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南傳大藏經 (巴利大藏經) 經藏 中部 題解 芝峯譯 華宇出版社


Mūlapaṇṇāsa 根本五十經篇

Mūlapaṇṇāsa 根本五十經篇(MN 1 ~ MN 50)
Mūlapariyāyavaggo 根本法門品 (MN 1 ~ MN 10) Sīhanādavaggo 獅子吼品 (MN 11 ~ MN 20) Opammavaggo 譬喻法品 (MN 21 ~ MN 30)
Mahāyamakavaggo 雙大品 Cūḷayamakavaggo 雙小品 (MN 41 ~ MN 50)  

Mūlapariyāyavaggo 根本法門品

MN 1 ~ MN 10
MN 1 根本法門經 MN 2 一切漏經 MN 3 法嗣經 MN 4 怖駭經 MN 5 無穢經 MN 6 願經 MN 7 布喻經 MN 8 損損經 MN 9 正見經 MN 10 念處經
  • MN 1 根本法門經 (Mūlapariyāyasuttaṁ) 干潟龍祥原譯

    舊譯 中阿含一〇六想經(大正藏一、五九六頁).樂想經(大正藏一、八五一頁)。

    本經適如其名.是說一切法門根本。初說凡夫以不熟知一切諸法故.於一切諸法懷種種想而生悅樂.解脫阿羅漢以熟知一切諸法.滅盡貪、瞋、癡故.無如是心。又說如來知樂是苦之根本.滅一切渴愛而成正覺。

  • MN 2 一切漏經 (Sabbāsav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一〇漏盡經(大正藏一、四三一頁).一切流攝守經(大正藏一、八一三頁).增一阿含四〇、六、淨諸漏(大正藏二、七四〇頁)。

    本經是說滅一切漏(煩惱)之方法.大別之分為依見而滅與依知而滅。依見而滅者.是捨邪見.依知而滅者.區別為六.即依防護、依用、依忍、依避、依除、依修習而捨離煩惱。

  • MN 3 法嗣經 (Dhammadāyād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八八求法經(大正藏一、五六九頁).增一阿含一八、三.法施(大正藏二、五八七頁)。

    本經分二部分。初部分佛對諸比丘說法.教諸比丘.汝等應為我法之繼承者.縱至饑渴.亦不可就財捨法。第二部分.舍利弗為諸比丘說法.教比丘應住遠離.應住捨離惡法.修八支聖道。(舊譯中阿含在初部分與第二部分連接處.插入世尊略說已.背痛休養.舍利弗代為廣說一段文.使兩部連接上更顯圓滑)。

  • MN 4 怖駭經 (Bhayabheravasuttaṁ)

    舊譯 增一阿含三一、一(大正藏二、六六五頁)。

    本經是教以依於獨坐閑林精進禪定.乃得解脫。以此示於生漏婆羅門.彼婆羅門.遂為佛之信者。

  • MN 5 無穢經 (Anaṅgaṇ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七八穢品經(大正藏一、五六六頁).求欲經(大正藏一、八三九頁).增一阿含二五、六、結(大正藏二、六三二頁)。

    本經於穢之有無.說四種人。初大半部.是舍利弗對諸比丘之說法.後小部分.是大目犍連與舍利弗互相問答。

  • MN 6 願經 (Ākaṅkheyy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一〇五願經(大正藏一、五九五頁)。參考 A. X. 71. Ākaṅkna。

    本經是教以若比丘懷有種種之願望.為充滿其願望故.當先受戒而能守護。

  • MN 7 布喻經 (Vatth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九三水淨梵志經(大正藏一、五七五頁).梵志計水淨經(大正藏一、八四三頁).增一阿含一三、五.孫陀利(大正藏二、五七三頁)。後半部雜阿含一一八五(大正藏二、三二一頁).別譯雜阿含九九(大正藏二、四〇八頁)。

    本經是教以人若心穢.易墮惡趣.若心清淨.能豫期善趣。猶如污布.着染不鮮明.若是淨布.着染鮮明。次說種種心穢。最後說當常使心清淨.以誡婆羅門孫陀利迦頗羅墮瓦遮之崇尚浴行為不足法.示以唯心沐浴.是為最要者。

  • MN 8 損損經 (Sallekh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九一周那問見經(大正藏一、五七三頁)。

