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從出生到證得阿羅漢果(尊者舍利弗的一生 The Life of Sāriputta)


故事要從印度的兩個婆羅門村落說起,這兩個村子分別叫做優波提舍村 (Upatissa) 和拘律陀村 (Kolita);它們離王舍城 (Rājagaha)不遠。在佛陀出世之前,住在優波提舍村 [1] 的一位,名叫舍利(Sāri)的婆羅門女士懷了孕。同一天,在拘律陀村,另一位名叫目犍利(Moggalli)的婆羅門女士也懷了孕。這兩家人關係密切,七代以來都是朋友。從懷孕的第一天起,兩家人就給予了準媽媽應有的照顧;十個月後,兩位婦女在同一天生下了男孩。在命名日那天,婆羅門夫人舍利的孩子,被命名為優婆提舍(Upatissa);因為他是村裡最顯赫家族的兒子。出於同樣的原因,目犍利的兒子被命名為拘律陀。

這兩個男孩長大後接受了教育,掌握了所有的科學知識。他們每個人都有五百婆羅門青年隨從,當他們到河邊或公園去運動和娛樂時,優波提舍常常帶著五百頂轎子去,拘律陀則帶著五百輛馬車去。

在當時,王舍城有一個名為山頂節的年度盛會,為兩位年輕人安排了座位;他們坐在一起觀看慶祝活動。有歡笑的時候,他們就大笑;有激動人心的場面,他們就興奮;有額外的節目,他們就掏錢觀看。就這樣,他們享受了第二天的慶典。但到了第三天,他們的領悟力被喚醒了;他們再也笑不出來,也不再興奮;也不願意像頭幾天那樣,掏錢觀看額外的表演了。他們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想法:“這裡有什麼好看的?這些人還沒到一百歲就都死了。我們應該做的是,尋求解脫的教誨。”

帶著這樣的想法,他們在慶典上就座。然後拘律陀對優波提舍說:「親愛的優波提舍,這是怎麼回事?你不像前些天那麼開心和快樂了。你現在似乎心懷不滿,你在想什麼呢?」

「親愛的拘律陀,在這裡看這些東西毫無益處!我應該為自己尋求解脫的教誨。我的拘律陀,我坐在這裡就是這麼想的。但你,拘律陀,似乎也很不滿。」

當時,在王舍城住著一位流浪者(paribbajaka)教派的苦行僧,名叫刪闍耶(Sañjaya),他的弟子眾多。優婆提舍和拘律陀決定拜他為師。於是帶著各自的五百名婆羅門青年前往那裡,全部拜刪闍耶為師。從他們在刪闍耶門下受戒開始,刪闍耶的聲望和支持都大大增加了。

在很短的時間內,這兩位朋友就學會了刪闍耶的全部教義,他們問刪闍耶:「老師,您的教義只到這裡嗎?還是還有其它更加高超的真理?」

刪闍耶回答道:「到此為止,你們已經全部明白了。」

他們聽後心想:「如果是這樣的話,在他的指導下繼續修道就沒有用了。我們出家尋求解脫的教法,在他的指導下我們找不到。但印度幅員遼闊。如果我們走遍村莊、鄉鎮和城市,一定會找到一位,能向我們傳授解脫之道的老師。」從那以後,每當他們聽聞,只要是有智慧的苦行僧或婆羅門;不管是在此地或它方,他們就會前去和他們討論。但是,沒有任何人能夠回答他們的問題;而他們卻能夠,回答那些向他們提問的人。

就這樣,他們走遍了整個印度,最後又回到了他們的老地方,他們之間約定,誰先證得“無死之境”,誰就通知對方。這是一個兄弟之約,緣於兩個年輕人之間深厚的友誼。

在他們達成協議後的一段時間裡,佛陀世尊來到王舍城。當他在伽耶山頂(Gaya Peak)開示《燃燒經》(SN 35:28)時,他想起了成道前,對頻婆娑羅王(Bimbisāra)的承諾:當他達到目標後,他將再次來到王舍城。因此,世尊從伽耶山輾轉前往王舍城,接受頻婆娑羅王供養的竹林精舍(Veḷuvana),並在那裡住下。

