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小業分別經(MN 135) 學習錄 Cūḷakammavibhaṅgasuttapakaraṇaṁ 德雄比丘 編譯



德雄比丘 編譯 ( 感謝故 尊者 明法比丘 提供電子檔 )



引言

《小業分別經》是經藏裡《中部》 [1] 的第135部經。在開始學習這部經之前,我們要簡單地介紹一下古時候印度的社會制度。在古代印度的社會中,人是不平等的,有階級之分。主要有四種階級,即:剎帝利、婆羅門、吠舍、首陀羅 [2] ,其中的剎地利與婆羅門是上等階級。「剎地利」是軍人,他們學習各種武藝與作戰技能,負責防衛國家,擔任統治者的角色,包括國王、將軍、大臣等。「婆羅門」是宗教師,多數信奉婆羅門教,以投生到梵天為目標。他們學習天文、地理、算術、語言、宗教等多種學問,擔任統治者的顧問、傳授學問的教師、大臣等。「吠舍」是平民,包括農人、商人等。「首陀羅」是下等階級,通常從事一些當時社會認為比較下等的行業,例如清道夫、理髮師、屠夫。在這四種主要的階段之外,有時還可見到另外一種更低下的種姓,稱為「旃陀羅」 [3] ,意思是「下賤的種姓」,這是最低賤的階級。

上面所說的這些階級是社會上在家人的區別。除此之外,對於出身於這些階級當中任何一種之後,離開家庭生活而出家,過著修行人生活的人統稱為「沙門」。「沙門」字面的意思是:止息邪惡,這是當時社會上對一切宗教的出家人的通稱。

在註解《小業分別經》的《義疏》 [4] 當中,首先提到與佛陀同一時代的一個婆羅門的故事,作為這部經的發生背景。那個婆羅門名叫都提亞 [5] ,他是憍薩羅國波斯匿王 [6] 的宗教顧問,波斯匿王封了一塊土地給他統領。都提亞婆羅門非常富有,但是卻非常吝嗇,從來不肯施捨任何財物給別人。就這樣,他在世時沒有做過任何布施的善業,臨終時由於貪愛自己財富的緣故,下一世他投生為自己家裡的狗。都提亞的兒子名叫須婆 [7] ,他不知道那隻狗是自己的父親投生而成的,但是他非常疼愛那隻狗,用他自己吃的食物餵牠,睡覺時將牠抱起來睡在很好的床上。

佛陀每天清晨都以智慧與神通觀察世間的眾生,察看是否有那一個眾生能接受他的幫助與度化。有一天清晨,佛陀觀察到須婆家裡的那隻狗,心裡想:「都提亞婆羅門由於貪愛財物的緣故,投生在自己家裡作狗。今天我到須婆家裡時,那隻狗見到我之後就會對著我吠叫。那時我說了一句話,那隻狗心裡會想:『沙門喬達摩已經知道我了。』然後牠會跑到火爐的地方躺下來。由於那個緣故,須婆會來與我談論一個話題,聽我說法之後他會堅定地歸依三寶。至於那隻狗,則會在這一世死亡之後投生於地獄。」如此觀察之後,佛陀就在那天早晨進入村莊,在須婆外出的時候來到他的家裡托缽。

須婆家裡的那隻狗見到佛陀時,就一面吠叫著一面跑過來。佛陀對那隻狗說:「都提亞,你以前作人的時候,也是輕視地稱呼我:『朋友!朋友!』,然後投生為狗。現在也是一樣,在你這樣吠叫之後,下一世你將投生於無間地獄。」那隻狗聽了佛陀的話之後,心裡想:「沙門喬達摩已經知道我了。」於是內心感到很後悔,就垂頭喪氣地跑到火爐之間,躺在灰燼裡。須婆的家人想要將牠抱起來放到床上睡,但是那隻狗不願意睡床上。須婆回來之後見到這種情形,就問:「為什麼把這隻狗放到床下來呢?」家人就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他。須婆聽了之後,說:「我的父親都提亞婆羅門已經投生到梵天去了,他不可能投生為狗。沙門喬達摩說他投生為狗,這是他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隨意亂說的。」於是他很生氣,想要去指責佛陀說謊話。因此他來到寺院,問佛陀事情的經過是否如他家人所說的那樣。

佛陀回答說:「就是那樣。」接著佛陀據實地問須婆說:「你是否知道你的父親暗地裡藏了一些財產沒有告訴你?」須婆回答說:「是的。有一萬堆金色花環、一萬堆金色拖鞋、一萬堆金色碗盤、以及一萬枚金幣。」佛陀說:「那麼,你回去之後,就用只摻少量水的牛奶煮成的乳飯餵那隻狗,然後將牠抱到床上睡。在牠開始有一點睡意時,你就問牠埋藏寶藏的事情。牠將會透露所有的事情,讓你知道牠就是你父親投生而成的。」須婆聽了佛陀的話之後,心裡想:「如果沙門喬達摩所說的是事實,那麼我將能得到一筆財富。如果沙門喬達摩所說的不是事實,那麼我就能指責他說謊話。」這兩種結果都是令他滿意的,於是他回家之後,就照著佛陀所教的那樣去做。那隻狗見到須婆那樣做,心裡想:「如此看來,他已經知道我的事情了。」於是牠感到很悲哀,就一面「哼…哼…哼…」地哭,一面跑到自己前一世埋藏寶藏的地方,用腳將泥土挖開,顯示地底埋藏著東西的樣子。須婆得到了寶藏之後,心裡想:「投生之間的真相實在是如此隱密微細,但是沙門喬達摩卻瞭如指掌。沙門喬達摩確實是一切知者啊!」於是內心生起對佛陀的純淨信心。他想到了十四個關於業果法則的問題,就再度來到寺院,請教佛陀這十四個問題。


正文

談過了《小業分別經》的發生背景之後,我們就正式開始來學習這部經。經文開始如下:

289「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 [8] 。那時,都提亞的兒子年輕婆羅門須婆來到世尊的地方,與世尊互相問候。談過了友善與禮貌的話之後,他坐在一旁。坐在一旁之後,都提亞的兒子年輕婆羅門須婆對世尊說:「尊者喬達摩,是什麼原因、什麼緣故使人類顯現出下等與上等?尊者喬達摩,就像可以見到的,有些人短命,有些人長壽,有些人多病,有些人健康,有些人容貌醜陋,有些人美麗,有些人沒有勢力,有些人很有勢力,有些人貧窮,有些人富有,有些人出身低賤,有些人出身高貴,有些人愚癡,有些人有智慧。是什麼原因、什麼緣故使人類顯現出下等與上等?」

(佛陀說:)「年輕婆羅門,眾生是業的所有者,業的繼承人,以業為起源,以業為親戚,以業為依靠。業使眾生有差別,也就是──有下等與上等。」

在這裡,我們要簡單地解釋一下經文:所有的佛經都是在佛陀般涅槃 [9] 之後,第一次聖典結集時由佛陀的弟子阿難尊者背誦出來的。這部經一開頭的「如是我聞」是指阿難尊者說:他是如此地聽到佛陀說的。「一時」是指某一個時候。「世尊」是佛陀的十種稱號當中的一種,除了「世尊」這個稱號之外,對佛陀常用的稱號還有:如來、正等正覺者、善逝。這十種稱號的每一種都有很深的涵義,不是三言兩語所能充分解釋的,在這裡只介紹「世尊」這個稱號的大概涵義。由於佛陀過去世積聚了許多善業功德,今世產生了圓滿的果報,所以稱佛陀為「世尊」。再者,佛陀的德行圓滿,令人尊重,所以稱為「世尊」。

「佛陀」這一個術語並不是單指某一個人,而是指某一類人。這類自己覺悟究竟真理之後,也教導別人覺悟真理的人都稱為「佛陀」。如果往過去回溯,曾經出現於世間教化眾生的佛陀有不計其數之多。但是在這浩瀚無邊、沒有起點、沒有終點的輪迴裡,往往是經歷了極漫長的時間才有一尊佛陀出現於世間,而且在同一個時期裡不可能有兩尊佛陀同時出現。現在我們的佛陀稱為「喬達摩佛」 [10] ,或者翻譯為「瞿曇佛」,他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出生於印度釋迦族的剎地利皇族。「喬達摩」是他的姓,以姓來稱呼他,所以稱為「喬達摩佛」。也正由於族姓的緣故,所以在經典裡可以看到,佛教徒以外的人往往稱呼他為「沙門喬達摩」、「尊者喬達摩」或「朋友喬達摩」。再者,由於他出身於釋迦族,然後出家修行,證悟聖果,所以偶爾地,例如在《寶經》裡,也稱他為「釋迦牟尼」 [11] ,意思是釋迦族的聖者。

在上述經文中,須婆請問佛陀的那段話意思是:同樣是出生為人,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有種種高下的差別?然後他具體地列舉出短命、長壽、多病、健康、容貌醜陋、美麗等十四項差別,請教佛陀造成這些差別的原因何在。

佛陀以一段簡短的話回答了他的問題。佛陀的第一句話是「眾生是業的所有者」,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只要是還沒有斷盡煩惱的眾生,就還會做出好的行為與不好的行為。用佛教的術語來說,好的行為稱為「善業」,不好的行為稱為「不善業」 [12] 或「惡業」。這些善業與不善業做了之後會在眾生的心流當中留下它們的影響力,稱為「業力」。這些業力在得到適當的因緣條件幫助之下,時機成熟時就會產生它們的果報──善的業力會產生好的結果、令人快樂的果報;不善的業力則產生不好的結果、令人痛苦的果報。這裡所說的「眾生是業的所有者」,意思是眾生做過了善業與不善業之後,這些業的業力存留在他們的心流當中,就好像是他們自己的財產一樣,隨時在影響著他們的遭遇,而他們也隨時在受用著這些業力所產生的果報。眾生只會受用到自己的業力所產生的果報,不會受用到別人業力的果報。同樣地,眾生自己的業力所產生的果報只有他們自己能夠受用,別人無法受用,因此佛陀說:「眾生是業的所有者」。

佛陀的下一句話是「眾生是業的繼承人」,意思是:眾生繼承他們過去所造善惡業的業力,就好像兒子繼承父親的遺產一樣。其實,無論眾生是否願意繼承,他們都必須繼續背負著那些業力遺產,承受那些業力所產生的果報,沒有選擇的餘地。

下一句話是「眾生以業為起源」,為什麼這樣說呢?眾生會在今世投生是由於前一世臨死時成熟的業力所造成。前一世的那個業力不但產生了今世投生時的身體成份與心理成份,而且在這一期生命當中,那個業力還繼續不斷地產生身體與心理成份,使眾生繼續存活下去。如此,業是造成眾生的來源,所以說「眾生以業為起源」。

下一句話是「眾生以業為親戚」,意思是眾生過去所造善業與不善業的業力時時刻刻圍繞著他、陪伴著他,就好像是他的親戚一樣。

下一句話是「眾生以業為依靠」。過去那些業的業力不斷地產生果報,除了支持眾生本身的身體與心理繼續運作之外,也提供了眾生生存所依賴的環境因素。眾生必須依靠業才能存在,所以說「眾生以業為依靠」。

說了這五句話之後,佛陀總結地說:「業使眾生有差別,也就是--有下等與上等。」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同樣投生為人,有些人過去所做的不善業力成熟,就產生下等的果報──能造成短命的業力成熟時,他就會短命;能造成多病的業力成熟時,他就會多病;能造成容貌醜陋的業力成熟時,他就會容貌醜陋;能造成沒有勢力的業力成熟時,他就會沒有勢力;能造成貧窮的業力成熟時,他就會貧窮;能造成出身低賤的業力成熟時,他就會出身低賤;能造成愚癡的業力成熟時,他就會愚癡。

相反地,有些人過去所造的善業力成熟,就產生上等的果報──能造成長壽的業力成熟時,他就會長壽;能造成健康的業力成熟時,他就會健康;能造成美麗的業力成熟時,他就會美麗;能造成很有勢力的業力成熟時,他就會很有勢力;能造成富有的業力成熟時,他就會富有;能造成出身高貴的業力成熟時,他就會出身高貴;能造成有智慧的業力成熟時,他就會有智慧。人之所以有這些下等與上的種種差別,並不是其他任何人造成的,而是自己過去所做的種種業造成的,所以佛陀說:「業使眾生有差別,也就是--有下等與上等。」

佛陀用這段簡短的話就回答了須婆的十四個問題。但是須婆聽了覺得還不十分明白,所以在接下來的經文中,他會請求佛陀詳細解釋。為什麼佛陀要這樣簡短地回答,而不直接詳細地解釋呢?因為在那個時代,婆羅門一般都很驕傲,認為他們是一切人當中最有智慧的。如果佛陀一開始就詳細回答,他們聽了可能會說他們也早就知道這些道理了。若是他們以那樣驕傲的態度聽聞佛法,則不但得不到法的真實利益,而且還造了輕慢法的不善業。為了調伏他們的傲慢心,所以佛陀剛開始只是簡短地回答,讓他們了解到自己的智慧還不足以清楚地明瞭這些道理,進一步虛心地請教佛陀時,佛陀才詳細地解釋,使他們能得到法的利益。


短命的原因

接著,我們繼續看經文:

(須婆說:)「我不明瞭尊者喬達摩這段簡短而沒有詳細解說的話的詳細涵義。如果尊者喬達摩能為我說這樣的法,使我能明瞭尊者喬達摩這段簡短而未詳細解說的話的詳細涵義,那是很好的!」

290(佛陀說:)「那麼,年輕婆羅門,注意聽,善加用心,我就要說了。」

都提亞的兒子年輕婆羅門須婆回答世尊說:「是的,尊者。」世尊如此說:

「年輕婆羅門,在此,某個女人或男人殺害生命,殘忍,滿手血腥,狂熱於毀滅與屠殺,對有命眾生毫不憐憫。由於他如此地從事與完成這樣的業,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投生於失落處、惡趣、苦界、地獄。如果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失落處、惡趣、苦界、地獄,而是回來人間,那麼,無論再度投生在哪裡,他都會短命。年輕婆羅門,這是導致短命的方式,也就是──殺害生命,殘忍,滿手血腥,狂熱於毀滅與屠殺,對有命眾生毫不憐憫。」

在這裡,我們簡單地解釋一下上述的經文:須婆請求佛陀解說他那一段簡短回答的詳細涵義,佛陀答應了,但是在開始解說之前,佛陀先提醒須婆說:「注意聽,善加用心,我就要說了。」這段話很重要!為什麼呢?如果在佛法開示的時候我們不專心聽、不注意聽,心裡只是胡思亂想,我們就什麼也沒有聽進去,不知道佛陀教導了些什麼道理。如此,坐在那裡只是浪費時間,得不到任何真實利益,非常可惜。

對於注意聽講的人,還必須進一步「善加用心」,才能得到大利益。所謂「善加用心」,就是要拋開個人的成見,以理智的心仔細地思維佛陀所開示的道理。

對於須婆所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什麼因緣造成短命」,佛陀的回答是「殺害生命,殘忍,滿手血腥,狂熱於毀滅與屠殺,對有命眾生毫不憐憫。」意思是:殺生的不善業成熟時,能夠產生短命的果報。

我們絕大多數人這一生當中都做過善業與不善業,只是有的人善業做得多,有的人不善業做得多。可是我們不只是今世活在世間而已,在今世之前,我們還有前世、前前世等數不盡的過去世。在那些過去世當中,我們也都做過了數不盡的善業與不善業。這些業的業力就在我們的心流當中繼續地傳遞下去,等待機會產生果報。在我們今世臨死的時候,如果不善的業力成熟,就會使我們下一世投生在四種惡道當中的一種。這四種惡道是:地獄道、畜生道、鬼道、阿修羅道。

「地獄道」是極端痛苦的地方,依照投生在那裡的眾生所遭受痛苦的劇烈程度,又可以分成大大小小的許多種地獄。一般而言,投生在地獄的眾生受苦的時間很長久,而且幾乎沒有停息的時候。

「畜生道」包括我們經常可以見到的牛、馬、豬、羊、雞、鴨等,乃至蟑螂、螞蟻、種種微細昆蟲等,種類非常繁多。這些畜生往往會遭受屠殺、虐待或互相欺凌、吞食的痛苦,經常活在恐懼之中。

