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法流程(莫哥西亞多開示錄)


更新:西元 2024-12-03


中譯聲明: 出於法供養之心,試譯此文以饗法友。此譯文是一暫時性版本,會隨時空因緣儘可能訂正誖誤。囿於所學,請十方賢達不吝來函賜教錯謬與未臻完善處;並祈藉此拋磚引玉,眾法友能共襄盛舉,共同圓滿此譯事。 Nanda 謹識。


據英譯者—鄔達摩比丘交待,此譯文僅能免費與大眾結緣,作為法的禮物(Dhamma Dāna)。你可以在任何媒體上重新編製、重印、翻譯和重新發布這部作品。


D.A. Process

英文原版之緣起過程圖


D.A. Process

緣起過程圖


可參考 另一圖


以下將 使用「緣起」( D.A. )作為「緣起法流程」的簡稱。莫哥西亞多的開示是以緣起法流程為基礎的。

為此,他搆建了稱為緣起過程循環圖的圖表。這個圖表是基於原始經典和註釋書的。因此,為了更清晰地理解他的開示,就必須理解這個圖表。他寫了一些偈頌並系統地解釋了教法。(註: 巴利語 “Paṭicca-samuppāda” 有不同的翻譯方式:1. 依緣共生;2. 緣起;3. 依緣起源)

緣起過程圖表中的偈頌

第一偈頌:

二根(mūla)、二諦(真理)、四聖諦(sacca)和十二因緣及其含義。三種連結,再次的二根,三有(vaṭṭa存在)的輪迴,三時間段(kāla三世),二十種因果因素,必須牢記這八點,並通過實踐去證悟。這是解脫輪迴之道。

第二偈頌:

以無明(avijjā)和渴愛(taṇhā)為基礎,產生取(upādāna執著)、業(kamma)和身心的組合(nāma-rūpa 名色mind-body)。就像種子生出樹,樹又產生種子,它們之間的連接永不間斷。因業,身心而起;緣身心,業而起;如此它們周而復始地生起。以智慧觀照,所有的人類、天神和眾生的出現,都不是由大梵天或神的創造所產生。

就像第一首偈頌所說,首先需要學習八個要點,然後再去研究緣起過程的十二因緣。單單是十二因緣的探討就可能需要數小時的講解。這裡僅提供一個簡短的介紹。理解了基本概念後,我們就可以通過自己的觀照去進一步探索。佛陀的教導始終是注重實踐和發展智慧的。沒有智慧的信仰是盲目的信仰,最終會導致痛苦。

八個要點的學習

緣起過程與五蘊過程是相同的,緣起(Paṭiccasamuppāda)、五蘊(khandhas)和輪迴(saṁsāra)本質上是一回事。

  1. 二根(mūla) :無明(avijjā)和渴愛(taṇhā),它們是緣起過程十二支的開端,但這並不意味着它們是第一因,它們本身也有其成因。它們是輪迴(存在的輪迴)的根源,或是五蘊的根源。在緣起圖表的中心位置,用粗體字寫着「無明」和「渴愛」;就像車輪的軸心一樣,它們不停地轉動著輪迴之輪。
  2. 二諦 (真理) :第一部分的底層標示為「集諦」(samudaya sacca),代表苦因。第二節為「苦諦」(dukkha sacca),代表苦本身。接下來的第三和第四部分則分別標示為「集諦」和「苦諦」。透過將相同的主題 (苦因和苦本身) 合併起來,就形成了二諦,即「集諦」和「苦諦」。
  3. 四組層次 :緣起過程圖表可以分成四個部分,代表著不同時間段的業與果:
• 第一部分:過去因 - 代表過去世的業,是當下苦果的根源。
• 第二部分:現在果 - 代表當下所體驗到的苦。
• 第三部分:現在因/未來因 - 代表當下的身口意行為,會造作未來的苦果。
• 第四部分:未來果 - 由於現在的行為所導致的未來世苦果。