    本經是對長老大周那說法。首示以捨離諸見之根本法.次示以五部門說損損諸惡欲得至究竟涅槃之方法。所謂五部門者.第一損損.第二於善法發心.第三迴避惡欲法.第四昇於高處善法.第五到究竟涅槃法。

  • MN 9 正見經 (Sammādiṭṭhisuttaṁ)

    舊譯 後半部增一阿含四九、五(大正藏二、七九七頁)。

    本經是舍利弗答諸比丘所問.關於得正見而達於正法之方法。答者以次之諸部門而為詳說.即一知不善與不善根本及善與善之根本.二知食與其集滅道.三知苦與其集滅道.四至十五.即關於自老死以下之生、有、取、欲、受、觸、六處、名色、識、行、無明.知其一一支與其集滅道。十六知漏與其集滅道。

  • MN 10 念處經 (Satipaṭṭhān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九八念處經(大正藏一、五八二頁).參考增一阿含一二、一(大正藏二、五六八頁).新譯長部二二大念處經(南傳藏七.但本經缺彼之一八至二一.其他全合)。

    本經以得竟究解脫涅槃為一乘.而說四念處。


Sīhanādavaggo 獅子吼品

MN 11 ~ MN 20
MN 11 師子吼小經 MN 12 師子吼大經 MN 13 苦蘊大經 MN 14 苦蘊小經 MN 15 思量經 MN 16 心荒穢經 MN 17 林藪經 MN 18 蜜丸經 MN 19 雙思經 MN 20 息思經
  • 十一 MN 11 師子吼小經 (Cūḷasīhanād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一〇三師子吼經(大正藏一、五九〇頁)。參考 A. IV. 239。

    本經是世尊教諸比丘言.『汝等應作大師子吼.唯於此處是有沙門.但無外道.得稱沙門者。』復示其所以然.以外道雖亦有相似之目標.但彼等全不知取.故不能稱為沙門。次更關於取及渴愛、受、觸、六處、名色、識、行、無明之說明。

  • 十二 MN 12 師子吼大經 (Mahāsīhanādasuttaṁ)

    舊譯 身毛喜豎經(大正藏一七、五九一頁).參考增一阿含四六、四.力(大正藏二、七七六頁).增一阿含五〇、六(大正藏二、八一一頁).雜阿含六八四(大正藏二、一八六頁).增一阿含三一、八(大正藏二、六七〇頁).信解智力經(大正藏一七、七四七頁)。

    本經因於曾入佛門後轉入外道之善星者.誹謗世尊.語為舍利弗所聞.以告世尊.世尊為是說法。初舉如來之類句.詳說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及四生、五趣、涅槃之道。次說佛陀雖亦曾行如外道種種苦行.若貧穢行、厭離行、孤獨行、不淨食行、叢林住行、捨行、少食行、祭祀、火祀等.然是等終非到達最上知見。最後示以如來雖在老年.亦不衰其智慧辯才。

  • 十三 MN 13 苦蘊大經 (Mahādukkhakkhandh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九九苦陰經(大正藏一、五八四頁).苦陰經(大正藏一、八四六頁).增一阿含二一、九.苦陰(大正藏二、六〇四頁)。

    本經緣比丘等行乞時.在一外道園中.聞彼等說言.『沙門瞿曇與我等.關於欲、色、受之說法.無何等差別.』緣是告白世尊.世尊因是說法。即示以彼等與世尊說法之間.大有差別.乃於欲、色、受.說明種種味、種種患、種種出離。

  • 十四 MN 14 苦蘊小經 (Cūḷadukkhakkhandh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一〇〇苦陰經(大正藏一、五八六頁).苦陰因事經(大正藏一、八四七頁).釋摩男本四子經(大正藏一、八四八頁)。

    本經是佛為釋迦族名摩訶那摩者說法。唯智故能了解其旨趣.無體驗者莫能成就此重任。復次關於體驗.若離繫徒.雖亦重體驗.然其誤於旨趣及方法.故終莫能成就.佛并自舉其曾與離繫派徒間之問答。

  • 十五 MN 15 思量經 (Anumān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八九比丘請經(大正藏一、五七一頁).受歲經(大正藏一、八四二頁)。

    本經是大目犍連為諸比丘說法。首舉難與教誨者與易與教誨者之性質條件。次說應自思量.如為他所愛所悅.當自發心而勤修習。最後教以自為觀察.若有惡不善法.當勤捨離.既得捨離.於所喜悅.應依善法修習.愈使增進。

