「just 僅」。

na XXX 所列的三類:

  1. na devo 不是天
  2. na gandhabbo 不是犍達婆,一般將「犍達婆」當作樂神;印度將「mirage 海市蜃樓」稱作「犍達婆」,也將幻術、魔術師稱「犍達婆」,因傳說「犍達婆」以香氣為食物,也翻譯作香神。
  3. na māro saha brahmunā 不是魔羅與梵(王)。

此一部分的句子意為「不是天,不是犍達婆,不是魔羅和梵(王)能達成這樣的勝利」。此一勝利有兩個形容詞:

  1. 「apajitaṃ」:(可)擊敗的(形容詞)
  2. 「jantuno」:(這種)人的(屬格)。

「jantuno」有其他同為屬格的字:

  1. 「saññatacārino」為「saññata 自我克制的 - cārino 實行的(acting, doing)」(屬格),「saññata」為「saṃyata」(「saṃyamati 調御、自我調御」的過去分詞) ,(104)
  2. 「attadantassa」為「atta 自我 - dantassa 克制的」(屬格),(104)
  3. 「posassa 人的」(「purisa 人」的屬格)。(104)。
  4. 「tathārūpassa」:如此形相的(屬格),(105)

104頌與 105頌合併而翻譯為:

「戰勝自己強過戰勝他人,
 不是天,不是犍達婆,不是魔羅和梵天
 能戰勝這樣調伏自己的,總是自我調御的人。」

從巴利偈頌來看,104, 105 兩頌應該是單一的一首偈頌,幾位著名的英譯也是翻譯為一首偈頌。

但是,梵文系統不僅將其當作兩首偈頌,第八句也和巴利偈頌不同。

以《出曜經》而言,前一首偈頌翻譯為「四字句」,後一首則是「五字句」,顯然也是當作兩首偈頌。

Udānavarga 23.5 Ātma

na devā nāpi gandharvā
na māro brāhmaṇā saha |
jitasyāpajitaṁ kuryus
tathā prājñasya bhikṣuṇaḥ //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

「自勝最賢,故曰人雄,
 護意調身,自損至終。
 雖曰尊天,神魔梵釋,
 皆莫能勝,自勝之人。」(CBETA, T04, no. 210, p. 564, b24-26)。

《出曜經》卷21〈我品 24〉:

「自勝為上,如彼眾生,
 自降之士,眾行具足。」(CBETA, T04, no. 212, p. 723, a13-14)

《出曜經》卷21〈我品 24〉:

「非天犍沓和,非魔及梵天,
 棄勝最為上,如智慧比丘。」(CBETA, T04, no. 212, p. 723, a28-29)

《法集要頌經》卷2〈己身品 23〉:

「自勝而為上,如彼眾生心,
 自降為大士,眾行則具足。」(CBETA, T04, no. 213, p. 788, b25-26)

《法集要頌經》卷2〈己身品 23〉:

「非天彥達嚩,非魔及梵天,
 棄勝最為上,如智慧苾芻。」(CBETA, T04, no. 213, p. 788, b27-28)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3 自己品〉,此偈頌為 Uv 23.4。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能克服自己,實勝過他人,
若有克己者,常為自制御。」(CBETA, N26, no. 9, p. 23, a12 // PTS. Dhp. 15)
「天神乾闥婆,魔王或梵天,
皆遭於敗北,不能勝此人。」(CBETA, N26, no. 9, p. 23, a13 // PTS. Dhp. 15)


Dhp. 106

Māse māse sahassena, yo yajetha sataṃ samaṃ;
Ekañca bhāvitattānaṃ, muhuttamapi pūjaye;
Sāyeva pūjanā seyyo, yañce vassasataṃ hutaṃ. (106)

假如有人能於百年中每月奉獻犧牲一千次,
能對自我修習者僅禮敬一瞬間的人,
他勝過祭祀了百年的人。(106)