「鬼道」當中又可分成許多不同種類的鬼,他們經常遭受飢餓與口渴的痛苦,所以也稱為「餓鬼」。除了飢渴之外,他們往往還要受到其他種折磨之苦。

「阿修羅道」的眾生所受的痛苦接近鬼道的眾生,只是他們另外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憤怒心很強,脾氣很大,經常互相爭強打鬥。

與上述相反的情況是:在我們今世臨死的時候,如果善的業力成熟,就會使我們下一世投生在兩種善道當中的一種。這兩種善道就是人道與天道,這是比上述的四種惡道更好、更高超、更有機會享受快樂與造作善業的生存狀態,所以稱為善道。

「人道」就是我們現在投生的環境。在人道裡,我們體驗到痛苦與快樂這兩方面的果報,同時,由於人的心很敏銳,所以很容易造作強烈的善業或不善業。

「天道」是比人道更高超、壽命更長的生存界。天道當中又分為享受感官欲樂的六層欲界天,具有微妙色身的十六層色界梵天,以及沒有色身存在、只有精神現象的四層無色界梵天。

根據佛陀在上述這段經文中所說的,一個人在今世做了殺害生命的不善業之後,如果在臨死時殺生的業力成熟,那麼下一世他會投生在惡道裡受苦。但是如果很幸運地,在他今世臨死時不是由不善的業力成熟,而是由過去的某個善的業力成熟,如此能使他下一世再投生來人間。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有善的業力使他投生為人,但是當他那些強而有力的殺生業力成熟時,就能中斷使他投生為人的善業力繼續產生果報,使他遭遇重大變故而短命早死。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會短命的原因。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殺生的不善業力能產生短命的果報,我們要引述《法句經》第127偈的一個故事。這首偈頌的內容如下:

不在空中,不在海中,

不是進入山洞之中,

世上沒有任何地方,

能夠令人逃脫惡業。

這首偈頌的含義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造了不善業之後,無論他躲到空中,躲到海裡,躲到山洞之中,或是躲到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地方,都無法逃脫不善業的果報。

在世間上確實沒有任何地方能讓我們逃避不善業力成熟時所產生的惡報。唯有斷盡煩惱、證得阿羅漢果的人,在般涅槃之後才完全不再受任何業的果報。

關於這首偈頌有三個故事,分別講述在空中,在海中以及在山洞中受到不善業力所產生惡報的情況。我們要講述當中的一個故事:

在我們佛陀的時代,曾經有一群比丘坐船要去拜見佛陀。那隻船航行在大海中的時候,突然停住不能動了。大家非常緊張,討論說:「我們船上一定有個倒楣的人存在,才讓我們大家遇到這種倒楣的事情。」於是他們就抽籤,以決定到底誰是那一個造成大家倒楣的人。

那時,船長的妻子也在船上,她是一個正處於青春年華的少女,長得非常美麗動人。當大家抽籤的時候,第一次的籤正好就落在船長妻子的身上。大家認為這次抽的籤應該是不準的,所以重新再抽一次籤。然而,第二次籤還是落在船長妻子的身上,於是他們再抽第三次籤。結果第三次籤還是落在船長妻子的身上──如此連續三次的抽籤都抽中船長的妻子,強烈地顯示她就是那個造成大家倒楣的人。大家將抽籤的結果報告給船長知道,問他要如何處理這件事情。船長回答說:「如果只是為了她一個女人的緣故,而使全船的人都死在這裡,那是不對的。把她丟進海裡去吧!」

於是,他們捉住船長的妻子,準備把她丟進海裡。船長的妻子面臨死亡的恐怖,就突然尖聲大叫。船長聽到她的尖叫聲,就說:「讓她身上的珠寶跟著她沉入海底是很不明智的。將她身上佩戴的珠寶都解下來,用一塊布將她包起來,然後才將她丟入大海。但是,我實在不忍心看見她在海面上臨死掙扎的慘狀,因此,在她的脖子綁上一大罐沙子,然後才丟入大海,以便她迅速地沉入海裡,讓我看不到她掙扎的樣子。」大家照著船長的指示做了。船長的妻子一沉入大海之後,海裡的魚鱉立刻將她的肢體撕裂、吞吃。

船上的比丘們見到這件事情之後,說:「除了佛陀之外,還有誰能知道這個女人過去世做了什麼業,才造成今世得到這樣的果報?」所以等到船一靠岸之後,他們就立刻前去見佛陀,將事情的經過報告佛陀。

佛陀說:「那個女人過去世將痛苦加在別人身上,今世她自己就經歷到同樣的痛苦。」接著,佛陀就講述那個女人過去世的因緣:

在過去很久以前,那個女人是波羅奈城 [13] 某個在家人的妻子。她一向親手做所有的家事,例如提水、舂米、煮飯。她養了一隻狗,每當她在做家事的時候,那隻狗總是坐在那裡一直看著她。當她去田裡收集稻米時,去森林裡撿柴火與樹葉時,那隻狗也總是跟著她。

有一天,一些年輕人見到她和她的狗總是在一起,就開玩笑說:「啊哈!一個獵人和一隻狗出來了,看來我們今天將有肉可以吃了!」那個女人被他們的玩笑惹惱了,就用棍子、石頭與土塊打她的狗,將牠趕走。但是那隻狗只跑回去一小段路,然後又再轉身回來,繼續跟著女主人。原來,那隻狗在過去第三世的時候,曾經做那個女人的丈夫。雖然這一世投生為狗,但是心中仍然熱愛著過去世的妻子──即牠今世的女主人,這就是那隻狗捨不得離開牠的女主人的緣故。

當那個女人走到丈夫的田裡時,心裡已經非常憤怒了。她將帶來的食物交給丈夫,收集了她所需要的稻米,撿起一條繩子放在衣服裡,拿起一個空水壺,然後走向一個池塘。她的狗仍然一路上緊緊跟隨著她。那個女人走到池塘旁邊,將水壺裝滿沙子,然後東張西望。她的狗以為女主人在找牠,就叫了一聲,很高興地搖著尾巴,跑過來女主人的身邊。那個女人就緊緊抓住狗的脖子,將繩子的一端綁在狗的脖子上,另一端綁在裝滿沙子的水壺上,然後讓那個水壺順著斜坡滾入池塘裡。那隻狗就一路連拖帶滾地被那個水壺往下拖,沉入池塘當中,淹死在那裡。

後來,那個不善業力成熟了,使那個女人在地獄裡連續遭受很長久的折磨。然後,由於那個不善業力的果報還沒有窮盡,所以在連續一百世當中,她都是脖子上被綁上沙壺而落入水中,淹水而死,乃至到我們佛陀那個時代也是一樣,她年紀輕輕就如此短命早死。

由於經文中談到了「業」,因此在這裡我們就來研究業的種類。對於業果法則,一般人只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其實業果法則是很複雜、很深奧的。由於心的生滅速度非常快,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造下了許許多多的業。而且眾生從沒有起點的、遙遠漫長的生死輪迴以來,就不斷地造作種種善業與不善業,所以每個眾生的心流裡都累積了多得數不清的業力。每一個業力與其他業力之間往往有很複雜的互相關聯,因此業因與果報的情況非常深遠奧密、錯綜複雜,不是我們的智慧所能完全掌握的,我們只能根據經論上所教導的道理來了解業果法則的部份情況。當一個人修行到「緣起法」的時候,他能夠親身知見在過去世、現在世與未來世三個時段裡的重要業果關係。雖然他所證知的只是業果法則的部份真相,但是這對他斷除疑惑、捨棄愛欲與無明有絕大的重要性。

依照成熟時間的不同,業可以分為四種,即:

一、 現生受業

二、 次生受業

三、 後後受業

四、 既有業 [14]

「現生受業」是指能夠在造業那一世當中產生果報的業。「次生受業」是指能夠在造業的下一世產生果報的業。「後後受業」是指能夠在下一世以後的未來世當中產生果報的業。「既有業」是指雖然有這種業形成,但是過去沒有產生果報,現在沒有產生果報,未來也將不會產生果報;它只有業的名字,而不能產生果報。

為了清楚地了解這四種業形成的情況,我們必須進一步了解心的本質與作用。根據《阿毗達摩》 [15] ,我們的心以非常快的速度在生滅:一眨眼之間就有幾十億個心生滅過去。其次,當我們通過眼睛來看東西時,通過耳朵來聽聲音時,通過鼻子來嗅氣味時,通過舌頭來嚐滋味時,以及通過意念來知道種種事情時,這些認識目標的功能由一連串的心一個接一個地生滅來完成,這一連串執行認識作用的心稱為「心路過程」 [16] 。每一個心路過程由不同種類的八到十四個心組成──其中有的心是過去的業力成熟所產生的「果報心」,有的心是正在造業的「善心」或「不善心」,有的心既不是果報心也不是造業的心,而是純粹只有作用的「唯作心」。在一個心路過程與下一個心路過程之間,還穿插了數千個乃至更多更多的有分心。有分心是前一世臨死時成熟的業力所產生的果報心,它會在沒有任何心路過程生起時相續地生滅,以便使心流沒有中斷。

剛才討論過,在一個心路過程中可以有果報心、造業的心及唯作心。其中造業的心通常是相續生滅的七個心,稱為「速行心」 [17] 。「速行心」字面上的意思是快速跑過的心,但這只是人們給它們取的名字而已,其實不論是哪一種心,生滅的速度都是一樣快速。就凡夫與有學聖者而言,這七個速行心可以是善心或不善心。當這七個速行心是善心時,與它們同時生起的思就是「善思」,也稱為「善業」,能夠留下善的業力;當這七個速行心是不善心時,與它們同時生起的思就是「不善思」,也稱為「不善業」,能夠留下不善的業力。這裡所說的「思」是什麼意思呢?思就是意志或動機,它是心所當中的一種。心所是附屬於心、伴隨著心生起、幫助心認識目標的心理現象。心好比是國王,心所好比是圍繞在國王身邊、輔佐國王辦理政事的眾大臣。在每一個心識剎那裡都有一個心與好幾個心所依靠同一個依處、緣取同一個目標而同時生起,然後同時消滅。思是心所當中的一種,所以也稱為「思心所」 [18] ,它能夠統合與它同時生起的心與其他心所而做出行動,是造作行為的主角,因此稱它為業。

在一個心路過程裡的七個速行心彼此比較起來,第一個速行心的思心所的力量最弱,只能在造業的那一世產生果報,稱為「現生受業」。如果在那一世沒有得到足夠的助緣幫忙它成熟,它就變成「既有業」,不能產生果報。

在同一個心路過程中,第七個速行心的思心所的力量是第二弱的,它的業力只能在下一世產生果報,稱為「次生受業」。如果下一世沒有足夠的助緣幫助它成熟,它就變成「既有業」,不能產生果報。

同樣那個心路過程中第二個到第六個速行心的思心所的力量是相當強的。這五個中間速行心的業力能夠在下一世以後的任何一個未來世產生果報,稱為「後後受業」。只要還在生死輪迴當中,即使它們一直得不到足夠的助緣幫助,也都不會變成「既有業」,而會繼續在心流之中傳遞下去。那怕是經過了百千萬年之久,一旦遇到了充分的助緣幫助時,它們的業力還是一樣會產生果報。因此,只要是還在生死輪迴當中,沒有人能逃脫後後受業所產生的果報,就連佛陀、辟支佛與阿羅漢也不例外。

至於第四種業──既有業,它可以是沒有獲得足夠助緣的第一與第七速行心的業;而對於阿羅漢聖者而言,由於他們已經斷盡煩惱,在那一世生命結束後就般涅槃,不再生死輪迴,所以來不及在那一世成熟的所有一切業都變成了「既有業」,不再有機會產生果報。

學習了這四種業之後,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前面講過的那個女人的業果關係。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她殺死狗這樣單一項惡業就能產生那麼長久、那麼多的果報呢?」我們用剛剛學習過心的本質與作用的道理就能輕易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已經知道一眨眼之間就有幾十億個心生滅過去,如果扣除心路過程之間的許許多多個有分心,純粹只算心路過程的數目,那麼,如此短暫的時間裡就有幾百萬個心路過程發生。每一個心路過程中有七個造下不善業的速行心,也就是在一眨眼之間就造下了數以千萬計的不善業。如果那個女人從最初下定決心要殺死她的狗那一刻算起,到她成功地完成那個殺生的決心,中間所經歷的時間是一個小時,那麼在那一個小時裡她就造下了上萬億個不善業。每一個不善業成熟時都能給她帶來痛苦的惡報,這就是為什麼她會遭受那麼長久痛苦的理由。

在那個女人殺害了狗之後,如果在同樣那一世,由於那上千億個不善的第一速行心的業力成熟,而使她遭受身體或心理的苦惱,那些業就稱為「現生受業」。沒有機會在那一世成熟的其他第一速行心的業都變成了「既有業」。

那個女人那一世臨死時,殺狗的上千億個不善第七速行心當中一個的業力成熟,造成她下一世投生在地獄受苦,那個業稱為「次生受業」。能在她下一世產生地獄苦報的其他第七速行心的業也都稱為「次生受業」。沒有機會在那一世成熟的其餘第七速行心的業都變成了「既有業」。

那個女人在下一世的地獄中受了長久的痛苦之後死亡,在臨死那一刻,過去那一世殺狗時所造的數萬億個不善的中間五速行心當中一個成熟,造成她再下一世投生到另一個地獄中受苦,那個業稱為「後後受業」。在另一個地獄中,以及在隨後的遭遇中,那上萬億個不善中間速行心的業力都能成熟而產生苦報,乃至到了我們佛陀的時代,她年紀輕輕就被丟入海中淹死,造成這些果報的業也都稱為「後後受業」。

如此,我們用成熟時間不同的這四種業解釋了那個女人的業果關係。

再者,依照作用的不用來分別,業可以分為四種,即:

一、 令生業

二、 支助業

三、 阻礙業

四、 毀壞業 [19]

「令生業」是造成投生的業。在眾生一期生命即將結束時,臨死那一刻成熟的業力能造成下一世的投生,那個業稱為「令生業」。善的令生業造成他投生於善道,不善的令生業造成他投生於惡道,並且產生投生那一刻的果報心與心所,以及組成身體的業生色法 [20] 。然後在那一期生命中,令生業會繼續產生其他的果報心與心所以及業生色法,以維持他的生命存續。

「支助業」能夠幫助令生業,加強與延續它的果報。支助業本身沒有機會在前一世臨死時成熟以產成投生,但是當與它同類的其他業造成投生的果報之後,支助業會強化那個令生業所產生的苦報或樂報,並且使那個果報延續下去,例如:當善的令生業使某個眾生投生為人之後,其他的善業力成熟時,能夠協助延續這個人的壽命,保持他的健康,乃至使他豐衣足食等,這是善的支助業。相反地,當不善的令生業使某個眾生投生為畜生之後,其他的不善業力成熟時,能夠使牠遭受更多的痛苦,使牠已有的病痛延長等等,這是不善的支助業。

「阻礙業」能阻礙令生業,縮短令生業所產生的苦報或樂報。阻礙業也是本身沒有機會造成投生,但是當其他的業造成投生的果報之後,阻礙業會對抗那個令生業的業力,使它不能全面地產生它原來可以產生的果報,例如:當善的令生業使某個眾生投生為人之後,其他的不善業力成熟時會使這個人受到生病、財富損失等痛苦,這是不善的阻礙業。相反地,當不善的令生業使某個眾生投生於惡道之後,若有其他善業力成熟時,則會減輕那個眾生所受的痛苦,乃至為他帶來一些快樂,這是善的阻礙業。

歸納上述這兩段話,我們可以說:善業可以支助善業,也可以阻礙不善業。不善業可以支助不善業,也可以阻礙善業。

「毀壞業」能中斷其他的業,使它們不能繼續產生果報,而是由毀壞業本身產生它自己的果報,例如:當善的令生業使某個眾生投生為人之後,那個令生業原本能帶給他長壽,但是由於更強而有力的不善業成熟,中止了令生業的果報,而使那個人短命早死,這是不善的毀壞業。相反地,當不善的令生業使某個眾生投生於惡道之後,原本可以使那個眾生持續遭受很長久的痛苦,但是由於更強而有力的善業力成熟,而將那個令生業的苦報中斷,使那個眾生脫離惡道的痛苦,而投生於善道,這是善的毀壞業。