  • 十六 MN 16 心荒穢經 (Cetokhil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二〇六心穢經(大正藏一、七八〇頁).增一阿含五、一四(大正藏二、八一七頁)。

    本經舉五種心之荒穢與五種心之結縛。若有此時.則於佛法不得增長、興盛、成滿.若捨離時.則得增長、興盛、成滿無疑。次說四如意足與勤勇.若成就如上十五法.則得逮達正覺涅槃。(舊譯增一阿含缺後之四如意足及勤勇)。

  • 十七 MN 17 林藪經 (Vanapatth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一〇七、一〇八.林經(大正藏一、五九六頁、五九七頁)。

    本經是說比丘依於林藪、村落、都市、國土、乃至依人而住時.當一準於能否得念、定、漏盡、無上安穩以決去就.教以不應依於為生活資具是否易得之所左右。(舊譯初分大體與此相合.次分念至無上安穩.却約之以「出家義.」結文趣旨亦與此同)。

  • 十八 MN 18 蜜丸經 (Madhupiṇḍik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一一五蜜丸喻經(大正藏一、六〇三頁).增一阿含四〇、一〇.甘露法味(大正藏二、七四三頁)。

    本經是大迦旃延.詳說世尊所略說之經。首先世尊對釋迦族執杖者問世尊說法.是云何說.答之以『我說法時.不與任何人諍論及無諸妄想.』次則重為諸比丘說。一比丘問.『云何得至如是說之方法.』於是世尊略說若滅迷執想分生起時.則滅一切惡不善法.即起座入室。緣是諸比丘.請大迦旃延詳說.迦旃延乃為詳說.後得世尊印可。

  • 十九 MN 19 雙思經 (Dvedhāvitakk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一〇二念經(大正藏一、五八九頁)。

    本經是世尊說未成佛前修行中之一一體驗.即欲、恚、害意等.為除去是等.特使起雙雙相對待之思惟.使前者滅.後者自能生起.復舉種種譬喻以說明之。

  • 二十 MN 20 息思經 (Vitakkasaṇṭhānasuttaṁ止息尋思經)

    舊譯 中阿含一〇一增上心經(大正藏一、五八八頁)。

    本經於實修增上心(禪定).說五個階段。一惡不善思惟現時.即念善思惟。二若惡不善思惟猶現起者.則審察惡不善思惟過患。三惡不善思惟猶現起者.則關於彼彼一切憶念都不起思念。四惡不善思惟猶現起者.念止息彼思惟行。五然而惡不善思惟猶現起者.當修.禪定法門。

Opammavaggo 譬喻法品

MN 21 ~ MN 30
MN 21 鋸喻經 MN 22 蛇喻經 MN 23 蟻垤經 MN 24 傳車經 MN 25 撒餌經 MN 26 聖求經 MN 27 象跡喻小經 MN 28 象跡喻大經 MN 29 心材喻大經 MN 30 心材喻小經
  • 二十一 MN 21 鋸喻經 (Kakacūpam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一九三牟犂破羣那經(大正藏一、七四四頁).增一阿含五〇、八(大正藏二、八一二頁)。

    本經因長老牟犂破羣那與諸比丘尼數數會集.人若非難之者.即起大憤怒.佛為是說法誡彼無論如何.不應瞋恚.應常住慈心.乃說保護娑羅樹林喻.居士婦韋提希迦與其侍女喻.欲使大地為非地喻.欲繪畫虛空喻.欲以乾薪火炬煑沸恒河水喻.貓皮喻.鋸喻。

  • 二十二 MN 22 蛇喻經 (Alagaddūpam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二〇〇阿黎吒經(大正藏一、七六三頁).增一阿含四三、五.船筏(大正藏二、七五九頁)。

    本經因阿梨吒比丘.生起惡見.謂世尊雖說障礙法.實非障礙.緣是呵之。次說若欲學法.當理解法之意義.乃說捕蛇喻以況之。次說若欲度脫者.不可執法.舉筏喻以示之。次說於非實有.無事焦勞.教示一切無常.當求解脫.乃舉解脫者之種種喻。復次說如來非虛無論者.及說聖者之階梯等。(與舊譯中阿含.大體相合.唯與增一阿含.僅筏喻相合耳)。

  • 二十三 MN 23 蟻垤經 (Vammikasuttaṁ)