將它們合併來看,可以分成兩個時間段:
• 因:包括第一部分(過去因)和第三部分(現在因/未來因)
• 果:包括第二部分(現在果)和第四部分(未來果)

4. 十二因緣

緣起過程包含十二個環節,稱為十二因緣。(它們依序相生,揭示了苦的來源和解脫之道。)

第一部分包括無明(avijjā)和行(saṅkhāra)。
第二部分包括識(viññāṇa)、名色(nāma-rūpa)、六入(saḷāyatana)、觸(phassa)和受(vedanā)。
第三部分包括貪愛(taṇhā)、取(upādāna)和有(kammabhava)。
第四部分包括生(jāti)、老(jara)、死(maraṇa)。

緣起過程圖表中有一個箭頭,從圓圈頂部貫穿到底部,將其分為左右兩半。

• 右半部分顯示七個因素:無明 (avijjā)、行 (saṅkhāra)、識 (viññāṇa)、名色 (nāma-rūpa)、六入 (saḷāyatana)、觸 (phassa)、受 (vedanā)。這些因素由過去的無明根源所主導。
• 左半部分顯示五個因素:愛 (taṇhā)、取 (upādāna)、有 (kammabhava)、生 (jāti)、老死 (jara-maraṇa)。這些因素由當下的渴愛根源所主導。

因此,緣起由過去的無明根源主導的七個因素和當下的渴愛根源主導的五個因素,一共十二個因素所組成。關於十二因緣的詳細含義,我們將在之後進行討論。

十二因緣的三個連結

(緣起過程圖表中存在著三個重要的連結,它們揭示了十二因緣之間的因果關係。)

• 第一個連結: 第一部分 (①) 的行 (saṅkhāra) 與第二部分 (②) 的識 (viññāṇa) 之間的連結。(過去世的業 (行) 會導致當下的意識 (識) 的生起。)
• 第二個連結: 第二部分 (②) 的受 (vedanā) 與第三部分 (③) 的愛 (taṇhā) 之間的連結。(當下的感受 (受) 會導致對愉悅感受的渴望 (愛)。)
• 第三個連結: 第三部分 (③) 的有 (kammabhava) 與第四部分 (④) 的生 (jāti) 之間的連結。(基於渴愛 (有) 所造作的業,會導致未來的投生 (生)。)

十二因緣的因果關係

十二因緣的因果關係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

1. 過去五因(無明、行、愛、取、有)與現在五果(識、名色、六入、觸、受)的連結
2. 現在五果(識、名色、六入、觸、受)與現在五因(愛、取、有、無明、行)的連結
3. 現在五因(愛、取、有、無明、行)與未來果(識、名色、六入、觸、受)的連結

十二因緣的層次連結

1. 過去因的層次連接到現在果的層次。
2. 現在果的層次連接到現在因的層次。
3. 現在因的層次連接到未來果的層次。

作為真理連結

1. 集諦與苦諦的連結(第①部分至第②部分)
2. 苦諦與集諦的連結(第②部分至第③部分)
3. 集諦與苦諦的連結(第③部分至第④部分)

  1. 三個存在的輪轉(3 vaṭṭas)

這三個輪轉的概念用於描述眾生在輪迴中的流轉。位於緣起過程的第一部分 (①) 是煩惱輪轉(kilesa vaṭṭa)和業報輪轉(kamma vaṭṭa)。在第四部分的是果報輪轉(vipāka vaṭṭa)。煩惱會使眾生感到疲憊、染污和痛苦。它也像火焰一樣燃燒眾生,摧毀善法。

輪轉(vaṭṭa)的意思是事件的循環,圓圈中的運動或存在的循環(意為「存在流轉」,代表眾生在生死之間的循環。)因此,煩惱輪轉(kilesa vaṭṭa)指的是使眾生在圓圈中循環,飽受疲憊和痛苦之壓迫性的法。

