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第八 說隨念業處品 - 清淨道論


清淨道論--第八 說隨念業處品

請網友注意:此文尚未完整校對過;先掛上暫供參考。 若需精確引用請自行與紙本校讀!

[229]

(七)念死

在六隨念之後,再說念死的修習。

(念死的意義)「死」──是一個有情的命根的斷絕。諸阿羅漢斷除輪回之苦,稱為「正斷死」。諸行的剎那滅,稱為「剎那死」。樹的死,金屬的死等,稱為「通俗死」(大家通稱死) [08-001] 。這些死不是這裡的意思。此處是指「時死」「非時死」 [08-002] 兩種。

「時死」──由於福盡,或壽盡,或兩者俱盡所發生,「非時死」──(生存)業為「斷業」所毀。

雖有令壽命存續的(食等之)緣存在,但因令其結生的業的成熟故死,稱為「因福盡而死」。

如現時的(閰浮提洲)人,不具(諸天的)趣,(劫初人的)時,(北俱盧洲人的)食等,僅盡百歲的壽量便死,名為「由壽盡而死」。

如度使魔 [08-003] 及迦藍浮王 [08-004] 等,由於可令死沒的業,即在那時那地斷絕其生命的廷續,或者由於宿業關繫,用刀劍等的方法斷其生命廷續而取死者,即名「非時死」。

[230]

如上述的一切(時、非時死)即為命根的斷絕所攝。如是憶念稱為命根斷絕的死,為「念死」。

(念死的修法之一)欲修念死的人,獨居靜處,當起「死將來臨」,「命根將斷」,或「死,死」的如理作意。如果念喜愛者的死,如生母念愛子之死則生悲;若念憎惡者的死,如怨敵念他的仇人之死則生觀喜;若念全無關心者的死,如燒尸者見死骸則不起感動;若念自己的死,如畏怯者見屠殺者之舉劍則起戰栗,以上的一切都是不如理作意,因為不起憶念感動及智的。所以在各處見弓 被殺或死的有情,思慮他們過去曾是知名之士的死而生憶念感及智之後,當起「死將來臨」等的方法作意。這樣作意為起如理作意──即起方便作意之義。如是作意之時,有人即得鎮伏諸蓋,住於念死的所緣,生起得證近行定的業處。

(念死的修習之二)像上面的修習,如果依然不能現起業處之人,則另有八種修法:(一)以殺戮者追近,(二)以興盛衰落,(三)以比較,(四)以身多共同者,(五)以壽命無力,(六)以無相故,(七)以生命時間的限制,(八)以剎那短促 [08-005] 等八種行相而念於死。

(一)「以殺戮者追近」──猶如剎戮者追近。即譬如追近的殺戮者想道:「我要斬此人的頭」,並舉劍放到他的頭頸的周圍一樣,念死的追亦當如是。何以故?死乃與生俱來及取生命故譬如菌芽以頭帶塵而出,有情則取老死而生。有情的結生心生起之後至老衰,如從山頂落下的石頭, [231]與此相應蘊共同壞滅。如是剎那死是與生俱來,生者必死,故這裡的意義(斷絕命根)的死也是與生俱來的。是故有情從生時以來,即如升起的太陽,必向西行,其所行之處,一點也不退轉的;或如河片的急流,必持運一切(落下的草木之葉等)繼續流下,一點也不退轉的,如是趨向於死,一點也不退轉。故說道:

從開始的那一夜,
小兒進住了母胎,
如云起而行,
一去不復回。 [08-006]

如是向死而行者,猶如小川被烈日蒸發而枯涸,如樹上的果實,隨夜間的水來濕而早晨脫落,如錘打土器而毀壞,如日照露珠而消散,近於死亦然。故說道:

晝夜的過去,
生命的消滅,
人壽的減少,
如小川的流。 [08-007]
如成熟的果實,
怕早晨的脫落,
生的人,
常有死懼怕。 [08-008]
人們的生命,
如陶師所造的土器,
不論大小燒未燒,
最後終至於毀滅。 [08-009]
猶如草尖的朝露,
太陽上升消滅,
人們的壽命亦然。
母親勿阻我(出家)! [08-010]

如是與生俱來的死,猶如舉劍的殺戮者,已經把劍放到他的頸上,必取其生命不會停止的。 [232]是故與生俱來及取生命故,如舉劍的殺戮者,為死的追近,當這樣以殺戮者的追近而念於死。

(二)「以興盛衰落」──直至他的光榮不為衰落所敗為興盛。

更無光榮能夠戰勝衰落而繼續存在故衰落。所所謂:

征服了整個的大地,
施了一百俱胝 [08-011] 的具福者,
到了臥終的時候,
只得半得庵摩果的權力。
便是那個同樣的身體,
到了福盡的時候,
也要去見死的面,
無憂王到了憂的境地。 [08-012]

同時一切的健終至於病,一切的青春終至於老,一切的生命終至死,一切世間的大眾必隨生,為老所占,為病所侵,為死所襲。所以說:

譬如高聳入云的大石山,
周圍展轉,研碎四方,
老死對於眾生類:
剎帝利與婆羅門,
吠捨,首陀,旃陀羅與波孤沙,
一切都粉碎,誰也不能逃。
老死的境域,沒有像車步兵用武的地方※08-001※。
或以咒語戰術及財賄,也無可能戰勝他。 [08-013]

如是深知生命的興盛,終至於死的衰落,以「興盛的衰落」而念於死。

(三)「以比較」──以他人比較自己。即以七種行相作比較而念於死:(1)以大名,(2)以大福,(3)以大力,(4)以大神變,(5)以大慧,(6)以辟支佛,(7)以等正覺。

[233]

(1)怎樣比較呢?對於有大名聲,大眷屬,大財富及多牲騎等,如摩訶三摩多王 [08-014] ,曼陀多王 [08-015] ,大善見王, [08-016] 堅輻王 [08-017] ,尼彌王 [08-018] 等,無疑的都已為死所侵襲,像我這樣的怎麼不為所侵呢?

(2)怎樣以大福比較呢?

殊提 [08-019] ,闍提羅 [08-020] ,郁伽 [08-021]
文荼 [08-022] ,與富蘭那迦 [08-023]
他們都是世間的大名大福者,
一切都已死,
如我這等人,
更有何言說。

如是以大福比較而念死。

(3)怎樣以大力比較呢?

婆藪提婆,婆羅提婆 [08-024]
毗曼塞那,優提體羅 [08-025]
迦那羅,比耶檀曼羅 [08-026]
此等世間知名的大力士,
都已為死所征服;
他們也得死,
如我這等人,
更有何言說。

如是以大力比較而念死。

(4)怎樣以大神變比較呢?

第二上首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
用他的足趾,便得震動毗闍廷多 [08-027] 的宮殿,
亦如麋鹿進入獅子口,
帶著神通進入恐怖的死的口裡,
如我這等人,
更有何言說。

如是以大神變比較而說。

(5)怎樣以大慧比較?

[234] 除了世主之外,
他人的慧不及舍利弗的十六分之一,
這樣大慧的第一上首弟子 [08-028]
也為死征服,
如我這等人,
更有何言說。

如是以大慧比較而念死。

(6)怎樣以辟支佛比較呢?他以自己的智與精進力,破了一切煩惱之賊,而得獨覺──麟角獨生者,亦不能脫離於死,我怎麼能脫呢?

觀察各種原因的大仙,
以智力而得漏盡的獨生者,
以獨行獨住的麟角喻者,
他們也不得超越於死,
如我這等人,
更有何言說。

如是以辟支佛比較而念死。

(7)怎樣以等正覺比較呢?彼世尊飾以八十種好及三十二相莊嚴的色身,一切種類清淨的戒蘊等德寶成就的法身,大名,大福,大力,大神變,大慧都達到頂點,無等,無等等,無比 [08-029] 無雙的阿羅漢等正覺者,如大火聚給雨水降下而消滅,他也給死雨降下而即座寂滅。

這樣有大威力的大仙,
那死力也無恥無畏的逼來。
無恥無曰,
粉碎一切,
像我這樣的有情,
怎不為死所戰勝?

如是比較等正覺者而念死。

以這樣共同的死,拿那些具有大名等及其他的人與自己比較,像那些殊勝的有情一樣,念我也要死的則生僥得達近行定的業處。當如是自他比較而念死。

[235]

(四)「以身多共同者」──此身是許多人共同的,是八十種蟲共同的。於此等蟲聚中,依處皮而住的則啖外皮,依內皮而住的則啖內皮,依肉而住的則啖肉,依腱而住的則啖腱,依骨而住的則啖骨,依髓而住的則啖髓。它們即在那住所中生而老而死及屙屎放尿,身體是它們的生家、病室、墳墓、廁所與尿桶。此身為彼等蟲聚擾亂而至於死。如彼八十種蟲聚,在身體的內部尚有共同的數百種病,外部則有蛇蠍等的死緣。譬如建立在四衢通道的鵠的,來自四方八面的矢劍槍石等都落於此。此身亦然,為一切災難的鵠的。此身為諸災難所襲必至於死。所以世尊說: [08-030]

「諸比丘!茲有比丘,日去夜來之時,作是思惟:『我實有甚多死的緣,蛇嚙我,蠍嚙我,百足蟲嚙我,它們都足以使我命終,所以都是我的危礙』。或者『我顛躓跌倒,飲食於身中腐敗,膽汁的擾亂,痰的擾亂,劍風的擾亂,它們都足以使我命終,所以都是我的危礙』」。

如是「以身多共同者」而念死。

(五)「以壽命無力」──此壽的無力名為無力。因有情的命,(1)須出入息的關繫,(2)威儀的關繫,(3)泠熱的關繫,(4)大種的關繫,(5)食物的關繫。

(1)此命須得出入息的平衡而存續。如果呼出的鼻息不進入的時候,或者吸入的不出來時,便名為死。

[236]

(2)獲得四威儀的平衡而命能存續。如果任何一種威儀過分了,則壽行斷絕。

(3)獲得冷熱的平衡而命能存續。如為過冷熱或過熱的征服則失命。

(4)獲得(地水火風四)大種的平衡而命能存續。如果地界及水界等任一種的擾亂,則強壯的人亦成身體僵硬,或痢疾而身體濕污,或受大熱之苦,或關節敗壞而至命終。

(5)獲得適當的段食時而命續。不得食者便至命終。

當如是「以壽命無力」而念死。

(六)「以無相故」──是因為無確定,無限定的意思。所以有情的:

命、病、時與身倒處,
以及趣等的五種,
在這生命的界內,
那是無相無知的。

(1)「命」──不能作「必定生在這樣長的時期,更無過之」的確定,故為無相。有在羯羅藍 [08-031] 時可死,在頞部曇(abbuda),閉尸,鍵南,入胎生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四個月,五個月,乃至十個月時亦可死,從母胎出產時可死,以後乃至在百歲以內或以外都要死的。

(2)「病」──「有情必以此病而死,不以他病」,實不能如是確定,故為無相,因為有情將眼病可死,以耳病等任何病亦可死的。

(3)「時」──「有情必以此時死,不以他時」,實不能如是確定,故為無相。因為有情在午前可死,在正午等任何一時亦可死的。

(4)「身倒處」──謂「死者的身體當於此處倒,不在他處」,實不能如是確定,故為無相。一個生在村內的人,其身體可能在村外,生在村外者可倒在村內;或者陸生者的身體可倒在水中,水生者倒在陸上等等的多種可能。

[237]

(5)「趣」──「有情自彼處死當生於此」,實不能如是確定,故為無相。因為自天死者,可生於人中,自人界死者可生於天等任何一界中,如是旋轉於五趣界(地獄、餓鬼,畜生,人間,天上)中,猶如牽機械的牛相似。

(七)「以生命時間的限制」──現在人的生命的時間是很有限的。如果長壽者,亦不過百歲上下。所以世尊說 [08-032] :「諸比丘,人壽短促,不久便至來世。故當作善,當行梵行。生者決無不死。諸比丘,彼長壽者,百歲上下而已......。

人壽甚短促,
善人時輕蔑;
如行救頭燃;
無有死不來。

又說 [08-033] :「諸比丘!往昔有師名阿羅迦」,一切亦在以七種譬喻莊嚴的經中詳說。

又說 [08-034] :「諸比丘!若有比丘如是念死修習;『嗚呼!我命實在一日一夜之間,我必憶念世尊教法,我實多有所作』。諸比丘!若有比丘如是念死修習:『嗚呼!我命實在一日之間,我必憶念世尊教法,我實多有所作』。諸比丘!若有比丘如是念死修習:『嗚呼!我命實在一頓飯食之間,我必憶念世尊教法,我實多有所作』。諸比丘!若有比丘如是念死修習:『嗚呼!我命實在咀嚼吞下四五團飯食之間,我必憶念世尊教法,我實多有所作』。諸比丘!此等稱為住於放逸比丘,遲緩的修習為漏盡而念死 。諸比丘!若有比丘,如是念死修習:『嗚呼!我命實在咀嚼吞 [238]下一團飯食之間,我必憶念世尊教法,我實多有所作』。諸比丘!若有比丘如是念死修習:『嗚呼!我命實在一呼吸或入出息之間,我必憶念世尊教法,我實多有所作』。諸比丘!此等稱為住於不放逸比丘,敏捷的修習為漏盡而念死」。 如是咀嚼四五團飯食之間的短促壽命的時間尚不可靠,當這樣的「以生命的限制」而念死。

如是咀嚼四五團飯食之間的短促壽命的時間尚不可靠,當這樣的「生命的限制」而念死。

(八)「以剎那短促」──有情的剎那壽命,是依第一義極短的只起一心之間已。猶如車輪轉動之時,只以一輞的部分轉動,停止時亦只一輞部分停止,如是有情的壽命只是一心剎那,那心消滅之時,即名有情滅。即所謂 [08-035] :「過去心剎那(的有情)已生存,非現在生存,非未來生在。未來心剎那(的有情)非已生存,非現在生存,是未來生存。現在心剎那(的有情)非已生存,是現在生存,非未來生存」。

命與自體及苦樂(受) [08-036]
都只一心的相應,
剎那迅速的存續。
死者或存者,
諸蘊滅相等,
一去不再生。
以(心)未生故不生,
依現存(心)而生存,
由心滅故世間滅,
此依第一義施設。

如是「以剎那的短促」而念死。

念此八種之中任何一種行相的人,以數數作意,而得修習其心,住念於死的所緣,鎮伏於五蓋,而得現起禪支。因為死的所緣的自性法故,及悚懼故,不得安止色,只證近行之禪。

[239]

出世間禪及第二第四無色禪※08-002※ ,由於自性法的殊勝修習得證於安止。即因為依清淨修習的次第故得證出世間安止,由於所緣的超越修習故得證無色安止。因為在那裡(無色禪)證安止禪的只有一所緣的超越。然而此(念死)中(清淨修習及所緣的超越)兩者都沒有。所以(念死)只能證得近行之禪。

因為此禪是由於念死之力而生起,故稱「念死」。

(念死的功德)勤修念死的比丘,是常不放逸的,對一切有得不愛樂想,捨棄命的愛者,是呵斥罪惡者,不多貯藏,對於資具離慳垢,得至熟練於他的無常之想,隨著亦得現起苦想及無我想。

