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元亨寺漢譯南傳大藏經 (巴利大藏經) 經藏 長部概要


通妙譯,臺灣,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1995.

  1. sīlakkhandhavagga 戒蘊(集)品 (DN 1 ~ DN 13)
  1. mahāvagga 大品 (DN 14 ~ DN 23)
  1. pāthikavagga 波梨品 (DN 24 ~ DN 34)

sīlakkhandhavagga 戒蘊(集)品

DN 1 ~ DN 13 (CS:pg.1.1~236;PTS:I,1~253)
DN 1 梵網經 DN 2 沙門果經 DN 3 阿摩晝經 DN 4 種德經本經 DN 5 究羅檀頭經 DN 6 摩訶梨經 DN 7 闍利經
DN 1 ~ DN 13 (CS:pg.1.1~236;PTS:I,1~253)
DN 8 迦葉師子吼經 DN 9 布吒婆樓經 DN 10 須婆經 DN 11 堅固經 DN 12 露遮經 DN 13 三明經

長部經典一

  • DN 1 梵網經

    本經相當於漢譯長阿含卷第十四之梵動經(大正藏一)及梵綱六十二見經(大正藏二 一),其內容由二部份而成的。第一部是凡夫以瑣細卑近之戒關係語,稱讚如來;此下 說小、中、大之三戒。小戒之敘述,相當於五戒或十戒;中戒、大戒,更詳細地說明此 等。知此部份是長部經典第一所載之大部份的經,成為所謂修行大綱、骨幹的一部,而 後至於綱目化,便相當於三學、五分法身、乃至五根、五力中之戒,同時而成此綱目化 之根本。第二部是說如來自證如、現證,並敘述甚深難見之諸法,於此,所以說六十二 見。依此經,此六十二種見,關於過去約有十八,未來約有四十四,由見之種類看來, 分為我與世界之常住論、常無常論、無因論、世界之邊無邊論、詭辯論、死後之有想論、 無想論、非有想非無想論、斷滅論、現在涅槃論等,其中心的問題不出於我與世界之兩 種。前於此等說中,有深缺思想之根底,或不過於他說之折衷補遺而已,皆是世尊在世 當時的人,甚為考究之處,此部可看為當時於思想界之一縮圖,又依此以明佛教之立場, 知其所占的地位是極重要的。從相應部經典中之某經,幾乎很明顯地是依於本經,或認 為是豫想此經,應注意於阿含經典中,本經之重要地位。

  • DN 2 沙門果經

    本經是相當於漢譯長阿含卷第二十七之沙門果經(大正藏一)增一阿含卷第三十九之第 七經(大正藏一二五)及寂志果經(大正藏二二)。以此比較漢譯之諸經,漢譯(北傳 的)有些是略說本經之重要教義,或反而混同此經;本經之記述是甚為詳細,而且其內 容極其鮮明。此經之前半是介紹大師外道之說,後半是沙門現世之果報。若換言之,成 為佛教中,揭舉戒、定、慧三學之詳說。大師外道,於世尊之時代,表明起反婆羅門主 義之思想運動中,為最有力的代表者,於本經以這些為一群,而且併舉彼等之學說及其 主張者,此例,是其他所不易見到之重大的特徵;同時本經列舉彼等之所說和佛教之中 心思想,不能不說是檢討佛世時代之一般思想的最大任務。後半,如於梵綱經,戒分說 為大、中、小,具足此等戒之比丘的心狀態,列舉諸根之制御、正念、正智、知足之體 證,由五蓋之解脫,其次指出得歡喜心入禪定,更詳細地說由四禪、六通、四諦之證得 而至得阿羅漢果。此後半部份,是長部經典第一所載大部份之經的反復出現,因此,於 此等之諸經,大抵省略其箇處。這是因為此配列次第而然,本經之此部份,不能依謂是 較古層,較根本的理由。讀長部經典的人,必須注意此點;本大藏經,於彼等諸經省略 之箇所,於便宜上一一附參照本經之註。

