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小引(華宇版出版前言)


  「清淨道論」是南傳佛教典籍中最受後人重視的佛書,也是南傳佛教史上最偉 大的論師--覺音的劃時代鉅著。

  這部書的重要性,可以從下列國際學者的文字中看出端倪。

※愛德華.孔滋:「(清淨道論)是人類心靈上最偉大的經典作品之一。如果我流   浪到荒島時只容許攜帶一本書的話,這部書將是我所要選擇的。」   (The Western Contribution to Buddhism, p. 74.)

※水野弘元:「清淨道論是一部彙集南方上座部教理最詳盡、最適當的論書。要瞭   解南方上座部的教理,本書是非讀不可的。」(「南傳大藏經」(62)冊卷首解題)。

※早島鏡正:「清淨道論是南方巴利佛教中被推尊為最高權威的論書。其百科全書  式的內容,可以與有部的大毘婆沙論相匹敵。」(「佛典解題事典」一一※一二二頁)

  像這樣重要的佛典,居然沒有被我國古代的譯經大德譯成中文,乃使我國的各 版大藏經都未加收錄,這當然是一件不小的缺憾。現在,葉均先生從巴利文中把它 翻譯出來,為時雖晚,總算彌補了這一不足。

  本書以戒定慧三學為綱,作者站在南傳上座部的立場,把一個佛教徒如何實踐 ,如何由凡夫而入三學、趨解脫的歷程,詳細地鋪陳出來。在漢譯佛典裏,雖然有 與它類似的「解脫道論」,但是該論文字不易讀,內容也遠不如本書詳細。所以,這 部書實可視為現代佛教徒在實踐上的最佳參考資料之一。讀者千萬不要受習俗拘宥 、輕率地以其為「小乘法門」而有意忽視。

  有關全書的內客及作者覺音的事蹟,請參閱譯者的「漢譯前言」,此不贅述。

  譯者葉均先生 (1916--1985) ,浙江省瑞安縣人。早年出家,法號了參。嘗研學於 太虛大師的漢藏教理院。其後赴(斯里蘭卡)研究南傳佛教及巴利文。先後約十 一年,頗有所獲。晚年雖然還俗,但仍以研究佛學、翻譯佛典為業。所譯佛典,除 了本書之外,另有「南傳法句」、「攝阿毘達磨義論」等書。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