    舊譯 蟻喻經(大正藏一、九一八頁).雜阿含一〇七九(大正藏二、二八二頁).別譯雜阿含一八(大正藏二、三七九頁).增一阿含三九、九.婆蜜(大正藏二、七三三頁)。

    本經因天人向鳩摩羅迦葉提出蟻垤之謎而去.緣是請佛解釋.佛乃依次解釋。

  • 二十四 MN 24 傳車經 (Rathavinīt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九、七車經(大正藏一、四二九頁).增一阿含三九、一〇.七車(大正藏二、七三三頁)。

    本經是以世尊問諸比丘於本所誕生地夏安居情形開始。全經中心.是敘述舍利弗與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關於法之相互問答。內容是說比丘住於梵行.不為得戒清淨.不為得心清淨.乃至不為得知見清淨.唯為得涅槃。然若離去戒清淨等.自不能得涅槃.於是說七驛傳車喻。

  • 二十五 MN 25 撒餌經 (Nivāp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一七八獵師經(大正藏一、七一八頁)。

    本經是世尊為諸比丘.以四種鹿羣對於獵師所撒餌食之喻。說示沙門婆羅門.應知世間之誘惑。

  • 二十六 MN 26 聖求經 (Pāsarāsisuttaṁ﹙Ariyapariyesan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二〇四羅摩經(大正藏一、七七五頁).參考本事經卷四(大正藏一七、六七九頁)。

    本經是諸比丘集於婆羅門之羅摩迦庵互相說法時.世尊亦來.因之說聖求與非聖求法。次之世尊說自己自出家迄初轉法輪之自敘傳。在此自敘傳中.詳說當時出家之情形.關於修行時代在阿羅邏迦羅摩仙及鬱頭迦羅摩弗仙處所學習事.後在優樓毘羅之斯那聚落.獨坐成道.梵天勸請.於鹿野苑初轉法輪等。(舊譯中阿含.大體與此相合.但缺梵天勸請一段.在初轉法輪中.卻加應捨二邊.當就中道一節。本事經中.則唯說聖求非聖求而已。)

  • 二十七 MN 27 象跡喻小經 (Cūḷahatthipadopam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一四六象跡喻經(大正藏一、六五六頁)。

    本經緣生漏婆羅門.遇出家行者毘盧底迦.毘盧底迦將佛世尊之偉大.舉四種象跡喻以讚之。後生漏往詣佛所.聞更殊勝之象跡喻。次復教示以戒、諸根防護、念、知、四禪、憶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終令生漏婆羅門.歸依佛法.為在家信者。(舊譯缺憶宿命智及生死智.餘則相合)。

  • 二十八 MN 28 象跡喻大經 (Mahāhatthipadopam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三〇象跡喻經(大正藏一、四六四頁)。

    本經是舍利弗為諸比丘說法者.謂如一切動物足跡.悉可攝在象跡中.一切善法.悉可攝在四聖諦中.乃說四聖諦。於苦諦之說明特詳。關於五取蘊、四大等.有重要之闡說。

  • 二十九 MN 29 心材喻大經 (Mahāsāropamasuttaṁ)

    舊譯 增一阿含四三、四(大正藏二、七五九頁).

    本經是提婆達多死後未久.世尊因提婆達多故.乃為諸比丘說出家行者.應毋忘其最後之目的.乃舉求心材者以喻之。

  • 三十 MN 30 心材喻小經 (Cūḷasāropamasuttaṁ)

    舊譯無。

    本經因婆羅門頻伽羅柯遮問世尊.如外道六師.各各自稱.自身作證.是否為實。世尊答以『暫置此問.先聽我說』。此中所說者.大體與前經同。

Mahāyamakavaggo 雙大品

MN 31 ~ MN 40
MN 31 牛角林小經 MN 32 牛角林大經 MN 33 牧牛者大經 MN 34 牧牛者小經 MN 35 薩遮迦小經 MN 36 薩遮迦大經 MN 37 愛盡小經 MN 38 愛盡大經 MN 39 馬邑大經 MN 40 馬邑小經
  • 三十一 MN 31 牛角林小經 (Cūḷagosiṅg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一八五牛角娑羅林經(大正藏一、七二九頁)。

    本經始敘阿[少/兔]樓馱、那提耶、金毘羅三長老.於牛角娑羅林.同心同德.結伴修行.皆得漏盡。次敘佛往訪彼處.知其實狀.深致讚嘆。於是鬼夜叉及諸天.亦皆讚嘆。佛為鬼夜叉說言.其有以明了心喜樂憶持此三人者.皆得利益幸福。