  • DN 3 阿摩晝經

    本經相當於漢譯北傳長阿含卷第十三之阿摩晝經(大正藏一)。今此經與漢譯比較,其 中央部,有關於三學的部份,於本經這些被省略了。然,此部份因為於前之沙門果經已 經詳說。本經之內容,論說四姓中婆羅門與剎帝利之優劣,即佛陀對青年婆羅門阿摩晝, 說釋迦族是出自奧迦卡Okkaka王之尊貴武士族,婆羅門是出自彼王之下婢的卑族,以 示世間尊重剎帝利的事實。言折伏阿摩晝婆羅門之自慢心,以至使他歸依佛,對自誇四 姓首位之婆羅門,為最有力說法之經。

  • DN 4 種德經本經

    相當於漢譯長阿含卷第十五之種德經(大正藏一)。其內容是記述婆羅門之歸佛, 以描述婆羅門歸依之心理,甚是意味深長。便嘖嘖聞佛之名稱,欲阻止想詣佛處之種德 婆羅門與其他婆羅門之間,有佛與婆羅門之比較論,其次彼至佛之處,彼種德之提出婆 羅門之五特色,於順次為佛所論破,遂認唯戒、定、慧三學為最上,由此三學之說法, 最後而歸依於佛。而且種德訪佛前後,並於歸佛之後,考慮彼之周圍的蔑視,從自己名 譽之失墜,延至切憂其收入之減少。於此窺見佛力之強,響及婆羅門之間。

  • DN 5 究羅檀頭經

    本經相當於漢譯長阿含卷第十五之究羅檀頭經(大正藏一)。其內容是敘述婆羅門究羅 檀頭,將行盛大之犧牲祭而不通曉其禮儀,遂詣佛之處,由犧牲祭之儀式更進一步,說 示其根本精神而歸依佛法。依據本經,多知佛世時代之婆羅門,行犧牲祭時,唯固執於 形式,沒卻典祭之根本精神,同時,佛不單是對婆羅門之禮儀的反對,還而示出此精神 活用態度之一的好材料。

  • DN 6 摩訶梨經

    漢譯沒有相當於本經的。其內容是敘述修習梵行之目的,是為斷諸結、證無漏心解脫、 慧解脫。實現此之方法,示出八支聖道。其次如論命與身之一異,是不相稱於修習禪定 之比丘。

  • DN 7 闍利經

    漢譯亦沒有相當於本經的。其內容於經之首尾,插入與摩訶梨經不同之數句以外,完全 與摩訶梨經之一五--一九相同。所以從此部份省略之。

  • DN 8 迦葉師子吼經

    本經相當於漢譯長阿含卷第十六之裸形梵志經(大正藏一)。最初列舉種種苦行,雖然 修此者,稱為沙門或婆羅門,但真正的沙門婆羅門,是得戒具足、心具足、慧具足者, 於此意義上,佛是比誰都優勝,又述外道出身者,要來出家受戒,須四箇月之觀察期間。 本經雖說苦行決非證道之方便,但詳細地舉出苦行之種類是應注意。

  • DN 9 布吒婆樓經

    本經相當於漢譯長阿含卷第十七之布吒婆樓經(大正藏一)。其內容為二分之說法:於 第一分,主要是想為中心,而其生滅一多、想與智、想與我為問題;於第二分,宣示我 得即我之正解決,兩分之終與始,有加上佛所說法之決定記與不決定記。若依照此經, 想是有因有緣,依學習而有其生滅,以此之生滅說及想滅智定。其次進入想與我的關係。 於外道甚難了解此二者之關係,暗示勸入佛道,更有關當時之問題的世界之常無常、有 限無限,命與身之同異,如來之死後等事,於解脫無關係而為不決定記;折伏外道之我 的常樂說,宣示我得及依滅的功德,以明一切皆有因有緣的。

  • 一〇 DN 10 須婆經

    漢譯無相當本經的。其內容是阿難對須婆之間,世尊稱讚勸導眾人入住於法,舉戒、定、 慧之三學而說明。說須婆依此開示而歸依。

  • 一一 DN 11 堅固經

    本經相當於漢譯長阿含卷第十六之堅固經(大正藏一)。其內容是說關於佛教之神通 觀,神觀及世界觀。於佛教最高的理想是解脫,如神通不過是教化眾生之方便而已,與 其理想無直接關係。神觀是以諸神於生死輪迴,同時可見讚歎、守護佛及其教說,排除 世界之邊無邊等問題,敘述由識之滅而一切滅,可說萌芽發展為後世之唯識說。又本經 所說之中,於後世之阿毗達磨佛教亦成為論究之問題,不只於二三而止。猶如四大種於 何處滅耶?(婆沙論第一二九)。大梵天避開馬勝之徵問,憍傲而自已讚歎,這足於梵 世存在有覆無記之表業的證據(俱舍論第十一)。大梵天自稱我是此梵天、大梵天乃至 一切之父也,梵眾天相信之,是起於見取與戒取之惡見者(婆沙論第九八)等是。