不修習念死的有情,死的時候未免陷於恐怖昏昧,如突然地遭遇猛獸、夜叉、蟒蛇、盜賊,及殺戮者相似,如是(修習)則不陷於(恐佈昏昧)而得無畏無昏昧而命終。他於現世縱使不證不死(的涅槃),來世亦得到達善趣。

真實的善慧者,
應對於如是,
有大威力的念死,
常作不放逸之行。
這是詳論念一門。

(八)身至念

今說除了佛陀出世之時以前未曾流行的及非一切外學的境界的「身至念處」,世尊曾於諸經之中以種種的方法這樣的贊嘆 [08-037] :「諸比丘!茲有一法,修習多作,助成大悚懼,助成大利益,助成大瑜伽安穩,助成大念正知,助成智見的獲得,助成現法樂住,助成(三)明、(八)解脫、及(沙門)果的證得。一法云何?身至念......。諸比丘,受用身至念釐,受用不死(的涅槃)。 [240]諸比丘,不受用身至念者,不受用不死(的涅槃)。諸比丘!由受用身至念者而受用不死,由於受用(身至念)者(不受用不死),捨者......不捨者......失者......不失者......由開始身至念者而得開始不死」,又云 [08-038] :「諸比丘!身至念云何修習?云何多作,有大果,有大功德?諸比丘!茲有比丘至阿練若」等,依此等(一)安般(出入息)即,(二)威儀節,(三)四正知節,(四)厭惡作意節,(五)界作意節,(六至十四)九種墓節等的十四節的指示,來解釋彼(身至念)的修習。

此(十四節)中,(二)威儀節,(三)四正知節,及(五)界作意節的三節依觀說,(六至十四)九種墓節依(第二十一品的九)觀智中的(第四)過患隨觀(智)說。又此(九墓節)已在膨脹相等定的修習的(第六品之十)不淨的解釋中說明。其次就(一)安般節與(四)厭惡作意節的二種定來說。然而這兩種之中的安般節則另有念安般單獨的業處說明。如云 [08-039] :「復次,諸比丘!比丘於此足蹠以上,發的頂端以下及以皮膚為周圍的身體,觀察充滿種種的不淨:即此身有發,毛......尿」。如是以骨隨包攝於腦,為厭惡作意而說的三十二行相業處,便是這「身至念」的意義。

釋此(身至念)的修習(法),先釋(上面的)聖典(文句):

(釋身至念的聖典文句)「上身」是這四大種所成的污穢之身。「足蹠以上」是從足蹠以上。「發的頂端以下」是從發的尖端下面起。「以皮膚為周圍」是周圍以皮膚為界限。「觀察充滿種種的不淨」是觀見此身充滿著種種發等不淨。 [241]如何觀察?即觀「此身有發......乃至......尿」。

在彼(此身有發......乃至......尿的文)中:「有」是存在義。「此」是指從足蹠以上,發的頂端以下,以皮膚為周圍而充滿種種的不淨而說的。「身」是身體。因身體是不淨的積聚故,是厭惡的發身等(的生處)以及眼病等的數百種病的生處,故稱為身。「發毛」即指發等的三十二種。

上文中的「此身有發」,亦應作「此身有毛」這樣的連貫各句。因以種種行相考察這足蹠以上發頂以下皮膚以內的一尋的身軀之中※08-003※ ,實不見有任何珍珠或摩尼(寶石)、琉璃、沉香鬱金香、龍腦香、香粉等一微塵的淨性,但見極臭厭惡不美觀的種種發毛等臭的不淨。是故說:「此身有發,毛......乃至......尿」。

這是依文理的解釋。

(身至念的修法)其次欲修(身至念)業處的初學善男子,當如前面(第三品)所說的親近善友,而習業處。那善友亦應對學者說「七種把持善巧」及教以「十種作意善巧」。

(1)(七種把持善巧)此中當如是教他(I)以語,(II)以意,(III)以色,(IV)以形,(V)以方位,(VI)以處所,(VII)以界限的七種把持的善巧。

(I)於此等惡作意業處中,縱使他是三藏(持)者,但作意時,亦應第一「以語」讀誦。或者有人亦能於讀誦時得以明白業處,例如去親近住在(鍚蘭中部)馬拉耶的大天長老的兩位長老相似。

傳說:那兩人(向大天)長老請教業處,長老教他們在四個月內讀誦聖典(所說的)三十二種(身)。他們雖然是精通二三部(尼迦耶)的人, [242]但亦依法善巧的在四個月中讀誦三十二種身,直至證得須陀洹果。

所以教授業的處阿闍梨當對弟子說:「第一以語讀誦」。那讀誦者當先分發皮的五種來順逆的讀通。即順讀:「髮、毛、爪、齒、皮」以後,再逆誦:「皮、齒、爪、毛、髮」。此後又順讀腎的五種:「肉、腱、骨、骨髓、腎臟」,再逆誦:「腎臟、骨髓、骨、腱、肉、皮、齒、爪、毛、髮」。自此又讀肺的五種:「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臟」,再逆誦:「肺臟、脾臟、肋膜、肝臟、心臟、腎臟、骨髓、骨、腱、肉、皮、齒、爪、毛、髮」。此後又誦腦的五種:「腸、腸間膜、胃、胃中物、糞、腦」,再逆誦:「腦、糞、、胃中物、腸間膜、腸、肺臟、脾臟、肋膜、肝臟、心臟、腎臟、骨髓、骨、腱、肉、皮、齒、爪、毛、髮」。此後又誦脂肪的六種:「膽汁、痰、膿、血、汗、脂肪」,再逆誦:「脂肪、汗、血、膿、痰、膽汁、腦、糞、胃中物、腸間膜、腸、肺臟、脾臟、肋膜、肝臟、心臟、腎臟、骨髓、骨、腱、肉、皮、齒、爪、毛、髮」。此後又誦尿的六種:「淚、膏、唾、涕、關節滑液、尿」,再逆誦:「尿、關種滑液、涕、唾、膏、淚、脂肪、汗、血、膿、痰、膽汁、腦、糞、胃中物、腸間膜、腸、肺臟、脾臟、肋、肝臟、心臟、腎臟、骨髓、骨、腱、肉、皮、齒、爪、毛、髮」。

[243]

當這樣的百回、千回、百千回的以語讀誦。因為以語讀誦(身至念)業處的經典而純熟,則心不至於這裡那裡的散亂,(身的三十二)部分亦得明白,了如指掌,亦如圍柵行列的明顯。

(II)猶如「以語」,同樣的亦當「以意」讀誦(即默誦)。以語讀誦是為以意讀誦之緣;以意讀誦是為通達(特)相之緣。

(III)「以色」──是應當確定髮等之色。

(IV)「以形」──即當確定它們(髮等)的形。

(V)「以方位」──於此身中,自臍以上為上方,(臍)以下為下方。故(三十二分中的)此分是在此方──當如是確定方位。

(VI)「以處所」──這一部分是在此處──當如是各各確定其處所。

(VII)「以界限」──有自分界限與他分界限兩種界限。此中每一部分的下、上、橫的界限,當知如是的「自分界限」;髮不是毛,毛不是髮,當知如是分別「他分界限」。

如是教授七種把持善巧者,亦應教授他們知道這(身至念)業處,在某經中是以厭惡說的,在某經中是以界說的。即此(身至念業處)於大念處(經) [08-040] 中是以厭惡說的;於大象跡喻(經) [08-041] 、大教誡羅(目+侯)羅(經) [08-042] 及界分別(經) [08-043] 中是以界說的。但在身至念經 [08-044] 中則以關於那(三十二分中每分的)色的顯現者而分別四禪的。此中以界說的是毗缽捨那(觀)的業處,以厭惡說的是奢摩他(止)業處。於此(厭惡作意節)中是奢摩他(止)業處的意義。

(2)(十種作意善巧)這樣教過了七種把持善巧之後,當再教(I)以次第,(II)以不過急,(III)以不過緩,(IV)以除去散亂,(V)以假名的超越,(VI)以次第撤去,(VII)以安止,(VII-X)以三經典的十種作意善巧。

[244]

(I)「以次第」──於此(三十二分身),自讀誦以後,當次第的作意,不要跳一個的作意。如果跳一個的作意,則如無技巧的人,登三十二級的階梯,以跳一步而登,結果身體疲勞而失敗,不能完全登達,如是他(於三十二分中跳級作意者)亦不能以完全的修習而得應得的意樂,唯有其心疲勞而失敗,不能完成其修習。

(II)以次第作意者亦應「不過急」作意。若過急作意者,雖然他或許可得完成其業處的終點,但(對業處)不明了,不得至於殊勝(之位);譬如有人行三由旬的道路,不觀察其當進與當避(之道),即以速度的往返百回,雖然到達終點(亦不知是終點),但是應問而後行(才知終點)是故不宜過急。

(III)如不過急,亦宜「不過緩」(作意),若過緩作意者,則不能到達業處的終點,而證勝(位)之緣;譬如欲於當日行三由旬之道的人,若於途中的樹、山、池等處處耽擱,則不能到達終點。

(IV)「以除去散亂」──當除去即放棄業處而散亂於外部的種種所緣之心。若不除去(散亂)則憶念外部散亂之時,而消失其業處;譬如有人行於僅有一足寬的削壁之道,不察其放足(之處),但左盼右顧,錯亂其步法,則自百仞的削壁落下來了。是故應除去散亂而作意。

(V)「以假名的超越」──即超越了髮毛等的假名(概念),置心於厭惡中,譬如大旱之時,有人在林中發現了泉水,即在那裡結以多羅樹葉等作標幟,(初則)依那標幟而來沐浴飲,但是因為常常來而到了其行跡明顯之時,則不需要那標幟, [245]在任何希望之時,即可來浴與飲;如是在初分,以髮毛等的假名作意者,到了獲得厭惡明了之時,則當超越髮毛等的假名,專置其心於厭惡之中。

(VI)「以次第撤去」──應撤去那些不(於心中)現起的部分,為次第撤去作意。即初學者於髮作意,又撤去(髮的)作意而至最後的尿的部分而止;於尿作意,又撤去(尿的)作意而至最初的髮的部分而止。在他的數數作意中,有些部分(於心中)現起,有些則不現起。當於那些現起的部分中先作(意)業。如果二分同時現起之時,亦必有一分現起比較好的,如是當於那現起的部分數數作意,而生起安止定。

這是個有關的譬喻;即譬如要捕捉住在三十二株多羅樹所形成的多羅林中的獼猴的獵師,最初以弓矢射穿那獼猴所居的多羅樹葉及作呼喊之聲,此時那獼猴便順次於多羅樹上一一的跳去而至最後的多羅樹;獵師亦追至那裡行其同樣的方法,而彼(獼猴)又以同樣的方法逃回最初的多羅樹。如是由於各處屢起喊聲,令彼(獼猴)數數次第奔跳,終於停止一多羅樹,堅持那中央最嫩的多羅葉,縱使(弓矢)射去之時它也不起了。當知這(與三十二分身的次第撤去)是相似的。

這譬喻(與次第撤去)對照如次:即三十二株多羅樹的多羅林,為此身的三十二部分。心如獼猴,瑜伽行者如獵師。瑜伽行者的心環行於三十二部分的身中的所緣,如獼猴住於三十二株多羅樹的多羅林。瑜伽行者開始於髮的作意,順次行去及置心於最後的部分,如獵師最初以弓矢射穿那(獼猴)所居的多羅樹葉及作呼喊之聲的時候,而獼猴順次於多羅樹上一一跳去而至最後的多羅樹。 [246]再回來(至最初分及最初的多羅樹)的方法也是同樣的。數數作意,則有些(部分於心中)現起,捨其未曾現起的(部分),而對現起的(部分)行遍(準備定),如獼猴再再繼續於喊聲所發之處的上面起(而他遁)。最後於二(部分)現起時,於現起較好的(部分)數數作意,而生起安止,如(獼猴)來至一多羅樹而止,堅持其中央最嫩的多羅樹葉,雖射之亦不起了。

更有一譬喻:譬如一乞食的比丘,住在三十二家的村落附近,他於第一家護得了二(家)分的飲食,便超越了其他的一家,第二天(於第一家)護得三分,便超越了其他的兩家,第三天於最初(之家)護得了滿缽,便(不行乞他家)。回至坐堂(住坐所)食之。當知這亦(與三十二分身的作意)相似。三十二種(部分)如三十二家的村落。瑜伽行者如乞食者。瑜伽者於三十二種(部分)遍作(準備定)如彼(乞食者)的住於村落的附近。數數作意,捨棄其未現起的(部分)於各各現起的(部分)中,及於二分中(現起較好的)遍作,如於第一家護得了二(家)分的飲食,便超越了其他的一家,第二天(於第一定)護得三分,便超越了其他的兩家。於彼二(部分)中的現起較好的,數數作意而生起安止,如第三天於最初(之家)獲得了滿缽,便回至坐堂(住坐所)坐而食之。

(VII)「以安止」──(三十二部分中)(於令生)安止(定)的部分(作意)當知即於髮等的各各部分而坐起安止(定),為(安止定)的意義。

(VIII-X)「以三經典」──即增上心,清涼,覺支善巧等三經,當知精進與定的結合,是這(三經)的意義。

(VIII)此中 [08-045] :「諸比丘!勤策增上心的比丘,當於三相時時作意: [247]即時時於定相作意,時時於策勵相作意,及時時於捨相作意。諸比丘!勤策增上心的比丘,如果專於定相作意,則心趨懈怠。諸比丘!勤策增上心的比丘,如果專於策勵相作意,則心趨掉舉。諸比丘!勤策增上心的比丘,如果專於捨相作意,則他的心不為漏盡而正等持。諸比丘!然而勤策增上心的比丘,時時於定相、策勵相及捨相作意,則他的心成為柔軟,適合作業與清淨,及不會破壞為漏而正等持」。

「諸比丘!如金匠或金所的弟子造爐,既造爐已,於爐口點火,既於爐口點火已,以火鉗挾金投入爐口,時時吹風,時時洒水,時時放捨。諸比丘!如果金匠或金匠的弟子專一對金吹風,則金將燒掉;諸比丘!如果金所或金匠的弟子專一對金洒水,則金將冷卻;諸比丘!如果金匠或金匠的弟子專一對金放捨,則金不至正當的純熟。諸比丘!然而金匠或金匠的弟子,對金時時吹風,時時洒水,時時放捨,則金成為柔軟,適合作業,淨潔及不會破壞而成正當的作用──如用金制作金帶、耳環、頸飾、金鬘等的種種裝飾品,都得完成他的目的」。

「諸比丘!如是勤策增上心的比丘......乃至......為漏盡而正等持。 [248]而彼(比丘)為了以通(智)證知而傾心於通(智)證知之法,若有(宿因等的)原因,得以現證彼法」──當知此經是「增上心」。

(IX) [08-046] 「諸比丘!具足六法的比丘,得證無上清涼。云何為六?諸比丘!茲有比丘,心當抑制之時,即抑制其心;心當策勵之時,即策勵其心;心當喜悅之時,即喜悅其心;心當放捨之時,即放捨其心;傾心於勝(道與果),及樂於涅槃。諸比丘!具足此六法的比丘,得證無上清涼」──當知此經是「清涼」。