煩惱輪經由箭頭,在第一部分 (①) 和第三部分 (③) 中,表示為無明(avijjā)、貪愛(taṇhā)和取(upādāna)。

業的輪轉(kamma vaṭṭa)指的是行為在循環中進行。兩個業輪經由箭頭, 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中,表示為行(saṅkhāra)和業有(kammabhava)。

果報輪(vipāka vaṭṭa)指的是結果在循環中進行。八個果報輪在第四部分中,經由箭頭表示為識(viññāṇa)……受(vedanā)、生(jāti)、再生有(upapattibhava)、老死(jara–maraṇa)。

在某些地方不包括再生有,只提到七個果報輪。再生有(upapattibhava)意指蘊的產生或由業引起的原因。似乎業有(kammabhava)和再生有(upapattibhava)都與阿毗達磨相關。一位緬甸老師說,生(jāti)必須接受業有(kammabhava)。

三個時間段:

第一部分是過去的生命。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現在的生命。第四部分是未來的生命。

十二因緣的二十個因素

1. 第一部分有五個過去的因:無明(avijjā)、行(saṅkhāra)、愛(taṇhā)、取(upādāna)和有(bhava)。
2. 第二部分有五個現在的果:識(viññāṇa)……受(vedanā)。
3. 第三部分有五個現在的因:貪愛(taṇhā)、取(upādāna)、有(bhava)、無明(avijjā)、行(saṅkhāra)。
4. 第四部分有五個未來的果:識(viññāṇa)……受(vedanā)。

因此,總共有二十個因素。

八個要點

1. 二根
2. 二諦(兩個真理)
3. 四組層次
4. 十二個因素
5. 三個連接
6. 三個存在的輪迴
7. 三個時間段
8. 二十個因緣因素

牢記緣起法

依緣起法的圖表學習和理解緣起法(Paṭiccasamuppāda)的過程,稱為「學習/研究」(pariyatti)。應當牢記這些知識,以便在任何需要的時候都能夠運用。

實踐領悟緣起法

通過實踐修行來理解它們稱為「實踐、修習、修行 」(paṭipatti)——直接知識。

這是從輪迴中解脫

這稱為「Paṭivedha 洞察、通達(體證道、果、涅盤)」——涅槃的實證,即苦的終結。這三個階段也可以如下描述。

遍知(全面理解、完全理解pariññā)

• 熟記 (ñāta pariññā知遍知):透過學習得以全面理解。
• 修習 (tīraṇa pariññā 審察遍知,亦作度遍知):透過修習觀禪(以客觀、不帶批判的態度去觀察身心的運作),得以全面理解。
• 捨離 (pahāna pariññā斷遍知 ): 透過捨斷煩惱 (kilesa) 得以全面理解。

透過真理(sacca真諦)

• 諦智sacca ñāṇa:背誦熟記聆聽教法時所獲得的真理知識。
• 功能智 (kicca ñāṇa): 透過依循真理而內觀思維,所獲得的功能性真理知識。
• 完成智 (kata ñāṇa證得): 修行終止時所獲得的知識。

第一段偈頌的結尾提到三種教法(sāsana佛陀的教導),即:研習 (pariyatti)、修行 (paṭipatti) 和實證 (paṭivedha)。它們對應於:

• 作為遍知 (pariññā) 的熟記 (ñāta pariññā)、修習 (tīraṇa pariññā) 和捨離 (pahāna pariññā)。
• 作為智識 (ñāṇa) 的諦智(sacca ñāṇa)、功能智 (kicca ñāṇa) 和完成智 (kata ñāṇa)。

這些是必須完成的三項任務

① 熟記: 這是老師的職責,透過教導和開示完成。
② 修習: 這是修行者或學生的職責,透過實際的修行完成。
③ 實證: 這是佛法的特性,隨著修行的深入自然而然地展現。

