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與舍利弗有關的經典(尊者舍利弗的一生 The Life of Sāriputta)


《中部》(Majjhima Nikaya)

舍利弗尊者所開示的經典涵蓋了與梵行相關的廣泛主題,從簡單的道德行為,到最深奧的法義和禪修經驗。以下列舉這些經典及各經的簡要說明。儘管《巴利三藏》的編排,並未顯示出它們的說法年代先後,但其中一些經典提及的特定事件,使我們能夠確定,它們發生在佛陀傳法的某個時期。其中一個例子是《教給孤獨經》(Anathapindika Sutta),這是在這位偉大的在家弟子臨終之前演說的。

  • No. 3《法嗣經》(Dhammadayada Sutta)

佛陀在講完「法的繼承(heirs of Dhamma)」和「物質的繼承(Heirs of Worldliness)」後,回到小僧舍。舍利弗尊者向比丘們解釋了,如何修正自己的行為,以及哪些行為應該避免。當佛陀遠離憒鬧時,比丘們也應該遠離憒鬧,放下佛陀教導他們放下的事物,並且要謙虛、樂於寂靜。最後以十六種煩惱心的害處作結語 [59] ,並以八正道為解脫之途。

  • No. 5《無穢經》(Anangana Sutta)

主要講述四種人:自知犯戒者,及不自知犯戒者;自知無犯戒者,以及不自知無犯戒者,並解釋了兩組中,前者較好的理由。這部經強調了自我省察,對於道德和精神提升的重要性。

  • 9《正見經》(Samma-ditthi Sutta)

    摘要見本書第 19 頁

  • 28《象跡喻大經》(Maha-Hatthipadopama Sutta)

    摘要見本書第 18 頁

  • 43《有明大經》(Mahavedalla Sutta)

敘述舍利弗尊者回答,以分析知識見長的大拘絺羅(Maha Kotthita)尊者,提出的一系列問題。舍利弗尊者的回答,清晰而深刻,與問題的卓越性相得益彰。這些問題和答案,從法相的分析開始,到智慧和正見的觀點,再到崇高禪修的各層面。

  • 69《瞿尼師經》(Gulissani Sutta)

描述林居比丘應遵守的行儀和修法。大目犍連尊者提出問題,舍利弗尊者確認,這些規矩同樣適用於,住在城鎮或村莊附近的比丘。

  • 97《陀然經》(Dhananjani Sutta)

舍利弗尊者為陀然闍尼婆羅門說明,在家居士多方面的責任,並強調,這些責任不能成為錯誤道德行為的藉口;即使在來生,也不能免除這些惡行的痛苦後果。

後來陀然闍尼臥病在床,臨終時希望舍利弗尊者能前來;尊者告訴他,通過梵天之住而通往梵天。佛陀以和緩的語氣責備尊者,因為尊者沒有引導陀然闍尼,達到更高的境界。

  • 114《應習不應習經》(Sevitabbasevitabba Sutta)

舍利弗尊者詳細解釋佛陀對於應該修持、長養及應用的事物,以及不應該修持、長養及應用的事物的簡短指示。並以心態、知見、六塵、僧眾必需品有關的身口意三業來說明。

  • 143《教給孤獨經》(AnathapindikovAda Sutta)

舍利弗尊者被請去見臨終前的給孤獨長者;尊者告訴他,應當如何解脫心中所有的執著。重點是要從六根開始,「長者啊!你應當如此訓練自己,『我不應執著眼睛所見的,而我的心也就不會執著它』。長者!你應該如此訓練自己!」這樣的話,對其他五根、六塵、六識、六觸、觸所生的六受、六界、五蘊、四無色定都重複過,最終,以不執著此世、他世;不執著眼見、耳聞、舌嚐、意想;不執著遇到、尋求、追求等一切法的方式做總結。簡而言之,應該從臨終者,最關心的六根及其功能開始,在經驗的各層次中練習出離。

這種出離的呼喚,引發了更廣泛的思想共鳴;對臨終長者的心靈,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帶來了平靜、解脫,甚至是鼓勵的作用。這顯然是舍利弗,這位經驗老道的老師的本意。實際上,他的開示確實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因為經文中提到,給孤獨長者被這番高深的開示,感動得熱淚盈眶;這樣深刻的開示,是他前所未聞的。不久後,給孤獨長者就離世了,並在來生中成為兜率天的天神。


《長部》(Digha Nikaya)

  • 28《淨信經》(Sampasadaniya Sutta)

這篇經文是舍利弗讚頌佛陀的動人言辭;他讚美佛陀,宣稱佛陀的教法是無上至寶。

這既表達了舍利弗對佛陀深厚的信心,同時也證明了這一點。這篇經典可視為對舍利弗「獅子吼」的補充,該「獅子吼」出現在經文的第一部分,並在《大涅槃經》中再次出現。 [60]