  • 一二 DN 12 露遮經

    本經相當於漢譯長阿含卷第十七之露遮經(大正藏一)。其內容是沙門、婆羅門雖證知 善法,不以此語他人,對生起惡見之露遮婆羅門,說明如是之邪見,當生於地獄或畜生。 於世有不自覺亦不留他;不自覺而覺他:自覺而不覺他之師,此等皆應非難;自覺而 覺他之師,才不應非難,佛正是此師;是對於三學四諦宣示說法者。

  • 一三 DN 13 三明經

    本經相當於漢譯長阿含卷第十六之三明經(大正藏一)。三明者,詳細是指利俱、沙磨、 耶輸之三種吠陀,但現在一般為吠陀之意義,三明經是解述關於婆羅門奉信此吠陀,佛 應二青年婆羅門之請求,甚自然地說法,使彼等滿足;佛之教法,是如何比婆羅門更殊 勝乃由自己之證悟的。於此經,諸婆羅門之古仙以外,亦提出奧義書諸派之名,為知佛 世時代婆羅門諸派之一斑的重要經典。佛典中亦提起泰提利耶或旃陀迦等名之處,為其 他所無,如本經之主要人物,越闍達及婆羅睹越奢,為利俱吠陀之傳承者而出現於古代 文獻看來,本經為古代婆羅門之研究者,興味最深之一。


  1. sīlakkhandhavagga 戒蘊(集)品 (DN 1 ~ DN 13)
  1. mahāvagga 大品 (DN 14 ~ DN 23)
  1. pāthikavagga 波梨品 (DN 24 ~ DN 34)

mahāvagga 大品

(DN 14 ~ DN 23) (CS:pg.2.1~283;PTS:II,1~352)
DN 14 大本經 DN 15 大緣經 DN 16 大般涅槃經 DN 17 大善見王經 DN 18 闍尼沙經
(DN 14 ~ DN 23) (CS:pg.2.1~283;PTS:II,1~352)
DN 19 大典尊經 DN 20 大會經 DN 21 帝釋所聞經 DN 22 大念處經 DN 23 弊宿經
  • 一四 DN 14 大本經

    本經相當於漢譯長阿含卷第一之大本經(大正藏一)。今比較兩者,如漢譯所見眾多之 偈文為本經所無的,散文比彼詳細。其內容雖有述所謂過去七佛之傳記,其實是有關毘 婆尸佛之記述占大部份。最初列舉七佛,而示其各族、姓、壽,成道之場所、主要之弟 子、僧會、父母、都城等,其次而進入毘婆尸佛之傳記,由最初之入胎至誦出波羅提木 叉,最後瞿曇佛之淨居天訪問,諸天說於毘婆尸佛、瞿曇佛之處修行而生天。此中,提 出毘婆尸佛之傳記所在,為諸佛之常法,是任何佛必出之一的類型過程,這於佛傳,由 王子出家之故事,示其更後之階段;及彼佛成道之時,所謂未言及十二因緣中之無明、 行,唯說「十因緣」,此兩點是應該特別注意。


長部經典 二

  • 一五 DN 15 大緣經

    本經相當於北傳漢譯的長阿含卷一〇之大緣方便經(大藏正一),中阿含卷二四之大緣 經(大正藏二六),人本欲生經(大正藏一四),大生義經(大正藏五四)。本經之發起 因由,是阿難對世尊所說之緣起法,言不很深邃而很容易了知;世尊則宣說,因不覺悟 此法,不得出離輪迴,是緣之諸支(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名色、識)等相 關關係,更說我執之四種、七識住、八解脫等。一、本經唯舉九支,二、於愛支之下更 於求下利、用、欲、著、嫉、守、護之支未連接於愛,順次述由愛之發生,最後說緣於 守護而生執杖、執劍、鬥、諍、爭論、惡口、妄語等無量罪惡之法;由此連接至受,換 言之,於說緣起支之文中,存有一係列的註釋記述。而於本經異譯之一的人本欲生經, 傳說有道安的註釋,於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及其異譯之緣生初勝分法本經,婆沙論,俱 舍論等,引用大緣方便經,說緣起為經,而知後世存在有重經的一系統,本經對於考究 十二因緣說是不可忽視的。