十二因緣 (D.A. Process) 的研究

Avijjā(無明)

Avijjā 的意思是「不知道」,即對四聖諦的不知曉。四聖諦包括:

1. 不知曉苦聖諦 (Dukkha Sacca): 不了解苦的本質。
2. 不知曉苦集聖諦 (Samudaya Sacca): 不了解苦的起因。
3. 不知曉苦滅聖諦 (Nirodha Sacca): 不了解苦的止息。
4. 不知曉通往苦滅之道的聖諦 (Magga Sacca): 不了解導向苦止息的修行之道。

此外,無明 (Avijjā) 也指不知曉應該知道的事,卻知曉不應該知道的事。無明也被稱為癡 (moha),具有迷惑的作用,並且具有掩蓋真相的本質。

因此,無明被喻為黑暗。它還表現為不知曉正確與錯誤之分,因而也被稱為錯誤知識 (micchā ñāṇa)。

Saṅkhāra(行,造作)

在這裡,行(Saṅkhāra)的意思是導致五蘊(khandhas)生起的行為條件。

1. 行(Saṅkhāra)為五蘊(即身心)的生起提供條件。
2. 行(Saṅkhāra)為四種名蘊(nāmakkhandhas)的生起提供條件,即心的四個部分。
3. 行(Saṅkhāra)為色蘊(rūpakkhandha)的生起提供條件,即身體的部分。

行(Saṅkhāra)有三種類型

1. 福(業)行 Puññābhisaṅkhāra——善的造作行為;分為兩種:
◦ 欲界善(業)行Kāmāvacara Puññābhisaṅkhāra:與欲界有關的善業造作。
◦ 色界善(業)行Rūpāvacara Puññābhisaṅkhāra:與色界有關的善業造作。
2. 非福(業)行Āpuññābhisaṅkhāra——不善的造作行為;即與不善心有關的業行。
3. 不動行 Āneñjābhisaṅkhāra——無色界禪定的造作行為;與無色界禪那有關的平靜與不動的業行。

不同種類的行 (Saṅkhāra) 會導致不同的蘊 (Khandhas) 生起

1. 福行 Puññābhisaṅkhāra:
(a) 由欲界善行Kāmāvacara Puññābhisaṅkhāra生起的蘊:人類、天界眾生
(b) 由色界善行 Rūpāvacara Puññābhisaṅkhāra) 生起的蘊:色界梵天的蘊 (Rūpabrahma Khandhas)
2. 非福行Āpuññābhisaṅkhāra:由非善行導致的蘊:四惡道眾生(Apāyabhūmi)
3. 不動行 Āneñjābhisaṅkhāra:由無色界禪定業行導致的蘊;無色界梵天的蘊 (Ārūpabrahma Khandhas)

三十一種存在界 (31 有,31 Planes of Existence)

1. 欲界善趣 (Kāma Sugati)——七種界:一個人類界及六個天界。
2. 色界梵天界 (Rūpabrahma Planes)——十六種界(屬於色界的梵天世界)。
3. 無色界梵天界 (Ārūpabrahma Planes)——四種界(屬於無色界的梵天世界)。
4. 四惡趣 (Woeful Planes)——四種界:地獄、畜生、餓鬼 (Peta)、阿修羅 (Asura)

總計為三十一種界 (31 Planes of Existence)。

Viññāṇa(識,意識)

識Viññāṇa 是指「認知」或「了別」。意識分為兩種:

1. 結生識(Paṭisandhi Viññāṇa):即在受胎期間的意識;負責連接過去生命與當下生命的意識流。
2. 現行識 (Pavutti Viññāṇa):是指此生中、活著時所生起的意識。結生識在生命開始後便已消失,我們現在所依存的便是這些現行識。