此首偈頌為一句假設語句,由前面的「條件子句 if ...」(附屬子句)與後面的「主述句」構成,在英文為「if..., then...」的句型結構。

「主述句」為:「sāyeva pūjanā seyyo」、「sā yeva pūjanā seyyo」。主詞是「sā 它」(第三人稱單數)和「pūjanā 奉獻、供養」(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省略);主詞補語為「seyyo 比較好」,「seyyo yaṃ ce 比 .... 好」,「 yañce」為「yaṃ ce」的連音。「vassasataṃ hutaṃ 祭祀了百年」。「yeva」為「僅是 only, just」,此處我將此字當作「用以符合詩韻的襯字」而未譯出。

以下為此一偈頌的兩個「條件子句 if ...」(附屬子句):

  1. 「māse māse sahassena, yo yajetha sataṃ samaṃ」,主詞為「yo 他這樣的人」(關係代名詞);動詞為「yajetha 能祭祀」(祈使態,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yajati 奉祀犧牲、祭祀);「māse māse sahassena 每月一千次地」,諾曼 KR Norman 參考梵文《法句經》認為:「sataṃ samaṃ」應該是,「samāsataṃ 百年」。此句為「假如有人能於百年中每月奉獻犧牲一千次」。
  2. 「Ekañca bhāvitattānaṃ, muhuttamapi pūjaye」、「Ekaṃ ca bhāvitattānaṃ, muhuttamapi pūjaye」。主詞「yo」為「關係代名詞」,因沿用上一句而省略。動詞為「pūjaye 能禮敬」(祈使態,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pūjeti 禮敬);受詞為「bhāvitattānaṃ 自我修習者」(名詞,受格,單數),「ekaṃ 一個」;「muhuttamapi, muhuttam 瞬間、須臾 - api 僅、只有」。此句為「假如有人能對自我修習的人禮敬僅一瞬間」。

整句為「假如有人能於百年中每月奉獻犧牲一千次,能對自我修習者僅禮敬一瞬間的人,他勝過祭祀了百年的人。」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

「月千反祠,終身不輟,
 不如須臾,一心念法,
 一念[34]道福,勝彼終身。」(CBETA, T04, no. 210, p. 564, b27-28),[34]道=造【明】。

《法集要頌經》卷3〈廣說品 24〉:

「月月常千祀,終身而不輟,
 不如須臾間,一心念真法,
 一念福無邊,勝彼終身祀。」(CBETA, T04, no. 213, p. 789, c18-20)。

梵文《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月月投千金,供犧祀百年,
不若須臾間,供養修己者,
如是此供養,勝祭祀百年。」(CBETA, N26, no. 9, p. 23, a14-p. 24, a1 // PTS. Dhp. 16)

我們來檢視各家如何翻譯前兩句「Māse māse sahassena, yo yajetha sataṃ samaṃ 假如有人能於百年中每月奉獻犧牲一千次」。

  1. 元亨寺版:「月月投千金,供犧祀百年」,「千金」可能有問題。
  2. 諾曼 KR Norman: "If anyone were to sacrifice with a thousand month by month for a hundred years 假如有人百年之中每月奉獻一千犧牲"
  3. Thera Nārada: "Though month after month with a thousand, one should make an offering for a hundred years 雖有人百年之中每月作一千奉獻"
  4. "If one should sacrifice every month thousand times even by hundreds 假如有人每月奉獻犧牲一千次,甚至以數百(犧牲)奉獻"。
  5. 了參法師:月月投千金,供犧牲百年。
  6. 淨海法師:若月月千回祭祀,雖然經一百年。
  7. 黃寶生:月月祭祀一千金,這樣祭祀一百年。
  8. 廖文燦:一月又一月,凡是會以一千[上供品或獻供品]上供一百年,若已獻供那個[接受獻供者]一百年;

古代漢譯《法句經》與《法集要頌經》都未翻譯出「百年」!