  • 三十二 MN 32 牛角林大經 (Mahāgosiṅg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一八四牛角娑羅林經(大正藏一、七二六頁).生經一六.比丘各誌經(大正藏三、八〇頁).增一阿含三七、三(大正藏二、七一〇頁)。

    本經緣住於牛角娑羅林之大目犍連、大迦葉、阿難、阿[少/兔]樓馱、舍利弗諸大德.謂為使牛角娑羅林之自然風光.更添光輝.應住何等比丘。於是各各自述其意.後轉白世尊.深得世尊之稱讚.且世尊於此亦自說一則。此中一一說法.皆能顯示各自之特徵。

  • 三十三 MN 33 牧牛者大經 (Mahāgopālakasuttaṁ)

    舊譯 雜阿含一二四九(大正藏二、三四二頁).增一阿含四九一、(大正藏二、七九四頁).放牛經(大正藏二、五四六頁)。

    本經是世尊舉牧牛者為維護牛羣及使增長必要之十一法.以之喻比丘於此法、律.當使增長、興盛、成滿.而說十一法。(舊譯雜阿含.與此大體相合.其他大意雖相合.內容相異處不少)。

  • 三十四 MN 34 牧牛者小經 (Cūḷagopālakasuttaṁ)

    舊譯 雜阿含一一〇薩遮(大正藏二、三五頁).增一阿含四三、六(大正藏二、七六一頁)。

    本經是世尊舉昔摩揭陀人之牧牛者.有愚有智.驅牛羣橫渡恒河.而有失敗與成功之喻.說修行者.應亦選擇其導師。

  • 三十五 MN 35 薩遮迦小經 (Cūḷasaccakasuttaṁ)

    舊譯 雜阿含一一〇薩遮(大正藏二、三五頁).增一阿含三七、一〇.薩遮(大正藏二、七一五頁)。

    本經敘離繫徒薩遮迦者.完全為世尊所論破。即薩遮迦自謂無人能論勝於己者之豪語時.遇佛弟子阿濕波誓.聞無我無常之說.懷不快念.後率五百離車人到世尊所.與世尊問答.因世尊說五蘊無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彼遂沉默。(舊譯兩經.大致與此相合.結尾時有少異.就中增一阿含.更說有彌勒佛之信仰)。

  • 三十六 MN 36 薩遮迦大經 (Mahāsaccakasuttaṁ)

    舊譯無。

    本經亦敘說伏離繫徒薩遮迦.與前經同。但其內容.首說關於身修習.心修習者.於此加說薩遮迦所信奉之南陀縛迦、夷薩刪嶷遮、末伽黎瞿舍利所修苦行(此等苦行與長部迦葉師子吼經等相同)。次則世尊自說出家至坐金剛座情形。次說以鑽木出火三喻。次說世尊坐禪、苦行、絕食情形(與上師子吼大經第十二同)。次說成正道而得解脫。

  • 三十七 MN 37 愛盡小經 (Cūḷataṇhāsaṅkhayasuttaṁ)

    舊譯 雜阿含五〇五愛盡(大正藏二、一三三頁).增一阿含一九三斷盡(大正藏二、五九三頁)。

    本經首敘帝釋天來世尊所.問世尊愛盡解脫法.世尊乃為說之。次敘目犍連為試帝釋天能否了解而上昇三十三天。次敘帝釋於未答此問前.誇示天界之最勝殿.目犍連為匡其驕慢以足拇指震撼最勝殿。次敘帝釋以驚怖故.具答前問。次敘目犍連還世尊所.陳白上事。(舊譯雜阿含.有與上三段相合.增一阿含與本文大意相合.但應注意者.關於說空較多。)

  • 三十八 MN 38 愛盡大經 (Mahātaṇhāsaṅkhay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二〇一嗏帝經(大正藏一、七六六頁)。

    本經緣比丘嗏帝.以識流轉之邪見.主張是佛說.佛乃與諸比丘互為問答.而匡正彼之誤解而誡之。內容說識緣生、食所成、食因緣、十二因緣及得知見者之態度.苦蘊集與滅等。

  • 三十九 MN 39 馬邑大經 (Mahā-assapurasuttaṁ馬城大經)

    舊譯 中阿含一八二馬邑經(大正藏一、七二四頁).增一阿含四九、八(大正藏二、八〇一頁)。

    本經是世尊在鴦伽國馬邑聚落時.說關於為真沙門之法。

  • 四十 MN 40 馬邑小經 (Cūḷa-assapurasuttaṁ馬城小經)