識(意識、Viññāṇa)的六種類型

1. 眼識 (Cakkhu-viññāṇa):生於眼根的意識,負責辨識色塵(視覺對象)。
2. 耳識 (Sota-viññāṇa):生於耳根的意識,負責辨識聲塵(聲音)。
3. 鼻識 (Ghānaviññāṇa):生於鼻根的意識,負責辨識香塵(氣味)。
4. 舌識 (Jivhāviññāṇa):生於舌根的意識,負責辨識味塵(味道)。
5. 身識 (Kāyaviññāṇa):生於身根的意識,負責辨識觸塵(觸覺)。
6. 意識 (Manoviññāṇa):生於心根的意識,負責辨識法塵(心所對象)。

幾乎每個有生命的存在(有情眾生)都是由這六種意識維繫生命的。唯有無想眾生(asaññasattā)與無色界梵天(arūpabrahmas)不同,它們與身心有情眾生(mind-body beings)略有差異。在每一個心念的當下,僅能生起一個識,因為兩個識無法同時生起。

Nāma-rūpa(心與物質)

心(Nāma名)具有向對象傾向的特性。物質(Rūpa色)具有變化的特性。心與物質的一些例子包括:

• 想吃是心,吃是物質。
• 想移動是心,移動是物質。
• 想坐是心,坐是物質。
• 主人是心,奴隸是物質。

在名色(nāma-rūpa)中,名(nāma心)有四組,而色(rūpa物質)有一組。

名的四組是:

1. 受(Vedanā)——感受
2. 想(Saññā)——認知
3. 行(Saṅkhāra)——心的造作(或心所)
4. 識(Viññāṇa)——意識

而色則指的是物質層面。

六入 (Saḷāyatana)

Āyatana(處、入處、感官的領域)是指延續 「輪迴」(Saṁsāra)的「法」(Dhamma)。因此,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根是延續輪迴的因素。眼、耳、鼻、舌和身是五個物質根,而心或意識是非物質的根。這兩者結合起來形成了名色(nāma-rūpa心-身)。〔內六處(內六入)channaṁ ajjhattikānaṁ āyatanānaṁ (cha ajjhattikāyatanāni)——感官的門戶(六根)。外六處(外六入)channaṁ bāhirānaṁ āyatanānaṁ (cha bāhirāyatanāni)——感官的對象(六塵)。〕

Phassa(接觸)

「觸」 (Phassa) 意指 「根」 (Indriya) 和 「境」 (Āyatana) 之間的 「接觸」。 根據不同的根和境,可以產生六種觸:

1. 眼觸:眼根 (Cakkhu-indriya) 與色境 (Rūpa-āyatana物質) 的接觸,也就是眼睛接觸到可見的色法(cakkhu samphassa rūpam)。
2. 耳根與聲音接觸。
3. 鼻根與氣味接觸。
4. 舌根與味道接觸。
5. 身根與物體接觸。
6. 意根與法塵(對象,例如思想、概念等)接觸。

受,感受(Vedanā)

根據六根(六個感官門),有六種感受:

1. 眼受(Cakkhu-vedanā):眼根的感受。
2. 耳根的感受。
3. 鼻根的感受。
4. 舌根的感受。
5. 身根的感受。
6. 意根的感受。

感受的分析

  1. 身體中的感受
1. 眼根僅僅只是看到東西的時候,產生的感受通常是捨受(Upekkhā-vedana平等受),也就是中性感受。
2. 耳根只單純的「聽見」是捨受(Upekkhā-vedana )。
3. 鼻根只單純的「嗅覺」是捨受。
4. 舌根只單純的「品嚐」是捨受。
5. 身根(身體本身)中,可以感受到愉快的樂受(Sukha-vedana)和不愉快的苦受(Dukkha-vedana);例如感受到溫暖的觸覺是樂受,感受到疼痛的觸覺是苦受。