Dhp. 107

Yo ca vassasataṃ jantu, aggiṃ paricare vane;
Ekañca bhāvitattānaṃ, muhuttamapi pūjaye;
Sāyeva pūjanā seyyo, yañce vassasataṃ hutaṃ. (107)

假如有人能於林中奉火百年,
不如有人須臾之間恭敬一自我修習的人,
這種供養(恭敬)勝過百年的祭祀。(107)


此首偈頌為一句假設語句,由前面的「條件子句 if ...」(附屬子句)與後面的「主述句」構成,在英文為「if..., then...」的句型結構。

偈頌一開始有兩個子句並列:

  1. 「Yo ca vassasataṃ jantu aggiṃ paricare vane」,主詞為「yo 他這樣的人 who」(關係代名詞),「jantu 人」;動詞為「paricare 能奉事」(祈使態,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paricarati 奉事、祭祀),受詞為「aggiṃ 火」,副詞為「vane 在森林中」(位格),與「vassasataṃ 百年」;「māse māse sahassena 每月一千次地」。此句為「假如有人能於林中奉火百年」。
  2. 「Ekañca bhāvitattānaṃ, muhuttamapi pūjaye」、「Ekaṃ ca bhāvitattānaṃ, muhuttamapi pūjaye」。主詞「yo」為「關係代名詞」,因沿用上一句而省略。動詞為「pūjaye 能禮敬」(祈使態,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pūjeti 禮敬);受詞為「bhāvitattānaṃ 自我修習者」(名詞,受格,單數),「ekaṃ 一個」;「muhuttamapi, muhuttam 瞬間、須臾 - api 僅、只有」。此句為「假如有人能對自我修習的人禮敬僅一瞬間」。

「主述句 Sāyeva pūjanā seyyo yañce vassasataṃ hutaṃ」為一句「比較句」(敘述比較的句子),基本上的句型為「A seyyo hoti yaṃ B (A 比 B 佳、好)」,此一偈頌的 A 為「sā 它」(第三人稱單數)和「pūjanā 奉獻、供養」(第三人稱單數),指的是第二個子句;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省略);主詞補語為「seyyo 比較好的」。 整句為「假如有人能於林中奉火百年,能對自我修習者僅禮敬一瞬間的人,他勝過祭祀了百年的人。」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

「雖終百歲,奉事火祠,
 不如須臾,供養三尊,
 一供養福,勝彼百[35]年。」(CBETA, T04, no. 210, p. 564, b29-c1),[35]年=千【宋】【元】【明】【聖】。

《法集要頌經》卷3〈廣說品 24〉:

「雖終百歲壽,奉事祀火神,
 不如須臾間,供養佛法僧,
 一念供養福,勝彼終身祀。」(CBETA, T04, no. 213, p. 789, c21-23)。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4 教說品〉,此偈頌為 Uv 24.16。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若人於林中,事火一百年,
不若須臾間,供養修己者,
如是此供養,勝祭祀百年。」(CBETA, N26, no. 9, p. 24, a2-3 // PTS. Dhp. 16)


Dhp. 108

Yaṃ kiñci yiṭṭhaṃ va hutaṃ va loke,
saṃvaccharaṃ yajetha puññapekkho;
Sabbampi taṃ na catubhāgameti, abhivādanā ujjugatesu seyyo.(108)

求功德者於世間獻貢任何祭品或犧牲供品滿一年,
它全部也達不到對正直者禮敬(功德)的四分之一。(108)


此首偈頌為一句「比較句」(敘述比較的句子),基本上的句型為「A seyyo hoti yaṃ B (A 比 B 佳、好)」,此一偈頌的 A 為「abhivādanā ujjugatesu 於正直者之處禮敬、對正直者禮敬」,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省略);主詞補語為「seyyo 比較好」。

「yaṃ」之後有兩個子句並列:

  1. 「kiñci yiṭṭhaṃ va hutaṃ va loke, saṃvaccharaṃ yajetha puññapekkho」,此一子句的主詞為「puññapekkho 追求功德、福德者」;動詞為「yajetha 能以犧牲供奉、奉獻」(祈使態 optative,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為 yajeti 以犧牲供奉、奉獻),受詞為「yiṭṭhaṃ」和「hutaṃ」。明法比丘引《法句經註》解釋「yiṭṭhaṃ」:「Yiṭṭhanti yebhuyyena maṅgalakiriyādivasesu dinnadānaṁ, 上供品:一般而言,在慶典等場合,以豐盛的施物祭祀。」明法比丘引解釋「hutaṃ」為「祭品」。「saṃvaccharaṃ 一年」用以形容上述的「祭品」和「以犧牲為獻祭供品」;「loke 於世間」(位格),「kiñci 任何事物 whatever」,「kiñci yiṭṭhaṃ va hutaṃ va loke」為「於世間任何祭品或犧牲供品」。此一子句意為「求功德者於世間獻貢任何祭品或犧牲供品百年」。
  2. 「Sabbampi taṃ na catubhāgameti」,「Sabbampi、Sabbam pi」為「即使全部」,「taṃ」為「它」, 「na 不」,「catubhāgameti」為「catubhāgam eti」為「達到四分之一」,「na catubhāgam eti」為「達不到四分之一」。