    舊譯 中阿含一八三馬邑經(大正藏一、七二五頁)。

    本經與前經同.亦在馬邑說.內容所說是關於沙門正道法。

Cūḷayamakavaggo 雙小品

MN 41 ~ MN 50
MN 41 薩羅村婆羅門經 MN 42 鞞蘭若村婆羅門經 MN 43 有明大經 MN 44 有明小經 MN 45 得法小經 MN 46 得法大經 MN 47 思察經 MN 48 憍賞彌經 MN 49 梵天請經 MN 50 呵魔經
  • 四十一 MN 41 薩羅村婆羅門經 (Sāleyyakasuttaṁ)

    舊譯無。

    本經緣薩羅村婆羅門居士等向世尊問.關於死後生惡趣善趣之差別.以何為因。世尊答之以行非法行與非正道行.及行法行與正道行為其因.且於是等詳為宣示。

  • 四十二 MN 42 鞞蘭若村婆羅門經 (Verañjakasuttaṁ)

    舊譯無。

    本經緣鞞蘭若村婆羅門居士眾.來舍衛城.聞世尊所說之法.其內與前經全同。

  • 四十三 MN 43 有明大經 (Mahāvedall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二一一大拘絺羅經(大正藏一、七九〇頁).雜阿含二五一(大正藏二、六〇頁).參考 A. IV. 175 Koṭṭhika。

    本經是大拘絺羅問舍利弗答者。內容於法殊為綿密之論。舊譯中阿含.問者答者適相反.內容大體相同。至於雜阿含之問者答者.則與巴利文合.唯內容極簡略。

  • 四十四 MN 44 有明小經 (Cūḷavedall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二一〇法樂比丘尼經(大正藏一、七八八頁)。

    本經亦是弟子問答之經典。問者為優婆塞毘舍佉.答者為比丘尼法授。內容於個體與五取蘊之關係.是特應須注意者.為對個體常住論者之批評.八聖道有為說.想受滅說.隨眠論等是也。舊譯內容大體相同.唯問者非優婆塞而是優婆夷。

  • 四十五 MN 45 得法小經 (Cūḷadhammasamādānasuttaṁ受法經)

    舊譯 中阿含一七四受法經(大正藏一、七一一頁)。

    本經為世尊詳說現在生活與未來果報關係之四種.即現在樂未來苦、現在苦未來苦、現在苦未來樂、現在樂未來樂。

  • 四十六 MN 46 得法大經 (Mahādhammasamādānasuttaṁ受法大經)

    舊譯 中阿含一七五受法經(大正藏一、七一二頁).應法經(大正藏一、九〇二頁)。

    本經開始於說示人之所樂欲法衰退.所不樂欲法增廣.及其相反之所樂欲法增廣.所不樂欲法衰退.究依如何之理由。次之以不同之方法說明與前經相同之問題。

  • 四十七 MN 47 思察經 (Vīmaṁsakasuttaṁ觀察經)

    舊譯 中阿含一八六求解經(大正藏一、七三一頁)。

    本經中所說.云何為如來及關於如來性之思察方法。

  • 四十八 MN 48 憍賞彌經 (Kosambiyasuttaṁ)

    舊譯 參考增一阿含二四、八(大正藏二、六二六頁)。

    本經緣憍賞彌諸比丘.發生諍論.世尊先教誡之以六法.導引於和合一致.次之以聖見七支導引於不與凡夫共之預流果。舊譯於憍賞彌諸比丘發生諍論則相同.唯於其他部分乃大異。謂世尊為彼等不易教誡故.乃說往昔長壽王本生事以誨導之。

  • 四十九 MN 49 梵天請經 (Brahmanimantanikasuttaṁ)

    舊譯 中阿含七八梵天請佛經(大正藏一、五四七頁)。

    本經是敘一梵天婆伽發生邪見及慢心.世尊為匡正彼故.乃與梵天及出現於梵天間之惡魔相問答.終令梵天及惡魔悉相屈伏。

  • 五十 MN 50 呵魔經 (Māratajjanīyasuttaṁ呵責魔經)

    舊譯 中阿含一三一降魔經(大正藏一、六二〇頁).弊魔試目連經(大正藏一、八六七頁).魔嬈亂經(大正藏一、八六四頁)。

    本經是敘大目犍連以種種方法治退惡魔之事。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