因此,整個身體中,可以生起愉快、不愉快與中性(平等)的感受。

  1. 心中的感受
1. 當身體中有愉悅的感受 (喜受) 時,意識層面也會隨之產生喜悅的感受(喜受、樂受somanassa vedanā)。
2. 當身體中有不愉快感受時,意識層面也會隨之產生痛苦的感受(苦受domanassa vedanā)。
3. 當對事物保持平靜的心態(平等心)時,意識層面會產生中性的感受 (捨受upekkhā vedanā )。

因此,在心中,可以生起愉快、不愉快和中性(平等)的感受。將身體和心中的所有感受綜合起來,總共只有三種感受:樂受、苦受和捨受。

愛(taṇhā貪、欲)

貪愛Taṇhā 意指強烈的欲望(「想要」)或渴求(「渴望」),具有三種型態:

1. Kāma taṇhā(欲貪)——對五欲(色、聲、香、味、觸)的渴望,對感官享樂的渴望。
2. Bhava taṇhā(有貪)——對存在或生存的渴望;也就是渴望維持自我或來世的存在。
3. Vibhava taṇhā(無有貪)——無知的渴望,對不存在或消失的渴望,通常是對死亡或非存在的渴望。以染著伴隨斷滅的見解,‘色被消滅、被破壞、死後烏有’如此轉起味著,為‘無有貪、無有愛’。

(1) 和 (2) 之間的區別在於:
• 欲貪 (Kama taṇhā) 是對外部對象的渴望(如感官享樂);
• 有貪 (Bhava taṇhā) 是對內在五蘊的渴望,即對生存和存在的渴望。
它們的本質都是貪欲(lobha)。

取(Upādāna、執)

意指緊緊抓住某種事物不放的執著;有四種取(執):

1. 欲取(Kāmupādāna)——對五欲(kāmaguna色、聲、香、味、觸)的執著,也就是緊緊抓住感官欲樂不放。
2. 見取(Diṭṭhupādāna)——對錯誤見解 (diṭṭhi邪見) 的執著,例如相信斷滅論、我見等錯誤的觀點 (共有六十二種錯誤見解)。
3. 戒禁取(Sīlabbatupādāna)——對錯誤的儀式和禮節執著。
◦ 有一位緬甸的老師提到,執著於錯誤的修行方法才是正確的解釋,例如一些經典中提到的像狗、牛等行為模式。
4. 我見取(Attavādupādāna)——對自我等二十種錯誤的我見 (sakkāya-diṭṭhi) 的執著,也就是相信自己擁有恆常不變的自我。

四種取(執)合併後,其實只有兩種:
1. 欲貪(Kāmupādāna) 是與 taṇhā(欲)相結合的取,指的是對感官享樂的執著,這是與貪欲(lobha)相關的。
2. 見取(Diṭṭhupādāna), 戒禁取(Sīlabbatupādāna), 和 我見取(Attavādupādāna) 這三種取都是與 diṭṭhi(見解)相結合的取,指的是對錯誤見解、禮儀或自我觀念的執著。

當貪愛(taṇhā)增強時,它便成為 upādāna(取,執)。無論是欲貪還是見取,兩者本質上都屬於 lobha(貪欲)性質,都是使眾生執著於某些對象或見解的力量。

業有(Kammabhava)

業有Kammabhava 指的是與業力有關的存在過程,或是條件性地造作導致存在的行為。〔「業有」意指由「業」 (Kamma) 所導致的「存在」(Bhava)。也就是,善行惡行所帶來的業力所形成的下一世存在形式。〕在緣起法的圖表中,「業有」在第③節是以不完全的形式寫出,這樣的表達方式可能包括:

Kamma-Bhava

業(Kamma)與存在(Bhava)的關聯

業(Kamma)和存在(Bhava)可以是連結的,也可以是分開的。對於凡夫(世俗人)到聖者(如:初果須陀洹sotāpanna 到三果阿那含anāgāmin)而言,它們仍然是連結的;但對於阿羅漢、辟支佛(pacceka-buddha緣覺)和佛陀而言,這兩者則不再連結。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生有」(upapattibhava投生有)和「業有」結合在一起才會形成完整的有(「生有」是被動的或結果性的存在過程)。而對於阿羅漢而言,只有剩下功能性的業,不再有存在(沒有下一世的生有)。因此在原始的十二因緣中,過程僅被描述為「有」(存在Bhava)而已。在取(upādāna)的影響下,個體會造作行為,這些行為會累積成為業。

業有三種類型

1. 身業 (Kāya-kamma) - 身體的行為
2. 語業(Vaci-kamma口業) - 語言的行為
3. 意業 (Mano-kamma) - 心意的行為

身業有三種:(a) 殺生(Pāṇātipāta)(b) 偷盜(Adinnādāna)(c) 邪淫(Micchācāra)

語業有四種:(a) 妄語 (Musāvāda) (b) 兩舌 (pisuṇāvācā) (c) 惡口 (pharusāvācā) (d) 綺語 (samphappalāpa)

意業有三種:(a) 貪欲(abhijjhā)(b) 瞋恚(Vyāpāda)(c) 邪見(micchādiṭṭhi錯誤見解——不信業果)。

這十種會導致惡果的業(kamma)被稱為十不善法(akusala dhamma)、十惡行(duccarita dhamma)或十非福行(apuññābhisaṅkhāra,黑業)。這些業會導致(墮入)不善的去向(惡趣dugati )。為了避免這些負面的結果,我們應該可以將它們轉變為修習十善法(kusala dhamma)、十善行(sucarita dhamma)或十種十福行(puññābhisaṅkhāra,白業)。這些善業會引領眾生走向好的去向(善趣sugati)。

三種善意業(Kusala Mano Kamma)是

1. 無貪 (Anabhijjhā): 對他人的成功感到喜悅和讚嘆。〔這表示內心的清淨,沒有嫉妒和貪心;不會產生嫉妒或貪求他人的財富或幸福。〕
2. 無瞋(Avyāpāda)—對他人有慈心(metta,愛與善意)。〔也就是希望他人幸福,並且不會對他人心生惡意或憎恨。〕
3. 正見(Sammādiṭṭhi)—正確的見解,特別是相信業報(Kamma)法則。〔即了解業力與果報的真理。〕
〔這三種善意業是心靈上的正向行為,能夠引導個體走向善道,並促進智慧和慈悲的增長。〕

行(Saṅkhāra)和業有(kammabhava)之間的區別

1. 行(saṅkhāra)是過去的業,而業有(kammabhava)是現在〔當下正在進行〕的業。〔
◦ Saṅkhāra 指的是過去所做的業,這些業對當前的存在已經產生了影響。
◦ Kammabhava 則是當下正在進行的業,仍在形成當中,對未來的存在和結果有影響。〕
2. 行(saṅkhāra)已經產生了結果,而業有(kammabhava)尚未產生結果。

3. 行(saṅkhāra)的結果已經出現,無法改變。而業有(kammabhava)的結果尚未出現;因此在良師的指導和修行的幫助下,可以使其變得無果。

生(Jāti)

生(Jāti)是指獲得新的生命,也就是獲得新的〔色、受、想、行、識〕五蘊 (khandha) 的組合。

四種出生方式

1. 胎生(jalābuja)— 從母親的子宮出生。
2. 卵生(aṇḍaja)— 從卵裡孵化出生。
3. 濕生(saṁsedaja)— 這些生命體出生於潮濕的環境,例如木材、竹子、苔蘚、腐肉或腐魚之中,它們經常依附於這些物質而生(這一類包括許多種蠕蟲,可以被視為自然界的無性生殖。)