在世尊派出,向世人弘揚三寶功德的六十一位阿羅漢(聖者)中;有一位阿說示長老(Elder Assaji)。他是在佛陀悟道前,追隨修行的五位苦行僧之一;後來成為佛陀首批弟子。阿說示尊者遊方後,回到王舍城。一天早上,當他在城裡托缽時,被正前往遊行僧寺院的優婆提舍看到了。優婆提舍為阿說示端莊、安詳的外表所震撼,心想:「我從未見過這麼莊嚴的比丘,他一定是阿羅漢,或正在走向阿羅漢道的人,我是不是應該向前問他:『你在誰的座下出家?你的老師是誰?你信奉誰的教法呢?』」

但是,他轉念一想:「現在不適合問他這些問題,因為他正在街上托缽化緣;最好依照托缽者的方式跟在他後面。」於是他就這麼跟了上去。

然後,尊者托缽結束;優婆提舍看他走到另一個地方,打算坐下用餐時;優婆提舍就以自己隨身攜帶的坐具舖設妥當,請尊者坐下。阿說示尊者開始用餐。吃完之後,優婆提舍端上自己水壺的水給尊者,並以弟子對老師之禮對待阿說示尊者。

他們按照習俗那樣,禮貌地寒暄之後;優婆提舍說:「朋友!您的面容十分安詳,膚色純淨且明亮。朋友!您是從誰出家為沙門?您的老師是誰?您信奉誰的教義?」

阿說示尊者回答:「朋友!有位釋迦族的後裔,從釋迦族出家的大沙門,我就是在世尊的指導下出家,那位世尊是我的老師,我信奉的是他的教法。」

優婆提舍問:「您尊貴的師父教了什麼?他弘揚什麼法?」

被問及此,阿說示長老心想:「這些遊行者是反對佛陀法門的,我應該讓他知道,這法有多麼深奧。」於是,他說:「朋友!我才開始修行,我出家不久,剛接受此一訓練,最近才接觸這教法與戒律,我無法向你詳細地解說佛法。」

這位遊行者回答:「朋友!我叫優婆提舍。請您依您的能力告訴我,或多或少都可以,如果要用千百種方法,來了解它的意義;那就是我的事了。」他補充說:

「無論您能告訴我的是少還是多,
請只要告訴我它的含意。 知道它的意義,是我唯一的願望, 再說很多話,對我來說也沒有用。」

阿說示以偈頌回答:

「諸法從因生,如來說其因;諸法滅亦然,是大沙門說。」 [2]

聽完前兩句,優婆提舍即證了入流道;而聽完後兩句,他就成為了入流者(證入初果)。「當他證入初果,而還沒達到更高境界之前,他心想:「這裡是可以找到解脫法的!」,因而問長老:「尊者!不用詳細解說佛法了,這就足夠了。但是我們的導師住在哪裡呢?」

阿說示尊者回答:「遊行者!在竹林精舍。」

優婆提舍說:「那麼請尊者繼續前行吧!我有一個朋友,我和他約定,誰先達到『不死法』,就要告訴對方,我要去通知他,然後,我們將一起沿著您走的路,前往晉見佛陀。」優婆提舍接著頂禮長老的雙足,向他致敬並告辭後,回到遊行僧的園林。

拘律陀見他走來,心想:「今日我朋友容貌大變,想必他已找到了“無死之境”!」

當他問起這件事時,優婆提舍回答說:「是的,朋友,我找到了“無死之境”!」他為他朗誦了,他所聽到的偈語。在偈頌結束時,拘律陀證得入流果;他問道:「親愛的,世尊住在哪裡?」

「我從老師阿說示長老那裡得知,他住在竹林精舍。」

拘律陀說:「那麼,優波提舍,我們就去見世尊吧。」

但舍利弗一向尊師重道,因此他對朋友說:「首先,親愛的,我們要去找我們的老師―遊方者刪闍耶,告訴他,我們已經找到了“無死之法”。如果他能領悟的話,他就會深入真理。即使他不懂,出於對我們的信任,他也會和我們一起去見大師;聽了佛陀的教法,他就會通達大道和果位。」

於是他們兩人去見刪闍耶,並說:「噢,我們的老師!您在做什麼?佛陀已經出現在世間了!他的教法得到了很好的傳播,他的僧眾們也過著正派的生活。讓我們去見具足十力的天人師吧!」