  • 一六 DN 16 大般涅槃經

    本經相當於北傳漢譯長阿含卷二~四的遊行經(大正藏一),佛般泥洹經(大正藏五), 般泥洹經(大正藏六),大般涅槃經(大正藏七)。在其量是長部經典為最長的,詳細記 述佛陀晚年,於王舍城附近之消息。最後說法,涅槃地之道程,入滅,荼毘,分舍利等。 本經之全部,甚難看出巴漢互相間的一致,依於巴漢乃至漢譯互相之比較,為本經之要 點,是一代教主佛陀入滅之一大事,及領導教團者,以後非佛陀本身而是法,不管佛在 和不在,教以此法是永遠為教團的核心,右為本經的要點核心;對此則存有附加增補之 痕跡,此等之增補部份,有關佛陀入滅的故事,而於互相無何連絡之語,在何時則輯以 順序和組織,更加以此等之故事,或文句連關之說明,而成如現在的形狀,所以本經非 自開始就有統一,關於佛陀入滅的故事,可想是比較散漫的編篆。巴利聖典中,於大本 經過去佛之傳記,中部經典第二六,第三六,律藏之大品、小品,小經集經等處,除去 記述佛陀一生之片斷的事情外,在本經以外就無一完整的佛傳,又見於本經中的佛陀, 是生身的教主,在未經理想化之點上看,由經中所引偈文,文體用語的古雅,如本經提 供著原始的、比較近於事實的佛傳資料,可說為佛傳文學最古老的。勿論華氏城之繁榮 及三禍之預言(一、二六~二八),說照合經、律之種種教誡,以判斷其邪、正(四、 八~一一),指示關於比丘互相間之稱呼(六、二),對於塔之所說等(五、一二),明 顯地想足涉及後代之事實,如跋祇和摩揭陀之爭,或種族國城之七不退法(一、四 ~五),有示當時社會政治狀態之資料,若經中所有之偈文,是佛陀及弟子切實的思想 感情之吐露、詠嘆而傳承於僧團,為涅槃經編篆之動機,為經文中之核心,是最原始的 部份。斯如本經,以吟味、檢討經的內容及經典成立之過程時,大部份含有重要的要素。

  • 一七 DN 17 大善見王經

    本經相當於北傳漢譯的中阿含卷第一四之大善見王經(大正藏一),長阿含卷第三遊行 經中外之後半(大正藏一),佛般泥垣經卷下(大正藏五),般泥垣經卷下(大正藏六), 大般涅槃經卷中、下(大正藏七),本生經第九五(漢譯南傳藏卷第三二)及所行藏經 第四(漢譯南傳藏第四四)等,是說明大善見王之本生。想本來有大善見王的故事,把 它收藏於佛教中,一方面成為本生譚,另方面依其王之居地是拘尸城,說佛陀之入涅般 而收藏於經中,佛陀入滅地之拘尸城,以示非單是邊鄙之小都。因此於涅槃經中,或許 從故事的全部插入吧!如斯,涅槃經之此部份極失多餘之冗長,有損一經全部架構之 憂。於涅槃經唯存留必要的部份,而從故事譚之全體別出為一經(長部經典之編輯者或 傳持者),以置於涅槃經之次後。

  • 一八 DN 18 闍尼沙經

    本經相當於北傳漢譯長阿含卷第五之闍尼沙經(大正藏一)及人仙經(大正藏九)。本 經之主旨乃始於梵大為一切之天界,凡佛教修行者之住處,依修行進度得住於上位之天 界;新生天者,依修佛道之德,其色光凌上其他,於諸天界亦應行道,主要是說[行] 佛道。本經是常童子梵天化為五髻童子現於三十三天,說為諸天具四神通、三徑路、四 念處、七定,歸依三寶,善行於教者,死後生於他化自在天乃至乾闥婆,謂毘沙門天王 之眷屬的夜叉闍尼沙,聞自毘沙門天王而告世尊的,世尊更以此告阿難,為本經之架構。 經中是佛陀於那提迦村,為村民及諸國之信者,說死後之命運開始,此見於大般涅槃經 二、五~七,想是同出一來源,本經高調佛有能力,觀知死者如是之命運。