接著我們就以這四種業來了解上述那個女人的業果關係:那個女人殺狗的不善業造成她許多世投生在地獄受苦,這些造成投生的業是「令生業」。當她投生到某個地獄之後,殺狗時所造的其他許許多多的不善業能夠幫助那些令生業,使她遭受更加劇烈的痛苦,以及延續受苦的時間,它們稱為「支助業」。當她漸漸地由大地獄投生到小地獄之後,偶爾可能有過去世所造的善業成熟,減輕她所受的痛苦,那些善業稱為「阻礙業」。然後,如果有強而有力的善業成熟時,就能中斷令她投生於小地獄那個業的果報,而使她投生於善道,那個強而有力的善業稱為「毀壞業」。

在我們佛陀的時代她出生為人,這代表她前一世臨死時成熟的業是善業,那個造成她投生為人的善業稱為「令生業」。在做人的那一期生命當中,有過去的其他善業成熟,支持她繼續擁有美貌與財富,那些業稱為「支助業」。然而,過去的不善業接著成熟,使她丈夫的船停住不動,大家抽籤乃至開始要將她丟入大海,造成這些過程中她所遭受苦惱的業稱為「阻礙業」。接著,大家在她的脖子上綁上裝滿沙子的水罐,將她投入大海,讓她溺水而死,這種中斷她生命的業稱為「毀壞業」。如此,我們以作用不同的這四種業解釋了那個女人的業果關係。

在這裡,我們要澄清一個誤解。有人問:「如果真的是『做善事得善報,做惡事得惡報』的話,為什麼有的人做了許多善事之後卻仍然受到苦惱,有的人做了許多惡事之後卻仍然逍遙法外呢?」

我們必須了解,無論善業或不善業,都不是做了之後馬上能產生果報的,必須經歷一段時間,得到其他業力的支助,條件足夠時才能產生果報。這正如種了芒果樹之後不能立刻長出芒果,必須經過澆水、施肥等種種條件配合,有充分時間讓它成長、開花、結果,最後才能得到成熟的芒果。

從上述第一個四種業當中,我們了解到業的成熟時間有種種不同;從上述第二個四種業當中,我們了解到一個業與其他業之間有很複雜的互相關聯、互相影響。因此,做了許多善事的人有可能由於現在所做善業支助過去的善業成熟的緣故,因而不久就得到快樂的果報。但是我們必須了解那並不是他現在所做善業的果報,而是過去的善業得到充分助緣之後所產生的果報。然而,做了許多善業的人也可能暫時先遭受到痛苦,但是那並不是他現在所做善業的果報,也不是他的現在所做的善業不能產生善報,而是由於過去所做的不善業先得到機會成熟所造成。如果我們不了解業果法則的這些複雜關聯,而單單只以目前所見到的現象來做判斷,那就很可能會誤以為做了善事沒有善報。

相反的,做了許多不善業的人有可能由於現在所做的不善業支助過去的不善業成熟的緣故,因而得到痛苦的果報。但是我們必須了解那並不是他現在所做不善業的果報,而是過去的不善業得到充分助緣之後所產生的果報。然而,做了許多不善業的人也可能暫時先享受到快樂,但是那並不是他現在所做不善業的果報,也不是他現在所做的不善業不能產生果報,而是由於過去所做的善業先得到機會成熟所造成。如果我們很短視地只看現在這段期間裡所發生的事件,企圖用它們來解釋所有的業果關係,就很可能會誤以為做了惡事沒有惡報。

然後,依照產生果報的先後次第不同,業可以分成四種,即:

一、 重業

二、 近業

三、 慣行業

四、 已作業 [21]

「重業」是指力量非常強大、必定會產生下一世投生、沒有其他任何業可以阻止它的業。在善業方面,屬於重業的是維持到臨終時仍然不退失的禪那 [22] 。在不善業方面,屬於重業的是五種無間業以及決定的邪見。在臨死的那一刻,如果有幾種重業都即將成熟,那麼其中最重的重業會優先成熟,造成投生。

如果有人修成了禪那之後仍然經常練習入禪,保持能夠入禪的能力到臨死的時候,那麼臨死時禪那的善業會成熟而使他下一世投生於梵天界。

「五種無間業」 [23] 又稱為「五逆罪」,它們是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意使佛陀出血、分裂僧團。這五種是罪行非常重大的不善業,其中的任何一種只要做了一次,就成為「重業」。即使他之前先修成了禪那,後來做的那個無間業會阻止禪那善業成熟,而那個無間業必定會在他臨死時成熟,造成他下一世投生到最苦的地獄──無間地獄 [24]

「決定的邪見」是指極端頑固地堅持錯誤的見解,一直到臨死時都還不放棄。這類邪見經常見到的有三種:

一、 無作用見:否定善業與不善業能產生作用,認為一切業都是無效的。

二、 無因見:否定果報的產生有它們的原因,認為沒有使眾生染污或淨化的因緣,眾生是由於偶然、命運或需要而被染污或淨化。

三、 空無見 [25] :否定業因能夠產生果報,否定人死亡以後還會以任何形式存在。

見解會造成行為。堅持這些錯誤見解的人會肆無忌旦地做種種不善業,沒有任何節制,也會促使別人效法他的錯誤見解與行為,造成更大的禍患,因此這類邪見的害處非常重大。如果他一直到臨死時都還是堅持這類邪見的話,那麼這種重業必定會造成他下一世投生在無間地獄。然而,如果他在臨死之前就放棄這類邪見的話,那麼,這個邪見業就不是重業,也不會造成那麼嚴重的苦報。

其次的業是「近業」,這是指在臨死時回憶起來的過去所造的業,或者臨死之時造作的業。在一個眾生臨死的時候,如果沒有任何重業即將成熟,而是有這種「近業」即將成熟的話,近業會比其他的業優先成熟,造成下一世的投生。如果性格惡劣的人在臨死時回憶起他以前所做過的善事,或在臨死之時做了善事,下一世他就會投生到善道。相反地,如果一個善人臨死時回憶起他以前所做過的不善事,或在臨死之時做了不善事,下一世他就會投生到惡道。這顯示出臨死的時候保持善念是非常重要的。

還必須注意的一點是:即使一個做惡的人很幸運地在臨死時回憶起以前做過的善業,或者在當時造作新的善業,因而下一世投生到善道,這也並不意味著他能夠免除所做過那些不善業的果報。未來在種種條件具足時,那些不善業仍然會帶給他痛苦的果報。反過來說,如果一個行善的人不小心地在臨死時回憶起以前做過的不善業,或者在當時造作新的不善業,因而下一世投生於惡道,這也並不意味著他不能享用到所做過的那些善業的果報。未來在種種條件具足時,那些善業仍然會帶給他快樂的果報。

再其次的業是「慣行業」,這是過去經常做,乃至做成了習慣的業。臨死時如果沒有重業與近業即將成熟的話,一般上慣行業會決定下一世的投生。

第四種業是「已作業」,這是除了上述三種業以外的其他一切的業。在沒有上述三種業即將成熟的情況下,已作業會決定下一世的投生。

接著我們就以這四種業來分析上述故事中那個女人的投生情況:那個女人在很久以前的過去世殺死了她的狗,殺狗本身是不善業,但是它的程度還不嚴重到構成這裡所說的「重業」。書上提到由於殺狗的業在臨死時成熟而使她投生於地獄,這意味著在殺狗的那一世當中她沒有做過重業,否則必定是由重業造成下一世的投生,而不是由殺狗的業。

再者,那個女人是一個家庭主婦,不是一個屠夫,因此殺狗並不是她的「慣行業」,而只是偶爾做一次的業。這表示在她那一世臨死時,殺狗的業是以近業或已作業的型態成熟。如果她在臨死時回憶起殺狗那件事而促使殺狗的業成熟,那麼造成她下一世投生的業稱為「近業」。如果她在臨死時並沒有去回憶這件事,而是在沒有重業、近業、慣行業即將成熟的情況下,殺狗的業得到機會成熟而造成投生,那麼這個業稱為「已作業」。

再者,在她的下一世臨死時仍然由殺狗的業成熟,造成她的再下一世投生到另一個地獄。那個業是以已作業的型態造成投生。如此,我們以作用不同的這四種業討論了造成那個女人投生的情況。

最後,依照產生果報的地方不同,業可以分成另外四種,即:

一、 不善業

二、 欲界善業

三、 色界善業

四、 無色界善業 [26]

什麼是「不善業」呢?前面我們簡單地介紹過,不好的行為稱為不善業。在這裡我們應當更進一步解釋:不善業可以依照做出行為的管道不同而分為三種,即:透過身體、言語、意念而造作出來的不善業,以佛教的術語來說,就是不善的身業、語業、意業。

不善的身業有三種,即:殺害生命、偷竊財物、從事不正當的性行為(邪淫)。不善的語業有四種,即:說謊話、挑撥離間、粗言惡語、廢話閒語。不善的意業有三種,即:貪婪、瞋恨、邪見。

為什麼說這些業是「不善」的呢?因為它們在精神上是不健全的,在道德上是應受指責的,以及會帶來痛苦的果報。如果這些業在眾生臨死時成熟的話,就會造成眾生下一世投生到惡道受苦。

什麼是「善業」呢?前面我們簡單地介紹過,好的行為稱為善業。進一步來說,善業可以區分成三類,即:欲界善業、色界善業、無色界善業。為什麼說這些業是「善」的呢?因為它們在精神上是健全的,在道德上是無可指責的,以及會帶來快樂的果報。

「欲界」是指會領受與追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種感官享樂的生存界,這包括前面提過的四種惡道、人界、以及六層天界。這五種感官享樂稱為「五欲」,因此稱呼對五欲有欲求的生存地為「欲界」。

「色界」是指超越了對五欲的欲求,由於修行色界禪那的高度定力所造成投生的生存地,這包括四種色界梵天。其中的初禪天、第二禪天與第三禪天各有三層,是依照定力的深淺與精通程度不同而分別投生的。第四禪天則有七層,其中有一層天是凡夫與有學聖者都能投生的;有一層天是修行特定的外道法才能投生的;有五層天是只有證得第三果的聖者才能投生的。由於投生在這些梵天界的眾生具有很微妙的色身(物質構成的形體),所以稱這些生存地為「色界」。

「無色界」是指超越了色法(物質),由於修行無色界禪那的高度定力所造成投生的生存地,這包括四層無色界梵天。由於投生在這些梵天界的眾生沒有任何物質形體,而只有精神現象存在,所以稱這些生存地為「無色界」。

「欲界善業」是能夠令人投生於欲界善道的業,它可以分成善的身業、語業或意業。這些欲界善業各別與上述的不善業相反──善的身業有三種,即:不殺生、不偷盜、不從事不正當的性行為(不邪淫)。善的語業有四種,即:不說謊話、不挑撥離間、不粗言惡語、不講廢話閒語。善的意業有三種,即:不貪婪、不瞋恨、具有正見。

欲界善業也可以分成另外三種,即:布施、持戒、修行。此外,欲界善業也可以分成十種,即:布施、持戒、修行、恭敬、服務、分享功德、隨喜功德、聽法、弘法、正直見解。如果這些欲界善業當中一種在臨死時成熟的話,就會造成眾生下一世投生於人界或六層欲界天之一。

「色界善業」純粹屬於意業,它是修行達到色界禪那的善業。如果在臨死時色界善業成熟,就會使眾生下一世投生在色界梵天。

「無色界善業」也是純粹屬於意業,它是修行達到無色界禪那的善業。如果在臨死時無色界善業成熟,就會使眾生下一世投生在無色界梵天。

用這四種業來觀察那個女人的投生時,我們可以發現她殺狗的「不善業」令她投生在惡道許多世。之後才有「欲界善業」成熟,令她投生於人間。至於「色界善業」與「無色界善業」,從故事中我們發現在她脫離地獄之後,連續一百世都溺水而死。可見在那些世代當中她未曾投生於梵天界,因為梵天神不可能會溺水而死,因此很可能在那段期間她未曾培育成功色界與無色界這兩種善業,或者她曾經培育禪那成功,但是在臨死之前退失了定力。

上述有四個四種業,總共十六種業,它們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唯有佛陀的業果智才能完全地照見它們業果相續的本質,我們做弟子的只能部份地了知而已。


長壽的原因

接著,我們再看《小業分別經》的經文,佛陀回答須婆的第二個問題:

「年輕婆羅門,在此,某個女人或男人捨棄殺害生命,戒除殺害生命,放下棍棒,放下刀劍,有羞恥心,有同情心,安住於對一切有命眾生的憐憫。由於他如此地從事與完成這樣的業,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投生於善趣天界。如果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善趣天界,而是回來人間,那麼,無論再度投生在哪裡,他都會長壽。年輕婆羅門,這是導致長壽的方式,也就是──捨棄殺害生命,戒除殺害生命,放下棍棒,放下刀劍,有羞恥心,有同情心,安住於對一切有命眾生的憐憫。」

這段經文是佛陀回答須婆的第二個問題「什麼因緣使人長壽」。從佛陀的回答中我們可以了解,使人長壽的因緣正好與使人短命的因緣相反,那就是不殺生,並且能夠慈憫眾生。在臨死時,如果這樣的善業成熟,就會使眾生下一世投生於天界或人界。如果他投生於人界,這樣的善業能夠帶給他長壽的快樂果報。

不殺生的善業帶來長壽果報的例子很多,在我們佛陀時代的大迦葉尊者、阿難尊者、兩家尊者都是典型的例子。大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都活到一百二十歲,兩家尊者則活到一百六十歲。

另一個例子是持五戒尊者:在我們佛陀的時代,他在年紀僅僅五歲時就證得了阿羅漢果。早在過去勝蓮華佛 [27] 的時代,他是一個富翁的窮僕人,沒有能力供養佛陀及僧團,但是他有很強的善願想要修行善法,以便為自己建立生死輪迴中的保護所。於是他向一位大長老請求受持五戒,而且毫不違犯地終生持受。臨終時他省思自己那清淨無瑕的五戒,而在死後投生到天界。從那時起,到他成為阿羅漢的十萬大劫 [28] 期間裡,他不曾墮入惡道,只在人界與天界流轉,享受人天的福報。每一世他都擁有三項特點,即長壽、富有、智慧敏銳。

他之所以能得到長壽的果報,是由於過去持受不殺生戒的善業的緣故;他的富有是過去曾經做布施的善業的緣故;他的智慧敏銳是過去曾經修行止禪與觀禪 [29] 的緣故。

在我們佛陀的時代,在他五歲時,有一天他看到父母親向一位比丘求受五戒。當時他立刻回憶起在勝蓮華佛時代所受持的五戒,因而生起極強的喜悅,接著生起極強的定力。然後當那位比丘為他們開示有關四聖諦的法時,他立刻回憶起過去世所修的觀禪,能夠輕易地觀照五蘊及其因是無常、苦、無我。他次第地證得了四道與四果,成為阿羅漢,並且成就四無礙解智 [30]

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即不說謊)、不飲用酒及令人迷醉放逸之物。關於其中的第一條戒──「不殺生戒」,持受五戒的人不僅僅是不殺害眾生的生命而已,而且還應當進一步慈憫眾生、關懷生命。在勝蓮華佛時代,持五戒尊者終生持守五戒,不殺害生命,臨終時回憶起持戒的善業而投生天界,這是屬於「欲界善業」的「令生業」,它是「次生受業」,並且以「近業」的型態造成投生。

在之後的十萬大劫裡,他的「令生業」也都是「善業」,因此他都只投生於人天善道。在每一世當中,不殺生的善業成熟時就帶給他長壽的善報。並且還不斷有其他善的「支助業」成熟,使他繼續享有長壽、富有、智慧敏銳的善報,乃至在最後那一世支助他成就阿羅漢果與四無礙解智。由此可知,不殺生的善業確實能產生長壽的善報,而且我們也可以清楚地見到修行戒、定、慧三學的成果是非常豐碩的。我們應當以持五戒尊者作為學習的典範,在三學上認真培育、成長。


多病的原因

接著我們看下一段經文,佛陀回答須婆的第三個問題:

291「年輕婆羅門,在此,某個女人或男人經常用手、用土塊、用棍棒、或用刀劍傷害眾生。由於他如此地從事與完成這樣的業,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投生於失落處、惡趣、苦界、地獄。如果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失落處、惡趣、苦界、地獄,而是回來人間,那麼,無論再度投生在哪裡,他都會多病。年輕婆羅門,這是導致多病的方式,也就是──經常用手、用土塊、用棍棒、或用刀劍傷害眾生。」