整句為「求功德者於世間獻貢任何祭品或犧牲供品滿一年,它全部也達不到對正直者禮敬(功德)的四分之一。」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

「祭神以求福,從後[36]觀其報,
 四分未望一,不如禮賢者。」(CBETA, T04, no. 210, p. 564, c2-4),[36]觀=望【元】【明】,=親【聖】。

《出曜經》卷22〈廣演品 25〉:
「若人禱神祀,經歲望其福,
 彼於四分中,亦未獲其一。」(CBETA, T04, no. 212, p. 727, a26-27)

《法集要頌經》卷3〈廣說品 24〉:

「若人禱神祀,經歲望其福,
 彼於四分中,亦不獲其一。」(CBETA, T04, no. 213, p. 789, b25-27)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4 教說品〉,此偈頌為 Uv 24.30。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若人於世間,求福一年間,
供犧牲祭祀,彼一切功德,
不值四分一,禮敬正直者〔阿羅漢〕。」(CBETA, N26, no. 9, p. 24, a4-5 // PTS. Dhp. 16)


Dhp. 109

Abhivādanasīlissa, niccaṃ vuḍḍhāpacāyino;
Cattāro dhammā vaḍḍhanti, āyu vaṇṇo sukhaṃ balaṃ. (109)

常禮敬有戒德的人,尊敬年長的人,
他的四種狀態會增長:年壽、儀容體態、體力、安樂。(109)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Cattāro dhammā vaḍḍhanti」。

主詞為「Cattāro dhammā 四種法」(第三人稱複數);動詞為「vaḍḍhanti 增長、增加」(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副詞為「niccaṃ 總是 always」。

主詞「Cattāro dhammā 四法」有兩個形容詞:

  1. 「abhivādanasīlissa」(屬格),「abhivādana」為「禮敬」,「sīlin」為「具戒者、戒德完整者」;全字為 「禮敬具戒者的」。
  2. 「vuḍḍhāpacāyino」(屬格),「vuḍḍha」此處意為「老者」,「apacāyino」為「具尊敬者」;全字為 「尊敬老者的」。

此四法為:

1. āyu 年壽
2. vaṇṇo 儀容體態
3. sukhaṃ 安樂
4. balaṃ 體力、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

「能善行禮節,常敬長老者,
 四福自然增,色力壽而安。」(CBETA, T04, no. 210, p. 564, c4-5)。

《出曜經》、《法集要頌經》與梵文《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守樂敬禮者,常尊於長上,
增長四種法:壽、美、樂與力。」(CBETA, N26, no. 9, p. 24, a6 // PTS. Dhp. 16)


Dhp. 110

Yo ca vassasataṃ jīve, dussīlo asamāhito;
Ekāhaṃ jīvitaṃ seyyo, sīlavantassa jhāyino. (110)

如果有人活了一百歲,未遵守戒律、心志也不安定,
不如只活了一日,卻守戒而修禪的人。(110)


此首偈頌為一句「比較句」(敘述比較的句子),基本上的句型為「A seyyo hoti yo B (A 這種人 比 B 這種人佳、好)」,此一偈頌的 A 為「ekāhaṃ jīvitaṃ 活一天的人」(ekāhaṃ: eka 一 -ahaṃ 天),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省略);主詞補語為「seyyo 較好的」(形容詞,單數);主詞 A 有兩個形容詞:

  1. sīlavantassa 具戒者的(屬格)
  2. jhāyino 修禪者的(屬格),此自有兩種意涵,一是「具禪定的人」,一是「禪修的人」,此處採取明法比丘的詮釋,採用後者。

句子中的 B 為「ca vassasataṃ jīve, dussīlo asamāhito」;主詞為「yo 這樣的人 who」(關係代名詞,主詞,單數);動詞為「jīve 能活了」(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祈使態動詞 optative),受詞為「vassasataṃ 百歲、百年」。