(X)「覺支善巧」── [08-047] 「如是諸比丘,若心消沉之時,不宜修習轉安覺支※08-004※ 」──此等已在(第四品)論安止善巧中說明。

曾經善學七種把持善巧及深深地確定了十種作意善巧,即瑜伽行者當以二善巧取業處。

如果(瑜伽者)與阿闍梨(師)安住一寺,則不必(一時)詳細請教,(確定業處後)當以策勵業處得進步已,從此次第的向上請教。若欲住在他處的,則當依照上述的(七種把持善巧及十種作意善巧)規定詳細學習,再三翻覆(讀誦),了解一切困難之處,如於(第四品)地遍的解釋中所說的方法,捨離不適當的住所,而住適當的精捨,斷除小障礙,當於厭惡作意中遍作(準備定)。

(3)(取三十二分身之相與厭惡性)(遍)作者當先取髮等之相。 [249]怎樣取呢?撥出一二根髮置於掌上,當先確定其色。在剃髮處看髮亦可。或於水缽或本粥缽中看(所落之髮)亦可。見黑(髮)時,當思惟「黑」,見白去,思惟「白」,(黑白)相間之時,則從的數的思惟,猶如於髮,見一切「皮等五種」亦宜如是取相。

如是取相已,當確定一切(三十二)部分中的色、形、方位、處所與界限,及確定色、形、香、所依處所五種厭惡性。關於這一切部分的確定法次第敘述如下:

(1)、(髮)先就髮的自然之色是黑的,像木 ‘木+患’ 子的「色」。「形」則長圓如稱杆之形。「方位」──生在(身的)上方。「處所」──兩側以耳朵邊,前以額際,後面以項為限;封蓋頭顱的皮中而位的髮,下以(髮)根自己的面積,上以虛空,橫以(諸髮)相互(之間)為限,決無二根頭髮(長)在一處的,這是(髮的)「自分的界限」;髮非毛,毛非髮,如是不與其他(髮以外)的三十一部分混同,而髮為單獨的一部分,這是(髮的)「他分的界限」。這是髮的色等確定。

其次確定(此髮的)色等五種厭惡:即依髮的色是厭惡的,依形,依香、依所依,依處所也是厭惡的。如在一缽心愛的粥或一缽飯中,雖然只見少許像頭髮的色的東西,也會厭惡地說:「這裡混雜著頭髮,快拿開」,如是依髮之「色」是厭惡的。如在夜間吃飯的人,若觸著像阿迦的纖維與曼迦羯的纖維的頭髮之形,亦同樣的厭惡,如是依「形」是厭惡的。如果不使用塗油與花香等,頭髮之香是極厭惡的;若(把頭髮)投入火中,(那氣味)就更討厭了。 [250]依髮的色形,或許不很厭惡,但依「香」是實在厭惡的。

譬如小孩子的糞的顏色像鬱金色,其形亦如鬱金塊;又如棄於糞穢中而膨脹了的黑狗的屍體,色如多羅的熟果,其形滾轉則如所棄的小鼓之形,而(犬)牙亦如素馨的蓓蕾。依這兩種的色與形看,或許不很厭惡,若依其香則厭惡了。同樣的,此髮之色與形或許不甚厭惡,但依其香則厭惡了。

譬如在村流出污物的不淨之處而生的野菜,為城巿的人厭惡而不食,同樣的,這頭髮是依於膿、血、尿、屎、膽汁、痰等所流之處而生,故亦厭惡,這是(髮)的「所依」的厭惡。此髮生於三十一部分的積聚中,猶如生於糞堆之上的菌,亦如生於冢墓與糞穢等處的野菜,又如生於溝中的睡蓮等的花,於不淨處生,故甚厭惡。是故它們(髮)的「處所」是厭惡的。

猶如於髮,應如是確定一切部分的色、形、香、所依、處所的五種厭惡性。亦應確定一切部分各各的色、形、方位、處所與界限(的五種)。

(2)(毛)毛的自然的「色」,不像髮那樣純粹黑色,卻成黑褐色。「形」──尾端下垂,如羅樹根的形狀。「方位」──生在(臍的上下)兩方。「處所」──除了生髮的部分及手掌足蹠之外,生在其他大分蓋覆身體的皮膚上。「界限」──生入蓋覆身體的皮膚之內一蟣 [08-048] 下以(毛)根自己的面積,上以虛空,橫以(諸毛)相互之間為限,沒有二毛生在一處的。這是(毛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3)(爪)──有二十枚名爪。它們都是白「色」。「形」如魚鱗。 [251]「方位」──足的爪在下方,手的爪在上方,如是生在兩方。「處所」──生在指(趾)端的背上。「界限」──兩方以(左右)指端的肉,內以指背的肉,外與頂以虛空,橫以(諸爪)相互之間為限,沒有二爪長在一處的。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4)「齒」──齒長得完全的人,有三十二個齒骨。他們的「色」也是白的。「形」──有種種的形狀,先就它們的下排來說,在中間的四齒,好像次第插在一團粘土之上的葫蘆瓜子的形狀;在它們(四個)而邊的每一個有一根及一尖端,如曼莉迦(素馨的一種)的蓓蕾之形;此外的一個(小臼齒)有一根二尖端,如車的支柱之形;再外邊的二枚(小臼齒和大臼齒)有二根三尖端;更外邊的二枚(大臼齒)有四根四尖端。上面的一排也是同樣的。「方位」──生在上方。「處所」──在(上下)二顎骨中。「界限」──下以在顎骨中的(齒)根根自己的面積,上以虛空,橫以(諸齒)相互為,二齒長在一處是沒有的。這是它們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5)(皮)──蓋覆全身的皮。在上(層)的黑色、青色或深褐色、黃色等色的為膚(外面的薄皮),若把那全身的外皮共聚起來不過如棗核之量。皮的本「色」是白的。這(皮的)白色,若為火傷或打擊等而脫去外皮之時則更明顯了。「形」略而言之,與身形同;詳言之:則足趾的皮如蠶繭之形;足背的皮如皮靴套足之形;脛的皮如以多羅樹葉包裹食物之形;股的皮如裝滿米的長袋之形;臀的皮如裝滿水的濾水襄之形;背的皮如鋪張在皮上的皮革之形;腹的皮如鋪張在琵琶的空穴的蓋膜之形;胸的皮略如四角形;兩臂的皮如套入箭筒的皮革之形; 手背的皮如剃刀鞘之形或櫛袋之形;手指的皮如鑰袋之形;頸的皮如包頸布之形; [252]面的皮如有大小孔的昆蟲窩的形狀;頭皮如缽袋之形。

取於皮的瑜伽行者,當輸送他的智於從上唇開始的上方的面部,最先當確定蓋覆面部的皮膚。其次(確定)額骨的皮膚。其次譬如伸手於放在袋內的缽與袋之間,輸送他的智於頭骨及頭皮之間,分離其皮與的結合狀態,而確定其頭皮。其次(確定)肩的皮。其之其順與逆(確定)右手的皮。次以同樣的方法(確定)左手的皮。次則(確定)背的皮。次以順與逆(確定)右足的皮。次以同樣的方法(確定)左足的皮。以後次第的確定生殖器官、腹、胸、頸的皮。在頸皮之後,確定下顎的皮,最後(輸送他的智)到達下唇而(確定)完結。如是次第取了粗(皮)的人,對於細(皮)亦得明白。「方位」──生於(上下)二方。「處所」──蓋覆全身。「界限」──下面(裡面)以骨的而積,上面(外面)以虛空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而「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6)「肉」有九百肉片。一切的顏「色」都是赤的,與甄叔迦花相似。「形」──脛的肉團像多羅的葉包食物之形;股(大腿)的肉像研石形;臀部的肉像灶的後邊之形;背的肉像多羅果汁所作的糖板之形;兩邊的肋肉像倉庫的(壁)孔塗以薄薄的粘土之形;乳房的肉像投在地上的粘土團之形;兩臂的肉像兩只剝了皮的大鼠之形。如是取了粗(肉)的人,對於細(肉)亦得明白。「方位」──生在(上下)二方。「處所」──包住三百多骨。 [253]「界限」──下面(裡面)以附著骨聚的面積,上(外面)以皮膚,橫以相互(的肉)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而「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7)「腱」有九百的腱。「色」──心切都是白的。「形」──有種種形。於此(腱)中:從頸的上部開始,有五根大腱聯絡的體向前面下走,有五向(身的)後面,五根向右,五根向左。聯絡右手的,亦於手的前面有五,後面有五。聯絡左手的亦同樣。聯絡右足的,亦於足的前面有五,後面有五。聯絡左足的亦同樣。如是支持身體的有六十根大腱聯絡身體而向下走的。它們亦名為筋,一切如百合 [08-049] 的球莖之形。其他散在各處的(腱)較細的如繩之形,更細的如臭蔓形,又細的如琵琶之弦的形,又細的如粗線之形。手背與足背的腱如鳥足之形。頭的腱如小兒的頭纏(帽子)。背的腱如展在日光之下的濕網之形。其他附著四肢五體各處的腱如網衣穿在身上的形狀。「方位」──生在(上下)二方。「處所」──附結於全身的骨。「界限」──下以三百骨之上的面積,上以皮肉接觸之處,橫以相互(之腱)為界。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而「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8)「骨」──是除了三十二顆齒骨之外,其他的六十四根手骨,六十四根足骨,六十四根筋肉依止的軟骨,二根踵骨,每一各有二根的踝骨,各有二根脛骨(脛骨與腓骨),各有一膝蓋骨,各一大腿骨,二臀骨(腸骨), [254]十八根脊椎骨,二十四根肋骨,十四根胸骨(肋軟骨),一心骨(胸骨),二鎖骨,二肩(胛)骨,二臂骨(上膊骨),各二前膊骨(橈骨與尺骨),七頸骨(頸椎),二顎骨,一鼻骨(鼻腔),二眼骨(眼窩),二耳骨(聽腔),一額骨(前頭骨),一頭骨(後頭骨),九頭蓋骨(顱頂骨、顳 需+頁 骨等),即如是的大約三百骨。它們一切的「色」都是白的。「形」──有種種形。其中足趾的骨(趾骨)的前端像迦多迦(馬錢子)的種子之形;(自前端)以後的中節的骨像巴納薩(波羅蜜)的種子之形;元節骨如小鼓(一種面大腰小的手鼓)之形。足背的骨(蹠骨)如被壓碎的百合的球根聚之形。踵的骨(附骨)如單核子的多羅果子。踝的骨如(兩個以線)繫住來遊戲的球形。脛骨附著於踝骨之處如剝去了皮了聖提(棗椰樹?)木的頂上嫩的部分形狀。小脛骨(腓骨)如小弓的弧形;大的(脛骨)如干了的蛇背之形。膝蓋骨如缺滅了一部分的水泡形。而脛骨附著(於膝蓋骨)之處,其尖端如牛角形。大腿骨如沒有削平的斧鉞的柄的形狀,而彼(大腿骨)依附於臀骨之處如遊戲的球形。而臀骨依附於(腿骨)之處如切去前端的大波那伽(鐵力木)果的形狀。兩個臀骨的連成一僥如陶師(造土器)的灶形;若分開來一個則如鐵匠的錘的革紐之形。在(脊椎骨的)尾端的尾閭骨(及荐骨)如倒捕的蛇頭之形,有七處的大小孔,從脊椎骨的內部(看)重疊而上如頭巾盤繞 [08-050] 之形;自外部(看)如一列的環形。在彼等(脊椎)之間處處有二三棘狀。如鋸齒形在二十四根肋骨之中,不完全的(四根)如不完全的鐮刀 [08-051] ,其完全的(二十根)如完全的鐮刀形; [255]全部的(肋骨)則如白雞的展翼狀。十四根胸骨(肋軟骨)如古老的戰車的框架的形狀。心骨(胸骨)如杓的頭形。鎖骨如小銅斧的柄形。肩(胛)骨如用缺了一部分的錫蘭的鋤頭形。臂骨(上膊骨)如鏡柄之形。前臂骨(橈骨與尺骨)如一對多羅樹的球莖之形。連珠骨(腕骨)如頭巾的盤繞之形。手背骨(掌骨)如彼壓碎的百合的球莖聚之形。在手指骨中,其元節骨如小鼓之形;中節骨如未完全的巴納靷的種子形;前端的節骨如迦多迦(馬錢子)的種子之形。七個頸骨如以棍貫成一串切為圓圈的竹筍的形狀。下顎骨如鐵匠的鐵錘的革紐之形;上顎骨如削(甘蔗的)皮小刀之形。眼窩與鼻腔的骨如已取去果肉的嫩的多羅的核子形。額骨(前頭骨)如倒置的貝殼的杯的形狀。耳根骨(聽腔)如剃匠的剃刀鞘之形。在前額及聽腔之上的纏頭巾之處的骨,如一個充滿(乳酪的甕)的皺縮的乳酪的膜的形狀。(後)頭骨如椰子切了傾斜的口的形狀。頭蓋骨如縫紐起來的破葫蘆的形狀。「方位」──在上下二方。「處所」──概言之在全身;分別而言,則頭骨在頸骨之上,頸骨在脊椎骨之上,脊椎骨在臀骨之上,臀骨在腿骨之上,腿骨在膝骨之上膝骨在脛骨之上,脛骨在踝骨之上,踝骨在足背骨之上。「界限」──內以骨髓,外以肉,兩端以相互(之骨)為界。這是它們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9)「骨髓」──是在各種骨的內部的髓。其「色」是白的。 [256]「形」──在種種大骨之內的(髓),如放入的竹筒中蒸了的大筍的形狀,在各種小骨之內的(髓),如放入竹棍的節中蒸了細筍的形狀。「方位」──生在上下二方。「處所」──在各種骨的內部。「界限」──以各種骨的內部的面積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發相似。

