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般無畏的精神(美琪喬——一位阿羅漢尼修道證果之旅)


每一年炎熱的旱季,時不時會有雲遊的頭陀僧經過卉曬村,尋找偏僻的地方暫時安頓下來禪修。這附近圍繞著鄉村的森林和高山都是令人生畏,野獸橫行,險惡的蠻荒,據說整個區域惡魔肆行無忌。由於人類恐懼不敢進入,使得這座大森林保持偏僻幽靜,非常適合行腳僧在此修苦行安禪。

出離、克制和遁世的頭陀僧通常獨自一人在人跡罕至的山徑行腳,浪跡於荒野中,尋找適合修行熄滅煩惱的寧靜地點——山嶺、巖洞或者懸崖——讓身心安頓下來。頭陀僧生活在戶外,總是隨順自然環境和變幻莫測的天氣過日子,他們融合在大自然中,每天都活在多姿多彩的環境裏:巖石和樹木;河流和溪水;老虎、蛇、大象和熊。平時依賴森林邊緣零零落落的荒村托缽維生。

普泰族跟行腳頭陀僧有不解之緣,對他們那種戰士般勇猛無畏的精神有惺惺相惜之感,因此頭陀僧的生活方式在普泰族群中很容易得到護持。達白的父親特別喜歡森林僧,他會露出讚許的微笑,稱他們為「真正的佛子」。每當看到森林僧他就會幹勁十足,像小孩子那麼熱情地積極接待他們。

一九一四年,德高望重的頭陀僧阿瞻韶的到來,從此改變了卉曬村民的信仰。阿瞻韶和一小群弟子有一天突然抵達卉曬村,他們是從很遠的地方行腳了好幾個月才到這裡的。他們從寮國那邊渡過湄公河到暹羅的那空帕儂府,然後跋涉過色軍府東部的群山,最後穿過磐山的荒野來到莫拉限。

雖然已經五十五歲了,但阿瞻韶還是在炎熱的天氣下終日行腳,以穩定、輕巧的步伐,穿越最險峻的地區。當他們一群人抵達卉曬村附近時,雨季剛開始,陣陣暴風雨之後接下來是耀眼的太陽,濕熱的暑氣籠罩著整片土地。依據佛制,在雨季期間僧人必須停止行腳,住在有遮蔽的地方三個月。阿瞻韶知道,天氣的改變顯示雨季來臨了,是時候尋找適合的地點度安居專精禪修。

在瀰漫著濃霧的晨曦中,阿瞻韶領著弟子,一行人打赤腳,穿棕褐色袈裟,揹著缽步行進入寧謐的村子裡,他們願意接受慷慨的村民任何的佈施:飯、醃魚、香蕉,乃至微笑和恭敬的頂禮。這群威儀莊嚴的僧眾一出現立刻引起騷動,整條村此起彼落迴響著興奮的呼喚聲,男女老少手忙腳亂地張羅食物來供養「修行僧」。當阿瞻韶他們經過達白的門口時,全家人已經排在泥路前端瞻望著正等待供養,希望能勺一些食物進僧眾的缽裡面,累積殊勝的功德。

達頌急著想知道這群出家人是誰,於是和幾個朋友一起跟著他們回到山邊暫時駐足的地點。雖然阿瞻韶是整個區域深受恭敬的高僧,但是他們之間還沒有見過面,所以當知道這位出家人就是阿瞻韶時,不禁喜出望外。

達頌打定主意要讓阿瞻韶在這裡安頓下來,即使只是一個雨季也好。他熟悉這裡的每一個角落——湍急的溪澗,彎曲的河流,懸在半山的石洞,矗立的巖石,開闊的草原還有稠密的森林。達頌帶著阿瞻韶到他認為適合安居的各個地點去察看。

當阿瞻韶選中邦克朗洞作為度雨季的地方時,達頌緊張的心頓時放鬆下來,高興極了。這個山洞在森林裡面,四周佈滿了平坦的砂巖,距離村子大概一個小時的腳程。

達頌很開心地立即投入工作,籌備讓阿瞻韶在這裡過雨季,需要搭蓋一些建築:每位出家人一間茅舍,還有另外一間用齋和誦戒的大殿,除此之外,也需要清理出行禪用的經行步道以及挖掘茅坑。村民鋸倒樹木做柱子,砍下竹子做地板和墻壁等,割下長長的茅草,捆綁起來做屋頂。他們還把地面平整打掃乾淨,清理出經行步道,挖好茅坑並且圍上茅草。等達頌和朋友們完成所有的工程,一座小型,整潔的森林道場終於在這荒野中落成。

遠在接受佛教之前,普泰族就已信仰祖先和崇拜神靈。他們宰殺牲畜祭拜森林守護神和祖先的亡靈。普泰人祭祖信仰根深蒂固,供奉先人的神龕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每天都得祭祀告慰死去已久的歷代祖先。他們相信祭拜祖先會保佑子孫、房子,甚至村莊倖免於災禍,同時赦免子孫因忽略了這項神聖任務所犯的罪過。如果事事順利的話,這表示神靈滿意這家人的表現;若是不順,則意味著怠慢祭拜,惹怒了神靈。因此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選吉日,並且準備供品以討好當地的神靈。這些神靈包括天神地神水神和稻神,由於生活跟水以及稻米有密切的關係,普泰族流傳著一則老話:「吃飯時不要忘記稻神,也不要疏忽提供漁獲的水神。」