主詞「yo 這樣的人 who」有兩個形容詞:

  1. dussīlo 不具戒的
  2. asamāhito 未得定的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

「若人壽百歲,遠正不持戒,
 不如生一日,守戒正意禪。」(CBETA, T04, no. 210, p. 564, c6-7)。

《出曜經》卷22〈廣演品 25〉:

「雖復壽百年,毀戒意不定,
不如一日中,供養持戒人。」(CBETA, T04, no. 212, p. 725, a13-15)

《法集要頌經》無對應偈頌。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4 教說品〉,Uv 24.3。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若人百歲壽,破戒無三昧,
不如生一日,持戒住禪定。」(CBETA, N26, no. 9, p. 24, a7 // PTS. Dhp. 16)


Dhp. 111

Yo ca vassasataṃ jīve, duppañño asamāhito;
Ekāhaṃ jīvitaṃ seyyo, paññavantassa jhāyino. (111)

如果有人活了一百歲,無智慧、心志也不安定,
不如只活了一日,卻有智慧而修禪的人。(111)


此首偈頌為一句「比較句」(敘述比較的句子),基本上的句型為「A seyyo hoti yo B (A 這種人 比 B 這種人佳、好)」,此一偈頌的 A 為「ekāhaṃ jīvitaṃ 活一天的人」(ekāhaṃ: eka 一 -ahaṃ 天),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省略);主詞補語為「seyyo 較好的」(形容詞,單數);主詞 A 有兩個形容詞:

  1. paññavantassa 具智慧者的(屬格)
  2. jhāyino 修禪者的(屬格),此自有兩種意涵,一是「具禪定的人」,一是「禪修的人」,此處採取明法比丘的詮釋,採用後者。

句子中的 B 為「ca vassasataṃ jīve, duppañño asamāhito」;主詞為「yo 這樣的人 who」(關係代名詞,主詞,單數);動詞為「jīve 能活了」(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祈使態動詞 optative),受詞為「vassasataṃ 百歲、百年」。

主詞「yo 這樣的人 who」有兩個形容詞:

  1. duppañño 不具智慧的
  2. asamāhito 未得定的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

「若人壽百歲,邪偽無有智,
 不如生一日,一心學正智。」(CBETA, T04, no. 210, p. 564, c8-9)。

《出曜經》卷22〈廣演品 25〉:

「雖壽百年,無慧不定,
 不如一日,黠慧有定。」(CBETA, T04, no. 212, p. 725, a24-25)。

《法集要頌經》無對應偈頌。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4 教說品〉,Uv 24.4。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若人百歲壽,無智無三昧,
不如生一日,具慧住禪定。」(CBETA, N26, no. 9, p. 24, a8 // PTS. Dhp. 16)


Dhp. 112

Yo ca vassasataṃ jīve, kusīto hīnavīriyo;
Ekāhaṃ jīvitaṃ seyyo, vīriyamārabhato daḷhaṃ. (112)

如果有人活了一百歲,怠惰不精進;
不如只活了一日,卻堅毅而精進。(112)


此首偈頌為一句「比較句」(敘述比較的句子),基本上的句型為「A seyyo hoti yo B (A 這種人 比 B 這種人佳、好)」,此一偈頌的 A 為「ekāhaṃ jīvitaṃ 活一天的人」(ekāhaṃ: eka 一 -ahaṃ 天),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省略);主詞補語為「seyyo 較好的」(形容詞,單數);主詞 A 有兩個形容詞:

  1. vīriyamārabhato 具精進者的(屬格)
  2. daḷhaṃ 堅毅者的、堅定者的(屬格)。

句子中的 B 為「Yo ca vassasataṃ jīve, kusīto hīnavīriyo」;主詞為「yo 這樣的人 who」(關係代名詞,主詞,單數);動詞為「jīve 能活了」(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祈使態動詞 optative),受詞為「vassasataṃ 百歲、百年」。

主詞「yo 這樣的人 who」有兩個形容詞:

  1. kusīto 怠惰的
  2. hīnavīriyo 不精進的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

