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道還俗(美琪喬——一位阿羅漢尼修道證果之旅)


阿瞻坎攀是修行人的表率,激發皋山寺大眾的道心。他負責指導女眾的日常修行,這也意味著經常與美琪們接觸,集體開會,聆聽她們的遭遇抱怨等,然後對各類事項給予相應的意見。以他的年齡和德高望重的地位,應該不至於跟這些女眾弟子產生世俗情執。遺憾的是,人性是那麼的脆弱,道心竟然受不了誘惑!

美琪喬等人去了諾克拉芭洞時,有幾個美琪留下來。阿瞻坎攀無視自己導師的身份,對其中一人動了情。雖然他深厚的定力能觀察和調查其他眾生的情況,但卻忽略了好好修智慧,返過來參透自己的本性。他忘失了佛法的根本:沒有透徹觀察身心的本質,觀透它們是無常、苦、無我的。

在甚深禪定中,身心匯合成一念:心能知的本質純凈簡單、不動、寧靜。這個一心境界有種微妙,難以形容的純凈和諧感,溢滿喜悅,容易讓人耽溺其中。但是,無論這個禪定境界多麼純凈,依然受貪嗔癡染污,這個定境的本質沒有超越世俗,因此從中獲得的知見是世俗的智慧,必然夾雜著染污。

一顆處於三摩地、單純合一的心,非常深微、清澈和有力,唯有把這顆專注的心用來修觀,才能證得出世間智慧。唯有透徹地觀察身、受和心,才可以把貪嗔癡連根拔起,悟得一切現象都是無常和空的本質,從而切斷執著,打破流轉生死的輪迴。

在禪修中定和慧必須相輔相成,就像牛車的兩個車輪一般邁向目的地。定的寧靜和專注讓智慧有能力以特殊的方便修觀,滲透微細的煩惱,並將它們逐個消除。智慧熄滅煩惱之後,反過來又會加深定力。所以,定和慧輾轉增上,在佛道上引導禪者趨向覺悟。

從三摩地純凈寧靜的境界出來,阿瞻坎攀就穿過關口進入各種各樣的心靈能量世界去,往外專注這些微細的領域。他從來不曾利用內在清晰專注、銳利的定力去觀察自己的實相,以及觀察對身心五蘊的執著。由於他沒有利用解脫智慧來防範粗俗的本能,因此他依然染著淫慾,受無明煩惱的貪染繫縛著。

美琪喬從諾格拉芭洞回來時,阿瞻坎攀和那個新進美琪的戀情已經昭然若揭。但是由於他在團體中長老的身份,還有備受尊崇的聲譽,僧尼二眾皆不敢呵斥他不當的行為。他們私下商量,希望這段不倫戀會盡快結束,讓事情告一個段落。所以,當阿瞻坎攀突然宣佈將和那個美琪一起捨戒還俗結婚時,大家無不驚愕、沮喪。美琪喬對阿瞻坎攀竟然會選擇脫袈裟很是傷感,她以及其他女眾對他的教導皆信受奉行,然而現在他自己卻乖離了這些教導,為此,美琪喬深感失望。

從開始至今,道場女眾在他座下參學已經將近八年了,他的還俗除了在寺院裡掀起風波,也讓住持位置留空,迫使尼眾必須考慮儘快搬遷到比較理想的地方去住。現在她們必須負起領導的責任了,美琪棠和美琪瑩召開了尼眾會議,大家很快達致共識:尼眾的當務之急是返回她們家鄉,尋找適當的地點建立一間純粹女眾的道場。

懷著這個意向,美琪喬和其他六位美琪一起回到卉曬村,那是一九四五年的旱季。

村裡兩位有名望的長者瞭解她們驟然遭遇的窘境後,很是同情,於是供養一塊二十英畝的農地,在村子的南部大概一英哩處。這塊地比周圍的稻田稍高,世代都用來種植棉花、大麻、靛藍樹等經濟作物。不過,農地範圍內有一大片凌亂的竹叢和高聳的硬木樹林,形成一個隱秘不受干擾的環境,適合修行人安住。尼眾莊重地接受了他們的供養,並且立刻動工建設一座女眾森林道場。

在卉曬村民的幫忙之下,她們清理掉大樹下的灌木雜草等以便搭建臨時的茅舍。睡覺的平臺是竹臺,她們先把竹竿劈開,鋪在架子上固定好,周邊再用竹筐起來。整個竹臺離地大概有一尺半,六尺長、三四尺寬。屋頂則用附近茂盛的長茅草捆成一束束蓋上去。每位美琪一間茅舍,每間茅舍都儘可能遠遠相隔開來。當地居民也幫忙在簡陋的茅舍旁邊清理出禪修的經行道。

他們清理出一片空地之後,用木釘把鋸好刨光滑的木柱和木板釘上,築成基本結構,然後再蓋上茅草,建成一座堅固的小佛殿。之後在附近用竹片和茅草搭一個簡單的棚,配上個瓦鍋和火炭爐作廚房。由於沒有井,她們每天必須去附近的小溪汲水回來。

這裡日常用品匱乏,砍刀、鋤頭、鐵鏟等大部分工具都必須向村民借。美琪們自己用竹子製作杯子和其他廚房用品,用乾的檳榔殼纖維做成最簡陋的木屐。雖然生活條件那麼艱辛,那麼不便,但美琪喬她們安貧守道,坦然面對。

卉曬村女眾道場很小,而且遠離鄉村。這裡修行的規矩嚴格簡要,生活異常單純樸素:白天禪修,傍晚全體住眾聚集在佛殿——殿裏沒有任何裝飾或舒適品——大家坐在硬木地板上,唸誦偈頌禮贊佛法僧三寶。

美琪喬經常說身為一位女修行者,生活中的艱辛算不了什麼,缺乏一位高明的禪師來鑑別禪修體驗的真偽才是問題。看到阿瞻坎攀屈服在欲愛的淫威之下,這件令她難受的憾事成了懸在心上的石頭,讓她深深困惑和不安,不斷催促她去找出原因,到底為什麼禪修不能替他化解掉這個粗俗、本能的慾望。她自己又是否走在正道上?有沒有忽略了哪些修行的關鍵?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心頭,卻苦無答案,最終她下決心要出去尋找真正能引導學者的禪師。

於是美琪喬決定離開朝夕共處八年的道侶,離開這個剛剛創立的道場,出外去尋訪明師。住持道場的兩位資深美琪,美琪棠和美琪瑩體諒她的不安,隨喜她的發心。雨季之後,美琪喬與一位新進美琪一起出發,經由卉曬村北端的磐山山腳,循著小徑往北方行去,一路穿過數不清的高山和峽谷,最後來到磐山山脈最東部,坐落在高嶺間的寺院——阿瞻空馬的森林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