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中部第 8 經, 漸損經,MN 8: Sallekha Sutta 蕭式球 譯


八.漸損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大純陀尊者在黃昏離開靜處去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世上有無數關於 ‘我’ 或 ‘世間’ 的見的生起,一位比丘起初應怎樣思維,才可把這些見斷除,才可把這些見離棄呢?”

  “純陀,世上有無數關於 ‘我’ 或 ‘世間’ 的見的生起,無論這些見的生起、潛藏、現行,都可以用 ‘沒有我所’ 、 ‘沒有我’ 、 ‘沒有實我’ 這種如實正慧來觀察它,這樣便可以把這些見斷除,可以把這些見離棄了。

  “純陀,一些比丘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他們進入了初禪。這時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安住在漸損 [mn008-1] 之中。純陀,在聖者的律之中 [mn008-2] ,這不稱為漸損;在聖者的律之中,這稱為親身體驗禪定的樂。

  “純陀,一些比丘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他們進入了二禪。這時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安住在漸損之中。純陀,在聖者的律之中,這不稱為漸損;在聖者的律之中,這稱為親身體驗禪定的樂。

  “純陀,一些比丘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著,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 ──他們進入了三禪。這時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安住在漸損之中。純陀,在聖者的律之中,這不稱為漸損;在聖者的律之中,這稱為親身體驗禪定的樂。

  “純陀,一些比丘滅除了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他們進入了四禪。這時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安住在漸損之中。純陀,在聖者的律之中,這不稱為漸損;在聖者的律之中,這稱為親身體驗禪定的樂。

  “純陀,一些比丘內心想著無邊的虛空,超越了所有色想,滅除了有對想,不思維各種想,他們進入了空無邊處。這時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安住在漸損之中。純陀,在聖者的律之中,這不稱為漸損;在聖者的律之中,這稱為安住在寂靜之中。

  “純陀,一些比丘內心想著無邊的心識,超越了所有的空無邊處,他們進入了識無邊處。這時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安住在漸損之中。純陀,在聖者的律之中,這不稱為漸損;在聖者的律之中,這稱為安住在寂靜之中。

  “純陀,一些比丘內心想著 ‘沒有任何東西’ ,超越了所有的識無邊處,他們進入了無所有處。這時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安住在漸損之中。純陀,在聖者的律之中,這不稱為漸損;在聖者的律之中,這稱為安住在寂靜之中。

  “純陀,一些比丘超越了所有的無所有處,他們進入了非想非非想處。這時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安住在漸損之中。純陀,在聖者的律之中,這不稱為漸損;在聖者的律之中,這稱為安住在寂靜之中。

  “純陀,漸損應這樣修習:他人會惱害,但我不會惱害;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殺生,但我不會殺生;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偷盜,但我不會偷盜;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非梵行,但我是一個梵行者;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妄語,但我不會妄語;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兩舌,但我不會兩舌;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惡口,但我不會惡口;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綺語,但我不會綺語;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貪欲,但我會不貪欲;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瞋恚心,但我有一個不瞋恚的心;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邪見,但我有正見;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邪思維,但我有正思維;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邪語,但我有正語;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邪業,但我有正業;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邪命,但我有正命;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邪精進,但我有正精進;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邪念,但我有正念;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邪定,但我有正定;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邪智,但我有正智;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邪解脫,但我有正解脫;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昏睡,但我超越昏睡;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掉舉,但我沒有掉舉;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疑惑,但我超越疑惑;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忿怒,但我沒有忿怒;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敵意,但我沒有敵意;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怨恨,但我沒有怨恨;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仇恨,但我沒有仇恨;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嫉妒,但我沒有嫉妒;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吝嗇,但我沒有吝嗇;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奸詐,但我沒有奸詐;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虛偽,但我沒有虛偽;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自私,但我沒有自私;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自大,但我沒有自大;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有惡語,但我有善語;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是惡友,但我是善友;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放逸,但我不放逸;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沒有敬信,但我有敬信;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沒有慚,但我有慚;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沒有愧,但我有愧;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不聽聞法義,但我多聞法義;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懈怠,但我堅毅、精進;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失念,但我保持念;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沒有智慧,但我具有智慧;漸損應這樣修習。
  “他人會緊緊取著世俗的見,不易放捨,但我會放捨見取;漸損應這樣修習。