(10)「腎臟」──是連結一處的兩個肉團。它的「色」為淡紅色,如巴利跋陀迦(珊瑚樹)的種子之色。「形」──如小孩子所玩的一雙球形,或如結在一個蒂上的兩只芒果之形。「方位」──處於上方。「處所」──從喉底由一根出發,下行少許,分為二支的粗筋連結(腎臟),並圍於心臟肉而住。「界限」──以腎臟及腎臟的(邊際)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11)「心臟」──即肉。其「色」紅如蓮的花瓣的背面之色。「形」──如除去外部的花瓣而倒置的蓮蕾之形。外部光滑,內如絲瓜的內部。智慧者的(心臟)略開少許(如蓮花),無慧者的(心臟)僅如(蓮花的)蕾。而(心臟)內空可放一波那伽(鐵力木)的種子,在那裡有半掌握的血,意界及意識界依彼而活動。貪行行者的(心臟)是紅的,瞋行者的是黑色,痴行者的如洗肉的水的顏色,尋行者的如野豌的汁的顏色,信行者的如迦尼迦羅(一種開花的樹)花的色(黃色),慧行者的(心臟)猶如潔白清淨無瑕而琢磨了的寶貴的摩尼珠的光輝。「方位」──生在上方。「處所」──在於兩乳之間的身內。「界限」──以心臟及心臟的邊際為限。 [257]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12)「肝臟」是一對的肉膜。其顏「色」赤色,淡赤色,不甚濃赤色,如白蓮的花瓣的背部之色。「形」──根上是一,到了頂端分為一雙(左右二葉)如俱毗蘭羅(烏木?)的葉形。愚痴者(的肝臟)僅一片葉,而智者(的肝臟)則成二或三的小葉。「方位」──生在上位。「處所」──寄在二乳房的內部的右側。「界限」──肝臟以肝臟的(邊際)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13)「肋膜」是分為覆蔽(膜)與不覆蔽(膜)的兩種蓋覆肉。兩者的「色」都是白的,如陀拘羅的布片之色。「形」──即它自己所占的處所之形。「方位」──覆蔽肋膜上方,餘者生在二方。「處所」──覆蔽肋膜蓋覆心臟及腎臟,不覆蔽肋膜則於全身的皮膚之下蓋覆於勞肉。「界限」──下以筋肉,上以皮膚,橫以肋膜的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14)「脾臟」是像舌狀的胃的肉。它的「色」是青的,唇尼均提花的顏色。「形」──有七指(七寸)大,如黑犢的舌形。「方位」──寄於上方。「處所」──在心臟的左側,寄於胃膜的上側。如果它被打擊出來時,有情的便便盡了。「界限」──以脾臟的(邊際)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15)「肺臟」──是分為三十一片肉的肺肉。它的「色」赤色,如未甚熟的無花果的顏色。「形」──如一厚片沒有切平的餅的形狀。如果(身體)內部因無飲食之時及生業生的火熱傷害(肺臟)之故,則如食干草團的無味無生氣的。「方位」──生於上方。「處所」──在兩乳之間的身體的內部,蓋覆及懸挂於心臟及肝臟的上方。 [258]「界限」──以肺臟的(邊際)部分為限。這是 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16)「腸」(這裡指消化管食道及胃腸等的全體)即男子有三十二手(尺),婦人有二十八手(尺),及有二十八* [08-001] * 處曲折的內臟。它的「色」白色,如白糖之色。「形」──像切了頭而盤繞於血槽之中的蛇的形狀。「方位」──生在二方。「處所」上自喉底,下連於大便道,故在於喉底及大便道為邊端的身體的內部。「界限」──以腸的(邊際)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17)「腸間膜」是結於腸的曲折之處。它的「色」是白的,如白睡蓮的根的顏色。「形」──亦如白睡蓮的根形。「方位」──生在二方。「處所」──如用鋤與斧作事等的人牽引(鋤斧等)器具的時候,以器具的繩(結住)器具的板相似,又如拭的墊子,於諸圓輪之間以線縫之(令不脫離),(腸間膜)是結生腸的曲折之處令不脫離於一邊,在二十一個腸的曲折處之門。「界限」──以腸間膜的(邊緣)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18)「胃中物」是胃中一切吹的飲的嚼的嘗的東西。它們的「色」即如吹下的食物之色。「形」──如洒水囊裝了米而沒有結緊的形狀。「方位」──据於上方。「處所」──在胃中。

所謂胃,是猶如壓緊濕布的而方而中央生起氣泡相似的內臟膜,外滑,而內則可說如腐爛的肉包,如污穢的巴梵迦的花,亦如腐爛了的巴納薩果的皮的內部。在(胃)中,有蛆蟲、如蚯蚓蟲、如多羅形蟲、針口蟲、如布絲蟲與絛蟲等三十二種的蟲聚在蠢動, [259]當沒有飲食的時候,它的跳動叫喚,侵害心臟之肉,當飲食之時,它們張口向上,把最初吞下的二三口(食物),很快的便爭奪去了。胃實為它們的生家、便所、病室與墳墓。這胃裡面,又譬如旃陀羅的村庄門口的污水池,在暑熱之時,傾盆大雨,因水而泛濫出來的尿、糞、皮、骨、腱等的碎片及唾、涕、血等的種種污物,落於(池)中集合,混雜泥水,過了兩三天之後,便生蛆蟲,更由日光的熱力蒸曛,起了一個又一個的水泡和氣泡,變成了青黑色,極臭而極厭惡;這時(那些污物)即走近去一看也無價值,何況去嗅或去嘗呢?同樣的,種種的飲食,用牙齒的杵來粉碎了它,用舌的手來攪轉它,混雜以唾液,在那一剎那,便已失去了原來的色香及美味等,然後如織者的漿,如犬的吐潟之物,落下(胃中)混雜以膽汁、痰與風等,以及胃中的消化熱的煮蒸,雜以蟲聚,起了一個又一個的水泡及氣泡,成為極污極臭而極厭惡的狀態;那樣的(胃中物),即聞之而對今食亦有不快之感,何況以慧眼觀察。又落下(胃中)的飲食被分為五分:一分給生物(蟲聚)吃了,一分給胃中的消化熱燒了,一分成尿,一分成糞,一分成液體即增長血肉等。

「界限」──以胃膜及胃中物的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19)「糞」即大便。它的「色」大部是吞下的食物之色。「形」──是糞的處所之形。「方位」──在於下方。「處所」-在熟臟(結腸的S狀部及直腸)中。

「熟臟」的位置在臍之下及脊椎的根(荐骨及尾閭骨)之間,是腸的最後部分,高約八指(約八寸)如竹筍相似。 [260]猶如下雨於高地之上,而水下流於低地儲蓄;如是飲食落到胃中,以胃的泡沸的消化熱煮燒,如以磨石研碎而變軟物,然後經腸管而下,如壓入竹節的黃色的粘土,積集子(熟臟)。

「界限」──以熟臟膜及糞的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20)「腦」是在頭蓋空內的隨聚。它的「色」是白的,如蛇菌團的顏色,亦可說如未成於酪的狀態而府敗了的牛乳之色。「形」──即如腦的處所之形。「方位」──居於上方。「處所」──在四縫合線所接合的頭蓋腔,如結合的四個麥粉團放在那裡相似。「界限」──以頭蓋裡面及腦髓的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21)「膽汁」有停滯膽汁及流動膽汁兩種膽汁。此中停湖膽汁的「色」,如濃的末頭迦的油色;流動膽汁,如萎了的阿拘利花之色。「形」──兩者都和它的處所同形。「方位」──停滯膽汁生於上方;餘者生於二方。「處所」──流流膽汁除了髮、毛、齒、爪(等)的無肉之處及堅硬於燥的皮膚之外,彌漫於其他的全身,猶如油滴(彌漫)於水上相似;如果(流動膽汁)激動之時,則兩眼變黃而動搖,以及四肢戰動。停滯膽汁,寄於心臟及肺之間,依於肝的肉,儲藏於像絲瓜的囊的膽囊中;如果(停滯膽汁(激動之時),則有情發狂,生顛倒心,棄捨慚愧,作不應作,說不當說,思不應思。「界限」──以膽汁的部分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261]

(22)「痰」身體的內部約有一缽的痰。它的「色」是白的,如那伽跋羅的葉的汁色。「形」──如它的處所之形。「方位」-生在上方。「處所」──在胃膜之中,當吞下食物之時,譬如水面上的苔及水草,丟下一根木頭或一塊石子之時,則分裂為二,但展開而又合為一,如是食物吞下(胃中)之時,裂(痰)為二,但展開而又合為一;於(痰)衰弱之時,則胃發生了如成熟了的膿胞壞了的雞蛋極厭惡的壞尸一樣的臭,亦從那裡上升有臭氣的呃,連口也臭得如壞尸一樣。那樣將使人對他說:「走開些!你吐出很臭的氣」。如果痰厚厚的增加,則如廁所的蓋板相似,而得防止胃的內部的污穢之物的臭氣。「界限」──以痰的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23)「膿」是壞了的血而起的膿。它的「色」如萎了的黃葉之色,於屍體內(的膿)如壞了的濃粥的泡沫之色。「形」──像它的處的形。「方位」──生於二方。「處所」──在那裡積集便在那圣,沒有一定的處所可記;在身上那些給樹樁所擊或棘或火焰等所傷的部分,血被停止在那裡而化了膿,或者生成了膿胞或瘡等,(膿)便在那些地方。「界限」──以膿的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24)「血」有積聚血和循環血兩種血。此一積聚血的「色」如煮了的濃的蟲漆汁的色;循環血則如清的蟲漆汁的色。「形」──兩者都如其所在的處所之形。「方形」──積聚血生在上方,餘者生在兩方。「處所」──循環血,除了髮、毛、齒、爪等無肉之處及堅固干燥的皮膚之外,隨於靜脈網而遍在全身;積聚血約有一缽之量,裝滿肝臟所在處的下方, [262]在心臟、腎臟、肺臟的上方,一點一點的滴流下去而滋潤於腎臟、心臟、肝臟及肺臟。如果腎臟及心臟等不得(血)滋潤之時,則有情成為渴了。「界限」──以血的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25)「汗」是由毛孔滲出的水界(液體)。它的「色」像清的胡麻油的色。「形」──如汗的處所之形。「方位」──居於二方。「處所」──汗的處所是沒有固定的,不像血的常在。如果因為火的熱力、太陽的熱力、氣候的變化等而身體發熱之時,則自一切的髮與毛孔流出(汗)來,猶如一束從水里拔起來而沒有切平的蓮須根及白睡蓮的莖相似(滴下水來)。是故(汗的)形亦得依髮及毛的孔而知。取於汗的瑜伽者可對充滿於髮及毛的孔的汗而作憶念。「界限」──以汗的部分為。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26)「脂肪」是凝固的脂膏。它的「色」如分裂了的鬱金之色,「形」──先就肥大的身體說,在皮膚與筋肉之間,如鬱金色的(纖細的)陀拘羅的布片之形;瘦小的身體則附著在他的脛肉、腿肉、脊椎附近的背肉,胃的周圍之肉等處,像折成二重三重的鬱金色的陀拘羅的布片之形。「方位」──生於二方。「處所」──遍滿肥大者的全身;附著於瘦小者的脛肉等處。雖稱為肪,但也是非常厭惡的,所以(人們)不拿(脂肪)作塗頭的油,也不用作鼻油的。「界限」──下以肉,上以皮膚,橫以脂肪的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27)「淚」是從眼中滲出的水界(液體)。它的「色」如清的胡麻的油的色。 [263]「形」──如它的處所形。「方位」──生在上方。「處所」──在眼孔中。然而這淚並不是像膽汁在膽囊中那樣常積集於眼孔之中的。當有情心生歡喜而大笑之時,或生哀而哭泣之時,或吃了特殊的食物之時,或因煙及灰塵等侵入眼中之時,則(淚)與喜、悲或特殊的食物及氣候等共同生起而盈滿眶或滲出眼孔之外。取於淚的瑜伽者當取充滿於眼孔的淚。「界限」──以淚的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28)「膏」──是溶解的脂膏。它的「色」如椰子油的色;亦可說像撒布於粥上面的油的顏色。「形」──如在沐浴之時,脂膏之滴撒郁於清淨的水上浮動的形態。「方位」──生於二方。「處所」──大多在手掌、手背、足蹠、足背、鼻孔、額與肩等之處。然而膏在這些地方,並非常是液狀的;當火熱、太陽熱、氣候的變化,(體內地水火風四)界的變化之時,而在此(掌)等之處也變化了,此時則如沐浴之時的脂膏之滴撒布於水面上相似,在各處浮出膏來。「界限」-以膏的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29)「唾」是在口內混以泡沫的水界(液體)。它的「色」白如泡沫色。「形」──如其處所之形,亦可說如泡沫形。「方位」──生於上方。「處所」──自兩頰邊下流於舌上。然而此(唾)並非常積聚在舌上的;當有情看見或憶想某種食物之時,或把任何熱、苦、辛、鹹、酸等味放到舌上之時,或者心臟(對某特殊食物)厭倦及對任何種類而生厭惡之時,則唾生自兩頰之側而下流止於舌上。在舌端的唾是淡的,在舌根的是濃的。把磨了的米或飯或任何其他硬食放到口裡的時候,猶如在河堤的沙中掘的小穴,不斷的滲出水來, [264](唾)亦不盡的流來而得滋潤(食物)。「界限」──以唾的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30)「涕」──是從腦上流來的不淨。它的「色」如嫩的多羅果(椰子果)內心的髓(肉)的顏色。「形」──如其處所之形。「方位」──生在上騁「處所」──充滿在鼻孔之內。然亦涕亦不是常枳聚在鼻孔內的;譬如有人用荷葉包凝乳,在下面用針刺穿一小孔,凝乳的澄便從小孔流落於外。如是當有情哭泣之時,或因特殊的飲食及氣候的變化而內界發生動亂(四大不調)之時,則從頭中的腦變成一種像腐敗了的痰狀的東西流下經過口蓋的上部的開孔流入及充滿於鼻孔,或流出(鼻孔)之外。取於涕的瑜伽者,當取充滿在鼻孔的涕。「界限」──以涕的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31)「關節滑液」──是身體的關節內部的滑的污穢的東西。它的「色」像迦尼迦羅的樹脂之色。「形」如它的處所之形。「方位」──生於二方。「處所」──在一百八十的關節之內,行滑潤骨節的工作。如果(關節的滑液)少者,則起立,坐下,行走、轉身,屈身與伸直之時,它的骨都作「格答格答」之聲,如彈指聲;他縱使一二由旬的道路,亦因風界激動而覺四肢疼痛。然而(關節滑液)多者,則於起坐等時,他的骨不會作「格答格答」之聲,雖走長路,亦不會激動風界及不覺四肢疼痛。「界限」──以關節滑液的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

(32)「尿」──它的「色」如曼率豆的鹼質性的汁的顏色。「形」──如倒置的水甕內部流出來的水的形狀。「方位」──生於下方。「處所」──在膀胱的內部。「膀胱「即小便袋。 [265]譬如投入污池而無口的羅梵那甕,而污水進入(甕中),然而看不出(甕水)所入之覺,同樣的從身體進入(膀胱中)的尿,也看不出它的所入之道,但放出之道是明白的,當(膀胱之中)的尿充滿之時,有情便說:「我要小便」而忙於小便了。「界限」──以膀胱的內部及尿的部分為限。這是它的「自分的界限」。「他分的界限「與髮相似。

如是於髮等部分中,確定了他們的色、形、方位、處所、界限之後,依(前說的)次第,不過急等(十種作意善巧)的方法,以色、形、香、所依、處所的五種而作「厭惡!厭惡!」的憶念者,最後則超越(髮等的)假名(而修習),譬如有眼的人,看見有三十二種顏色的花而結在一根線上的花蔓,一切的花是不分何始何終的同時顯現,如是作「此身有髮毛」等的觀身之人,對於彼等(三十二分)的一切法亦不分何始何終的顯現。所以在(前面的)作意善巧論中說: [08-052] 「初學者於髮作意,去(彼於髮)作意已,至最後的尿的部分而止」。如果(瑜伽者)對(自身之)外部(的其他的身體)專注作意,以及如是於(他人的)一切部分都明了之時,則對游行的人與畜等(於瑜伽者的眼中)捨了有情的行相,只是現起一堆(三十二)部分的積聚而已;若(見)彼等(人或畜)吞下飲食之時,亦僅現起如投(食物)於(三十二)部分的積聚之中相似。(於三十二分)以次第撤去等而作「厭惡!厭惡!」的次第憶念者,得以次第生起安止定。那裡依髮等的色、形、方位、處所、界限而得現起「取相」;依(髮等的色、形、香、所依、處所五種的)一切行相的厭惡(考察)而得現起「似相」。那(似相)的修習者,依照如(十)不淨業處中所說的的方法而得生起初禪的安止(定)。彼(安止)若於(三十二身分的)一部分明白了,於一部分中證得安止,不再修習其他的瑜伽者,則他僅生起一(安止定)。若人(於三十二身分中)多分明白了,或於一(部分)而證(安止)禪,更於其他部分而修伽者,則他得依部分的數目而生起初禪定,猶如摩羅迦長者相似。

[266]