4. 化生(opapātika) — 這些生命體一出生就具有成年的形態,例如天人 (deva) 就屬於化生。

(3) 和 (4) 之間的區別是:濕生(saṁsedaja)眾生稀少且通常體型較小,成長較慢。例如,蓮花化生的人(蓮花座誕生的人)。〔他們的生命週期通常會經過較長的發展過程,並且在出生後的成長過程中會逐漸發育。化生(opapātika),則是像天人 (deva)一樣,通常會立即以完全成長的形態出生,沒有經過慢慢生長的過程,並且他們的誕生速度較快。〕

關於不同眾生之蘊 (Khandha) 數量的差異

• 五蘊俱全,這是人類和大多數有情眾生的情況。五蘊包括 色(rūpa)、受(vedanā)、想(saññā)、行(saṅkhāra) 和 識(viññāṇa)。
• 四蘊(例如色界無色天 arūpabrahma的存在),這些存在缺少 色蘊(物質體),但仍擁有 受、想、行、識 四個心蘊。
• 一蘊 (Ekakkhandha)(色蘊),但不具備任何心蘊(例如 asaññasattā devā﹐無想有情天,即無感知的存在),這些存在僅具物質形態,沒有心智活動或感知。

老與死 (Jara, Maraṇa)

〔「老死 」是指生命體經歷衰老 (Jara) 和死亡 (Maraṇa) 的過程。〕

死亡有四種類型

1. 業盡命終 (kammakkhaya maraṇa):當業力耗盡時死亡。
2. 壽盡命終 (āyukkhaya maraṇa): 壽命耗盡時死亡。
3. 業與壽俱盡命終 (ubhayakkhaya maraṇa): 業力和壽命兩者同時耗盡時死亡。
4. 非業非壽死 (upaghātaka Maraṇa): 由於外在因素(身體過程的斷裂或摧毀,例如意外事故)導致的死亡,並非由業力或壽命耗盡所致。

關於業有(Kammabhava)的說明

業有(Kammabhava)所提及的身業(kāya kamma)當中,並不包括「服用麻醉品(如酒精和毒品)」;此外,「十不善業」的列表裡也找不到這一項。但是,五戒的最後一條「遠離醉酒」是禁止飲酒和服用麻醉品。

我們知道,麻醉品對人類和社會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如果破這一飲酒戒,很容易進一步破壞其他四戒。即使佛陀曾提到飲酒的未來結果是非常不好的;那麼為什麼在十種不善業中找不到這一項呢?一位緬甸老師曾說,這其實已經包含在邪淫之內。

然而,他並未解釋其原因。事實上,性欲本身就可能像興奮劑一樣具有麻醉作用。由於性慾,一些人會做出非法的或違背道德的性行為,正如某些經典中提到的非理欲(adhamma rāga)和邪法欲(micchā dhamma)等概念。當時代變遷,道德衰退;社會風氣也隨之墮落。如今,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愈來愈常見這些現象。


另一圖

D.A. Process

(此彩圖取自:《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Abhidhammatthasaṅgaha-vitthāra) 完整版》/ 明法比丘編∕edited by Bhikkhu Metta, 2008 年版.(羅慶龍 修訂 2022.02) http://www.dhammarain.org.tw/canon/canon1.html#%E8%97%8F%E5%A4%96%E6%96%87%E7%8D%BB)


更新:西元 2024-12-03


譯自 英譯文

  • 《莫哥西亞多開示錄》 目錄
  • 尊者 鄔達摩比丘出版品 目錄

據英譯者—鄔達摩比丘交待,此譯文僅能免費與大眾結緣,作為法的禮物(Dhamma Dāna)。你可以在任何媒體上重新編製、重印、翻譯和重新發布這部作品。

中譯聲明:出於法供養之心,試譯此文以饗法友。此譯文是一暫時性版本,會隨時空因緣儘可能訂正誖誤。囿於所學,請十方賢達不吝來函賜教錯謬與未臻完善處;並祈藉此拋磚引玉,眾法友能共襄盛舉,共同圓滿此譯事。 Nanda 謹識。