這段經文是佛陀回答須婆的第三個問題「什麼因緣使人多病」。從佛陀的回答中我們可以了解,使人多病的因緣是傷害眾生的不善業。在當時那一世臨死時,如果這樣的不善業成熟,就會使眾生下一世投生在惡道受苦。但是如果在臨死時是其他某個善業成熟,使他投生來人間的話,傷害眾生的業成熟時就會使他多病。

對於這項業果法則,我們要引述布提卡達尊者 [31] 的故事:過去在迦葉佛 [32] 的時代,他是一個捕鳥人。捕捉到很多鳥之後,他將多數的鳥獻給皇宮,剩下的也多數都賣掉了。對於賣不完的鳥,由於害怕牠們逃走,因此他將牠們的翅膀與腳都折斷,使牠們既不能飛走,也無法跑掉。由於他從事這樣殘忍的傷害業很久的時間,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於地獄,遭受很長久時間的種種痛苦煎熬。

後來,由於他在迦葉佛時代所造的善業成熟,在我們佛陀的時代他出生為人。他供養一位比丘種種資具,但是那個善業的力量不足以抑制過去世傷害眾生的不善業所產生的多病果報。他出家為比丘之後,有一天他生病了,全身長滿了膿瘡,而且那些膿瘡一天比一天擴大,全身的傷口都流出膿血,使他全身變得非常骯髒、惡臭與可厭。同伴比丘們照顧不了他,就丟下他不管。佛陀知道這件事之後,就親自以溫水為他擦洗身體,並且為他清洗袈裟。對於佛陀的慈悲照顧,布提卡達尊者由衷地生起感恩與喜悅,內心也變得愈來愈平靜。佛陀為他講了一個簡短的開示。聽聞佛陀開示之時,他能夠觀照行法的無常、苦、無我本質。開示完後他就證得阿羅漢果,解脫一切煩惱。

現在,我們用前面學習過成熟時間不同的四種業來了解布提卡達尊者過去世的業果關係。

在他很殘忍地傷害許多鳥那一世,如果造作那些不善業時的眾多第一速行心成熟,而使他遭受身心的苦惱,那些業稱為「現生受業」。來不及在那一世成熟的其他第一速行心的業都變成「既有業」,不能產生果報。

在那一世臨死時,傷害鳥的眾多第七速行心當中一個造成他下一世投生在地獄,那個業稱為「次生受業」。在那個地獄裡,其他眾多第七速行心的業繼續成熟,帶給他許多煎熬與痛苦,那些業也稱為「次生受業」。來不及在那一世成熟的其餘第七速行心的業都變成「既有業」,不能產生果報。

他在那個地獄臨死時,傷害鳥的眾多中間五個速行心當中一個造成他再下一世投生於另一個地獄,那個業稱為「後後受業」。從那時開始,一直到他的最後一世,眾多的中間五個速行心繼續產生苦報,乃至在他投生為人之後使他多病,所有這些業也都稱為「後後受業」。只要他還在生死輪迴當中,所有還未成熟的中間速行心的業力都還繼續存留在他的心流裡,等待機會成熟,即使經過再久的時間,也都不會變成「既有業」。只有到他證得阿羅漢果那一世終結,死亡而般涅槃之後,所有的中間速行心乃至其他所有一切業才都變成「既有業」,不能產生果報。

接著,我們以作用不同的四種業來了解他的業果關係:在他所有的生命期裡,造成他投生的一切業都稱為「令生業」,這包括令他投生於惡道的不善業,以及令他投生於善道的善業。

當不善的令生業使他投生於惡道之後,其他不善業成熟時,能使他所受的痛苦更厲害,持續的時間更久,這些不善業稱為「支助業」。然而,當其他善業成熟時,則能使他所受的痛苦減輕與縮短,或者帶給他快樂,這些善業稱為「阻礙業」。如果有某一個強而有力的善業成熟時,能夠中止那個不善令生業的果報,而產生那個強力善業的果報,使他離開那個惡道而投生於善道,那個強力善業稱為「毀壞業」。

相反的情況是,當善的「令生業」使他投生於善道之後,其他善業成熟時,能使他所受的快樂更美妙,持續的時間更久,這些善業稱為「支助業」。然而,當其他不善業成熟時,則能使他所受的快樂減少與縮短,或者帶給他痛苦,這些不善業稱為「阻礙業」。如果有某一個強而有力的不善業成熟時,能夠中止那個善的令生業的果報,而產生那個強力不善業的果報,使他在那個善道的生命結束,投生於惡道,那個強力不善業稱為「毀壞業」。

在我們佛陀的時代,善的「令生業」使他投生為人。然而,過去所做傷害鳥的不善業成熟,而使他遭受病苦,全身長滿膿瘡,骯髒而且無助,這些不善業稱為「阻礙業」。幸運的是,由於過去的善業成熟,使他能遇到佛陀這樣的極可喜所緣。佛陀親自照顧他,並且為他說法,使他身心舒適平靜,這些善業稱為「支助業」。乃至在聽聞佛陀說法的時候,過去他修行觀禪的善業成熟,加上聽法當時他用智慧與努力依法禪修,因而得以證悟阿羅漢道果,過去那些修行觀禪的善業也是「支助業」。

然後,我們用產生果報次第不同的四種業來了解他投生的情況:

書上並未記載他在迦葉佛與喬達摩佛這兩尊佛之間的時期做過任何重業,因此我們不能得知在這段期間是否曾有「重業」造成他的投生。在他傷害鳥的那一世臨死時,如果由於他回憶起傷害的事情而使那個業成熟,產生下一世投生於地獄,那麼那個傷害業是以「近業」的形式造成投生。如果他在那一世臨死時並未回憶傷害鳥的事情,但是由於沒有重業與近業即將成熟,而使他傷害鳥的這項經常做的業得到機會成熟,造成下一世投生於地獄,那麼那個傷害業是以「慣行業」的形式造成投生。在他下一世以後的投生情況裡,傷害鳥的不善業則以「已作業」的形式造成他投生於惡道。

最後,我們依照產生果報的地方不同的四種業來了解他的業果關係:

在迦葉佛時代,他傷害鳥的業是「不善的身業」;他禪修的業是「善的意業」。在我們喬達摩佛的時代,他布施用品給比丘是「善的身業」;他出家持受戒律包括了「善的語業」與「善的身業」;他禪修乃至證得阿羅漢道是「善的意業」。

他傷害鳥的業能使他投生於惡道及帶來痛苦的果報,那些業稱為「不善業」。他所做過能產生欲界投生的善業,包括布施、持戒、修行等,稱為「欲界善業」。如果他曾經修行止禪,成就色界禪那,那些業稱為「色界善業」。如果他曾經修成無色界禪那,那些業稱為「無色界善業」。


健康的原因

接著我們看下一段經文,佛陀回答須婆的第四個問題:

「年輕婆羅門,在此,某個女人或男人不用手、土塊、棍棒或刀劍傷害眾生。由於他如此地從事與完成這樣的業,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投生於善趣天界。如果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善趣天界,而是回來人間,那麼,無論再度投生在哪裡,他都會健康。年輕婆羅門,這是導致健康的方式,也就是──不用手、土塊、棍棒或刀劍傷害眾生。」

這段經文是佛陀回答「什麼因緣使人健康」的問題。從佛陀的回答中我們可以了解,使人健康的原因是不傷害眾生的善業,這也包括積極地幫助眾生,解除他們所受到的傷害與痛苦。在臨死時,如果這樣的業成熟,就會使人下一世投生於天界或人界。如果他投生於人界,這樣的善業能夠帶給他健康的快樂果報,兩家尊者 [33]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一阿僧祇與十萬大劫之前,當最上見佛 [34] 還未出現於世間時,兩家尊者是一位博學的婆羅門。後來他出家為隱士,追求來世的安樂,將大部份的時間都用於受用禪定中的快樂。最上見佛出現於世間之後,有一次他得到機緣聽佛說法,因而歸依了佛、法、僧三寶,成為佛教徒。當最上見佛胃痛時,他供養藥品,醫治佛陀的病。這種善業很殊勝,能產生圓滿的果報。正如佛陀在《中部.布施分別經》 [35] 中所說的:

「當一位有德行的人,以清淨的心,深信業有大果報,將如法得來的物品布施給另一位有德行的人時,我說那樣的布施能帶來圓滿的果報。」

在上述這件事情上,那位隱士是有德行的人,他修行成就八定與五神通,而且他歸依三寶,持守五戒。再者,他所供養的藥品是以正當的方式從森林裡取得的。接受他供養的是德行崇高的佛陀。他在供養前、供養時與供養後都生起歡喜與清淨的心,對於業能夠產生大果報有堅定的信心,因為他能以天眼通見到業果的作用。由於具足了這些因素,所以他的布施非常殊勝,能夠產生圓滿的果報。

有一天,當最上見佛的病痊癒,身體恢復健康時,他來見佛陀,並且如此發願:

「世尊,如來因為我的藥而身體痊癒。以此善業,願我生生世世沒有疾病,即使是幾秒鐘的不舒服也沒有。」

由於他的善業力量很強,足以支持他的願望圓滿實現,所以他在之後的每一生中都未曾生病,即使是幾秒鐘的不舒服也沒有。這也正符合佛陀所說的:「戒行良好者的願望可以由於其清淨的戒行而圓滿達成。」

兩家尊者在最上見佛時代累積了種種波羅蜜 [36] ,達到很長久的時間。那一世身壞命終之後,由於禪定的業力,他投生於梵天界,受用那裡清淨、詳和、自在、長壽的勝妙果報。這個造成他投生於梵天界的「令生業」是「色界善業」或「無色界善業」,是「次生受業」,它以「重業」的型態造成投生。在隨後數不盡的大劫裡,有時他投生於天界,有時投生於人界,無論投生在哪裡,他不曾受到生病的痛苦。

在勝蓮華佛的時代,他是居住在漢紗瓦帝城 [37] 的在家居士,聽到勝蓮華佛宣布某一位比丘為健康第一的大弟子,內心感到很嚮往。於是他累積許多善業,發願在未來佛的教化期中得到同樣的榮銜,並且隨後得到勝蓮華佛授記將來能成為健康第一的比丘。他在當時很長久的生命裡持續地累積善業,例如:布施、持戒、修行止禪與觀禪。

在毗婆斯佛出現於世間之前,他出生在曼都瓦帝城 [38] ,後來出家為隱士。遇到毗婆斯佛之後,他就以佛陀為師。當時許多比丘由於嗅到有毒花朵而引起疾病,他以神通力在森林裡採集各種藥材,將它們供養給生病的比丘,治好了他們的病。他對佛陀具有充分的信心,一有時間就去拜見佛陀,聽聞佛法,但是他仍然過著隱士的生活,依照佛陀所教導的方法在森林裡修行止禪與觀禪。

在那一世當中,他醫治眾多比丘疾病的善思是很強的善業,能造成他多生多世健康。在那一世身壞命終之後,由於禪定的業力,他投生於梵天界。

在之後大約九十一大劫的時間裡,他在人界與天界流轉。在迦葉佛的時代,他重新整理古老的醫方,這個善業直接造成他的健康與長壽。

在我們的喬達摩佛出現於世間之前,兩家尊者出生於憍賞彌的一戶長者家中。當他的褓姆在雅慕那河為他沐浴時,不小心使他滑入水中而被一隻大魚吞入腹中,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死亡。兩家尊者能夠在被大魚吞吃之後仍然存活,這是由於所謂「智慧遍滿神通」 [39] 這種力量的緣故。什麼是「智慧遍滿神通」呢?對於有過去世強大的波羅蜜支持,肯定會在那一世當中證悟阿羅漢果的人,他不可能在尚未證得阿羅漢果之前死亡,這種保證他不會提前死亡的神奇力量稱為「智慧遍滿神通」。由於兩家尊者過去世累積的許多波羅蜜善業即將成熟的緣故,所以「智慧遍滿神通」在他的身上產生,使他不會提前死亡。

一個漁夫捕獲那條大魚,將牠賣給波羅奈城的一位長者。當那條魚被剖開時,他們發現魚的肚子裡有一個嬰兒,活得好好的,分毫沒有受損。長者的妻子將他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地養育。當這個消息傳出去而嬰兒的家人前來認領時,長者的妻子請求其父母允許她將嬰兒留下來撫養。最後由國王裁決這兩家共同擁有這嬰兒,因此將他取名為「兩家」。

他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到了八十歲的時候,他得到機緣聽聞佛陀說法,對佛法生起信心而出家修行。出家後的七天當中他精進修行,到了第八天就證得阿羅漢果,連同四無礙解智。後來佛陀宣佈他為健康第一的大弟子。他活到一百六十歲才般涅槃。兩家尊者能得到健康的果報是過去世不傷害眾生,乃至治療他人的疾病與傷害所造成,這也正符合佛陀在這段經文中所開示的:不傷害眾生的業能產生健康的果報。


醜陋的原因

接著佛陀回答須婆的第五個問題:

292「年輕婆羅門,在此,某個女人或男人容易憤怒,經常激動,即使只是被說了幾句就生氣、震怒、憤恨、對抗,表現出氣憤、憎恨、不滿。由於他如此地從事與完成這樣的業,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投生於失落處、惡趣、苦界、地獄。如果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失落處、惡趣、苦界、地獄,而是回來人間,那麼,無論再度投生在哪裡,他都會容貌醜陋。年輕婆羅門,這是導致容貌醜陋的方式,也就是──容易憤怒,經常激動,即使只是被說了幾句就生氣、震怒、憤恨、反抗,表現出氣憤、憎恨、不滿。」

從佛陀這段回答中,我們了解憤怒是造成容貌醜陋的原因。在一個眾生臨死的時候,如果憤怒的業成熟,就會使他下一世投生於惡道受苦。另一種情況是,如果在他臨死時有善業成熟,即將造成他下一世投生為人,但是,如果在他過去做那個善業時,心裡懷著憤怒的話,他的善業就被憤怒所圍繞,那麼,那個憤怒的業力能使他下一世作人時容貌醜陋。

五醜 [40] 就是這項業果法則的一個例子:她是波羅奈城裡一個窮人的女兒,由於她的手、腳、嘴巴、眼睛、鼻子這五個部份都長得很醜陋,所以被稱為「五醜」。雖然她的相貌長得很醜陋,但是她的觸感卻是很美妙迷人的,這些都是她過去世所做的業造成的。

在過去的某一世裡,她是波羅奈城一個窮人的女兒。有一位辟支佛 [41] 需要黏土來整理其住所,因此就進入波羅奈城托缽,以便取得黏土。那位辟支佛來到那個女人的家門口,靜靜地站在那裡。當那個女人第一眼見到那位辟支佛時,她很生氣地看著那位辟支佛,心裡責怪他為什麼來要黏土,不過她還是將黏土給了那位辟支佛。如此,她布施黏土的善業被憤怒所圍繞。雖然那個善業使她投生為女人,但是由於她的憤怒,所以她長得很醜陋,被稱為「五醜」。而她的觸感很美妙迷人是因為她供養辟支佛一團黏土,讓他能用來整理他的住所的緣故。

雖然她長得很醜陋,但是她過去世的善業透過迷人的觸感而產生果報:有一天,她無意間碰觸到波羅奈的國王巴卡。巴卡迷戀上她,就化裝成一位紳士去她家拜訪,然後娶了她為王妃。後來,巴卡想封她為王后,但是恐怕她醜陋的外表會成為眾人嘲笑的話題,於是他想出一個辦法,使全國人民都能體驗到五醜極為殊勝美妙的觸感,然後順理成章地封她為王后。後來其他王妃嫉妒她,將她遺棄在一艘船上,任水漂走。另一個國王巴瓦里亞 [42] 獲得了她,就宣稱她屬於自己所有。巴卡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很生氣,準備對巴瓦里亞宣戰。不過後來他們雙方和解了,並且決定從那個時候開始,五醜隔週地輪流住在他們的王宮。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了解,憤怒的不善業成熟時能產生容貌醜陋的果報。


美貌的原因

接著佛陀回答須婆的第六個問題:

「年輕婆羅門,在此,某個女人或男人不容易憤怒,不經常激動,即使被說了很多話也不生氣、不震怒、不憤恨、不對抗,不表現出氣憤、憎恨、不滿。由於他如此地從事與完成這樣的業,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投生於善趣天界。如果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善趣天界,而是回來人間,那麼,無論再度投生在哪裡,他都會容貌怡人 [43] 。年輕婆羅門,這是導致容貌怡人的方式,也就是──不容易憤怒,不經常激動,即使被說了很多話也不生氣、不震怒、不憤恨、不對抗,不表現出氣憤、憎恨、不滿。」