據說:那尊者(摩羅迦)握住長部師無畏長老的手說:「朋友無畏!先研究這個問題:摩羅迦長老於三十二分中得三十二的初禪,如果他夜入一禪,日入一禪,則以半月餘而得成就;若每日入一禪,則以月餘而得成就」。

如是此(身至念)業處雖依初禪而成,但是由於憶念(三十二分的)色、形等之力而成,故稱為「身至念」(業處)。

(身至念的功德)精勤於身至念(業處)的比丘,是戰勝不樂與樂的,不是為不樂及樂所戰勝的。他是常常征服生起的不樂而住。他是戰勝怖畏恐懼的,不是為怖畏恐俱所戰勝的。他是常常征服生起的怖畏恐俱而住。他是 [08-053] 「忍辱者,能忍寒、熱......乃至能忍奪取其生命之苦」。依髮等的色一類(青、赤、白之遍),得證四禪,而達六通。

真實的善慧者,
應對於如是
有大威力的身至念,
常作不放逸之行。

這是詳論身至念一門。

(九)安般念 [08-054]

今者 [08-055] :「諸比丘!此安般念──三摩地修習與多作時,實為寂靜,殊勝,純粹與樂住,對已生的惡不善法即能消滅與寂止」──世尊這樣贊嘆之後又說 [08-056] :「然而諸比丘,云何習安般念三摩地?云何多作,實為寂靜、殊勝、不雜與樂住及已生的惡不善法即能消滅與寂止?諸比丘!茲有比丘,去阿練若,或去樹下,或去空閑處, [267]結跏趺坐,正直其身,置念面前,而彼(比丘)或念入息,或念出息。(一) [08-057] 出息長時,知『我出息長』,或者入息長時,知『我入息長』。(二)出自短時,知『我出息短』,或者入息短時,知『我入息短』。(三)『覺知全身我出息』及『覺知全身我入息』彼如是學。(四)『安息身行我出息』及『安息身行我入息』彼如是學。(五)覺知喜......(六)覺知樂......(七)覺知心行......(八)覺知安息心行......(九)覺知心......(十)令心喜悅......(十一)令心等持......(十二)令心解脫......(十三)觀無常......(十四)觀離欲......(十五)觀滅......(十六)『觀捨遣我出息』及『觀捨遣我入息』彼如是學」。如是有十六事而顯示安般念業處。以下來(解釋)那(安般業處)的修習法。只就那聖典(的文句)來解釋,說完了便一切完具,所以這裡先來解釋聖典(的文句):

(釋安般念的聖典文句)「然而諸比丘,云何修習很般念三摩地」?先於此句中:「云何」?──是為了要詳細答安般念三摩地的修習的種種方面的征問。「然而諸比丘,修習安般念三摩地」──是對於所征問的種種方面的指示。「云何多作......乃至......寂止」也是同樣的。

此中「修習」是生起,或增長。

「安般念三摩地」──即與執持念出入息相應的定,或念於出入息的定,為安般念三摩地。

「多作」是數數而作。

「實為寂靜殊勝」是必寂靜必殊勝,這兩者的「必」當知為決定之語。何以故?譬如不淨業處,只是由於通達(於禪之時)而寂靜殊勝,因(不淨業處的)所緣粗故及所緣厭惡故,依(不淨業處的)所緣決非寂靜非殊勝的,但此(安般念業處)則不如是以任何法門不寂靜或不殊勝的,即是依「所緣的寂靜性」之故是寂靜、寂止、寂滅的,依稱為通達(禪)支的寂靜性之故也是(寂靜、寂止、寂滅)的,依「所緣所殊勝性」※08-005※ 之故是殊勝的,(修習)無滿足的, [268]依(稱為通達)「(禪)支的殊勝性」之故也是(殊勝而無滿足)的。是故說彼(安般念業處)「實為寂靜殊勝」。

「純粹與樂住」──此定之中無夾雜之物純粹,不滲雜,不間雜,單獨,不共。(安般念)不是由於遍作(準備定)及近行(定)而得寂靜,即從最初入定以來本來就寂靜殊勝之義※08-006※ 。然亦有人(指北寺住者)說「純粹是無滲雜勢力本來美妙」。如是這樣純粹(的安般念)每於證得安止定的剎那而獲得身心之樂,故知為「樂住」。

「屢屢生起」是屢屢未曾鎮伏。

「惡」即罪惡。

「不善法」──是不善巧(無明)所生法。

「即能消滅」──僅以剎那,即令消滅,即令鎮伏。「寂止」──是非常寂靜,或者(於安般念)的順決擇分之故以次第聖道的增進,而言(諸惡不善法的)斷滅,安息。

其次對以上的文的略釋如下:「諸比丘,以何方法,以何行相,以何規定修習安般念三摩地?以何方法多作(安般念定),寂靜(安般念定),......乃至......惡不善法寂止」。現在再來詳說其(解答之)義,而說「茲有比丘」等。

「諸比丘,茲有比丘」──諸比丘,是於佛教中的比丘。這裡的「茲」之一語,即顯示生起一切種類的安般念三摩地之人的所依之(佛)教,並示他(異)教不具於此(安般念定)。即所謂 [08-058] :「諸比丘,茲有(第一)沙門......乃至......(第四沙門),於其他教派,實無此等沙門」。依這樣說,故說為佛教中的比丘。

「去阿練若......或去空閑處」──這是舉以示明那(比丘)的修習安般念三摩地的適當的住所。因為這比丘的心長時追求於色等所緣,無意趨向於安般念三摩地所緣,猶如惡牛駕車,只走邪道。 [269]譬如牧者,調伏一只飲了惡母牛的乳而長大的惡犢,(先令犢)隔離於母牛,在一邊打下了一大柱子,用繩把它繫在那柱上,它的犢雖種種掙扎,亦不能逃循,終於只近柱邊或坐或臥。同樣的,此比丘欲御其長時貪著色等所緣的邪惡之心,先離開色等所緣,入阿練若,或樹下,或空閑處,在那裡的出入息的柱,以念的繩而繫於心。如是他的心雖亦種種掙扎於以前所習慣的所緣,但不能切斷念的繩而逃循,終於只在近行(定)與安止(定)的所緣的附近(出入息)而坐及臥。所以古人說:

欲調御的世人,
以犢繫於柱上,
以念於所緣,
堅固的繫住自己的心。

如是那樣的住所對於他的修習是適當的。所以說:「舉以示明那(比丘)的修習安般念三摩地的適當的住所」。

或者於種種業處之中,此最上,得證一切知佛※08-007※ ,辟支佛。佛的聲聞弟子的勝位及至現法樂住的足處(近因)的安般念業處,不捨男女象馬等聲所騷擾的村庄(住所)則不易習──因聲為禪的荊棘(障礙)故──在非村的阿練若中,瑜伽行者取此(安般念)業處已,於安般念而生起四禪,以此作基礎,思惟諸行,而證最勝的阿羅漢果,便容易了。所以世尊示彼以適當的住所說:「去阿練若」等。

[270]

世尊如宅地學的(工程)師。譬如那宅地學的(工程)師,看了(適合建)城巿的地,善加考察之後,便教以「建城於此處」,到了安全地完成城巿之時,便得王家的甚大尊敬。彼(世尊)考察了瑜伽行者的適當的住所之後,便教以「當於此業處中精勤」,此後以此業處而精勤的瑜伽行者證得阿羅漢果時,(世尊)便受(瑜伽行者的)大尊敬說:「彼世尊實為等正覺者」!

又說比丘如豹。譬如大豹王,依阿練若中的草、叢、森林、叢山而埋伏,以捕野牛、麋鹿、野豬等的獸類;同樣的,於阿練若中精勤業處的比丘,漸次而取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道及聖果。所以古人說:

如豹埋伏,捕諸獸類,
佛子亦爾,勤瑜伽觀,
入阿練若,取最上果。

是故為示彼(比丘)的(修習的)努力相應之地的阿練若住所,而世尊說:「去阿練若」等。

此中「去阿練若」,即 [08-059] :「阿練若,出(村的)帝柱(界標)之外,都是阿練若」及「阿練若的住所至少(離村)五百弓」,即於如是所說的相狀的阿練若中,去任何能得遠離之樂的阿練若。

「去樹下」即行近於樹。

「去空閑處」,即去空閑寂靜之處。這裡除了阿練若及樹下之外,去其他的七種住,亦可說為去空閑處。

[271]

如是(世尊)既已對他(比丘)指示了隨順三季(寒暑雨),隨順三界(三種體質──痰風膽汁)及隨順六種行(六種性格──貪行、瞋行、痴行、信行、尋行、覺行)而適合於安般念的修習的住。又指示不落於惛沉掉舉的寂靜的威儀,故說(結跏趺)「坐」。因為指示他的坐禪堅固,維持出入息的舒適及取所緣的方便,故說「結跏趺」等。

「跏趺」即完全盤腿而坐。「結」即盤的意思。

「正直其身」──是上半身置之端正,使十八脊椎骨之端與端成為整列。這樣坐的人,則皮膚,筋肉、腱不致於歪屈。不會生起因骨等歪屈而剎那剎那生起的苦痛。彼等(苦痛)不生之時,則心得專一,不退失業處,且得增長而至圓滿。

「置念面前」──即置念於業處的面前。或者「遍」──為遍持之義,「面前」──為出離之義,「念」──為(心)現起之義;故名為「念面前」。當知這是依無礙解(道) [08-060] 所說之義。綜前句之略義為「遍持出離而念」。

「彼念出息,或念入息」──即彼比丘這樣的坐好及現起如是的念之後,不捨彼念,而念出息或念入息,彼比丘則說為念行者。

現在要知什麼方法(而比丘)為念行者,為示那種方法而(世尊)說「出息長時」等。在《無礙解道》中作如說:「彼念出息或入息」,同時對同句如是分別: [08-061] 「以三十二種方法為念行者:即(1)依長出息不散亂了知心一境性者而念現起,使用此念及此智(他)為念行者。(2)依長入息......乃至......(三一)依捨遣觀出息,(三二)捨遣觀入息不散亂了知心一境性者而念現起,使用此念與此智(他)為念行者」。

(安般念的十六事)

此中(一)「出自長」即維持長的出息。 [272]「出息」(assaasa)是外出的息,「入息」(passaasa)是內入的息──巨是根毗奈耶義疏說的。然而諸經的義疏則所說相反(即以ass(sa為入息, pass(sa為出息)。在此(兩說)中。一切的胎兒從母胎出來之時,最初是內部的息先外出,然後外面的氣帶著微塵而進入內部,(更外出)觸口蓋後而滅(故依律的義疏說為正當),當如是先知以上的出入息(之義)。其次當知那(出入息的)長短是依時間的。譬如展於空間的水或沙,而說長水長沙,或短水短沙,如是一片片的出入息※08-008※ ,在象與蛇的身中,徐徐地充滿犬兔等的短度的肉體,又速速地出去,所以說短(的出入息)。在人類之中,有的出息與入息,依照時間長如象與蛇等,有的則短如犬兔等,所將對於他們(的出入息)是依照時間的,長時間的出與入為長(出入息),短時間的出與入為短(出入息)。

此中,這比丘以九種方法的長出息與入息,而將「知我長出息(長)入息」。如是了知者,當知即以一法修習身觀念處成就。即如無礙解道所說: [08-062]

「云何彼於長出息時,知『我出息長』,長入息時,知『我入息長』?(1)長出息於長時出息。(2)長入息於長時入息。(3)長出息入息於長時出息入息。長出息入息於長時出息入息者(於彼)生起(善)欲。(4)由於欲而比以前更微細的長出息於長時出息。(5)由於欲而比以前更微細的長入息......乃至......(6)長出息入息於長時出息入息。由於欲而比以前更微細的長出息入息於長時出息入息者生起喜悅。 [273](7)由於喜悅而比以前更微細的長出息於長時出息。(8)由於喜悅而比以前更微細的長入息......乃至......(9)長出息入息於長時出息入息。由於喜悅而比以前更微細的長出息入息長時出息入息者,(他的)心從出息入息而轉去,而生起捨。以此等九種方法(彼)於長出息入息的身與現起的念及觀的智──身為現起而非念,念為現起與念──(彼)以那念及那智而觀身。所以說『於身修習身觀念處』」。

(二)對於「短」的句也是同樣的。但有其次的不同:即那裡說「長出息於長時出息」,如是在這裡則說「短出息於短時出息」。是故以短字直至最後的「故言於身修習身觀念處」而 代替前者(的長字即可)。如是當知此(瑜伽者)依長時及短時以此等各九種方法而了知於出息入息,「長出息時知我出息長......乃至......短入息時知我入息短」對於如是了知者:

比丘的鼻端,
起了長的和短的
出息與入息,
這樣有四種。

(三)「學我將知一切身出息......入息」──即我於全出息身的初中後為令覺知明白其出息而學;我於全入息身的初中後為令覺知明白其入息而學。如是為令(出入息的一切身)覺知及明白者,以智相應心出息與入息,故說「我學出息與入息」。因為有的比丘對於片片展於(體內)的出息身或入息身的初則明白,然非中後;他只能取其初,而對於中後則覺疲倦。有的則對於中的明白,然非中後※08-009※ 。或者對於後的明白,然非初中;他只能取其後,對於初中則覺疲倦。 [274]或者對於(初中後)一切都明白,他亦能取一切,不對任何而覺疲倦。為了指示以那樣的修習,故(世尊)說:「學我知一切身出息......乃至......入息」。

在前句中的「學」字是努力精勤之意。如他那樣的律儀為增上戒學。如他那樣的定為增上心學。如他那樣的慧為增上慧學。以上的三學的所緣,以念,以作意而學,而習,而修,而多作,便是這裡的語義。

至此的文句中,那前面的(一二修習)法,專門是出息及入息的,並無其他的任何東西;然而此後(自三以下的修習)便於令智生起等非作瑜伽行,所將在(一、二)的地方只是「知我出息,知我入息」,正如依現在時的聖典所說,以後為示令智生起等的行相而說「知我一切身出息」等,當知是依未來時的語法而敘述聖典的。

(四)「學我念安息身行出息......乃至......入息」──是學對於粗的身行念安息,極安息、消滅、寂止十我出息入息。

如是(出入息──即身行的)粗細與安息當知如下:即如這比丘以前未修出入息之時,則他的身心不安而粗。身心粗而不寂靜時,則出入息亦粗,成為更有力的,甚至不能以鼻(出入息),須以口出息入息。如果他的身心已修(出入息)時,則身心寂靜,寂止。他的(身心)寂靜之時,所起的出息入息很微細,到了有無(出入息)亦難辨別的狀態。

譬如有人從山上跑下,或將重負從頭上卸下而立時,他的出入息是粗的,甚至不能以鼻(出入息),要用口出息入息。如果他除去疲勞,洗了澡,喝了水, [275]以濕布當胸,臥於涼蔭之下時,則他的出息入息很微細,到了有無(出入息)亦難辨別的狀態。同樣的,這比丘以前未修出入息之時......乃至難辨的狀態。

何以故?因為他以前未修(出入息)時,沒有作過「我令諸粗的身行次第安息」的思惟、念慮、作意、觀察。然而既修(出入息)時,則有(我令諸粗的身行次第安息的思惟念慮作意觀察)。故從他的未修(出入息)時而至已修之時,身行便成微細了。故古人說:

身心熱惱的時候,
起了很粗的(出入息),
身(心)沒有熱惱的時候,
起的很微細。

然而持(出入息)時的(出入息)亦粗,初禪的近行(定)之時的細;那時的也粗,而初禪(安止定)的細;在初禪及二禪的近行之時的粗,在二禪(安止)之時的細;在二禪及三禪近行之時的粗,在第三禪(安止)之時的細;在三禪及四禪近行之時的粗,在第四禪(安止)之時的最細,而至不起(出入息)──這是先依長部師及雜部師的意見。然而中部師則說在初禪(安止)之時的(出入息)粗,在二禪的近行之時的(出入息)細,如是主長自下下的禪(安止定)而至上上的近行之時而愈細,然而依(長部師雜部師及中部師)他們一切的意見都是在未持(出入息)之時起身行,已持之時而安息,在持(出入息)時起身行,在初禪的近行之時(而安息)......乃至......在四禪的近行之時起身行,在第四禪(安止)之時安息。這是依奢摩他(止)之時的(身行的)方法。

次於毗缽捨那(觀)之際,未執持(何物)時所起的身行(即出入息)粗,在執持(地水火風四)大種之時(所起的身行)細;那(執持大種之時的)亦粗,在執持所造色之時(所起的身行)細;但彼亦粗,而在執持(大種所造色的)一切色時的細;但彼亦粗,而在執持無色之時的細;然彼亦粗,而在執持色無色之時的細;但彼亦粗,而在執持緣起之時的;彼亦粗,而在見緣起共名色之時的;但彼亦粗,在(諸行無常苦無我等)相所緣觀之時的細;然於(相所緣)弱觀之時(的身行)亦粗,而在強觀之時(所起的身行)為細。於此(毗缽捨那)中,與前(奢摩他)所說的方法同,前前的(毗缽捨那的身行)以後後的(毗缽捨那的身行)而止息。當知是而知以上的(身行的)粗細及安息。

[276]

在《無礙解道》中,關於他們的意義,其問答如下:

「(問)云何(比丘)學我令安息身行出息及學我(令安息身行)入息?什麼是身行?