所以每個鄉村的正中除了有佛寺之外,神靈信仰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阿瞻韶長年行腳於村落間,開示村民持戒的功德,解釋他們的行為和信仰帶來的結果。他沒有否定神靈的存在,這些神靈無處不在——森林、樹上、高山、山洞、河流、稻田、土地和天空——他包容這類泛靈信仰,他所反對的是相信神靈是人類煩惱的根源或者神靈會帶來苦難,他也因此反對用犧牲來賄賂神靈就能倖免於災禍和厄運。

鬼神就像太陽、雨水和晨霧一樣是普泰人鄉下生活週遭的一部分,像出生、生活和死亡一樣不可分割。阿瞻韶不排斥鬼神,但是他教導村民鬼神也和他們一樣,每一個都得承受自己行為的果報,都是由於過去的業而成為鬼或神。祭拜這些鬼神的結果是賦予它們額外的力量。阿瞻韶教導的重點是因果自負:喜悅或悲傷;快樂或痛苦;擁有或匱乏;這一切都是個人過去所造的業和目前行為的結果。

普泰村村民正慢慢感受心靈的轉化,一家接一家改變了信仰——相信佛陀以及自己持戒功德的護佑力量,許多村民把供奉祖宗的神龕和神像給燒了。另外也有一些村民對佛教抱持懷疑的態度,這樣的做法不知道神靈會有什麼反應,會不會受報復?

阿瞻韶生性木訥不善言辭,他以直接淺白的語言,簡短地開示村民怎麼面對恐懼,重複教導信心和戒。為了激發信心,他鼓勵村民皈依佛法僧三寶代替宰殺牲畜祭拜。關於戒方面,他勸勉大眾受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邪淫;不飲酒。村民學習到只要守護自己的心和行為,避免傷害自己和別人,實踐如此簡單卻強而有力的修行就可以得到庇護。

為了消除村民的恐懼,阿瞻韶解釋禪修的護衛力量,他先帶領大家一起唸誦佛陀功德,皈依佛;等他們的心平靜下來了,他進一步化解他們的疑惑和擔憂,簡單直接開示道:

「大家不必害怕, 只要你們禪修, 專注念『佛陀、佛陀、佛陀』,神靈就不會干擾你們。我們人總會有生病的時候,如果以為生病就是鬼神作祟,那是亂講。我們的身體一直壞去又復原,人有了身體就一定會生病。去求死了的親戚幫忙是沒有用的,倒不如修禪然後把功德迴向給他們,這樣大家都得到好處。」

這裡的村民——特別是虔誠的佛教徒——都習慣在齋戒日抽空參與佛教活動,到寺院去做供奉,幫忙料理雜務,聽佛法開示或者禪修,也有一些人參與所有的活動。

達白現在已經十三歲了,她經常一大早就跟隨父母親到邦克朗洞的森林道場去。由於她是女孩子,不准跟出家人私下交往。所以,每次阿瞻韶跟在家人談話時,她會遠遠坐在佛殿後面,剛好能聽到他輕柔講話的地方。

達白坐在一群婦女的後面,順著繼母的肩膀往前望,專注聆聽佛法,她深深地沉醉在這種氛圍中。達白跟所有的村民一樣,生下來就自然而然接受這裡的鬼神信仰,她的世界觀也受著同樣的歷史背景影響。雖然她自小就知道鬼神的存在,卻不盲目迷信,寧願從常識的角度來了解因果。所以,雖然家裡有個小神壇祭拜祖先,達白的性格使她很自然地皈依佛陀,接受佛法。

因此,達白小小年紀就受阿瞻韶深遠的影響,她跟他那簡單、實事求是的態度,平和安詳的氣質以及莊嚴的威儀相應。阿瞻韶的性格、他說的話、他的存在本身激發起達白堅定的信心,在她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儘管她沒有遵從阿瞻韶的話用功禪修專注一境,但是內心卻感受到阿瞻韶已經證得圓滿平靜的境界。很快的,達白受到阿瞻韶德行的感化,這股微妙的攝受力引導她趣往一個新的方向。

她第一次感受到這股力量是在一個難忘的場合,當時阿瞻韶讚歎婦女供養僧眾的功德,她們每天供齋和其他必需品,不單利益出家人,同時自己將來也會得到福報。接著阿瞻韶簡單而肯定地補充道,無論如何,這個佈施的功德,根本無法跟出家當美琪在森林禪修相比較,美琪是一切有情眾生的福田。

聽到這席話令達白大為震驚,這一天阿瞻韶在這個小女孩的內心深處種下一顆小種子,將來有一日這顆種子會茁長成一棵拔地參天的菩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