  • 一九 DN 19 大典尊經

    本經相當於北傳漢譯長阿含卷第五之典尊經(大正藏一),及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大 正藏八)。和前之闍尼沙經同一趣旨,兩者亦存有相同部分。本經對常童子梵天化為五 髻童子出現於三十三天,為知世尊之大智慧,非成於一朝一夕之原因,其架構是世尊於 前生稱為大典尊(內務大臣或侍從位)是一國之帝師的因緣譚,示如來之八無等法,說 前修四無量心而至梵天界之道。與梵大如是之共住,非至涅槃之原因,說真正證涅槃之 道是八聖道。於此所說之大典尊木生譚,想古時唯傳頌文,在編經之時,或以前成其後, 有附加連絡文之說明,皆歸於常童子梵天。於本經亦述應依如何之方法生於梵天界,當 時被視生於梵天、梵界是一般的理想,其卑劣不能比佛所說的涅槃為要點,同前之闍尼 沙經。

  • 二〇 DN 20 大會經

    本經相當於北傳漢譯長阿含卷第二之大會經(大正藏一),大三摩惹經(大正藏一九), 雜阿含卷第四四之一一九二經(大正藏九九),別譯雜阿含卷第五之一O五經(大正藏 一〇〇)。後二經不過是相當本經之一~三的部分而已,前三經亦與本經相當不同。以 原文來說,是屬很晦澀,多以諸天神之名成為全部的偈,西藏譯亦與漢、巴兩文甚為相 異。本經以偈述十方世界之諸天神雲集諸往迦毘羅城世尊之處,見佛陀及僧伽,聞法而 讚歎,諸天神之中,亦有自然現象之神格化者、地方神、守護神、鬼神、鳥神、龍神、 夜叉,亦有淨居天、梵天、四天王、水天、日天、月天等,皆歡喜雲集來此大會處,最 後魔軍來攪亂此和平的大會不果而終。

  • 二一 DN 21 帝釋所聞經

    本經相當於北傳漢譯長阿含卷一〇之釋提桓因問經(大正藏一),中阿含卷第三三之釋 問經(大正藏二六),帝釋所問經(大正藏一五),雜寶藏經卷第六之帝釋問事緣(大正 藏二〇三)等。對帝釋之問,佛說眾生不和之根本是有妄想,以善心滅此妄想,其戒而 修三業,向善六境以律儀六根而離欲。本經之開始,乾闥婆唱相聞歌,有段帝釋為瞿波 故事,皆成為偈頌。相聞歌是情味豐富的絕唱,本經成立時,編入人口膾炙的民謠,是 可以想像的。瞿波故事歌,雖無相聞歌之詩趣,但尚有神韻縹吵。經之最終部分,述記 帝釋聞法向上之歡喜,有六果報偈等,以經之內容架構看,此佛教文學,有相當優異的 地位是不難判斷的。

  • 二二 DN 22 大念處經

    本經相當於北傳漢譯中阿含卷第二四之念處經(大正藏二六)。經之內容是宣示:淨化 眾生、度脫憂悲、滅除苦惱、得正法、證涅槃唯一之道為四念處觀,更說如法觀察;五 蓋、五蘊、六處、七覺支、四聖諦,以破淨、樂、常、我之四倒。此中對於身念處觀, 精勤觀呼吸、身體之位置、態度、其構成要素、解破部分、死屍等,有正知正念者,破 除身之四倒,得證解脫,有詳細之敘述。主說修習四念處者,其果報為阿羅漢果或得阿 那含果,及反復以示不退轉之努力精進的必要。四念處觀雖散說於諸經典中,其構造比 較簡單,而適當之敷衍的,有中部經典之念處經;更加添此法觀,必要有四聖諦之教說, 而成為本經所說是可想像的。而且只要述此經之修行方法,則甚深關連到律的關係,於 相應部經典之念處經,此法觀同視於戒律,從正法之護持上,力說四念處觀之觀點看, 構成本經之內容,可示為根木佛教中重要的一面。