(答)長出息......(長入息......短出息......短入息......知一切身出息......知一切身)入息身的,與此等(出入息的)諸法身有關繫的身行。為那身行的很息、滅、寂止而學(很般念)。......此等身行如身的前屈、側屈、全屈、轉動、顫動、搖動、震動等,(粗的)身行我令安息出息而學之,(如此等粗的)身行我令安息入息而學之。此等身行如身的不前屈、不側屈、不全屈、不後屈、不轉動、不顫動、不搖動,不震動等寂靜微細的身行我令安息出息入息而學。

(問)若如以上所說,(比丘)而學我令安息身行出息,而學我令安息身行入息,然而那時(微細的身行亦令安息)豈非不起(出入息的)風(所緣與心),不起出息和入息,不起安般念,不起安般念定,以及智者亦無對彼(安般念)定的入定與出定。

(答)若如以上所說,(比丘)而學我令安息身行出息,及學我令安息身行入息,然而那時得起(出入息的)風(所緣與心),得起出息入息,得起安般念,得起安般念定,以及智者亦得對彼(安般念)定入定與出定。

(問)以什麼譬喻得以說明?

(答)譬如敲金屬(器)的時候,初起粗音;(聞音者)因為善取善作意善省察於粗音之相,故在粗音滅了之後,猶起細音; [277]因為善取善作意善省察於細音之相,故在細音滅了之後,猶起細音之相所緣及心。同樣的(比丘)初起粗的出息入息,因為善取善作意善省察於粗的出息入息之相,故在粗的出息入息滅了之後,猶起細的出息入息;因為善取善作意善省察的細的出息入息之相,故在細的出息入息滅了之後,猶有細的出息入息之相所緣及心不至於散亂。如是則那時得起(出入息的)風(所緣及心),得起出息入息,得起安般念,得起安般念定,以及智者亦得對彼(安般念)定入定與出定。為令安息身行(比丘)於出入息之身與現起之念觀之智──身為現起而非念,念為現起及念──(彼)以那念那智而觀身;所以說於身修習身念處」。

以上(的四法)是先以(身受心法的四念處中的)觀身(念處)而說的(十六法的)第一四法的次第的解說。

(第一四法的修法)這(第一)四法是依初學者的(觀身念處的奢摩他)業處說的,然而其他(第二第三第四)的三種四法是依(於第一四法)已得禪那者的觀受、心、法(念處的毗缽捨那業處)說的。是故欲以為四禪的足處(近因)的安般(念業處)及毗缽捨那(觀)與四無礙解共而得證阿羅漢果的初學善男子,應依前(地遍的說明中)所說的方法而作遍淨戒律等的一切所作,亦如(地遍的修習中所說的親近阿闍梨,受持五節的(安般念)業處。這便是五節:(1)受持,(2)遍問,(3)現起,(4)安止,(5)相。此中(1)受持──是學習業處。(2)遍問──是遍問業處。(3)現起──現起業處(之相)。(4)安止───業處的安止。 [278](5)相───業處的特相。如是當知是說應該省察業處的相及業處的自性。

如是受持五節業處的人,自己不至於疲倦,亦不令阿闍梨惱亂。故應求教少分,多時誦習,如是學得了五節業處之後,親近阿闍梨而住,或在如前(地遍的修習)所說的其他(的適當)的住所而住,斷諸小障礙,食事既畢,除去食後的懶睡(略事休息)安坐下來,憶念三寶的功德,令心喜悅,受持阿闍梨的所教,一句也不會忘失,於此安寂念業處而作意。

這是作意的規定:數,隨逐,觸,安住,觀察,還滅,遍淨,及彼等的各觀。此中(1)數──算(出入息)。(2)隨逐──為隨行。(3)觸──為觸處。(4)安住──為安止。(5)觀察──為毗缽捨那(觀)。(6)還滅──為道。(7)遍淨──為果。彼等的各別觀──為觀察。

(1)(數)於此(作意的規定)中初學的善男子第一以數於此(安般念)業處而作意。數(出入息)時不宜止不五以下,不取至十以上,中間亦不應脫數。因為如止在五以下,則在迫窄的空間內未免心生苦惱,猶如彼押在迫窄的牛捨之內之內的牛群相似。若超過十數以上,則心生起僅依上於數(僅取出入息的數目作意)。若中間脫數,則發生「我是否已達業處的頂點」而紊亂其心。所以應該避去這些過失而數(出入息)。數(出入息)時,最初應此慢慢的數,如量谷之人的數相似。即量欲者充滿一筒(量谷的器具)便說「一」而倒出,更在充裝時若見任何污物取而棄之,口中仍信※08-010※ 「一、一」。對於「二、二」等也是同樣。如是此(瑜伽)者於彼現起的出息入息中即取彼(息)而作「一、一」等,這樣觀察其所起(之息),數至於「十、十」。 [279]如是數出與數入的(瑜伽)者,更得明了出息和入息;於是那時,他得放棄像量谷者之數的慢慢地數,而取如牧牛者的數的快快地數。即熟練的牧牛者,取些小石子放在衣角內,手拿繩與鞭,早晨前往牛,打了牛的背,坐在門欄的柱頭上,對於從(牛捨的)門口出來每頭牛,都「一、二」的投以石子而數。因為在三時的「初中後」一夜苦居於迫窄的空間的牛群,(從牛捨)出來時,互相擁擠,急速地一群一群的出來。他便「三、四、五」乃至「十」而急速地數。如是此(瑜伽)者亦用以上(急速)方法來數,他對出息入息既得明了,便快快地數數而行。自此以後,他既了知(出入息的快快地)數數而行,不執持(出入息於身體之)內與外,每等(出入息)到達其(出入之)門而執持:「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六」;「一、二、三、四、五、六、七」......乃至......「八」......「九」......「十」的快快地而數。以數連結於業處,由於數的力量,而心得以專注,譬如由於舵的支持之力,而得停舟於激流之中。這樣快快而數的人,其業處如連續而不間斷的現起。他既知「(業處)連續不間斷而起」,不取(身體的)內與外之息,僅如前述的方法快快而收(其到達鼻孔之息)因為如果他的心與入息共入內部,則(心於內部)將成為如被息所擊或如充滿脂肪相似;如果他的心與出息共同出外,則心將散亂於外面的種種所緣。只於(息的)所觸之處(即鼻孔)而置念修習者,而得(安般念業處的)修習成就。所以說:「不取內與外之息,僅如前述的方法快快而數」。

[280]

然而需要好長的時間來數(出入息)呢?直至不數(出入息)亦能(自然)住立其念於出息入息的所緣為止。因為數的目的只是斷絕散亂於外面的尋(雜念)而位立其念於出息入息的所緣。如是既已以數而作意,次當以「隨逐」而作意。

(2)(隨逐)隨逐即放棄了數以念隨行於不斷的出息入息,然亦不是隨行於(出入息的)初中後的。即外出的息以臍為初,以念臟為中,以鼻端為後;內入的息以鼻端為初,以心臟為中,以臍為後,若隨行於此等(出入息的初中後),則彼(瑜伽者)的心散亂而至熱惱及動亂。即所謂 [08-063] :「以念隨行於出息的初中後者,由於他的內心散亂,則身與心皆成熱惱、動亂而顫動。以念隨行於入息的初中後者,由於散亂於外的心,而身與心皆成熱惱、動亂而顫動」。是故以「隨逐」作意者,不應以(出入息的)初中後作意,但以「觸」及「安住」而作意。

(3)(觸)觸與安住是不能各別的作意像數與隨逐的(作意)那樣。即於(出入息的)所觸之處而數(出入息)者,以數與觸(同時)而作意。即於彼(所觸之)處而放棄了數,以念隨行於彼等(出入息),以安止而安住其心者,而名為隨逐與觸及及安住而作意。

當知這種意義,曾在諸義疏中說跛者及門衛的譬喻,並在《無礙解道》中所說的鋸的譬喻。

這是「跛者的譬喻」──譬如一跛者,與妻子玩鞦韆,他推動鞦韆之後,在那鞦韆的柱之下而坐, [281]見那一來一去的鞦韆的(坐)板的兩端及中間,不是從事去看其兩端及中間的。如是比丘置念於所緣業處的柱(即鼻端)下,牽動出息入息,對於(鼻端等)相以念而坐,以念隨行於一來一去(的出入息)於所觸之處的出息入息的初中後,安住其心於彼處而見(出入息的初中後),但不是從事去見皮等(出入息的初中後)的,這是跛者的譬喻。

其次門衛的譬喻──譬如門衛對城巿之內與外的人並不調查:「你是誰?從何處來?到何處去?手內拿的什麼?」因為這(對城內城外的人的調查)不是他的責任,他只查詢到達城門的人,如是這比丘對於內入的息及外出的息,不是他的(思維)責任,只對到達(出入息的)門口(鼻端)的(出入息)是他(思維)的責任。這是門衛的譬喻。

次為鋸的譬喻──這是最先當知,即所謂: [08-064]

相(鼻端)與出息及入息,不是一心的所緣,
不知其三法,不得(安般)的修習。
相與出息及入息,不是一心的所緣,
若知此三者,便得(安般的)修習。

怎樣是此等三法非一心的所緣?(怎樣)為不是不知此等三法?(怎樣)是心不至於散亂?(怎樣)而知精勤?(怎樣)而成加行?(怎樣)而證殊勝?

譬如(伐倒)置於平地上樹木,那人用鋸去截斷它,他只起念(注意)在觸 的鋸的鋸齒,不於來去的鋸齒而作意,但不是不知其來劫的鋸齒,亦知截的精勤,與成就(截的)加行及得殊勝(的制品)。如是(出入息的)近結相(即鼻端或上唇)如倒在平地的樹木。出入息如鋸齒,而比丘僅於鼻端或口相起念而坐,不於來去的出息入息而作意,但不是不知其來去的出入息,亦知(安般念的)精勤與成就其加行,及得其殊勝, [282]即譬如那人僅起念(注意)於觸木的鋸齒,不於來去鋸齒而作意,但不是不知其來去的鋸齒,亦知精勤與成就加行,及得殊勝。

「精勤」是什麼精勤呢?即是使精進者的身心適合於工作的精勤。是什麼加行呢?即捨斷精進者的隨煩惱,而寂止於尋的加行。什麼殊勝呢?即捨斷精進者的(煩惱)結而滅隨眠的殊勝。如是此等三法非一心的所緣,不是不知此等三法,而心不至散亂,亦知精勤與成就加行,及得殊勝。

彼人若成就,善修安般念,
次第而行者,如佛陀所說:
彼照耀此世,如月出云翳。

這是鋸的譬喻。

(4)(安住)其次當如此(瑜伽者)只不依於來去(的出入息)而作意為目的。於此(安般)業處而作意的人們,有的不久便得生起(似)相及稱為安止(定)的其餘(尋伺等)諸禪支,為「安住」成就。然而有的人則自從以數(出入息)而作意以來,因次第的息滅了粗的出入息,得以寂止身的不安而成身的輕安,以身體躍入空中的狀態。譬如身體熱惱者,坐於床上或椅上時,則床椅彎曲而作軋軋之聲,及使所敷之物而成折皺,如果身無熱惱者所坐的床椅,則不彎曲及不作軋軋之聲,而所敷之物亦得折皺,卻如充滿兜羅綿(即木綿)的床椅相似。何以故?因無熱惱之身而輕安故。同樣的,自從以數(出入息)而作意以來,因次第的息滅了粗的出入息,得以寂止身的不安, [283]而成身心的輕安,如身體躍入空中相似。他的粗的出入息滅了的時矢,而起細的出入息的相所緣之心。(細的出入息的相)滅時,則次第而起更微細的相所緣之心。

怎樣(的狀態)?譬如有人,以大銅桴而敲金屬之器,由一擊而起大音,則他亦起粗音所緣之心,粗音滅了之後,而起細音的相所緣(之心),而此滅時,則次第而起更微細之音的相所緣(之心)當知如是,又如前面所說的,「譬如敲金屬(器)時」 [08-065] 等等。

對於其他的諸業處(之相)愈向上(修習)而愈明了,但此(業處之相)則不然。此(安般念業處之相)則愈向上修習而至於更微細,甚至於不現起。若到了(出入息)不現之時,彼比丘不宜從座而起拂除(其所坐的)皮革片(之塵)而去。怎麼辦呢?即不應起如是想:「我去問阿闍梨」或「現在已失去了我的業處」。因為亂了他的威儀而去,只成為新新的業處。是故只應坐於(原處)而於(出入息的)所觸之處取回(業處之相)。

取回(業處之相)的方法如之:即彼比丘既知業處不現,便應如是考察:「這出息入息在何處有?在何處無?」或「誰有?誰無?」即如是考察:「在母胎中的(胎兒)無(出入息),潛入水中的人無,如是無想天人,死者,第四禪的入定者,生居於色及無色界者,入滅盡定者(無出入息)」,既知如此,他便責問他自己:「智者,你不是在母胎之內,不是潛水者,非無想者,非死者,不是入第四禪定者,不是生居色無色界者,不是入滅盡定者,你當然是有出息入息的,只因你的智慧遲鈍,故不能執持(出入息)而已」。此時他便置心於(出入息的)自然的所觸(之處)而起作意。 [284]即(出入息)於長鼻者的鼻孔起觸,於短鼻者的上唇(起觸)。是故那比丘即以「(出入息)於此處觸」而安置(其心)於相(即觸處)。即以這種意義而考察,如世尊說: [08-066] 「諸比丘!我不說忘念及不正知之人是安般念的修習者」。雖然任何業處都只是念者及正知者而成就,但於此(安般念)以外的(業處)作意者是明了的。然而這重要而難修的安般念業處,只是佛、辟支佛、佛子等大人物的作意境地,不是低的有情所能習得的。對於(安般念)作意,則愈加寂靜而微細,故於此(修習)必須有強念與強慧。