  • 33《等誦經》(Saṅgīti Sutta)以及 No. 34《十上經》(Dasuttara Sutta)

見本書第 20 頁。


《增支部》(Anguttara Nikaya)

以下之羅馬數字表示書的冊數(nipata),阿拉伯數字則是表示經典的號碼。《增支部》僅以數字分類經文。

II, 37 《等心經》(Samacitta Sutta)。本經說明入流(初果)、一來(二果)和不還(三果)及前世何種「因」而決定來世出生的地方。見本書第 19 頁。

III, 21 說明聖人(ariya-puggala)的另一種分類:身證者(kayasakkhi)、達到見者(ditthippatto)及信解脫者(saddha-vimutto)。

IV, 79 舍利弗問佛陀:「為什麼有的人事業失敗?有的人事業成功?又有的人成就甚至超乎他們的預期?」佛陀回答:原因之一是有沒有布施;有沒有對苦行者、修道者和比丘們布施。

IV, 156 本經敘述,顯示善心存在與不存在的四種特質。當中說明: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具有這四種特質,就可肯定知道顯示善心存在與不存在的四種特質自己喪失了良善的特質,這就是佛陀所謂的「退轉善法」。這四種特質是多貪、多瞋、多癡以及對於,與智慧相關的深奧論題,缺乏知識與智慧。

從另一方面說,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有另外的四種特質,就可確定自己,沒有喪失善良的特質,這就是佛陀所謂的「不退轉善法」。這四種特質是:少貪、少瞋、少癡以及對於,與智慧相關的深奧論題,擁有知識與智慧。

IV, 167f (167之後)在聖道上進步的四種方法,見本書第 10 頁。

IV, 171 舍利弗詳細解說,佛陀所說的四種對(自體)後有(attabhava)的影響,並進一步提出問題。而佛陀對此問題的解釋,在後來的《等心經》中,舍利弗有詳細的闡釋。(見前, II, 37)

IV, 172 舍利弗在受具足戒二週後(也就是在他證得阿羅漢果時),宣稱他已證得四種無礙解智,他請求佛陀加以確認。見本書第 7 頁。

IV, 173 舍利弗與大拘絺羅討論言語解釋的侷限性。舍利弗尊者說:「兄弟啊!六觸處(phassayatana)能及的範圍有多大,可言說的戲論(papanca)範圍就有多大;而戲論所及的範圍有多大,六觸處所及的範圍就有多大。透過六觸處的完全消失和滅去,這戲論的世界也就滅去而寂靜了。」

IV, 175 本經說明,止息痛苦需智慧與修證,兩者具足(vijjacarana)。

IV, 179 現世中能證得或不能證得涅槃的原因。

V, 165 人們會提問的五種原因:因為愚癡與無知,因為惡意與貪心,因為想要知道,出於輕慢,以及出自這樣的想法:「如果,他正確地回答我的問題,那就好;如果不行,我將說出正確的答案。」

V, 167 說明如何勸諫同輩比丘。

VI, 14-15 比丘好死與惡死之因。

VI, 41 舍利弗解釋,一位有神通力的比丘,可以依照他的想法,把樹幹看成地、水、火、風、淨或不淨(美或醜),因為所有的這些元素,都存在於樹中。

VII, 66 說明恭敬與尊重。舍利弗說恭敬、尊重佛、法、僧、戒、定、不放逸(appamada)以及慈愛,和有禮(pati-santhara)的精神,有助於克服不善心,而增長善心。而其中每一個因素,前者是後者的因。

  1. 6 本經說明關於人、衣、乞得的食物、坐臥具、村落、城鎮及國家等,有二件事必須知道:即是否應該親近、使用或依靠它們來過活;或者是不應該親近、使用或依靠它們來過活。

IX, 11 舍利弗第二次作「獅子吼」,藉著一位比丘誣告他的因緣,舍利弗在佛陀面前,用九個譬喻,說明他解脫了瞋恚,不執著色身,以及不會傷害他人。見本書第 29 頁。

IX, 13 與大拘絺羅尊者討論修梵行的目的。

IX, 14 舍利弗尊者問三彌提尊者,有關「法」的要義,並贊同三彌提尊者的答案。

IX, 26 本經說舍利弗的謹慎公正,甚至在對敵對者也一樣。他糾正一件被歸咎於提婆達多的事,該事可能是,由於提婆達多一位弟子的誤認,並向舍利弗報告(說是提婆達多所做)。後來,舍利弗向那位比丘解說,即使是最有吸引力的感官印象,也不能動搖,一個完全發展且堅定的心。