「若人壽百歲,懈怠不精進,
 不如生一日,勉力行精進。」(CBETA, T04, no. 210, p. 564, c10-11)。

《出曜經》卷22〈廣演品 25〉:

「雖復壽百年,懈怠不精進,
不如一日中,精進不怯弱。」(CBETA, T04, no. 212, p. 725, b4-5)。

《法集要頌經》卷3〈廣說品 24〉:

「若人壽百歲,懈怠劣精進,
 不如一日中,勇猛行精進。」(CBETA, T04, no. 213, p. 789, a22-24)。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4 教說品〉,Uv 24.5。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若人百歲壽,怠惰不精進,
不如生一日,堅固行精進。」(CBETA, N26, no. 9, p. 24, a9 // PTS. Dhp. 16)


Dhp. 113

這一首偈頌就是著名的 「水潦鶴」公案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40:

「若人壽百歲,不見水白鶴;
 不如一日生,得見水白鶴。」

時阿難陀聞已告彼苾芻曰:「汝所誦者,大師不作是語。然佛世尊作如是說:

『若人壽百歲,不了於生滅;
 不如一日生,得了於生滅。』」

《人天眼目》卷1:「昔阿難夜經行次,聞童子誦佛偈:『若人生百歲,不善水潦鶴:未若生一日,而得決了之。』阿難教之曰:『不善諸佛機,非水潦鶴也。』童子歸白其師。師笑曰:『阿難老昏矣,當以我語為是。』」

《佛祖統紀》卷5:「阿難...聞比丘誦偈:『若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覩見之。』阿難慘然曰:『此非佛偈。當云: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CBETA, T49, no. 2035, p. 171, a19-23)。


從漢譯無法體會為何將「生滅法」翻譯作「水白鶴」,不瞭解如何才能造成這樣的錯誤。

諾曼博士(KR Norman)指出,很有可能這首偈頌(很可能在一些佉盧字體的抄本已經寫作 udaka-vaka(正確應該是udayavyaya 或 udayabbaya 生滅(法)),翻譯成梵文時被不經意地寫作 udaka-bakam) 而導致這個字讓背誦者認為是「water-heron 水-鶴」;而引起說一切有部(律)的作者嘲諷這個失誤。

布臘夫 John Brough 在書中提到這首偈頌的「藏譯版」走精得更為嚇人。如果布老爺子的藏文理解無誤,這首偈頌在藏文譯為:

  「To live for a hundred years is certainly like a grey duck in the water; but a life lived all by oneself alone is happiness, like seeing a grey duck in the water. 活了一百歲確實就像水中的灰鴨;但是如果人一生都獨居則是幸福得像看到一隻水中的灰鴨一樣。」

  藏譯的阿難正確的偈頌只留下難以了解義涵的半頌:

  「To live for a hundred years is undoubtedly birth and death 壽命百歲無可置疑地就是生與死。」

事實上,犍陀羅語不是俗語方言(Prakrit dialect)當中唯一會將 udaka 和 udaya 如此混淆的語言,因為俗語寫卷中 udaya 或 udaa 的拼寫對其他(俗語)方言來說可能代表兩個字的任一字,理論上這樣的拼寫可能會在改寫成梵文時被當作 udaka。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8/06/285.html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8/06/blog-post_24.html


Yo ca vassasataṃ jīve, apassaṃ udayabbayaṃ;
Ekāhaṃ jīvitaṃ seyyo, passato udayabbayaṃ. (113)
如有人活了一百歲,而不了解生滅法,
不如只活了一日而了解生滅法。(113)


此首偈頌為一句「比較句」(敘述比較的句子),基本上的句型為「A seyyo hoti yo B (A 這種人 比 B 這種人佳、好)」,此一偈頌的 A 為「ekāhaṃ jīvitaṃ 活一天的人」(ekāhaṃ: eka 一 -ahaṃ 天),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省略);主詞補語為「seyyo 較好的」(形容詞,單數);主詞 A 有一個形容詞:「passato udayabbayaṃ 見『生滅』的人」。

句子中的 B 為「Yo ca vassasataṃ jīve, apassaṃ udayabbayaṃ」;主詞為「yo 這樣的人 who」(關係代名詞,主詞,單數);動詞為「jīve 能活了」(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祈使態動詞 optative),受詞為「vassasataṃ 百歲、百年」。