  • 二三 DN 23 弊宿經

    本經相當於北傳漢譯長阿含卷第六之弊宿經(大正藏一),中阿含卷第一六之蜱肆經(大 正藏二六),並大正句王經(大正藏四五)。大約是敘述佛滅後的事情,文中很明瞭的記 載者,於五部中約十種類,本經則其中之一,說示佛減不久,鳩摩羅迦葉教化婆羅門敝 宿之問答事。而且其間問答之長,於經典中是很少見的,且在五百秩序之點上看,是可 以與那先比丘經相比美的,婆羅門弊宿雖否定來世、化生之有情及善惡業果報之存在, 鳩摩羅迦葉,善巧地舉諸譬喻,以破其邪見之處,這真是雜多之論,使暢悅其心識,善 解以美語,被謂善談論,是談論之一名手足人所共知的,並隨從有五百比丘眾,得窺見 於其教團的地位。


長部經典 三

  1. sīlakkhandhavagga 戒蘊(集)品 (DN 1 ~ DN 13)
  1. mahāvagga 大品 (DN 14 ~ DN 23)
  1. pāthikavagga 波梨品 (DN 24 ~ DN 34)

pāthikavagga 波梨品

DN 24 ~ DN 34 (CS:pg.2.1~260;PTS:III,1~293)
DN 24 波梨經 DN 25 優曇婆邏師子吼經 DN 26 轉輪聖王師子吼經 DN 27 起世因本經 DN 28 自歡喜經 DN 29 清淨經
DN 24 ~ DN 34 (CS:pg.2.1~260;PTS:III,1~293)
DN 30 三十二相經 DN 31 教授尸迦羅越經 DN 32 阿吒曩胝經 DN 33 等誦經 DN 34 十上經
  • 二四 DN 24 波梨經

    本經相當於北傳漢譯的長阿含卷第一一之阿菟夷經(大正藏一)。本經是世尊往末羅國 之阿菟夷村時,訪問拔迦婆梵志之談話,其時之話題,是離車族出身之比丘善宿的還俗 事件。雖日夜親近佛陀,不能停住於佛教中之愚者善宿,至於捨去佛之法、律的根本原 因,是佛陀不為彼示現神通,並不為之說明世界、人世之起源,不滿意而回去。從此經 之內容大別為兩部份,一是神通說,二是起源論。 佛陀對於神通之示現不示現,非是佛法修行之目的,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在說示,引導人 至完全之苦滅,又到完全之苦滅的目的,所以像世界之起源論,非是不可缺的東西。誠 懇地信受佛陀之教說,無任何疑問的,受持完全苦滅之法,無須以神通或起源論為問題。 然,當時一般的求道者等,重苦行主義,重修定主義,因皆耽著於如斯之問題,所以善 宿亦有執著此問題傾向吧!佛陀對善宿,如上所述,說佛法修行之目的,及明佛教之根. 本精神(一、三~一、六),更告於依上人之法,三度示現神通:第一、對於庫羅迦提耶 者(一、七~一、一〇),第二、對七戒行者康達羅摩斯伽者(一、一一~一、一四),第 三對裸形道士波梨子者(一、一五~二、一三)。本經言稱波梨經,故特別對第三之波梨 部份為最長。想本經之重心部是在此,其前後是附帶的莊嚴俱吧! 神通說,皆是對善宿而說,但起源論,唯對拔迦婆梵志,是說佛陀往昔之事。第一是自 在天、梵天創造說(二、一四~二、一七),第二是戲耽說(二、一八),第三是意亂說(二、 一九),第四是無因生說(二、二〇)。而唯一類之沙門、婆羅門唱道如所說,而不知其 論據,佛陀說示此是轉生,無寧是根據於心理的,以滿足彼等。最後(二、二一)佛陀說 淨解脫之現相,不歸依三寶,以異見異行,是難入淨解脫,拔迦婆道士!言如卿能對佛 獲堅固之信奉而結說本經。