從佛陀這段回答中我們了解,造成容貌美好的原因是不憤怒、不激動。要做到不憤怒、不激動,就必須積極地保持溫和、慈愛、有耐心、能忍耐不如意的遭遇。如果這樣的善業在臨死時成熟,就能使眾生下一世投生於天界或人界。如果他下一世投生於人界,那樣的善業能帶給他容貌美好的果報,須菩提尊者 [44]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勝蓮華佛的時代,他出生於一個富有的家庭,名叫難陀(Nanda)。後來他出家為隱士,成為四萬四千名隱士的領袖。他們住在一座大森林裡修行止禪,成就八定與五神通。

有一天,勝蓮華佛與十萬位阿羅漢以神通飛到他們的住處。那些隱士非常高興,就在幾分鐘內以神通力採集各種花,做成花座。佛陀與諸阿羅漢就坐在那些花座上進入滅盡定 [45] 七天。在那七天裡,難陀隱士都一直站在佛陀的後面,手裡撐著一支華蓋以遮護佛陀。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在累積善業時的毅力多麼堅強。他在七天當中不移動、不躺臥、不吃、不睡,他的心非常專注,因為那時他已經精通八定與五神通。他以專注的心站在佛陀後面,撐著花朵製成的傘蓋遮護佛陀連續七天。我們很難想像他累積了多少善業:即使只在一彈指之間,就已經有數百萬個善的意門心路過程生滅;七天以來,難陀隱士的心路過程中所產生的善業是不計其數的,這些是欲界的善業。在每個心路過程裡七個速行心的中間五個是比較強而有力的,它們有強的業力,能夠在下一世之後的未來世裡長期地產生欲界的殊勝果報。至於他的下一世,則由禪那的業(廣大業)產生果報,使他投生於梵天界,因為他的禪那業是「重業」。

當佛陀與諸阿羅漢從滅盡定出定時,正是供養他們的最佳時機。那些隱士從森林裡採得水果與花,供養佛陀與僧團。佛陀交代一位慈心禪那第一及接受供養第一的比丘開示佛法,以表達感謝、隨喜、回向與祝福。

開示完後,除了難陀之外,其他的隱士全部都證得阿羅漢果。難陀則由於傾心於那位比丘莊嚴的儀態,所以沒有證得任何聖道、聖果。當他知道開示的那位比丘獲得那兩項第一所需要具備的特質時,難陀發願將來自己也能得到同樣的成就。

當時難陀隱士的戒行清淨,猶如明亮的寶珠,而且伴隨著八定與五神通;在供養前、供養時與供養後他都心存歡喜,對佛法僧三寶有清淨的信心;他深信業有大果報,因為他能以天眼通清楚地了知業果的作用;接受他布施的是世間無上的福田,而且他在最佳的時機布施給他們,因此他的願望肯定會由於布施者與接受者雙方的清淨而圓滿達成。他發願之後,就得到勝蓮華佛的授記:他將在喬達摩佛的時代成為慈心禪那第一與接受供養第一的比丘。

雖然他並沒有改變隱士的身份,但是他經常去拜見佛陀與聽聞佛法。他依照佛陀的教導而修行止禪與觀禪,尤其注重於修行慈心禪那,並且以慈心禪那為基礎進而修行觀禪,達到行捨智 [46] 的階段。

在這裡,我們簡單地就「緣起」法來了解業果法則:在難陀隱士供養水果與花給剛從滅盡定出定的佛陀與僧團之後,他發願要成為慈心禪那第一與接受供養第一的比丘。在他如此發願的時候,他的心中生起了無明、愛、取這三項緣起法。為什麼這樣說呢?

根據佛陀的教導,我們的身心是由究竟名色法構成的。所謂的「究竟名色法」 [47] 是指將身心現象分析到不可再分的基本實質,如此分析到最終,真實存在的精神成份稱為「究竟名法」,真實存在的物質成份稱為「究竟色法」,這兩者合稱為「究竟名色法」。如果我們了知它們是究竟名色法,那是正確的、是觀智、是正見。但是如果我們將它們看成是男人、女人、比丘、比丘尼,那就是錯誤的,如此的錯知稱為「無明」。在這裡,難陀隱士將一堆究竟名色法看成是慈心禪那第一與接受供養第一的比丘,這是「無明」。基於無明,他渴望成為慈心禪那第一與接受供養第一的比丘,這是「愛」。他執著於那樣比丘的生命,這是「取」。無明、愛、取這三種煩惱稱為「煩惱輪轉」 [48] ,意即造成生死輪迴的煩惱。

基於無明、愛、取的緣故,他供養水果與花給無上的福田──佛陀與僧團,這些善業稱為「行」。它們是無常的,一生起之後就立刻壞滅,但是它們在他的心流當中留下了業力,在《發趣論》的業緣那一段裡,業力稱為「業」。用另一種方式來看,在他造這些善業時生起的思心所稱為「業」,與思心所同時生起的其他名法稱為「行」。行與業這兩種造作行為的現象稱為「業輪轉」 [49] ,意即造成生死輪迴的業。

在他實現願望、成為慈心禪那第一與接受供養第一的比丘那一世,過去世那些善業力成熟,產生那一世的果報名色法,或稱為果報五蘊。「五蘊」與「名色」同樣都是指組成我們身心現象的基本成份,這兩個術語的差別只在於所用的分類方法不同而已。「五蘊」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其中的色蘊就是色法,其餘的受、想、行、識這四蘊就是名法,因此五蘊也就是名色法。果報五蘊稱為「果報輪轉」 [50] ,意即:生死輪迴中的果報。 以上總共是五種過去因:無明、愛、取、行、業 [51] 。它們能產生五種現在果,即:他最後那一世的果報五蘊。我們可以如此歸納:由於煩惱輪轉的緣故,所以造成業輪轉;由於業輪轉的緣故,所以產生果報輪轉。在眾生承受果報的時候,又繼續生起新的煩惱;由於煩惱,所以繼續造作新的業;由於業,所以繼續產生未來的果報。就這樣,煩惱、業、果相續地輪轉下去。

一直到這個眾生透過修行而斷盡煩惱,證悟阿羅漢果之後,他才不再造作任何善惡業。由於煩惱輪轉已被斷除,所以不再造成業輪轉;由於煩惱輪轉與業輪轉都已經不再生起,所以在阿羅漢般涅槃之後,果報輪轉也就不再產生。就這樣,煩惱、業、果的輪轉相續地止息下來。

我們也可以如此歸納:過去五種因能產生現在五種果,現在五種因能產生未來五種果。就這樣,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當中,因果不斷地相續產生。阿羅漢斷盡煩惱,不再造業,意即根除了現在五種因。由於現在五種因滅盡無餘,所以在般涅槃之後,未來五種果也將滅盡無餘(意即不再產生)。就這樣,未來不再有因果相續產生。緣起法的原理就是如此:由於因生起,所以果生起;由於因滅盡,所以果滅盡。這也正是業果法則的原理。

上述難陀隱士的善業被強而有力的慈心禪那所圍繞。為什麼他的慈心禪那能夠強而有力呢?因為他特別注重於修行慈心禪那,不斷重複地練習進入慈心禪那,這是一項因素。以慈心禪那為基礎,他修行觀禪。由於慈心禪那的支助,所以他的觀智清晰、深入、徹底、強而有力。他強而有力的觀智回過頭來促使他的慈心禪那更穩固與強而有力。根據《發趣論》,這是強而有力的助緣,稱為「親依止緣」 [52] 。他用什麼方法來使止禪與觀禪互相資助呢?他進入慈心禪那,出定之後立即觀照禪那名法 [53] 為無常、苦、無我。然後又再進入慈心禪那,出定後又再觀照禪那名法為無常、苦、無我……如此一再地重複修行。由於這樣不斷重複的禪修,所以他的慈心禪那與觀禪都變得穩固與強而有力,這是另一項因素。

慈心禪正好與憤怒互相對立,這就是為什麼難陀隱士的心經常沒有憤怒的緣故。經由修行止禪與觀禪,他的神通與觀智能夠長時期地抑制憤怒,不使它生起,所以他的心得到淨化。由於淨化的心,他的願望將能圓滿達成。在那一生中,他修行止禪與觀禪很長的時間,意志力非常堅強。意志力就是業,當意志力堅強時,沒有什麼願望是不能實現的。

在我們佛陀的時代,他出世為富翁須摩那的兒子,給孤獨長者 [54] 的弟弟。由於他的容貌英俊、清秀、美好,所以他被取名為須菩提,意即「善相」。這是因為過去世他做善業時,沒有被憤怒、激動等煩惱所圍繞,而是被慈愛、耐心等善的素質所圍繞的緣故,那個善業帶給他容貌美好的果報。

在給孤獨長者供養祇園精舍那一天,須菩提恭敬地聆聽佛陀說法,因此對法生起信心而出家。出家後他精通兩部律。從佛陀那裡得到修行的法門之後,就獨自在森林裡修行。他以慈心禪那為基礎,進而修行觀禪,證得阿羅漢果。他平等地說法,不分別親疏好惡。佛陀宣稱他為寂靜遠離第一與接受供養 [55] 第一的大弟子。他那強而有力的慈心禪那使他的心經常寂靜,而且長久以來就已經遠離煩惱,無諍而住。

據說他在入村托缽時,先站在每一家施主的門口進入慈心禪那,出定後才接受供養,以便使施主們能得到最大的福德。他行腳來到王舍城,頻毗娑羅王 [56] 答應要為他建造一個住所,但是忘了履行諾言。須菩提尊者就在露天的地方禪修,結果很久的時間都沒有下雨。頻毗娑羅王後來發現不下雨的原因,就趕緊命令部下先為須菩提尊者建造一間樹葉蓋成的小屋。須菩提尊者一進入小屋,坐在稻草製成的床上時,天就開始下雨。他的心由於慈心禪那與出世間智慧而清淨,因此天神也來保護他免受雨淋濕。由此可知:什麼樣的業就產生什麼樣的果;清淨的心就使得眾生清淨。


無勢力的原因

接下來的經文是佛陀回答須婆的第七個問題:

293「年輕婆羅門,在此,某個女人或男人心存嫉妒,對別人所得到的利益、恭敬、尊重、致敬、禮拜、崇拜感到嫉妒、憤慨,繫懷怏怏不樂。由於他如此地從事與完成這樣的業,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投生於失落處、惡趣、苦界、地獄。如果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失落處、惡趣、苦界、地獄,而是回來人間,那麼,無論再度投生在哪裡,他都會沒有勢力。年輕婆羅門,這是導致沒有勢力的方式,也就是──心存嫉妒,對別人所得到的利益、恭敬、尊重、致敬、禮拜、崇拜感到嫉妒、憤慨,繫懷怏怏不樂。」

從佛陀這段回答當中我們知道,造成沒有勢力的原因是嫉妒別人所得到的利益、恭敬與成就。如果這種不善的業力在臨死時成熟,就會造成眾生下一世投生在惡道。但是,如果眾生由於善業力而投生為人,這種嫉妒的不善業力在人界成熟時,就帶來沒有勢力的果報。羅沙迦提舍尊者 [57] 就是一個例子:

過去在迦葉佛的時代,羅沙迦提舍尊者是一位比丘,接受居住地區一位富翁的護持。有一天,一位阿羅漢比丘進入這位富翁供養的寺院。富翁很歡喜那位阿羅漢比丘的威儀,就請他住下來,自願要供養他。阿羅漢答應住下來,但是原本居住在那裡的這位比丘對他生起嫉妒心,因此就向施主說新來的比丘很懶惰,一無是處。他將施主託他帶回去供養給那位阿羅漢的食物倒入火炭中,這是他由於嫉妒而做的不善業。那位阿羅漢比丘知道他的心念,就動身離去,以神通力飛過天空。當這位比丘見到阿羅漢比丘如此離去時,他的心中生起悔恨。他的善業無法優先產生果報,於是死後他投生於地獄。受完地獄的苦之後,他投生為夜叉,從來沒有吃飽過。之後的五百世他都投生為狗,每一世都遭受許多惡業的果報,經常都在飢餓中,不曾吃飽。

在我們佛陀的時代,他投生為憍賞彌一個漁夫的兒子,取名為羅沙迦。在他們的村子裡住著一千戶人家。在羅沙迦投生的那一天,那一千戶人家都挨餓,而且受到種種災難,所以他們將羅沙迦一家人趕走。羅沙迦生長到能走路的程度時,他的母親就交給他一塊陶器的破片,趕他出去行乞。他四處流浪,無人照顧,像烏鴉一般地撿地上的飯團來吃。在他七歲的時候,舍利弗尊者遇到他,同情他的不幸而剃度了他。但是他的運氣總是很差,每次托缽時,得到的食物都很少,從來沒有吃過像樣的一餐。

當羅沙迦尊者修行到相當程度時,就證得了阿羅漢果。為什麼他能證果呢?因為他在迦葉佛的教化期中修行了足以支持他證得阿羅漢果的波羅蜜很長久的時間。儘管他在最後這一世證得了阿羅漢果,但是他還是得不到足夠的食物。每當施主將食物放進他的缽裡時,食物就立刻消失。原因是過去世他將施主託他供養阿羅漢比丘的食物倒入火炭中,而且他對別人所得到的利益、恭敬、尊重、致敬、禮拜、崇拜感到嫉妒、憤慨,繫懷怏怏不樂。

到了他快要般涅槃的時候,舍利弗尊者認為他應該吃到像樣的一餐。他與羅沙迦尊者一起進入舍衛城去托缽,但是沒有人注意到他們。於是他帶羅沙迦回到寺院,自己去托缽,然後託人將食物帶去給羅沙迦。然而,受他託付的那個人自己將食物全部吃了。當舍利弗尊者發現這件事時,時間已經過了日中。於是他到國王的宮殿裡去,得到了一缽由蜂蜜、酥油、奶油與糖混合成的甜品,然後帶去給羅沙迦。舍利弗尊者自己捧著缽,而叫羅沙迦吃那缽裡的甜品,以免那甜品消失。當天晚上,羅沙迦提舍尊者就般涅槃了。由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了解,當嫉妒的不善業成熟時,就會產生沒有勢力的果報。


有勢力的原因

接著佛陀回答須婆的第八個問題如下:

「年輕婆羅門,在此,某個女人或男人不心存嫉妒,對別人所得到的利益、恭敬、尊重、致敬、禮拜、崇拜不感到嫉妒,不憤慨,不繫懷怏怏不樂。由於他如此地從事與完成這樣的業,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投生於善趣天界。如果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善趣天界,而是回來人間,那麼,無論再度投生在哪裡,他都會很有勢力。年輕婆羅門,這是導致很有勢力的方式,也就是──不心存嫉妒,對別人所得到的利益、恭敬、尊重、致敬、禮拜、崇拜不感到嫉妒,不憤慨,不繫懷怏怏不樂。」

從這段經文中我們可以了解,造成有勢力的原因是不嫉妒別人的利益、恭敬與成就,乃至積極地懷著隨喜的心,為別人的成功感到歡喜。如果這樣的善業在臨死時成熟,就能造成下一世投生於天界或人界。如果投生於人界,那麼這種善業能帶來有勢力的果報,優樓頻螺迦葉 [58] 就是很好的例子:

過去在勝蓮華佛的時代他是一位在家居士,有一天他見到勝蓮華佛宣布獅子音比丘 [59] 為隨從者人數第一的大弟子,他感到非常歡喜,並且發願自己也能在未來佛的教化期中得到同樣的榮銜。為了實現這個心願,他累積了許多善業。

在這個例子裡,他對獅子音比丘獲得的利益、恭敬、尊重、致敬、禮拜、崇拜不感到嫉妒,不憤慨,不繫懷怏怏不樂,反而是隨喜其成就,他全身充滿了喜悅與快樂。這種態度帶給他很大的利益,使他獲得愈來愈高的生命。

就緣起法而言,如果他了知比丘只是究竟名色法的組合,則他的了知是正確的,是正見,因為從究竟諦的角度來看,只有究竟名色法存在而已,沒有真實的比丘、比丘尼存在。他將究竟名色法看成是隨從者人數第一的比丘,這是他的「無明」。基於無明,他發願自己在未來佛的教化期中成為那樣的比丘,這種對生命的渴望就是「愛」。他對那樣比丘生命的愛由於不斷重複而變強,使他執著那樣比丘的生命,這就是「取」。為了達成那項願望,他累積許多善業,那些善業就是他的「行」,包括他持戒清淨,實行布施,供養資具給佛陀與僧團,修行止禪,並且修行觀禪達到行捨智的階段。那些善業是無常的,一生起後就立即壞滅,但是它們在他的名色相續流裡留下了業力,業力也可稱為「業」,因此總共有五種過去因,即無明、愛、取、行、業。