「我親愛的弟子,你們在說什麼?」刪闍耶驚呼道。 他拒絕和他們一起去,並對他們說,如果他們願意分享他的老師的位置,他們就能穫得利益和名聲。

但他們卻說:「哦,我們並不介意一直做學生!但是老師啊,您必須要決定,究竟是去還是不去!」

然後刪闍耶想:「如果他們知道這麼多,他們就不會聽我的話了。」意識到這一點,他回答說:「那麼你們可以去,但我不行。」

「老師啊,為什麼不行呢?」

「我是許多人的老師,如果我回到弟子的狀態,就好像一個大水缸,變成了一個小水壺。我現在不能過學生的生活。」

「老師啊,不要這樣想!」他們勸說道。

「就這樣吧,親愛的。你可以走,但我不能走。」

「哦,老師!當佛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時,人們會成群結隊地,捧著香和鮮花去朝拜他。我們也要去那裡,然後你會怎樣呢?」

刪闍耶回答說:「我的學生們,你們怎麼看:這個世界上是愚人多,還是智者多?」

「老師啊,愚人多,智者少。」

「如果是這樣,我的朋友們,那麼智者,會去找智者喬達摩;而愚者就來找我這個愚者。你們現在可以走了,但我不會去。」

於是兩位朋友就離開了,說道:「老師,你會明白自己的錯誤的!」他們走後,刪闍耶的學生發生了分裂,他的寺院幾乎空無一人。看著空空如也的寺院,刪闍耶吐血不止。他的五百名弟子,與優婆提舍和拘律陀一起離開,其中兩百五十人,回到了刪闍耶身邊。優婆提舍和拘律陀這兩位朋友,帶著剩下的兩百五十名弟子,和他們自己的隨從,來到了竹林精舍。

在那裡,世尊坐在四眾弟子 [3] 當中,正在說法。當世尊看到這兩人來的時候,他對比丘們說道:「現在來的這兩位朋友,優婆提舍和拘律陀,未來將成為我的兩位傑出弟子,很尊貴的一對。」

朋友們走近後,恭敬地向世尊頂禮,並在一旁坐下。坐定後,他們對世尊說:「願我們都能在世尊座下出家,願我們都得受具戒!」

世尊說:「來吧,比丘們!佛法已得到宣揚;現在就過清淨的生活,以止息苦吧!」佛陀就此為這些尊者授了戒。

然後,佛陀就依聽者的性行(根機) [4] 繼續說法;除兩位大弟子外,其餘皆證阿羅漢果。但是,這兩位大弟子,未能證得其他更高的三種果位;是因為他們兩人,需要一段長時期的準備訓練,以具足聲聞波羅蜜智(sāvakapāramīñāṇa)的緣故。

優婆提舍成為佛陀弟子後,法名為舍利弗(Sāriputta);而拘律陀則為摩訶目犍連(Mahā Moggallāna)。

摩訶目犍連尊者前往摩揭陀國(Magadha)的卡拉瓦拉(Kallavāla)村莊居住,並在此托缽行化。出家後的第七天,當他禪修時,疲憊與倦意襲上心頭。但在世尊激勵下 [5] ,他消除疲憊,恢復精神;並且在聆聽世尊講解“界業處”(dhātukammaṭṭhāna)禪修法後,就證得其他三果,達到修行最高境界——聲聞波羅蜜(Sāvaka-pāramī )。

但舍利弗尊者繼續留在世尊身邊,住在附近的一個名為「野豬窟」(sūkarakhāta-leṇa)的洞穴中,而到王舍城托缽。在他受戒半個月後,世尊為舍利弗尊者的侄子-長爪(Dīghanakha)梵志解說「觀受念處」時 [6] 。尊者舍利弗站在世尊身後,為他搧風。當他隨著世尊的開示思維時,就好像分享,為別人準備的食物一般,他當下便成就了,最高的聲聞波羅蜜,證阿羅漢(arahant)果,並獲得四無礙解智(paṭisambhidā-ñāṇa) [7] 。他的侄子也在聽完開示後,證得初果。 [8] 或許有人會問:「舍利弗尊者不是比較有智慧嗎?若是如此,為什麼比摩訶目犍連尊者,較慢證得阿羅漢呢?」答案是,因為他所需準備的工作較多。這就像窮人想去任何地方時,他們可以立即就動身;但若換成國王出門,就必須大費周章地準備,比如大象、戰車等等,準備妥當了才可。這問題,也是同樣的情形。