IX, 34 說明涅槃是,一種超越感受的快樂。

X, 7 舍利弗描述自己的禪定境界,在禪定中,他僅僅知覺到「涅槃是『有』的止息」。見本書第 17 頁。 X, 65 輪迴是痛苦的,不再輪迴是快樂的。

X, 66 對佛法及戒律生欣喜是快樂的;對它們不生欣喜是痛苦的。

X, 67-68 在修習善法中,導致進步或退步的原因。

X, 90 具足十力的漏盡阿羅漢,使得他有資格宣告自己的證悟。


《相應部》(Saṃyutta Nikaya)

  • 因緣相應(Nidana Saṃyutta)

24 舍利弗否認痛苦是由自己,或是他人所產生的兩種說法;而說苦生起的因緣,是經由(六)觸(phassa)而來的。

25 苦、樂兩者也是一樣(由觸而來)。

31 產生「有」的因緣,是來自貪等「食」。

32 《伽拉羅經》。(Kalara Sutta)本經由佛陀提問,舍利弗回答:使得他宣稱自己,證得阿羅漢果的智慧是;他知道「生的因已消滅,其果(即未來的生)也消滅了」,因此他可以用一句宣稱阿羅漢果的定型句來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自知不受後有。」。然後他又回答佛陀進一步提出的問題,有關生、有的原因及起源,以及緣起的其他語詞;之後談到了感受,觀察感受,為舍利弗尊者證得阿羅漢果的起始點。他說:當了解三種受都是無常、苦時,他就不再生起任何享樂的喜悅(nandī)。

  • 蘊相應(Khandha Saṃyutta)

1 舍利弗詳細解釋,佛陀所說的:「即使身體病了,心也不應該生病。」

2 舍利弗教導,將去偏遠地區的比丘;如何答覆非佛教徒(外道)的問難,他告訴他們,去除對五蘊的執著是佛法的核心。

122-123 本經論述觀五蘊的重要。一個人如果持戒(或如123經所說的「有聞」),觀五蘊無常、苦、無我,他就可能證得入流(初果)。如果入流、一來、不還者都作如是觀,他可能會證入下一個更高的境界。阿羅漢也應如此觀,因為觀五蘊,將使他隨時隨地都很快樂,並保持正念、正知。

126 本經論述「無明」與「明」。

  • 舍利弗相應(Sāriputta Saṃyutta)

1-9 在這九部經中,舍利弗提到,他發展了九次第定,也就是從初禪到滅受想定;並說到,他證得這些境界後,總是遠離了任何的我慢。見本書第 16 頁。

10 一時,在王舍城,舍利弗尊者乞食後,靠近牆邊用餐,有位名叫「亮面」(Sūcimukhī)的外道女修行者走過來問道:當用餐時,他是否像有些外道修行者所做的一樣,朝某個方向吃?舍利弗否定任何一個方向,並說明以這些方式當做生計,對修行者而言是錯誤的,諸如堪輿、占星、當跑腿等。他說他並沒朝向那些錯誤的方向,而是以正當的態度去乞食,而且如法取得的食物他才會吃。「亮面」非常地感動,從此以後,她走街串巷,在各個地方大聲宣揚:「沙門釋子如法地乞食!他們吃無過失的食物!請布施食物給釋迦的修行者。」 [61]

  • 六處相應(Salayatana Saṃyutta)

232 六根與六塵並非束縛,對六根、六塵產生的貪愛才是綑住「生有」的鎖鍊。

  • 閻浮車相應(Jambukhadaka Saṃyutta)

舍利弗回答他外甥閻浮車(JambukhAdaka)的問題,他是一位遊行者(Paribbajaka),也就是非佛教的外道苦行者。

1-2 舍利弗解釋涅槃和阿羅漢果就是貪、瞋、癡的息滅。

3-16 舍利弗尊者回答誰是宣揚真理的人、出家的目的、誰得到真正的安樂等問題。他說明受、無明、有漏以及己身等論題,並說明在佛陀的律法中,什麼是難以做到的。

  • 根相應(Indriya Saṃyutta)

44 面對佛陀的提問,舍利弗說,他不是出於對佛陀的信仰,而是出於自己的經驗,他知道信、進、念、定、慧等五根,可以導向「不死」。

48-50 討論五根(這些經典在《法輪》No. 65/66 有翻譯出來,見《智慧之路》The Way of Wisdom, pp. 47f, 49f)。

  • 預流相應(Sotapatti Saṃyutta)

55 說明預流支(sotapattiyanaga)的四種因緣。


備註

[59]參見《布喻經》(The Simile of the Cloth, MN 7)《法輪》No. 61/62, p. 12。
[60]參見《法輪 Wheel》No. 67/69, pp. 9f。
[61]此經中舍利弗的教導方式可與佛陀在《長部.教授尸伽羅越經》中(Sigalovada Sutta, DN 31所說的相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