後來他出生為馬興達之子,弗沙佛 [60] 的同父異母之弟。他與另外兩位兄弟平定了邊境的動亂,因此國王賜給他們供養佛陀與十萬位比丘三個月的權利,作為酬勞。他們指派三位大臣安排佛陀與僧團的一切所需,他們自己則受持十戒,親近佛陀,聽聞佛法,一有時間就修行止禪與觀禪。過去的那三位大臣在我們喬達摩佛的時代分別是:頻毗娑羅王、毘舍佉居士及護國尊者 [61]

那三兄弟在天界與人界流轉,到了最後一生,他們出生於族姓為迦葉的一個婆羅門家庭,學習三部吠陀 [62] 。後來三兄弟都出家為隱士。在他們結髮外道三兄弟當中,大哥優樓頻羅迦葉與五百名弟子住在優樓頻羅的尼連禪河邊。河的稍下游處住著老二那提迦葉及其三百名弟子。再往下游處住著老三伽耶迦葉 [63] 及其二百名弟子。

佛陀在仙人落處 [64] 度過第一次雨季安居之後,就前去造訪優樓頻螺迦葉。儘管優樓頻螺迦葉告知佛陀說在他們供奉聖火的屋舍裡有毒龍居住,佛陀仍然選擇在那裡住。佛陀先後以神通力降伏了吐煙與吐火的兩條毒龍,優樓頻螺迦葉因此很欽佩佛陀的神通,就提議要每天供養佛陀飲食。佛陀住在附近的一個樹林裡三個月,並且多次顯現神通,等待優樓頻螺迦葉心態轉化,堪能聽受佛法。最後佛陀決定直接說穿優樓頻螺迦葉還不是阿羅漢的事實,而且所遵循的修行方法不能使他證得阿羅漢果,藉此來警醒優樓頻螺迦葉。那時優樓頻螺迦葉才認輸,並且請求出家。佛陀要他將這個決定告訴他的弟子們,讓他們選擇自己未來的方向。他的弟子們早已傾心於佛陀,所以都一起剃髮出家,將螺髮及作火供的器具都丟棄到河裡。那提迦葉與伽耶迦葉見到從河的上游漂來的供火具與螺髮,都趕來問發生了什麼事情。了解情況之後,他們也都跟隨佛陀出家。佛陀在象頭山為他們開示《燃燒經》 [65] ,他們全部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與優樓頻螺迦葉及其眾弟子離開象頭山,來到王舍城。優樓頻螺迦葉當著頻毗娑羅王及集會的人民大眾面前,公開地宣稱自己歸依了佛陀。

他之所以被稱為優樓頻螺迦葉,一方面是為了與其他姓迦葉的人作區別,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在優樓頻螺出家的緣故。他原本有一千名隨從弟子,他們跟隨佛陀出家之後,還是一直追隨在優樓頻螺迦葉身邊。每一名弟子又剃度了許多人,因此他們這一團比丘人數非常眾多。

阿難尊者的戒師──毘羅吒獅子 [66] ──就是優樓頻螺迦葉的弟子。當優樓頻螺迦葉歸依佛陀時,毘羅吒獅子也隨著歸依佛陀。

後來佛陀在比丘大眾中宣布優樓頻螺迦葉是隨從者人數第一的大弟子,這充分顯示了不嫉妒的善業能夠產生很有勢力的果報。


貧窮的原因

接著佛陀回答須婆的第九個問題:

294「年輕婆羅門,在此,某個女人或男人不布施食物、飲品、衣服、車乘、花蔓、香、油膏、床、住所、燈給沙門或婆羅門。由於他如此地從事與完成這樣的業,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投生於失落處、惡趣、苦界、地獄。如果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失落處、惡趣、苦界、地獄,而是回來人間,那麼,無論再度投生在哪裡,他都會貧窮。年輕婆羅門,這是導致貧窮的方式,也就是──不布施食物、飲品、衣服、車乘、花蔓、香、油膏、床、住所、燈給沙門或婆羅門。」

經文中提到不布施給「沙門或婆羅門」,這只是以沙門與婆羅門作為布施對象的代表,而不是指布施的對象只限於沙門與婆羅門。

從佛陀的這段回答中我們了解,造成貪窮的原因是吝嗇,雖然自己有許多物品可以布施,但是卻絲毫不願施捨任何財物來幫助別人。這種吝嗇的不善業可以使人投生於惡道,或者當有其他善業令他投生為人時,這種吝嗇的不善業能帶給他貪窮的果報,阿南達富翁 [67] 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這是《法句經》第62偈的故事:在我們佛陀的時代,舍衛城住著一個富翁,名叫阿南達,他家財萬貫,非常富有,但是卻非常吝嗇。每隔半個月他都會要他的親戚們聚集在一起,然後再三地告誡他的兒子目拉師利 [68] 說:「不要認為這些財產很多,已經擁有的財富不可以送給別人,而應當累積更多的財富,因為即使每次只花掉一點錢,財產還是會耗盡的。」

後來,他的壽命盡了,沒有將自己所埋藏的五大寶藏告訴兒子,他就死亡了。國王聽到他死亡的消息之後,就召見他的兒子目拉師利,任命他繼承富翁的地位。

那時,在舍衛城城門附近的一個村子裡住著一千戶低賤種姓的人(旃陀羅) [69] ,他們集體地接受雇用,從事勞動工作,藉著如此獲得的微薄薪資而活命。阿南達富翁在臨死的時候,由於對自己的財富慳吝的緣故,下一世他投生在那一千戶低賤種姓當中的一戶家庭裡。

自從他投胎的那一天開始,那一千戶人家就不再能得到任何薪資,乃至於連一口飯也沒得吃。他們彼此議論說:「現在雖然我們辛苦工作,卻得不到食物可吃,我們之中必定有倒楣的人存在。」於是他們想了一個辦法調查誰是那個造成大家倒楣的人:他們將他的父母親除外,其餘的人分成兩組來作試驗。最後他們得到一個結論,認為倒楣的人就是出現在他們這個家庭裡,所以他們將他的母親驅趕出去。

在他的母親這方面,自從她懷胎以來,就很難乞討到食物吃。最後他的母親生產出一個男嬰,這個男嬰的手、腳、眼睛、耳朵、鼻子、嘴巴都沒有長在端正的位置。由於肢體上的這些缺陷,使他看起來好像泥土做的妖怪一般,令人感到極端可厭。儘管這樣,他的母親並沒有因此就遺棄他,畢竟作母親的對自己懷胎而生產的兒子總是懷著很強的關愛。

他的母親為了撫養他費盡了千辛萬苦:每次在他的母親帶著他外出工作的日子,她都一無所獲;唯有將他留在家裡,他的母親獨自外出工作的日子,她才能得到一些薪資維持生活。當他成長到能夠靠自己乞討以維持生活的時候,他的母親就交給他一塊瓦片,趕他出去,說:「親愛的兒子,為了你的緣故,我已經吃盡了苦頭,現在我無法再撫養你了。在這個城市裡,有人布施食物給貧民與旅客,你就靠著自己乞討來養活自己吧!」

這個小乞丐就挨家挨戶地乞討,最後來到他前一世作為富翁阿南達時所住的房子。他回憶起前一世的事情,就進入前一世屬於自己的房子裡。他走進了三個房間,但是沒有人注意到他。當他走進第四個房間時,富翁目拉師利的小兒子們被他嚇了一跳,就放聲大哭。富翁的佣人們走進來,對他說:「滾出去,你這個倒楣鬼!」說著就打他一頓,將他拉扯出去,丟在垃圾堆上。

當時,佛陀在阿難尊者的陪同之下,正在城裡托缽。他來到這件事的現埸時,就看著阿難尊者。阿難尊者請問佛陀什麼原因,佛陀將事情的經過告訴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將目拉師利找來,同時有一大堆人也聚集在那裡觀看。佛陀問目拉師利說:「你認識這個小乞丐嗎?」目拉師利回答說:「不認識。」佛陀說:「他就是你的父親阿南達富翁。」目拉師利聽了不相信。佛陀對那個小乞丐說:「阿南達富翁,告訴你的兒子你所埋藏的五大寶藏吧。」那個小乞丐就指出了前一世埋藏的寶藏,目拉師利也就相信了,並且歸依了佛陀。佛陀為他說法,並且說了以下的偈頌:

「我有兒子,我有財富。」

愚人如此而懷憂傷。

自己且不是自己的,

哪來兒子?哪來財富?

這首偈頌的意思是:世間的愚人由於貪愛自己的兒子與財富而生起擔憂與苦惱,例如,想到已經失去了兒子,內心就生起憂傷;想到正要失去兒子,內心也生起憂傷;想到將來會失去兒子,內心還是生起憂傷。至於財富也是同樣的道理,想到已經失去財富、正要失去財富或將會失去財富,都會因而心懷憂傷。如此,有六種造成心懷憂傷的情況。想到「我要養育兒子」,因而不分日夜地上山下海,或奔波於道路,以種種方式努力的時候,也會心懷憂傷。想到「我要賺取財富」,因而從事農業、商業等的時候,也會心懷憂傷。這些都是心懷憂傷的情況。

由於這樣的憂傷而使自己痛苦,無法轉變為快樂。如此,在活著的時候,自己已經無法作主,不是自己的主人了,在瀕臨死亡的時候更是如此:躺臥在臨死的床上,在生命相續即將斷絕、骨節相連即將分裂的時候,遭受到猶如火燒一般的痛苦。死亡之後投生到下一世,也是自己無法作主:每天必須有兩次的洗浴,三次的進食,還須用塗香、花蔓加以裝飾。身體就像自己的伴侶一樣,盡此一生都要如此地照顧它,無法避免辛苦,所以說「自己且不是自己的」。

「哪來兒子?哪來財富?」是指:無論兒子也罷,財富也罷,在自己遭受到臨死的痛苦時,以及投生到下一世遭受種種辛苦時,他們又能幫得上什麼忙呢?就像阿南達富翁的情況,他從來不施捨任何財物給任何人,只是將財富給了兒子。結果在他躺在臨死的床上時,以及下一世遭受到痛苦時,哪裡來的兒子?哪裡來的財富?在這樣的時候,兒子也罷,財富也罷,能為他去除任何臨死的痛苦嗎?能為他產生任何下一世的財富嗎? [70]

因此,有智慧的人應該了解業果法則:在盡自己的責任栽培子女之餘,並不會為了他們的緣故而心懷憂傷。在盡自己所能,從事正當職業以維持生活的時候,也不會為了財富的緣故而心懷憂傷。因為子女能否有大好成就,以及自己能否累積大量財富都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不是單靠個人的意願與努力就能決定的。智者了解無我的道理,自己尚且不是自己的,更何況兒子與財富?他不以兒子與財富作為依靠,而以自己所造的善業作為依靠。善業的力量成熟時,能夠在他臨死痛苦的時候減輕他的痛苦,也能夠帶給他下一世的快樂,這些都不是兒子或財富所能做的。

由阿南達富翁這個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吝嗇的業力成熟時,能夠造成貧窮的果報。


富有的原因

接著佛陀回答須婆的第十個問題如下:

「年輕婆羅門,在此,某個女人或男人布施食物、飲品、衣服、車乘、花蔓、香、油膏、床、住所、燈給沙門或婆羅門。由於他如此地從事與完成這樣的業,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投生於善趣天界。如果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善趣天界,而是回來人間,那麼,無論再度投生在哪裡,他都會富有。年輕婆羅門,這是導致富有的方式,也就是──布施食物、飲品、衣服、車乘、花蔓、香、油膏、床、住所、燈給沙門或婆羅門。」

從佛陀這段回答當中我們可以知道,造成富有的原因是布施的善業。如果這種善業在臨死時成熟,就會使眾生下一世投生於天界或人界。如果投生於人界,布施的善業能夠產生富有的果報。關於這一點,西瓦利尊者 [71] 是很好的例子:

過去在勝蓮華佛的時代,他發願要像勝蓮華佛的弟子善見 [72] 比丘那樣,成為接受供養第一的大弟子。為了達成這個心願,他布施佛陀及十萬位比丘僧團七天的飲食。這個善業的果報非常大。為什麼呢?

那時候人的平均壽命很長久,大多數人受持五戒而且持戒清淨。他了解戒行良好者的願望可以由於其清淨的戒行而圓滿達成。他修行止禪與觀禪,達到行捨智的階段,這是將來證得阿羅漢果時也具足四無礙解智的必然修行方法,因此他的布施伴隨著戒、定、慧的功德。再者,接受布施者是世間最上的福田──佛陀與僧團;布施物是以正當的方法得來的;他在布施前、布施時與布施後都具有清淨的心;由於他在之前修行觀禪時已經了知緣起法則,所以他對業能產生大果報深具信心。

由於這些因素,所以他的布施功德很大,能促使他的願望圓滿達成。而且事實上,勝蓮華佛就授記他將在喬達摩佛的教化期中成為接受供養第一的大弟子。

在毗婆斯佛的時代,他出生於曼都瓦帝城附近,那時人民與國王在比賽誰對佛陀與僧團的布施比較多。當他們需要蜂蜜、凝乳與糖時,他提供了足以供養六萬位比丘的份量。

在利見佛 [73] 的時代,他作國王,名叫瓦努那 [74] 。佛陀般涅槃之後,他對菩提樹作大布施,後來在菩提樹下過世,投生於化樂天 [75] 。他在人間作國王三十四次,名字都叫作蘇巴武。根據《譬喻經》的說明,在他的最後一生裡,他的父親是利加威馬哈力,他的母親是拘利族的公主蘇巴瓦沙 [76] ,可見他出生在一個非常富有的家庭。

他住在母親蘇巴瓦沙的胎中七年又七個月,最後她的母親要生他的時候努力了七天,仍然生不出來。蘇巴瓦沙想到自己可能活不久了,就對丈夫說:「我想在死亡之前作布施。」就交代丈夫送一份供養品去給佛陀。佛陀接受了供養,並且宣說祝福的謝詞。由於這個布施的緣故,她立刻順利地生出西瓦利。當她的丈夫回來時,她交代丈夫再供養佛陀與僧團七天。

西瓦利自從出生以來就有很高的天分。在他出生的那一天,舍利弗尊者就與他交談,並且在徵得他母親的同意之後剃度了他。當他的第一束頭髮被剃除時,他證得了須陀洹果。第二束頭髮被剃除時,他證得斯陀含果。剃度後他就離開家庭,住在一間幽靜的小屋禪修。他思惟自己長久住胎之苦,於是精進地修行觀禪,提昇觀智而證得阿羅漢果,連同四無礙解智。這是因為他曾在過去佛的教化期中累積深厚的波羅蜜,修行止禪與觀禪達到行捨智階段的緣故。

然而,是什麼原因造成他延遲出生呢?