譬如縫細妙的衣服時,針要細,穿針孔的更要細,如是修習(安般念)業處之時像縫細妙之衣,像針的念,及如穿針孔的(與念)相應的慧必須堅強。

其次具足了此念與慧的比丘,對於出入息(之相)不應向自然的觸處(鼻孔或上唇)以外去希求。

譬如農夫,耕田之後,卸去軛牛,放到草地上,(自己)坐於樹蔭之下休息,此時他的牛便很快的進入森林去了。如果是伶俐的農夫,想再捕他的牛來耕田,不必尾行它們的足跡而彷徨於森林中,但拿了繩和鞭,直接跑到它們的浴場,浴了及飲了水之後便上來站著,此時(農夫)看見了之後,便繫之以繩,擊之以鞭,牽來駕軛再耕。同樣的,比丘之於出入息(之相)不向自然的觸處以外去希求,但取其念繩及慧鞭,而置其心於自然的觸處而起作意。 [285]他這樣作意,不久之後,那些出息入息便再現起,如諸牛之集合於浴場相似。此後那比丘便繫之念繩而軛之於(自然的觸)處,更繫之慧鞭,於(安般念)業處數數而精勤。

如是精勤,不久便現起(取相與似)相。而彼相(的現起)並非一切都同樣的,有一部分人說,有人於現起(之相)而生樂觸,如於兜羅綿,如於迦巴率綿及如於微風中。其次是依諸義疏的的決擇說。即有人的(相現起)如星色,如摩尼珠* [08-002] * ,如珍珠;或者(現起)而成粗觸如綿子,如樹心(所作)的針,有的如長腰帶,如花環,如煙焰;有的現起擴展如蛛絲,如云翳,如蓮華,如車輪,如月輪,及如日輪。而此(似相),正如一群比丘,誦了經而坐的時矢,一比丘問道:「你們對於此經現起像什麼?」一個答道:「在我現起像從大山流下的河流」,另一人答道:「在我像一排森林」;又一人答道:「在我像一株枝葉茂盛滿結果實而蔭涼的樹」。他們只於一經,因各人的不同,而現起種種(的經相)。如是僅於一種業處,由於(各修習者的)想不同,而現起種種(安般念業處的相)。因為此(相)是從想生,以想為因,以想為根源;故知由不同之想而現起種種(之相)。

於此(修習)之處,一為出息所緣心,一為入息所緣心,一為想(鼻端或上唇)所緣心,(三者)是不同的。若無此三法者,則他的業處不得安止定,也不得近行定;然而具有此三法者,則他的業處可得近行定及安止定。即如所說:

相與出息及入息,不是一心的所緣,
不知此三法,不得修習;
相與出息及入息,不是一心所緣,
若知此三法,便得修習。

[286]

如是現起(似)相之時,那比丘當去告阿闍梨:「尊師,我現起這樣(的境界)」。然而阿闍梨不應對他說:「這是似相」或「這非似相」,但說:「賢者!(修習者)是這樣的,你應該數數的作意」;因為若說是似相,未免使他終止了(修習),若說非似相,則未免使他失望。所以(阿闍梨)兩者都不說,只勉勵他去作意。──這是依長部師的意見;但中部師則說應該對他說:「賢者!這是似相,善人,汝應於業處而數數作意」。

(當似相現起之時)彼(比丘)應安住其心於似相。如是自從(似相現起)以後,他便依安而修習,即如古人說:

於相安住心,離種種行相,
於出息入息,智者繫自心。

如是他的似相現起之後,便鎮伏了他的五蓋,寂止其煩惱,現起其念,以近行定而等持其心。

而彼(比丘)不於(似)相的(如綿如星等)色而作意,亦不觀察(粗等的)特相,但避去住所等的七種不適合的,而以七種適合的善加保護(其似相),如剎帝利的皇後(保護其)轉輪王的胎兒及農夫的(保護其)稻麥之穗相似。

他既如是保護(其似相)以數數作意而令(似相)增長,當成就十種安止善巧,而從事於平等的精進。如是精勤的(比丘),依照地遍所說的次序,得於似相所緣而生起四種禪及五種禪。

(5)(觀察)(6)(還滅)(7)(遍淨)如是於此(安般念業處)而得四種禪及五種禪的比丘,以「觀察」及「還滅」增長了他的業處,欲得「遍淨」,於同樣的禪,通達了五種自在 [08-067] ,確定了名色,而建立毗缽捨那(觀)。

怎樣(修習)?他從三摩缽底(定)出來,而觀業上身及心為出息入息之集(因)。譬如鐵匠的風箱吹火之時,由於風箱及人的適當的精進之緣而得生風,如是由於身與心之緣而起出息入息。從此他便確定了出入息及身為色,並確定心及(心)的相應諸法為無色。

[287]

以上為略說(名色的確定);詳論名色的確定將在以後(第十八品)分明(──以上見清淨)。如是確定了名色之後,(而此比丘)遍求(名色的)緣(起);遍求的他,得見了那(緣起)也除了關於三世名色進行的疑惑(──以上為度疑清淨)。除了疑,他以(色)聚的思惟而提起了(無常、苦、無我的)三相,斷了在生滅隨觀以前生起的無明等十種觀的隨煩惱 [08-068] ,確定了解脫隨煩惱的行道智為道(──以上為道非道智見清淨)。捨了生(隨觀),獲得了壞隨觀,以後依壞隨觀於呈現衰滅的切諸行中而得厭離、離欲、解脫(──以上為行道智見清淨),依次得四聖道,成阿羅漢果,而達最後的十九種觀察智 [08-069] ,成為包括諸天的世界的最上應施者(──以上為智見清淨)。

以上以「數」為最初,以「分別觀」為最後而(說明)安般念三摩的修習完畢。這是一切行相的第一四法的解說。

在其餘的三種四法,因無各別的業處修習,故僅以逐句解釋的方法而示彼等(三種四法)之義。

第二種四法:

(五)「知喜」──為喜的覺知,為(喜的)明白,「而學我將出息入息」。此中從兩方面而知喜:一從所緣,二從不痴。

如何「從所緣」而知喜?(比丘)於有喜的二禪(初禪與第二禪)入定,在他入定的剎那獲得的禪(喜),是為從所緣而知喜,因從所緣而知故。

如何「從不痴」(而知喜)?(比丘)於有喜的二禪入定以後而出定思惟那與禪相應的喜「是可滅的」「是衰壞的」, [288]在他的毗缽捨那(觀)的剎那而通達(喜的)特相,是為從不知而知喜。即如《無礙解道》所說: [08-070]

「了知以長出息而專心不亂者則念現起,由於那念及那知智而知喜。了知以長入息......以短出息......以短入息......以知一切身出息入息......以安息身行出息入息而專心不亂者則念現起,由於那念及那智而知喜。念慮者而知喜,知者,見者,觀察者,心堅決者,以信而信解者,勤精進者,念現起者,心等持者,以慧了知者,當通達(而通達者),當遍知(而遍知者),當捨斷(而捨斷者),當修習(而修習者),當作證而作證者而知喜。是為知喜」。

以此同樣的方法亦知其餘句之義。以下只述其不同處。

(六)當知即於(第一第二第三的)三禪用「知樂」,於(七)(第一至第四的)四禪用「知心行」。「心行」──是受想二蘊。那「知樂」之句是為表觀的境地,《無礙解道》說: [08-071] 「樂──即身樂身心(樂)的二樂」。(八)「安息心行」──即粗的心行安息,消滅之義。欲知其詳,即如於說明(安息)身行句 [08-072] 的同樣的方法。

然而於此(第二四法)中,於(五)「喜」之句是以喜的首目而說(相應)受的,於(六)「樂」之句是依自性受說,於(七)(八)二「心行」之句即「想與受心所。此(二)法與心連結,為心行」之語,故「想」為想* [08-003] * 應受。 [289]如是當知是依(四念處中第二的)受隨觀(念處)的方法而說此(第二)四法。

第三種四法:

(九)當知亦依(初禪至第四的)四禪而「知心」。

(十)「令心喜悅」──即令心悅、喜悅、笑、歡笑,「而學我將出息入息」。此中以兩方面而生喜悅:一定,二觀。

如何以「定」(而生喜悅)?(比丘)於有的二禪(初禪與二禪)入定,當他入定的剎那,由於(與禪)相應的喜而喜悅其心。如何以「觀」(而生喜悅)?(比丘)既於有喜的二禪入定而出定之後,思惟即與禪相應的喜是可滅的,是衰壞的,當他這樣觀的剎那,便以與禪相應的喜為所緣而喜悅其心。

這樣行道之人,故說「為學令心喜悅我將出息入息」。

(十一)「令心等持」──(1)以初禪等令心等持等置於所緣之中;(2)或者既於彼等諸禪入出定之後,他觀與禪相應的心是可滅的可衰壞的,當他在觀的剎那,由於通達(無常等)相,生起了剎那的心一境性,由於生起了這樣的剎那的心一境性,亦令其心等持等置於所緣之中。(如是等持者)故說「為學令心等持我將出息入息」。

(十二)「令心解脫」──(1)以初禪令心脫離解脫於五蓋,以第二禪(令心脫離解脫於)尋伺,以第三禪(解脫 )於喜,以第四禪令心脫離解脫不苦與樂;(2)或者(比丘)既於彼等諸禪入定而出定之後,思惟那與禪相應的心是可滅的可衰壞的,當他在這觀的剎那,以無常觀令心脫離解脫於常想,以苦觀(令心解脫)於樂想,以無我觀(令心解脫)於我想,以厭離觀(令心解脫)於喜愛,以離欲(令心解脫)於欲,以滅觀(令心解脫)於集,以捨遣觀令心脫離解脫於執持,出息與入息。所以說「為學令心解脫我將出息入息」。 [290]如是當知依(四念處中第三的)心隨觀(念處)而說此(第三的)四法。

第四種四法:

(十三)「觀無常」──在此句中,當先知無常,知無常性,知無常觀,知觀無常者。這裡的「無常」即五蘊。何以故?因(五蘊的)自性生、滅、變易之故。「無常性」──即彼等(五蘊)的生、滅、變易,或(五蘊的)生已又無;即(彼等五蘊)不停止於(生)的狀態而以剎那滅而滅的意思。「無常想」──即於無常性的色等而觀無常。「觀無常者」──即具有那無常觀的人。故如是(觀無常)而出息入息者,此為「學無常我將出息入息」。

(十四)「觀離欲」──在此句中,有滅盡離欲與究竟離欲的二種離欲。「滅盡離欲」是諸行的剎那壞滅;「究竟離欲」是涅槃。「觀離欲」是觀彼兩種而起毗缽捨那(觀)與道的。具足觀彼二種(離欲)而出息入息者,為「學觀離欲我將出息入息」。

(十五)「觀滅」一句也是同樣的。

(十六)「捨遣觀」的句中,也有遍捨捨遣及跳入捨遣兩種捨遣、捨遣即是觀,故名捨遣觀。然而毗舍那(觀)以部分而遍捨蘊及諸行的煩惱(──以上遍捨捨遣),以見有為的過失及傾向(與有為)相反的涅槃而跳入之(──以上為跳入捨遣),故說遍捨捨遣及跳入捨遣。次於道以部分而遍捨諸蘊及諸行的煩惱(──以上為遍捨捨遣),以所緣而跳入涅槃(以上為跳入捨遣),故說遍捨捨遣及跳入捨遣。而兩者(觀智與道智)是隨其前起的智而觀,故亦名隨觀。 [291]具足觀彼二種捨遣而出息入息者,為「學捨遣觀我將出息入息」。

此第四的四法是只依純粹的毗缽捨那(觀)說的;然而前三種(四法)是依奢摩他(止)與毗缽捨那(觀)說的。如是當知依四種四法有十六事修習安般念。

(安般念定的功德)依此十六事而修安般念有大果實有十功德。

(1)關於此(安般念)而有 [08-073] 「諸比丘,於此安般念三摩地修習多作是寂靜殊勝」等語,故依寂靜的狀態等而(安般念定)有大功德。

(2)亦依能斷於尋故(有大功德)。即於此(安般念定)寂靜,殊勝,不雜,樂住之故,斷絕了依定的障礙的尋而驅馳在這裡那裡的心,令心趨向於安般的所緣。所以說: [08-074] 「為斷尋而修安般念」。

(3)為完成明(即道)與解脫(即果)的根本,故知此定有大功德。即如世尊說: [08-075] 「諸比丘!修習而多作安般念則得完成四念處,修習而多作四念處則得完成七覺支,修習而多作七覺支則得完成明與解脫」。

(4)亦得知道最後(命終時)的出息入息,故知此定有大功德。即如世尊說: [08-076] 「羅(目+侯)羅!如是修習多作安般念之時,你必知最後的出息入息之滅,不是不知的」。

依那(出入息之)滅有三種最後(的出入息):即有的最後,禪的最後,死的最後。(1)於諸有之中的欲有起出息入息,於色無色有中不起,故彼等(出息入息)為(欲)「有的最後」。(2)於諸禪之中前三禪起(出入息),於第四禪不起,故彼等(出入息)為(前三)「禪的最後」。 [292](3)在死心之前起了十六心之後,(出入息)與死心共滅,是名「死的最後」(的出入息)。而此死的最後即此最後(的出入息)之義。

於此(安般念)業處精勤的比丘,因為善能把握安般的所緣,故在死心之前的十六心生起的剎那,思慮(安般的)生而知彼等(安般)的生,思慮(安般的)住而知彼等的住,思慮(安般的)滅而知彼等的滅。

然而若修習(安般念業處)以外的其他業處而證阿羅漢的比丘,或能知其壽命的期間,或者不知。如果是修習此十六事的安般念而證阿羅漢的比丘,則必定知其壽命的期間。他既得知「我的壽命只能維持這樣長,更無多的了」,能夠自己作其自然的(沐浴剪髮等)身體之事及穿著衣服等的工作,然後閉其眼睛。猶如住在各得山寺的帝須長老、住在摩訶伽楞羯耶寺的大帝須長老、住在天子大園的乞食者帝須長老及住在羯但羅山寺的兩兄弟長老相似。

這裡但舉一個故事為例:據說那兩兄弟長老中的一個,在一個月圓的布薩月,誦了波羅提木叉(戒)之後,從諸比丘去他自己的住所,站在經行處看了月光之後,察覺了他自己的壽命,便對諸比丘說:「你們以前曾經看過些怎樣般涅槃的比丘」?有的說:「我們曾見坐座而般涅槃的」;或者說:「我們曾見於空中結跏趺(而般涅槃)」。長老說:「我現在要叫你們看在經行時般涅槃了」,繼之他便在經行處劃一根線說:「我從經行處的這一端去那一端,轉來到達這線上將般涅槃了」。當他在經行處上去那一端來,以一足踏到線上時,即般涅槃。

[293]

真實的善慧者,
應對於如是──
有大威力的安般念,
常作不放逸之行。

這是詳論安般念一行。

(十)寂止隨念 [08-077]