  “純陀,在善法之中即使生起一個心念也能帶來很大的利益,更遑論跟隨善心而作出身行和口行了。

  “純陀,因此,心念應要這樣生起:他人會惱害,但我不會惱害;心念應要這樣生起。

  “……殺生……偷盜……非梵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心……邪見……邪思維……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脫……昏睡……掉舉……疑惑……忿怒……敵意……怨恨……仇恨……嫉妒……吝嗇……奸詐……虛偽……自私……自大……惡語……是惡友……放逸……沒有敬信……沒有慚……沒有愧……不聽聞法義……懈怠……失念……沒有智慧……

  “他人會緊緊取著世俗的見,不易放捨,但我會放捨見取;心念應要這樣生起。

  “純陀,就正如走一條安全的道路來繞過一條危險的道路,又正如以一個安全的渡口過河來繞過一個危險的渡口。

  “純陀,同樣地:他人會惱害,但我會走一條不惱害的道路來繞過它。

  “……殺生……偷盜……非梵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心……邪見……邪思維……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脫……昏睡……掉舉……疑惑……忿怒……敵意……怨恨……仇恨……嫉妒……吝嗇……奸詐……虛偽……自私……自大……惡語……是惡友……放逸……沒有敬信……沒有慚……沒有愧……不聽聞法義……懈怠……失念……沒有智慧……

  “他人會緊緊取著世俗的見,不易放捨,但我會走一條放捨見取的道路來繞過它。

  “純陀,就正如不善法會使人下墮,善法會使人上昇。

  “純陀,同樣地:他人會惱害,但我會修習不惱害使自己上昇。

  “……殺生……偷盜……非梵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心……邪見……邪思維……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脫……昏睡……掉舉……疑惑……忿怒……敵意……怨恨……仇恨……嫉妒……吝嗇……奸詐……虛偽……自私……自大……惡語……是惡友……放逸……沒有敬信……沒有慚……沒有愧……不聽聞法義……懈怠……失念……沒有智慧……

  “他人會緊緊取著世俗的見,不易放捨,但我會放捨見取使自己上昇。

  “純陀,一個陷溺在浮泥中的人,是沒有可能救起其他陷溺在浮泥中的人的;一個沒有陷溺在浮泥中的人,是有可能救起其他陷溺在浮泥中的人的。純陀,一個沒有調伏自己、沒有去除煩惱、沒有滅度的人,是沒有可能使其他人調伏自己、去除煩惱、得到滅度的;一個調伏自己、去除煩惱、得到滅度的人,是有可能使其他人調伏自己、去除煩惱、得到滅度的。

  “純陀,同樣地:他人會惱害,但我會修習不惱害使自己得到滅度。

  “……殺生……偷盜……非梵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心……邪見……邪思維……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脫……昏睡……掉舉……疑惑……忿怒……敵意……怨恨……仇恨……嫉妒……吝嗇……奸詐……虛偽……自私……自大……惡語……是惡友……放逸……沒有敬信……沒有慚……沒有愧……不聽聞法義……懈怠……失念……沒有智慧……

  “他人會緊緊執著自己的見解,不易放捨,但我會放捨見取使自己得到滅度。

  “純陀,這就是我對你所說的 ‘漸損’ 的法義, ‘心念生起’ 的法義, ‘繞過’ 的法義, ‘上昇’ 的法義, ‘滅度’ 的法義。純陀,任何一位導師都應該為他弟子的利益著想,都應該悲憫他的弟子;而我對你所說的就是出於悲憫。純陀,這裏有樹,這裏有靜室,修習禪定吧。不要放逸,不要過後因放逸而後悔。這是我對你的教導。”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純陀尊者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漸損經完


取材自: 巴利文佛典翻譯 《中部》 第1-第50經 (PDF) (香港,「志蓮淨苑」-文化)

原先連結: 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_detail.asp?section_id=60&id=189

出現錯誤訊息:

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ODBC Drivers error '80004005'
[Microsoft][ODBC Microsoft Access Driver]General error Unable to open registry key 'Temporary (volatile) Jet DSN for process 0x6a8 Thread 0x568 DBC 0x2064fcc Jet'.

/edu/include/i_database.asp, line 20


備註

[mn008-1]“漸損” 的巴利文 “sallekha” 有 “刻去” 的意思。從經文的上文下理中可知它是指 “刻去不善法” ,即令不善法逐漸減損。
[mn008-2]經文 “在聖者的律之中” 沒有出現一般與 “律” 相提並論的 “法” 。在中阿含經.九十一.周那問見經》中,與此相應的經文是 “於聖法、律中” 。 “聖者的法和律” 即是指佛陀所有的教法。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