就在當天,夜幕低垂時,世尊便召集弟子們,將『上首弟子』階位授與兩位尊者。對此,有些比丘感到不滿而竊竊私語:「世尊應該將上首弟子位,授與那些最早出家的五位比丘;如果不是給他們,也應該是以耶舍(Yasa)為首的二百五十位比丘;或賢胄部(bhaddavaggiya)的三十位比丘聖眾;或給迦葉(Kassapa)三兄弟。但世尊卻略過這些大長老,而授予這兩個後生晚輩。」

世尊詢問他們談話的主題。當他被告知時,說道:「我並沒有偏愛誰,而是依照各人過去的發願而授與罷了!例如,智者憍陳如(Kondañña),前世的某個收穫季,即布施了九次, 但他並不想成為大弟子,他所期望的是,成為證得阿羅漢的第一人,因而他得受此果報。但是,許多劫以前,在最高智見佛 (Anomadassī)時,舍利弗和摩訶目犍連,曾經生為婆羅門青年薩拉達(Sarada ),與地主西里瓦答卡( Sirivaddhaka ),他們發願成為首席弟子。比丘們啊,這就是我這兩位弟子當時的心願。因此,我只是根據他們過去的發願而授與,並非出自我個人的偏愛。」

關於舍利弗尊者早年的故事,是取自《增支部註釋》;其中一些段落,摘自《法句經註釋》的相似偈頌的註釋。 [9]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舍利弗尊者性格的一些主要特徵。當他還是一個在奢侈和享樂中長大的世俗青年時,他就表現出了,深厚而恆久的友情,這種友情在他出家後,仍一如往昔般地保留這種特質。當他第一次領悟佛法時,在繼續深入之前,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朋友拘律陀,和他們共同發過的誓言。他從簡單的幾句話中迅速領會了佛陀教法的精髓,這充分體現了他敏銳的洞察力。更難得的是,他將這種智慧與謙虛,和柔和的天性結合在一起,而以感恩與禮敬之心對待每一個人;即使是對誤導他,追求名利的刪闍耶,也不例外。因此,難怪他終其一生都對阿說示尊者充滿敬意,因為,他是從阿說示尊者那裡,了解佛陀教法的。(《經集》中之)《船經》的註釋和《法句經》第 392 節的註釋提到,每當舍利弗尊者與阿說示長老,住在同一寺院時,他總是在禮拜世尊之後,立即去拜見阿說示長老。他這樣做是懷著恭敬心,心想:「這位尊者是我的第一位老師,由於他的引導,我才得以認識佛陀的法的。」 當阿說示長老住在另一座寺院時,舍利弗尊者常常面朝阿說示長老所住的方向,以五體(頭、手、腳)投地的方式禮拜。並合掌致敬。

但這種行為卻招來誤解,因為其他比丘看到後都說:「舍利弗成為首席弟子後,仍然崇拜天界、禮拜四方!即使至今,他也無法放棄婆羅門的想法!」世尊聽了這些話,說:「比丘們!事實不是這樣的。舍利弗並不是在禮拜四方,而是在禮敬,引介他進入佛法者,他向此人禮敬、禮拜並尊其為師。舍利弗是位虔誠尊敬師長的人。」就在那時,世尊向聚集的比丘宣講《船經》 [10] ,經文的開頭是這樣的:

「就像諸神向因陀羅致敬一樣,一個人也應該禮敬,引導他學習佛法的人。」

舍利弗尊者感恩的另一個例子是羅陀長老(Radha Thera)的故事。《法句經》第七十六頌的註釋提到,在舍衛城有一位貧窮的婆羅門住在寺院裡。在那裡,他做一些除草、掃地等之類的小工,僧侶們則提供他食物;然而,卻不想為他剃度。有一天,世尊在禪定中,看見此人證阿羅漢的時機已成熟。世尊問聚會的比丘,是否有人記得曾經得到過這位窮婆羅門的幫助。舍利弗尊者說,他記得有一次,當他去王舍城托缽時,這個窮婆羅門曾將自己托缽的食物,舀滿滿一勺給他。於是世尊請舍利弗為此人剃度,並取法名為「羅陀」(Radha )。舍利弗尊者多次勸告他應該怎麼做,羅陀總是欣然接受他的勸告,毫無怨言。就這樣,他按照長老的教導修習,他很快就證得了阿羅漢。