主詞「yo 這樣的人 who」有一個形容詞:「apassaṃ udayabbayaṃ 不見『生滅』的人」。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

「若人壽百歲,不知成敗事,
 不如生一日,見微知所忌。」(CBETA, T04, no. 210, p. 564, c12-13)

《出曜經》卷22〈廣演品 25〉:

「雖復壽百歲,不知生滅事,
 不如一日中,曉了生滅事。」(CBETA, T04, no. 212, p. 725, b22-23)。

《法集要頌經》卷3〈廣說品 24〉:

「若人壽百歲,不觀生滅法,
 不如一日中,而解生滅法。」(CBETA, T04, no. 213, p. 789, a24-26)。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4 教說品〉,Uv 24.6。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法句經》卷1:「若人百歲壽,不見生滅法,
不如生一日,得見生滅法。」(CBETA, N26, no. 9, p. 24, a10 // PTS. Dhp. 16)


Dhp. 114

Yo ca vassasataṃ jīve, apassaṃ amataṃ padaṃ;
Ekāhaṃ jīvitaṃ seyyo, passato amataṃ padaṃ. (114)

如有人活了一百歲,不見甘露道,
不如生長一日而見甘露道。(114)


此首偈頌為一句「比較句」(敘述比較的句子),基本上的句型為「A seyyo hoti yo B (A 這種人 比 B 這種人佳、好)」,此一偈頌的 A 為「ekāhaṃ jīvitaṃ 活一天的人」(ekāhaṃ: eka 一 -ahaṃ 天),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省略);主詞補語為「seyyo 較好的」(形容詞,單數);主詞 A 有一個形容詞:「passato amataṃ padaṃ 見甘露道、見不死道」。

句子中的 B 為「Yo ca vassasataṃ jīve, apassaṃ amataṃ padaṃ」;主詞為「yo 這樣的人 who」(關係代名詞,主詞,單數);動詞為「jīve 能活了」(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祈使態動詞 optative),受詞為「vassasataṃ 百歲、百年」。

主詞「yo 這樣的人 who」有一個形容詞::「apassato amataṃ padaṃ 不見甘露道、不見不死道」。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

「若人壽百歲,不見甘露道,
 不如生一日,服行甘露味」(CBETA, T04, no. 210, p. 564, c14-15)。

《出曜經》卷22〈演品 25〉:「(雖復壽百歲,不知甘露跡,不如一日中,)察甘露行跡。」(CBETA, T04, no. 212, p. 725, c28)。

《法集要頌經》卷3〈廣說品 24〉:

「若人壽百歲,不見甘露句,
 不如一日中,得服甘露味。」(CBETA, T04, no. 213, p. 789, b13-15)。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4 教說品〉,Uv 24.15。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若人百歲壽,不見不死道,
不如生一日,得見不死道。」(CBETA, N26, no. 9, p. 24, a11 // PTS. Dhp. 17)


Dhp. 115

Yo ca vassasataṃ jīve, apassaṃ dhammamuttamaṃ;
Ekāhaṃ jīvitaṃ seyyo, passato dhammamuttamaṃ. (115)

如有人活了一百歲,不見最上法,
不如生長一日而得見最上法。(115)


此首偈頌為一句「比較句」(敘述比較的句子),基本上的句型為「A seyyo hoti yo B (A 這種人 比 B 這種人佳、好)」,此一偈頌的 A 為「ekāhaṃ jīvitaṃ 活一天的人」(ekāhaṃ: eka 一 -ahaṃ 天),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省略);主詞補語為「seyyo 較好的」(形容詞,單數);主詞 A 有一個形容詞:「apassaṃ dhammamuttamaṃ 見最上法」。

句子中的 B 為「Yo ca vassasataṃ jīve, aapassaṃ dhammamuttamaṃ」;主詞為「yo 這樣的人 who」(關係代名詞,主詞,單數);動詞為「jīve 能活了」(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祈使態動詞 optative),受詞為「vassasataṃ 百歲、百年」。