  • 二五 DN 25 優曇婆邏師子吼經

    本經相當於北傳漢譯之長阿含卷第八之散陀那經(大正藏一),中阿含卷第二六之優曇 婆羅經(大正藏二六),及尼拘陀梵志經(大正藏一一)。佛弟子散陀那居士,訪住優曇婆 邏梵志女林之尼俱陀梵志時,相信諸種苦行是最上之法的尼俱陀梵志,好獨處靜觀,住 空處靜地,對佛陀抱著偏見而誹謗。其時,佛陀來優曇婆邏梵志女林,對尼俱陀梵志, 說諸苦行之穢垢,更說明守四戒、斷五蓋。住四禪、得四神足為最上之行,打破外道之 迷妄,令彼等慚愧以前之誹謗,勤修無上梵行,為本經之梗概。漢譯之散陀那經是依居 士之名、優曇婆邏經是從園林之名,尼拘陀經是梵志之名,而成各種經名,所以其內容 大概一樣,於個個之點,四經相異之處亦很多。例如對於外道苦行之諸相,或一致,或 有異,一方面存在,另方面即沒有。又對於四戒、漢譯之三經,皆為殺生、偷盜、邪淫、 妄語,如本經即為殺生、偷盜、邪淫、修習(bhavitam)是為一例。想從漢譯之三經和 本經對照,更可多心得。

  • 二六 DN 26 轉輪聖王師子吼經

    本經相當於漢譯長阿含卷第六之轉輪聖王修行經(大正藏一)、中阿含卷第十五之轉輪 聖王經(大正藏二六),其內容幾乎同樣。即先說身、受、心、法之四念處,其次詳細說 明轉輪聖王之威力,說七寶,說輪寶之功德,說轉輪聖王之理想。又以偷盜、殺生、妄 語等之諸惡為世界墮落之根源,特明因貧困、生活之窮苦而偷盜生,再說殺生、妄語、 邪淫等所有一切罪惡生起之過程。由人壽八萬歲漸漸降下至人壽十歲止,各據其罪而說 其處以示人壽降下之因緣。同時此眾人,痛感其罪惡而生善法修行之念;先守不殺生等 之五戒,漸漸征服諸惡,人壽由十歲向上增至八萬歲之世,再實現轉輪聖王之理想國。 其時彌勒佛出現於世而證大覺,說示無上清淨之梵行。於此一面出現理想之國土,一面 應現理想之佛土,如是,說比丘證四神足,修四禪定,至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 二七 DN 27 起世因本經

    本經相當於長阿含卷第六之小緣經(大正藏一),中阿含卷三十九之婆羅婆堂經(大正藏 二六),及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大正藏一〇)。佛於黃昏時,經行於鹿母講堂外, 對隨後而來之婆羅門族出身之婆悉吒和婆羅墮所說的就是本經,大別其內容可分為二 部份。即前半是說人之貴賤,非由如四姓之階級的高下,是由其人格價值之有無而定的, 力說四姓之平等;於後半由說此世之初開展起而及四姓之起源,最後結說此等四姓之 任何人體證法者,為人類之最上者。

  • 二八 DN 28 自歡喜經

    本經相當於漠譯之長阿含卷第一二之自歡喜經(大正藏一),及信佛功德經(大正藏一 八)。本經非採取佛直說之形式,是長老舍利弗說此後而佛給於認許方式之經。佛住於 那蘭陀之波波利菴婆林時,長老舍利弗於世尊前、披露其餘之沙門婆羅門所遠不及世尊 之等正覓,(對世尊之)勝智有絕大之信念。自己歡喜得世尊之教示,幸獲聖智安住於法, 並讚歎世尊所說之諸善法、十二處法、四種之入胎、四種之記心、四種之見定、七種之 人施設、諸精勤、四種之通行、言正行、士夫戒正行、四教誡法、他人解脫智、三常住 論、宿住隨念智、有情生死智、二種之神通等法之說示,敘述自已之了解;世尊認可此, 而付囑舍利弗宣說之。

  • 二九 DN 29 清淨經

    本經相當於漢譯長阿含卷第一二之清淨經(大正藏一)。世尊住緬祇之菴羅林時,新比丘 周陀由波婆城阿難之處來,奉告尼乾子之死後,其學徒間之分裂、鬥爭、固執排他主張 之狀態。阿難與周陀同詣佛處,以告其事由,佛教誡弟子等之將來,所說的就是本經。 先對於師、法、弟子,說示師之死,在弟子們為憂悲及不憂悲之情形;其次說清淨梵行 之成就,及說四種之安樂行和其果報,最後為遠離諸種謬見,而敬示身、受、心、法之 四念處。