在過去某一生中,我們的菩薩是波羅奈的國王。那時憍薩羅的國王攻打他,將他殺死,而且將他的王后佔為己有。波羅奈的王子從下水溝逃走,後來招集大批的軍隊反攻。他的母親聽到這個消息時,就建議兒子圍堵憍薩羅城,她的兒子照著做了。到了第七天,憍薩羅國王被捕捉,頭被砍下來送到波羅奈王子那裡。

過去世那個波羅奈王子在我們佛陀的時代就是西瓦利尊者。他圍堵城池的業造成他在母胎中住了七年又七個月,而且出生時經歷七天才完成。他過去那一世的母親就是我們佛陀時代的拘利族公主蘇巴瓦沙。

後來佛陀在比丘大眾當中,宣布西瓦利是接受供養第一的大弟子。據說當佛陀前去探視舍利弗尊者最小的弟弟卡底瓦拉尼亞.離婆多尊者 [77] 的時候,就是帶著西瓦利尊者同行,因為那條道路很難通行,而且糧食稀少。

又有另一次,西瓦利尊者與五百位比丘一起前往喜馬拉雅山,以試驗自己的福報,結果天神為他們準備了大量的食物。在一個名叫干達馬塔那的地方,有一位名叫那伽達多 [78] 的天神在七天裡都供養他們乳飯,這些是他過去世布施之善業的果報。從西瓦利尊者這個故事我們可以了解,布施的善業能夠產生富有的果報。


出身低賤的原因

接著佛陀回答須婆的第十一個問題:

295「年輕婆羅門,在此,某個女人或男人頑固與傲慢,不禮敬應受禮敬者,不起立致敬應受起立致敬者,不讓座位給應受座位者,不讓路給應受讓路者,不恭敬應受恭敬者,不尊重應受尊重者,不致敬應受致敬者,不禮拜應受禮拜者。由於他如此地從事與完成這樣的業,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投生於失落處、惡趣、苦界、地獄。如果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失落處、惡趣、苦界、地獄,而是回來人間,那麼,無論再度投生在哪裡,他都會出身低賤。年輕婆羅門,這是導致出身低賤的方式,也就是──頑固與傲慢,不禮敬應受禮敬者,不起立致敬應受起立致敬者,不讓座位給應受座位者,不讓路給應受讓路者,不恭敬應受恭敬者,不尊重應受尊重者,不致敬應受致敬者,不禮拜應受禮拜者。」

從佛陀的這段回答當中,我們了解造成出身低賤的原因是頑固與傲慢,對於應當尊重的人不表達尊重。如果這種傲慢的不善業在臨死的時候成熟,它能夠造成眾生下一世投生在惡道。但是如果有善業造成眾生投生為人,這種傲慢的不善業在人界成熟時,能產生出身低賤的果報,優波離尊者 [79] 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過去在勝蓮華佛的時代,優波離是一個富有的婆羅門,名叫善生。當勝蓮華佛來到他們住的城市開示佛法時,善生在大眾中注意到為佛陀支撐華蓋七天的善慶沙門。佛陀授記說善慶沙門未來在喬達摩佛的時代將名為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是說法第一的大弟子。善生也想在未來見到喬達摩佛,當他聽到勝蓮華佛宣布波提迦比丘 [80] 為受持戒律(背誦戒律)第一的大弟子時,他發願自己在喬達摩佛的時代也能得到同樣的榮銜。

為了達成這項目標,他累積了許多善行,其中一項就是以重資為佛陀與僧團建造一座寺院,名為所伯那。他也修行止禪與觀禪,達到行捨智的階段。

然而,在二大劫以前他是國王安闍那的兒子,名為善喜。有一天他騎著大象到公園去,路上遇到辟支佛提瓦拉 [81] ,他以種種方式辱罵那位辟支佛。他之所以造作這些不善業,乃是因為他對自己的王子身份感到驕傲的緣故。那時,善喜王子立刻全身發高燒,一直到他在眾隨從陪同之下,去向那位辟支佛道歉之後,高燒才退下去。辱罵辟支佛的業是他最後一世出生在低賤家庭的原因。

在我們喬達摩佛的時代,他出生於迦毗羅衛城一個理髮師的家庭 [82] ,後來在王宮裡為王子們服務。當阿那律、阿難等王子們要去阿努比亞芒果園 [83] 跟隨佛陀出家時,優波離伴隨著他們去。那些王子們將自己身上所有的金銀珠寶都送給優波離,但是優波離一再考慮之下還是決定拒絕接受,而且他自己也想出家為比丘。他之所以作此決定是因為他知道釋迦王族大多數是急性暴躁的人,他們可能會懷疑他謀殺那些王子而奪取他們的珠寶,如此他恐怕自己的性命難保,所以他想到還是出家比較好。

在那些釋迦王子的請求之下,佛陀先剃度優波離,以便讓那些王子學習謙虛。優波離的戒師是迦比達迦尊者 [84] 。當優波離請求佛陀教導他禪修業處 [85] 及允許他到森林裡去修行時,佛陀沒有同意讓他去森林裡修行,因為如果他到森林裡去修行,他只能學到禪修而已。然而,如果他與佛陀身邊的比丘們住在一起,則他不但能學習到禪修,而且還能學習到佛法。優波離接受佛陀的建議,他精進地修行觀禪,並且在五根達到成熟時證得阿羅漢果,連同四無礙解智。佛陀教導優波離整部律藏 [86] ,並且在僧團大眾當中宣布優波離尊者是精通戒律第一的大弟子。優波離尊者經常被提到是律學的權威,在王舍城舉行的第一次佛教聖典結集中,優波離尊者負責解答所有關於戒律的問題,阿難尊者則負責解答所有關於佛法的問題。由優波離尊者親身所受業果關聯的這項啟示中,我們了解傲慢的不善業力能產生出身低賤的果報。


出身高貴的原因

接著佛陀回答須婆的第十二個問題:

「年輕婆羅門,在此,某個女人或男人不頑固,不傲慢,禮敬應受禮敬者,起立致敬應受起立致敬者,讓座位給應受座位者,讓路給應受讓路者,恭敬應受恭敬者,尊重應受尊重者,致敬應受致敬者,禮拜應受禮拜者。由於他如此地從事與完成這樣的業,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投生於善趣天界。如果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善趣天界,而是回來人間,那麼,無論再度投生在哪裡,他都會出身高貴。年輕婆羅門,這是導致出身高貴的方式,也就是──不頑固,不傲慢,禮敬應受禮敬者,起立致敬應受起立致敬者,讓座位給應受座位者,讓路給應受讓路者,恭敬應受恭敬者,尊重應受尊重者,致敬應受致敬者,禮拜應受禮拜者。」

從佛陀這段回答中我們了解,出身高貴的原因是不傲慢,對應當受到恭敬者表達恭敬。如果這種善業在臨死的時候成熟,它能使眾生下一世投生在天界或人界。如果投生在人界,這種善業能令人出生於社會地位高貴的家庭,跋提尊者 [87] 就是一個例子:

跋提尊者過去在勝蓮華佛的教化期中發願得到這項榮銜,那時他出生於一個非常富有的家庭,他累積許多善業,包括修行止禪與觀禪在內。

在迦葉佛與喬達摩佛之間的某一世,他是波羅奈城的一位在家居士。他聽說有七位辟支佛時常在恆河岸邊用餐,於是他為他們在那裡設置了七張石頭製成的座椅,使他們能坐在石椅上用餐。這是他提供座位給應受座位者的美德,也是他為了得到出身高貴的果報所累積的善業之一。

在跋提尊者的最後一世,他出生於迦毗羅衛城的一個皇族家庭,他的母親迦里果達 [88] 是釋迦族裡地位崇高的女性。當跋提統治著釋迦族當中屬於他自己的那一國時,阿那律王子是他的好朋友。當阿那律向母親請求要出家時,他的母親在盡力婉留無效之下,同意說如果跋提王也要出家的話,阿那律王子才能出家,希望藉此使阿那律打消出家的念頭。但是阿那律王子來找跋提王,將跋提王的所有推辭的話都一一化解,並且催促他與自己一起出家。最後,跋提王、阿那律以及其他四位王子都一起在阿努比亞芒果園出家。據說跋提在出家後第一次雨季安居期間證得阿羅漢果,連同四無礙解智。

證得阿羅漢果之後不久,跋提尊者時常在幽靜的樹下禪坐,安住於涅槃的安樂。出定後他往往由衷喜悅地如此說:“Aho sukhaṁ aho sukhaṁ,”──「哦,真是快樂!哦,真是快樂!」其他比丘聽到了,以為他禪修出了問題,或者想念起以前當國王時的歡樂,所以將這件事報告佛陀。佛陀叫人去將跋提比丘找來,當面問他這件事。跋提尊者回答說:以前他住在王宮裡,儘管各處有許多守衛保護,戒備森嚴,但是他的內心仍然感到恐怖與驚惶。現在雖然他獨自一個人住在樹下,卻毫無怖畏,內心清淨無為,安穩自在。這就是他之所以有感而發「哦,真是快樂!」的原因。

由於過去世善業的緣故,跋提曾經連續五百世作國王,乃至在最後那一世當中,儘管當時還有許多出身高貴的比丘,佛陀還是宣布跋提尊者是出身高貴第一的大弟子。由此可見,不傲慢、對應受恭敬者表達恭敬的善業能產生出身高貴的果報。


愚癡的原因

接著佛陀回答須婆的第十三個問題:

296「年輕婆羅門,在此,某個女人或男人不前往拜訪沙門或婆羅門,請問說:『尊者,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應受指責的?什麼是無可指責的?什麼是應當從事的?什麼是不應當從事的?做了什麼事會帶給我長期的損失與痛苦?做了什麼事會帶給我長期的利益與安樂?』。由於他如此地從事與完成這樣的業,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投生於失落處、惡趣、苦界、地獄。如果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失落處、惡趣、苦界、地獄,而是回來人間,那麼,無論再度投生在哪裡,他都會愚癡。年輕婆羅門,這是導致愚癡的方式,也就是──不前往拜訪沙門或婆羅門,請問說:『尊者,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應受指責的?什麼是無可指責的?什麼是應當從事的?什麼是不應當從事的?做了什麼事會帶給我長期的損失與痛苦?做了什麼事會帶給我長期的利益與安樂?』。」

在這裡,「沙門或婆羅門」代表出家或在家而具有德行與智慧的人,這句話就包含一切有德行與智慧的人。

關於這段經文,這個人墮入惡道的原因並不是純粹因為他沒有請問上面所說的那些問題,而是在沒有請問那些問題的情況下,由於不了解如何從事正當的行為,所以做了許多錯誤的事情。由於那些錯事的不善業,才造成他投生於惡道。在這裡應當講述須尼達尊者 [89] 的故事:

在過去某一生中,他曾經對正在村子裡托缽的一位辟支佛輕視地說:「你跟大家一樣有手有腳,你應該跟大家一樣工作來謀生。如果你沒有任何技能,那麼你應該靠撿拾垃圾桶裡的垃圾與廢物來維持生命。」 [90]

為什麼他會做出如此的錯事呢?因為他不親近沙門或婆羅門,不去了解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所以他愚癡蒙昧。由於智慧暗昧的緣故,所以他累積了錯事與惡業。

他不懂得要禮敬應受禮敬者,恭敬應受恭敬者,尊重應受尊重者,奉事應受奉事者,供養應受供養者。相反地,他以輕視的口氣對一位辟支佛聖者說話。由於這個惡業,那一世身壞命終之後,他墮入惡道受苦。因此,愚癡是眾生的一項很危險的煩惱,愚癡是一切煩惱的根本。

在我們喬達摩佛的時代,他出生於王舍城一個清道夫的家庭,依靠打掃街道而勉強維持貧苦的生活。有一天,佛陀觀察到須尼達過去世曾經累積足夠的波羅蜜,能支持他證得阿羅漢果。於是在清晨的時候,佛陀與五百位比丘去造訪須尼達。那時須尼達正在清掃街道與撿拾垃圾桶裡的垃圾與廢物。當他見到佛陀時,內心充滿了敬畏,不知道自己該站在那裡才好,就直挺挺地倚靠著牆壁站著。佛陀走近他,問他是否想出家為比丘,他回答說他非常願意出家為比丘。佛陀就以如此的話接受他出家:「來,比丘,法已善說,堅持梵行 [91] 以究竟離苦。」

佛陀帶著須尼達回到寺院,教導他禪修的業處。須尼達精勤地修行該業處之後,證得阿羅漢果。之後有許多天神與人來禮敬他。須尼達就教導他們他自己藉以證悟的修行方法。

由這件事情我們可以了解,這裡所謂的「愚癡」並不單指頭惱不好、不聰明的人,而是也包括腦筋聰明但是不明白因果道理,不了解什麼是真正的善與不善的人。世間上有許多這樣的愚人,他們自以為聰明,就很武斷地隨意批抨別人,並且做了許多不善業,還沾沾自喜地自以為高明。由於不理智地造作了這些不善業,果報成熟時,他們就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遭受極大的痛苦。試問如果他們是有智慧的人,怎麼可能做出這樣不划算、不值得的事情呢?

不善的身業包括殺生、偷盜、邪淫,不善的語業包括說謊話、挑撥離間、粗言惡語、廢話閒語,不善的意業包括貪婪、瞋恨、邪見。這十件事是不善的、應受指責的、不應當從事的、做了之後會帶來長期的損失與痛苦的。這種業果法則是存在世間的真理,毫無偏差地運作著,無論是相信的人或不相信的人,沒有任何人能夠逃脫這個法則的統轄與治裁。不明白業果法則而且又不願意請問智者的人,由於自己愚昧的從事而害了自己與別人,將帶給自己與別人長久的痛苦。佛陀將這種人比喻為從光明之處走向黑暗的人,因此我們稱這樣的人為「愚癡」的人。如此,我們可以了解,不請教上述那些問題是造成眾生愚癡的原因。


有智慧的原因

接著佛陀回答須婆的第十四個問題:

「年輕婆羅門,在此,某個女人或男人前往拜訪沙門或婆羅門,請問說:『尊者,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應受指責的?什麼是無可指責的?什麼是應當從事的?什麼是不應當從事的?做了什麼事會帶給我長期的損失與痛苦?做了什麼事會帶給我長期的利益與安樂?』。由於他如此地從事與完成這樣的業,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投生於善趣天界。如果在身體破裂,死亡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善趣天界,而是回來人間,那麼,無論再度投生在哪裡,他都會有智慧。年輕婆羅門,這是導致有智慧的方式,也就是──前往拜訪沙門或婆羅門,請問說:『尊者,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應受指責的?什麼是無可指責的?什麼是應當從事的?什麼是不應當從事的?做了什麼事會帶給我長期的損失與痛苦?做了什麼事會帶給我長期的利益與安樂?』。」

關於「請問了這些問題能導致人有智慧」這一點,如果純粹只是請問這些問題,那還不足以使人成為有智慧的人。問過了這些問題之後,還必須依法實行,才能產生智慧,摩訶俱絺羅尊者 [92] 就是很好的例子:

過去在勝蓮華佛的時代,他是一位在家居士,聽到勝蓮華佛宣布一位比丘為無礙解智 [93] 第一的大弟子,他發願在未來佛的教化期中得到同樣的榮銜。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親近佛陀與十萬位比丘,供養飲食七天,並且在最後供養他們每人三件袈裟。

要達成這種心願就必須學習三藏聖典,研究註釋及疑難之處,恭敬地聆聽佛法,並且實際地修行止禪與觀禪,達到行捨智的階段。

那時候人類的壽命是十萬歲,他在那一生中都累積上述的那些波羅蜜,這是要在證得阿羅漢果時也具足四無礙解智者的必然修行方法。摩訶俱絺羅尊者過去生中就是如此實行波羅蜜善業,以期達成自己的願望。

在最後那一生,摩訶俱絺羅出生於舍衛城的一戶富有的家庭,父親是阿攝拉亞那,母親是旃陀瓦第 [94] ,他精通於吠陀典。後來他聽聞佛陀說法,因而出家精進地修行,並且不久就證得阿羅漢果。由於他經常向佛陀與同修的比丘們詢問佛法,因此他非常精通於無礙解智。正是由於這個緣故,所以佛陀在《中部.根本五十經篇.大方廣經》 [95] 中宣布他為無礙解智第一的大弟子。在那部經中,摩訶俱絺羅尊者對舍利弗尊者所提出的問題給予非常深入、奧妙的回答。在不同部尼訶耶 [96] 當中,還有數則摩訶俱絺羅尊者與其他傑出尊者之間的討論。舍利弗尊者相當敬重摩訶俱絺羅尊者。在《長老偈》 [97] 當中就有三首舍利弗尊者讚歎摩訶俱絺羅尊者卓越德行的偈頌,這些偈頌如下:

寂靜與自我節制,

智慧言語與調伏,

他震落邪惡之法,

猶如風震落樹葉。(第1005偈)


寂靜與自我節制,

智慧言語與調伏,

他拔除邪惡之法,

猶如風拔除樹葉。(第1006偈)


寂靜而安穩無憂,

清淨而毫無垢染,

持戒良好的智者,

他是止息眾苦者。(第1007偈)

由摩訶俱絺羅尊者的故事裡我們了解,經常向有智慧的人詢問「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應受指責的?什麼是無可指責的……做了什麼事會帶給我長期的利益與安樂?」這些問題是導致自己有智慧的因緣。