主詞「yo 這樣的人 who」有一個形容詞::「aapassaṃ dhammamuttamaṃ 不見最上法」。


《法句經》與《出曜經》無對應偈頌。

《法集要頌經》卷3〈廣說品 24〉:

「若人壽百歲,不見最上句,
 不如一日中,得見最上道。」(CBETA, T04, no. 213, p. 789, b9-11)。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4 教說品〉,Uv 24.14。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若人百歲壽,不見最上法,
不如生一日,得見最上法。」(CBETA, N26, no. 9, p. 24, a12 // PTS. Dhp. 17)


本品(Sahassavaggo)總結

巴利《法句經》與漢譯《法句經》,第八品〈千品〉結語(書房夜話 398)

巴利《法句經》113頌是著名的「不見水白鶴」公案,在其他文獻裡又稱「不見水白鶴」為「不見水潦鶴」、「不見水老鶴」。

這是佛典文獻學的議題,讀者如能回顧一下漢地禪宗如何理解此一公案,也頗有意思。

巴利《法句經》從第一品〈雙品〉到第八品〈千品〉為止,總共有 115 首偈頌,對應的 T210 《法句經》從第九品〈雙要品〉到第16品〈述千品〉共有 135 首偈頌(22 + 20 + 12 + 17 + 21 + 17 + 10 + 16 = 135),這八品如果純粹是翻譯自巴利《法句經》,顯然不可能「無中生有」而翻譯出比 115 首還多的偈頌,所以,西元 224 年之後支謙翻譯及編輯此經時,一定是從其他來源翻譯而安插進來。而這一「來源」可能不會是現行所見 Bernhard 編輯的《優陀那品》(Udānavarga),因為少數額外的漢譯偈頌也未出現於《優陀那品》之中。

在此,我必需再提醒一次:此處的文法經過我的演繹和詮釋,有些部分可能是錯誤的而需要進一步訂正。

此一專題希望建立一個討論平台,來呼應此項需求,希望有人接棒持續改進。


巴利《法句經》第八品為〈Sahassavaggo 千品〉,以下文獻有「千品」的篇章:

1. 巴利《法句經》〈8 Sahassavaggo 千品〉
2. 波特那《法句經》 21品
3. 犍陀羅《法句經》 19品

梵文《法句經》無相當的篇章。

漢譯《法句經》的相關品名如下:

T210《法句經》,〈千品 15〉,16首偈頌。

《法句譬喻經》,〈羅漢品 15〉,8首偈頌。

《出曜經》,無對應品。

《法集要頌經》,無對應品。

本群組在「巴利《法句經》」的目錄下,介紹了第八品〈千品〉100-115頌,接著要從下列三個角度來審查這些文獻:

1. 從巴利偈頌本身檢視巴利《法句經》的第八品。
2. 從巴利《法句經》的視角閱讀漢譯《法句經》(T210)。
3. 從漢譯《法句經》(T210)的視角閱讀巴利《法句經》。


  1. 從巴利偈頌本身檢視巴利《法句經》的第八品:

巴利《法句經》的第八品僅有四首偈頌提到「千」:第 100, 101, 103, 106 頌;有七首偈頌提到「百」:第 107,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頌。取名為「千品」似乎有些勉強,其中特別是第 104, 105 頌安排在「自己品、我品」會比「千品」合適。

  1. 從巴利《法句經》的視角閱讀漢譯《法句經》(T210):

這是第一次巴利《法句經》和《法句經》(T210)出現相同的偈頌數量,而且除了 115頌之外次序也完全相同。

《法句經》卷1〈述千品 16〉 16頌:「若人壽百歲,不知大道義,
 不如生一日,學[37]推佛法要。」(CBETA, T04, no. 210, p. 564, c16-17),[37]推=惟【宋】【元】【明】【聖】。


巴利《法句經》〈8 千品 16〉 第16頌(115頌)為:「如有人活了一百歲,不見最上法,不如生長一日而得見最上法。」

兩者不同。

  1. 從漢譯《法句經》(T210)的視角閱讀巴利《法句經》:

與上述相同。

讓我們繼續閱讀,來看看兩者的關係吧!

(原貼:書房夜話 398:巴利《法句經》與漢譯《法句經》,第八品〈千品〉結語)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91306231038114/permalink/1763726447129413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