  • 三十 DN 30 三十二相經

    本經相當於漢譯中阿含第一一之三十二相經(大正藏二六),是說佛之身相為三十二相。 然而和漢譯阿含一致者唯極限於小部份,不過於第一誦品最初之三節而已,其他大部份 是註解式的敘述。於是,關於本經對於三十二相,可看為一種註釋經吧!然說其三十二 相所該當的,要獲得各相,述及過去世之善關係為其重點,此相是如斯、如斯宿因之所 然,以示此大相,轉輪聖王或佛陀得其某一個,其次敘述得如是相,是轉輪聖王,或佛 於此世所獲之特權,最後以偈攝大約。而且說有時依一宿因得一相,有時得三相乃至三 相,亦必依最初所舉三十二之次順而明示之,謂詳述如是三十二相以其宿因等因果關 係,是本經所說之特色吧!

  • 三一 DN 31 教授尸迦羅越經

    本經相當於漢譯長阿含卷第一一之善生經(大正藏一)、中阿含卷第三三之善生經(大正 藏二六),尸迦羅越六方禮經(大正藏一六),及善經(大正藏一七)。世尊往王舍城外之 栗鼠養餌竹林時,為居士子尸迦羅越說禮六方之機緣而成本經。既為在家之居士子說 法,所以其內容甚有世間的處世訓,凡分別為二部份。於前半,即先舉四種業垢和惡業 之四因,其次詳說損失財產之六種原因,對其中教誨交惡友之危險,說明如何是惡友? 如何是善友?更示說全部財產四分之一為自已之生活費用,四分之一貯蓄以備窮困,二 分之一用於事業之經費等乃至財產之使用方法。於後半指責對現實人生之生活無關心 之徒,勤禮拜天地四方是無意義的,並給予六方的倫理根據,即東南西北下上之六方, 配合父母、師長、妻女、朋友、奴婢、沙門婆羅門,因此,例如相當禮東方者,父母對 子應思其道,子對父母應省顧奉事之道等,說明所有六方,有甚深道德意義之存在。

  • 三二 DN 32 阿吒曩胝經

    本經無相當漢譯之經,(但可參考毘沙門天王經(大正藏一二四五))。於Hoernle:Manu- script Remains found in Eeastcrn Turkestan Vol.I有相當於本經之梵文Atanatiya Sutra之斷片。世尊往靈鷲山時,毘沙門天王隨來諸夜叉,唱阿吒曩胝之護經,以告佛 如左。於諸夜叉中,不信順世尊,而有妨害佛弟子之修行,請納受為守護佛弟子,此阿 吒曩胝之護經。佛納受此,而翌日向諸比丘以示此旨,勸保持阿吒曩胝之護經,乃本經 之所述。

  • 三三 DN 33 等誦經

    本經相當於漢譯長阿含卷第八之眾集經(大正藏一),及大集法門經(大正藏一二),於 Hoernle:Manuscript Remains found in Eastern Turkestan Vol.I有相當本經梵文 Sangitisutya的斷簡存在。波婆城之末羅族,建立新講堂,佛令舍利弗代說法。即為本 經,其全部阿毘達磨之色彩甚為濃厚。有列記一法二、二法三十三、三法六十、四法五 十、五法二十五、六法二十二、七法十四、八法十一、九法大、十法六之法數標準為十 段二百二十九法,有部六足論之隨一的集異門足論(大正藏一五三六),不外是以有部的 立場來註釋本經。

  • 三四 DN 34 十上經

    本經相當於漢譯長阿含卷第九之十上經(大正藏一),及長阿含十報法經(大正藏一三), 本經亦和等誦經同樣,是舍利弗之所說,其內容是由一法乃至十法之十階段而成的,於 各段謂一法十、二法十之方式,合計列記五百五十法,可說是佛教教理之綱要書。於是, 含有很濃厚的阿毘達磨色彩,此與阿毘達磨文學聯想之時,是極為興味深長的經典。


通妙譯,臺灣,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1995.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