了解什麼是真正的「善」與「不善」是很重要的。善的身業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善的語業包括不說謊話、不挑撥離間、不粗言惡語、不說廢話閒語;善的意業包括不貪婪、不瞋恨、具有正見。這十件事是善的、無可指責的、應當從事的、做了之後會帶來長期的利益與安樂的。有智慧的人了解業果法則的必然性,因此積極地避免造作不善業,努力從事善業。由於自己理智的從事而利益了自己與別人,將帶給自己與別人長久的快樂。佛陀將這種人比喻為從光明之處走向光明的人,因此我們稱這樣的人為「有智慧」的人。如果我們想成為這樣有智慧的人,就應當經常親近智者,詢問上述那些有助於增長智慧的問題,然後盡力在日常生活中付諸實行。俗語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們所做的任何向善、向上的努力絕對不會白費,肯定會在善業力成熟的時候帶來豐碩的果報,乃至令我們斷除一切煩惱雜染,得到究竟清淨與安樂。


結語

佛陀回答了須婆的十四個問題之後,最後他總結地說:

「如此,年輕婆羅門,導致短命的方式帶來短命,導致長壽的方式帶來長壽,導致多病的方式帶來多病,導致健康的方式帶來健康,導致容貌醜陋的方式帶來容貌醜陋,導致容貌怡人的方式帶來容貌怡人,導致沒有勢力的方式帶來沒有勢力,導致很有勢力的方式帶來很有勢力,導致貧窮的方式帶來貧窮,導致富有的方式帶來富有,導致出身低賤的方式帶來出身低賤,導致出身高貴的方式帶來出身高貴,導致愚癡的方式帶來愚癡,導致有智慧的方式帶來有智慧。年輕婆羅門,眾生是業的所有者,業的繼承人,以業為起源,以業為親戚,以業為依靠。業使眾生有差別,也就是--有下等與上等。」

人與人之間有種種高下的差別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多數人不了解造成這些差別的真正原因,也無法對這些現象提出合理的解釋。於是有些人就認為這些差別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需要任何原因;有些人認為這些差別都是命運注定的,沒有辦法改變,所有努力都是白費的;有些人認為這些差別是由於需要而形成的;有些人認為這些差別由於環境所造成……等等。對這些差別提出種種偏差與錯誤的見解,都是由於未能徹底了解業果法則的真相所造成。佛陀是一切知者 [98] ,透徹地洞悉業果法則的真實本質,所以能夠清楚地指出造成這些差別的真正原因。

從佛陀這段話中,我們了解業果法則的必然性:導致短命的殺生業成熟時,就帶來短命的果報;導致長壽的不殺生業(慈愛業)成熟時,就帶來長壽的果報;導致多病的傷害業成熟時,就帶來多病果報;導致健康的不傷害業(關懷照護業)成熟時,就帶來健康的果報;導致容貌醜陋的憤怒業成熟時,就帶來容貌醜陋的果報;導致容貌美好的不憤怒業(忍耐業)成熟時,就帶來容貌美好的果報;導致沒有勢力的嫉妒業成熟時,就帶來沒有勢力的果報;導致很有勢力的不嫉妒業(隨喜業)成熟時,就帶來很有勢力的果報;導致貧窮的吝嗇業成熟時,就帶來貧窮的果報;導致富有的布施業成熟時,就帶來富有的果報;導致出身低賤的傲慢業成熟時,就帶來出身低賤的果報;導致出身高貴的不傲慢業(恭敬業)成熟時,就帶來出身高貴的果報;導致愚癡的不親近善知識(善友)業成熟時,就帶來愚癡的果報;導致有智慧的親近善知識業成熟時,就帶來有智慧的果報。

個別的業造成個別的果報:不善的業造成下等的果報,善的業造成上等的果報,所以佛陀說:「眾生是業的所有者,業的繼承人,以業為起源,以業為親戚,以業為依靠。業使眾生有差別,也就是,有下等與上等。」如此以指出各人過去所造的業是造成這些差別的真正原因。

接著是最後一段經文:

這樣說了之後,都提亞的兒子年輕婆羅門須婆對世尊如此說:「太好了!尊者喬達摩,太好了!尊者喬達摩。尊者喬達摩以種種方式闡明佛法,就好像將俯蓋向下之物翻仰向上,將隱藏覆蔽之物開張顯現,為迷路之人指示道路,也像在黑暗之中擎舉明燈,使得具有視力的人能夠見到眾顏色。我歸依尊者喬達摩,歸依法與歸依比丘僧團。請尊者喬達摩記得我是從今天開始直到命終都歸依的在家居士。」

佛陀明白地指出造成人類有種種差別的因緣,須婆聽了這段話之後,明瞭業果法則的本質,並且對佛陀生起堅定的信心,所以他稱讚佛陀說法方式的善巧與美妙,猶如將俯蓋的東西翻轉向上,將隱藏的東西開顯出來,為迷路的人指示道路,在黑暗中擎舉明燈,使視力正常的人能夠見到事物。然後他表達終生歸依佛、法、僧三寶的意願。三寶是真正能讓我們依靠的對象:「佛陀」是真理的發現者與傳授者,「法」是佛陀所發現與教導的真理,「比丘僧團」是實踐佛陀所教導的法而親身體證真理、進而弘揚佛法的出家團體。依靠佛、法、僧三寶,我們也能走在修行的正道上,提昇自己的心靈境界,由光明之處邁向更光明的前途,乃至究竟解脫內心的一切染污,達到至上清涼的安全處。

這部《小業分別經》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最後祝福大家都能在三寶的指引下,修行戒、定、慧三學,親身體證業果法則,乃至達到不死的無為境界──涅槃。


備註:

[1]經藏(sutta-piṭaka)是佛教三藏聖典中的一藏。中部(majjhima-nikāya)是經藏裡五部當中的一部,收集中等長度的經,共有152部經。
[2]剎地利(khattiyā);婆羅門(brāhmaṇā);吠舍(vessā);首陀羅(suddā)
[3]旃陀羅(caṇḍālā)
[4]義疏(atthakathā)是對三藏聖典裡文詞涵義加以解釋的著作。
[5]都提亞(Todeyya)
[6]憍薩羅(Kosala);波斯匿王(King Pasenadi)
[7]須婆(Subha)
[8]舍衛城(sāvatthī);祇陀林(jetavana);給孤獨園(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a)
[9]般涅槃(Parinibbāna):佛陀、辟支佛、阿羅漢生命終結,死亡之後永遠解脫生死輪迴之苦,稱為般涅槃。
[10]喬達摩佛或瞿曇佛(Gotama Buddha)
[11]寶經(ratana sutta)或譯為三寶經;釋迦牟尼(Sakyamuni)
[12]善業(kusala-kamma);不善業(akusala-kamma)或稱為惡業(pāpa- kamma)。
[13]波羅奈(Bārāṇasī)
[14]現生受業(diṭṭhadhammavedanīyakamma);次生受業(upapajjavedanīyakamma);後後受業(aparāpariya- vedanīyakamma)或譯為無盡業;既有業(ahosikamma)或譯為無效業。
[15]阿毗達摩(abhidhamma;上等法;對法;論)是佛教三藏聖典當中的一藏,也稱為論藏:系統地歸類一切法,分析到究竟的組成,闡明它們彼此的關聯,詳述依法修行、如實知見的步驟,導向證悟涅槃。
[16]心路過程(cittavīthi)亦可簡單地譯為心路。
[17]果報心(vipākacitta)或譯為異熟心;善心(kusalacitta);不善心(akusalacitta);唯作心(kiriyacitta);有分心(bhavaṅgacitta);速行心(javanacitta)
[18]思心所(cetanā cetasika)
[19]令生業(janakakamma);支助業upatthambhaka- kamma);阻礙業(upapīḷakakamma);毀壞業(upaghātaka- kamma)
[20]業生色法(kammajarūpa)是由業力所產生的物質成份。
[21]重業(garukakamma);近業(āsannakamma)或譯為臨死業;慣行業(āciṇṇakamma):《清淨道論》第十九章稱它為多業(bahulakamma);已作業(kaṭattākamma)
[22]禪那(jhāna):透過培育定力的修行方法,而使心達到高度專一、清明、穩固、有力的境界。
[23]無間業(ānantariyakamma)
[24]無間地獄(avīci-niraya)
[25]無作用見(akiriyadiṭṭhi);無因見(ahetukadiṭṭhi);空無見(natthika- diṭṭhi)
[26]不善業(akusalakamma);欲界善業(kāmāvacara- kusalakamma);色界善業(rūpāvacarakusalakamma);無色界善業(arūpāvacara- kusalakamma)
[27]勝蓮華佛(Padumuttara Buddha)或譯為最勝華佛、蓮華上佛。
[28]大劫(mahākappa):極長的時間單位。一個大劫的時間包括四個無量劫,四個無量劫裡分別有世界形成、安住、毀壞、空蕩這四種過程。
[29]止禪(samatha):培育定力的修行方法。觀禪(vipassanā):如實照見身心的基本成份不斷生滅的真相,了知它們為無常、苦、無我,藉以提昇智慧的修行方法。
[30]四無礙解智(catupaṭisambhidā-ñāṇa):對於法的意義、理由、辭語、應辯(融貫)的智慧。
[31]布提卡達上座(Pūtigatta Thera)
[32]迦葉佛(Kassapa Buddha)是我們喬達摩佛的前一尊佛,是這個大劫裡的第三尊佛。
[33]兩家尊者(Ven. Bākula)
[34]最上見佛(Anomadassī Buddha)
[35]中部.布施分別經(Majjhima Nikāya, Dakkhiṇāvibhaṅga Sutta)是中部的第142部經,解釋種種布施的果報大小及布施的淨化。
[36]波羅蜜是巴利語pāramī的音譯,它的涵義是高尚、完美的德行;導向證悟真理與解脫痛苦的善業。
[37]漢紗瓦帝城(Hamsāvatī)
[38]毗婆斯佛(Vipassī Buddha)或譯為毗婆尸佛,是佛陀在經上常舉出的七尊佛(過去六尊佛加上喬達摩佛)當中的第一尊,在距離現在九十一大劫以前出現於世間。曼都瓦帝城(Bandhuvatī)。
[39]憍賞彌(Kosambī);雅慕那河(River Yamuna);智慧遍滿神通(ñāṇavipphāra-iddhi)
[40]五醜(Pañcapāpī)
[41]辟支佛(Paccekabuddha)或譯為獨覺或緣覺,乃是由於過去長遠劫以來累積足夠的波羅蜜,能夠在世間沒有佛法流傳的時代獨自證悟真理,斷盡煩惱的聖者。辟支佛雖然自己體證真理,但是無法將那些深奧的法用語言表達出來教授別人,因此只能自覺,無法令他人覺悟。
[42]巴卡(Baka);巴瓦里亞(Pavariya)。
[43]這段經文用的巴利字是pāsādika(容貌怡人),在本經一開始,須婆提出十四個問題那段經文用的巴利字則是vaṇṇavanto(容貌美好)。
[44]須菩提尊者(Ven. Subhūti)。Subhūti字義為「善相」:容貌美好。
[45]滅盡定(nirodhasamāpatti):在所預定的一段時間內,名法(心和心所)與心生色法都暫時不生起的一種定境;唯有成就八定的阿羅漢與阿那含聖者才能夠進入這種定境。
[46]行捨智(saṅkhārupekkhā-ñāṇa):透過修行觀禪而達到的高層觀智,對有為法的無我本質有深刻體驗,心達到平和中捨,不受得失所動搖。
[47]究竟名色法(paramattha-nāma-rūpa)
[48]煩惱輪轉(kilesavaṭṭa)
[49]發趣論(Paṭṭhāna);業輪轉(kammavaṭṭa)
[50]果報輪轉(vipākavaṭṭa),按字義直譯為異熟輪轉。
[51]無明(avijjā)、愛(taṇhā)、取(upādāna)、行(saṅkhāra)、業(kamma)
[52]親依止緣(upanissaya paccaya)
[53]禪那名法(jhāna-nāma-dhamma):在禪那中生起的心與心所。
[54]須摩那(Sumana);給孤獨長者(Anāthapiṇḍika)
[55]寂靜遠離(araññavihārī無諍住者);接受供養(dakkhiṇeyya)
[56]王舍城(Rājagaha);頻毗娑羅王(King Bimbisāra)
[57]羅沙迦提舍尊者(Ven. Losaka Tissa)
[58]優樓頻螺迦葉尊者(Ven. Uruvela Kassapa)
[59]獅子音比丘(Sīhaghosa Bhikkhu)
[60]馬興達(Mahinda);弗沙佛(Phussa Buddha)
[61]頻毗娑羅王(King Bimbisāra);毘舍佉(Visākha);護國尊者(Ven. Raṭṭhapāla)
[62]吠陀(Veda):婆羅門教的權威教典。
[63]結髮外道三兄弟(Tebhatika Jatila);尼連禪河(Nerañjara);那提迦葉(Nadī Kassapa);伽耶迦葉(Gayā Kassapa)
[64]仙人落處(Isipatana),或譯為仙人墮處。
[65]象頭山(Gayāsīsa);《燃燒經》(Āditta Sutta)見《六處相應》(Saḷāyatana Saṁyutta)
[66]毘羅吒獅子(Belaṭṭhasīha)
[67]阿南達富翁(Ānandaseṭṭhi)
[68]目拉師利(Mūlasiri)。
[69]旃陀羅(caṇḍāla):譯為「賤民」,古時印度種姓最低下的人。
[70]這段解釋參見《義疏》(atthakathā)
[71]西瓦利上座(Sīvalī Thera)
[72]善見(Sudassana)
[73]利見佛(Atthadassī Buddha)
[74]瓦努那(Varuṇa)
[75]化樂天(Nimmānarati)
[76]蘇巴武(Subahu);《譬喻經》(Apadāna);利加威馬哈力(Liccavi Mahāli);拘利族(Koliya);蘇巴瓦沙(Suppavāsā)
[77]卡底瓦拉尼亞.離婆多尊者(Ven. Khadiravaniya-Revata):離婆多尊者(Ven. Revata)或譯為烈瓦達尊者,他是居住於寂靜處(āraññaka或譯為森林住者)第一的大弟子,經常住在偏遠、寂靜的地方。
[78]干達馬塔那(Gandhamadana);那伽達多(Nagadatta)
[79]優波離尊者(Ven. Upāli)
[80]善生(Sujāta),善慶(Sunanda),富樓那彌多羅尼子(Puṇṇa Mantāniputta),波提迦(Pātika)。
[81]所伯那(Sobhana),安闍那(Añjana),善喜(Sunanda),提瓦拉(Devala)。
[82]迦毗羅衛城(Kapilavatthu)。在古印度時代,理髮被視為低賤的行業,由低賤的種姓出身的人來從事。
[83]阿努比亞芒果園(Anupiya-amba-vana);阿那律(Anuruddha);阿難(Ānanda)或譯為阿難陀。
[84]迦比達迦尊者(Ven. Kappitaka)
[85]業處(kammaṭṭhāna)在這裡專指修行的法門、方法.
[86]律藏(Vinaya Piṭaka):三藏的一藏,包含佛教出家人應持守的律條。
[87]跋提上座(Bhaddiya Thera)
[88]迦里果達(Kaligodha)
[89]須尼達尊者(Sunīta Thera)
[90]這是社會上一般不真正明白事理的人容易有的錯誤觀念,他們誤以為出家人對社會沒有作出任何貢獻,只是在消耗社會的資源。事實上,出家人做的是社會教育的工作,教導人們去惡從善。出家人先端正自己的德行,然後端正別人的德行。隨意毀謗有德之人是不善業。
[91]梵行(brahmacariya):清淨的行為,聖潔的生活,透過持戒與修行而淨化自己的心,有時可通用於出家人與在家人。用於出家人時,可以涵蓋整個出家生活與出家的目標,包括斷除一切煩惱,達到究竟清淨;有時則特別指出家人戒除性行為的德行。
[92]摩訶俱絺羅尊者(Mahākoṭṭhika Thera)
[93]無礙解智(paṭisambhidā-ñāṇa)
[94]阿攝拉亞那(Assalāyana),母親是旃陀瓦第(Candavatī)
[95]《中部.根本五十經篇.大方廣經》(Mahāvedalla Sutta, Mūlapannasa, Majjhima Nikāya)
[96]尼訶耶是巴利語Nikāya的音譯,其字意是部類、集體。經藏分成五部類,稱為五部尼訶耶,分別是: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小部,乃是以不同的分類法收錄佛陀所教導的經。
[97]《長老偈》(Theragāthā)
[98]一切知者(sabbaññū):佛陀能以智慧知道一切他想要知道的事情。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