這次,比丘們談到了舍利弗的感恩心,他們說,一位欣然接受教誨的人也能得到像他一樣的弟子。佛陀對此評論說:「舍利弗不僅當時,他在久遠前已對任何給予自己善行的人,表示感恩並銘記於心。」由此因緣,世尊講述了《無私心本生經》(Jātaka 156),這是有關一頭大象感恩的故事。 [11]



版權宣告

免費發行。本作品可以在任何媒體中再版、重新格式化、重印和重新與大眾結緣。但是,任何此類再版和重新結緣都應以免費且無限制的方式提供給公眾,並且翻譯和其他衍生作品中應明確標記此版權宣告。


英文原著版權宣告:

Copyright © Kandy,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1987)
BPS Online Edition © (2008)
Digital Transcription Source: BPS Transcription Project
For free distribution. This work may be republished, reformatted, reprinted and redistributed in any medium. However, any such republication and redistribution is to be made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on a free and unrestricted basis, and translations and other derivative works are to be clearly marked as such.

版權所有 © 康提,佛教出版社(1987年)
BPS線上版權 ©(2008年)
數位轉錄來源:BPS轉錄計劃


備註

[1]根據《純陀經》(出自《相應部.念處相應》第13經SN 47:13)及其註釋的記載,舍利弗的出生地是在那羅卡(Nalaka)或那羅迦摩(Nalagama),後者可能是它的別名,此處可能非常接近有名的那爛陀(Nalanda)。舍利弗的父親是位名叫瓦干達(Vaganta)的婆羅門。(參見《法句經注》v. 75)
[2]“Ye dhamma hetuppabhava tesam hetum tathagato aha, tesanca yo nirodho, evamvadi mahasamano 'ti.” 這首偈頌後來成為非常著名且廣被流傳的佛教詩偈之一。長久以來,它一直告訴著人們舍利弗初次接觸佛法的故事;也是對他偉大的阿羅漢老師阿說示尊者的最好紀念。在因果法則尚不如今日在哲學思想界般顯著的時代說出這詩偈,它對早期佛教徒的心靈,一定造成了革命性的衝擊。(參:《大正》三,第八七六頁:「諸法從因生,諸法從因滅,如是滅與生,沙門說如是。」及 「Ye Dhammā Hetu 緣起法頌, 緣起偈, Ye Dharma Hetu (the Dependent Origination)」 http://nanda.online-dhamma.net/gatha-selected/ye-dhamma-hetu/
[3]四眾弟子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男居士)與優婆夷(女居士)。
[4]性行(Carita-vasena),這是如《清淨道論》第三品(Visuddhimagga, Ch. III)所說性行的種類。參:http://nanda.online-dhamma.net/anya/visuddhimagga/visuddhimagga-chap03/
[5]參見《增支部》第七集第58經AN 7:58(AN 7:61; P.T.S. IV. 85)的開示。
[6]見《中部》第 74 經,《長爪經》MN 74。
[7]證得無礙解智的事,是在註釋中加進去的。舍利弗尊者自己則是在《增支部》第四集第172經(AN 4:172)中曾提到過這件事。
[8]舍利弗尊者提到自已證得阿羅漢的方法是在《長老偈》vv. 995-996。
[9]關於舍利弗尊者早年的故事,是取自《增支部註釋》第一集(Ekakanipāta-aṭṭhakathā),第十四章(14. Etadaggavaggo),是第一品((14) 1. Paṭhamaetadaggavaggo),字詞解釋( Etadaggapadavaṇṇanā)(巴利原文:https://tipitaka.org/romn/cscd/s0401a.att13.xml );其中一些段落摘自《法句經註釋》的相似偈頌的註釋。
[10]《經集》vv. 316ff(也稱為《法經》,見元亨寺《漢譯南傳大藏經》vol. 27, p. 86;《漢譯南傳大藏經》以下簡稱《漢譯南傳》)。(CBETA 2023.Q3, N27, no. 12, p. 85a3)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27n0012_p0085a03 或 http://nanda.online-dhamma.net/tipitaka/sutta/khuddaka/sutta-nipaata/sutta-nipaata-index/
[11]《本生經》No. 156 (Jātaka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