在安般念之後,提示寂止隨念,若欲修習者,居於靜處禪思,隨念如是稱為一切苦寂止的涅槃之德,即 [08-078] :「諸比丘!法只是有為冶無為,於黎等諸法中,離欲稱為最勝,即驕的粉碎,渴的調伏,阿賴耶(執著)的破滅,輪回的摧碎,愛的除去,離欲、滅、與涅槃」。

(聖典的文句)此中,「只」是限止之辭。「法」是自性之意。「有為或無為」即諸緣和合而生(是有為)或非(諸緣和合)生(為無為)。「於彼等諸去中離欲稱為最勝」即於彼等有為及無為諸法中離欲稱為最勝──名為最高,最上。

這裡的「離欲」不僅是無欲而已,而「即驕的粉碎......乃至涅槃」即彼獲得驕的粉碎等諸名的無為法為離欲。因彼(無為法)已至一切慢驕、人驕等的驕而成為非驕無驕及滅亡的境地,故說「驕的粉碎」。亦因已至一切欲的渴調伏與消滅,故說「渴的調伏」。因為已至五種欲的執著(阿賴耶)的碎滅,故說「阿賴耶的破滅」。因為已至斷滅三界的輪回,故名「輪回的摧碎」。因為已至一切愛的除滅、離欲、及滅,故名「愛的除去,離欲,滅」。因為此(無為法)是超脫出離重重結纏於四生、五趣、七識住、九有情居而得通名名「梵那」的愛,故名為「涅槃」。* [08-004] *

[294]

世尊亦在其他的諸經中說 [08-079] :「諸比丘!我對你們說無為......諸比丘!我對你們說諦......彼岸......極難見,不老、不變、無戲論、不死、平安、安穩、未曾有、無災、無惱、清淨、洲渚、安全處及洞窟」等的寂止之德,亦當依此等(德)而隨念。

(寂止隨念的修法)

如是依驕的粉碎等德而作寂念(的瑜伽)者,那時則無為欲所纏之心,無瞋(所纏之心),無痴所纏之心。然而那時他的心卻成正直等。關於寂止亦如於佛隨念等所說的同樣方法在鎮伏五蓋的剎那生起了諸禪支。因為寂止之德甚深,或因他傾心隨念種種德,故不達安止定,僅得近行之禪。因彼(近行禪)是由於隨念寂止之德而生起,故稱為寂止隨念。

如六隨念,而此(寂止隨念)亦僅聖弟子所證得;然而尊等寂的凡夫亦應作意。即僅以聞亦於寂止而生信樂之心。

(寂止隨念的功德)

其次精勤於寂止隨念的比丘,得以安樂而眠,安樂而寤,諸根寂靜,及意寂靜,具足慚愧與信樂,傾向於殊勝(的涅槃)為諸同梵行者所尊重恭敬。縱不通達上位,來世亦得善趣。

真實的善慧者,
應對於如是──
有大威力的寂止隨念,
常作不放逸之行。

這是詳論寂止隨念一門。

為諸善人所喜悅而造的清道論,在論定的修習中完成了第八品,定名為隨念業處的解釋。

附註

[08-001](1, 2) 「正斷死」(samuccheda-mara.na)、「剎那死」(kha.nika-mara.na)、「通俗死」(sammuti-mara.na),《解脫道論》:「斷死、念念死、等死」。
[08-002](1, 2) 「時死」(kaala-mara.na)、「非時死」(akaala-mara.na),《解脫道論》:「時節死、不時節死」。
[08-003](1, 2) 「度使魔」(Duusimaara),M.50(Maaratajjaniya-sutta)I,p.337.《中阿含》一三一.降魔經(大正一.六二二a)。
[08-004](1, 2) 「迦藍浮王」(Kalaabu-raaja) Jaat. 313,III,p.39;V.p.135;Mil.201,即忍辱仙人的故事。
[08-005]《解脫道論》的八種:一如凶惡人逐,二以無因緣,三以本取,四以身多屬,五以壽命無力故,六以無相故,七以久遠分別,八以剎那故。
[08-006]Jaat. IV,494.
[08-007]S.I,109.《雜阿含》一O八五經(大正二.二八四c)。
[08-008]Jaat. IV,127.Sn.V,567.
[08-009]原注not traced Cf.S.I,97;Dhp.40.日注D.II,p.l20.Cf.Sn.V,577.
[08-010]Jaat. IV,122;Cf.A.IV,137.
[08-011]「一百俱胝」(kotisata),一俱胝為一千萬。
[08-012]阿育王的故事可參考《雜阿含》六四一.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緣經(大正二.一八O a以下)及Divyaavadaana XXIX 阿育王傳、阿育王經等。
[08-013]S.I,102.《雜阿含》一一四七經(大正二.三.五c),剎帝利(Khattiya),婆羅門(Braahmana),吠舍(Vessa),首陀(Sudda),旃陀羅(Ca.n.daala),波孤沙(Pukkusa)。
[08-014]「摩訶三摩多」(Mahaasammata) Jaat. II,311;III,454.譯作大平等,大同意,眾許,民主或典主等,傳說為世界最初的王。
[08-015]「曼陀多」(Mandhaatu──頂生王)Cf.A.II,7.(日注A.II,p.17);Theraagaathaa,486.
[08-016]「大善見王」(Mahaasudassana) D.II,170f.(日注D.II,p.169f;p.146f.)參考《長阿含》遊行經(大正一.二一c以下)。《中阿含》六八.大善見王經(大正一.五一五b以下)。
[08-017]「堅輻」(Dathanemi)D.III,59f.參考《長阿含》轉輪聖王修行經(大正一.三九b以下)。
[08-018]「尼彌」(Nimi) Jaat.VI,95f.(日注J.IV,p.96ff;M.II,9,78f.)見《中阿含》六七.大天𡛂林經(大正一.五四一b以下),《增一阿含》卷四八(大正二.八O九a以下)。
[08-019]「殊提」(Jotika或Jotiya)Dhp.Comy.I,385;IV.p.199ff.見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大正四.一九五c以下)。
[08-020]「闍提羅」(Jatila)Dhp.A.I,p.385;IV,p.214.
[08-021]「郁伽」(Ugga) Jaat.I,94.(日注A.IV,p.208f;p.212f.),見《中阿含》三八.郁伽長者經(大正一.四八Oa以下),《中阿含》三九.郁伽長者經(大正一.四八一b以下)。
[08-022]「文荼」(Me.n.daka) Vin.I,240f.(日注Dhp.A.I,p.386;III,p.363f)。
[08-023]『富蘭那迦』(Pu.n.naka)Dhp.Comy,I,385,III,302f.
[08-024]『婆藪提婆』(Vaasudeva),『婆羅提婆』(Baladeva), Jaat. IV,82(79ff).
[08-025]『毗曼塞那』(Bhiimasena),『優提體羅』(Yudhi.t.thila), Jaat. V,426(424ff).
[08-026]『迦那羅』(Caanura),『比耶檀曼羅』(Piyadaa-Mallo 別本亦作 Mahaa-Mallo 大力士) Jaat. IV,81(79ff)。
[08-027]『毗闍延多』(Vajayanta──底本作Vijayanta,今取他本)是三十三天帝釋的宮殿,故事可參照《雜阿含》六O四經(大正二.一六八a)。
[08-028]D.II,5;M.25;S.I,63.
[08-029]『無比』(appa.timo)底本缺,茲據僧伽羅本增補。
[08-030]A.III,306;IV,320.
[08-031]羯羅藍(kalala)譯為凝滑,即父母的兩精結合,受胎之後第一週的狀態。頞部曇(abbuda)譯為胞,受胎後第二週的狀態。閉尸(pesi)譯為血肉或凝結,受胎後第三週的狀態,鍵南(ghana)譯為堅肉,受胎後第四週的狀態。
[08-032]S.I,p.108,《雜阿含》一O八四經(大正二.二八四b以下),別譯《雜阿含》二三經(大正二‧三八一a以下)。
[08-033]A.IV,p.136,《中阿含》一六O.阿蘭那經(大正一.六八二b以下)。
[08-034]A.IV,p.318f.
[08-035]MND.p,42;p.117f.
[08-036]『命』為命根。『自體』是除了命根及苦樂受的其他諸法。
[08-037]A.I,p.43;45.
[08-038]M.III,p.89.
[08-039]D.II,p.293;M.I,p.57.《中阿含》九八.念處經(大正一.五八三b)。
[08-040]《大念處》(Mahaasatipa.t.thaana) D.II,p.290ff.《中阿含》九八.念處經(大正一.五八二b以下)。
[08-041]《大象?喻》(Mahaahatthipadopama)M.I,p.184ff.《中阿含》三O.象?喻經(大正一.四六四b以下)。
[08-042]《大教誡羅?羅》(Mahaa-Raahulovaada)M.I,p.420ff.
[08-043]《界分別》(Dhaatu-Vibha'nga)M.III,p.237ff.《中阿含》一六二.分別六界經(大正一.六九O a以下)。
[08-044]《身至念經》(Kaayagataasati-Sutta)M.III,p.88ff,《中阿含》八一.念身經(大正一.五五四c以下)。
[08-045]A.I,256-258,《雜阿含》一二四七經(大正二.三四二a)。
[08-046]A.III,435.
[08-047]S.V,113.
[08-048]

一蟣(likkhaa)是長度的一個單位,在巴利佛教中的傳說是這樣:(一)在Sammoha-vinodani p.343中說:36極微(paramaa.nu)=1微(a.nu), 36微=l tajjaari, 36 tajjaari = l rathare.nu, 36 rathare.nu=l蟣(likkhaa), 7蟣=1虱(uukaa), 7虱=l dha~n~namaasa, 7 dha~n~namaasa=l指節(angula), 12指節=1張手(vidatthe), 2張手=1肘(ratana=hattha), 7肘=1棒(ya.t.thi=danda), 20棒=l usabha, 80 usabha=l gaavuta(=2 kro'sa俱盧舍),4 gaavuta=l由旬(yojana)。

(二)根據Paramatthama~njuusaa II,p.226,則有不同的說法:8極微=1微,8微 =l tajjaari, 8 tajjaari=l rathare.nu, 8 rathare.nu=l蟣,8蟣=1虱,8虱=1積麥(yava),8積麥=1指節。

(三)據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六所說:7極微=1微塵,7微塵=1銅塵,7銅塵=1水塵,7水塵=1兔毫塵,7兔毫塵=1羊毛塵,7羊毛塵=1牛毛塵,7牛毛塵=1向游塵(trasare.nu=rathare.nu),7向游塵=1蟣,7蟣=1虱,7虱=1積麥,7積麥=1指節,24指節=1肘(aratni=ratana),4肘=1弓(dhanu),500弓=摩揭陀1俱盧舍,8俱盧舍=1踰繕那(yojana)。

[08-049]百合(kandala),異本作 kanda.la 則譯為睡蓮。
[08-050]頭巾盤繞(siisapa.t.tave.thaka),異本將vethaka作vedhaka則可譯為『貫通一列鉛板』。
[08-051]鐮刀(asita),底本作asi譯為劍,今取異本的鐮刀。
[08-052]底本二四五頁。
[08-053]M.I,p.10.
[08-054]安般念(aanaapaanasati),《解脫道論》(念安般)。
[08-055]S.V,321.
[08-056]S.V,322.
[08-057]下面關於安般念的十六種重要文句,在《解脫道論》是:一長息入長息出,二短息入短息出,三知一切身,四令滅身行,五知喜,六知樂,七知心行,八令滅心行,九知心,十令歡喜心,十一令教化心,十二令解脫心,十三見無常,十四見無欲,十五見滅,十六見出離。
[08-058]M.I,63;A.II,238.
[08-059]P.ts. I,176.參考底本七二頁。
[08-060]P.ts. I,176.
[08-061]P.ts. I,176.
[08-062]P.ts. I,177.
[08-063]P.ts. I,165.
[08-064]P.ts. I,170f.
[08-065]見底本二七六頁。
[08-066]S.V,337;cf.S.V,p.330.
[08-067]五種自在,見底本一五四頁以下。
[08-068]十種觀的隨煩惱(dasa vipassanupakkilesaa),即二十品所說的十種觀的染;(一)光明,(二)智,(三)喜,(四)輕安,(五)樂,(六)勝解(即信),(七)策勵(即精進),(八)現起(即念),(九)捨,(十)欲。詳見底本六三三頁以下。
[08-069]十九種觀察智(ekuunaviisati bhedapaccavekkha.naa~naana)見第二十二品,底本六七六頁。
[08-070]P.ts. I,186.
[08-071]P.ts. I,188.
[08-072]見底本二七四頁以下。
[08-073]S.V,321.
[08-074]A.IV,353.
[08-075]M.III,82;cf.S.V,p.335.
[08-076]M.I,425f.
[08-077]寂止隨念(upasamaanussati),《解脫道論》「念寂寂」。
[08-078]A.II,34.
[08-079]S.IV,362;369ff.

校註

〔校註08-001〕 及有二十一處曲折的內臟。

〔校註08-002〕 (百科版)原為摩尾珠(?);今改為:如摩尼珠,

〔校註08-003〕 故「想」為相應受。

〔校註08-004〕 故名為「涅槃」。如是當依驕的粉碎等德而稱為涅槃的寂止而隨念。

※ 補註 ※

〔補註08-001〕 沒有象、車、步兵用武的地方 說明:“象”--簡體字版正確;繁體字版誤植。

〔補註08-002〕 出世間禪及第二、第四無色禪 說明:簡體字版誤;依英、日文版訂正。

〔補註08-003〕 足蹠以上,髮頂以下,皮膚以內的一尋的身軀之中 說明:依日文版及前後文訂正。英文版﹔頭頂。

〔補註08-004〕 不宜修習輕安 說明:簡體字版正確;簡體字轉繁體時之誤會。

〔補註08-005〕 所緣的殊勝性 說明:二版已更正;簡體字版誤;依日文版及前、後文訂正。

〔補註08-006〕 (安般念)不是由於遍作(準備定)及近行(定)而得寂靜,即從最初修安般念以來本來就寂靜殊勝之義。 說明:簡體字版、日文版皆為”入定以來”; 英文版:Here it is not a question of peacefulness to be reached through preliminary work [as with the kasinas] or through access [as with Foulness, for instance]. It is peaceful and sublime in its own individual essence too starting with the very first attention given to it. (PS: this was proved by Ven. Pa-Auk Sayadaw)

〔補註08-007〕 說明:簡體字版、日文版皆為”得證一切知佛”;(一切智佛); 英文版:Or alternatively, this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as a meditation subjects-which is foremost among the various meditation subjects of all Buddhas, [some] Pacceka Buddhas and [some] Buddhas’ disciples as a basis for attaining distinction and abiding in bliss here and now-is not easy to develop without leaving the neighbourhood of villages, … 建議:不改;或改為:一切諸佛

〔補註08-008〕 說明:Regarded as particles(as a number of groups); [location by location[kalapa](proved by Ven. Pa-Auk Sayadaw)]

〔補註08-009〕 然非初後。(他只能取其中,而對初、後則覺疲倦。) 說明:簡體字版誤及未譯補充文字;依英、日文版及前、後文補訂正。

〔補註08-010〕 口中仍言「一、一」 說明:簡體字版正確;繁體字版誤植(參英、日文版訂正)。


可參考 另一版本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